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044-02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通解卷七
          江常镇道魏荔彤撰
(艮下/兑上)
咸上经首乾坤天地定位也父母之位已定矣继以屯
 蒙长中少三男相际成卦为上经诸阳卦纲领也然
 雷山已肇于屯蒙风泽继见于小畜履雷山从乎水
 风泽从乎天中以需讼师比水天天水地水水地四
卷七 第 1b 页 WYG0044-0249b.png
 卦间之不外天地与水初立义象交以泰否而后以
 同人大有天火相综天地水火四正之卦位已定矣
 是天地水火为上经之主卦而山泽风雷为下经之
 主卦也故下经首咸恒泽山雷风二卦相综而先天
 四隅之卦位亦定焉所谓山泽通气雷风相薄也俱
 由先天八卦推衍而叙上下经之卦文王之易本于
 伏羲此尤明著耳
 山泽通气以气为通即以气相为感应也山之地气
卷七 第 2a 页 WYG0044-0250a.png
 通于天云肤寸而生不崇朝而雨遍矣是山通于泽
 也泽之天气通于地而水出高源即泽通于山也山
 泽之相通即天地之气相通也然天地一气耳谓之
 相通分为两仪矣而究之合一则无一不二无二不
 归于一气如是理亦如是焉是以兑为少女艮为少
 男相合为咸震为长男巽为长女相合为恒上经三
 男相继于父母之后成卦者今且相配成卦于下经
 矣伦常日用乃易之至理也故曰易简为易○咸以
卷七 第 2b 页 WYG0044-0250b.png
 山津通气取象立义命卦名者兑在先天八卦之东
 南艮在先天八卦之西北泽归于东南山高于西北
 其通气乃合六合之大以通气一山一泽之通气在
 合天地山泽以通气之内矣西北天阳气盛山阳在
 上东南地阴气盛泽阴在上然山之下二阴即兑之
 阴地气也兑之下二阳即艮之阳天气也故曰山泽
 通气即天地通气而已○咸通气气阳也根乾咸之
 为卦主学言则以艮之内虚为量而以兑之外悦为
卷七 第 3a 页 WYG0044-0250c.png
 古今嘉言懿行可以悦心研虑者受尽天下之亹亹
 不倦也主德言则以艮之止为知所止而止于至善
 以兑之悦为安于止而不迁悦之深乐之至也以应
 事接物言则以艮止为感主乎静以御动以兑悦为
 应感以静止立诚应著为悦孚明信也为感为应皆
 以诚信正其感应与咸之道合也
咸亨利贞取女吉
 彖辞首系以亨者相通则亨也不言元气即元也元
卷七 第 3b 页 WYG0044-0250d.png
 即气之相通者也利贞者戒示占者相通之道贵于
 贞也泽山出于气化之自然而人心之相通亦贵于
 无心皆以天理为通不尚乎私意参之矣又云取女
 吉因卦象而前民宜于男下乎女娶柔悦贞静之女
 斯吉耳先言亨者卦之理气自然得亨也继言利贞
 者为占者示戒也后言取女吉者取象于卦之体德
 为用易之君子审所宜从也取女之义总以用阴静
 以为感贞以为应也
卷七 第 4a 页 WYG0044-0251a.png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
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
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彖传释卦名义曰咸感也咸之字义庄子所谓咸周
 偏三者异名而同义然有心以为咸则彼此相感之
 道也感固非可有心于私而天理之在中者亦以心
 相通理相孚方成感耳兑体之柔而在上卦地阴气
卷七 第 4b 页 WYG0044-0251b.png
 上行也艮体之刚而在下卦天阳气下济也天气下
 济矣因上感于兑兑应之而雨露降地气上行矣因
 下感于艮艮应之而水泉出此兑艮互为感应而以
 阴阳之气相与也此天地阴阳自然之感应而无心
 成化也若夫卦德以艮之止为阳求阴之耑以兑之
 悦为阴从阳之豫故艮少男下兑少女而咸感焉此
 人事有心之感应而无私以正伦也在天地无心在
 人虽有心而无私仍同于无心之天地感应矣是以
卷七 第 5a 页 WYG0044-0251c.png
 咸无心而成感得亨尚乎利贞以取象义于取女则
 吉也推之天地阴阳宁止山泽为二气感应相与乎
 乾父坤母之二气相与为交也乾资始而坤资生乾
 知大始而坤作成物万物何一不化生于天地二气
 相感之中哉圣人用易亦不止于男下女而正伦于
 内也将以此诚求于好逑者之心诚求乎天下人心
 以一心之诚为感而天下人心之诚无不相应人已
 彼此一心相与以诚而天下之人心俱和平矣就男
卷七 第 5b 页 WYG0044-0251d.png
 女言者男女大欲人所尽知故先以此启𤼵其端耳
 盖诚者中也中立于内𤼵而自得至和一人之心中
 和而天下人之心和平不外一理以相通而气亦从
 帅矣和平兼理气而言合知贤愚不肖而一之也于
 是观天下人心之和平而知圣人之所以感人者至
 约而所该者至广大也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而其情
 则不外中和耳圣人以中立体以和致用致中和而
 天地位万物育矣莫不由人心之中和者为感天下
卷七 第 6a 页 WYG0044-0252a.png
 人心和平之本而天下人心之中皆来相应是人已
 俱和矣此即天地万物之情也传曰天地万物之情
 可见一心推暨之外奚容有他道也乎○天地万物
 中无论有知无知皆有性有性则有情有知之性情
 以诚通之而自得其和无知之性情以诚主之而各
 得其所得和得所乃太和也一诚立于心而天地万
 物之性情以一贯之矣此圣人之功能也贤人君子
 未能以诚为贯先必存忠行恕亦是因一心而推及
卷七 第 6b 页 WYG0044-0252b.png
 于天地万物久之义精仁熟忠恕与一贯何异乎此
 感应相与之道俱兼理气而言方是易之天德王道
 精粗本末全学也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象传曰山上有泽咸就山气下通于上而为泉之始
 达明象义也君子体之以虚受人虚者阴也受人者
 受人之益以实之主乎阴以为德而资乎阳以为善
 也兑泽之阴在上泉之所以上出也艮山之阳在下
卷七 第 7a 页 WYG0044-0252c.png
 气之所以上升也君子虚其内以为受之量悦于外
 以为受之方而人之以感为应者皆其集益于君子
 者也受善之方甚弘而容善之量愈扩者阴德也以
 兑悦著于外乐取于人为善也以艮止主于内执其
 两端用其中于民也惟舜之德足以当之君子则希
 圣而勉企焉可乎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初六变为革之初九在革之初以阳变阴为咸革之
卷七 第 7b 页 WYG0044-0252d.png
 初而用黄牛之革以巩固之因变艮为止之义而不
 即从革黄牛阴物变阴故象之焉
 在本爻阴变为阳为革为咸之初以拇象之拇之动
 也以变艮为离也感自外来心动而足之拇先动矣
 象传言志在外亦就心感而动言拇也在外指外卦
 兑为少女也贞悔二爻以变卦艮离取义初爻咸拇
 不言凶吉在咸初动而感动于吉凶不可知故不系
 焉
卷七 第 8a 页 WYG0044-0253a.png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六二变为大过之九二在大过之二以阳变阴为咸
 兼咸义而有士夫女妻之象济乎初阴而不为过也
 故象亦言相与即咸之相与咸之相与不过阴阳交
 而已矣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大过系以咸其腓凶居则吉者
 二之动动于九三腓随股而动是附于九三也咸以
 泽山通气感应相与二原附于三为止体也今变巽
卷七 第 8b 页 WYG0044-0253b.png
 进则股动腓应是以凶而不妄动以居贞则吉应矣
 卦辞谓咸亨必利贞贞则居贞吉也象传曰虽凶居
 吉顺不害也顺者顺乎止也变阳则为巽气行而散
 不顺乎咸之泽山相感矣必顺而无害于通气成泽
 方得吉耳腓本不动之物不动则吉顺其体象之谓
 顺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
随人所执下也
卷七 第 9a 页 WYG0044-0253c.png
 九三变为萃之六三在萃之三以阴变阳为咸变顺
 为止萃而致嗟无攸往矣然往而应阳可无咎也特
 非正感应故小吝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萃变止为顺股动而全体皆动
 故有执其随之象山泽通气变坤而不能通虽往亦
 吝也言随者谓本卦下二阴爻股动而拇腓俱随之
 是三之执而强其随也可见不能上感兑而为应何
 也用强则人心不和平也是以虽往而为感亦有吝
卷七 第 9b 页 WYG0044-0253d.png
 也象传曰咸其股亦不处也三在艮之上爻与泽为
 邻原有动而感泽之象义故象以股股非不动之物
 不必定止矣故曰亦不处也然内卦为感而志在随
 人在艮非止德在男亦不宜盖艮以止为感也志在
 随人失其志而所执斯下矣传意又以执志为执然
 执志为随已之志既在随必强人为随矣爻象亦无
 异义爻就艮全体言象则言三之志变阳而失其本
 也此爻贞悔以附阳爻为义相应
卷七 第 10a 页 WYG0044-0254a.png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曰贞吉悔亡未
