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x 页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疏劄(书启附)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18H 页
辞左议政疏
伏以臣之情势。夫岂有重入脩门之端。而特以大礼迫近。恩召络绎。不敢久滞乡外。来伏近郊。请以西枢散秩。入参大礼。礼毕而退。 圣批夬示入城则勉副之意。臣故即日进住城外。获蒙恩遆。 圣上体下之仁。臣方日夕感祝。不意才经一旬。特拜相职。仍降别谕。昭示今日命相之由。兼布半夜思量之意。辞旨蔼然。敦勉温谆。臣是何人。膺此异数。感激之极。不省攸处。第臣身狼狈。到此益甚矣。 圣上以臣之情势。谓一番遆职。则可以出而供职。无复嫌碍。而复有此命也耶。向日登对缕缕仰陈者。皆是必不可复进之义。又不可仍留之状。则 殿下亦既下烛乎此。而今日是命。不过遵古事备缛仪之意。而此则有不然者。五礼仪固有冠宾之任。固有议政二字。然或当国家大事。议政有故。则以西枢替行。例也。臣身一人也。时任原任。无甚轻重。而必令抛弃许多廉耻大防。临急苟充于必不可进之地。祗益四方之嗤笑。岂足为盛礼之光华哉。 殿下之向日致臣者。以有许解之明旨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18L 页
也。臣之所以进身者。亦仰恃 殿下勉副二字而已。许解未几。又命还拜。此固有嫌于圣人之诚信。而臣若因缘事会。晏然冒当。则前日为解职而入来者。反为今日媒进之阶。臣无以自解。人将谓之何哉。虽处臣以西枢散秩。礼毕即归。前陈于辞本。后达于筵席。其踪迹之不敢自安。情地之不得不尔。国人皆知之矣。其可复据台司。甘自归于自欺欺天之科乎。大礼迫近。逃遁不得。玆敢疾声仰吁。今日如蒙克寝新命。明日还付西枢。则再明三加盛礼。可以替行议政之事。伏乞 圣明深察恳迫之情。亟赐遆改。以严进退大闲。不胜幸甚。宫宾变通。尤有所怵惕难安者。臣既以宾入参。则不可复师傅之列。畀传于臣。亦不可以备员行礼。而右揆所带。公然移取。此亦臣难冒之一端也。并乞谅察而许改焉。臣无任屏营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今朝别谕。罄悉予意。庶几卿之感回。承宣才还。辞章继上。何情志之不孚一至此哉。卿之不可复为引嫌者有三。一则虽平人。彼既诚心曲尽于我。则我岂不诚心曲尽于彼乎。况君臣分义之重者欤。顷者勉副相职。曲从卿之廉隅。而今姑二字。命卿于宾者。已示予意。则卿几恕量。而且命相之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19H 页
后。不待卿疏。先遣承宣。意由至矣。则卿何一向迈迈乎。此不可复嫌者也。一则若以往时事言之。卿之所遭。其非相职而然。则今必固辞相职者。岂非太过耶。况开释批旨者乎。此不可复嫌者也。一则卿疏有曰。时任原任。无甚轻重。而必欲原任行礼。此则大不然者。博考古例。已无原任替行之事。则以堂堂千乘之国。三加元良。岂若是其苟且。而书诸青史。后世观者。谓有今日之君臣乎。且抑有一说。卿于玆事。谓以时原无甚异同。而及于就职也。显分轻重。此予所以未晓者也。况以卿平日体国之心。岂忍过让于今日乎。此不可复嫌者也。至于傅职。尤不宜过辞。卿其须体慇勤之意。安心勿复巽让。即为入谢。用副上下之望。(假注书尹兴茂来传。)
辞左议政疏[再疏]
伏以臣昨承不敢复当之恩命。敢陈不敢复出之私义。庶几沥血之恳。仰格听卑之天。及奉批旨。谕之以不可复嫌者三。责之以君臣分义之重。十行教戒。丁宁勤挚。臣奉读未尽。不觉感悚交切。噫。 圣上之所以诚心待臣。曲遂终始之恩。臣虽愚昧。宁不知感。又岂不思仰报之道。而特以难进之义。关系人臣大防。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19L 页
有不容徒恃宠数辄自放倒者。苟非然者。蒙被无前之恩造。且值旷世之缛仪。身忝宾任。行礼隔宵。何敢为撕挨辞避之计哉。惟其有必不可进之义。而凭藉大礼。冒没承命。心有所不忍为。义有所不敢出。而适值今日。未敢径情逃遁。西枢替行之请。亦岂不知有违于古典。而相职实难复当。大礼不敢不参。故乞以原任趍班者。诚出于万万不得已也。时任原任。无甚轻重云者。盖以国家礼遇之道。不以时原有间。凡于遣大臣之礼。无时任则以原任替行。非一二矣。而在人臣辞退之节。作相处散。即有轻重之分。故臣之为言。盖以此也。而 圣批谕之以未晓。臣不胜惶愧焉。今臣以大礼迫近之故。自乡上来。亦既抗颜入朝矣。又已连行习仪矣。待礼成而归。则庶可粗伸乎分义。少答乎恩顾。今 殿下若终垂体下之念。亟寝新命。许臣以原任将事。则四方听闻。必将曰 圣上处分不泥于古。不枉人之性。相臣亦不失身于去就之际云尔。则臣主岂不俱荣。而宁有青史讥议之可虑者乎。恩批之下。又不敢趍承。私情所迫。复为此苟且之请。臣尤死罪。伏乞 圣慈俯加谅察而矜处焉。此际。又有升品人下询之命。而祈免未出仕者仰对非礼。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0H 页
申命拟荐。而终不敢举行。不胜惶恐待罪。臣无任屏营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昨于疏批。悉谕心腹。何巽让之至此哉。大礼正在明日。以卿体国之心。岂若是其一向巽章乎。卿虽有决难冒出之势。今有决不可不出之义如是。而徒使予抑郁而已。卿之平日之心。岂不乎其叙予今日之心乎。玆遣近密之臣。谕予如渴之意。卿其须体至意。即日偕入。庸副上下之望。至于议荐。尤不宜过辞。卿须安心。勿待罪荐望焉。(右副承旨宋真明偕来来传。)
辞赏典及文衡荐望劄
伏以天佑东方。元良岐嶷。吉月令辰。嘉事顺成。 宗社大庆。神人胥悦。况臣亲当盛举。忝叨戒宾之命。得以将事于三加之节。荣辉极矣。庆幸大矣。会礼之宴。既醉以酒。束帛之篚。又蒙恩颁。劳微物腆。已极惶愧。鞍马之锡。又出此际。虽曰旧典。寔系大赉。恩章屑越。私分滥溢。乞收成命。以重嚬笑焉。且臣以文衡圈点事。以本职承牌诣宾厅。而伏闻政院以身为前日大提学。至有遣史官受荐之请。此则臣有不敢承命者。臣于文衡之职。昔尝匪分代匮。窃忝者至再。而向来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0L 页
