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下集附录 第 x 页
白下集附录
教谕书
教谕书
白下集附录 第 351H 页
教谕京畿监司书
若曰水部养疴。久閒经纶之手。日圻宣化。遂拱(一作畀)屏干之权。卿无惮乎暂劳。予方倚以为重。惟卿一节。事我 三朝。详明疏通之才。足以谋王断国。介洁端方之行。足以警愞廉贪。内理百纷。蕴精神而独旺。中经九折。贞操履而弥坚。文章事业之可观。荣辱毁誉之何有。恋阙而迟回旅邸。未忍决暮年归休。闭门而潜玩遗经。寖自疏当世言议。入讲筵而多陈邃义。每须卿来。赞籍礼而赖无阙文。益隆予赏。然素志尚存于敛避。故特恩姑许以回翔。眷玆神皋。寔维甸服。理宜优于根本。责尤重于保釐。不比他藩。盖难其人。况今陵工之未乾。重以旱忧之方殷。仳离之患力役之劳。卿必谅予恫念。策应之道抚摩之绩。予欲藉卿老成。玆授卿以京畿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都巡察使,开城府留守,江华府留守。卿其秪服宠章。勉恢遗算。凡宽猛弛张之道。卿固自知。若施设区划之方。予何多诰。有可裁禀。视厥典常。于戏。三辞箕臬之除。惜未谐于坐镇。一委畿藩之重。行少试于卧治。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教谕平安监司书
若曰水部养疴。久閒经纶之手。日圻宣化。遂拱(一作畀)屏干之权。卿无惮乎暂劳。予方倚以为重。惟卿一节。事我 三朝。详明疏通之才。足以谋王断国。介洁端方之行。足以警愞廉贪。内理百纷。蕴精神而独旺。中经九折。贞操履而弥坚。文章事业之可观。荣辱毁誉之何有。恋阙而迟回旅邸。未忍决暮年归休。闭门而潜玩遗经。寖自疏当世言议。入讲筵而多陈邃义。每须卿来。赞籍礼而赖无阙文。益隆予赏。然素志尚存于敛避。故特恩姑许以回翔。眷玆神皋。寔维甸服。理宜优于根本。责尤重于保釐。不比他藩。盖难其人。况今陵工之未乾。重以旱忧之方殷。仳离之患力役之劳。卿必谅予恫念。策应之道抚摩之绩。予欲藉卿老成。玆授卿以京畿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都巡察使,开城府留守,江华府留守。卿其秪服宠章。勉恢遗算。凡宽猛弛张之道。卿固自知。若施设区划之方。予何多诰。有可裁禀。视厥典常。于戏。三辞箕臬之除。惜未谐于坐镇。一委畿藩之重。行少试于卧治。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教谕平安监司书
白下集附录 第 351L 页
王若曰畴咨畀以箕封旧域。予有眷于荒野老臣。眷西土之忧。非之朝廷夙夜之彦。起东冈之守。要籍士流标望之尊。盖必欲一试其才猷。斯不惮四命勤复。外内有时而轻重。班资何拘于崇庳。惟卿雅操恬襟。华文达识。才足以洞庶务而守之以简贞。望足以仪百僚而处之以逊让。断腕斥辛壬之党。泾渭斯严。挺身督岭湖之师。忠义是仗。既忠劳之备著。遂枋用之弥隆。文柄武权。争称吉甫穆如之颂。热官要局。不改平仲退然之风。嗟末路名高而谤随。奈半生退多而进少。廊庙之席靡暖。宁有一日之安。丘壑之志虽坚。犹结五云之恋。惟卿心欲自全其去就。顾予眷期勿替乎始终。与其虚撗(一作横)野渡之舟。未究厥用。曷若重畀西门之钥。姑责近功。玆授卿以辅国崇禄大夫行平安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平壤府尹。伊风谣弊瘼之要。前人之代草备矣。若旬宣屏翰之任。内藩之熟手沛然。卿其益殚弘猷。式承明训。勿欲辉之以明而伤于察。勿欲怀之以仁而过于慈。宜自立其大纲。无或拘于细节。精三壮之徵敛。虽减而实惠未及。何以则戎政可修。广四郡之把守。虽严而潜挖愈繁。何以则蔘蔽可杜。若夫禁边钱而峙军饷。惟在遵朝令而相时宜。他馀禀裁。厥有典宪。燕橐之清白载道。可惩畏于猾商。鹤县之遗爱浃人。庶推广于全路。简严综核。固卿
白下集附录 第 352H 页
之所优为。恢拓周通。亦予之所加勉。于戏。旧臣相继凋陨。此岂远卿之时。边事属多艰虞。姑欲得君为重。履卿兄驻节之地。应思媲美之方。体寡躬临轩之言。宜尽宣化之道。行且召矣。往惟钦哉。
白下集附录
祭文
白下集附录
祭文
白下集附录 第 352L 页
致祭文[知制 教吴遂采制 进]
维乾隆八年岁次癸亥二月乙酉朔二十七日辛亥。 国王遣臣礼曹佐郎尹光理。 谕祭于卒判敦宁尹淳之灵。唯灵古观君子。莫难贞一。谁其介立。不缁于涅。风波世运。平陂祸福。变故迭荡。我秉其植。不以时随。不挠不激。终始以之。予曰卿独。乃祖文靖。翊我兴 王。笃生闻孙。金玉其相。瑞于明庭。洞升暨兄。清貌照人。映发精英。譬彼冰壶。贮之秋月。清文绝识。辅以经术。兵刑吏事。金石翰艺。触类旁通。精能独诣。历于 三朝。靡华不扬。清规雅律。冠冕周行。予始得卿。曰自宸幄。足驻群驰。侃侃正色。霜冰之几。我独先晢。伥伥于时。积困狺噬。贼孽于戊。湖师汝抚。干戈筹策。以卿文武。长我铨衡。公忠是仗。提盟三馆。粉黻载晃。庶几弥纶。一二臣同。克殚忱恂。敉我治功。难平者事。或巇之抵。卿睹其难。有翩归袂。湍山一曲。角巾萧洒。闭户劬书。有味澹泊。屡有匡拂。尚眷 宗国。间者藩寄。勉为我作。西门之出。不几月日。言迈于潼。未遑自佚。风沙邈越。勒死于野。追思际遭。静言涕下。君臣知己。匪予言夸。所存者深。人见其华。经帷讲订。独多阐奥。学力之邃。陈不非道。召以宾师。俾辅元嗣。相
维乾隆八年岁次癸亥二月乙酉朔二十七日辛亥。 国王遣臣礼曹佐郎尹光理。 谕祭于卒判敦宁尹淳之灵。唯灵古观君子。莫难贞一。谁其介立。不缁于涅。风波世运。平陂祸福。变故迭荡。我秉其植。不以时随。不挠不激。终始以之。予曰卿独。乃祖文靖。翊我兴 王。笃生闻孙。金玉其相。瑞于明庭。洞升暨兄。清貌照人。映发精英。譬彼冰壶。贮之秋月。清文绝识。辅以经术。兵刑吏事。金石翰艺。触类旁通。精能独诣。历于 三朝。靡华不扬。清规雅律。冠冕周行。予始得卿。曰自宸幄。足驻群驰。侃侃正色。霜冰之几。我独先晢。伥伥于时。积困狺噬。贼孽于戊。湖师汝抚。干戈筹策。以卿文武。长我铨衡。公忠是仗。提盟三馆。粉黻载晃。庶几弥纶。一二臣同。克殚忱恂。敉我治功。难平者事。或巇之抵。卿睹其难。有翩归袂。湍山一曲。角巾萧洒。闭户劬书。有味澹泊。屡有匡拂。尚眷 宗国。间者藩寄。勉为我作。西门之出。不几月日。言迈于潼。未遑自佚。风沙邈越。勒死于野。追思际遭。静言涕下。君臣知己。匪予言夸。所存者深。人见其华。经帷讲订。独多阐奥。学力之邃。陈不非道。召以宾师。俾辅元嗣。相
白下集附录 第 353H 页
我三推。耕礼遹备。东观大册。义例其严。南汉遗矩。壁叠犹森。廉寒素规。贵而不失。胶漆之溷。独我简洁。江湖日多。在朝几时。谋王断国。未卒厥施。已矣斯世。何处得来。夺吾之速。邦人攸哀。伻官致酹。告我心恻。耿耿精爽。尚其歆假。
祭文[李宗城]
白下尹先生之柩。返自关西。将以今五月二十八日。权奉于盘山丙舍之后。前三日戊子。月城李宗城。谨具酒果米食之奠。昭祭于灵几之下。而丧期甫阕。中月未尽。礼不可修撰文字。情不忍徒荐觞豆。姑以数语。恸哭为诀曰。去年丧云谷。今年哭我公。天道非耶。吾道穷耶。阳无剥尽之理而硕果不遗。世有波颓之忧而砥柱又倾。暮途伥伥。谁与为程。惟平生知心之好。与晚暮卜邻之约。已矣已矣。不可得矣。哭墓陈辞。知有来日。凭棺伸哀。永毕今夕。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尹得运]
维岁次辛酉五月甲子朔二十六日己丑。从子得运。谨以酒果之奠。哭荐于康济窝叔父府君之灵曰。呜呼。天乎天乎。何祸我家。至此之极至此之酷耶。自丁巳祸故以来。小子之所仰望以为生者。独府君而已。先君之坟土未乾。而府君又何遽而弃小子乎。小子季春。往赴营中。旋节已启。巡路未得。瞻候颜色。有事新阡。不能淹留。旋即还归。而其惘然之怀。已不自胜。孟夏之间。更拟趋省。归才踰旬。急拨猝至。遽传幽音。
祭文[李宗城]
白下尹先生之柩。返自关西。将以今五月二十八日。权奉于盘山丙舍之后。前三日戊子。月城李宗城。谨具酒果米食之奠。昭祭于灵几之下。而丧期甫阕。中月未尽。礼不可修撰文字。情不忍徒荐觞豆。姑以数语。恸哭为诀曰。去年丧云谷。今年哭我公。天道非耶。吾道穷耶。阳无剥尽之理而硕果不遗。世有波颓之忧而砥柱又倾。暮途伥伥。谁与为程。惟平生知心之好。与晚暮卜邻之约。已矣已矣。不可得矣。哭墓陈辞。知有来日。凭棺伸哀。永毕今夕。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尹得运]
维岁次辛酉五月甲子朔二十六日己丑。从子得运。谨以酒果之奠。哭荐于康济窝叔父府君之灵曰。呜呼。天乎天乎。何祸我家。至此之极至此之酷耶。自丁巳祸故以来。小子之所仰望以为生者。独府君而已。先君之坟土未乾。而府君又何遽而弃小子乎。小子季春。往赴营中。旋节已启。巡路未得。瞻候颜色。有事新阡。不能淹留。旋即还归。而其惘然之怀。已不自胜。孟夏之间。更拟趋省。归才踰旬。急拨猝至。遽传幽音。
白下集附录 第 353L 页
