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044-05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通解卷十四
           江常镇道魏荔彤撰
  系辞下傅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刚柔
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
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
者也 吉凶者贞胜者也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044-0517b.png
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
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
者像此者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
圣人之情见乎辞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
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
曰义
 下傅首章仍是申明卦爻系辞其理数至简易但归
 之于贞则易简一贞而已示学易者知守贞为用易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044-0518a.png
 之本也象至赜也然玩八卦成列知大象尽在卦中
 矣象又至杂也然玩卦之因而重之则群象尽在爻
 中矣爻之变莫测也然统以刚柔二者相推则爻之
 变尽在二者之中矣至于动而应事接物至难咸得
 其宜也然有系辞以命之则凡动而应接之道亦皆
 在其中矣即吉凶悔吝至不齐也然不过生于人心
 之动苟玩象观辞则动皆吉矣易之易简如此学易
 者之用易易简亦宜如此也是易简非他也即乾阳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044-0518b.png
 坤阴之分刚柔者也此乃立天地万事万物之本即
 以立易之本也动而变变而通仍不过刚柔相推而
 各因其时以明其宜示人知所趋向者也既知时则
 知随时有中正之则中正之则者贞也吉凶悔吝不
 一而贞则无二也吉而贞愈吉凶而贞亦吉也吉而
 失贞则凶凶而失贞愈凶也吉凶无定以贞为胜故
 贞胜而吉凶君子有不屑计者矣再观之天地以贞
 之道为显著示人以观察者也日月亦以贞之道为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044-0518c.png
 明照临万物者也天下之动何可究极然以贞之道
 贯之皆以得乎中正为得至善之止而安焉则亦贞
 夫一而已矣贞夫一者一贞之外无他道也此易以
 一元统天圣人以一诚立体也由此观之一本而万
 殊者以贞为一太极而两仪者以易简分二究无二
 道也一元不得不分为动静刚柔故一贞之道亦以
 易简分论耳然则贞也元也亦至一无二者也夫乾
 阳仪也固确然静专动直示人以至易矣专直者存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044-0518d.png
 发也其气与理皆至实者也故谓之确然夫坤阴仪
 也固隤然静翕动辟示人以至简矣翕辟者开阖也其
 气与理皆至虚者也故谓之隤然分论两仪皆至平
 易至简约也贞夫一可知矣作易之圣人列卦重爻
 虽为六十四卦为三百八十四爻不过以爻效此易
 简之理数而已不过以象象此理数而已然则易之
 为爻为象虽该尽天下之动变亦不过归于一何多
 求乎是故爻象动于内吉凶见于外内指刚柔相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044-0519a.png
 推不可见者外指爻象系辞可观玩者于是用易以
 立功建业即至于动而巍巍成功焕乎文章亦不过
 易中变通之理数耳况动作云为之小者乎然则天
 下之功业皆见于卦爻之变也因而知圣人开成之
 情俱随其变动以观其会通行其典礼系辞以命之
 凡辞之所著何非情之所见圣情之所见何非易应
 有之理数乎中叙此一段者令人玩辞以观变因爻
 象以求理数以知吉凶以成功业且层次推原无非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044-0519b.png
 乾坤易简之二而一者也大段又就圣人天地明之
 天地之大德曰生一元以统天即以一元以资始坤
 元不过顺承乎天以资生天地二虽分而为德则一
 也总归之化生万物于生生不已耳圣人于此其德
 自立其体其用藉位以行故大宝为位有位方能以
 天地之大德曰生者为德以行其生生不已之心也
 然位非可以无本守位有仁仁者元善之良即天之
 所以统天者也圣人以之守位者以此盖位虚位也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044-0519c.png
 德虚理也有仁则所推者在在皆实心实政矣仁之
 为道首在爱人爱人则人聚人聚则必各给其财给
 财则先理财理财则不专用仁而仁中又制以义亲
 疏贵贱厚薄隆啬各得其宜故仁必兼义而仁始裕
 也于是天下皆家给人足矣然养而不教等于禽兽
 于是正其辞则天下无邪言于是禁其非则天下无
 诐行皆义也其实皆圣人之仁也圣人在位礼乐刑
 政多端而一仁足以守位乃合乎天地大德生生不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044-0519d.png
 息之元也圣人之仁足以该众理统万事五常百行
 咸备于仁是圣心之元善也天地无心而成化为元
 圣人有心尽性为仁皆贞夫一者也此章原明万事
 万物归于天地易简易简为二而本于一故以天地
 之德圣人之仁结之见贞一之道天地圣人所同学
 易者多求乎哉系辞上传末章言道不在言辞此章
 明道不在多也
  右第二章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044-0520a.png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
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一章即备物制用立成器
 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之意也略举端倪槩取诸
 易即圣人道四以制器者尚其象也系辞传率皆反
 复申明之论此章则又引据列陈更示人推广于无
 尽耳盖取诸某卦亦约略取其象义无事乎过为傅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044-0520b.png
 会焉 首叙羲圣画卦之始明其为画之奇偶取其
 象于天地则凡天下事物无不有象可取俱于易之
 内缊之矣仰观象于天得乾俯观法于地得坤法乃
 象之有形者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则即法也故
 谓法为象之有形者仰观俯察而得形象何以形容
 则鸟之亲上兽之亲下皆天地之类也兽蹄鸟迹天
 地之大文也而数之事起画之文得矣不止鸟兽也
 凡地上之万物宜于人用者无不取其形象以成爻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044-0520c.png
 成卦不言取天之宜者天施地生凡物皆地生天寄
 其用于地地之宜即天之宜也人立于中一身而备
 天地万物近取诸身亦可以成爻成卦身之气理与
 天地万物通能近取身则身外之物无不可取以拟
 议之矣谓之远者较身有远近内外也天地人物之
 形象理气无不会极于圣人之心而八卦始作矣八
 卦既成衍为六十四卦幽则能通神明之德阴之象
 也明则能类万物之情阳之形也然神明之德即万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044-0520d.png
 物之情也神明阴也而德则乾元之阳立神明之体
 者也万物阳也而情则发于性之阴生万物之用者
 也究之阴阳互根且合一者也圣人明体达用故能
 取天地万物以为圣人神化之用此易之所以始作
 因以昭示天下后世也下文遂历叙取用于易者以
 申论之见易本取用于天地万物而作易既成后天
 地万物无不取用于易可知易之广大天地万物无
 不备耳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044-0521a.png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结绳为罔为罟陆则佃而泽则渔盖取诸离本义谓
 两目相承取象甚确可见紫阳非不言象数不详尽
 者恐为穿凿傅会也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
教天下盖取诸益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方教民稼穑斲木揉木为耜为
