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陶庵先生集卷三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x 页
陶庵先生集卷三
 诗[三]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58H 页
立春(甲寅)
岁月日时俱得寅。人而可以独违仁。须信赋生天厚我。灵台自有四时春。
其二
四运无端集夏时。恭将一治祝 宸慈。上穹自有无言妙。斗柄旋来人不知。
其三
五十人生似醉迷。穷庐素发意悽悽。汝曹勉勉同为善。起自今年第一鸡。
次赠金道叔(就徵)
春鸣还自代秋吟。物物真如竞分阴。四十男儿也不小。莫教虚负最灵心。
其二
天时人事独沉吟。一气非阳便是阴。为己为人谁识得。难欺先有自家心。
上元
节气无端自南北。月轮随地却高低。老农占验还多事。俟命修身理即齐。
二月十九日早起作
点滴通宵雨。安舒势好哉。众心醺似酒。百蛰听如雷。妙入无声处。功由不息来。读书新意味。霁色满池台。
哭姜生(演)次其临绝韵
高栖太白谷。旧德晋阳门。随身小学在。归去不惭魂。
其二
生死无穷恨。何由更及门。他人好收骨。老子独伤魂。
其三
面上他乡草。天边望子门。题诗与老阮。恐有未招魂。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58L 页
暮春复游斜川。拈渊明饮酒诗。分韵各赋。
昊天及尔游。出门欲何之。熙熙坐阳春。如见太古时。斜川昼夜流。余怀实在玆。人道贵不息。努力勿复疑。野外一尊酒。年年且同持。
湖峡过路题伏龟亭(亭在木川有尤翁笔)
老木有古意。清川流不停。秋阳无限思。独上伏龟亭。
飞来庵敬次同春先生韵
轻阴迟野日。冷溜响风台。坐叹书边蠹。行怜屐处苔。高天惟见斗。百蛰未闻雷。咫尺有玆境。云胡不上来。
过华江李徵君(颐根)旧亭
寂寂华江北。孤亭思杀人。远沙空自白。老树为谁春。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59H 页
睡犬惊归棹。鸣禽怪幅巾。凝尘趺坐地。不见若相亲。
登沧邱
冲庵不可见。此地使心悽。冥冥云水合。时有子规啼。
其二
浩浩大江流。公归神独留。洼樽不可饮。惆怅倚高邱。
(右次冲庵韵)
马上口号。次宋君晦可(明钦)韵以别。
偶得玄绳录。如同李郭舟。还胜十年读。枉作一旬游。虚乐终无益。真功死乃休。皓天宁不复。垂老漫怀忧。
卧疾和朴士洙(圣源)
意与颓龄下。閒仍懒性成。泉沟雨乍集。野草烧还萌。罢睡朝曦白。盈襟夜气清。秋风忽复至。倚枕听蝉鸣。
七月六日。梦起书感。
慈颜一隔几星(疑躔)。枕膝攀裾却宛然。头白至今迷所慎。惟忧应复及重泉。
七月八日。梦拜丈岩相公。剧谈竟夜。觉而作。
丈翁相对类癯仙。谈论依然未病年。斯世难逢一场快。觉来林木满清蝉。
洪外兄成伯(禹集)室内挽
呐呐重厚容。吾犹及壶翁。夫人钟厥美。所行唯敬恭。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59L 页
尝闻吾姑教。是有故家风。
其二
吾兄真傲吏。肮脏风尘里。白首县如斗。孤露谁为喜。妇子亦不待。人生恨何已。
其三
郁郁湘山水。归从乐哉斯。岭土清而旷。魂气无不之。早晚归来赋。恻怆鸡鸣诗。
立春口占(乙卯)
春生大寒后。酒好半酣时。相勉无他语。消融一个私。
喜李君建伯(胤绩)步寻其远祖坟山。浇酒而归。
十世虽遥见则怜。山空雪里断跫然。珍重岁时坟上酒。良心从此达如泉。
上元
出洞邀明月。登堂诵国风。来年上元夕。又复几人同。
松林閒步
松梢俯幽寺。扪虱老僧孤。忽闻野鹤唳。归思在江湖。
拜二先生书院致膰。与诸生坐松林下。同醉作。
圃隐辟佛氏。吾道乃复东。岂徒王氏臣。实惟紫阳忠。苍生胡无福。天不佑静翁。惟有千载心。白日当天中。吾乡亦何幸。南北俨灵宫。二月祀事成。执膰愧微躬。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0H 页
得此讵敢私。神其启群蒙。万物得时雨。天地方和风。此理无今古。犁然如感通。岂我无醇酒。心醉谅难穷。
金生(重九)
一见临湍老。心知忠信人。缁帷能爱士。蔀屋独忧民。掌上璿玑转。胸中井地均。绪馀徵令抱。垂涕惜沉沦。
对酌松阴和士洙
偶将觞咏对春风。松色高低一亩宫。暇日优游良亦乐。书檐已觉午阴空。
大心松巢偶成
林涧檐篱尽是松。世间何类不相从。人生与汝同孤直。且取其心莫取容。
其二
满目青青寒后松。心期舍尔更安从。笑君庭畔三丛树。强作长安富贵容。
吉赵二生过(冶隐,重峰之孙。)
金乌遥接沃州山。怅望南天星斗寒。今日相逢两家子。懦夫犹觉激心肝。
