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x 页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墓碣[一]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29H 页
高丽直提学金公墓碣
光州之金。出自新罗王子兴光。罗亡王子先去之。遂为光州人。其后孙讳若时。当丽运之讫。遁于广之金光村曰。我罔为仆。年七十二以终。君子曰金氏有二仁焉。公乙亥以降。实与我 太祖大王同年擢癸亥科。官至直提学。洎 太祖开国。公及夫人徒行之广。于山谷间架木为檐。以蔽风雪。村老怪其衣冠。往往来问不答。或馈以酒食亦不受。忧伤悁郁。仰天僾唈。人莫测其怀。亦不知为谁某也。 太祖物色得之。特赐诚明坊第。 手书书松轩御号。盖待以布衣交也。又授以原官。欲强之。公托青盲终不起。尝谓家人曰吾国亡不死。其不能高举遐遁者。以先人邱墓在耳。我死葬此。不封不树。用石二左右置识之。及卒从其言。至 显庙朝尝夜对。公后孙宇亨为承旨。语及公遗事。 上叹曰尔祖节操奇哉。公之系大提学稹,判军器寺事英利,光城君鼎。是曾祖祖若考。前后夫人。砺山宋氏,原州元氏。子孙显者。提学硡,检阅神童,典翰虬,府尹颖男,监司止男,参判质干。宇亨后为判书。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29L 页
十代孙岱寿十一代孙正言寿锡谋曰。吾祖墓无刻。百世之后谁知者。治命虽如彼。不朽之图吾责也。遂谒文于余。余惟公高风峻节。盖与吉注书相似。而公则又泯其迹焉。 圣祖一言之褒。岂有感于夫子称泰伯之义欤。然隐晦亦皆有时。于公何加损焉。惟一段赤心。足以贯金石而通天地。今不必铺张扬厉。以伤公素志。只曰高丽直提学金公某之墓足矣。
监察柳公墓碣
国朝节义。惟 庄陵为盛。世所称六先生者。固焯然与日月争光矣。其馀晦迹山林者。又不知其几。而乃或历数百年始显。余得一人焉。曰监察柳公自湄。其家乘云公 景泰辛未文科。越五载乙亥为 禅受之际。公即走入空门。以没其身。公子集贤校理轾欲从公。公不可。强之仕。每请觐。辄曰臣父得心疾。放浪山水间云。始寓首阳之神光。晚移西山。遗戒治丧勿用浮屠法。且曰吾不能死于君。毋葬先人侧。墓道毋书汝曹推恩官职。及卒诸子不敢违。臧获之在海州者。归于宗子家。至今有榛栗粟米海菜箕帚之贡。盖自公在首阳始。公文化人。政丞曼殊,商议中枢原之,县监浛。为公三世。公子七。轮县令,轾赞成,轸,轩大司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0H 页
宪,辕县监,辅直长,辑正郎。辑之妇成先生三问之孙也。公墓在杨州之汉洞。久而失其处。 肃宗辛酉。后孙世鼎得片石于墓前。书曰司宪监察柳自湄。宛然可读。遂走相告。子孙后先来谒而封筑之。曰祼曰世显与世鼎。皆轾之后。曰震芳。轩之后。曰亨培。辕之后。自是墓有主。祼之子世茂又树碣以表其事。属余文。窃迹公大节。实与清寒翁一流耳。清寒显。公则晦。此曷故焉。余尝寓东峡。其地多清寒故栖。樵童牧竖。能识其名。踯躅不能去。不知采薇遗墟。亦犹是也否。余登西山。欲访公事迹。而烟云草莽。杳然不可识矣。然公之墓既失而复显。则是公大节。终不可得而晦也。岂迟速有时而然欤。栗谷先生传清寒翁。虽病其抛弃名教。而至论其节义则曰虽谓之百世之师。亦近之。使公显于一时。即当同传。岂容改评。姑记此以俟后之尚论者云。
掌令崔公墓碣
往在燕山之世。士祸罔极。一时贤人君子。芟刈斩伐。殆不可胜记。至今思之。可为于邑。余从湖南士友。得辛参奉应纯所为辑录者读之。有曰掌令崔亨汉。贯庆州。生员永源之第二子也。燕山荒淫无度。乃敢抗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0L 页
直。待命阙下。遂自尽焉。公即其人也。余窃悼公遭时之不幸。怀忠掩抑而死。然当时事实。莫详于戊午党籍。而公则无少概见。岂公之死。在于戊午之先欤。是未敢知也。崔氏家乘。尽逸于兵燹。惟得于先辈文字者。略有可据。盖公 成化庚子进士。越四年癸卯及第。连丧二亲。服阕始由馆荐拜司宪府监察。充书状朝燕。比还出监玉果县。旋授灵岩郡守。入为掌令。是公履历。而其赴玉果也。朝廷咸惜其去。濯缨金公驲孙作序以将之。谓公文学优赡。引重甚盛。公世居光州。州之西巾之山。亲墓在焉。去家才一里。公作亭于其侧。名曰永思。成慵斋伣为记文。称道其孝。公之见推于一代名士大夫者如此。而独恨夫致命一事。无足以考信者。呜呼。古之人谏于其君。而不听则去。否则死于职下。又往往忧愤郁塞。无以见其志。则宁引决以自快焉。公既不能去。则其死也。固不出于斯二者矣。然其抗直之辞。不可得以详。而况所谓自尽者。或引驱或仰药。其事不一。则不知公所处。又果如何也。是则国史氏必有大书特书者。后之人当自知之。然知不知。于公亦何加损焉。公字倬卿。其先自丽朝政丞鸡林府院君光位始。其后孙潞中领郎将。郎将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1H 页
之子仲济县监。辑录所称生员。其子也。公外祖曰生员阴城朴继阳。公娶灵光金氏。郎将孝本之女。三男三女。男长彦漴生进两试。次彦泓进士。次彦冲生员。女为进士宋骕,参奉丁需,参奉张伣妻。彦漴男松年文科县监。彦泓男柏年部将。春年参奉。彦冲男应期,应世,应时。张婿之子以吉司谏。三房子孙甚蕃。而俱以儒业承家云。公之墓亦在巾之山。八世孙进士洛及沃。来请树隧之文。余谓公之事迹。固微而不章。而乃其心则盖所谓天理民彝之不可泯者。理必终显于世。盍少迟之。洛作而言曰。虽然。愿且得子之言以视诸后也。余不能辞。铭曰。
我闻濯缨。节行之士。馀事文章。阔步高视。而独于公。引重若是。声气之同。孰疑其死。百世之后。请徵国史。
持平晦谷赵公墓碣
呜呼。此己卯名贤晦谷赵先生广佐之墓也。其仲兄广辅号方隐者。葬在其上几十步。先生汉阳人。与静庵先生为袒免亲。而道义相契。俱居龙仁。相距才十里。李阴崖耔又庐其间。有切偲讲磨之益。或渔于川。或采于山。又或吟风弄月以归。其乐盖有人不及知者矣。故老传言。四先生每食。未尝异器。又使一匙。且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1L 页
