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x 页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墓志铭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0H 页
监役李公墓志
公讳师吉。字子贞。李氏。系出咸平。高丽大将军讳彦之后。八代祖讳从生。入我 朝。策勋封咸城君。谥庄襄。曾祖讳璘。监察。祖讳应星。郡守 赠咸丰君。考讳瀤。府使 赠判书。妣晋州姜氏。 赠参判晋昭之女。公天资颖悟。性行恺悌。早失所怙。及长。赘居尼山。负笈于我曾王考鲁西先生门下。与我祖考及从祖明斋先生。情若天伦。公于师门。诚意笃至。始终不少衰。明村罗公。尝深叹之。鲁冈书院之建也。与士友殚诚尽力。以底于成。当己巳 中宫逊位。吴公斗寅,朴公泰辅谏而死。公慷慨自奋。将继之陈疏。辞极剀切。牛栗两先生辍享文庙。一路多士抗章辨诬。而公为之首。二疏俱为喉司所阻。未撤 天听。而时论伟之。平生与人交。信而有情款。我祖考尝曰。吾于某。时或有相勉之语。则辄怡然受之。情义益深。此实人所不可及者也。一时名公多与之相亲。而与西坡吴公道一最厚。其掌西铨也。举公为四山监役。公生于 崇祯己卯五月二十三日。卒于癸未六月十一日。享年六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0L 页
十五。葬于尼山酒谷向乾之原。公初娶杨氏。不育。再娶闵氏。生一女金槔。承旨。三娶田氏。生一女一男。女尹宪。男森。早擢武科。以忠敏才智。为 国家所倚重。今为嘉善大夫御营大将。又有侧室子。曰林。金槔男。最,鲁。女尹温。森一男。希夔。进士。林三男。希哲。登武科。希发,希昌。公以子贵。后 赠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又加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三配皆 赠贞夫人。公与吾先君子最相好。御将十岁后。又来留于吾家。受学于我祖考及明斋先生。与我同卧起者。殆数十年矣。间尝属余曰。吾先子之墓。明斋先生已铭其显刻。而幽堂之志尚未有成。子其为我图之。顾契分。有不可以不文辞。谨叙次如右。系以铭。时甲辰秋也。铭曰。
一心隆师之诚。明村丈之所尝称。 平生服义之勤。吾先祖之所深叹。 斯足以见公之大略。又有子能大其门户。 我文虽质。亦记其实。尚庶几传示于永久。
罗州牧使郑公墓志
我国东莱之郑。如东京之杨巨公贤辅。赫赫屡世。数大家者。称以为首。而领议政文翼公讳光弼。当 中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1H 页
庙己卯岁。以扶护士类。大节卓然。左议政林塘公讳惟吉。以文章雅望。名重一世。公即文翼公之七代孙。而林塘公之五代孙也。高祖讳昌衍。左议政。曾祖讳广成。刑曹判书。祖讳万和。礼曹参判。考讳载海。由翰苑。止兵曹佐郎 赠吏曹参判。所后考载汉。佐郎公之弟也。有醇行早世。妣安东金氏。节度使讳逸之女。所后妣李氏。掌令庆果之女也。公以戊戌十二月十五日生。丁卯。中司马。戊辰。筮仕。内则义禁府都事,掌苑署别检别提,三曹佐郎正郎,汉城府庶尹,宣惠郎厅。外则全州判官,陜川郡守,砺山府使,平壤庶尹,原光罗三州牧使。此公之前后履历也。秋曹掌刑狱。而屏请托。公听断。讼者服其公。吏胥畏其威。地部惠厅。主钱谷。而务节约。慎出入。库储充牣。经用不匮。世称郎官之胜任者。鲜居公右云。全原平壤。是营下剧地。光罗二州。为湖南雄府。物众事夥。皆称难治。而公处之恢恢。政有规模。盖敏于剖决。明于听察。取于民者小。违法义则多所改革。值凶岁则尽心乳哺。俾无捐瘠。宽猛相济。综理至密。而自奉甚约。无异在家。所到之处。积弊俱袪。帑藏必倍。吏戢民怀。治绩常著。其在全州。绣衣褒上治绩曰。律己清𥳑。为政刚明。在关西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1L 页
巡抚使。又褒公以尽心国事。 命赐马。在光州。御史再褒公政绩殊异。又 赐表里。关东将均田。 朝廷欲择从事官而难其人。领相崔公锡鼎。以非公莫可。启请差遣。检覈节目。多出于公。而专以益下为务。尝有海贼之虑。 上命宰执荐人才尹公趾仁。以公膺命。 上又命极选循良吏。公又首与焉。凡于州府之窠大而盘错者。必举公为先。公素有渴症。及赴罗州。疾病益剧。以己亥四月初一日。卒于州衙。享年六十二。再移葬。永窆于长湍五凤洞壬坐之原。公气质清刚。才识通敏。尝受学于药泉南公九万。南公甚爱重之。性孝友。庚戌。丁金夫人忧。哀毁如成人。见者嗟叹。事李夫人诚敬两至。夫人性严多病。公先意承顺。尽其和婉。药必先尝。手自奉进。定省有定时。非有疾病。晷刻不差。每于进侍。未尝以亵衣冠见。至老不少懈。夫人感其诚孝常对。宗族啧啧称道。及其遭艰。执制甚固。虽盛暑不脱衰绖。以终三年。又以早孤不逮养为至恨。每当丧馀。痛慕如新。省墓必哭。盖效南轩故事也。事伯氏监司公甚勤。事必禀。出必告。日必往侍湛濡。监司公自韩山郡病滞中路。公闻即驰省。及卒悲哀极至。归殡郊外。往来参奠。殆无虚日。抚爱诸侄。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2H 页
无间己出。待宗族。勿论疏贱。壹以恩厚。与朋友。择焉而交。久益敬信。虽平生故旧。名位稍显。则绝不参寻。在邑亦不轻馈问。药泉公。是所师也。而及其秉政时节。问候之外。迹不及门。其耿介然也。训子女。慈爱虽至。而有过失不少恕。常戒诸子曰。吾家以谨慎忠厚传业。尔等毋忝先德。则幸矣。自幼好学。其居李夫人忧。年已六旬。而犹读小大学等书。虽莅剧邑。苟有閒隙。必读书至夜分。为文操笔立就。而尤长于论说事务。性俭素。不喜华侈。亦不治资产为子孙计。曰富贵有命。非力可取。如过本分。必有灾殃。屡典饶邑。而家业无所加。平居早起。整齐几案。惟以书籍自娱。而口不言时政得失。他人是非。尤恶党习。严饬诸子。而泾渭之守于中者。确然有不可夺者矣。其在郎署典州邑也。皆以声绩著。而非为近名之事以求誉也。守法奉公。一心孜孜。事务亲自综核。施措皆有条理。束吏虽严。而亦不专尚刑威。视民如伤。而未尝曲为煦濡。待上官。恭于礼貌。而至有事理之当争者。无或屈意以从。其饬己之严。则廉约为操。勤谨为守。此所以于内于外。实效著而颂声腾也。一时名公贤宰。莫不器重。而屈于禄仕。不大其用。且人之所知者。只是循良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2L 页
之绩。而不知实德实行。有人所不可及者。惜哉。公讳复先。字阳仲。配徐氏。郡守必成之女。举六男二女。男曰锡圭。生进府使。曰锡老。有志行。不事举业。曰锡畴。生员郡守。曰锡远。曰锡耆。进士佐郎。曰锡耇。生员持平。尹东源生员。李锡禧。其婿也。内外孙男女总若干人。东洙尝获拜于公。又与公诸胤善。而公之次胤。负笈于我从祖明斋先生之门。先生深所期许。而东洙亦相好最笃。一日以行录示曰。吾先子之墓。尚无志。吾先子平日。以谦晦自牧。常语不肖等曰。为人子者。欲扬先德。而为过实语。以取人讥议。非孝也。不肖等为是惧。今不敢妄有称述。只略撮耳目之所睹记以来。子其志之。顾情义不敢以不文辞。谨叙次如右。而系以铭曰。 相门遗风。文翼闻孙。 质粹行备。器伟才全。 宜世其家。奚屈墨绶。 丰赋啬享。谁云非数。 公不自食。以裕来禄。 铭以记实。我辞匪溢。
舍妹孺人坡平尹氏墓志
权甥炯。以书来曰。炯生才三月。先妣见弃。不识颜范仪度。此实殁身冤泣而痛恨者也。其懿德淑行。固多可记。而恐日月寝久。因成泯没。谨就家庭所教。亲党所传。录其一二。欲为幽堂之志。惟舅氏图之。直以平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3H 页
昔所睹记。据实备书。以少酬不肖穷天之痛。余读其书披其录。泪暗不忍看。顾衰病昏塞。旧事茫然。惧不能详。以孤孝子之托也。我妹坡平尹氏。先府君讳自教。隐德不仕。先祖考讳推。荐以学行。官掌令。号农窝。曾祖考鲁西先生讳宣举。执义 赠领议政谥文敬。妣清州韩氏。判官圣翼之女。妇德甚备。称为女士。我妹以戊辰二月初七日生。姿貌明莹。性质和惠。吾父母钟爱之。农窝府君素严正于子孙。鲜假色辞。甚爱妹氏。恨其不为男子。孝性异凡儿。四五岁时。尝有㬥䨓。先妣恐妹氏惊惧。就以抱之。妹氏以两手。奉先妣之手曰。儿则不惧。恐惊母氏。见者异之。凡事顺适亲意。虽菜果之微。必进于亲。而不自食。岁壬午两日之内。奄失怙恃。不肖与妹氏。亦遘疠不省事。其时事尚忍言哉。自是兄弟相依为命。妹氏遇我内外。甚敬谨。吾家甚贫。衣服饮食。备其艰苦。而终无忤色违言。乙酉。归于权君。妆奁服饰之具。殆不能成样。吾内外相与悯叹则曰。家势使然。虽叹柰何。既于归。舅姑皆爱重曰。得此贤妇。吾家之庆。伯舅监役公。亦亟称曰。有大家风范。妹氏事舅姑以孝敬。待夫党以恭谨。家中无间言。而至于疏远诸族。咸得其欢心。平居净扫一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3L 页