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九四变为蹇之六四在蹇四以阴变阳为咸往应五
 而蹇来连内三爻而可济蹇矣亦感应之道也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蹇兑体阴道应人之感贵于贞
 吉而悔亡矣若不贞则心无定悦憧憧然为往来思
 将朋从矣朋众也谓众念纷至皆由尔之心思不能
 主一无适也象传曰贞吉悔亡未尝因感而害正应
卷七 第 10b 页 WYG0044-0254b.png
 之道也惟其憧憧往来中不明于正应之宜则感应
 涉于私而不为光明正大之道矣此贞悔二爻俱以
 审慎而求正应为义贞吉悔亡似害于感不知无害
 于感且有益于感也何也贞女乃人所乐求求而得
 之必有益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九五变为小过之六五在小过之五以阴变阳为咸
 震体变兑雷之升而成云欲致雨也密云不雨自我
卷七 第 11a 页 WYG0044-0254c.png
 西郊同于小畜之卦辞者亦贵畜阴以成雨也又云
 公弋取彼在穴六五公象取物在穴用弋取彼高外
 之阳入藏于穴以成小过阳主于内之象义也有阳
 主内则小过而不为过且遇之矣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小过兑变震恐其动于私感人
 或苟悦为应矣故象以咸其脢背肉不动同于艮其
 背守贞而不轻为感应也惟不轻动乃可以无悔也
 象传曰志末也与初爻传言志在外同下艮所以感
卷七 第 11b 页 WYG0044-0254d.png
 兑上兑所以应艮也五之咸脢不应志在应下卦也
 必感而后应故不轻应也此以内外卦为感应而与
 五必应二初必应四之义不同贞悔二爻小过以变
 阳应用阴为义本爻以变阴以成兑而不应为义俱
 以变象立辞
上六咸其辅颊舌象曰咸其辅颊舌膝口说也
 上六变为遁之上九在遁之上爻以阳变阴为咸系
 以肥遁无不利乾变兑而悦于遁也
卷七 第 12a 页 WYG0044-0255a.png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遁系以咸其辅颊舌悦在辅颊
 口舌而不在心无诚意以为应矣变乾何以无诚乎
 以兑之上爻为口变乾则健于口而钝于诚矣象传
 曰滕口说明言者虽心之声然不由衷之谈则不可
 听以害感应之正也此爻贞悔以得悦心而遁为合
 义以不根心而口舌求悦人为非义俱本乎心以为
 通也○本卦山泽通气相与而为感应无取乎变动
 盖感应者心之诚也心诚则一何取于变动乎变动
卷七 第 12b 页 WYG0044-0255b.png
 则渝其诚矣故六爻俱以变致戒以不动变为守贞
 而吉也男女大欲不惟女道当贞男道亦当贞也惟
 男道求而下之者得则女道应而来者亦必正所谓
 刑于寡妻乃正身所以齐家也咸之主卦其在艮而
 兑乃附之成卦者乎
 内卦三爻为感然艮止也自然之感不贵有心而动
 于私意也初爻咸拇必动吉凶不可知但感必先动
 傅言志外亦有不能静止为感之意矣二爻艮腓随
卷七 第 13a 页 WYG0044-0255c.png
 三爻股动腓不动随阳而动则凶居于静而不动则
 吉三爻艮股阳临于外卦性动而物来交诱必动如
 股且强拇腓俱动是以往吝在感则必动亦不以处
 而不动为贵惟随人而动则所执下矣初二两阴爻
 随三爻成艮何谓随人盖随乎外卦之兑悦而动则
 不能以静感失止之义矣在内卦艮主感以静止为
 感妄动则非义如此外卦三爻为应卦四爻戒以勿
 乱应必从一贞吉悔乃亡若憧憧往来之应朋从尔
卷七 第 13b 页 WYG0044-0255d.png
 思失守一之道矣象传言贞吉悔亡原不为感害不
 轻应而自有感者至也何必憧憧往来以致不光大
 乎五爻咸脢竟无心应感而亦悔亡象传言志末也
 言虽脢为背肉无心之体而不应中自有定志在于
 感来方应不役役于感应也上爻以辅颊舌为应应
 于面猊言辞者耳亦不言吉凶象传曰滕口说也以
 巧言令色应人何足为应乎咎吝不待言矣外卦三
 爻言应以正应不苟悦为义
卷七 第 14a 页 WYG0044-0256a.png
 此卦感必艮德以静止而自生感应必兑悦内坚其
 志不尚憧憧之思不事巧言令色心感而自为应俱
 用阴而体阳也与恒分根于乾坤而合天地自然感
 应之德恒久之道所以立为下经之首以正四隅经
 卦泽山风雷之位
 此卦上下卦相与以成感应三上两爻虽分主两卦
 然俱以申戒之辞主之艮之感非志随人兑之应非
 滕口说则得乎正道而足以主两卦矣
卷七 第 14b 页 WYG0044-0256b.png
(巽下/震上)
恒咸卦山泽通气也根于乾以艮阳通泽故主阳也恒
 卦风雷相薄也根于坤以巽阴薄雷故主阴也各有
 体用焉咸兑下二阳与艮上一阳相比成乾恒震下
 一阳与巽上二阳相比亦成乾咸中三阳在兑二在
 艮一恒中三阳在震一在巽二俱中贯乎坤而一主
 乾一主坤者咸中三阳居卦之中应乎心中之阳则
 主性体也恒中三阳居卦之中应乎心中之阴则主
卷七 第 15a 页 WYG0044-0256c.png
 道用也性阴而为体立诚则主阳道阳而为用主利
 则主阴所以咸根乾而恒根坤焉
 山泽风雷四隅经卦无所继根乾坤即继乾坤耳恒
 风雷相薄也阴在内阳来散之为风阴在上阳起而
 冲之为雷故曰相薄然皆阳薄阴也何谓相薄盖天
 地间本一气虽分阴阳两仪相对其实阳为主而阴
 附之阴气聚者在内阳气自外来则为风阴气聚者
 在上阳气自下起而为雷虽云薄之而阳为倡阴为
卷七 第 15b 页 WYG0044-0256d.png
 和也复之所谓出入无疾也不可谓薄为击抟之义
 乃屈伸往来也惟相薄而后阴气聚于内者阳散之
 而阴气平矣聚于上者阳冲之而阴气和矣于是聚
 乎风之阳者为云而散乎雷之阳者为雨风云雷雨
 和平应济故风不呜条雨不破块雷不击抟云不空
 密雨晹时若万物乐育也此亘古不忒之气化恒之
 所以立卦取象明义也
 雷风合而为卦乃以长男配长女与咸之少男少女
卷七 第 16a 页 WYG0044-0257a.png
 相综而继乎乾坤父母成家继业者也少男少女配
 重在感得其正长男长女配重在久于其道也道者
 一阴一阳之谓天地父母阴阳男女万事万物不能
 外者也久于其道以为恒易之所谓易简得而天下
 之理备矣归其任于长男长女者继父母而任道者
 也此风雷为恒与咸相综以合乎山泽通气风雷相
 薄为下经三十四卦之宗故首乎下经也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卷七 第 16b 页 WYG0044-0257b.png
 象辞恒亨恒无不亨之理气也先言无咎而后言利
 贞者能恒则无咎而所以能恒则利于贞也利贞则
 利有攸往矣恒原以贞为恒即无所往亦亨而无咎
 此恒之体也但有体斯有用贞则往而利可知矣卦
 以雷风相薄而成象雷之阳在先天八卦之东北巽
 之阴在先天八卦之西南一阳生于震一阴生于巽
 由震而乾而巽由巽而坤而又震循环无穷此所以
 为恒盖就先天八卦而取象立义系辞也 咸以无
卷七 第 17a 页 WYG0044-0257c.png
 心而成感恒以有心而能久二字皆从心是咸之无
 心乃无私心而恒之有心乃有恒心也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
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
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
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传释卦名义曰恒久也其所以为久之义在天地
卷七 第 17b 页 WYG0044-0257d.png
 则自然之气化无始无终在人则书所谓阴骘下民
 厥有恒性也此天时人事之所以能久也就卦体言
 之震之阳上升刚即在上卦巽之阴下入柔即在下
 卦如天之在上地之在下一定不移之位象乎恒也
 然天地之位自上下其气则无时不通无处不通特
 不可见耳可见者在于雷风雷自地起而上于天风
 自天来而下于地就雷风相与而天地之气相通可
 识矣既云相薄何云相与薄者鼓荡之义也雷以鼓
卷七 第 18a 页 WYG0044-0258a.png
 风风以荡雷雷鼓风而阴中之阳气宣风荡雷而阳
 内之阴气和所以谓之相与也在咸亦言相与山泽
 之相与以静而咸卦以感而动为相与风雷之相与
 以动而恒卦以归于静为相与故山泽之气无所见
 闻而潜通风雷之气众闻众见而明薄此又卦德之
 止而说巽而动之不同理在而气即随为动静矣是
 咸以静体相感应其感应即动也恒以动体为恒久
 其恒久即静也此所以二卦象传咸言二气感应以
卷七 第 18b 页 WYG0044-0258b.png
 相与先言静而后言动也恒言雷风相与刚柔皆应
 始言动而终归于静也圣人之传非细心究研其精
 义俱不明也若但以二卦之六爻相应为刚柔皆应
 则亦明而易见者矣二卦气化如此论于恒卦则人
 事之体会不可不久于其道矣道在天地一阴一阳
 道在圣人率性为道道在贤人君子日用经常之间
 须臾不可离者是也能久于此道即亨而无咎然必
 贵乎利贞方合乎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惟至诚
卷七 第 19a 页 WYG0044-0258c.png
 自然不息圣人体天之学也君子则自强不息而已
