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x 页
陶庵先生集卷八
书启
书启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4H 页
[书启](戊子关西御史时)
[人材别单]
臣伏奉封书。有搜访人才之 命。遍行一道。广加搜问。而闻见孤陋。未有以仰副不遗遐远之 圣意。不胜惶恐。窃念人才难言也。以为无也则实有诬一道之惧。以为有也则称是名者绝难。草莽之间。岂无俊彦之士。而既无藻鉴。未易识拔。惟有取其中人望素著者。虽用一人。足以收一道之心。故审采公议。敢应明命。(已下人才别单)
平壤幼学黄顺承。关西名阀。自少以行谊称。名闻一道。平居以礼法自持。内外斩斩有别。事父母至孝。生而极滋味之养。没而尽祭祀之节。祭时所需。必躬贸市上。斋戒致诚。一依古礼。实有过人之至行。家本贫窭。而不为一毫非义事。一乡敬重而或称为固执。以至闾里妇孺。皆称为固执。黄生其操行之出常。亦可知已。槩观西路。以财货之乡。风俗贸贸。鲜有自拔于流俗之中。如此行谊表著之人。宜加奖拔。以为耸动之地。而第闻方居母丧。待其阕服。亟 命收用。
江界前佥使田种英。为人沉悫有智虑。且有家行。见重乡里。为江边武士之宗。臣于暗行边上。时问人才。
[人材别单]
臣伏奉封书。有搜访人才之 命。遍行一道。广加搜问。而闻见孤陋。未有以仰副不遗遐远之 圣意。不胜惶恐。窃念人才难言也。以为无也则实有诬一道之惧。以为有也则称是名者绝难。草莽之间。岂无俊彦之士。而既无藻鉴。未易识拔。惟有取其中人望素著者。虽用一人。足以收一道之心。故审采公议。敢应明命。(已下人才别单)
平壤幼学黄顺承。关西名阀。自少以行谊称。名闻一道。平居以礼法自持。内外斩斩有别。事父母至孝。生而极滋味之养。没而尽祭祀之节。祭时所需。必躬贸市上。斋戒致诚。一依古礼。实有过人之至行。家本贫窭。而不为一毫非义事。一乡敬重而或称为固执。以至闾里妇孺。皆称为固执。黄生其操行之出常。亦可知已。槩观西路。以财货之乡。风俗贸贸。鲜有自拔于流俗之中。如此行谊表著之人。宜加奖拔。以为耸动之地。而第闻方居母丧。待其阕服。亟 命收用。
江界前佥使田种英。为人沉悫有智虑。且有家行。见重乡里。为江边武士之宗。臣于暗行边上。时问人才。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4L 页
辄举种英。且言昨年种英为顺川郡守。台臣以微贱劾之。种英不堪守令。谁复可为者。盖观七邑中。惟义州有一曾经守令。其馀皆以边将为极职而亦甚稀贵。自种英除郡。咸耸观听。而旋被劾正。莫不缺望。细采公论。大抵皆然。臣不识种英为何状。再过本府时。邀与相见。其人好风仪多识虑。与论边上事。引古證今。言多可听。名不虚得。足称江边之翘楚。但其年老。将未免死于牖下。良可惜也。宜及其未死。试之一郡。虽用此一人。可以大慰众心。其视名称未著。滥被荐拔者。其效相悬矣。西关武士。无非好身手。而其中拔萃者。亦自难得。臣之独举种英。盖以人望所在。宜先收拾。乞 命铨曹即为收用。
[民弊别单]
臣伏奉 圣旨。有曰生民之疾苦。积弊之未袪。另加详察以启者。敢以浅见。略举道内弊瘼之大者。以应明命。冀赐变通。(已下民弊别单)
一。臣窃见关西一路。无大同设行之事。故邑制不同。其中各库名目多端。或称补民或称常平。或称补官或称大同。又有敕需雇马赈恤贸易之号。多则六七。少则三四。邑邑皆殊。不可殚记。而要其大意。盖所以存本取利。为民除役之计。而近来各邑出役烦叠。徵
[民弊别单]
臣伏奉 圣旨。有曰生民之疾苦。积弊之未袪。另加详察以启者。敢以浅见。略举道内弊瘼之大者。以应明命。冀赐变通。(已下民弊别单)
一。臣窃见关西一路。无大同设行之事。故邑制不同。其中各库名目多端。或称补民或称常平。或称补官或称大同。又有敕需雇马赈恤贸易之号。多则六七。少则三四。邑邑皆殊。不可殚记。而要其大意。盖所以存本取利。为民除役之计。而近来各邑出役烦叠。徵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5H 页
敛无艺。问其名则辄曰此敕需也此赈需也雇马之价也。当入某库而均为补民之归。其实则多为凭藉利己之资。擅自那移。从中幻弄。名色混乱。便无公私之别。所谓库中遗在者。徒拥虚簿。太半枵然。试以敕需一库言之。称以支敕。多般收敛。逐年捧留。厥数几何。而及有敕行。又复遍徵于民间。所谓常时取利之物。果归何地。而为民除役之义。亦安在哉。当初设库。意非不好。而其流之弊。乃至于此。贪吏多容手之地。残民有剥肤之怨。事甚无谓。盖闻监营本无定制勾管之规。各邑之肆行无忌。理所必至。虽不能亟行大同之法。亦不无随时救弊之策。宜令道臣尽为搜括各邑各库当初立本元数与逐年收敛长殖者。为先详覈。以知时存实数。如有那移私用。名存实无者。别为论罪。所谓各库。自监营定制。一其名号。均其多少。自今以后。常时殖敛及用下数爻。一一报知。严加管束。频频反库。以覈虚实。使不得叠徵民间。又不得擅自私用。则守令必有畏戢之效。民役亦无烦重之冤。封书中有出役多少。偷窃国谷之条。原其弊端。职由于此。不可不亟先变通。敢此首陈。
一。臣窃见道内生民之疾苦。不止一二。而馆军之弊
一。臣窃见道内生民之疾苦。不止一二。而馆军之弊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5L 页
为甚。百般苦役。有难毛举。而其中立马之政。最为难支。已至于不能保存之域。冤号之声。有不忍闻。大抵本道异于他道。冠盖之行。织于道路。而入把之马。皆责于馆军。彼贫残之类。役钜力残。无以自备难堪之弊。自古为然。故相臣郑知和为监司时。别设补役库。以为添给马价之计。而犹多不足。至庚戌年间。臣外祖文贞公臣闵维重继莅本道。启闻变通。划得备局辽军木七十同。留储该库。以银折价。上等自四十两至五十两。中等自三十两至四十两。下等自七两至十两。随等题给。著为定式。驿卒赖以苏息。行之十馀年。渐至担阁。己巳间复因筵臣所陈。有辽木二同每年题给两驿之 命。而一年分给。旋即停废。自是以后。补驿之库。名存实无。监营给价。逐岁减缩。今则上等十两。中等七两。下等三两。此外未准之数。馆军皆自办出。斥卖田土之后。计无所出。所谓一族。不计根脚寸数。混同侵责。至于邻比姻娅之类。莫不被害。逃散相续。怨声彻天。而立马之外。种种杂役。无非人所不堪之事。裹足奔走。殆无虚日。破家离土。处处相望。故一充馆丁。人不与婚。至有终身不得娶者。为役之苦。据此可见。而古之馆军三千馀名。而今则仅过七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6H 页
百。古之十人所当之役。今则一人当之。营门给价。又从而减缩。更无馀地。则其日就于荡败之域者。势所固然。若不别样变通。则臣恐人与马俱尽。驿路将绝。亦非细虑。窃闻辽军。即古时辽东立马之军。庚戌定式时。以此划给。厥有意义。铺置施设。俱可遵行。而中间废隳。实为可惜。目今救急之策。无如收拾本库。亟复旧规。乞 命备局依庚戌例。特给辽军木。且令道臣方便料理。一遵定式。增给其价。则实是死病之良药。庶有回苏之望。至于元军雇工。阙额充定。位田复户等事。各邑慢不举行。事甚可骇。亦宜申饬举行。以为驿卒支保之地。
一。臣窃见列邑积弊之未袪者。不为不多。而阳德为最。其弊有二。曰续火田之税也。曰馆閒丁之价也。大抵本道屡经兵燹。甲辰量案。举皆閪失。而独本县旧案犹存。元田总数一千五百八十馀结。系于该曹田案。而都事覆审时。辄依他邑例。徵出加耕。岁至累十结。元田则长存无减。新结则逐年增加。白地徵税。其势难堪。癸酉年间。御史金梦臣启闻变通。加徵毋过五结事定式。视前所捧。犹减四分之一。而自癸酉至今已为十六年之久。前后虚结。至于千馀结之多。此
一。臣窃见列邑积弊之未袪者。不为不多。而阳德为最。其弊有二。曰续火田之税也。曰馆閒丁之价也。大抵本道屡经兵燹。甲辰量案。举皆閪失。而独本县旧案犹存。元田总数一千五百八十馀结。系于该曹田案。而都事覆审时。辄依他邑例。徵出加耕。岁至累十结。元田则长存无减。新结则逐年增加。白地徵税。其势难堪。癸酉年间。御史金梦臣启闻变通。加徵毋过五结事定式。视前所捧。犹减四分之一。而自癸酉至今已为十六年之久。前后虚结。至于千馀结之多。此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6L 页
后年年加徵。又不知其几何。民户有限。而续结无已。实为无理之事。一境冤号。皆不聊生。臣于行过时。目见本县。地势险恶。非人所居。所经数百里之地。人烟萧瑟。虎豹纵横。盖自丙丁大杀以后。连被凶歉。且于数年来。死于虎者又是四百馀户。故逃散相望。十室九空。曾前五千馀户。今则仅满千户。虽以民户较诸元田总数。犹多不及。而此外千馀结之税。公然白徵于孑遗之民。实是王政之所不忍。若不及时变通。则不出十年。将为空虚之地。曾前所捧续结。虽难一一荡减。此后则逐年五结。更勿加徵。以为穷民保存之地。而至于馆闲丁段。道内僻邑中。惟宁远有二驿。本县有一驿。盖自前朝有之。以为北关通行之路。而宁远则壬辰 西狩时。邑人诉冤罢驿。而本县则至今独存。馆军流来逃故至于三十馀名。而民户日缩。无以充定。不得已以雇税价钱一百五十两收合民间。逐年备纳于鱼川。遂成谬规。彼一境之民。困于赋税。而又有比他邑所无之役。实为冤闷之大者。此邑既非使客通行之路。不必置驿。故民情咸愿依宁远例革罢。而此则未敢轻议。所谓雇价收敛之规。为先禁断。只令时存馆军供役。而阙额则使之渐次充补宜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7H 页