三月三日松间吟
春阴漠漠欲生霞。三月空山不见花。洛下踏青如梦里。万松深处一筇斜。
问士洙
身上仲由袍。知君耻不耻。不耻言非难。中心定何似。
和士洙
透得此关头。尔心始无歉。察时慎毫釐。断处快一剑。
闻诸生上山有吟
柴扉孤掩落花风。病起春光一半空。却笑诸君欺我老。读书声在万松中。
访德峰吴左尹不遇
碧桃花落古堂前。竹杖楸枰共寂然。闻道将军海猎去。豪鹰独坐望云天。
医人张敬贤。为见两孙痘患。一月再至。其归口呼以赠。
重来已是信为基。危处方知着手奇。何限世间慈弱义。白头吾甚愧良医。
闻黄学士子直(梓)充义州军有怀
圣朝兵不用。乘障亦迂儒。应知禁中牧。起自北边徒。
其二
海色迷孤戍。蝉声满故林。 君亲俱未报。坚坐读书心。
南监役(道振)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1H 页
枫溪旧面几桑沧。一笑龙门白发长。鸣涧欲寒炊黍灶。崩崖或近读书床。名窝妙义无由问。尽室高风不可忘。污浊世中那住得。秋天寥廓去扬扬。
哭黄生汝雨(有龙)
士心贵贞介。未可以貌观。君如水中石。莹然色清寒。敦行固不易。处贫良亦难。纷既有此美。穷达顾何关。煌煌三秀草。为尔发长叹。常时首邱思。返骨心乃安。有女啼在室。收聚旧书还。一纸横渠语。尘满谁人看。朝窗坐点检。生者独惭颜。坟庵落叶赤。忍过读书山。
别李衡老(天柱)
梅花未发已君还。冻雪寒云无限山。近诵周南召南未。去时和气满容颜。
忆衡老
枕畔数枝梅。故人归后开。朝朝窗影里。如见抱书来。
盆梅
枯木忽生意。玄冬花近床。宵灯微作影。晓枕默闻香。人力那回暖。天心又见阳。攀援欲有赠。予美在西方。
除夕口号
一盏屠苏满座春。元来四海弟兄均。极知此道人同得。我愿朝闻尔日新。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1L 页
其二
宿习因循事事然。长言来日与来年。却惊来日来年是。到得来年莫似前。
立春(丙辰)
皓首无闻愧此身。穷庐犹自闵斯民。我愿 君心何所似。斗杓一转天下春。
豆溪小集口占
叔氏茅檐外。溪清岳色新。涧毛宁我祖。道杕喜佳宾。梅柳经人日。蓬桑又丙辰。他时耆社酒。同醉逸亭春。
上独乐亭
新春草色动。野阔大江流。平生同乐意。独立更千忧。
吴左尹(重周)
自失德峰老。难逢好丈夫。情驩莫论齿。身退讵殊途。不见濒阳起。谁为湖上图。门前空柳色。鹰去杳云衢。
溪上驻马。望吴左尹旧居。感而作。
叹息前年死好人。那堪旧宅又新春。平原弱草依残雪。总是将军猎后尘。
哭柳修撰益辉(谦明)
孤坐空山白发疏。泉台直气几时苏。朱文一部须还我。今世无人读此书。
过宿李君习之(灌)茅斋留题
不见其人。但见其居。果木方列。川原纡馀。童子应门。进退安徐。知尔教之。小学之书。笃实恳恻。方是为己。不缓不急。至死乃已。朝与朋友。痛说及此。欲以语君。君不在矣。
酬成进士仲章(尔汉)
大学工夫首致知。自馀家国以玆推。世人都失本源地。天下空多枝叶辞。子见何殊一噎废。吾言正似两轮资。老年且抑豪扬气。苟欲朝闻在日孜。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2H 页
闻郑君鲁源(师洙)诵早梅诗。和赠。
梅花于我不相干。观处惟应验善端。举目天机都活泼。中庸一部最要看。
和洪君子容(器海)
焉知来者不如今。尼圣于人有畏心。河海鼎钟均是小。天机嗜欲较谁深。霎时石电难长守。斧后牛羊复见侵。频复屡盟俱可叹。尔应求我我还寻。
上鸬鹚亭
洛上雨新歇。千崖花发时。春风吹客子。西日照鸬鹚。野势依山迥。江流抱壁迟。苍松有古意。庭畔倒垂垂。
过忠烈祠。放舟南下。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2L 页
鸬鹚回首隔云烟。水白沙长意渺然。忠烈祠前增感慨。长虹疑有气冲天。
谒尚德祠
忽是重三节。依然晬日回。桐乡七分貌。如待小孙来。
尚德祠和白生(龟成)见赠诗
宛似童年侍。谁从幕后移。德容春满座。仁泽雨偕时。故老略已尽。后生那得知。徘徊阶草色。庭宇野风吹。
留别金进士(相箕)
偶为岭外客。落尽尚州花。弦诵兴岩近。风烟洛水多。主人能护疾。行子便如家。却别并乡去。犹应梦里过。
赠闻庆宗人(棡)
嗟嗟我宗。从古不繁。或落于南。今为寒门。如水分流。其始一源。世远代易。忽若路人。阳山之南。有暧其村。我欲从之。春雨溪翻。嗟我宗人。各慎厥身。读书砥行。及尔子孙。临歧书此。他不尽云。
中原归路。别闵弟士元(遇洙)
好水好山兼好书。二三好友与之俱。世上何缘全此好。揶揄已有鬼嗔吾。
其二
去时一纸行程历。脚下头流与俗离。漱玉亭前还一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3H 页
