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x 页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启
启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4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48H.gif)
臣即见牙山县监黄晸陈弊上疏。令 庙堂禀处。当自 庙堂覆奏。而疏中御营厅所纳庚子条米一百五十馀石。其时守令。请得本厅以为赈资云。槩此米。与其当初民间未收者有异。庚子湖西所纳米。因其时道臣之状请。果为许贷。而其代则自京赈厅所纳庚子定夺之后。赈厅所储不敷。不得代送。壬寅春。以其各邑所在。还为划给本厅。各邑几尽来纳。而十邑尚不毕纳。牙山亦入其中矣。今以荡减为言者。诚为不当。非特牙山一邑而已。诸道米布之未收。亦且夥。然则何可取舍于其间乎。些少未纳之邑。姑置勿论。九十石以上未收者。瑞山,连山,天安,新昌,舒川,牙山六邑。此皆庚子贷用者也。凡军保米布所纳之规。布则二月。米则三月当纳。而以癸卯条言之。公山,清州,瑞山,载宁,茂长等五邑。多则三百馀石。小则七八十石以上。保布未收之邑言之。一同以上未纳者。怀德,怀仁,文义,镇岑,遂安等五邑。而其中四邑。则所纳者或过半或未半。而至于遂安。则十馀同上纳之布。无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4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48L.gif)
上曰依启。
因台启中罪名书案避嫌启(丁未十月十五日○训将时)
臣自乡入来日引见时。有所陈达。而前后台启中声罪者。不啻十馀件事。大则栫棘。小则窜配。而其中银釰事。罪臣欲杀之第一件事也。既承白脱之 教。臣何敢复为难安之端。而厥后更闻。则自捕厅各人处。捧招正书。移送于禁府云。此与自捕厅究覈后掩置者有异。既送 王府。则事体自别臣岂敢抗颜供职。非不欲陈疏自暴。而 前席又有勿复为辞之 教。武将处义。不与文宰同。且有一事再渎之嫌。泯默度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4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49H.gif)
上曰。日后次对。判金吾持入文案。
请训鍊都监军需补用启(戊申正月三十日○训将时)
训鍊都监。名大实无。五军门中最为凋弊。不成貌样。虽有保人布一千四百馀同。而此则尽是军兵等奉足之资。今年灾减。将近三百同。其数不足。前头自 朝家画给。然后可以充给。姑不当烦达。而七色军则乃是大将前排 陵幸时。亦入于 御前差备者也。粮饷厅之设置。本为都监七色军战巾军服等物。例自该厅备给。而近来该厅。不知本意。且甚凋弊。应为之事。亦不举行。军卒之疲弊。无异乞人。以此形势。实无措手之道。臣考见粮饷厅屯田元数则五千九十馀结。时起一千三百馀结。陈荒三千七百馀结。臣意以为陈荒三千七百馀结。姑为属之都监。限三四年。起垦收税。以实军需。亦为改备军兵服色。使之鲜明何如。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4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49L.gif)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三月十五日)
都城七门。都监将校军兵定送守直事。定夺矣。每门。将校一人。军兵十名式。领率严加把守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十七日)
因 传教都监兵马三哨。授送于巡讨中军。而马兵左前哨官金梦衡在外。代旗牌官金有汉。马兵左右哨官李尚能有故。代左部右司中哨官李禹锡换定。使左别将李遂良。领率出送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十九日)