 耒此制器也立成器以利天下则以耒耨之利教天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044-0521b.png
 下取风雷二木为体盖取诸益本义云上入下动取
 象亦确但损上益下谓之益本义云天下之益莫益
 于此分田授井任土作贡本益上也抑知原欲上之
 损上益下乎此又象数中不可不言之义理也然亦
 不外损上益下之象数耳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盖取诸噬嗑
 日中为市上明下动取诸噬嗑本义取象亦确但尚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044-0521c.png
 当发明噬嗑与丰上下卦交易而成致天下之民聚
 天下之货丰也故丰之彖辞云宜日中正合傅辞日
 中为市而取万物丰盛之象也及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则取象于噬嗑噬嗑者噬而嗑之嗑如日中为市
 噬之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如颐之自求口实以各
 得其养也噬为市以音取义恐无此义必从丰与噬
 嗑相交易以明其取象方得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044-0521d.png
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
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草昧方大启文明方日兴
 此三古帝能观玩包牺氏之卦爻通其变化之道自
 体之以立德使乎民以致用无非以易为养为教也
 无非用易以使民也民亦不知用易也遵圣帝之使
 即为用易而不自知也故其时之民遂生复性终身
 不倦上不知何以用易使民下不知何以用易事上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044-0522a.png
 民心相通于圣人之神明而无不化也迁善改过而
 不能自已也然所以使天下之民无一人不安其生
 无一物不得其所万民无不各宜其亲贤乐利者则
 诚为三古帝用易以使民也盖易之为道穷则变变
 则通通则久也天地浑沌以来穷也穷极则圣人出
 而经纶之启发之如屯蒙之教养始于有乾坤之后
 也如是则通矣通者使民宜之也民各得其宜自然
 能久矣此黄帝尧舜历用包牺氏之易使民久远而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044-0522b.png
 上无陵下无替也如是则如大有上九之繇自天祐
 之吉无不利也然三古帝岂用易之赜易之动乎乃
 用易之至易至简也惟用易之神为天下之至神者
 以通志成务故不疾不速不行而至得易之神以为
 圣人之神也所以无为而无不为也垂衣裳而临民
 天下遂无不治此盖取象于易之乾坤也乾至易而
 坤至简所以易知易从有亲有功可久可大成德成
 业也所谓圣人能得易简而天下之理无不得故乾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044-0522c.png
 覆坤载而三古帝成位乎其中也此章传文足以尽
 乎圣人用易立德化民之体用矣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
下盖取诸涣
 刳剡木以为舟楫其利足以济不通不通皆通则利
 之所及者远矣盖取诸涣本义云木行水上取象亦
 确但涣象传云风行水上木非风不行于水风在天
 成象者木在地成形者尤宜以合风木行于水上为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044-0522d.png
 确义也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在陆能济不通为通故利足以
 及天下之广大焉本义云下动上说犹待发明随者
 随乎泰以中四爻上下交易也泰之内卦二三两阳
 爻上随乎阴外卦四五两阴爻下随乎阳亦交易之
 义也上下交易故动之而得利于远下动者自近而
 动上说者得利于远也如此似与噬嗑复矣然噬嗑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044-0523a.png
 重在交易各得其所随重在引重致远以得利也自
 不同义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外动而内静外防而
 内守外攘而内安皆豫之象皆本义豫备之说也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以利万民济天下取诸小过本
 义云上动下止取象亦确但上木下土艮之土刚也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044-0523b.png
 因而用石亦上动下止之象也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其利在威义正以为仁育也盖
 取诸睽本义木取象数愚谓弦木者用火也剡木者
 用金也火泽所以为睽也火又象其迅疾泽又象其
 刚锐兑柔金而言刚锐者金得火而成矢也即论义
 理睽而分者弧矢以威之无睽不合文德修而干羽
 格苗与一戎衣而有天下皆所以合睽也非有二道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044-0523c.png
 也顾其时常变何如耳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
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上古穴居野处圣人出而教之易以宫室上栋下宇
 以待风雨取象大壮本义亦未言象数愚按大壮之
 象震上乾下震为栋而乾为宇震如以噬为市叶韵
 论之则动为栋矣然不敢引栋盖象震之上二阴爻
 如梁上短柱二阴爻在一阳爻之上其象甚确若下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044-0523d.png
 宇取乾者象天在人上主覆也大壮固有栋桡之辞
 岂尽壮固乎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古之葬者衣薪葬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如孟子所
 言也圣人出而以孝教天下易以棺椁取诸大过本
 义谓送死宜过于厚亦未言象数按大过之象上下
 二阴爻中四阳爻以象棺椁三四两爻棺也二五两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044-0524a.png
 爻椁也初上两爻坤土也虽似傅会然于过厚之义
 何妨乎且大过之象传曰泽灭木取诸葬事乃孝子
 之事亲勿使土亲肤之义也巽以入之深葬也中四
 阳爻互为乾刚硬而乾洁之物也深入土中不使亲
 肤之象义俱昭然矣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
以察盖取诸夬
 上古结绳而天下治事简也后世事日繁而结绳不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044-0524b.png
 足以纪之圣人出而易之以书契书者文字也契者
 符验也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此二事皆以防诈伪稽
 奸宄也盖取诸夬本义亦未言象数愚谓夬之为卦
 上兑下乾本义云明决乾健也明何谓哉明在兑也
 此明如说卦传云说万物者莫说乎泽万物成于兑
 外有光泽是谓明也文契既易官治民察官宜其职
 民安其分如万物至秋而各正性命也于是官政民
 事各有成功成功之内即宣著为文章巍巍焕乎其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044-0524c.png
 光泽何如故书赞尧曰光被四表可知此兑之发用
 本乾之立体圣人之心德乾也健也圣人之成功文
 章兑也说也以此言决为明而夬则象数义理俱昭
 然也傅举此十二则以明天地万物之象义无不于
 易缊之发于其门作易圣人之成性存存出为道义
 之门也何人何时何事不可取易为用而尽善尽美
 乎广矣大矣未可尽焉矣
  右第二章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044-0524d.png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 爻也者效
天下之动者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是故易者象也章亦系申明前章诸说而直接上文
 盖取诸各卦卦原有象有象则可以像之矣如天地
 水火象也像之则为马为牛为豕为雉矣彖者材也
 本义谓一卦之材人多不明盖材乃木之有用处也
 圣人系辞于卦谓之彖原欲前民之用故将卦之理