谋作四隐亭于斗岩岩上不果云。静庵与阴崖诸贤。一时汇征。先生亦荐授刑曹正郎。寻擢司宪府持平。方设贤良科。先生与其荐而不肯就。静庵时为大司宪。先生同伏閤请削靖国勋滥猥者。累启始从。及祸作。与大司宪柳云力救静庵。不从。已而静庵受后 命。与党籍者三十九人。先生亦削夺。辛巳宋祀连上变。先生被逮。卒拷死。十月二十日也。年三十八。方隐自甲戌佯狂自晦。后亦为衮,贞所诬。几死而免。阴崖尝言孝直能起季良而不能起仲翼。盖孝直知仲翼之不欲仕。而仲翼实高我辈数等耳。又曰孝直常称仲翼曰颜子复生。称季良曰豪杰之士。孝直。静庵字。仲翼,季良。先生兄弟字也。先生性至孝。其在亲侧。夜不解衣。虮虱满体。凡于享先供老。虽臼杵之役。必身为之。故老相传又如此。而金濯缨驲孙作先生伯兄正字广临之碣。有曰兄弟日讲小学。务道以善。先生天分固过人。而其得于学问者。亦不可诬也。赵氏出自丽朝佥议中书之寿。有汉平府院君涓。以我 太祖甥。策佐命功。是生慕知敦宁。生宗孝佥知中枢。生勋郡守。先生考也。先生配丹阳李氏。有继子沆。方隐无后云。先生五代孙佥知廷翊,廷宾来谒文。余谓先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2H 页
生德业之盛。人鲜克知之。然静庵之道尊则先生之道亦尊。静庵之名不灭则先生之名亦将不灭矣。何待余言。顾余方寓是土。幸而与先生同乡。幸州又吾故里。而先生之藏适在于斯。所以闻风而景仰者。实百倍于人。而托名于斯文亦幸也。先生家乘。失于祸燹。无一二可徵者。略取野史所载及阴崖书牍。叙为此文。俾揭于墓侧。而于方隐事。亦不敢全没者。盖仿古人同传之意也。后之人。尚或有以考焉。铭曰。
呜呼盛哉。汉阳之门。既生静庵。又有先生。一之已难。而况其三。百世之后。谁其知者。我徵剑潭。
察访南公墓碣
黄涧之南。有所谓考槃台者。乡人指以谓曰此三槐翁故墟也。翁 明庙时人。讳知言字慎之。始除斋郎不就。为金泉道察访。一赴官即归。相泉石佳处。筑室以居。婆娑偃仰。以终其身。门外有三槐。因以号焉。殁几二百年。人高其节。犹诵道不衰。然公自幼少时。能事亲以礼。养则致其忠。丧则极其哀。祭则尽其敬。其事载邑志甚详。读之者曰幸哉。有是子。此尤其大者也。始公早工文。中乡试第一。见士习不美。不复就会围。或劝之则作诗以见意。乡有不孝者。公每出。取迂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2L 页
径。不肯过其门。喜读朱子书小学。与村秀学子。讲讨不倦。病革问日如何。强起盥栉。正席而逝。距其生 正德丁卯六十。公之考参奉讳寅。以孝闻于朝。公又就妇翁岚亭金公始昌学。岚亭以小学律身者。称人之美。必本其父兄师友。岂不信然。南氏籍英阳。后改固城。有讳琴。吏曹参判。其子义文。始居黄涧。生世智。奉事。于参奉公为考。外祖 赠判书高灵申泂。公二子。长景孝直长。次景悌。景孝能世其孝。人谓南氏三孝。守约,守谦,守柔。皆大耋通政。守一县令。长房出。公墓在寿山。与考槃台相望。其来孙道弘。以丈岩郑公浩状来请铭。铭曰。
黄溪之水。其流洋洋。硕人在涧。其乐无央。然且有大。孝为行源。勉哉后人。尚式斯坟。
县监朴公墓碣
退陶门人之贤者。在湖南则有曰朴公光前。字显哉。竹川其号也。其先出珍原县。国初有直提学熙中。其子晖。赘于宝城。子孙仍家焉。曾祖胤原生员。祖衎宣教郎。考而谊进士。公少善文辞。父兄命以科业。而意殊不乐。间取性理全书。潜心玩索。欣若有得。自己卯士祸以来。士大夫讳言道学。公能奋发自立。其志固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3H 页
已卓然。而晚始请业于退陶之门。先生方手抄朱子书。顾语公曰此为学根基也。临别赠诗五章。奖勉甚至。 隆庆戊辰进士。柳眉岩希春为监司。搜访人才。以公应 命。除 庆基殿参奉。移 献陵。既而弃归。复除冰库别坐。时国无储嗣。以辅导王子为急。公及河洛为师傅。每讲。河务多公务精。 上考王子所读而曰。多则不精。当从朴师傅。秩满迁监察。出为咸悦县监。慈良乐易。民皆亲之。公暇诣乡学。引邑子与讲。以事忤方伯罢。后由掌苑为怀德县。其决狱讼。不畏权势。又不苟循上官意。旋罢归。壬辰之难。同任公启英倡义兵讨贼。及光海以世子监军南下。公进见。陈时事十馀条。乱定用募粟劳拜军资正。公蹙然曰无功。敢安其赏。因任公以实自列。遂寝不行。识者义之。除翊卫。一谢而归。丁酉寇又犯湖徼。乡人推公为义将。公曰吾虽老。敢爱一死。室文氏卒于乱中。公疾亦甚。犹能以忠义自励。军声稍振。守宰之鸟兽窜者忌其成功。反沮挠之。未几卒。时十一月十八日也。寿七十二。葬于同郡沙谷坐艮之原。后 赠左承旨。公内行纯备。事父母未尝少违其志。老而执丧愈固。笃于奉先。厚于亲族。平居矩度甚严。而诚心接物。和气蔼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3L 页
然。无贤不肖。皆不厌焉。其学专务为己。积之既厚。晦而益章。教人先以小学。丧祭悉从家礼。盖一以朱门为准。而先生尝授节要一帙。公终身读诵而不怠。有质疑一册行于世。文氏佥使亮之女。男根孝县监。根悌参奉。孙曰春秀,春长,春豪。曾孙曰震亨,益亨,贲亨,同亨,济亨,有亨,世亨,蔓亨。婿之显者判书李光迪。馀不尽载。公没既百有馀年。其造德浅深。有未易窥测者。而门人叙述。犹可徵信。安牛山邦俊之论湖南名儒。以河西为首。高峰一斋眉岩及公次之。其言非阿好者。而其称公则又曰践履笃实。呜呼。若公者。岂古所谓可知为先生弟子者耶。铭曰。
退陶之学。实本朱子。一部节要。乃其宗旨。谁当授者。曰汝为己。公起且拜。小子无似。积诚单心。庶几于是。造次颠沛。毙而后已。我考其用。孝有终始。义无后君。忠不惜死。人道之大。要不外此。不负所学。嘻其贤矣。惟公德行。有源有委。我徵牛老。以扬厥美。
牧使徐公墓碣
栗谷先生尝疾革。口号北边方略。以授受 命巡抚者。徐公益字君受。其人也。公还条便宜十二策以上。时先生已卒。朝廷不能用。重峰赵公宪上书讼之。不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4H 页
