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a 页 WYG0044-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大易通解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大易通解十五卷
国朝魏荔彤撰荔彤字念庭柏乡人大学士裔
介之子官至江常镇道是编乃其罢官后所
作其论画卦谓与河图洛书祇可谓其理相
通不必穿凿傅会又以为乾一兑二离三震
大易通解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大易通解十五卷
国朝魏荔彤撰荔彤字念庭柏乡人大学士裔
介之子官至江常镇道是编乃其罢官后所
作其论画卦谓与河图洛书祇可谓其理相
通不必穿凿傅会又以为乾一兑二离三震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b 页 WYG0044-0001b.png
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非生卦之次序其论
爻则兼变爻言之谓占法二爻变者以上爻
为主五爻变者占不变爻四爻变者占二不
变爻仍以下爻为主馀占本爻与象辞至论
上经首乾坤中间变之以泰否下经首咸恒
中间变之以损益尤得二篇之枢纽皆颇有
所见惟不信先儒扶阳抑阴之说反覆辨论
大意谓阴阳之中皆有过不及皆有中正平
爻则兼变爻言之谓占法二爻变者以上爻
为主五爻变者占不变爻四爻变者占二不
变爻仍以下爻为主馀占本爻与象辞至论
上经首乾坤中间变之以泰否下经首咸恒
中间变之以损益尤得二篇之枢纽皆颇有
所见惟不信先儒扶阳抑阴之说反覆辨论
大意谓阴阳之中皆有过不及皆有中正平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a 页 WYG0044-0002a.png
和德皆有美凶品皆有邪正非阳定为君子
阴定为小人阴阳中皆有君子小人阳之美
德刚健其凶德则暴戾也阴之美德柔顺其
凶德则奸佞也阴阳之君子俱当扶小人俱
当抑阴阳二者一理一气调济刚柔损益过
不及务期如天地运化均平之时此四圣人
前民之用赞化之心而易所以作也则未免
有意立异然其他探索微至于易理亦多所
阴定为小人阴阳中皆有君子小人阳之美
德刚健其凶德则暴戾也阴之美德柔顺其
凶德则奸佞也阴阳之君子俱当扶小人俱
当抑阴阳二者一理一气调济刚柔损益过
不及务期如天地运化均平之时此四圣人
前民之用赞化之心而易所以作也则未免
有意立异然其他探索微至于易理亦多所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b 页 WYG0044-0002b.png
𤼵明者焉乾隆四十四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a 页 WYG0044-0002c.png
大易通解原序
易通者求通乎易理也未有易理寓天地气化中既有
易理寓易𧰼数中未有辞传理寓于𧰼数既有辞传理
著于辞传求通易理非由传求辞由辞求卦爻𧰼数无
从得津梁焉古今来著书释易得传者己不啻数十百
家自有程子传朱子本义馀俱置之置之者果皆无足
取乎遵之者果皆深合于四圣人而无可议乎期于心
得之士方有味于此言耳食者何论乎科举家且经文
易通者求通乎易理也未有易理寓天地气化中既有
易理寓易𧰼数中未有辞传理寓于𧰼数既有辞传理
著于辞传求通易理非由传求辞由辞求卦爻𧰼数无
从得津梁焉古今来著书释易得传者己不啻数十百
家自有程子传朱子本义馀俱置之置之者果皆无足
取乎遵之者果皆深合于四圣人而无可议乎期于心
得之士方有味于此言耳食者何论乎科举家且经文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b 页 WYG0044-0002d.png
不全诵省矣余家传此经固为开辟后第一部书又高
曾祖父手泽是存故自入家塾以来垂五十年未敢少
离几上且愚钝不明常事筮揲知开物成务前民利用
万变不测而一定不移大哉易乎上下千古一理所贯
一气所统乌有隆替乎因是多方探索幼曾遍阅时解
率为依样葫芦所释易理不能与心相融会而得其通
者十之七八乃专意读宋儒邵周程朱诸子之书𤼵挥
易理未尝不明奈不能使宋儒所言与四圣垂示相融
曾祖父手泽是存故自入家塾以来垂五十年未敢少
离几上且愚钝不明常事筮揲知开物成务前民利用
万变不测而一定不移大哉易乎上下千古一理所贯
一气所统乌有隆替乎因是多方探索幼曾遍阅时解
率为依样葫芦所释易理不能与心相融会而得其通
者十之七八乃专意读宋儒邵周程朱诸子之书𤼵挥
易理未尝不明奈不能使宋儒所言与四圣垂示相融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a 页 WYG0044-0003a.png
会而心得其通者仍十有四五则余之愚钝洵至矣然
终不能去怀抱适值解组忧患莫释自念放废之人言
不足传何妨就心之所明求易理之未明而专录其自
以为得明者于是悉屏群书独就四圣卦爻辞传表其
𧰼数疏其义理务期义理根于𧰼数辞传本乎卦爻先
求前后四圣人同揆之道后求六十四卦本于八八本
于四四本于二二本于一之理于错综之数求卦于参
伍之变求爻然后于卦爻之变动求其贞悔参玩于辞
终不能去怀抱适值解组忧患莫释自念放废之人言
不足传何妨就心之所明求易理之未明而专录其自
以为得明者于是悉屏群书独就四圣卦爻辞传表其
𧰼数疏其义理务期义理根于𧰼数辞传本乎卦爻先
求前后四圣人同揆之道后求六十四卦本于八八本
于四四本于二二本于一之理于错综之数求卦于参
伍之变求爻然后于卦爻之变动求其贞悔参玩于辞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b 页 WYG0044-0003b.png
传之言意求其顺逆从违久似恍然全易之理若通于
一也乃知向所不能心得者乃余心不通乎易理非时
解之驳杂而宋儒诸说之离合也易之理原在天地天
地之理原在吾心及万事万物之中以吾心之理通乎
天地事物之理得其至一者则易之为理与吾心必有
相通之故矣卦爻辞传者四圣人以天下事物之理著
之于易原使学者以心之理旁通曲喻尽得天下事物
之理而通之于易方能迁善改过知惠迪必吉从逆必
一也乃知向所不能心得者乃余心不通乎易理非时
解之驳杂而宋儒诸说之离合也易之理原在天地天
地之理原在吾心及万事万物之中以吾心之理通乎
天地事物之理得其至一者则易之为理与吾心必有
相通之故矣卦爻辞传者四圣人以天下事物之理著
之于易原使学者以心之理旁通曲喻尽得天下事物
之理而通之于易方能迁善改过知惠迪必吉从逆必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5a 页 WYG0044-0003c.png
凶也不于心求有得奚从学易乎然则余自名所著曰
易通通乎自得其心之所通而已矣非敢问世存诸家
塾令子孙守为传经可也虽然易中理数必应求其所
谓通者无方无体中亦有则也试历明之
河图洛书之理数有相通者一也
先天画卦定位与河图之理有相通者二也
后天立卦定位与河洛之理数有相通者三也
先后天之卦位其理数有相通者四也
易通通乎自得其心之所通而已矣非敢问世存诸家
塾令子孙守为传经可也虽然易中理数必应求其所
谓通者无方无体中亦有则也试历明之
河图洛书之理数有相通者一也
先天画卦定位与河图之理有相通者二也
后天立卦定位与河洛之理数有相通者三也
先后天之卦位其理数有相通者四也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5b 页 WYG0044-0003d.png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生四四生八八生六十四固矣
六十四归根于八八归根于四四归于二二归于太极
自分刚分柔至归根乾坤其理数有相通者五也
卦有错如乾坤等卦是也有综如屯蒙需讼等卦是也
有内外卦交变如咸恒为损益等卦是也其理数有相
通者六也
每卦有六爻备三才之道每一才每一爻俱与卦为体
用其理数有相通者七也
六十四归根于八八归根于四四归于二二归于太极
自分刚分柔至归根乾坤其理数有相通者五也
卦有错如乾坤等卦是也有综如屯蒙需讼等卦是也
有内外卦交变如咸恒为损益等卦是也其理数有相
通者六也
每卦有六爻备三才之道每一才每一爻俱与卦为体
用其理数有相通者七也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6a 页 WYG0044-0004a.png
卦因爻变而有贞悔爻亦因变动而有贞悔无论一爻
动至六爻全动其贞悔卦爻之理数俱有相通者八也
彖辞与𧰼辞有合明一义者有另申一义者理数皆有
相通者九也
彖传大小𧰼传与彖辞爻辞有合明一义者有另申一
义者其理数有相通者十也
上下系传虽若孔圣观玩有得随时记载然其中原自
贯彻为一其言其意与卦爻彖𧰼有释明者有神明者
动至六爻全动其贞悔卦爻之理数俱有相通者八也
彖辞与𧰼辞有合明一义者有另申一义者理数皆有
相通者九也
彖传大小𧰼传与彖辞爻辞有合明一义者有另申一
义者其理数有相通者十也
上下系传虽若孔圣观玩有得随时记载然其中原自
贯彻为一其言其意与卦爻彖𧰼有释明者有神明者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6b 页 WYG0044-0004b.png
理数皆有相通者十有一也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意不能尽求之于𧰼数𧰼数不
能尽求之于神明圣人极深研几君子知至至之可与
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学易者居则观𧰼玩辞动
则观变玩占易中理数自有相通于心志若四圣人恍
然来告者十二也至于神而明之之为通则存乎其人
矣次则引伸触𩔖亦相通于无穷又何可尽为胪列也
乎诚能于此十二则中求其未通者而得其通焉亦可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意不能尽求之于𧰼数𧰼数不
能尽求之于神明圣人极深研几君子知至至之可与
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学易者居则观𧰼玩辞动
则观变玩占易中理数自有相通于心志若四圣人恍
然来告者十二也至于神而明之之为通则存乎其人
矣次则引伸触𩔖亦相通于无穷又何可尽为胪列也
乎诚能于此十二则中求其未通者而得其通焉亦可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7a 页 WYG0044-0004c.png
谓用心于学易者矣惟彼世儒志在干禄则固不必尽
通乎吾所谓通也子子孙孙善藏此书并勿忘斯言
雍正二年甲辰嘉平月鄗南魏荔彤念庭氏谨题于京
口寓中
通乎吾所谓通也子子孙孙善藏此书并勿忘斯言
雍正二年甲辰嘉平月鄗南魏荔彤念庭氏谨题于京