 数所宜俱著明焉如大匠将木之有用处标示于人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044-0525a.png
 使知所用也此之谓材爻者效天下之动凡事物皆
 动者也有爻之变以效事物之动所以吉凶生于动
 悔吝亦著于动无不于爻备之耳
  右第三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 其
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
小人之道也
 阳卦多阴章即愚谓卦之阴多贵阳阳多贵阴之说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044-0525b.png
 也谓之阳卦阴卦者即根乾根坤之说也圣傅自为
 问答曰阳卦奇阴卦耦本义谓阳卦皆五画阴卦皆
 四画固甚明愚谓圣傅谓阳卦奇阴卦耦答合前说
 指阳卦阴卦中之主爻言也盖阳卦多阴必主奇爻
 阳少贵阳以阳为主是以阳卦之奇爻为一卦之主
 也奇爻为卦主则属阳卦根于乾阴卦多阳必主耦
 爻阴少贵阴以阴为主亦以阴卦之耦爻为一卦之
 主耦爻为卦主则属阴卦根于坤愚之敢于将六十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044-0525c.png
 四卦分根乾坤而定以为阳卦为阴卦盖有会于圣
 传此章之说耳至圣传所言德行则指六子之卦言
 震坎艮阳卦必二耦一奇是一君二民也巽离兑阴
 卦必二奇一耦是二君一民也又指阳为君子阴为
 小人小人乃愚贱之谓非奸佞之小人也其意盖谓
 二君一民则君亦民耳世无君多于民之情理不过
 谓阴卦之奇画不能主卦必耦画方能主卦而奇画
 反附于耦以成其卦非以君而听令于民乃阴为君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044-0525d.png
 焉而阳反为民之象义也是以谓之曰小人之道见
 阴道主卦阴为贵阳附离之也阳卦一君二民亦是
 如此故谓之曰君子之道道即德行也道是象数德
 行是其理勿作人之造诣论正见阴阳各为主臣也
 有此理乃有此卦象虽分阴阳而阴阳贵贱盈虚消
 长毫无偏倚也既有三男之卦不可无三女之卦有
 乾父不可无坤母则知圣传此章即反复其道出入
 无疾阴阳互根动静无间之理数也主阳阳君子阴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044-0526a.png
 小人主阴阴君子阳小人阴阳各有君子小人论已
 详矣故传君子之道小人之道全就阴阳卦奇耦言
 其贵贱勿混入扶阳抑阴之偏说也主卦爻已各明
 于本卦(如药方内之君臣在四君子汤/人参阳君在四物汤当归阴君)
  右第四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
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日往则月来
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044-0526b.png
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
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
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过此以
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据
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
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
可得见邪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044-0526c.png
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
成器而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
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
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
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
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
何校灭耳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
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044-0526d.png
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
亡系于苞桑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
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
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
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
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子曰颜氏
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 行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044-0527a.png
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
女搆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
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
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
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

 上系传第七章引中孚九二等七爻申明拟议以成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044-0527b.png
 变化之道所引虽祗七爻引伸触类贵于神明于无
 尽也后第十一章又引大有上九一爻本义谓错简
 宜遵之入于七爻之下下系传复引咸九四等十一
 爻愚谓皆宜推本义之意叙于前八爻后盖圣人当
 日玩易凡有所得形于言论门弟子随时记载原无
 次序亦不过申明爻辞象传所未尽者令人极研亦
 无尽耳故愚欲将上下系传十九爻共叙一章要在
 释明傅意其章句本非圣人所定分合亦不可为典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044-0527c.png
 要也何非拟议以成其变化圣人之本意乎
 上系传
  中孚九二  同人九五  大过初六
  谦九三   乾上九   节初九
  解六三   大有上九(凡八/爻)
 下系传
  咸九四   困六三   解上六
  噬嗑上九  否九五   鼎九四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044-0527d.png
  豫六二   复初九   损六三
  益上九(凡十/一爻)无六四六五两爻上下系传共十九
  爻
 中孚九二爻君子修身之道首重言行示人知学修
 之要也以鸣鹤之音拟议君子之言以好爵之靡拟
 议君子之行先言后行者言尤易知一言而善不善
 著矣居其室出其言千里之外有从违焉迩又为远
 之所自推也况出身之行原在迩而加民之政则见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044-0528a.png
 于远行亦无难考验不过稍后于言耳是以体此之
 君子于言于行将同于枢机视之矣枢机者开阖之
 要出入之关言行发而荣辱随之非人之枢机耑主
 乎荣辱者乎且言行不止于身世之交接也存诚以
 立体主敬以致用崇效卑法之道也故君子以为应
 乎天地者言行也焉得不谨言饬行以致慎哉
 同人九五爻君子成已之道既修必求取友之道示
 人知取友以心德求孚为要也号咷与笑喜怒之情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044-0528b.png
 发必中节乃由中以推和可以存忠可以行恕矣故
 或出或处隐见不同或默或语动静不同而应事接
 物之道贵于中和一也故二人同心共力尚可断金