室。敛容端坐。不妄言笑。服用甚俭。衣不至垢污。则不改也。其有族党之会。诸妇人以容饰相上下。而练衣青裙。独淡如也。亦无自歉之色曰。吾生长贫家。未尝以侈华为事。盖其服习有素。而实天性然也。尝勉其君子曰。士子处世。行谊为先。富贵荣达。岂非人所欲。而是有命。不可以人力求也。观世之失身为僇者。何莫非名利误之。或有一言一事之差。未尝不从容开导。言巽而义正。其见识行事。与世俗女子异者多类此。丁亥。姑夫人遘疾滨危。妹氏昼夜在侧。药饵必亲尝。而忧形颜色。日渐消瘦。舅姑念之。屡命少休。而终不改也。及遭丧哀号。至昏倒。粥饮不入口者屡日。见者皆感泣曰。真孝妇也。权素清寒。无世业。丧葬之需。无以自资。妹氏尽卖奁具。竭力营办。初终葬祭。一无遗憾。其小姑生才若干日。凛凛若不保朝夕。妹氏抚而泣曰。吾责在此矣。遂亲鞠养。未尝暂置。乳哺寒温。不失其节。亲党益叹服。今妹氏之殁。已三十年。而尊舅语及。则必悽然曰。吾妇之死。吾家之祚薄也。内外宗族。皆称道不衰。下至婢仆。亦有追思泣下者。岁戊子。妹氏遘痘疹病笃。自知不起。时炯始生。命侍婢抱来。置诸膝而泣曰。汝生未三月而失慈母。汝生可怜。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4H 页
仍顾语左右曰。此儿骨相不凡。必能成人。吾死无憾矣。既又泣曰。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今吾不得与兄弟诀。吾目不瞑矣。以其年十二月初二日终。呜呼。吾妹氏其气质清淑。其外明粹。其中柔贞。其行孝谨端良。而且有志操见识。实具古贤妇人之德。而早丧两亲。零丁孤苦。险于初者。亨于后者。理也。既嫁而得贤君子。人称两美。谓必釐以子女。绥以福履。以享有遐龄。而乃年仅二十一而奄忽。何妹氏之命之不幸。乃尔耶。然炯也。幸能成长。早选上庠。方以文艺。著于侪友间。必将早晚立扬。以副妹氏临终之所期望。而又能备记懿德。图成幽志。欲垂不朽于永久。妹氏亦可谓不死。而少可以为慰也耶。权君名在衡。方筮仕为斋郎。而前承旨权公益淳。其舅也。淑夫人龙仁李氏。其姑也。炯己酉中进士。娶士人边致殷女。时有一女幼。妹氏始葬于杨州马山其姑夫人墓右未向之原。以宅兆不利。庚戌二月二十一日。改窆于广州庆安面乾坐之兆。亦其夫家先垄近处也。
兵曹判书李公墓志
公讳森。字远伯。咸平李氏。高丽大将军彦之后。世袭簪组。入我 朝。有讳从生。佐 光庙。策敌忾勋。封咸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4L 页
城君谥庄襄。于公为八世祖也。高祖讳璘。监察。曾祖讳应星。咸丰君。 赠右赞成。祖讳瀤。府使 赠判书。有气节。当光海朝。为太学斋任。疏斥凶徒。尔瞻辈甚畏之。考讳师吉。监役 赠左赞成 世子贰师咸平君。游于我曾王考鲁西先生之门。尊师卫道之诚。至老弥笃。士友皆重之。赞成公三娶。清州杨氏,骊兴闵氏。俱 赠贞敬夫人。南阳田氏。县监瀣之孙。通德郎一成之女。公田夫人出也。田夫人寿跻遐龄。备享公荣养。膺贞敬夫人诰。公以丁巳正月初六日。生于尼山酒谷里。气骨俊伟。姿性英悟。三岁患痘几殊。田夫人梦有神人教药。遂得效。未十岁。来留吾家。受业于我祖考农窝府君及伯祖明斋先生。两先生皆爱而期之。公勇力绝伦。然不轻以示人。崔明谷锡鼎,吴西坡道一。皆许以大器。金相国搆掌西铨时。以公胆勇。陈于 筵中。 命加出南行宣传官一窠而 授之。癸未春。 上亲临试射。公居首。 命直赴殿试。仍 下教曰。闻汝善驺射。予欲观之。公即连中五矢。 上大喜。 特赐豹皮一领。是夏。丁外忧。服阕。放榜。丙戌。以宣传官。历训鍊主簿,判官,都总,都事,经历,训鍊副正。尝兼备局郎厅,司仆内乘。丁亥。出莅昌原府使。廉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5H 页
简威明。治效大著。绣衣褒其绩。民亦立生祠。戊子。 除训鍊正。同日政。升资拜内禁将兼内乘。其冬。 除长湍府使。官舍尽圮。公方便鸠财。不劳民而一新。其他治绩屡登 天听。己丑。褒升嘉善阶。冬。移湖南左水使。翌年递。辛卯。 除岭南左兵使。壬辰。呈病。备局筵教有曰。前头可用之武臣。屡经瘴乡。深用虑念。 特为许递。实异数也。癸巳。历总管。出宰通津。旋呈病递。秋为定州牧使。公以本州西关要路。而城堞甚疏虞。到即经纪。躬自蕫役。未三朔功告讫。乙未。升拜本道节度使。瓜还。 除杨州牧使。丁酉。移拜咸镜南道兵使。己亥。以禁军别将。还朝。庚子。 除水原府使。辛丑。为捕盗大将。又带训鍊中军总管,弓房提调等职。台臣任泂论 启公至再。 景庙下教曰。此人不当论之人也。又曰。予已知李森之为人。素有胆勇。所到皆有治绩之最。则费辞诋毁。未知其稳当。前后 温纶。实诸臣之所未得者。人皆荣之。十月。出为忠清兵使。十二月。入拜总戎使。仍 除汉城左尹。壬寅。又拜刑曹参判兼捕将 经筵特进官。时虎龙狱起。所谓剑货。公以鞫厅出送罪人所招。使军官辈。钩得阶梯而纳之。狱竟。因大臣 筵中陈白。 命录功。促公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5L 页
应命。公上疏辞。疏辞甚恳。又违牌者至十馀次。竟得免。三月。 除左尹。甲辰春。拜御营大将兼备局堂上。八月。 景庙昪(一作升)遐。公率军兵扈卫宫城。十月。拜刑曹参判。李凤翼,崔补,林柱国等相继投疏。语极叵测。公即纳 命召。胥命金吾。仍出城外。 上连下还给命召勿待命之 教。继 命来待政院。再三催促。公不得已承 命入侍。 别谕谆谆。无虑数千言。大槩以为自古谗人。必先搆将相。又以周亚夫,马援之不保。终始致慨于汉之二帝。乃亲给命召。使之佩出。公退即胥命。连上病疏。 批旨隆重。又太医掖隶。陆续遣问。珍剂酪粥频为 赐给。又 命归家调理。乙巳。俞命弘发绝岛栫棘之 启。久而不止。数月后。 许递职。公即归尼山乡庐。五月。因 筵臣陈达。有远窜之命。盖谗口百端。 上乃勉从也。时沈廷玉者入鞫狱。忽言与公相识。时人把作奇货。屡次请拿。 上初不许。而末乃 允。公自乡被拿。再次面质。廷玉不识公面。其虚罔始露矣。适 上祷雨社坛。还宫也。亲临金吾。首先问公。公条辨甚悉。 上益加洞烛。将欲全释。大臣禁堂政院三司。百般沮遏。 圣教严峻。以为今日三司之臣。杀森然后其将快心。至下三百年宗祀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6H 页
将危之 教。命移西间。噫。此日 躬驾亶出。为公其曲护甚念之意。迥出寻常。公每及其时事。未尝不感泪横襟也。是冬。编配昆阳。丁未七月。自谪所 特拜训鍊大将。 筵教曰。李森以名武著称。故尤见忌嫉。向时人必欲搆杀。予知其冤。故亲幸放之。方今励新之日。岂可沈滞不用乎。公承 命上来。屡上辞疏。 命引见。及入对。 下教曰。向时媢嫉者。欲必杀乃已。予意断断。而向使卿陷于缧绁。自顾初心。予尝愧恧。而王府疏释保卿之道。不尔则难。予心卿几知之。予之初心如此。故今日复授将任。而若使卿数年风霜。终至不还。则虽欲召入。岂可易乎。对卿。实愧予颜。自后。 恩眷加隆。是年秋冬。历同知,左尹,刑曹参判兼知训鍊等职。戊申。 除军器提调。三月。逆变猝起于湖岭。杀忠清兵使,营将。称兵向京。中外汹汹。公条陈方略。挫折贼势。又泣请出征。 上曰。卿若出去。柰 宗庙社稷都城士民何。予亦何依。不许。 上召公立于 御座之前。书平字火字而下示。公仰知平字。盖虑思晟之时任西阃。火字。欲火清州兵器。不为贼用。即取记注之笔。书对曰。思晟易与。不必用 圣虑。臣已遣亲信将校于清州。使火军器。 上喜其机谋之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6L 页
默契。大加称赏。乱作以后。公奋不顾身。自 上亦倚任特重。凡有军务。无大小必召公以咨。公奏对明敏。应变合宜。如虑贼乘机。 启停城堞内閒杂之守谍。恐惊西土。请寝海西军兵之赴京。尤可见其见事之敏。虑患之深。有非他人之所能及者矣。卒至密赞 圣猷。默运机谋。使凶徒扫荡。 国势奠安。其忠义智勇。不但为上下中外之所共称服。虽工于谮者。其于戡乱之功。则不敢有异辞于公矣。受䤋之日。公具甲冑整部伍。 上见军容甚肃。喜谓侍臣曰。此吾良将也。虽外寇。不难底平。况此小丑乎。四月。录二等勋。升资宪。封输忠竭诚决机奋武功臣咸恩君。即上疏辞勋。 批曰。今番竭力扈卫。使宫城晏然。实卿之力也。何辞勋名。五月。肃谢。即引见。 宣酝。赐给匹缎。己酉二月。拜判尹。六月。拜兵曹判书。连日违牌上疏辞。不许。七月。出肃行大政。复控辞祈免。又不许。公又疏陈病笃之状。 温批而遣医看病。后于 筵中。李相台佐请 许递公职。以尽终始曲保之意。 教曰。予欲保兵判。岂可使之不安乎。一政即递。在国体不当。又呈辞三度。始 许递。八月。拜工曹判书兼都总管捕将等职。庚戌四月。 宫中有埋凶之变。公钩覈根柢。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7H 页