口寓中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8a 页 WYG0044-00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通解卷首
江常镇道魏荔彤撰
易经总论
三代皆有易世谱等书神农一曰连山氏黄帝一曰归
藏氏夏易连山商易归藏或前代有此书耶然周礼未
载群书所纪不足据矣自有周易而夏商之易废如今
有宋贤程传朱子本义而汉儒注疏俱废也本义本于
大易通解卷首
江常镇道魏荔彤撰
易经总论
三代皆有易世谱等书神农一曰连山氏黄帝一曰归
藏氏夏易连山商易归藏或前代有此书耶然周礼未
载群书所纪不足据矣自有周易而夏商之易废如今
有宋贤程传朱子本义而汉儒注疏俱废也本义本于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8b 页 WYG0044-0005b.png
程传传已明者多不复释各卦小𧰼传本义率不置一
语以程传己明耳今且并程传亦将废大槩世学固陋
经文且不遍读况其他乎至于𧰼数原非朱子所禁道
不过令勿执泥之而穿凿傅会耳如乾马坤牛之𩔖固
不必耑执如乾天坤地亦𧰼数也岂朱子所不言今则
耑言义理不道𧰼数易之义理本自𧰼数生出未有系
辞以前为无文字之易则义理体也𧰼数用也既有系
辞以后𧰼数反为体义理因辞而著又为用矣今之学
语以程传己明耳今且并程传亦将废大槩世学固陋
经文且不遍读况其他乎至于𧰼数原非朱子所禁道
不过令勿执泥之而穿凿傅会耳如乾马坤牛之𩔖固
不必耑执如乾天坤地亦𧰼数也岂朱子所不言今则
耑言义理不道𧰼数易之义理本自𧰼数生出未有系
辞以前为无文字之易则义理体也𧰼数用也既有系
辞以后𧰼数反为体义理因辞而著又为用矣今之学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9a 页 WYG0044-0005c.png
者全求义理于文字非有用无体之学乎故朱子曰未
有系辞之时占者即于卦爻内能知吉凶此论义理乎
论𧰼数乎非从𧰼数中求义理占者何自而知吉凶哉
且文王周公两圣人未系辞以前若非𧰼数又何依据
而系辞耶可见𧰼数之学必不可废者也
圣人作易以前民用原为占者通志定业断疑耳卦之
体𧰼有定爻之动变不测因爻之动变方成卦之体𧰼
故爻有九六而无七八七八不动则无是爻而不系以
有系辞之时占者即于卦爻内能知吉凶此论义理乎
论𧰼数乎非从𧰼数中求义理占者何自而知吉凶哉
且文王周公两圣人未系辞以前若非𧰼数又何依据
而系辞耶可见𧰼数之学必不可废者也
圣人作易以前民用原为占者通志定业断疑耳卦之
体𧰼有定爻之动变不测因爻之动变方成卦之体𧰼
故爻有九六而无七八七八不动则无是爻而不系以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9b 页 WYG0044-0005d.png
辞矣即六爻全不动当摩荡之初亦皆因爻以定卦也
但既定卦以后则以卦为体以爻为用故启蒙云凡占
者得卦必观卦之全𧰼由体以推用也于是今之占者
稍知遵守凡三爻动变则兼观贞悔二卦至于一二爻
动应占贞卦之爻者或四五爻动应占悔卦之爻者俱
置卦𧰼于不论矣卦为体而爻为用焉得无体有用乎
此能遵启蒙之说者乎因是论之勿论贞悔二卦卦𧰼
皆宜参玩即一爻动而贞悔二卦之本爻亦俱宜参
但既定卦以后则以卦为体以爻为用故启蒙云凡占
者得卦必观卦之全𧰼由体以推用也于是今之占者
稍知遵守凡三爻动变则兼观贞悔二卦至于一二爻
动应占贞卦之爻者或四五爻动应占悔卦之爻者俱
置卦𧰼于不论矣卦为体而爻为用焉得无体有用乎
此能遵启蒙之说者乎因是论之勿论贞悔二卦卦𧰼
皆宜参玩即一爻动而贞悔二卦之本爻亦俱宜参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0a 页 WYG0044-0006a.png
玩何也盖凡有动变固自贞之悔既有贞悔即出入往
来也其理气岂不相通乎上系传云居则观其𧰼而玩
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夫动者本爻也而变者之
卦之爻也则贞悔二爻参玩亦圣人所垂训矣推之自
两爻动以至六爻俱动皆不出此道理也此不止为启
蒙先贤之说系辞传云拟议以成其变化盖贞爻为变
悔爻为化必兼变化会通其𧰼义始明耳惟六爻全不
动则占本卦彖辞乃系传所云观其彖辞思过半矣
来也其理气岂不相通乎上系传云居则观其𧰼而玩
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夫动者本爻也而变者之
卦之爻也则贞悔二爻参玩亦圣人所垂训矣推之自
两爻动以至六爻俱动皆不出此道理也此不止为启
蒙先贤之说系辞传云拟议以成其变化盖贞爻为变
悔爻为化必兼变化会通其𧰼义始明耳惟六爻全不
动则占本卦彖辞乃系传所云观其彖辞思过半矣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0b 页 WYG0044-0006b.png
爻之动变参观贞悔二卦之本爻其中亦有各成义𧰼
不可通会者然多为一卦之主爻或其卦有合六爻方
成𧰼义者是以偶有不能相合也如中孚以三四两爻
为全卦之中大过以初上两爻为本末皆自成象义不
与别卦通但必亦有相通之义𧰼细玩贞悔二卦自得
不能尽列宜参观者自不可因此而废彼也况参观原
是触𩔖引伸不妨至于无穷尽无方体无害正义象也
岂可谓为穿凿傅会乎
不可通会者然多为一卦之主爻或其卦有合六爻方
成𧰼义者是以偶有不能相合也如中孚以三四两爻
为全卦之中大过以初上两爻为本末皆自成象义不
与别卦通但必亦有相通之义𧰼细玩贞悔二卦自得
不能尽列宜参观者自不可因此而废彼也况参观原
是触𩔖引伸不妨至于无穷尽无方体无害正义象也
岂可谓为穿凿傅会乎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1a 页 WYG0044-0006c.png
伏羲画卦是否本于河图朱子亦未有确论系辞传圣
人则之一语亦孔圣所推论未尝专指画卦其云仰观
俯察近取远取不尽指言河图也故河图与八卦方位
祗可谓其理相通即是则之之义矣夫神物圣人所兴
非羲帝有圣德兴神物河图虽出亦不能知其神也学
易者宜就先后天圣人卦画𧰼数求河洛之相通不必
定谓伏羲文王之画卦定位确遵河图洛书也学者于
有文字之易本于象数者偏不求明𧰼数乃各任其意
人则之一语亦孔圣所推论未尝专指画卦其云仰观
俯察近取远取不尽指言河图也故河图与八卦方位
祗可谓其理相通即是则之之义矣夫神物圣人所兴
非羲帝有圣德兴神物河图虽出亦不能知其神也学
易者宜就先后天圣人卦画𧰼数求河洛之相通不必
定谓伏羲文王之画卦定位确遵河图洛书也学者于
有文字之易本于象数者偏不求明𧰼数乃各任其意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1b 页 WYG0044-0006d.png
于无文字之图书百般穿凿傅会以为能神明于易不
知果有功于四圣否耶
学者莫不言遵朱专言义理不言𧰼数朱子未尝有此
论遂流为章句俗学意在科举并义理亦未尝求明矣
此所谓半途而废也至于究心河洛私意安排有分为
数十图者却于卦爻之𧰼数义理毫无发明即索隐行
怪者也此二种皆非真学易者无益于身世者也
卦之定位不外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其𧰼数天地水火
知果有功于四圣否耶
学者莫不言遵朱专言义理不言𧰼数朱子未尝有此
论遂流为章句俗学意在科举并义理亦未尝求明矣
此所谓半途而废也至于究心河洛私意安排有分为
数十图者却于卦爻之𧰼数义理毫无发明即索隐行
怪者也此二种皆非真学易者无益于身世者也
卦之定位不外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其𧰼数天地水火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2a 页 WYG0044-0007a.png
风雷山泽昭然者足以尽天下之至赜也爻则刚柔相
推而生变化变化固不可测其𧰼数所取亦动而不可
穷矣故其称名也至杂然亦未尝越乎天地水火风雷
山泽之大𧰼数也更未尝越乎刚柔之本于一也言𧰼
数者于此求其义理故不必拘为马牛为首腹而亦尽
在其中矣如此言之𧰼数废而义理何从以生乎是以
有动则有变有变则德性为体变化为用俱在𧰼数矣
周公之系爻辞较文王之系卦辞文王处其逸而周公
推而生变化变化固不可测其𧰼数所取亦动而不可
穷矣故其称名也至杂然亦未尝越乎天地水火风雷
山泽之大𧰼数也更未尝越乎刚柔之本于一也言𧰼
数者于此求其义理故不必拘为马牛为首腹而亦尽
在其中矣如此言之𧰼数废而义理何从以生乎是以
有动则有变有变则德性为体变化为用俱在𧰼数矣
周公之系爻辞较文王之系卦辞文王处其逸而周公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2b 页 WYG0044-0007b.png
任其劳也故卦辞易而爻辞或险也惟相参以贞悔二
卦之爻皆明其会通之道所谓变而通之也则虽辞有
险易皆可以通而尽变焉
孔圣𧰼传往往另申一义即彖传亦不尽专释彖辞朱
子云不可谓孔子之言即文王之言也此诚深有会于
易也又云后天之学任人各明其意见更见本义之未
尽者后儒不妨各求其至是也知此者乃真能遵朱乃
可谓通儒
卦之爻皆明其会通之道所谓变而通之也则虽辞有
险易皆可以通而尽变焉
孔圣𧰼传往往另申一义即彖传亦不尽专释彖辞朱
子云不可谓孔子之言即文王之言也此诚深有会于
易也又云后天之学任人各明其意见更见本义之未
尽者后儒不妨各求其至是也知此者乃真能遵朱乃
可谓通儒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3a 页 WYG0044-0007c.png
易者变易交易也然实不易也变易者变动为爻交易
者摩荡为卦然变易中亦有交易交易中亦有变易卦
爻原不可分卦即爻之体也爻即卦之用也故交而变
变而交交变无穷而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祗八个也八
个祗刚柔阴阳两个也两个祗一个也就一成一就万
亦各成一也所以谓之不易也由不易求变易交易一
本万殊也由变易交易以求不易万殊而一本也此全
易之大体用也
者摩荡为卦然变易中亦有交易交易中亦有变易卦
爻原不可分卦即爻之体也爻即卦之用也故交而变
变而交交变无穷而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祗八个也八
个祗刚柔阴阳两个也两个祗一个也就一成一就万
亦各成一也所以谓之不易也由不易求变易交易一
本万殊也由变易交易以求不易万殊而一本也此全
易之大体用也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3b 页 WYG0044-0007d.png
自有天地以来皆用也自有易以来皆言天地之用也
故求易必于卦求卦必于爻求爻必于变动皆是由用
以逆求其体故云易逆数也然则体不可求乎非也求
明其用正所以求合于其体也天下无无体而有用者