笑。焉知吾学不如玆。
其三
千载孤云去不归。仙山芝草邈难期。老年喜得南游力。赖有中流砥柱碑。
其四
端居不欲出庭户。意思常于静处偏。此行展拓良非少。莫恨中途一废然。
其五
相逢相别一琴台。路上光阴更惜哉。满目桃花春涨绿。秖应明日送君回。
松台旬讲
松阴午日照横经。野雉林鸠相和鸣。熙熙万物皆春意。默见黄虞以上情。
李生(基敬)和示松台经字韵。复用其韵以赠之。
头白空山独抱经。秋春长伴鸟虫鸣。少年有志求闻道。先识乾坤正大情。
松台诵归去来辞
出门便幽壑。列坐尽嘉宾。风晚松花乱。天晴鸟语新。隐约林端寺。微茫野外人。渊明词赋在。千载默相亲。
四月八日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3L 页
满地槐阴厚。人行影不分。孤斋灯似月。众壑树如云。洛社疑前梦。溪樽驻夕醺。清和好天气。此乐共诸君。
伤雨中芍药花卧地
松心不待后凋知。独立亭亭贯四时。嗟尔草花颠倒甚。一番风雨力难持。
观诸友习乡饮礼。即席书示。
草间绵蕝集青衿。三代威仪乃见今。天地方行盛德气。山林犹有古人心。酌来冽井泉为酒。乐处疏松风入琴。尼父何年大林放。愿将此意更研寻。
寒泉之东。有一石颇奇古。其上宽平可坐。余名之曰读书台。台上棠树可爱。兴至偶吟。
一树甘棠微作阴。藤萝解去自穹林。读书台上沉吟久。遥见当时勿拜心。
张君(性中)以其祖父佥知公命致酒肴。盖其庆席馀资。而 肃庙丙辰佥知公擢武科。今年为回榜岁云。余重其意。倚醉作诗以寄贺焉。
梦里 明陵拱木春。鬓边霜雪 赐花新。喜君金榜重回岁。知我 丹墀旧侍臣。好事一尊烦令抱。贺诗千里忝嘉宾。莫叹樗栎邱中老。罝兔于周亦野人。
金监司(镇玉)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4H 页
似闻尤老语。公貌类文元。在国为循吏。持门是好孙。徽言知有受。耆德喜犹存。后生空白发。垂泪望灵轓。
酬寄柳进士(乘)诚斋韵
共是成来性。须知复处根。最初言不妄。而后行弥敦。象即天雷著。心惟夜气存。湖南近寥落。努力破蒙昏。
其二
维天不已圣之纯。此道分明俱在人。一则公时便相似。四成我处每还因。须臾或离都无物。毫发难欺自有神。方信善言千里应。要须各敬老年身。
受 赐扇
台省惟虚诰。林泉亦素飧。年年五月五。珍箑拜 君恩。
松下酌松醪口号
午日作阴风作涛。坐来微露滴清醪。苍松百尺干云直。那得人中似尔高。
自警
梦寐常宜静。言思总是閒。用心犹未熟。易失踧舒间。
观涨
一川南北坐新晴。冉冉斜阳洲渚生。莫是沧浪嫌濯足。夜来犹自几分清。
金营将(淀)大人挽
八十来年身且健。是翁完福近希闻。少时义气惊乡俗。白首高歌卧海云。死即铭旌都御史。生疑夜猎故将军。膝前赳赳三男子。杀贼惟知报 圣君。
九日和陶
天心本自仁。肃杀亦生生。为此群阴月。尚爱重九名。天高昨日雨。万木霜华明。扶杖陟崇岗。列坐听松声。顾影笑白发。抚心惜逝龄。黄花开未开。有酒我且倾。诗书以终老。此事于我荣。嗟尔四方士。畴不起乡情。及时当溉根。秋实各自成。
松下偶成
短松立如束。条叶密于织。白日容其光。落地文绣错。我来爱此阴。沉叹坐永夕。三千与三百。细细剧丝发。大哉圣人心。包括无一失。
晓鸡
寒暑何曾废。天机各自鸣。一心常惕若。报晓亦蝇声。
除夕酬李君景受(鼎禧)
老来方惜日。病起忽惊春。是处良心切。同君一拨新。
酬裴君乃诚(远明○丁巳)
岁色判昏晓。人情殊旧新。吾惭满头雪。天与一腔仁。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5H 页
千里求闻道。他时验事亲。南游如昨日。回忆达城春。
酬李君子久(恒春)
存心不待问惺惺。朝昼常如夜气清。向里工夫须及壮。此翁无力制颓龄。
李进士(敏培)
昔与黎湖语。及门有二李。大李时相顾。识博质又美。小李不相见。盖闻亦佳士。肮脏有姱节。词翰时自喜。忽得乃兄书。前月病不起。嗟哉贞元际。万物正资始。云胡三秀草。抱志雪中死。姜桂自有滋。灭性乃如此。平生好善意。白发坐山里。不知草莱间。湮没几个子。遥怜读礼灯。夜影凄孤被。告君且收泪。残书为料理。夙夜独征迈。仍以教谷似。
宋教官(婺源)
春秋大旨炳日星。天为此道生尤翁。乡原之祸甚杨墨。辞而辟者伊谁功。此翁脚下难为孙。后来典刑喜得公。先生有文一百卷。将与天壤垂无穷。大哉吁谟及功业。亦有编年书一通。公乃独任编摩役。头须为白十年中。世人且莫轻訾謷。微君此事那有终。我初识面延英门。公时尺疏叫皇穹。凤凰一羽人争睹。布衣南去海连空。晚来薄宦非其志。行止犹观时污隆。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5L 页