报。盖公与先生。为道义交。又与郑松江澈最善。一日松江自南造朝。候先生与语移晷。先生曰子见君受来耶。其言论风采相类也。先生以东西相轧为深忧。至诚调娱而卒不得。后汝立追攻先生。并及松江。公在义州。慨然上疏。为诸贤辨诬。极论汝立前后反覆状。且以一父遇诸子之变。置酒泣告。使诸子感动为喻曰。臣恐两家子弟。一成一败。世世为敌。为 殿下子孙万世之患也。 上不省。比解归。时象日乖。悒悒不喜在朝。栖遑两湖间。高山山水清绝。公意乐之。置一亭。脩竹万竿。仍自号曰万竹。始汝立有盛名。公一访之。知其隐慝。不见而归。上疏言汝立外窃重望。内实阴诡。必将图不轨。愿早为之徙薪。 上焚其疏。及汝立伏诛。 上始叹其先见。公殁已三载矣。 命索其半稿于家。家无存者。疏遂不传。公先出百济。在高丽兵部尚书存最显。其后贞寿。当我 世祖时谪恩津。子孙仍家焉。于公为五世。高祖熙,曾祖秀孙,祖进士宽,考震男。外祖直提学樽岩李公若海。己卯名贤也。公文藻夙成。十三魁湖试。甲子生员第二。时栗谷为魁。己巳文科。于内历兵吏二曹郎。弘文馆校理。议政府舍人。外则舒川安东义州。而义州其擢也。尝屡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4L 页
拟台阁。 上靳之。铨臣请其故则曰。其人太直。处以纠绳之职。恐朝廷无完人也。公家乘散佚。其践历事业。皆不可详也。或传公少读书山寺。夜如厕。有魅犯之。叱之使退。一公馆旧废。使星过者往往睡魇不起。公独明烛看书。见女鬼诉其为人所杀。尸在屋梁上。检覈其实。得其人诛之。安东吏犷悍难制。公命列马木自门而阶。呼群吏冠之以陶器。使俯伏出其下。旬月而一变。义州民有三女尽嫁与中贵人。公将之官。中贵人迭请馈酒。公诺之。其人来谒。公命以三杯讫。捽下数其罪而杀之云。其诗清健有格。 上幸龙湾。见公客馆一绝奇赏之。取其板以归。公以 万历丁亥正月十四日卒于益山寓舍。年四十六。墓在恩津东杜芝里向午之原。夫人黄氏祔。黄氏监役廷秀之女。赵判书彦秀之外孙。 嘉靖乙巳生。后公十四年而殁。二男三女。男龙甲,虎甲。其婿监察金吉远,都事宋荣祚,都事白信民。寅甲,羊甲,永甲,玉甲,尹旸。侧出子若婿也。平市令云骏, 赠判书云骥长房出。云驩次房出。云骏男后圣出后人。后远察访。行远,尚远。云骥男必远文科判书。云驩男鸣远,济远,志远。尚远男敬始,敬一。敬一为后远后。鸣远男敬守,敬大,敬所。济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5H 页
远男敬维。志远男敬初,敬行。必远男敬祖牧使。敬一取族子文德为后。实尸公祀。公生当 宣庙盛际。且以栗谷,松江为师友。其正直之操。经济之具。可以想见其略矣。卒之儃徊蹇滞。不克大有所为。岂非天耶。余读公义州时封事。忠爱蔼然。其论朋党之祸。诚若灼见于百岁之前矣。栗谷欲合之于将裂之初。而公则欲救之于既溃之后。其势不已难乎。使公不死。终必与松江诸公受其祸败无疑。其或视之以后世调停之术。则是不知公者也。噫。公之心。盖栗谷之心也。铭曰。
嶷嶷徐公。胆大智圆。矧是正直。天与其全。谁其师友。栗翁大贤。栗翁云丧。公亦迍邅。敛彼壮志。于林于泉。长白嵯峨。鸭水清涟。中间宦迹。灭如云烟。惟有一封。辉映𥳑编。江河之大。始自涓涓。不有明见。孰识未然。我阐其幽。贞石斯镌。
正郎杨公墓碣
公讳士衡字季平。自号渔隐。杨氏出南原。始祖曰知郡事敬文。其家于淳昌则实自烈妇李氏。丽末大提学以时。与牧隐诸贤游。是生首生。直提学。李氏其配也。抱遗孤走南中。以全其节。仍相宅而居焉。直学后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5L 页
五世兵曹佐郎公俊。生司仆副正洪。是公两世。妣丰基安氏。考曰主簿克诚。公己卯司马。戊子文科。壬辰之难。 上西狩。八路瓦解。观察使李洸拥兵坐视。公时以直长罢官乡居。贻书责以勤 王。辞义严正。仍徒步赴 行在。后又与边公士贞,丁公焰。纠合义旅。以歼馀寇。历官兵曹正郎,都体察府从事官,南平县监。灵光郡守。殁后录原从功 赠承政院都承旨。呜呼。公遇乱尽节。忠义激烈。足以愧后世后君之徒。其馀内行宦迹。必多可观。而惜乎。家乘散佚。鲜有传者。盖闻公早游玉溪卢公禛,眉岩柳公希春之门。李活溪大㽕。南之贤士。而又与之友善。殆古所谓不见其山。愿见其木者。而活溪哭公诗。有云接人谐笑冲和气。许国经纶慷慨心。于此而可以得其为人矣。公生于 嘉靖丁未。卒于 万历己亥。葬于南原求仙洞。朔宁崔氏祔。崔氏之考 赠承旨颖。男女各三人。时晋持平,时冕进士有高致。时迈将仕郎。博士郑弘绪,县监曹应休,申尚浚其婿。进士汝梅,汝梓,汝棕长房出。仲季男汝㮨,汝樟。曾孙曰海举,溟举,弼举,别检梦举,逸举,尔举,后举,仲举,圣举,先举,郡守五举,舜举,说举,卨举。说举之孙应秀。以诸宗人言乞铭。铭曰。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6H 页
龟岳之土。烈妇胥宇。天报善良。以生众杨。宜尔贤孙。昌大其门。我阐厥美。忠义之士。
县监洪公墓碣
静庵先生有贤弟子曰洪判决事奉世。奉世之孙曰百顺。字士吉。甫龀而孤。判决公怜而鞠之。常置怀中。公自幼有异质。受孝经小学。便能谓不学此。无以为人。及长绝意举子业。服膺庭训。专精学问。及判决公殁。公追慕罔极。判决公手书圣贤格言及师友往复𥳑牍。散佚于兵燹。公心常痛恨。收拾其馀存者。粘付一帖。朝夕观省。尝曰昔在膝下。见王父好读中庸,大学,心经,近思录等书。进德之实。何敢窥测。而惟读书一事。尚可以追继其志。曷敢不力。又曰吾常梦见王考。自陈己所行事之实。王考有喜色。祖孙一体。岂无感通之理乎。以至一言一行。无不以判决公为准则。呜呼。若公可谓判决公肖孙矣。公既尊信判决公所读诸书。刻意覃思。不少释手。多有自得之妙。而犹不自信。乃从宋龟峰先生难疑答问。反复沉潜。其于义理。洞见大原。而于沙溪文元先生则始与同门。卒又师之。先生则待以老友。盖公少文元九岁矣。公常曰人乐有贤父兄。君子就有道而正焉。不如是。何以成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6L 页