当。本县以穷峡至残之邑。有万分难堪之弊。其在 圣朝一视之道。不可不别为顾恤。以示 德意。
一。臣伏见昨年答玉堂劄 批。有宫屯查出革罢之教。可见 圣上大警动大变通之意。中外听闻。莫不耸动。以臣所过处言之。一路元元。举切欢欣翘企之心。而 命下半年之间。方伯稽于奏闻。庙堂缓于覆启。实惠未究。民情久郁。臣实慨然。臣于上来时。始闻监营才已启闻各邑宫屯。入于胪列之中。臣不必复赘。而臣顷见宁边,白岭,剑山等地民家新入者甚多。问之则此地宫屯革罢之后。流亡还集。民户日增云。已然之验固自如。此今玆查闻之后。苟或有一分靳许之事。则其所以孤颙望之心者。当复如何。伏愿申饬庙堂。划即覆奏。一并许施。毋使宁民独被 圣泽焉。且臣窃见海边诸宫家盐盆渔箭。贻弊无极。而又自 王子宫三和至义州沿海一带。尽为折受。差人辈称以海税。徵敛无算。大小船只。勒捧税钱。一船之税。或至三四十两之多。彼沿海民户。不务耕作。惟以渔采为业。而侵夺难堪。逃散相继。网海之利。半归宫差。失所之怨。上累 圣化。此臣所目睹而慨叹者。当此轸恤民隐之日。亟 命革罢。以光无私之 圣德。
一。臣伏见昨年答玉堂劄 批。有宫屯查出革罢之教。可见 圣上大警动大变通之意。中外听闻。莫不耸动。以臣所过处言之。一路元元。举切欢欣翘企之心。而 命下半年之间。方伯稽于奏闻。庙堂缓于覆启。实惠未究。民情久郁。臣实慨然。臣于上来时。始闻监营才已启闻各邑宫屯。入于胪列之中。臣不必复赘。而臣顷见宁边,白岭,剑山等地民家新入者甚多。问之则此地宫屯革罢之后。流亡还集。民户日增云。已然之验固自如。此今玆查闻之后。苟或有一分靳许之事。则其所以孤颙望之心者。当复如何。伏愿申饬庙堂。划即覆奏。一并许施。毋使宁民独被 圣泽焉。且臣窃见海边诸宫家盐盆渔箭。贻弊无极。而又自 王子宫三和至义州沿海一带。尽为折受。差人辈称以海税。徵敛无算。大小船只。勒捧税钱。一船之税。或至三四十两之多。彼沿海民户。不务耕作。惟以渔采为业。而侵夺难堪。逃散相继。网海之利。半归宫差。失所之怨。上累 圣化。此臣所目睹而慨叹者。当此轸恤民隐之日。亟 命革罢。以光无私之 圣德。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7L 页
以收将散之民心。
一。臣窃闻昨年有营屯一体革罢之 命。而今番道臣状闻中。无一处请罢之事。臣以为不可也。臣于廉问时。稔悉此弊。屯属之避免民役。民田之混入屯田。最为列邑难堪之端。此则已有禁断查决之请。而大槩所差别将。率多监营私人。怙势自恣。凭藉作弊。民受其害。不止一端。以臣所闻言之。德川,龙川,成川等屯。贻弊为甚。而其中龙川则以至残之邑。处直路之间。南北二十里。东西三十里。而中设六屯。可知其难支之状。臣意则营屯异于管饷。自有公私之别。所陈两邑及龙川之少为海岸兄弟三处。即是私屯则就其中参酌革罢。以奉 明旨。恐为合宜。此外诸屯。固不可尽罢。亦宜勿差别将。皆令本官勾管收税。则于监营无损。而于邑民大幸矣。宜 命道臣更加商度变通。
一。臣窃观敕行时出站。实为一道之巨役。而其中多有不均之叹。以民间号冤者言之。殷山以道内最残之县。出待于云兴九息之程。而邻近大邑则从近出站。德川,顺川则出站于定州。而宴享之外。仍为中火支待之役。比他邑倍苦。当初酌定时。上副敕属于大
一。臣窃闻昨年有营屯一体革罢之 命。而今番道臣状闻中。无一处请罢之事。臣以为不可也。臣于廉问时。稔悉此弊。屯属之避免民役。民田之混入屯田。最为列邑难堪之端。此则已有禁断查决之请。而大槩所差别将。率多监营私人。怙势自恣。凭藉作弊。民受其害。不止一端。以臣所闻言之。德川,龙川,成川等屯。贻弊为甚。而其中龙川则以至残之邑。处直路之间。南北二十里。东西三十里。而中设六屯。可知其难支之状。臣意则营屯异于管饷。自有公私之别。所陈两邑及龙川之少为海岸兄弟三处。即是私屯则就其中参酌革罢。以奉 明旨。恐为合宜。此外诸屯。固不可尽罢。亦宜勿差别将。皆令本官勾管收税。则于监营无损。而于邑民大幸矣。宜 命道臣更加商度变通。
一。臣窃观敕行时出站。实为一道之巨役。而其中多有不均之叹。以民间号冤者言之。殷山以道内最残之县。出待于云兴九息之程。而邻近大邑则从近出站。德川,顺川则出站于定州。而宴享之外。仍为中火支待之役。比他邑倍苦。当初酌定时。上副敕属于大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8H 页
邑。通官辈委诸小邑。虽若有大小之差。而上副敕元无求请。通官则求请烦多。最难支堪。以今观之。小邑所当。反重于大邑。三登甑山等邑。举皆称冤。宜 命道臣更为察问。果如其言。而势可以推移。则分拣大小。区别远近。至于求请之物。亦令均分担当。俾无偏苦之叹。
一。臣窃见道内民役之偏重。未有甚于山郡。科外侵徵。率多细琐。有不可缕陈。而试以栍邑言之。德川则称以夫刷马价。不分民户大小。辄捧布一疋。合为三十同。熙川则称以公下米。每户纳米一斗。年凶则稍减其数。至于累百石。而私用居多。公下则十之三四。事甚无谓。宜 命道臣一一查括。以革谬规。苟或以为公下之价。无他出处。有难全革。则亦宜折半减捧。以纾民力。其馀科外徵敛之端。一切严禁。以除偏重之弊。而至于坊鹰。山郡皆有。德川则例于民间各洞内各纳一坐。至于五十馀坐之多。十年以来。稍减其数。而犹过十馀。他邑或给半价。而勒捧居多。民人聚钱贸纳。多有怨言。彼诸般徵敛。犹可诿之于公下。此则元非公下之物。不过为京中送遗之资。而其为民弊则大矣。亟宜尽革坊鹰收捧之规。以除峡民一分
一。臣窃见道内民役之偏重。未有甚于山郡。科外侵徵。率多细琐。有不可缕陈。而试以栍邑言之。德川则称以夫刷马价。不分民户大小。辄捧布一疋。合为三十同。熙川则称以公下米。每户纳米一斗。年凶则稍减其数。至于累百石。而私用居多。公下则十之三四。事甚无谓。宜 命道臣一一查括。以革谬规。苟或以为公下之价。无他出处。有难全革。则亦宜折半减捧。以纾民力。其馀科外徵敛之端。一切严禁。以除偏重之弊。而至于坊鹰。山郡皆有。德川则例于民间各洞内各纳一坐。至于五十馀坐之多。十年以来。稍减其数。而犹过十馀。他邑或给半价。而勒捧居多。民人聚钱贸纳。多有怨言。彼诸般徵敛。犹可诿之于公下。此则元非公下之物。不过为京中送遗之资。而其为民弊则大矣。亟宜尽革坊鹰收捧之规。以除峡民一分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8L 页
之弊。
一。臣窃见铁山府。有补民保人之名。实为他邑所无之谬规。成德望为府使时。以邑力不敷。刱出此事。不报监营。募得民丁百名。称以补官保。岁纳米一石。成给完文。各项差役及閒丁。限同籍并勿侵责。民多愿属。稍实者皆入。初则以百名为限。而不出六年。过百已多。所收米石。虽称以客舍修改时所需。而实则尽归于私用。民间至称以衣资库。不免为凭公利己之归。况此军额日缩之时。私自募民。擅给完文。作一逋逃之薮。本府閒丁。尤为绝贵。事甚可骇。不可不先为革罢。更 命道臣详察。各邑如此之类。一体禁断。
一。臣窃闻昨年监营贸取赈盐。分给列邑。而以江边地远难致。欲除其弊。遂有造船运盐之举。盖其意出于便民。而反为贻弊民间之归。大抵价川以上至熙川。江水甚浅。滩势且急。决非行船之所。当初建议。其亦不思之甚。而熙,价等地。造作中船二十馀只。役民之际。已招怨言。当其毕造流下之日。自熙川官抄出常时乘筏往来人五十五名。号为乘船军。民人怯于曳运之役。至有逃散者。又或呈诉自愿各纳盐石。以免乘船之劳。及其载盐溯去之时。水浅难行。经过一
一。臣窃见铁山府。有补民保人之名。实为他邑所无之谬规。成德望为府使时。以邑力不敷。刱出此事。不报监营。募得民丁百名。称以补官保。岁纳米一石。成给完文。各项差役及閒丁。限同籍并勿侵责。民多愿属。稍实者皆入。初则以百名为限。而不出六年。过百已多。所收米石。虽称以客舍修改时所需。而实则尽归于私用。民间至称以衣资库。不免为凭公利己之归。况此军额日缩之时。私自募民。擅给完文。作一逋逃之薮。本府閒丁。尤为绝贵。事甚可骇。不可不先为革罢。更 命道臣详察。各邑如此之类。一体禁断。
一。臣窃闻昨年监营贸取赈盐。分给列邑。而以江边地远难致。欲除其弊。遂有造船运盐之举。盖其意出于便民。而反为贻弊民间之归。大抵价川以上至熙川。江水甚浅。滩势且急。决非行船之所。当初建议。其亦不思之甚。而熙,价等地。造作中船二十馀只。役民之际。已招怨言。当其毕造流下之日。自熙川官抄出常时乘筏往来人五十五名。号为乘船军。民人怯于曳运之役。至有逃散者。又或呈诉自愿各纳盐石。以免乘船之劳。及其载盐溯去之时。水浅难行。经过一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9H 页
滩。动费日子。不得不调出沿江民人。同力曳上。其为弊端。又不可言。臣于闰三月晦间。行过安州时。目见营别将临江载盐之状。而追闻熙川到泊。初运则五月旬前。再运则望后始到云。其间辛苦淹滞之状。不言可知。而合计造船时所入及船格辈粮资。较诸雇马。其价倍蓰。况此运盐。所以赈民。而到泊于五月之后。自熙川至江边。又多四五日程。则输致之间。赈事已毕。所谓赈盐。将安用之。利害得失。本自易见。而乃为此必不可行之举。无益赈事。徒贻民怨。终难免谋事不臧之失。良可叹也。盖闻民情皆以营军官黄宗瑞建议。莫不归怨于宗瑞。且以此路一开之后。又或有船运之弊。则沿江之民。势难支保。皆以为虑。既往已矣。来者可追。宜申饬道臣。熙川等地营船载运之事。一切禁塞。以杜民弊。臣且闻赈盐贸贩之时。价廉税多。差人又为高重捧上。一斛所入。殆过二石。浦民失业。怨言喧腾。其时贸盐监官高孝正刑推一次。以谢民怨。亦愿分付监营。此后税盐之际。严饬差人。俾绝如前呼冤之弊。
