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下集卷之七
白下集卷之七 第 x 页
白下集卷之七
 墓志铭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77H 页
广州府尹郑公墓志铭
故广州府尹郑公下世三十八年。其茔无树。其圹无志。女婿海平尹淳。始略掇曾所闻睹者。燔磁而纳诸幽曰。公讳齐泰。字士瞻。迎日人也。迎日之郑。皆祖高丽知奏事袭明。而公之世最显。盖自九世祖文忠公圃隐先生。簪组相承。时为名族。承文博士 赠领议政讳谨。右议政忠贞公讳维城。成均进士 赠左赞成讳尚徵。即公曾祖,祖,考也。妣 赠贞敬夫人韩山李氏。牧隐先生之后。而吏曹判书忠贞公显英孙。礼曹判书忠简公基祚女也。始赞成公有文行早世。公与伯氏赞成公。俱孑然稚小。李夫人有远识。槚楚严训。不专于慈育。公兄弟亦承志自砺。赞成公卒为儒宗。公又蔚然储公辅望。丁巳。中司马。庚申改纪。章甫之游太学甚盛。首以儒纲归。公倡牛,栗两先生从祀议。事竟施行。壬戌。 上试士于禁苑。及唱第。公中丙科。闵相国鼎重起拜贺得人。秋。荐入翰苑。为检阅。升待教。公素重崔公奎瑞。谓史荐无右。时方在制。因夜对。请依弘录例。并荐忧服人。因他僚疏沮。未果。明年。升奉教。乙丑。怀,尼讧大起。学儒金盛大。承时指。通文八道。搆攻尹文成。四馆发议。施盛大儒罚。大司成宋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77L 页
奎濂疏请解罚。报可。方馆罚也。公适违牌就禁。不与其论。至是三馆皆顺旨。公在艺苑。独不联署。疏论盛大不正状。时相已右袒怀川。故深恶公。及例升。托以修史未完。请仍。意实沮之也。公在史局。值国家多事。草藁云委。编摩费岁年。戊辰。始升叙典籍。连拟郎署。而辄靳除。时 上宠张贵人。多不悦于诸主家诸大臣。有及于淑徽公主者。公于公主。为夫家同堂。而主又取公子为后。公不安于在朝。冬。求出长城县监。己巳。时事大变。 坤殿逊处私第。诸主家并锢门。不通起居。公亦畏约不敢归。惟小心莅事。戢吏喣民。政声流闻。壬申。遆还。屏居安山田舍。癸酉。再除兵曹佐郎。呈病不行。 上震怒下严旨。罪以不欲仕。配远地。永作边氓。遂编管于宁边。时士类不就官。非公一人。而独罪公至此。人益危之。甲戌。李夫人下世。时辈怵 上怒。无敢为公言。四月。 上大悔前事。复正 坤位。召用旧臣。公乃宥还。奔及于圹。仍庐于墓侧。制除。召以副修撰。辞谢不获 命。迁献纳,修撰,副校理。选知制教兼司书,南学教授,校书,校理,备局文郎。在玉堂。 上遵古礼。议 中宫庙见。礼官筵禀。只展于 太庙。公与馆僚李公益寿。劄请并展 永宁殿。从之。冬。拜吏曹佐郎。公既久郁时望。药泉南相公又尝荐公于 上。丁丑春。始擢广州府尹。人犹谓晚也。广京辅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78H 页
保障。前政。多要近誉而忽远算。又忸弛纵。疵弊繁氄。公绳以明严。栉垢瘼。杜渗漏。吏校如受湿束。若不可久。秋大歉。公谓粜谷皆军食。且为嗣岁计。坊里长正外。别选里中父老。为纲纪立条约。督籴数万石。收毕无遗。豪猾习逋者。举不悦。削俸储赈。覈饥务精。及春始散口粮。而惠未及饱。三月。遭李坦疏陷。遆。先是。公当馆录。以坦父喜茂。望窳年衰枳之。而得与于都堂圈。公因承旨闵镇厚请改馆录。对章论卞。而引栗谷虽参录。而未厌人望。则终身不入馆职。语及秉铨笔。一不注拟喜茂。铨长语公曰。向疏所引。岂指此人耶。又以坦劾吴道一非是。停清拟以示公议。校理赵泰采为坦讼之。公在献纳引避。谓坦言议无谓。其父子已恨公深。至是坦省墓于广。乐闻奸校获罪者诬公政。归适入台。论公而语无所择。以前政时令邑里人防民伐冰者。为公罪。其诬罔类此。若所谓南邑乏廉声。乃其所自为言。而污蔑至深者。伊时大臣柳公尚运,尹公趾善,崔公锡鼎盛称治长城廉慎以白之。然以被人言。不可任职请遆。 上教以乏廉声云者。似涉暧昧。其外论列。未知真的。而其论如此。不必欲仍在。许之。时患消中久交印。就医于京。无屋可归借闾舍。才至不一日。竟卒。实戊寅三月十一日。得年廑四十七。士大夫识与不识。皆惊惋悼惜曰。斯人亡于是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78L 页
欤。公长身美髯。风姿凝远端重。寡言笑。持论刚正。善劈觚綮。每朋侪论议。閧然盈堂。公则整襟敛膝。穆然静默。徐一言以定。众皆折伏。不能难。家素清贫。所居常坐不燃之突。客位无毡。然雪屋疏窗。户屦常满。乐与终夕。而主客两忘其苦。奴仆之籍。不满数三。出入鞍马仆御。无一具。犹不喜布被示人以钓名。自在韦布。声望常压曹流。立朝与李公益寿,李公寅烨。最相善。二公皆负盛名。而视公犹后焉。先辈咸以世道期之。然淹史局七八年。遂值屯否。栖遑流窜。竟及忧故。晚始扬躐。若将朝夕廊庙。而处内外未数期。遽已不幸。志业事行。卒不能穷其一二。积憾有逞。抱枉没地。后之观公者。将何考而知公之为国器时需也。药泉南公庄简鲜许可。为诗哭公曰。蝇虽点玉何伤白。天乃生人不与年。五月瞿塘波正急。中流何处更求舡。柳相公尚运诗。亦曰。相彼山中木。将成大厦材。培根条未畅。风雨勿相猜。观乎此。可槩公屈伸存没。有关乎时运也。公凡再娶。元配 赠贞夫人清州韩氏。县监后相女。右议政兴一孙。早卒不育。继配贞夫人广州李氏。学生泰久之女。郡守▣▣之孙。后公三十一年而卒。享年六十九。明达宜家。御躬有法。举四男一女。男长健一。通政牧使。出后公从兄寅平尉齐贤。生二男。志式参奉,志翼。次顺一。判官。生二男。志哲,志学。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79H 页
