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x 页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书
答鱼舜瑞(有凤○癸巳)
未发说。此果有些辨證。要为师友间求教之地矣。更思性理粗辨名目。无反躬实践。则正己无涉于己。况其所辨。能于承用之中。实见者。又几何分数也。以是一向主张己见。争执人言。亦甚不恭。近日深觉此弊。颇欲随分反照。而本原粗浅功力未行。良以愧惧。然积疑未释。勤索已久。请益之道。何敢终閟于高明也。早晚社洞行。谨当袖进求教耳。
答鱼执义(癸卯)
索然向溯。殆如卷中人。不虞一角珍缄。忽开十年青眸。劳问诲谕。旧谊蔼然。自惟虚牝。何以辱此金玉。当此沧桑澒洞。茫无涯畔之日。恍如山顶螺壳。犹带夫先天物色也。况词旨含蓄。俯仰感慨。巴溪石室。真觉去人不远。然记昔孔孟塑像。正不免腰膂断折。窃计人消物尽之前。高穹厚壤。真不至易处。则此等小小光景。亦何足为言也。恭审书时侍奉吉庆。起处冲裕。伏慰伏慰。柬何足道哉。荐祸积病。鼎器败阙。尚属自己事。已无复可言者。而自失师门。伥伥益甚矣。惟不
书
答鱼舜瑞(有凤○癸巳)
未发说。此果有些辨證。要为师友间求教之地矣。更思性理粗辨名目。无反躬实践。则正己无涉于己。况其所辨。能于承用之中。实见者。又几何分数也。以是一向主张己见。争执人言。亦甚不恭。近日深觉此弊。颇欲随分反照。而本原粗浅功力未行。良以愧惧。然积疑未释。勤索已久。请益之道。何敢终閟于高明也。早晚社洞行。谨当袖进求教耳。
答鱼执义(癸卯)
索然向溯。殆如卷中人。不虞一角珍缄。忽开十年青眸。劳问诲谕。旧谊蔼然。自惟虚牝。何以辱此金玉。当此沧桑澒洞。茫无涯畔之日。恍如山顶螺壳。犹带夫先天物色也。况词旨含蓄。俯仰感慨。巴溪石室。真觉去人不远。然记昔孔孟塑像。正不免腰膂断折。窃计人消物尽之前。高穹厚壤。真不至易处。则此等小小光景。亦何足为言也。恭审书时侍奉吉庆。起处冲裕。伏慰伏慰。柬何足道哉。荐祸积病。鼎器败阙。尚属自己事。已无复可言者。而自失师门。伥伥益甚矣。惟不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0L.gif)
与李洁夫(九畹○乙未)
即此冬深。伏惟尊体万福。向辱临贲。既敬受先状而读之。续奉惠书。又得诸贤歌诗传述而遍观之。噫。此使仁人孝子而闻之。百世之下。可以感激而流涕矣。愚陋晚生。获睹至行于卷中。何幸何幸。然来谕要柬有一语以效其愚则过矣。立言传后。事体非细。岂人人之可与哉。柬于执事。契分虽晚。而前后过访。书疏郑重。其爱与之谊。则固已藏之中心矣。心有所疑。敢不宣布奉质。即今儒林宿德。自有一世宗师。永远徵信之托。宜有所先。而顾乃不然。只汎求博采于亲友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1H.gif)
答李颀叔(硕新○丙申)
相去远。风便亦无所因。一味恋仰。何时可已。即对叔道。忽被惠札。长笺短幅。表里殚尽。倾慰感幸。不可名言。矧审寒日。侍学有相。尤仰尤仰。但称谓非伦。执辞过巽。朋友相与之谊。恐未宜如此。不诚瑟缩。不敢当之馀。极欲收纳而趑趄也。非礼之恭。古人不取。切望贤者一切刊落于此。惟以讨论规警为惠。则不佞之受赐大矣。若复以虚礼弥文。一向谬为恭敬。则仆虽无似。寒暄之问。自此不敢复为矣。幸贤者深谅此言。非出饰让。更加商量而左右之。如何如何。柬儿病向苏。而凡百恼挠。苦无看读之实。可惜者。光阴耳。奈何奈何。叔道团聚之计。几会甚好。而此中形势。实难以一二日离违亲傍。故其计未免中止。极令人慨恨也。早晚过访之示。不胜冀幸。而亦何敢固望也。馀非远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1L.gif)
