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自动笺注)
訥隱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行狀
  
成均進士東里公行
公元1644年
公諱璍。
字華玉
初諱𪻏。
字士溫
其先光州人
新羅末。
子興光遯于光
子孫仍籍光州
世爲卿相
八代平章事
人號其所居爲平章洞云
國初有諱天利。
開國勳。
官至密直副使
數世而至生貟諱孝盧。
始居禮安烏川里。
長子觀察使緣貴。
贈吏曹參判。
次子諱綏。
生貟
長子節度使富仁貴。
贈戶曹參判。
退陶先生兩代墓碣誌銘
而吏參公享之鄕社
戶參公三子
仲諱富信生貟
與兄及弟知縣公富倫。
俱遊陶山門下
先生嘗許其篤志儒學
不幸早卒。
是生諱坪生貟
嘗帥三道儒生
上䟽本朝五賢從祀文廟
先是館學生數䟽請不報
公䟽
始許之。
士論韙之。
生公之考諱遂。
累擧不第
安康盧氏
文校理任之女。
崇禎甲申十二月廿六日生公
爲後季父諱光進。
妣眞城李氏
進士崶之女。
公生有異質
容貌玉雪
風采動人
性聦强記
書史
過目成誦
講說文義
出人意表
文詞燁然
儕流莫或先焉。
公家世以儒業箕裘
行義而後文藝
不屑擧業
問學之暇。
間習程文
詞賦聲塲屋間
嘗擕所製賦策。
就考於鳩齋金公啓
金公不批而還之曰。
已精已佳。
無待於雌黃
辛酉
始成進士
嘗魁本道東堂試。
趙侍郞益剛時掌試。
得公喜曰。
鄕吾
公元1749年
塲中望。
知其爲人
今爲榜首
不失人矣。
趙公宰隣府。
特來訪公。
未幾
試官入圍
時嶺儒䟽斥從祀
公䟽色。
以親病辭。
旣而首竄謫。
公義就試
而又以趙公來往有嫌不赴
趙公竆索公試不得
旣而聞知不就故。
益歎其所操執
趙相國師錫掌嶺臬。
見公儒會中。
稱公可堪百執事
己巳春
權侍郞瑎起嶺海謫中。
入侍薦嶺士五人
論公操行特異
可錄用。
曹用忌者讒。
不果調。
丁丑
寓居縣之東上里。
自號東里
書室容膝
生事蕭然
朝旰不給
晏如也。
仲兄琯,宗姪重國
已先寓其土。
相對怡悅
訓誨子姪
潛心經傳
耽賾義理
村翁野老卽席忘形
有時杖屨逍遙水石間。
漁釣歌詠
自不知老之將至
戊戌十一月十日
以疾終于寓舍
享年七十五。
明年三月三日
窆于安東府山縣東卯向原。
公氣宇峻爽。
意趣高潔
一點塵埃氣。
平生志業
古人自期
處心行事
常有準則
不爲外物所撓奪。
持論明快
不隨世俯仰
之者斂手改容
不敢有異辭。
凡有大議是非逢迕。
須公一語以定
聲望蔚然
間有不悅者矣。
於書無不淹貫
一生用力
尤深於朱子書。
嘗語子弟曰。
少有才分强勉
亦可以做好工夫
不能耐喫辛苦
違負初心
老大傷悲
眞切當語。
至今用之文字間者
朱書而已
晩年
濟以寬和
凡事務從平恕
而亦不爲苟同
常歎少時含蓄
論議之間。
稜角太露。
使不悅者售其猜克之心。
素性慈諒。
志在濟物
公元1717年
與世抹摋
竆老于野
傷時隱俗。
愛君憂國之忱。
不能自已
嘗因肅廟求言之旨。
萬言䟽。
效芹曝之誠。
旋以身在韋布
出位有嫌。
不果上。
而公之志可知也。
丁酉秋
景廟在東宮
臲卼之漸。
嶺儒輟擧陳保護䟽。
從姪升國爲䟽首。
子衡國陪䟽往。
旣歸。
公索䟽。
怒其語不激切
痛責不已
嗚呼
使公居可爲之地
得行其志焉。
豈不赫然驚耳目。
而澤而不川。
不見時。
其日可見之行。
不過居家處鄕之間而已
公事父母
至行
其在側。
婉色愉聲。
惟親意是承。
滫瀡之供。
必盡誠力
治喪居喪
以文公禮。
衰絰未嘗去身。
朝夕𩜾粥。
子弟替進。
女奴不得近前
足跡不及中門
關外內。
相傳語。
或諺書及之而已。
食之有滋味者。
未或近口。
人饋甘酒而不之嘗。
或言其無害
公曰。
禮。
飮酒先飮醴酒
豈可徑飮生。
府君之喪。
赴省闈未還。
聞變。
絶而僅甦。
在道
强進粥飮。
未至家。
令具粥少啜而後入。
蓋慮其危身
不得自盡大事也。
祭祀
圭爲哀薦。
致齋之日。
衣冠正坐
不解衣而寢。
每晨。
展拜家廟
不以風雨寒暑而或廢。
事兄。
盡其誠愛。
侍坐終日
不設惰容
於諸從兄
朝暮省問
子弟環立左右
或商搉古今
講明事理
言笑歡怡。
藹然情至。
敎子弟。
嚴而有法
有過
不貸也。
諸兄寓居外方
祭祀輪行。
或有未及
輒自辦設。
伯兄逋負官糴。
斥己田以輸。
宗姪之婦。
李夫人之兄子也。
幼養於夫人
及夫病革
所與婢子
李夫人喜而頷之。
舅氏嘗以奴付公。
公亦歸之宗姪家。
蓋慮其宗家不給
用力周恤如此
敦厚之行。
婣睦之義。
一時所艷誦。
公自少不留意生業。
義所當爲
不計有無也。
得糶。
族隣貧者。
斗分升散。
如得膳羞
分與共嘗。
遇人丐貸
儲與之。
嘗有丐者至。
無所予。
所得新曆數件亦與之。
使爲資。
嘗至邑邸。
見人親老而貧者乞糶不得
以己所得者付之。
其人請秋糴
公曰。
吾憫君親老無養耳
何報也。
鄕人殘弊不齒數於人者。
必先致禮
其人感謝曰。
靑年負重望。
而迺待我如此
人有一善
必喜稱道之。
不善者。
矜憫之。
無疾怒色
至於奴隷下賤
亦無忿恚咎責之語。
雅好山水
脫略物累
常有超然獨往之志。
嘗遊楓岳。
遍躡名區
沿道守宰望風承接
如恐不及
伉直守己
自失焉。
其長陶院。
方伯至而禮慢。
不拜揖之。
方伯怫然怒。
終亦自悔。
關東路。
遇洪公萬朝以方伯廵縣至江陵
公至而洪不起
公亦不拜
洪公愧謝
李侍郞震休時江陵
語人曰。
老氣如此
可敬也。
公配完山柳氏
進士輝之女。
貞順端愨
宜家之德。
仁愛
婢使有罪
其細者直蓋之而已。
至訓子有方。
有過不少假。
享年六十九。
先公五年而卒。
初葬縣西。
遷厝縣東雲川子向之原。
二男