臣亲承 传教。罪人南泰徵,闵观孝,慎光远,李世龙等结缚捉来。跪于阵前。罪目依 传旨分付后。一时枭示于阵门外。悬于旗竿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一日)
臣在宾厅时。报警军卒来告曰。一队兵马。分三行。自西郊驰进。几至慕华岘云。臣与诸宰。皆以为此不过松都,长湍等邑马兵。而其在戒严之道。不可疏忽。恪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0H.gif)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一日)
因义禁府启辞。自都巡抚阵。上送贼首。枭示城中。令训局举行事。 命下矣。贼首取来。阵前洞口街上。悬于旗竿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二日)
即见揔戎使。自都巡抚使阵。斩小丑十一级。上送而来。置西小门外云。诚为多幸。城内奸细之徒。见此则肝胆散落。悬首旗竿揭铁物。一日然后还弃水口门外。未知何如。敢达。
上曰依启。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二日)
清安贼人李始沃,始濂等。先问贼情后。军门枭示事。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0L.gif)
传曰依启。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六日)
即刻到付都监所送奇兵将朴世梓,韩世俊等告目内。多杀贼徒。生擒者亦多。而贼魁首级。使本局军兵。先为上送。世梓等四人。只领孤军能立奇功。三军增气。莫不踊跃。诚为多幸。世俊等告目。并为封进。以备 睿览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六日)
自都巡抚阵。来到贼将首级。入置都监阵上。待明朝悬街事 命下矣。贼将首级。昨夜入置阵上。今朝悬于通街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六日)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1H.gif)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七日)
都监定送奇兵将朴世梓韩世俊等。转战至竹山。听巡抚使令。率其军兵回还。方到把子前桥禁军阵头局。而禁军阵。以为他军之自外入来者。若无标信分付。则不可许入云。朴世梓等所率军兵许入之意。分付何如。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七日)
吕州牧使李行俭捉送郑祚胤,郭重辉。令训局枭示事 命下矣。郑祚胤,郭重辉。阵前枭示。悬于旗竿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八日)
马步军夏等奉足。例于四月内分给。而军兵屡日饥馁特甚。无他顾恤之道。从军愿。豫先上下事无所妨。当日为始。分给各哨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二十九日)
都监伏兵捉来李一远,李思硕。阵上枭示。白起先,李险龙。从重决棍六十度放送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1L.gif)
智异山东安阴及山西燕谷,双溪间。窃发之报连至。淳昌,灵鹫间。贼徒又为多聚云。不可不及时讨灭。都监炮手一百名。猛勇将校。从全州,南原路下去。与诸路兵剿灭贼徒事。 榻前下教。精择炮手一百名。别军职二员。本营将校三员。领率缁重卜马十疋。并为发送何如。
上曰。依启。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三十日)
伏兵将李秀弼,崔泰俊等。到阳智地。贼兵六名。生擒以来。故严问则各人等之招。阳城居所谓两班崔大成,金宗润。拔釰威胁。不从者三人。斩头于目前。故苟冀一时之命。果为随往。而或谓之中路逃亡。或谓之败阵后逃亡云。此类俱是常汉。而崔大成已斩于水原。金宗润亦已被捉为言。他无可问之端。今此贼人。勿论威胁与否。即当依法枭示。而臣昨日登对时。既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2H.gif)