别纸谨悉。夫充于一身者气。而主宰运用。酬酢万变者。即方寸也。精粗本末。部伍固井井。而统而言之。则本只是一气也。本体常清明。血气常退听。此自是一等大贤成德以上事。下此则其流通灌注之机。初无一丝之间隔。一刻之停泊矣。况众人心体。血气常作主。则泛论心体。何可不以清浊言之乎。窃详来谕。盖于心气之实。分开太甚。不容相入。此恐看得未甚精熟之致也。况发道心者气也此一句。尽当精看。今来谕。以气作形气。形气之心。是人心也。岂道心哉。先生本意。盖谓发道理者心也。而非道理。则道理之心。不发云尔。若以心为一物。又以气为一物。而以此物发彼物云尔。则恐于先生之旨。失之甚远矣。切望更加致详如何。凡此来谕。殊甚张皇。而若于此略更开眼。则馀当迎刃而解矣。故不复缕缕仰复。幸亦谅之也。五常辨。亦谨悉。农岩此说。虽如此。而其杂识中阳五行阴五行之说。已极精密。此当为定论矣。然则于其未定之论。何必复为辨难也。况辨明义理。与尊畏先辈必须并行而不悖。然后事理方尽。今贵辨四段中。末梢结辞。类伤轻快。殊欠宛转尊畏底意。并望加省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2H.gif)
答金相甫(鼎佐○庚子)
卒哭后朔望降神
凡礼所不言。当深思自得其精义可也。以一时意见。辄增损而行之。无乃未安乎。
练绖直用五寸七分之制。
来示然矣。但葛。必用治葛。为是。丧大记虞变服条曰。祝澡葛绖带。注。澡治也。治葛以为首绖及带云云。沙溪于此偶失检考。问解以用粗皮为答。此不可不考也。
斩衰布绞带
近世好礼之家。于父丧练时。率用布绞带。此盖出备要注说。而鄙意则寻常未晓其义。近更检考古今礼书。则于经传。都无其说。只贾疏曰。绞带。虞后虽不言所变。案公士众臣。为君服布带。又齐衰已下。亦布带则绞带。虞后变麻服布。于义可也。(贾说止此。)柬谨案。公士之众臣。虽服其公士斩衰。而以其卑贱之故。布带绳屦。降以屈之。不得与贵臣得伸其正。此盖义服斩衰中。又是一等变礼也。今于父丧斩衰。引此说以證之。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2L.gif)
答金相甫
设馔。备要,辑览,要诀等图。已有定论或者所行未。必然矣。脯与佐饭。元只一物也。必要别设。则先脯次佐饭。或可耶。酢菜诗注。淹渍以为菹。其文已明矣。
筮日之礼。行之好矣。环珓。四声通解。判竹根为之之说。出辑览。来谕木石沙器别造云云。未知有可据出处耶。吉祭时祭。卜日告事时。何可不为遍告也。吉祭称孝孙。未知其未妥矣。
方伯来吊时。主人去杖降阶迎入云云。此檀弓大夫吊注。非当事之时。则下堂迎之之义也。依开元礼行之。正亦无妨。而但据礼经。则惟士丧礼君使人吊之外。前圣未尝为此等礼节。且家礼于此等。一切略之。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3H.gif)
告利成。今不用尸。而惟存此节。正是存羊之义也。若依礼行之。则妻弟以下。有何所嫌而独阙之耶。
答金相甫(辛丑)
稽颡言。六月末日。中人忽致下札。乃五月半间所惠也。虽恨中滞多少日子。而满纸缕缕。无非讲明礼义以求至当底意也。滚滚承读。足次春末接席之颜面。敬叹之馀。宜即仰复。而不惟身在病窟。开眼无日。私家乏指。又因便甚难。一日二日。耽延至今。每一省念。疚讼并挚。即此秋炎。学履起居何似。区区者仰恋。言不可喻。柬抱痾经夏。不死者堇堇。而节气流迁。感痛亡极。奈何奈何。斩衰布带。虽非经传所出。既原于疏家。又经诸老先生之定论。则顾玆后生。何敢容议于其间哉。但求之事理。终不免有疑。五服丧制。斩衰非极等重制乎。今于极等之制。必变麻用布。则次等齐衰。将变布用苧乎。用帛乎。齐衰不可变。而斩衰独可变。则此不惟轻重失序。其情理何所着落欤。只此一着反复思惟。求说不得而后。抑疑经传之所不出。朱子之所不论。非阙误也。恐理或有当然者矣。不缉之衰缉而变之。则本缉之衰。亦必变以殊制。然后缉边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3L.gif)
答金相甫
柬稽颡言。日者联宿。意至厚也。谢戢耿耿。迨发梦寐。续被惠札。缕缕溢幅。无非感励自新为己务实之意。滚滚承读。益令人警发。矧审日间侍学起处珍毖者乎。孤哀顽忍不死。祥期日迫。痛毒之外。他何足喻。告利成。主人不拜之义。先师所答。窃有所不敢知者。受胙拜。是主人答神致福之拜也。告成拜。是祝告养毕于主人之拜也。条项自不相干。义理自不相涉矣。先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4H.gif)