鼎國先公卒。
次卽衡國生貟
鼎國漢陽趙壽益女。
生一一女
男鳳年有逸才
未娶而夭。
適士李守方。
衡國娶襄陽權晊女。
二男
東濟鼎國後。
次東潤。
東濟生一龍翼
東潤生一三男
適士人鄭晳。
男南翼。
二幼
曾孫若干人。
光庭晩生愚陋
竊仰公之風標氣槩。
心悅之而未敢一言之敎。
上舍君迺以紀德之狀見屬。
何敢一辭焉。
旣不得辭
則据家狀所載而參以所得於公誦者。
蓋公生退陶之鄕。
天資淸高
才調過人
家庭之學。
承受有源。
上距先生之世幾二百年。
餘風遺敎
薰炙傳說者。
習熟心耳
膺服墨守
聦穎之資。
奮勵之功。
見聞之正。
操履之確。
固有超出等夷者。
是以內而家庭
外而鄕黨
近而一道
遠而京洛
聞風誠服
睹貌者心醉
無不灑然傾嚮
曾不得少其所抱。
鄕使揷羽生風濤。
從容玉署臺閣之間。
可以王猷
可以顧問
而其剛確不屈之操。
亦有以格君非而伏羣邪。
大節不可奪者。
或使之分憂牧疲。
足以理劇
仁愛及於物矣。
公之生似若不偶
而卒之枯䤋衡門
無所表見於世。
是則不獨公之不幸而已
奈何乎哉
公平居。
不喜著述
今有若干稿藏于家。
謹狀
竹所處士金君行狀
竹所處士君顯甫諱良鉉。
其先義城人
忠公鶴峯先生諱誠一之五世孫。
忠公學於退陶先生
宣廟名臣
道德風節
文章事業
赫赫在人耳目
長子曰潗。
翊衛洗馬
率修世業
鄕稱長德
生諱是樞。
義禁府經歷
光海朝。
帥嶺儒請斬姦臣爾瞻
國人誦之。
生諱烇。
顯甫
公元1739年
父也。
皇考諱命基。
義禁府都事
爲後季父諱燮。
號甁窩
仁愛物。
虫魚之微。
生氣
不忍殺食
娶缶溪洪氏。
右諫議木齋先生汝河之女。
明陵己未四月十六日顯甫
眉眼炯如。
五歲
出戱街上
乞兒寒。
卽脫新衣予之。
母夫人聞之喜曰。
眞吾子也。
顯甫資性端秀
晩生
先公鍾愛
就學
不甚程督
而能自劬業。
讀書屬文
少解
未成童。
已爲人稱譽。
十四。
爲儕友作堂記。
長老益奇之。
戴冠
擕笈入山寺。
曾思書。
至忘寢食
文詞日進
有聲公車間。
屢擧於鄕。
或魁多士
而竟不利省闈
抹摋於世。
顯甫不以槪意。
時時從姊婿月浦李君仁溥遊。
翁字濟仲
雅潔
不屑名利
獨喜古文章。
專心洛建書。
顯甫與之刮劘相長
經史外諸家雋永
無不涉獵約之吾家言。
文學見識
犖然儕流先。
顯甫自少已知內外分。
審於義利之辨。
雖隨衆擧選
無必得之意。
得之不得
第歸之命。
而於己分所當爲
必欲盡心焉
顯甫內子
文莊公五代孫。
莊家藏書
顯甫中年
贅寓商山
婦弟寢郞胄源相對披討。
竆日不厭
晩更還一善故寓。
就甁窩公墓下遯巖上
築小窩居。
長子崇濂溫雅有才識。
父子日以詩禮家業
蕭然無物外營
癸亥
顯甫年六十五。
父子遇痘。
二月廿三日不起
而崇濂亦同日殞。
遠近者莫不痛之曰。
爲善而無報。
一至此乎。
用其年某月某日
祔葬于甁窩公兆次某向之原。
嗚呼
顯甫生而有至性
凡在父母側。
父母所命。
未嘗有違。
疾病
爲之刲指。
旣喪。
治喪居喪
用其情制。
祭祀
圭爲哀薦。
致誠致愨。
先公不食牢肉
顯甫終身不近牢肉
先夫人嘗戒不盡盤蔬
顯甫每食。
必有餘靑。
平日起居飮食
未嘗不在父母也。
伯兄昌鉉早卒。
一女
顯甫撫養甚至
丘嫂有禮
同居數十年。
無間言。
甁窩公晩年
金溪外氏
移寓一善之省谷。
顯甫因留家焉。
崇濂嗣伯氏後。
旣長。
屬之家事
卽寓商山栗枝
歸省家廟
丘嫂
必隔楹爲禮。
顯甫四姊
惟季姊適李氏者獨存。
其居去家百餘里。
顯甫源源往省。
至必留旬日
姊夫人嘗病痘疹
顯甫觸忌奔走
止數里外。
隨證投劑。
病良乃去。
得一異味布絮衣服者。
必送致姊家。
諸甥猶己子。
見其有登科
則出臧穫與之。
見其赴試無資者。
雇騾以資行。
見其飢餓
欲雇數百千錢爲生業者
亦斥田以畀。
終不問其入也。
性淡於財産
不喜營殖
至義可爲者。
不計有無
嘗贖饒奴。
千餘緡。
則分之親友之貧者曰。
吾懼其物侈而鬼禁也。
其篤恩義
輕財喜施
皆此類。
戊申逆亂作。
申上舍淸州
一家誅死
闔室逃難
望門各投。
上舍顯甫家。
顯甫壁而藏之
人皆危顯甫
顯甫曰。
死生命也。
明知其人無故
而置之玉石未分之科。
心所不忍也。
事急
申君欲自裁
顯甫止之曰。
如此誰白汝寃者。
人聞之。
必曰自知其罪而自决耳。
非惟不能白。
禍且及大人公矣。
已而聞其大人被囚
令詣獄自申。
得解
嗟乎
人之節義
當見
危難之際。
彼其平居
謂如蚷蛩。
相須生死
臨利毛髮比。
邈然不相識
不唯相爲
反擠之深塹
以爲得計者。
滔滔也。
其視顯甫
不媿矣乎
顯甫孝友出乎天性
愷悌通乎神明
眸子瞭然
夜見書。
心境朗然
一點塵氣
容貌溫粹如玉
而氣馥馥襲人衣裾
不覺鄙滯之自消也。
樂道人之善而不談人之短。
僕隷之賤。
不以聲色加之。
肖翹喘耎之物。
猶恐其或傷。
而童子將鴞雛至者。
顯甫卽打除之曰。
此啄腦之物。
奚爲覆載間。
心所可知也。
薛文淸丈夫容人
不當爲人所容之語。
而每云古人陰德比之耳鳴
若人皆可聞知
不足謂之陰德也。
孟子言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
而仁不可勝用也。
人能充無穿窬之實。
而義不可勝用也。
顯甫平日之所兢兢者。
而至白首
猶有赤子心。
若使不竆而行其志。
仁愛及於物。
猶可有恥
卒澤而不川。
薶沒州里間。
雖與顯甫遊者。
徒見其淳實無機關。
謂之徒善而闊於事情
誠可歎也。
顯甫喜山水。
幽絶處。
便欲挈家居之。
其寓栗枝
蒔花種竹
自號竹所
後欲入太白山中。
數與月浦商量可處。
未幾
月浦翁。
父子遂就遯巖。
孺慕之志。
洞府幽敻
前對十里江沙
峙書其間
日夜誦讀
或發之吟哦
消遣晩日