次后一。持平。生一男四女。男志浩。次善一。女归于淳。公始葬安山先茔。后几年。奉迁砥平治北洑坪。韩夫人祔焉。及李夫人葬。穿左见水。即其傍改卜某坐原。合祔。呜呼。淳生五岁。从先人于骑省内直。公以内翰。过而见之。抚爱忒异。戏曰。吾婿也。犹以幼故。约未成。及十岁而孤。则公竟收置甥馆。以实前言。即公信义。异乎人之贰其言于人事之变者。为可敬也。铭曰。
国有人不数数。既有矣云何促。噫夫公不可作。如可作兮。夫岂殄瘁之足惜。
淑人尹氏墓志铭
吾先子无他兄弟。独与从父弟处士公。同宫而居。实有骨肉同气之爱。其有子女。互视以己出。子女亦皆父母之。不知其异出也。内而诸姊妹。外而诸昆季。齿队相逐。欢笑盈屋。然退而听于闺梱之评。未尝不以处士公长女。李淑人为之眉目焉。虽余晚出稚迷。亦敬爱淑人。以事吾姊者事之。中经忧戚分离。不复见儿时事。而淑人遽又不幸。两家昆弟姊妹若干人。死丧自淑人始。则余之为痛。又无间于丧吾姊矣。今淑人季子上舍君。袖所自为状。徵余以隧志。呜呼。文非吾有。若求其详于淑人者。余又何辞焉。然淑人懿德哲行。既咸且备。彰灼于内外。尊章诸亲之颂久矣。顾何待于余言。盖淑人端温柔婉。动止有则。生八九岁。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79L 页
已通内范诸书。粹然有女士风。大父庶尹公尝曰。此女恨不为丈夫。以振吾门也。性至孝。早丧母夫人。毁甚成疾。后母朴夫人。齿比而事之若所生。又能随事左右。多所弥纶。朴夫人尝曰。俾吾新归。不龃龉。惟此女也。奉舅姑以敬以勤。方姑丧。淑人染疠濒危。犹力疾手治凡终事。家甚窭。体无完衣。下室之馈。未尝不备物焉。事君子。色和而体庄。在官则谨约而助其廉。在家则具酒食。接亲朋以适其意。不以空无累焉。训子女以义。御婢使以惠。族亲求妇者。皆曰得妇如淑人乎幸也。夫弟幼失慈。淑人保养之。加于其子。时其饮食衣服。遇美味必藏而馈之。惟恐其子之知也。及淑人丧。夫弟哭之出血曰。嫂在而吾不知为无母。嫂亡而吾丧吾母也。呜呼观乎此。可以信淑人之有德有行。其细者顾何足尽之。上舍君泣而拜曰。吾母之德之美。在人耳目者然矣。抑有人不知。而不肖所独知者。不肖新娶妇。吾母戒之曰。夫妇之道。主于敬。若其亵焉者。吾甚鄙之。外王舅老峰公与夫人出入必拜。吾愿汝曹法之。吾父莅海州。 肃庙违豫久。一日闻将设施药厅。吾母忧甚。不降色屡日。不肖在侧曰。何至是也。吾母责之曰。而翁虽沉屈。食君数十年。俾汝辈不饥寒。秋毫皆 国恩。庸敢以妇人而弛其忧乎。此又不可以不知也。呜呼。其识度之远。岂所谓女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0H 页
士者非耶。淑人姓尹氏。籍海平。领议政文靖讳斗寿五世孙。参赞大提学讳顺之曾孙。庶尹公讳塼。处士公讳世铎。有至行蚤世。母李夫人宗室岭阳君儇女也。年十六归于月城大姓李公讳成坤。以 肃庙丙申卒。享年五十三。李公卒官仁川府使。其系最别有状若铭。合葬于金川郡桃李村负坎原。有二男二女。男长锡祉。次锡禧。即请铭者。女奉事朴师伯,进士吴璿妻。铭曰。
我德之顺。我仪之婉。非惟宜室。惟礼之将。式是来媛。珩佩之光。
右议政忠正尹公墓志铭
肃宗四十四年戊戌闰八月辛亥。东山尹相公以疾卒于安山杜浦东山里之德遗堂。春秋八十四。越二年庚子。 肃宗薨。以公配享于 庙庭。以危身奉上。以正服之二法。 赐谥曰忠正。君子曰。称其德。公讳趾完。字叔麟。坡平人。东山号也。坡平之尹。为著姓尚矣。公世尤著。自大师莘达佐丽祖开国受封。世以大官多勋德闻人。至昭靖公坤。翊我 太祖 太宗。策佐命功。三世。为 世宗驸马铃川府院君师路。又三世。为 成宗驸马铃平尉燮。高祖讳之諴。成均生员 赠吏曹参判。以铃平弟烨之子。嗣于铃平。曾祖讳俨。以文籍进。早卒。官至佐郎 赠吏曹判书。祖讳民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0L 页
献。工曹参议 赠左赞成。考讳绛。行吏曹判书 赠领议政。妣 赠贞敬夫人东莱郑氏。知敦宁府事广成女。而阳坡公太和之姊也。公身长八尺馀。魁杰沉毅。神威袭人。然正直忠信。襟度豁如也。童时。再预驸马选。 仁庙见而奇之曰。此儿酷似其舅。吾为国留作宰相。 赐小学书。勉而出之。阳坡公亦待以国士。凡有军国重事。必咨而决焉。二十三。两中司马。 显宗壬寅。与仲兄议政公趾善。同登第。繇槐院。荐史局。以阳坡公领馆事。不应讲。除兼说书。选玉堂南床。以说书。升正言。史局援例尼之。甲寅。始升副修撰,修撰,校理。递拜持平,兵曹郎,献纳。复还玉堂。时 显庙新陟。 嗣王初开经筵。公因讲。力言近日言者。动以护党。疑而罪之。国其如何。 上谓为礼论人地。怒遆之。时辈又斥补仁同府使。逾年引疾还。间除冗职。不赴。庚申。旧臣复进。首除副校理。公自新进。而不乐仕宦。至是意益牢。亲友多贻书劝起曰。 主上英明。时则可以有为。遂以副应教赴 召。寻荐擢庆尚监司。岭大藩。精白为治。威行信孚。废置利害。事无不举。明年。入为大司谏。时吴始寿坐不道。两司请鞠。公谓言根在异国。證左皆象胥。而上刑于近君之列者。宁屈法减死之。为 圣朝宽典。挺然引避。大忤断狱大臣。承大臣者随以群噪论罢。秋。日本请信使。廷议咸属公。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1H 页
