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x 页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神道碑[三]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3H 页
伯舅左参赞趾斋闵公神道碑
孝宗大王𥳑拔英俊。俾辅于 圣子神孙。时则有若臣文忠公鼎重,有若臣文贞公维重。号为名臣。洎 肃庙末。至诚体国。孚于上下者。亦惟曰忠文公镇厚。公文贞公之嗣子。文忠公之从子。自是国人数柱石家。必曰闵氏闵氏。书云孝乎。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追配于前人。公之谓欤。公字静能号趾斋。 崇祯己亥正月壬寅以降。骊兴之胄。远自丽朝。始祖称道。尚衣奉御。近世府尹讳机。观察使讳光勋。清谨质悫。积仁毓祉。笃生文忠文贞。又恩城府夫人宋氏。配文贞无违。得母道甚。凡五子。 仁显王后第四。公其第二。公生长食息。不离训典之内。德器夙成。十一岁。见尤庵先生去国。上书勉留。论复雪之义。尤庵大叹赏曰。欲告春翁。付与狮子画也。春翁同春先生也。尝从文贞公外藩。赴仪宾选。白 显庙曰。道多饥者可矜也。 上异之。及冠丁宋夫人忧。自是干蛊左右。服勤惟敏。文贞公曰吾儿天然孝子。辛酉生员壮元。丙寅及第。补承文院。翼年文贞公卒。己巳 后逊位。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3L 页
谏者拷死。 上方怒甚。公与弟议政公并下吏。既而释之。公为 废宫供奉。僦居城外。祸机交极而处之若平常。甲戌 中壸复正。公即除侍讲院说书。迁礼兵曹郎。司谏院正言献纳。弘文馆修撰校理。兼司书西学教授。公自以地亲势格。畏荣若怯。不徵逐言议。而犹职思其居。尝于经席启曰。 孝庙酷好心经。 先大王以此书纳之 玄宫矣。愿常目在之。上绍 圣祖心法。且陈纳谏崇俭。作人才恤民隐累千言。 上嘉奖。又因虹异。与同僚劄列修省六策。一日 上遣中贵人来曰。欲令应教金镇圭写 中宫真。可偕入。公对曰私召义不敢进。乃 下教政院。事竟寝。出为北评事。驿疏上赈民便宜。以副应教还。乞得暇读书不许。入对奏蠲端川贡银。严不举子之禁。丙子改司宪府执义。廉问畿内。由辅德升通政。户曹参议承政院承旨,大司谏。由礼曹参议为忠清道观察使。未数月。以丰昌府夫人有疾。承 命亟归。后大臣举公约己奉法一二事。以风励诸道。历兵曹参知,刑曹参议。时荐饥。公以军衔上疏。请依月令孟冬祈来年之礼。祀于天宗。议不行。屡入谏院。论辱国使臣径叙之失。又斥大臣低昂科法者。当路衔之。以公尝直吾叔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4H 页
祖大司宪翔冤。抉摘语句请罢。时朝论骪骳。公与金公镇圭独持清裁。愠于群小。辄目以戚里干政。公毅然曰既在位。安敢不言。惟不见处以言地则幸耳。自是栖遑江干。除隶院诸曹不就。庚辰擢江华留守。时有囚告试官赵大寿用情。而狱官寝不奏。公妹婿在犴者及于抵公书。座客见而播其语。时辈欲祸公。且为大寿地。直归之飞书。迫胁甚急。旋因大臣言。先问金吾郎皆服。大寿终抵罪。公亦被逮。以实对见宥。韩配夏等诬捏不已。 上痛斥之。且曰予几堕术中矣。拜兵曹参判移户曹。 后寝疾。公承 命直禁中。辛巳八月 后薨。十月特拜汉城府判尹移判刑曹。二府素烦剧。为是职者类多玩愒。讼狱或淹过十年。公日坐衙平决。夜以继晷。钩深核奸。人称神明。又守法不挠。宫庄理屈者悉走之他司。豪猾屏息。递复入。前后十数。间为议政府参赞。虏使至。傧接于境。公既担当时务。凡城池关隘。钱谷甲兵。以至律令之沿革。闾里之情伪。无不洞晓。故事至剖判。沛然不括。庙堂诸公咸仰成焉。甲申朝参。公以懋 圣学立纪纲献戒。上临筵叹曰。 大明是岁亡矣。公进曰 孝庙奋发大志。与先正臣宋时烈有鱼水之契。一时诸臣亦人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4L 页
望。密勿谟猷。罔非尊攘之义。中途崩殂。遗恨千古。而自先正死后不复闻含冤忍痛迫不得已之言矣。 殿下践 孝庙之位。今日庭臣乃祖乃父。孰非 孝庙旧臣。虽国势日弱。无可为者。 殿下苟能奋励。一以 孝庙为法。臣等虽驽。敢不戮力。三月十九日。 亲祀 神 毅两皇帝于禁中。仍筑大报坛。时仓卒义起。公为礼曹判书。 上每事问。参据公私祀式以对。动合礼意。公在是职久且多。尝奏去法宴女乐。为万世法。朴世堂门徒葬后废筵馈。论以不孝之刑。宋六贤升享文庙。久阁 成命。至是行之。又去虏号于天将庙祝。他馀 陵庙山川学校科举之属。正讹兴废。不可尽记。 上以朝议歧贰为忧。公对曰是 殿下导之也。 殿下执德不固。群臣无固志。而不靖之人又希觊攻击。苟上下情义交孚。岂有是哉。 上不答。 上预入御供米。公管惠厅。入对力陈其不可。时又营王子私第。适天旱祷于 庙。词臣代言。以二事自责。 上不豫而强用之。犹不之改。公进戒曰。此自欺也。欺 祖宗也。闻者缩颈。公尝私难于朝堂曰。安不可忘危。万一警急。奉 君社何之。众莫对。一日 上遽问之。公对曰君死社稷正也。李相国畬请缮修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5H 页
都城。公力赞之。役既举。异议横生。李公狼狈去国。公乞与同罪。又慨然入告曰。壬辰之乱。犹请死守。今则贼未至而已有弃城之论耶。愿坚定无挠。 上不能用。乙酉用侍药劳升正宪。丙戌凶人林溥投匦。欲祸士类。方推覈。公以知义禁。首言溥罪当诛。傍有讦之者曰。生杀人。岂一狱官所可专。 上入其说罢公。冬擢判义禁。复理其狱。复奏对忤 旨。 上盛怒尽革其职。且曰予誓不复用矣。倾朝迭谏不能得。公常曰仕则尽职。否则守先人邱墓耳。即日归。杜门读书。若将终身。居一岁。 上责百司怠弛。盖思公也。既而复召用。公素恶韩配夏,配周悖伦。配周入台。以微事螫公不得售。戊子判敦宁。充行人之燕。庙堂以胡皇太子复位。欲追送前停方物。公密劄争之曰。天下虽长夜。或有操笔而书者曰某邦以某事媚虏云尔则何辞以自白于后世乎。大臣交怒。然卒用公言。其伉厉不苟合如此。庚寅拜兵曹判书。振拔淹滞。注措无私。而申严旧制。痛束骄悍。又剋损上下需用。怨谤日兴。旋因事忤 旨。再告免。大臣白公劳悴请戒酒。 上自制铭铭于银杯。面锡之。 上方右尹拯。追咎甲子两大臣筵奏。公以文忠公有父子师生之义不自安。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5L 页
