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044-00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通解卷三
           江常镇道魏荔彤撰
(坤下/坎上)
比与师相综阳少贵阳主阳根乾之卦其义𧰼于师已
 明之矣直根乾而无继者也师比俱五阴一阳之卦
 师之后受之以比者众必有比师坎险在内而坤顺
 在外内有危险之虑而外循大顺之道师之所以贞
卷三 第 1b 页 WYG0044-0098b.png
 吉也内已孚大顺之心而外仍有险阻之处比之所
 以建国亲侯也以师二之刚中在下而主乎师帅众
 以正功成业定即为比五之升庸在位而正君位行
 君道也尧舜之揖让汤武之征诛皆先在下位而后
 上位也挚之为君不终而尧方正位行道即守成亦
 然开创不待言矣即揖让亦然征诛不待言矣此师
 之后所以受之以比也且水行地中地上有水仍是
 水土相成之义𧰼也水行地中土足制水因取义于
卷三 第 2a 页 WYG0044-0098c.png
 容畜地上有水地外之水即地所容畜不尽者亦未
 尝不比于地以不制为制此建国亲侯之取义也地
 中之水如江淮河汉是也地上之水如四海之外是
 也五服五等犹有量焉六合之外国不可建侯不可
 亲矣而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
 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尊亲配天之功业
 又不止于师之一阳刚中而五阴为应矣比之次师
 大哉远哉非五之刚中居天位行天道不足以当之
卷三 第 2b 页 WYG0044-0098d.png
 矣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辞曰比吉比未有不吉者也人生天地与人为徒
 未有绝物孤立不凶比辅群𩔖不吉者故言比即吉
 然非推原乎筮者之本意则比之吉凶犹须审详焉
 盖筮者之初念亦惟元永贞而后以无咎为吉也原
 者始也筮者欲求知比者之本心也果自始至终皆
 永守乎贞之义而后其比为吉而无咎也岂尽比皆
卷三 第 3a 页 WYG0044-0099a.png
 可以为吉乎如为比于人言也比于君子比于小人
 固异矣即比于君子而比于有道比于不如己亦有
 德之进退业之损益之别也元永贞则比于君子而
 复比于君子中之有道也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之
 比也吉而无咎可知矣如比于小人必远于君子而
 凶咎其常矣如好于比其所狎近即非小人亦不能
 无咎也原筮者原其德之义也再者凡君公而筮臣
 民之比与凡臣民而筮比于君公亦必推原筮者之
卷三 第 3b 页 WYG0044-0099b.png
 居何位欲何比也如在上位而筮比果有刚中之德
 臣民自来应之是修德以来远仍是师之贞吉也彼
 不得安宁者方来比而求抚绥镇定之矣何以筮为
 如在下位而筮比果见有刚中之德者首出庶物必
 应速往比辅后至则违众失时凶何疑乎此又原筮
 者原其位之义也原筮二字必兼此二义以言而比
 之理方明本义虽谓原筮为再占但朱子注易固言
 有此德者有此占无此德者无此占矣正见愚说与
卷三 第 4a 页 WYG0044-0099c.png
 本义寔不相悖也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
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彖传释卦名义曰比吉也本义谓衍文若以愚说质
 之亦非衍也即释彖辞言比即为吉之旨也所以吉
 者比辅于人不论上下左右皆吉但须分贞不贞永
 不永而已又须分人来比已已往比人而已故下文
 方释比之为比辅乎人也但在比以五阴比一阳阳
卷三 第 4b 页 WYG0044-0099d.png
 在上位则专以下比于上为正彖传所以释以下顺
 从也盖明乎辅之义也其释原筮元永贞无咎则曰
 以刚中者似专指五爻不知刚中之义如居下位以
 筮比乃比乎刚中之五也如在上位而言刚中则在
 上者果有刚中之德可以为下顺从否亦贵乎五之
 自筮也即凡筮上下左右之比俱以刚中为贵比无
 定而刚中有定何非以刚中为原筮之的乎如必指
 五而凡比于上下左右者但筮得此卦无预焉易无
卷三 第 5a 页 WYG0044-0100a.png
 此拘泥之道也一言刚中而凡比皆以之此所谓交
 易变易而不易之谓易易何可为典要乎至于不宁
 方来后夫凶二句分属在上位筮下比在下位筮上
 比此则遵乎圣傅矣傅明言不宁方来上下应也为
 一阳爻言是以上筮下也后夫凶其道穷为五阴爻
 言是以下筮上也傅亦已分言即本义专言下筮比
 上遵经以绎傅遵傅以绎本义可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卷三 第 5b 页 WYG0044-0100b.png
 象传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禹之治
 水使水行于地中今水仍在地上禹所治者九州之
 水中国之地也如河之源禹即未尝能治之也况至
 于东海至于南海水之在地上者虽圣人亦有所不
 能焉如是则地之外为水环之矣古今论皆如是而
 近闻西洋历家者其言水与地则固无地外之水矣
 凡四海之广远皆地上之水也地外无水皆天矣天
 者何气而已矣地悬天中大气举之轩岐之论也故
卷三 第 6a 页 WYG0044-0100c.png
 地之外即无水水皆气矣此所以有弱水不能浮物
 之说也以其渐近于天气而未全化为水虽已成水
 故较水尚弱也必有地处方能有水上水二物相附
 而成乃成其为水无土即无水矣此论大与天一地
 六相合成水之理相符非轻中国传闻而信异域奇
 说亦證之于河图之言水知为中华之正传不必执
 中外之见自隘其知闻也试思大气举地如轩岐之
 说则可信而大气举水自古亦难言之何也气虚物
卷三 第 6b 页 WYG0044-0100d.png
 而无质者也水亦虚物无质者也气虽能举地而必
 不能举水何也气不能使水无泻漏也气举地而地
 载水虚实相承阴阳互为体用之理也如以气举水
 无体用无阴阳何以成物哉学者不必拗执师承不
 必分别彝夏归其理之是也斯可矣以是喻地上之
 水则𤾉谷而东昧谷而西南交而南朔方而北其地
 无限其水无穷先王何以处此地此水乎然则建国
 亲侯不能免矣至于万国不能统者分田制禄所比
卷三 第 7a 页 WYG0044-0101a.png
 者宁有几所不来比者广矣众矣于是既颁以公侯
 伯子男之爵复定王畿绥甸要荒之界为方伯连帅
 以纪纲之伯叔甥舅以联络之先亲其本支以及百
 世次亲其夹辅以及屏藩巡狩则有庆罚述职则有
 黜陟亲有功有德者数侯而诸侯无不亲矣是亲诸
 侯乃建万国之要而建万国乃万邦协和黎民于变
 时雍之极致也盖九州地中之水治而四海之外地
 上之水不治而皆治矣先王以一身一心修德凝道
卷三 第 7b 页 WYG0044-0101b.png
 此刚中之德立极也由此家国天下推及声灵教化
 所不能逮皆可以来其比而恐后焉然先王未尝有
 求比之思也所守者约而所施者博博厚配地高明
 配天悠久无疆不外一至诚之无息耳无息之诚非
 元永贞乎以此言比大矣哉○愚谓比之元即乾之
 元也比五之刚中即乾之刚健中正也比之下顺从
 即乾之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也以此言比故凡属地
 中之水在中国地上之水在四海皆来比焉如乾元
卷三 第 8a 页 WYG0044-0101c.png
 之统天也然即有不来比者亦不害其统天何也天
 下归仁祇言其理而已圣人在春秋弟子不过三千
 其间如子西武叔之𩔖众矣而无妨于下顺从于天
 下百世也尧舜之时封域不及汉唐以后若相较而
 论来比之广狭多寡则圣君不及英主矣比之为比
 岂以形势计乎甚矣比之刚中为尚也故九五为一
 卦之主而用三驱失前禽不诫焉其义更大明矣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𧰼曰比之
卷三 第 8b 页 WYG0044-0101d.png
初六有他吉也
 初六变为屯之初九在屯初以阳变阴为比系以磐
 桓居贞利在阳升者知其引阴成云和而致雨也亦
 有比辅之义矣然必利居贞者非贞无以开屯也利
 建侯者为屯卦主爻辞同两卦也
 在本爻变阴为阳为屯于阳之刚中阳德相孚以为
 比奚咎乎孚者中心之诚意也何以盈缶坤者缶也
 土器之𧰼坤体变震震之初阳为震之主即乾之元
卷三 第 9a 页 WYG0044-0102a.png
 阳也坤得之而顺承焉盈缶之诚所以终来有他吉
 也终来似后来后夫凶何以言他吉初远于五来至
 初而极远者俱来矣故系之以有他之吉有他者远
 而不可测之辞凡比皆为吉初愈远而吉愈可必矣
 然远在异域非但浅薄之有孚必有孚盈缶方能来
 比故初来乃来之终也言无有不来者也𧰼传曰比
 之初六有他吉也正谓初诚之至来之远孚之盛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卷三 第 9b 页 WYG0044-0102b.png
 六二变为坎二在坎二阳变为阴为比以重险而求
 外比故戒以有险求小得者亦因得中有孚方求比
 于人感而必应也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坤则以顺变险乃顺以济险以
 为比也以顺而正者自内而求比于刚中之五所谓
 险者审慎顾虑而不轻比之心也此所以系之贞吉
 而象传以为不自失也二以阴变阳坤顺之贞吉即
 坤二之直方大也不自失其柔顺中正以比乎刚中
卷三 第 10a 页 WYG0044-0102c.png
 之德其吉乃贞之必致者此亦原筮之义故先自考
 其得失而后可比于外以验其吉凶也又元永贞之
 申言也
六三比之匪人𧰼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三变蹇之九三在蹇以阳变阴为比本应往而求
 比于外以济蹇乃反求二阴以为得乎艮止此观望
 之二心存也故辞无吉凶而𧰼斥之为内喜以诛其
 心焉
卷三 第 10b 页 WYG0044-0102d.png