罔极之谗搆。多由是职而发。故至今闻文衡二字。辄觉馀悸熏心。伤弓之鸟。见曲木而犹惊。物性尚然。臣顾何心。复以前任自居。冒当莫重之荐乎。臣则决不可为此事。前任有他大臣及重臣。皆无故可当荐事。伏乞 圣明谅臣危迫之恳。改命无故前任。俾即完圈。公私不胜幸甚。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今玆赏典。实循旧章。卿何辞焉。至于文衡圈点事。尤不宜过让。卿其安心勿辞领受。依下教举行。(假注书沈星镇来传。)
读卷官病未赴召待罪劄
伏以臣毒痁之馀。真元澌脱。实无陈力之势。而连值大礼。不敢言病。且念庙务积滞。筹司之坐。宾厅之对。镇日趍参。筋力殆尽。再昨诞辰贺毕。荐进文衡。抵暮归来。触风重感。内热外寒。达夜烦转。兼之腹痛甚急。若受刺剟。不可堪忍。半日之内。洞泄无算。终日却食。气息昏缀。盖臣积伤已久。大惫未苏。寻常行坐。辄发呻吟。人之见者。莫不怜闷。又因城内无宅。寄寓于久废之公廨。寝处荒凉。调息极艰。数日添痛。便有难支之忧。委顿床席。无望自力。今以见拟读卷之任。召牌下降。而病状如此。不得祗承。臣罪万死。伏乞 圣慈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1H 页
谅臣疾病之难强。亟遆臣职名。仍勘臣违命之罪。以严朝纲焉。北道武士直赴者五六人。跋涉数千里。趁今科上来。而自前庭试。则异于殿试。非有特教。不得许赴。兵曹不敢循例启禀。今此绝塞远来之人。使之虚还。诚非慰悦之道。且壬辰癸卯两庭试。亦有变通许赴之前例云。乞令该曹考例禀旨。许令入赴。毋孤远人之望焉。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所患如此。深用虑念。有疾未赴。其何所伤。北道人许赴事。已有前例。其令该曹一体许赴焉。卿其安心勿辞。亦勿过自引咎。从容善摄。(假注书韩游来传。遣御医金文衍看病。)
因开城留守赵荣福疏辞职劄
伏以臣伏见赵荣福疏本。则有曰今之所谓大臣。即向日公议之合启讨罪者。臣果是向来遭合启者。其情迹不宜再尘周行。而迫于严命。迟徊揆席。人之言者。至以所谓大臣目之。臣何足言。有辱朝廷。将何颜面。仍据百僚之右乎。伏乞 圣上亟命斥退臣身。使廊庙不轻。国体稍存焉。且臣于昨日筵席。陈台言爽误。追闻李复渊以东邑时事。果遭台劾云。然则台言无爽。而臣实误陈。尤不胜瞿然俟罪之至。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1L 页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赵荣福疏语。极可骇然。而此不过同去就之计。亦不满一哂。则卿何足挂齿于此等之说。李复渊事。一时爽实。亦何引咎。卿其安心勿辞。宜即视事。用副予意。(假注书韩游来传。)
因大司谏宋真明疏辞职劄
伏以臣伏闻。大司谏宋真明疏论茂山府使李庆祉请遆事。深加咎斥。不胜悚恧之至。庆祉实病。难于远赴。即庙堂诸臣所同悉也。臣于此人。非亲非故。言之宜若无嫌。大臣之启遆边倅。非今刱始。以实病请递者。不当用厌避之律。故不请罪罢。盖亦以此初非用意循情。曲为其地者。而今以委曲陈禀。不罢而递。为甚伤事体。臣冒当鼎席。国家大事。无所建明。微琐陈白。致咈物情。自速台评。至于如此。尚可一刻冒居具瞻之地乎。去夜政府誓戒。臣差享官。而不得进参。今日册礼时刻非远。而不敢辄自冒进。席藁阙下。疾声请谴。伏乞 圣上亟命斥退臣身。仍勘臣罪。以谢公议。以警具僚。不胜幸甚。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谏长疏语。未免过矣。筵席陈达。予已谅矣。卿何过嫌。卿其安心勿辞。亦勿过自引咎。即为入来。进参重礼。(假注书韩游来传。)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2H 页
辞职兼陈所怀劄
伏以惟天惟 祖宗。眷佑我邦家。 王世子冠婚两大礼。次第顺成。庆溢 宗祊。欢均动植。臣积衅之馀。荐膺嘉命。眇福之身。获赞缛仪。此生此事。梦寐焉期。欣忭之心。万倍恒情。仍窃伏念。臣之情迹。本不当复进。重卜之后。尤岂可冒出。而特因庆礼斯迫。义难逃遁。遂不免浃月迟徊。毕竟所做。不过庶人之往役。终愧古大臣进退。反顾惭恧。何敢一刻自安。向于入都之日。以礼毕即归之意。仰陈于辞本。屡白于筵席。今则盛礼既成。臣之分义。亦已粗伸。自矢之心。不可扰变。告君之辞。不可弁髦。臣之今日处义。有归而已。日昨谏疏。实出于重边圉之意。严厌避之律。其言甚得体。臣初未闻谏长之有政席酬酢。又未见李庆祉之有形势。但闻其实病难赴。率易陈达。不自觉其甚伤事体。夫为大臣而使有形势厌避者。得递乃已。则此其罪奚止伤事体而已。臣于伊日。未及见原疏。而翌朝有册嫔举动。臣未暇待见其原疏。只就传闻数句语。卒卒陈卞。及见原疏。则其所论斥。若是严重。臣益讼罪尤之至深。又愧劄卞之疏略。宜不敢入参重礼。而顾缘名载教命。变通无路。遂至奉册传命。而本以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2L 页
当退之身。又添不安之端。何可苟然蹲滞。以重伤其廉隅乎。伏乞 圣慈俯谅臣义在必遆。言非饰让。亟许镌免臣相职。以全素志。以谢公议。不胜幸甚。臣方以守令事陈禀。被人诋斥。而今于岭南四守宰坐罢之事。有关民隐。复此仰陈焉。为守宰者。凡于享上之事。孰有不尽诚者哉。或缘水旱乖常。物产失节。致有阙供之弊。故如此之类。自前多命勿罢仍任矣。今玆四邑事。关系 两东朝供御之节。故此 圣上所以一例勘罢。而第目今岭南灾荒孔棘。一邑迎送。其弊甚多。况四邑之一时并递乎。向者。两湖守令之以竹笋阙封。宪府照律请递者。厥数夥然。庙堂宜并请仍。而臣于是时。适已遆相职。又无他相可以陈白者。遂使许多州县纷然递改。南民之受害已不少。而遂事无及。今此事不得不仰陈。伏愿 殿下深思灾邑换易之弊。并命仍存。以除凶岁迎送之费焉。臣昨具此劄。未及入呈。先承赐对之命。当夜卒遽。未究所怀。今辄以已成之文字。仰渎宸听。适于此际。以大礼时将事。有鞍马之赐。臣于前日。蒙此大赉。才浃二旬。又有此命。虽云旧例。实愧微劳。迷息趾彬。亦蒙升资。父子同时并承殊恩。满盈之戒。到此益切。此亦臣宜早敛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3H 页
退之一端也。康侯之锡。臣实不安。嚬笑之爱。 上所宜慎。伏愿亟许收回成命。以重赏典焉。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卿之向于入侍也。劝谕丁宁矣。今观卿劄。何情志之不孚一至此哉。卿之以平日体国之诚。决不为此。且有面谕之事。再明次对。予当言矣。卿何自轻去就。岭南四守事。卿劄是矣。并特为仍任。而谏长疏语。未免不谅。则尤何为嫌。噫。卿虽欲轻自去就。一不更入于筵席。而遽有此意也。此莫非因予诚浅之致。自愧之外。复夫何谕。援例赏典。亦何辞焉。卿其须体至意。安心勿辞。领受宜承此教。用副慇勤之望。(假注书。)