 同心者之言其臭且如兰况同心同理同道同德一
 心推于天下而悉合者乎以此为同人乃操约施博
 耳
 大过初六爻君子终身主敬遇事用慎敬为体慎以
 全敬之用也此制心持身之要也措地得安可矣必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044-0528c.png
 藉以茅安不忘危故谓之慎之至也然慎不在大茅
 之至薄得其慎道则任重而获安推斯慎之术往而
 求安自无危矣乃君子谨小慎微之学自至切近始
 也
 谦九三爻君子饬身所主在恭恭为修已应世之要
 也一慎一恭主敬之学全矣劳而不伐谦之心内裕
 之极也劳而有功功也不伐者不自有其功由于立
 谦体之德足以承载其功且并德亦不居也此厚之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044-0528d.png
 至即下之至也故伐者必见于言貌而下者亦必见
 于言貌诚中未有不形外者若能语功而不骄亦难
 得矣况更下人君子之有终于无终之道也盖有德
 之言必盛盛于厚德非侈张盛大也有礼之言必恭
 且言行相顾而慎言谨度矣内有德至盛外有仪至
 恭皆谦者自致于道而欲保存其位者也老子云惟
 其不居是以不去孝经云高而不危所以常守贵也
 皆与易通焉乾上九爻不谦之咎也咎在亢于行详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044-0529a.png
 注在乾卦
 节初九爻不慎之戒也戒在忽于言言虽至微出好
 者即能兴戎乱生莫测因言语而阶厉故不出户庭
 行未出而言尤先讱矣君不密其言则直臣不能保
 其位臣不密其言则祸及且莫保其身凡有机事未
 动而言泄之疏漏其机人得为计其事必无成也故
 观于节初而知君子于行固谨而不轻动即言亦必
 慎密而不敢轻出也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044-0529b.png
 解六三爻小人不知慎恭而以怠胜敬骄满自恣所
 以致寇之本也作易知盗者知盗所由起之理也负
 而忽乘乞儿暴富无德无功而遭时得意弃小人之
 事取君子之器盗焉得不夺之如司马懿之取魏刘
 裕之取晋皆盗夺之类耳然又有致盗之由亦不必
 负且乘矣即素乘者若慢不自保其乘下之负者生
 暴横之心亦思伐而夺其乘此如慢藏其贿以诲人
 使盗妖冶其容以诲人使淫也此又为乘者戒也此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044-0529c.png
 二者皆足致盗故易以为盗之招也
 大有上九爻君子慎恭之至主敬之久即为存诚诚
 之昭格天且祐之况于人乎天祐高远难测必明其
 所自则知祐之为助助必有由盖天之气运流行不
 息所助者亦在奉行至顺之道也天助顺者在气化
 命也人助何哉人助者立心之诚也立诚于己人皆
 信之则必助之然则人助信在心德性也君子能履
 乎礼即人心之理外著也是以各与人心之理相孚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044-0529d.png
 而信则为履信也此制用也若其立体必凝思于至
 顺顺天之道恊物之宜此为履信思顺也不惟成己
 且兼成物又以此尚贤人即以此勉庸众耳天焉得
 不祐行自致无不利矣非天祐也天理祐之君子之
 心思自祐之也
 咸九四爻圣人正心之学也修身由于正心故示正
 心之要在于思虑知同归殊途一致百虑则吾心一
 理可以通万事万物事物至纷一心湛然肆应皆能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044-0530a.png
 时措咸宜庶可以无思无虑矣盖正心由于诚意诚
 意在于存诚诚意者用吾心好恶之真诚存诚者守
 吾性至善之实理而已所以全成性于存存且为道
 义之门矣日月寒暑往来相推阴阳也而有主乎阴
 阳者本自无二也以至屈信相感利生无穷亦未尝
 不以一元以统天为天地之气化以一往而弘道修
 教为圣人之功能也尺蠖龙蛇大小不同而屈伸同
 固屈以为伸伸亦为屈也屈伸者往来相推于无尽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044-0530b.png
 而本于一以为两一曲一伸仍是一也即圣人之精
 义入神屈也而外以之致用则伸乎利用安身伸也
 而内以之崇德则仍屈也故屈伸有往来而实至一
 而无间者也固已难知矣然犹有德业可名可见斯
 可知矣若夫由崇德建业而更有进焉则有不可知
 者何也圣人精义审乎义于至精极乎用矣圣人崇
 德敦其德于至崇极乎体矣过此以往虽圣人勤修
 不倦亦不能自必其所造也精义崇德可学而至穷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044-0530c.png
 神知化非可学而至也惟精义已入神而仍不敢忽
 崇德已至峻而仍不敢斁驯至精于义之原则神可
 穷矣义者制事之当然神则制义于无方者也驯至
 崇极乎德之本然则化亦可知矣德者人性之本然
 化则原性于天命也至于穷义之原知德之本自知
 性之由命心之合天人物之始终造化之推嬗俱可
 昭然矣此又非闻见之知已也乃圣人之极至成德
 于极盛者也又岂可以期必者乎圣人一立诚而德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044-0530d.png
 极其盛至此可见正心诚意为造德之基也传引此
 爻明君子学修之道必推其极致者示人无半途可
 废之功亦无造次可及之盛德也此爻正切系辞上
 传所言修身之本
 困九三爻见不能精义则不能致用不能致用则不
 能利用安身以崇德必至如困三之凶厉矣困非君
 子所避非所困困于非道也则如困于石蒺藜也据
 非君子所辞非所据据于不义也则入宫无妻不安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044-0531a.png
 于其宫也非道之困名必辱非义之据身必危名辱
 则德不立身危则命不全故曰死期将至身不可保
 妻何可得见宛其死矣他人入室戒之哉
 隼一物足喻天下之物弓矢亦一器而足喻天下之
 器射一技而足以观君子应事接物之道君子必求
 有其道无其遇也不甘无其道而虚声致诮也所以
 平日藏器于身用藏于体中也待时而动用必协宜
 合乎道也故有往而无不利也君子之道利其器以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044-0531b.png
 动而应天下之物动而无所阻以其在道也在道之
 动动必有获惟其成器在平日而利用在一时且全
 器备于一身乃肆应而无不合也此动之用根于静
 之立体者纯乎理矣内存理而外合道如公之射隼
 必获且无往而不利也岂君子见利而动乎非也利
 者义之和也和乎义则义之利有不必谋而自得也
 噬嗑初九上九两爻以明小人行恶有大小多寡取
 祸有轻重以示戒耳小人不知存仁故不仁不以为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044-0531c.png
 耻不知行义故不义不以为畏无耻故见利方动无
 所畏忌故威而后惩然知惩而诫所惩者小所诫者
 大仍为迁善改过之人也此小人之有福者乃能小
 不善而即得惩知诫而不致于大不善也校但灭趾
 仍谓之无咎亦幸矣○名者善之应然善不积名不
 成祸者不善之应然恶不积身未必灭积者渐也非
 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小人之所以积恶
 者在于初起之一念以小善为无益不足为而勿为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044-0531d.png
 也故善不能积以小恶为无伤而不足去也故恶日
 积及其恶积何可掩乎恶积则罪大不可赦宥而得
 解此无福之小人所以不遇小惩竟成积恶以致何
 校灭耳之凶性命且不可保彼岂知积恶在小而不
 在大乎
 否九五爻示君子安身保国家之道亦由一心知危
 知亡知乱然后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安与危相反而
 知危则位安存与亡治与乱皆相反而保存图治乃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044-0532a.png
 在知亡知乱此君子安不忘危而久安存不忘亡而
 久存治不忘乱而久治也是以身安于知危而国家
 治保于知亡乱也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苞桑岂足喻
 其巩固乎
 鼎九四爻明德不胜尊位之戒鼎而折足必无知危
 知亡知乱之心者也与否九五正相参否可以休否
 而有苞桑之固者知危知亡知乱也鼎可以折而有
 覆餗之凶不胜任是但知安知存知治者也传所谓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044-0532b.png
 内外使知惧者指内贞外悔言之此类是也位以尊
 德德薄则不足附尊位矣知以成谋知小则不足以
 定大谋矣力以肩重力小则不足以肩大任矣君子
 必度德揆知量力以免咎者贵于自知也如鼎之折
 足而覆公餗且渥而污辱其形不胜之凶何可免乎
 无学寡识之人犹可恕有心干冒贻误天下者古今
 来不乏矣洵可深恶而痛绝也
 豫六二爻明应事接物之道在于知几知几在于穷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044-0532c.png