之者殆若神仙
使暇以年歲
卒究素業
以及子孫
不能施之一世
其所餉之亦不薄
而又不得壽考
父子同日淪逝
所謂道者
不可知也。
夫人
縣監
錫僑之女。
婦德婦行。
不以家事夫子曰。
米鹽婦女事也。
不幸早卒。
二男三女
男崇濂,崇洛。
女適趙性道李重權,李光靖
配英南氏
進士鵬翼之女。
二男二女
崇德進士,崇淵。
女適
季未行。
崇濂有二男三女
男柱東。
次爲崇洛後。
尙幼。
女適鄭之益,李德中。
一幼。
崇洛早夭
一女適李世鳴。
死殉節。
趙性道有四一女
男長未娶而夭。
居簡
餘幼。
女適李輝祖
李重權有二子鎭東,鎭南
李光靖二男一女
春有一男一女
皆幼。
光庭少時
數聞顯甫名。
一日聞其到月浦翁所。
馳往訪之。
相視而笑
卽許以心知
恨不能縮地朝夕處也。
顯甫月浦翁。
謀欲就光庭所棲鹿門近地
與之講磨舊業
未及而失月浦翁。
顯甫不果來。
每逢塲。
雲樹之思而已
顯甫少我五歲
精力未倦
不意其先我死。
使我抱益孤之恫。
李君光靖趙君性道相繼而以遺事見屬。
崇淵又從留數月。
其請甚懇而語益悲。
光庭不忍把筆
而念精力日消
餘景已窄。
恐終負平日相爲傳之譏也。
乃就李君所記遺事
櫽括編次
附以平日所聞見者如是
秉筆君子幸有以恕其意而省錄焉。
謹狀
惟一金先生行狀
先生諱彦璣
字仲昷
金氏系出新羅
羅季。
子興光知世將亂。
于光州之平章洞。
至孫吉。
佐麗太祖有功
官至左僕射司空
司空之後
連世爲輔相。
洞名平章以此云。
 朝。
光城若采生刑曹佐郞閱。
號退村
以文章顯
事具洪虛白貴達氷玉稿序。
曾孫進士用石。
號潭巖
先生大父也。
佔畢齋門。
嘗與南秋江孝溫姜冲和應生名勝
遊太學
朱夫子鄕約
月朔
講論小學
秋江錄。
以公及申公從濩爲尤
旣而燕山政亂
遯跡福州九潭
八子
第三諱籌進士
竹溪安氏僉正處貞之女。
正德庚辰月日
先生
先生天品淸高方質
器局
不苟言笑
父母
盡其方。
兄弟友愛
篤志講劘
成就其業。
嘗與具栢潭鳳齡入淸凉山
期以十年讀書
先生有故
不及栢潭一年
出山
巖厓草木
成所讀書字云。
先生於時文。
不求甚異於人。
隨衆擧選
屢貢於鄕。
輒見抳省闈
四十八。
始成生貟
其於名利
泊如也。
先生始居九潭
中移于伊溪
晩卜佳野。
以其去陶山不遠
且與烏川宗人後凋堂富弼從兄弟隔岑而近。
栢潭權晦谷春蘭權松巖好文金芝山八元諸賢相距不遠
相與設約於山寺
相聚講學
洞口水石處。
至今號爲九仙臺
蓋以諸先生所嘗遊息而名云。
辛酉
書舍數間。
扁以惟一
敎授生徒
生徒坌集
至不能容。
生徒所止宿。
名以觀善
合以扁之曰風軒
其前鑿半畝塘曰止水
日與諸生講說經業
勤劬不怠
有時逍遙水石
皷發志意
使之自得而隨材誘掖
啓手之年。
皷篋執經者。
日踵于門。
以是樂而終其身。
其所成就者甚衆。
如南賁趾致利,鄭芝軒士誠諸公
公元1588年
生使之卒業陶山
學問著。
如權玉山暐,朴節度毅長,申梧峯之悌權蘆川泰一諸公
立身于朝。
爲時名人
金北厓圻,琴守靜撥。
操行重。
權方潭杠。
訓誨後進
一時名人
多出其門。
福州文學之盛。
多自先生倡導云。
退陶先生易簀五年
士林營建書院廬江五老峰下。
首以先生洞主
白蓮寺
毁其佛像
之江
僧徒初欲拒不受
旣聞先生鶴峯金先生來。
皆惶散云。
先生與同門諸先生
講求矩矱
累至陶山與本院。
參正䂓約
又呈書于府伯草澗權公文海
欲依退陶先生白雲洞
上書方伯故事
陞之爲國學。
書數千餘言。
先生手筆也。
先生杜門靜修
無求仕之意。
而嘗一爲寧海府學敎。
不以官卑。
修治講樓。
申明學䂓
奬勵勤至。
至今海鄕長老誦說者。
先生晩罹巨創。
已踰不毁之年。
執喪甚固。
喪葬祭。
一以家禮
雖以滅性爲戒
强進䟽糲
而竟以哀毁成疾。
萬曆戊子三月十五日
考終正寢
享年六十九。
以其年某月某日
葬于卧龍山南麓丑坐之原。
先生家自王子知遯世
高風
勝國之時。
世爲名公卿。
入我朝。
爲名士大夫
而退村之文章
潭巖之學術
足以垂光燾後。
而潭巖之炳幾爲明哲之首。
子孫蕃昌
擩染庭訓
以文行名世。
先生資稟超詣
襲訓趾美
固有以異乎人者。
及親大賢
及門諸賢。
往來切磋
學問醇深
德業成熟
宜有本末
回祿之災
遺文遺蹟
蕩無一存
無以攷尋其緖餘。
而今所存
精舍韻一
首,上草澗書一紙而已
或者退溪集中
無與先生酬酢文字
姓名又不載門人錄中。
先生不及其門。
先生先師十九歲。
少時栢潭攻苦淸凉
路經退溪
往來栢潭
豈不問業請益
先生不與之偕乎。
先生淸凉八九年。
退陶先生每歲棲息其中
奉杖屨。
周旋丈席
止一二。
而况先生之移卜嘉野。
陶山不及一舍
與退門諸子
講劘所聞
而顧不能親炙師門邪。
上草澗書。
有曰退陶先生天資近道
穎悟出人
自少志學
動慕聖賢
超然獨詣
不由師承
爲學也。
竆理致知
反躳踐實
先近而及遠。
自下而達上。
進德
堅如金石
操省之功。
著於日用
博約兩極
敬義夾持
精純溫粹
不露圭角
充養旣久。
英華日章
敎人也。
自致知至誠正
自修至於治平
灑掃應對
至於竆理盡性
循循有序
莫不因其資稟成就之。
行己動靜有常
內外一致
如上帝之臨女。
父師在前
威儀容止之則。
自少至老。
祁寒盛暑
造次顚沛
未嘗異焉
接物
春陽之溫。
感人
時雨之潤。
應事則雖萬變交於前。
燭之不失毫釐。
權之不失輕重
愛君憂國之心。
閑居
未嘗一日而忘于懷。
拳拳開導聖學
輔養君德
致治大本
進十圖以端出治之原。
六條以陳切時之務。
所言皆至誠惻怛之所發。
樂行憂違
合乎古人出處進退之義。
雖久去朝廷
而人常以其出處
吾道盛衰國家安危
至於晩歲成德立。
猶以義理
無竆
歲月有限
歉然不足之意。
向上之功。
進進不已