 本爻以阴变阳为蹇宜进而开蹇比五然以顺而变
 止遂致失时不就有德有位之大人而比附于众阴
 本义谓承乘应皆阴故谓之比之匪人也所以𧰼传
 言失其所比不将致后夫之凶乎
 以上内卦三爻坤顺之体在比皆宜比于一阳初远
 比得吉二比于外而本于自内内贞必吉三比匪而
 不比阳故凶坤顺也以顺为正在比之义𧰼如此乃
 以二爻为主内卦而初三两爻皆附二以比五者初
卷三 第 11a 页 WYG0044-0103a.png
 变震而悦从得吉三变艮止而不比得凶则𧰼义可
 大明矣
六四外比之贞吉𧰼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六四变萃之九四在萃四以阳变阴为萃引群贤萃
 处以人事君乃有一个臣之德者元吉无咎可知○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萃外比三阴近悦远来共服王
 化此所以亦系之以吉而必言贞者恐以阴私招诱
 近于引进群小或逢其君上营心荒远也必由于比
卷三 第 11b 页 WYG0044-0103b.png
 之正道忘险变悦众悦刚中之德大顺而来比则四
 之外比以为比者方合𧰼传所言比于贤以从上之
 义也比于贤以从上兼萃四所以元吉之义亦不过
 尽大臣职分之当为并非可以邀功钓名使其进爵
 公朝拜恩私室也圣人为大臣选贤任能分猷效职
 者垂戒至矣即至于重译来宾远方向化曰此天子
 之德教也岂敢自以为勋劳乎此大臣外比以为比
 之贞也
卷三 第 12a 页 WYG0044-0103c.png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𧰼曰显比之
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九五变坤五在坤五以阴变阳为比有黄裳元吉之
 德𧰼也得中为黄裳者自下观之垂裳而天下治也
 阴柔中正而复变坎阳中位故云
 在本爻以刚中之德居九五之位为一卦之主爻系
 以显比见龙如大人而为天下之利见者也既云合
 于坤五又云合乾五何也言坤五者就以阳变阴而
卷三 第 12b 页 WYG0044-0103d.png
 言其用也言乾五者就本爻阳刚中正而言其德也
 五有圣德居正位显然首出于天下之上有不合万
 国以尊亲乎即有后夫其凶自在于后不必王心有
 招致之计也比者自比不比者德加修政加饬养加
 厚教加谨而已虽万邦咸宁无一夫一妇不得其所
 而不妨舜有三苗尧有巢由此所以从网为喻王用
 三驱网开一面前禽之失邑人不诫听其从违不以
 威迫不以利诱此正卦辞所言原筮者之德位虽为
卷三 第 13a 页 WYG0044-0104a.png
 人比而其心必元永贞然后德盛而化自神即有后
 夫而不宁者亦方来未艾矣此比之所以为元吉也
 𧰼传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归于位正中而德之刚
 中亦寓焉舍逆取顺正是化逆取顺尽其在已而不
 役心于物也虽失前禽而并不以疏虞为邑人诫不
 竭山泽于罗网斯乃上以刚中之德使乎下欲下各
 尽其盈缶之孚自来归仁而后合不偏不倚荡荡平
 平之圣德王猷也使中者在上而下必以中来应使
卷三 第 13b 页 WYG0044-0104b.png
 事相孚任心而不任术尚德而不尚力风行草偃远
 至迩安乃显比之大人笃恭而天下自平之效也古
 之蒐狩原以讲武所用之众即国邑之民人也若谓
 不诫邑人是不惊扰其民三驱之士卒除民之外又
 为何人乎
上六比之无首凶𧰼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上六变观之上九在观上以阳变阴为比立乎九五
 之上是师傅之尊也故必观其生观乎五爻如五为
卷三 第 14a 页 WYG0044-0104c.png
 君子也则于已亦无咎何也所比者君之德以成而
 其责方尽也
 本爻以阴变阳为观位居显比之上非贤臣非远人
 乃跋扈之臣顽梗之民矣恃其居险之远变巽之散
 或不来而为后夫或变阳而致亢悔此所以有比之
 无首之凶也然则其变观者有观望觊觎之险计矣
 五即失前禽不诫而卧榻之间岂能容此乎𧰼传以
 为无终比至于极初已终来而仍恃险自固则终亦
卷三 第 14b 页 WYG0044-0104d.png
 不比矣无终有凶𧰼所以再申之
 三以比于群阴而失正不比上以孤立无与而又不
 甘革心此二爻皆不得元永贞之道者凶而无吉何
 尤乎
 外卦三爻险体以五爻刚健中正为乾元所寓之阳
 为一卦之主故以显比嘉之而即戒之恐其有心致
 比也四则变兑而下引三阴来比故戒以贞上则变
 巽不内比五而居极求进所以得无首之凶盖凡阳
卷三 第 15a 页 WYG0044-0105a.png
 为阴首在比犹宜比阳也在内卦三阴尚来比岂上
 可以别图哉凶可知矣
 比卦辞首以一吉尽之而后分别比于人者为人比
 者此原乎筮者之位也又分别比而贞者比而不贞
 者此原乎求比而筮者之德也又分别比而速比而
 迟者此原乎求比而筮者之时也又分别为人比者
 元永贞而人自比耶抑不能元永贞而欲要致人来
 比耶此原乎受比筮者之德也卦𧰼如此于六爻又
卷三 第 15b 页 WYG0044-0105b.png
 各就其位其时其𧰼其体而申明比必元永贞之义
 莫非原乎筮比者之时位及心德而已原筮二字在
 比有必详尽者焉故概言比为吉而以原筮元永贞
 继之原筮者变易交易之易也元永贞者不易之易
 也本义释原为再即再筮亦筮乎位时心德耳愚说
 亦与无悖焉
(乾下/巽上)
小畜风天小畜与天泽履五阳一阴相综于叙五阴一阳
卷三 第 16a 页 WYG0044-0105c.png
 卦后次之五阳一阴二卦阴少贵阴主阴根坤固然
 然亦自乾坤之门首出无所继也承接乎师比序卦
 傅序之愚说申明其𧰼义兼杂卦之综又一𧰼义也
 阴在阳中不能如师比主乎阴惟以阴畜阳方得和
 济之用故六四一爻主乎一卦为一阴畜众阳之义
 如文王之在纣时用柔顺之道以事君宜民而终有
 天命人心之归皆因畜德之阴体以致阳之大用也
 在序卦傅比必有所畜从五阴比一阳起义五阴比
卷三 第 16b 页 WYG0044-0105d.png
 一阳承接之以一阴五阳比之久而阴尽变阳阳盛
 矣当畜阴以畜之阳大阴小所以受之以小畜是阳
 充阴弱之𧰼也如叔季之世君日益骄政日益虐刑
 罚益滥和惠益鲜看来恰是商衰纣虐之时因而天
 恒旸若民皆望泽有大旱望云霓之心而深是日何
 丧之怨也比者兴王之治化所来者众小畜者昏暴
 之失道所畜者寡矣然此而失畜则必另有得畜者
 起矣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亢旱之久必有密云
卷三 第 17a 页 WYG0044-0106a.png
 之兴云行雨施品物咸亨四方豫悦来王恐后向之
 为人比者渐失道而不能畜畜者已竭矣因而又有
 能畜者为人心所归天命所集渐以一成一旅以集
 四海九州盖始于小而渐致乎大所以萃涣合离而
 无不为所怀保也此比之后所以受之以畜焉○以
 事物之微言来比者多所畜必盛畜物既盛其心更
 宜柔而善下亦小畜之义失之于盈满则畜者散矣
 此与风行天上易散难聚之象深合试思货利勋名
卷三 第 17b 页 WYG0044-0106b.png
 何者可以多有所畜畜之何一不本于翼翼小心乎
 此小畜之道也○以上二义俱序卦比必有畜之说
 至于本卦则以所畜尚小为正义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辞曰小畜亨有可亨之道而未亨也如云虽密而
 不能成雨以阴气浅薄虽上升兴云而不能引阳气
 下降以施雨泽也犹当安处于阴晦之地以养其幽
 𨼆之德始自我之西郊遵养时晦遂为霖于天下利
卷三 第 18a 页 WYG0044-0106c.png
 物成功此正周文之将兴商纣之虐甚时也然则文
 王系此无乃有二心乎非也文王之服事以终武王
 之吊伐以始皆顺天道也小畜与革各有其时岂相
 谋乎设文王殁而纣亦死另继贤君武王焉能以臣
 伐君而必胜乎在文王时言文王不必定谓西郊之
 密云必及四海为霖雨正值亢旱人心望泽则密云
 不雨必宜济阴以救阳耳而阴之济也非强致也一
 有私心云雨解散矣何也云雨天地之和气也私心
卷三 第 18b 页 WYG0044-0106d.png
 恭焉戾气至矣即或云集雨降恐非济物之泽或恒
 𤾉若而为恒雨若亢旱变为霪雨洵为以暴易暴矣
 知此则知文王之心虽系辞时明识此理数终俟天
 命之自然时会之自至也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
 止祇是顺天时尽人事无不敬而安所止也观于四
 爻之有孚血去惕出不过期于上之合志则文王纯
 一之心可大白矣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
卷三 第 19a 页 WYG0044-0107a.png
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彖传释卦名义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已将一阴居四爻畜乎上下五阳一语破的矣四乃
 大臣之位一变而为乾四或跃在渊非近君得民之
 大臣忧疑危险之𧰼何如此则无亨之义矣然其为
 德必内以刚健为心外以柔巽为用又必精白其衷
 竭诚于刚中之五使君臣之间无诈无虞上下一德
 同心共济然后其致君泽民之志乃得行焉所谓不
卷三 第 19b 页 WYG0044-0107b.png
 𫉬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犹后也君心见疑德高功盛
 徒成震主之名不赏之勋志何以能行又何以得亨
 耶此彖传所以必先明臣心之一以励忠节又必孚
 君心之诚以释猜嫌乃于文王系小畜之志恰相契
 合殆为天下后世乱臣阴谋绝其根本又为事猜忌
 之主者凛其戒惧使之远于凶悔而趋于亨吉焉然
 则卦辞密云不雨惟当尚往以厚其畜之之德量耳
 自我西郊雨泽未行惟当化其方隅之见推其胞与
卷三 第 20a 页 WYG0044-0107c.png
 之仁耳即至于无不畜而施大行亦不过本乎健而
 巽者以附于刚中之君以期于明良志孚耳岂陈文
 子之厚施于齐冯煖之市义于薛哉孔圣称泰伯曰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由季及昌王天下之德