上章申暴。西边人犯越。胡差为按查来。假皇旨欲越疆。公言宜亟移咨得实而后可许。 上不听则私敕舌官如莱公之于利用。 上以专擅罪公罢削之。诸臣久而益讼之乃叙。公在朝。嬉者励懦者奋。庶务张举。公不在则国空虚。是以公虽不获乎上下。而终亦不能舍公也。屡除官不起。壬辰李墩科狱。以公为判义禁。 别谕趣召。公谓义不辞难。趋 命。狱讫复归。廷臣方请上 尊号。公不与焉。连疏力辞。 批曰往事予未尝留在心胸。卿岂可自废。入参进宴。会 上疾弥留。遂不敢告归。 上议变通良役。公始奏罢禁卫营。已而反汗。又设釐正厅。令公句管。僚议掣肘。久而少实效。至是 上复促其事。公以为新法不可遽行。无宁小变小益。乃请取列邑军民多寡而均其数。公入对。每恳陈财竭民穷岌岌垂亡之状。几于涕出。且曰先辈言丙丁以后。上下当如在围城中。此至言也。如是而后方可救得一分。大要以节用尚俭为急务。屡请罢无用废不急。以纾国力。又欲去钱货。卒不行。丁酉 世子听政。公请见于 庙。又于文庙。公之使燕也。 世子手书劳之曰。不胜渭阳之情。公为宾客久。每劝讲。反复开导。杂以里谚。令易晓。忠爱恳款。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6H 页
尝有过。苦口切谏。承宣出语公曰。仰瞻 颜色。若不豫然。公欷曰老臣不言。谁可言者。戊戌进阶崇禄。公在药院多年。竭诚调护。关东贡蔘为弊钜。奏减之。塞漏舒用。积储有羡。又请益减之。 上不怡。还复前所减者。公惶恐免兼弘文提学固辞。大臣以公临试士。屡违召论罢。人咎大臣曰如国事何。不日叙复。公尝承 命往审北汉形胜。还言天险可守。遂城之。李相国濡又欲城荡春而议多贰。至是遽增筑。公极论利害曰。连三城过百里。古未有也。下其书朝堂。会议罢之。公在庙堂。慎辞命严约条。倭人尝请信使。以狡计赚我。几损国体。赖公坚遏不得行。为守御使者五。峙粮缮城。若朝暮寇至。人有一能。辄罗致之。赏罚分明。得将士心。诸司一经公兼管。靡不整理前规后随。皆可行之无弊。下至医译书画之徒。劝课成就者众。最后授同知成均则以文庙桧震。极选师儒也。在卿列二十年。每三公新拜。愧于先之。公夙夜鞅掌。精力殆竭。而国势既不可为则曰报国唯一死耳。以礼书修关北 园陵。归又视师南汉。益示惫。大臣白解筹司。寻以三宰出为开城留守。使便调息。公至则曰食焉敢怠。方更张府务。大司谏金有庆为言公忠勤公亮。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6L 页
一国所仗。不可一日使无于朝廷。顷之侍药厅设。公力疾奔赴。子弟止之则曰死生安足恤。唯即乎吾心所安耳。阙中人望见公。咸惊顾咨嗟。疾愈笃。亲友问者。笑与之诀。庚子五月十三日。卒于安国坊赐第。寿六十二。越一月 肃考礼陟。翼年士祸滔天。识者曰使此老在者。或不至是。公在松都时叹曰。吾十世祖以副留守浮后西江归老童城矣。卒不能如其志。其丧也。朝野相吊。人士不识面者或来哭。坊民执炬送葬者五百馀人。今 上丙午。配享 景宗庙庭。用金文敬安国故事也。公长不踰中人。而精神溢发。色庄而气温。声音出金石。洞彻心腑。平居以礼治躬。日必晨谒庙。退而拜大夫人。诸子女在前。雍穆如也。昏定亦拜。远出与夫人相拜。妇女肃拜于中门之内。诸子拜于马下。客稍尊则下堂揖让而升。祭时盛寒必浴。倚卓铏豆。井井齐整。端拱序立。户庭肃然无声。搜辑内外系谱曰。人不可不知来处。凡厥奉先之事。靡有憾焉。子弟有过痛责。惶恐若无容。馆嫠妹孤侄。抚爱笃至。大夫人尝闻古人内行之美。顾子女曰不知与尔大哥如何尔。冠昏用古礼。缌功之戚。哭泣衰绖。各称其情。僮仆死。亦不肉。人有疾病死丧。归之如至亲。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7H 页
尤惇厚故旧。户外弊屦常满。所干非理。间有没颜面时。而欢然如故。笔翰如流。案无停牍。每簿书宾客杂进。耳应手判。间以嬉笑。终夕无倦色。人人退若有得。馀暇又亲近儒家文字。未尝顷刻自逸也。当事不分志。凿凿有条理。辞受取予。虽细必察。恶华务实。不作无益。常以暴殄天物为戒。泊然少嗜欲。厩不畜一骏。庭不设一卉。惟遇酒往往痛饮而已。乐善好士。见不正若呕。家世固士论宗主。而深自挹退。然于斯文世教则惓惓焉。倡同志改树栗谷先生墓石。又白 上刊布尤庵文集。以扶名义。方尹拯隆赫。必斥呼之曰拯。其徒或在座失色。不顾也。公自少怀君民大志。立朝行己。一以自信。苟利于国。必忘身而为之。或以祸福言者。辄手指天曰如彼何哉。是以犯颜不讳。虽屡被摧压而不少挫。 上亦曰不择燥湿。唯某能之。凶岁或进粥。以先家人。闻民疾苦。若恫于躬。念念不忘。素性然也。自公慨然以徇国为任。士大夫始知先食后事之可耻。忘身奉公之当然。而无贵贱贤愚恩雠。咸曰国有臣矣。方今世道乖裂。众口无真。公之得此于人。何哉。然朝廷市井之臣。宜自知之。彼穷谷老羸。何从以知之。公身不出庙堂。而恻怛慈爱之心。已犁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7L 页
然乳入。是岂声色号令之所及哉。呜呼。感通之理。唯知者知之。公平生受用。唯一个直。故其气刚大。虽百十斤担。硬著脊梁而无难意。事事敢做。寻得是处。公虽不以学问自居。圣门所谓学者如是而已。盖正家之严。及物之仁。克肖乎文贞公。而规模阔力量大则得之文忠者多。至其讲礼精深。一以同春先生为准。故在家为能子。在邦为名臣。是固资禀之绝异。而家学渊源之正有如此者。世之徒以才猷视公者。可谓浅之为知也。夫人延安李氏。静观斋端相之女。一女适府使赵奎彬。继配李氏。亦出延安。其考县监德老。男翼洙正郎。遇洙洗马。女归进士金光泽。翼洙一男三女。韩祐永,尹一复其婿也。馀幼。遇洙二男亦幼。赵荣进,金敏材。两婿出。骊之大宝山。 宁陵案山。公葬于其下。元媲祔东。北去文贞公墓十里。翼洙属縡以大碑之文。縡曰往年已猥志于幽堂矣。曰清阴先生尝为其外翁亦如此矣。其文云一在地中一在地上。子何独过辞。縡遂敢论撰如左。然小子愚陋。发挥揄扬。顾非其任。第以一时诸君子所叙述。总以观之。岂传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者欤。铭曰。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8H 页
天地大经。有君有臣。是与父子。迭首五伦。而以义属。曰致其身。有不尽分。便不成人。理则本然。民鲜能久。公曰噫嘻。我生有受。维昔二父。讲服斯义。曷不钦承。夙兴夜寐。原公素志。不在饱温。处日月际。 王绝私恩。惟 王克圣。公惟骨鲠。岂若时人。承奉为敬。曰天建辟。为司民众。其道伊何。敬信节用。非臣无稽。若药瞑眩。岂徒三黜。之死靡变。虽不我力。人执仇仇。身居列卿。实秉事枢。苟利于国。臣敢爱躯。一有颠连。若痛切肤。钱谷甲兵。笾豆有司。孰非为己。我自不疲。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就。难平者几。有志莫究。大厦孤木。风雨漂摇。中夜三叹。发白形凋。于昭在天。惟 先神后。绥我宁人。谓汝有后。 神孙遐陟。公乃先戒。若水无津。舟流靡届。公在庙堂。民有帲幪。今其逝矣。谁活吾邦。王臣匪躬。盖取诸蹇。嗟哉今人。燕燕息偃。微公尽瘁。臣道几晦。功利虽博。即此为大。清明刚大。我归之全。粤瞻秋旻。星斗阑干。如血一心。炯炯穷泉。维忠武侯。死近千年。涕泪上墓。士女衣白。是谁使然。忠义同得。何怪斯民。赍咨穷谷。大宝之南。穹龟负石。姊子作诗。厥诵匪私。凡百有位。尚克似之。