多设机捕妖婢凶竖。夬正邦刑。公常言戊甲(一作申)平乱。 圣筹之所运也。群师之效力也。吾何功焉。而庚戌蛊狱。则密机穷覈。终至诸贼之伏法者。不无微劳之可记云。时 上递训将赵文命。而以公代之。相臣闵镇远上疏。有曰。 殿下无端易将。人心危疑。若不保朝夕待变。深留 圣意云云。公即待命金吾。 命勿待命。仍教以训将有 下教事。使之来待。催促之 命。至于四五。而终不敢进。使出送标信。公不得已入侍。 上曰。卿之前后事。洞烛无馀。岂可以原任一时过举。引嫌太过乎。仍亲给 命召。公涕泣跪受。即陈不敢行公之由。退伏阙下。上疏待罪。终不应 命。特下备忘。以亲授 命召。撕挨未安。 命罢职。令勿出代。盖欲复任也。其后 筵教。有曰。戊甲(一作申)贼招中。有受国再生之恩。决难动摇。至欲害之。其人岂非忠臣乎。虽疑嫉之人。见此后可以释疑。而闵疏以朝夕待变为言。语无伦脊矣。六月。拜判尹。俄又 特除训将。疏辞不许。屡违牌。仍胥命。因右相赵文命陈达得罢。九月。连除总戎使判尹,勋府有司堂上兼捕将。其辞总戎使之疏。 批有曰。总使新命。不忍舍卿于将任。自后疏弹相继。辛亥正月。赵右相又 启曰。总戎使。因闵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7L 页
镇远疏。有此引嫌。舍之诚可惜。然思保全之道。 许递其职似宜矣。 上始许递曰。当此无事之日。任其所志。若有可用之时。则虽今日递职。明日岂不大用乎。二月。拜判尹。承牌出肃。 特命入侍。 天语眷眷。仍降手书曰。曲循愿。解将任。使卿恒无事云台作閒勋。脱有用于国。为干城。须体予保卿恃卿之意。 其眷遇倚毗之诚。愈往而愈隆矣。十一月。赵观彬上诬疏。语意危怕。公陈章详辨。 批曰。噫。疑之勿任。任之勿疑。此等谮言。岂敢售于今日。是月 除工曹判书。屡以亲病陈疏。而终未 许递。五月。遭艰。 下教曰。咸恩屡经事故。色养无多。今遭巨创。予甚伤恻。令该曹从厚顾助。过练祥后。皆遣掖隶问安否。 赐送鳆汤。以示劝肉之意。服阕后。以勋封肃谢。 特命入侍。教以衰年草土。不瑕有伤。 眷顾有足感动者矣。九月。引见 宣酝。以 御笔。书七言一绝以赐之。又 特赐银杯。实稀有之 殊渥也。仍 下询军法车制。公援引古制。敷奏甚悉。 上嘉奖之。其后 筵侍。辄 教以咸恩进来随事顾问。同入诸臣。皆以为 上心倚重。比前尤隆云。十一月。请暇还乡。十二月。又 除工判。上来肃 恩。乙卯正月九日。以病陈疏。未及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8H 页
承批。而以初十日。考终于济生坊本第。享年五十九。疾革。无一言及家事。而连呼 国恩未报。又云不先老亲而死。死亦何恨。其忠孝一念。亦不忘于临绝之际矣。时有星陨之异。人皆谓之将星。而公之丧出焉。讣闻。 上极加痛惜。 命丧葬诸需。依勋臣例举行。待丧尽。收用其后。因 筵臣所达。 赠左赞成府院君。其年三月十四日。葬于公州佳佐洞癸坐原。公资性警敏。仪容精刚。风韵俊迈。气度英发。而早游师门。多所擩染。言貌动止。殊无赳赳貌样。而雍容谦恭。觉有儒素法度。至于见识之明透。才智之通悟。盖得于天赋。而非学习之所能也。文才超出。足以得志场屋。而为吴尚书,金相国之所引拔。遂以弓马登显。而公之雅志。则非其所乐也。然迹公后日之忠勋伟烈。实非操笔业文者之所可髣髴。则公之以武而进。亦天意之非偶矣。发轫之初。大被 肃庙奖许之恩。逮至 懿陵。五年之间。倚任愈重。若在 当宁。则一堂鱼水之契。十载 宠异之眷。诚千古盛际也。辛壬之变。戊申之乱。公奋忠竭力。忘身殉国。卒剪凶孽。以安 宗社。彼谮何心。反为雠视。换面迭出。百端媒蘖。簧口巧舌。千奇百怪。惟赖 天鉴孔昭。终不能螮蝀。而若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8L 页
夫乙巳之厄。则其危尤甚。苟非条侯之呕血。不难武穆之抱枉。而何幸 玉趾亲临。霈泽旋流。竟出圆扉。复见天日。当其时。公之得免为狱中之冤鬼者。一则 圣恩。二则 圣恩。公每于是日。再设晬酌。所以识再生罔极之 恩。而捐躯陨首之志。乃公之素所蓄积也。卒之勋耀麟阁。位长夏官。荣宠溢世。终始靡替。如公之君臣相遇。诚忠交孚。谮邪莫售。以功名终者。求诸往牒。所稀有也。盖今 上潜邸时。以总管堂上坐府。公以副堂伴直。自 大内赐送馔物。 上要公与同。公以外朝之臣。不敢与贵介同席。终不进。且于其时。总府诸堂。以亲王子在堂。皆由狭门行。而公独由正门。今 上使人问之。公对以正门狭门既分。堂郎之出入。则既忝堂上。不可以压尊而自损。其所守之正确如此。公之受知于 明主。实基于此云。公自登科后。随事随处。尽心弹诚。其莅州郡任阃钺也。凡所施设。不苟循旧例。军兵器械。实为修饰。至于山川险要。镇堡形便。无不领略籍记。作为屏簇。其在南关西岭。尤以西北为关防重地。不惮僻远。踏巡于前人足不到之处。又著关西节要一帙。在军门时。幕校及吏属。皆仍旧以用。未尝换置私人。赏罚必信。恩威并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9H 页
著。而凡施赏必慎重曰。平时狃于厚赏。临乱何以激劝。人或病之。至戊申变乱时行赏。始服识虑之深远矣。聪明有馀。文学亦敏。其当内外剧务。簿牒堆案。而裁决若流。又诇察如神。奸状莫遁。在西阃。人有见杀而失其尸者。来告营门。事同捕风。数月后。公钩得其尸及杀之者。盖其设计出奇。有过于古人之号称神明者。一道咸异之。在隋城。有以一事。过屡日。幻名更呈者。公曰。此前日某人之所诉。今何敢变名欺我耶。人皆惊服。在捕厅。指挥将校。使之捕贼以来。则莫测端倪。疑讶不信而去。及其就捕。一如其言。其神秘如此。又以捕厅刑杖素酷。率多诬服。每命各置罪人。不使相通。而反覆盘诘。审其情伪。往往不待刑讯。先自吐款。而冤枉者亦赖而得伸。所到异绩。此其一二也。公孝诚甚至。 赐第未及唱名。而丁赞成公忧。平生以不得逮养。为至痛。每值田夫人晬辰及家中吉事。未尝不泫然泣下。事田夫人。愉色婉容。至诚靡懈。虽年衰秩高。而尝作婴儿戏。以悦其意。典州阃。虽廉约。而田夫人欲有施与。则必极意奉承。其养志之孝。不但三牲之奉而已。仲娣早寡无子女。与之同居。不离田夫人侧。内外宗族之穷乏者。必皆赒恤。或取养于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59L 页
家。其有过时未婚者。皆办需嫁娶。功缌之亲。待以举火者十馀家。宗孙在乡贫窭。轸恤常倍他族。尤致谨于宗家。祭祀之节。虽家居时。节日及忌祀。必备需以送。凡于为先事。无不修举。墓阁碑碣。皆营竖。外家及傍亲墓表。亦伐石而竖之。其莅州邑。搜问婚丧之贫不为计者。以物相助。人之客死而穷不能返葬者。无论贵贱。亦皆出力顾恤。公性素刚确。而量又和弘。尝于丙申年间。士林以斯文事。请罪柄用大臣。而疏录有与公之子同名者。公递自西阃。其柄臣问公曰。令子果参疏否。公答以参疏与否。虽未详知。而森若非武人。其在师生之义。参此疏无疑矣。柄臣默然。而傍人为之缩颈。其不挠于权幸多类此。而至于横逆之来。忿懥之事。在常人所不能堪者。处之夷然。前后罔测之诬。不根之谤。未尝有疾言遽色。子侄有过。辄从容开谕。使之自改。下至仆从。亦皆宽假。不施刑杖。而门庭之内肃如也。公少有酒量。而决科日。亲承戒酒之教。自后不近杯酌。常喜闻古名臣事迹。每于公暇。涉览史传。尤好将鉴武艺等书。或有寓意之咏。多警发可观。自以操弓发迹。指常着决。公卒后。 上有以此谕及于边守云。性不喜芬华。又不营家产。被服尚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0H 页
俭。自奉甚薄。及至殡殓之际。衣无馀件。又无板具。庀丧诸宰。皆称公清德焉。噫。以公之才略忠勇。其所蕴抱者甚多。而积困人言。左牵右掣。不能展布其什一。以公之精神风骨。皆谓之必享颐期。而衰年丧制。毁疾为祟。短筹未及于下寿。咸属廊庙之望。而乃奄忽于一疾。岂公之命耶。实邦国之不幸也。然三 朝受遇。一节不渝。勋劳茂著于 王室。事业昭载于国史。虽古名将。有不能过。而身殁之日。朝野咸惊嗟曰。 国家长城坏矣。或有缓急。将何倚恃。虽素相忌疾者。亦谓之关系 国运。以至闾巷市廛。而亦皆奔走流涕。非身佩安危者。能如是乎。公前夫人晋州柳氏。学生祐之女。在室以闺秀称。及归于公。温嫕淑哲。女则纯备。事舅姑以诚。御婢仆以宽。公于少时。或任气有过激处。夫人辄和颜色以解之。夫人殁后。公语人曰。吾因前夫人内助。多养量处云。以癸未五月二十二日卒。寿二十五。葬与公同茔。有一子。希逸。进士。时为县令。后夫人顺天张氏。兵使汉相之女。县令娶清风金氏。幼学锡纪之女。生一男。埴。娶应教郑浚女。赞成公与吾先君子契谊特厚。公之甫离龆龀。送托于先君子。使与不肖共业。我祖妣及先妣。亲梳公头。视若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0L 页
己出。以是公与我食则同案。寝则连被者。殆十年。情好之笃。无异兄弟矣。及至显晦殊道。而书问不替。甲寅冬。公之归乡也。寻到穷谷。相对欢然。道旧披襟。竟夕亹亹。别后未二旬。而幽音忽至。设位长恸。痛切公私。县令以太学士李公德寿所撰行状。属我以幽堂之志。不文是愧。义不可辞。遂撮而叙之。系以铭。铭曰。
在昔邦国。将有变衅。天必生人。准备扫剪。烈烈李公。古之西平。西平在唐。为社稷生。若公之生。岂云非天。往在辛丑。亦粤戊申。不逞谋凶。岭湖盗弄。公时屹然。奋其忠勇。歼贼诛逆。茂著勋绩。 宗社奠安。是谁之力。平泚扫光。未必为优。殉国忘身。亦足与俦。彼谮何心。欲杀后快。𧬈𧬈訾訾。千奇百怪。终是保全。 圣恩如海。生我者亲。活我者 君。际遇如公。古今罕闻。其视西平。积困青蝇。不胜忧畏。至乞为僧。孰若夫公。以功名终。惟此一着。可以轸公。迹公树立。盖有所自。早游斯文。获闻大义。宜其措诸。自与人异。安危攸佩。将星遽陨。其生其死。有关 邦运。述此显迹。纳诸幽堂。我文虽短。公名自长。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墓碣铭
  