 业已成矣武王不过继志述事而已然文王三分有
 二以服事殷终始不渝孔圣必深知文王之心方于
 小畜之彖传𤼵其义也○武王周公之达孝在继述
 亦要善看非曹操之自托文王司马昭之心路人知
卷三 第 20b 页 WYG0044-0107d.png
 之也
𧰼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懿美也文德兼文/章德性进修使美)
 (也文又兼威/仪文辞说)
 𧰼传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风者阴在内
 而阳自外来以开散之也风行天上则云之密者必
 散何有于雨此正𧰼阴微阳盛一阴不足以为畜也
 君子于此何以用易亦唯懿其文德耳德修于阴久
 而自厚闇然一室深藏于密皆以阴为体也畜德畜
卷三 第 21a 页 WYG0044-0108a.png
 学皆本如此非为章著于外信从于人也惟小畜以
 致大故必深必固焉方为善于体易论语云远人不
 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文德者固是言内治不言外章
 亦是言文化不言武略也文王有阴行善之说正是
 懿文德懿即懿德之懿君子修而美之则民亦有秉
 彝必好是懿德伯夷太公慕养老而至芮虞二国让
 公田而返所畜者亦渐大矣孔圣系此亦推原当日
 自我西郊敦德弘化之实也乎○易之理数原不指
卷三 第 21b 页 WYG0044-0108b.png
 一物一事言凡人欲所畜者大皆当懿文德固矣然
 在卦本有文王自况之辞指一物一事言易亦非举
 一废百也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初九变巽之初六在巽初以阴变阳为小畜巽进既
 变健体所以为进不决故勉以武人之贞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巽健而变巽固小畜之所取以
 济阴为义也所以系之为复自道何其咎而且得吉
卷三 第 22a 页 WYG0044-0108c.png
 也道者本健而变巽阳刚阴和乃足以仰事乎刚中
 而志行𧰼传所以明其义为吉使畜其德者知乎刚
 柔必兼济之义也初在乾体中乃复卦之初爻也今
 变巽亦可谓之复何也阳复阴姤反复出入皆可谓
 复也故阳盛而变阴复得其道矣所以无咎初与四
 正应四在小畜即巽之下爻也初变巽以应之复道
 而出乎相应于义也故辞傅交与之吉焉(每爻阴阳/动变俱要)
 (如此/活看)
卷三 第 22b 页 WYG0044-0108d.png
九二牵复吉𧰼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二变家人之六二在家人之二以阴变阳为小畜
 故戒以无攸自遂而主乎中馈则贞而𫉬吉为家人
 之主内政者明女德可主一家者也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家人系以牵连为复亦得吉者
 牵复牵一家而共复于道父子兄弟无不复于道则
 非刚健而变文明之体必不能齐家以治国资于事
 父以事君也此其所以合上志而得志也𧰼传言牵
卷三 第 23a 页 WYG0044-0109a.png
 复而云在中九二之位本在中又变为离中皆为主
 爻是一家之主也能牵复焉亦不过不自失其刚健
 文明之志而已盖牵之为义似乎循人而在中之道
 则专主于已故𧰼明乎不自失也不失家齐于身之
 义畜乃德之本为一家内外立端型之教者也所谓
 牵者岂非自复于道而家无不复道若一牵之使然
 也此亦不自失之训也想文王当日王季为父武王
 周公为子太任为母太姒为妃邑姜为妇一家之德
卷三 第 23b 页 WYG0044-0109b.png
 皆能自畜其德而何非文王之德畜之此关雎之教
 化起于闺门武周之达孝昭于百世于二之牵复言
 吉吉洵莫大焉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𧰼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九三变中孚之六三在中孚之三以阴变阳为小畜
 系以得敌或哭或歌乃变悦为健足以克去中心之
 私以成中孚者三为克己四为复礼共成中孚与本
 卦三爻不为四畜则有夫妻反目之𧰼义亦相通焉
卷三 第 24a 页 WYG0044-0109c.png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中孚内外皆阴欲相孚合盖四
 为小畜之主爻也而三独不肯为四畜故其𧰼为舆
 说辐不能进也又云夫妻反目不能和也三阳刚居
 内卦之极妄动挠阻之心以致退进失据也不言凶
 咎可知其非吉矣𧰼传专以反目言谓不能正室也
 健变悦不能同六四刚柔相济所以谓之不能正室
 也
 以上内卦乾三爻俱以畜于外卦四爻一阴为𧰼义
卷三 第 24b 页 WYG0044-0109d.png
 初与四正应故阳变阴而复道二得中变离刚健济
 以文明亦同初牵复是复俱为复阴也故得吉三则
 位界内外之间变兑有不能正室之𧰼虽三四非正
 应不可为家室然中孚以是两爻主中孚故小畜之
 三自中孚来以三阳配四阴正为夫妇变兑则阴与
 阴不合故亦有不能正室之义易不可为典要如此
 总见诸阳皆应济阴以为畜耳
 三阳皆当附二故曰牵复初变巽同四故又取与卦
卷三 第 25a 页 WYG0044-0110a.png
 相应系吉三则变兑悦慕于外不附二且不为四所
 畜中处两失有舆说辐之𧰼义二主内卦亦可谓之
 夫妻反目正合中孚贞悔相参之𧰼义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𧰼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六四变乾之九四在乾阳变阴为小畜故系之以或
 跃在渊正是文王为西伯欲跃而未跃尚在渊而将
 在天之𧰼
 在小畜则以畜为道而必以有孚为主四有孚而至
卷三 第 25b 页 WYG0044-0110b.png
 血出赤诚外著也而犹惕出以为人臣止于敬也然
 终出于羑里命为西伯以辅殷室得专征伐非纣深
 信之无疑释其幽囚足矣何至宠锡如斯乎此传所
 以谓五为刚中然一念之善亦刚中也纣尚可动其
 刚中而应之况中主贤君哉至诚可格豚鱼此又四
 之所以无咎也(惕者敬也出者彰也敬存内而/𤼵外乃立诚达信也奚咎乎)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𧰼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九五变大畜之六五在大畜之五阳变阴为小畜系
卷三 第 26a 页 WYG0044-0110c.png
 以豮豕之牙取其幼弱易制刚柔互用故得吉辞
 在小畜变大畜所畜之文德已厚有孚挛如矣已之
 孚先畜于中在外之物自富于畜也然非私其所有
 以为畜也乃合其邻之有以为畜则凡人之所有皆
 其有所以谓五之富不独富也乃以其邻为富耳言
 财利则藏富于民言德行则取人为善其畜洵不谓
 小而驯至于一无所畜而愈见畜之无穷也此等德
 业非圣人得位不能兼之文王为西伯德畜既厚而
卷三 第 26b 页 WYG0044-0110d.png
 化行者终未大武王继之末年受命方居其位行其
 道是虽武王身当其时会能成大畜之德量功猷然
 皆自文王畜其本以茂其支畜其源以畅其流也此
 爻虽不必指文王亦惟文王方足以当之○又见为
 君者当小畜之世若有志于大畜必不可以掊克聚
 敛为心任已独用为能也必富与民共善与人同而
 后小畜可以渐大若不以邻而欲专利私善自富焉
 则于健巽之德不孚而所畜之小者又将终如天上
卷三 第 27a 页 WYG0044-0111a.png
 风行之易散矣财聚则民散予圣则贤远可不再三
 致谨于小畜之义哉(四五两爻俱以周文为拟/议正是易不可为典要)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𧰼曰
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爻辞惟以首/二句明阴和)
 (更当尚德培阳后三句戒/阴盛君子知几分释为是)
 上九变需之上六在需之上爻以阴变阳为小畜险
 极变巽故妄进而入穴然以巽致乎下卦三阳不速
 之客来敬之则吉主敬于内阴也而孚阳于外矣
卷三 第 27b 页 WYG0044-0111b.png
 在本爻小畜以阳变阴为需巽极变险惟恐畜之久
 阴之盛而成邪谋阴计矣故戒之以既雨既处则阴
 阳已和矣此固小畜之君子所以懿文德自始至终
 期于以厚德载物以阴柔济刚亢施惠布德于天下
 也非有阴险诡诈之衷也幸而亢阳既息其虐阴德
 已丕显其功则凡畜德畜物修德广业者无一不当
 绝其私曲开其公诚矣若以妇道之柔贞固而用之
 虽正亦厉矣必如月之几望阴已盛而不盈乃得均
卷三 第 28a 页 WYG0044-0111c.png
 平之道也盖小畜以阴畜阳故应济以柔道妇道也
 臣道也复其道者此道也如小畜之终既雨既处厚
 德载者已众矣需之上入于穴而犹望其来阳以匡
 救小畜之上宁不垂戒其终将阴柔流为谲诈而有
 伤阳害正之凶咎乎君子征凶又为上居小畜之极
 示之也又为凡占者遇阴盛之时示之也在身操阴
 阳进退之权者必以厚德之载为君子之自强不息
 矣何征凶哉在身际阴阳进退之世者必审兼需之
卷三 第 28b 页 WYG0044-0111d.png
 义为君子饮食宴乐以待时之清耳如冒进而与阴
 争则征而凶必也为不见几而不知作者示也此小
 畜之终圣人虽用阴而明示天下以进退和济之大
 者也 载之义又作始作始其义更弘长盖既雨既
 处乃尚德之始也君子之懿文德非崇德乎但懿文
 德在闇修于一心而尚德则鼓舞一世矣率天下之
 人俱以德为尚乃在云行雨施之后品物咸亨之时
 利泽普而德化行用阴道以修德成已用阳道以尚
卷三 第 29a 页 WYG0044-0112a.png
 德成物也小畜之终至于九五变大畜而无所不畜
 然后阴已济阳阳又正阴此诚圣人衡两仪于无过
 不及而归于一元统天之刚健中正纯粹以精之道
 也以此言尚德载大矣哉下三句为反是终用阴道
 者言愈为明切