仲父判书归乐堂府君神道碑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8L 页
肃宗大王寝疾十年薨。 嗣王有疾。人心危惧。国势岌嶪。时旧臣殆尽。惟我仲父归乐堂先生忠勤正直。威望甚盛。公之存也。天意若将以拟其难。而卒不免小人之祸。国人哀之。今 上即位。大惩党祸。务主荡平。而在下者不善奉承。于是忠逆混而世道丧矣。君子谓使公在者。必不若是。呜呼。公之生死。关国家隆替如此夫。公讳晚成字士秋。尝读朱子归乐堂记而心好之。以名其堂。故仍以为号焉。李氏出牛峰。公以我祖考议政府右议政讳䎘之第二子。为仲父 赠司宪府持平讳翕之后。持平公与其配吴氏。同时殉节于江都之难。并旌门闾。公长身美髯。神采烨如。少卓荦不羁。而折节修行。好读书。早举进士。性至孝。亲疾尝粪祷天。友于兄弟。己巳以后。杜门自废。以一布衣。隐然有门户世道之望。甲戌更化。除 翼陵参奉不拜。丙子文科壮元。授成均馆典籍。兵曹佐郎,司宪府持平,知制 教。公以其叔父打愚公酷被宵小诬蔑。常隐痛。不乐仕进。至是首上书白其冤。不报。然自以世臣。义不可不仕。仕则不可以不尽职。是以其为台谏。必随事尽言。领议政柳尚运与大提学吴道一主试。取其子凤辉。公上疏言其状。凤辉竟削科。又论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9H 页
保啬 圣躬。导迪 东宫之道。后宫封爵猥多。田园踰滥之失。持平李大成欲以朋党之目。眩乱是非。公上疏引朱子之言曰。朋党之祸。止于搢绅。恶朋党而欲去之者。其国必亡。今大成乃欲不分邪正。混而为一。谓可以助平明之治。此小人自谋之言。非国之福也。除弘文馆副校理。连为修撰,校理,应教,吏曹佐郎,执义,司谏院司谏, 世子司书兼文学辅德,宗簿寺正。往往迫而后出。甲申擢承政院同副承旨。移吏曹参议,大司成,兵户曹参议。丙戌以刑房承旨。参鞫李潜。其冬升嘉善大夫同知义禁府事。治林溥狱。寻拜礼户曹参判,汉城府左右尹,大司宪兼备局槐院提调。尝大旱。公力伸直臣李东彦之冤。忤 旨免。己丑领议政崔锡鼎为礼记类编。变乱朱子章句。太学诸生将上疏攻之。 上闻而斥黜之。公以大司成上章。痛陈锡鼎之罪。略曰道莫高于圣贤。书莫尊于经传。而敢以一人粗浅之见。擅自更改。此斯文之大变。且士论之重。非人主之势所可与夺。而 殿下摧折太暴。是自戕其元气也。其为锡鼎地则至矣。奈国家何。上震怒命尽革其本兼职。旋削爵秩。公屏居郊外。明年 上悔悟。遂取类编书焚之。还叙公拜吏曹参判。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89L 页
会有海寇警。以 命巡抚湖西。察民隐疏冤狱。礼贤士诘戎备。奏设杭金镇安兴防。营修上党城池。还入吏曹兼同知经筵 世子宾客。癸巳相臣李濡等请上 尊号。公引刘敞言曰。复加数字。不足以尽 圣德。而前美并弃。愿 上勿受。仍不赴廷请。复以疏申前说。寻又有 御容图写之役。公于讲筵。以懋实献戒。时 上疾弥留。药院并直。公为都承旨。忧形于色。语或流涕。屡以观理忘怒。节宣静摄之要。言于 上。上为之嘉叹。既而用侍药劳加嘉义。历刑兵曹参判,副提学,同知成均馆事。丙申由京畿监司升刑曹判书。移吏曹。公为亚铨者十。至是严铨法杜倖门振淹滞。政路肃清。翼年从 幸温泉。因湖儒言。大臣白雪打愚公冤。 特命赐祭。公以疏陈谢。递拜礼曹。丁本生继妣忧。公年衰而执礼愈固。及吉。除工曹判书。改兵曹。申明纪律。恢张公道。士皆悦服。新营号大将私帑。而毫发无所费。库藏充溢。庚子 上疾大渐。公止宿省中。危疑百端。蜚语交煽。而处之毅然。中外咸倚信焉。每哭临廷中。公端坐烈日下不少动。 山陵毕。连判刑曹,汉城府。莅事勤而守法严。兼知春秋馆事。以 上未能躬行馈奠。每至诚规谏。且请频接臣僚。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0H 页
不省。翼年复判兵曹。时 上久无嗣。公尝主豫建之议。及是从诸大臣入对。禀 慈旨。册今 上为世弟。于是凶党益疾之。公之祸实本于此。李森曾自请于公为湖西节度。而森方为群奸囮。故公因以出之。是年冬。贼臣金一镜等七人。与宦者朴尚俭通计。谋上急书。朝廷一空。公亦被削。旋谪扶安。公闻 命就道。无几微色。至白马江陷冰凘。自诵唐子方诗。其在谪也。日读论语。祸机渐迫而犹不辍曰。朝闻夕死可矣。壬寅夏诬狱大起。士大夫多戮死。三大臣已受后 命。公次第将及。而群凶无以为罪。乃引出森事构捏之。公遂被逮。临行神气自若。无一言及后计。家人请面诀不许。及就对一以实。凶徒议谳。亦曰无可问。于是凤辉辈嗾李普昱请更问。又谓公以四大臣联劄。为 宗社大计。遂添一案。公由是不能出狱门。竟以疾卒于八月十五日。春秋六十四。今 上元年。命复官赐祭。又赠职。又 教曰诸臣中惟李某尤为冤酷。录用其子孙。且以森及前后祸公者。并投之边。公始葬水原。戊申迁于龙仁泉洞之先兆。夫人安东金氏祔。领议政寿兴之女。男絿进士壮元。仕为正郎。以孝旌闾。 赠执义。女适进士金星泽。后夫人延安金氏。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0L 页
奉事濎女。女适柳得养。庶女婿进士尹㔤。公忠信敦确。中宽外直。虽不切切于问学之功。而平生行事。无不可对人言者。与人无贤愚贵贱。一以诚意待之。而尤笃于故旧。不遗疏逖。睦于亲戚。待以举火者十数家。平居严恭自持。未尝攲卧取便。至老不衰。喜看朱子书自警编。雅意丘壑。尝筑亭于西湖。义有不可。辄奉身而退。渔钓以自适。又躬稼力穑。以俭勤为本。其事 君忠爱恳至。见一政之善则喜而不寐。一事之失则忧叹竟夕。谋国务持重。不喜纷更。临事亢厉不少屈。动与庙堂牴牾。每劝 上公好恶绝偏私。为出治之要。且以阿顺苟合为深耻。宫掖近习。痛绳以法。无所饶贷。 上亦严惮之。尤于阴阳是非之辨。界限甚严。不为方便牢笼之术。信己以行。不他顾也。是以蔚然为一时善类之宗主。而亦以此不免焉。呜呼痛哉。縡少孤。学于公。拊育责厉。俾至成立。今老病且死。猥以文字。纪公之绩。惧不足以尽公之德。乃采于士大夫之诵。为之铭曰。
猗欤仲父。实惟我师。忠信正直。明白坦夷。为臣尽节。王国是毗。謇謇匪躬。行峻言危。天运艰难。有平则陂。危疑之际。蹢豕非羸。乱况斯迫。大夫其离。公如一柱。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1H 页
屹然自持。豫建之策。是为祸基。悠悠南征。风雪载霏。六月歊赩。箯舆又驰。萧傅之刚。于分匪宜。北寺之冤。今古所悲。群小相贺。上穹何知。天地之气。直以大猗。浩然无愧。公则以之。是命之正。其行不疑。泉谷之原。有丰其碑。最凡考实。小子为诗。舆人之诵。非为吾私。
左参赞寒竹申公神道碑