答赵圣之(鸿绪○庚子)
国恤时。私家练祥。固当待 卒哭。而至于自期以下除服者。亦皆留待。则恐不合于计月实数之义。
大功以下。则计月数除之。期则必待小祥而除之。礼意已然。中间迁就月数。则恐不当计之矣。
丧家朝夕上食。朔望节日及受吊之际。孝子不敢哭。出入之际。亦不敢服其私服云。然耶。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4L.gif)
仪注。白笠而麻带。恐不相称。且麻带有二说。鄙郡则以三重四股。礼山则双绅者居半。而其说以为君师。皆义合者。岂用三重四股哉。然则师服。皆不用彄子布带而必双绅耶。
仪注。即一令甲也。但当依时制服之矣。以礼意。则无所经据。其彄子与两下。恐不必多争矣。如何如何。
君师虽皆义合。而君则斩衰三年。衣裳绖带。自有其制。师则虽心丧三年者。不过吊服而已。今仪注。以儒士别于士大夫。既不为衰绖。而独单用麻带。此殊失礼意矣。然若只据义合二字。必以素带两下之制。准其麻带云。则其说亦固矣。无乃近于不急之察欤。
与宋景仁(辛丑)
清行的在何日。宗议内外之意。牢定无他。兄之书示与面谕既如此。则此虽事势紧急。而亦只当等待而已。又何说哉。但夏间宗书所引。颜子不敢议权及择吉。必自婿氏。此两说。义理不容无讲贯者。而顾自我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5H.gif)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5L.gif)
答安国光(辛丑)
庐墓
此古之君子笃于孝而知未至者。事也。体魄藏于原野。神魂飘散。无所不之。孝子此时。汲汲迎返。一虞,再虞,三虞而安之。其义至精。其理不可易矣。退陶以前。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6H.gif)
小祥后哭
圣人定为中制。使贤者俯就。愚者跂及。至于孝子哀胜之哭。惟在其人耳。容非别人所可斟酌。如何如何。
题主皇显字
家礼今本。则初无皇字。又显字。是胡元之所加也。尤庵于此。审加去取。后学当谨遵无疑矣。如何如何。
辟领
家礼本文。既明白。又大全周叔谨书襞积之义。不啻分晓详恳。此虽系小节。当百世以俟矣。杨氏说。既失襞积之义。又甚便巧。不中制度。备要引之。恐偶失照勘矣。函丈所谓朱子晚年之论。未知有出处可据否。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6L.gif)
来谕。孝子至情。是矣独圣人无至情乎。笃于孝而知未至者。恐皆归径情之科。如何如何。
葬前馈奠只焚香。
事亡之礼。其备有渐。此未可以求阳求阴言也。信如来谕。体魄所在。不为酹酒。则神魂独在何所欤。况葬后馈奠。(朝,夕。朔,望。)并无酹酒求阴之说。无乃未通耶。惟祭殷而后礼备。求阳求阴之义。始可言于虞,卒哭等祭矣。如何如何。
三年内祭。无参有辞。
无参而存常侍之义。有辞而存事神之道。圣人精义。退陶,沙翁。说之尽矣。大抵礼意浅深精粗间。姑依文按本。深思熟玩。以俟其自得可也。若只如此。乍看旋窒。便以己意。参入其中。发为间往复而止。则其说得失。姑不论。殊非忠厚详审深潜实得底气味。如何如何。
韬用紫绯。非正色。
紫绯。乃当时所贵尚也。先生既取之。则便一成典。遵用恐当。
国哀中。私禫行否。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7H.gif)
答朴公举(九羽○辛丑)
稽颡言。顷荷临贲。殊极感幸。而适以亲癠忧遑。未克稳承佳诲。其负命驾颛访之勤厚大矣。索然忧苦中。憧憧一念。未尝不在座下矣。意外惠书。又辱此际。发函伸纸。词旨甚缛。顾玆无状。何以得此于贤者。恭审书时侍学起居有相。尤仰尤仰。第前后面讲书传。无非谦贬求助之意。其义则盛矣。但施之不佞。是何异借视于盲。求听于聋也。循省愧怍。无以言谕。顾今法门衰败。德义湮芜。滔滔一世。横骛名利。间有若而善人。作兴于其中。而要之。质致深厚。志气专确者。又未一二于十百。故于古人为学本末工程阶级之昭载方册者。为能自出手眼。的开门路。担当振奋。充阐发挥。终始建立者盖鲜。此实当世善类之通病也。窃覵贤者。淳茂朴厚。其质已美矣。又闻心,近,四子等书。亦尝轮流遍读。则其学亦富矣。独于所谓为学本末工程阶级者。手眼未免龃龉。门路未甚明的。不惟自谦之辞如此。傍观之蠡测者。亦有近似于此者。此则无乃读书求理之方。有未尽循于朱先生所训而然耶。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7L.gif)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8H.gif)