 理穷理则在心德为微在事业为彰能用简为柔能
 用易为刚此圣人之立德建业皆以知几为要者也
 故曰万夫之望见为人所观望也几之神乃天下之
 至神者方能与也盖通乎易之至精至变而方体会
 此至神神而明之于不测也此方谓之知几此圣人
 之大知也若夫君子必敬必慎不能得几之神亦不
 致失几之宜也何也圣人言通权达变君子言审几
 观变也其应天下也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总由人情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044-0532d.png
 推测几发无端惟守理絜道不妄动以从人则心之
 理得而事物之几可知矣故于动方见微吉凶之先
 兆已早得由于君子静虚之体守己不随人故静足
 揆动方动之始即知其吉凶之终也所以君子见几
 之善则迁见几之恶即改见吉之合道则趋见凶之
 违道则避其作不俟终日言其至神速也究为君子
 自决于己之理欲而非因人为逆从也易云介于石
 不终日贞吉贞则吉之几也静存为动发之本也故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044-0533a.png
 介而如石不可动移理至而事必起气数亦随之而
 已宁用终日稽迟疑惑乎理明义精决断于其间可
 识其无犹豫也此君子之知不同于众也知几也知
 微知彰本末明也知柔知刚体用得也岂非万夫之
 望且可以训世励俗何难自全其身名而无难耶
 复初九爻引颜子之改过迁善是为能知几者盖得
 夫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道者也故亦去圣人
 不远矣颜子称庶几者庶几于道也道者至善之止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044-0533b.png
 也不能止于至善而不迁者气拘物蔽为过也过则
 为不善不善贵于即能自知自知尤贵即能不复行
 皆省察之勤戒饬之密此即论语所论克己复礼天
 下且归仁道何不可几乎于易云不远复无祗悔元
 吉人心之仁德气化之元阳原本一气一理耳
 损九三爻明取友必耑之道天地男女之道分为二
 如朋友然氤缊搆精则合二为一矣故耑一然后有
 化育生长之功此君子修身必交友也交友必取友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044-0533c.png
 乐善不诚则不一矣惟诚以立己善取于人斯为能
 致一也盖善即人心之性也诚乃存性中之理也在
 己则云诚实求诸已而有此理也在人则称善彼能
 得其理而著之为善道也究之人已一理以相流通
 而已此之谓致一天上地下而气相交故其气絪缊
 绵亘周密之象于是既言交复言絪缊祗是一气而
 已万物生化醇凝于此中矣万物之所以生生不已
 者化也化之本乃此醇凝之气所谓絪缊者也乃一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044-0533d.png
 动而为阳为男一静而为阴为女男女阴阳互为动
 静一往一来一升一降此以其精相交媾也化万物
 之化遂能生万物之生凝者自一本散于万殊既生
 万殊各又凝为一本以生生于无终始焉惟其化之
 醇所以媾之笃惟其媾之笃所以生而不穷一阴一
 阳静耑动直静翕动辟至纯无间生意不息矣若有
 参杂其理不一其气不醇无物可生矣故易曰三人
 行则必损一人一善一不善损其不善也二人皆善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044-0534a.png
 损其善之不尽善者也如是则独存一人为己之对
 相感相应至耑至笃得至善为友何难哉此圣人因
 取友而取象于天地阴阳相交生物之气化圣人拟
 议易之象义如此方可谓神而明之矣
 益上九爻言君子修身以交世之道也交友取善为
 君子同类言耳出身加民则该之者众矣君子亦惟
 于身之为行求安于心之为语求易于交之有求先
 定而已然定交亦在言行也是言行为修身应世之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044-0534b.png
 要也故修此三者德方能全也君子之崇德以安其
 身非为民与也然身安之动动而世为天下法民焉
 得不与乎和易以平其心非为民应也然心平之语
 言而世为天下则民焉得不应乎慎择取友以定其
 交非为人与也然定交之求求非违道干誉祗为同
 声相应同气相求人又焉得不与乎君子终身慎修
 而不敢忽者内在言行外在朋友之切磋琢磨也若
 身危之动动无与徒惧以语民不应无交之求求不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044-0534c.png
 与理有必然事有必致也无与者则伤之者至此人
 情本如此也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由于立心无恒耳
 凶可知也在中孚传曰言行君子之枢机君子所以
 动天地也恒传曰圣人久于其道天下化成即从君
 子内存恒心外立不易方于言行交友善终始来也
 此复拟议之正与中孚九二相应也○以上十九爻
 然乾之上爻复见祗为十八爻取十八变成爻之义
 乎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044-0534d.png
  右第五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
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其称名
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夫易彰往而
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
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圣傅再申明乾坤为阴阳之统易立于乾坤圣人画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044-0535a.png
 卦系辞皆不外乾坤两合成一而已不惟一本之一
 系两合成即万殊各成其一亦由两合成是无一无
 二无二非一之理数也明乎此则知易一也然乾坤
 之两合成易之一俾易中之一本发为万殊者一皆
 由乾坤之两而出也是可谓乾坤为易之门矣何也
 易之一合阴阳而成乾则阳之统也坤则阴之统也
 一阴一阳出入往来即乾坤阖辟之道也于是易之
 理数虽广大悉备天地万物无不为易所蓄然不过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044-0535b.png
 阴阳二者合以成一以为易耳是阴阳虽分而自有
 主乎阴阳者以合之则阴阳之德也德虽为合但既
 分阴阳则各有其德何以谓之合乎盖阴阳虽分实
 一气之出入往来屈伸变化分之则两合之原一故
 阴阳各有一德而合之仍一德也在气如此在理亦
 如此兼理气言则易之道亦如此仍无二非一也然
 无一非二既有此气此理此理此气必分为二分二
 则必各有体用以静为体者阴也而动以为用已属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044-0535c.png
 阳以动为用者阳也而动本于静又属阴阴阳互根
 成一而必分属为二也是阴之体柔而必用刚以济
 之阳之体刚而必用柔以和之遂为老少之四象遂
 相摩为八相荡为六十四无卦不有刚柔无卦非以
 刚济柔以柔和刚期于得乎中正无所偏倚所谓贞
 夫一者也学易者玩卦之刚柔虽分实互相和济以
 成乎一则知刚柔各有体者二也阴阳原有合德以
 为刚柔立体者则一也此无一无二仍是无二非一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044-0535d.png
 也易之为易兼理数以备道如此天地之撰虽广大
 易之阴阳合德之一皆足以体之也天地有形故撰
 无穷圣人用易以合德为道是以道体乎撰也神明
 之德虽幽晦易之阴阳合德之一皆足以通之也神
 明本无迹故德莫测圣人用易刚柔分应是以心通
 乎神明也体天地之撰用合德以一其二也撰为事
 为阳则体之通神明之德用刚柔以此一分彼一为
 二也德为理为阴则通之易之体天地通神明如此
卷十四 第 38a 页 WYG0044-0536a.png
 功业然不过分阴阳为乾坤之二以合其德成易之
 一至易至简易简而易之道备矣此就画卦言易之
 用万其体归二为乾坤二复归一为合德乃易之所
 以为体而乾坤又为用矣再明系辞
 辞必先正其名理数之所存象之所著名之所称也
 易之理数言其用一本而万殊就万殊中各有理数
 则各有二以成一易即就其一以明之杂至万而不
 越原一也因而考稽其辞所以引伸触类无穷无尽
卷十四 第 38b 页 WYG0044-0536b.png
 称名之杂至矣有上古之世无此事此物而易之称
 名皆备焉者世道衰微阴阳乖戾无情不启无事不
 有故不能如上古之事物理数纯而不驳易之称名
 遂不得不因其纯以名纯驳以名驳矣然世虽分盛
 衰运虽有隆替无不具在阴阳中也有此阴阳方有
 此理数有此理数即有此名以称之是以易之称名
 合世盛衰气纯驳以称名究不外无一无二无二非