辞入对劄
伏以臣伏闻。昨日筵中。有大臣六卿三司长官并会宾厅之教。臣所当趁早进诣。而顾臣私义。有不敢冒进于处分之日者。日昨登对时。业已悉陈无馀。既蒙圣上之俯谅。而特以名为大臣。不蒙区别于遍召公卿之时。此国家大事也。臣虽不敢进参。亦不敢偃息在家。进伏阙门之外。而臣之不当干涉于今日事。即圣上之所洞烛。同朝之所共悉。则诿以鞫厅一款。无所嫌碍。晏然入参一事。回避一事。则与闻论以公体。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3L 页
岂不万万苟且。揆诸私义。亦岂不万万臲杌乎。虽被诛谴。决不可冒进。臣身忝辅相。当国家大事。申命之下。不得趍承。臣罪万殒难赎。尚可一刻苟冒于宅揆之任乎。伏乞先遆臣相职。仍治臣因私废公之罪。勘以重律。以严邦宪。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方欲敦召。卿劄适至矣。卿之心事。予岂不谅。但国之所重者。时任原任大臣。则当国家大处分之日。舍时任而其谁。且玆事两件。大相不同。议此避彼。元无所妨。今卿臲杌者。正为此也。则今予岂忍以此当卿乎。然卿若不入。事体若何。同入为侍于可避处。则虽先退。亦不为非。言出心曲。卿何复辞。卿其安心勿辞。即与偕入。用副临殿之望。(左承旨蔡成胤来传。)
遣承旨谕召时书启
臣之情理。岂宜冒进于今日。而 圣上俯谅臣心事。委曲开晓。至于如此。鞫狱事处分一款。臣不敢不入参矣。
因司直金有庆疏辞职劄
伏以臣伏见金有庆疏本。则庙堂铨地。并被其斥。而于臣则以擢用。权益宽为咎。至谓之抑何意也。臣不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4H 页
胜骇叹之至。夫益权向来所坐。全出搆捏。塞谪三年。万死一生。恩宥既降。叙复如旧。则庙堂之循序拟荐。公议即然。况益宽曾按湖西藩。政刑治理。有赫赫声。今求屏翰之才。宜无踰此人者。故当两界监司之缺。诸宰咸荐。众论佥可。则臣之连次检举。首拟北伯。盖出急才之意。非有私好而然矣。臣以无似。猥忝匪据。每当议荐之时。不敢独任己见。必取众允之人。而人之为言。乃至于此。馀波之射。并及臣身。臣何敢以其人之已被罪谴。辄敢晏然而已乎。伏乞 圣慈察臣难冒之势。亟命遆免臣职。以安私分。不胜幸甚。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当此更化之时。此等之言。何足挂齿。卿其体予至意。安心勿辞。宜即视事焉。(假注书李重庚来传。)
辞御营大将荐望劄
伏以即者。备边司郎厅。以御营大将荐望事。来问于臣。而臣顷当庙堂空虚之时。大小荐拟。臣独当之。寻常悚慄。食息未安。日昨人有以荐擢。疏斥至深。臣方一倍懔惕。何敢更论此事。况今元辅陈疏。既已承批。不可以其一时乍入。臣乃替当议荐。终难冒然举行。伏乞 圣慈谅臣难安之势。令两僚荐进。以严公体。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4L 页
俾安私义。不胜幸甚。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将荐紧重。卿勿过辞。与首右揆同议荐望焉。(假注书李重庚来传。)
特下备忘记遣史官传谕时书启
臣于向来罪屏穷山。违离丘墓。四时香火。不得躬修者已阅三载。且臣忝膺大拜之后。推恩增秩。至及泉壤。而焚黄例典。迄不得仰请。人子情理。诚为痛切。而连值国家多事。僚相不齐。今始乞暇。亦已晚矣。伏蒙圣慈垂谅。许由给马。又有浇奠床备给之命。荣极幽明。感结心腑。史官传谕。特下备忘。至以思卿如何虑念益切为教。使之抑至情。待春和。许由往来。臣奉读未竟。不觉呜咽涕零。而不能言也。 圣上之轸念贱身。至于如此。私情之罔极。有不敢更言。谨当依 圣教。姑徐以待来春。
因病辞职劄
伏以 嫔宫红疹之候。遄复天和。 圣上惟疾之忧。不日乃解。臣民庆忭。曷可名状。臣素抱痼疾。气血耗脱。春夏以来。厌食滋甚。恃粥为命。今九朔矣。造朝以后。连值国家多事。不敢告病。镇日劳攘。神疲身惫。殆不可支吾。伤于初寒。感冒弥留。前后入侍筵席。咳嗽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5H 页
激发。掩口闭声。而不能得者多矣。伏惟 圣上亦必俯察矣。自七八日来。咳喘转益苦剧。痰涌如潮。气升如火。哮吼吐咯。昼夜无停。失音且久。言语难通。腰䝱绞痛。肠胃翻动。虚汗自注。面目浮高。津涎多失。燥渴益甚。寝食都废。气息澌缀。似此形症。积有源委。非比一时感伤。委顿枕席。无望自力。日昨筹司之坐。既不得趍参。明日宾厅之会。又末由入对。目今民忧国计。茫无涯际。邦诬主辱。普切忧愤。而臣乃偃息在家。无一猷为。病中惶陨。益无所容。伏乞 圣上察臣疾病之决难强起。谅臣血恳之非出矫饰。亟命遆臣相职。容臣随便将息。得延缕喘。公私不胜万幸。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初切惟疾之虑。乃见平顺之庆。忻喜曷谕。今观卿劄。所患如此。予用虑念。有疾未赴。其何伤焉。卿其安心勿辞。从容善摄。(假注书赵尚行来传。 御医朴道焕看病。)
因湖南绣衣筵达辞职劄
伏以臣之贱疾。至烦 圣念。特遣御医。又颁珍剂。感激惶陨。不知死所。伏枕调治。已过一旬。所患诸症。转益添重。咳嗽昼夜不止。始则吐痰无数。今乃咯血甚多。初则声嘶而已。今则便成哑人。膈火上升。夜不交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5L 页
睫。胃气大坏。食思全阻。种种形症。渐就深笃。时月之间。断无复起供职之望。明日禁营习操。既不得举行。再明启覆。亦末由入侍。臣罪至此。益无所逃。伏乞 圣慈俯加矜谅。亟赐遆免。俾臣随便调息。获延残喘。公私不胜幸甚。抑臣于湖南绣衣。封进两关文事。窃有所不安于中者。厨院行移。即臣在乡未上来前事。宗宰之疏。业已详陈委折。则臣无所事乎更卞。而至若政府关文。此是该堂所为本府故事。不曾以此等事。烦诸大臣。故堂上不以禀。吏辈不以告。臣则邈然不知有此事。及绣衣筵奏之后。始觅见其原关。乃九月所发而无日字书录者。故臣乃查检府中所在关草。则其事乃在臣重卜出肃后第二日。臣居一府。不能检察。致有此扰民贻弊之端。则其尸居不职之罪著矣。此尤臣之所难冒者也。并乞勘处焉。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所患如此。深用虑念。有疾未参。其何所伤。劄末引嫌。于卿少无不安之端。卿其安心勿辞。益加善摄。(假注书赵尚行来传。)
辞职劄