济州在南海中。海道几千里。飓风鳄鱼。发作无节。舟楫往往覆摧。州有大静,旌义二县。皆依山面。海多毒雾瘴氛。而大静为甚。譬古之春雷。至者虽少壮。不死则病。十无一二还者。寒竹申公尝于少时。其考执义公谪。于是往侍五年而还。及 景宗壬寅。抗章触群凶怒。群凶欲杀而不能得。乃投之海中。偶得是县焉。时年八十四。五月渡海。方渡回飙大作。骇浪震荡。舟中人晕倒无人色。公独神气扬扬。坐见天际如丝发微横者。指之曰此某岛也。至县寓于柑山村。南极下有大星甚明。以秋分后春分前见。公扁其轩曰挹老。仍有愿假彭铿八百龄之句。闻者诵而壮之。公平山人。讳銋字华仲。寒竹其号也。状貌魁伟。自幼有大人器量。顾中岁病废。仍落拓不偶。庚申筮仕。义禁府都事不就。执义公尝敦匠 宁陵。及癸丑迁奉。群壬欲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1L 页
危中尤庵先生计不售。乃以隧役不坚。归罪于任事者。执义公在谪籍久。至是公击鼓悉暴其冤。始虽见格。而执义公竟宥归。公乃赴举。丙寅别试及第。隶槐院。间摄堂后。应制锡马装。因敦事劳升成均馆典籍户曹佐郎。移兵曹。戊辰执义公卒。甲戌复为兵郎。移京畿都事,司谏院正言。寻丁内艰。及吉拜司宪府持平。先是己巳凶孽嗾希载家。使其奴埋咒于希载父冢。谓大将申汝哲家人所为。以为善类谋不利于 东宫。及事觉。希载之奴当诛。相臣南九万,柳尚运按其狱。力请勿问。 上始难而终许之。尚运仆仆感谢。重被人论。斥出城外。已而尚运还入。复为首相。始 仁显王后复位也。兵曹判书徐文重倡搢绅会敦宁府。为张氏陈疏。不果上。为士论所摈。至是入相。公议大骇。公上章并驳正之。 上震怒。黜补旌义县。政院玉堂交章请寝。不报。寻改判镜城府。居一岁召还。为兵曹佐郎。升正郎。侍讲院文学弼善。求外得延安府。未久弃归。复为泰安郡守未赴。移坡州牧使。辛巳擢授水原府使。冬迁黄海监司。其为延安也。府有南大池盛芙蕖。民田蒙利且千顷。后宫欲折受。内司人称上旨来迫公。公执不可。状牒几三四上。 上亦不能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2H 页
强。及按其道。莅下以宽。律己以简。旌孝烈疏冤狱。岁饥又善赒赈。民以不死。秩满从民愿还仍。及麦而递。历礼兵户工参议,掌隶院判决事,承政院承旨。再为大司谏,吏曹参议。戊子升开城府留守。以事忤庙堂见罢。叙拜工参。自是周流诸曹。在东铨最多。间为都承旨,汉城府右尹,大司成,大司宪。 上寝疾。将浴于温泉。会有虹贯之异。公上疏谏。 上虽不从而奖其忧爱。公尝于 孝庙丁酉中进士。至是岁为回甲。公子弟即其唱名日。会卿宰及同年恩门子孙以娱之。翼年大臣以公年八十白 上。超资宪阶。遂知中枢府事。入耆老所。为议政府参赞,工曹判书。乞休致不许。己亥 上入耆社。覃恩诸老臣。公亦加正宪。已而锡宴。公与领中枢李公濡等十人与焉。明日诣阙上笺谢。仍图绘其事以传。庚子 肃庙升遐。差 山陵都监提调。病不任引免。仍解经筵成均兼任。翼年今上殿下正位储贰。贼臣凤辉投疏沮挠。举朝齐声请讨。公亦舆疾入参。冬逆镜辈得志猖獗。善类斥逐几尽。又以庭请议罢时诸宰唯诺为罪。并削黜。公亦与焉。寻以公老病先出。区别还叙。逆镜又欲为张氏建祠定号。将令卿宰会议。公拟上疏力争。既属藁。不及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2L 页
上。既而虎龙变书上。时我使为 世弟封典之燕。竣事报至。群凶失心。即日上变。意欲动摇国本。一镜忽出于囚供。镜党始设鞫于禁庭。俄移本府鞫囚。又引相泰耇。耇不得已出而胥 命。政院台阁纷然迭起。请 上敦勉完狱。人心愤惋。亦莫敢言。公遂上疏。槩言鞫狱体严。移设之异常规。敦勉之无忌惮。宜加谴斥。以砺君臣之义。仍陈保护 东宫之请。时虐焰燔天。中外惴惴不自保。子弟以祸将不测。交谒更谏。公愀然曰。吾受 国厚恩。老而不死。何忍不一言。以负我 先王。疏入。耇,恒方至阙。相顾失色而出。师尚以大司谏驰入请对。构捏百端。遂减死围篱安置。始公以持平劾柄相也。将赴旌义。笑谓夫人曰。子每恨吾作宰之迟。今乃得之矣。其时已老白首。至是公笃老。殆不能起。而猝然作水陆数千里行。闻者无知不知。莫不悯然。公无几微见色。与亲旧相别。言笑自如。人莫不吐舌曰。壮哉是翁。呜呼。人少则励名节。及其老也。志气摧颓。祸福之虑益深。妻子之累愈重。往往临毫发利害。辄曰吾则耄矣。常人之情。盖莫不如是。而公则不然。忠胆激烈。遏捺不得。虽刀锯鼎镬之在前。而视之若无睹。则彼重溟千里之险。又乌足道哉。彼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3H 页
年少人厌厌有泉下气者。闻公之风。亦可以少知愧矣。公于谪中。手书乐而忘忧怡然自得八字以自勖。癸卯夏旱疏决。 命移陆撤篱。凶党尼之。阅数岁不止。今 上乙巳。首 命宥释。以位著不备。趣公驰驿还朝。旋拜工曹判书,左参赞。入枚卜。公二月闻赦书。三月始登舟。风不利。行五日下陆。疾甚不能行。以其月二十五日卒于海南县寓馆。 上亟遣医赍药驰视。未至而讣闻。 上震悼辍朝市。吊祭如仪。特 赠领议政。谥曰忠景。论者谓公仓卒一疏。虽未能毕其忠愤。而亦足以折其凶焰塞其祸心。 宗祏之安。未必非一言之力云。公鼻祖高丽壮节公崇谦。近世有讳敏一。成均馆大司成。是生钟城府使讳恦。是执义公之考也。执义公讳命圭。两世以直节重于世。妣宜宁南氏。司御好学之女。外祖仙源金文忠公尚容也。公配曰杞溪俞氏。桢之女。有女士风。与公同年生。六十一卒。累 赠至贞敬夫人。举一男二女。男思远汉城判官。公卒不胜丧。以孝旌闾。 赠执义。女适郡守李秀贤士人李华臣。执义三男㬛,𣋉,㬦。二女婿参判俞拓基,士人朴大源。李郡守子济元,济命经历。女为参奉辛义立,士人俞嶈,宣传官赵德中妻。李婿子英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3L 页
辅进士壮元佐郎,文辅生员。女士人申晛,黄楫,进士玄光宇。内外曾玄不能尽记。公平生不问产业。不畜玩好。立朝四十年。屡典藩府。而家人称贷以给。土炉短檠。一室萧然。十年铨地。门庭如水。闭户高卧。往往若无人焉。为诗遒健。笔亦奇劲。有遗集若干卷行于世。公葬于杨州注谷先茔坐酉之原。俞夫人祔焉。其嗣孙㬛。将树大碑。来请文泣而曰。此吾父之愿也。余固不文。而未忍伤孝子之志。遂为之叙。系以铭。铭曰。
汉挐之山高巃嵷。下有碧海波澒濛。古来荆棘此路通。不闻八十九十翁。老臣不死逢鞠凶。痛心裂眦忧家邦。片言脱口詟群凶。铁壁千仞气何雄。忽如衮衣来在东。昔时少年龟鹤容。公来公去天以风。奔走蛟鳄驱祝融。匀天无人我将从。巫阳下招凄青枫。大星煌煌当宵中。南人见之如见公。浩浩一气还太空。有时郁硉成长虹。我笔不能大如杠。写公卓节垂无穷。
祭酒芝村李公神道碑