骊水清漪映书屋。厨中无烟三径蓬。岂肯烦摊门外饭。要须不失乃家风。前月哭君九水村。是夜天寒雪冥濛。白发穷山悄独立。于今世事尚无聪。人家父祖万仞壁。几个倒西复来东。紫阳此语真痛切。自公之逝吾谁从。
追挽俞咸悦(学基)
生来气味近醇醪。恢荡襟怀也是豪。老知世界都衰飒。犹喜年前见一遭。
其二
不徒倾盖获公心。姻好因知内行深。骥足牛刀从古叹。区区何必语升沉。
和李君(师范)
夜来春雨意颇足。庭草无人还自绿。同君日日念汤盘。且向前川作新沐。
报郑叔范(缵楷)乡饮酒礼志喜之作
天时盛德气方浓。周礼于今却在东。酏酒虞庠娱庶老。舞韶齐路化群童。也须推广一家让。安得挽回三代风。甘白古来常尚质。且将诗乐慎初终。
酬杨季达(应秀)
肥瘠不关田。雨旸惟听天。且各尽人力。时来兴勃然。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6H 页
其二
吾知告子不知性。相彼百川流必东。若非大智行无事。那得平成万世功。
酬安达卿(衢)
人生愚智讵相悬。朝夕磋磨赖友贤。苟不为人斯过半。须思克己且从偏。涓泉渐觉新知达。快剑宁愁宿习缠。白首读书还自笑。此心顷刻忽天渊。
咏蝉
屈平与尔真同调。坠露朝朝饮更多。满腹清泠无处泻。还疑遗响入骚歌。
其二
天公为合乐。流响满空山。竦耳凉风发。醒心爽气还。时维夏秋际。物是鸟虫间。我卧宁嫌聒。渠吟自不閒。
出川上
雨坐平沙风满衣。淹留且复曝秋晖。清川左右逢原地。天理人心共发挥。
落霞亭韵。为杨季达作。
连峰霞气半江明。高士风流旷古情。滕阁废墟空水色。天台遗赋自金声。上林日晚群鸦满。野泽秋清独鹤鸣。不有贤孙光绪业。世人那识此亭名。
谢秋湛二释子
为师千里意良勤。宝塔灵碑浩劫云。自笑吾迂亦太甚。生来不见释家文。
生朝自警
白头无路报穹旻。每到生朝闵此身。但愿从今闻大道。免教虚作丈夫人。
闰九月九日登高
病起登高晚。天高雁影长。今秋又一闰。是日再重阳。蟋蟀犹依户。禾麻欲涤场。篱花未全老。亦足泛吾觞。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6L 页
葛谷郑氏舍和大心韵
静室琴书好。清尊对菊花。人看将门子。我爱圃翁家。落叶迷村径。寒流净涧沙。慇勤留客雨。二日得诗多。
题李生(雨佐)草堂
穿溪过麓不嫌深。暇日茅堂又一临。丘壑清缘输老将。诗书遗化起儒林。严霜淅淅孤花晚。小雨沉沉落木阴。此夜灯前赋杕杜。壶觞珍重故人心。
李生(光震)
吾乡诗礼古来敦。尚喜厓翁有好孙。二院弦歌方发轫。君亡此事与谁论。
其二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7H 页
四隐亭空溪水寒。遗文零落在人间。汝门堂构他年事。泉下唯应望季难。
其三
书斋分占壑东西。好事松醪几见携。来往风流今寂寞。不堪秋草塞山蹊。
别慎君叙(守彝)次其诗
白首高歌岁暮天。空山朝夕食清泉。朋来千里驩如旧。同善何论觉后先。
酬郑君汝大(来祚)赠诗(戊午)
万妙贞元际。良心发见时。鸢鱼他自得。非是要人知。
得士洙书。久未报。思至。诗以酬之。
薄禄驱人也不遑。山栖啖荠未应忘。别来又见年华尽。旧读循环几格长。
酬宋生(颐锡)
湖南近寥落。逊老尚渊源。喜尔多真气。与人无俗言。心孚地不隔。目击道仍存。默默还成别。年来觉我烦。
追挽申进士(命观)
东湖一曲人如玉。厨不生烟床有书。农老门前盈尺雪。白头回顾意何如。
其二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7L 页
箧书零落已生尘。山水携家愿卜邻。此意难从俗人道。世间何限白头新。
酬朴君圣至(献可)
老方知惜岁月。慎勿抛好时节。尔来日雪如花。尔归时花似雪。
酬金君平仲(时准)歌诗起寿
此身老去无馀愿。移孝于今一事天。满目艰危搔白首。古人何意欲长年。
宋佥知(世益)
草莱何限死耆儒。公道于今久已无。忠信元来天与贵。看公莫以一佥枢。
和李君晦甫(晔)
上蔡去矜字。工夫秖一年。良心易频复。本体讵长全。窥浅莫言大。钻深方识坚。脊梁千百担。生死直须前。
陶庵先生集卷三
 诗[三]
  
朴君圣至有诗示余。益知抗颜之为可惧。临别奉和以勖之。
远来未必我为贤。子欲求师性即天。气质化时浑是善。圣愚元不有偏全。
李君晦甫示原明所赠诗。感怀次之。
此爵焉能易彼贫。一生终是养于亲。存顺死安犹可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8H 页
及。到玆方信我为人。
松台观耕
春泥汩汩水盈陂。更有田乌牛后飞。沉吟化育无穷妙。日用人人那得知。
三月五日登高
白发芳尊感物华。那堪风雨夜来多。少年莫叹春光疾。留眼重看戊午花。