伏以臣之病状。日烦御医。书启不敢复有缕陈。而大抵诸症有加无减。痰嗽苦谻。方其吐咯之时。喉门如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6H 页
裂。胸膈如剖。脏腑如以爬钩引出。声气俱尽。精神陨瞀。达夜不能寝。竟夕无所食。首尾数十日。转辗沉笃。医言肺气受伤。源委甚深。不可以一时药饵收效。而自揣旬月之内。万无强起供职之势。政府非养病之坊。惟有遄解重担。庶可安意调息。且所管诸司褒贬。将不得趁限磨勘。今日 坤圣诞辰。亦末由趍簉庭班。罪戾层积。理难自逭。伏乞 圣明俯加谅念。亟命递免相职。仍治臣废务阙礼之罪焉。抑臣于日昨。两大臣筵奏。实有私心之怵惕者。臣家在城外。而重卜之后。例当入住城里。东西僦寓。再三迁次。人有以空舍许借者。而以其处在闾巷。严畏朝禁。不敢为入处之计。两僚相偶闻是事。至有陈白。在臣固甚不安。而伏闻 上教以臣不敢入处。谓是美意。踰衮之褒。已极惶愧。又特念臣栖息靡定。至命择入公廨。臣之一身寄托。何处不可。而庇覆至此。恩数旷绝。况推诚待下之教。尤出于爱。不姑息之意。四方听闻。皆将曰 圣上遇臣邻。一以孚信守法弗挠之意。寓于其间。臣亦与有荣焉。区区感悦有不可胜言。敢暴情实。以冀垂察焉。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所患如此。予用虑念。有疾未参。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6L 页
何引咎之有哉。劄末事。噫。今日予于卿等。岂为不诚实之事哉。若心则不然。而为藉大臣而许之。则是非诚也。不知予心者。虽或曰待大臣薄也。是诚厚也。卿既体予意。予复何言。卿其安心勿辞。亦勿过自引咎。益加善摄。(假注书李裕身来传。)
辞职兼论使事劄
伏以身浃月淹病。困笃日甚。获蒙 圣慈。曲加怜念。济以医药。勉以善摄。废务调治。亦已久矣。咳嗽一症。稍似减歇。面浮声嗄。犹未尽祛。乍受风寒。感气辄发。暂有动作。虚汗如泻。厌却食啖。今至十朔。人而不食。何以为生。精神日益迷瞀。气力日益澌缀。以此病状。断无复起陈力之望。恳乞 圣上俯察臣病实难强。言非矫饰。亟许递免。使相职无旷。贱分获安。公私不胜万幸。臣于北咨初到之日。闻即惊惶痛迫。随僚相登对。请急送使价。后又陈使号当称谢恩奏请之意。亦陈到彼中请行查质之宜。而玆事至难。忧虑百端。病里无寐。每夜转辗。左思右想。终未见恰好道理。朝议甲乙。人各异见。疏章迭上。争难多歧。由其原初。处置未能得当。是以向后应变。去益难处。大抵银货不入。则彼怒不可解。我诬不可卞。虽送重使无益。只增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7H 页
惹怒云者。便成一代通共之论。日昨。副使李明彦来见臣曰。行人不持银货。则决知其事不济矣。此非但明彦一人之言。实有理势必然之虞。今虽欲入送银货。不偿于徵推之日。乃送于宽免之后。彼若不肯受。而反责我不诚实。则我又无辞可解。而受侮益甚。此国人之所共虑。而首相之意亦然。且以为国家为彼此奸民之犯大辟。而与受者代偿其物。宜无是理。徵送犹可也。充送断不可。其言尽是经常之论。国体固应如此。但当初苟能如赵尚柱时处置。枭示其人。则勿偿其债。我自有说。今则犯科者不诛。负债者不偿。国家恳请宽免。致此无限诬辱。及今遭啧之后。不思解愠之策。略无偿还赊欠之举。而欲以回彼怒而卞我诬。其可易得乎哉。惟有请查一事。差为自我𦇯缝之图。既查之后。可偿者偿之。难偿者勿偿。容有所执。偿亦未晚。此右揆之所深思而力请者。臣亦以为可也。今行定算以此为归宿。而但彼之许查。亦未可必。设令许我会查。能保无生得失于其间。有未可料者。此亦不可谓万全之策也。户曹判书权以镇,兵曹参判赵文命。并请先送赍咨官。以观礼部俯仰。其言并有意见。而亦有所可虑者。彼若曰该国遭罔极之辱。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7L 页
不先送卞理。而先以银货事。送译舌游辞。探我意旨。孰谓朝鲜知礼义乎云尔。则其所见侮。又必不少矣。臣意则赍咨官不必先送。但于使臣之行。别具一咨。首以当初不能查偿委折引咎。其下措辞。务极婉畅。赵文命疏中请移咨一款。最为明备。依此为说。则权以镇所谓言恭而理直。似近之矣。银货虽不入。言辞有伦脊。彼既无激怒之端。我自尽事大之体如是。而呈文伸卞。竭诚号恳。则使事庶有顺成之道矣。伏闻右尹李廷济陈达于榻前者。大意如此。臣之料量。偶与之相符。臣今病甚。无望造朝面陈。伏乞将臣此劄。明日次对下于诸公卿。更加商度而进退之。方当主辱至此。边禁极严之日。商银潜入。现捉者至于三千两。而犯禁者知其为三人。而一不得捕。事甚可痛。亦甚可疑。湾府讨捕军官辈。万无不知之理。宜令本道另𢽟该府。严加查捕。期于必得。断不可已也。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所患如是弥留。虑念曷谕。劄中所陈。当议于明日筵席。而劄末附陈者。亦当下教于明日矣。卿其安心勿辞。益加善摄。(假注书李裕民来传。)
辞职兼论玉堂东壁劄
伏以臣一疾支离。经月未瘳。食饮全发(一作废)。元气如线。连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8H 页
日吐痰无数。昨又失汗过多。津液骤固。宿患消渴之症。陡然重发。半日之内。引饮无节。终夜烦转。疲薾益甚。委顿床席。喘喘欲尽。此非如一时偶感之比。终是衰年必死之疾。伏乞 圣慈怜臣病实难强起。念相职不容久旷。亟命遆解臣议政之任。俾臣得以随便调息。复延残喘。不胜幸甚。仍念今玆 圣上处分。出于痛革朋比。懋恢荡平之意。臣方以此勉戒。务欲导扬新化。而力量无以调辛甘。名论无以镇浮浇。尸位数月。了无一事食效。此固不可因仍冒据者。而窃怪夫清明之世。不欲同进者。已矣难回。无复可言。至若不拘形迹。同囿大造者。其意固美。本无可怒。而片言或不挤击立至。以致人怀不安。竞相引去。虽以今番馆录事言之。应参之员。不为不多。而毕竟会圈。不过当路若干人而已。无故坐罢者。例当随罢随叙。与之同参而不此之为。依阁一边。忙急做了。物情难平。况主圈之东壁。顾其人地何适不宜。而向来溺职。见非公议。枳碍旧践。未闻重通。而不问亲嫌。遽尔升拟。有若由铨郎而直升者。政例不然。诚为未妥。臣病伏许久。罕与人接。适会吕善长。以史荐事来见。臣举此事为言曰。君何不自升东壁主圈新录乎。顷 上之以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8L 页