德哉。公天性至孝。事判决公。承顺无违。爱敬俱至。判决公晚年多疾。昼夜侍药。不解衣带。其丧也。葬祭一遵礼制。三年守庐。日上墓哭拜。不以风雨寒暑而或废。自以幼失所怙。不及奉养。为终身之恸。每遇讳辰。哀疚惨怛。如袒括之初。其事母夫人。竭力子职。衣服之奉。脂瀡之供。无所不用其极。或有微恙。不栉不翔。忧形于色。至于入厨煎粥。亲自为之。不委于女奴之手。夜则亦抱薪爇火。母夫人叹曰。为人子者。孰不欲孝于亲。而安有贤于吾儿者耶。母夫人卒。葬祭庐墓。一如判决公之丧。毁极几不全。未老而须发尽白。制终之后。辄呜咽不自胜曰。孤露馀生。当死不死。罔极之德。无以报答。惟有奉祭祀致诚敬耳。每秋量一年大小祀事之用。如米酱油蜜实果之属。无不预具而别储。家虽贫。一无缺乏。祭之日。手自涤器具馔。坐待鸡鸣以行事。阖门而退。肃然如闻其容声。辄汪然悲泣。或閒步园林。望邱墓则亦涕。每晨起。整衣冠谒祠堂。朔望必省墓。年至耆耋而不少懈。人曰孝哉洪公。殆古未尝有也。癸亥反正。 命举学行遗逸之士。特起公。布衣直拜宜宁县监。吾曾王考晚悔公及慎斋金文敬公。亦与斯选。世称其盛。公黾勉之官。豪猾敛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7H 页
手。百废皆兴。未一年而赋归。行橐萧然。不以一芥自累。民到于今。颂其清白。丙子避兵岭左。远近人士来见者。坌集填门。寇退返旧居。己卯十二月十日卒。春秋八十三。以庚辰二月。葬于广州狐洞坐子之原。崔恭人祔。公殁后几三十年。一乡公议始发。以公至行闻于朝。同春宋先生筵白。请加褒尚。于是 特赠公承政院左承旨。仍旌之曰孝子之门。余尝访沙溪旧宅。偶阅故书籍。得公与先生书。深以全废读经为恨。时公年七十五。其心炯炯。可识浑厚恳恻。一出天真。余读而敬之。传誊一本。以遗其玄孙河瑞。以河瑞终身力学。亦足为公之肖孙也。河瑞文科兵曹佐郎。清介不俗。穷饿而死。他馀子孙。不能尽记。余夙慕公德懿。今于树墓之文。义不敢辞。略序次而系以铭。铭曰。
人于祖先。同一形气。各具容体。鲜有肖似。矧伊德性。其尚克类。是以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殆公之谓欤。
参奉任公墓碣
自古诗人。多浮薄而少气节。人或轻之。然如澹庵之直气。后山之苦节。亦不免诗人之目。由是观之则所谓诗人者。岂可以一例论之也哉。国朝诗运。莫盛于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7L 页
穆陵之世。而有鸣皋任公者。与石洲齐名。固亦所谓诗人者。而考诸先辈叙述。实是忠义节行之士。今得其遗事读之信然。公讳錪字宽甫。鸣皋其号也。少从牛溪成先生游。先生称以慕学善士。平居笃于孝友。家甚贫。处之晏如也。三除寝郎皆不就。壬辰之乱。 车驾西狩。公始避兵东峡。与同志者。慨然有执靮之志。路塞不得通。闻湖南倡义使金千镒住兵江都。往从之为书记。 天将谋击京城贼。公以倡义命。作都城图以进。且献二十韵诗。 天将赐座褒赏之。后倡义死于晋州城守。公往哭于其家。与幕下旧僚。伐石记绩于江都。作文通谕湖南。公虽在乱离颠沛之际。眷眷师门。精诚屡发于宵寐。于其日录可见。公素嫉柳永庆,郑仁弘为人。居常大言愤骂。及至昏朝。见时事日非。惟以洁身危行为志。所与游。皆士林名胜。而凡有不平无聊。一发于诗。深得杜陵忠爱之意。公殁后石洲诗祸作。公家人取平日所为篇什而悉焚之。是以不能多传于世。昔放翁几见染于𠈁胄。朱夫子忧之。至有天津胡孙之讥。呜呼。若公者。可谓拔出污浊之中。一洗诗人之羞者矣。公尝仿李白古风。有苏,黄乱风雅之句。盖深恶之也。其妇翁尹判书自新。以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8H 页
公不逐时好。见屈公车。手书苏,黄诗以劝之。公不肯观。其志尚如此。公卒于 万历辛亥。年五十三。后以扈圣从勋。 赠司宪府执义。墓在杨州笥谷坐艮之原。配淑人南原尹氏祔。任出丰川。为东国名族。考讳允臣观察使。祖讳桢寺正。曾祖讳由逊监察。公男器之进士壮元文科献纳。三女婿。说书郑晟,进士奉埴,教官黄潞。孙曰升,寔,弼,皓。曾孙曰世泰,世鼎进士。世复以孝 赠持平。世益,世稷,世龙,世夔,世重。玄孙述,远皆文科。选及道进士。运,迈,达,迥,迪,遵,蘧,遇,遂,近,逌,逵,逢。述之弟逸来乞铭。铭曰。
诗出情性。有正有邪。于此观人。庶不或蹉。公之为诗。就实去华。曰苏曰黄。号为大家。举世奔趋。而独不阿。中抱正音。一埽淫哇。维此节行。所原匪它。滕仁齐烈。将比孰多。农老有评。我又何加。爰作铭诗。永世不磨。
从事李公墓碣
万历壬辰。倭寇大入。岭以南瓦解。至尚州。助防将边玑遁。其从事李公庆流死之。时干戈道不通。朝廷不以时闻。难定又未遑褒录。公孤穧。公死时生甫四岁。既长上书自陈。始 赠某官。旌之曰忠臣之门。公字长源。韩山人。自稼亭,牧隐暨良景公种善,文烈公季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8L 页
甸,大司成堣。仍累世赫舄。三传至判书增。娶庆州李氏司直梦鼋女生公。公慷慨有志节。二十八进士。仍取明经科。用判书公劳升六品。为成均馆典籍。翼年拜司宪府监察,兵曹佐郎。寻移礼曹。寇报猝至。百官鸟兽窜。公疾赴阙。庙堂将遣将守鸟岭。公仲兄庆涵差从事。仓卒误以公名启下。兄曰朝议属我。我必往。公曰事急矣。安敢辞难。即驰马去。无几微见色。至岭见主将有逗留意。引义责之。是夜将走不知处。一军惊散。公计无所出。闻李镒军在尚州。亟往从之。未及数十里。贼兵已弥野。镒亦逸去。尹公暹,朴公篪以从事皆死。公洒泣告馀众曰。国事至此。惟有死耳。遂赴敌力战以死。即四月二十五日也。临阵以朝衣带及衾。付一吏归。与书家人曰。事机已急。吾命在天。只望安奉两亲。善护儿子。又谓家僮曰。吾饥甚。趣取一盂饭来。比觅饭还。已不知公所在。乃间道归。遇判书公赴 行在。痛哭陈状。判书公用衣衾葬于广州乐生之先茔。具八谷思孟作三从事歌以哀之。呜呼。公以眇然一白面。释褐才一年。军旅非其所学。而一朝有急。走死地如骛。彼拥彊兵受 厚恩。而望风逃遁者相随属也。而独能舍命趋义。明白从容。虽用不尽材。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9H 页