 又言利有攸往者亦本于天地之道即始起于震而
 终于艮又始于震之道也此亦奚往而不利乎再推
 言恒之为道于日月四时日月亦阴阳之气成象于
 天耳得天地恒久不已之道则能久照也四时亦天
 地阴阳之气化流行者耳虽其变化神速莫测然自
 有至恒久而有成者一之也故四时极其变化终不
 外久成之道以主宰之斯能久成也圣人观于日月
卷七 第 19b 页 WYG0044-0258d.png
 四时以立天地人三才之极亦惟久于其道天下自
 化成矣圣人备德于一心著德于一身家国天下无
 不以齐以治以平此合尽人尽物之性以全乎自尽
 其性之道也性为恒性道亦为恒道成已成物无二
 性即无二道此圣人体易用恒之实学也故观于恒
 之为义而天地万物之情不亦昭然可见乎在咸言
 见天地万物之情以心与心通理与理合人之气自
 与气相和也在恒言天地万物之情则心常具此心
卷七 第 20a 页 WYG0044-0259a.png
 理常存此理气常和此气恒久之道自恒久于无终
 始矣天地万物无穷尽圣人虽有穷尽而自有无穷
 尽者道也此所以为天地万物待以成能而位育之
 也以此言圣人之情其情亦昭然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象传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似以君子之不易
 者立雷风至变易之体矣雷风至变无常所以为雷
 风者恒久而不已也君子体之以立不易方方地道
卷七 第 20b 页 WYG0044-0259b.png
 也君子崇效天之圆而动者以建德体乾健以自强
 不息也卑法地之方而静者以制行体坤顺以直方
 大不习而无不利也立不易方即直以为方而至大
 也不易者本其直方大之道以为自强不息也○象
 传何取于恒而云方乎亦就先天八卦方位而起义
 上经四正之卦既立矣下经首咸恒而山泽风雷四
 隅之卦继立四正四隅俱立而地之方象成矣君子
 立不易方兼取象于洛书也不然恒无坤之体德在
卷七 第 21a 页 WYG0044-0259c.png
 卦何所取乎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初六变为大壮之初九在大壮之初以阳变阴为恒
 兼取恒下卦巽进之象而为壮于趾在初则言趾也
 以壮而征凶之道也又言有孚者有成心于壮也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大壮兼大壮义系以浚恒巽进
 变刚健深求于恒之道不在日用行习之常而为索
 隐行怪之人也故贞固而凶也是以无所往而利恒
卷七 第 21b 页 WYG0044-0259d.png
 则亨而利有攸往偏僻非恒则何往利哉象传曰浚
 恒之凶始求深也方恒之始即求过深之道以为恒
 常凶可知矣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二变为小过之六二在小过之二以阴变阳为恒
 止而变巽是进而小者过矣然小过以中阳为主二
 变阳而附之不为过矣故有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
 君遇其臣之辞过而得遇可无咎焉
卷七 第 22a 页 WYG0044-0260a.png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小过巽变为止恒之道动宜反
 乎静止正所以为恒也虽小过于静止亦不为过也
 故系之以悔亡吉凶悔吝生于动止而不动守恒也
 何悔之有象传曰能久中也九二之中所以为久而
 能久止于中止于至善而不迁也悔之亡也固宜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

 九三变为解之六三在解之三以阴变阳为恒变巽
卷七 第 22b 页 WYG0044-0260b.png
 为险巽柔道也故逊而负险刚道也故骄而乘致寇
 至必矣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解变险为巽忘于守而贪于进
 矣所以系之不恒其德也德不恒而或承之羞虽贞
 固而亦吝也恒以风雷相与而变坎不相与所以为
 不恒其德至于贞吝向来不过言虽贞亦吝愚谓三
 之贞吝祇是不贞盖贞乃贞而正也又有贞而固也
 贞而正者无此辞贞而固者未必中也三之贞吝非
卷七 第 23a 页 WYG0044-0260c.png
 此二者其所谓不恒其德而羞承之者有贞而自变
 为吝之义也即他卦爻有如此体象者贞吝贞凶之
 义亦宜细玩而求得所以系之之意不可但以虽贞
 亦吝虽贞亦凶了之也○象传曰不恒其德无所容
 也亦就卦体象以言恒之为德巽而动也进德之心
 与造德之功合内外而交勉也今巽变险故不恒其
 德且进德虚心也不巽而恃险中有所恃何能容乎
 咸之虚受以象山下之虚也恒之进德以象巽之下
卷七 第 23b 页 WYG0044-0260d.png
 虚也虚者不盈盈者不容此象传之所示也○恒内
 卦三爻初乃索隐行怪者三乃半途而废者惟二之
 悔亡庶几恒道象传曰以中能久其遵道而行不能
 自已之谓乎
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九四变为升之六四在升四以阴变阳为恒以坤顺
 变震动象以升岐山而享帝以尽其诚意诚者升之
 本也
卷七 第 24a 页 WYG0044-0261a.png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震动变坤顺则巽动相与之义
 象俱失矣四为外卦之主变阴而求禽于田斯不得
 矣田有禽恒道也变则无禽失恒道耳象传曰久非
 其位安得禽也动而变顺似乎得地之静正矣然四
 主外卦雷风相与乃为恒也若但静顺不动以为久
 虽久而非恒之正道则为非其位又安从得禽乎禽
 阳物也田地类也守静顺以为恒失震动相与之义
 则田而无禽何以为恒乎此爻是怠废之人自以为
卷七 第 24b 页 WYG0044-0261b.png
 恒而非恒矣震卦以四爻一阳为主不动变顺何以
 与风相与乎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
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六五变为大过之九五在大过之五以阳变阴为恒
 兑悦变为震动动求济阴于上爻故有士夫得老妇
 之象老妇不能济阴而大者之过不能返无咎无誉而已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大过震动变兑悦不动而悦乎
卷七 第 25a 页 WYG0044-0261c.png
 恒亦不能合雷风相与之义也所以恒其德虽贵于
 贞然若妇人之贞贞而固则吉若夫夫子则以动为
 恒不以悦恒不动为恒也动而合巽巽进其心振动
 其功此所以能久而得常道若夫执固不回以为恒
 者自悦其恒而不动以随时虽为恒德而贞亦非时
 措咸宜之恒也象传曰妇人贞为恒而吉者从一以
 终之义也夫子则制义者随时随事各有义在无适
 无莫义之与比可也若从妇道之固执于一则不合
卷七 第 25b 页 WYG0044-0261d.png
 于义亦不合于恒矣凶何疑乎观此爻象知贞之为
 义有二说贞而固不为尽善贞而中乃尽善也○此
 爻乃固执执一之人亦不足以言恒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上六变为鼎之上九在鼎上以阳变阴为恒得玉铉
 之象吉无不利之占玉者阳体而阴用合于以阳变
 阴之义故吉无不利是居上位而刚柔相济者也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鼎何系云振恒凶乎恒之相与
卷七 第 26a 页 WYG0044-0262a.png
 原有往来上下之道惟上阴足乃能畜阳致雨今阴
 变为阳振而散之雷变为日何能与风相与乎小畜
 之五屯膏大贞凶亦惟阴不足不能畜阳故膏不下
 逮大贞愈凶本卦上爻亦畜阴致雨者变阳而振作
 失恒所以凶也与鼎上爻言阴阳得济之义相反正
 相通也象传曰大无功正谓不能致雨则空雷无雨
 大旱之兆也何有及物之功乎此爻似妄动失恒之
 人
卷七 第 26b 页 WYG0044-0262b.png
 恒卦六爻象六种人惟二以静守中道为悔亡而得
 久于恒初则索隐行怪之异端三为半途而废之惰
 士四乃耽于安佚为恒者五乃误以执固为恒者上
 乃妄动而不能守恒者明示其得失使学易者知所
 宗焉
 恒卦内巽三爻以初爻主卦外震三爻以四爻主卦
 亦俱不得吉占者同于咸之示戒以主之也九二原
 以附初刚柔相济而能久中九三则邻于外震之动
卷七 第 27a 页 WYG0044-0262c.png
 阳爻随之易动亦因不附初阴而不恒其德也六五
 恒德而夫子凶者正因宜附四阳而动不动则非恒
 必凶矣上六振恒不附四阳乃变离明恃明妄动非
 动之正故大无功然则恒之初四两爻仍主内外卦
 者也但咸恒二卦原以上下两卦相与取象明义故
 卦之德体重而爻之为主不必耑言之矣又与别卦
 稍异同也
(艮下/乾上)
卷七 第 27b 页 WYG0044-0262d.png
遁遁卦谓继乎上经尾卦之离者天山俱阳惟有阴柔
 文明之德乃能于阳未衰之时阴气潜伏骎盛审机
 察变预知当遁而早遁也皆藉乎离明用柔丽刚方