呜呼痛哉。天乎天乎。此何事此何理。惊号大哭。心腑屠裂。承凶之夕。星夜疾趍。迎哭于安陵。奉灵而长号。则仪容已掩。无处瞻睹。穷天至痛。没齿莫泄。呜呼。府君平生。不涉于名利荣辱之途。到老自适于松楸桑梓之乡。清欢常满于一室。閒愁不到于双眉。逍遥休逸。以终天年为期。何乃暂涖西营。今又巡次绝徼之外。启手知免。而数三褊裨随身。呜呼。时欤命欤。天实为之。冤哉痛哉。发巡之后。屡承书教。而以精神之有胜无损。故不至深忧。何遽而至斯耶。痛哉痛哉。又以家事言之。王府君墓道显刻。积岁经理。而迄未就成。今焉已矣。谁可代笔。摹集府君笔。将谋揭树。而称述先君之懿德。府君告先君之文曰云相独知公之平生。而矜持太过。倘其未成。人事有变。馀人则无能知公之半。而纪次髣髴。弟犹可按实录存。以俟百世之公议。今焉已矣。谁可阐发。此皆小子不敏之罪也。悔恨何及。呜呼。世道风俗。固已一入坏弊。而老成之典刑尽矣。唯幸吾门之有府君。而其纯明之德清修之志。为一世仪则。是以吾宗望之为景星之在霄汉。日观之在泰山。一以为光华。一以为标准。而虽当世学士大夫。亦多钦仰而矜式焉。则府君之教。固自家而渐于国矣。天之不遗。实吾宗之无禄。而亦斯世之不幸。岂独小子一人之私痛也哉。呜呼。小子之不见府
白下集附录 第 354H 页
君几及半年。而尚疑其自西来。返康济之窝。髣髴见其曳杖而行。隐几而卧。及其日月渐久。而终不见府君之返也。则府君其果弃小子。而小子其不复得见府君。馀生未死之前。何以为生也。呜呼。灵辰不留。殡慎已启。杖屦如昨。謦欬无闻。攀号莫逮。穹壤茫茫。敢荐一觞。终天永诀。欲诉哀情。心神霣丧。言不能文。伏惟尊灵如临。庶鉴哀衷。呜呼痛矣尚飨。
祭文[李德寿]
维岁次辛酉五月甲子朔二十七日庚寅。全义李德寿。谨具菲薄之奠。倩人告于尹公仲和之灵曰。呜呼。吾年已及七十矣。平生交游。凋丧殆尽。其公朝私室之所与接者。皆后出少年。而尚幸兄一人之独存。惟以离多会少为恨。苟得一接席。娓娓不知晷之移而夜之徂。今兄又舍我而先归。于是乎我之穷为甚矣。伥伥乎唯心与口之相语也。孑孑乎唯形与影之相依也。终吾生如是而止。则虽欲不悲。又安得不悲。闻兄大归有日。粗叙夙昔。以侑斯爵。盖吾与伯兄。定交于甲子之岁。兄则尤雅藐。视我犹兄。而我则蓄而弟矣。自是五十馀年之间。聚散悲欢。何所不有。所幸我与兄之兄弟。后先擢第。共列于朝。位遇亦既通显矣。伯兄之子子于兄者。又为吾婿。则吾三人者。始焉张范。而终缔秦晋矣。物忌圆满。理有亏盈。丁巳之岁。伯兄告逝。昨年之秋。吾女玉拆。惟兄与我。实均其悲。湍
祭文[李德寿]
维岁次辛酉五月甲子朔二十七日庚寅。全义李德寿。谨具菲薄之奠。倩人告于尹公仲和之灵曰。呜呼。吾年已及七十矣。平生交游。凋丧殆尽。其公朝私室之所与接者。皆后出少年。而尚幸兄一人之独存。惟以离多会少为恨。苟得一接席。娓娓不知晷之移而夜之徂。今兄又舍我而先归。于是乎我之穷为甚矣。伥伥乎唯心与口之相语也。孑孑乎唯形与影之相依也。终吾生如是而止。则虽欲不悲。又安得不悲。闻兄大归有日。粗叙夙昔。以侑斯爵。盖吾与伯兄。定交于甲子之岁。兄则尤雅藐。视我犹兄。而我则蓄而弟矣。自是五十馀年之间。聚散悲欢。何所不有。所幸我与兄之兄弟。后先擢第。共列于朝。位遇亦既通显矣。伯兄之子子于兄者。又为吾婿。则吾三人者。始焉张范。而终缔秦晋矣。物忌圆满。理有亏盈。丁巳之岁。伯兄告逝。昨年之秋。吾女玉拆。惟兄与我。实均其悲。湍
白下集附录 第 354L 页
山挑灯。两宵昵昵。话不足而涕有馀。自今而思。其幽明之叙别乎。西土升谷而皋。众人所哀。我则不哀。何则人生于世。喑醷暂寄。魂气无所不至。裹尸马革犹可。何必床帷之为美。绝徼之为恶哉。若余之悲则有之。精敏之识。通鍊之才。万不一施。屈乎外庸。位虽隆而退处多于立朝。慕者虽多。犹不若谗口之溢世。盖论兄一生。山林处其十而廊庙堇居一耳。斯吾所以太息流涕。不惟为吾私而已也。前秋兄病颇深。我为兄筮之。病无忧而有王母西来之兆。我戏吾兄。兄欲效汉家五叶之帝。降王母于承华乎。相视而笑。岂意此为兄升仙之徵。而柩自极西而来乎。痛哉痛哉。近以天眷隆重。不克守杨江一曲。栖栖旅宦久矣。乞暇拜庙。又在一朔之前。敢继请乡行。兄之入地在即。而无由抚棺一哭。亦无由临穴相送。但用加麻之制。少寓至情。悠悠此恨。当终天矣。吾年已耄。几何而不从兄。兄见伯兄与吾女。尚以此意及之。俾待我于泉路也。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李锡禧]
维岁次辛酉之三月二十四日。从舅大学士尹公。巡按西关。卒于碧潼行馆。以五月二十八日。返窆盘龙山先垄。前一日庚寅。从甥鸡林李锡禧。谨赍薄具。走自汉师。文以哭诀于灵筵曰。呜呼痛哉。窃尝闻世之学士以文学名者。夷考其行。亦未必无歉焉。其得兼
祭文[李锡禧]
维岁次辛酉之三月二十四日。从舅大学士尹公。巡按西关。卒于碧潼行馆。以五月二十八日。返窆盘龙山先垄。前一日庚寅。从甥鸡林李锡禧。谨赍薄具。走自汉师。文以哭诀于灵筵曰。呜呼痛哉。窃尝闻世之学士以文学名者。夷考其行。亦未必无歉焉。其得兼
白下集附录 第 355H 页
备而并盛固难矣。厥或有文与行之俱著。而于平生出处之大节。能善其终始者。盖绝罕焉。此有宋诸贤之以范景文晚节。为尤卓者也。以小子而求今之世。若我公于斯三者。其殆庶乎。呜呼。文足以勒信金石。学足以谟断国论。语其孝友之懿。充溢乎家阃。廉介之操。模范乎缙绅。则谓之兼备而并盛非苟也。繄自近世以来。党议痼而朝著之翻覆不常。虽雅饰自好之士。类皆以趣好者之进与退。为去就焉。其不辟于爱而知恶于好者。不能一二于千百耳。若公始炳几于淫朋之中而敛晦丘樊。超然为立命之地。卒柄凿于当路之议而固守东冈。永矢其终老之志。憯锋挤石。怵以齑粉。而曾不色怖。积毁销骨。不遑黔突。而处之夷然。至此而可以观公素养之大。而其德名之无瑕。直谓之元祐完人可也。呜呼。天既赋公以温良慈惠之性。清明刚方之气。不遂畀以弥纶匡赞之权。耄期遐大之寿。数月掌邦之藩会。不能展布其万一。而卒乃皋呼于绝塞叱牝之行。名位之崇显。若无复馀憾。而实则备罹人之畸穷。此果何意也。顾今世教日下。为士者唯知利禄之可趍。而不复知义理之为何物。其一脉清议不绝如线者。实赖我公之岿然。而公又已矣。 朝廷有大事。将于何以倚重焉。后学有疑难。于何以讲质焉。使公至此者。即可以卜世运之污
白下集附录 第 355L 页
隆。独奈何乎天哉。呜嘑。以小子颛蒙。忝列弥甥。自在童丱。夙蒙奖掖。近又孤穷无告。自屏穷山。殆与世弃绝。而公惟不鄙夷之。重以数年羁栖。幸卜芳邻。数奉杖屦于康窝盘阡之间。对辄谭说古今。忘夕分宵。既悯其狷偏寡合穷馁无归。而警诲涉坎之方。示以半山之约。行将诛茅依近。为没齿之计。祗缘庸陋不能自拔于尘埃米盐之恋。迟徊荏苒。而公遽至斯。使其期拟于晚暮者。卒又大谬。从今以往。恤恤伥伥。益无复有人世之念矣。矧吾先祖经树之笔识竁之文。俱不断手。归报无辞。是亦将为不瞑之恨。区区私恸。顾奚止殄瘁之哀百身之赎也。呜呼已矣。记岁元朝。小子自桃山别公西行于寒泉之舍。一宿款款。临分公至示怅然色。曾不四易月。而今遽哭公于玄隧。伊昔之坐芬未沫。而人事之沧桑幻忽。抚念至此。尤不禁倾河之涕也。刍絮菲词。顾何足少纾衷曲。而精爽不泯。想有以鉴此悲也。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李匡师]
维岁辛酉三月己丑。关西伯白下尹公卒于碧潼巡所。未几慎返于临湍故第。以五月辛卯。永藏于盘龙山下。完山李匡师自京练巾加麻。赴哭于柩前甚哀。留观三筑之礼。先一日庚寅。为文昭祭于灵座之前曰。呜呼维公。金精玉质。渊鉴之识。冰孽(一作蘖)之节。 肃考寿考。髦俊炳蔚。淑气所翕。公亦挺出。今 上初际。知
祭文[李匡师]
维岁辛酉三月己丑。关西伯白下尹公卒于碧潼巡所。未几慎返于临湍故第。以五月辛卯。永藏于盘龙山下。完山李匡师自京练巾加麻。赴哭于柩前甚哀。留观三筑之礼。先一日庚寅。为文昭祭于灵座之前曰。呜呼维公。金精玉质。渊鉴之识。冰孽(一作蘖)之节。 肃考寿考。髦俊炳蔚。淑气所翕。公亦挺出。今 上初际。知
白下集附录 第 356H 页
顾深结。铨衡词柄。是畀是干。当变授剑。即戎监卒。文经武纬。桢于王室。和銮采齐。晋涂方阔。公忽艮趾。匪直明哲。松桂之性。到老愈辣。方底圆盖。与世乖剌。白鹤岧峣。湍水清冽。角巾归卧。松楸甘毕。曾是晚进。会是后列。曾是压陛。曾是主臬。耆旧逊荒。屡疐屡跋。沧桑贸易。世道荡汩。维公耿介。所秉如一。霜降水落。晚节独屹。士林归望。倚若溟筏。虽栖迟乎藩臬。伫登庸乎丞弼。犹未造乎黄耇。何皇天其遽夺。碧城逖而临鸭。攒虏嶂以愁郁。忽骑龙于云乡。厌棠树之憩茇。驲骑载讣。三画(一作昼)而达。家悲巷涕。若罹私怛。矧余从幼。学知最切。记始咡齐。实叩枕诀。观公运毫。天畀神逸。官奴父子。钟张欧薛。下至邕旭。英精是掇。成一家妙。儿化神没。毫芒锱铢。殿最严密。鷇㝅文祝。衙官襄黻。洗尽东人。吏陋隶劣。试我双钓。称逼咄咄。期以魏晋。许以衣钵。适蒙奖引。深愧蹇拙。往岁于湍。承教屡日。盆荷叶展。庭榴花发。奚胶浓深。蜀茧腻滑。挥洒之勌。閒以谈屑。政教礼乐。文章经术。兵农财赋。臧慝之别。瞭然中蕴。沛然坌溢。有叩斯应。触处无窒。呜呼。尚德音之如在。奄昭光之永闭。端研委兮蔽尘床。席改观兮建旌绋。干玉衡兮南指。漂金河兮西没。舍来泉之故宇。就盘龙之幽穴。练吾巾兮哭送。营魄兮震越。渍吾絮兮炙吾鸡。斤欲废兮弦欲绝。呜呼尚飨。