至死如一日。
先生之於道。
所謂自彊不息者歟。
若其天命圖說
以闡性理之源。
理學通錄。
以明斯道之傳。
啓蒙傳疑
所以易學精微之蘊也。
朱書節要
所以先儒用功之旨也。
至於經傳訓釋之間。
旣皆參互考證。
正俗曲說之誤。
講論辭說之際。
亦必毫分縷析
一後向道之方。
論理氣之先後辨。
朱陸異同
屹然砥柱中流
昭乎如日星麗天。
東人仰之也。
泰山喬嶽巍然
皆得聞此學之要此道之正。
先生之於道。
講明羽翼之功大矣
自有東方以來
文章節義之士。
代不乏人
間或道學名世者。
亦非一二。
表裏精粗
粹然一出於正。
洙泗嫡統
程朱宗派者。
先生一人而已
又曰。
同一時。
得侍隣鄕。
獲忝函丈
久襲春風薰沐親炙之。
目想心思
其所興感胷中者。
益深且切矣。
詳味此書。
先生不及師門歟。
敍次有條。
數百餘言之中。
包括先師始終
無遺欠。
知足以知聖人
從遊之久。
心悅誠服
審視默識之。
不能形容及此
然則先生之學之所造可知也。
先生家藏中庸心經紙頭
手錄先師月川問答文義
間記自己所聞
開釋後學疑晦
則其學之出於陶山者。
可見矣。
先生容貌魁偉
嚴正確實
喜怒不見於色。
村老相傳我輩未嘗見此爺啓齒
平居靜默
媍孺不敢近。
而至待人接物
寬而有容
和氣薰然
賢者愛敬
不肖
有所觀感
臨事酬酢
雍容不迫
動合義理
鄕有大事
輒就先生稟質焉。
訓誨生徒
嚴立課程
不惟句讀之是先。
反復精微之旨。
不惟詞華之是尙。
剖析乎義利之分。
本之孝悌忠信
使知事親事君之道。
正其趨向
俾達成己成物之功。
提撕代夏楚。
諄諄啓迪
先河後海
循序策進
課誦之暇。
諸生升堂
講究聖賢之蘊。
討論古今得失
開拓門路
講罷
儼然端坐
沉潛玩索
遇興杖屨逍遙
諷詠自適
翛然有出塵之想。
學子之有所成就者。
不但善牖之是賴
多得觀感之間云。
先生前後娶。
配英南氏
主簿世容之女。
生一二女
男得硏。
適士人南太華,權混。
後配永川李氏
參奉弼之女。
二男一女
男得䃤,得礒。
適士人金泳。
長公峯。
中生進。
以文學重一代
二男四女
男光澍生貟,光溥。
適士人李禮遵,朴大有李振南,權楫。
公才行夙詣。
早卒無子。
以光溥後。
公出叔父
生一四女
光源進士
以文行名
適士人權中正,朴承燁,极,橒。
太華二男愿,恕縣監。
二女某某
權混有一男守一
金泳有二男繼道繼志
二女適士人朴𤫉,權敏行
內外曾玄百餘人
先生敦實絀華。
跡不近名
澡身潔行
不蘄見知
從事日用常行之則。
未嘗驚世震人之行。
隱居求志
行尊德邵
而世罕有先生所造者。
松巖先生道同志合
俱隱於世。
松巖晩除齋郞
先生聞之曰。
章仲亦有知之者乎。
松巖不出
於乎
先生眞隱矣。
先生旣歿
門人相率歲一祭先生墓。
子孫歲率爲式者。
百餘年。
可見慕德者深矣。
今上甲寅
士林先生麗朝金桑村自粹及金芝山,鄭芝軒
享于玉溪書院
六年而有新設之禁。
不祀
然於先生何損焉。
先生遺蹟遺行嘉言至論
固宜賢弟之記,賢子之錄。
泯泯一存
意者或識先生平日之志。
不敢形諸文字
以犯先生遺戒乎。
抑或之而兵火之餘。
沒而不出乎
光庭老耄無識
息病漁澗之岸。
先生七世孫鴻九奉先遺事
以其家大人書諸尊章之意。
屬令撰次爲狀。
光庭不如人。
年運而往
精力短乏
何能論次遺行百歲之下乎。
其所輯錄
出於後人傳聞
而非當時審視謹記者。
則又烏能免懸揣杜撰之譏乎。
第以先生之名久而益章。
觀其門弟子祭文
不敢盛有所稱道
熟知先生平日謙挹畏惡名字故爾
厓,鶴兩先生一時司命權衡
西厓先生云。
學笑專門陋。
鄕推二達尊
鶴峯和草堂韻云。
坐來螢榻人如玉
講罷鱣堂舌欲乾。
猶可想見彷彿
而陶門諸賢如栢潭松巖後凋日休晦谷芝山文峯,藥峯所和諸篇。
可以先生所存之一二。
先生十首一篇書。
亦可以想像先生百載之下矣。
乃於疾病之暇。
二君所錄及家中遺聞
櫽括編定。
以塞慈孫百世之思。
非敢以自託傳信之地也。
後之君子尙有以恕其僭耄而加采擇焉。
馬一庵先生公行
公元1708年
一庵先生辛公諱夢參
字省三
其先靈山人
上世祖鏡
高麗中。
仕至門下侍郞平章事
諡貞懿公
世有絓組
其季贈典判書斯蕆。
死於倭難。
季女與共抗節
事載三綱行實
鄕人俎豆之。
我朝。
節度使俶晴。
淸白稱。
節度孫弼周。
禮部右侍郞
與權忠定公同年
道義交
是生光州使崙。
南冥曹先生銘其墓。
於公間五代
高祖諱膂
軍器簿。
曾大父有後
宣傳官。
大父諱㤞。
考諱大臨
不仕
先公勵志問學
遠大見期一時
不幸早卒。
龍城宋氏。
副護軍知遠之女。
寧陵戊子十二月四日
生公于道泉里第。
方娠。
先公曾子故。
小字公參
容貌淸爽
自能步能言
爲人奇愛
乙未
大父公卒
先公不勝喪。
公甫八歲
哭泣哀戚
吊客不忍聞。
常在殯側。
隣比俗節之戱。
出見
一家婦人歎異記之。
卒喪
母夫人裝送宋公賢之門。
曾史讀數卷。
文理俱進。
一歲
七冊還。
受江鑑于同里族父敏行
旣了二書
書子集。
待敎
通解無滯
其所疑晦
質之註釋
參之譯解
要使之曲暢旁通
稍長。
慨然有志古人之業。
常自歎晩生遐陬
不得攝齊退溪南冥兩大賢之門。
而且無師開道之益也。
嘗有疑。
質於人不得
發憤肆力
取經小學近思心經等書。
俯讀仰思
至忘寢食
小齋家廟下。
扁曰東巖
每晨盥櫛正衣冠。
王母兩世夫人
家廟
就書室。
危坐讀書
潛心
公元1735年
力究。
其於俗學時文
不數數也。
母夫人嘗病沉綿
晝夜侍湯。
母夫人科業士子所當勉。
吾病中。
得汝榜聲
疾似可已。
公俯受敎
加工擧業
乙卯冬
增廣生貟試。
榜音至。
母夫人疾漸良。
以爲孝感
旣而母夫人曰。
兒之才止於小科。
大得非分也。
專心本業
以卒承先人遺意
兒之志也。
母夫人許之。