大臣衔前事遏之。不能得。卒拜正使。间为诸曹参议。在行待倭人壹以诚信。严正自持。倭人已敬之。入倭京。馆于秀吉愿刹。公奋曰。秀吉是我百世雠。尔敢馆我于雠人堂耶。即趣驾出。倭人愈严惮之。公痛马岛倭多擅犯条约者。至是令首驿朴再兴。以计恐之。若将至江户。对执政申约束。倭果大詟乞哀。再兴言。上使威如虎狼。吾不敢言。行近江户。倭乞益急。始白公寝之。还到马岛。公盛威仪。跪诸倭于前。数其罪而责之。诸倭叩头曰。死罪死罪。后不敢犯。遂严立条。揭之莱馆。凡倭供奉奇袤珍瑰。一无留眄。只取双白鹇。入我境。又放之。倭人久而敬慕。逢我人。必问公居起。既归。以劳升嘉善。兼管备局有司。拜御营大将,礼曹参判。俄擢礼曹判书。遆拜左参赞。 明圣王后丧。以都监劳。又进阶。先是。有传皇明遗裔入台湾。或言郑锦所据。及公使倭。朴文纯世采。寄诗欲公拘探。公曰。此士论也。然不可以轻发。临行。请令庙堂议定。大臣皆是公言。绝勿问。甲子春。朴再兴来辞曰。庙堂给千金。令探台湾事于马岛。公方卧。蹶然起曰。宁有是耶。前时奉使。戒勿问。今忽有此。马岛必作虚书。以尝我。将奈何。再兴面青曰。小人其死矣。公曰。庙堂使汝。汝何死。再兴既去。而倭书果至曰。郑锦在台湾。将有事于兀良哈地。方欲借道于我国。中外汹骇。讹言大寇朝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1L 页
夕来相告。提挈走避。莫可镇定。朝廷至欲以倭书北奏。公往见金右相锡胄曰。此书诈也。金相曰。书出前于再兴。何诈也。公曰。吾见莱状。再兴去旬望。而馆倭有入马岛者。吾知再兴怵吾言。为自脱计。先令腹心。通马岛来此书。金相无以难。即以语金相者。反复于 上。仍力争北奏之不可曰。此虽欲依仿壬辰故事。安知不以探试见疑如甲寅吴三桂时。且书印乃我赐马岛。而不令彼知者。中国人见事细。若觉其为我印。而谓我作此书以瞒之。何以自解。闵左相鼎重即惊悟大声曰。诚是诚是。即此而不可奏决矣。事遂寝。金相又请广设南沿镇堡。公又言寇未必至。而劳民伤财。非计也。 上怒曰。卿将臣。何为此言。对曰。虽将臣。岂可不为民国计。争之益力。得请乃已。既已海上帖然。卒无所谓郑锦者。朝廷始服公先见。咸归以蓍龟之望。乙酉。清人令我备海贼。朝议大骚。公具陈海贼不足虑。勿过劳 圣心。专务安民而已。公言又验。公以久将兵。为忧。及赵公师锡为本兵。公引姻亲不可对掌兵柄力辞坚不承。 上震怒。责补岭伯。即日就道。岭民闻公复来。不令而从。移广州留守。未还朝。又移户判。递拜大司宪。时有一孽臣。回谲躁竞无厌。阴图兵柄。嫌公位望在前。飞谋陷公。公不欲在朝。求出咸镜监司。时大臣南公九万。主复废四郡。公见素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2H 页
不合。及承 命往视。条上其不可复状。请空车踰岭以外。以长荆棘塞其岭。以断出入。无已则只置邑茂山。以防边民犯越。又上摩天,城津,铁岭制置及咸兴背后设镇事宜。朝廷或用或不用。及还对。申前议指陈如画图。言虽不行。 上嘉其至诚。丁卯。由参赞。拜江华留守。递拜冬至使。又入地部。大臣请改使命。涖曹务数月。吏戢民颂。盖藏充实。寻移兵判。时后宫张氏诞 景宗。 上急欲建号元子。公同大臣六卿三司入对。引明德取章帝为子事。言建号太遽。退而深虑时事。十疏辞兵曹。拜平安监司。又辞。而朝象已大变矣。元子定号。时诸臣多被罪。公在乡疏请与诸臣同罪。仍谏牛,栗两贤黜享及闻 中宫逊处痛甚。亟陈谏疏。略曰。惟我 明圣王后。妙选令族。以配 圣体。父母所聘。匹士犹加敬重。 殿下何为而有此举。哲宗宋之昏君。犹悔废后之失。每叹章惇坏我名节。 殿下与其有悔于后。曷若无过于今。道臣托禁令。却之不彻。自是数辞职。杜门田庐。党人深忌之。投凶疏。欲阴贼公。未果。甲戌。 上大悔前事。首复 中宫位。尽黜党人。拜公左参赞,御营大将。进拜右议政。脚疾甚。辞不起。 上旨益隆。至有枉驾语。公感激殊礼。舁至城外。 上闻甚喜。一日再遣承旨。趣令扶腋入对。不得已承 命。诣閤外。已 命四宦扶入。上殿亦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2L 页
然。出亦然。至前。首以勉 圣学。开言路。恤民隐。辅翼 世子。条陈数百言。请收动摇国本者。先立禁令之教。皆从之。又言咸以完所告诸囚。不可不按。 上举康晚泰等款辞曰。此非谋逆。何必按。公进曰。 中宫复位。自 上一朝觉悟。断然行之。光明正大。如日月之更。若如晚泰辈所言。此何等事。渠敢图之。图之又敢于何所。 上为之改容。始金春泽等群不逞。窝结幽伏。诡称图复 壸位。以累染士大夫。黯侦得怵 上。起大狱。欲罗织鱼肉之。 上觉之。反鞫黯而尽释诸囚。公闻曰。此辈以黯故而不一锄。其为 圣朝羞何如。遂有是奏。出而劝首相南公按诛。不能。竟首相之贷死希载也。公移书力劝之。希载禧嫔弟也。春泽方睥睨东宫。嫉南相甚。嗾乡生姜敏著者。投疏逐之。公亦首实自劾去。 上特遣重臣召入。旋告病。然遇事辄尽言。竟因权大运矜老宽罪之请。遭任元耇诬斥出城。 上连下十六度别谕。郑浩疏又出。 上亦无可奈何。告满八十。遆付领敦宁。遂引疾归东山。 上必欲复致。遣近侍相守敦召。 恩除特隆。将稽礼亲临问疾。又降 手书曰。沉凝之量。敦确之操。终必有赖于颓俗。此予所必欲致者。公奉书感泣。欲力疾一进。脚疾㞃。竟至于废。方公疾殆。 上惊甚。特遣良医诊视。赐药赐膳。 恩问交道。疾少间。始具疏陈谢。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3H 页