上曰。决棍放送。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三十日)
自捕厅移送贼人尹熙庆。阵前枭示。悬于旗竿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三十日)
撤其扈卫。各于本营大将。领率加数入直事 命下矣。臣即今撤扈卫。领率中军以下诸将校。直宿于北营。而训局入直。阙外各营兵处所磨鍊后录。而 宫门不可不严守。敦化门则自新营别入直一哨。以为守直之地。而他馀门。自禁御两营把守。似为得宜。惶恐敢达。
上曰。依启。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四月初三日)
刑曹启辞内。槐山郡上送贼人申铉,车以先,李时茂,朴济明,柳尚宝,金必兴,崔凤翼等首级。移送军门。使之悬于藁街事 允下矣。申铉等七贼首级。悬于通衢上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初五日)
因捕盗厅启辞。贼人元时金枭示事 命下矣。时金辕门外枭示。悬于通街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初六日)
因义禁府启辞。巡抚使捉送贼人高善昌。令训鍊都监枭示事 命下矣。善昌辕门外枭示。悬于街上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2L.gif)
因义禁府启辞。广州府捉送贼人李春亨,李枝亨及龙仁县捉送贼人吴尚奉。令训鍊都监直为枭示事 命下矣。春亨等三贼。阵门外枭示。悬于旗竿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初九日)
因 传教备局启辞内都监犒馈事。即当磨鍊分付。而一牛之犒几人。有难的实。令将臣与户曹相议。定式施行事 允下矣。三营军卒。在朝家一视之道。宜无彼此礼约之别。而禁御两营。则自该营量其究入。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3H.gif)
上曰依启。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十一日)
因刑曹启辞。槐山郡上送逆贼权瑞龙首馘。出给军门。使之悬街事 命下矣。瑞龙首馘取来。悬于铁物桥大街上之意。敢达。
传曰知道。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十一日)
李遂良出征之后。为会宁府使。旋又递之。领军还来矣。今则仍差别将乎。何以为之。敢达。
上曰。遂良之功不细。故欲毕其成功。特递会宁矣。今则别将仍任。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
今番军官辈出使时。左边则臣自训局。优为资送。而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3L.gif)
上曰。勘勋区处后依所请。出给捕厅。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
捕厅军官四人加出付料事。臣陈达蒙 允。出于举条中。故即今责立之军无料布。不无呼冤之端。此八名料布。亦令该曹。宜有一体上下之道。敢达。
上曰。依启。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
今番出征时。战马至于三百馀匹矣。军卒则 王灵所暨。不折一人。而马匹则其中不可使用居多。故臣还送司仆。而大抵最重。虽以今番出征时事见之。持健马者。多成功。其所关系诚大矣。而太仆。每以分养馀马。分给军兵。故以致战马体小品劣。今后宜别样申饬。使之先给军兵。后分养何如。
上曰。此后。不但分养。虽亲授帖。又先给战马后给之。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4H.gif)
上曰。闻所达之言。事势诚然。令庙堂更禀。