 𧰼传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阴和阳济惟有积德使
 日厚而无不载耳本卦大𧰼传云懿文德需大𧰼传
 曰饮食宴乐其义悉相通矣以载为始亦通又曰君
卷三 第 29b 页 WYG0044-0112b.png
 子征凶有所疑也则分释爻辞后三句阴盛阳退之
 义而已既然有疑岂可冒进乎○外卦巽三爻以四
 爻为主而又主乎通卦血去惕出无咎畜阳之阴危
 疑如是而终吉用阴道也五六两爻附乎四五以大
 畜变小畜即是以邻为富之义君道而附于四用贤
 臣之道亦得阴道所以济小畜之阴以成大畜也上
 九变险恐阴极而险有伤阳德故申戒之于终焉
(兑下/乾上)
卷三 第 30a 页 WYG0044-0112c.png
履履卦综小畜亦根坤固然履所以无继而直根坤者
 有天地后有人人为万物之灵秀其德合天地之阴
 体其行合天地之阳用皆由德以制行也于是在小
 畜为畜德在履为循礼德固阴也礼亦用之阴也合
 诸乐之阳所以𧰼德之中和也故礼乃日用伦常与
 人生俱为终始者矣以是定卦名履以象礼而无所
 继以根于坤也谓之自乾三变来自是论卦变为另
 一义
卷三 第 30b 页 WYG0044-0112d.png
 序卦传云物畜然后有礼以履为礼也是序卦之一
 义耳至于小畜之综为履杂卦传言之矣小畜寡也
 履不处也愚谓风天小畜以一阴在外卦畜五阳阴
 小以畜阳大故谓之寡天泽履以一阴在内卦夹五
 阳以阴悦随阳健故谓之不处不处者正谓阴寡阳
 众阳亢阴弱随阳之阴多不能自守轻举妄动失乎
 履道故以不处释之原与寡同有阳盛济阴之象义
 但云行进恐难明矣夫履固进也而履之于礼周旋
卷三 第 31a 页 WYG0044-0113a.png
 中规折旋中矩即圣人之足缩缩如有循也即国君
 行礼视视如节也盖敬谨慎重之为尚而无取乎轻
 浮躁妄矣静为阴而动为阳履卦阴寡故于履之动
 必根于静内静其妄动之心外静其躁动之行也如
 斯则静固静动亦静也斯合乎济阴以随阳用阴之
 用以和乎礼严正之体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
 道斯为美而小大无不由之也是以行进之间亦本
 于以阴济阳以静为动之道而后合乎圣人综小畜
卷三 第 31b 页 WYG0044-0113b.png
 而名卦之义也且不处之处以处为尚太甲居桐处
 仁迁义者仁阳用而阴体故安土敦仁方谓之处仁
 义者阴用而阳体故文言云利者义之和惟知仁体
 必宜处则义之用为行进方明耳此履之所以综小
 畜而不离五阳一阴阴弱阳强之旨也圣人济阴正
 欲和阳亦未尝与扶阳抑阴之心相反也
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彖辞系以履虎尾不咥人亨虎而不咥人和之至
卷三 第 32a 页 WYG0044-0113c.png
 也然履其尾而不致于为虎所咥亦敬谨之至非以
 和悦之德内存以柔顺之义外向不足以致亨也小
 畜之密云不雨当养阴于渐盛而后能云行雨施履
 之履虎不咥当济阴于至和而后仁化异𩔖盖至于
 百兽率舞而后礼盛乐和德隆化神亦即履虎尾不
 咥人之推暨焉彼政行一郡而虎渡河禅證一心而
 虎守溪亦惟此太和能格人心物性而已在易固非
 为虎言不过取虎之𧰼以喻值刚暴之时事横虐之
卷三 第 32b 页 WYG0044-0113d.png
 人共凶险之务者耳然即为真虎庄言虎性虽凶怒
 亦知媚养己者顺道以和之且可以犬豕畜矣豢马
 拊之不时至于毁首碎胸伤人亦惟和与不和辨异
 同也然则以履虎惧咥者为中心之主谨于始焉以
 视履考祥者为步趋之的持其终焉是以阴兑之和
 为用有济于以乾阳刚健之体也固亦无往而不臧
 者也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卷三 第 33a 页 WYG0044-0114a.png
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彖传释卦名义曰履柔履刚也固以兑悦履乾刚释
 履矣以此言𧰼即杂卦不处之义也以柔履刚有必
 动之𧰼名之曰履履动物也虽欲不进亦不得也以
 一阴夹于五阳之中群阳好动一阴焉得不动乎至
 于兑悦之为德以悦为主矣悦而应乎乾上健而下
 悦恐其所以为悦将致乎冒进躁动专以诡随为悦
 名为应乾而乾必久而不应矣以致乾刚变为凶暴
卷三 第 33b 页 WYG0044-0114b.png
 如虎之啮人亦𧰼与义之晓然者惟悦而不失其和
 和非曲从以为悦乃贞顺以为悦正合乎礼之用和
 为贵而又非知和而和所以虽凶暴为虎亦能格能
 化而不咥人此释致亨之卦辞出于悦中正之德而
 非小人违道干誉巧媚取容之为也何也以乾刚健
 中正之德原不可以私相干所谓君子易事而难悦
 也悦之不以道必不悦也况九五以刚健中正为德
 者必能得礼用和而体本严之义所以能履帝位而
卷三 第 34a 页 WYG0044-0114c.png
 不疚也如以下之苟且致悦则自失乎刚健中正之
 据其疚大矣故传又言光明也光明之义以九五健
 德变为离明光明照下必能审知下之悦上为公为
 私而咥与不咥赏罚功罪不能欺蔽矣此传所以言
 履五不疚本于光明非兼卦爻变𧰼为言又何以有
 光明之释乎在履内卦之悦非知和而和在履外卦
 之刚以刚必兼明则上下使事之道俱尽而推之于
 左右前后大学所言絜矩者亦俱得矣矩者至方地
卷三 第 34b 页 WYG0044-0114d.png
 之道也阴之道也履之本也方为体而其用至圆如
 礼之以和为贵焉此履之所以大亨也文言曰礼者
 嘉之会也嘉会𧰼五阳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也归于
 至和象一阴也乃乾四德之亨也元为阳之阳亨为
 阳之阴正是以阴济阳合乎乾之亨德此履之所以
 得亨之义乎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𧰼传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有取天
卷三 第 35a 页 WYG0044-0115a.png
 泽之象而谓之履所以履乎礼也礼以别上下明贵
 贱昭等威也尊卑冠履之义明则民志定而不乱安
 而不僭矣此从先王制礼之本意说履广大矣哉然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其文也待其人而后行则君子
 之实心也制礼之先王有德有位守礼之君子有德
 而不必有位如孔子以圣人之德定礼辨上下也定
 礼而复正乐中与和兼济也然后作春秋使乱臣贼
 子惧则民之志自定矣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也圣
卷三 第 35b 页 WYG0044-0115b.png
 人功能必看到此方知世无圣人万古长夜矣然犹
 有义焉盖亦不外乎以阴济阳之前说也民志阴也
 乃动而不静者以失其阴而凌阳也阴欲凌阳必僭
 必乱以下而犯上以小而加大以贱而凌贵矣惟安
 乎阴而常处乎静静则必动动而随阳虽动而非失
 静之志斯臣守臣节民安民分而上方能正位行道
 以御众常尊焉是处静正所以定志而处静不越于
 履礼甚明切矣故礼为阴德而足以统众志亦为阴
卷三 第 36a 页 WYG0044-0115c.png
 体而可以制动何非履之以一阴为守而能范围天
 下人心无使陨越之义乎所谓俯而就企而及以合
 乎中正之礼而得其准者也此大象所以以礼明履
 乎凡人跬步之间一举足而不可离乎礼所谓坐如
 尸立如齐皆礼之见于履昭然者由一身而家国天
 下皆以一举足视之视履于终云元吉者即大亨也
 ○履礼也事君尽礼礼者下以事上似专为臣下言
 然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君之使臣可不由于礼乎
卷三 第 36b 页 WYG0044-0115d.png
 故论语云君使臣以礼此彖传所以标出九五君道
 方合𧰼曰辨上下之义上之于下下之于上俱由于
 礼以为履即推之絜矩矩方规圆根于天地故曰履
 礼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𧰼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初九变为讼之初六在讼初以阴变阳为履险变为
 悦德故不克终讼以兑为口而小有言然已不克终
 讼矣虽有言不碍终吉也亦因变履有礼以制讼耳
卷三 第 37a 页 WYG0044-0116a.png
 本爻以阳变阴为讼履初变讼悦德变险何云往无
 咎乎悦而险知险而悦非设险也正见履卦阳强阴
 弱阳而济阴素履以往也初在履始率其静素之心
 而行得礼之和以此而往至于履终而吉亦可知矣
 ○𧰼传释之以独行其愿即素履之本也存心洁白
 动必有则如有率循于旧章然素位而行亦惟本其
 志愿安其分位以为行耳盖阴者素也静之体也所
 以制履之动孟子曰大行不加穷居不损分定故也
卷三 第 37b 页 WYG0044-0116b.png
 是即独行愿之义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九二变无妄之六二在无妄之二以阴变阳为履以
 无妄者为体而得履道之坦坦系以不耕穫不菑畬
 为其先难而不冀乎后𫉬也所以利于攸往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无咎亦因阴可济阳而动能主
 静故系之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坦坦者无妄以为
 动也自得乎坦平之履道也幽人阴德闇修守贞得
卷三 第 38a 页 WYG0044-0116c.png
 吉非有所为而为也𧰼传言其中不自乱正因悦而
 变动随阳而进恐其志乱则失其履道之贞吉矣非
 阴持其志何以率其气乎此志即大象传定民志之
 志凡履道之主于中正者是也故初之愿二之志皆
 自定志来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𧰼
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