自是絶意進取
杜門求志。
專精服膺
反躳體認
於書無不淹貫
而尤喜朱子退陶書。
憂患流離之中。
手不釋卷
丙辰
以家患挈家移寓於草溪之東佳里峴。
夫人安氏鄕也。
遠近學子多負從遊者。
公以蚤孤不及事先公
致孝於王母夫人
養體養志
惟恐不如先公之心。
己未冬
母夫人天年終。
公絶而僅甦。
勺水入口
斂襲之節。
不委之人。
女婢躳渳含。
以禮無憾
旣葬。
廬墓側。
歠粥三年
哀毁柴立
若不可支。
晨夕省墓
風雨不廢
山深少人
惡獸或當路而亦不逼
聞者異之。
未闋服。
母夫人病劇
日夜籲天
嘗矢以驗。
而竟不起疾
哀遑隕絶
一如前喪。
附身附棺。
誠必信。
祔葬王母兆次。
仍廬其下。
歠粥終制
人憂其不能支。
而卒無恙
嗟歎焉。
公常以先公之喪。
幼稚不能服。
追服而無其文。
每於當忌之月。
齋居哀素以終月日
此亦非禮所言。
而如我幼孤不服者。
舍此無所用吾情焉。
祭祀
先期沐浴
入內冠服
祭具
必圭必腆。
以致其愨。
而坐以待曉。
鷄鳴將事而後
還處外齋
哀疚竟日
丙寅
始還故土
就郭忘
公元1739年
憂堂所寓滄巖左厓南。
臨江結宅。
爲亭數間。
棲息其中
地高
父母所藏龍華三鶴二山相望
則扁以華鶴。
以寓孺慕之意。
日擕宗老鄕朋。
從容討論
樂以忘倦
日益專。
日益大。
士大夫聞其風者。
無不躳造致敬
屢入於繡衣道臣之薦。
初授黃山察訪
後以翊衛洗馬徵。
復拜宣寢郞。
辭病不就
杜門養志
講究經典
自放江山魚鳥之鄕。
擧世莫不高仰之。
三子有才質。
敎以詩禮
人或擬以西山父子
十年之間。
伯季二郞相繼夭歿
聞者爲公悲咽
公甚悼惜
而猶以理自遣
怨尤色。
甲申
復還寓草溪。
其所居室曰望鷲。
蓋公以先公之葬。
未及致力
憂其葬故有闕。
而遷和還祔于故山先兆下。
流寓顚沛之中。
首丘之思
未始不切于中也。
公少無疾。
草土之後
患浮脹廿載沉痼
長伴藥罏。
而猶不替日用工程
潛究玩賾。
歉然不足之心。
辛卯八月
宿疾添谻。
移寓洛江之村。
一日門人曰。
昨夢有官者屬吏曰此子附處魯人曾某之室。
吾其死矣。
十四日未時
公遂卒。
其年十月廿二日
葬于草溪郡之東寒洞壬坐之原。
資稟端莊
英彩動人
簡重器量
喜怒不形於色
平居
未明而起。
斂容端坐
未嘗惰容
辭氣之間。
不露圭角
倉卒疾言遽色
孝親敬長。
本乎天性
日用施爲
未嘗修邊幅
待人接物
一以誠信
不挂於過差
家業素裕厚。
祭祀賓客之外
自奉甚薄。
未嘗重肉煖衣
少孤。
依堂叔僉正公大謙及其弟郡
守公大觀
之如父。
正公兄弟宦遊無資
屬之海西湖南臧獲
收拾爲用。
李氏居寡艱食
割己資給
宗族知舊
周竆恤匱。
凡禮所當爲者。
隨力顧視
無留貯焉。
常恫其不及趨庭
孤陋謏聞
而能自得師遺經
衆人所不味。
爲學
一以小學爲本。
致力日用行之道
切問近思
惟恐不切身心而有游泛之失。
六經四子濂洛諸賢書及東方儒賢集。
無不專精講究
竆其指趣
而於經書則必字求其義。
句求其訓。
疑而未剖則發之憤悱
思而未獲則資之問難
博攷旁搜
必至融會貫通而後已。
至於天地度數璣衡運用見於書經者。
亦皆詳究妙探。
領會其要。
常病世之學者下窺高。
馳心玄妙之域。
不切實用
徒爲口耳之資。
其對學者
一以常行迪之
未嘗高遠
以爲人之爲學
自卑下學而上達。
嘗與文敬東道性理千言
大略曰。
性命之理。
極微妙。
而著於日用者。
至近而至卑也。
子知其至近至卑反求諸己
敬以持之而涵養之功。
精而察之而審毫釐之辨。
循其本然之天而去其外誘之累。
先自平易講究討論
優游厭飫
久而漸有得焉。
日見其高深遠大而不可竆矣。
君子
造端夫婦
夫婦之間。
至理存焉。
至於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所以慈孝友恭
盡己之性也。
盡己之性。
又以盡人物之性。
竆神知化
至於參天贊化育。
非兩件事也。
又曰。
性命之理。
在日用間人事
人事卽形而
下者也。
其事之理。
性命之理。
形而上者也。
是事而通其理。
形而下者。
達夫形而上者。
日用常行之際。
動靜語默之間。
無非天理之流行。
則是性命之理。
不離人事之中也。
離人事而求之。
則愈高而愈失。
愈往而愈遠。
想像臆度之間。
自謂有見得。
而入於空虛玄遠之界。
君子大中至正矣。
以爲人家日用
無過於禮。
朱夫子家禮一部
爲禮家三尺
吉凶節文
準是爲則。
初本見偸。
及後推得。
多與夫子晩年定見異同
楊氏註。
猶有所未備者。
讀書之暇。
潛心硏慮
凡章句有疑晦處。
無不字解句釋。
使竆鄕晩學
開卷瞭然
間附以東方儒賢議論
致詳於疑禮變節
而參斷以己見
酌乎人情天理之中。
不爲駭俗取恠。
倉卒之際。
有所考據遵行
其所言者
亦可以類旁通而不迷於所向
有功世道大矣
道之大原
出於天。
聖賢相承
文不墜地
至宋而大備
經書之旨。
粲然如日中天
有目可覩。
爲學
惟當審其旨趣
躳體力行之。
世之學者以爲常談死法
舍其日用當行
爲學之初。
便欲躐等徑趨。
說理說氣。
求一格高處。
務出於古人之上。
而卒莽蕩交涉
陷於自欺欺人之科者。
滔滔也。
公則晩生遐鄕。
無師友之敎道
篤信遺經
尋究正脉
一從大小學門路。
俛焉孶孶
致謹乎日用事爲之則。
而身修家齊。
成德立。
一代宗仰
豈非鄒孟所稱豪傑之士耶。
公平日篤慕退陶先生
寤寐食息
無時不在退陶
中。
以故晩年以後
三夢先生
其亦誠感矣哉
李葛庵先生同時先進
相去遠。
不能麗澤之益。
而心獨嚮之。
嘗因浴行。
擬候衡門
病亟不果
以書致恨。
往復不絶
及葛庵自晞陽放歸
訪公江舍。
因與汎舟滄巖
以繼寒岡鄭先生龍華故事
文敬志同道合
之往講究
葛庵深許公所見。
勉以交修