 一之道也称名愈杂而理数亦终不越乎道也此易
卷十四 第 39a 页 WYG0044-0536c.png
 之所以盛世画卦足以尽其象必至于衰世系辞而
 后能备称其名尽达其意也谓为衰世之意者谓当
 衰世则圣人系辞之意不得不如此之杂而实先后
 天一揆期于不越乎以万归二以二归一之意而已
 矣究皆先天圣人卦爻象数中所有也又何越乎先
 天之圣人画卦以合德立体以乾坤致用后天之圣
 人以不越于理数者立体以称名之杂致用于是易
 之一分著于卦爻之间系辞之内各得一以成一而
卷十四 第 39b 页 WYG0044-0536d.png
 易之一推暨于不可穷尽可谓备乎万物万事矣何
 也夫易之一而为二二而归一由此极深而研几焉
 殆无往不彰而无来不察也且无显不微而无幽不
 阐也观于二知本于一往者尽彰矣观于一知必有
 二来者尽可察矣显至极为万者有一以微之也幽
 至极为一者有万以阐之也俱主于合德为体以分
 刚柔生四生八生六十四以至于万有不齐为用则
 往来出入屈伸变化皆一气所为一理即寓于一气
卷十四 第 40a 页 WYG0044-0537a.png
 之中耳何往不彰何来不察乎往者已过之气化也
 即为来者之机兆易于往者为理为数无不彰著其
 象义因此以推测则未来者为理为数无不可察知
 其象义矣显者当前之事物也即为幽者之发著易
 于显者为变为化无不微妙其体用因此而探索则
 幽深者为体为化无不可阐明其体用矣是形下者
 显而形上者有以微之如易之理数微乎卦爻之显
 也性情者幽也而美利足以阐之如易之元亨阐乎
卷十四 第 40b 页 WYG0044-0537b.png
 利贞之幽也此就先天卦爻已足以见易之备况后
 天圣人推开而系之以辞于卦爻中观象知数稽数
 知理体会乎理数而知道以道之一广暨之万事万
 物即各得成一之理数矣以是系辞有本也故称名
 必当也辨物必明也言必主乎贞而正也辞必尚乎
 断而无疑也既有卦爻复有系辞学易者能居则观
 象玩辞以为居而安动则观变玩占以为动以正易
 之道无不备者学易者皆可备之于一心体之于一
卷十四 第 41a 页 WYG0044-0537c.png
 身推之于家国天下万事万物无不得其宜也备于
 一心则一之体立矣时措咸宜则各得其万之各一
 矣终能汇归乎心之一此学易者自具于心之易也
 再绎系辞称名虽小取类则大也小谓寡也近也大
 谓广也众也称名谓因义以定名取类谓因象以推
 义也名此义不过一端之小推其象有无穷之义此
 小大之谓也名象之中有义理之所在圣人系辞之
 旨所在也以圣人之旨寓于圣人之辞辞不过期达
卷十四 第 41b 页 WYG0044-0537d.png
 乎义而义之引伸触类神明其旨无方体矣虽无意
 于文而自然之文非胜质之文也故旨远而辞文也
 是以其言至曲折委婉而能中乎事物之正也其所
 著吉凶悔吝之事至宏博开大而肆然明通也究皆
 深奥精微而隐然莫测也肆者其事物而隐者其理
 数也易之言曲中事肆隐又如此学易者就卦爻既
 明其象而知因象取义有圣人陈其辞更知因辞得
 旨似亦可以无疑矣犹有疑而未决者则贰也若能
卷十四 第 42a 页 WYG0044-0538a.png
 占易而求得事物之宜遂能前用而各明得失之报
 报者事物因感而应得吉失凶毫不爽也是人已感
 应得失吉凶皆二惟以一理主之则二者归于一疑
 者无不明矣然何非阴阳分刚柔而各致其用之二
 皆归于合德以立体之一乎故乾坤二也而合德为
 一易也者迨合万为一以立体而以乾坤为二以致
 其用也乎
  右第六章
卷十四 第 42b 页 WYG0044-0538b.png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
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
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
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
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
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
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易之兴也一章自是指文王下引九卦称九德似有
卷十四 第 43a 页 WYG0044-0538c.png
 尚书九德备而可以正位凝命之意也所引九卦乃
 为处济忧患之道前一节是体后二节是用后二节
 之前一节知之开于始也后一节行之著于成也各
 就其卦之象义形容圣德之体用又为凡处忧患者
 前其用也亦如杂引十九爻明修身正心存诚主敬
 矢慎向学尽乎在己方可以推之交友取善应事接
 物无不得宜也践履笃实以为立德之基始形践一
 分性尽一分矣谦和下人操持应世无往不利其用
卷十四 第 43b 页 WYG0044-0538d.png
 是为德柄复之元阳即人之仁心成性存存道义之
 门是为德本立德贵弘信道贵笃守理必一制行有
 常是为恒德坚久无替其德方固损欲必尽谋理斯
 纯绝群情之纷杂且能损满假于无尽故损为德之
 修德又贵宽其量量又贵养之优量包天地养积终
 身故益为德之裕困德之辨即困心衡虑之义孟子
 所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是德之辨义井德之地
卷十四 第 44a 页 WYG0044-0539a.png
 养而不穷以喻德主于静用之不穷如井之在地体
 静而用顺也巽德之制巽进也德期于进而又不容
 躐等为进必也驯顺渐积以为进虽德之量无尽而
 进德之途以是为制耳制而有节方进于不已如水
 之盈科后进而放乎四海也此一节是九德之体履
 者礼也履必当礼礼虽严而用贵和得其和而中可
 得中和非德用之至乎谦者卑自牧也然依礼合道
 之谦愈下而愈尊愈自晦而愈光明不止接物以谦
卷十四 第 44b 页 WYG0044-0539b.png
 而已自不居德为本也复小而辨于物阳微之际能
 察其来复之机则理之固有可存而凡物之本然可
 以一心之理通于无间矣恒杂而不厌恒乃日用常
 行之道虽各有纲领然条目颇繁杂又无新奇可喜
 所以人多久而生厌五常百行所以不能始终如一
 惟不厌则自见纲维井井服习无斁然后可久而有
 成德可循也损先难后易从德之修来也乃惩忿窒
 欲之事也益长裕不设不设祗是不诪张铺排底意
卷十四 第 45a 页 WYG0044-0539c.png
 思俗言常曰设处因其素裕故临时无急遽苟且如
 耕九所馀家给人足即有兵凶有备无害也困若能
 辨虽极穷而通必生于穷矣井居其所而迁井不迁
 者也迁者井之用养之及物也德立于不迁如地之
 静而不动然后可以德化民而风教自远矣巽称而
 隐亦从德之制来德之巽进实之所在名必附焉故
 声誉腾闻如风之无远不届然君子修德闇然而隐
 潜德之光亦必久而方发君子所以不可及乃人之
卷十四 第 45b 页 WYG0044-0539d.png
 所不见也第二节虽言德之用然俱就立德者身心
 上形容其卦之象义第三节方说到应事接物由中
 达外之道此章三节首节叙明九德德之本然在我
 者也二节明九德在于知其当尽而后能备于在我
 也三节则德成可以推行于无暨莫不得其当然矣
 ○履以和行非和则礼为烦苦之具岂能行乎谦以
 制礼非礼则失正之谦本于无制也复之几微先在
 慎独故必自知恒之道久终始如一方无斁渝损己
卷十四 第 46a 页 WYG0044-0540a.png
 必利人故害自远益人即是益己故以兴利仍是二
 卦相为损益之义困以寡怨困以能辨而得通则一
 本于致命遂志之心通否俱无怨尤也惟内无怨尤
 世亦何怨乎井以辨义井养不穷仁也然亲亲仁民
 爱物有义以为辨别差等仁方推而各给故仁义如
 阴阳虽分二而其合德则一不可偏废者焉结之以
 巽以行权学能巽进至于行权不失乎经则可几于
 神而明之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者方能与于斯乎
卷十四 第 46b 页 WYG0044-0540b.png
 此节耑言用矣可见圣贤立体致用及学者学圣贤
 之立体致用无不在易也
  右第七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
以度外内使知惧 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
父母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
虚行
卷十四 第 47a 页 WYG0044-0540c.png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一章圣傅耑为用易者勉其进
 德而后可成业也先后天圣人开务成物之道寓于
 易矣凡人日用恒常其理俱备于易乃不可须臾离
 之书也故曰不可远然其道虽在切近身心之间而
 又不可执一以求道是其为道也至有定而至无定
 者是道也盖屡迁之道也故就其卦爻观之变动不
 可居也周流不能息也六爻之位虽实而变动不测
 则六爻俱为虚体全玩变动以成其用矣是以上下
卷十四 第 47b 页 WYG0044-0540d.png
 无常言卦之错综也刚柔相易言爻之贞悔也卦爻
 虽有成象成义而变动无方何能执定以求其典要
 乎然则易亦不能自主也亦惟顺乎数之自然循乎
 理之当然以听卦爻变动之所适而已盖凡占者来