东壁事下问也。以吕某应升。而李匡德在外。堂录时无他铨郎。故不得升为对矣。今则匡德入来。君不可不移升。若新东壁。则不当主圈。善长以新录当头。有难传说为答。臣复以大臣对铨郎言。何可讳之。事体不然。言送矣。翌日。东壁出肃。今日馆录已成。馆录之得以速完。诚为可幸。而所可愧者。身为大臣。据公议守政格而言之。名流听若不闻。晏然主圈。惟意所欲。此无非臣见轻朝绅。不得有无之致。臣何可一日苟据于岩廊之上乎。虽微疾病之沉笃。决无以抗颜仍冒。惟愿即速镌免。以存朝家体统。仍以廉耻励群下。公正警末俗。益懋荡平之实焉。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旧疾未瘳。新𧏮若此。深用虑念。噫。荡平虽美。岂是者曰非。非者曰是乎。大抵此病之来。各自树党。其若志同者虽非。而混曰是。如其异己者虽是。而混曰非。转成乖戾。以至于此。今之荡平之道。无他也。在上者一心以公。若于大头脑。坚持勿挠。而过者曰过。非者曰非。勿以用之而假借。勿以斥之而抑勒。使当朝者饬励而勉焉。使被黜者反服而改图。磨以时月。沉渍归平。朝象可期乎寅协。世道何患乎乖戾。今之被斥之人。予亦曰过矣。而然此亦更张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9H 页
后美事也。玉署东壁。向者枳碍未免过矣。则今玆升拟。其何拘哉。观望而予亦喜曰。东壁得人。新录可正。新录既正。则经幄可备。惟期堂录之速成。虽不参者。有此则其在廉隅。决难轻出。而亦皆在外。只有南一明一人。而因筵臣陈达。已知实病。故违牌传旨。循例踏启矣。与待撕挨之人。使成命岁翻。不若引例速成。卿劄陈虽存大体。必使当荐与新录者。作一难安。噫。今予此言。实谕平日定于心者。卿必体谅矣。卿其安心勿辞。勿复过嫌。使馆录。不至撕挨之境而益加善摄。(假注书李裕身来传。)
初度呈辞遣承旨特谕时书启
臣疾病转就危苦。断无自力供职之望。书长单欲进者已久。两僚相皆知之矣。一日二日。疾势有加无减。今日入呈本。不特情势不安而已。区区所祈祝。只在于天鉴俯烛。亟允所请。不意不用常格。特遣喉舌之臣。诞告心腹之辞。其所以开示 圣意。牖导迷惑。首尾累百馀言。丁宁谆切。有若慈父之教痴子。臣奉读以还。有以见推诚遇下之至意。感激惶陨。涕泗交集。今我 圣上懋恢荡平之日。其所𢽟励于群下者。常在于明卞是非。痛革因循。此臣邻之所共赞颂。思欲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29L 页
道扬者也。臣虽不佞。亦岂昧此义哉。诚以形迹太明。有乖大同之休。亲爱匿非。亦伤至公之道。至于政格之不拘。系是刱睹。大臣之见凌。实关朝体。臣不得不仰陈。亦不得不自劾而已。初非有沮戏新录之人。使之不安之意。 上教以此为虑。实非臣意之所到也。亦非敢以昨日批旨之晓谕。萌一毫不自安之心。而为此丐免之请也。臣忝居三事。所言者公议政例。而视若无有。听若不闻。朝家体统。到臣身而坏损无馀。犹复抗颜冒居鼎席。四方嗤点。谓臣何如。此臣之所以必去乃已者也。虽蒙旷绝之恩数。勤恳之 圣谕。万无更进周行之势。况伏闻李匡德投疏诋辱。罔有纪极。原疏未下批之前。虽不敢卞理。臣之不容一刻苟冒。于是乎益决矣。 圣教至此。而不敢祗承。臣尤死罪。谨当以一疏。仰请违命之罪矣。
特遣承旨劝留时书启
千万意外。伏蒙特遣入侍承宣。开示 圣意。勉留勤挚。恩数旷绝。有非无状贱臣所可得于 圣明者。如使臣有一分仍冒之势。则何敢为孤恩逋命之计哉。顾臣所被人言。不比寻常耻辱。事体所在。廉义所关。有不可徒恃宠渥。腼然仍蹲。既以出城之意。陈疏入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0H 页
呈。且纳命召。虽荷近侍临谕。 圣旨谆恳。而终不敢仍留矣。
辞职疏
伏以臣疾病情势。俱不可一刻仍冒于鼎席。昨寻长单。仰冀矜允。而承宣之臣。将特谕俨临。辞旨勤恳。开示备至。臣且感且惶。莫省所措。方当典学日急。开讲频数之时。玉堂少行公之员。经幄多不备之日。此上下之所共忧叹者。臣于前后以馆录陈达者非一。夫岂有沮戏新录之意哉。但主圈之东壁。允非人望所属。且是格例应拘之人。臣为虑录成后有物议。果对吕善长言之。要其变通于未会圈之前。俾无他虞于既完了之后者。自谓委曲周尽。而闻善长其日逢见副学应教矣。其翌日郑锡五出肃。臣心怪骇。欲复言之。而缙绅之间。人多传说。圈事之前。谓必有变通之举。又不必自我吃吃。使沮圈之咎归于己。遂泯嘿而俟之。其明日圈点之报至矣。新录之人。务极精约。果皆妙选。此外虽有遗珠堂录。自可收拾。简选之道。果胜于博而不精。故臣劄中所谓诚为可幸者此也。惟是锡五之不有臣言。晏然当圈。诚是大可骇者。虽有小小物议。处名路者。不可不审处。况大臣与时任玉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0L 页
堂出入铨郎者。相酬酢。卿宰韦布。无不相传。而听若不闻。恬不动念。身为大臣者。不足有无。朝家体统。一朝由臣而坏尽无馀。臣之据实自劾。在所不已。所言者朝著上公议。政注间格例。铨官如有可卞。则卞之宜矣。郎官李匡德张皇投疏。力加讥侮。以渠所力枳之。锡五谓可合于主圈之东壁者。已极乖舛。其所谓宫僚馆职。虽是升通。并无相避。自是三百年旧规者全是爽误。臣出入天曹。亦累矣。政注格例。自谓粗知之矣。由铨郎而直升应教者。元无更通之事。故不拘亲嫌。其馀则无此例矣。有相避者。弼善且不得升之。况于应教乎。臣之所闻旧例则然。而匡德之言如彼。岂近来或有刱规。而臣未及闻耶。罢散人必请叙。此玉堂事耳。臣亦未尝归咎于铨官。而特以分界太明。多员不参。终欠大同之美。或伤荡平之政。故以大体言之而已。曷尝责匡德以挽臂同事。而今其侮弄迫蹴之言。信口喷薄。无所斟量。直归臣于喜事之科。朝廷事体。更无可言。臣白首残龄。羞与年少气锐之人。有所呶呶。而坏体统而辱庙堂。莫此为甚。臣何可一刻苟蹲。以自丧其廉隅乎。昨日呈辞之批。实出敷心之教。臣非木石。宁不知感。亦岂敢怀便诀之心。而所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1H 页
遭至此。不敢仍因蹲滞。今方舁疾出城。孤负大恩。罪合万死。伏乞 圣明亟命遆臣职。仍治臣妄言之罪。以谢众怒。不胜幸甚。臣无任屏营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日昨辞单之批。罄悉予意。庶冀卿之回心。及见书启。虽违所料。岂料今日出城耶。闻大臣陈达。即遣承宣。劝留卿行。命召上焉。又闻出城。愕然之极。诚为无语。今卿此举。未免过矣。非予平日所望于卿者。噫。前后批旨。不过敷心于卿。而卿之去就如是自轻。何诚心之不孚一至此哉。如是之后。更张之意尽归文具矣。卿何不谅。卿其须体慇勤之意。安心勿辞。亦勿过自引咎。即日入城。用副至望。(偕来承旨柳万重来传。)
承批后书启