惟我尤庵文正先生际遇 宁陵。以明天理正人心为己任。攘夷狄辟异端。盖上承孟,朱遗绪。其门人尹拯以其父宣举阴附贼镌。讥讪复雪大义。重得罪于士论。积不平。且知镌党祸心叵测。必欲甘心于先生。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4H 页
惧其株累。托以先生所撰其父墓文不如己意。始则潜诋。终乃显斥。仍自绝于师门。实伦彝之一大变。芝村李公喜朝慨然自附于鸣鼓之义。就拯徒罗良佐诬悖之疏。逐节辨破。备论拯父子心术。以书质于先生。既而群凶果大逞。先生遘祸。拯遂与镌党合。自后平陂往复。变故百出。公以世道为忧。每与人论此事。考据详博。辨覈明切。使听者晓然于是非源头。终身口吃吃不休。后生初学。赖以不失其所向者盖多矣。昔孟子痛辨杨,墨。自谓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又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呜呼。若公者。可以无愧于斯言也夫。公字同甫。延安人。副提学静观斋讳端相之子。判书文贞公讳明汉之孙。月沙文忠公讳廷龟之曾孙。外祖曰议政全义李行远。静观公勇退名涂。专心学问。不幸早世。公才十五。撰次其事行无所遗漏。请文于同春文正先生。先生称其善于状德。以至先执长德。交口称赏。以为克肖。公聪颖绝人。文艺夙成。而擩染庭训。已有为己之志。家世以科举词翰为业。亦不屑也。及孤益感痛自奋。就灵芝旧居。名其斋曰志事。取圣贤书。潜心探赜。识日益明。行日益高。一时士论。翕然倾向。不知者咸愿一识其面。当 崇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4L 页
陵大丧。公时弱冠在阙外哭班。儒生聚观者如堵墙。是岁往拜尤庵先生。仍定师弟子之礼。乙卯文谷抗章南窜。实公贻书劝之也。及尤庵栫棘绝海。公奉大夫人出居灵芝。著大归说以见志。庚申更化。举学行之士。吾外翁闵文贞公以公应 命。拜 健元陵参奉。一谢便递。寻复以荐除典设司别检。甲子直升六品。翼年由工曹佐郎为镇川县监。奖节行礼耆老。选乡秀子弟。月一会讲。四境多闻风而兴者。俄以亲嫌递。复为平康县监。与邑子行乡饮酒礼。辟西斋于三清之台。为士子藏修所。且作亭于瀑上以祷雨。盖仿朱子起亭故事也。会因尹拯背师事发。时辈怒公长书。噂沓不已。乃投绂归。己巳时事大变。拯党嗾台官欲弹之。公不欲迟回近畿。尽室入岭东之歙谷。甲戌再入工曹。寻出为仁川县监。仁有静观公遗爱。为治一遵前规。凶岁赒赈得宜。有玺书之褒。亡何选 东宫书筵官。又擢授司宪府持平。力辞递。复出为天安郡守。治理益著。递拜尚衣院佥正。升掌乐院正。又出为海州牧使。州有石潭。栗谷先生故居。公慨然兴思。数往拜院。亲主教席。讲课有方。彬彬有作成之功。又创瑶琴亭于岩上以寓慕。邑人至今称颂不衰。又为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5H 页
杨州牧使。丁母忧去官。及吉为清风府使。公素爱山水。强疾一赴。及除掌令,执义皆不起。自是改号艮庵。其意盖有在也。既而授三陟府使不赴。除执义恳辞。批旨特优。擢拜承政院同副承旨。筵臣累请敦召。再除不起。间为刑曹参议。先是尹宣举欲掩江都苟免之失。上援 孝庙。多有诬悖之说。拯久秘之。至是文集出。儒生申球上疏发其事。 上命毁其板。削宣举父子爵。其私党群起血战。章疏迭上。率多丑诋尤庵。公上疏引尹和靖故事为辞。未几特升汉城府右尹。移工曹参判。翼年夏拜大司宪。时 上寝疾。命 世子代理。公因辞疏陈戒。又上书以格物致知。为讲学之目。诚意正心修身。为进德之目。而且请书筵兼讲尤庵所选朱子奏劄。盖公平生最所用力者。故进言如此。拯徒李世德托以为师伸辨。击鼓纳供。诬尤庵愈酷。 东宫命窜世德于绝岛。公抄宋文正公文集事关尹家父子者。作二册。并录 孝庙己亥独对说话。用囊封例使子亮臣赍呈。 批旨曰今卿陈辨。可谓明白。仍览册子。先正议论本末。其所以明大义忠圣祖。详悉无馀矣。俄兼 世子赞善。转吏曹参判。时辈意申球疏出于公。怨毒益甚。至是迭起投匦。谓囊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5L 页
封即同告密。贼臣明谊投疏诬诋。极其憯毒。宫官畿儒相继伸辨。请益尽礼召致。兼成均馆祭酒。又拜大司宪辞。公自以受 恩罔极。身不可进而言犹可进。乃抄东贤论君德治道者。为十册以进。 优批嘉奖。命出示 世子。筵臣白某素清贫。宜有周急。 命致食物。复拜吏曹参判。累辞递。 景宗嗣位。上疏请进讲先正臣李彦迪所著九经衍义。嘉纳。及今 上册为储嗣。复授赞善拜宪长。上疏陈辅导 东宫之道。且请于尚方所进素屏。书古人格言。以代汤盘武楹。嘉纳之。壬寅士祸作。凶徒构诬公。至以戕贤毒正无不阴主为案。请窜极边。而贼臣真儒尤力主之。遂谪灵岩郡。寻移关西之铁山。南北山川夐绝。公凘顿已甚。而强起登途。病日剧。犹以严程不可迟留。催趱不已。未至配所。卒于定州店舍。寿七十。时甲辰正月二十日也。前一日有白气如虹。光明烛地。是日大风又拔屋。归葬龙仁文秀山先兆。今 上乙巳。群凶迸黜。命复公官爵。寻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文𥳑。又跻配仁川鹤山书院。即专享静观公所也。公配安东金氏。领议政寿兴女。令德宜家。先公八年卒。用祔左礼。一男三女。男亮臣文科大司谏。有子二人。献辅进士。敏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6H 页
辅出为人后。女婿金镇岳。有继子玄泽。次黄庆河,县令金东铉。呜呼。尤庵先生之学。既得朱门直字旨诀。又作为学方图。讲学省察。涵养践履。都管辖于一个敬。公传授端的。门路极正。终身所检身而教人者。不外于法门成规。又惧邪说之害正也。既为文辨吴道一困得编。又闻道一诬诋退,栗二先生。作诗以辟之。其卫道之诚如此。不独发尹家父子隐赃而已。其有功于斯文世道者。岂曰浅浅乎哉。是以积困谗口。衰暮之年。流离窜逐。卒死于道路。韩愈氏所谓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者。即公之心也欤。公之大节既如是。其馀可略也。縡之冠也。公辱升阶而祝之。今长德都丧。世故无穷。縡亦老病且死矣。亮臣在时。尝属以文字之役。未忍负亡者之意。遂揽涕而叙之。系以铭曰。
在昔杨墨。祸烈洪水。辟之廓如。厥有孟子。是谓一治。与禹同功。悠悠千载。复见尤翁。公则能言。乃惟圣徒。外侮斯御。吾道不孤。群小攸愠。积困多口。一柱亭亭。山颓之后。出处言议。曰吾有受。幼学壮行。岂无其志。辞尊居卑。律令即是。七邑弦歌。如见莞尔。石潭新亭。宝匣馀韵。筼筜之叹。灵芝旧隐。收拾诗书。寻我遂初。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6L 页