乞解诸提举。辞太仓输禄。皆勉允。 命所居郡。月致米豆为常。戊寅。议复 端宗 慎妃位号。公献议力赞。辛巳。 中宫升遐。而巫蛊事发。老党追论甲戌诸大臣。以希载事为案。又以公尝言供侍 东宫私亲。搆捏请罢。 上教以本心无他。久乃从。旋叙付西枢。年至入耆社。乙酉。传禅有 命。上疏请寝。有大臣言。己丑。闻 上疾入都。 上手书勉留。谏药院诸臣暴谴。不从。有厌拂意。即退归。公自甲戌初。忧在 东宫。苦心保护。而犹以伏莽未揃。平居深念。及申球事出。士林望公一言。公谓此非吾可言。吾言固有待。丁酉。颐命独入对。时公笃疾在床。奋身起曰。此吾死所。担载疾入。上劄曰。伏闻 筵教有及 东宫者。老臣不死。乃闻此报。心胆战掉。直欲碎首丹墀。而不可得。惟我 春宫睿质天成。承事 圣后。至孝无间。欢侍服丧之节。臣僚多目击而感泣者。中遭变故。无一毫几微形于外。毓德三十年。一国莫不延颈愿死。岂意今日。乃有此事。自古衰末之世。阴邪不逞之徒。蘖芽其间。败人家国。昔在甲戌。大臣南九万。曲意堤防。竭诚调护。诚以 宗社安危。亶在于此。今九万已矣。只有笃老垂死之一微臣。而地望轻微。不能镇伏人心。言念及此。心骨俱寒。又曰。独对之举。上下交失。 殿下安可以相臣为私人。相臣亦何可为人主私臣。宜其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3L 页
中外惊惑。国言喧哗。乞下 明命。使一国臣庶。晓然知 圣心无间。国本永固。 上震怒。下严批答。颐命疏。又有堲谗语。公出城待 命累日。乃归。申疏极言曰。九耋垂死之年。乃以谗人见疑。将何颜面。复立于世。然臣刀钜鼎镬。且不敢避。一时 严教。安敢顾惮。独所痛恨者。臣之所陈。 宗社之至计。而 殿下略不省纳。乃反疑臣至此。窃恐 殿下此心。终为亡国之根柢。愿 殿下舍置万念。惟以安固国本。为第一义。见者为之泣下。 上愈怒。以白首之年。甘心于坏乱朝廷为 批。诸臣交章讼之。不省。然 世子得无事。自是公以囚谪自待。遂至于逝。临亡。叹曰。心事未暴。国忧犹深。吾目其瞑乎。后三年。颐命果以罪伏诛。今 上初元。其党追雠公不已。请黜 庙享。幸 上严斥之。既十馀年。公孙尚喜录公事行。属淳志其幽。呜呼。公钜人也。以淳浅蒙。何敢当斯役。然初拜公于东山里第。仰之如巨海崇山。及见辛丑事。益服公之死靡他之忠虑。符契如神。而世故百变。风气靡靡。如淳之孤心一义。俛仰长吁。安得不为公奋笔也。盖公禀刚大之气。蕴经济之具。尝揣摩当世。屡形章疏者。可一二数。革良役而行户布。以救民急。罢三营而置左右军。以均兵制。思进荩臣。以需国用。则荐朴西溪世堂,郑霞谷齐斗,李相国光佐。思患预防。议国家所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4H 页
归。则以都城为必可守。尤以清心寡欲。敬事节用。罢朋党。保合人才。累进戒于 上。玆皆公远识熟计。非苟而已。顾出处以义。未尝轻进。进亦不久于位。立朝五十七年。内外在事。廑七八年。甲戌登庸。若可以大施措。而一对才罢。为小人吠逐。终老畎𤱈。 恩礼亦不卒。岂非天欤。性至孝。惟亲意是顺。少时喜酒。判书公戒之。绝不近口。三丧执礼甚苦。丁未外艰。未葬。露伏不入庐。脚病崇(一作祟)于此。居大官。以公以廉。门无私谒。亦不喜近名。奉身简俭。如寒士。 肃庙尝因问疾。掖隶之还。闻房屋衣衾疏薄。 下特褒曰。真宰相。然在公为一行己。总公平生。以一诚终始。无一事虚矫矜饰。盖其所本者实。故所守者确。为忠为正。壁立千仞。全德完名。为一世大老。呜呼。公可谓我东之韩忠献,司马文正也。记昔初拜时。诏之曰。士君子。进退不可苟。吾常以庚申一出。为终身悔。君少年。前来阅几许翻换。其始也必量以后入。长者一言之赐。藏在中心。今于铭公德。重为之感叹焉。葬在开城之五冠中峰负壬原。配贞敬夫人密阳朴氏。孝子成均进士 赠司宪府掌令天球女。庄敬寡默。在官在家。助公廉俭为多。年六十七己卯卒。与公同茔。子男四人。女二人。男长寀。水运判官。次宰。后公伯持平公。次最。次宪。皆先公殁。女长适徵士朴镡。次适县令李宜振。判官四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4L 页
男。尚衡。署令。后于宰。尚瞻参奉,尚喜县监,尚靖后于寭。一女适京畿监司李宗城。庶子尚慎。女为李真善妻。徵士一男。亮汉。庶尹。一女。适县监吴遂郁。县令一男。普赫。册奋武功仁平君。最。殇也。不置后。铭曰。 睿圣在御。天畀元臣。两有文武。吉甫其人。屹为乔岳。不震不挠。仗义忠信。以服蛮獠。策诈镇骚。中于诹龟。望郁岩廊。时有平巇。 坤维再整。公以相起。锄而遏之。幽魅遁避。权而屈之。谤焰炽炽。不谋于躬。而与国忧。忧之终验。越二十秋。孽臣造膝。畴为绮皓。舆疾而奋。皤皤大老。血疏叫阍。 宗社斯赖。乃徂东山。其忧犹大。虎逝龙亡。枭獍则肆。方公遭遇。礼绝台位。来欲亲迎。疾欲临视。有止无行。匪直尔崇。所不能尼。 庙配千祀。敦确有褒。忠正有谥。生荣死令。定论在是。谷堙陵迁。永以为识。
左议政文忠赵公墓志铭
我 殿下初即位。谦斋赵公。首膺枚卜时。辛丑馀党。怀毒喷血。怪鬼群吠。视大行如无。诸大臣并受危谗。 上诃斥无柰。卒从微勘。既三年丁未。 上益痛骇。党人尽黜之。起公拜左议政。明年春。贼起湖岭。布络京邑。为内应。 上以兵事属首相李公光佐。属公以逮捕讯治。以勤以瘁。寝食为之不暇者数月。疾作。竟以其冬十月三日。卒于八谷里第。春秋五十四。 上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5H 页