臣之妄言。不能中窾。未足有概于 圣意。而伏蒙 圣上敷心腹推至诚。再次批谕。洞加开示指导愚迷。丁宁谆复。无复馀蕴。臣子得此于君父。今古有几人哉。臣诚感激惶陨。不觉涕泗之横集也。臣虽昏昧褊滞。亦知诲谕之亶出孚诚。顾安敢有因此不自安之意哉。特以当初臣之对名官酬酢。所言者公。而听之者若无闻。则朝体坏矣。安有名为大臣。而身遭此事。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1L 页
犹且抗颜于鼎席者乎。此臣之不得不决去者也。至于铨郎之疏。尤出匪意。臣劄所云不过曰政例不然。是固就事论事而已。使臣言而是也。则宜不可强卞。使臣言而非也。亦不必深怒。而公然肆口诋侮。略无所顾惮。彼虽名流。自是小官。公朝事面。不宜如此。缘臣驽劣。贻辱庙堂。臣若盘礴不知去。则人将谓臣何如。此臣所以迸出城外。虽蒙特谕勉留。犹不敢奉承者也。陈章乞谴。实出血恳。而 圣慈不谅既命。还授命召。仍令近侍偕来。臣实闷蹙罔措。而十行批旨。又复勤挚。臣以罪为宠。益增陨越。第 圣教以臣今日出城。为或由于前后批旨。是臣区区情实。未蒙日月之下烛。益自悼微诚之未格。而至于更张文具之教。尤不任震悚之至。 圣上敕励之至意。臣非不欲仰体。而所遭至此。情迹穷隘。虽承即日入城之命。而不敢为一步转动之计。孤负 圣眷。罪当万殒。只俟诛罚之亟加矣。
再度呈辞遣承旨特谕时书启
臣猥上辞本。未蒙矜允。继呈再告。诚非获已。而不用常例。又赐特谕。辞旨益复勤缛。开释更无馀蕴。勉之以镇安世道。责之以君臣大义。仍有即日偕入之命。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2H 页
恩数至此。惶感益倍。年少之言。臣本不以介意。去就之义。臣亦岂不深念。而区区廉隅。终有不可放倒者。夫宰相之遭人言。从古何限。台阁抨弹。设有深刻过激之言。犹不是异事。而今臣所论。特一政注间格例。以公体言之。有何可怒可恨。而该曹一郎官。公肆侮詈。蹈籍凌踏。略无顾忌。大臣而遭此辱。古岂有此。缘臣无状。贻羞庙朝。臣若苟蹲不去。则廉耻丧矣。体统坏矣。惟有引伏自靖。庶可以全士夫之四维。尊朝家之事面。此臣所以迸出都门。不敢复为冒进计也。 圣谕累降。而终不敢变动。孤恩慢命。死有馀责。谨当更入文字。以冀处分焉。
再疏
伏以臣既已出城矣。且上辞本矣。呈告再上矣。书启续上矣。臣之难冒之情。必遆之义。庶几见谅于日月之下。而每一陈恳。辄赐开谕。近侍临守。镇日宣旨。昨者辞单之批。尤极谆至。以今卿此举。决知其过为教。又以世道之镇安。国事之挽回。为若可责于贱臣者。而末又以君臣之义。勉谕缕缕。仍令即日偕入。臣是何人。叨此异数。臣之今日出城。 圣教屡言其过中而轻去就。臣亦自知其如此。而乃若臣本意。则以为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2L 页
不如是。无以赎妄言之罪。而谢方生之怒耳。臣之愧恧而不敢冒据者有二事。惶悚而必欲自暴者又有二事。臣请冒死悉陈之。惟 圣明俯加鉴烛焉。夫郑锡五处地履历。何拟不可。而一有失误见非公议。且其升通亦违常例。臣之为言亦非私见。至于铨郎之升应教。自书其名。且无所嫌。臣之劝吕善长自升。本非渠不可发说之事。况闻其日往见锡五。臣何料善长之不言。亦安得不讶于锡五之当圈耶。此臣劄之所以发。而言出大臣。视若无有。臣何足言。大坏朝体。此臣愧恧者一也。升品之拟。极选之通。有亲嫌者。俱不得为政例。则然臣所云云。但据格式。则有何可怒。铨长曾不深嫌。亚铨亦不一番陈疏。铨曹之不以臣劄深引。此焉可见。而郎官独何意。乃据近年间猝创谬例。至谓之三百年旧规。公肆嘲侮。目以喜事。苟使臣见信同朝。岂至有此。缘臣无似。贻辱鼎席。此臣愧恧者二也。噫。以臣心而言之。愧恧而已。从朝体而言之。其为陵夷。孰过于此哉。此臣所以不敢冒据。宜去无疑者也。虽 圣上谓臣此举之过中。去就之自轻。而臣之迷见。实有所不得不尔者。至于寻单一事。自上意臣以批旨诲谕为不安而有呈告。臣实不然。夫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3H 页
君臣以义合者。所贵者情志流通。诚信交孚。况元首股肱。一体相须。 君父有阙失。臣子当随事格正。务尽匡拂之责。臣子有过误。 君父亦宜明赐教导。俾不至重陷罪戾。此上下相安之道也。使臣处事不当。而 殿下若曰。此大臣也。姑当假借之。不以警责而牖诲之。则不惟臣之迷惑无可开悟之路。在 圣上推诚遇下之道。亦岂不有嫌乎哉。日昨敷心之教尽是提耳之诲。丁宁恳恻。明白谆切。读之洞然。有推心置腹之美。臣十回庄诵。钦叹感悦。不能自已。而适会冒寒迁次。疾病加剧。诸症越添。且其疲软见凌之耻。已暴于所陈之劄。故遂改已书。置之长单。尾陈情势之难安而已。曷敢因 上批开晓之旨。乃怀不安之心。而遽为请遆之计哉。臣之惶悚而必欲自暴者一也。至于新录一事。今日上下之所共急者。臣亦急之。录中诸人。公议之所同与。臣亦与之同。未尝有一毫沮戏之意。臣劄所论。不过以臣言不得有无为自己引咎之端。其中数句语。亦非有深意。不过言举措之忙急而已。本非瑕摘录事之言。故臣对文衡之臣。言其新录精约可喜。观乎臣劄中诚为可幸四字。臣之本意无他。此亦可知。而 圣上深虑录中人或不安。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3L 页
屡以为此非臣意虑之所到者也。臣初无深咎铨地之意。匡德又无不参堂圈之理。自 上但当催促庙堂。速完会圈。则彼录中人谁复有难安之意。而经幄亦何有不齐之虑哉。匡德湖南事。诚为日急。完圈还送。不容少缓。此意昨对首相言说。而臣之本意。尚恐圣明犹未尽照烛。此臣惶悚而必欲自暴者二也。今臣之出来。固是目前所遭如此之故。原臣病状之不可复备驱策。通朝所共知。而 圣上所垂怜者。虽微此情势。断无复起供职之望。伏乞 圣慈谅臣危恳。亟命收还。近侍仍递相职。重勘臣罪。以谢人言。以靖私义。公私不胜幸甚。臣无任兢惶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前后批旨。罄悉予意。而卿犹不谅。如是过让。今卿斯举。决知其万万过矣。且方有面谕之事。今遣史官。他姑不言。卿其安心勿辞。宜即入来。
承批后书启
臣昨于辞本。毕暴肝血之恳。冀蒙矜察。即获罢免。及奉批旨。不惟不赐准许。乃以镇朝象念大体。诲谕又复谆切。臣诚惶闷抑塞。怃然失图。不知所以措躬也。所当更陈情实。以请违逋恩命之罪。而夜来病势顿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4H 页
加。通宵失寐。痰壅上焦。不善吐咯。几乎陨塞。良久乃苏。而精神瞀乱。澌缀益甚。其凛凛危苦之状。近侍之所目睹。而实无缔搆文字之势。只得泯伏俟谴而已矣。