答朴公举
墓祭参降
要诀。先降后参。必有精义。而寻常讲究不到此。只依家礼及备要行之。未知如何如何。
丧服连幅与否
我国布帛。不连幅则不中尺度。何可不连也。但人家贫俭。自不能及礼。则此非系义理矣。
期功绞带。世或有两股垂下。
五服绞带。其制详于备要。两股垂下。此未考之见也。何足为言。
亲未尽妇人虽在。而亦可祧迁耶。
亲尽祧迁。本据丈夫而言。妇人之有无。初非礼意所论也。
答洪季心(启益○辛丑)
柬稽颡言。今十六日。趁虚人忽致兄下状。乃前月初六日所发也。虽恨中滞至淹四旬之久。而原幅别纸。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8L.gif)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9H.gif)
贵札。病昏中一番看过。倩修答书。既成后。更检贵原札。则此非兄意也。分明是芝丈使兄替问于此者。长者之意如此。而对不以实。道理毕竟未安。玆以昨年所答辛尹二友中二段。略略誊报。乞兄善辞转禀后。收还毁去。为幸。
答申统之(辛丑)
稽颡。日闻尊叔母引行过前路。拘于衰麻。不敢与闻相绋之役。而追惟前昔。第不胜怆念矣。玆被惠书。遽承旧圹。有泉漳之变。克襄未有期日。惊惕之深。不觉令人失图。况孝子穷屈之极。又遭此境。其何以为心。其何以为心。凡百形势。种种思惟。实无异自己当之。别纸疑义。此宁有定见也。俯询之勤。难于虚辱。玆敢条对。取舍之极。幸有以还教之。诔辞。顾玆义分。诚不浅鲜。如无所拘。则不命犹承。况有此见教耶。但凡属叶韵之文。训辞已昭。拘挛之见。猝难摆敚。未副忱教。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3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39L.gif)
母丧葬父之服。未知依重丧未除遭轻丧礼。别制缌服耶。应服期者以下。亦何以为之耶。
今此迁葬。是新旧合窆也。新丧本服。方在身。何可为前丧变为素服也。只当以所服从事为宜。前后丧迁厝。并在服尽之后。乃可用布巾素服之礼矣。如何如何。应服期云云。馀皆素服。是原文。而王说。丘仪已备。考而行之。似好。
设灵座。朝夕上食哭奠。既有退老之训。而无设灵寝之文。未知依初丧并设耶。
退陶说。止灵座上食。而沙翁又添入朝夕哭奠处。丧礼之义。亦已精矣。今何敢种种拖长。若可以意添补。则凡燕养栉颒之具。亦非止灵寝而已矣。
备要。则出柩后即诣新山。故宜无祖奠。而此则成殡于旧第。日子差远。似不可无祖道之礼耶。若行祖奠。则祝辞亦同于初丧耶。
既殡旧第。葬期稍远。则不容无祖奠。祝亦宜用原辞。而但此并无经据。惟在商量而行之耳。
虞祭之礼。何以为之耶。
以新改幽宅礼毕终虞之文。新丧题主。奠后设行于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4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40H.gif)
迁窆退期之由。亦当告于新丧耶。
有事之告。何可已也。
大抵迁葬。变礼也。备要所载。节目亦甚未备。寻常欲与士友先觉。逐一讲究者。而卤莽未遑矣。今承来谕。实皆茫然。其所奉对。何足为献疑求教之地也。第深汰哉汰哉。
答沈信甫(潮○癸卯)
索然穷居。作一断桥和尚。意外惠札。忽被此际。披味无斁。慰喜可知。况审比日侍学佳宴者。缕缕见谕。无非自励勉人之意。又词理详恳。真是带得读书人气味。顾今山林无主。一世颓然中。尤令人大醒心眼。仆何足道哉。荐经祸故。鼎器败阙。自料精力已薾然于振奋。来谕炉鞴云云。无乃太不着题耶。独其眷念之殷。则良切感感。启蒙。何可不理会也。惟切实于下学。差后于小家论孟等书云尔。俯询疑义。不敢虚辱。录禀别纸。理有未当。乞赐反复也。