也求于体而不可知见求于用而得其体矣故易必先
穷理于至精然后尽性于至变至命于至神也
卦大𧰼传皆是君子学易切要处最实着于身心言动
吾望学易者必先由明传以明经焉上下系辞传所以
故求易必于卦求卦必于爻求爻必于变动皆是由用
以逆求其体故云易逆数也然则体不可求乎非也求
明其用正所以求合于其体也天下无无体而有用者
也求于体而不可知见求于用而得其体矣故易必先
穷理于至精然后尽性于至变至命于至神也
卦大𧰼传皆是君子学易切要处最实着于身心言动
吾望学易者必先由明传以明经焉上下系辞传所以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4a 页 WYG0044-0008a.png
明全易之理数也每卦爻彖𧰼传所以明卦爻之理数
也不先熟悉上下系辞传则难于得经易简之理数不
先研究卦爻之传则难明卦爻变化之𧰼数义理不体
会卦大𧰼传则学易无下手功夫故三圣之作全赖孔
圣之述以集大成也且与后世学者日近所以身心言
动之间体之循循可入若为耳目记诵之学及科举之
业则亦无从与之言易矣
本义于卦爻多言乘承比应此不过取𧰼数之一端耳
也不先熟悉上下系辞传则难于得经易简之理数不
先研究卦爻之传则难明卦爻变化之𧰼数义理不体
会卦大𧰼传则学易无下手功夫故三圣之作全赖孔
圣之述以集大成也且与后世学者日近所以身心言
动之间体之循循可入若为耳目记诵之学及科举之
业则亦无从与之言易矣
本义于卦爻多言乘承比应此不过取𧰼数之一端耳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4b 页 WYG0044-0008b.png
若专论此亦犹固执为马为牛为首为腹之𩔖也至于
当位不当位三奇三偶之爻值三阴三阳之位以论当
否亦不过取𧰼数之一端亦不可固执其中言当位不
当位往往另有𧰼数义理也即言得中亦不可固执必
为二五言君臣之位亦不可固执为二五各另有𧰼数
义理则另有位另有中另有臣另有君矣故曰易不可
为典要惟变所适也
乾健也坤顺也之𩔖乃八卦之德德即性也情在性内
当位不当位三奇三偶之爻值三阴三阳之位以论当
否亦不过取𧰼数之一端亦不可固执其中言当位不
当位往往另有𧰼数义理也即言得中亦不可固执必
为二五言君臣之位亦不可固执为二五各另有𧰼数
义理则另有位另有中另有臣另有君矣故曰易不可
为典要惟变所适也
乾健也坤顺也之𩔖乃八卦之德德即性也情在性内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5a 页 WYG0044-0008c.png
故谓之八卦之性情八卦无知识何有性情然八卦者
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之𧰼数也八卦无性情而天地水
火风雷山泽皆气也气在天则成𧰼在地则成形有𧰼
有形斯有性情所谓气成而理赋焉宁止人物乎自生
人物者言之本是如此天地六子之性情亦在𧰼数内
万事万物之理亦在卦爻𧰼数之内故舍𧰼数则无从
知义理也
先天卦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在东南震在东北巽
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之𧰼数也八卦无性情而天地水
火风雷山泽皆气也气在天则成𧰼在地则成形有𧰼
有形斯有性情所谓气成而理赋焉宁止人物乎自生
人物者言之本是如此天地六子之性情亦在𧰼数内
万事万物之理亦在卦爻𧰼数之内故舍𧰼数则无从
知义理也
先天卦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在东南震在东北巽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5b 页 WYG0044-0008d.png
在西南艮在西北说卦传天地定位一章言之详矣后
天八卦乾西北坎正北艮东北震正东巽东南离正南
坤西南兑正西说卦传帝出乎震一章言之详矣先天
对待中有流行于数往者顺一节明之后天流行中有
对待于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一节明之传之释
经本昭然也参以邵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言卦生之
次序遂令传不明则经不得明再参以朱子左右分数
顺逆之说邵子生卦之次序亦不明矣后之君子儒者
天八卦乾西北坎正北艮东北震正东巽东南离正南
坤西南兑正西说卦传帝出乎震一章言之详矣先天
对待中有流行于数往者顺一节明之后天流行中有
对待于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一节明之传之释
经本昭然也参以邵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言卦生之
次序遂令传不明则经不得明再参以朱子左右分数
顺逆之说邵子生卦之次序亦不明矣后之君子儒者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6a 页 WYG0044-0009a.png
不于圣传中求经乃从宋贤诸说中求经是驱策圣传
以俯就宋贤之说耳吾愿天下学者以宋贤之说求经
岂若求经于传为确不必以圣传傅会宋贤之说也盖
邵子之说乃引传以明其横图也非以横图解天地定
位一章圣传也朱子引横图以解此章故邵子生卦之
序与伏羲定卦之位必不能合今
御纂周易折中谓朱子另有意又谓其言左旋右旋与历
家说相反又谓已生未生之卦是言气化皆用微辞耳尝读
以俯就宋贤之说耳吾愿天下学者以宋贤之说求经
岂若求经于传为确不必以圣传傅会宋贤之说也盖
邵子之说乃引传以明其横图也非以横图解天地定
位一章圣传也朱子引横图以解此章故邵子生卦之
序与伏羲定卦之位必不能合今
御纂周易折中谓朱子另有意又谓其言左旋右旋与历
家说相反又谓已生未生之卦是言气化皆用微辞耳尝读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6b 页 WYG0044-0009b.png
本义不明求之启蒙启蒙亦不明亦无人敢言不明者
御纂折中独有见焉谨录读启蒙谬说于卷末
三代以后圣人之精意当求于医卜之书似有激之言
实至言也医卜所言多在阴阳变化能于𧰼数中求义
理圣人之精意可得矣今之读易者乃不知求圣人之
精意可谓医卜为小道乎余幼尝究心于二小道确知
其道与易相通非小道也故敢积数十年之心思而释
易能以易卜卜如神能以易医医亦如神矣易固无事
御纂折中独有见焉谨录读启蒙谬说于卷末
三代以后圣人之精意当求于医卜之书似有激之言
实至言也医卜所言多在阴阳变化能于𧰼数中求义
理圣人之精意可得矣今之读易者乃不知求圣人之
精意可谓医卜为小道乎余幼尝究心于二小道确知
其道与易相通非小道也故敢积数十年之心思而释
易能以易卜卜如神能以易医医亦如神矣易固无事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7a 页 WYG0044-0009c.png
无物之理不备而医卜犹其用之最切当者耳朱子注
论语谓小道为医卜然启蒙之言卜也详矣可见二者
非小道也
三代皆有易周礼云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谓夏
连山首艮殷归藏首坤周易首乾各就三统建正以定
卦首此亦汉儒之言且二代之易其名亦未有确论也
卦名则自汉宋以来以为定于伏羲伏羲时己有书契
代结绳或有卦名于此时然三代首卦既不同则序卦
论语谓小道为医卜然启蒙之言卜也详矣可见二者
非小道也
三代皆有易周礼云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谓夏
连山首艮殷归藏首坤周易首乾各就三统建正以定
卦首此亦汉儒之言且二代之易其名亦未有确论也
卦名则自汉宋以来以为定于伏羲伏羲时己有书契
代结绳或有卦名于此时然三代首卦既不同则序卦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7b 页 WYG0044-0009d.png
亦必大异俱不可考矣既有周易孔圣从之夏殷之易
己废此等皆无关学易得益身世者阙疑乃阙不必疑
者也
履同人等卦卦辞连上成文朱子答或问以为或有遗
字或连上成文既自伏羲已有卦名则为连上成文非
有遗字矣此稍有关于彖辞者故必宗朱子一说以定
之因知未有系辞以前古人可以因卦爻𧰼数而知吉
凶非槩言人人能之也古者大卜世守其官必有相传
己废此等皆无关学易得益身世者阙疑乃阙不必疑
者也
履同人等卦卦辞连上成文朱子答或问以为或有遗
字或连上成文既自伏羲已有卦名则为连上成文非
有遗字矣此稍有关于彖辞者故必宗朱子一说以定
之因知未有系辞以前古人可以因卦爻𧰼数而知吉
凶非槩言人人能之也古者大卜世守其官必有相传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8a 页 WYG0044-0010a.png
之家学占者就而谋之大卜为之决断但未能详尽确
当如圣人之系辞耳然则文王周公之系辞亦是述而
非作也自有圣人系辞天下后世始人人可以用易圣
人之功弘哉
易以日月二字成文天地既分水火斯判日月者天地
阴阳轻清之形俱是至变易交易而至不易此一字三
代共之想亦伏羲所命名耳此却自来无人说到
邵子八卦横图所以明生卦之次序想伏羲画卦时的
当如圣人之系辞耳然则文王周公之系辞亦是述而
非作也自有圣人系辞天下后世始人人可以用易圣
人之功弘哉
易以日月二字成文天地既分水火斯判日月者天地
阴阳轻清之形俱是至变易交易而至不易此一字三
代共之想亦伏羲所命名耳此却自来无人说到
邵子八卦横图所以明生卦之次序想伏羲画卦时的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8b 页 WYG0044-0010b.png
是如此画起程传之说不同者程传所言八卦相荡为
六十四卦之𧰼义也邵子所言刚柔相摩为八卦之𧰼
义也二贤固不必相商不妨各立一说究不外系辞传
二语而已如此言之朱子所说二贤不同之处亦自相
同耳然系辞传己有两说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𧰼
四𧰼生八卦此邵子之说所本也如兼三才而两之故
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此程子之说所本也故两
说可以并行不悖邵子之学毕竟在数一边程子之学
六十四卦之𧰼义也邵子所言刚柔相摩为八卦之𧰼
义也二贤固不必相商不妨各立一说究不外系辞传
二语而已如此言之朱子所说二贤不同之处亦自相
同耳然系辞传己有两说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𧰼
四𧰼生八卦此邵子之说所本也如兼三才而两之故
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此程子之说所本也故两