白下集附录 第 356L 页
祭文[沈錥]
维岁次辛酉九月癸亥朔初八日庚午。青松沈錥。谨以只鸡单杯之奠。来告于近故辅国崇禄大夫行吏曹判书白下尹公之几筵而告曰。呜呼。公之有西行也。凡爱公者多不欲其往。盖以公疾新愈。不可以远役也。虽余之心。亦不能无疑。及与公相见。窃覵于言动之间。精神运用。视平日无少损而后。向之忧疑者。至是顿释矣。公行再易月。而遽以讣至。余于是窃自伤曰岂吾与公爱之深而虑之浅。不免私意之蔽耶。复何至于此也。徐又思之而自解曰。夫所谓莫之致而至者命也。非公之疾不可行而行也。盖公之死生。自有天尔。公之十年田野。初非如洁身长往之士。所惓惓者 国事。一死酬报之志。老而弥笃。乃以既退之身。忽不觉其蹶起。重之以原隰之劳。而又不惮也。则公于死生一事。固已任运委命。要而尽吾之心致吾之义而已。其视穷绝之徼。无以异乎房闼衽席之安。世之以此而悯公者。不可谓知公者也。呜呼。时有推欲人心。与之升降。其能了然自知。终始不渝者。或寡矣。而惟公不以祸福怵于怀。不以诡遇婴于情。迹有可去则不以宠利自安而不去。事有可言则不以閒远自疏而不言。人不见其侈然自多之色。而夷考其归。终不失乎君子进退之大致。若公者其可谓有本有末。贞而不二者非耶。明足以决嫌疑于众论纷
维岁次辛酉九月癸亥朔初八日庚午。青松沈錥。谨以只鸡单杯之奠。来告于近故辅国崇禄大夫行吏曹判书白下尹公之几筵而告曰。呜呼。公之有西行也。凡爱公者多不欲其往。盖以公疾新愈。不可以远役也。虽余之心。亦不能无疑。及与公相见。窃覵于言动之间。精神运用。视平日无少损而后。向之忧疑者。至是顿释矣。公行再易月。而遽以讣至。余于是窃自伤曰岂吾与公爱之深而虑之浅。不免私意之蔽耶。复何至于此也。徐又思之而自解曰。夫所谓莫之致而至者命也。非公之疾不可行而行也。盖公之死生。自有天尔。公之十年田野。初非如洁身长往之士。所惓惓者 国事。一死酬报之志。老而弥笃。乃以既退之身。忽不觉其蹶起。重之以原隰之劳。而又不惮也。则公于死生一事。固已任运委命。要而尽吾之心致吾之义而已。其视穷绝之徼。无以异乎房闼衽席之安。世之以此而悯公者。不可谓知公者也。呜呼。时有推欲人心。与之升降。其能了然自知。终始不渝者。或寡矣。而惟公不以祸福怵于怀。不以诡遇婴于情。迹有可去则不以宠利自安而不去。事有可言则不以閒远自疏而不言。人不见其侈然自多之色。而夷考其归。终不失乎君子进退之大致。若公者其可谓有本有末。贞而不二者非耶。明足以决嫌疑于众论纷
白下集附录 第 357H 页
氄之际。而动不失其宜。廉足以厉顽贪于末俗颓靡之中。己不自以为高。位遇非不隆显。而若言展其所蕴则不能十一。言议非不清平。而若言行其所学。则不能二三。退然敛迹。俛仰从容。行藏自由。去就必审。自公而言之。不可不谓之自靖。而其所以为公者。不在于文章。不在于翰墨。又不在于才猷敏达。左右俱适也。惟以立心有定本。操躬有本末。策名以来。三十年如一日。此公之所以为公。而立 朝以后事。自有史家之纪述。至若居家奉亲。深爱达于容色。事伯氏养老姊。俱可为世法者。亦有一时士大夫之所公诵。顾何待于余之一二谈也。呜呼。记余省事来。即肩随公城南社会。余及公相先后操几杖于长者之侧。当时亦未觉其甚乐也。俯仰之间。忽如隔世之远。而公与我俱老矣。相对话旧。辄为之怆然。今公又逝。吾复与谁而说此耶。呜呼。其可悲也。公之西出。堇能扶疾而攀送。及夫柩还而不得凭。入地而不得诀。返虞而又不得迎哭于途次。疾病沉顿。人事之可不已而已者。乃至于此。呜呼唏矣。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赵甲彬]
维岁次癸亥四月甲申朔十八日辛丑。侍生杨山赵甲彬。谨以鸡酒。昭告于白下尹先生之墓曰。世趍日戾。士风全丧。奊诟矫系。如鬼如狂。公确其守。贞介端方。铁案之成。独揭彝常。皇极之(缺)。一以规匡。群呶众
祭文[赵甲彬]
维岁次癸亥四月甲申朔十八日辛丑。侍生杨山赵甲彬。谨以鸡酒。昭告于白下尹先生之墓曰。世趍日戾。士风全丧。奊诟矫系。如鬼如狂。公确其守。贞介端方。铁案之成。独揭彝常。皇极之(缺)。一以规匡。群呶众
白下集附录 第 357L 页
论。外至何妨。进退惟义。江湖庙廊。沧田百变。素履深光。秉植有素。才识莫伉。童丱敏学。世称晏杨。金石翰艺。人比钟王。在公馀事。溢世播芳。礼乐兵刑。博该明详。经邦政术。镇俗雅量。雍容绅笏。挺特圭璋。 明主所重。士类之望。晋涂崇拓。朝夕辨(缺)。忠言嘉猷。伫卒日襄。公犹捲怀。野服林庄。司马居洛。病已在床。西门锁钥。起公以强。如陜出范。若剑畀张。潼水如渊。塞山如铓。左毂升绥。部曲章皇。邦之云瘁。天夺我良。小人之福。生民之殃。中流折楫。巨屋摧梁。朝野错莫。相顾悼伤。矧余颛蒙。早游门墙。国士之遇。呜呼可忘。幄庇处撤。坠绪茫茫。余恸之切。余泪之长。逝水沄沄。日月何忙。丧算奄终。哭撤于堂。幽明负负。尚阙荐觞。百里西驰。湍上之阳。赫戏之征。邈彼穹苍。莎腓树翳。埏隧已荒。百身莫赎。修夜不旸。文以告哀。摧我心肠。呜呼哀哉尚飨。
(正宗丙辰)致祭文[知制 教李勉兢制 进]
维嘉庆元年岁次丙辰三月十五日。 国王 遣臣礼曹佐郎金裕己。 谕祭于故大提学尹淳之灵。维月之望。维春之暮。此岁何岁。予怀靡寓。怆深雨露。感旷风云。录后记旧。于十二臣。卿于其间。最著劳绩。既任 辅养。旋处宾客。启导 冲德。昕夕左右。煌煌 宝册。画日华手。教文之制。草图之写。 宁王嘉乃。锡
(正宗丙辰)致祭文[知制 教李勉兢制 进]
维嘉庆元年岁次丙辰三月十五日。 国王 遣臣礼曹佐郎金裕己。 谕祭于故大提学尹淳之灵。维月之望。维春之暮。此岁何岁。予怀靡寓。怆深雨露。感旷风云。录后记旧。于十二臣。卿于其间。最著劳绩。既任 辅养。旋处宾客。启导 冲德。昕夕左右。煌煌 宝册。画日华手。教文之制。草图之写。 宁王嘉乃。锡
白下集附录 第 358H 页
以弓马。历数当时。夫孰与京。予是曰笃。迹卿平生。 圣主良臣。名祖肖孙。志操清冰。仪比祥麟。东铨权衡。南城桢干。主盟文垣。馀事笔翰。内外猷为。指不胜计。恩谕知己。千古遭际。矜持清议。表式周行。身名俱完。世莫雌黄。颓波不挠。要津易退。在朝日少。处世时晦。飘然角巾。一人林下。清风未沫。可廉顽者。我思古人。朝暮往往。及至今日。深增怆想。兄敦匠事。侄擢庆科。一时众美。萃于卿家。非直奔奏。亦云稀贵。触事兴感。此心何既。痛予靡洎。推昔年恩。伻官侑奠。于彼乡园。旧庐白鹤。山苍水泱。精爽不昧。庶歆玆觞。
典祀官兼大祝。永平县令李宗明。
齐郎积城县监 安弘迪
祝史涟川县监 李可运
司仪平丘道察访 成殷柱
白下集附录
行状
典祀官兼大祝。永平县令李宗明。
齐郎积城县监 安弘迪
祝史涟川县监 李可运
司仪平丘道察访 成殷柱
白下集附录
行状
白下集附录 第 358L 页
行状[尹得舆]
先府君讳淳。字仲和。姓尹氏。籍海平。始号鹤阴。又号白下。远祖讳君正。高丽司空左仆射。至讳彰。入 本朝。为杨州都护府使。后五世讳忭。文科军资监正 赠领议政,海澄府院君。是生讳斗寿。领议政,海原府院君,谥文靖。号梧阴。勋德具载史。季子曰暄。八道都体察副使兼平安道观察使。号白沙。是为公高祖。曾祖讳谊之。清道郡守 赠吏曹参判。祖讳堧。笃学纯行。早卒。 赠吏曹判书。考讳世喜。司宪府持平。号三友堂。累劾权贵。 肃宗褒以汲直。 赠议政府左赞成。三世追 恩。以公贵也。妣全州李氏 赠贞敬夫人。承旨同揆之女。领议政圣求之孙。袭训法门。壸德咸备。公以 肃宗庚申五月二十四日壬子。生于汉师乡校洞里第。公生而神采丰秀。明悟颖异。甫能言。解文字。以指画为书。能成字㨾。至三岁。口授出师表,滕王阁序。一再成诵。六岁。始受学。不待劝课。沉潜讲读。未尝游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曰。吾学孔子者也。先生长者。亟称之。己巳秋。丁赞成公忧。号呼不绝声。几失明。不离殡侧。执礼如成人。才成童。一时士友。皆慕与之交。连发解监试。泮庠课制。累居前选。名声蔼蔚。
先府君讳淳。字仲和。姓尹氏。籍海平。始号鹤阴。又号白下。远祖讳君正。高丽司空左仆射。至讳彰。入 本朝。为杨州都护府使。后五世讳忭。文科军资监正 赠领议政,海澄府院君。是生讳斗寿。领议政,海原府院君,谥文靖。号梧阴。勋德具载史。季子曰暄。八道都体察副使兼平安道观察使。号白沙。是为公高祖。曾祖讳谊之。清道郡守 赠吏曹参判。祖讳堧。笃学纯行。早卒。 赠吏曹判书。考讳世喜。司宪府持平。号三友堂。累劾权贵。 肃宗褒以汲直。 赠议政府左赞成。三世追 恩。以公贵也。妣全州李氏 赠贞敬夫人。承旨同揆之女。领议政圣求之孙。袭训法门。壸德咸备。公以 肃宗庚申五月二十四日壬子。生于汉师乡校洞里第。公生而神采丰秀。明悟颖异。甫能言。解文字。以指画为书。能成字㨾。至三岁。口授出师表,滕王阁序。一再成诵。六岁。始受学。不待劝课。沉潜讲读。未尝游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曰。吾学孔子者也。先生长者。亟称之。己巳秋。丁赞成公忧。号呼不绝声。几失明。不离殡侧。执礼如成人。才成童。一时士友。皆慕与之交。连发解监试。泮庠课制。累居前选。名声蔼蔚。