痌伤。不御朝三日。吊祭庀丧具。如礼。葬于杨州北七峰山下。明年九月丁酉。卜其傍坐丑原。改窆焉。公之仲子教官甲彬。以太学士李仁老状。问铭于淳。淳非其人也。顾尝从公后。同其进退。窃仰公立朝大本领则有焉。谨以是铭公可乎。盖公少以文学进。款诚忠虑。惟惓惓匡主扶国。而直论正议。常与群小人血争。 肃庙丁亥。党人发尊号议。阴觊媚进。公在经幄。疏斥尊号非古。唐文宗时。群臣请上尊号。中使薛季棱言而寝之。清朝台阁。反愧衰唐之一阉竖。一时谏者甚众。公疏为冠。 上褒以忠爱。党人竟以他事。中公去朝。而尊号事遂成。 景庙初元。金昌集,李颐命。自 上东宫时。阴怀异心。稔恶自疑。唆台官赵圣复投疏。而是夜二鼓。忽下释位之 命。公时以户参居城外。淳晓出叩门语之故。公方睡惊起。急把衣。涕纵横。奋笔草疏半之。复掷笔曰。此贼不可以笔讨。参判衔在身。吾可以谒 上死争。亟驰诣伏閤。求对。力请明加典刑。又言大臣三司无一言。无人臣礼。都承旨洪启迪畏公言。挺身偕入。沮拦公言。公大言折之。声气凛然。对才罢。而罪公之启已发矣。甲辰。大丧在殡。无赖人义渊。进凶疏诬大行。公入对无妄閤。请正义渊罪曰。 殿下 肃庙之子。 先王之弟。天意人心。舍 殿下何归。此 先王所以奉 东朝命而命之者。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5L 页
义渊敢曰。诸臣策命 殿下。正如唐时所谓国老门生者之贪天功为己力。罪大不敬。 上命鞫义渊。毙之。群不逞。以此搆公百端。几及于祸。及公再相。 上慰谕曰。无妄閤奏对。见名臣奏议。亦有此语。深知卿心与古人相符。自是凶党之袭义渊言者。相踵以间 上心。 上辄以授受于 二圣。渠何力焉斥之。至发臣择君之教。以挂其口而折其奸。 上之终始确然不挠。使义理明而伦纲正。殆公一言之力。古所谓大臣言者。公之谓欤。公讳泰亿。字大年。其先汉阳人。自高丽判中枢院事岑。始可谱。入本朝。有领中枢院事文刚公末生。以文学才识。佐 太宗 世宗。曾祖讳存性。知敦宁府事昭敏公。祖讳启远。刑曹判书忠靖公。考讳嘉锡。吏曹参议 赠领议政。厥有再室。后夫人南原尹氏。县监以明女。忠简公棨之孙。举三男。公其季也。幼聪颖绝人。七岁而孤。力学自奋。自号贻禄堂曰。吾在胎。已以禄养。何必仕而后禄。闻者奇之。十岁。有诗曰。月明人语在前村。金清城锡胄谓扬文公复生。取其名。与字锡之。十五。作蜃楼赋。文苑传诵。十九。中癸酉司马。丁丑。魁泮制。旋遭内艰。始赴壬午殿试。荐入翰苑。甲申。升典籍。移兵曹佐郎,侍讲院文学,司宪府持平,知制教。论从臣李东彦,韩永徽,金德基悖伦贪墨之罪。 上命拿覈三人者。党人私护。查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6H 页
不以实。公再入台。论之愈力。党人深嫉公。出北评事以远之。东彦事。以公不索言。庇东彦者。至请缄问。欲以直东彦而挤公于罪。公始悉陈其父疠死替含状。历历有据。 上震怒。命申查讯替含者。取款。 上引礼经。斯恶语。将置东彦大辟。会瘦死。事遂已。 上悟时议斥公。特递评事。后有为东彦讼冤者。请罪公。屡启。竟不从。连除文学,司书,兼天文学教授。上书 东宫有格言。 赐褒答。荐拜弘文馆副校理。丁亥。连中文臣庭试,重试。历校理兼文学,司谏院献纳,吏曹佐郎。升正郎兼校书馆校理,中学汉学教授。升掌乐院正兼侍讲院弼善。移司宪府执义,弘文馆应教,司谏院司谏。己丑。执义。升承政院同副承旨。转右副出铁原府使还。大司谏。递拜吏曹参议。差日本通信正使。除大司成。辛卯五月。以户曹参议出疆。 上赐对便殿。宣酝。亲制三章。后闻渡海。又有诗。冬至倭国。传国书。关伯复书。有犯 庙讳者。书㨾亦非旧式。公往复责踰十日夜。倭反执我国书光字。谓用旧关伯名字。公曰。尔国有日光山。何不讳改。倭无以应。乃曰。自今始用讳法。朝鲜先改我所讳。我亦当改书㨾。亦从新制两改。公责以既传之国书。宁可追改。争之益力。倭性拗狠。终不改。公与副使从使议曰。此不可以义理晓。与其转辗生衅。宁我先改。毋底辱国。遂状禀于朝。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6L 页
 上以于我无损。依请改送。时辈以不能力争。交章罪公。台启请拿问。比还逮。论削黜。然 上本无深罪意。寻从原叙。拜工曹参议。疏卞前后受诬状。盖公自论李东彦。众憾睊睊。必欲有以惎公。至是乘使事。不幸捏造叵测。 上优批昭烛。然不乐在朝。丙申。求补杨州。未赴。拜吏议。公引前事为嫌。吏判崔公锡恒,领相徐公宗泰。盛推公名。论卞晢诬言甚悉。 上曰。冒嫉之言。万不近理。勉出不已。公犹屡辞坐罢。叙拜礼曹参议。时有申球者。摘尹鲁西集中语。搆以 圣祖。 上命毁其板。又禁明斋先正之称。公论球妖恶无状。仍言先正之称。非如朝家爵命。可以与夺。 上方向用党人。特递公职。丁酉。颐命独入对。人为 春宫忧之。俄命 春宫代理。中外益汹骇。公同在散班诸臣。陈疏曰。举国政而委之主鬯。此国家大事。独与一大臣屏人私语。舆情疑惑。国言喧沸。愿 殿下远览深究。使宫庭间气象和泰。宗社永休。 上批颇严。出牧骊州。踰年弃归。庚子。 肃庙礼陟。差行状纂集堂上。秋。拜庆尚道观察使。岁大饥。竭诚力。赒济民。以不病。公牒云委。判决如流。人称具洛州凤瑞后一人。崇儒尚节。状请古名贤子孙收录。立乐育斋。选生徒处之。课业有方。既去。多士立石颂儒化。辛丑。递拜承旨,刑曹参议兼实录堂上。秋。册 今上世弟。差奏请副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7H 页