一。臣窃见近来为守令者。奉公守法之义丧。违道干誉之意胜。虽是不治之邑。莫不强为沽誉之端。官而
一。臣窃见近来为守令者。奉公守法之义丧。违道干誉之意胜。虽是不治之邑。莫不强为沽誉之端。官而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69L 页
媚于民。民而媚于官。以至于名分都丧。民习日横。非必邑邑皆然。论其风习。大略如此。良可寒心。臣于行过各邑时。处处百姓。拥马呈状。无不赞颂其倅之治绩。至请褒启。试以廉问时所闻。参究其言。则盖有真伪虚实之别。而要其本情。出于媚悦者居多。风习可恶。故臣一切严斥。又或有官门咫尺。木碑相续。而不为禁断者。此亦可骇。纠正道内风俗。是在方伯。宜 命检饬各邑。痛革要誉之风。如民人之请褒在官官吏者。随现惩治。以正上下相媚之习。
[边事别单]
臣伏奉 圣旨。有曰固圉之策。各别详察以闻者。臣本迂儒。年少识浅。其于边境事情。戎政得失。尤所昧昧。而妄效一二愚见。以俟 睿裁。至于彼人侵越。大为边民之患。故敢从所闻。先此备陈。(已下边事别单)
一。臣于暗行江边之时。目见彼人大张白幕。处处屯聚。驰击獐鹿。出没于丰草长林之间。又或多造槽船。系于江岸。沿江而行。累日相望。细闻形止于故老人。则以为彼人或采蔘或行猎。春夏出来。秋冬还归。似是走胡之来留者。而近来则岁加月增。四时长住。虽未知有别样可虞之端。而越境侵掠。实为急切之患。且于上年五月间。以中船溯上。至理山波猪江还下。
[边事别单]
臣伏奉 圣旨。有曰固圉之策。各别详察以闻者。臣本迂儒。年少识浅。其于边境事情。戎政得失。尤所昧昧。而妄效一二愚见。以俟 睿裁。至于彼人侵越。大为边民之患。故敢从所闻。先此备陈。(已下边事别单)
一。臣于暗行江边之时。目见彼人大张白幕。处处屯聚。驰击獐鹿。出没于丰草长林之间。又或多造槽船。系于江岸。沿江而行。累日相望。细闻形止于故老人。则以为彼人或采蔘或行猎。春夏出来。秋冬还归。似是走胡之来留者。而近来则岁加月增。四时长住。虽未知有别样可虞之端。而越境侵掠。实为急切之患。且于上年五月间。以中船溯上。至理山波猪江还下。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0H 页
曾前只以槽船往来。而中船则今始创见。必是运粮久留之计。尤为深忧。槩闻江界则昨年以后姑无闹端。而渭原,理山等地。最被其害。顷间彼人数三。猝入渭原城中。乞粮馔求妇女。且言邑内李佥知处。有三升买卖事。欲徵其价。本郡使人驱逐。则官属一人被缚。载于槽船。仅得夺还。又闻彼人以其狗。私与理山堡民。事觉。堡将断狗头投之江。望见大哭。渡江索狗价甚急。堡民多逃散云。作挐之状。推此可知。而臣于去月初。再过渭原。彼人于越边桧洞地。与吾老梁相对处。张幕八九。人可近百。从林间窥见。臣之从人以鞭指点则隐避林间。及到吾老镇。则万户涕泣陈状。以为彼人自十馀日来。侵越特甚。直到镇舍。叩门叫索。如是者一日再三。本镇土卒只是七名。而两把守一烟台。尽为排立。万户一人闭门缩伏。不久将为所杀云。良可矜怜。此堡既无手下一卒。则实无禁戢之路。本郡相去不过十馀里之近。而越视秦瘠。不为来救。故臣责郡守卢世雄。使之协力驱逐。槩观守令边将。恐或获罪于监营。虽有侵扰之患。一切掩置。不肯报知。以臣所闻见。不翅狼藉。而朝家则多所不知。事甚可骇。而昨年彼人见捉于碧潼者。既囚旋释。终无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0L 页
移咨之举。自是以后。尤无忌惮。边镇或以押送官府恐之。则辄发慢言。少无畏怯之意。阑入村家。驱打横掠。又或出入于数十里之地。村落多空。如经兵乱。即今废农之患。已不胜言。而冰合之后。更无限隔。往来侵暴。易如踰阈。若不亟加禁戢。则滨江民户。实无支保之望。宜 命庙堂更加确定。移咨申禁。以安边民。分付各邑镇堡。严饬边禁。使不得犯境。其中残堡之受困者。出力相救。凡系侵越之事。从实即报。如有掩讳。查出论罪。以严边事。
一。近来彼人侵越。大为边上之患。而究其根本。则实是国纲解弛。边禁不严之致。臣于暗行时。详采物情。则潜商之弊。盖非一朝一夕之故。事极骇惋。彼我境界。不过隔一衣带。沿江上下。村落散处。冰合之后。便是户庭之间。犯禁相通。元非难事。而江边诸邑之中。江界则犹有蔘货通商之径。至于渭原,理山,碧潼等邑。山川险阻。商旅甚稀。实无懋迁之路。惟此潜商为利甚大。民之无知者。惟利所在。走死地如骛。况于耳目不烦之地。彼乃诱之以数倍之利。则其不和应者有几人哉。始则暮夜潜通。终乃白昼肆行。浸渍萦络。牢不可破。此固理势之所必然。而江边之去辽沈。道
一。近来彼人侵越。大为边上之患。而究其根本。则实是国纲解弛。边禁不严之致。臣于暗行时。详采物情。则潜商之弊。盖非一朝一夕之故。事极骇惋。彼我境界。不过隔一衣带。沿江上下。村落散处。冰合之后。便是户庭之间。犯禁相通。元非难事。而江边诸邑之中。江界则犹有蔘货通商之径。至于渭原,理山,碧潼等邑。山川险阻。商旅甚稀。实无懋迁之路。惟此潜商为利甚大。民之无知者。惟利所在。走死地如骛。况于耳目不烦之地。彼乃诱之以数倍之利。则其不和应者有几人哉。始则暮夜潜通。终乃白昼肆行。浸渍萦络。牢不可破。此固理势之所必然。而江边之去辽沈。道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1H 页
里颇远。虽大军之行。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况以走胡之类。势不能运粮。苟无巢穴依赖之处。则必无屯聚久留之理。自有通货以来。不患无粮。采蔘搏兽。俱有其利。是以出来之类。岁加月增。潜商之民。亦难继给。至有侵索盐酱之弊。盖自十数年来。狼藉如此。而特朝家未之知耳。臣且闻义州人之言。则凤城居人多知碧潼以上人名及人家多少。或问某某人平否。至称主人。近日越境者。皆能我国言语。其常时相通之迹。不啻如泥中斗兽。而一自朝家严禁之后。我人畏诛。内亲外拒。彼人则实有乏粮之患。惯熟径路。来往无难。怒其相绝。恣行侵掠。彼此情节。大抵如斯。封疆之事。慎守其一。境界有限。条令至严。我能一守法禁。截然难犯。则彼虽肆然。决不敢容易越来。当初作俑。罪在我人。而自有此事以来。朝议多以彼中纪律之解弛为笑。而不知我国禁令之不行如此。良可叹也。臣谓自今申严边禁。永杜潜商之路。则侵越之弊。自当有止戢之效。臣窃闻十馀年来。理山等邑武倅数人。有以官货潜商者。自是以后。奸民尤无所惮。以至生事之境。传说藉藉。问其姓名。举皆牢讳。此事实系隐微。久远之后。有难覈发。为官吏者不有邦法。犯境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1L 页
通货。则彼奸民何责。国纲至此。良可寒心。似此可愕之言。不可不使朝家知之。乞以臣所奏。特 命严饬边吏。别为事目。颁示江边。使边上吏民晓然知邦律之至严。更令道臣另加察采。随其现发。即加显戮。则庶有畏戢之道。
一。臣窃见江界以下一带岭隘。天设关防。如狄踰,牛车,九阶,缓项等岭。无非绝险之地。朝家间置镇堡。且有各邑临急退守之议。而迄无措置之实。阴雨之备。疏阔莫甚。臣实慨然。沿江列邑。隔水为界。而彼此地势高峻。如蔽屏障。设有不虞之警。实无瞭望之便。贼出洞口。方觉有变。数步之顷。奄薄城下。迅雷不及掩耳。虽有智者。亦末如之何矣。各邑形势。终非城守之地。退保之策。在所不已。所谓岭隘。皆在百里之外。平时措设。虽有必守之形。强寇蹑后。众心汹扰。中道涣散。势所必至。而况今军器粮饷。曾不措置。卒有兵乱。无一可恃。守令边将。皆将窜伏山谷。各自逃生而已。虽有重关复岭。谁使守之。今之所谓退守者。不免为空言无实之归。如是而欲其缓急得力。其亦难矣。议者或以江边各邑。并移山中旧基。据守险固为言。而祖宗朝沿江列置。意非偶然。决不可轻撤藩蓠(一作篱)。以益
一。臣窃见江界以下一带岭隘。天设关防。如狄踰,牛车,九阶,缓项等岭。无非绝险之地。朝家间置镇堡。且有各邑临急退守之议。而迄无措置之实。阴雨之备。疏阔莫甚。臣实慨然。沿江列邑。隔水为界。而彼此地势高峻。如蔽屏障。设有不虞之警。实无瞭望之便。贼出洞口。方觉有变。数步之顷。奄薄城下。迅雷不及掩耳。虽有智者。亦末如之何矣。各邑形势。终非城守之地。退保之策。在所不已。所谓岭隘。皆在百里之外。平时措设。虽有必守之形。强寇蹑后。众心汹扰。中道涣散。势所必至。而况今军器粮饷。曾不措置。卒有兵乱。无一可恃。守令边将。皆将窜伏山谷。各自逃生而已。虽有重关复岭。谁使守之。今之所谓退守者。不免为空言无实之归。如是而欲其缓急得力。其亦难矣。议者或以江边各邑。并移山中旧基。据守险固为言。而祖宗朝沿江列置。意非偶然。决不可轻撤藩蓠(一作篱)。以益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2H 页
其疏虞。臣谓宜于岭隘之中。的定各邑信地。就其处先造仓舍。捧留军饷。从附近粜籴。以便输纳。邑镇军器。折半留置。以免藉兵赍粮之患。徐议设关。临急据守。方为万全。乞 命道臣帅臣审度启闻。趁速讲定。以尽备边之策。俾有实效。