三度呈辞遣承旨特谕时书启
臣一疾转益。沉笃别症。又复添加。万无一分强起之望。连章控急。至再至三。而辄舍代撰之恒格。每降敷心之特谕。命之以俟少间。即为偕入。臣已不胜感激惶闷之至。又伏闻昨日有使首相谕意之事。臣于病中。蹶然惊起。仰感恩顾之出常。俯惕息偃之非时。区区廉义。宜不暇言。而目今疾病如是危苦。虽欲转动。实无其路。惟有镇日吁号。以冀矜察。速赐处分而已矣。
答曰。今观书启。庶有体谅之道。而其所结语。犹复如前。愕然之极。亦复慨然。噫。大臣佩国安危。其所去就。不宜自轻。且今予倚仗乎卿等者何而如是巽让乎。况使首揆谕卿者予意若何。而其无变动之道乎。虽有所患。自可勿药。已有蹶然之意。则当撤单俟间。同入次对。义固当然。而以一时所患幺磨细微之事。至此之甚耶。非乎平日所望之意。此犹如此。予之倚仗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4L 页
之意安在。卿若思及乎此。即日收章。自力入城矣。卿须体予至意。亟收辞单。俟少间。即日入来。
更遣承旨别谕时书启
臣情危病剧。义在必遆。三告请急。日望矜允。每于辞单之上彻。辄烦特谕之下降。今又于更鼓屡下后。别宣。十行温綍。辞旨愈益隆重。责勉愈益勤切。臣十回庄诵。不觉汗泪俱滴。况日昨事。实有大惶感于中者。亲降御书于上相。使之谕意于贱臣。事未前闻。恩出非常。 圣意所在。臣敢不仰体。一身私义。宜不暇复顾。舁疾造朝。固知分义之当然。而第臣病势比向者出城时。不啻十分添加。目今凛凛危缀。未可转动之状。不惟御医书启逐日陈达。数日内。两僚相迭来相见。深加怜悯。则臣言之无一毫假饰。此焉可知。恩谕至此。未克祗承。臣之罪戾。万殒难赎。抑有不可不一暴者。稍俟神气少定。谨当以一疏。更悉陈闻。以俟处分矣。
三疏
伏以臣疾病危缀之状。已悉于前后疏单。今晓书启矣。每奉 圣旨。开晓洞然。无有馀蕴。臣固已感叹钦耸。而至于俾僚相。使知 圣意。尤是旷绝之恩数。臣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5H 页
宜不敢更言私义。第臣当出城之由。今日难进之义。烦猥是惧。初不敢毕陈。 圣明亦无由尽烛。故以臣今日此举。为自轻去就。始则教以未免过矣。中则教以决知其过矣。末又以万万过矣为教。夫玉堂官之不传臣言。铨曹郎之公肆嘲侮。尽皆体统所关。古今所罕而臣若只以此引退则诚亦过矣 圣教至为允当。而若臣之所大不安于心者。本不止此耳。李匡德之疏。有曰。获罪大臣。又曰。通塞失序。臣初未详旨意何在。或言臣子趾彬名入参铨之拟。而匡德舍之。疑臣之或不平于渠。乃有此疏。夫政席间堂郎酬酢。非外人所可知。臣果初无所闻。将出城也。闻亲旧所言果然。臣始闻此而喟然曰。父忝三事。儿在近密。通朝有几人哉。家事满盈已极。常所凛凛忧惧。更有何不足。亦有何所望。而怀恨于拟望先后。欲以逞憾于铨官。则此其人真是无所不至之小人。不可与事君之鄙夫。使我而敢萌是心。则人虽不罪。神明必殛之。使我无是心。而使人疑之若此。如田光者。必当刎腹而自明。人之贱污。我一至于此。则虽在微官庶僚。尚不可抗颜而行乎世。况名为大臣而受此于人。乃敢蹲冒于百僚之右乎。且念臣劄中政例不然四字。只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5L 页
以格式言之。本非深咎铨曹之意。铨长亚铨。并无一毫深引之端。独匡德之公然横担。疑臣至此。岂非万万情外乎。吕善长果传臣言。早自变通。则臣无可以陈劄。臣不陈劄。则于匡德元无关涉。臣何能逆睹善长之不言。预为此使匡德引咎之端。况匡德以此引咎。于彼我有何损益。而其为言若是耶。然臣不以此介介。真付之一笑。日昨匡德委来见臣。相对说破。臣都不置诸胸中。而第念名流疏章。播布中外。远近耳目。无不闻睹。臣若徒以恩礼之优异。时事之艰虞。淟涊仍冒。盘礴不去。则人必曰是夫也身忝大僚。受黯黚之疑。甘污辱之来。犹且饕荣不止。白首委蛇。臣虽喙长三尺。亦何以自解。此事不特关一身廉义。今臣之出城。实非可已而不已者也。前疏所引。关系体统。固亦不可谓幺磨微细。而况今此所陈。实有大于彼二款者。 圣上于此。亦可谅臣处义之非过矣。方生民生困瘁于下。 圣心忧劳于上。此岂臣息偃在家之日。臣情势之外。病状如此。恩谕荐降。而不得祗承。一味惶陨。无所措躬。承宣临守。既经多日。仓官输禄。已至四度。病里悚闷。如添一疾。伏乞 圣慈谅臣危苦之情。沉笃之病。俱无一分可强之势。亟先收还近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6H 页
侍偕来之旨。并寝廪禄更颁之命。仍遆臣所带相职。重勘臣孤恩慢命之罪。不胜幸甚。臣无任屏营祈恳之至。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前后批旨。悉摅心腹。以卿平日体国之诚。何不谅此而困我此极哉。李匡德疏中数句语。未详何辞。今观卿疏。始乎知之矣。此不过年少气锐辈不择下笔之致。则以卿休休之量。当付一哂。何如是过嫌乎。卿犹曰大矣。而予则曰终归微细矣。予既诚浅。今之此言。不足以感卿心。而今有一说。卿其谅哉。卿疏中有曰。匡德来见。相对说破。又曰。都不置诸胸中。卿意若此。而如是巽让此岂予之所望哉。卿须念君臣之大义。体小子如渴之意。以往事便却度外。即日入城。俟间参录。则玆事方可妥帖。而朝象岂不美哉。如是而后。远外听闻。必将咸曰。更张后大臣处义。果超俗套。由此一事。可励末世。今予此教。岂徒慰安卿心。实为世道矣。不腆常廪。尤不宜过辞。偕来承宣。卿若承命。自可入来。卿其知此丁宁之旨。安心勿复过辞。宜即偕入。用副上下之望。(偕来承旨来传。)
承批后书启
臣于昨日辞本。不计烦絮。悉暴情实。庶冀 圣上毕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6L 页
烛臣大不安之由。必可遆之义。速下处分。俾不至许久撕挨。及奉批教。不惟不赐允俞。辞旨隆渥。迥越常伦。如困我此极。诚浅不足以感心等教。实有悚惕不敢闻者。其他开晓敦勉。丁宁谆复。末乃以超俗套励末世。指导诲谕。无异提耳而面命。似此恩数。从古所罕。臣虽至愚极迷。亦具人性。岂至于顽然不知感。蠢然无所动哉。惟彼年少之言。臣本不介怀。又不欲呶呶。第其所受疑者。事极黯黮。而腾诸章牍。照人耳目。士夫耻辱。孰过于此。大僚自处。安得厌然。此事。 圣教虽亦谓之微细。其所关系于廉义则大矣。况其昨日疏语。又多挨及于臣身者。相对说破之后。犹且疑之不已。遣辞之全不相谅。乃至于此。臣虽欲仰体恩旨。蘖去常套。冒昧承膺。其如人心之不如我心何哉。人疑未尽释。此心未尽白。惟当泯伏俟罪之不暇。去就一款。尚何可言。且臣之疾病愈谻。去夜吐痰数升。洞泄暴作。彻晓不得交睫。神气昏缀。益无以收拾。恩谕之下。末由祗承。文字亦不能缔搆。书启未免差迟。尤不胜惶恐之至。