使。进阶嘉善。户曹参判,副总管,承文院提调。时公以讨圣复。被论递使命。十二月。朝廷有进退。除同知义禁。逆宦有谋危 东宫。事觉。公方直总府。夜叩閤求对。仍走报大臣诸宰同入。奋辞请讨。声泪俱发。且以慰安 春宫勉 上。移副提学,大司成兼右副宾客,弘文馆提学,同知成均馆。疏请懋学勤政。壬寅。出京畿观察使。俄进阶资宪。伴送北使。历判刑,工二曹。兼知经筵。撰进 王大妣玉册文。加正宪阶。在刑曹。听断公明。滞狱一空。秋。拜两馆大提学, 世弟入学。行博士事。先时。贼臣一镜。浊乱恣肆。公移书切责。一镜恚媢无所发。及公典文衡。一镜觊占不得。恨甚。造蜚语投书搢绅间。人莫不骇愤。而卒无言者。公乃洞陈自引免。人皆快之。癸卯。差远接使。仍伴送。连拜礼曹判书,汉城府判尹,议政府右参赞兼管备局有司,良役厅堂上。甲辰。移拜户曹判书。调度策应。悉中机宜。甄豁诸市民积逋数万石。都民耸欢。及公逊荒。相率来谒于郊。兼左宾客,知义禁府春秋馆。复典文衡。八月。 景庙升遐。 今上即祚。公因对。以敬天勤民。孝悌节俭。收人才。恢言路为戒。而本之以勤学。继以涕泣曰。治亦今日。乱亦今日。为王为霸。亦有今日。 上为之叹赏。移兵曹判书。三日。特除判义禁府事。又八日。进拜议政府右议政。仍带文衡兼扈卫大将。公劄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7L 页
辞文衡曰。臣师文贞公崔锡鼎。臣师之师文忠公南九万。并以文衡入相。终皆辞避。 上批曰。卿师卿师之师。并兼是任。今卿仍带。岂非美事。在事不两月。遭乙巳之讧。胥命者六。出城者四。 上屡加慰谕曰。萧何之系狱。魏徵之踣碑。予尝慨然于前史。卿世笃忠贞。以国士遇之。宜以国士报之。公在江上。闻贼臣万规疏。有不道语。公痛曰。此关纲常。吾虽屏居。安可不言。上章讨万规罪。斩于市。二月。序升左议政。时三司论公不已。三月。始别谕解相曰。卿其闲游西枢。体予保卿之意。连赐貂皮椒箑。眷顾靡替。夏。馆儒郑揉者。指公撰登极教文中。半夜凭几语。诬以凶言。 上怒庭诘揉。辞穷岛配。及时相闵镇远,李观命驱三司百僚于庭请。栫棘绝岛。只命削黜。庭请罢。公退居原州。而时论火炽。 上教愈严。台官李倚天等。请加极律。 上引汉昭察藿(一作霍)光无罪事。痛斥之。呜呼。观于此。可知公君臣之际也。丁未。重卜。公至城外。力辞不入。勉副。无何。还左相兼 世子傅。既应命。率诸臣奏事。体容肃穆。 上叹曰。今日复睹 先朝威仪。 孝章世子冠礼。膺筮宾。又差嘉礼正使兼扈卫大将,实录揔裁官。戊申之变。公与首相。别直禁中月馀。至 王师献馘。乃罢陪鞫帐殿。感暴疾舁出。 上辍侍医。赉药救护。日三以起居。公连章乞免。递付领敦宁府事。及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8H 页
公丧。因校理郑羽良疏。特命太常。不待状 赠谥文忠。公白面疏眉。符彩照人。坦直英爽。神韵溢发。接人谈论。四座倾倒。居然有谢文靖风流。性孝友。未弱冠。侍大夫人疾。发有为之白者。疾殆。刺指血以进。终身禄不逮养。为至恸。岭藩。路遇负母行乞者。与之俱归。衣食之曰。我虽欲如汝负乞。何可得也。遂为文以送。辞甚悲。见者无不感叹。仲氏丧。公已大臣矣。躬蕫圹事。值甚雨。泥深至膝。子侄请少休。公辄泣曰。吾事吾兄。惟此日而已。乐善爱士。见人有一艺寸长。称奖如不及。持论峻整。刺举无所避。以此积困群谗而不恤焉。平居不事边幅。而谨于节文。外物芬华。泊然无所好。自日本还。随身惟片镜。亦举以投诸海。倭人以诗诵之曰。清如冰檗忠昭日。追绘像以送。 肃庙尝因仪宾求见。公曰。不由喉司不敢进。为文章。沛然若不经意。辞理赡鬯。尤长于诗。每遇兴口占。笔落如风雨。千篇滔滔。音调清圆。情境妥适。可与权石洲同评。习于典故。国朝程章官制氏族。靡不淹通。朝有疑例。咸咨于公。所著诗文二十卷。文衡故事二卷。夫人青松沈氏。注书龟瑞女。慈惠庄正。御家井然有法。后公九年卒。寿六十二。葬附公墓。四男一女。男长趾彬。成均馆大司成。次甲彬。童蒙教官。次震彬。懿陵参奉。次炳彬。承文院正字。女适参奉李廷镇。大司成二男。荣谨,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8L 页
荣慎。女适李正中。一未行。他子皆幼不载。铭曰。
赵为显姓。文刚植之。隆德以培。忠靖殖之。若子若孙。厥声弥大。奕奕我公。如玉在磋。有播其芬。童稚珠唾。飏于王庭。抟为行伪。尧舜吾君。载奋清议。海槎之诬。朋憾攸伺。历践内外。名迹优优。我圣初服。良弼是求。首登台辅。时则孔巇。豺豕虓哮。啖噬骨肌。大明有临。保以闲屏。三载于东。乃还匀秉。大盗歘发。王事鞅掌。劳瘅忘己。遂至损丧。国人思公。心和气砺。政事文章。在公犹细。无妄奏对。大义昭揭。彼贪天者。计卒无奈。君子一言。百世永赖。铭以徵之。盍观其大。
李甥奎瑞墓志铭
我姊婿通德郎李公。抱奇才无命。年十九而殁。只有一子。生五月矣。既长。文行并茂。若将世其家。又十九岁而夭。为丁亥四月二十四日得年同于父。殁之月又同。而差一日。其不同者。无一子已。呜呼。其酷矣。我姊氏绝粒求死。祟疾屡危。废委床褥。一日泣而语余曰。吾儿之没。今十六年。继嗣犹未立。门户靡所托。其三尺之封。未有识也。吾恐朝暮死。而目不闭。欲亟谋烧瓷而纳诸幽。俾来世耕犁者徵而掩之。顾志吾儿者。非君而谁。甚矣其言之悲也。君讳奎瑞。字▣▣。我东氏族。以韩山之李为甲。盖自稼亭,牧隐两先生。以道学文章。仍世大显。牧隐第三子。进贤馆提学麟斋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9H 页