白下集附录 第 359H 页
留心近理之学。请益于霞谷郑先生齐斗。先生每服识解之高明。乙酉。中监试两场一等。庚寅。除 靖陵参奉。壬辰。魁九日制。癸巳秋。赴 殿试。中丙科。隶承文院。丙申春。除 世子侍讲院说书。夏。升司谏院正言,检阅。赵公文命拟荐翰苑。陈疏请寝。升六品。该曹据例勿施。选玉堂。拜副修撰。秋。 上咎责药院。遂进退廷臣。公抗章争之。其略曰。 殿下之易置朝廷。本如奕棋之互翻。而其卒遽忙急。亦未有如今日举措。无乃 圣疾经年。涵养渐弛。应事之际。自不觉其为疾趍之迹。急弦之音欤。波荡矶激。罔念 德性之亏损。乘怒取快。不顾前后之判异。一言当意。千言皆入。一人忤旨。百人同罪。忠佞枉直。变幻无常。百度之受病。皆源于此。春间一边人之进用。其言论风旨。多出于 殿下之所开导。论人之语。不厌其峻。趍事之机。唯恐或迟。而 殿下不自反省。归罪群下。半年之内。风波再作。台司宠辱。有同小儿之呼斥。百僚黜陟。无异逆旅之遆阅。亏 圣德而伤 国脉。当如何哉。臣之事君。犹子之事亲。若其侍病扶卫之道。君亲之间。体貌不同。故斫指尝粪。在子为孝。吮痈舐痔。在臣为佞。良以恩义之分。有不能无别。 殿下以侍疾不善。再斥药院之臣。大臣进退。关系至重。而 殿下每于医人燕侍之私。辄下 严教。使大臣听罪于医人之
白下集附录 第 359L 页
口。医人即 殿下家奴。与宦妾何异。而呵退大臣。关由此辈。此路一开。其流之弊。将无所不至。语凡屡千。承 严批。违召罢。党人甚恶之。及改玉堂选。果拔公。公议骇之。后复被选。翌年冬。除江西县令。岁值凶荒。极力赈救。竟无捐脊。时有虫灾。野色无青。公亲率官属。遍境尽捕。秋乃免歉。其为治廉洁。听讼公明。吏自畏服。民皆爱悦。兴学校。劝课有方。远近多士。望风坌集。捐捧设厅。名曰广济。以纾民力。己亥正月。母夫人疾危㞃。公昼夜扶护。不解带。不交睫。进药必尝。浴身露祷。而竟遭变。士民赙来者如市。并却不受。民伐石颂清白。 景宗辛丑。制除。差 肃庙实录郎。选知制教。除侍讲院司书。时将鞫柳相凤辉。差问郎。病不赴。委官金昌集请拿就理。蒙宥。书进册 嫔教命文。有锡马典。十月。 上因赵圣复疏。有 世弟代理 命。公与诸僚上章。冀收 成命。遆职。寓松都。十二月。 上屏黜老党。 授公弘文馆校理。以改选。引嫌不就。庚子间。赵重遇投疏。请复私亲位号。语绝悖罪死。至是有赠职致祭 命。公疏论曰。重遇敢言臣子不敢言之事。尝试 殿下。情状痛恶。当初施以编配。出于 圣断光大之举。孰不钦叹。而厥后鞫问之请。虽勿听可也。今乃过加追悼。施之以万万不可之典。 殿下又再失之矣。官祭荣赠。所以褒忠奖节。岂可滥施
白下集附录 第 360H 页
于怪鬼辈哉。阉狱时。公同三司合启。请讨两宫婢及逆宦。入 对苦口力争曰。幺么宦寺。安敢作俑惎间我 世弟耶。 东宫天姿英孝。睿学已就。八域延颈。而此辈交乱至此。此贼若不亟讨。 国必亡矣。臣不得准请。死不敢退也。 上乃夬许。壬寅。陈疏。痛斥郑浩慢君陷人之罪。郑云柱倾陷朝廷之习。请查朴致远缔结交通等语。时一镜,弼梦辈。引进己巳馀党。恣行胸臆。公心窃忧之。仍极论许璧,李德培犯分悖义之说。其略曰。无母无君。并干伦纪。则己巳辛丑之人。厥罪均矣。旧防自如。新讨亟行。其不可以此罪之可诛。而彼罪之可恕也明矣。今使璧,德培辈。滋蔓则世道之忧。宁不寒心。益明今日惩讨之典。申严 先朝名义之防。尊朝廷于日月之上。诛鬼蜮于幽阴之中。疏出。镜,梦辈滋不悦。朝论遂歧缓峻之名。缓即右袒公清议者也。违 召罢。差实录郎。除北道兵马评事。由司谏院献纳。移副校理。违罢。叙拜校理。辞遆。复拜副校理。逆虎上变。 东宫有引接宫僚之举。公苍黄入来。疏陈慰安 春宫之意。仍违 召罢。叙拜修撰。移吏曹佐郎。以书进 仁敬王后尊崇玉册文, 端懿王后教命文及 肃宗大王祔庙大祝劳。并有赐马之典。兼汉学教授。差禁卫郎兼司书。违 召罢。先是。老党天纪,龙泽群不逞。缔结将相谋不轨。事觉皆
白下集附录 第 360L 页
伏诛。讨逆教文。出于一镜手。而引用文字。有不道语。诬逼 东宫。公与伯氏晚霞公。惊愕愤痛。将欲讨罪。未及发。一镜知其几。亟嗾昵客朴徵宾。发启劾公。至请削版。 上即允。人皆代怖。公则怡然。退居于郊次。正言柳绥。启遆徵宾。极言公地望才学。为侪流所推。金公东弼以谏长。上疏痛卞公受诬曰。徵宾台宪之拟实猥杂。故尹某显言枳塞。乃于入台初。挟憾狙击。搆虚捏无。恣意所欲矣。大司宪李公世最。亦疏救公。而深斥徵宾。又因筵臣陈白。黜补徵宾于塞邑。癸卯正月。始叙拜校理。违 召罢。右相崔公锡恒,户判李公台佐奏曰。尹某文艺才识。罕有其比。当此人才渺然之日。当爱惜奖拔。而全不顾惜。恣意驳击。风习可骇矣。四月。兼侍讲院文学。始疏辨曰。噫。臣所遭之罔极。载籍所无。穷奇,梼杌之目。合千古而犹不足。至以先臣之论师命者。反施于臣身。彼何不剚刃于臣。而忍为此哉。又况嫁祸善类。贻害王室等语。便同急书。臣性本拙涩。行世昧方。早晚骇机。自料有素。而亦不料他人代怒。费力销沉。乃尔憯毒也。承 温批。辞遆。九月。徵宾还。为掌令。对疏诬辱倍屣。并斥金公。是亦一镜指使也。公大归于长湍白鹤山下。日与学徒讲习。无复出世意。十月。复兼文学。升弘文馆应教。又疏辨徵宾诬。且曰。言臣者。未必其能有心目而好恶人。
白下集附录 第 361H 页
苟其恨臣欲逞者。酝酿生出于嘘炎鼓澜之中。则彼假视借听。又奚足与辨哉。除谢恩使书状官。即遆。兼侍讲院辅德。甲辰。移司宪府执义。遆拜副应教兼中学教授。移司谏院司谏。复除书状官。皆不就。六月。擢拜水原府使。右相李公光佐陈达曰。尹某文学词翰。超出凡流。而不幸有所遭。前后疏章筵奏。皆已昭暴。请令别为申饬。即速应命。公连五状固辞。李公知公自划已坚。复请遆水原。旋差实录兼春秋。以通政阶膺是任。极选也。八月。奉 景庙讳音。奔哭入城。 今上初即位。以史局任 特召公以还乡。除兵曹参知。因大臣陈达。以实录纂修志文书写事。 特命催促。陈疏辞。 赐批极温。又下 特教催促。 上又临筵询公去就。闻其上来。即 命召。开释备至。缕缕勉出。诣 阙下。拜章力辞。 特下十行 优批。勉出。时人谓三品官 批旨之隆挚。前代所无也。 召命连下。大臣奏曰。某有情势。以被罪自划。姑遆史局。俾伸廉隅。且其笔法。今古罕比。终若被罪不得写志。可惜。 上屡下教不许。后乃勉从。 命史官。出谕特召之意。公始承 命。复差实录堂上。移拜承政院同副承旨。遆拜成均馆大司成。移弘文馆副提学。公以自划玉署。再疏陈恳。俱承 温批。屡烦 特教督出。而至违十二 召。竟坐罢。即还乡。史局请叙用。还差。十二月。
白下集附录 第 361L 页
写进志石。进阶嘉善兼实录同春秋。乙巳正月。拜工曹参判。俄而。老党复进。以不言一镜事。勘罢三司诸臣。公亦在其中。台启改律削黜。 上以公常在外。 命区别。丁未七月。 上屏黜老党。授公副提学兼司译院提调。移司宪府大司宪。差实录同春秋。 特教催召。又以 孝章世子嘉礼时竹册制进。 命遆本职上来。 召旨日下。九月。始入京。除刑曹参判兼艺文馆提学。差承文院提调,备边司堂上。荐拜兼守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又兼同知春秋馆事。时朝论又歧贰。公独持正不挠。决意遂初服。连章祈免。 批语愈隆。以修事。至有 面谕之教。公不得已应 命。赐对特谕曰。史役垂毕。而世道不公。记载多漏。补阙之役。一日为急。予之畀卿。意亦非偶。是日 恩礼备至。公感激承膺。 上甚喜。以 世子嘉礼教书书进,竹册制进。并有锡马之典。兼同知经筵事,典设司提调。移拜吏曹参判。司直金有庆疏诋史事。 上察其诬。 命黜。公疏辨曰。臣之所任。不过补遗。两存是非。别付篇末。以备参考而已。顾于前人已卒之书。何尝有一毫关涉。而彼乃指谓追改诬罔甚矣。 批以金有庆疏殊极骇悖。何足挂齿为 教。入侍奏曰。京各司久任。既有成 命。欲行此法。莫若禁守令之数遆。请仿古制受由图遆之律。面看交代之法。各
白下集附录 第 362H 页
别申饬。又曰。黄海道文山镇所管岭隘宫房折受处。请 命还属本镇。仍陈岭隘形胜设镇本末。又尝奏曰。法令渐弛。贪吏之负赃在囚者。亦不以法绳之。其何以惩砺颓俗乎。诛锄贪虐。使不得放肆。外方诸阃之节约有裕。别储军需者。令报备局。使后来者。不敢放意染指焉。 上皆称善许施。又曰。宫房拆受税入。自本邑收纳。令地部勾管。从实数画送。则可以省弊。事系宫房者。 殿下临筵之时。固欲许五僚之争论。而及其燕閒之日。近习便嬖。左右讦诉。则终有所挠改。此臣之所忧也。疏请抄进 肃庙善政嘉训。以尽继述之道。 批语极优。戊申正月。入奏曰。近来百隶怠事。偃便成习。公务积滞。诸司之官。并令逐日赴衙。卯仕酉罢。当日公事。当日了当。则必有目前之效矣。常参。是 祖宗朝旧规。而近多停废。自 上亦频行。以饬群下焉。 上是其奏。时北咨以荡涤债银事。辱及 景庙。才送使。又以边民犯越事。啧言悖慢。 上召大臣及公。下询虏情所在。公对曰。我 国为彼▣人百年礼待。一朝辱言无端相加。盖七万两债银。虽曰荡涤。犹有宿怒。随事闯见。议处二字。显示生衅之意。此不过罚金之计。 上曰。看得甚详。翌日入侍。又曰。今此诬辱。臣子无一人出争。则彼中亦将谓何。依 仁庙时事。送使辨诬。臣当随往。竭力为之。后领相