 求乎易易亦不能自主仍以占者之德主之占者德
 立于心神明鉴于神所得卦爻随其意之善恶以示
 其事之吉凶岂易所能操其变之所适乎虽然不可
 测者变也所可定者度也变适无方无方非度为出
卷十四 第 48a 页 WYG0044-0541a.png
 为入阴阳屈伸变动难穷而祗此一气中寓一理以
 散见于万事万物圣人取而著于卦爻之间系之以
 辞何卦何爻何辞无度乎度者规矩尺寸有法有制
 者也占者无论念存于内事形于外凡有所求受命
 如响能不凛然知惧乎不但占得凶厉悔吝宜惧即
 得元亨大吉无咎皆宜知惧何也占凶厉悔吝者以
 省愆补过而惧占元亨大吉无咎以德不叶则占不
 验为惧也此即后章易之兴也一段其道甚大百物
卷十四 第 48b 页 WYG0044-0541b.png
 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之义似无脱误占者能以
 内外知惧之心以求其象义于出入斯求易而或可
 有得耳何谓内外则兼变动贞悔而言内外也卦爻
 俱有内外贞悔甚明矣盖易之为书成于圣人忧患
 中也是以明于忧患为甚确切天下万事万物无不
 在忧患中惟不知其故则不能惧求于易既知忧患
 之故虽欲不惧亦不能矣是以每占易而无有师保
 易即其师保为之启迪也无有父母易即其父母为
卷十四 第 49a 页 WYG0044-0541c.png
 之训诲也方能以常忧患者免忧患也不然易虽出
 入以度而占者内外不知惧何免忧患哉或谓内外
 以存心制行言亦通故善用易之君子凡有占问初
 得其卦爻必遵率其所系之辞以揆度其向往之方
 言揆方则兼玩卦爻之象在内矣既能率辞揆方则
 不可为典要者至此皆确有典常可守可循以是用
 为趋避冀免忧患想无难也但易之为书不在卦爻
 系辞粗求其象器言语之迹也必知易之道体易之
卷十四 第 49b 页 WYG0044-0541d.png
 德可以立于圣贤之途而为谨身寡过之人则易之
 道斯实有所附托而可以推行于无穷若不知易之
 道即知而不能体易之德心存私欲行蹈匪僻乃欲
 占易以利其私心私事则虽有易如无易有占如无
 占也故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言必其人有易之道
 而后能用易之道也言道不虚行者道原虚寄于天
 地之间必待有其人备其德道方能实见诸日用伦
 常动作云为之际也虽千古无人未尝一时无道有
卷十四 第 50a 页 WYG0044-0542a.png
 圣人道即行于圣人有贤人君子道即行于贤人君
 子即善人端士一言一行之合于道道亦俱行于一
 言一行焉道至虚德至实德有大小道亦有偏全德
 备其纯道充其量非圣人不能也学者能谨身修德
 用易以为寡过之学初不过一言一行之合道渐至
 于德全而道备方为学易有得也此章耑为占易者
 立教却是学者省心修身切要工夫岂可忽乎哉
  右第八章
卷十四 第 50b 页 WYG0044-0542b.png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
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噫亦
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
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
胜邪
卷十四 第 51a 页 WYG0044-0542c.png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一章圣傅明卦象六爻之位
 置以卦象及彖辞为纲领以六爻为条目也首举易
 之为书原始要终者自乾坤父母而有六子经卦八
 立焉因而重之六十四卦备矣其言质者体也即原
 始也于是每卦各成一体由太极一体而分著用于
 诸卦诸卦又各立一体以分著其用于六爻也此要
 终也至于其用六爻变通无尽无终则六爻之相杂
 唯象其时物而已时行在天物生在地中立人事俱
卷十四 第 51b 页 WYG0044-0542d.png
 无终者唯于六爻拟议以穷其变化则天地时令事
 物理数足以备之此以明易之要终于无终焉耳言
 相杂者谓刚柔推生变化也然变化无定而爻位有
 定卦体立而寄用于六爻六爻列位又各有体如初
 如上以本末为体如二如五以得中为体如三如四
 以居内交外为体则又一定不移者矣是故凡卦有
 初上两爻初则难知上则易知亦因卦体之本末在
 是两爻耳不惟玩易者为然圣人系辞于初亦以辞
卷十四 第 52a 页 WYG0044-0543a.png
 拟议未尽显明于上之卒方示之以成其终皆因卦
 体寄于爻位不得不因卦之本为方进之机末为已
 成之势圣人亦不过因其初卒以拟议焉此初上两
 爻之体用也若夫卦中二三四五四爻皆谓之中爻
 中爻所该者愈多矣象物则甚杂也比德则各撰也
 曾晰云异乎三子之撰撰德犹云具德具德犹言立
 德也卦有德爻亦有德德皆卦爻中固有之理数圣
 人系辞以明之则其德立于是卦是爻中故曰撰德
卷十四 第 52b 页 WYG0044-0543b.png
 也合物与德言之象数义理俱在爻中为是为非即
 吉凶悔吝之所以分也乌可无辨乎辨是非以分吉
 凶系之辞以示人诚非二三四五中爻不能尽其象
 义也此中爻所以备一卦之体用也观于本末及中
 爻则存亡吉凶之道不亦大明乎圣傅复叹之曰噫
 亦以此要存亡吉凶则亦坐而可知来所谓坐照之
 知也言要者约略之辞盖中爻乃一卦之中道也卦
 有始以初为始卦有终以上为终中四爻为中合上
卷十四 第 53a 页 WYG0044-0543c.png
 下卦以言其体也得其中道则于本末两爻更明切
 矣是以学易而有知者先观其象后观其辞于卦之
 立体已明且观于彖辞则是卦六爻之用俱可以思
 得其过半矣盖本末中爻俱不越卦象彖辞乃因卦
 之象义为系者故传以易简之旨示之不外原始要
 终以为质之意耳再论中爻二与四同功二四皆阴
 数之爻然位不同位不同其善亦不同功能也言其
 用也善德也言其体也阴之用虽同然异位遂各有
卷十四 第 53b 页 WYG0044-0543d.png
 各用各用斯各致其功况德之善不同乎此亦言其
 质也之义二多誉四多惧俱以近言四近于五多惧
 二近于初多誉也何以近于初多誉誉起于下也何
 以近于五多惧惧凛于上也且言四多惧有谨言慎
 行之戒二多誉为进德修业之劝也非但言誉惧而
 已也若以阴柔值此阴位以阴处阴不利于远者四
 尚可以近君而用柔道济君二则远君不能以柔道
 见功矣但原始如此要终亦无咎何也用柔得中二
卷十四 第 54a 页 WYG0044-0544a.png
 能起誉于下亦可远致于上也此论四二两中爻之
 体用也再论三五两爻三与五同功异位三五阳数
 之爻各有各用亦犹二四也其体亦在位中可见三
 多凶五多功贵贱之位不等故体用俱不等也三体
 不中位不正功难凶易五当位体尊位重则易致乎
 功能耑就位论岂德因位为轻重乎不知此乃就卦
 爻体象言其理数本如是又非较量德位之说也此
 德从位字生出言其体也亦非行道有得之谓也即
卷十四 第 54b 页 WYG0044-0544b.png
 其位之体用以衡其位之德功亦自然之理数不待
 圣人安排方得者若以阴柔值此阳位可危之道言
 不胜任也若以阳刚值此阳位则克胜矣但亦是原
 始如此若要终为危为胜又各具象义不可以为定
 则焉此又传所未言而可为引伸者也此论三五两
 中爻之体用也人能于中四爻明其体用初上两爻
 知其本末于条目已详矣再就卦象彖辞观玩得其
 纲领何卦何爻圣人之情不可见乎然总不外原始
卷十四 第 55a 页 WYG0044-0544c.png
 要终知其质者为学易启观玩之门也
  右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 道有
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
吉凶生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章耑就六爻以明卦象所以
 为系辞之本也易之为书广如天无不覆大如地无
卷十四 第 55b 页 WYG0044-0544d.png
 不载万事万物之理数俱备于易中矣此可于卦之
 内外两卦卦各三爻合而观之得其象义盖易有天
 道焉卦之上两爻足以拟议之也有人道焉卦之中
 两爻足以拟议之也有地道焉卦之下两爻足以拟
 议之也是卦之有六爻乃兼三才之道而各用两爻
 以象之也所以爻有六六者非他三才之道耳兼三
 才而两之易之象数也三才之道则象数中之理也
 兼理数言谓之道也分言之三才各有道合言之一
卷十四 第 56a 页 WYG0044-0545a.png
 易道也分言之三才两之各有刚柔两仪以二成一
 合言之三才共一刚柔刚柔共一太极以成一易也
 才同前章原始要终之说此更兼象数道理分三成
 二合一以言体用焉于是知天地事物之所在即道
 之所在亦即爻之所在也道不能有静无动动必见
 诸事物之间易以载道亦不能有静而无动动则见
 诸变动之爻此易因变而有爻也爻有六位贵贱不
 等此刚柔之相杂也万事万物相杂不外刚柔二物
卷十四 第 56b 页 WYG0044-0545b.png
 相交于是自然之文亦即著于其中矣文之相值乘
 承比应有当不当象著而义彰焉吉凶之系辞于此
 定矣是全易之体用寄于卦而卦之体用分寄于六
 爻于卦爻之用穷其变因而求全易以会其通终始
 体用不较然大明乎易之为书三才之道备广大如
 是固有此卦爻为之端倪矣不责学易者求诸驰骛
 也何可不知所从事也耶
  右第十章