请训鍊都监各项禀处启[又启]
官制一事。非臣所敢仰达。而元恶大憝。虽已诛捕。湖岭之间。漏网者多。岭东与岭南接界。居昌,安阴两处败贼馀党。必流入岭东。岭东。山谷深而树木多。不轨之流。易以匿迹。不无日后之虑。臣意岭东之与岭南接界处数三邑。间间以武臣。恪别择差以送。则似合事宜。故惶恐敢达。
上曰。依启。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献议
因良役变通献议(戊申五月初十日)
今此逆变。实千古载籍所未有之变故。幸赖 宗社之默佑。 圣算之神武。荡扫妖氛。殄灭凶徒。 国家亿万年无疆之休。此正多难弊邦转祸为福之一大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4L.gif)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5H.gif)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5L.gif)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6H.gif)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笺
谢 颁轴券笺(戊申七月二十日○诸功臣联名)
勋阁图形。猥叨封拜之 命。盟坛歃血。更纡 赐赉之 恩。神明所鉴。感激自励。伏念臣等。俱以庸鲁。适值艰虞。未能折奸萌于几微。犹自知罪。设令效绵力于危急。敢曰有劳。不图乱逆之甫平。聿见 恩赏之遍施。斋墠蠲币。昭森上帝之临。彩绢兼金。便蕃内府之赐。仍许面对于 法殿。兼有 手赐之宸章。蔼然若父子家人。眷遇超异。炳乎如典诰谟训。戒饬淳勤。此可见 圣意之出常。夫岂独典礼之遵旧。若为图报。祗自衔恩。玆盖伏遇 主上殿下。睿智如神。勇断无比。天地并育。何害枭獍之生。日月高悬。自致魑魅之遁。正敷维新之化。特眷罔功之愚。致令驽姿。滥被鸿渥。臣等敢不仰感殊遇。俯竭微诚。葵藿自倾。敢忘殉 国之志。霜冰有渐。庶为先事之图。臣等无任望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笺称谢以 闻。
谢银杯特 赐笺(甲寅九月二十八日○诸功臣联名)
法筵醉黄花之酒。猥赓 宸章。 御书镌白金之卮。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6L.gif)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诗(公之诗篇。不至于此。而见逸于甲午之乱。今才收拾数十首诗。略记篇末。)
山寺即景(戊辰○幼时作。寺在尼山。)
大风起天中。落叶满空山。月如将率星。星如兵卫月。
除直赴 殿试日有感(癸未)
禁林春色十分奇。碧树红花映玉池。观德堂前无限兴。壮元今日唱名时。
赠赵参议(泰亿)求剑韵(时赵公以上使往日本○丙戌)
荆卿擿后徐生得。童女舟中宝彩遥。六国诛来犹带血。千年海外未销膏。龙光岂合蛮儿手。神物终归壮士腰。会待雷公能掘取。提携西出扫氛妖。
次赵参议留赠子弟扇面韵(丙戌)
星轺暂住釜山村。馆接传厨慰早昏。江树桥头违别袂。蜒云瘴里怅离魂。扶桑日月秋迎舰。蛮国管弦夜咽门。归櫜宝刀如脱赠。汉津先候对清樽。
猎山(丁亥)
边塞尘清解右鞬。将军无事猎平原。树疑大纛高牙立。山似千兵万马屯。猛虎吼时苍壁裂。老龙惊处白波掀。半酣不觉归侵夜。画烛引前鼓角喧。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7H.gif)
农家得雨验年礼。吾友韬弓叹害工。今朝正好谈兵薮。莫惮衣沾许一逢。
次朴(玄卿)韵
欹巾缓带小塘临。经雨流泉韵更深。游鱼舞鹤真吾友。步月携壶又朗吟。
次智异山僧(应连)韵(己丑)
老禅飞锡欲何之。智异山云带汝眉。邂逅要探真个景。答云霜叶胜花时。
出猎
手弓腰釰陟高冈。大醉呼鹰又杀獐。不惮层岩频上下。树头落日已斜阳。
咏老松(庚寅)
幽居卜筑商山东。爱看前峰十丈松。当年肯受秦家爵。独立风霜不改容。
在湖左水营。思家偶吟。
薄晚人烟羃两邱。江湖物色浩难收。可怜今夜还家梦。不惮山川万里脩。
在岭左营戏赠幕裨(辛卯)