白下集附录 第 362L 页
李公光佐引对请行曰。尹某曲尽事情。深透骨髓。朝臣无出其右。若与同行。事可谐矣。 上曰。只送大提学必优。为拜公为陈奏副使。移拜汉城府右尹。迁刑曹参判。适入对时。有和顺翁主治官事。遂进戒曰。服用器物太奢。则非享福之道。以此训诲。以俭立本焉。 上嘉纳。移户曹参判。三月。畿湖逆变起。公请把守津渡。诇察非常。且讲备御之策。 上从之。特授承政院都承旨。与领相协赞谟猷。悉中机宜。军书旁午。少无底滞。 上亦每事必咨焉。时贼兵陷清州。杀帅臣。急报至。都城波荡。 上命公晓谕。人心遂定。 上忧王师出征有日。未闻捷报。公奋然请曰。臣当赴征。择精锐。守岭隘。督将士讨贼。 上惜其出外。领相以公素暗地势。请许之。甲戌。 命拜监护诸军使。位在都巡抚使上。 赐节钺密符。谕书曰。持此督战。进一步者赏。退一步者斩。受 命即行。入辞曰。计日。王师已与贼相遌。而昨日风气。似交兵之象。利在王师。不日必有吉报。愿坚定 圣意。勿为去邠计。 上然之。所经诸营。宣布 德音。慰谕将卒。激以忠义。军心感悦。一倍贾勇。及到竹山。都巡抚使军已平诸处贼。公闻岭南贼势鸱张。将踰越八良峙之报。驰往沃川。与都巡抚使议。公路进兵。合势讨贼。 上语大臣曰。监护使为讨岭贼。前进湖南。其慷慨可尚。都巡抚使。引大
白下集附录 第 363H 页
军向岭南。公领继援将朴东枢。向湖南。便宜行事。凡筹策指挥。皆合节度。行至全州。岭贼又悉平。公即还朝。闻逆贼赵鋿。憾公前主弘文录。不得与。至诬引。替纳符节。泥首金吾。 上即令勿待命。又 命史官。出閤待监护使。即为偕入。及入对。 慰谕备至。公悉陈军事便宜。皆许施。拜右尹。移吏曹参判。五月。擢拜吏曹判书。铨郎朴师正。以政注微事。疏斥。 上黜补师正。俄因吏参金在鲁疏斥。陈疏辞。 上别谕勉出。七月。兼管备局有司。 上亲政于鱼水堂曰。此堂开政意。卿等知之乎。公对曰。见堂名。岂不知 圣意乎。君臣际会。如先主之于孔明。方副此名矣。 上曰。擢卿冢宰意。非偶也。遂下 手书宸章。公擎纳怀中曰。臣当打破色目。收拾人才。而臣见识浅短。不知人而误用则有之。若知不可而有一毫用私。则臣不敢为也。公感念 圣教。择守令。勿论名色。唯才是用。选初仕。以文行最著者。不为安排互对之套。人皆称其至公。政毕。 上赐法酝。 恩遇甚隆。俄而。户曹参判郑锡三惎公曰。荡平饬励之日。其所差除。不能摆脱色目。至以心不坚确。私意横流等语搆捏。 上曰。予知其决非有私意。公即日出城。大司宪朴师洙请汰新除五邑守令。欲实锡三言。 上不从。公又转向郊外。 上别谕开释。命勿捧辞疏。右相吴公命恒。奏曰。吏判为
白下集附录 第 363L 页
国之诚。有过人者。向来变乱初。已为 圣明之所俯烛。且其处心行己。未尝一毫为非者也。今锡三同侍臣请言其病痛。锡三有轻脱自用之病。且话头太过。政注之间有可论。当直说其事之为非。而至举本源之地斥之者。极非矣。此事决非相规意。若 下询锡三。必不敢讳其本情矣。此时如吏判者。不可易得。开其县道封疏之路。仍赐开释。使即上来。重臣亦相继伸辨。 上教又缕缕。仍 命即捧县道疏。 优批勉起。后锡三入侍。忽然奏曰。臣以论吏判。被诸臣妄言之斥。而私意横流等说。臣亦自知其妄率。宜各别勉出。 上责令自反。金公东弼曰。刺论冢宰。事体不轻。必欲出位而言。十分料量。始宜发口。今反以妄言引咎。又请勉出。何其不审而易言也。 上促命上来。公陈再疏曰。臣与宰臣。数十年旧契。大政之前。亦尝屡遭过访。齐论政注。保举郡拟。其他言议。宁见其忧于人未见。有咎责臣时。则犹以朋友处臣也。曾未数日。居然求对论臣。其所为言。若不出于同朝之规勉。而凛凛乎以君子攻小人。倘宰臣果有间然于臣。即其性坦言敢。必不容忍含蓄而苟为诩诩也。然则臣之千万罪过。必是顿悟于一时恍然之顷。愤发于公正。忠激于刚果。汲汲于为朝廷去恶。而不复以朋友处臣也。初筵之奏。论断心术。若不可一日厕迹于朝端。
白下集附录 第 364H 页
而其后筵对。反自附于交勉之义。则紧缚缓挤。何其前后之戾也。 上优批洞释。锡三对疏诬捏。比前愈甚。盖深怒公疏中。保举郡拟之语。且不悦公者。知 恩渥不替。或虑复入。为此排挤计。而 上又洞烛。诲责锡三。公不与较卞。连疏陈恳。 批略曰。卿心予已昭烛。若以一毫私之一字疑卿。初何授冢宰。但一向相持。非礼使之道。特许所辞。以解卿不安之心。若此而不为上来。反孤体卿之意。除汉城府判尹。公时为冬至正使。 上又以使事。 别谕催召曰。郑锡三之病痛。通朝之所共知。在上之人。亦已昭晰无馀。尤不当一向过辞。公陈疏辞。九月。遭仲姊丧。上来。 上闻之。 教以欲面谕。荐违胥 命。 上连召不已。不得已出肃。 上命史官。传以引见之意。又 命史官。更出閤与之同入。及入侍。 上开释勉留。谆复不已。拜议政府右参赞。以文衡。四违诫牌。大臣劄请罢。旋因特叙。还仍正使兼备局堂上,掌苑署提调。十一月。辞 陛出彊。 上赐对勉谕。公进戒曰。 殿下圣德仁明。孰不钦仰。但工夫未至于知止至善之域。仁之弊。溺于爱。爱之弊。至于弱。明之弊。流于察。察之弊。至于小人。君当如天地之大。务存大体。故司马光以仁明武三字。献戒于其君。臣亦窃付此义。 上嘉纳。差承文提调。前以清债犯越事。辱 国。此皆由于商译赊
白下集附录 第 364L 页
欠之致。公到栅门。严防潜商。罢还团练使。凡辎重。皆以雇车载去。后遂为故常。入燕。即具由揭帖。痛陈边土冒禁负次之奸弊。雍正大喜。褒谕加厚礼。仍以逆乱讨平。别赐锦缎书籍及犒银万两。赏赐之物。尽散于员译及驿卒。不取一个燕物。汉人秀才称叹曰。白下先生。清如伯夷。道除知中枢府事,工曹判书兼管备局有司。己酉四月。复 命。奏曰。黄州城池改筑。极坚固可守。但旧有堑壕。今皆废堙平地。城无堑。何以御贼。城底有大川。若引以为堑。大有赖。请饬帅臣。宣川佐岘极险绝。筑城防守。虽飞鸟不能过。清江万户。令升佥使移镇焉。 上并可之。掌令朴来羽以受犒银疏斥。 上以大不晓事斥之。副修撰权赫。又以书给笔迹于十三王。疏诬至甚。 上削黜赫。荐拜南汉守御使。陈辞疏。兼暴来羽,赫疏。 上屡以 特旨敦勉。胥 命不出。大臣以颓朝纲慢军纪。请罪。不听。 命曰。有下教言。守御使牌招来待。公诣 阙外席藁。 上教。又极严至。 命史官。出往招来。公迫 严命。入侍。 上慰释甚切。对曰。臣于向时遭罔极之言。 景庙数三年间。为废弃人。 殿下临御后。连有宠擢之 命。自矢于心。毋负 殊遇。反遭咫尺欺君之谤。奉使入燕。粗效往役之义。人言又如此。臣既无展布之期。宁退去修身矣。 上命承宣取密符。即席 授
白下集附录 第 365H 页
之。兼知经筵义禁府事。移刑曹判书兼缮工监宗簿寺提调。宋寅明请铸甚力。 上曰。刑判不可。予所信。刑判也。湖南道臣。请寝乾止山折受。屡下未安之 教。公奏曰。无复以此介意。 特命还寝。有光 圣德。 上曰。卿言出于爱君之诚。予自今决释其事。折受亦为还寝焉。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八月。 上以金昌集,李颐命,李健命,赵泰采四人分等事。 下询诸臣。公进曰。 圣上以卿党。亦有一镜,虎龙为 教。窃恐 日月之明。或未 下烛矣。一镜则臣初不知面。往李真儒所。一镜来议疏事。臣以为此时陈疏。有患得失之嫌。力言其不可。坐中人有以臣言为可者。一镜咆喝不已。臣遂下乡不参。 上教中割名重臣。似指臣。而本无割名之事。未久。局面换易。一镜大肆气焰。臣以玉堂。欲疏论。徐命均止之曰。一镜于政厅。辱君甚至。塞铨拟嫌疑之际。决不可言。臣果寝之。而一镜前后以隐语诟辱臣。缓峻名目。由是而出。其后教文出。臣见而觉之。犹不能以四字。断其凶心矣。及见教文付标处。有惊心文字。臣兄弟心忧之。以为若置此人。 国不为 国。言于领府事李光佐。亦以为然。答以持峻论者。心虽无他。犹不能自拔。若径斥之。则必多随去者。就其中。晓谕拔出。然后方可罪其人。又曰。吾先败去。则谁制一镜乎。后金东弼为大司谏。臣
白下集附录 第 365L 页
兄曰。能论一镜否。东弼曰。吾将为之。以移拜承旨。未果。臣兄又欲以玉堂。入讲筵。极力论之。一镜知其几。嗾朴徵宾劾臣。故臣兄亦不得言。东弼复为大谏。疏救臣。遂论一镜。仍及教文事。臣与一镜为仇敌实状如此。至于辛丑联劄时。臣适与赵文命,显命。同在 阙中。臣以谓 君上即位元年。代理何等重大。苟有不可不代理者。大臣当自请对直请之。岂可使微官圣复。先尝试。既请罪圣复。宾厅求对。一日三四启。又为庭请是。则似欲力争。俄而上联劄。亟请节目举行。旋因故相臣赵泰耇请对。又与随入请收还 成命。臣谓显命曰。今日若不尽分。臣节安在。既庭请何为联劄。既联劄。又何心请收 成命耶。两日之间。三变其事。天下惟一个是而已。庭请是。则联劄非也。联劄是。则收还 成命非也。观此其心。不纯于 景庙。亦不纯于 殿下矣。大臣之节。当招麾不移。而举措如此。人安得不疑。又安得无罪乎。又曰。乙巳间。见赐谥设院。少论中人。皆有愤心。丁未秋。遂施追夺之律。臣意亦以为非过。盖追夺非一律。而其中二人。虽有间。既死者。无追夺以下之罚。故用律同矣。宋寅明每言减等事。臣则以为追夺非过矣。今若减等。诚恐无益于荡平。而徒令刑政颠倒矣。自乙巳。至今五年。 处分三变。安知此后永为金石之典耶。从今坚定 圣