 能识刚柔消长之道谙进退机宜也故以之继离以
 用明审遁焉遁大壮二卦相综而成皆四阳二阴之
 卦也遁以二阴生于下为六月之卦大壮以四阳进
 而上为二月之卦一以阴浸长将致否而当遁一以
 阳大盛将成夬而戒壮圣人为君子谋时在彼则避
卷七 第 28a 页 WYG0044-0263a.png
 之时在我亦当谦让未遑焉甚不贵乎尚气节标名
 誉党同伐异与小人争小而一身被祸大而君国同
 敝也此遁壮二卦一嘉肥遁一示用罔也二卦皆以
 阴少贵阴故示君子以用阴也然既以初二两爻为
 阴盛将致否矣何复用阴乎二阴盛而遁者运会以
 成时世也阴少用阴者易卦象义君子学易以寡过
 之道也易如此者多矣在人体会所谓神而明之存
 乎其人也○二卦阴少用阴固然矣序卦序于咸恒
卷七 第 28b 页 WYG0044-0263b.png
 之后者天有阴阳人有邪正君子知天知人无非感
 应也感应之道即恒久之道气虽消长理有一定君
 子明理御气而守此恒也大壮用阴易知遁亦用阴
 小利贞者阴道也
遁亨小利贞
 象辞曰遁亨小利贞当遁而即遁以遁而得亨也小
 利贞宜善体会君子当遁之世必不得志行道明矣
 其洁身而退虽以贞为利亦道之小者耳非人已兼
卷七 第 29a 页 WYG0044-0263c.png
 成之大道也小利贞之义也然又必有坦坦幽人之
 怀而无悻悻小人之态如孔子之以微罪行孟子之
 三宿后去不欲使君相被逐贤之名而以守道全义
 得正此以利贞之道隐其用于小者亦小利贞之义
 也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
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否属世运故示以小人不利/君子之贞遁主于已故示君)
(子不当显大其贞惟利乎/隐约其贞此二卦微异处)
卷七 第 29b 页 WYG0044-0263d.png
 彖传释卦名义曰遁亨遁而后亨君子之道随时为
 进退行止皆亨也何以遁之时宜遁而亨乎刚强之
 主当位而与六二之阴柔小人应所谓武人为于大
 君之时也在履用刚而虑咥人则不遁必凶明矣况
 小人之结君方固有执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之象
 岂君子在位预政之时乎所以与时之气运同其升
 降以为污隆君子之行也以时行也或谓卦之二五
 两爻阴阳正应何作此解请以傅證之传言刚不言
卷七 第 30a 页 WYG0044-0264a.png
 中何也外卦即刚健中正之乾五也独言刚当位而
 应则遁卦之九五虽乾五至此时阴柔小人同气运
 而盛不可执乾五之体德以取遁五之象义矣此象
 传之一證也再传言与时行也正见是君是臣为应
 正为应遁之时君子非好行也与时行而不得不遁
 矣若是刚健中正为君而应二柔顺中正之臣何以
 取与时行之义乎此又一證也不必言文王名卦系
 辞何意求彖传而可知也小利贞者又言浸而长也
卷七 第 30b 页 WYG0044-0264b.png
 言小人乘阴气而浸长君子之贞将如否之不利矣
 否以小人忌君子之贞故示君子以不利贞正欲君
 子以小廉曲谨示其贞而大道自晦盛名不居耳岂
 君子可不贞乎与此阴气小人浸长示君子以小利
 贞同一义但辞微有不同耳盖君子之贞虽以小者
 遵养时晦而全身者正以全道也不致身亡道废或
 可徐俟阳有复时运有泰时尚可以此身此道匡君
 定国使天下得拯其难被其泽也则遁之时义岂不
卷七 第 31a 页 WYG0044-0264c.png
 大矣哉况阴阳消长天道反复至常之道君子不以
 一身与天地争胜时止时行不失其时乃君子先天
 弗违后天奉若之大道也非精义入神以致用岂能
 随时合义如此乎遁之时义大者正君子之道大也
 乎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象传曰天下有山遁之所也固然圣人取象宁止是
 乎天下有山天之阳气入贯乎地者遁藏于山矣正
卷七 第 31b 页 WYG0044-0264d.png
 合君子退藏其身于山林幽僻之象也君子必体此
 不待否而俭德避难不荣以禄也先已远于小人矣
 远之有渐则形迹不存而已超然俗表此即待小人
 不恶而严也此句为伪君子藉口便私者多矣不知
 不恶而严之义全在远字若与小人共朝事主同时
 为政而曰远小人果可得而远乎纵远之而彼必来
 亲近容其亲近则非远也非严也峻拒之何以为不
 恶乎于是进退失据且有同与小人之利禄而自立
卷七 第 32a 页 WYG0044-0265a.png
 君子之高名者亦有不亡君子之朋而遐遗小人不
 录者小人从此窥其微矣乘隙肆害未有不一网打
 尽岂遁之为义如是哉故必遁而远去且不待否之
 时早已鸿飞冥冥矣善会远字则不恶而严严在自
 已克治也不恶在待小人与之出处各途何自恶来
 加哉小人虽天资刻薄曾未闻过求局外之君子能
 以远为不恶则其律身之严亦小人所乐服也不然
 朝夕共事志在不恶未有不同流合污矣方自谓曰
卷七 第 32b 页 WYG0044-0265b.png
 此君子之不恶也宁知所谓严者将不可自问矣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初六变同人之初九在同人之初以阳变阴为遁系
 以同人于门初能出门而观望应同与否非径情直
 行可知正兼同人与遁而决去否也故无咎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同人系以遁尾厉者遁在下而
 随人为遁可也君子皆遁则亦遁也虽遁迟则危矣
 然在初遁而尾也则可也若不遁而往则断不可勿
卷七 第 33a 页 WYG0044-0265c.png
 用有攸往之时何往乎遁而尾于人亦兼同人为义
 矣象传曰不往何灾虽遁不必先而往则正宜慎耳
 ○初爻阴柔随六二为近小人之象也故变同人为
 君子则尾之可以遁矣不然亦不可随小人而往系
 辞象传皆明乎贞悔卦爻之体象方以为示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象曰执用黄牛固志

 六二变为姤之九二在姤二以阳变阴为遁系以包
卷七 第 33b 页 WYG0044-0265d.png
 有鱼阴类虽微然方长则已可谓富有矣守此阴道
 于姤之时亦何咎惟不利及宾宾者客也进而干阳
 如兵之道以客犯主则不利也戒阴不可浸长于阴
 生时也
 在本爻变阴为阳为姤乃遁卦之二阴盛长而成象
 所以致遁者也况以阴变阳为姤得中位获嘉遇乃
 小人足才智又得时居位者其用术以固结其君心
 如执用黄牛之革维系之坚定莫之胜说也阴变阳
卷七 第 34a 页 WYG0044-0266a.png
 必外用经术内实崄巇又复固执不通极似王安石
 之于神宗焉此时此人用事君子不遁有吕惠卿
 惇继之为绍述之说否宋朝而害党人观宋史自神
 宗至徽钦亡北宋如前车焉○象传曰执用黄牛固
 志也固君之志而先自固其志用黄牛之革以固结
 君臣之交即以固结要君之志也小人读书如四海
 之外有英雄非福也明矣○此爻象旧作寻常君臣
 遇合如照别卦五二正应五阳刚中正二柔顺中正
卷七 第 34b 页 WYG0044-0266b.png
 其交又如此坚固则君子何为而遁圣人何故名遁
 俱不深思依样画葫芦何不取象传所谓刚当位而
 应与时行也之义与相證耶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九三变为否之六三在否三以阴变阳为遁因遁阳
 变为阴君子而忽从小人包羞如何且在否而不能
 上从君子为群小所狎昵亦包众羞以为已羞之义
卷七 第 35a 页 WYG0044-0266c.png
 此爻正由遁成否之主爻故否之三爻在正邪之间
 持两可之见此里克之中立后人之言调停者也
 在本爻变阴为阳为否反否为遁虽非小人亦未能
 用君子而遁也何也以在内卦近于二阴不如外卦
 之阳言遁即可遁也所以系之以系遁似有疾之人
 不能遁所以危厉也然能善抚同类之人使之不害
 君子则此爻为一阳止二阴如臣妾然岂不在小人
 中为君子之干城吉之道也此其心先亦同于君子
卷七 第 35b 页 WYG0044-0266d.png
 矣三爻艮体变顺恐其顺于阴而成否故姑许之以
 一阳止二阴也止于艮而不令二阴得肆其志如臣
 妾之阴道听命于三之一阳未尝君子小人不共蒙
 是人之福也吉何如也象传曰系遁之厉如有疾之
 人力惫而不能行以其止于内卦而不能遁乎朋党
 也畜臣妾吉者仅能使不害君子岂能反遁否为临
 泰乎传所以谓之不可大事也不可大事又小利贞
 之一义也君子之遁固贞之小者小人不害君子亦
卷七 第 36a 页 WYG0044-0267a.png
 利贞之小道也一言小利贞而全卦之义该之矣
 以上内卦三爻艮体以三爻主内卦初尾遁已厉二
 则致君子之遁为小人之得时者三以一阳止二阴
 如畜臣妾虽系遁疾厉而亦吉也内卦二阴下起而
 君子遁故成遁卦三能以一阳止二阴是以仍以此
 一阳为内卦主爻也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九四变为渐之六四在渐四以阴变阳为遁以渐而
卷七 第 36b 页 WYG0044-0267b.png
 遁故虽渐于木而得桷兼渐言遁则必有所安处焉
 往而不得贫贱乎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渐系以好遁渐而遁不至彰名
 露迹心诚好遁而识高智远矣君子取象好遁则吉
 若再不去小人必进而成否矣然小人固安于成否