鼓角寒声半夜天。将军无事抚龙泉。门前病树迎秋早。海外高峰得月先。义重碧油同患难。心悬丹阙报埃涓。胜游知在南楼上。庾子风流岂独专。
又赠幕裨
休言深愧负平生。结义从来等弟兄。殉国一心宜勉励。风尘自古不时惊。
赠别崔(润)归觐韵
迹滞江南素计违。嗟君先我促征騑。也应归觐萱堂日。孝席欣迎老子衣。
赠别崔(基绪)还乡
鹤城秋晚动行轺。怊怅离情不自聊。他日鲁邱栖息处。肯将尺牍访渔樵。
乘舟。到七佛寺。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8H.gif)
大定江。赠定州妓。(至爱○甲午)
强挽吾行独倚楼。欲言无语半含愁。沙头落日相离恨。流入江波也不休。
赠六师
飘然身世白云间。萝月松窗俗虑删。之北之南孤钵罄。寻山寻水一筇闲。烟生石鼎烹茶去。灰死金炉礼佛还。秋来我亦寻真境。留待枫林月正弯。
赠踏桥诸客(乙未)
上元佳节属西州。十五清光此夜稠。娇娥莫劝池边酒。乘月吾登郭外楼。
嘉山江。赠李(仪叔)韵。
如何心事转悽其。驿路春生惜别离。江村病卧无人问。惟有吾君恋旧知。
登百祥楼
偷得高楼半日闲。元戎豪气也难删。江流屈曲之玄去。山势崎岖凹凸环。草绿汀洲知雨过。风清涧谷见云还。凭栏快倒金罍酒。不觉东峰月已弯。
登望京楼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8L.gif)
赠崔(起岩)韵
如麻雨脚戏吾行。堪叹奇游竟不成。从知明日来无尽。为待将军早出城。
又登百祥楼
登临快阔四望同。万里湖山眼底空。暮寺疏钟声远近。枫林微月影西东。壮心几抚腰间釰。豪气时看枥上聪(一作骢)。 圣主鸿恩何以报。遥瞻 宸极意无穷。
又
十里平湖大野头。暮云城上百祥楼。凌波鼓枻闲来去。阵阵清风爽似秋。
送吕(咸之)还京(丙申)
迹滞关西岁已换。思亲恋 阙倍伤心。想应经过吾家日。为报平安二字音。
又
离亭惜别恨。春日暮江情。行路多艰险。何时到洛城。
寿慈氏生朝韵(丁酉)
三角层峰拱北堂。玄冬和气唤春光。樽前再拜无穷祝。此日华筵万岁常。
登青海营广石台(戊戌)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9H.gif)
又
攀藤逾壑处。上有一孤楼。日暮人扶醉。畴能再此游。
自警(丁亥)
冲天壮气万夫雄。手掣青萍意不穷。他时倘未腥尘扫。投笔当年悔把弓。
赠清营妓月蟾(辛丑)
古驿寒灯惜别夜。纤纤语了向隅啼。明皇添六真堪笑。分付村童尽杀鸡。
又赠蕙梅
多情送我之长杨。脉脉无语泪满眶。走卒不知相别意。彷徨门外报晨光。
遭弹偶吟(乙巳)
小园晴日任欹巾。顿忘门前十丈尘。堆岸绿萝真胜地。满庭青草即芳茵。荣枯斯世宁关意。雨露新天别有春。万事嚣嚣犹可诫。不如归卧虎溪滨。
奉和吕(士纯)
澒洞羁愁自不禁。柴扉昼掩有谁寻。鲁城千里思亲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5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59L.gif)
次文演大师(昆阳僧)
客意荒林𩗏乱雪。禅心新月照清潭。仙山未到闻仙景。一梦时时绕凤庵。
又
铿然锡杖带青霞。来叩柴门喜气加。听说头陀云月好。却忘身世在长沙。
感恩曲(庚戌)
报了报了 圣主鸿恩报了。此身虽死何以尽报了。玆生未报恩。后生当报了。
又
慨然哉人兮。一片丹心谁复知。为 国一死庶几乎知。知而不之知。是以悲之。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书(公之遗集。今始收录。散佚殆尽。而至于书札。尤难凭寻。但家间往来书札十馀片。寻得于壁藏休纸中。略记篇末。)
与庶兄林[乙巳十一月]
清州奉别太匆匆。至今依依。即惟近间。佥况何似。而内行次。何日自其处发行耶。消息漠然。极郁极郁。此行。昨午无事到配。而滨海瘴乡。年又惨凶。生涯茫然。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0H.gif)
与庶兄林[壬子二月二十七日]
便来。承见两度书。以审春寒閤况平安。可慰。此处病患。比向来大为向差之道。近不用药。寝睡诸节亦安。极幸。山所松木。当此穷春。必不无饥民取皮之患。恪别严饬。俾无伤损之弊。至可。(壬子二月二十七日。)