而其风声义烈。足以扶树人纪。国家养士数百年。正为今日得力。公之一死。又曷可少哉。公殁后四十馀年。精魄不泯。凡有忧庆。家人往往如见如闻。余以同闬后生。亦耳熟矣。岂非朱子所谓养得气刚大。凝结不散者耶。呜呼异哉。夫人横城赵氏。父曰佥知遴。梱范纯备。盖以公诀书为终身用。年八十八庚寅卒。葬在公墓之右。穧文科府使。别座权英,牧使金孝诚。公婿也。府使二男。廷夔参判。廷龙郡守。奉事澬,郡守涬,赠判书沆。长房出。府使澳,参判泽,进士浃,观察使潗。次房出。沆男秉常判书典文衡。浃男秉泰副提学。外支显者。承旨金世鼎,判书尹德骏。公之后既蕃而又多贤。天之报施公。其在是欤。观察在海臬。将树碣。走书币请文。余敬诺。无何观察以榇归。其从子判官秉鼎书速曰。不则吾叔之目不瞑矣。余悲观察之志。遂为之铭。铭曰。
天地之间。气刚烈兮。不生与存。死与灭兮。是或融结。山岳崒兮。又为雷霆。泄壹郁兮。商水汤汤。平原忽兮。空里投橘。神恍惚兮。猿唫鹤飞。非我匹兮。有菀梧楸。安此室兮。冠佩莘莘。享祀洁兮。钟玆忠孝。庆长发兮。
判敦宁尹公墓碣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39L 页
维靖僖尹公既卒之八十一年。其后孙济州牧使植。具公之氏族历官行治德义之大者。求铭刻之辞于三州李縡曰。公坡平人。讳絅字美仲。自号歧川。其先自高丽功臣莘达。几世而至文肃公瓘。文肃公及其子彦颐。皆文武忠勤。有功于国。入国朝。议政府右议政士昕,恭襄公继谦。俱显于时。是生讳珷。朔宁郡守赠吏曹参判。生讳敦仁。水原府使 赠吏曹判书。其子忠佐卫上护军 赠议政府左赞成讳大老。夫人李氏左议政荇之孙。以 隆庆丁卯生公。公自幼能自知学。少长明左氏春秋。二十三举进士。 万历丙申。登第补校书馆正字。迁承政院注书。久居近密。勤职不懈。升成均典籍。屡迁礼,刑,兵三曹佐郎。调良才道察访。未几 召拜司宪府持平。论贼臣许筠之罪。由是出为平壤庶尹。平安,黄海二道都事。由户,兵二曹正郎。补舒川郡守,瑞兴府使。所至称治。丁父忧服除。拜竹州牧使。栉垢爬痒。号为循吏。秩满从民愿借一年。代还。连拜分司承旨,兵曹参议。时光海迁 母后于西内。逆臣尔瞻等谋废之。不从者死。公深怀愤悒。终不与廷议。且曰臣以分司官。方卫 西宫。不敢献议。遂坐罢归杨根。辛酉接伴毛文龙于椵岛。时西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0H 页
事方殷。人皆求避。而公坦然无所难。既而宣谕关西。未还而 仁祖即位。用廉平拜海州牧使。明年李适叛。公以州兵赴黄州。丁卯虏难。从 昭显世子下全州。执羁靮。备尽艰难。自砺山府使为掌隶院判决事。勤于所事。剖断无滞。 上嘉之。丙子从 上南汉。干戈苍黄。百司皆失其职。独公持印坐衙。晏如平时。移兵曹参知参议。寻以扈从劳升都总府副总管。拜利川府使。罢归。优游田野七八年。授工曹参判。丙戌公年八十。其子弟欲依例乞加恩。公力止之。 上闻而善之。特拜知中枢府兼春秋馆事。入耆社。己丑行司马回榜宴。 孝宗元年。汉城府判尹。翌年升正宪大夫。其后因筵臣言又拜崇政大夫工曹判书。时公年九十。以老乞解不能得。改判中枢府事。提举司圃署。显宗元年。判敦宁府。月致饩廪。春秋赐衣资以宠之。公上疏辞。 优批不许。甲辰五月十一日。卒于第。 上为之罢朝二日。赙 赠有加。官庀葬事。礼官致祭如例。用其年七月。葬于积城县长坪之原。 肃宗辛酉。赐谥靖僖。夫人宗室李氏。配德无违。先公十五年卒。寿亦八十。初封贞夫人。后 赠贞敬夫人。有五男三女。男正得,命得,信得,志得,善得佥正。女辛喜循,洪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0L 页
宇宽,佥正李晋。曰韺,歆,韶,頀,彰其孙也。歆之男佥知中枢事集成。济州之考也。公为人仁厚忠诚。与物无忤。而临事坚确不挠。历事 累朝。仕宦几七十年。位至公卿而自持如布衣时。贫无以为家。其心尚裕如也。厄于群小。中被摈斥。逶迤于卑官小邑之间。而其志则不屑也。常时坐茅屋。左右花木。觞咏逍遥以自娱。縡之先祖户部公。尝与公及诸名卿约为城西耆英会。縡幼少时。从里闬游公之园而识公之第。又与济州善。其知公之详也则宜乃为之铭曰。
万历之前。公则降精。平陂往复。垂及百龄。秩视公孤。礼近老更。尊而不有。德莫与京。无竞无求。物我两平。类古有道。可谓顺宁。嗟余小子。同闬后生。游于东园。想像典刑。风流弘长。俾也可忘。勒于玄竁。用视茫茫。
参奉金公墓碣
南原有所谓在涧堂者。故处士金公澕所居。仍以自号。其义盖取诸卫诗云。乡人尸而祝之。流风遗韵。犹至今不衰。其后孙筴。谒余以树墓之文。余读其状。实公从子之白所为者。之白亦贤士。其言愈可信。公字道源。上祖高丽平章事丘。曾祖曰锡良。进士有节行。曹南冥植铭其墓。祖曰光察访。考曰益福忠清都事。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1H 页
金氏世著籍扶安。平章之后。有光叙者。丽亡不肯事二姓。归而老焉。子孙为扶安人。至公从母家。始迁于南原。弘文博士安公处顺。己卯名贤。其子琢号竹溪者。其外翁也。公生有隽才。为文无世俗气。不喜进取。以亲在强赴公车。 万历癸卯中司马两试。自后绝意世路。杜门读书。其事母色养备至。及丧而毁。兄弟湛乐无间。所居有溪壑之胜。又杂植花竹。每暇日逍遥。翛然有出尘之趣。凡世所谓声利嗜欲。无足以累其灵台。平居端俨自持。虽遇仓卒。无疾言遽色。闻人之善。若己有之。见人之失。矜而容之。胸怀坦夷。和气溢发。而望之自然可敬。盖其为学。不区区于口耳之末。反躬实践。涵养本源。晚年气象高远。人莫测其所至云。公身不出户庭。而朝廷士大夫闻风交誉。荐除军资监参奉不起。年七十有五卒。临终意思安閒。无一言及身后事。乡里咸赍咨曰贤人亡矣。人士来哭者亦莫不尽哀。配全义李氏。生员廷龙之女。其祖正言承孝也。男之纯举经行参奉。女适士人李国馨。之坚,之键,李必庆妻。其侧出也。参奉男蓍。蓍之男荣世,荣业。李国馨子文规生员,文胄。女婿李必明。筴。荣世之几代孙云。公天资甚美。充养有道。是其中必有大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1L 页
过人者。今去公百有馀年。虽欲想像其万一而不可得矣。余尝读卫诗。其所谓隐者言行。无可徵。又其诗所谓永矢不谖者。不知所乐何事。然深味其意。见其硕大宽广。充然有得。视天下之物。无以易此。公之所自乐者。亦或如是耳。惟善读是诗者。可以知公也欤。铭曰。