和楚山宰李侯(衡镇)寄诗
自从离索白纷如。迟日空山坐念书。珍重故人千里问。春来诗兴在公馀。
其二
头白常忧负是翁。遗祠怅望楚山空。膰来素饱能无愧。愿仗弦歌作士风。
许生(绅)
阳川世阀盛贤豪。沧海高风不寂寥。知子承家惟孝友。谁人解惜老蓬蒿。
其二
将子郊亭数往还。至今追忆却惭颜。人生书剑惟从好。多少思量总是閒。
其三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8L 页
西畴春及已人非。寂寂江云掩峡扉。遥想龙骧柁楼夜。梦中风雨棣华飞
金生(碇)
一水湛且绿。萦回绕其宅。婆娑贤父子。人代阅来速。
其二
我爱素隐翁。天然真实在。曩我移家来。翁归不相待。
其三
雪里一登临。遗墟偶回禄。我言肯构责。不独一茅屋。
其四
再来落花时。山鸟啼更寂。屋成人已非。临流坐叹息。
其五
曷不为家学。相见每相谓。腹中书五车。博洽亦可畏。
其六
肮脏不谐俗。为文亦若玆。今人那易识。宜尔命之奇。
其七
家家读书声。乡塾有古意。嗟哉正终时。惓惓育材志。
其八
深院诗书会。期君方秉拂。此事良亦难。居然善士失。
其九
相望莽苍间。尔懒吾亦老。一岁仅一见。中心则相好。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9H 页
其十
谷雨新晴后。溪鱼泼泼游。沉吟去年约。益信此生浮。
南台漫吟
人情天气两融怡。此乐尧夫先我知。活活清川新雨后。萋萋芳草落花时。窥园屡被黄鹂请。争席频教白鸟疑。归对残编聊一笑。优游终日亦何为。
酬大心病中见示
泉石烟霞疾已深。如何无妄又相侵。此心只可先要好。清浊同归一利心。
郑处士(馀庆)
叔祖平生小学书。澧兰沅芷恨何如。抱经穷巷清如玉。独有门人白发馀。
赠别李君太和(醇甫)
相别玉屏士。偶来川上时。秋水淡无累。野日净晖晖。遥树一蝉鸣。兴至便为诗。
赠康君仲鸿(逵)
杨柳依依冰雪深。都从书里度光阴。那能使汝忘饥渴。良苦西山食荠心。
南进士(墩)
老眼年来厌俗尘。山林犹见读书人。如今零落归泉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69L 页
下。把玩馀光悼此身。
其二
白头为学奈空疏。看字终惭辨实虚。此义何由问箕子。他时涕泪检箱书。
其三
幽期华岳未开云。一酌春池独少君。惆怅郊西十年面。此生无路更论文。
其四
老年幽计在岩泉。吾弟云亡子亦先。春日无人抱经至。新亭独立意悽然。
和辛生(应三)
机丝中断复难全。掘井如何不及泉。三十过来仍老大。秖应回顾意茫然。
和安生(凤胤)立春见示
清明一气夜存馀。早晚穹林濯濯墟。也识贞元涵万妙。要从动处验吾初。
朴生(宗崙)
缁尘曾不污衣裳。归卧龙门白发长。兰草自生还自折。世人那得一闻香。
其二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0H 页
江干谷口或相寻。离索中间两地心。莫道传家无长物。一经终不易籯金。
和洪兄汝和(己未)
双骑竹马忆青春。俛仰都成濩落人。白发伤时还怕寿。素心忧道不言贫。人生离索南还北。天运循环夜必晨。且共陶邱乐耕凿。何论花竹小经纶。
听洪君养汝(颐寿)
青春白日无尘事。大树之下坐鸣琴。松风泠泠左右至。谷鸟林鸠相与吟。先王作乐今渺茫。往往感通在人心。老矣不可俟河清。请君弹出太古音。
清安途中
白发寻山还自笑。琴书丘壑是生涯。传言巴串犹厓雪。行到清安已杏花。马上春愁长和睡。天边野色半成霞。大心有魄应随我。未死何曾独守家。
闻庆九槐亭宗会
萧条九槐树。满地忽新阴。杕杜成今会。甘棠忆旧临。岩栋云霞渺。桑村雨露深。同根异荣悴。沉叹百年心。
和罗心甫(烱奎)
远来从薄海。相逐入深山。日月诗书里。云霞杖几间。晚闻同覆篑。微力愧回澜。霭霭落花雨。离愁也未閒。
仙洞新舍怀大心
造化多般巧。岩泉几曲清。君言直一死。我欲寄馀生。燕至犹疑贺。鸠居却少营。云林弦诵地。千古有遗情。(留此十数日无一诗。临发口号。)
赠金生子昂(厚颙)
世人畴不笑吾迂。六十方看小学书。千里相求同气类。笑君迂更甚于吾。
其二
高生五十始为诗。小技文章亦足奇。九仞成来由一篑。从今人十己千之。
和申大云(嵓)仙游洞作
清高尽我弟。泉石疾还深。白首同归约。青山独往心。林芳疑鄂棣。松籁代亡琴。寂寂无谁语。多君一马寻。
哭李君衡老
长宵诵易耳如闻。黄叶柴扉枉待君。古峡秋深霜气重。江中恐有未招魂。
其二
朝朝山屐破溪云。夜网悬鱼更荷君。他日仙游弦诵地。婆娑应共大心魂。
登负儿山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1H 页
在谷常嗟管里天。登临云海夕阳边。犹嫌目极生氛翳。更借长风一豁然。
郑兵使(德徵)