寄子希逸[乙巳十月]
夜来。母主气候若何。吾无事投宿。方向前路。而回瞻终南。不觉泪流如川。今日生来。曾所不意。 天恩罔极。内行。果发明日耶。今日留京。必添一日之言。二日留之。又加二日之谤。必于明日。扫万发程。至可至可。所可虑者。道路贼患。而所率奴。俱是借人。是用极虑。南中鱼物之外。无他供亲之资。极闷极闷。柱国 批答如此。万无 允许之理。勿疑可也。(乙巳十月。)
寄子希逸[丙午六月初二日]
业奴来后。绝未闻消息。极郁极郁。日炎如此。母主气候如何。忧虑不已。吾姑无事。而如椽大蛇。逐日七八介捉出。其他怪怪之毒虫。不知其数。天地间。岂有如许地乎。令人减寿。祀事不远。远外心事。何能自抑。不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0L.gif)
寄子希逸[乙巳十二月二十二日]
阻音之久。未有甚于近间。极郁极虑。母主气候。连得平康。海外岁暮。思乡之心。有倍既往。独倚虚扃。对月垂泪而已。第得有今日。罔非 圣恩。去年若死于桁杨之下。则音毛亦何以得闻耶。以是为慰。吾无事。而疠疫四起。忧虑何已。志石。日寒如此。当待春和。燔出矣。此奴。即即还送可也。庶母所患。近得少差耶。(乙巳十二月二十二日。)
寄子希逸[丙午三月二十二日]
比安奴回。见书知好在。而母主所患少差云。喜幸何言。然远外之虑则未弛也。或有未能快复。而为其远虑。如是示来耶。吾姑得无事。而咳嗽苦剧。眩症亦未已。闷闷。汝妻初丁过练祀后。即当下来为可。今二十九日。祀事此迫。而无计参祭。尤切痛泣。祭物。必精洁而不务多可也。即今事势。异于前矣。须量之。炎节不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1H.gif)
寄子希逸[丙午五月十八日]
本官丝藿上纳人回。只见内简。汝则往石城。未有书。可叹。京书必来。而秋曹书吏等笔封外。无一丈来传。或者自庙洞同封汝书中。故自内简不知而不送耶。日炎渐紧。母主气候如何。逐日告达思食之物。这这备置。以为进服之地。如何。昼夜为虑者此也。生脉散。日炎之后。间间煎用。为可。斋室轩上。颇风凉。不可冷处之意。亦告如何。黄肉作脯。且为肉酱。连续用之。则犹胜于蔬菜耳。即今嗜进等物。后便书送可也。银口鱼。顷者已送之。此鱼能进之耶。六月祀事不远。悲怀一倍当于晦间。当送人矣。(丙午五月十八日。)
寄子希逸[丙午四月初九日]
次建意外来。见书知好在。而母主气候平安云。慰喜何言。吾姑得无事。而风气之恶。入夏尤甚。极闷极闷。眩症。姑无有加。而咳嗽尚不止。声音。终不如前耳。京奇筵说。分拨略干外。无他来者。极郁极郁。吾之所供。十分减九。而其他诸人之供。亦皆删之。此不足怪也。至于 上教。亦多不书。则其他何言。以吾亲闻之 教。多漏之耳。吾之精神。尚有一分。则有何未尽之说也。当日入侍将士及同囚之人。无不闻知。则虽欲讳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1L.gif)
寄子希逸[壬子八月二十九日]
顷书见来。德金等来见书。知无事到京。可喜。杨根之行。其已往返耶。吾姑得无事。而石役最难。数日后。可得完了。而治山。极善无欠。而一朔馀触风山上。所伤非细。数十日之内。决难起动。上京之期。势将来念后为之。而四处贼患大起。虽欲久留。此最惊怖。而势将秋收船卜后。可以上去矣。闻京第调度为艰云。如有赙仪来处。未可量宜入之耶。(壬子八月二十九日。)
寄子希逸[癸丑十月初六日]
多少意。已悉于今朝两度元幅中矣。哨官非久下去。扶安吾家 赐旨田畓及奴婢。使之推寻。奴婢姓名及田畓可考文书。未可送来。子兼行耶。咸悦来访。略闻京奇。而家信。移京以后绝不闻。极郁极郁。科奇。明夕或再明。可以得闻。而郁郁难状。(癸丑十月初六日。)
寄孙埴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2H.gif)
寄庶侄希晔[癸丑正月二十八日]