有美一人兮古带方。明月佩兮芙蓉裳。发浩歌兮依脩篁。蜕秽浊兮乐无央。山苍苍兮泉泱泱。风流长兮不可忘。我铭公兮公不亡。
洗马赵公墓碣
余旧闻赵洗马平为湖岭间豪杰之士。而生也后。莫详其为人。今得黄处士信龟所为状读之。衡仲字而云壑其号。盖蚤闻寒岗郑文穆公之风。而晚就正于沙溪文元先生者也。公聪睿夙成。生三岁能识字。八岁哭祖母。过期始进酒肉。文穆公守咸安郡。大兴儒教。公以邑子方童丱。秀出众中。文穆一见称奇。问之则曰故参奉赵元鳌之孙也。本郡则赵之乡贯。而参奉举经明行修云。参奉之丧也。既葬而不赴举。文穆嘉叹不已。郡有琴川书院。学者以百数。咸推公为首。壬辰寇乱作。负两老避入湖南。自任实移住金堤之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2H 页
九水洞。以三求名其室。铭曰心求正友求贤田求耕。既游溪门。退而与崔石溪命龙讲学。信从者众。公为文章。尤长于诗。四十一始中司马。尝对策。直言触时讳下第。及昏朝废 母议起。杜门自废。寻以无妄。为人诬告。被逮即释。去之任实。复移淳昌。癸亥改玉。文元先生承 敦召。书问以出处之义。公答曰古之圣贤。知道之可行然后可立于其朝也。是冬除公 昌陵参奉。连除黄山察访。皆不起。丁卯拜 世子洗马。旋递授沙斤察访。黾勉之任。悉蠲邮弊。又入诬狱。 上素知其贤。特原之。居数岁又除济原察访。公感激趋谢。及之官。金冲庵之孙声发为锦山守。公与之协力。修七百义冢。为五坛。遍祭重峰,霁峰诸公及其子弟幕佐。遂以为常。迁义盈库直长。病不能赴。丙子之难。公为招募都有司。谕以大义。闻者感动。乃得精锐累十人。并粮饷以助义兵。俄而闻南汉不守。同安牛山邦俊北向痛哭而归。尝草疏以为我邦虽力屈。而大明之恩不可忘。请密遣使从海路朝于南京。不及上而公已病矣。年七十九。丁亥卒。门人为之加麻者六十馀人。公考舜岁。 赠司宪府掌令。妣昌宁曹氏。公凡三娶。高灵之李。光州之金。咸丰之鲁。皆无子。取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2L 页
宗人景麟为后。景麟四男。有琏,有玹,有琥,有瑗。公天姿英毅。济以学力。大为诸老先生所推重。而遭时不幸。备尝险难。其所以动忍增益者。若将有为于世。而卒不能焉。此何天也。公虽身居草野。其心则未能忘世也。忠义奋发于言语文字之间者。至今令人发竖而气涌。惜乎。其不能大究志业也。抑公忠爱之性。亦有本焉。尝遭亲丧于乱离颠沛之际。丧葬祭奠。皆能自尽。又于母病。连刺左手五指端。出血灌口。母病乃已。而公老年偏虚之疾。实祟于玆。其笃行如此。公墓在任实县西沙谷先兆。有瑗使其子镇恒来乞铭。镇恒。有玹出而后有瑗者也。铭曰。
耸壑云松。横天秋鹗。于此数语。可以想见其气象。抑公有大。烈烈蹈海之心。老而益壮。噫公忠义。得于秉彝。孝以为本。学以济之。鲁无君子。斯焉取斯。云水之山。埋此奇气。我阐其幽。斯亦衰世之意。
典签郑公墓碣
崇祯丁丑之难。南汉围解。朝廷为虏立碑于三田江上。词臣李景奭撰进其文。颂虏功德甚盛。我 肃宗大王尝临筵论此事曰。虽不得已而应 命。胡乃褒扬至此。其语全无斟量。宋时烈讥斥之言宜哉。当其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3H 页
时也。郑公俊士秀为瓦署别提。当燔瓦而阁之。耻不肯为。即弃官去。公之子云翰方为云峰守。公不苟就专城之养。遵海滨而处。不易其介。次子云翼以童子随。行商以为养。士大夫高其风节。公延日人。圃隐先生之云孙也。先生固吾东方道学之祖。而其倡明春秋之大义。尤有功于世教。公之所表见于世者。虽是微事。亦可谓不忝先烈矣。公以大贤宗孙。朝廷始廪之。三十除 禧陵参奉。转 健元陵。迁济用监奉事。司宰监直长,长兴库敦宁府主簿。由敦宁府褫为瓦署。后累岁复敦宁判官。甲申十月十九日。以宗亲府典签卒。年七十二。葬于先生墓西未向之原。后用扈从劳 赠承政院左承旨。公凡再娶。元氏士人世弼女。吴氏进士尚立女。男云翰及女适县监赵沔者。元出。男云翼后为县监。女适尹鼋,李命时者。吴出也。长房男元徵县监,龟徵从仕郎,星徵奉事。次房男文徵,献徵。元徵男缵光都事,缵辉,翊赞能世其学。龟徵男缵宪参奉,缵祖,缵昌,缵成,缵章。星徵男缵一,缵彬,缵馨,缵渊,缵明。文徵男缵胄,缵㽕。都事二子镐,锡皆县监。铭曰。
位微禄而身大义兮。凛乎其蹈海之风。惟归骨于山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3L 页
足兮。庶无愧于圃翁。
郡守柳公墓碣
余自少从柳承旨泰明道辉游。心服其孝友之行。今读其高祖郡守公家状。有云怡愉奉亲。湛乐同爨。余于是知世德之有自也。公讳允昌字伯勖。柳氏之居全州。自其祖湿始。仍著籍焉。曾祖讳堪。议政府舍人。乙巳士流。祖讳永立。考讳穑。皆文科观察使。外祖正郎俞必仁。公晚中司马筮仕。历官次第。不可详。而司饔院直长,掌隶院司评,刑曹佐郎,司宪府监察。外则开宁,盈德两县及麻田郡也。公为人质悫。居官不苟。凡贵势之居己右者。辄以直道相与。不少屈下。虽以是屡遭跋疐而亦无悔也。所莅皆有惠政。去后辄见思。训子弟必以义方。御家众先正名分。闺门之内。肃若朝廷。而及其接人也。和气蔼然。平居净埽一室。淡然无累。惟以琴书自娱。号琴隐云。 崇祯丁亥六月二十七日卒。寿六十五。以再参从勋 赠承政院左承旨。葬于交河黔山坐癸之原。配昌宁曹氏。参判倬之女。先公十二年殁。至是祔。男炫荫补郡守。侧出男女曰熏,主簿李之澄,及第廉应徵,张弼周妻也。炫三男。世宪 赠参议,世颜,世闵。参议六男。长曰宬都事。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4H 页
承旨其子。承旨之弟复明亦文科参判。承旨殁后。参判以书来乞铭。铭曰。
维昔循良。悃愊无华。观公始终。其庶几耶。惟此孝友。克世其家。我溯厥源。庸作铭歌。
县监朴公墓碣