说可以并行不悖邵子之学毕竟在数一边程子之学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9a 页 WYG0044-0010c.png
毕竟在理一边
系辞传云乾坤其易之缊邪又云乾坤其易之门邪二
语易之体用尽矣缊是一个屋门是两扇门从一个里
出来为二四八为六十四每一个亦莫不有两个两个
亦祗是一个也故论卦必明其根乾根坤此论其一个
分为两个两个又各成一个系辞下传第四章甚明人
自不能体会耳
四圣人作易于阴阳二者未尝有毫发偏重偏轻之意
系辞传云乾坤其易之缊邪又云乾坤其易之门邪二
语易之体用尽矣缊是一个屋门是两扇门从一个里
出来为二四八为六十四每一个亦莫不有两个两个
亦祗是一个也故论卦必明其根乾根坤此论其一个
分为两个两个又各成一个系辞下传第四章甚明人
自不能体会耳
四圣人作易于阴阳二者未尝有毫发偏重偏轻之意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19b 页 WYG0044-0010d.png
如天地然天地之气化自古及今阴阳均平即有一时
之过不及通会算来仍是均平何也阴阳虽分为二圣
人有心以分之天地无心何尝有阴阳祗是一气运行
于不息而已其间往来出入亦祗是一气屈伸开阖并
无二气如何不均平以此较彼是两个或有偏倚一气
相贯焉有偏倚即以人之德性言阴阳均平者正性也
成之为中德也如有偏倚则过犹不及也是兼乎气质
矣其美者乃高明沉潜之𩔖也其不尽美者则刚而猛
之过不及通会算来仍是均平何也阴阳虽分为二圣
人有心以分之天地无心何尝有阴阳祗是一气运行
于不息而已其间往来出入亦祗是一气屈伸开阖并
无二气如何不均平以此较彼是两个或有偏倚一气
相贯焉有偏倚即以人之德性言阴阳均平者正性也
成之为中德也如有偏倚则过犹不及也是兼乎气质
矣其美者乃高明沉潜之𩔖也其不尽美者则刚而猛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0a 页 WYG0044-0011a.png
柔而懦者也其恶者则刚而暴虐柔而险刻者也均平
则为中正之德性偏倚则为过不及之德性太甚则为
恶德性矣孟子言性皆善奚有恶乎不知言性善本于
继之者善也言性气质有恶参乎成之者性以言性也
兼气质以言性孔圣所谓上智下愚不移也是在德性
亦以无所偏倚得乎中正为全美之德性参以气质阴阳
俱有过不及之嫌也再以人品论君子小人分矣君子
有阳德有阴德得其中正者皆君子也小人有阳恶有
则为中正之德性偏倚则为过不及之德性太甚则为
恶德性矣孟子言性皆善奚有恶乎不知言性善本于
继之者善也言性气质有恶参乎成之者性以言性也
兼气质以言性孔圣所谓上智下愚不移也是在德性
亦以无所偏倚得乎中正为全美之德性参以气质阴阳
俱有过不及之嫌也再以人品论君子小人分矣君子
有阳德有阴德得其中正者皆君子也小人有阳恶有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0b 页 WYG0044-0011b.png
阴恶成其偏倚者皆小人也人品在外德性在内外之
成由于内之立也由是论之阴阳皆有善恶何为独立
扶阳抑阴之说而言复即喜言姤即怒乎试观乾坤泰
否剥夬复姤八卦阴阳均平圣人有互为调和之意无
专尚扶抑之心也余已详论于各卦复统论之于首
序卦传所序专言承接之气承接者授受也故序卦传
云受之以某卦至于错综则于杂卦传明之余因思后
天圣人位置各卦原本于先天其序卦亦自本于先天
成由于内之立也由是论之阴阳皆有善恶何为独立
扶阳抑阴之说而言复即喜言姤即怒乎试观乾坤泰
否剥夬复姤八卦阴阳均平圣人有互为调和之意无
专尚扶抑之心也余已详论于各卦复统论之于首
序卦传所序专言承接之气承接者授受也故序卦传
云受之以某卦至于错综则于杂卦传明之余因思后
天圣人位置各卦原本于先天其序卦亦自本于先天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1a 页 WYG0044-0011c.png
孔圣于说卦传内天地定位一章明之矣上经首乾坤
天地定位也中间交之以泰否以水火结上经言有天
地之后首生水火也下经方叙山泽风雷下经首咸恒
者山泽通气雷风相薄也中间交之以损益然后下经
之尾以水火相交为既未济水火不相射也以是统结
上下经俱是以两卦错综终始复行与序卦传所言单
行承接另一义也此亦本于系辞传云乾坤其易之缊
邪门邪耳以两为体以两为用故可以相错相综为根
天地定位也中间交之以泰否以水火结上经言有天
地之后首生水火也下经方叙山泽风雷下经首咸恒
者山泽通气雷风相薄也中间交之以损益然后下经
之尾以水火相交为既未济水火不相射也以是统结
上下经俱是以两卦错综终始复行与序卦传所言单
行承接另一义也此亦本于系辞传云乾坤其易之缊
邪门邪耳以两为体以两为用故可以相错相综为根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1b 页 WYG0044-0011d.png
为继也中间亦有承接序卦传己明之有未尽则申明
之否则不必妄赘焉盖十翼传皆另申一义不止序卦
不言错综而已后之学者祗知序卦传不知错综之旨
于杂卦传内研究所以不知复行而以序卦传为尽义
岂不失圣人说卦传之旨乎
上下经确宜两编非因竹策之繁重也宋贤多论之矣
合上下编俱以乾坤纯卦首之其中三阴三阳之卦四
阴二阳四阳二阴之卦五阴一阳五阳一阴之卦各分
之否则不必妄赘焉盖十翼传皆另申一义不止序卦
不言错综而已后之学者祗知序卦传不知错综之旨
于杂卦传内研究所以不知复行而以序卦传为尽义
岂不失圣人说卦传之旨乎
上下经确宜两编非因竹策之繁重也宋贤多论之矣
合上下编俱以乾坤纯卦首之其中三阴三阳之卦四
阴二阳四阳二阴之卦五阴一阳五阳一阴之卦各分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2a 页 WYG0044-0012a.png
所继俱是复行分根乾坤以明体用此立卦本然之𧰼
义也卦之𧰼义既明然后变动之爻各随其卦以为𧰼
义又兼乎贞悔二卦之爻各成𧰼义虽云占易者贵于
由爻求卦然为错为综分根乾坤阳用阳贵阴用阴贵
卦之𧰼义明而后爻之象义可以次第观玩而得也因
爻以求卦者由用以求体也因卦以明爻者因体以推
用也亦从乾坤其易之缊邪门邪二句中究心而得此
法也虽名之曰继亦似有穿凿傅会之说然分根乾坤
义也卦之𧰼义既明然后变动之爻各随其卦以为𧰼
义又兼乎贞悔二卦之爻各成𧰼义虽云占易者贵于
由爻求卦然为错为综分根乾坤阳用阳贵阴用阴贵
卦之𧰼义明而后爻之象义可以次第观玩而得也因
爻以求卦者由用以求体也因卦以明爻者因体以推
用也亦从乾坤其易之缊邪门邪二句中究心而得此
法也虽名之曰继亦似有穿凿傅会之说然分根乾坤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2b 页 WYG0044-0012b.png
则皆至当不可移易者也学者亦在明卦体之象义耳
曰继者本于说卦传之错综犹之乎序卦传之非正义也
作另有此一义观玩可耳盖序卦传在十翼中说卦传
亦在十翼中俱孔圣所作岂可以序卦为是而说卦为
非乎故其说不妨并存之矣
八经卦之名说卦传有专训矣乾为天坤为地是其体
象也乾健也坤顺也是其性也又何必多赞一辞学者
释其象义天即乾之象也健即乾之性也圣人作易以
曰继者本于说卦传之错综犹之乎序卦传之非正义也
作另有此一义观玩可耳盖序卦传在十翼中说卦传
亦在十翼中俱孔圣所作岂可以序卦为是而说卦为
非乎故其说不妨并存之矣
八经卦之名说卦传有专训矣乾为天坤为地是其体
象也乾健也坤顺也是其性也又何必多赞一辞学者
释其象义天即乾之象也健即乾之性也圣人作易以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3a 页 WYG0044-0012c.png
象天学者释易则以天象乾可也圣人以健为天之性
情学者以健为乾之性情可也圣人心明其理著之卦
以定名取义学者由圣人之卦象系辞求明其理可也
皆就其可明者求其不可明者也乾之名不可明也观
于天可明矣乾之取义不可明也观于天气运行至健不
己者可明矣圣人将天画之为卦系之以辞以示天下
后世学者亦惟观天合诸圣人之卦之辞以求其为象
为义虽未可遽言极深研几然观玩思索自然有得矣
情学者以健为乾之性情可也圣人心明其理著之卦
以定名取义学者由圣人之卦象系辞求明其理可也
皆就其可明者求其不可明者也乾之名不可明也观
于天可明矣乾之取义不可明也观于天气运行至健不
己者可明矣圣人将天画之为卦系之以辞以示天下
后世学者亦惟观天合诸圣人之卦之辞以求其为象
为义虽未可遽言极深研几然观玩思索自然有得矣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3b 页 WYG0044-0012d.png
无取乎引喻之多方拟议于圣人定名取义之外也言
乾而诸卦俱可例矣
八卦之定名取义有圣人之卦之辞可以求之得明矣
然此八物何以成也亦必由先天圣人卦画求之后天
圣人文王周公未尝明言之惟十翼传中孔圣之训有
明此八物之理气者大旨在释先后天卦位天地定位
及帝出乎震两章今统论于此乾天也此气以成象也
其性情健也此理亦赋焉也其统天而资始万物者功
乾而诸卦俱可例矣
八卦之定名取义有圣人之卦之辞可以求之得明矣
然此八物何以成也亦必由先天圣人卦画求之后天
圣人文王周公未尝明言之惟十翼传中孔圣之训有
明此八物之理气者大旨在释先后天卦位天地定位
及帝出乎震两章今统论于此乾天也此气以成象也
其性情健也此理亦赋焉也其统天而资始万物者功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4a 页 WYG0044-0013a.png
能也与坤合德而生六子且包坤在内以成此一大物
皆一气之运而理宰乎气之中也分而为二有乾即有
坤合坤为一坤即在乾之内也此乾一大圆象即太极
之一大圆图也地与万物皆包于内矣问其何自而有
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也然太极之外无无极无极即
寓于太极之中也无极主乎理以宰气太极主乎气以
寓理也故易言太极亦可以不言无极矣有乾一层又
有本之于太极一层尽足以明天地之体用耳此乾之
皆一气之运而理宰乎气之中也分而为二有乾即有
坤合坤为一坤即在乾之内也此乾一大圆象即太极
之一大圆图也地与万物皆包于内矣问其何自而有
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也然太极之外无无极无极即
寓于太极之中也无极主乎理以宰气太极主乎气以
寓理也故易言太极亦可以不言无极矣有乾一层又
有本之于太极一层尽足以明天地之体用耳此乾之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4b 页 WYG0044-0013b.png
所以象天为易之首卦以统天者统易也何以三阳为
乾因而重之仍名为乾耶伏羲画卦时由太极之一分
动静阴阳为一奇一偶此乾坤之根柢也各加一奇一
偶而少阴少阳四象得矣此即水火之根柢也再各加
一奇一偶而三画之卦备风雷山泽俱成矣邵子生卦
