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日轩遗集序 第 x 页
白日轩遗集序
[序]
[序]
白日轩遗集序 第 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03H.gif)
呜呼。由后而论前昔之人。难矣。自党议已痼。则甲乙互蔽。又其争之既胜。势威操之其手。怵祸畏害者。蹙朒而不敢求白。于是是非遂反。甚则钩索文籍。摧烧无遗方。时代犹近。故老有传一二。犹可明也。年往岁徂之后。望其折衷于史氏。不其远乎。此犹就党争之。中而论其是非耳。若乃间代闳硕。志切民国。文武随会。方略开济。不幸遭朋党之日。举一世而纷纭而轇轕。忠义之节。掩于谣诼。不知者并以为党中之人。而一生勋猷。尤无得以称焉。此尚论者所深恨也。以普所闻。 景 英间名臣若咸恩君李公。治郡制阃。政绩赫然。定州之城。长湍之廨。不劳民而功告集。观公良役变通献议。信乎谋国之猷念。综明古今。洞悉利瘼。惜奏议之传者仅矣。而公在关西。著关西节要。知为一路民事戎政之要。今不可见矣。戊申之乱。公诇察得宜。重以宿将。望高中外。所信屹然。有以镇反侧而靖浮嚣。然困于抨击。几不免者屡焉。赖 上独明其忠。而亦以军民歌惠。缓急所倚。故实绩久结于 主知也。使当时之人。坏植散群。一本于国。胥戚同寅。勿怀岐异。则公之发舒蓄藏。岂有既哉。不惟公之为
白日轩遗集序 第 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0A/ITKC_MO_0480A_A192_003L.gif)
大韩民国三十一年七月。 东莱郑寅普。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