密阳之朴。为东方名族。有讷斋讳增荣。 成宗朝校理。是生承旨讳薰。世称江叟先生。己卯祸。与静庵诸贤同窜。公其玄孙。讳廷龙字子云。四十始仕。历司宪府监察,军资判官。出监山阴,安阴二县。有政绩。时二尊人无恙。克尽志物之养。及殁不复进取。归老于乡。公性浑厚。见人善若己有之。人服其德。 显宗癸丑十二月二十一日卒。寿七十五。葬于清州木瓜洞。去其庐几里。公尝裒集讷,江二公遗文。行于世。尤庵先生序之。称引甚盛。礼曰先祖有善而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呜呼。公于是乎免夫。考讳安建。社稷署令。祖讳承贤。县监。外祖宋县令应先。于尤庵为叔祖。配清风金氏振伯之女。与公祔。男女皆四人。世辉,世美,世长,世宪。婿曰申湘,黄有孙,崔堣,朴庆后。守成,守素,守皞,守约,守文,守初,守裕,守谦,守让,守诲其孙。而曾孙不能尽记。铭曰。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4L 页
二贤有后。尤老之言。公其不朽。
直讲朴公墓碣
国初移豪右实边。士族往往流落。仍长其子孙。而北方最荒绝。习俗贸贸。人多鄙夷之。近世朴公兴宗能奋发自立。以学行为一方倡。自是儒教稍振。余少以评事过镜。问之故老。盖如是云。公字显叔。咸阳人。其迁于北者。七世祖素。祖谦,父梦弼训导。公生时母马氏梦龙含珠入室。自幼聪颖绝伦。书过目成诵。笔翰尤神速。屡冠发解。 仁祖庚午进士。壬午擢明经第。隶国子。序升典籍。出为输城道察访。宽仁得吏卒心。为咸兴府教授。善诱掖后进。后再除典籍教授皆辞。除直讲又不就。时有亲在堂。亦不以禄养为意。惟日怡愉其侧。地主悯其穷急。捐赈馀周之。不受。其介洁如此。公少学诗于李东岳安讷。大被赏许。既而悔曰诗人多轻薄。非所以养德器也。酷好性理诸书。手抄口诵。未或小閒。沉潜玩绎。几忘寝食。所居渔郎里。有湖海之趣。而以华谷静寂可喜。筑室其间。村秀子弟多从之者。读书之暇。或徜徉山巅水涯。乐而不知其老也。公 万历庚子生。 肃宗丁卯卒。寿八十八。葬于飞鸿湖之侧。室阳川许氏祔。男文熙,文粹。侧出文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5H 页
精文科正字。女为李晖吉,池天与,李周妻。文熙男济。文粹男淰,湜,净。文精男洙,澄,澹。廷颀,廷献济出。廷最净出而为湜后。廷楫,廷霖及廷艗,廷橹,廷相。澄,澹出也。公行谊甚至。亲丧庐墓凡六年。以伯母有鞠育恩。又为之心丧。睦于亲族。信于朋友。于乡党以谦卑逊顺为事。平居无惰容无遽色。日籍记言行以自考其得失。而于心术隐处。尤痛省焉。其教子弟学。以勿缓勿急为要。而所戒者文辞之害道也。科业之夺志也。又曰形气之欲。无小大。虽一饮一食。苟为馋口所动。此便即饕富贵厌贫贱之根苗。呜呼。此名言也。公起身遐荒。卓然有守。至老而犹好学。殁后几六十年。乡人爱慕不衰。岂非古所谓豪杰之士耶。济之孙远枝尝从余游。远来请铭。铭曰。
华谷逶迤。湖水洋洋。有美一人。蕙佩荷裳。左诗右书。其乐无央。德音孔嘉。俾也可忘。我铭斯石。以风北方。
参奉孔公墓碣
孔子之后五十四世。有曰绍者仕于元。因事东来。封昌原伯。子孙仍著籍为昌原人。其子俯号渔村。与圃隐牧隐诸贤相友善。入本朝屡徵不起。七传而至大司宪瑞麟。己卯名贤。公其玄孙也。考道传。祖眉寿。皆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5L 页
隐德不仕。曾祖谌。司宪府监察。外祖骊兴闵师圣。公讳德一字应三。气宇沉深。自幼已有成人器量。八岁能诗赋。未冠赴东堂试。意谓功名可立就。既而屡举不利。遂不屑也。尝曰吾祖大宪公之学。实出寒暄金先生。先生之教。实从小学立脚。志于学者。盍以是为准。自是专意为己。日夕孜矻。以至濂洛关闽诸书。靡不研究。虽医药卜筮算数兵流。亦皆旁通。以为己分内事。或传癸亥反正时。诸公以公有文武材。劝 仁祖再顾公于东湖。而不可得以详也。贼臣金自点方鼎贵之日。新占江亭。与公居相近。慕公名屡见访。公以见恶人避咎之义往谢之。因微事见其有无君之心。遂绝不复见。丙子除缮工监参奉不就。是冬奉二亲避兵于岭南。时当抢攘。犹躬自负米。以奉饔飧。乱定过骊江。诛茅以居。父病革。断三指和血进药。得复苏。人谓孝感。及丧哀毁踰制。丧葬悉从文公家礼。三妹早寡。公皆率养于家。诚心抚恤。而定省之时。诸妹在侧则夜入必秉烛。又未尝同席而坐。虽乱离奔迸之日。亦必异其土室而处焉。其严于男女之别如此。每春秋。荐献于大宪公之墓。仍会亲族。以叙敦睦之义。公天资倜傥。志气慷慨。常读书至家国兴亡之际。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6H 页
忠臣烈士之事。未尝不掩卷三叹。当南汉下城之日。公在岭外。闻而却食。泣数行下曰。吾生不辰。乃见此世界。间作歌词。以泄其愤。蹈海之志。下泉之悲。读之凛然。可以想见其人矣。公自是屏居龙仁墓下。以酒隐自号。戊戌七月二十日卒。去其生壬寅。寿五十七。葬于同县支石北麓坐亥之原。室全义李氏祔焉。后肃庙丙戌。因多士呈文。 命赠户曹参判。以孝也。一男元凤。一女适朴昌周。九凤,乙凤侧出也。元凤三男。乃兴,乃文,乃章。乃兴子曰重鲁。乃章继子承鲁。公有诗文若干卷藏于家。就仁来乞铭。即尸公祀者。铭曰。
文武之材。生若不偶。壮心濩落。居然皓首。天地翻覆。世运阳九。有海莫蹈。乃隐于酒。悲歌激昂。老年意气。孝烈载扬。哀赠有炜。一善成名。岂公素期。殁可祭社。乡议非私。我铭不朽。徵信在玆。
县监姜公墓碣
盖自丙子以后。天地闭塞。冠屦倒置。有志之士。抆血含痛。直欲高飞远走。不在世间。时则有若姜公恰,沈公长世,洪公宇定,郑公瀁,洪公锡。相携而隐于太白之春阳洞。士大夫高其风节。其后数公者。或出或处。或仕而止。是不可以一槩论。秖当观其时如何尔。姜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6L 页