束帛蒲轮。 恩礼徒勤。囊封献忠。亦有师言。诚心卫道。岿然白首。于卦得艮。时止无咎。天运艰难。劫火斯惔。斩伐之厄。至及山林。流离颠沛。逖矣西南。魂招旅店。气短儒衿。党籍光华。在公奚戚。彼谗人者。卒归乱逆。不待百年。公议大定。我作铭诗。以诏无竟。
观察使鸣岩李公神道碑
昔张忠定公尝谓吾榜中得人最多。所序列德望风裁方面之具者。各当其实。天下不能改其辞。惟余同年诸公。往往至公卿。而鸣岩李公位止全罗道观察使。夫以公名德才望。出为世用。宜不止方面之重。而嵚巇抹摋。不克大究厥施。则岂其所遇有幸不幸而然耶。公为人奇伟肃爽。以亢𥳑自持。无世俗气。其言议遒发劲切而不可挠。是以其立朝事君。进退语默。蔚然有古名臣风。人知其不能及也。公少以进士调冰库别检。累迁郎曹运判。出为龙宫,永同二县。移判全州。廉公有威。剸剧综务。事无不举。 肃宗壬午春。驾诣太学试诸生。公中丙科。有忌嫉而谗诬之者。公弃官归湖中。未几入为司谏院正言。辞不拜。复由司宪府持平改正言。遂上封事。极论 君德朝政阙失。多人所难言者。且曰党论之害。其来已久。然君子之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7H 页
心。不以孤立无朋为贵。必以合天下之人济天下之事自任。故苟其贤且忠矣。惟恐其党之不众。必以身为其党。又将引其君以为党也。苟不然则清议郁而小人用。其国必亡。 上嘉纳之。时大臣所荐用卿宰。类多不叶人望。皆公亲故。而公随事指陈。不少顾忌。由是不悦于朝。遂自罢去。既而累拜司谏院献纳,弘文馆校理。公自知不能俯仰于时。退居文秀山下。连除吏曹佐郎兼侍讲院文学,南学教授不赴。坐贬南平县监。居一年。 上用大臣言召拜副修撰兼司书。复入吏曹为正郎兼文学,校书,校理,献纳皆不就。己丑差济州巡抚御史。 上为其力辞清要。特改成均馆直讲以行。农岩金文𥳑公叹其自守之坚。还拜应教,司谏,辅德。亦辞不就。初有林溥者上书论辛巳逆狱。以陷其时按治诸臣。 上震怒命鞫之。相臣崔锡鼎谋右溥。其后李潜踵上凶书。潜之党金世钦,权斗纪等继之。持平李公东彦以直谏积忤于时。下狱死。公为执义。抗疏力陈群小构祸士类状。且辨东彦之冤。于是党人多侧目劾罢之。久之拜掌乐院正。出拜襄阳府使。寻赐暇读书湖堂。庚寅以应教还。时朝著稍靖。人多劝公出。公不可。夏擢授通政大夫水原府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7L 页
使。已而有全罗观察之 命。号令严明。一道为之肃然。公少以词翰世其家。名动一世。至是朝议欲以文任处之。未及召还。遽以疾卒于官。实辛卯十二月二十四日也。享年五十二。远近闻之。莫不嗟悼。讣闻赙祭如例。公讳海朝字子东。延安人。左议政文忠公廷龟之曾孙。文贞公明汉之孙。文肃公一相之季子。连三世掌文衡。为世名家。公少孤力学。乐善好义。平居沉默寡言语。帘阁据几。手书册以终日。遍游名山水。萧然有出尘之想。其杯酒谈笑。风流弘长。掩映一座。为文章。𥳑古有法。尤长于诗。有集行于世。公没后家无甔石。子孙几不能自存。人益服其清俭。公之所存者。其大如是。而卒以不得于时。位不能满德。岂非命耶。公之配。南原尹氏。校理 赠领议政文烈公暹之后。郡守以健女。继配坡平尹氏。通德郎烜女。皆有妇德。事君子无违礼。子男四人。都事徵臣,郡守崇臣,泌臣,度臣。女三人适金时述,判尹金若鲁,俞德中。诸孙器辅,圭辅,县监彝辅,璿辅。馀幼。公初葬文秀山。今 上丁巳。改葬广州楸岘慕老谷之原。二夫人祔。铭曰。
文忠之世。世以文鸣。渊云之华。 王国攸程。懿哉鸣岩。学则有方。非直也文。侯美且昌。謇謇其言。惟执不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8H 页
挠。抑邪与正。清议斯矫。彼婉娈者。以公为齮。进涂惟辟。我往其踬。文秀之山。有泉斯濯。 上思其忠。恩顾日渥。曰汝来思。帷幄清华。难进易退。我义靡佗。晚际汇征。出殿南服。廉公以威。蔚有成绩。不大其用。君子悲焉。时运攸尔。莫我者天。螭首之碑。有徵在斯。文以昭之。百世其垂。
大司宪洪公神道碑
庚子 肃宗大王薨。 嗣王有疾无嗣。国势岌嶪。洪公启迪素慷慨有大节。尝谓其弟启道曰。方今国无储贰。而群下各自为心。恐他日有国家者。非吾 先王之骨肉也。吾与其生而无补于时。无若死而为国。盖有疏请建储之意。而正言李廷熽之疏已上矣。公时为大司宪。与诸宰中夜入对。承 慈殿谚教于 上前。册今 上为 王世弟。贼臣柳凤辉首进一疏。斥建储诸臣以为无人臣礼。公同诸公请设鞫正法。后为都承旨。自代理 命下后。一番人章奏交于公车。骇机叵测。人人无不惴恐。而公独当虓怒决裂之势。处之各得其当。嶷然有山岳之重。朝著恃公以为安。而群凶切齿。宦侍侧目。必欲先去公而后已。公之大祸实自此始。君子哀之。公南阳人。字惠伯。洪出自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8L 页
丽太师殷悦。代有闻人。入本朝。有友菊斋讳敬孙,石壁讳春卿。至讳命元号海峰。讳处厚号醒庵。两世俱京畿观察使。公之高祖若曾祖也。祖讳受河。司宪府掌令。公以县令讳禹圭之子。出后其从父讳禹锡。 赠吏曹参判。进士讳受涣。即县令公之考。而于醒庵公为第三子也。县令公娶完山李氏监司时万之孙进士仲麟之女。公以 肃宗庚申生。参判公已殁。宗祀久无主。公年十岁。出为参判公后。所后母朴夫人教诲甚严。公或有过辄笞之。公则自折枝以进之。深受其罪。辞气益和婉。又不令李夫人知之。长者咸叹异之。自幼聪颖绝伦。及长益用力于文词。有奇气。不逐俗尚。才名藉甚。壬午中进士壮元。时朴世堂改朱子四书注释。又于故相李景奭碑。诋诬尤庵先生。公倡率馆学多士。上疏论之。 肃庙取览其所著文字。亟命投火。仍削黜世堂。士论快之。戊子泮试。公对策居第二。 上特命赐第。盖异恩也。直赴同年式年殿试。隶槐院。荐为艺文馆检阅。升待教奉教。间为侍讲院说书兼说书。辛卯升成均馆典籍兵曹佐郎。壬辰除司谏院正言。上疏论王子奴犯禁而法官畏忌不治之罪。癸巳上 尊号后。持平金有庆以謟谀成风。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9H 页
讥斥廷臣。大司谏尹世绥劾之。公上疏言有庆抗论不讳。非有忧爱激切之忱。能如是乎。世绥抉摘语句。勒加坏乱朝廷之目。纵不能自进忠言。何忍构成罪案至于此哉。宜谴罢世绥。以明其枉直也。复上疏曰。禁掖之中。有歌呼之声闻于外庭。不瑕有乖于古圣人放郑声之戒乎。臣未知所设者何戏。奏伎者何人。殿下亦果临视否乎。自今宫婢之出入阙庭。声乐之荡人心志者。痛加斥绝。则庶可以肃内外而远邪▣矣。 上优批嘉纳。且赐皋比以奖之。三月选入玉堂。为副修撰副校理兼南学教授知制 教。县令公在盈德任所遘疾。公乞暇往觐。仍丁忧。邑有户赙之例。而公辞不受。既吉拜副修撰兼侍讲院司书,中学教授汉学教授。时 上候违豫。药院请姑勿捧章疏。以便调摄。校理宋成明斥以壅遏言路。掌令韩以原以不忧 君父之病。劾成明。公与同僚劄论成明托于忧悯国事。图售倾轧之计。以原不谅天理人情之所同得。直驱人于忘 君父之科。请并罢其职。以副修撰为便养乞外。得泰仁。未及赴。而以经幄乏人。复还玉堂。尹拯门徒崔锡文上疏出其师辛酉拟书。仍以丑诋尤庵。公就其疏。逐条陈辨甚痛快。又以玉堂柳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99L 页