金處士南粹遠駕相訪。
道義交
李斯文萬迪有志於學
因其父知縣
束脩問難
閔侍郞評品甚伉。
獨艷公德義
廷薦于朝。
而每寄書問訊
南遷北謫。
便不絶。
亦可見慕義之無竆也。
內子耽津安氏。
士人命之女。
磊谷先生克家玄孫也。
爲女爲婦。
有德有行
奉先宜家
先生志是承。
生三三女
男長孝遜有才學。
早卒。
次孝建。
次孝俊亦早卒。
女長生貟李寯。
士人尹就運。
士人萬泰
孝遜娶八萬春女。
無子。
以必㙉嗣。
孝建娶生貟林東遠女。
無子。
後娶山黃道徵女。
生三男。
必㙉,必增,必埰。
孝俊娶博士朴來朋女。
無子。
以必增後。
李寯有一子性淑。
尹郭俱無子。
必㙉有二子一女
德欽,德鍾。
士人舜中
必增有四子。
德鑑,德鍊。
二幼
必埰有一男德鋎。
一女幼。
內外曾玄若干人。
光庭少時先生之風於蒼雪兄弟
蓋亦有執贄請益之意。
貧病汩撓。
竟莫之遂。
迺者先生曾孫德鍾奉遺稿。
刊正之役於光庭。
光庭犬馬齒已踰八耋。
耄甚。
又毒疾幾死。
無以副其須。
而德鍾遠來委托
同處枕席臭穢之中。
竭意救
護。
閱七朔而無悔色。
金石亦動。
不量昏謬
俟間披閱
兼質朋友有眼目者。
粗加讎竄。
若干卷。
採取門人所錄言行編。
櫽括序次之如右。
烏能免昏鑿謬偏之失耶。
秉筆君子有以恕其昏耄而加採擇焉。
通訓大夫尼山縣監深谷公行
公元1583年
金氏皆出於王者
羅亡。
苗裔分散所居縣籍焉。
其貫豐山
亦其一也。
相事文迪始見譜。
勝國之季。
三司左尹安鼎最著。
連世有人
中宗世。
有諱楊震號虛白堂
金安老
大用
卒官工曹參判。
高祖也。
曾大父義貞
弘文館修撰
贈直提學
大父諱農。
掌隷院司議
左承旨
考諱大賢
山陰縣監。
贈吏曹參判。
淸白世其家。
判公娶全州李氏
全州府楫之孫。
忠義衛鑽金之女。
萬曆癸未重陽日生公
公諱慶祖
字孝吉
生有異質
嶷嶷大人貌。
稍長。
沉重嚴毅
儕流敬憚之。
壬寅
判公捐舘山陰治所
公甫冠。
兄弟攀輀歸葬
廬于墓側。
執喪以禮。
祭奠之暇。
刻意讀書
詞藻日進
己酉
上庠
丙寅
丁內艱伯氏鶴湖公益山官舍。
千里奔喪
殯斂
以爲至恨。
不復應擧
己巳
內寺敎官
日課諸小䆠。
勉以忠直
歷擧古昔閹豎之賊賢病國。
喪失其身者。
日繩戒之。
受業俯首聽訓戒。
不敢違。
上聞嘉之
賜食物。
秩滿
例陞主簿
癸酉
除宜寧縣監。
旣謝。
九弟崇祖直史館遘痘。
躳自調治
晝夜不解
而疾不瘳
扶櫬歸殯故山
公元1704年
而後
治所
拊摩字育
所以蘇殘釐弊者。
不盡心
善於折獄
片言
俱得其情。
一路詞訟就正
比郡有大獄難决者。
或面諮或稟知
一仰公言
不敢專决
方伯治績聞。
特賜表裏
命加任一年。
庚辰。
尼山縣。
縣多巨室
土俗獷猾。
桴皷數警。
號爲難治
公涖之。
寬猛闊狹
不茹不吐。
揉爲大和
强圉屛氣
境無嘯聚者。
事聞。
又賜表裏
在尼四年。
季子喪。
棄官歸卧谷別業。
甲申冬
公偶往隣縣。
訪友官舍
感疾別業
疾轉谻。
神氣怡曠。
婦女不得近。
正席悠然而逝。
乙酉正月五日
春秋六十三。
其年十一月某日
葬于甫林山先兆側亥坐之原。
兄弟九人
八弟述祖未娶夭。
持平公奉鶴湖公。
次吏曹參判榮忘窩公
靑巖察訪昌祖
公次居四。
而弟正字延祖號廣麓
城府右尹號鶴沙
宗簿典籤祖贈左承旨
卽注書崇祖
文章淸德
輝映一時
而公尤以氣槩爲一時諸公推重
平居
喜怒不形
與人言。
和氣薰然
及至義利利害
一劍劈斷。
不能撓。
居官
淸白自守
絲毫私。
二縣
俱有去思碑。
平居
忼慨抵掌當世事。
指切時弊
亹亹不竆
閔參判應協語人。
當今擔當大事
一方屛翰者。
見金某云。
丙子之亂。
公在宜寧。
郡勤王
觀察使以左右節度提兵先赴。
公權右節度後事
發兵
公以忠義激厲諸將士。
感泣思奮
督兵隨方伯
刻日西上
踰鳥嶺。
左右營雙嶺敗沒
方伯怖甚。
欲迤向
關東
公於衆中挺劍前曰。
君父圍城中。
日夜南軍至。
奈何遷延計。
必先斬公以厲諸將。
右尹公俱勤王在座
方伯色變
急就公坐乞命
判公曰。
弟言雖過。
出於忠。
兄亦無如何
願公改圖
鎭定士心。
可以免。
方伯下席失言
生死從命
軍中股栗
未幾
上出城報至。
慟哭而歸。
公每憤赴難失期
語及必流涕
少時僑居榮川深谷
愛其靜僻
自號深谷
旣老還豐山
江山之勝。
購數畝田。
分與二子
使家焉。
購數架學舍
兒孫後進輩。
督課程。
每遇勝日
輒以輕舠短筇
倘佯水石間。
翛然有出塵之趣。
嘗曰。
我愛此江山
雖死。
魂魄往來孤山間。
其誰爲我酹一盃酒
家素淸寒
歷官二縣而歸。
卽糶官租以炊。
晏如也。
平居斂約
謙虛持己
自處無能者。
著詩文。
亦不收拾
有賤妹在咸昌地。
爲人役。
母夫人憐之。
諸子贖出。
而公婦家奴在咸昌者。
其主必欲得之。
公與夫人謀。
嫁時所帶婢。
易而贖出之。
嫁之良族。
夫人仁同張氏。
襄公末孫之後
某官汝𡸜之女。
幼學於其大人
旣長。
選於諸生而嫁之。
夫人淑德壼範
先公二十八年。
墓在榮川南面松林院庚向原。
有四一女
男長時尙
武科府使。
次時尹通德郞。
次時重從仕郞
夭。
女適孫會宗文科正郞
側室二男二女
時尙,時鼎。
女嫁邊有亨,蔣訥。
府使生二男三女
世臣弼臣
適士人李地標,李,金海鵬
側室一男二女
男謹
生員
女歸日祥,進士文海
通德郞有三男二女
男學臣,可臣鼎臣
適士人金弘世,宋學道
從仕公生四男
元臣,得臣,鼐臣,命臣
孫正郞二男五女
男厚謙,厚麟。
適士人琴聲律,金宗泳,李星逸,金昌基,權胤錫。
曾孫儉,俊。
世臣出。
判决事,俔爲弼臣出。
攸,俶,伋,儆,𠋈爲學臣出。
僑,,㒆爲可臣出。
侹,俅,佫爲元臣出。
內外曾玄三百餘人
嗚呼
公器嚴整