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卷三 第 38b 页 WYG0044-0116d.png
 六三变乾之九三在乾三以阳变阴为履系以终日
 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以乾体刚德变阴恐其涉于阴
 和于乾道有失故凛戒之如彼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乾当悦体之终变阳轻动以随
 乎外而失其内故又深戒之于此盖阴阳相济相成
 中正之道也或偏或倚则失其和济而凶咎立见矣
 眇能视跛能履阴柔欲动阳刚之为遂至有履尾咥
 人之凶以柔随刚不咥人者以刚随刚未有不咥人
卷三 第 39a 页 WYG0044-0117a.png
 者也如人臣事君遇凶暴而易取祸故又明示以武
 人为大君如桀纣之主遇比干龙逢之正言直谏不
 能容也值此时箕子为奴微子去殷是以柔济刚明
 哲保身之道也如干逢者虽云被祸未可为凶求仁
 得仁又何怨然其君之履帝位而有疚不能光明可
 鉴矣凡为人臣人君者皆不可不明易也𧰼传以为
 不足明不足行先知后行知所以为行重乎履也咥
 人者乃位在兑口而冒进外随强暴而取凶也所以
卷三 第 39b 页 WYG0044-0117b.png
 谓之不当也武人为君其志本刚而不能济柔三复
 以柔变刚而随之两志皆刚虎必咥人此志亦即大
 象传所言之志也
 内卦兑三爻以三爻为主且为通卦之主然卦辞不
 咥人变咥人者变刚也知刚不可用而用柔仍不咥
 人而亨矣故内三爻皆以阴为主而用以济动履之
 阳初之独行愿二之中不乱皆以志率气得吉也三
 为卦主戒之正所以主之耳主以用和而为礼所贵
卷三 第 40a 页 WYG0044-0117c.png
 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𧰼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九四变中孚之六四在中孚之四以阴变阳为履阴
 在内而私意起以象月之几望私起而能克以𧰼马
 之匹亡为中孚三四两爻主中孚之中明义象也故
 无咎盖中之能孚亦即履之定志也三四两爻在中
 志之刚柔进退尤为众体百行之宰焉
 本爻以阳变阴为中孚中得孚而履之为礼无往不
卷三 第 40b 页 WYG0044-0117d.png
 臧矣志之既定自成其德复能感孚于人由尽人而
 尽物此履虎尾愬愬畏惧一念致谨始终皆吉也愚
 谓此爻亦𧰼文王事纣之事在小畜血去惕出无咎
 即愬愬终吉也二卦五阳一阴四为近五之位惟文
 王之文德足以当之以阴济阳柔顺中正即是刚健
 中正一中正而柔顺刚健合而为一矣是以在小畜
 四阴文在履四阳爻俱如一而已于此尤见二综卦
 相合之理数焉象传言志行志行者履由于道进于
卷三 第 41a 页 WYG0044-0118a.png
 德由于志之素立也每爻傅必言志志洵为行之本
 哉
九五夬履贞厉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九五变睽之六五在睽五以阴变阳为履睽分而得
 履和故悔亡虽有骨肉之宗睽而不合然推一心以
 亲爱之皆如噬肤而知痛仁爱之至暌者皆合故往
 而无咎
 在本爻以阳变阴履合而暌分其志刚决明断似乎
卷三 第 41b 页 WYG0044-0118b.png
 上位所宜然非所论于履履之为道志在柔顺而刚
 不贵决以其乾健之体变为离明何事不明何事不
 可决而必用柔顺以济之庶明不察察决必凛凛此
 古人君旒以蔽明纩以掩聪之道也故系之以虽贞
 亦厉所以戒之亦在志必存阴而后履可率阳也象
 传言夬履贞厉谓之位正当者阳刚而居尊位欲夬
 便夬得时𫝑以行威权何不可之有惟如此武人为
 于大君所以深戒也必刚中正得以阴济阳之道以
卷三 第 42a 页 WYG0044-0118c.png
 履帝位是非可否应夬而又慎之重之如不得已而
 后致夬焉方为不疚方见离明之德反是而作威作
 福岂履道乎于三于五尤见五阳一阴阴必济阳之
 义归重于志而不以位之正当为尊所谓匹夫不可
 夺志也况君子大行不加穷居不损彼昏暴之主焉
 得以其一以慢其二乎孟子曰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以易履观之君无礼以为使疚而不光明其贻害固
 重其取凶亦大一读易而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矣
卷三 第 42b 页 WYG0044-0118d.png
 虎不咥人虎而仁矣虎岂以咥人为足贵乎其咥人
 也亦凶暴兽𩔖之常耳况狐假者犹不屑论本义释
 履五𧰼传曰伤于所恃释兑九五𧰼传曰位正当也
 谓同于履五兑五孚剥亦恃当位所以同于履五皆
 谓其居君位而恃之耳然五爻系辞不美者亦多何
 以俱不言位正当乎固有逞暴遂非之意然必另有
 义于兑五爻傅下明之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𧰼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卷三 第 43a 页 WYG0044-0119a.png
 上九变兑之上六在兑上以阴变阳为履以阴变阳
 易引同𩔖为悦者也不言吉凶以其居兑之终变履
 而所引之邪正未可知故难定吉凶也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兑健而成悦是能以阴济阳终
 归于上下皆悦则上下之分明而民之志定矣履至
 于谨终慎始何非由于内志之兢兢以致外履之坦
 坦盖履本乎视视本乎志一步趋而耳目心思俱属
 之焉敬慎之极也因以考验其祥而为周旋之主元
卷三 第 43b 页 WYG0044-0119b.png
 吉可知矣此其内考之祥即外旋之吉也内考为志
 外旋为气耳履之终言视言考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不见乎此阴道也此
 以阴济阳之道也以中和为致之极德也象传释之
 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庆礼之成于终也而其慎始
 之素履方全乎至行不致以一失而莫偿以百得也
 庆礼之成于土也而其定民之志方孚于臣民不致
 以有疚而失明德也傅意重履之终又重履于上终
卷三 第 44a 页 WYG0044-0119c.png
 所以成始上所以率下亦犹志所以帅气也○外卦
 三爻乾体亦俱以变动济阴为主四以愬愬用阴而
 终吉五以夬履用阳而贞厉上以变说用阴而元吉
 也四仍言志五则言位上则言效外卦就用言故四
 仍言志而五上言用也然视与考何非内志之既定
 乎即五之夬履亦夬于志之稍刚耳则六爻无非言
 志以为动履之本已外卦以五为主亦示以戒辞变
 则恐其恃明用健有伤阴道也四变巽而愬愬用柔
卷三 第 44b 页 WYG0044-0119d.png
 终吉上变兑而视考为志元吉皆附于五必阳刚中
 正为本然后能成其用阴德为履之道此又坤元顺
 承乾元之义也
(乾下/坤上)
泰泰否相综乃乾坤之交也交则为泰不交则否为上
 经卦之中交也泰阳在内方长贵阳根乾之卦也自
 乾坤后至泰否凡十二卦而后有三奇三偶之卦见
 阴阳平和天时人事之难得者也且方泰即综之为
卷三 第 45a 页 WYG0044-0120a.png
 否泰之难如是圣人序卦已有深意矣故杂卦传云
 否泰反其𩔖也其为天地阴阳消长之机进退存亡
 之道大哉所以阴阳期得平和而又必分内外两仪
 固不可偏废而知所崇尚者贵矣○序卦传云履而
 泰然后安受之以泰然则泰者安也是世道人心之
 为泰者安而已矣所以阴阳平和而复内外得其体
 用方为安泰天下国家之政治教化人身之容貌德
 性皆取此𧰼必叶其占然后安泰也至于通之为义
卷三 第 45b 页 WYG0044-0120b.png
 通者交也亦从安来能安而后能通有体而后有用
 安为体而通为用也然泰之道取敦其体于永固无
 庸侈其用于至弘故安泰一变而为奢泰奢泰即否
 也内阳而外阴阴之用收敛之谓非侈肆之谓也如
 反是而阳为用则否矣何也阳为用而其体必多阴
 柔失刚健笃实之宜矣内失其守外方有盛满气𧰼
 体用相为表里内存外著非可矫勉内圣外王学问
 俱于此察识敬胜怠怠胜敬之机焉可忽乎哉故一
卷三 第 46a 页 WYG0044-0120c.png
 家一国以及天下皆一心之泰否所推暨也君子之
 所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修身又在于正心然则一心
 为保泰防否之主也诚为所守者至约也而所及者
 大矣○阴地道也是以配天若纯阳无阴不成天地
 不生人物将何以成天道人事故阳必配阴而后成
 泰非重阴也恐人皆谓圣人扶阳抑阴忘乎和阳济
 阴之道也于是小畜履后继之以泰为治道为人事
 示训也综之而即得否者此亦天地自然之道人心
卷三 第 46b 页 WYG0044-0120d.png
 自然之理阴固要济阳然不可为体祇可为用此又
 为明道正心者示训也论阳原生于阴阴原为阳之
 体然自有易以后即是有天地人物以后也于有天
 地人物以后言治道人事之体用则以阳为体以阴
 为用矣虽阴阳原互为体用而阳为之主阴为之辅
 全易之理数俱如是此读易者虚实大小内外体用
 不可不辨者也知此则于泰否反𩔖之中有大经济
 斡旋其间而非任运化之自致无圣人之成能矣况
卷三 第 47a 页 WYG0044-0121a.png
 日用饮食之微造次颠沛之际何处无阴阳何事无
 体用必治国平天下而后言否泰之反𩔖哉此又学
 者君子小人存心制行之分勿谓调元赞化之功不
 于一身一心之际造始也故否泰人皆言天行气数
 而圣人作易全言人心道学识此方可言否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泰卦辞小往大来吉亨非冀其往而幸其来也亦非
 小往而不复来大来而常不往也亦非乘其小往大
卷三 第 47b 页 WYG0044-0121b.png
 来而苟且自全于一时也未泰有致泰之道既泰有
 保泰之道而正当泰时则明乎天时人事天理人心
 使往者常在外来者常在内在外以为用动而不离
 乎静方合阴之用在内以为体静而足以制动方合