圃老之门出将多。沉吟此理竟如何。幸余一识明公面。气味投壶与雅歌。
其二
矗石楼前云水悠。穹碑应遣泪长流。朝廷不起濒阳卧。天与岩川养白头。
盘桓台赏雪。和李生(稠)韵。
雪壮生阳后。风和大冻中。沉吟洙泗意。此乐与人同。
和赠白君士晔(师晦)
收将此物主于身。且就真经一一遵。但恐读来如未读。明年人是昨年人。
其二
大圣生知犹志学。万千辛苦始能成。休将一饷吟哦过。默向吾心验正诚。
和罗心甫(庚申)
半世欺人坐此名。怜君虚用远来诚。优柔老觉诗书味。正大閒观天地情。五十有闻犹足畏。百千努力讵无成。别时又是黄梅雨。目送江南绿草程。
和赠张生(烈)
识子远来意。何尝求饱安。诗书拥茅屋。风月满槐坛。别思莺声里。流光马足间。及时须用力。老大谩悲叹。
放牛
丰林雨歇野氛昏。卧听流泉左右喧。白昼閒眠渠不愧。春时犹报主人恩。
宗人佥知(涵)
老眼寻常厌俗纷。吾宗独见质胜文。孰言仁富行相悖。久识经金义已分。他日去寻悲宿草。十年离阔望归云。尚从齿爵徵天报。一入重阍谢 圣君。
李生(惟哲)
茅斋相对寂无言。石色江声绕一村。恨失当时穷绪论。闻公两世及尤门。
其二
移宅嘉陵更渺然。癯容野趣望如仙。老年灯下蝇头字。零落尘箱几礼编。
漫兴
縠纹重叠逐微风。斜日金光荡漾中。鲜鲙细粗随所遇。木瓢真率称斯翁。(川上即事)
其二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2H 页
一洗尘冠当浴盘。溪流清彻照心颜。不妨仍作重阳会。峡里鸿来已早寒。(堕冠水中自嘲)
其三
苔矶日晚坐沉吟。八月清霜红半林。从他水面风微过。偶得游鱼自在心。(和李君伯心基敬)
秋思
登高骋遐眺。秋色一苍然。小雨重阳近。清霜九月前。峡深稀下雁。园冷寂无蝉。关塞云千里。行人何处边。
生朝志感
生初回忆似前劫。岁月无端霜满簪。是后再新天地日。个中百变古来今。永惭莫报昊天德。犹或还全赤子心。直到茧成符至日。兢兢履薄又临深。
谢子容有诗规益
二弟黄骊至。提壶慰始生。情亲无百拜。欢极失三行。梦里风雷象。床边蟋蟀声。沉吟增夕惕。规切荷君诚。
赴金生(攒)寿席。主人有诗。追和以赠。金是同庚也。
生岁谁期老更逢。欣然一笑共衰翁。数三酌后颜还少。四十年前头已童。礼为乡邻惟上齿。学从家塾庶同风。且将此会名真率。意到诗成何必工。
追挽金参判而见(龙庆)
英达君家丞相在。古人风韵莫先公。少为诗会长相忆。一入 经筵偶与同。出处升沉都有命。死生离别各成翁。故情错愕空垂涕。虚企星轺曷月东。
元日(辛酉)
朝吟尧典夜文王。天德昭融万世长。自喜此身熙皞里。赍诚遥向五云傍。
人日示诸生
每岁逢玆日。循名却发惭。吾侪那自小。中立也能参。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2L 页
和子容读击壤诗
莫将偏霸比文桓。真乐犹堪验广胖。梦寐康衢千古意。此翁非为一身安。(为邵翁解嘲)
龙潭去路。过锦山霁峰殉节碑。和崔稚阳(受复)
驻马荒陂看古碑。双忠一郡百年思。天清野旷无馀迹。语及龙蛇涕自随。
太古亭
流水声中今古情。老松倒壁独花明。堪嗟太白山巅客。暮岁经纶此一亭。
和崔君稚阳
卧仙犹是折腰者。数日都输吾辈閒。无限云烟谈笑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3H 页
外。有情风雨去留间。同攀松桂怜三宿。间说诗书愧一斑。踏尽江南春草色。婆娑台上更怡颜。
过达溪驿
雨露桑麻太古天。柴门鸡犬白云边。翛然便欲移家住。万壑烟霞一道川。
拜三川书院
瑶琴空在匣。山水为谁弹。三川逝不息。伫立起长叹。
其二
空庭无老柏。隔树有黄鹂。平生出师表。三复涕长垂。
又赋
披发伊川万世忧。即今腥秽满神州。也应前圣乘桴意。闽洛相承一泒流。
其二
天下惟吾冠带国。英灵眷顾或东临。鞠躬讵肯论成败。此义儒门一顶针。
睡轩朝起偶吟
楼居缥缈似仙家。偃蹇青山入吏衙。奇事更添今夜月。杏花如雪雪如花。(是夜雪)
睡轩
溪山回合尽云烟。花树冥冥小雨天。白发苍颜何意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3L 页
思。南来还傍卧仙眠。
卧龙岩
朱子川边春涨深。卧龙岩上夕云阴。萧条异代无穷思。击节如闻老柏吟。
唤仙楼
少小赤裳山上游。至今遗恨唤仙楼。鸾骖一去江空碧。把酒临风愧白头。
赤登江雨中口号
短棹穿过万壑云。赤登江上雨昏昏。心香一瓣人谁识。遥指尤翁生降村。
冷泉书院
龙渊台古水流急。青鹤不来云自凄。可识先生结茅意。岩岩千仞与之齐。
象贤书院
茅溪云壑使人迷。洞外平芜枣树齐。弦诵寥寥晴昼永。一庭花落鸟空啼。
题湖墅帖(壬戌)
日涉门前行径微。盘桓台上宿云飞。江南芳草自春色。塞北征人何日归。