一。近观朝议。每以保岭隘守山城为务。岭隘固可保也。山城固可守也。而至于直路则一切置之于相忘之地。臣以为缓急之失其序也。尝见丽史。蒙兵入寇。常在昌,朔,义三州之境。碧潼以上。多不被兵。丙丁已然之验。又复如此。盖其地势之险夷。贼路之迂近。有所不同也。目今自狄踰以下岭隘内外。或设镇堡。或有城池。皆以临急退保为计。虽无必守之形。犹不可谓全然抛弃。而至于义州以东。大路如砥。无一障碍之所。彼既知我虚实。则万无舍坦取险之理。长驱直捣。不数日而已入岭隘之内。谁肯迂取岭路。以自敝于坚城之下哉。沿路山城。如龙骨,云暗,凌汉,剑山之属。不过为士女避乱之处。慈母,铁瓮。形势最胜。缓急似可得力。而亦不在于直路之中。终非遮遏贼势之地。脱有边警则方伯避兵于慈母。帅臣逃乱于铁瓮。列邑守令望风奔避于山城。放开大路。便作无人之
一。近观朝议。每以保岭隘守山城为务。岭隘固可保也。山城固可守也。而至于直路则一切置之于相忘之地。臣以为缓急之失其序也。尝见丽史。蒙兵入寇。常在昌,朔,义三州之境。碧潼以上。多不被兵。丙丁已然之验。又复如此。盖其地势之险夷。贼路之迂近。有所不同也。目今自狄踰以下岭隘内外。或设镇堡。或有城池。皆以临急退保为计。虽无必守之形。犹不可谓全然抛弃。而至于义州以东。大路如砥。无一障碍之所。彼既知我虚实。则万无舍坦取险之理。长驱直捣。不数日而已入岭隘之内。谁肯迂取岭路。以自敝于坚城之下哉。沿路山城。如龙骨,云暗,凌汉,剑山之属。不过为士女避乱之处。慈母,铁瓮。形势最胜。缓急似可得力。而亦不在于直路之中。终非遮遏贼势之地。脱有边警则方伯避兵于慈母。帅臣逃乱于铁瓮。列邑守令望风奔避于山城。放开大路。便作无人之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2L 页
境。直抵京城。不出呼吸之顷。不几近于以贼虏遗君父者乎。古之御敌。守在边境。而今之议者辄欲避兵于山谷之内。御寇于国门之外。非计之得也。臣谓自今防备捍守之策。专意直路。毋徒以山城岭隘为事。恐为急务。盖我国三韩未统一之时。列国如棋。各相攻击。筑城自固。以避小寇。是以深山穷谷之中。皆有城址。自有安市之捷。大得善守城之名。故自古及今每以守山城为第一计。而历观前事。以野城取胜者亦非一二。此在形便方略之如何。非必山城而后方为可守也。如平壤,安州形胜。实是野城中难得。而形拘势迫。未免弃置。良可叹惜。今若燔甓聚石。磨以岁月。不至大烦耳目。庶可渐次修缮。增寘重兵。申严戎备。卒然有急。守臣皆以死守为心。则臣未知其必不可守也。此外直路各邑。勿属山城。择其中险阻数处。定为信地。虽不能登时筑城。方便措寘。以为同力捍守之计。则犹可以少遏贼锋。不至有直捣京城之急。其视避乱山城者。得失悬矣。且闻朝议欲罢晓星岭。以嘉山移属铁瓮云。直路岭隘中如此之处。本自难得。虽有避岭经出之路。自可随便防遏。决不可容易撤罢。并乞 留意。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3H 页
一。臣闻固圉之策。莫先于固结民心。城池器械。皆是第二件事。而目今军役之不均。实为一道之大弊。平时有倒悬之急。临乱有土崩之忧。臣恐边事之可虞。不在他而在此也。大抵本道军兵身布。监营则纳一疋。兵营则纳二疋。均是军役。而苦歇悬殊。避苦就歇。人之常情。是以民之富实者。皆入诸色军官之中。而其次又入监营军簿。至于兵营军丁则一被签丁。如就死地。惟至贫至残之民。不得免焉。流离死亡。非朝即夕。收布之际。势不得不侵徵邻族。其中稍实者。一家所出殆至十馀疋。虽称一族。多是所不知何人。不出数年。亦皆荡败。是以名为兵营军则人不与婚。以至父子不能相保。一家视如仇雠。疾怨之声。上及国家。则何暇责以亲上死长之义哉。各邑惟以免罪为幸。每当岁抄。苟充额数。一道军兵。多拥虚簿。帅臣利其收布。浚民膏血。徒归虚费。至于军额之虚实。民情之疾苦。漠然置之于相忘之地。平常之时。犹可苟冀无事。卒然有急。事无可为。军额已虚矣。民心已散矣。虽令军布山积。将安用之。言念及此。不觉寒心。先辈有永革军布。始得精兵之议。而此固有未易办得者。为今之计。惟宜均其身役。以绝避苦就歇之路。以纾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3L 页
椎髓剥肤之急。则签括之际。坐得精壮。邻族之弊。自可稍袪。收拾人心。实无过于此矣。议者或以兵营用度之不给为虑。臣未知用度与民心。孰轻孰重。虽失万同军布。可得一道民心。利害得失。不待智者而可知。臣于行过兵营时。详加檃度。则兵营一年应捧六百三十二同四十二疋。而其中四十二同铁瓮捧留。十二同使行求请时用下。八十同敕需贸置。九同拨马储置。一百九十同虞候以下将校营吏衣资。朔下诸匠人厅直摆拨炊饭等军雇价及营中贸易用下。三百馀同。常时需用及军士赏格。京各司求请。递归时重记置簿云。山城捧留。虽为不时之需。逐年留库。亦自不少。减为二十同固为无妨。此外衣资雇价贸易需用重记求请等事。俱有推移减省之道。节用省费。不患难给。而备局勾管精壮两色军率纳二疋。此是待变之需。非有时急之用。特许减半。宜自备局始。至于义州入送防军布则罢防之后。实为无义。半减尤无所害。何惮而莫之改乎。变通之举。不容少缓。亟愿明降 德音。兵营所属军布。依监营例许纳一疋。以结军心。以重戎政。
一。军役不均之弊。臣既详陈于前。而军额之日缩。閒
一。军役不均之弊。臣既详陈于前。而军额之日缩。閒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4H 页
丁之难得。专由于军官名色之繁多。恐不可不变通也。大抵监营军官。称以立仕者千馀名。而此外收布者二万一千六百八十六名。率纳一疋。兵营则有纳米之规。以至牧府郡县。亦皆有之。此外山城守堞之属亦多。而山城中慈母尤甚。名目纷然。殆难胜计。民之家业稍裕。图免军役者。无不辐集。上有收布补用之利。下有避苦就歇之路。随愿辄属。无有限节。上好下甚。牢不可破。守令岁抄之时。得一军丁则即纳军官帖。非营府则山城也。一张帖文。无家无之。惟贫残垂死之民。手无所持。不得不以此类苟充。逃散相继。存者无几。则又不得不侵及于邻族白骨。事之惨怛。莫甚于此。其在朝家一视之道。岂可驱一道之人而入逋逃之薮。独令穷民困于军役而莫之恤也哉。议者或言此类虽以军官为名。平时收布。临乱调用。与军卒何异。此亦有不然者。臣于暗行时。投宿民家。太半军官。而足不踏营门。手不持弓矢。凭依帖文。优閒自在者十居其九。似闻昨年监营有作队之举。彼立仕之类。犹有轮番试射之规。而至于转饷运饷称名者则平生只管纳布。不知操鍊之为何事。如此而谓之作队。欲其缓急用力。不亦疏乎。一道军额。徒拥虚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4L 页
簿。累万精兵。安卧其家。而自方伯至守令。徒区区于一时需用之事。知其弊而莫之改。良可慨也。宜令方伯总集收布之类。能解武事。稍有军官模样者。仍付军官。常时操鍊。以为手下亲兵。其中只为避役投属者。并为查汰。则此与一时尽汰有间。必不敢怨。宜令各邑一体举行。此后各样军官之属。各定厥数。如有额外私募者。摘发论罪。严加禁断。则过千精壮。可坐而得。白骨邻族之弊。不期袪而自袪矣。宜 命庙堂划即变通。且臣于民间。得见三四岁儿皆持监营军官帖。又或有在腹之儿。假名出帖之说。臣问于监营则果有儿军官千馀名。而自十岁以上收布云。彼虽儿弱。无非他日精壮。而未离襁褓。已得避役之所。为弊至此。宁不寒心。诸般名目中。儿军官之称。尤极无谓。为先一并查汰。付诸列邑。待其年长。以充阙额。此后儿弱募入之规。永为革罢。以杜其弊。
一。臣窃观戎政之疏阔。未有甚于本道。军额总数。不啻累万。而帅臣惟以收布为事。操鍊之政。置于度外。为军士者不省戎事之为何物。操弓发矢。茫无所识。至于镇堡之卒。只供厮役。无有行伍间模样。虽有军器。将安用之。脱有缓急。所谓驱市人而战。几何其不
一。臣窃观戎政之疏阔。未有甚于本道。军额总数。不啻累万。而帅臣惟以收布为事。操鍊之政。置于度外。为军士者不省戎事之为何物。操弓发矢。茫无所识。至于镇堡之卒。只供厮役。无有行伍间模样。虽有军器。将安用之。脱有缓急。所谓驱市人而战。几何其不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5H 页
以将与敌耶。兵使之巡历。不过一年一度。而年凶则辄停。其在备边之道。不可一任其抛弃。宜令各邑各镇所管军卒。常常习鍊。趁其农隙。定为一月一次。教以坐作进退之节。如防营等处立番军士交替之际。辄皆合两番操鍊。以为常式。兵使巡历时。试其能否。以施赏罚。则庶有整饬之效。亟 命申饬举行。
一。军器执颐。臣既胪陈于别单中。而一道军器大抵无形。江边则多废四郡旧物。他邑所储。亦多累百年之物。伤破之患。势所固然。其中火药捣砧。多费工力。郡邑之残弊者连值凶歉。且乏物力。实无修补之路。因循抛弃。渐成无用之器。设有警急。将焉用之。不可无别样变通之道。臣窃见各邑月课木。例纳监营。丰年则准捧一百二十九同四十四疋。而凶年则减半。分大中小残邑。随其所纳多少。分给鸟铳丸药。各有定式。而所谓价木用于军器者。仅为五分之一。其馀尽归雇马价。而臣于点阅时。见各邑新受来铳药。则甚不精好。大不如久远之物。此由于监营许人防纳。苟充其数之弊。事甚不当。臣意大邑义州,江界,宁边,平壤等处外。一年条月课。并为划给于该邑。使之修补旧物。其中未备者。随力添造。以其用下改造数爻。