参奉朴公墓碣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1H 页
有才无命。昔人所叹。吾于参奉朴公。重有感焉。公幼而颖悟。于书一览辄诵。又能晓解文义。七岁。就学于龙西尹先生之门。受读大学。先生问。心性情。汝能分而言之耶。时砚滴在前。公指而对曰。心如此器。性则储中之水也。情是滴出之水也。先生大加奇爱。稍长。又抠衣于我曾王考鲁西先生门下。未成童。学业大进。能屈一时侪流。曾王考易箦后。又师事我从祖明斋先生。间从吾祖考请业。讲学不懈。始科程之文。不甚用功。而目能精妙。至有脍炙人口者。十六。中解额。二十。擢司马两试。人谓不日当大阐。而不幸早婴奇疾。遂废举。其后。有一命之 除。而以亲老不就。年五十三而卒。平生孝于亲。笃于宗族。其遭外艰。初终凡百。贫不能恔其心。华美之服。终身不近体。奉先祀尽其诚。馔数不必丰腆。而务极精洁。待宗人恩义兼尽。且善教导一家及乡里。士子多有从而问学者。必为之谆谆不倦。欲其成就。以谦恭接人。虽卑贱者。未或忽慢。人无贤愚。无不爱敬者。此公实德之大略也。己巳 壶位出宫之后。有庆科。子弟欲赴试。公戎之曰。吾家衰替。一科岂不重。而士无操守。馀不足观。尔辈何可急于科名。而忍赴此举乎。竟不送。甲子以后。师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1L 页
门遭诬诋之厄。公心常愤痛。而以病不能疏辨为恨。遂次陶靖节归去来辞。以寓扶正斥邪之意。此则其所守之正。人所不可及者也。噫。公生长于乡庐之中。出入于诸先生之门。文艺赡敏。行义坚正。盖其资禀之粹美而擩染之功。亦不可诬也。以公之才之行。何远之不可到。而丰赋啬享。年才半百。官止一阶。而又使人鲜有知其才且贤如此者。吾安得不以昔人所感。又重为叹也。噫。公讳庆来。字章伯。咸阳人。高丽礼部尚书讳善。其鼻祖也。曰仁挺。曰信清。曰允贞。曰臣蕤。曰彬理。曰吉中。奕世大显于胜国。入 我朝。有讳曰础。吏曹判书。自礼部凡九代。连擢文科。屡公屡卿。曰耦。曰良孙。曰培。曰文弼。以荫官。阶相续。高祖讳深。曾祖讳时立。受业于秋浦黄公。早年司马军资判官。祖讳汉明。早世。考讳相。公生以 崇祯乙酉。殁以丁丑。葬于公州南利仁东负壬之原。从先兆也。配光山金氏。展力副尉声之女。有淑行懿范。事舅姑以诚。奉君子以礼。教子女以义。生先公一年。殁与公同岁同日而合窆。育二男二女。长成彩。亦有文行。后公三月而殁。次成器。女李希闵,李云庆。其婿也。成彩三男。镇夏,镇殷,镇周。成器五男。镇益,镇鼎,镇恒,镇坤,镇观。女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2H 页
幼。李希闵二男。埰,堉。二女具德亨。一幼。李云庆。武科早世。一男幼。公自幼至老。终始于吾门。且与吾先子交谊若天伦。不佞又与公之两胤情笃。而季氏尤竹马相从。今已三十年馀矣。既有志气。亦优文识。谓可以大公之门。顷年亦奄忽。悲夫。然公之诸孙彬彬。皆知勤学。必能有成。以受不食之报。于此。可以徵善庆之理矣。季胤生时。以东洙熟知公平生。托以墓铭。而以不文辞。今诸少友。又以其先志苦要。义不敢谢。遂撮以铭之曰。 允矣夫公。如玉其温。 抠衣请业。诸先生门。 姿禀之粹。擩染之效。 蔚然文誉。籍甚辈类。 双莲妙岁。一命中年。 惜未大阐。奇疾是缘。 孝谨其行。正确其守。 外至奚论。实德无疚。 亦粤孺人。克配罔愆。 生而俪美。殁而同原。 两胤早世。八孙英英。 不食之报。于焉可徵。 我铭其墓。非华伊实。 凡厥来者。视此珉刻。
高阳郡守李公墓碣
公讳观寿。字国老。 太宗大王别子孝宁大君讳补之后也。高祖讳慎诚。奉事 赠左赞成。以经学著名。清阴金文正公铭其墓。曾祖讳楘。大司宪 赠领议政。号松郊。游牛溪成先生之门。与我高祖考八松公。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2L 页
为同门知己友。清名直节。经术雅望。为一代士类之宗。我从祖明斋先生状其行。祖讳之恒。副提学 赠吏曹判书。考讳重龟。县监。有至行。早殁。妣淑人朔宁崔氏。领议政恒之后。郡守汝㞳之女也。公生于戊子三月十五日。幼而粹美。长益端重。专心学术。兼治举业。乙卯。中司马两试。丙辰。遭外艰。公时染厉。几殊而苏。犹扶疾以亲殓殡。情文无慊。服阕。以亲老家贫。志在立扬。劬书绩文。艺业蔚然。而屡举不中。或既选而见拔。人皆叹其数奇焉。甲戌。筮仕。历禁府都事,冰库别检,司仆主簿,刑曹佐郎。丁丑。监定山县。清以律己。惠以莅民。值岁荒。竭心赈饥。境无饿莩。恤高年。分廪以给。岁以为常。庚辰。见忤营门。弃归。癸未。复工曹佐郎。甲申乙酉。连授军资,水运判官。俄守安山郡。为政一如定邑。而揭训士文。责其振励成就之方。设补民厅。以为永久便民之图。丁亥。遭内艰。年踰不毁。而虽盛暑。不脱衰绖。毁瘠之容。观者感悦。庚寅辛卯。连 除禁府都事,户曹正郎。壬辰。守高阳郡。政以风化为先。择孝子贞妇而表章之。甲午。罢归。戊戌十月十四日。以微疾卒。寿七十一。以其年十二月。葬于果川贵人洞坐甲之原。公性质温醇。器度宽厚。持身不务矜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3H 页
持。接物不设畦畛。而操履之固。未尝自放于绳墨之外。平居无疾言遽色。而常以孝悌为本。忠信为主。盖其天贼之美。有异于人者矣。其事亲也。朝夕侍侧。色容愉婉。崔夫人素婴奇疾。阅岁沈笃。公不解衣。不就寝。左右扶持。终不少懈。享先之礼。备尽诚敬。追慕之心。没身不衰。友于兄弟。怡怡如也。同爨以居。甘苦共之。弟先逝则抚爱孤侄。无间己出。待宗族。不问戚疏。咸以和裕。教诸子。必以义方。常取经传中嘉言善行。口诵耳提。随事戒诲。苟有过失。不少饶恕。其行谊之纯笃。有如是者。恬于进取。淡于交游。奉老穷居。年且迟暮。而虽在至亲。不以干禄之意。形于色辞。当路宰执。虽少日亲知。一不踵门。晚就荫路。潦倒下邑。而未尝随人俯仰。志尚之介洁。尤人所难也。其居官。惟以公廉为心。任真而行。常曰虽蔑殊绩。而政无显疵。纵乏异能。而官无旷务。如是足矣。乃若督察而衒能。省蠲而要誉。才所不逮。意所不乐。只此一言。其诸异乎俗之为吏者。而爱民则惠鲜之治前后如一。洁己则冰蘖之操终始益坚。是以在邑而民皆爱信。既归则行李萧然。屡典郡邑。而家业不长尺寸。穷约殊甚而晏如也。于此。亦可见执守之贞固矣。耽书之功。至老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3L 页
不倦。尝曰老而读书。其味益无穷。临殁口不言家事。惟诵陶赋乐天奚疑之句。至再至三。其工夫定力又如此。此公实德懿行之大略也。配海平尹氏。领议政斗寿之玄孙。判书阶之女。慈惠通哲。在家而事父母以孝。于归而奉舅姑以诚。县监公以孝妇称之。逮遭舅丧。才经毒疠。气息绵缀。而送终诸具。手自裁成。灵床枕席。必亲自舒卷。三年之内。不处私室。侍寝姑侧。姑所欲为。必先意奉承。娣姒之间。亲爱和顺。饥寒与共。生长富贵之家。绝去绮纨之习。不喜芬华。不忧贫窭。公之莅邑。清俭之操。亦多内助云。先公一年而殁。祔葬公墓左。举三男三女。长道源。进士。次道运。县监。次道载。有学行。曾经县宰。女县监具万喜,朴师仁,县监郑达先。其婿也。道源三男。时复。早夭。时济,时鼎。今为县令。道运。无子。以道载之子时采为后。一女适朴师一。道载三男。长即时采。次时垕。皆早夭。次幼。女适金人行。具万喜二男。哲身,敬身。二女沈喜,孟必大。朴师仁四男。文源三女。崔普兴,洪纬汉。馀幼。郑达先二男二女。男锡文。馀幼。时复以时鼎子得宗为后。一女适朴匀男。时济时无子女。时鼎三男二女。男即得宗。馀幼。时采一男。幼。内外孙曾四十馀人。公之莅定也。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4H 页
距吾尼乡不远。闻其为政。专尚仁化。而最是清德。人不可及。不佞于是乎慕仰公不浅。其后获拜于城西。和粹之气。溢于面目。知其为厚德君子。而观其颓垣弊屋。图书盈案。尤令人有起敬者。公之季胤夙抠衣于从祖之门。笃志远业。为师门所许与。不佞周旋数十年。契谊至厚。今以状公之事行者。示余而托以墓铭。非不知余之不文。而勤属至此。以不佞知公实而情义之不容已也。虽不敢当。而亦不敢终辞。谨撮其状。而系以铭曰。 璿源之裔。名祖之孙。 温然其质。斐然其文。 宜世其家。俾究厥用。 而局于斯。孰云匪命。 公自轻外。在公何叹。 性其实德。罔非可传。 其德伊何。清慎孝友。 丰赋啬享。用畀尔后。 有子有学。有孙有才。 我铭其实。示诸方来。
星州牧使李公墓碣
公讳长荣。字寿卿。号竹谷。咸平李氏。高丽壁上功臣咸丰府院君光逢之后也。世为簪缨族。入 本朝。清州判官讳熙林。为五世祖。庆福宫提举讳瑈。参奉讳岸。副司直讳柱亨。生员讳硕。其高曾祖祢也。妣罗州罗氏。生员赟之女也。生员公早中司马。即废举藏修。教训七子。皆占科名。公其季也。公以 正德辛巳十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4L 页