卷十四 第 57a 页 WYG0044-0545c.png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
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
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易之兴也章圣傅耑明文王周公系辞开成之道也
 易虽作于伏羲传于三代然至周之初始兴谓之兴
 者卦爻象义著为文字占者可以观玩而尽其智力
 也夏商二代不知有辞否即有辞亦未必如周能得
 卦爻之理数传以盛德归周亦是由其功业兴易系
卷十四 第 57b 页 WYG0044-0545d.png
 辞而命之得成乎易孚于伏羲之先圣也不惟因功
 业而思盛德而且因盛德而审时事文王德之盛也
 纣忌之有羑里之危周公德之盛也武庚忌之有东
 征之危是文王周公皆因忧患而玩易系辞耳故其
 辞常示人以危道也然知危而谨身修德则危可反
 平如以为易而忽之顽率奢傲则平者反倾矣易之
 辞槩如是也是以易之为道甚大百物之理数咸备
 必占者自能玩圣人之危辞生戒惧之危心以持危
卷十四 第 58a 页 WYG0044-0546a.png
 言危行于终始焉乃要归于无咎也此易之道也天
 生人之道刚健为体柔顺为用者也以准于易兼三
 才而著其体用分刚柔而明其变通期以实践之于
 人事而已故易之道即人生终始之道有体有用知
 危知惧槩以防忧虑患之心虑之焉往不臧乎故传
 复以圣人因忧患系辞以示学易者贵知所宗也此
 上三章虽分愚谓可作一章联贯而观之也
  右第十一章
卷十四 第 58b 页 WYG0044-0546b.png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
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
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
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
鬼谋百姓与能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
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
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
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将叛
卷十四 第 59a 页 WYG0044-0546c.png
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下系传末章圣人以易之情辞示人因情可以得其
 性因辞可以达其理全易之道备于乾坤乾坤者易
 之情所著也乾之情固确然示人以易矣然其性则
 至健也是刚健者乾之性𤼵而见之于情则至平易
 也又非平易而无以济艰难及率其性情成为德行
 至平易而足济天下之艰难是于恒易之中有知险
卷十四 第 59b 页 WYG0044-0546d.png
 之道也乾之性情在体德行在用如此凡易之阳刚
 皆属乎乾其性情德行可明矣坤之情固隤然示人
 以简矣然其性则至顺也是柔顺者坤之性𤼵而见
 之于情则至简约也又非简约而无以通蹇塞及率
 其性情成为德性至简约而足以通天下之蹇塞是
 于恒简之中有知阻之道也坤之性情在体德行在
 用如此凡易之阴柔皆属乎坤其性情德行可明矣
 傅兼德行言德就成为功能者言也观知险知阻则
卷十四 第 60a 页 WYG0044-0547a.png
 不但知之且足以济之通之使无险阻矣盖乾坤之
 体象以气化言也有性情有德行则理寓于气性情
 德行斯具焉既有性情德行可以崇效卑法是在学
 易之君子以其性情体会乾坤之性情以其德行效
 法乾坤之德行所谓非其人则道不虚行正见道虚
 而赖人以实之此传示人乾坤性情德行之本旨也
 学易者诚能知阴阳不外于乾坤乾坤各有其体用
 以其心之性情会乾坤之性情使体与体相洽自悦
卷十四 第 60b 页 WYG0044-0547b.png
 诸心而深有得矣以其虑可以知险阻者求乾坤之
 知险阻使用与用相合惟研诸虑则大有功矣于以
 定天下之吉凶知之事也于以成天下之亹亹者仁
 之事也皆乾坤自然之功能本乎健顺以立体易简
 以致用者也学易者亦立体以健顺致用以易简亦
 自能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矣且易者圣
 人本仁知而作也学易者能以易之体用为体用则
 圣人之仁知悉备于心思矣自能体会乎易也易之
卷十四 第 61a 页 WYG0044-0547c.png
 难释也缘有四层道理在内天地现成道理是一层
 易中有自然道理合乎天地是二层作易之圣人因
 此道理作易而其心中之道理即著于易是三层学
 易者能体会于易使其心之道理相融洽贯通是四
 层如此章首二节四层道理俱在内圣传却不过统
 言之然非作四层看其道理终不明看明时几层道
 理总是一个道理特不可不于分中求合如不分看
 何因得知合一之道理乎易之性情功能既明斯可
卷十四 第 61b 页 WYG0044-0547d.png
 以渐通会其变化矣变化不测也刚柔相推尽之矣
 天地间万事万物不外刚柔以二成一及其相推以
 成变化仍是一分为二者往来屈伸祗成其一天地
 亦总为一而已矣但一物一事又各为一变化之不
 测亦如人之一言一动不可穷也能知阴阳变化如
 人之云为也可以体会于易而事物之性情功能亦
 无不可观察而得识矣是以吉庆事则知其有祥也
 如中庸所言善必先知之也不言凶事者该于吉事
卷十四 第 62a 页 WYG0044-0548a.png
 内也是以尚象之事则知其合器也此为以制器者
 尚其象言也是以占卜之事则知未来也此为以卜
 筮者尚其占言也人之用易虽不同而易之以健顺
 为体易简为用无不同也学易者亦不外悦心研虑
 以求之本知以明之本仁以成之耳何也天地也易
 也圣人也其为体为用皆自然而成者也是以其性
 情功能亦皆自然相合为一者也是故天地设位有
 天地之体用自然之理气也圣人生于天地之间以
卷十四 第 62b 页 WYG0044-0548b.png
 天地之体用为体用亦自然而合天地者也因而仰
 观俯察得其自然之性情明其自然之功能于是圣
 人自立其性情自成其功能与天地为一矣惟无以
 示天下后世也遂作易焉天地圣人之性情功能俱
 备于易人可谋也鬼亦可谋也圣人可成能也百姓
 亦可与于圣人之成能也人谋者考诸三王不谬也
 鬼谋者质诸鬼神无疑也天地设位圣人成能者建
 诸天地不悖也百姓与能者圣人有所不知能者匹
卷十四 第 63a 页 WYG0044-0548c.png
 夫匹妇可以知行也总是此一气一理合而为一道
 也故合人鬼圣愚而无不相会通融洽耳传言至此
 易之性情功能不可于学易者一心一虑而体会有
 得哉然则易之有辞岂能外于易之情乎先天之八
 卦全以象告易之情也后天之爻彖兼以辞言乎圣
 人之情也圣人无情以易之情为情以告乎天下后
 世则又以天下后世之人情通乎圣人之情也系辞
 之圣人何能知易之情而修辞立教乎盖亦有会于
卷十四 第 63b 页 WYG0044-0548d.png
 先天卦爻刚柔杂居相推变化而知其吉凶故能系
 之以辞以吉凶垂示于占者也此圣人之悦心研虑
 定吉凶成亹亹者也而学易者可不知所从事乎再
 以万物万事之情明易之情易之卦爻有变动数也
 然数理不相离义利亦不相离也知数之应变动为
 理之当然义在是利亦即在是矣以义为利利则得
 吉不合义之利利反得凶利有定而吉凶无定乃因
 人情而迁变也此言趋避向背得失顺逆变动人情
卷十四 第 64a 页 WYG0044-0549a.png
 又至不常也所以吉凶亦至不常而迁变莫测矣即
 凡占易者之情虽至易迁究亦无不可明矣爱恶相
 攻即类聚群分也故吉凶生于异同焉远近相取即
 来往比附也故悔吝生于顺逆焉情伪相感即公私
 参错也故利害生于交战焉此万事万物中之人情
 也皆易之所备也亦可以凡易之情原要矣人情与
 易情也大槩以相合则吉相违则凶远而不相合尚
 可无虞近而不相得则凶必矣即免于凶而有致害
卷十四 第 64b 页 WYG0044-0549b.png
 之情在焉悔且吝终不免也此专言人情从违于易
 之情也易有情而因有辞人有情亦当有辞由情而
 求明乎辞即就人之辞以明情人之辞将叛者其辞
 惭也悖于理未尝悖于知也中心疑者其辞枝志不
 定则语多蔓也吉人之辞寡慎于言以敏于行也躁
 人之辞多躬行不逮而尚口乃穷也诬善之人其辞
 游无定见于至善之所止故游荡不知所归也失其
 守者其辞屈不能止于善而不迁故为外物交诱屈
卷十四 第 65a 页 WYG0044-0549c.png
 抑而丧其自得之致也此就人之辞以明其情言者
 心之声辞亦归于情而已矣末二段推人之情辞何
 也欲学易者因乾坤体用健顺易简之本求易必兼
 明人情人辞之末以深其心思以弘其知虑然后能
 悦能研足以用易以定吉凶成亹亹也庶几学易者
 之性情功能与天地圣人相孚即与易相合一也盖
 合天人物我而一之者也此圣传终篇明易之性情
 义理并及于人之情辞以望天下后世学者合三才
卷十四 第 65b 页 WYG0044-0549d.png
 以求易也
  右第十二章
 
 
 
 
 
 大易通解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