(种学)派。最贵盛。君即其后也。高祖讳▣▣。原州牧使 赠兵曹参判。曾祖讳东稷。全罗观察使 赠吏曹判书。祖讳秀彦。礼曹判书。判书公无子。子仲氏郡守讳秀俊之长子。即君之考通德郎讳思孝也。母尹氏。海平大姓梧阴文靖公讳斗寿之后。考讳世喜。司宪府持平。配南阳洪氏。郡守禹翰之女。君以己巳十二月二十七日生。幼而明粹端详。九岁。承重判书公丧。已能对人。不啖肉。笃于事亲。既有室而为孺子慕。晨夕愉欢。不离母侧。未尝燕私于闺房。母夫人有女士风。忧寡家子无教。诲责甚严。君壹意遵承。无违色。文艺笔翰。亦夙就蔚然。以佳士称。人谓其考不食之报在是。竟遘奇疾不起。又其穷甚于其考。天胡忍是哉。墓在清州山东面龟岩 坐原。实君高祖暨祖若考三世兆次也。呜呼。君生未半年。鞠于我先夫人。我即负抱而提挈之。自始学至为举子业。离我之日常少。其亲爱如己出。而哭君之泪。犹至今未乾。今于叙次之托。情不能顾。何足以不朽君。惟以少慰我姊氏穷天之痛云尔。铭曰。
夭于父死之年。哀哀孀母之悲兮。将门祚之运去。君适丁其衰兮。信如其衰也。虽君之秀而清。而竟何为兮。
白下集卷之七
 墓碣铭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89L 页
完山李君墓碣铭
余少从李密阳敬跻氏。讲三世好如兄弟。然深服其醇德洁操有郁于躬。若可以焘后归成。而公有一子昌发。以年十七死。血胤遂绝。余悲善者之夭其嗣。而晦窝李公寅烨书以吊之曰。见其进。未见其止。是则惜其人也。有甚于余之为密阳公悲之也。呜呼。君夭阏。不遂才行。未及表见于世。而先辈名公。期许而悼惜之者已如此。其必有以焉。盖君家以孝世厥声。密阳公昆弟丧父母。苦行几毁灭。大父兵曹参判讳彦纪。德量伏一世。君既幼习家训。孝以成性。长益宽厚渊凝。绝无翩儇气。参判公亟称为远器。与人言。必主孝于亲。敬于长。睦于宗族。信于朋友。在童丱独侍祖母疾。有成人行。既丧而君病。母数临视。君辄告曰。儿恐母视儿病。而或不视几奠以时。母为之起。才冠。丧参判公。君以稚弱未赴葬。哀痛甚。服其服。守服位终日。以及返虞祭。则省涤务极蠲洁。仆婢感之。及祭君。道前事相戒曰。有不精办。郎君其歆诸。鬼其无罚。尝慕张公艺九世同居。与其妻权孺人。语其志相期勉。见同学少年。得人赆章。而不谨收。责曰。人赆之自好意。君则弃之。岂信也哉。若此者。其天植之美。不待学而后能者欤。其言之而躬无不逮者欤。君字大而。生以 肃宗戊辰。系出 世宗别子宁海君瑭。高祖讳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90H 页
时万。全罗道观察使。曾祖讳伯麟。司宪府持平。母尹氏。坡平大姓讳谦之女。权孺人籍安东。成均生员益昌女。贤而有识。归于君。才周岁而寡。常以未克从死。为至恨。窃尝诵君言行。属侄持平君䌖为状。又竭身力治纺绩。具石刻材。又以币于淳曰。倘一言之惠。得不朽死者于土中。未亡人死且瞑。盖密阳公方以先铭之未卒为忧。不欲以轻者先之。然孺人为此。亦密阳公意也。余既为密阳公悲之。而孺人之言益可悲。其乌可辞。记昔淳屡拜参判公床下。见君当隅坐。姿貌丰硕。进退重迟。心识之不能忘。于今三十有馀年。又闻君年十三。语堂叔泰跻曰。要做实际工夫。毋徒求才子名。幼(缺)之远。有出于庸行之外者。使其有年。为成德君子无疑。信乎晦窝公之吊君为知言。而余之为密阳公悲之者。殆浅矣。呜呼惜哉。铭曰。
古之悼夭多以才。而余之悼君也以德。何德之不享而至此。叩诸天滋惑。
白下集卷之七
 神道碑铭
  
左参赞游斋李公神道碑铭
游斋李公既卒之三十三年。嗣子汉谦氏。以公神道之刻。属于为公从甥者海平尹淳曰。吾先子之德之学。宜有铭而久不铭。是余之不孝。且今世谁当铭吾先子者。淳喟然曰。其然乎。惟公特立独行。无党于喜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90L 页
党之世。而欲破党于死党之日。在当时两不偶焉。今亦谁知之者。然非知公之难。必公者而后知公。淳敢曰公者乎。屡辞而请益坚。乃敢忘其僭陋。而为之辞曰。公讳玄锡。字夏瑞。 太宗别子敬宁君齐简公裶八世孙也。敬宁生牟阳君稙。牟阳生仙槎君承孙。仙槎生河东君裕。河东生兵曹判书 赠领议政讳希俭。后于季父神堂君祯。寔公高祖也。曾祖讳晬(一作睟)光。吏曹判书 赠领议政芝峰文简公。祖讳圣求。议政府领议政贞肃公。考讳堂揆。吏曹参判 赠吏曹判书。宗封讫。承以文籍。世厥卿相。名德赫耀。国朝世族无两焉。妣 赠贞夫人晋州姜氏。承政院左承旨讳大遂女。公幼以神童名。六岁。应长者命。作月出诗。造语惊人。十二。通经史。二十。中司马。乙卯。登第。选入翰院。例升六品官。转司宪府持平,兵曹佐郎,司谏院正言。己未。选为弘文馆修撰,校理。上疏论君德时政。庚申。繇司谏院献纳。拜吏曹佐郎。以问事郎。佐治楠,坚逆狱。耳听手书。楷敏于草。人皆异之。升济用正。转掌乐宗簿正。间入玉堂。忤朝议。补银溪察访。入为成均馆直讲,司艺,司仆正。差通信倭人使副。以 太宗追谥时浴主劳。升通政。不果行。历兵,刑二曹参议。移承政院同副承旨。序升左承旨。时 上召宋判府时烈入朝。公以尝论其移配不可。乞解职以违之。以故谪铁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91H 页