一月三十日生。庚子。选上庠。戊午。登第。隶槐院。内则成均馆典籍,知制教,户曹佐郎,缮工监正。外则北道评事,咸平县监,黄海都事,咸阳郡守,长兴襄阳府使,光州,星州牧使。丙戌。魁重试。加通政阶。此公之前后履历也。公自幼。聪明异凡儿。八岁。遭外艰。哀毁如成人。罗夫人训诸子甚严。公奉其慈教。读书不怠。未弱冠。文艺已蔚然。本道方伯。闻名委访。公体貌雍容。应对中节。方伯大加称赏。目以神童。及长。贯通经传。尤着功于羲易。发于辞藻者。浩浩不穷。每入场屋。辄居上游。一时操觚之徒。争诵其文。以为程式。擢重试。时适天使来。见其文而称之曰。此题乃上国科题。而此文亦与上国擢魁者。颇相符云。人莫不传诵脍炙焉。公自在韦布。已有盛名。及魁重试。皆谓必将大显。而公性本亢厉。不俯仰于权贵。又多为亲乞外。终未免低回于下邑。时议惜之。平居不以产业经心。疏粝屡空。而晏如也。其莅邑。供亲之具殚尽情孝。而自奉甚薄。妻孥仅免饥寒。监司书考曰。清如伯夷。曰秋毫无犯。递自光州。翌日。贷粮于邻人。邻人曰。昨日递官。今日贷米。清苦可谓太甚矣。其冰操有如是者。癸亥。丁内艰。三年庐墓。毁几成疾。而执礼不懈。远近学子请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5H 页
业者坌集。而公严立科程。训迪有方。又手书学戒以示之。其略曰。大而三纲五常之道。细而一物一事之理。无不备吾方寸之间。即大学所谓明德。中庸所谓天命也。又曰。一或不谨于隐微之中。则一毫之差终为千里之谬。又曰。行其所学之实。则有背墙开牖之益。无买椟还珠之失。观其教人之语。可知为己之功矣。盖公天姿醇粹。器度宽裕。行己接物。一以和恕为主。虽家人仆妾。未见有疾言遽色。平生性酖嗜书籍。非有剧疾。未尝一日废课。虽官务丛猬。不辍讲读。其博洽之识。淳邃之学。足为一代之通儒。不但为文章之士而已。以见于行事者言之。孝谨之行。清俭之德。虽由姿品之美。而亦其学力之有实得者然也。与奇高峰大升,吴德溪健,梁松川应鼎。为心交。至老无磷缁焉。己丑四月二十一日。卒于襄阳官斋。寿六十九。某月某日。葬于灵光筽开山某向之原。公尝赘居于灵光。故殁而葬之。子孙因居焉。配海州吴氏。兵曹参知堡之孙也。有四男二女。男琨,瑜,璇,瑨。女县监郑云龙,生员金敬一。其婿也。内外曾玄凡百馀人。公之五代孙荩。佳士也。尝出入于我从祖明斋先生之门。间尝以公墓表之记。属于东洙曰。吾先祖之殁。才及百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5L 页
年。而中经兵燹。文献无徵。立朝三十馀年。中外所履。宜不止此。而亦无考信之文迹。只以 教旨之留存者。录其梗槩。著述亦必多。而散逸殆尽。有若干文稿。藏于家。抑恐世代渐远。愈就湮没。谨掇家庭传闻。参以本郡善行录所载。略具状草。子其为我图之。以不文辞。而强之甚恳。玆撮其状文。叙次如右。俾刻其石阴焉。铭曰。
有斐李公。早以文名。 科第如意。云路宜亨。 胡居下邑。未展其步。 若丰若啬。孰云非数。 志洁行笃。学邃识博。 外至奚论。所贵实德。 宰如之邱。有碣数尺。 如欲知公。盍视斯刻。
仲舅进士韩公墓碣
凡人有生。必愿其寿。人而无年。虽才且贤。不能遂其志业。此颜回短命。伯淳无福。为古人所惜者也。呜呼。今于吾仲舅韩公。尤徵之矣。盖公以姿则鸾鹄也。以器则瑚琏也。使假以年。得展所蕴。其所表见。岂其草草。而年止四十。湮没不显。岂禀气之粹而赋命之奇耶。朱夫子所叹一疾至斯。未究厥施者。不但魏元履一人而已。噫。公讳配商。字至哉。清州人。高丽太尉兰之后。自后圭组相袭。高祖讳应寅。右议政清平府院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6H 页
君。曾祖讳德及。同知敦宁府事清宁君。祖讳寿远。通政牧使。考讳圣翼。判官 赠吏曹参判。不事举业。从游慎斋门下。经术行谊。为世所服。妣韩山李氏。吏曹判书讳山甫之曾孙。参奉讳畯成之女。明惠端淑。称为女士。公以 崇祯乙未九月二十八日生。眉貌秀朗。姿性俊拔。见者奇之。稍长。倜傥不羁。不肯屈首学业。过十岁。忽发愤读书。夜以继晷。殆忘寝食。未数年。文艺蔚然。迥出流辈。癸丑。遭内艰。哀毁尽礼。服阕。与诸兄弟。抠衣于我从祖明斋先生之门。笃志劬业。先生甚重之。甲子。选上庠。戊辰。遭外艰。自京第。返葬于洪阳之龙池洞。守制墓下。三年不懈。甲戌。发解别试。不利。庭对时。公有重名。南相国九万,朴尚书泰尚。最相期许。恨其蹉跎于场屋。乙亥。忽以微疾逝。即正月二十五日也。闻者莫不惊惜。以其年某月某日。葬于先茔下卯向之原。公志气英发。风度轩豁。虽在千百人中。望之嶷然秀出。性又纯实无浮伪。其天赋之美。固已如此。而幼而庭训甚严。长而依归有道。志行文识。又多超乎人者矣。其事亲也。志色之养。备尽诚爱。参判府君晚就京口。贫无居第。公竭力营搆。凡诸居处供养之节。靡不恔心。友爱甚笃。居必共席。出必连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6L 页
镳。埙篪迭和。甘苦与同。湛翕之乐。观者感叹。于财利产业。泊如也。而念季氏年少。为之营生。忧我慈家贫。随事眷顾。未尝忘怀甥女之婿。衣衾妆奁之资。悉为经纪。接乡党知旧。必以诚意。见其贫穷无依者。不悭施与。初不计己之有无。人之来公者。如归其家。公外甚和裕。而内实峻整。言语素𥳑重。而至论义理辨是非。辞气严明。确然不挠。朋友皆敬惮焉。常抱才自奇而人莫之识。小子尝侍侧。公慨然若有抱负不施之感。既已曰抱负者。我也。遇不遇者。时也。吾何闷焉。于此。可见公之所蕴也。呜呼。我伯舅氏判书公之玉润金精。叔舅氏监司公之逸韵迈气。俱有出人之姿。而公实兼之。人谓公明莹如伯氏。而丰伟则过。俊爽如叔舅。而沈毅则优。真个如公之言。而文华才具之富有而兼茂。又如是。乃年未满中身。官未沾一命。竟未能得施其万一。呜呼。其命矣夫。先生哭之以文曰。子之美质。吾党所罕。识趣纯固。行义笃厚。才堪致用。志能有守。其见期重于师门者如此。配海平尹氏。典簿世衡之女。慈柔贞顺。与公相敬如宾。公常曰。绝无世俗妇女浮华之态。而中心仁顺。为可贵云。及遭公丧。啜粥终制。终身哀素如一日。举二男。师德进士。今为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7H 页
奉事。师得。文科。今承旨。庶子师复。师德。娶大司谏李彦经女。生三男一女。男光世。进士。有奇才美志。早夭。次光载,光会。女幼。师得。娶弼善朴泰昌女。生二男。光启,光肇。继娶士人申栻女。生一男。光綮。二女皆幼。师德兄弟谓余曰。弟等不孝。早失所怙。先人言行不能省记。诸父在世时。欲述行录。而亦未及矣。今则惟兄可以知吾亲平生事。愿以墓文为托。噫。小子逮事公馀数十年矣。尝感公奉我慈如事母。爱小子如己出。今于公墓铭。何敢辞。惟识昧文陋。不能形容潜德为愧耳。不敢为一毫浮实语。以负公眷爱云。铭曰。
伟然其拔乎萃者。质之异也。 闇然其蕴于中者。才之美也。 生之不偶而夺之速者。天耶命耶。吾不得而测也。 有屈而后。能有伸者。抑又理之必然也。 谓斯言如不信。盍亦徵之于后昆也。
参奉朴公墓碣
耻窝朴公。含光遁世。无求无悯。年七十七。考终于铁原之乡庐。翌年四月。孝子状公事行。远以书请铭。责以戚谊世分。惟惧不文。顾何敢辞。公讳弼昌。字仲望。耻窝。其号也。盖取声闻过情之义也。我东之号名门者。以潘南之朴为最。右文提学讳尚衷。以忠节著于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7L 页
丽季。入我 朝。领议政讳訔。以勋业显。司谏讳绍。以直道名。寔公之六世祖也。高祖讳东贤。司谏 赠副提学。曾祖讳炳。牧使 赠参议。祖讳世基。经历。考讳泰徵。佐郎。游市南俞先生之门。才学为师友称。妣完山李氏。承旨惕然之女。公以 崇祯戊戌生。天性至孝。事佐郎公。愉色婉容。左右服勤。晨则未曙而省。昏则就寝后退。其侍疾也。尝药尝粪。阅岁靡懈。及遭丧哭泣之哀。吊者垂涕。不脱绖带。不食菜果。如非时见。不入中门。每五日。一省墓。风雨不废。奉李夫人。竭力孝养。亲意所在。必先奉承。家虽贫窘。滫瀡之资。无所乏。丁忧时。年踰不毁。又当严冬。而终日守庐。不适他所。虽有疾病。不许姜桂之助味。又于亲疾时。所欲尝而时违不得进者。终身不近口。遇必泫然。追远之礼。尽其诚敬。凡系祭用。必预备别藏。临祭则具品涤器靡不躬。莅祭之日。正衣端坐。明发不寐。亲忌则尽其月不对杯盘。友悌甚笃。携仲娣之在远者。分宅而居。与之欢侍慈侧。季妹寡而无子。尤加悯恤。亲戚知旧之间。接遇曲尽情礼。闺门之内。和敬蔼然。而训子孙御僮仆。亦各有恩义焉。少治举业。己巳后。不复赴。始专心于为己之学。以小学为本。而次以四书。洛闽诸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8H 页