别纸
形而上下此四字一句。言语殊艰晦。而义理实精深。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4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40L.gif)
答沈信甫(甲辰)
所询之义。不暇远引。竭陈痛辨。庶冀感悟。此延平,石谷也。含忍自靖。以俟百世。此沙溪先生及我先师也。一言一默。未知其孰为得失。而忘身量时。各自为义。宜未可以执一而偏废矣。况今日时势。与延平,石谷之世。果何如。而其所得力与否。则姑不论。当初自我为说。又能筑底劈划。痛快无憾。果如丁亥,己未疏辞者否。此辛丑以后烂熳熟讲于中者。故临事不敢苟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4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41H.gif)
答许进士(宙○癸卯)
前丧大祥。虽不得行。亡人变服之期。则自在此日矣。朝哭时告由。撤去丧服。似宜。
亡人丧服。谓非系生者事。不待虞而撤去。此恐有未安者。元来此一节。本出于如事生之意。则主人未变服之前。何独径告而撤去耶。
既撤丧服。则宜以禫服代之。
孝子于不忍致死之节。用意固宛转恻怛。而盖亦略存其大体云尔。若丧服则固生时所受者。故虞而神之之前。不忍撤去。理固宜然矣。至于禫服。则乃本生时未尝受之服。而又于此设之。不惟于礼无所考。恐于义亦无所当。如何如何。
发引在祥后禫前。则丧舆不可纯华。亦不可纯素。以淡青布为盖帷。如何。
丧舆服色。前未有考。不敢质言。而所询之意。殊极详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4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41L.gif)
葬前前丧再期。今欲略设而终为未安。
来谕所谓终为未安四字。恐为不易之论矣。
大祥既不能行。则上食止之宜矣。如何。
未祥之前。上食。何可废乎。
后丧殡后。前丧馈奠。明有可据。而朔望殷奠。不当行耶。
馈奠二字。已包朔望而言之。恐无复疑义矣。
前丧改葬。孤哀丧服犹自如。则不必别为缌服耶。
改葬时。主人兄弟本服未除。则何可别为制缌耶。
答李可久(颐根○甲辰)
春气向妍。伏惟此时静养德履清胜。区区恋仰。言不可喻。师门祸辱。此固知早晚事。而至于直驱之于恶逆。则亦曾所不测也。同门伸暴之章。竟亦被阻搪而止。人事不至此。则何足以见今世也。每读前言。至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之语。未尝不掩卷而太息矣。奈何奈何。客冬下书。劳问溢幅。藏弆书叶。时出而读之。芬馥之气。觉有袭人者矣。划即修复。何日不搭于心头。而积病垂死之馀。人事几于全废。一日二日。耽延至今。不诚之罪。诚无以自贳矣。冬末。因事驮疾过务观。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4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42H.gif)
答李仲久(渘○甲辰)
比从士友。讲闻德义者雅矣。不谓伯氏丈迂路垂访。投以盛牍。未面先书。此古道也。执事者行之。义固甚盛。而自惟虚牝。何以辱此金玉。循省感励。愧怍弥深矣。至于别纸所谕。滚滚承读。令人洒然。此义。此中朋友。商量异同。积有年所。而要之。根极纲领。水临万壑。如执事所谕者。殆鲜矣。晦翁谓同而后言。则不言而契。未知自别人观之。得失定何如。而第于鄙见。则偶有不谋而契者深矣。可幸可幸。此坐卤莽。扣质师友者独多。逐一收录。恰成巨编。计其本领无异。而条贯说话。则颇絮于来谕矣。远无由执业请益。以竭其独至之论。此为悢悢耳。因窃惟念。圣贤成训。千头万绪。微奥浩穰。事体至大。自非深入其中。业专且久。积累充阐。参会贯通之力。而只靠一时聪明意气。料检涉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4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42L.gif)