白下集附录 第 366H 页
志。更思将来。十分审处焉。差 肃庙宝鉴纂修堂上。九月。行南汉城操。公创造千步铳。自发弩。而旌旗器械皆一新。军中精彩顿变。及其组练。严号令。信赏罚。大飨士卒。军情莫不欢悦。十月。兼知春秋。 上痛党习。闭閤不许。入诊议药。公以纂修事。请对进曰。 殿下以此警动群下。或有奉承者。此非旧习真能消融。特其暂时耳。若以至诚为之。未有不孚感矣。 上即许引接。又奏曰。 先朝五十年事业训谟。可特书者不可胜数。至如礼论斯文事。恐为起闹之端。 上曰。此等互争事。不必载。 上手书凡例 亲授。公兼内医院提调。除议政府右参赞。掌令申处洙以宝鉴不录斯文事。发启诬诋。 上大怒。召处洙严责。特窜甲山府。即发配。大臣劄救处洙。 上不从。命加栫棘。公即出城。纳符至再三。辄即还 授。促令还入。 特命宪台一并罢职不叙。以规避公启。不即停论故也。有一新台。再违召引嫌。亦 命削黜。公陈疏辨之。 优批命出。后一大臣阳为公请遆修任。又一大臣请改内局任。 上曰。以私家言之。为父兄文字既属于人。而更付他手。非重事之道。内局自有副提调。皆不许。庚戌正月。以药院有 召命。严教连下。 上候又未宁。遂承 命入诊。 上下教缕缕曰。渠辈诬辱卿。然后可使他人当之。而成其所欲故也。于卿宁有可嫌。
白下集附录 第 366L 页
不以修堂上招之者。乃曲为卿地也。二月。 上幸 宁陵。还登南汉。问山城形便及往迹。公对如响。 幸行凡事。皆自守御责应。而公之区画经纪。一无欠缺。 上赏赐厩马。除知中枢。还京后。 上令与南汉试才御史偕往。公以所遭辞。 上又开释。公退陈疏。人命还给。督往试。出南汉。即还复 命。以元山,安眠岛折受防启事。进戒曰。昔宋仁宗时。杜衍为相。每于内降之旨。多有封还。 殿下亦于内司事。十分参量。果如仁宗。诚为美事矣。 上颇不豫。移拜礼曹判书。奏曰。 祖宗朝培养人才。靡所不周。童蒙有教官。幼学有四学。生,进有太学训诲课试。而四学,大学设行学制。升补通读。略存旧规。教官全不训蒙。每当礼讲。临时求得若干童蒙。塞责应讲。而该曹之废阁礼讲。又多年。臣方申饬。每月三讲。而教官之不能多率童蒙与不善应讲者。草记汰去。以饬励之。 上从之。五月。拜平安道观察使。陈疏固辞。 上以庙堂出外。亦不可许。公遂还乡。未几。除知中枢兼内医院校书馆提调。以药院累 命催促。因赫复疏侵诋陈疏。承开释之 批。移右参赞。时 王大妃有患候。药院方并直。公罔夜上来。直宿四日。 王大妃升遐。 上问散发礼。公对曰。 仁宗王妃丧。先正臣李滉以为当服嫂叔服。奇大升以为当服继体服。滉叹曰。非明彦则
白下集附录 第 367H 页
吾几为天下之罪人。然今则似异于甲辰。散发元非古礼。 东朝在上。亦为拘碍。 上又问左右袒。对曰。诸侯大夫及贵人无袒矣。八月。移工曹判书兼判义禁府事。升阶崇政。又兼承文司译提调,知春秋,刑曹参判。金有庆提史事。复疏诬䛼。 上严批。还给。公疏辨曰。有庆觅来前代改史中昏乱之辙。至比朱墨史。驱人于蔡卞之徒。而兀然自居以元祐君子。噫。君子与小人。自有后来公议。非张口自名之所可揽取。远掩谤书诬史之追改。近置 仁祖,肃考之已事。拈取绍圣后一着。以迫辱人为快。无乃党习成性。不省公私之所在欤。抑百代难诬。恶其非是两存欤。 上以不忍祛旧。语不顾焉。只欲诬人。当付一哂为 批。时诸臣皆以加铸钱为请。公独曰。诸臣皆言铸钱。则遍及于民。今尽散全罗一道米。而米不贱。铸钱数十万。岂可使八道钱贱哉。军布大同。如以纯布捧之。 国无损益。以钱代捧。故民间钱货。由是绝贵矣。今时贵时贱。 国家不能主张。宜执轻重贵贱之权。先自不用钱。古云。陛下三十年不言钱。今 国家若十年不言钱。钱自贱矣。即今米布甚贱。钱则甚贵。行钱已六七十年。而不能救此弊。只略铸钱则不可。 上是公奏。以金吾兼任。辞遆内局。判府事李宜显摘抉公辨金有庆疏语。陈疏斥公。公即日出城。屡违 召命。陈疏
白下集附录 第 367L 页
辨白。略曰。大臣拈出臣疏中语。至以归于何地为言。臣疏所谓远掩近置者。盖言其古今改史。多有盛世事例。而必觅极恶题目。驱人于宵小之为。无理而已。藉使臣直斥初史。前代史述之谓诬谓谤。多在论人事之间。则已不当引归于重处。又况臣言之初无指拟也哉。 批略曰。本无他意。业已洞烛。大臣引咎。诚涉意外。以金吾逐日再 召。不进。陈疏乞解。 命还给。下 严教。遂造朝。兼知经筵。十一月。以哀册文制述书写劳。有加资 命。升阶崇禄。遆金吾兼管备局有司兼经理堂上,司宰监提调。辛亥正月。 上以备局防启加德岛宫房折受事烦琐。多有未安之 教。公进曰。臣果防启。而统营只收加德青鱼税。为八战船修补资。今若许宫房。其弊将至于马岛。而尽属之矣。柴山亦然。宫家必欲多占。而适足为下辈罔利之资而已。渔箭,柴山。各有定限。一如古制。则易于奉行。而民不受害矣。此虽细事。其为大德累不小。夫德贵涵养。言贵容受。 上能加意涵养。以至天君澹然。物来顺应。则虽有言逆耳。亦不自知其烦琐矣。臣待罪水部。有年矣。所谓其人贡物别单减下者。其中细书成文。似是 御墨。是岂人主所可留意。内司各宫房书启手本之上关 睿裁者。近甚烦。此盖由于宫差之滥黩。而未闻有烦琐之 教。庙堂之防启。反以
白下集附录 第 368H 页
为烦琐。臣所慨然者。 上嘉纳。公陈渔箭杙木之弊。仍曰。若使宫差。知庙堂之可畏。如汉相之致邓通。必无是矣。上下不敢闻之 教。大臣诸臣。开释以达。 上亦悔之。呈遆本职。三违试牌。坐罢。旋叙。以咸镜道科。别遣重臣。辞 陛时。公请归路往浴平山温泉。 上赐药物以送。兼司译提调。除判敦宁府事。差备局堂上。仍经理堂上。移右参赞兼判义禁。 特旨差迁 长陵都监堂上。五月。公自北还。以实录修劳。有赐马典。遆金吾。出 山陵。遆参赞。八月。复除左参赞。九月。以 山陵劳。有赐马典。移判敦宁。 上幸 长陵。 特教判敦宁。最练习使陪从诣 陵。 下教曰。判敦宁监蕫之劳。当加资。以崇品太多。只命锡马。听其言。见其事。深用嘉焉。所命熟马。即面给。以懿亲限。尽辞遆本职。旋除判尹兼知经筵。尝陈燕贸之弊曰。向自申严八包之法。银货入去者既少。锦缎出来者无多。故境外无滥杂之弊。国中减奢靡之风。此不可挠改。各军门旗帜所用。诸上司药贸不赀。而所折价。反不如市上贸用。徒为商译牟利之资。三军门则参酌许之。其外一切防塞焉。 命施之。因投匦之谮。屡辞。至翌年春。始遆本职兼观象监提调。尝于讲筵。 命公前进曰。卿之不入备局。何意。向日事。于卿兄弟。更无可嫌。设有其人。岂疑于卿。而既无其人。尤无
白下集附录 第 368L 页
可言。卿之聪敏才识有馀。而清之一字。是卿病处。虽夷,惠之清。过则失中。卿之受困。亦由于清之过也。向者下教。缘于方寸所伤。辞气诚过。若以此。更不欲从仕。则诚不可。自今日。往备局。公以佩服承 膺为对。 上询问湖西赈政。公曰。王政非但为一时之急。宜思长久之策。盖赈饥之法。有土饥民。则以还上谷分给。无土流丐。则守令除出月廪。或以他道料理而赈之。近来吏道。以要誉为主。凶岁则还上谷全然不奉。赈资专恃于国家。经费之划给。发卖还谷。立本取利。谓之自备。以自备多少。褒启论赏。以此还谷日缩。自备谷渐多。以为白给。若值连凶。何以继之。在前守令。虽有自备谷。嫌于自衒。隐而不闻。近来恬以为常。风俗如此。实为慨然。今民习大变。非白给辄怨怼。将至于打长吏。其弊莫非出于要誉。唯当振纪纲励风俗。使小民知有守令。守令知有方伯。方伯知有朝廷。庶有得于挽世道之要。非徒为凶岁之忧。 上深然之。后累举是奏。而称叹焉。三月。请浴暇还乡。除左参赞兼判义禁。陈疏遆金吾。以 景庙实录修劳。有锡马典。差承文提调。遆参赞。六月。以在外诸臣不赴 国祥。辞旨极严。 命考汉唐律。公扶疾上来。胥 命金吾。至九月。始 命诸宰并削黜。十二月。始叙拜咸镜道观察使。上疏。洞陈前后所遭及处义之由。 批
白下集附录 第 369H 页
略曰。世道陷溺。搆人陷人。作为胜事。岂不痛骇。虽然。此等之世。此等之言。若自划朝廷之上。其几有人。而适中其计。卿岂不量。噫。予之任卿不薄。故媢嫉之类。甘心于卿。匿名上言。此等搆诬。本非二也。镇世道用人之道。决不舍卿。累下 特教催促。公再疏辞。癸丑正月。有三疏勿捧之 命。又下 备忘。开释严责。以陈吁路塞呈病状。 上回谕甚恳。使即上来。承面谕。公被 勘为期。坚不起。大臣请许遆。以伸廉隅。 上曰。惟才是用。聚精会神。舍此人。岂不可惜乎。入京前。决不欲许矣。后 上谓大臣曰。向者下教。似涉文具。殊非礼使之道。不可只遆而止。罢职。后大臣请内局提调。以晓解医理者差出。 上特命叙公除之。陈疏辞。 上严教催促。会因 大王大妃患候。得遆。拜刑曹判书。又遆拜判敦宁兼内局提调。 命催促上来。七月。兼艺文提学。时 上候未宁。 中宫有患候。至设议药厅。公急上来入诊。 上喜甚。勉留至恳。公辞遆提调及判敦宁。及 中宫患候平复。以劳有加资。 命升辅国。陈疏辞。不许。后因台启。还收加资。代以熟马。面给差备局堂上。兼管良役。兼校书馆提调。八月。除刑曹判书。为营赞成公缅礼。陈疏请暇。以入侍当下教为 批。昼讲。 下教曰。是欲绐我而不来也。过事后。即欲上来乎。公毕陈私恳。 上以临时许由