四疏
伏以臣日昨伏蒙旷绝之恩。谕惶感无极。而情势迫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7H 页
隘。既不得祗承。病又添剧。亦不能悉暴衷肠。仰复明命。臣诚死罪。不知措躬之所也。臣之初劄。不过以事体格例言之。本非有一分戏事底意。新录固喜其精选。都堂亦且欲俟病间出参。不幸见疑于人。受侮不少。遂至于出城俟谴。而李匡德委来见臣。说破无馀。至以公出参堂圈。则我亦当参为言。臣对曰。我则既已出来。病又如此。毋以我为拘。待僚相出令。君可进参都堂。吾以是意。既已陈疏。新录事。更无可嫌云矣。不料匡德又以臣子趾彬不用之疏为言。至于侵及臣身。臣诚不胜讶叹焉。所谓臣子之疏。既不用矣。渠亦自罢去矣。臣何可提陈。而大抵渠自谓曾以政格间事。有所云云。而今疑诬及于父。欲陈其不安之意。以为自处之图。臣果曰吾既受疑于人可卞。则我卞之足矣。汝不必如此。趾彬遂毁其藁不果用。其曲折如斯而已。初非欲与之代对。别有论斥之意。且既寝而不为久矣。匡德亦既知之。而对臣之言曰。公出参则我亦当参。告于 上则曰必欲自画。臣实莫晓其意。而其曰疏草在臣之侧。搢绅往来者。无人不见。观其语脉。有若臣置诸座侧。逢人则出示者然。其亦待人太薄矣。朝中亲旧。谓臣有所遭。来见者果有之。而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7L 页
臣未尝出示其草。人亦无有求见者。而其为言如此。如臣疲劣侮弄无不可。独不念致慎于奏御文字耶。臣之难安情势。更加一层。虽欲放置廉义。奉承 上教。有不可得者。病势一味危笃。有加无减。别谕之下。不敢即呈辞单。复此疏吁。伏乞 圣慈亟削臣职。仍治臣罪。以严公法。以靖私义。不胜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日昨批旨。罄悉予意。庶几卿之幡然。昨观书启。今日日晚。辞单未上。意谓书启措语。虽或迈迈。或者卿恕谅而撤单矣。岂意辞本之遽上耶。李匡德疏中卿子草章事。已谕于匡德疏批矣。卿何为嫌。然此等之习不可长。故薇院长疏批。业已处分矣。且匡德对卿所言若此。而如是自画。诚为未安矣。然卿之去就。非所系于匡德。设有年少自行之辈所为虽若此。卿则但当妥然出仕。须当参录。如是而后。事体得当。卿岂不谅此。而与年少之辈若是其争端乎。实非平日望于卿者也。予有一言。今其毕说乎。卿之当初出城。决知其过矣。古语云。人谁无过。改之为贵。卿位在百僚之右。初虽过中。既知其过。幡然入来。则岂不当然哉。卿虽时上十章。徒使困我。决难勉副。每观书启。益增抑郁。几乎生疾。卿其须体至意。亟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8H 页
收来章。即与偕入。用副予朝夕之望。(偕来承旨来传。)
承批后书启
臣于日昨批旨之下。岂敢为一向违命之计哉。臣之书启中所谓臣虽愚迷。岂至顽然不知感。蠢然无所动者。初非出于终始迈迈之意。适会李匡德之疏又上。情迹之不安。转加一层。虽欲祗承。其势末由。昨日之更上辞本。不过略暴事实而已。非欲与年少辈互相争卞而然矣。伏奉 圣批。缕缕开示。益复谆切。圣人无隐乎尔之意。洞然于辞旨之间。臣已不胜其感激惶陨。至于下款抑郁生病之教。尤非臣子所敢闻者。臣既承此教。区区情势。有不暇顾。疾病难强。亦何敢复烦。而目今所患。转益危苦。委身床玆。实难自力。担舁入城。姑无其望。束带造朝。未可以时月为期。而前后勤恳之教。有不敢孤负。病势如可一分运动。则谨当还入。以少塞隆旨。承宣之久留陋次。极其惶恐。乞即召还。容臣少安。私心稍得将息。以为俟间承命之地。不胜幸甚。
答曰。今观承宣书启。心欣曷谕。承宣先为召还。以安卿心。卿须俟少间。而即为入来。用副予倚毗之望。(偕来承旨来传。)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8L 页
因说书俞最基疏辞职劄
伏以臣于恩谕之下。既以俟间入城为对。顾所苦诸症。迄无一分所减。跬步之间。无计运动。而承宣召还之后。亦不敢久淹城外。欲于今明间担舁入去。此际伏见俞最基疏。臣亦不免入于捃摭求罪之中。夫筵请赐祭。欲赞崇隐之盛典。循序荐擢。盖采佥举之公议。而或谓之略无顾忌。或谓之惟恐或后。指意非常。遣辞至深。不可以其人之即被谴黜。辄敢晏然。况荡平二字。臣之前席敷奏。章劄陈说。前后非一。昨日谏长之疏。讥切不少。今此最基之言。丑诋尤甚。臣之左右受斥。至于如此。尚何可一日仍冒于廊庙之上乎。咫尺都门。诚难遽入。今夕过岁问安。明日正朝陈贺。俱末由进参。诚礼俱缺。罪戾层积。伏乞 圣慈俯察臣难冒之势。难强之疾。亟遆臣职。仍治臣罪。以安私分。以谢人言。不胜幸甚。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朝观御医书启。知卿今明入来。而心甚忻矣。观卿今劄。以俞最基事。过以为嫌。何等倾轧之态。业已洞烛。卿何介意。至于薇院长疏。语盖泛论。非向意于卿。则尤何为嫌。元朝受贺。事体自别。卿可自力。岂可以此作一难进之端乎。卿其安心勿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9H 页
辞。宜即入来。量力进参。(兼春秋宗簿正洪尚容来传。)
病未赴贺班朝参又不得撰进咨奏文待罪劄
伏以三阳载回。万品昭苏。化日渐舒。春泽旁流。伏惟圣上体元行仁。顺时布令。是亦新年一初政也。天休滋至。邦命日新。臣窃不胜庆祝之至。臣一疾淹笃。四旬委顿。元朝受贺。何等盛礼。既承量力入参之命。而终不能强起赴班。只得担舁入城。以少塞隆旨。触寒劳动。更复添痛。数日咳喘有加。昏惫益甚。殆不可收拾。午门朝参。又在明日。而以此病状。无望作气趍造。有臣如此。生不如死。旷职废礼。为罪益深。乞被重何。以励群工。且使行咨奏文。曾有臣亦撰进之命。本欲俟病少间。及期制进矣。病未及向瘳。文未及缔思。使发之日已迫矣。今虽欲力疾搆成。其势恐无及于黑草查对之时矣。伏见诸词臣所撰之本。辞理类皆明畅。就其中拣用一本。则虽无臣拙手之代斲辞令。庶无欠缺。使事可期善了。而臣于成命之下。病未克奉行。论其罪戾。死无所逃。尤不胜惶悚俟谴之至。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所患尚今弥留。深用虑念。今闻入城。心切欣矣。有疾未参。其何所伤。至于制文。俟间
谦斋集卷之三十二 第 39L 页
撰进。亦何有先后哉。卿其安心勿辞。亦勿过自引咎。益加善摄。俟少间而造朝。用副如渴之望。(假注书权䌖来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