一。军器执颐。臣既胪陈于别单中。而一道军器大抵无形。江边则多废四郡旧物。他邑所储。亦多累百年之物。伤破之患。势所固然。其中火药捣砧。多费工力。郡邑之残弊者连值凶歉。且乏物力。实无修补之路。因循抛弃。渐成无用之器。设有警急。将焉用之。不可无别样变通之道。臣窃见各邑月课木。例纳监营。丰年则准捧一百二十九同四十四疋。而凶年则减半。分大中小残邑。随其所纳多少。分给鸟铳丸药。各有定式。而所谓价木用于军器者。仅为五分之一。其馀尽归雇马价。而臣于点阅时。见各邑新受来铳药。则甚不精好。大不如久远之物。此由于监营许人防纳。苟充其数之弊。事甚不当。臣意大邑义州,江界,宁边,平壤等处外。一年条月课。并为划给于该邑。使之修补旧物。其中未备者。随力添造。以其用下改造数爻。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5L 页
报于营门。巡历时一一点视。则守令不敢擅用于他处。势将尽心修改。一道军器。不日焕新。其视监营所分给若干铳药者。不可同日而语矣。乞 命施行。
一。臣窃见江边列邑之中。江界,昌城最为重地。朝家之设置左右防营。实合便宜。江界山川险阻。贼路且迂。如有急警如丙丁时事。则未必为首先受兵之地。而彼地所谓老城建州卫。去江界颇近。金皇帝墓皇帝城皆在满浦相望之处。 皇朝常欲立铁岭卫者。即江边之地。彼无百年之运。捲归巢穴。特是早晚事。臣恐当此之时。狄岭以外。终非国家有也。至于昌城。实为贼锋初程。丙丁之乱。一城鱼肉。此为已然之明验。两地被兵。似若有缓急。先后之别。而均为要冲之地。则绸缪之策。不容少缓。况江边之去兵营甚远。临急号令。势所不及。左右控制之形。惟在防营。而移营之后。庙议多端。军制及防守信地。尚未的定。平时不为节制。临乱何以得力。宜令左右防御使。讲定启禀。且沿江烽燧。上下相望。而兵营摘奸。常在近千里之外。事多虚疏。使防营就所属邑镇。无时摘奸。严加警饬。而年凶停巡时。亦令防营依营将例巡视管下郡邑。则既无远地来往之弊。且无军备疏虞之患。如江
一。臣窃见江边列邑之中。江界,昌城最为重地。朝家之设置左右防营。实合便宜。江界山川险阻。贼路且迂。如有急警如丙丁时事。则未必为首先受兵之地。而彼地所谓老城建州卫。去江界颇近。金皇帝墓皇帝城皆在满浦相望之处。 皇朝常欲立铁岭卫者。即江边之地。彼无百年之运。捲归巢穴。特是早晚事。臣恐当此之时。狄岭以外。终非国家有也。至于昌城。实为贼锋初程。丙丁之乱。一城鱼肉。此为已然之明验。两地被兵。似若有缓急。先后之别。而均为要冲之地。则绸缪之策。不容少缓。况江边之去兵营甚远。临急号令。势所不及。左右控制之形。惟在防营。而移营之后。庙议多端。军制及防守信地。尚未的定。平时不为节制。临乱何以得力。宜令左右防御使。讲定启禀。且沿江烽燧。上下相望。而兵营摘奸。常在近千里之外。事多虚疏。使防营就所属邑镇。无时摘奸。严加警饬。而年凶停巡时。亦令防营依营将例巡视管下郡邑。则既无远地来往之弊。且无军备疏虞之患。如江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6H 页
界则本府仓舍在于满浦高山城内。冬春例有巡仓之行。因令点视诸镇军器。检饬各处把守。则便如巡历。事甚便当。并令定式申饬。而昌城移邑之举。因顷年御史所陈。姑为中止。两处利害得失。已悉于书启。参定可否。惟在庙堂。而数年之间。尚无皂白。民心疑惑。靡有所定。其在国体。不可一向因循。如欲更加审慎。宜 命道臣待秋巡审察以闻。以为指一分付之地。
一。江边镇堡之设。盖为严把守报警急之地。而若干土卒。皆属于各其官。试以满浦言之。处于沿江之首。最称要害之处。而自移防营之后。体貌渐下。无一手下亲兵。重镇如此。他尚何论。曾前兵乱时。有一边将手持印信。窜伏岩窦。边人至今传笑。设又有难。不过如斯。朝家每论岭隘据守事。必曰某地某镇守之。某处某堡守之。各定信地。临急退保云。而所谓佥使万户。无非无军之将。虽有险隘。谁与守之。凡事之空言无实。类多如此。可胜叹哉。况其土卒使役于镇将。名属于本官。携贰分裂。不一其心。临乱奔赴之时。全无统领。中道逃散。势所必至。于彼于此。俱无所益。臣谓镇堡土卒。勿属本邑。一并划给。以佥万户兼带千把
一。江边镇堡之设。盖为严把守报警急之地。而若干土卒。皆属于各其官。试以满浦言之。处于沿江之首。最称要害之处。而自移防营之后。体貌渐下。无一手下亲兵。重镇如此。他尚何论。曾前兵乱时。有一边将手持印信。窜伏岩窦。边人至今传笑。设又有难。不过如斯。朝家每论岭隘据守事。必曰某地某镇守之。某处某堡守之。各定信地。临急退保云。而所谓佥使万户。无非无军之将。虽有险隘。谁与守之。凡事之空言无实。类多如此。可胜叹哉。况其土卒使役于镇将。名属于本官。携贰分裂。不一其心。临乱奔赴之时。全无统领。中道逃散。势所必至。于彼于此。俱无所益。臣谓镇堡土卒。勿属本邑。一并划给。以佥万户兼带千把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6L 页
总哨官之名。属于防营。受其节制。平时则管束作队。常常习鍊。临急则部分往赴。协力同守。则上下相管。稍有边将模样。缓急可以得力。并令施行。
一。江边镇堡中江界之从浦。渭原之吾老梁。昌城之甲岩。残弊特甚。所率土卒不过六七名。或三四名。烟台把守。无以替换。军卒立番。四时长在。实非人所支堪之役。号冤之声。有不忍闻。而为边将者。炊饭刈草。身自为之。殊无官吏貌样。良可矜闷。乞 命兵营速讲救弊之策。划给镇卒。以为成样之地。此外诸镇。无非残弊之处。不可无别样顾恤之举。镇堡近处。空閒之地。许令边将募民耕作。新入之人。勿侵军役。使得安存。所收火税。俾补需用。则庶有资赖之益。
一。江界之楸坡镇有三处烟台。而其中石茸烽。即四郡相应之地。自四郡废弃之后。无处可应。而迄今仍存。诚甚无义。残镇土卒甚少。把守烟台。无以备数立番。如此无用之处。亟宜罢之。使有一分推移之道。
一。江边边将异于内地。徒以朔料资活。而近以凶年减料。不能自给。间有饥馁之患。边戍乘障。为任最苦。不幸有变。先被贼锋。常时尤宜优恤。况积年勤仕之类。仅得一官。而千里绝塞。备尝艰苦。常年料米。元来
一。江边镇堡中江界之从浦。渭原之吾老梁。昌城之甲岩。残弊特甚。所率土卒不过六七名。或三四名。烟台把守。无以替换。军卒立番。四时长在。实非人所支堪之役。号冤之声。有不忍闻。而为边将者。炊饭刈草。身自为之。殊无官吏貌样。良可矜闷。乞 命兵营速讲救弊之策。划给镇卒。以为成样之地。此外诸镇。无非残弊之处。不可无别样顾恤之举。镇堡近处。空閒之地。许令边将募民耕作。新入之人。勿侵军役。使得安存。所收火税。俾补需用。则庶有资赖之益。
一。江界之楸坡镇有三处烟台。而其中石茸烽。即四郡相应之地。自四郡废弃之后。无处可应。而迄今仍存。诚甚无义。残镇土卒甚少。把守烟台。无以备数立番。如此无用之处。亟宜罢之。使有一分推移之道。
一。江边边将异于内地。徒以朔料资活。而近以凶年减料。不能自给。间有饥馁之患。边戍乘障。为任最苦。不幸有变。先被贼锋。常时尤宜优恤。况积年勤仕之类。仅得一官。而千里绝塞。备尝艰苦。常年料米。元来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7H 页
薄略。而减给之后。尤无以糊口。良可矜念。况此所减。不过若干斗。未必尽归于饥民口吻中。所收者少。所损者多。恐非大体之所宜。亟 命复旧。自今以后江边边将。则虽遇凶年。勿为减料事。定式施行。以示别样轸恤之意。
一。沿江把守之卒。为役最苦。而其中江界尤甚。他邑则守在人居近处。朝往暮来。无赍粮远赴之弊。而本府之民。入把于废四郡千里无人之境。方当农节。负粮而行。豺虎为邻。昼夜巡江。四月而入。九月而还。逐年如是。所持粮资。处处乞贷。困于逋债。至有破家卖身者。生年十岁。即隶此役。未死之前。长不得免。实是他邑所无之苦役。良可伤怜。故参判李世载为监司时启闻变通。勿论岭内外。入把将卒粮米。以还上每名六斗式分给。除耗捧上。甚大惠也。但其中贫残之民。连值凶年。还偿无路。多有逃散之弊。不可不别为轸恤。自今以后。江界府废四郡入把之卒。设赈之时。依饥民乾粮例。所给还上。特为白给。则大为慰悦边氓之道。
一。江边列邑及镇堡。多置槽船。称以马尚。守令边将。或使人渔采江中。多有贻弊军民之事。奸民又或有
一。沿江把守之卒。为役最苦。而其中江界尤甚。他邑则守在人居近处。朝往暮来。无赍粮远赴之弊。而本府之民。入把于废四郡千里无人之境。方当农节。负粮而行。豺虎为邻。昼夜巡江。四月而入。九月而还。逐年如是。所持粮资。处处乞贷。困于逋债。至有破家卖身者。生年十岁。即隶此役。未死之前。长不得免。实是他邑所无之苦役。良可伤怜。故参判李世载为监司时启闻变通。勿论岭内外。入把将卒粮米。以还上每名六斗式分给。除耗捧上。甚大惠也。但其中贫残之民。连值凶年。还偿无路。多有逃散之弊。不可不别为轸恤。自今以后。江界府废四郡入把之卒。设赈之时。依饥民乾粮例。所给还上。特为白给。则大为慰悦边氓之道。
一。江边列邑及镇堡。多置槽船。称以马尚。守令边将。或使人渔采江中。多有贻弊军民之事。奸民又或有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7L 页
潜渡犯越之患。事极骇然。不可不痛禁。如渭原三江渡涉处。则虽非大路。亦不可全无。许令留置一只。而官封陆置。官行过涉之外。更不敢私用。此外各邑各镇一切禁断。不得留置。苟有如前渔采之弊。随现重究。实为申严边禁之一端。亟 命申饬。