才氣豪邁
喜揚人之善。
凡人小長
推奬之如不及
有過
面斥不少饒。
與人商諒。
不合
拂然起出。
未嘗苟同
與人交。
重然諾
不以死生竆達二其心。
至急人之竆。
忘其力之不逮
拯濟之。
湯火不避也。
兄弟俱有重名
鶴湖儒雅
忘窩氣節
廣麓之資稟
鶴沙學問
俱爲世稱頌
而至局量
必推公爲先。
望其風者。
祥鸞秋鶚
向使天假之時與年。
豈不爲國家之楨幹
而或夭瘁或蹇滯
不能售其一二也。
公沒已百十有餘年。
子孫遵其遺意
尙未墓道之刻。
迺者玄孫生員瑞華,進士瑞虎。
以其族父處士健之錄遺事。
光庭
撰次爲狀。
光庭年深病痼。
精力短乏
何能弄鉛槧爲文字役。
顧其義有不可辭者。
迺就處士公所記。
略加櫽括
附名其下。
以寓景行之思。
不自量已。
秉筆君子或有以恕其僭耄而加采釋否。
謹狀
憂庵尹公行狀
公諱時衡。
字平仲
姓尹氏
本坡平人
中世有封野城君者
公元1602年
曰赫。
子孫仍貫野城
我朝有諱原生
隱居平海
鄕人敬之
數世至公曾大父汝虎。
南氏女。
遂移蔚珍之梅野
大父希聖
世居海上
不仕
醇厚風度
持身謙謹
縣長者。
考諱夢說
軍資奉事
萬休任公有後銘其德于墓。
陟州金氏士人興時之女。
萬曆壬寅四月十六日生公
異質
篤意文學
勤劬飢渴
未及成童
屬語已驚人。
嘗作蜂王賦
時李茳謫來是縣。
聞而奇之。
要致門下
堅拒不往。
以爲恠。
未幾
敗死
始服其先見。
萬休之寓仙槎
得公喜甚
相與莫逆交
刮摩文章
放浪山海間。
婦家在嶺之英山縣
公時寓道丘
與首比李徵君時明父子,杞里金徵君是榲名勝遊。
以文相推許。
詩酒還往
故公文名
重於關嶺間。
累捷鄕解。
多居魁。
或擧嶺南試。
異等
不利南省
四十五。
始中丙戌生員試。
遊泮宮。
動止有法度。
儕流咸敬重之。
館試。
江心鏡
長官稱許
懷抱利器
心亦不能忘世
故老而猶不棄擧業
庚子
鄕試
與田愚窩九畹赴會試。
中道訛言棄歸。
蓋公嘗欲一展布所蓄。
非苟於榮進也。
寧陵因災求言
公上䟽論君德闕失政俗壞弊,民生疾苦
剴切慷慨
累數千言
上嘉之。
下敎褒美
頒示八方
以此知公之才。
果可有爲於世也。
世之取人
惟以科目
而搜逸之典。
不及遐荒
故公卒老於蓬蓽。
嘗以憂自號
可見先憂後樂之意。
不免爲鄕人
公之憂也。
公性至孝
子時
斷指母夫人
公元1612年
之病。
及夫人卒
執喪成人
孺慕哀劇。
夢必歡侍平日
痛哭記夢詩。
事先公。
承顔順志
四十年如一日。
在泮
得不平報。
徒步倍日而歸。
醫藥及時
病得愈。
丁亥
先公卽世
哀毁踰制
葬卜兆逼民居
易以田宅
不肯呈官。
三失其狀。
常從得之遺氓
氓歎曰。
公之至誠
不可違也。
卒許葬。
友于兄弟
仁于族黨
從弟早夭
二孤兒。
公加撫養敎督
常先於己子。
奉先
致誠致敬
當祭。
宿齋戒。
祭具不徒於豐而重潔蠲
供具者。
必令澣濯衣服
隣里鄕黨
一以誠信
貧乏竆苦者。
輒隨力賙恤
隣有氓盡售其田土
餘一腴區在公門外
售於公。
公曰。
只此一田。
之無可食。
不忍利之也。
與之穀而歸之。
天資溫厚
才識贍賅。
嗜書
用功經傳
而最深於書易庸學。
沉潛反復
日夕遍誦。
取洛建諸書
玩賾體驗
有味乎其言也。
以海鄕文獻鮮少
尤以勸課後進己任
常嚴立課程
至誠敎諭
必先之以應對進退之節。
防閑詭僞浮薄之習。
隨才高下。
各有所得
其所成就者衆矣。
常愛蒙泉水石
每遇佳節
父老會飮
朔望
必擕冠童。
講課經史。
常與地主懶齋悅道議。
格庵南公於此十餘年。
鄕人以爲格庵鄕賢
當祀鄕堂。
移祀鄕堂之傍。
爭不能得。
後士林復立祠蒙泉上。
以祀公焉。
公年六十二。
崇陵癸卯五月初二日
卒於平海女家
以轜還。
甲辰正月一日
于縣累金巽之原。
後二十三年
而夫人卒
葬之
公墓若干步。
夫人漢陽趙氏
知中樞府事任之女。
生三子。
一男二女
如龍
老職護軍
二女黃石來,李克察訪
側室一女陳某
護軍六子
護軍,㙉,壕,坊,垣,㙫。
一女適白履祥
又有側室子垓,坰,城。
女朱宅南。
黃有二子圭,基。
三女徐翰振,鄭天錫,朴泰厚妻。
李察訪一子榘。
一女李之晟妻。
陳某二子命昌,漢昌
光庭往來海上
與公之諸孫遊。
蒙泉
光庭原州人
祖父晩聞公童子時
嘗魁關東試。
公同相識
及來嶺中
公寓英山
同擧癸酉解。
世義深厚
迺者坊,垣兄弟與其姪思近。
命其子思進,縡。
奉公遺事若干
使光庭編次爲狀。
光庭雖知其非人而不敢辭
就元稿。
畧加櫽括
而附以葬次子孫,如是云。
通德原城公行
公元1174年
公諱克泰。
字汝和
姓邊氏
其先黃州人
中世元居北地
數世爲遼瀋官。
恭愍還國
十一代祖安烈又從之東。
軍功
封原城伯
子孫原州人
世居京師
四世司直希乂。
始踰嶺家榮川。
至子生貟廣。
遷于安東溪里
永淳又自金溪移于乃城巨樹里
於公五世矣。
邊氏故將家子孫。
落拓鄕居
沉毅有氣力。
容貌魁梧
有薊代遺風
高祖慶會樂直長
曾大父禮賓寺副正。
大父諱有翰。
考諱洙。
通德郞。
爲後仲父諱有藩
實娶宣城金氏
通德郞鋆之女。
小宰玏之曾孫
孝宗甲午九月二十一日生公
幼有至性
父母疾。
飮食
不去其側。
八歲
伯兄彦博
學于上舍李公鍝。
相友愛。
讀書至德行本文藝末也。
謂其兄曰。
吾等若不不友
何以從師爲學
李公夫人視公
以爲幼少
亦有內外之嫌。
不敢近。
十八。
母夫人憂。
辛亥大侵
强盜竊發
一日夜。
盜卒入室
在殯寢。
戈劍聲。
驚起冒刃而出曰。
安在
通德公方爲賊所刦。
不測
曰在是矣。
公卽入抱衛。
大呼賊殺我母。
傷吾父。
賊擊右右蔽。
擊左左蔽。
以身値劍。
數十創。
哀號不已
賊舍之去。
公亦殊。
半日而甦。
累月出入死境。
左臂斷。
只存皮肉
腐黑內食