 乎阳为体正心修身者以此而后推之于行政用人
 亦不过本于体阳用阴内阳外阴保泰而𫉬吉也安
 而后亨亨通之义则吉也○阴阳一气也一时一事
 皆不能外何以小必往而大必来然则往来者自往
卷三 第 48a 页 WYG0044-0121c.png
 来无一时一事不往来而安乎泰者体阳以用阴之
 心则常小往而大来也圣德王功以心为本俱以和
 阴阳一体用而成岂曰彼阴而使之往此阳而使之
 来乎就其为和为一而为往为来即在其中矣焉有
 有意区别分阴阳为二而能以圣学致王业哉所以
 用人行政亦是明道立德无不和乎阴阳一乎体用
 而后久安而得常泰此理甚微读易者犹当细心体
 认焉何以为和为一何以为往为来无心有心之间
卷三 第 48b 页 WYG0044-0121d.png
 和阴济阳在是扶阳抑阴亦即在是佛家尚言不二
 法门况圣学乎今之言泰否者不言气化则言治功
 矣失其阴阳合一之体而言泰否是不知乾坤后隔
 十卦而序此二卦乃于纯阳纯阴中见调济中和之
 旨也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
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
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卷三 第 49a 页 WYG0044-0122a.png
 彖传释卦名义标出一交字变往来为交正是以交
 为往来而非往而不来来而不往方为保泰盖能交
 而后小往大来为泰无有阴阳不交之往来也天时
 人事不致离散泮涣而坏乱溃敝者赖乎交也惟恐
 人谓小往大来纯是扶阳抑阴之说孔圣释其义为
 交交而往来所以常往来而安泰也推之天地以交
 而万物方通天地之气化交于上下万物之生死始
 终往来不穷于中此所谓通也通者通乎昼夜之道
卷三 第 49b 页 WYG0044-0122b.png
 也为生为始为死为终死终又为生始何尝非天地
 之一气相交可谓小往大来为二气乎推之而上下
 不止于君臣前后左右俱包于内而君臣上下为首
 盖君臣上下交而其馀皆交矣上下往来气也交者
 志也志同者上下一心如天地之一气君臣以一心
 治万事万民如天地之一气通万事万物也志同者
 志不同而心同心不同而理同故云不止君臣上下
 而左右前后絜矩之道无非以心絜心内忠外恕之
卷三 第 50a 页 WYG0044-0122c.png
 道也此所以往来即是交交以为往来而成泰也然
 交者以分为合也而合之中又有分阴阳平和者交
 也合也而内外体用者合中之分也天地之道人事
 之宜人心之主必内阳而外阴也内健而外顺也天
 包地外而阳实贯乎地之中天大地小而地实悬于
 天之气天地之体用可知矣此以气化言也健者刚
 健中正也顺者柔顺中正也二德本于天地而备于
 人心内则常健自强不息以成已也外则常顺厚德
卷三 第 50b 页 WYG0044-0122d.png
 载物以成物也而阴阳之体用又可知矣此以人心
 言也若夫调元赞化之体用则内阳而外阴矣修已
 治人之体用则外健而内顺矣推之用人内君子而
 亲之外小人而远之即诸葛武侯之论而非君子小
 人并用调停两伤之说也故君子之道阳道也日以
 长小人之道阴道也日以消而为久安常泰之世也
 虽然阳道日长阴道日消长至于乾而姤生矣岂久
 安常泰之道乎此盖为内君子外小人言其效也非
卷三 第 51a 页 WYG0044-0123a.png
 谓天地阴阳之道使之日长而必不消日消而必不
 长也天地阴阳之消长即往来也圣人但能使天地
 交而万物通而已矣即长交长通何曾不消长而何
 害其交通乎上下君臣之以交为往来其义亦如此
 为君如亲近君子疏远小人而能变消长之道何以
 天地生人不能有君子无小人耶圣人治世亦不能
 尽使无小人而独存君子耶惟有亲近之疏远之则
 赏罚黜陟权操自己运用惟心又何妨长者日长消
卷三 第 51b 页 WYG0044-0123b.png
 者日消且能使小人革面革心尽化为君子有何害
 于阴阳往来气化消长哉此所以为消长者即扶抑
 也而扶抑者即和平也即大𧰼传所谓财成辅相者
 以此左右民者亦以此也然卦辞明治世气𧰼君子
 小人之道消长如此是就现成已然者说𧰼传财成
 辅相左右乎民又是成泰之后言保守之道贵于和
 平无过不及以为久安常泰计耳未成之泰彖言者
 交泰也已成之泰𧰼言者保泰也保泰则与为无尽
卷三 第 52a 页 WYG0044-0123c.png
 而已矣但气化无尽君子之气化有尽三代之圣不
 保衰世泰否原相反𩔖阴阳原相消长君子创业垂
 统为可继也创业之君子致泰不易守成之君子保
 泰为难易之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兼成泰保泰而
 言其至矣乎
𧰼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
左右民
 𧰼传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
卷三 第 52b 页 WYG0044-0123d.png
 宜以左右民以阴阳往来为交也于彖传中已明其
 义至于后之财成辅相本义分释制过补不及亦是
 但细玩之似浑讲更通盖天地之道气化也天地之
 宜则人事也于气化之过不及则财之制过也成之
 补不及也于人事则补之相之虽有政刑礼乐不过
 则天之道合时之宜非自主也虽贵为天子亦如子
 秉父命又如臣奉君令辅相之而已制过补不及皆
 辅相天道以为得宜且人事得宜合乎天则即天地
卷三 第 53a 页 WYG0044-0124a.png
 之宜也左右即佐佑然左之右之即制过补不及亦
 犹财成乎天地之道也左之右之而得其宜民者方
 合乎天地之宜也天为民而立之君君之宜民而左
 右之如佐之佑之也然后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天地
 又佐佑其君也天人上下联为一体天时人事方合
 为一则泰之所以为泰也道之所以为道也宜者道
 中至善之处至善固无定处而能止于至善则宜也
 以此法天以此临民皆惟后之一身一心以为变化
卷三 第 53b 页 WYG0044-0124b.png
 因应故以天地交之𧰼义归之于后所以著其成能
 也非圣人而为天子焉能取于交而致泰以保泰乎
 故上天下地民生其间得圣人而参天地育万物道
 常有统也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𧰼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初九变升之初六在升初阴变为阳为泰以巽进而
 变为刚健之德则信可升也正以变升为泰君子得
 朋时势德行俱当升也故大吉
卷三 第 54a 页 WYG0044-0124c.png
 在本爻变阳为阴为升健体而变巽连二阳而共进
 所以拔茅连茹而以汇征𫉬吉也𧰼传言志在外外
 即与本卦二阳同进也守身为已为内用世同人即
 外也志在外者三阳合志同进见用于世所以成泰
 之义𧰼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𧰼曰包荒
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二变明夷之二在明夷二爻以阴变阳成泰本离
卷三 第 54b 页 WYG0044-0124d.png
 明而变乾虽当昏主夷于左股然得壮马用拯焉凶
 可免而且吉矣
 在本爻以阳变阴为明夷本是乾健之体量大而兼
 同德之二阳且外括三阴包荒之象也其包者众必
 用冯河之力也然变明夷若以中阴存私自党于内
 卦之二阳而不能兼济于外卦之三阴则但同阳党
 且共伐阴异岂足以致泰保泰乎有此包荒之量冯
 河之力必外不遗三阴之遐而内不党二阳之朋此
卷三 第 55a 页 WYG0044-0125a.png
 方为尚于中行阴阳和济往来交泰而合于天道也
 天道者中和之极也凡朋党之起固小人之偏私然
 亦责君子包荒之量狭或冯河之力不足以化小人
 为君子耳为善之量小则化恶之力薄于是遐皆遗
 而朋近成阴阳不能交遂大小各分𩔖矣如能学易
 于此尚中行焉中行即天地之道也天地之道无所
 不交也天地交而后泰也君子内而道长小人外而
 道消非君子自内而外小人也非自长其道而消小
卷三 第 55b 页 WYG0044-0125b.png
 人也一有成心为夬而非泰矣泰者君子安内而小
 人亦安于外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亦化为君子之道
 也是包荒之善量足以容之冯河化善之力足以制
 之也革心者即引为用革面者亦使有自新之路易
 之为朋党论胜于欧苏远矣
 𧰼传明包荒得尚于中行更不尚力而专言德量矣
 兼力言犹有分别彰瘅之事专以德量言则使小人
 迁善改过者一心无二念也此取善于同人而化恶
卷三 第 56a 页 WYG0044-0125c.png
 于败𩔖也诚为中行之道是尚也是非有健德而复
 具离明之识以离之光明辨贤奸以健之德量包阴
 阳大小何能无不交而成泰乎非光明则包荒者含
 糊模棱而已矣非健德则必过于偏执而不尚中行
 矣此二之光而且大为泰内卦三阳之主爻诚为致
 泰保泰之良臣也欲为君子者观是爻之经传可以
 明阳交于阴以和济为扶抑之道矣旨哉交之一字
 为天地世道言其通也乎
卷三 第 56b 页 WYG0044-0125d.png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
福𧰼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九三变临之六三在临三以阴变阳为泰系以甘临
 无攸利者以悦为临甘临也私恩小惠掠美市恩之
 道也故忧而改之则无咎
 本爻以阳变阴为临值乾卦之终接坤卦之始正为
 泰否相际系之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明天地之气
 化泰否常相反也艰贞无咎则尽人事以维持气化
卷三 第 57a 页 WYG0044-0126a.png
 矣又云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孚者交也交之为道不
 贵有心不恤而自孚则上下交而其志同矣非谋食