一。义州国之咽喉。素称雄府。财货委积。人物殷富。不幸有变。先被贼锋。最为西路要冲之地。而城池颓夷。军务不举。边圉之事。良可寒心。莅此州者。实兼牧御之权。为任至重。而近来朝家多不择人。辄作法从超躐之阶。平时尸居。犹冀无事。脱有警急。其将奈何。宜自今别为慎𥳑文官中以才器见称人。无论资格。各别择送。间或以武臣曾经将任有地望廉声者差遣。其于修举军政之道。庶有所益。且本府白马山城。在于大路不远之地。山势险峻。眼界阔远。直瞰朔野。且与沿江烽燧相望。境内险隘。无踰此城。虽不必为久守得力之处。犹足为士女避兵之所。故兵使林庆业始为设筑。意非偶然。而朝家拘于约条。全不修补。一任其毁圮。良可惜也。臣于过路历入审视。则旧筑城堞。犹多存者。城内又多石子。临急修筑。亦自不难。宜令本府择武士中勤实解事者。定为别将。为先守护
一。义州国之咽喉。素称雄府。财货委积。人物殷富。不幸有变。先被贼锋。最为西路要冲之地。而城池颓夷。军务不举。边圉之事。良可寒心。莅此州者。实兼牧御之权。为任至重。而近来朝家多不择人。辄作法从超躐之阶。平时尸居。犹冀无事。脱有警急。其将奈何。宜自今别为慎𥳑文官中以才器见称人。无论资格。各别择送。间或以武臣曾经将任有地望廉声者差遣。其于修举军政之道。庶有所益。且本府白马山城。在于大路不远之地。山势险峻。眼界阔远。直瞰朔野。且与沿江烽燧相望。境内险隘。无踰此城。虽不必为久守得力之处。犹足为士女避兵之所。故兵使林庆业始为设筑。意非偶然。而朝家拘于约条。全不修补。一任其毁圮。良可惜也。臣于过路历入审视。则旧筑城堞。犹多存者。城内又多石子。临急修筑。亦自不难。宜令本府择武士中勤实解事者。定为别将。为先守护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8H 页
树木。增聚石子。以为渐次修缮之计。民情亦皆如此。亟 命施行。
一。昨年因边倅疏请。有江边七邑试才之 命。实为耸动边民之举。而旋以年凶停止。民心莫不缺望。朝家既以许施之后。不可延拖。以孤其望。 特命趁秋冬设行。试取文武人才。以慰边情。
陶庵先生集卷八
讲义
[讲义](筵话并录)
乙巳八月二十八日昼讲入侍。 上讲孟子觳觫章抑王兴甲兵以下。新受音后。侍讲官金龙庆曰。上章既以心为甚发端。故此章又以快于心有问。盖齐王有爱物之心。而无仁民之心。故孟子之问如此矣。同知事李縡曰。若以宣王谓专无仁民之心则过矣。第其爱物之心重且长。仁民之心轻且短。故孟子之言如此。欲王之度之也。 上曰。其言好矣。检讨官权𥛚曰。孟子一篇。都是遏人欲存天理。人君必以遏欲存理为务可也。而宣王徒知辟土地朝秦楚为务。而不知兴甲兵危士臣。故孟子之言如此矣。 上曰。其言切实矣。縡曰兴甲兵危士臣。实非人心之所快。宣王既不忍于觳觫之牛。则岂独无是心。特为私欲痼蔽。不之觉耳。故孟子设为此语。欲为感发本然之仁心。
一。昨年因边倅疏请。有江边七邑试才之 命。实为耸动边民之举。而旋以年凶停止。民心莫不缺望。朝家既以许施之后。不可延拖。以孤其望。 特命趁秋冬设行。试取文武人才。以慰边情。
陶庵先生集卷八
讲义
[讲义](筵话并录)
乙巳八月二十八日昼讲入侍。 上讲孟子觳觫章抑王兴甲兵以下。新受音后。侍讲官金龙庆曰。上章既以心为甚发端。故此章又以快于心有问。盖齐王有爱物之心。而无仁民之心。故孟子之问如此矣。同知事李縡曰。若以宣王谓专无仁民之心则过矣。第其爱物之心重且长。仁民之心轻且短。故孟子之言如此。欲王之度之也。 上曰。其言好矣。检讨官权𥛚曰。孟子一篇。都是遏人欲存天理。人君必以遏欲存理为务可也。而宣王徒知辟土地朝秦楚为务。而不知兴甲兵危士臣。故孟子之言如此矣。 上曰。其言切实矣。縡曰兴甲兵危士臣。实非人心之所快。宣王既不忍于觳觫之牛。则岂独无是心。特为私欲痼蔽。不之觉耳。故孟子设为此语。欲为感发本然之仁心。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8L 页
其至诚开导之意。想见于千载之下矣。 上曰。其言好矣。縡曰。宣王见觳觫之牛而不忍杀。仁心本自蔼然。至于以羊易牛则不能自解于百姓之言。此心已昏蔽矣。及夫孟子开陈仁术而后。于予心有戚戚。是则本心复发见矣。然而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则茫然莫之省。孟子又以权度之说。请王度之。则似有犁然开悟之端。而至于笑而不言。则其所大欲者。亦自知其歉愧而不欲言。此又私心也。及以吾悯请明教我为言。则良心复发见。而卒不能扩充以行王政。此一篇之中。宣王之心。出入昏明。历历可见矣。夫仁者人也。人君孰无仁民之心。而患不能体验。如此等章。不可徒以文字读之。一一反之于吾心。常曰予有是心而无或如宣王之蔽痼欤。勿看作告宣王之言。常若亲听于孟子。必以察识扩充为务。则足以保民而王。亦可谓善读孟子矣。 上曰。其言最善。当各别体念。縡曰。乐岁终身饱之岁字。先正臣李滉以为非指一岁。当活看为言。此有先儒定论。故敢达矣。 上曰然矣。縡曰。民以食为天。无食则何以为生。臣久在乡闾。惯见民情。民情遇丰年则良。遇荒岁则恶。孟子之言信然矣。此上下两章。一则升平气象。一则衰乱境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9H 页
界。即今 殿下赤子。饱乎苦乎。死亡乎免于死亡乎。殿下闷恻之意。每溢于丝纶之间。其视齐王之不忍一牛者。悬矣。而尚不能行一善政。民不蒙其泽者何也。宣王有此仁心而不能扩充者。其所大欲。固在辟土地朝秦楚而然也。臣不敢知 殿下之欲。在于何事耶。 上曰。所谓私欲者。岂必如齐王兴甲兵危士臣而已哉。凡有一己私意。皆是欲也。予素乏工夫。何敢望扩充之道。常时行事。俱未免私意。今闻此语。可不猛省焉。縡曰。扩充之本。都在于 殿下一心。岂可先为退托自画乎。 上曰。予非欲退托自画。未扩充之前。皆私欲。故如是言之耳。縡曰。克得一分人欲。扩得一分天理。譬则阴消则阳长矣。 殿下于一念萌处。察其公私。知其为人欲也则必遏绝之。彼本然之仁心。自然泉达而火燃。即此而推之。足以保八域矣。朱子集注察识扩充四字最有力。愿 殿下就此体验而力行之。毋令后人若今日之恨齐王也。 上曰所陈皆好。可不惕念焉。权𥛚曰发政施仁。王政之所先。故 肃庙朝亦有优老之典。今者 陵幸时。若选本州老人赐给食物则好矣。縡曰儒臣之言固有见。而近来恩泽非不足矣。若只施优老之典于杨民。则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79L 页
此特区区小惠。何示人不广哉。今 殿下发政施仁。制其恒产。使人人各知养老。此为王者博施之政也。上曰。 先朝温幸时恩典。实出常格之外。昨者 陵幸。招问杨民。盖为 十二陵奉安之地。责役必多。故欲知民弊而招问矣。至于特施优老之典则适足以示人不广也。杨民适见而知之矣。此外不知有几个可恤之人耶。博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然若以 陵幸时所见。只施赏典则似偏隘矣。宰臣之言甚善。此是猛省处也。縡曰孟子之言。句句皆实。五亩之桑。百亩之田。鸡豚狗彘等事。似若寻常。而为齐梁之君各陈者。盖实政也。庠序之教。与论语庶而富而教同义。夫无教则虽有常产。必不能养老。结语中只言帛肉饥寒。而不及孝悌之义者。盖包在其中矣。 上曰其言好矣。縡曰人君当黜霸功行王道。王霸之分。不必见于事为。只此一念之间。公则王。私则霸矣。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具此生理。自然有恻隐慈爱之心。而不能扩充则便梏丧之矣。 殿下不忍人之心。往往发见。而终未见扩充之实效。非无此心。而夺于功利之私者。岂独齐王一人哉。孟子一书。主于遏人欲存天理。而尤严于王霸之别矣。朱子曰恐孤负此翁。此翁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0H 页
即孟子也。 殿下必以朱子之言服膺而存省幸甚。上曰其言尤好。当体念焉。縡曰。 殿下讲后温习之工。未敢知如何。而所讲行数似多。莫如从少读之。详玩意味之为得也。 上曰曾在 先朝。觳觫章分二而进讲。故今亦体此为之矣。縡曰 殿下自前所讲。未知何书。而第闻已讲论语云。读书次第。必先论语次孟子。自可有循序致精之效。而读书之法。温习后随疑讲确。方觉有进。不可草草一读而止。况此章及浩然章。义理无穷。尤当减其行数而熟讲也。 上曰经书异于看史。不须多。只要熟看。岂非胡氏之注说乎。温习后讲论之语尤好矣。参赞官洪铉辅曰。此后则若定以三十行则好矣。 上曰承宣之言好矣。縡曰。经传之注。朱子一生用工处。自有无限意味。此注人视之不若论语大学之注。而实则不可上下。若于此潜心熟玩。庶可因朱子之注而知孟子之心矣。 上曰然矣。 上曰吏曹参判进来。縡进伏。 上曰。庚子冬 因山时。见卿于 明陵。日月几何。卿之髭发已皓白矣。不觉感伤。卿之叔父事。至今思之。伤怛于心。今又见卿。尤为怆然矣。縡曰。臣于 肃庙丙申年间。以承旨入对 大行朝。以 山陵都监堂上。一肃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0L 页