书。亦皆淹贯。尤邃于礼学。丙戌。明谷崔公。荐以学行。辛卯。 除 寝郎。不就。守志丘园四十馀年。嚣嚣自乐。无慕于外。以乐天知命不忧不出户庭无咎十二字。书揭于壁。又每诵为人子止于孝。为人臣止于敬。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数句曰。人道尽于斯矣。自前丧制阕。痛其不得终养。身不着轻煖。口不近甘味。以至衰老。而犹不变。弊絮粗粝。处之晏如。人或曰。五十衣帛。七十食肉。圣训也。何自薄乃尔。公笑曰。惟视便于体者为之。平居未尝言 朝廷事及官府得失。最恶党习。常戒子孙曰。参涉党论。非士子之行也。公于末年见惨戚。遂祟疾病。中值佐郎公忌辰。犹三日食素。伏枕哀号。因以添笃。以甲寅三月二十六日卒。其年五月。葬于铁原府北栽松坪向午之原。噫。温粹精确。姿禀之美也。敬爱湛濡。孝友之笃也。敛迹林泉。绝意名利。志尚之高洁也。重内轻外。贵实耻华。学术之真工也。存诸中者。既得其本。故发于事者。皆可为法。如公者。真所谓隐德君子。而名未显世。官至一命。迹公平生。永矢考槃。垢视浮荣。则外至之显晦升沈。顾何损于实德。而瑟瓒之贵。不盛以黄流。幽兰之芬。只萎于空谷。安得不为秉世道者慨也。配龙仁李氏。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8L 页
 赠参判舜岳之女。即我族曾祖石湖先生之外孙也。有三男一女。男长师仁。贤而早殁。次师杰,师儒。女婿李道弼。师仁三男。曰文源,启源,养源。三女崔普兴,洪纬汉,沈渻。其婿也。师杰三男。命源。馀幼。一女婿李德崇。师儒一男。曰来源。一女幼。李道弼五男。时徽,时教,时叙,时启,时澈。二女婿尹光蕴,朴象泰。文源四男二女。俱幼。内外孙曾四十馀人。不佞远蛰穷谷。未曾一拜丈席。而景仰之诚。顾不浅鲜矣。今于墓文之属。自知实不敢当。而惟幸托名于石末。谨撮家状。叙次如右。而识浅文陋。不能阐发幽光之万一。是惧也已。铭曰。
行贵敦孝。学要务实。 苟或不然。为伪为末。 学纯行笃。今世惟公。 和靖善养。勉斋真功。 德备于身。位卑于时。 人为公叹。公则自怡。 有屈有伸。天理可徵。 于以铭之。用勖后承。
李松斋墓碣
余在丱角时。隅坐于丈席。有一少年才胜冠而来。而白面青衫。辞气警发。先生甚爱尚之。余亦竦然起敬。乃李君公达也。遂与之交义甚厚。而君乃不幸短命。悼惜之心。久而愈甚。君之子命耇来。请君墓铭。不文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9H 页
是愧。义何忍辞。君讳澳。公达。其字也。号松斋。延安人。左赞成延平府院君忠定公讳贵之玄孙。领议政延阳府院君忠翼公时白之曾孙。其祖参议讳憪。其考奉事讳弘著。其妣南阳洪氏。判书处亮之女。君以己酉十一月二十五日生。自幼异凡儿。九岁。奉事公以疠卒。君时在郊。心动奔往。傍人不得挽。号踊顿绝。执制如成人。盖天性然也。幼时。任气跌宕。尝欧伤村儿。洪夫人切责之。自后折节劬书。请学于明谷崔相公。丙寅。始游我伯祖明斋先生之门。先生期以远大曰。君似难离亲远游。高阳有闵彦晖。可从之游。君遂时就闵诚斋学。诚斋称之曰。虽百经风霜而不变者。李某也。己巳。 中宫逊位。君倡多士。守阙号哭。时朴公泰辅等疏入。 庭设亲鞫。人情危怖。而君与伯氏参奉公。哭不辍声。声彻 大内。闻者吐舌退叹曰。此非士子出脚之时。遂弃举业。惟以养亲读书为事。冬。丁内艰。辛未。随伯氏。挈归于壶山。左图右书。俯读仰思。依近师门。往来讲质。又约亲友及乡秀。仿白鹿洞规,蓝田乡约。逐月会讲于壶隐精舍。以为厚俗育才之方。远近来从者众。先生赠诗嘉之曰。湖南辍响年踰百。今日相期复见壶。以南中昔多名贤。今久寂寥。而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69L 页
君居在壶。故期之于君也。君稚年过毁。已祟羸疾。及居内忧。殆不胜丧。而辛巳。哭伯氏。又任情哀伤。宿疾复㞃。以甲申十一月十七日。竟不起。疾革。了无怛化意。惟恨志业之未究。作书告诀于先生。而辞语不错。乃属纩前二日也。先生深惜之。哭之以文曰。芝兰之姿。松柏之性。趣操高洁。行义修饬。若假之年。所至其可量耶。即此而可见君志行之大略矣。翌年正月二十二日。葬于府北酉城洞向午之原。呜呼。同门从学之士非一。而立志之高远。制行之耿介。如君者实鲜矣。盖其性质刚方。志气慷慨。莹洁如精金美玉。无一点尘累意态者。天赋之异也。痛深早孤。至诚奉母。事兄如父。庭无间言者。孝友之笃也。 国有变故。气节凛然。不以韦布而自异者。忠义之得于家传也。深恶不善。喜规人过。未尝俯仰于情面者。直谅之发于中心也。知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则相敬如宾。内外斩斩。忧风俗之偷渐流薄恶。则结社约朋。乡党信服。平居净扫一室。坟籍自娱古人嘐嘐之乐。而有时携杖蹑屦。陟山临水。有翛然出尘之象。噫嘻如君。何处得来。配孺人木川尚氏。都事弼周之女。领议政成安公震之六世孙也。生以丙午三月十三日。在家以闺秀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0H 页
称。内舅西坡吴公道一常曰。女中君子。及归于君。配德无违。事姑以诚。待姒妯以敬。训子女慈而教。每举似先人志业以勖之。君殁后。薄以自奉。屏药饵以终身。卒于乙未二月十四日。权厝于盘谷艮坐之原。距君墓数里而近。举一男一女。男即命耇。娶尹思教女。生子瑑。馀幼。女适士人郑守俭。生一子东望。君之来侍师门。先生常以金河西,李一斋之事业勉之。及君之沈绵累年。又以古人病中工夫申申。而盛年不淑。未充其量。木之秀者必摧。气之清者多夭。天理又曷故焉。余与君年差肩随。智愚相悬。每谓朋侪中。可大受而能远期者。惟君与李昭夫晋圣,金季章斗文。而次第奄忽。已数十年馀矣。目今斯文不振。吾党日孤而如线一脉。无可以大家扶持者。九原难作。痛如之何。命耇以余之知君事详。为托不朽。而精神昏短。旧事如梦。只就再从弟东源所撰行状。略加檃括。末附心中所悼痛者如右云。铭曰。 出自功宗。早得依归。 禀赋既异。问学为资。 孝友之行。根于天性。 高洁之操。迈乎俗尚。 脩程重负。阔步力担。 先生所许。侪友攸钦。 难谌者理。不齐者气。 胡促其年。莫究其志。 谁谓后死。忍铭君墓。 为述志事。以寓痛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0L 页
悼。
安城郡守李公墓碣
公讳明观。字达夫。韩山人。高丽侍中牧隐先生讳穑之后。入我 朝。簪组相继。八传至讳大秀。郡守 赠左赞成。于公为高祖也。曾祖讳显英。吏曹判书 赠领议政谥忠贞。祖讳徽祚。通政牧使 赠吏曹判书。考讳昌龄。同知中枢府事。妣星州李氏。承旨𡐔之女。以甲辰十月己未生公。牧使公命后其第五子讳脩龄。配平山申氏。通德郎𢣐之女也。公自幼聪寤劬书。十六。委禽于迂斋赵公之门。尝授以哀江南赋。读九遍。诵之无错。奇爱而训诲之。词藻日进。声誉蔚然。己卯。选上庠。辛巳。筮仕。内历 崇陵参奉,济用监奉事,尚衣院直长,冰库别提,义禁府都事,司仆寺主簿,工曹佐郎正郎。外莅咸昌,阳川县,安城郡。以戊戌四月初九日。卒于京第。寿五十五。初葬于长湍瑞谷。庚子。移窆于同府松西面山台岩向午之原。公姿禀雅洁。志守端正。性又至孝。同知公己巳后。不乐京居。归海曲。患疟屡年。公昼夜不解带。竭诚扶护。剂琼玉膏以进。遂获痊安。事申孺人。愉婉色养。四十年如一日。孺人常曰。虽使吾生子而孝。岂复加乎。其赴安城也。孺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1H 页
人已殁。公泫然曰。昔我出宰。母子俱往。今何忍独赴乎。前后居庐。杖而后起。丧馀日。哀动傍人。处兄弟湛濡。待宗族和厚。教子谆谆以忠孝为先。与人交。信而直。未尝言人过失。而及至是非之辨。则亦不为苟随。恬静自守。足不到权贵之门。为文赡丽有法。以文名者。莫或先之。才又通敏。三典县邑。而律己也廉。莅民也惠。御吏也明。绰有声绩。其任咸昌。诲邑子。儒化丕兴。裒廪馀。设仓补民。为嘉兴差员。剩馀米。一不近己用。以减民税。归后。民镌石追思。莅安城。属岁大饥。计口赈活。民无捐瘠。且当 肃庙幸温泉。供亿是繁。而皆自官备。治效尤著。绣衣 启褒。历叙循绩而结之曰。慈良之治。详敏之政。挽近所未见。 朝家方议褒典。而公已没矣。公之居官。蔼然有仁民爱物之心。未或任怒过刑。以伤人命。及其解归。行李萧然。不以一物自随。家居粗粝屡空。布褐不具。而拥书自娱。泊如也。其宽仁之性。廉洁之操。实有迈绝于人者。噫。以公之才行文华。宜大展施。而阨于公车。栖栖禄仕。仁心厚德。必享遐福。而年既不永。后嗣且鲜。天理诚不可谌也。配丰壤赵氏。左议政文孝公浦渚先生讳翼之曾孙。吏曹判书,大提学文简公讳复阳之孙。副提学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1L 页
迂斋讳持谦之女。在家而服习礼教。及归而备著妇德。生以壬寅二月十二日。殁以甲寅十一月初五日。祔葬公墓左。有四男三女。夏茂,夏发,夏重,夏采。进士安佑,洪得辅,持平权䌖。其婿也。夏发甫。以曹吏部命教之状公行者。示余曰。某之兄与弟。俱不幸早殁。惟不肖在。而先君子之墓。尚阙显刻。大惧潜德之仍晦。敢以为托。窃念余病蛰穷谷。虽不能识公之面。亦尝耳熟令闻。又与夏发有中表之谊。不可终辞。谨就状文。略加檃括。而系以铭。铭曰。
牧老为祖。世称名阀。 后孙如公。天赋秀出。 伟哉远器。斐然词藻。 宜世其家。胡屈荫路。 孝友至诚。廉洁素履。 既有实德。奚论外至。 其年虽啬。其贤可传。 我铭斯石。用示后人。