 岂肯遁乎兼二义亦不妨象传曰君子好遁小人否
 也似与后说相合然小人必继此而成否其说亦通
九五嘉遁贞吉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卷七 第 37a 页 WYG0044-0267c.png
 九五变旅之六五在旅五以阴变阳为遁乾变离而
 取雉象也一矢亡者兼遁意谓雉得而矢亡货利去
 而贤人来也终以誉命则奖进善类惟其明能烛之
 健能断之耳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遁乃刚以当位而受小人所锢
 蔽者惟欠明也变离而明斯可以辨贤奸矣故系以
 嘉遁嘉彼遁者以风有位所以进贤远奸必有奖誉
 之后命矣故戒之以贞吉如此之大贞何不吉乎象
卷七 第 37b 页 WYG0044-0267d.png
 传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正对六二之固志言六二
 之阴柔结其君之心志至此君能嘉遁则邪正既明
 且可正二之邪志矣君能自得其贞而中正者则邪
 忒之志自消彼小人之术何从入而相恭乎故正君
 心为人君之要而格君心为大臣所难也
上九肥遁无不利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上九变为咸之上六咸之上爻阴变阳为遁系以咸
 其辅颊舌恐其悦体而尚口以口舌感人也示占者
卷七 第 38a 页 WYG0044-0268a.png
 贵于心感而不重巧令也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咸系以肥遁无不利恐其乾体
 健于行而未必悦于心也明肥遁者以德润身心广
 体胖则不为山泽之癯也心悦身遁乐以忘忧此所
 以无不利也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乎象传曰无所
 疑也无疑则信理之至知命之真而乐天之乐大矣
 陶靖节归去来辞曰复奚疑得于易遁上之象传乎
 坤之利贞利牝马之贞凡小贞吉小利贞即坤卦利牝
卷七 第 38b 页 WYG0044-0268b.png
 马之贞也全部易皆自乾坤出故根坤之卦爻每示之
 以上外卦三爻健体君子之类当遁异于小人之遁
 也故四好遁变巽而用柔以遁远小人不恶而严也
 上六肥遁变兑而乐天知命也五当君位不可言遁
 变离明健之德能嘉奖君子之遁则不为小人所惑
 可知故系之贞而得吉此五所以主外卦而为遁卦
 之主爻也合内外言之五天也君也一念嘉遁得正
 而遁不成遁故五又为通卦主爻焉
卷七 第 39a 页 WYG0044-0268c.png
(乾下/震上)
大壮大壮与遁相综四阳盛长二月之卦圣人于阴阳之
 浸盛皆有以调剂之使归于中和或以抑阴或以退
 阳无毫发之偏倚也知此可以学易大壮愚谓根于
 坤阴少贵阴当济阴为和平故根坤焉同遁皆继乎
 上经尾卦之离者雷天俱阳非有阴柔文明之智以
 维之则壮往而不可止矣况雷之迅烈天之高远非
 火在地则雷不升非日在天则天不明故继离而为
卷七 第 39b 页 WYG0044-0268d.png
 大壮所以用阴以济阳阳不壮则天阳不亢而泽时
 降雷阳不震而阴气无伤也此皆继离之义象也故
 大壮之时守必以静者阴道也守天下国家者不外
 守一身一心而已用壮用罔方寸主之阴阳于此和
 平天地万物无不调剂于君子矣
大壮利贞
 彖辞曰利贞大壮阳壮壮则不中不中则非正利贞
 者示必中而正之道于阳德也且利贞二德在乾文
卷七 第 40a 页 WYG0044-0269a.png
 言首明之以该六十四卦矣元亨阳而利贞阴也但
 言利贞而不击以元亨大壮用壮其道不患于不大
 亨而患于不中不正也故显示以阴德而隐和其阳
 德焉岂不贵元亨乎利贞而得元亨则用罔之利贞
 乃大壮之元亨耳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彖传释卦名义曰大壮大者壮也壮之为义近于过
卷七 第 40b 页 WYG0044-0269b.png
 之为义大者壮即大者过也以其阳盛故曰壮以其
 阴不及故曰过盖大壮者刚以动也乾健为体震动
 为用阳气壮盛何讳言壮不知天地之气化人心之
 德性原以无过不及为本然之体以本然之体制自
 然之用在天地则气化平和在人心则德性中正所
 以为天道圣心之准也如大者壮则所谓乾刚之体
 为亢阳震动之用为妄动矣所以圣人名卦为大壮
 壮者阳盛而壮则用易之君子必思有以济之矣大
卷七 第 41a 页 WYG0044-0269c.png
 壮而言利贞何也大者不取于壮而贵于正也正即
 中也惟中正而阳之德常为主阴之德常为辅天地
 定位天包乎地仁义成性仁兼乎义君子小人并生
 君子在内佐君国小人在外效奔走如是则大得其
 正而小亦不废阳得其伸阴亦未尝屈此非调停之
 说也乃和平气化调剂德性恒久不易之理数也传
 故又云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非中正以为大则
 大者必壮天地之间有阳无阴而天地久已息矣情
卷七 第 41b 页 WYG0044-0269d.png
 者天地之心也天地无心何有于情惟于气化运行
 无过不及出于本然而行于自然者体之则知主宰
 者其心性而𤼵见者其情也惟其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以阴阳两仪固不可偏废亦无容扶抑自有大中
 至正之道在焉此天地之情所以可见也亦见于圣
 人作易之心而已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象传曰雷在天上大壮耑言其时也二月雷出于地
卷七 第 42a 页 WYG0044-0270a.png
 矣是故谓之雷在天上盖雷在地中先王则养阳之
 微雷在天上君子则守阴之约礼者阴为体者也履
 所以行乎礼者也履著于地地方而履亦方俱地道
 也若履非礼则为躁妄之动非取象于雷之动止有
 时即非取象于天之动根于静矣惟非礼弗履斯合
 乎礼之体以正乎履之用此君子用阴德予阳壮所
 以维乎阳不致佻达轻率外丧仪而内丧德也象传
 言非礼弗履正从君子立不易方来如恒用阴之说
卷七 第 42b 页 WYG0044-0270b.png
 也雷天虽阳而有阴以维持之谓之根于坤亦确将
 乾坤阴阳要看成两个又要看成一个又要看成一
 个内有两个方于易之言体言用言互为体用成活
 泼泼底物事矣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初九变为恒之初六在恒初以阴变阳为大壮恒兼
 大壮恃阳而浚恒为索隐行怪之事所以凶也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恒大壮而以为恒则壮于趾初
卷七 第 43a 页 WYG0044-0270c.png
 征而凶已可卜矣何以又言有孚以其心执大壮以
 为恒不能济阴而为变通也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如诚心有孚奚穷乎惟成心有孚则用壮之壮心耳
 在初已穷况进而征哉凶不须言矣诚心与成心异
 若庄子之所谓成心则另一意乃诚也
九二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九二变为丰之六二在丰二以阴变阳为大壮阳壮
 而明反不明阳天也天明则日月不明故丰二系以
卷七 第 43b 页 WYG0044-0270d.png
 丰其蔀日中见斗用壮以往则得疑疾自以为明而
 实不明徒生疑耳必有孚𤼵若去其蔽也乾健变离
 明何蔽乎蔽于自明之一念即用壮也此兼大壮言也
 本爻阳变为阴为丰用壮之时能变阴以丰蔀者蔽
 其明正得以阴济阳之道文明济刚健矣如卦辞所
 系贞吉也故卦言利贞爻亦言贞吉能利乎贞而吉
 可知矣象传曰九二贞吉以中也彖辞言正曰大者
 正也愚即申言以正为中之义敢自用乎从傅也从
卷七 第 44a 页 WYG0044-0271a.png
 二爻之贞吉推彖辞之正必正而中也于是更推二
 爻之贞吉而得彖辞之所谓利贞者正为大而中正
 即利贞也不偏于阳亦谓之利贞非必戒偏于阴而
 后云利贞也此传之所以归贞于中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籓羸其角象曰
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九三变为归妹之六三在归妹之三以阴变阳为大
 壮系以归妹以须原宜待阴盛而归也乃反先归其
卷七 第 44b 页 WYG0044-0271b.png
 娣者贱者先贵所以使少阴以维阳故不妨先归其
 娣也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归妹系以小人用壮君子用罔
 小人用壮亢阳不知用也君子用罔得中而能贞正
 也此贞也似厉也然不贞不中而用壮则如羝羊之
 用壮必触藩而羸其角矣用罔似厉危而以贞为安
 不致如羊之用壮同于小人则大壮之利贞得全于
 义矣象传曰小人在大壮之时方用壮君子知阴阳
卷七 第 45a 页 WYG0044-0271c.png
 消长之恒明阴阳体用之宜岂肯用壮乎用罔以为
 壮也必也然罔之生也圣人言幸而免矣易何为示
 用罔乎此各有义于大壮言罔非罔而不直也罔于