天陛。辛丑 练祥时又造朝。乞解铨职以军衔入参内班。而诚浅不能上格。遂哭于阙外而退归。卒不得一近 清光矣。今于祸衅流离之馀。复登 天陛。追念往昔。不觉感泪之纵横。臣之叔父抱冤泉下久矣。向赖天日下照。丹书一洗。哀荣备至。阖门颂祝。不知死所矣。至若无状贱身。乃蒙记识于积岁之后。悯其衰白。德意丁宁。揆诸涯分。实有过福之惧。惶恐感激。益不知所达。 上曰向者卿之引嫌过矣。学术高明。予已知之矣。不能早致者。莫非予之诚浅。今幸致之。卿既是出身事君之人。异乎山林高蹈之士。则岂可迈迈乎。予必留卿。卿其出入经筵。补予不逮。縡曰。臣之积衅多矣。人臣事君。夷险燥湿。义所不择。向年均田之 命。不过一时往役。而臣乃抵死力避。自速威谴。臣既自知以私废公。决不止此一事。如是而虚縻荣禄。巧占便宜。又臣之所深耻。惟当没齿屏废。以为人臣不识分义者之戒矣。且臣母五十五岁。臣猥以终养为请 肃庙。至降情理矜怜之 教。今则母年已七十矣。使臣在朝供仕。亦当退而乞养。况已退者。其可复进乎。臣之踪迹。岂敢以经筵官自处。而只为一瞻 天颜。冒昧入来。今则志愿满足。虽退填邱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1H 页
壑。亦无憾矣。 上曰 先朝虽有一时警责。此不过未及洞烛卿情事。岂可以此为嫌。且古人有言。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卿之心事。虽未及暴白于 先朝。及今殚诚补予。自可为暴白之道矣。予虽诚浅。终岂舍卿乎。縡曰。 圣教勤恳若此。益增感泣。臣虽无状。岂敢自阻于 先朝匪怒之 教哉。臣罪臣实自知。圣上虽欲曲恕。臣义当自废矣。孤负 恩旨。大增死罪。 上曰卿之引嫌。终过矣。縡曰。臣有向者一疏。言涉狂愚。不足以概 上心。乃蒙 圣度宽容。过赐嘉奖。至以座右铭为 教。不独微臣之荣。 大圣人察迩之德。孰不钦叹也哉。臣既入瞻 天颜。倍激愚衷。请更申未尽之怀。臣窃观三代之际。人君有道之多。而无道之少。此无他。其时君臣上下所相勉戒者。不越乎畏天敬天。寻常言语。动必称天。朝夕只见天长在眼前。以至一动一静一言一事。常若有赫然临之者。非僻之心。自不敢萌。敬畏之念。自不敢息。书所谓上帝临汝。顾諟天之明命。诗所谓无曰高高在上。天惟显思。又曰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朝。及尔游衍者。皆此意也。后世无道之君。不知有此道理。其不慢天者几希。慢天而国不亡者有之乎。夫人君。天也。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1L 页
殿下东方之天也。天之所以为天。只是至公无私。至诚无伪而已。人君既继天立极。则事事物物。莫不各有一个天理。所以酬酢万变者。不过廓然大公。物来顺应。不可容一毫私智于其间矣。 殿下必于一念之顷。默察其孰为公孰为私孰为诚孰为伪。去其不如天者。存其如天者。则是亦天而已矣。天者。以理言之则道也。以命于人者言之则性也。其气则又浩然塞乎天地。中庸说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而只曰诚之不可掩如此。盖天人之理与气一也。所以中和之功能。至于天地位万物育之域矣。 殿下苟以体天存心。则意思自然恢廓。语其细密工夫则又当戒惧谨独。以致中和之极功矣。夫以匹夫而致中和。犹令一家有位育之验。人君独不能然乎。其位育之盛。足与尧舜齐美。吾东方亿万苍生。庶几复见三代之治。岂不休哉。张子曰为天地立心。程子曰天德王道。其要只在谨独。惟 殿下懋哉懋哉。 上曰其言当体念不忘矣。縡曰。人主一身。即 宗社臣民之所依托。顾不重欤。方今 储贰蚤建。大系民心。而国势终是孤单矣。 殿下上为 宗社。下为臣民。宜不敢自轻其身。而窃闻即阼以来。早夜孜孜。政事无一壅滞。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2H 页
忧勤可谓至矣。然而文王之不遑暇食。盖急于惠鲜怀保。咸和万民。岂区区劳弊于簿书之末哉。圣人所慎者疾。至列于齐战之下。其意深切。慎疾之道。惟当以清心寡欲为本。朱子曰今日之事第一。惟劝得人主收拾身心。保惜精神。惟 殿下戒哉戒哉。 上曰其言尤好。各别留意焉。縡曰。先正臣宋时烈当 孝庙初服。陈戒以为 殿下居丧之礼。明白纯粹。无少瑕翳。则聪明日益。志气日刚。大有益于进学矣。且引相在尔室不愧屋漏之诗。非先正不能进此言矣。臣惓惓之忠。未能自已。为 殿下诵之。切愿深留 圣意。 上曰当体念焉。縡曰。臣伏闻 东宫天资岐嶷。实是 宗社无疆之福。然辅翼之术。莫急于早教谕。小学始教。亦先择保母矣。虽在冲岁。如宦妾之在傍者。必择其谨良。毋令导以非义。外而抄选端方之士。日侍讲筵。使相亲熟而擩染。 殿下又频致座右。以小学所论陆绩怀橘黄香扇枕之类。只如俗说。使晓此道理则可以感发冲年之善心矣。第 殿下或于燕閒之际。一有怠惰之气玩好之具。 东宫必视以为法。先须表里动静。粹然一出于正而后。方可为燕翼之谟矣。 世宗大王尝下教曰。 东宫有过。实予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2L 页
有过。此实 祖宗明训。尤不可不体念矣。 上曰。更当留意焉。縡曰。臣向伏见 殿下有惜阴之 教。大禹以后人君鲜能为此言矣。况 殿下昨经 陵幸。今又进讲。勤学之诚。可谓至矣。但学问之道。贵在知要。而立志为先。窃闻 殿下尝以晚学为叹。而朱子谓三十则从三十立脚跟。四十则自四十立脚跟。又以一敬字为填补小学之法。此 殿下所当服膺处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大而君臣父子。小而日用事为。皆当穷其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而惟古之圣人。能尽其性。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之大法。欲穷其理而不即此以求之。无异面墙而立。此所以为学莫先于穷理。穷理必在于读书也。读书之要。必先去其怠惰间辍之习。贪多躐等之病。要令潜心玩绎。意味浃洽。自然心与理会。欲罢不能。杜预所谓怡然理顺。涣然冰释。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如是而后方可谓读书人耳。然而读书与存心为一事方得。人君一身。万机丛集。读书之暇不多。若待无事静坐而后为学。则恐无其隙。必如许衡所谓虽在千万人中。常知有己而后。无事而虚寂。以养其体。有事而照察。以正其用。 圣学脚跟。于此立矣。然则居敬持志。又当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3H 页
为读书之本。此非臣言。乃朱子之训也。所谓居敬。亦无别法。臣之最初所陈上帝临汝之说。亦此意也。 殿下不于此用力。而徒以昼筵进接。为应文备数之资。则是有勤学之名而无勤学之实矣。愿 殿下勉哉。 上曰。所陈之言皆切言。当各别留意焉。縡曰。民生倒悬之意。因文义陈达矣。目今八路民生之有恒产者几何。山泽之利。尽归于诸宫家各衙门。许多田土。都为士大夫农庄。其能保守祖先以来相传基业者。百无一二。何暇于仰事俯畜之乐乎。况白骨邻族之弊。罔有纪极。荡析流散。墟落萧然。扶老携幼。啼哭满路。 殿下深居九重。何以尽知其情状乎。三南国之根本。而今年已判赤地。闻下直守令之言。则赈厅亦无粟可救。只令守令拮据。大臣又以监赈御史为有弊而不为发送。御史固未必有益。而守令既无拮据之策。朝廷又无监赈之举。彼嗷嗷望哺之民。何所恃而不为离散乎。自古乱亡。必在于凶荒饥馑之馀。黄巾,葛荣之乱。亦足为鉴。不幸桴鼓一警。则八域有土崩之势矣。思之至此。凛然寒心。臣不敢知自 上或有别样救济之策乎。 上曰。以即今民事言之则岌嶪二字。犹是歇后语也。梁惠王移粟之事。此特末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3L 页
务。而今日则末务亦不得为之矣。縡曰。移粟固末务。而亦不得为之。则其将立视其死而已乎。君之于民。犹父母之于子。孟子亦曰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父母之于子。为之趋利避害。无不用极。今有赤子饥饿将死。宛转叫呼于其侧。则其父母之心何如也。 殿下苟以此为心则当玉食而念其顑颔。自不忍下咽。御锦衣而念其悬鹑。不自知为煖。虽九重深邃。而仁民惠泽。自可潜孚于千里蔀屋之下。臣恐 殿下不能然也。 上曰。予诚有是心。而不能行救民之政。民谁信之。予亦敢谓有是心乎。縡曰。 圣教诚然。 殿下有实心则必有实政。而既无实政。臣知 殿下之心不实也。 上曰。予虽有是心。蔀屋之下。恩未及焉。正犹唐德宗之事矣。百姓谓有大振作之举。而徒归文具。终无实效。予若有实心则决有大振作之举。而每欲设施某事。而不无甲乙之论。上下委靡。不得振作耳。人君固是民之父母。而在朝之臣。亦与民同胞。当以救民之术辅导之矣。縡曰。 殿下毋以唐德宗事 下教。汉唐以下。臣不欲闻也。 上曰。唐德宗犹尚如此故云耳。非以德宗为可法也。縡曰。小臣所望于 殿下者。三代之治也。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4H 页