闵处士墓碣
不佞少时。尝侍坐于从祖明斋先生席间。有一长者来拜。而仪容端悫。辞气谦温。有令人起敬者。心异之。问于人。知其为处士闵公也。盖公自幼有美质。七岁。慈夫人衣之以帛。辞不服。成童而遭外艰。执制如礼。服阕。不事举业。而有志于斯学。时我族曾祖龙西先生隐居。讲道于尼连之间。公乃抠衣请业。间又就正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2H 页
于我曾王考门下。于四书五经。一依栗谷先生读书次第。而熟读之。兼玩洛闽诸贤之书。危坐终日。孜孜不懈。两先生亟称其诚笃。平生谢绝世故。惟以事亲奉祭讲学训子为务。足迹未尝至于京洛贵势之家。尝搆数椽书室。扁以诚字。因为说以见志。写古圣贤姓氏称号。挂于壁上。每朝率诸生礼拜。退与授业讲义。日以为常。茅茨不蔽风雨。蔬粝屡至空匮。而处之晏如。杜门守志。尊闻行志。一动一静。必以规矩。盖其进修之功。至老而深笃如此。乙丑。遭内艰。哀慕之诚。三年如一。丧祭之礼。一遵家礼。尝以非罪。在缧绁。以至编配。知者谓之至冤。而处困以亨。不失其正。人亦无不称之。公生于 崇祯壬午。寿七十五。而以丙申十月终。疾㞃时。精神不迷。呼子侄。各致戒诲。临绝。命扶起更衣。正席而逝。其从容于死生之际者。亦可见学力之有守也。葬于连山逸翁洞某向之原。公讳晙。字季升。号诚斋。闵氏。系出骊兴。高丽尚衣奉御称道之后。世世为簪缨族。而平章事文景公讳令谟。判中枢府事咸襄公讳发。最显于胜国。及我 朝。司勇讳宽。司直讳德邻。参奉讳恺。 赠副正讳兴基。其高曾祖祢也。副正公有忠孝行义。为赵浦渚,金沙溪两先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2L 页
生之所赏知。 孝庙朝追录。丁卯虏变时。奋义勤王之劳。 命赠职。初娶罗州朴氏。直长以健女。后娶丹阳禹氏。学生治洪女。公禹夫人出也。配曰晋阳苏氏。尔元之女。大司谏世良之六世。孙也配德无违。宗族咸称。举一男四女。男衡鲁。女尹救,李鸿徵,苏友益,林之柱。其婿也。衡鲁一男曰珖。三女曰尹东明,尹光弼。季未行。尹救继子曰慎教。女适李䌖。李鸿徵一女。适尹宪教。苏友益一女。幼。林之柱无后。公姿质之纯。得于天赋。而又早擩染于诸先生之门。笃学力行。终始以一诚字自勉。事亲尽孝。奉先尽礼。隆师之义。三年筑场。事长兄如严父。抚孤侄若子。以至宗党邻里。莫不各得其欢心。持己也庄。待人也恭。明斋先生亦许以不欺之君子。若公者。正孟子所称一乡之善士者非耶。中间无妄之厄。孔门高弟之所不能免。于公又何病焉。公之胤子将竖石墓道。以我族叔正言公之状。属铭于余。不佞少既屡获拜于公。心素景仰者深。不可以不文辞。且状文已备。遂略撮其槩。系以铭。铭曰。 黄勉斋之言曰。真实心地。刻苦工夫。余闻其语矣。未见其人。 如公之笃志而力行。窃庶几乎斯言。 惟其以嘐嘐者自乐。 尚奚论夫外至之荣辱。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3H 页
我铭其实于数尺之石。 亦足以永有誉于千亿。
察访金公墓碣
呜呼。丙丁之事。尚忍言哉。腥尘漫天。至有城下之盟。于是慷慨而杀身者有之。亦有弃官长往。以守其志者。如故察访金公是也。公早丧怙恃。克自奋发。丁卯。选上庠。俄授禁府都事。转长兴库直长。甲戌。为省岘察访。丙子冬。虏兵猝至。南汉被围。公自任所。从军入援。及讲和军罢。随入京城。慨念时事。有诗曰。北岳山犹旧。人间事不同。明时那堪哭。掩泪出城东。遂退居于锦山之大山村。不复仕进。自号浮休斋。萧散林泉三十馀年。以 崇祯壬寅十二月十三日而终。距生年庚寅十月十二日。为七十三年也。如公者。没身遁世。高风凛然。与捐身殉节者。虽有生死之殊。而其皎皎之志。则初无异致也。锦之章甫。曾有祭社之议。鸠材经纪。而以力绵不果就。然其志槩节义之为人景慕如此。公讳湛。字季任。安东人。新罗忠顺王之后也。蝉冕相继。而在胜国。则上洛公方庆最著。入我 朝。有讳瑱。仕至宝文阁直提学。于公为七世祖也。高祖讳允刚。曾祖讳夏祥。皆隐德不仕。祖讳壤。副护军。以孝闻于乡。考讳鼎一。登文科。官至司宪府持平。性恬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3L 页
淡自守。清阴金文正公铭其墓。妣淑人康津金氏。牧使福亿之女。有妇德。配金堤赵氏。主簿成立之女。生卒先后于公一年。与公同葬于泰仁古县内水泉洞卯向之原。有二男三女。男曰声亮,鸣亮。洪时显,赵必济,宋仁卿。其婿。赵进士。声亮二男。坛,墡。鸣亮一男曰𡎋。其曰得吉,得先。庶出也。洪启远,赵相如,相老,宋锡。外孙也。相老。进士。坛之男曰汉南。墡之男曰以南。婿曰赵汝达。𡎋之男曰重南,大南。婿曰李徵宪。进士。南成夏,李必坤。馀不尽载。公之子若孙。举多流转早夭。惟大南。能自振发于飘荡穷独之中。勤身力作。以成其家。一日。以我族叔父正言公之状公者。来示余曰。吾曾祖。丙子变后。卷怀以终。子孙因以零替。行迹之可述可传者。一并遗逸。墓寄遐乡。非但樵牧之几不能禁。又几何而将不知为谁人之葬也。今则孤露馀喘。惟不肖在耳。欲图竖表于墓前。愿有以记之。余以不文辞。其言益恳。窃念今距公殁之年。甲子一周而又过十稔。文献亦且无徵。其言行事迹之懿。实难得以道其详矣。虽然。论人之道。观其大体。馀可略也。噫。当冠屦易处之日。人几恬然不知为耻。而公独超然远引。蝉蜕尘界。其高节贞操。当于古人中求之。观于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4H 页
公诗及事则可知已。惟此可足传远。又奚以多为哉。遂取正言公状文。略加节删。而系以铭曰。
凛凛乎其蹈海之志。夬夬乎其挂冠之行。 非义无以识耻恶之正。非勇无以坚介石之贞。 惟其高节之迈伦。足以立懦而廉顽。 有乐斯邱。衣冠是藏。 我文虽短。公名自长。
昌平县令赵公墓碣
公讳▣。字▣▣。汉阳之赵。以高丽佥议中书事讳之寿。为鼻祖。其后世为轩冕族。高祖讳扬庭。 赠判书。曾祖讳继韩。佥正 赠左承旨。佥正公有二子。长曰参奉讳腆。是生教官讳鼎重。次曰都事 赠左承旨讳垈。是生参奉讳吕重。早以文行著声。及卒。以孝 赠掌令。公以掌令之次子。出后于教官公。妣礼安金氏。进士讳玹之女。所后妣全义李氏。通德郎讳庆遇之女。公生于 崇祯甲申十二月二十八日。志气倜傥不羁。早孤又无进取意。遂弃举业。甲戌。筮仕。历参奉,奉事,直长,主簿。以义禁府都事。为昌平县令。县多彊族自恣者。公刚制甚严。小民便之。暇日课文训武。又捐捧为社仓。以补民役。道臣褒闻治誉。 上赐表里以奖之。居三年。闵镇远为监司。忤其意。居下考。归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4L 页
扶馀庄舍。与伯氏相守。为暮境至乐。壬辰七月初一日。以疾终。享年六十九。公笃于孝友。性又夷旷。轻财重义。得人欢心。才器亦甚优。而一为下邑。见踬而归。人多惜之。配淑人光州金氏。通政府使阜荣之女。在家为父母所钟爱。既归。事君子无违。礼奉祭祀。待亲党皆为夫家所称。生后公五岁。卒先公十九年。一男观夏。二女参奉李弘畴,献纳尹晋。其婿也。观夏娶生员蔡奎章女。生二男二女。男长桨。娶进士申翊宣女。早夭。次艗。娶牛溪先生后孙成斗锡女。女适李时教。有子女皆幼。公葬于本县紫叙洞负辛之原。淑人初葬于高阳。后迁而祔公之左。孝子以公之状来见曰。吾先子之墓将竖石。子与吾家世谊甚厚。盍为我铭之。不佞屡尝获拜于公。又与其孝子。少小相熟。不可以不文辞。铭曰。
天赋伟质。人许干局。 踬于一县。识者攸惜。 享有稀龄。不为不福。 适意湖山。不为不乐。 有子有孙。又足裕后。 我铭其石。用视永久。
族祖参奉公墓碣
公讳揆。字圣汝。姓尹氏。坡平人。高丽太师讳莘达之后。世有名德。以迄于今。高祖讳暾。 赠左承旨。曾祖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5H 页
讳昌世。 赠吏曹参判。祖讳熻。汉城庶尹 赠左承旨。考讳海举。 赠吏曹参判。妣延安金氏。县令垕之女也。公以 崇祯甲午二月十六日生。性质温雅。弱不好弄。稍长。就石湖,鲁西两先生学。后又师事明斋先生。日用工夫。不踰绳墨。以亲老。少事举业。而非其所喜。未几弃之。专心向里之学。以经书为根本。而洛闽群书。亦皆淹贯。日诵心经。为存性之方。而又取退,牛,栗三先生所论性理诸书。以类抄录而探玩之。尤熟于礼学。邻里宗党凡有吉凶之礼。无不待公以行之。甲戌。 朝廷命荐遗逸。玄石朴公以公应经明行修之选。辛巳。 除光陵参奉。公以为荐目虽重。分义亦不可废。黾勉趋谢。才数朔。复曰事亲日短。不可久留。遂辞归。自后益谢外慕。沈潜问学。尝移家稍近于明斋门下。源源来候。问辨不怠。先生名其堂曰月梧。书毋自欺慎其独。老后看书味转优等语。以遗之。公揭诸座右。而手写击蒙要诀持身章。粘之壁上。常目寓而玩味。笃至之功。未尝顷刻放过也。壬辰十一月六日。考终于墓庐。寿五十九。葬于某地某向之原。公天资和粹。性行端良。容貌雅正。言语简重。行己和而不流。待人恭而有礼。望之知为饬行君子人也。尝侍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5L 页