 也而于食有福矣𧰼传但言天地气化无往不复明
 其为阴阳来往之交际更宜慎持笃守能艰贞则无
 咎也于保泰之人事既协而能孚有福可知矣际者
 当内外卦之间正天地交际之位也
 以上内卦三爻乾体泰之内君子也初变升为拔茅
 汇征得吉二居中而包荒以不遐遗朋亡为合于中
卷三 第 57b 页 WYG0044-0126b.png
 道不唯包君子亦且容小人所以为内卦之主而佐
 君成泰也三邻外卦已有反𩔖之虞所以深保泰于
 阴阳之交际也初三两爻附于二以成卦初即同二
 以汇征也三象传明其天地际正欲使之坚附于二
 阳中之道以保泰耳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𧰼曰翩翩不富皆失
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四变大壮之九四在大壮之九四以阳变阴为泰
卷三 第 58a 页 WYG0044-0126c.png
 系以贞吉正用罔之本也故藩决而不赢震变为坤
 故为大舆三四在卦之中故曰輹然唯其变阴成泰
 所以不致用壮矣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大壮系以翩翩不富以其邻不
 戒以孚本义翩翩谓三阴也三阴众𧰼富也而不以
 之以于其邻外卦三阴必交内卦三阳方合交泰之
 道也又云不戒以孚与三爻勿恤其孚同义盖内外
 阴阳取象于彼此上下必不期其孚而自交泰方为
卷三 第 58b 页 WYG0044-0126d.png
 诚心感应耳象传谓三阴失实翩翩者三阴也谓失
 实者失其恃也与朋亡同义耳必不戒以孚出于中
 心相悦愿合志同方与泰道深契乎中心愿者又取
 三四在卦之中为阴阳内外交泰之际也此贞悔二
 爻虽各明本卦之义而于卦变兼言其象义亦相通
 焉(二贵包荒朋亡乃尚中行以交阴四贵/不富以邻失寔中愿以交阳乃成泰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𧰼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六五变需之九五在需五以阳变阴为泰系以饮食
卷三 第 59a 页 WYG0044-0127a.png
 贞吉以其变泰仍未泰而徐俟其时不可强致者勿
 取乎粉饰太平也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需既已成泰则福祉自然元吉
 也泰之为泰所重在谨慎保持而爻辞全不涉本义
 谓以帝乙归妹时占得此占者如是则有祉而元吉
 愚谓如高宗伐鬼方引古事系爻辞岂高宗伐鬼方
 时亦占得是爻乎抑或藉其爻𧰼拟议乎古事而系
 之乎盖帝乙尊位归妹者下嫁贤人也如尧之妻舜
卷三 第 59b 页 WYG0044-0127b.png
 以二女为天下得人也虽帝乙果否有妹不傅矣然
 以天子之尊尚贤而归帝妹之贵则正合保泰之主
 以柔顺中正之坤德下交于阳刚中正之贤人诚上
 下交而志同合尊贤亲亲而一之者也以是为祉元
 吉奚疑哉故𧰼传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不言高
 宗矣中者固以位言而德为其本矣以中正之德行
 其交泰之愿所以保泰也如此则占者义亦即在内
 矣
卷三 第 60a 页 WYG0044-0127c.png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象曰城复于隍
其命乱也
 上六变大畜之上九在大畜之上爻以阳变阴为泰
 畜之大而久则通取𧰼于此何天之衢以言其亨也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大畜泰之极正与畜之极相反
 畜之极则通泰之极则否矣相反正相通也系之以
 城复于隍三之无平不陂上乃无陂不平也三在内
 卦之终泰将成也故云平将陂上在外卦之极泰已
卷三 第 60b 页 WYG0044-0127d.png
 成矣故云陂复平气化万古如斯而人事旦夕有变
 保泰者可不知所戒乎勿用师者泰非可力保也富
 国强兵开疆展土正是陂者必平之先声耳又云自
 邑告命邑者国也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告命于
 国非齐家修身何以为帅乎一家仁让为一国兴仁
 让之基一身尽孝慈为天下老老幼幼之本以此告
 命其令方从不然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弗从矣又
 系之以贞而吝者贞而正保泰之道吝者以为泰而
卷三 第 61a 页 WYG0044-0128a.png
 保之则吝也恭俭之贤君何尝以为世已泰民已安
 化已行治已隆乎况惟吝也所以得为保也如以为
 亨以为吉则贞亦必久而渝矣圣人系辞一字之微
 垂戒如此犹有为丰亨豫大之说误国如蔡京者惟
 魏徵十渐之疏或于贞吝庶几乎
 象传专释其命重其命之本也已治而将乱必治之
 以治命治与乱在毫釐之间而成败千里于此决焉
 治命告于国邑非治乱之道思患豫防谨身修德何
卷三 第 61b 页 WYG0044-0128b.png
 以为端型饬教乎泰卦以内外卦相交取象是以内
 外二卦相为应不必拘初四二五三六为应之说矣
 泰卦以内卦为泰将成已著其戒于有心致泰以外
 卦为泰已成更著其戒于有心恃泰故泰未成惟艰
 贞而已泰既成惟贞而虽致于吝可也吝又似老子
 所谓宝啬之道也即大禹之谨小慎微也不可以为
 羞吝之吝吝之义言于用财施惠则悭吝而可羞也
 言于虑渐防微则谨饬而不敢侈肆耳此泰之终始
卷三 第 62a 页 WYG0044-0128c.png
 者也以上外卦三爻坤体泰之外小人也然在泰之
 时群阴亦皆君子爻所取之𧰼义典卦同而异四爻
 不富以其邻以翩翩三阴而附三阳成美也五则以
 柔顺中正主乎外卦下应阳刚中正之臣所以为保
 泰之主故有帝乙归妹尚贤任人之吉上则泰极将
 反𩔖矣示之以戒所以永保乎泰也四上二爻皆以
 附阴中成卦其附阴则以共交于下卦为正义𧰼盖
 泰原以天地交为泰耳
卷三 第 62b 页 WYG0044-0128d.png
 内外卦之爻亦有应义二五则正应二以包荒得尚
 于中行事君所以五以归妹尚贤上下交而志同同
 以保泰也二五为二卦之主爻爻应仍是以卦相应
 若三则与四以相际相孚为应也三与上正应而三
 与上分泰之将成已成其垂戒之辞故亦相应仍为
 爻应而亦卦应也初与四一拔茅而汇进一翩翩而
 富以其邻亦有上下交泰之义则爻应亦为卦应矣
 此俱不可为典要者而自有不易交泰之理存焉
卷三 第 63a 页 WYG0044-0129a.png
(坤下/乾上)(本义谓否卦变自渐来/不知何据不敢置说)
否否与泰综天地不交与泰反𩔖阴在内方长根坤之
 卦也主阴而必反泰主阴者天时也反泰者君道也
 天时反𩔖无疾君道人事则必以倾否转泰为宜矣
 否泰反其𩔖即序卦传云物不可以终泰故受之以
 否也犹是泰也综则为否否泰有反复之𧰼有承接
 之义其实气化之自然即理之必然者圣人于泰卦
 为保泰者示之详矣终不能不有否者圣人亦无如
卷三 第 63b 页 WYG0044-0129b.png
 世运何也圣人处泰自不今复否圣人处否自能令
 复泰然圣人之身有尽气化之行无穷圣人创业垂
 统为可继也后之泰必为否圣人固早知之未尝不
 预图焉以期为可大可久然泰否既为阴阳消长之
 机则亦难挽叔季之世风末流之昏暴圣人明知之
 而无可如何者是以衍卦陈畴无不以人事天道呼
 吸相通旦夕易渝者著说垂训何以保泰而防否也
 何以倾否而复泰也无非令有世道人心之责者加
卷三 第 64a 页 WYG0044-0129c.png
 之意耳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否彖辞曰否之匪人言否之所以成否而泰不终泰
 者否之于匪人而已似非衍文盖文王甚恶乎反泰
 为否之根原故以匪人昭示也不利君子贞非君子
 于否之世不利于贞也乃致否之匪人自失其贞故
 不利君子之贞以形容其短也如训为君子于否世
 不利于贞岂君子而有时可不贞乎此处有关世道
卷三 第 64b 页 WYG0044-0129d.png
 人心不小然君子终以明道守分为贵不以争是辨
 非党同伐异为贤故又明示以否之世匪人得行其
 志亦气化定数使然必阴长阳消有当变之定数故
 大往小来有应变之化机君子知此时之匪人亦随
 化而生奉天而行如徐神翁言蔡京等皆天生魔君
 使乱世界者虽异流之语荒唐不足信而亦于易有
 微妙相通者矣于是君子见机而作明哲保身不与
 匪人争以自取龙战之祸矣汉唐宋明党锢诸子早
卷三 第 65a 页 WYG0044-0130a.png
 学易而寡过庶或不致决裂而莫可收拾以致人之
 云亡邦国殄瘁也此系卦辞明得否由于匪人而以
 否之天道诏君子惟匪人不利君子之贞君子亦无
 论世之污隆道之行否无不守贞之理也但君子自
 有君子在否之贞小人未尝不利君子自守其贞若
 不以已之贞贞匪人斯全身远害处否之道得矣非
 君子忘弃君国而唯一身独善是图也否既成于匪
 人已难挽回君子之贞又为匪人之不利祸及身亡
卷三 第 65b 页 WYG0044-0130b.png
 亦无补于君国且贤良戮辱重君国之羞而刑狱繁
 兴铲邦家之祚君子见乎此而全身全名即以仝君
 之圣明全国之体统且以全祖宗灵长之福泽也何
 也以否之时为大往小来之时也君子以随时为合
 义也岂世治而高尚其志者哉卦辞为君子谋者正
 为世道谋以匡救造化之消长存亡也然俱自人之
 一心操之何其重大欤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
卷三 第 66a 页 WYG0044-0130c.png
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
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彖传释卦名义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不分释者正以卦辞三句贯下难于分截其非衍文
 甚明矣且否泰反𩔖否之时人事天道即泰之反也
 亦惟以释泰者反其𩔖以释之而已就二卦现成体
 𧰼历举其交不交以明天道人事为否为泰盖重在