次序作为横图程子谓之加一倍法乃八卦之根柢也
故八卦者天地气化之始终自刚柔相摩而成也因而
重之为六十四乃万物气化之始终自八卦相荡而有
乾因而重之仍名为乾耶伏羲画卦时由太极之一分
动静阴阳为一奇一偶此乾坤之根柢也各加一奇一
偶而少阴少阳四象得矣此即水火之根柢也再各加
一奇一偶而三画之卦备风雷山泽俱成矣邵子生卦
次序作为横图程子谓之加一倍法乃八卦之根柢也
故八卦者天地气化之始终自刚柔相摩而成也因而
重之为六十四乃万物气化之始终自八卦相荡而有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5a 页 WYG0044-0013c.png
也有万物自有万事生焉此乾坤所以为易之缊又为
易之门上经首此二卦其理也气也为体为用不大明
乎
坤地也此气之成形者也其性情顺也亦理之赋焉者
也其顺承乎天资生万物者功能也与乾合德而生六
子包于天内在天之下独成一物乃天之下第一大物
悬于天中者也皆天之气四面充周又以天气中贯而
成地之气其至顺之理亦即寓于气之中也分言之成
易之门上经首此二卦其理也气也为体为用不大明
乎
坤地也此气之成形者也其性情顺也亦理之赋焉者
也其顺承乎天资生万物者功能也与乾合德而生六
子包于天内在天之下独成一物乃天之下第一大物
悬于天中者也皆天之气四面充周又以天气中贯而
成地之气其至顺之理亦即寓于气之中也分言之成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5b 页 WYG0044-0013d.png
形配天合言之仍是天气所结天气所举耳此坤之象
地配乎乾以生六子六子生万物万物生万事为六子
及事物之根柢也三画之坤重为六画之坤与乾同为
递生同为摩荡虽皆天之理气而有坤之形之性又自
成一理气故与天错配而次乾焉
有天地后二分为四二少之气其轻清者结为日月成
象于天其重浊者结为水火成形于地圣人作易取象
定名为坎为离坎险也离明也其性情也象与形皆气
地配乎乾以生六子六子生万物万物生万事为六子
及事物之根柢也三画之坤重为六画之坤与乾同为
递生同为摩荡虽皆天之理气而有坤之形之性又自
成一理气故与天错配而次乾焉
有天地后二分为四二少之气其轻清者结为日月成
象于天其重浊者结为水火成形于地圣人作易取象
定名为坎为离坎险也离明也其性情也象与形皆气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6a 页 WYG0044-0014a.png
而险明之理亦寓于气中也成天地后首生此二物其
相对错亦如天地故月非日不明而水非火不温然日
非月无以继明火非水无以润燥此水火不相射而以
错为交之理气也圣人取象以画卦以二阴夹一阳为
坎坎之阳体藏于阴用之内也以二阳夹一阴为离离
之阴体藏于阳用之内也坎之德曰险然不盈既平至
险者阴而本于至平之阳也离之德曰明然柔丽乎刚
至明者阳而主于至闇之阴也推之火炎上本乎天阳
相对错亦如天地故月非日不明而水非火不温然日
非月无以继明火非水无以润燥此水火不相射而以
错为交之理气也圣人取象以画卦以二阴夹一阳为
坎坎之阳体藏于阴用之内也以二阳夹一阴为离离
之阴体藏于阳用之内也坎之德曰险然不盈既平至
险者阴而本于至平之阳也离之德曰明然柔丽乎刚
至明者阳而主于至闇之阴也推之火炎上本乎天阳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6b 页 WYG0044-0014b.png
用也阴为体水润下本乎地阴用也阳为体故坎离虽
为乾坤之中其实乃天地之气化最轻清先生者也是
以在天成象之日月必丽乎天在地成形之水火亦必
附乎物以成物此易有乾坤次有坎离之理气也
山泽二物泽本乎天山本乎地也地阴之极生阳山所
以起于地以地之二阴戴天之一阳而止乎阴者也所
以取象为山而定名曰艮天阳之极生阴泽所以降于
天以天之二阳戴地之一阴而说乎阳者也所以取象
为乾坤之中其实乃天地之气化最轻清先生者也是
以在天成象之日月必丽乎天在地成形之水火亦必
附乎物以成物此易有乾坤次有坎离之理气也
山泽二物泽本乎天山本乎地也地阴之极生阳山所
以起于地以地之二阴戴天之一阳而止乎阴者也所
以取象为山而定名曰艮天阳之极生阴泽所以降于
天以天之二阳戴地之一阴而说乎阳者也所以取象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7a 页 WYG0044-0014c.png
为泽而定名曰兑止之者定之也说之者和之也定之
而阴不僭以凌阳和之而阳不亢而侮阴此山泽所以
通气即以艮之下阴通乎上阳而成泉泽即以兑之下
阳通乎上阴而成雨泽皆山泽通气之象义也至于艮
以止为德凡气皆以止属艮止所以为节其行也止阳
体而阴用也兑以说为德凡气皆以说属兑说所以为
保乎成也说阴体而阳用也此艮兑之理气也
风雷二物风本乎天也雷本乎地也地阴之极生阳阳
而阴不僭以凌阳和之而阳不亢而侮阴此山泽所以
通气即以艮之下阴通乎上阳而成泉泽即以兑之下
阳通乎上阴而成雨泽皆山泽通气之象义也至于艮
以止为德凡气皆以止属艮止所以为节其行也止阳
体而阴用也兑以说为德凡气皆以说属兑说所以为
保乎成也说阴体而阳用也此艮兑之理气也
风雷二物风本乎天也雷本乎地也地阴之极生阳阳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7b 页 WYG0044-0014d.png
自地中起而为雷天阳之极生阴阴结于阳中而生风也
此所以伏羲画卦以二阴伏一阳下而成震以二阳压
一阴而成巽以明其义象然雷透地阴而出风散天阳
而起俱阴阳相薄也惟雷透阳所以行阴惟风破阴所
以和阳故薄而未尝不相济也至于震以动为德凡气
之动皆震即阴气亦附于震以为动矣巽以进为德凡
气之进皆巽即阳气亦附于巽以为进矣震阳体而用
以透阴即阴用也巽阴体而用以行阳即阳用也此震
此所以伏羲画卦以二阴伏一阳下而成震以二阳压
一阴而成巽以明其义象然雷透地阴而出风散天阳
而起俱阴阳相薄也惟雷透阳所以行阴惟风破阴所
以和阳故薄而未尝不相济也至于震以动为德凡气
之动皆震即阴气亦附于震以为动矣巽以进为德凡
气之进皆巽即阳气亦附于巽以为进矣震阳体而用
以透阴即阴用也巽阴体而用以行阳即阳用也此震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8a 页 WYG0044-0015a.png
巽之理气也有天地水火四象成后以四生八遂有山
泽风雷四物皆阴阳递生如横图所明之次第实有见
于天地有此理气故取其象义而立卦定名云尔
八卦不言五行恐未为通论河洛俱表列五行之数易
既通于河洛则未可谓之不言五行矣即以乾论姤初
六变巽为乾爻辞云系于金柅鼎六五变离为乾爻辞
云鼎黄耳金铉噬嗑六五变离为乾爻辞曰得黄金说
卦传又云乾为金何尝不言五行乎即兑之为金困之
泽风雷四物皆阴阳递生如横图所明之次第实有见
于天地有此理气故取其象义而立卦定名云尔
八卦不言五行恐未为通论河洛俱表列五行之数易
既通于河洛则未可谓之不言五行矣即以乾论姤初
六变巽为乾爻辞云系于金柅鼎六五变离为乾爻辞
云鼎黄耳金铉噬嗑六五变离为乾爻辞曰得黄金说
卦传又云乾为金何尝不言五行乎即兑之为金困之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8b 页 WYG0044-0015b.png
九四爻辞云困于金车亦象兑也况文王置兑于图书
之金位说卦传云说言乎兑虽云说属泽而各正性命
未可谓泽泽四时皆有独言说万物于兑者非秋令之
肃燥何以正性命而成说乎故传又曰兑正秋也此时
雷收于泽泽亦不时降矣说非雨泽可专言也明矣朱
子疑金生水之说但雨泽出于天泉泽出于山天固金
也艮山之宝藏兴焉非金乎兑又为刚卤刚卤在地为
阴中之阳如山之生金银为阳中之阴故山泽通气亦
之金位说卦传云说言乎兑虽云说属泽而各正性命
未可谓泽泽四时皆有独言说万物于兑者非秋令之
肃燥何以正性命而成说乎故传又曰兑正秋也此时
雷收于泽泽亦不时降矣说非雨泽可专言也明矣朱
子疑金生水之说但雨泽出于天泉泽出于山天固金
也艮山之宝藏兴焉非金乎兑又为刚卤刚卤在地为
阴中之阳如山之生金银为阳中之阴故山泽通气亦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9a 页 WYG0044-0015c.png
兼此言通不止山出云而降雨也是艮土生金于山中
金气生泉泽于山外合刚卤金银观山泽通气合雨泽
泉泽观金生水则兑为金亦大明矣震巽为木有风雷
益卦彖传曰木道乃行合震巽以言木也为土为水为
火又不待言是八卦未可谓非五行明矣
八卦之五行水火各一相为阴阳刚柔震巽二木分木
之阴阳刚柔乾金统兑金坤土统艮土虽亦分阴阳刚
柔而兑艮统于乾坤盖艮即地之显者兑即乾之藏者
金气生泉泽于山外合刚卤金银观山泽通气合雨泽
泉泽观金生水则兑为金亦大明矣震巽为木有风雷
益卦彖传曰木道乃行合震巽以言木也为土为水为
火又不待言是八卦未可谓非五行明矣
八卦之五行水火各一相为阴阳刚柔震巽二木分木
之阴阳刚柔乾金统兑金坤土统艮土虽亦分阴阳刚
柔而兑艮统于乾坤盖艮即地之显者兑即乾之藏者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29b 页 WYG0044-0015d.png
也八卦成乎五行五行衍为八卦故易与图书理气相
通也(山中有兑因有天金之气所以生云为雨/泽而通泉为水泽故曰兑即乾之藏也)
尝画一大圆图天包地外地悬天中水火金木各居一
方是名为六合其实一天包之而已五行皆一气所生
分为五行合之一天如此象耳即太极图而另一义太
极图是言其生处此图是言其成处五行生虽各有次
第然生则俱生有天地斯分阴阳分阴阳即是水火生
矣于是合水土而生木合火土而生金金是土内柔中
通也(山中有兑因有天金之气所以生云为雨/泽而通泉为水泽故曰兑即乾之藏也)
尝画一大圆图天包地外地悬天中水火金木各居一
方是名为六合其实一天包之而已五行皆一气所生
分为五行合之一天如此象耳即太极图而另一义太
极图是言其生处此图是言其成处五行生虽各有次
第然生则俱生有天地斯分阴阳分阴阳即是水火生
矣于是合水土而生木合火土而生金金是土内柔中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0a 页 WYG0044-0016a.png
之刚乃地二生火所鍊而成者先生者最轻清故水必
附土火必附木方成形也后生者稍重浊故金木能
自成形而亦不离乎土木又先金虽自成形而去水则
枯去土则朽金又后木去上自成形得火方有用是木
轻清而金重浊矣于是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以生万物
自然是生则俱生而次第亦不可不论也
易必言象数者以道理即在象数中也系辞传云一阴
一阳之谓道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象数也道神
附土火必附木方成形也后生者稍重浊故金木能
自成形而亦不离乎土木又先金虽自成形而去水则
枯去土则朽金又后木去上自成形得火方有用是木
轻清而金重浊矣于是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以生万物