原。数月放还寻叙。后十七年。又论其不宜追享道峰书院。罢职。盖公于己亥邦礼。以四种说为误。故其为言每如此。然其及于祸。则曰此人倡大议。不可杀也。癸亥。 上患痘。久乃瘳。公作圣痘歌。以志喜。士庶传诵。至彻 上览。史臣书诸策。甲子。丁判书公忧。服除。拜判决事,兵曹参议。戊辰。以左承旨。陪 庆基殿 御真入京移模。用劳升嘉善。出安东府使。以身教之。民俗为敦。公少有大志。以性理经纶之学。为己任。常自诵曰。男儿不可苟生于天地间。功业当与天地参。又曰。治心则义理明。养气则力量大。义理明。故可以处置事。力量大。故可以担当事。始立朝。见党议日痼。慨然欲刺口论事。判书公以事亲日短诫之。体亲志不敢违。亲没。又无位以自试。己巳。 中宫之废。公在安东。闻而痛曰。 主上今日之举。五伯所不为。廷臣无能死争。从以逢之。不免为朴泰辅之罪人。欲奋笔草谏疏。事已无及。遂为诗以见志。俄以 上命遆。拜汉城右尹,承文提调。公之识学闻望。久郁于用时。则铨衡文柄。宜无先公者。黯,宗道擅国操柄。忌公持正不挠。未还朝而就拜庆尚监司。黯等。又谋反楠,坚逆案。造为蜚语曰。告者郑元老。临死有他语。以公其时问郎。嗾台官请缄问。公三疏辨其虚罔。计终不售。公叹曰。逆者。天下之大恶。犹谋清脱党论至此。君子可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91L 页
以去矣。遂引病免。连辞都承旨,工户二曹参判。庚午。繇礼曹参判。拜大司宪。公恶宗道辈缔交希载。不欲与之同朝。遂上疏。盛论党弊。以危弦不改。覆辙相寻。斥时辈。承优答。群憾猬兴。大谏吴始万等。启请远窜。 上取疏再览。不从曰。某士流中人。岂有如尔等所论。时相植台议。请罪不止。竟削黜逾月。即命放。宗道以都宪力沮之。不能得。公自此扫迹深居。门径落然。希载延父谥设宴。有命朝士尽赴。希载又自来邀。公终不赴。辛未冬。始出春川府使。癸酉。迁本道监司。辞不行。以同知中枢家居。甲戌。 中宫复位。起公拜同义禁,奉常提调,黄海监司。皆不就。除兵曹参判。因辞疏互论。庚申己巳以来。开私径侦伺罗织之习。愿永作监戒。丕变污俗。末及己巳庭请人拟律。当与造,认,仁弘殊科。 命还给遆拜刑曹参判。又辞。公既摈弃于己巳。至是朝望咸属焉。公犹峙其志奋其言。不少雍容折节。以取合于时。此其所以为公也。朝廷知公不可强以内职。除清风府使。始赴。丙子。召以大司宪。留忠州不赴。连辞咸镜监司,兵曹参判,汉城左右尹,备局槐院内资归厚提调, 世子右副宾客。丁丑冬。因 上候违豫暂就都承旨。再疏请破朋党。行冤狱。公任使。恳恳累百言。至曰。臣以九代世卿。纵不能有所裨补。何忍扬臂助手。苟图一身之私哉。崔相国锡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92H 页
鼎知公素深。每惜其淹屈。方在铨屡拟选职。至是擢升汉城判尹。虽论道峰事罢免。 上犹以此人平生不喜党论奖之。寻出安边府使。逾年。还判尹。转议政府左右参赞兼知义禁。皆辞。时有科贼李圣辉等狱。为金吾者。皆引避不肯当。 上命公。以次官按治。累辞不获。按狱未几。暴风疾。遆拜刑曹判书。告以疾。 上问政院实病以否乃许。癸未。公病益危。竟以十月干支。卒于家。春秋五十七。葬于广州烟谷负亥之原。公生丙子之后。系心 皇朝。深以屈辱为耻。揣摩有素。以卒无可为者。则裒辑明兴以来史家诸书。仿朱子纲目。作为一书。用寓尊周之义。尝疏乞就閒纂辑。 上褒嘉之。勉以从容卒业。其除清风。亦以此也。笔削积十年书。垂出藁而疾革。顾家人叹曰。明年三月。为明亡一周。欲及此成此书。以进不负吾平生之志。今病至此。吾目其瞑乎。后十二年。 肃庙取入草稿。览之称善。令玉堂写刊。未果。今 上丙午。 命其家人。就加雠證。将官印筵讲。公之志于是乎毕矣。盖尝论之。 我朝朋党之作。殆此数百年。家传世守。如金石。其始也。务胜而倾敚。倾敚而至于屠揃。屠揃不已。终于迷溺。极穷恣为乱逆。而不自觉悟。甚者方且戴白日。啾啾左袒。无所畏。伦纲日以斁。天地日以闭。国随以危且亡。呜呼其酷矣。其间虽往往以破党为说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92L 页
者。惮强侮弱。一切苟艰。止不为已甚而已。其于朋亡则远矣。若公者。世所称一边人耳。未尝以地处自囿。怨在人则不报。咎在我则不讳。廓然大公。不顾人之是非。前后章奏。惓惓必以皇极荡平。孟子不嗜杀人。汉昭烈彼暴我仁。为主救世之大方。动以是遭乖晤。卒无施于万一。龃龉以终世。然其平心正议。俟百世而不惑。虽谓之党论后一人。非夸也。公可谓不苟生于天地。呜呼伟哉。公为人。外和中毅。宇量恢旷。荣辱恩憾。一无所婴。其心夷然而处顺。凛然而不可夺。其自修不规规于尺幅。而行敦履洁。敬胜而义立。为学诸方。各有立言。自得深造。自天德王道当世之务。以至兵刑术艺。靡不精究博涉。取诸葛武候(一作侯),陆宣公,邵康节,胡康候(一作侯)四子书。编而名之曰四子经纶集。朝夕左阅以拟其有用。看书。五六行俱下。经传百家。贯穿罗络。日常轮诵。至老犹不辍。文章主于辞达。不以组绣求工。沛然出之。如江河不穷。有文集。行于世。夫人安东权氏。 赠判书偳之女。从公受封。媲美宜家。后公八年卒。同茔。育一女。无嗣。子以弟之子即汉谦氏。生员郡守。生一男翊胄。进士。女适县监沈得行。有一女妻士人任玧。公尝于病中。梦象村申文贞公为公墓铭以赠。方其梦也。风痰迷塞。若无神识。既觉而便慧然。诵之不遗一字。顾语曰。异哉。然以此铭我足矣。
白下集卷之七 第 293H 页
小子亦尝屡有承听。今何敢置之幻境。而僭有论述。遂系以其铭。而足数语曰。
士流中人。不喜党论。前后 圣教。贲若华衮。勤(一作勒)石垂后。百世无溷。訾谤自消。是非宁混。史继紫阳。笔削亦稳。薄俗明义。重泉解愠。戌会以前。足徵文献。扶植世教。丕阐休运。公去文贞。世隔年远。诚发宵寐。晤言其近。大笔铭公。不爽铢寸。定论在先。孰敢加损。圣不语神。梦周有训。刻此昭后。昧者知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