公字正吾。晋州人。有高句丽元帅以式。御隋炀东征之师者。为其鼻祖。国朝通亭兄弟最显。而大提学淮仲之后三世参判徵用。文翰趾美。是为公高祖。曾祖亿正言。祖德瑞应教。考胤祖禁府都事。公少从象村申相国钦学。庚午司马。游太学。士论推重。乙亥栗,牛二先生从享之请。公实主疏事。无何遇乱南迁。公性至孝。虽干戈抢攘之际。侨寓间关。而甘旨未尝乏绝。每夕手自爇薪。以适其温凉。父疾尝粪祷天。及居忧。菜酱不入口者三年。始除 齐陵参奉不就。丁酉又拜翊卫司洗马。黾勉趋 命。序升侍直副率。一日心动遽归。居数日继母尹夫人卒。论者谓方之古黔娄尤奇。盖公平日善事尹夫人。夫人有一己出。异室而居。夫人时往来。而未尝留宿。恐伤公孝心也。及其子死。夫人不欲贻公之忧。惟望其庐悲泣而已。畜其遗孤。居常戒之曰。愿汝百行。如汝伯父。其心悦如此。夫人之丧。公年近六旬。而柴毁几不全。父墓在交河累百里外。辛勤奉榇而祔焉。乃曰今后吾死而可瞑矣。南相九万以御史。举公实行。除省岘察访。公以其先人旧践。又勉赴焉。邮人有罪。公辄自刻责。间施笞箠。而哀矜则至。邮人相敕不忍欺。时大疫牛尽死。公捐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7H 页
俸买牛于岭东。量驿户大小而班之。民不废农。岁大熟。牛亦蕃息。邮人号曰姜侯牛。道臣褒闻。升拜山阴县监。攀辕号泣者数千人。公去后或有疾苦。必伏于公碑前而愬焉。县在湖岭间。氓俗不古。公为治刚明。吏戢民怀。又慎于狱讼。无敢以非理干。豪右往往有感德而革心者。秩满始归。行橐萧然。惟药裹书簏而已。年七十辛亥五月一日。卒于法川之溪舍。归葬交河先垄。公为人贞白。拔出流俗。乐善好义。意气慷慨。亲族同爨者数十人。至于四世而庭无间言。友有遇贼死而妻孥贫困者。公哀之。取其女使季子妻之。其馀可书者不一。而公之至行。实无愧于古所谓孝子。则细者可略也。公尝在翊卫司。同春宋文正先生为赞善。晤语从容。甚敬服之。且叹其衣冠有山野气云。呜呼。昔我 宁陵在宥。慨然以复雪为己任。山林诸贤。咸造在庭。谋猷密勿。治化休明。故如公肥遁绝俗之士。亦不能固守初志。使非然者。岂肯为区区邮县之责而遽出者哉。然观公晚年。以潜隐自号。盖欲尚友彭泽。而无亦有悔往追来之意否。恨不及见公奉质也。公配青松沈氏。监役契之女。相国之源。其兄也。三男鄗,郈,鄑。长房男再烈,再发。皆佥知中枢。再弼宣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7L 页
教郎。再亮,再昌,再望,再光。二房三房出。曾玄以下不尽记也。再弼之子元一。能业其家。使侄子淟乞铭。铭曰。
有美一人。太白之巅。高歌激烈。天地腥膻。积阴微阳。洞壑清娟。衣佩光华。望若神仙。然其遐遁。非欲洁身。周老来归。越胆方悬。于时草野。自无遗贤。小官非卑。大义敢捐。留犊之惠。歌咏百年。猿鹤相招。林涧依然。乐天观化。终焉法川。晚节渊明。本心鲁连。后欲知公。视此幽镌。
正郎柳公墓碣
公讳炫字汝晦。系出全州。实高丽大丞车达之后。粤若大司谏轩,舍人堪。皆罹士祸窜谪。有讳永立,讳穑。两世屡典藩牧亚卿。公之考郡守允昌。穑之子也。配昌宁曹氏。参判倬之女。公以 万历癸卯生。生而气度轩昂。人皆期以远大。壬午中生员第二名。越三年授四山监役。官历 世子翊卫司卫率,工曹正郎。出为咸兴判官。清道,泰安,陜川郡守。所至蔚有声绩。或立碑思之。公长于文辞而卒不第。于世肮脏寡合。仕又不遂。甲辰十月二十一日卒。明年葬于交河黔山先墓之侧。余既为郡守公铭其墓矣。孝友之行。盖其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8H 页
世传。而公则又善居丧。庐墓三年云。庶母性无良。而能不失其欢心。资给衣食属厌而后已。终乃感服。其子好勇斗狠。公至诚教戒而不能得。卒犯死罪而得不死。亦公庇覆之力也。公平居谨慎少口过。性𥳑不喜与人徵逐。而于朋友多有忠告之益。无何堂洪公柱元,郑相国致和,郑进善瀁最友善。诸公每相语曰。柳某虽亲。可得而狎耶。其见敬如此。淑人南阳洪氏。考曰牧使迈。祖曰参判仁恕。生于富豪。而不喜芬华。仆御罕见其启齿。年五十七。先公殁。及公葬而祔焉。男世宪 赠参判。世颜,世闵。女适副正权世经。侧出曰世程。长房六男。宬都事,宣,完,寅,宽,寂。三女婿。士人辛晰,李絅,正言李徵奎。都事男。泰明承旨,益明,震明,恒明参奉,复明参判,鼎明参奉。完为世颜后参奉。完之子谦明修撰。世闵男容。女金相逸。寅之婿领议政李宜显。权婿二男牧使相夏,佥正相殷。铭曰。
为善之报。迟速各有。不赢于躬。以贻厥后。我为公铭。用劝永久。
参奉朴公墓碣
公讳惟栋字时甫。旧居黄涧县安定村。晚卜物閒山下玉溪之上。后又卜石桥之活溪。自号一石。酷似曰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8L 页
重峰先生。师曰沙溪文元先生。友曰尤庵,同春二宋先生。公少时。躬自渔猎。入厨具需。夜以读书。盖闻重峰之风者。家甚贫。处之逌然。酷嗜书。尝曰朱子大全地负海涵。义理渊薮。可为终身究竟法也。此又尤庵法门也。公事父母有深爱。在侧不大声色。惟意是顺。有一弟三妹友爱甚。丧祭皆如礼。 国忌亦斋居不肉。乡里多化之者。壬辰举进士。用学行荐。除 穆陵,庆基殿,社稷署参奉。或拜 命数月而归。或不拜 命。尤庵尝栫棘长鬐。和公诗云惟怜安定村居士。鲲卧沧溟未脱鬐。及其宥还。公相迎于松溪书院。同诸生行相揖。当尹拯之背师也。公甄义严责。拯外若悔懊而卒不能改。公端居静坐。日与村秀子弟讲讨以为乐。年踰大耋。精力尚旺。上下岗峦。步屐如飞。兴至题诗。笔力豪健。尤翁贻书曰。老兄可谓烟火仙也。戊辰四月二十四日卒。寿八十五。临逝召子孙男女谕曰。汝曹其兄弟和夫妇敬宗族睦。此皆公一生行于身而化于家者也。公又手书杜甫便与先生成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一句。使送于尤庵。其终始眷眷于友道者如此。朴出忠州。始祖高丽副正英。国朝江陵府使孝諴。以清白著。曾祖讳成健副尉。祖讳以麟。考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一 第 149H 页
讳事三。以孝行 赠司饔院参奉。妣白川赵氏。 赠判书应趾之女。庄严有礼。通孝经小学。重峰先生曰吾妹女士也。从祖应勋号梧村。以孝行名。公殁与梧村跻享于松溪书院。从乡议也。公墓在金山挂榜岭下酉坐之原。配和顺崔氏。先公卒。至是祔。男含章,献章,天章。女李文龟,柳时泽,参奉郭检。余夙慕公行义。公之曾孙庆运来乞铭。不敢辞。铭曰。
有美一人。考槃在涧。丘壑生涯。诗书刍豢。天饷厥福。寿而康健。我铭不爽。渊源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