白下集附录 第 369L 页
为 教。后又请行。上曰。卿言复来。则当许之。公对曰。 国家如此。何可迈迈乎。若遆内局。私分可安。 上曰。遆任则失之易。必上来乎。朝廷甚少人。欲为国留之。今不得已遆副。须即上来。不然。非诚实道也。十月。过缅礼。以 庄陵表阴书写催促。陈疏辞。差宣惠厅堂上。除左参赞。 上语大臣曰。顷日药院之许遆。实出曲轸之意。下乡时问其来。则以来为达。故予已信矣。其在忠事之道。岂可告君以来。而终不来乎。大臣请催促。 上曰。催促则有若不信。置之。公感激前后谆谆之 教。即还朝。俄因 命荐文衡。以四过之前任。不可替当为奏。坚不应 命。台臣疏论罢职。复还乡。旋叙仍宣惠备局堂上。兼管良役。兼校书提调。甲寅正月。兼知春秋。以 长陵防川处往审事。有 旨催促。陈疏辞。除礼曹判书兼艺文提学。北咨以犯越。又辱 国。为撰送回咨。 特命催召。不得已造京。兼判义禁。又累承 严教。迫而后出。六月。入侍儒臣。奏曰。礼判过使行查对后。欲还归矣。朝家专在得人。而礼判曾经冢宰。岂可任其还乎。昨以北风章进讲。实有为 朝家惜去意也。 上命进前。委曲宣谕。复演过于清之 教。反覆言之。且曰。辛丑秋。予自私邸入阙。师从后来。卿曰。师来当起。造次礼节。必欲为予而尽。予甚嘉叹。至今不忘。卿之欲去者二。一以国势无
白下集附录 第 370H 页
有为也。二疑予心及罪戾也。然而今日时势。不至危乱。世道危险。虽或驱卿于大戾。予岂致疑于卿乎。对曰。臣之所遭。实为罔极。而 圣上辄加涵容。深 恩厚泽。无异再生。岂敢为便身之图。而在职辄有人言。欲留而不能留。 圣明或以一军衔处之。当时奉 起居。少效忱诚。而若以职事责之。终不可留矣。 上曰。予岂不成人之美乎。所带诸任。特并许解。而此非使卿永作休退之意也。旋差备局堂上。九月。再典文衡。陈疏固辞。 赐批极温。 下教勉出。兼内医提调。除知中枢。乙卯正月。移工曹判书。以 元子册封事。为考出实录。奉 命往江华。兼冰库提调。议定 贤嫔宫册号。差玉印都监堂上。三日制有 命。违三 召。特罢。即还乡。 上语大臣曰。所处分非特久不解者。不必下乡之意。使之通谕。旋叙拜判尹兼奉常寺提调,差备局堂上。又兼内医提调。陈疏辞。不许。屡 命催促。至有遆本职。以为进身之 教。四疏力辞。 命罢职。八月。叙拜平安道观察使。陈疏辞不许。又 下教。使之数日内。辞朝。再疏辞。遂遆。拜知中枢兼奉常寺提调。移左参赞。辞遆。选辅养官。陈疏辞。 批以虽辞他职。岂辞此任为 教。遂入京。除工曹判书兼尚衣院提调。差远接使。玉堂以辅养 元子。上劄请留。丙辰正月。三典文衡兼 世子左宾客。差 世子册
白下集附录 第 370L 页
礼都监堂上。即辞遆。议定 世子名字。兼判义禁,知春秋。移左参赞。遆拜知中枢兼知经筵。以 世子册礼竹册文制述。有 赐弓赐马之典。四月。 上特命公入侍。公留疏告归。首陈 世子蒙养之道。继论泰采,健命复谥事曰。臣当己酉 处分时。历陈其一夜之间三变举措。其心所在。既不纯于庭请。亦不纯于联劄。则 圣教以臣言为是。夫今日所复之谥。即乙巳所谓四忠之忠。臣未知不纯于 君上者。果可以为忠乎。噫。此段关系。天经地义。当日 处分之不复祠谥者。盖谓其当事不尽分。而伊后形诸 命题。守如金石。岂知猝然挠夺于片言之间。将见继起之论。益无所顾忌。如臣平日之显斥其非忠者。适会待罪于太常议谥之地。乃以告退为诿。终不能一言违覆。则负 殿下也。负夙心也。臣岂忍为此。噫。三变之为无理。即可质于天地矣。况其时劄上之后。曾不崇朝。未及承批。而忽复随人疾入。仆仆引罪。恳请还收。噫此事何等至重。而倏忽变化。判若二人。其于联劄。岂不相反。而犹至今冒上劄之名。有若守一义死生以之者然。重可骇也。此而不论。何能令为人臣反覆无纯心者惧焉。临行耿耿流涕言之。深留 圣意于正名繁缨之义。以之尊 国纪。而严后戒焉。 批曰。前后处分。各有弦韦。虽许复谥。岂更设祠。末陈此事若决
白下集附录 第 371H 页
去就。亦涉太过。以擅归罢。五月。叙拜知中枢。移刑曹判书。 上秋幸 思陵。祗迎于杨州路左。 上使掖隶临问。仍 命随 驾。陈疏引罪。复寻乡路。 命罢职。旋叙除判尹兼判义禁。丁巳正月。连除工曹判书。不就。 特除平安道观察使。盖出外补之意也。 特教催促。又因敕使之来。 命当日辞朝。时以晚霞公病革。不赴。备局启请削职。未几。 特命给牒。仍叙拜刑曹判书兼判义禁。旋递。复拜刑曹判书。 上特有 召旨。其所筵 教。恳恻隆挚。夐越千古。封疏陈恳曰。知己相感之谕。其兄不在之 教。不觉失声长恸。方寸崩绝。呜呼。士为知己者死。臣虽至迷蠢。岂昧斯义。然常病者畏动。屡踬者怯行。藉欲忍痛而思动。强踬而求行。其如百椎交下。报效无地。而戕身败名。上累知顾之 圣鉴何哉。今虽欲追臣兄未究之志。报 殿下罔极之 恩。其如不自量而妄进。徒丧丘壑之初心何哉。承优 批。兼济用监提调。七月。以病状遆刑曹。旋拜礼曹判书。又陈疏恳辞。 上颇未安。有 严教。公闻 却膳之报。及到城外。已 命在外诸臣并罢不叙。而 备忘中。以外似无党。表里不同。暗地起闹。自作龃龉。为公罪矣。时李公光佐复为领相。请召用公承宣。又为公陈白曰。表里不同等教。即宵小之题目。是岂一毫近似乎。后以自作龃龉。迟回郊
白下集附录 第 371L 页
近改下。仍 命叙拜左参赞兼左宾客。入参广谕。 上顾公反覆 慰谕。且曰。予年已晚矣。辅导元良。责在卿等。予以一杯托三尺。须知此意。公备陈自靖之义。仍进戒曰。 东宫诞生时。臣撰颁教文。以燕翼为言。盖有讽意。向来 却膳。虽出祛党之苦心。然诸臣若无状。流放窜逐。未为不可。奈何为此过举哉。兼掌乐院提调。拜守御使。陈疏辞。屡违 召。 上下教慰释。再违 召。以将臣事体自别。又 下教诲责。宪臣。以此论罢。旋叙。还差备局堂上兼内医院提调。除工曹判书。 上询公所主。仍 命承宣曰。却膳后工判之一向在外。诚过矣。况有保护义。申饬上来。兼掌乐院提调,左宾客。十月。兼承文提调。备局禀定湖西京畿灾邑减给事。公陈所怀曰。我东身役为痼弊。至于大同减给。只为富民幸。贫民则不知。而徒缩经用矣。今欲为实惠。则身布全减可矣。而大同宜防塞。 上是之。尝奏曰。近年以来。或犯 国法。关系不轻。或入赃罪。执捉分明者。及其拟律。至于全释。被罪亦不过徒配而已。虽以殿最言。外方则犹有黜陟。内则六卿。虽不治。 殿下何以知之。中国则一番降官。终身废痼。故人皆畏服。 我朝则昨日窜黜。今日依旧用之。 国法安得严重。人心安得畏服。用法之初。当审慎。窜黜后不至销刻。纪纲庶振肃矣。又曰。窃瞷 圣
白下集附录 第 372H 页
上固仁矣。而 殿下人情太胜。故私不能胜公。则不能尽为仁之道。圣上固明矣。而 殿下则惟其用明太过。太近察之。好察者。任人亦难矣。近以时象。 处分极严。可谓武矣。齐威烹阿大夫一人。而齐大治。 殿下于贪吏能烹一人乎。孔子诛少正卯一人。而鲁大治。 殿下于奸人能诛一人乎。又尝奏曰。衰叔之世。苦节之士。亦不易得。人主用人。如不得中正之士。必取苦节之士。然后有裨世道矣。又曰。向见 御笠有破毁处。此乃 圣心之过于苦节。而有司经费反不能一行撙节。 圣躬不必如此过俭。而有司之财过于撙节。方有效矣。领相李公奏。驾前乐繁促之弊曰。提调颇解音律。请令洗涤其习。公进曰。近来 辇行疾。故喘急自然繁促。自 上临幸。亦宜徐缓。又曰。近来。又有所谓杂戏者。就城内閒广处设戏。倾城聚观。士夫家宴集科庆时。亦多设者。淫丑之态。殊甚于伊川被发。实关风教。请一切痛禁。 上并可之。十二月。以病三违 召命。大臣奏罢。旋叙兼知经筵,左宾客,备局堂上,掌乐提调。拜判敦宁。戊午正月。兼 宗庙寺提调。除左参赞。时关西伯阙。难其人。大臣荐公。 上不许曰。自其在春坊。已知其人。嗣服初。其兄弟首先收用。而今只有一人。且闻有病。岂可劳使。兼司译提调。以病三违试牌。坐罢。旋叙。差备局,宣惠堂
白下集附录 第 372L 页
上,承文提调兼左宾客,知经筵。除判尹兼艺文提学,判义禁。除礼曹判书。以领相偕来奉 命。往桐湖。己未正月。 上下传禅教。公与领相苍黄入来。随大臣。下庭免冠切谏。 上始命收还。公请依乙酉例。举行称庆。杨贼始搏。事后因 上教陈戒曰。圣人处变。自有其道。周公之流言。出于同气。周公岂不痛迫。而处之不失其度。故诗人以赤写(一作舄)几几美之。 殿下一念。于此等处。犹不能脱略。屡有非常之 教。转至于日昨 备忘。愿 殿下忘此素心二字之 教焉。 上曰。卿言是矣。然卿若欲使予忘素心二字。精白一心四字。是卿良剂。卿果精白。则予自忘素心矣。对曰。孰不精白一心。所见各异。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自生风浪。 殿下诚能忘置素心。举措得宜。臣下之不能精白者。自可革心归一。消融荡涤矣。 上有 亲耕 命。而令礼曹举行。籍礼久废。无可考。公博考礼书。作为节目。仪文具备。 亲耕翌日。行劳酒。公进戒曰。愿 上益笃此心。毋使今日之事。徒归文具焉。差进宴厅堂上。大臣以病请遆。 上曰。亲耕以礼判成㨾矣。病重则改差。并解本职。旋除工曹判书。差 慎妣复位祔庙都监堂上。以病遆。陈疏辞水部。不许。尝奏曰。尊贤育材。乃当务之急。 国初培养人材之道。极其纤悉。而近来则家塾失蒙养之方。庠序无德选之