 其用未尝罔乎其体也大壮之时言罔又非遁之时
 远小人不恶而严否之时俭德避难也君子之道方
 行已有知辱知殆之计四时之序将成已有成功必
 退之见圣人不为己甚所该者广矣大矣故明乎用
 罔之道则一言一行无处不存一阳盛将衰道长必
卷七 第 45b 页 WYG0044-0271d.png
 消之念矣即欲用壮而不能矣以翼翼小心持于衷
 自以兢兢不克卒业虑于事此君子之用罔也此即
 全乎人之生也直之理也人生禀乎天地之气有始
 即有终有穷即有达得时行道毫无矜情躁气失时
 道不行惟有乐天知命何非生也直之理何非用罔
 之心乎故论语与易宜相恭看(罔之生是罔其生人/之理与用罔大不同)
 内卦三爻乾体以二爻为主故贞吉二中而复贞正
 则阴阳均平矣于初爻言壮趾凶期其孚在阴阳交
卷七 第 46a 页 WYG0044-0272a.png
 也于三爻明用罔者内卦之阳盛至二而极非用罔
 无以济阳用阴也三又为内外卦交际故示之如此
 盖以为二主爻初三两爻附之则得中而吉否则凶
 焉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象曰藩决不
羸尚往也
 九四变为泰之六四在泰四以阴变阳为大壮系以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阴在外而变阳内合三
卷七 第 46b 页 WYG0044-0272b.png
 阳以保泰也故云翩翩不以三阴为富而惟其邻之
 阳是以也此所以贵于不戒而孚诚心助阳为保泰
 之吉也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泰合乎戒大者过壮之义能贞
 吉而不用壮变阴成泰乃用罔也所以悔亡所以藩
 决不羸且壮于大舆之輹中虽用罔而其行之以坚
 健迅速可知矣又见用罔正神于用壮也象曰藩决
 不羸则其往也必尚矣用壮而羸角何往乎用罔而
卷七 第 47a 页 WYG0044-0272c.png
 藩决不羸壮在舆輹尚往何疑乎皆贞吉之德主之
 孚于卦辞也是以利贞不言元亨而尚往即大亨也
 (坤为舆壮在舆輹即是含/美而用罔阳在阴下輹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六五变夬之九五在夬五以阳变阴为大壮系以苋
 陆夬夬中行无咎谓其变阴恐阴不易夬示以如苋
 陆之徐徐而夬又必中行不过于夬斯无咎也亦寓
 阴阳平和之义矣
卷七 第 47b 页 WYG0044-0272d.png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夬大者壮而仍变阳必致于躁
 妄而亡羊于易忽之一念也丧羊而何以无悔羊阳
 物也丧其羊而得牛则悔亡同于四爻之贞吉三爻
 之君子用罔矣岂复有悔哉象传曰位不当也位在
 六五中位也柔顺中正何云不当位乎盖位在六五
 下有四阳以阴道君主之非用阴以和众阳则进而
 成夬成剥以剥阳成夬以夬阴皆圣人不许也惟主
 以阴道使大不过壮方尽平和调剂之至善也然五
卷七 第 48a 页 WYG0044-0273a.png
 在君位适值四阳盛长之时恐阴柔不能不随阳为
 夬故云位不当也盖因变动为阳成夬而言之也○
 愚用牛之说本于离之用牝牛也羊之性阳而多触
 丧羊于大壮悔所以亡也非同于旅之丧牛也因本
 卦继离故云(传言位不/当多类此)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象曰不
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上六变为大有之上九在大有上爻以阳变阴为大
卷七 第 48b 页 WYG0044-0273b.png
 壮当大有而变阴则能富有以成大且大有而不以
 为有也是以系之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或曰大有
 五爻一阴为贵故以阴主通卦而上爻变阴以助之
 如天之助五也上位在五上故以天象之亦通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大有阳盛于卦之终而复变阳
 则用壮以为终必如羊之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即欲
 用罔至此极时亦无救矣所以无所往而利然能艰
 守阴道则仍吉也艰亦利贞而已象传曰不能退不
卷七 第 49a 页 WYG0044-0273c.png
 能遂不详也变离明而阳盛则不明所以不能详审
 乎用壮用罔之道也艰则吉用壮而反于用罔一转
 瞬一反念之问咎何长乎圣人于大壮终始以利贞
 为教利贞即用罔也故以艰则吉终卦焉 本卦六
 爻贞悔对看俱相应总归于阴阳和平而天地之道
 圣人之学尽之矣至于离之德本明以过明不明老
 子及黄帝皆言天明则日月不明易于离德之丰卦
 极拟议矣象传于此曰不详也贵于体会之自得
卷七 第 49b 页 WYG0044-0273d.png
 以上外卦三爻震动之德体以四爻主外卦亦必贞
 方吉同于内卦二爻之主内卦以中正和平为道也
 六五变兑而丧羊正欲其丧羊之阳方无悔上六变
 离明而兼动用壮于壮之极所以无攸利必用罔而
 利艰贞阴道也乃吉皆大壮用阴济阳之义象也五
 上二阴本随四阳而动至大壮则皆贵用阴又以通
 卦之大义象为主也合内外卦以论大壮二之文明
 刚健贞吉合乎卦辞洵通卦之主爻乎
卷七 第 50a 页 WYG0044-0274a.png
(坤下/离上)
晋晋明夷相综皆四阴二阳之卦以阳少贵阳根于乾
 晋治世明君也明夷衰世暗君也二卦火地地火合
 之成卦地者臣道又三阴庶民之象故离亦阴卦定
 以离明为君离日也明出地上之象取向明而治之
 义也离卦属阴其明在中爻何以贵阳在离体用阴
 然火阴而配于天之阳方明也故晋明夷言用阳又
 有阳少贵阳之义非可执一以论也离体以虚为明
卷七 第 50b 页 WYG0044-0274b.png
 阳少之卦以阳为贵各不相涉而相通焉
 上经临观皆四阴二阳之卦本义谓晋卦变自观来
 四之柔进而上行于五是变观而为晋矣愚因以综
 卦明夷之三爻为自临来亦柔进而上行也谓临变
 成明夷亦可临观在上经贵阳之卦也以是论变亦
 通
 晋明夷二卦阳少贵阳根乾而以上经尾坎卦为继
 俱以主阳用阳为象义也二卦主乎离明离阴在中
卷七 第 51a 页 WYG0044-0274c.png
 爻乃以主阳所以能明者丽乎天谓卦之上下二阳
 也阴丽阳中如日之丽于天在天阳之气中而悬空
 运行为照耳故二卦虽主离而用阳又以天之阳为
 日之主也晋所以继坎者坎中之阳即乾阳也居二
 居五如圣君贤臣相求相应成日照中天之世故贤
 才君子皆思晋用而必用贞正之道以为遇合其用
 阳主阳愈明矣
 明出地上为晋日当昼而照天下也此时正君子贤
卷七 第 51b 页 WYG0044-0274d.png
 人晋爵赏功之候也故曰晋正对综卦之明夷明入
 地中有日而不能照如日之入地为长夜也晋之为
 义固兼初筮仕进用者言然大意则在名成勋著位
 高望重之臣为公侯言也试观卦辞可见与升卦之
 义稍不同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彖辞曰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如同人于郊
 履虎尾连卦名而系辞晋有德有功者康侯之爵而
卷七 第 52a 页 WYG0044-0275a.png
 锡马以蕃庶之多也惟君明故功过不淆赏罚得当
 不惜高爵厚赐以富贵宠荣功德用风有位而劝来
 者也但外加爵禄之虚文内无交警之实意亦无以
 成泰交之休而获明良一德之益乃更昼日三接志
 同道合意联情洽然后分不隔于堂廉心相通于忠
 礼天下方共仰其明矣不系元吉大亨者君明如此
 可无疑于亨吉矣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
卷七 第 52b 页 WYG0044-0275b.png
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彖传释卦名义曰晋进也晋异等之爵即晋其贤良
 之身而用之也惟君之明如日之明出于大地之上
 以普其照也以坤之柔顺应日丽天为大明方合于
 以坤元为离明而得坤之元为中也在日如是在明
 君象日而体其德亦如是所以能同日以为大明焉
 有君在上如此而三阴之柔臣道也有不群进上行
 以乘时利见拜爵加恩共慰观光之志乎
卷七 第 53a 页 WYG0044-0275c.png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象传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为晋爵者明
 此义以答君宠所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也必自昭
 其明德而后无愧于高名懋赏耳即当晋世而一命
 未膺有志登进者亦必出于昭德之途然后可显亲
 扬名得时行道也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象曰晋如摧如独行
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卷七 第 53b 页 WYG0044-0275d.png