凤辉,郑栻上劄请罢权文纯公职。以为观其气势。便一己巳戕贤之党也。焚坑之惨。将在目前。国之危亡。不啻兆现。可胜痛哉。请正其罪。 上批切责。正言宋真明劾公以恐动 君上。请罢职不叙。即 允之。是秋 上始觉悟。大定是非。仍下特叙之 命。除副校理。疏 批有追悔语。除吏曹佐郎升正郎。又拜副修撰。 上亲题掖隶诉牒。已而责政院不举行。公与同僚上劄。言掖隶何等贱微。状牒何等猥琐。而 殿下乃屈如天之尊。 亲赐题旨。亵君明亏国体。至斯而极矣。今日之弊。不患掖隶之见陵。惟患国法之不可行。从今以往。此辈有罪无罪。一付有司。以示宫府一体之意。 上嘉纳之。丁酉 上将有温泉之行。公与宫僚疏请 王世子随驾。为御史于湖南。采访民瘼。条奏甚悉。庙堂多所采施。还拜校理。又拜北评事。未赴。拜校理兼文学。冬升应教兼辅德。修撰洪万遇上疏论李相颐命独对时事。并诋权文纯公。 上命罢万遇职。公率同僚上劄。请严加惩讨。 上从之。万遇遂削黜。公又乞外为杨州牧使。以上官有嫌褫。正言成震龄劾正大臣奏语之失。被掌令金万胄驳论。公以司谏劾罢万胄职。戊戌用 端懿嫔魂宫都厅劳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100H 页
进通政阶。直拜司谏院大司谏。旋自罢免。叙拜礼曹参议。己亥为庆尚道观察使。坐庠官时微眚罢。叙拜成均馆大司成。屡典课试。鉴识孔明。自是再为副提学,大司成,刑曹参议。三为承旨四为吏曹参议一为户曹参议。间除伊川府使。又被留不出外。差承文院副提调。庚子 景庙新即位。赵重遇者受凶孽唆嘱疏请加张氏位号。公以承旨方移疾。闻即诣院。手草陈启曰重遇疏以母以子贵为言。而敢曰 先大王陟降之灵。必不咈于今日之举。又敢曰 先大王微意存于其间。此岂今日臣子所敢发口者哉。伏惟 先朝处分。不啻严截。顷年以御史书爵号。特加谴罚。且以咸一海上书中书其爵号。有绝痛之 教。 圣意所在。昭如日星。今于 仙寝未冷之日。已有此阴邪辈尝试之计。矫诬 先旨。无所忌惮。若不痛惩则恐有歉于遵先之孝矣。请加重究。 上从之。重遇乃远配。后竟杖毙。八月擢拜江华府留守。辛丑夏入为司宪府大司宪。差实录厅备边司堂上。递拜大司成兼同知义禁府事。复拜大司宪。公慨然以正风俗振纲纪为己任。数坐府按事。风闻逮治。无不如法。都下震肃。奸猾屏息。同三司请讨凤辉。或求对或伏閤。日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100L 页
再三启。皆公手草。言甚激切。仍论赵泰耇护逆之罪。请先削黜。以 长宁殿改建劳。进嘉义拜都承旨。制进 王世弟嫔竹册文。十月执义赵圣复上疏。请令世弟参听讲确于裁决之间。是夜 下教。使 世弟听政。入直承旨玉堂先入对。请还收。左参赞崔锡恒先至请对。遂中寝。大臣诸臣追至阙下。闻已还寝皆退去。户曹参判赵泰亿又趁明入对。请罪当日三司及诸大臣。公备陈其事状。辨斥甚严。泰亿始退。俄而复 命依前教举行。大小诸臣。亟求入对而不能得。遂庭吁累日。而 天听逾漠然。韩世良,朴泰恒等相继投疏。捏诬诸臣。公启曰 备忘之下。在于深更。大臣诸臣。惊惶奔走。将欲请对。锡恒不待齐会。径先入侍。及 成命反汗之后。无所事于入侍。遂皆相率而退。今乃勒归诸臣于袖手傍观之科。必欲因此尽逐。诚可痛骇。而世良之疏则天无二日地无二王。阴移天位。国人疑惑等说。看来毛骨俱竦。为人臣子。何敢以此等语。萌于心发诸口哉。此两疏不可循例捧入。仰请 睿裁。 上无发落。公再启曰。世良等罪恶。实王法所难贷。神人所共愤。 殿下于凤辉。尚靳肆市之戮。贼臣之增气。未必不由于此。而若不亟降严鞫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101H 页
之 命。快正王法。则窃恐伦彝斁绝。国家之亡。迫在呼吸。俄以世良疏捧入。罢公职。院僚请缴还而仍之。公以此时不可言小嫌。仍就职。又因权圭疏。启曰圭疏谓皇天 祖宗。必欲乱亡我国家耶。何为而有此举也。设令 春宫黾勉承 命。国家何至于乱亡耶。其为悖逆。莫甚于此。请设鞫严问。不从。以亲养复为杨州牧使。时议难其出。因事以褫之。十一月拜副提学。以李㙫疏中语多荧惑。上疏论之。略曰 殿下圣度睿量。海岳崇深。有非群下所敢妄揣。而尝试之言。犹且日进而未已者何哉。锡恒之请对也。门钥并下则人辄以为 圣意有在。庭吁诸臣日请入对而终不许入。泰耇之赴阙。引见径下则人辄以为 上心有待。大臣请对。辄有书入之 教则人辄以为情志不孚。君臣之间。日以否隔。噫嘻此何景色也。自 上诚有以毕烛忠佞之分。毋为欺眩诬捏之言所挠。则实国家之幸也。先是 别谕下泰耇。公以台启方张。禀而寝之。泰耇又自宣仁门潜入求对。却之而不为禀。都承旨李正臣上疏论其时事。持公甚急。公以疏痛辨之。褫拜工曹参判。十二月移兵曹参判。俄而一镜等七贼之疏入。若上变然。一夜之间。朝著斥逐殆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101L 页
尽。首以公再三陈疏。窥予浅深。栫棘于黑山岛。公被命即行。无几微见色。朴夫人与李夫人俱年高在堂。公为之慰解备至。有一子生才周岁。不顾而去曰。此时 东宫恐难保全。何暇念我私也。时群凶挟奥援益逞凶图。 王世弟至欲出閤辞位。 慈殿下谚教。明言宦妾交乱之罪。群凶白请直诛尚俭等。以灭其口。壬寅三月。 王世弟册封报至。虎龙变书又在其翌日。诬狱大起。意在陷害 储宫。故家世族。鲜有免者。独于公仇嫉最甚。而卒无以祸之。公姓名适出于赵松之招。盖松方以银货偷窃被鞫。以公御史时以波市坪事。谓渠可杀。而凶徒捏合妆撰。归之于目下事。以济其必杀之心。权益宽始陈疏。赵镇禧继发启。公遂被逮。岛民至聚哭而送之。及置对。以沮遏 备旨。阻搪大臣。添于问目中。掌令韩在垣疏请直正王法。锡恒白请酌处。而承旨李明彦等尼之。屡被拷掠。竟以十月二十日。卒于狱中。是日即公之初度也。呜呼。天下之冤。无大于莫须有三字。而此则殆有甚焉。方是狱之起也。国人以公及吾仲父归乐公生死。谓可判其虚实。而终则俱不能出狱门。于是尤决知为诬狱云。十一月权窆于积城先垄之侧。今 上乙巳。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102H 页