亲侧。族党满室。间以谈谐。公独端坐。不见怠弛之容。事亲极其爱敬。怡愉和婉。亲疾。昼夜扶护。衣不解带。及遭丧。哀毁踰制。其遭内艰。年踰不毁。而三年庐墓。与诸兄弟处。湛翕怡怡。实有人所难能者。盖公为学。以孝悌忠信为本。谦恭拙讷为质。不尚文华。专务纯实。视世之夸毗栀蜡者。若将浼焉。平生用功。以四书为主。而尤好心近。慥慥勤笃。至老不懈。常曰。精神本分。不及古人。而欲学之博。则终未免卤莽而无得。如公者。真古所谓实学。而非世之虚内骛外者所可伦也。公于明斋先生。尊信悦服。弥久弥笃。先生亦甚重之。每事与之相议。童土先生。曾与鲁西府君。立宗约置义谷。以讲奉先敦族之礼。年久渐弛。先生使公尸其事。公竭诚规画。事有成绪。先生亟加嘉叹。及公之殁。悼惜不已。我祖考农隐府君,族祖德浦公。不轻许人。而于公最倚信。尝数一家佳子弟。辄字号公而先之。噫。以公天赋之美。又有贤父兄擩染之力。而年位止于斯。虽非加损于公实德者。而天理亦不可知也。配星州李氏。庶尹志雄之女。慈惠婉嫕。在家而父母称之。既嫁而舅姑爱之。每曰。此子此妇。能安我志云。生与公同岁。殁先公十五年。祔葬公墓左。举二子。庄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6H 页
教,英教。女适李锡祺。薰教,温教。女为李满妻者。庶出也。族叔以冈村参判公所撰行状。属余以阴记。噫。小子于公。尝所敬服。而公亦爱小子甚至。不可以不文辞。遂就状文。略加节删。俾刻其阴云。铭曰。
士鲜志学。学少务实。 文华徒尚。名利是汩。 允矣夫子。向里慥慥。 以兰玉质。服父兄教。 温恭德基。孝友行源。 名不浮实。寿未称仁。 有乐斯邱。衣冠所藏。 于以铭之。用示无彊。
全罗监司李公墓碣
公讳时万。字锡汝。 世宗大王别子宁海君瑭之七世孙也。高祖讳瑗。朱陈守。曾祖讳德良。 赠左通礼。祖讳耆命。掌隶院司评 赠左承旨。考讳扬休。翊卫司司御 赠吏曹判书。妣 赠贞夫人骊兴闵氏。别提成章之女。公以 万历辛丑生。生而俊伟。长而绩学。甲子。选上庠。与赵乐静锡胤。约十年读书。庚午。以亲命赴举。即登第。隶槐院。以假注书。入侍。延平李公贵。奏语多烦复。公记之甚悉。李公见而亟称焉。荐入史局。历检阅,待教,奉教,兼说书。迁注书。例升典籍。拜正言。连 除户礼曹佐郎。乞养出宰星山县。地大务烦。公廉惠严明。民怀吏畏。治为一道最。丙子之乱。运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6L 页
饷南汉。公领到鸟岭下。岭路冰滑。人马不能行。公预令人各持一斧一袋盛灰至。则斲冰布灰。路始得通。诸邑转输。亦赖以踰岭。丁丑。病递。戊寅。遭内艰。服阕。连拜持平,掌令,司书,兵曹佐郎,兼三字衔。选入弘文馆。为修撰校理。甲申。闻 皇朝湮没之报。疏陈痛伤之意。兼言兴亡之迹。仍进箴戒语。 上优批嘉纳。历军器寺正,弼善,执义,司谏。以应教。兼管 世子册礼都监都厅。时自点为都提调。仪物务令华侈。且多造金银器。公屡争不得。乃抗疏极言。其略曰。荜路蓝缕。以之兴楚。玉杯象箸。足以亡殷。戒奢从俭。为今日贻谟之第一义。 上即令都监。减其半。自点不悦。公遂呈病递。乙酉。 庄烈王妃以病患。移 御别宫。公以执义上封事。首陈 国母迁次事体至重。 世子朝夕视膳。情礼不可废。次言宫家鲜羞私献。 王室至亲干政之非。服缞画工。变吉入禁。南北宝玩。私令贸来之失。缕缕数百言。辞甚剀切。或者以事涉 宫闱。止之。公笑曰。人臣当随事尽言。计较祸福。非事君无隐之道也。疏入十日。 命招大臣诸宰。示其疏。 天怒震叠。因大臣救解。始 下批。疏出。人皆传诵。丙戌。连拜司成,修撰,校理,应教,检详舍人,太仆正,司谏兼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7H 页
辅德,汉学教授。丁亥。差赴燕书状官。戊子。复 命。加资拜兵曹参议。寻移承旨。时有世龙尚主之礼。 上令承旨进去。公以该房当往。而疏陈无前例。 上下未安之教。公乃自劾经出。世龙者。自点之孙也。己丑。拜全罗监司。到界。即按赃吏。一路肃然。有澄清之望。未几。同春宋公浚吉。以中丞。论 启李之恒,李海昌,申冕,严鼎耇诸人。谓与自点亲厚。而公名亦在其中。一时名流。斥逐殆尽。公则斥奢一疏。不有自点。世龙之婚。又终不往。其守正不挠。远迹权门之实。据此的然。而台言横及。物情冤之。盖公性本伉厉。不能随时俯仰。刺举不避权贵。积忤于时。曾在宪职。有一勋宰之子杀人。䝱其尸亲。使不得举状。听闻莫不骇愤。而畏其气焰。不敢言。公乃举实论劾。勋宰深怀怨毒。常欲中伤之。及 孝庙初年。礼致林下之士。同春及宋相时烈。应 命造朝。举世奔波。而公独不随众趋。媢嫉之人。乘时倾轧。其所翩諿。有足眩人。春翁之启所以发也。辛卯。有申冕狱事。前日勋宰判金吾。以公曾与冕同被台论。故欲因此罗织挤公于死地。嗾一台官。搆罪极巧。憯事将叵测。金相国堉白 筵席。出判金吾于松都。补台官于外郡。祸稍缓。遂配堤川。移伊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7L 页
川。其年四月。蒙 宥。公直归衿阳江上。修葺弊庐。扁曰恩乐。翛然一室。探玩经史。教课子孙。时复耕钓自娱。有终老之志。末年。患风痹。就医京第。杜门养病。不出户外者十馀年。丙午。 除铁原府使。辞以老。不获。暂赴旋归。壬子冬。卒于城西旧第。享年七十二。翌年二月。葬于铁原观音洞艮坐之原。公风仪凝重。器度弘远。与人语。和气雍容。无乖忤之色。而至于是非去就之际。确然有不可夺者。天性至孝。少时居判书公忧。日啜一盂粥。哀毁甚至。祖母卢夫人素患心疾。公愉色婉容。极尽诚敬。积二十年。未尝有违行。每于考妣忌辰。尽其月。不御华服。不参宴会。先代碑碣。竭力营竖。奉姊氏如事母。其析箸也。让田民之肥饶者。其后姊氏家赀屡破。辄为之改分者数四。立朝以来。棘棘不阿。其在台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虽直声振于一世。而仇敌则殆遍于朝廷矣。己丑辛卯之事。实公之横逆也。怨家既多。相与搆煽。主张时论者。又从而怂恿之。无怪乎春翁之不悟也。然尝闻斯文诸长老。多以咎春翁。而春翁亦自咎以做错污人。则公议之定。不待百世。而虽当初参启终始主论之人。亦以追悔觉非等语。或备陈于 前席。或面谢于后孙。则公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8H 页
之冤诬。又可不辨而自明矣。噫。以公之清名直节。舆望方隆。而一遭黯黯。终至废散。昔朱子有言曰。世间人口。无真是非。一时之荣辱升沈。虽不足为公疚。而世路之险巇。吁可畏也。然公无所怨尤。偶见子弟之录置参启人姓名者。即令付火曰。有则我当改之。无则彼特妄人。岂可留视子孙。为异时修却之地乎。其坦怀雅量。实有远乎人者矣。公为文。多积博发。诗亦操笔立就。而不以词翰自居。未尝收录。只若干卷藏于家。尝自号默全。晚居鹭江亭榭。又号鹭洲云。配安东权氏。参判 赠判书尽己之女。生于法家。幼有淑德。及归于公。事舅姑以孝。待妯娌以诚。庭闱之间。人无间言。先公十一年卒。享年六十一。葬与公同原。举二男一女。男长伯麟。持平。季仲麟。生员。婿闵周冕。承旨。持平三男一女。彦纪。参判。彦纲。判书。彦维。通政牧使。婿闵宗鲁。县令。参判三男。敬跻。府使。诚跻。牧使。道跻。监役。二女婿。沈齐贤。府使。赵命桢。郡守。判书一男。泰跻。参奉。二女婿。郑光宾。进士。崔守哲。牧使一男。敏跻。郡守。一女婿。柳绥。承旨。县令二男。廷模。郡守。廷根。七女婿。权益泰,柳长凤,朴凤龄。参判。尹得己,郑寿渊。县监。李山甫。县监。朴景浩。生员二男。彦绩,彦缜。四女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8L 页
女婿。许淰,洪禹圭。县令。罗斗秋,赵圣弼。进士。彦绩二男。华跻,恒跻。进士。一女婿赵凤辉。进士。彦缜二男。台跻,云跻。闵承旨所后子致雍一男。龙见。监役。曰昌发,昌谊,昌寿。玄孙也。昌谊。文科。昌寿。进士。外裔多不尽载。公之曾孙府使兄弟。以参判公状公事行者。送示东洙曰。吾曾祖之墓。尚阙显刻。吾两家契谊不泛。子其图之。东洙以不文辞。其意益恳。不佞窃惟我曾王考文敬公。常以己丑台议为非是。乃于日录。论其时事曰。慎斋函丈之意。亦尝如余言矣。又我从祖明斋先生。每言春翁事之非其本意。又记权炭翁论此事者曰。今此举措。直胡乱做去。不佞之得于家庭者如此。于是乎益知公所遭之为枉也。况我文敬公与公交好甚笃。旧日契帖尚存。又我祖考与参判为邻邑倅。与之契厚。赫世谊分。亦有不得终辞者。谨撮其状。参以平日所闻。叙次如右。而系以铭曰。
璿源之系。天赋之懿。圭璋特达。华闻夙伟。一举冲云。脚下鵩(一作鹏)程。人许国宝。朝得时英。金闺玉署。廿载翱翔。謇謇非躬。随事激扬。不避 天威。肯惮勋贵。逐逐群趋。尤我攸耻。风裁自许。颠沛不恤。间试诸外。寔著厥绩。莅邑邑治。按藩藩肃。雅望方洽。骇机忽发。人心不
敬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第 479H 页
古。世路多阨。横逆一时。公议百代。摭公本末。刻此贞珉。小子何知。盖述庭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