 初六变为噬嗑之初九在噬嗑初九以阳变阴为晋
 有屦校灭趾之象者以动体变顺而不能噬嗑如有
 罪者屦校灭趾不能动也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噬嗑初居下位顺变动体所谓
 顺而动也但初动则必多阻晋如摧如之象也惟以
 贞得吉即或他人见摧者盖以远而罔孚也若裕其
 心未有久而不孚者又何咎乎象传明摧如不必有
 阻抑之者也独行正于下位初未必能共信久而裕
卷七 第 54a 页 WYG0044-0276a.png
 裕而无咎则名德升闻矣未裕之时志不可分也言
 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于未受君命之前孚之裕
 而又裕期于无咎而已如此而君命自至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象曰受兹介
福以中正也
 六二变为未济之九二在未济之二以阳变阴为晋
 系以曳其轮不进也以不进为进以贞而致吉也
 在本爻变阴为阳为未济系以晋如愁如忧其进也
卷七 第 54b 页 WYG0044-0276b.png
 此所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也亦以贞而得吉也以
 是而受福于王母王母指本卦君位六五乃阴爻也
 象曰受大福以中正也三阴联晋乃不轻进而守贞
 必进之道也其愁如者斯之未能信耳人臣未仕存
 心中正可知大福加矣
六三众允悔亡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六三变为旅之九三在旅以阳变阴为晋止体变顺
 旅方进而焚其次丧其仆虽贞亦厉焉在三止体得
卷七 第 55a 页 WYG0044-0276c.png
 止则安止若妄进即贞亦厉矣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旅当晋而止是众信其操而高
 其诣矣悔何自而有乎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三虽
 志在恬退而众已共明其志之可以上行矣惟志在
 守已斯能上行事君国与民同重有赖矣爻明守已
 之心象嘉其可行之德
 晋内卦三阴俱当晋世而宜进者也初戒其裕孚二
 许其愁晋三众允其志可以上行皆进也然皆不以
卷七 第 55b 页 WYG0044-0276d.png
 轻进为晋慎于进为晋也此圣人为当盛世明君进
 而仕者示也晋尚以不轻为尚况明夷乎即象传之
 自昭明德也德明而进与不进皆当有其具而无其
 遇君相之责耳内卦三爻坤体以顺为晋得乎臣道
 之宜也二爻之愁晋受宠若惊得中道也故主内卦
 初附之而裕其孚三附之而众共信皆合乎坤顺以
 应离明之象义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卷七 第 56a 页 WYG0044-0277a.png
 九四变为剥之六四在剥四以阴变阳为晋有剥肤
 之凶率群阴进而剥阳为凶大矣
 在本爻变阳为阴为剥晋以非道事君者也系以晋
 如鼫鼠小人贪进之象也虽贞亦厉小人何有于贞
 乎执固以为倾邪者耳象曰位不当也如鼫鼠之人
 而处近君之位所以德不当其位也以四爻论则初
 之摧如必此爻摧抑之矣媢疾之人在于应爻近君
 之侧所以下贤不能上达也
卷七 第 56b 页 WYG0044-0277b.png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象曰失得勿恤往有
庆也
 六五变为否之九五在否五以阳变阴为晋晋而休
 否之君也大人君子之吉也况否五之德原为乾五
 之利见之大人乎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则以健变明
 明而愈知敬畏也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否能以健为明则明常如日有
 何可悔且如日之照物未尝有恤乎不能遍照之日
卷七 第 57a 页 WYG0044-0277c.png
 也惟明吾体而用吾健则往自吉无不利何恤得失
 乎一有恤之私而明蔽矣象传曰得失勿恤大有庆
 也勿者禁之之辞有庆即休否而为泰也此爻为晋
 卦主爻惟文明而兼刚健之得中正则明同日之在
 天以天之健为日之明也象辞所谓丽即谓丽于天
 如离卦之义象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象曰维用伐邑
道未光也
卷七 第 57b 页 WYG0044-0277d.png
 上九变为豫之上六在豫上以阴变阳为晋系以冥
 豫豫极变明但明乎豫乐而冥焉反不明也故不与
 其成而与其渝方无咎也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豫豫于晋而极矣故有晋其角
 之象角者首上之物居乎极也然触邪之用惟用伐
 邑庶乎可也当晋极而不知退犹用角焉厉哉然建
 功于国以酬上位答异宠康侯之所以保其富贵也
 故厉而吉且无咎虽然伐邑之后大功不易居大名
卷七 第 58a 页 WYG0044-0278a.png
 不易更晋也若以此为贞亦吝道也吝者惜其功名
 能取而不能弃也纵君明而厚待功勋故旧亦可羞
 吝也象传言其道未光不知退以为晋则变动而失
 其明也
 晋外卦三爻四则晋不以正者六则进不知止者赖
 君明而晋不以正者其奸不能逞进不知止者其功
 犹可保也皆以外卦离体为明乃晋所以明卦也四
 变阴而为蔽贤六变阴而不知退独五以阴变阳明
卷七 第 58b 页 WYG0044-0278b.png
 体兼健用日丽于天大明普照为主外卦之中爻即
 为晋卦主爻也犹戒以勿恤得失者盖明非刚健中
 正易涉于私察察之明久而明斯夷矣升天者入地
 可不慎乎
(离下/坤上)
明夷明夷综晋亦用阳根乾然明入地中乃大明陵夷之
 义象也犹贵振阳返日以成晋为泰否之反类也继
 乎坎亦有取于坎中之阳即乾元之阳以天之阳助
卷七 第 59a 页 WYG0044-0278c.png
 日之明斯升天者不入地长保日中而明不夷矣故
 卦虽用离明而必以天之阳为日之丽者以主之焉
 明夷与晋相综晋之日丽于天者至明夷而日入于
 地大明之明夷矣夷本义云伤也然初升天而后入
 地似陵夷之谓也然则夷平也明夷同晋根于乾阳
 少贵阳变自临者因本义释晋象辞柔进而上行自
 观来四爻之柔进于五为一卦之主爻故愚推其综
 卦亦自观综卦之临卦来二爻之刚进于三三爻之
卷七 第 59b 页 WYG0044-0278d.png
 柔下居于二为明夷一卦之主爻也临观晋明夷俱
 四阴二阳之卦故谓之变来耳至于日之明宜丽于
 天不宜入于地君象日日不明如君之不明而天下
 皆晦矣贤人君子此时自必以遵养时晦为义亦时
 措之宜也如隐居求志之人当此时则惟韬光敛采
 闇然自修而已如位高望重或世家旧德无所逃于
 天地则非辞荣避禄可以明哲保身矣与不事王侯
 高尚其事者时位迥不同不能效其遐举高蹈也惟
卷七 第 60a 页 WYG0044-0279a.png
 有如卦辞所系利艰贞虽贞而正犹必艰难困苦而
 后可以免祸全身焉明夷之卦不同于否遁者处否
 处遁之君子有可以避难可以肥遁之道而处明夷
 之君子亲臣世臣无可避可遁之义也晋之晋爵赏
 勋与初筮仕者得位不同如明夷之世臣高爵与百
 职群寮可以进退由已者亦不同也读易者须于卦
 之体象细玩而绎之自得
明夷利艰贞
卷七 第 60b 页 WYG0044-0279b.png
 象辞系以利艰贞贞而正正而又甚艰难有不容正
 臣之暗君自有不容正类之邪臣于是不贞不可贞
 亦不利君子之贞进不能匡君退亦无处可免处明
 夷之君子艰以为贞亦听命于天而已至于祸之不
 及者天也亦非君子敢预期也艰守在我之贞死生
 祸福听之于命此君子于明夷之艰贞也如谓定当
 转祸为福则此念即非贞矣所以卦辞无他语一言
 以蔽之
卷七 第 61a 页 WYG0044-0279c.png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
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彖传释卦象义曰明入地中明而夷矣此指明夷之
 象义其时之君有此昏德然后有此名象也此时之
 臣民同处幽晦其有德有位之大臣更遭忌而多难
 将何以自处乎如文王当日事纣正此卦之象义也
 惟文王能用易以事君保身以内卦之文明存为文
 德之畜以外卦之柔顺著于服事之诚或可以感君
卷七 第 61b 页 WYG0044-0279d.png
 而免祸矣然究蒙大难几致丧身亡国而文王文明
 之内畜柔顺之外著者终始如道令昏暴之纣久而
 自𤼵一隙之明释囚而封是文王处明夷用易已彰
 其效者也然文王当日亦惟自守一艰贞而已何为
 文明应晦也何为柔顺宜著也俱无心以为布置也
 尽其忠诚守其分义贞也而忧患不违生死不移则
 可谓艰矣贞易而艰则难为良臣易而为忠臣难为
 明夷之忠臣更难矣此文王之利艰贞也晦其明即
卷七 第 62a 页 WYG0044-0280a.png
 内文明而外柔顺之道也此文王之所以也至于箕
 子亦同文王其处明夷之世者何以乎箕子纣同姓
 之卿其蒙难乃内难也内难之作由昧君而箕子内