 于交也交则有阴有柔有小人而无妨于泰不交则
卷三 第 66b 页 WYG0044-0130d.png
 有阳有刚有君子而无救于否此孔圣传易释卦辞
 而又独出手眼指出泰否反𩔖呼吸转变机关也泰
 言交否言不交于大小往来似无足异而独于交不
 交立言者天地之化人世之事俱本心中一点至诚
 主持之也其𤼵明卦辞更深切著明矣内外刚柔正
 藉泰卦反观自明不须更赘独上下交则志同上下
 不交不言志而言天下无邦者愈见邦家以身为本
 而身以志为帅矣故愚谓泰否之机全在一心泰卦
卷三 第 67a 页 WYG0044-0131a.png
 六爻皆言志同乎否卦初四两爻为内外卦之始亦
 必言志槩可见矣卦辞三句连贯而下首句致否由
 匪人末句成否自造化而中句不利君子贞几无以
 为处否之君子立身之地矣孔圣于是以𧰼传申言
 之彖传释正义者则象传或别明一义彖传释未尽
 义者则𧰼传亦多补示之焉圣人开物成务使天下
 后世明其理耳
𧰼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卷三 第 67b 页 WYG0044-0131b.png
 𧰼传曰天地丕交否其示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
 以禄者未尝言君子不可以贞为利也但德本丰而
 必示之俭难未至而必早知避虽君子之德为荣禄
 之必及而又必不可不远自决绝此正君子之处否
 之贞也贞者中而正也中而正者岂有一定者乎君
 子处否之贞如此此亦匪人所可容而不致于必为
 中伤者矣如汉唐宋明之党祸亦尽有全身远害之
 君子岂必以君子自居而以贞自名乎是谅也非贞
卷三 第 68a 页 WYG0044-0131c.png
 也小人焉能容哉此非愚敢过责君子也观于孔圣
 之传曰俭德则自以为君子自以为守贞皆非处否
 之术耳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初六变无妄之初九在无妄之初以阳变阴为否惟
 在初必行之多阻然唯无妄以往则吉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无妄虽同群阴而汇征能得贞
 正而自吉且亨也君子小人在乎诚与妄耳世有未
卷三 第 68b 页 WYG0044-0131d.png
 诚之君子未有无妄之小人初六虽阴柔然无妄则
 坤之德柔顺中正合地道臣道之宜者也故𧰼传言
 其志在君合同𩔖似近于结党矣惟志在君则勇于
 公义而怯于苟合矣此初之所以系吉也若仍目初
 六为小人此正党锢诸君子待人过刻之病焉世岂
 有志在君之小人乎倘志在君而与众君子不合则
 亦君子中之周而不比群而不党者矣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𧰼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卷三 第 69a 页 WYG0044-0132a.png
 六二变讼之九二在讼之二以阳变阴为否有不克
 讼归而逋其邑人无眚之辞险变顺乃不克讼逋邑
 人无眚散其阴党而以中阳为主也
 在本爻以阴变阳为同人坤顺变为离明矣坤离二
 卦皆以二爻为主故足以包承本卦三爻而为立党
 之魁也然结党在小人为失计在君子为非义如小
 人包承在群小之中能使同心而志在于君未尝不
 吉也若君子特立独行长民辅主何须包承乎即当
卷三 第 69b 页 WYG0044-0132b.png
 泰世合志同方不妨众正盈朝而终以不遐遗朋亡
 为得尚于中行也况当否世大往小来宁可包承同
 心君子与匪人力争以取祸患乎惟有安于否而俭
 德避难不荣以禄谢交游而自守损名誉以全身耳
 此乃处否而得亨之道否不通也坚守其塞而亨自
 至亨则通而渐反于泰矣君子小人圣人俱为之谋
 于此见之𧰼传言大人否亨又申明一义言不乱群
 也群似非小人之群君子岂能乱小人之群者如异
卷三 第 70a 页 WYG0044-0132c.png
 乎小人何尝乱群如同于小人是同群矣傅所谓群
 者正指众君子言之君子处否并君子之群亦弗比
 和惟知独善全身而已若当否之世彰明较著使人
 皆知君子有群此大乱乎群之道也必致君子之群
 尽罹朋党之祸矣惟其并君子之群亦不入焉岂有
 后人耻为非党人之见乎然则君子之不乱群自全
 以并全乎君子之群者多矣哉愚谓象传之不乱群
 为君子谋圣人之前民用惟知择义贵精处仁贵熟
卷三 第 70b 页 WYG0044-0132d.png
 宁必乐附君子以成名乎语云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未闻去群恶乎成名也当否而俭德避难正是不去
 仁而且不乐于成名也
六三包羞𧰼曰包羞位不当也
 六三变遁之九三在遁之三以阳变阴为否止而变
 顺在内卦处阴之极故系而不能遁然既能畜阴为
 臣妾不使害正可也
 在本卦三爻以阴变阳为遁自当俭德避难矣然变
卷三 第 71a 页 WYG0044-0133a.png
 阴柔不能不与群小为伍故包羞焉𧰼传名其位不
 当亦就否三内卦之终言位耳既邻于外三阳欲进
 附君子不能退安于小人又未尝不自愧所以有位
 不当也之释也包羞不言吉凶进附君子不能退安
 小人而自耻则中立之人亦无吉凶之可系矣
 以上内卦三爻顺体否之内小人也然爻义俱不目
 为小人但欲其附阳以倾否成泰耳初以变震而亦
 系以拔茅汇征然必贞为得吉二变讼而令其包承
卷三 第 71b 页 WYG0044-0133b.png
 群阴以从阳三云包羞为之示戒亦贵于附近于外
 卦从阳而已二虽主内卦但初三两阴同以附阳为
 𧰼义则二爻以从中为主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𧰼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四变观之六四在观以阴变阳为否何取观光用
 宾乎正以四爻在内外二卦间否又将泰之机也故
 有观光用宾之象
 在本爻以阳变阴又何云有命无咎乎亦因否泰将
卷三 第 72a 页 WYG0044-0133c.png
 反其𩔖健体巽用渐近于休否倾否故先有命得无
 咎也命本义曰天命四固处否而知命者不知命无
 以为君子矣况否泰反复大化自然可不知之乎但
 否泰之有命似与大君有命相近四乃近君之位辅
 佐休否之君而有命者也故三阳之畴皆离福祉且
 可以和内卦三阴而离祉焉泰四之翩翩不富以其
 邻否四之畴离祉莫不合内外卦而言也不然自安
 天命与畴𩔖何与而离祉哉四之有命平日俭德避
卷三 第 72b 页 WYG0044-0133d.png
 难不可荣禄固然矣及其否将为泰又必辅国匡君
 明良合德共反否以成泰此又畴离祉之所以然也
 二说并行而不相悖朱子固谓后天之学不妨人持
 一说矣象传释以志行正谓反否为泰上下交而志
 同同则行耳四五君位相位亦为上下交岂必二与
 五乎观于𧰼传有命无咎释以志行则承君命而志
 行布德教以休否必在安命避难之后另有一番得
 时行道之义非徒以知命乐天为志行矣知命乐天
卷三 第 73a 页 WYG0044-0134a.png
 得遂其心亦可谓志行但𨼆居求志徒志为已行义
 达道方可言志行也愚说一證之𧰼传再参之以变
 卦对爻观光宾王有命为君命可以无疑耳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象曰大人之吉
位正当也
 九五变晋之六五在晋五以阴变阳为否五为尊位
 明体健用可以休否晋德故悔可以亡但失得勿恤
 往而皆利也
卷三 第 73b 页 WYG0044-0134b.png
 在本爻变阳为阴为晋健体明用用以休否无难矣
 健为明之本未有不健而能明者也故明体健用犹
 恐朋从健体明用则进而有功耳圣人系辞就卦爻
 体𧰼言而卦德为之本亦是体用本末之理也休否
 则大人之吉可知矣休否即成泰矣成泰遽敢以为
 泰乎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犹之泰卦常有慎保敬持
 也𧰼传但释其位正当有德必有位乃能休否然非
 有德足当其位位亦虚置矣位正当者盖兼德位而
卷三 第 74a 页 WYG0044-0134c.png
 言又以德为居位之本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𧰼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上九变为萃之上六萃上以阴变阳为否当萃世而
 不愿舍此萃彼故赍咨涕洟即否上之先忧也无咎
 者后喜也
 在本卦上九变阳为阴为萃健体变为悦体体健而
 用悦否至此而倾矣否如心下之痞倾而吐之则消
 矣系之以先忧后喜盖否之极而倾则将泰故先忧
卷三 第 74b 页 WYG0044-0134d.png
 而后喜也是处萃而忧则不涣与否极而泰先忧后
 喜何尝有二义乎正变卦二爻参看理明辞著如此
 以上外卦三爻健体否之外君子也然未尝不合卦
 之内外阴阳以共成休否四之畴离祉以合三阴如
 泰四之富以其邻也五为外卦主休否成于大人而
 仍有其亡之危正所以成泰永保也上则否已倾又
 反为泰与泰之上爻可以参观而明阴阳往复之理
 数也外三爻俱以五爻主休否之𧰼义五得中休否
卷三 第 75a 页 WYG0044-0135a.png
 之主也四承五命而附五也上助乎五以倾否也故
 五主外卦又以变文明而能休否主通卦焉
 泰之上贞吝吝是保泰之道也否之上倾否倾是反
 泰之道也未泰则欲致泰已泰则欲保泰既否则又
 欲倾否而复泰圣人扶抑之心也然泰而必否否而
 仍必泰天地气化之衡也天地何尝贵阳而贱阴易
 之所言何非阴阳消长不偏不倚之理若董子繁露
 则以人心有知之小妄参天地无心成化之大矣所
卷三 第 75b 页 WYG0044-0135b.png
 贵乎圣人裁成辅相者惟在未泰致泰既泰保泰已
 否复泰而已圣人不能使有泰无否常泰不否也果
 用阳置阴则圣人言泰而不言否矣是言乾不言坤
 也言阳不言阴也一阴一阳之谓何乎○祇将杂卦
 否泰反其𩔖细思便知天地之气化圣人之德业世
 运之治乱君子小人之时命万物之生死万事之困
 亨一以贯之矣
 大易通解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