答李仁培(甲辰)
题主显字书与不书
显字不书。义意严谨。恐不书为是。尤翁未发此义之前。人家谁则不用也。既发之后。则礼意当亟改无疑。
妇人受吊无考。只不稽颡。隔门行拜。为宜耶。
来示恐得之。大抵今俗吊礼。虽丈夫既不得准。礼行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4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43H.gif)
备要。乃奠卑幼者再拜。注仪节。孝子不拜云云。
卑幼二字。本指主人以下之文也。家礼本旨。沙翁定论。并如此。而丘仪独有云云。故沙翁虽节入于此。而盖亦疑而未详之辞耳。
虑火土笼灵寝一款。似难行之。
成殡。本以土墼。今之土笼。即其遗意也。灵寝。何可以土笼而废之。难行之端。窃所未喻。
新旧丧合窆时主人所服
旧丧出柩后。则以缌制从事。新丧丧次。则旋返衰服。此各为一义。恐未宜偏废。
迁葬时。应服三年者。当为三月之制。若承重孙或曾,玄者。何以为之耶。
虽曾,玄孙。既承祖重。则非应服三年者乎。
答金安东(镇玉○乙巳)
未面先书。古道也。执事者行之。义固甚盛。而自不佞当之。无已宠乎。然柬之驰义下风。亦非一日也。发椷承诲。辞礼郑重。循省感怍。言不可谕。柬以不才。急于私计。窃位贵邦。军民涂炭。情弊百端。手生计拙。了当无望。顾惟如执事者。以先辈高识。将何以指教耶。德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4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43L.gif)
与堂侄仁炳(乙巳)
侍奉凡百何似。旱灾虐热。挽近所无。古人谓君德亢而臣道弱。阴阳失和。上下隔阏。则其咎为旱。观今日爻象。天地滋泽。何从而生耶。目前病暍者。朝昼辛苦。诚不足为忧耳。奈何奈何。此脱肛稍歇。而恶心日甚。食饮几于全废。苦哉苦哉。何独此也。军政上官。既无变通之计。庚量后。白地徵税七十馀结。又不为变通。字牧之任。餔啜是职事乎。上负 君恩。下愧素心。凉气微生。老亲若可作行。则不卜日而当归。其几似不出晦初耳。但为亲之计。寿器,寿服。则姑不论。节服一款。亦无所着手处。此殊切迫。而亦且奈何。
答示观炳(甲辰)
书至好在。恋渴稍释矣。但亲边书问。详恳为主。而大田往来。留住日数及游历梗槩。何不略略示及耶。七分遗像。山岳俨然。此一也。人有德义。遗躅芬芳。此二也。风松云壁。涧壑青苍。此三也。世外输赢。沧桑澒洞。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4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44H.gif)
答观儿
答书已见否。而数日来眠食。更何如。虽诗役。如得胜手为先驱。则必有益。而此亦无可人耶。无论有同接无同接。自家抽露锋颖。专一着力。则积渐之久。宁无打透底手眼也。人之一心。是天地精英之会也。苟奋其英心杰气。则天下无不可做底事。况一雕虫小技者。不为则已。为之。又孰能御也。行住坐卧。一念亘然
巍岩遗稿卷之十一 第 44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77A/ITKC_MO_0477A_A190_444L.gif)
回示观炳
所谓将同事之文士。则谓谁耶。若是轻薄不端良之人。则虽一时同事。亦属重难。此虽在自家随处沈默慎密之如何。而亦不可不先事而预虑者也。汝其能再思乎否。古人率以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有进无退之志而乃克济事。汝若有此志。则何时何处不可做自己事也。余所深念者。汝初无此志也。奈何奈何。所欲言非止此。而忧挠不一。所祝惟保惜精神。鞭策志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