自然是生则俱生而次第亦不可不论也
易必言象数者以道理即在象数中也系辞传云一阴
一阳之谓道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象数也道神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0b 页 WYG0044-0016b.png
道理也所谓不离而不杂于阴阳者也天地气化如此
人之性形亦无二矣形上形下之道器亦无二矣道即
理也以体言则理以用言则道也易者言天地万物之
用也故每言道而罕言理理即天命之性也道即率性
之道也天地之气化流行人世事物之所由皆道也而
主之者理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仍兼理气言而阴阳
不测之谓神似专于言乎理一边矣器所以载道象因
器而生也而象所以形道道又自理生也至义者道之
人之性形亦无二矣形上形下之道器亦无二矣道即
理也以体言则理以用言则道也易者言天地万物之
用也故每言道而罕言理理即天命之性也道即率性
之道也天地之气化流行人世事物之所由皆道也而
主之者理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仍兼理气言而阴阳
不测之谓神似专于言乎理一边矣器所以载道象因
器而生也而象所以形道道又自理生也至义者道之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1a 页 WYG0044-0016c.png
宜也义又何以与仁配耶仁即性之理也程子曰仁如
百果中有仁生意存焉种之又生性之理为仁亦犹是
也物有终始生意无终始人有生死性理无生死是本性
之理谓之仁而行而宜之之谓义也告子以为义外祗
是就事物言义不知事物之理皆备于吾性理之中非
吾性有理何因而得事物之理故义亦合仁为义以吾
心之理推于应事接物皆得其宜者义也仁义合而道
可由德可成也佛氏亦有见于性无生死但以知觉运
百果中有仁生意存焉种之又生性之理为仁亦犹是
也物有终始生意无终始人有生死性理无生死是本性
之理谓之仁而行而宜之之谓义也告子以为义外祗
是就事物言义不知事物之理皆备于吾性理之中非
吾性有理何因而得事物之理故义亦合仁为义以吾
心之理推于应事接物皆得其宜者义也仁义合而道
可由德可成也佛氏亦有见于性无生死但以知觉运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1b 页 WYG0044-0016d.png
动为性即告子曰生之谓性也不知知觉中有理在知
觉虚而理以实之非但以灵明之虚寂者为性也故流
为空虚寂灭而不可用于天下后世也试思佛氏之说
此心即性性本来一无所有何以应事接物乎何以齐
家治国平天下乎故不过自了生死程子谓其以一身
之小妄测天地不易之论也老庄之学亦有见于性无
生死然又不同于佛氏谓心即是性性本来无一物也
亦谓性为应世之本但谓仁义皆造作有为之为非无
觉虚而理以实之非但以灵明之虚寂者为性也故流
为空虚寂灭而不可用于天下后世也试思佛氏之说
此心即性性本来一无所有何以应事接物乎何以齐
家治国平天下乎故不过自了生死程子谓其以一身
之小妄测天地不易之论也老庄之学亦有见于性无
生死然又不同于佛氏谓心即是性性本来无一物也
亦谓性为应世之本但谓仁义皆造作有为之为非无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2a 页 WYG0044-0017a.png
为之为也较佛氏稍觉可以应事接物故老子之术尚
可用之以治天下然圣人用之率性可以为道凡庸不
能用无仁义则无修道之教矣天下后世焉能尽率性
为道者乎此所以亦不可以成己成物为圣贤凡庸共
可知行之道也至于陆王之学在吾儒中立异祗是矫
正俗学从事口耳不用心思之弊耳圣贤之学未尝不
弃道听涂说也未尝不轻多学而识重以一贯万也
特不可为不博而约者言一贯也不可为未尝格物穷
可用之以治天下然圣人用之率性可以为道凡庸不
能用无仁义则无修道之教矣天下后世焉能尽率性
为道者乎此所以亦不可以成己成物为圣贤凡庸共
可知行之道也至于陆王之学在吾儒中立异祗是矫
正俗学从事口耳不用心思之弊耳圣贤之学未尝不
弃道听涂说也未尝不轻多学而识重以一贯万也
特不可为不博而约者言一贯也不可为未尝格物穷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2b 页 WYG0044-0017b.png
理者骤语性言天也试思陆王主是说也学而知之乎
不学而知之乎彼如未尝从事于学生而能言尊德性
致良知也亦不过一二人秉赋独异者而名物象数亦
不能得其理何以会吾心之理而得其通乎乃彼亦从
学问入门而入室操戈矫枉过正何能使天下后世皆
不学而能知能行乎此佛老陆王皆不可行于久大也
易之为书至于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
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然语静则必诚必慎语动则必
不学而知之乎彼如未尝从事于学生而能言尊德性
致良知也亦不过一二人秉赋独异者而名物象数亦
不能得其理何以会吾心之理而得其通乎乃彼亦从
学问入门而入室操戈矫枉过正何能使天下后世皆
不学而能知能行乎此佛老陆王皆不可行于久大也
易之为书至于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
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然语静则必诚必慎语动则必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3a 页 WYG0044-0017c.png
敬必信皆下学切实工夫由此求之皆可上达而言道
言神也试观圣传所引拟议以成变化前后十九爻及
乾坤反覆申明六爻之象义何等确切详明无一语非
学易者所可知可行是即易简之善配至德也圣人之
书至于易极其神化而切实中正宜于下学如此为异
说者无乃皆以为俗学乎
易因至赜而有卦极天下之至精也因至动而有爻极
天下之至变也至精至变之极至于至神可谓至矣然
言神也试观圣传所引拟议以成变化前后十九爻及
乾坤反覆申明六爻之象义何等确切详明无一语非
学易者所可知可行是即易简之善配至德也圣人之
书至于易极其神化而切实中正宜于下学如此为异
说者无乃皆以为俗学乎
易因至赜而有卦极天下之至精也因至动而有爻极
天下之至变也至精至变之极至于至神可谓至矣然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3b 页 WYG0044-0017d.png
极深研几乃下手切实工夫也故圣人作易崇德广业
至于崇效卑法至矣然亦不过成性存存为道义之门也
切实中正易知易从此所以可大可久也此所以谓之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可以成位于天地之中也
易之为书天地之气化性命事物之道理悉备矣学易
者须分三层看天地自然之气化是一层人性及事物
本然之道理是一层占者应事接物当然之知从是一
层无卦无爻不然也此是学易者最切实下手工夫虽
至于崇效卑法至矣然亦不过成性存存为道义之门也
切实中正易知易从此所以可大可久也此所以谓之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可以成位于天地之中也
易之为书天地之气化性命事物之道理悉备矣学易
者须分三层看天地自然之气化是一层人性及事物
本然之道理是一层占者应事接物当然之知从是一
层无卦无爻不然也此是学易者最切实下手工夫虽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4a 页 WYG0044-0018a.png
上智之人一以贯之然下学工夫先求入门此亦极深
研几自是始也
学易者极深研几与穿凿近引伸触类与傅会近何以
辨之惟顺乎至易至简之理则极研非穿凿引伸非傅
会凭意见之私是以有二者之弊此不可不知也
会通之说即圣人序卦传尚不可固执以求一贯况学
者之言乎能以易简之理会通方为一贯易简本于健
顺健顺本于奇偶奇偶本于一元为气为理俱一贯矣
研几自是始也
学易者极深研几与穿凿近引伸触类与傅会近何以
辨之惟顺乎至易至简之理则极研非穿凿引伸非傅
会凭意见之私是以有二者之弊此不可不知也
会通之说即圣人序卦传尚不可固执以求一贯况学
者之言乎能以易简之理会通方为一贯易简本于健
顺健顺本于奇偶奇偶本于一元为气为理俱一贯矣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4b 页 WYG0044-0018b.png
故愚根乾根坤之说即以易简贯全易也相继之义各
以阴阳奇偶数同者为继亦是以刚归刚以柔归柔类
聚群分总归于奇偶而已然亦未可固执以为会通无
外于此也何也会通之道非下学入手工夫不妨待其
人以成神而明之之能先从易简求易思过半矣易平
易也简简约也此下学切实求易之门也居心以此制
行以此吾知会通于广大精微亦必由此而渐得耳
乾生三男震坎艮坤生三女巽离兑六子之中皆有父
以阴阳奇偶数同者为继亦是以刚归刚以柔归柔类
聚群分总归于奇偶而已然亦未可固执以为会通无
外于此也何也会通之道非下学入手工夫不妨待其
人以成神而明之之能先从易简求易思过半矣易平
易也简简约也此下学切实求易之门也居心以此制
行以此吾知会通于广大精微亦必由此而渐得耳
乾生三男震坎艮坤生三女巽离兑六子之中皆有父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5a 页 WYG0044-0018c.png
母之元所寄之爻震巽在初坎离在中艮兑在上可知
六十四卦本于八八本于二分根乾坤之说有自来矣
至于乾坤则以中爻为元化起于中也
今之易经汉儒费直所授于郑康成者汉初易有六家
无费氏易自康成注六经始列于学官合孔传于文王
周公辞下自康成始也费氏易十二篇文王系卦辞谓之
彖孔子傅谓之彖传周公系爻辞谓之象孔子传谓之
象传合孔子系辞上下传文言并序说杂卦传共十二篇
六十四卦本于八八本于二分根乾坤之说有自来矣
至于乾坤则以中爻为元化起于中也
今之易经汉儒费直所授于郑康成者汉初易有六家
无费氏易自康成注六经始列于学官合孔传于文王
周公辞下自康成始也费氏易十二篇文王系卦辞谓之
彖孔子傅谓之彖传周公系爻辞谓之象孔子传谓之
象传合孔子系辞上下传文言并序说杂卦传共十二篇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5b 页 WYG0044-0018d.png
大象传即在小象传内宋吕汲公刋于蜀晁氏景迂钞
存于家朱子因表出吕东莱音训谓自晁氏始实元丰
时已有吕汲公定本也然三圣人之言读者皆能分别
汇于一以便寻省如淳于俊之说未尝不可明经传之
象义况乾卦编次十二篇之数己昭然即照今本编次
可也
尝闻五行之理惟水为阳之清火为阴之清乃自阴阳