和闵弟士会(昌洙)耽罗路中见视韵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4H 页
缄髓经年志竟成。仲君心事一朝明。恩归亭上满樽酒。悲喜他宵说此行。
宋掌令(思胤)
湖海离情岁转加。昨来凶闻泪横斜。老年书籍犹成癖。少日朝衣久已赊。泉下萧条旧台柏。霜前芜没故篱花。令季相逢如问讯。山中閒汉鬓全皤。
李生(夏祥)
白马江边微雨天。君骑牛至我维船。心知颠蘖徵天理。文采蹁跹美少年。
嘲盆菊
病起晓霜白。篱花香欲还。隐身矮檐下。未信尔凌寒。
病枕偶成示朴生(缵赫)
客从瑞石至。诵诗非俗声。梧桐凉露夕。病鹤不禁清。
闻曾孙生书怀示儿
自信童心在。浑忘白发繁。翻惊我成老。讵意汝生孙。但愿承家学。犹为报佛恩。生朝还隔日。霜露倍伤魂。
金进士道叔挽
自我来泉上。所喜得道叔。道叔貌颇槁。见我辄腴色。相望六十里。每来信两脚。暑岭独跻攀。寒川长撇烈。斯学谅为己。讲习岂不乐。告归常卒卒。亲老难一宿。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4L 页
十年不少懈。此事稀古昔。初趾及止止。心存每如一。勖君造次间。犹足验学力。瓮牖仅容身。中若朝廷肃。妇子相跪拜。稚儿慎唯诺。暮粥亦屡空。鹤发自怡悦。馀教被村邻。樵徒诵小学。荐书不渡汉。催吏徒叩屋。明府方讲学。倚君将竖拂。鬼伯忽相迫。仁人也无禄。乡邑若空虚。闻者均痛衋。灵芝空三秀。此恨何时歇。昨夜见元宾。相对泪空滴。力疾寄荒词。且代相绋役。
尹生(栻)
忘忧村里闭门深。雅尚何曾怨陆沉。义教仍资相长益。枉临多荷愿言心。小斋尘满琴书榻。故里霜凄枣栗林。孝子书来增涕泪。白头扶疾强悲吟。
沈生(致贤)
同舟醉兴下蓝山。风义难忘十载间。为问鸬鹚好在否。主人归去空江寒。
李进士(克谦)
凤栖流水送君归。收拾残书九岁儿。天椓英才不少惜。白头忧道泪盈衣。
腊之十一赏梅
淡淡玄酒意。宜尔未开时。及此清香发。那无一醉期。
乘兴又题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5H 页
寥寥玄古趣。且欲向君寻。忽尔闻香处。还知恶旨心。
花下对酌次李必玉(珌)
腊去仍为殿。春来却是先。自能随日化。非欲向人妍。睡美暗香里。尊空疏影前。茅斋纵寥落。也不怕寒天。
和吴君伯温(玮○癸亥)
蔼蔼新阳天地心。山空寒月照清襟。向来物欲纷挐久。草色堂前几丈深。
和士会渡海时次尤翁韵。寄谪所。
炎溟嗟是翁。再涉一年中。天地阳无尽。诗书道不穷。照盆依白日。挂席信长风。珍重桑榆计。无令忝孝忠。
和士会谪中见示韵
抵死孤忠尚皦如。嵚崎湖海一身馀。却将野服当峨豸。岂必官途可折车。短发萧疏三夜梦。深衷缱绻几封书。上天霜露无非教。好卧江亭食旧鱼。
偶吟
天机逝不息。妙处竟如何。晓枕闻鱼跃。盆池也自波。
警学者
我病还须教尔慵。林居散漫愧相从。卧看一室虚生白。不复傍人诵九容。
追挽任参奉(选)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5L 页
十载相逢俱已老。盘松八角旧时情。每惭莫救陈东死。不恨长为洛北生。白首犹存淮海气。丹旌秖得寝郎名。支离于世空多感。时对贤咸泪满缨。
因病自箴
半世求仁心似丹。西铭一读复三叹。医门此疾真名状。莫是天教体认观。
其二
自觉多言害道真。无难况是责于人。迩来舌本差强似。木讷从玆或近仁。
其三
小不正犹心不安。喎斜口眼更何颜。年来履薄临深意。把照从今未忍看。
其四
人扶不起起还倾。此学元来欠力行。除却閒言坚立脚。须知天意玉吾成。
其五
老年筋力苦无良。知道于今类虎伤。净来人欲浑天理。合吃仙家第一方。
偶吟
星则光圆石体方。人生气质合商量。(质形质之质。)须知变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6H 页
化工夫地。方局圆通自有常。
尹先达(得敏)
嗟我同庚友。脩材委厚地。去年亡一子。今年亡一子。玉堂凄旧直。台府寂清议。发轫有季难。同朝方甚喜。君赐未簪花。持作丹旌字。茫茫不食报。馀庆尚儿稚。早霜被百草。去去湍江水。何言慰大阮。哀歌渍老泪。
晓间辗转。用风雨近重阳分韵。各成五言十五句以叙怀。
庭树一半空。策策终夜风。蟋蟀寂无音。哀鸿叫不穷。岁月忽蹉跎。牢骚一病翁。
其二
徒佐落木风。殊非膏物雨。农夫妨涤场。行子愁临路。阴阳多错互。沉叹此曷故。
其三
山水不必远。书中有大隐。敢处老成名。深惭小物谨。忽然诗兴发。心知九日近。
其四
白首犹小学。朝朝诵九容。磨驴徒故迹。蒙泉何当通。理强心力弱。关键自重重。
其五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6L 页