省式。为日已久。痛哭之怀。去益难耐。发行。今已四日。昨夕入去耶。今朝得达耶。窃想入去后情事。尤切痛泣。发程后。日寒最酷。何以得达。而末哀亦何以支持耶。初丧。果待京备送。而初无所费之物耶。虽为袭敛。自此备送之后。佥哀至情。必有改敛之举。思之至此。不觉哽塞。勿为过自伤损。兄弟互相扶护。无事过行襄礼。是孝子之道。而吾病少无加减。春寒尚峭。闻讣之后。不即发行。此怀。何以自抑。待朴生之入来。数日稍歇。来马。即发为计。吾下去后。山事可以完。定葬需亦可拮据。而尚且蹲坐。闷闷。然来旬前。则当可入去矣。哨官之妻。即当奔丧。而人马无出处。奈何。吾行未发之前。一二匹马上来。则可以率去。而其何以周旋。葬需所入。自此可以周旋四五十两。或可成样耶。棺漆。其无不足之叹耶。地师最难。何以为之。种种悲念。不暂弛也。(癸丑正月二十八日。)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2L.gif)
东根之来。得见书知支过。为幸。柳生来时。书亦见之矣。葬事已定云。尤切悲痛。葬前下去。以伸此恸。而事故多魔。竟未能下往。其为痛悼。一倍难抑。葬地。韩,李两人。亦将顺从耶。葬时凡百。吾下去然后。或得或借。可以成样。而事故如右。只切悲念。营还得几石耶。当此大杀之岁。祭需。不可不从略。而亦不可埋没。将何以为之耶。近来则此处。亦无赙仪之来者。鱼族无出处。奈何。初丧时所用及玄纁柩衣之价。自此艰以备给。此后无汝致虑矣。诸处发简。平兵与昌城两处外。一束纸。无送来者矣。钱五两。昌城来者。而入于造果。二疋木下送。可作行丧柩衣。纸烛亦送之。下棺布觅送。汝妻方下去。而近来吾家形势。亦至百尺竿头。薄略(缺)送。其无中路狼狈之患耶。丧舆。在于库中。故开金送之。可用者出用后。还而依数入置。封锁上送。开金烛笼一双。择其新件上送可也。东根。姑为留置。以为看检农事之地。顺天道昌田畓奴婢事。极力图之。期于得其折受之地。锦山所占两处。柳哥则不为大赞。此亦落心。岭僧若来。则此实神眼。可以质定。而他处亦可广见。期于必得。至可至可。(癸丑四月初二日。)
寄庶侄希晔[癸丑十一月二十三日]
东根去时书。其已得见耶。未知近日连得支过。而完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3H.gif)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记
防倭筑堤碑记(庚寅)
先祖咸川君讳良字子房。咸平人也。其平日立朝事功。昭载 国乘。不可殚述。而姑以此立碑颠末。略记石面。在昔洪治丁巳。倭入鹿岛。杀其守将。 朝廷难其代。时公遭外艰。起复公以代之。公迫于 朝命。黾勉视事。才数月倭寇又至。公率励部伍。身冒锋刃。艨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3L.gif)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4H.gif)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跋
传家宝藏跋(乙未六月)
右鲁西诸先生笔迹。而先君子之所宝藏者也。盖先君子尝抠衣于鲁西先生之门。而得薰灸(一作炙)于童土,石湖,龙西三先生者。亦多焉。请业之暇。受其手笔。以寓景慕之诚。之书也字样体格。虽各不同。其因书劝戒之意则一也。当世之名公巨人。耳其事而跋其尾者。前后非一。先君子裒成卷轴。敬玩不释手。俾作家传之宝。逮至不肖。袖帖请益于明斋先生。先生辞以不敢。别写一册以遗之。槩出于谦挹之心。而八耋之年。致勤笔砚如此。其眷眷者。岂偶然哉。至若训戒诗八绝。即先生之所尝讽咏。而使农窝先生。书赠先君子者也。四韵诗二首。即先生之所自著而自书者也。其切磨勉戒之意。蔼然于词句之间。先君子盖尝作为屏簇。以替座铭者也。噫。俛仰之间。人事遽如许。而旧帙宛然。手泽犹存。每一披对。追感倍切。思述其事。图为不朽之地者久矣。适忝西阃。来莅之初。并付剞劂氏。合两编锓诸梓。以寿其传。仍略记颠末如右云尔。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祭文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4L.gif)