二仪首化为有形无质之物所以不能自成其物必藉
存于家朱子因表出吕东莱音训谓自晁氏始实元丰
时已有吕汲公定本也然三圣人之言读者皆能分别
汇于一以便寻省如淳于俊之说未尝不可明经传之
象义况乾卦编次十二篇之数己昭然即照今本编次
可也
尝闻五行之理惟水为阳之清火为阴之清乃自阴阳
二仪首化为有形无质之物所以不能自成其物必藉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6a 页 WYG0044-0019a.png
物相合而成木则为阳之半清半浊矣金则为阴之半
清半浊矣亦阴阳二仪所生以半清半浊者成形复成
质而自成一物然亦必藉物而生以自成其物至于土
则阴阳二仪至清之气成天至浊之气所凝聚成形而
成质者矣惟其原浊所以生物不测也夫水不能自成
合之土而成物附于所尅者以阳清合阴浊而成形惟
合浊故成形惟本清故无质也火亦不能自成合之木
而成物附于所生者以阴清合阳之半清半浊而成形
清半浊矣亦阴阳二仪所生以半清半浊者成形复成
质而自成一物然亦必藉物而生以自成其物至于土
则阴阳二仪至清之气成天至浊之气所凝聚成形而
成质者矣惟其原浊所以生物不测也夫水不能自成
合之土而成物附于所尅者以阳清合阴浊而成形惟
合浊故成形惟本清故无质也火亦不能自成合之木
而成物附于所生者以阴清合阳之半清半浊而成形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6b 页 WYG0044-0019b.png
惟合阳之半清浊故成形惟本清故亦无质也木则兼
附水土以为形质矣惟其半清而附于水半浊而附于
土故不离水土以为生金则单附于土以土成形质矣
惟其半浊而又附于浊可以离土以自成盖木之清多
浊少故虽有形质而不离所生之水土金则浊多清少
故自成为形质可以离土得火方成至土则自成而生
物也非物之所能生也故其形质凝然至厚配天资生
焉水必附于所尅之土成物者阳附于阴也火必附于
附水土以为形质矣惟其半清而附于水半浊而附于
土故不离水土以为生金则单附于土以土成形质矣
惟其半浊而又附于浊可以离土以自成盖木之清多
浊少故虽有形质而不离所生之水土金则浊多清少
故自成为形质可以离土得火方成至土则自成而生
物也非物之所能生也故其形质凝然至厚配天资生
焉水必附于所尅之土成物者阳附于阴也火必附于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7a 页 WYG0044-0019c.png
所生之木成物者阴附于阳也一阳一阴而成物独阳
不生独阴不成也金则附于所生之阴矣两阴何以成
物乎有火而金方成三阴聚而阳在于中仍是阴阳配
合而成也木则附于所生阳水所尅之阴土矣一阴二
阳参其间仍是阴阳配合而生也木所以不能离水土
金所以虽能离土而究不能离火一以三阴聚而阳在
中一以一阴二阳参其间生阳也成阴也此五行之所
以生成也原其始也有天地之阳即有水有水即有木
不生独阴不成也金则附于所生之阴矣两阴何以成
物乎有火而金方成三阴聚而阳在于中仍是阴阳配
合而成也木则附于所生阳水所尅之阴土矣一阴二
阳参其间仍是阴阳配合而生也木所以不能离水土
金所以虽能离土而究不能离火一以三阴聚而阳在
中一以一阴二阳参其间生阳也成阴也此五行之所
以生成也原其始也有天地之阳即有水有水即有木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7b 页 WYG0044-0019d.png
此天地水木之次第而生成也有天地之阴即有火有
火因有土有金此又天地火金之次第而生成也虽一
生无不生一有无不有而原其次第相生之义如此未
可为常言五行相生者同日而论焉○常言五行相生
后天之流行也前论五行之生成先天之对待也天与
地对待水与火对待金与木对待地即土也合于天
而生乎四行也既有先天五行必流行焉所以有后天
之五行也○先天之五行木必兼附水土水多则朽土
火因有土有金此又天地火金之次第而生成也虽一
生无不生一有无不有而原其次第相生之义如此未
可为常言五行相生者同日而论焉○常言五行相生
后天之流行也前论五行之生成先天之对待也天与
地对待水与火对待金与木对待地即土也合于天
而生乎四行也既有先天五行必流行焉所以有后天
之五行也○先天之五行木必兼附水土水多则朽土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8a 页 WYG0044-0020a.png
多则枯矣金何以单附土而兼资火非土不生形非火
不成质也水何以附乎土无土无所范矣火何以附乎
木无木无所离矣必以对待言方是五行之始也至于
后天流行之五行固人人知之而亦有不尽之义焉金
之生水甚难言也山泽通气水出高源山者水之源也
而山为艮泽为兑山之气上为泽土生金金生水也此
金生于水之说也再者乾天也而为金为泽之所自施
也孰谓八卦不言五行乎困外卦九四其辞曰来徐徐
不成质也水何以附乎土无土无所范矣火何以附乎
木无木无所离矣必以对待言方是五行之始也至于
后天流行之五行固人人知之而亦有不尽之义焉金
之生水甚难言也山泽通气水出高源山者水之源也
而山为艮泽为兑山之气上为泽土生金金生水也此
金生于水之说也再者乾天也而为金为泽之所自施
也孰谓八卦不言五行乎困外卦九四其辞曰来徐徐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8b 页 WYG0044-0020b.png
困于金车困外卦兑体故曰金车也不言五行兑何言
金车哉若镕金以为水为水几何而可以言天下之水
乎○天地水火木金共六数天上地下水北火南木东
金西是造始之大六合也自有先后天八卦方位而六
合之图形知之者少矣此之谓对待至于天运于外地
峙于中春夏秋冬四时行焉此之谓流行月令增出长
夏以寄土位五运各分七十二日以土居中运而不动
寄于四运之中无时无土如无时无地以载天以覆也
金车哉若镕金以为水为水几何而可以言天下之水
乎○天地水火木金共六数天上地下水北火南木东
金西是造始之大六合也自有先后天八卦方位而六
合之图形知之者少矣此之谓对待至于天运于外地
峙于中春夏秋冬四时行焉此之谓流行月令增出长
夏以寄土位五运各分七十二日以土居中运而不动
寄于四运之中无时无土如无时无地以载天以覆也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9a 页 WYG0044-0020c.png
其于流行之理气更著明矣再者五运之中亦无时无
五行如十干十二支为周轮以六十时成五日五日成
一候以三候为一气以二十四气成一岁以六十岁为
一元皆五行递生于不已也与邵子元会运世之说亦
相参焉于是万物之生死万事之顺逆际其会而成随
其变而化可胜言乎此之谓命此之谓道知之者谓之
知命达之者谓之达道
上天下地东木西金南火北水六合大圆图与太极图
五行如十干十二支为周轮以六十时成五日五日成
一候以三候为一气以二十四气成一岁以六十岁为
一元皆五行递生于不已也与邵子元会运世之说亦
相参焉于是万物之生死万事之顺逆际其会而成随
其变而化可胜言乎此之谓命此之谓道知之者谓之
知命达之者谓之达道
上天下地东木西金南火北水六合大圆图与太极图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39b 页 WYG0044-0020d.png
另一立象取义者也伏羲八卦方位亦为圆图变上天
下地为乾南坤北以南为天之极低处北为地之极高
处定其方正其位焉仍是上天下地之象然后变四行
为六卦以兑离震起东南而止东北以巽坎艮起西南
而止西北自南而北为起于天而止于地之象兑居东
南泽坼于东南也艮居西北山高于西北也离居东日
初升于东也坎居西月初起于西也月三日哉生明于
西震居东北雷发于寅卯也巽居西南风息于申酉也
下地为乾南坤北以南为天之极低处北为地之极高
处定其方正其位焉仍是上天下地之象然后变四行
为六卦以兑离震起东南而止东北以巽坎艮起西南
而止西北自南而北为起于天而止于地之象兑居东
南泽坼于东南也艮居西北山高于西北也离居东日
初升于东也坎居西月初起于西也月三日哉生明于
西震居东北雷发于寅卯也巽居西南风息于申酉也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0a 页 WYG0044-0021a.png
不离乎天与地及四行对待之象也所以变而为八卦
已就体以衍用矣至于文王八卦方位亦为圆图更变
天地等于六卦盖以为天地亦万物中之一物耳于是
以坎水居北以艮土维之水土必相附而成物亦此理
气也此冬之令也以震雷巽风二木居东及东南为时
之春令也以离火居南以坤承之火必附乎木而后归
于土亦三行相承而后成物之理气也而火土又为夏
及长夏之令也兑泽乾天二金居西及西北为时之秋
已就体以衍用矣至于文王八卦方位亦为圆图更变
天地等于六卦盖以为天地亦万物中之一物耳于是
以坎水居北以艮土维之水土必相附而成物亦此理
气也此冬之令也以震雷巽风二木居东及东南为时
之春令也以离火居南以坤承之火必附乎木而后归
于土亦三行相承而后成物之理气也而火土又为夏
及长夏之令也兑泽乾天二金居西及西北为时之秋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0b 页 WYG0044-0021b.png
令也坎艮之间历元所起贞下之元冬又始春此八卦
之变对待为流行也复就先天为体以言用体用递生
于天时人事愈益明切矣故六合圆图天地自成之图
也伏羲卦图就六合圆图之体以言用也文王卦图又
就先天圆图之用以为之体而复明其用也知此三层
体用可以言五行八卦矣○就人物论之五行之对待
一生俱生者则周子所谓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气以成
形而理亦赋焉者也五行之流行者则以呼吸初通于
之变对待为流行也复就先天为体以言用体用递生
于天时人事愈益明切矣故六合圆图天地自成之图
也伏羲卦图就六合圆图之体以言用也文王卦图又
就先天圆图之用以为之体而复明其用也知此三层
体用可以言五行八卦矣○就人物论之五行之对待
一生俱生者则周子所谓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气以成
形而理亦赋焉者也五行之流行者则以呼吸初通于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1a 页 WYG0044-0021c.png
天地之气为始气化为水水生肾也肾水生肝木肝木
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又通天地之气
以生矣人得其全物得其偏能养者寿不能养者夭此
庄生大年之论孟子养气之学孔子仁者寿之说也五
脏主五志备五德修之者贤不修者愚此庄生大知之
论孟子践形以尽性之学孔子命与仁罕言之旨也
先天五行前似未简明今再约之有天地之阳生水即
月也水土合而生木有天地之阴生火即日也火土合
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又通天地之气
以生矣人得其全物得其偏能养者寿不能养者夭此