不忍人之政。文王之心。视民如伤。故其见于政者。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不征。泽梁无禁。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矣。今 殿下不能如文王之发政施仁者。以其无如伤之心也。朱子诗曰若知赤子元无罪。合有人间父母心。此言尤痛切。 殿下苟以此存心。则不患无救民之政矣。古人以国无三年之蓄。谓之寒心。今则国无一年之蓄矣。今年三南虽大歉。诸路则稍稔。而人心犹遑遑若不保朝夕。不幸嗣岁或值荐荒。则举国将枯涸。虽欲不亡得乎。今日时势。殆同乱离。惟当以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为准。犹可以救得一分。 殿下其可视之以宴安无事。而不思所以大警动之举乎。 殿下临御以后。无他施措。自春至秋。国有大论。此盖天理民彝之大者。 圣心之所蔽惑。惟此事为可见。故臣之前疏亦盛论矣。此事苟以义理裁量。则亦可一言而定。而上下相持。徒损国体。民忧国计。阁置一边。宁不慨然。为今之计。惟有亟下哀痛之诏。以系八路涣散之民心。内而宫中服御器用。痛自剋损。外而诸司冗费。十分节省。律贪赃革奢侈。且 诏庙堂诸臣。速讲救民之实政。使孑遗之民。获蒙若保之泽。千万幸甚。 上曰其言俱善。燕閒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4L 页
之时。各别猛省焉。縡曰。 圣上虽下哀痛之 教。若无实惠则民亦不信之矣。抑臣有所献。向者疏 批。有今之彰义。即古于义之 教矣。于义是 孝庙私邸耶。 上曰是 仁祖大王本宫矣。縡曰。 圣批所引 仁祖事。可见 圣意之攸存矣。内司则其来已久。然八路疆土。尽是 殿下所有。何必属之私宫而后为好哉。如龙潜旧第。犹或守护。而其所属外方折受处。一切革罢。以示 德意。则大有光于 圣德矣。上曰其言好矣。然宰臣未知此事出于昨年冬举条中耶。当初置之之意。亦有所思。未来之事。不必明言。而后来亦不无一分除去民弊之事耳。縡曰。臣实迷甚。但知私宫之为民弊。不知除去民弊之为何事也。仁祖朝故事固有之。而特 命革罢。岂不大慰民心乎。 上曰予非特效 仁祖故事也。縡曰。我 仁庙中兴圣君。丰功伟烈。可法者非一。 殿下何必独取此一事。今若革罢则实有光于 仁庙矣。然以臣龃龉一言。安可望感回 天听。况心不欲而强为之则虽罢私宫。其私心犹在。何益之有。 殿下睿学高明。苟深念八域皆吾土。王者无私财之义。又念财聚民散。财散民聚之训。于此而涣然开悟。则将不待臣言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5H 页
而特 命革罢矣。更愿 留意焉。臣又闻其宫近来复有折受处云。此何事也。岂非有损于 圣德乎。 上曰折受之事。元无之矣。縡曰。若臣误听则幸矣。或有之则百姓虽无知。方在嗷嗷之中。而夺其世业。属之私宫。其怨言何如。又将谓 殿下何如也。 上曰其言尤好。更当加意焉。縡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王者奉三无私。以劳万民。此大公之道也。唐太宗之责庞相寿曰。我昔为王。为一府作主。今为天子。为四海作主。不可偏与一府恩泽。臣才以 殿下勿引汉唐为请。而太宗之言。犹可取也。臣闻 殿下于旧时春坊翊卫司僚属。多示庇护之意。此亦示人以私之一端也。且以顷日掖隶事见之。 殿下于近习。恐不无私 恩也。况阉寺之祸。必至亡国。试念向来尚俭事。岂不大可惧哉。此路一开难防。毋曰吾威明足以检制而忽之。必须痛远近习。一以严宫禁杜私径为戒。国家幸甚。 上曰宰臣之言如此。可不惕念哉。第于春坊旧僚。非有私之之意。见其人而知其人。故间有所云云矣。予若有如此之意。而又有如此之言。则亦岂诚实乎。縡曰。人君规模狭小则不可以大有为。臣愿 殿下勿以煦煦为仁。勿以察察为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5L 页
明。开广聪明。恢拓心胸。务以致广大为意焉。臣于前疏。以心之大小为言。今日陈对。复以体天为第一义者此也。 上曰。眷眷如此。别为体念焉。縡曰。人君为治。必以用贤为务。而我国专尚科目。科目中人未必皆贤。岩穴读书之士。致之朝端。岂不大有益于治道哉。汉时隐者被徵辟叹曰。后宫千数。其可减乎。厩马千匹。其可损乎。遂不至。隐者犹如此。况道学自重之士乎。夫使天下之士。欲立于朝者。都在人君为政之如何。乐善好德。治教清明。则贤者将于于而至。况以诚礼待之。焉有不至之理乎。曾在 孝庙朝。先正臣宋时烈,先正臣宋浚吉一时被 召。羽仪王庭。近来儒者不出。成一规模。或有身不出户庭。而坐致台司矣。大凡待贤之道。贵在诚意交孚。 恩数不必过隆。爵秩不宜骤高。 恩数过隆则当之者不堪。爵秩骤高则其进也愈难。昔程子以布衣被召为校书郎。愿一见而后命官。及充崇政殿说书。则又辞曰若言可行。敢不就职。儒者法门。本自如此矣。愿 殿下凡于徵辟之士。勿虚縻以爵秩。过纡以 恩数。务积诚意。必期招徕。使之出入经席。辅导 君德。则世道幸甚。上曰所陈尽好。可不留心。但古人有言。责人则明。卿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6H 页
则必欲退去。而犹谓必致岩穴之士者。果何如也。縡曰。臣本科目常调。素乏才能。岂敢比拟于岩穴之贤乎。臣之必欲退归者。不过抱疾婴衅。不堪从仕。只愿守得一段廉义矣。縡又曰。人主之职。非独治民。实主一世之师道。季世君人。鲜能知此道理矣。近来先正寖远。士习大坏。惟逐逐于科业。而瞢然于经学。此非细忧。贤关实国家元气。而 殿下又折辱之。三百年培养之意尽矣。自今大比之外。勿为频设科举。一以经术导迪而后。方可培植元气。丕变一世矣。大司成固当极择久任。以责其效。教官之职固微末。而所关甚大。彼童蒙之流。虽似眇小。他日卿相。皆由此出。不可不预存养正之工。教官得人而后。卿士子弟方可趋向。铨官入对时。申饬以学行之人。使之各别择选恐宜。 殿下实兼君师之义。故有此仰达矣。 上曰。予当体念焉。洪铉辅曰。臣闻宰臣之言。缕缕陈勉。至于救民之意尤切矣。必有大振作然后可以济活民生。未知以何策为之乎。 上曰。宰臣之言好矣。可不体念乎。洪铉辅曰。似闻赞善有欲去意。 殿下必以诚礼勉留何如。 上曰顷于赞善入侍时。以出入前席。讲讨文义为 教。而径以赞善之职还授。故有欲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6L 页
退之意。此莫非予诚意未孚之致耳。俄者宰臣所陈勿縻以爵秩者诚然矣。洪铉辅曰。宰臣在此。言之未安。然宰臣之文学。为一世所推。 殿下必以诚礼勉留。出入讲筵。讨论文义似好矣。且史局之役。无人可托。今若以修史之任。一委宰臣。则岂有退去之义乎。上曰。五载之内。再遭 天崩之痛。心神错乱。忘却未暇言矣。承宣先为发端。吏参更为进来。 先朝实录。尚未讫工。卿兼带史局之任。岂不重欤。以凡人论之。父兄之文字。必欲纂次成集。固是至情。况 先朝修史之役。其重何如。卿若专意修史。则如顷者大臣所达以军衔待卿。卿亦无所难矣。卿何以为之耶。縡曰。贱臣去就。有若江海之凫雁。而 圣教勤挚若此。惶感无地。 先朝实录汗青无期。固群下之所共忧悯。而顾念才学浅短。决不敢担当。况臣退伏田庐。今至十数年。今若自托于 先朝实录之重。因仍不去。贪冒荣禄。则其为去就。将作何如人也。实录乃重事也。惟其体重也。故必须慎择其人。以委编摩之役。方可以徵信于来世。若使去就无义之人当之。则安在其重实录之意哉。 上曰。卿言终为过矣。縡曰。分义虽严。廉隅亦重。臣虽被重谴。不敢冒当矣。洪铉辅曰。宰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7H 页
臣之言。出于谦慎之道矣。若以诚意勉留则似无固辞之义矣。 上曰。若以清显之职待之则辞之犹或可也。许递本职。只以史局之任委之则岂可过辞乎。縡曰。本职臣之虚带。已阅六朔。如蒙变通。诚为大幸。而至于修史之任。终不敢当矣。洪铉辅曰。 殿下若以诚礼眷遇而勉留。则宰臣似不过辞矣。 上曰。承旨向在玉署。常陈勉戒。今处银台。又如是眷眷。诚甚嘉尚矣。各别留意焉。权𥛚曰。宰臣以难进之义。毕陈矣。 先朝实录。何等重大耶。臣亦待罪史局郎厅。详知史局之事矣。都厅及堂上。俱以本职兼带。修史纂修之日常少矣。决无讫工之望。宰臣所带本职若递之。而专委修史之任则似好矣。金龙庆曰。宰臣有必退之志。然 肃庙朝实录史役。犹不至十年矣。宰臣今若许递本职而入直史局。专意纂修则数年之内。可以讫工矣。 宣庙朝实录癸亥后。故判书李植使之专任而讫工。今可法古矣。 上曰李植即号泽堂人耶。佥曰然矣。 上曰。实录正如今时之迁延则岂有汗青之期乎。金龙庆曰。若以史局之事任之。则宰臣岂有可辞之义。而向者疏辞。只以文字答之。不为施行。故宰臣不欲留矣。 上曰。所言当加意焉。縡曰。
陶庵先生集卷八 第 187L 页
小臣一参 练祥而来。今幸一瞻 清光而退。非以一言争去就也。 上曰。后日当有 下教。一番登对后更为去就可也。縡曰。小臣欲守士夫廉隅。有此退归之志。决不可仍留矣。 上曰。久闻其名。日昨疏中警戒箴诲之语。予已嘉尚矣。今又亲听其言。勉戒之意。眷眷不已。且其首段所陈之语。与敬斋箴意一般。非所得之深。乌能如此。予决难舍卿。卿于日后更为入侍可也。縡曰。迂贱之言。无一可取。而过蒙嘉奖至此。惶恧罔措。臣既一侍讲筵。明日退填丘壑。亦无所恨。使下之道。亦不当以爵禄束缚之也。 上曰。此则异于爵禄束缚者矣。卿欲以军衔处之则虽终身许之不难矣。縡曰。臣之不敢仍留之状。已悉于前。惶恐之外。更无所达。仍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