 自正其志不阿谀取容亦不致杀身无补佯狂囚辱
 亦用此之道也不激不随非内文明外柔顺者亦不
 能焉此箕子之所以也惟其地近而谊亲不同于文
 王地远而谊疏箕子食邑在国辅政在朝又无可忌
 之势能正其志亦必有犯颜争諌之处但不如比干
卷七 第 62b 页 WYG0044-0280b.png
 之諌死耳若文王者异姓远侯遭疑触忌不能不纯
 乎柔顺矣故利艰贞在文王与箕子同而内文明外
 柔顺与内正其志不能不同中有异也此固圣贤之
 时位不一而其德量亦可分观矣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象传曰明入地中明夷文王箕子各有所以如此后
 之学易君子何以乎惟有莅众用晦而明而已既不
 同于否之君子可以俭德避难不荣以禄又不同于
卷七 第 63a 页 WYG0044-0280c.png
 遁之君子远小人不恶而严上有不得不事之暗君
 同列有不得不共事之佥壬下有不得不莅之民众
 为有国有家者前用也惟于莅众之道以晦为用而
 用晦之内立体则明以合乎内文明外柔顺之卦德
 庶几可以当明夷而弗及矣春秋之世其世臣名卿
 倘遇昏暴将蒙大难多至于君弑国乱与文王迥不
 同者亦惟内无文明之德不知冠履定分外不安柔
 顺之命以致犯上作乱求莅众用晦而明者何人乎
卷七 第 63b 页 WYG0044-0280d.png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人有言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初九变为谦之初六在谦初以阴变阳为明夷谦在
 初爻止体变明君子能明乎谦之道谦而又谦者也
 涉大川得吉何疑乎
 本爻以阳变阴为谦正合乎谦而用晦为明也飞则
 垂翼行则不食远于昏暴之君不食于不义之朝有
 攸往者位在下而非亲非故可以全身远害也主人
卷七 第 64a 页 WYG0044-0281a.png
 者所之他邦之君也有言者或嘉其节义多所咨访
 乎象传曰明其义不食非羞位卑禄薄也义不可食
 而弗食亦不可荣以禄之义耳此在明夷为疏远之
 臣者当以之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象曰六二之吉顺以
则也
 六二变为泰之九二在泰二以阳变阴为明夷以刚
 健而济文明仍勉其包荒全卦阴阳用凭河之力以
卷七 第 64b 页 WYG0044-0281b.png
 包之不遐遗于阴朋亡于阳方得尚于中行恐其变
 阴有私于君子同类也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泰文明变刚健何以夷于左股
 乎盖六二为明体之主爻上应六五之暗君以明应
 暗自不相应遂致伤左股也用以拯救马壮则吉亦
 速行之义二与五为正应亦言行者二在外卦虽正
 应亦以义合者耳合留否去固臣道之常也象曰六
 二之吉顺以则也二在臣道本中正也伤于左股而
卷七 第 65a 页 WYG0044-0281c.png
 去顺乎臣之正则所以虽伤而得拯以成其吉焉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象曰南狩之志
乃大得也
 九三变为复之六三在复三以阴变阳为明夷系以
 频复震变离而失动德夷其明而不决致犹豫其复
 也故厉然终归于复何咎乎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复则变自临之二爻来有咸临
 之德而贞吉者也以动变明用明而动明夷之世如
卷七 第 65b 页 WYG0044-0281d.png
 南狩则可以得其昏暴之大首也虽然仍不可以疾
 速为贞必以艰贞为贞方有合于明夷之义也本义
 谓此爻有汤文之象愚谓此汤之征葛文王之戡黎
 耳不可疾贞则文王能以之而汤不克以焉圣人亦
 有遭遇之幸不幸文王德纯而时亦成之汤自谓有
 惭德而时迫之天时之于圣人如孟子所论圣人之
 于天道也乎象传谓南狩之志乃大得也似为释囚
 命伯得耑征伐言之大得志非以南巢牧野为得志
卷七 第 66a 页 WYG0044-0282a.png
 也明矣汤武之革命圣人之不幸也何得志之有𤼵
 扬蹈厉形之于乐有遗憾于尽美焉故曰圣人不幸
 初非素有大志如赵宋之禅周也
 以上内卦三爻离明之体德以二爻主内卦虽夷于
 左股而变阳用马壮以拯则吉火入地中明夷变乾
 健所以拯明之夷也不止于自洁其身而已初变止
 反有攸往三变巽而进得大首皆明进出地之义象
 也明之升也不可以疾为贞方可大得志也明夷上
卷七 第 66b 页 WYG0044-0282b.png
 爻为昏主五为明夷之大臣故二爻主乎内卦为文
 明之得中者事暗君而伤左股速去之为吉然身去
 道存所以主乎内卦为初三两爻所附从也初附之
 而有攸往三附之且行南狩之志以吊伐为事矣皆
 附于离明文明得中为正义象焉(二爻可以太/公望拟议之)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象曰入于左腹获
心意也
 六四变为丰之九四在丰四以阳变阴为明夷有丰
卷七 第 67a 页 WYG0044-0282c.png
 其蔀日见斗之象则不明甚矣盖因四爻震体也近
 于内离故如此蒙蔽也遇夷主则吉者遇初阴则阴
 阳相济象雷遇日可以息声而云雨之蔽皆可敛散
 矣故吉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丰是阴柔小人高位近君而蒙
 蔽其主如飞廉恶来之人也以其近五所以入于明
 夷之左腹而获乎暗主之心言听计从逢长任意然
 后以其君之恶心出示于门庭有善则归已过则归
卷七 第 67b 页 WYG0044-0282d.png
 君之意也不言吉凶暂得君心似吉将有欺君之罪
 凶何待言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明四之入腹获
 心先得乎昏暴之意而逢之迎之将之顺之于是其
 意得愈肆而其恶愈炽圣人以人之恶出于心而心
 之性本善其恶念出于私意而已小人导君私意久
 而莫能自知其恶亦不能自制小人亦无如何矣心
 之所重在意故爻辞获心而象传云获心意也盖为
 学易者明诚意之学先贵乎尽好恶之实于善恶分
卷七 第 68a 页 WYG0044-0283a.png
 途之初也此爻贞悔对看更为明加○或谓四爻如
 比干剖心照五爻皆君子立说然与象传似无著有
 谓文王虽蒙难而尽忠得纣心返于岐者亦通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六五变为既济之九五在既济之五以阳变阴为明
 夷系以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见诚
 意能否昭格不在仪物之厚薄也盖兼明夷义为臣
 事暗主者言也东邻指昏主如纣西邻明主或指文
卷七 第 68b 页 WYG0044-0283b.png
 武乎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既济外卦之顺变为险矣为臣
 之忠诚虽志自正而险阻之难终不能脱箕子当日
 以此而囚乃箕子所遇之世正合乎此爻之在明夷
 也亦惟利贞以自正其志祸福利害听之于命宁可
 私心计之乎象又别申一义谓存箕子之志即至于
 囚辱亦明之不可息者也见人臣即杀身而不悟昏
 暴其臣志之明久而自著焉盖暗主无开悟之日而
卷七 第 69a 页 WYG0044-0283c.png
 天下后世以是君为前车之覆以是臣为尽忠之鉴
 其明固皎皎千古矣孔圣为明夷言明终不可夷其
 义亦远大矣哉 五爻公系以箕子则五不可尽谓
 之君位明矣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象曰初登于天照四
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上六变贲之上九在贲上以阳变阴为明夷兼明夷
 义系以白贲贲极而存素之本正明夷用晦其体本
卷七 第 69b 页 WYG0044-0283d.png
 明之道也
 本爻以阴变阳为贲则耑取乎明夷之象象上为昏
 暴之君处明夷之极所以晋之丽天大明者至此而
 大晦矣初登于天者后入于地矣昼变为夜皆因一
 身一心失其明而天下国家受其害也象传曰初登
 于天照四国也昏暴之本心何尝无明德乎后入于
 地者气拘物蔽邪臣之恶入于腹心而纵私意损明
 德失其制意之防立心之正也初不过一念之私起
卷七 第 70a 页 WYG0044-0284a.png
 于微渺遂亏明德之则成昏暗之世使彼早有提觉
 何至如是乎甚矣明之不可蔽而惺惺贵于常存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之本
 则明明德而已
 以上外卦三爻坤顺之体德以五爻主卦箕子以之
 者至顺之体臣道之极变坎居险而能出险又不失
 贞所以主明夷外卦四则成明夷之小人上则成明
 夷之昏主也以三阴蔽明而五独中正变坎为得乾
卷七 第 70b 页 WYG0044-0284b.png
 之中阳者也五以君位而箕子以之重德不重位故
 主卦者在德不在位也但明夷以明入地为象义二
 之文明其主通卦者乎
 
 
 
 
 大易通解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