幽枉毕伸。 命复公官而赐祭。又因大臣言 赠吏曹判书。后 上于筵中教曰。冤死人中某尤惨酷矣。仍 命给朴夫人月廪。录用子孙。又官其弟。公长身玉立。风度凝远。和而不流。介而不激。声色货利。廓然不留情。孝友出于天性。奉侍两慈于一室之内。家世清贫。朝夕之供。或不能继。而甘旨则未尝阙也。与弟启道。相爱甚至。辄共卧起。以至寻常服用。无不与之同。谈论之间。意见或不合。启道气高不能下。则公必屈而从之曰。然矣然矣。又不许其异居焉。于内外宗党。曲有恩义。虽乡曲疏逖。必呼之以辈行。待之以诚款。以是归者益众。而应之益无倦色。平居峭然若不可犯。而与人言则洞开心腑。倾倒无馀。正色立朝。力持风裁。遇事论列。不计利害。如水临壑。当下便下。视世之依违趋避者。若将浼焉。辛丑秋冬之间。见时事罔极。忧伤之意。溢于色辞。或深夜彷徨不寐。或悄然独坐哦诗。人莫测其意。客有劝公退者曰。大厦将倾。非一木之可支。公胡不去。公不答。顾其弟曰。客言何如。曰兄之去。若在朝家无事之日可。在今日则不可。安则进而食君之禄。危则退而自保其身。焉有是哉。公曰尔言是也。仇敌溢世。明知刀锯鼎镬之在前。而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102L 页
视之若无者。惟一于义理而已。又勉国舅以保护 储嗣。盖亦人所难言也。尝憩汾津村舍。顾谓傍人曰。即此亦足以容我膝矣。因仰屋歔欷不已。虽以身许国。而意未尝不在于退也。公少喜读庄马。老而好看朱子书。玩绎不辍。有诗文若干卷藏于家。公凡再娶。元配青松沈氏。监役寿坚女。无育。后夫人星州李氏。忠肃公尚吉之后。县监世玉女。柔嘉有梱则。祸故以后。即归乡庐。穷约益甚。而养老奉先。一如公在时。辛亥终。享年五十二。有一男二女。男畴海。女长适申晦文科。次适黄仁俭而夭。畴海二男皆幼。余与公生而同年。从幼时以小字相识。长而同研。又后先登朝。而隐显殊涂。公盖羡余之早退。家人有传道其语者。余则苟免于祸。阅历百变。于世支离。每念臣子无爱身自佚之理。尤悔徒积。昔也公羡我。而今则我惭公矣。畴海来请大碑之文。揽涕而为之叙。系以铭。铭曰。
噫公在朝。一鹗横秋。彼观于外。文彩风流。属岁辛壬。天运艰难。强此艰彼。一心如丹。大水无津。砥柱孤峙。破屋御寇。寇来无止。口瘏尾谯。其鸣不已。愿为一死。先王骨肉。酷祸攸始。豫建之策。黑海当前。有呱莫恤。劫火烧原。麟凤亦罹。北寺之冤。今古同悲。群小相贺。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103H 页
善类吁天。桎梏正命。又何疑焉。荒原化碧。烈气成虹。故人作诗。以诏无穷。
参判尹公神道碑
往在壬寅。群凶执命。欲尽除 先朝大臣宿将而后。乃为其所欲为。尹公悫在武将中最有威望。以是及焉。当是时。诬狱大起。其为公罪案者。惟两囚假设之言而已。于公何干。然终持之而不肯舍。三年牢狱。遂至于死。呜呼。天下之冤。莫大于莫须有三字。至今有血气者。莫不㧖腕而切齿。今公之死。何以异于是哉。公字汝诚。其先坡平人。至高丽侍中敦。出镇咸安。子孙仍籍焉。我 朝判奉常寺事起畎。 赠领议政咸安府院君。生遘。兵曹参判。后四世而有参议顗。生讳又进。 赠司仆寺正。生讳㮋。宣传官 赠左承旨。生讳翊商。进士 赠大司宪。是为公考。大宪公本生父曰天赉。以武略显官知中枢府事。公本将家子。而大宪公当尤庵先生南窜时。与诸生上章讼冤。公之兄愿罹己巳党祸远配。公亦于是时废举。其源委如此。公己卯武科。始除武兼转宣传官。 肃庙尝阅武上苑。见公风仪秀美。目之曰彼髯者谁也。兼备边司郎厅。李相国世白器重之。事多咨决。壬午超授都总府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103L 页
都事升经历。为草溪郡守。岭人顽蠢。父子相尔汝。公为文以谕之。又于兄弟之争讼者。至诚开晓。民俗浸变。既而庙堂举不次擢用者。以公为首。拜全州营将。入为禁军将。复出为吉州牧使。城津镇处州下。例兼防御使。而地望下于牧使。动被侮慢。积不相能。公至则折节下之。以存体统。北人传诵之。丁亥拜忠清水使。寻移全罗兵使。庚寅海防有警。搜访人才。李相国颐命及吾仲父归乐公举公有计虑。翼年授禁卫中军。亦李相所辟也。遂升嘉善。未几除南兵使。壬辰虏使至。改定白头山境界。朝廷使公往视。公躬涉险阻。得山川形胜甚详。作图以进。 上亟称之。冬移平安兵使。秩满还朝。间为训局别将,御营中军,禁军别将兼副总管。乙未由京畿水使为统制使。知枢公尝莅是职。大治城垒。久而毁夷。至公又焕然一新之。公沉深𥳑重。宽猛相济。长于剸决。密于综理。虽能于吏事者。自谓不及。居官清慎。节用省费。仓庾溢于始至。尤以革弊苏残为务。虽事关朝令。不能自由者。亦必委曲方便。以究实惠。故所至大得军民心。戊戌授总戎使。赏罚严明。军中肃然。兼捕盗大将。寻拜汉城府左尹。先是公以禁军别将直禁中。 上赐对叹曰。予眼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104H 页
病如此。未见卿面。可恨也。其见遇如此。移刑曹参判。景庙初即位。有赵重遇者投疏。请复张氏位号。因台言当鞫。公遇服在家。或劝其不赴则毅然曰。怵祸避事。吾不敢也。迁本兵时。崔锡恒为长官。以其私人泰徵拟阃帅。公执不可曰。此人不可用。后泰徵果以逆诛。兼训鍊院都正, 经筵特进官。辛丑褫拜左尹兼备边司提调。及冬时事一变。公窜三和。无何被逮。诸子在傍啼呼。公徐曰止。上天昭昭。吾何忧哉。既自辨。移配济州。中途复见逮。罗织万端。顾无足以成其罪者。酌处者凡七。而辄复沮捺。桁杨酷烈。了无怖色。见者壮之。卒以甲辰正月十日瘐死。年六十。手写遗书戒诸子。字画如平时。方公在狱。市井小民多以饘粥馈公诸子。自云曾理冤于公者。今 上即位。首诛镜贼。翼年春。尽复冤死诸臣爵秩。仍 教曰尹某事至冤。又与佗武臣自别。特赠兵曹判书。录其子孙。及丁未凶党复用事。收其 赠典。辛酉秋复还之。公内行甚笃。善事继母。友于兄弟。厚于亲党。教子弟以谦慎。平居泊然无嗜好。不近声色。不事干谒。每日夙兴。整冠束带。接宾客应簿书。未尝少逸。暇则喜看书籍。而于礼书最熟。几案箱簏。置之有常处。不令有横绉曰
陶庵先生集卷二十九 第 104L 页
见其不正。吾心不安。天质之美如此。是以见公者。心平气閒。常若有雅歌投壶意思。然而于是非淑慝之分则如一剑两段。虽死生祸福决于目下。而确然无所挠夺。其为凶党之所畏嫉。盖亦由此云。公娶完山李氏。兵使行成之女。仁厚有妇德。早卒。再娶光州金氏。进士命赉之女。祸起不出房闼。三年不易衣。夜则露立祷天。及丧日夜悲号。毁极而疾。所居檐外巢燕。生子皆白。后公一岁卒。事闻 旌其节行。公始藁葬于公州。乙巳九月。迁于本州汉阳洞负午之原。二夫人并祔。李夫人一男禹鼎参奉。金夫人二男一女。启鼎,昌鼎进士。婿士人申㬚。禹鼎子光渊。女适士人李颐炳。申婿子光胄。其馀诸房男女皆幼。铭曰。
圣考在宥。鼙鼓兴思。公侍武帐。跄跄有仪。 王曰谁与。彼美而偲。嘻予有臣。干城之姿。刚力四方。靡适不宜。厥绩既茂。中外攸毗。入典禁旅。一近丹墀。 天颜非昔。 天语累欷。臣拜稽首。有泪横颐。夏卿之贰。祈父之埤。曷不尽瘁。以答殊知。天崩地坼。劫火四驰。北寺之冤。今古同悲。我欲吁天。莽荡何之。惟有一心。之死靡缁。归拜 先王。庶无愧辞。锦水汤汤。公名昭垂。有来千亿。视此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