维岁次癸未九月甲辰朔初七日庚辰。咸平后人李森。谨以菲薄之奠。敢告于亡室晋州柳氏之灵。呜呼痛哉。维年丁丑之春正月。赘于高门。琴瑟之乐。今几年矣。乃至于七。呜呼哀哉。戊寅秋。余往岭南叔父任所。明年春三月还家。儿已生于去腊月初七日。已成孩提。其于欣悦如何。辛巳又生子。去冬又生女。人称其福。余于今二月晦日。直赴于春塘台。 榻前醉浓香酝。乘昏归来。堂上双亲。膝下两儿。提携欢乐。于君之喜。有不足形言。人又称其福。自此以后。不能言贫。期其唱榜荣亲之乐矣。岂料今日反负金石偕老之约也。本来精明神强。又少我三年。而奄忽先逝。未知缘何毒疾而遽尔至此。言念及此。不觉泪湿胸臆。呜呼痛哉。君虽负我。我岂无一言哉。玆将满腔哀怀。备陈灵前。神其恕谅。一自君逝之后。父主昼夜痛悼。未过旬日。一发无黑。颜色憔悴。添得奇疾于六月初六日。渐至危笃。同月十一日戌时。丧出于焰焇桥避寓所。人皆致疑。无一人入见者。故只率一奴。初终之具。余独当之。世岂有如我者哉。子哭于亲。天理当然。亲哭于子。天地之逆理。君今先夭。使亲痛伤。竟至于斯。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5H.gif)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5L.gif)
祭外舅张公文(甲辰)
维岁次甲辰三月乙亥朔初二日丙子。咸平李森。谨具菲薄之奠。操文哭诀于聘君嘉善大夫京畿水军节度使兼三道统御使乔洞都护府使张公之灵筵曰。惟灵。山西肉骨。屏翰世阀。求古名将。罕有其匹。惟周甫父。寔汉寇邓。性根孝敬。才兼猛勇。早岁登朝。声望蔚畅。一面可属。夷险必仗。南蛮绝域。亦尝知名。海岛争界。膺选亟行。察势审情。事竟得平。受遇 两朝。屡典名藩。显秩金貂。历扬戎垣。登坛一步。久欠差池。藐玆不才。愧于先之。义密舅甥。情见悃愊。每念迟暮。旅游冷落。倚依相须。小大咨度。崎岖世路。可畏人言。未忍决退。盖缘君恩。营平年迫。伏波志确。无妄一疾。奄婴二竖。未遇扁华。难诿寿命。我始见祟。已虑危境。顾昧折肱。孰信执症。事已至斯。遗恨难胜。临终一言。付托丁宁。后死之责。敢不尽诚。尘世功名。馀四十年。虽尊齿爵。在公犹歉。粉字华衔。先职无忝。人生于世。福履难兼。既鲜兄弟。终靳嗣续。螟孙继绪。卒有顾托。夫子捐馆。适是弊庐。凡百敛具。必诚也如。荆布告我。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6H.gif)
祭龙湾古冢文(丙申)
维岁次丙申月日。关西水军节度使李森。谨搆荒辞遣裨。告于龙湾古冢之灵。有人来言。不知何代何氏之冢。在于光化面塔坪地。白骨无主。釰藏其傍。人或掘取。辄示灵异。自谓数百馀年古将神物云。传之者误耶真耶。然则神必有知。惜其物而不欲传之于非其人之意欤。可想灵不灭于百载之后矣。呜呼惟灵。肢节壮伟。精灵有异。生自何世。曜质几年。为寿为夭。宁显宁晦。既灭铭志。名姓那知。呜呼。物有其主。古之主者将军。今之主者是谁。薜窟青蛇。神人之所赠。酆城紫气。雷公之所掘。解釰悬墓。分手相赠。人所有感。物亦不秘。不秘者灵。所感者人。灵其不厌。终秘天壤。今日掘取者。此非不佞之所取。一为吊孤魂之无托。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6L.gif)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墓表
先妣 赠贞夫人骊兴闵氏墓表(癸卯)
先考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揔府都揔管,行四山监役官府君墓。在尼山酒谷负卯之原。实与元妣杨夫人双茔。礼当奉迁先夫人冢次。附窆合祀。而伏惟宅兆既久。神道求安。破启旧封。恐有震惊之患。参以见闻。决意自止。哀陨痛觖。终天曷极。谨具事由。附刻于碣面之后。先妣姓闵氏。广兴守汝镇之孙。通德郎漳之女。为世名阀。若其纪述行迹。则小子何敢焉。 崇祯纪元后再癸卯七月日。子刑曹参判森。泣血书。
外祖田公墓表(己酉)
公讳一成。字一卿。南阳人。高丽南阳君讳礼。是公鼻祖也。公之十二代祖讳柱。丽末直提学。入我 朝。以本职召之。不应 命。直提学生得雨。汉城判尹。谥敬胡。是生兴。判中枢。是生稼生。副提学。是生渍。是生禹平。隐德不仕。是生华。进士是生敬业。工曹正郎。是生坦。司宰监主簿。于公为曾王父也。祖讳锡圭。进士。寿
白日轩遗集卷之三 第 6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67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