四时贵名日。古人皆取阳。况复属岁暮。九九最重刚。直到闭关节。分明见消长。
写怀
维天正色晦宵时。星斗满空光陆离。睡觉披衣还独立。此心那得鬼神窥。
其二
万里无风帖碧涛。登高望海海弥高。云霓明灭彼何地。欲驾扁舟问六鳌。
其三
快事世间那有此。中心之好语难传。即今块伏深房里。想像时时一爽然。
重阳病且遇风。不得登高。口占一诗。
病里寻常负令辰。秋阴漠漠剧愁人。风前赤叶铺仍厚。雨后青山洗更新。头秃平时帽自落。肺伤迩日酒难亲。登高亦觉风流少。一任黄花笑老身。
睡中微闻得恒叫奇。而昏蒙不省。朝来始令细说。仍记其事。以替目击。
天高昨夜霜。月色何皎洁。仰视玉宇净。微云更点缀。忽有双飞鹤。浑身皓如雪。翅逐槐阴转。影到书岩灭。戛然过余屋。疑有仙驭掣。谁遣九皋音。闻野清不绝。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7H 页
山家寡俗韵。得此境更别。老子睡不知。闻之但击节。
晓吟
深室衣衾厚。不知窗外寒。卧思天下老。几许吃艰难。
自谪
哀生甚哀死。谅知出天慈。临书泪数行。终缘儿女私。七情发不中。读书将奚为。
十月十二日拜 社稷膰肉有作
十月之戊午。雷轰 社坛木。岂惟神震惊。莫测理倚伏。三言退荧惑。一德消桑谷。天人际不远。感应甚神速。修省祝我 王。克己首慎独。署人辱致膰。贱臣方仰屋。细倾亦何心。素餐常所恧。从今拭老眼。功化伫位育。
李生(度臣)
三世主文盟。君家独有是。尊翁吾同年。世谓趾厥美。高鶱不尽翰。殄瘁痛何已。茫茫不食报。君胡又蚤死。
其二
君以先人故。一来顾穷谷。移晷谈诗书。欢然意俱足。君如淇岸竹。青青立幽独。相契岁寒心。一见可医俗。霜雪忽来集。摧折一何促。
其三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7L 页
尊甫不可作。君去又山阿。法门日衰败。此道竟如何。嗟哉九泉下。良士何其多。吾亦哭吾婿。伏枕泪滂沱。
至月二十日梅下小饮作
太和名自邵翁来。气味沉醲正佳哉。春风一座流行遍。且与梅兄解冻腮。
近闻李君元甫失爵以来。不能如平立之无怨。此余之过也。及其相见。余病不能言。诗以谢之。且解其惑。
岁在丁未。字以锡汝。是君天得。非我私与。既非私与。又何夺为。欲君知耻。奋发于斯。求仁之方。恭敬与忠。君于三者。都不用工。盖君少日。志气蜂壮。谓为己任。当而不让。我忧其过。时或退之。年踰而立。大乖所期。气质之病。只是依旧。纵我与縻。奈君不有。有时顾思。能无愧惧。是宜自贬。又何靳固。然仁不远。欲之斯臻。其得其失。在己非人。非若朝宦。有削有复。况此公物。非君所独。嘻朱夫子。于元不居。观其成就。其果何如。(李名仁锡。旧字元爵。)
梅下又赋
梅花花下百花醪。花气熏人寒欲消。莫露蕊珠宫里面。雪中标格自然高。
腊月七日大雪。欲上松台。而病不能焉。篮舆至梅下作。
满山松雪粲成文。高处盘如落处纷。归视梅花太萧索。却思扶杖去穿云。
赠韩君士涵(敬养)
为问三冬读。谁曾花近床。琼瑶满地树。高处是无香。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8H 页
自警
我病不能言。听者不解取。往往倩人书。书字亦多误。何其失本旨。未能无怨恶。却恐为心病。惕然忽反顾。我言未分明。于彼无可怒。相怨各一方。无良甚可惧。此心便释然。三隅可默喻。俚言将作诗。以代盘盂具。
十二月二十日吾曾王考讳辰。向晨起坐。北望怆慕。成四言诗。以示子孙。
猗嗟我祖。实维我师。忠信之质。豪杰之姿。石潭坡山。吾道在玆。鲁无君子。斯焉取斯。备尝险难。粤自冲时。运际衰圮。功侔创垂。维此忠孝。门户根基。玉瓒黄流。暮年攸宜。然犹执谦。德崇位卑。劳而俾逸。积而有施。凡我后人。咸受厥诒。曾孙不肖。亦均秉彝。亲亲贤贤。没世兴思。过情之耻。招损之危。夙宵兢业。恐忝先规。敢忘盘铭。愿诵抑诗。迨玆讳辰。晨起怆洏。瞻依邱垄。
陶庵先生集卷三 第 78L 页
霜雪凄其。居处笑语。远矣莫追。惟厥心志。想像可知。理义刍豢。尚或得之。宗嗣如线。天若可疑。庶垂冥骘。永世保持。
罗心甫临别和取字。更叠其韵以赠。
顾我择交。淳实是取。而子求我。无乃自误。勿为乡人。粗免见恶。圣道如砥。眷焉諟顾。维时岁暮。北风号怒。难寻易断。此言可惧。行子归家。请以为喻。子岂视此。为墙壁具。
次赠郑生(锡休)以塞请益之意
全德固难得。一长皆可取。几人甘暴弃。公然一生误。本心尚不昧。善好恶堪恶。赫然天命在。朝夕失其顾。暗室或不谨。明神得无怒。懔若履冰危。真知伤虎惧。自有做人样。何须以物喻。终身诚与恕。贤圣说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