白下集附录 第 373H 页
规。只以寻章摘句之工。徒为决科策名之资。渺然之叹。职此之由。育材之道。急时讲究。诚为今日之要务矣。又论科场举子猥杂。试题迭出。文体日卑之弊。五月。以 端敬王后谥册书写劳。 赐豹皮。拜京畿观察使。及辞陛。 上赐对。谕以予之待卿。本不欲出外。而圻辅重地。连年灾旱。故除命。意有在。公奏畿内连值数年之凶。未免赤地之惨。 朝家给灾。而民无实惠。莫若自赈厅。有民役代减之举。似为实惠矣。畿民受弊。不一其端。 国役及礼葬等节外。朝臣扫坟之行。不但迎送供待贻弊孔剧。其所支费亦无限节。官民具困。此后依 国典。三年一扫外。勿许限前请由。以除畿邑一分之弊。 命施之。到营后折狱听讼。壹以公平。人服其正。有贱宗臣𪳣。性本悖戾。狠其落讼。投疏诟辱。公陈疏悉暴讼理曲直。仍辞遆。大臣筵白曰。宗臣以讼场事。侵辱道臣。事体骇然。请谴罢。 上从之。除礼曹判书。 上方幸 温陵。历 诣私墓。公以礼仪使陪往。忽有重推之 教。盖仪注中。私墓二字不书极行。即例也。亚堂以公未出仕。先已启下。而 上疑公所为。有是 命。呈遆还乡。兼判义禁。拜判尹。闻缵贼 亲鞫之报。暂入城。陈疏请由。复还乡。兼掌乐提调,承文提调。移拜判敦宁。庚申正月。昌集,颐命。又复官。公叹 国是屡变。遂斥卖京第。固守东冈
白下集附录 第 373L 页
为计。五月。闻 上有告真殿非常之举。驰到城外。已有反汗之 教。又 命遆在外诸臣不即上来者。公亦参焉。即还乡。旋除知中枢。 上特教开释。仍有 召旨。陈疏辞。 温批催 召。有曰。知遇之臣。不忍去君。昔人所谕。虽战国犹若此。况乔木之臣乎。时因 上尊号。差 东朝玉册书写官, 大殿乐章制述官。陈疏辞。不许。移判敦宁。旋除刑曹判书。过陈 贺。上疏告归。 优批不许。下乡遆职。以玉册书写劳。升辅国。八月。公猝有风痹之症。时 上幸 齐陵。公祗迎于坡州路左。 上命史官。往见颜色回告。 下教曰。欲招入行在。闻病势尚不差。随后上京。拜行知中枢兼礼曹判书知经筵。十一月。 亲鞫远村。时公以在外罢职。不叙。旋叙兼掌乐提调,知经筵。除平安道观察使凡四叨。陈疏辞。不许。屡有催促之 命。十二月。辞 陛。辛酉正月。到营。时朝廷以关西盗贼为忧。 上曰。新伯于是任固恢恢。此不足深虑也。公首先正风俗。诇盗贼。严关防。饬戎备。其他政教。一遵晚霞公遗矩。一路皆爱戴歌诵。时值荐饥。江边中山。尤失稔。民将尽刘。公不恤病势。即为出巡。亲审赈事。所到处。饥民辄攀车号诉曰。我侯来。我其苏矣。公区划赈谷。分俵均平。终无一人流离填壑者。及到碧潼疾添。竟以三月二十四日己丑午时。皋复于望北轩。七日。始
白下集附录 第 374H 页
行成服。即四月初一日也。讣闻。 上震悼。担持凡事。令备局。直为分付。凡诸举行。令该曹。从厚施行。初二日。发靷。一路之民。莫不垂涕。江西一境士民。奔哭中程。计户收钱。盛备祭需。松都南征将士又如之。二十一日。返柩于湍山旧第。 东朝下云纹锦缎二匹。绣鹤胸褙一双。以庀丧需。公曾写庆恩府院君墓碑故也。五月二十八日。辛卯未时。附葬于境内松西面盘龙山先茔侧负亥原。公天禀极高。朗悟粹洁。聪敏英达。精神莹彻。风仪秀雅。望之如霁日晨星。即之如精金美玉。固有绝人之姿。盖世之才。而早悦性理之说。充养有素。行步必详。动静中节。忿厉之容。不设于造次。慆慢之言。不及于仆御。色正而气温。外和而内刚。一味甚庄敬。立朝三十年。进退有仪。折旋有则。趍造升降。不失尺寸。俨然端重。有千万人不夺之操。廷僚咸属目称叹。譬以祥麟仪凤焉。当辛壬之际。镜贼势炽。而公独逆知其凶。力主清议。扶植士论。使君子有所恃。凶焰不得肆。 国之不亡。其谁之力欤。历事 三朝。终始一节。而世道乖离。党议分裂。时有万变。风波之所震薄。人靡不奔披亿化。而独持公正之论。明义理辨是非。确有所守。不挠不绌。而去就之节。一循其正。镜,梦用事之时。颐,集复官之后。辄退居湍山。杜门扫几。潜心书史。丹铅评订。聊以自娱。而屹然有颓
白下集附录 第 374L 页
波砥柱之势。士类仰之若灵光。使一时公议。不泯于世者。亦公之力也。登筵讲书。每引君当道。以唐虞三代之治为期。以格致诚正之学为劝。义利王伯之辨。贤邪进退之几。尤致拳拳。前后章疏。勤勤恳恳。悉出于忧爱之诚。而且或 君举失当。则必正色直言。以冀收回焉。常曰。登科初。见尹忠正公趾完。问行己之道。公曰。局面换易之初。人为浮议所动。易于失身。宜勿急合。静观事变而进退可也。终身佩服此言。致慎于菀枯之际。得力为多。又曰。晚岁。见艮斋崔公奎瑞。问以时事。公厉声曰。人臣事君之道。送往事居。不宜异同。今之时议耗丧。士大夫廉义。终必亡国。又见霞谷郑先生。所言一如艮斋。吾之平日所执。本自如是。而自闻二大老之言。益笃自信之心。性纯孝。事母夫人。爱敬备至。左右无违。必婉容愉色。承颜顺志。枕席之设。衣衾之敛。亦亲自执之。以适其温冷。母夫人末年。多疾恙。长在床褥。犹未释务。公忧其有妨于调摄。至如刀尺针线之事。辄自替其劳。以求其安。及己亥遭艰。㞐丧之节。执礼甚苦。一月一望。往守墓庐。朝夕展拜。逾时号哭。虽大雨雪盛寒暑。不少废。久茹素羸悴。痰癖乘虚。几危者数。每当忌祀。克笃诚敬。澡沐斋素。哭泣哀咽。有如丧初。或在他所。不得参祀。则具服危坐。达夜哀恸。又终身鲜欢。不受生朝享。至庚申回
白下集附录 第 375H 页
甲。子侄略治馔品。公虽强而进之。一倍追慕。终日不乐焉。友爱尤笃。事晚霞公及伯仲两姊。如事父母。至如季姊。以为亲所钟爱。系恋眷顾。一如亲在时。晚霞公中岁重患疮疡。三载阽危。公亲扶将以转侧。监饔餐以劝进。未或少怠。两姊早婴奇疾。公谒医检方。竭诚尽力。炊薪燃铛。自煎药物。疾皆良已。禄俸之入。所得滋味。必与共之。慈抚诸侄。无间己出。教诲有方。待宗族克敦亲睦。常立春秋齐会之法。使长幼秩然有序。亲疏各尽其欢。以至姻党。恩意周挚。其贫穷冻馁者。辄解衣而与之。分廪以救之。与人交。不以凉热存没而少变。如亲友之丧。在乡闻讣。则辄设虚位。临哭行素。故人遗孤。亦皆尽心存恤。自夏扇冬历。以至岁馈。必分送焉。又乐善疾恶。遇可人则倾心开款。和气䔽(一作蔼)然。如见其非。则若将浼焉。湍山康济窝。右傍有小泉。味极清冽。公若不在。水必枯涸。公又还乡。则水辄涌出。人以此卜公进退。公命之曰归来泉。盖其志也。居官敬事谨法。晓衙晨参。辄先人至。将入侍。斋洁不临丧。差 享祭。暑不便衣。冻不废浴。又廉白自持。如驺直月俸之例物。亦不入于家。留储本司。以辅公用。所经诸任修簿。比前辄加焉。居家庭宇阒然。门无杂宾。居处澹泊。无所芬华。虽贵至公卿。而清寒规模。一如布衣时。平生无癖好。至如文房之属。未尝有制
白下集附录 第 375L 页
作之物。家人产业。亦不经心。东西僦屋。年年搬移。靡有定所。晚霞公闷之。买与一第。后以药需之偿。亦不得保有焉。律己严正。人不敢干以私。外邑例馈。名品稍腆。则辄还却。人亦惮戒。适有一边倅。以药参遍遗朝绅。公独不受。已而。台臣发其事。投效自首者。皆赧然服公。即此数事。槩见公清俭之德也。其教人。先授小学。次授四书。必以立志为先。期以圣贤躬行为务。尽其孝悌持敬。为入道之要。循循不倦。闻有志于学问者。必引进奖予。如恐不及。训诲劝勉。诚意勤厚。后学亦皆归心向慕。贵人之门。士子以趍造为耻。而独于公。以登谒为荣。户外之屦常满。以儒林领袖称焉。在朝分目质疑。在乡负笈从学。弦诵洋洋。多所成就。及公丧。加麻者十馀人。返虞时。士友迎哭者凡百馀人。人谓宰相之丧。前所未见也。公于书艺。妙入三昧。以魏,晋为准的。苏,米为羽翼。真楷行草。自成一家。大而如杠。细而蝇头。百体俱备。云谷李相公。深解笔学。论公书法。必以我东第一称之。举世之论。靡然为的确。且于礼乐字学音韵术艺诸方。以至 国朝典章版图兵赋之类。无不博该旁通。人有疑而来扣。应对如响。条畅纤悉。其为文章。本源六经。贯穿百家。文之以史汉之法。体端典重。排布简严。一字不轻下。虽赫蹄之微。色不近俗。诗则工于老杜。意远趣长。隽然有
白下集附录 第 376H 页
味。而凡有著作。即遗不录。始收散逸。随得载编。廑为十馀卷。藏于家。配贞敬夫人迎日郑氏。圃隐先生之后裔。广州府尹 赠吏曹参判齐泰之女。生一女。不育。取晚霞公季子得舆子之。即不肖也。初娶吏曹判书李德寿女。生二女。长适金载文。季适李堂孝。再娶学生赵廷淹女。呜呼。先府君以文章经术博识通才。受知于 圣上。粤自 震邸。逮夫 嗣服。首先登庸。进位崇班。悉出 睿简。礼遇恩眷。旷绝千古。由是感激。遂以既退之踪。不免屡起从仕。而积困于党人之谣诼。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以公经世之学。救时之才。竟不得展布其万一。而其所惓惓之衷。每有为 国一死。酬报涓埃之志。末应藩寄。竟委命于穷徼绝塞之外。千载之下。观公本末者。其必慨然兴叹。而亦足以论其世矣。不肖无所省识。重以哀陨荒迷。不能道遗之详。谨采平日行业之大者。以备立言君子之财择焉。不肖孤得舆。抆血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