庄生大年之论孟子养气之学孔子仁者寿之说也五
脏主五志备五德修之者贤不修者愚此庄生大知之
论孟子践形以尽性之学孔子命与仁罕言之旨也
先天五行前似未简明今再约之有天地之阳生水即
月也水土合而生木有天地之阴生火即日也火土合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1b 页 WYG0044-0021d.png
而生金此天地五行土寄于四行而配乎天共成六合
大圆图之理气也有此对待方有递生之五行以流行
此耳伏羲八卦之对待实六合之圆图为之体文王八
卦之流行固伏羲八卦为之体而不知实六合圆图为
其体中之体焉此言更为简要盖后天五行递生原以
六合圆图对待之五行为体而流行其用也是六合圆
图乃天地之始易之元也乎
六子卦之初爻皆主动震巽是也中爻皆以静主动坎
大圆图之理气也有此对待方有递生之五行以流行
此耳伏羲八卦之对待实六合之圆图为之体文王八
卦之流行固伏羲八卦为之体而不知实六合圆图为
其体中之体焉此言更为简要盖后天五行递生原以
六合圆图对待之五行为体而流行其用也是六合圆
图乃天地之始易之元也乎
六子卦之初爻皆主动震巽是也中爻皆以静主动坎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2a 页 WYG0044-0022a.png
离是也上爻皆主静而不动艮兑是也而静而不动者
又动之本也所以六子之阴阳动静即循环无端乾坤
不用而用六子用六子而乾坤以无用为用也于此附
明之
又动之本也所以六子之阴阳动静即循环无端乾坤
不用而用六子用六子而乾坤以无用为用也于此附
明之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3a 页 WYG0044-0022c.png
阴阳扶抑论
阳与阴在太极中本是一气既判两仪后以阳统阴然
阳未尝不根于阴一根一统原是均平无须扶抑矣至
互根互生往来出入亦至均平其间有太过不及者气
化运行之变失其中和然不过其暂变离常若会通计
之仍适均平耳圣人虽有裁成之能调燮之事亦是天
地气化阴阳偏胜之极当复均平故生圣人成其位育
之效不然圣人且不生故位之有无道能行否皆可谓
阳与阴在太极中本是一气既判两仪后以阳统阴然
阳未尝不根于阴一根一统原是均平无须扶抑矣至
互根互生往来出入亦至均平其间有太过不及者气
化运行之变失其中和然不过其暂变离常若会通计
之仍适均平耳圣人虽有裁成之能调燮之事亦是天
地气化阴阳偏胜之极当复均平故生圣人成其位育
之效不然圣人且不生故位之有无道能行否皆可谓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3b 页 WYG0044-0022d.png
之天运一治观孟子论治乱可知矣或著其道如羲文
或明其道如周孔皆是天运值乎中和圣人适生而立
德成业是以四圣人前后同揆共著一易令人明阴阳
消长递相盛衰俾进德修业常得中和也盖阴阳二者
一理一气调济刚柔损益过不及务期常如天地运化
均平之时此四圣人前民之用赞化之心而易所以作
耳后儒不知谓必当扶阳抑阴余于易通中论辨之或
诲之曰扶阳抑阴之说朱子于坤之初爻下论之甚详
或明其道如周孔皆是天运值乎中和圣人适生而立
德成业是以四圣人前后同揆共著一易令人明阴阳
消长递相盛衰俾进德修业常得中和也盖阴阳二者
一理一气调济刚柔损益过不及务期常如天地运化
均平之时此四圣人前民之用赞化之心而易所以作
耳后儒不知谓必当扶阳抑阴余于易通中论辨之或
诲之曰扶阳抑阴之说朱子于坤之初爻下论之甚详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4a 页 WYG0044-0023a.png
似不可废否泰剥复固天运之自然圣人作易实有扶
阳抑阴之意犹夫古今治乱虽亦由于气数圣人则欲
拨乱而反治再如吉凶亦有定数圣人则欲人趋吉而
避凶故见复则喜见剥则忧此即圣人之情也如只取
其均平易亦可不作矣余闻而唯唯否否是盖未深思
阴阳内各有善几恶几美德凶德耳在天运之自然阴
阳固各有过不及既谓之无须扶抑则人世治乱原随
天运即谓圣人拨乱反治非扶阳为成治抑阴为拨乱
阳抑阴之意犹夫古今治乱虽亦由于气数圣人则欲
拨乱而反治再如吉凶亦有定数圣人则欲人趋吉而
避凶故见复则喜见剥则忧此即圣人之情也如只取
其均平易亦可不作矣余闻而唯唯否否是盖未深思
阴阳内各有善几恶几美德凶德耳在天运之自然阴
阳固各有过不及既谓之无须扶抑则人世治乱原随
天运即谓圣人拨乱反治非扶阳为成治抑阴为拨乱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4b 页 WYG0044-0023b.png
也如尧之水圣人拨乱反治使禹平之可谓扶阳如汤
之旱圣人拨乱反治汤亲祷之则不可谓之扶阳祗可
谓之扶阴矣再如尧之代挚禹之代鲧可谓扶阳汤之
放桀武之诛纣以仁除暴亦只可谓之扶阴而已即以
吉凶趋避言之扶阳抑阴更非定论阳之不及也宜扶
其太过亦宜扶乎阴之过也宜抑其不及也亦宜抑乎
何以卦爻之中象数辞传不论阴阳皆以当位得中为
贵而不必喜阳忌阴耶故坤初固戒坚冰而乾上亦防
之旱圣人拨乱反治汤亲祷之则不可谓之扶阳祗可
谓之扶阴矣再如尧之代挚禹之代鲧可谓扶阳汤之
放桀武之诛纣以仁除暴亦只可谓之扶阴而已即以
吉凶趋避言之扶阳抑阴更非定论阳之不及也宜扶
其太过亦宜扶乎阴之过也宜抑其不及也亦宜抑乎
何以卦爻之中象数辞传不论阴阳皆以当位得中为
贵而不必喜阳忌阴耶故坤初固戒坚冰而乾上亦防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5a 页 WYG0044-0023c.png
有悔复固见天地之心姤亦表刚柔相遇他卦他爻不
可胜举无不类然矣惟世皆以阳为君子阴为小人所
以扶阳抑阴之见牢不可破不知坤之黄中何以谓之
君子大壮之用壮何以谓之小人泰二主三阳何以美
其朋亡方得尚于中行萃二主三阴何以反云引吉孚
乃利用礿其不专以阳为成德而欲其党同阴为败行
而愿其孤立已甚著矣然岂君子不当亲小人不当远
哉非也阴阳之中皆有过不及皆有中正和平德皆有
可胜举无不类然矣惟世皆以阳为君子阴为小人所
以扶阳抑阴之见牢不可破不知坤之黄中何以谓之
君子大壮之用壮何以谓之小人泰二主三阳何以美
其朋亡方得尚于中行萃二主三阴何以反云引吉孚
乃利用礿其不专以阳为成德而欲其党同阴为败行
而愿其孤立已甚著矣然岂君子不当亲小人不当远
哉非也阴阳之中皆有过不及皆有中正和平德皆有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5b 页 WYG0044-0023d.png
美凶品皆有邪正非阳定为君子阴定为小人也谓君
子当与而亲之小人当严而远之则是然不可谓阳当
扶阴当抑也是阴阳中皆有君子小人尤当辨也阳之
美德刚健其凶德则暴戾也阴之美德柔顺其凶德则
奸佞也阴阳之君子俱当扶小人俱当抑也如乾坤之
二爻俱为君子当扶乾坤之上爻俱为小人当抑馀卦
馀爻可类推焉如必扶在阳抑在阴也何以同人五阳
一阴辞无全美谦卦五阴一阳辞反咸吉乎试以人德
子当与而亲之小人当严而远之则是然不可谓阳当
扶阴当抑也是阴阳中皆有君子小人尤当辨也阳之
美德刚健其凶德则暴戾也阴之美德柔顺其凶德则
奸佞也阴阳之君子俱当扶小人俱当抑也如乾坤之
二爻俱为君子当扶乾坤之上爻俱为小人当抑馀卦
馀爻可类推焉如必扶在阳抑在阴也何以同人五阳
一阴辞无全美谦卦五阴一阳辞反咸吉乎试以人德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6a 页 WYG0044-0024a.png
性行谊论之为人君有阳美德如尧舜有阴美德如禹
汤为人臣有阳美德如稷契有阴美德如蘧伯玉宁武
子皆为君子耳为人君有阳凶德如桀纣有阴凶德如
周赧鲁哀为人臣有阳凶德如羿奡有阴凶德如费无
极伯噽皆小人耳于此辨之能精方可言好恶得正若不
论善恶分君子小人专论阴阳是以二气相合相得造
立天地生成万物者于中存偏倚之见伤均平之化失
中和之理此历来党祻造恶者自小人激成者本君子
汤为人臣有阳美德如稷契有阴美德如蘧伯玉宁武
子皆为君子耳为人君有阳凶德如桀纣有阴凶德如
周赧鲁哀为人臣有阳凶德如羿奡有阴凶德如费无
极伯噽皆小人耳于此辨之能精方可言好恶得正若不
论善恶分君子小人专论阴阳是以二气相合相得造
立天地生成万物者于中存偏倚之见伤均平之化失
中和之理此历来党祻造恶者自小人激成者本君子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6b 页 WYG0044-0024b.png
易因有作为君子谋而后儒为此扶阳抑阴之说岂不
有负哉故余有见于大易圣人均平中和之道而妄不
以为然耳
或曰易传云阳一君二民君子之道阴二君一民小人
之道何尝不以阳为君子阴为小人而子谓子说本于
大易岂不谬甚余复唯唯否否此下系传第四章之辞孔
子自明首二句阳卦多阴阴卦多阳之义也上古德位
不离故尊德即以贵位称之曰君子中古德位不称遂
有负哉故余有见于大易圣人均平中和之道而妄不
以为然耳
或曰易传云阳一君二民君子之道阴二君一民小人
之道何尝不以阳为君子阴为小人而子谓子说本于
大易岂不谬甚余复唯唯否否此下系传第四章之辞孔
子自明首二句阳卦多阴阴卦多阳之义也上古德位
不离故尊德即以贵位称之曰君子中古德位不称遂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7a 页 WYG0044-0024c.png
分君子小人之名一则论德一则论位此阳卦多阴以
阳为贵重在阳是有位在上者之道也至阴卦多阳则
以阴为贵重阴矣是无位在下者之道也此君子小人
乃贵贱之称非贤奸之名也夫阴阳君臣乃一定之纲
如夫妇然而未尝不相配者是以君臣之称不得不以
阴阳而分而贤奸之名则不可槩因阴阳浑拟矣况上
古不惟君臣一德而且君民一心所以孔子系此亦不
外阴阳互为轻重而已故有君贵民贱之常义未尝不
阳为贵重在阳是有位在上者之道也至阴卦多阳则
以阴为贵重阴矣是无位在下者之道也此君子小人
乃贵贱之称非贤奸之名也夫阴阳君臣乃一定之纲
如夫妇然而未尝不相配者是以君臣之称不得不以
阴阳而分而贤奸之名则不可槩因阴阳浑拟矣况上
古不惟君臣一德而且君民一心所以孔子系此亦不
外阴阳互为轻重而已故有君贵民贱之常义未尝不
大易通解 提要 第 47b 页 WYG0044-0024d.png
有民贵君轻之变义也然则大易无非均平中和自秦
汉以后君骄臣謟上亢下替无怪此议难申矣试就全
经中阴阳通复对观天地刚柔之气化象辞吉凶详求
人事同异之行藏则知贵均平而陋扶抑于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至一无二矣姑因友人摘示而叙及焉
大易通解卷首
汉以后君骄臣謟上亢下替无怪此议难申矣试就全
经中阴阳通复对观天地刚柔之气化象辞吉凶详求
人事同异之行藏则知贵均平而陋扶抑于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至一无二矣姑因友人摘示而叙及焉
大易通解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