不可爲醫。
見者謂或斷去。
庶致生路
昏昏厲聲曰。
不可遺體不可去也。
吾以親故受傷
然死猶欲全體而歸。
聞者嗟若。
德公夢。
一神人授藥曰。
龍腦
天以畀而孝子
飮而塗久之
當有瘳。
三子
能有後者此子也。
德公覺而異之。
誶其藥。
醫曰。
藥有龍腦
貨諸京。
屢試之。
累月而完。
凡十四月而起。
左臂絶而復續。
不便任用
然卒娶婦生子
至今爲通德公後者
公子孫也。
蓋公愛親之心。
至於白刃爭死
身受亂斫。
幾死而甦。
龍腦利於創病
世醫莫之知也。
而神告其方。
啓以休祥
豈不亦異哉。
夫誰非人子。
而孰無愛親之心哉。
倉卒之際。
捨命救衛者鮮矣。
一室遇難
哀請代。
人子至心不能自已
而其在外奔入。
冒死爭命。
非徒至心
而亦必勇於能行者耳。
此盧氏之救姑。
朱夫子編諸小學之書。
以爲後世人子之勸。
而如盧氏者復幾人哉。
世敎衰。
無能賞識公。
竟未
公元1717年
登聞于上。
㫌褒如唐刺史者然。
公何與焉。
通德公丁巨創於賊變。
公常悲恫
行遇被髮而哭者。
曰父死於盜。
戚然不能寐。
遠行
夢而心動
舍事而歸。
德公感疾有日矣。
戊寅
居通德公憂。
哀慟踰節。
地道有害體魄也。
奔走堪輿術累月
每返奠哭畢。
俯伏而祝曰。
兆吉體魄寧。
願告以無害之地。
旣葬。
庶弟之母欲析産而歸。
公泣曰。
非事生之道也。
必不得已
待終喪乎。
終喪析産
自占羸。
推膏以業庶弟
妹壻君壽有才無命
無以斂。
竭力營辦
俾克葬。
顧視其嫠妹衣食之資。
凡十八年。
倦色
其喪。
自營無遺憾。
性然也。
公遇親忌。
變服食粥。
祭肉無出其日。
師忌。
米肉往助。
生朝
蹙然不樂
友恤諸弟
常加戒勑
有餓而丐者
推食以哺。
遇路殍。
衣而瘞之。
公氣軒然恢疎
風度善談笑。
誠心與人
不間親疎貴賤
忼慷
不平於心。
慨然奮厲
以至涕泣
大父公氣偉然
善談吟詩
風槩動人
嘗記直長剛方
善事百歲母夫人
以至行見稱云。
則其氣類所由來者尙矣。
公嘗爲功曹
呂侯必容聞公事
覓見傷痕
欲陳于上。
公懇拒得止
丁酉七月二十四日
公年六十四。
左手錐刃
醫治半歲
竟不起。
疾革
謂人曰。
不愼遺體
將終。
戒子弟以三事
孝於奉先
恭於接人及勿求輓而已
於邑曰。
先人葬地。
猶未得吉。
死不瞑目
九月二十二日
權葬奉化大鳥山兌坐之原先壠之旁。
公夫人安東權氏。
德郞挺之女。
參判柱之後
生長法門
女道修擧
歸公
事通德公
常愛重之曰。
吾婦孝我。
兒志無違
先公二年卒。
墓與公同壟異封。
四男三女
男長尙勳爲公伯氏後。
次尙杰。
次尙燮幼有隱疾
人求贅。
公曰。
不可欺人也。
未娶而夭。
次尙綏爲公季弟克亨後。
女長適士李后光。
次適進士黃宇鎰。
適士李時䧺。
兄弟無嗣
而公子若女無無子女者。
固宜有食其報者。
神固啓之矣。
光庭於公爲中表
後生比里
往來承懽
今公歿十有五年。
辛亥遇變之歲也。
其季子尙綏草公遺事若干
光庭一言
光庭不才竆於世。
不足取信。
辭之。
尙綏泫然泣下。
固以請。
乃撮其大略
參以所見聞如是
嗚呼
此豈足以闡發公哉。
祖考列大夫咸鏡道都事春秋記注官府君家狀
公元1607年
公姓李氏
諱時馣
字聞若
系出原州
始祖椿
麗朝千戶長。
慶州移于原。
子孫遂爲原州人
有令德。
不甚顯。
高祖諱秀榦
進勇校尉
柳氏
監察春陽之女。
曾祖貞儉
蔭職。
南陽洪氏。
節之女。
祖諱世獻。
昌陵參奉
豐壤趙氏
副司胤孫之女。
考諱澤。
弱冠中生員。
娶訓鍊院正奉化公胤先之女。
萬曆丁未生公
公幼聦悟絶倫
十餘歲。
左氏春秋司馬史于東溟金公世濂
金公大異之。
許以遠器
及年十五六。
已屢魁鄕解。
名聲藹蔚於京
公元1749年
華間。
生員公少博學
儒行自重
屢中第見拔。
常曰。
吾雖不做。
吾兒必能遂。
光海朝。
遊泮宮。
權貴有請要者。
决意與同年榮川李興門
徒步歸家
遂絶擧子業
挈家踰嶺。
婦翁安東乃城縣。
未及歸以沒。
公始弱冠
羈旅困竆
猶自力學
以不先志己任
除喪
徒步往見苟全金公中淸請學。
金公素聞名
旣見甚喜之。
語人曰。
無有業先秦文者。
於今得之
勸學曰。
才識高遠
不止擧子業已也。
遂以孫女歸公
慷慨大志
不喜浮華
爲文亦然
由是雖屢魁鄕試
而輒不利於禮曹。
己巳秋
龍洲趙公掌選嶺南
公所試文詞。
大加賞。
旣擢爲監試第一
又連魁東堂三塲
及歸。
手自精寫。
親爲正句讀
常置几案云。
癸酉
進士
甲戌
登殿試第四。
權知成均學諭
乙亥
學錄
丙子春
四館
國法禁試券用咨文紙。
時洪姓人爲相。
子弟依勢犯禁
直入試圍。
旣經試官印後。
令吏試官
命使四館印。
公禁不許
則命復曰。
士有怙勢撓禁。
徑入試圍者。
有常憲。
請停擧。
遂停擧。
相子焚其券。
於是圍內肅然
試官遣人謝。
未幾
遇譴去。
不顧也。
其秋
廣興倉副奉事赴任
十二月
典祀官。
長陵
猝遇胡變。
陵人盡散。
不爲動。
勑所帶卒。
潔蠲祀具。
日旣暮。
祭官終不至。
守陵諸官。
倉皇避兵去。
公令告曰。
不幸國家今有亂。
兵已遮絶
祭官不來
必也事宜從權
祀事齊潔
令公朝夕奠獻之官
祭官
公元1756年
香祝雖未至。
而今有朝所用香燭
權宜行祀。
不猶愈於闕而不擧乎。
陵官初持難。
及累復而後乃定。
厥明旣行事
回到。
大駕南漢
扈從
賊騎已圍逼。
不得入。
宗廟江華
遂從旣入島。
守臣顓制島中
不爲備守策。
人心憤惋
公知不可奈何
元孫出。
遂去與同寮李時榮及其子有爀等。
漂寄海路
出入死生者。
幾至月餘
駕還。
入朝
黨議橫激。
時事大變
無意就仕。
棄官歸家
唯以逍遙林泉吟弄風月爲事
蓋將有浩然遂初之志。
東溟貽公書曰。
古人尙爲親而屈。
足下行止
未可遽决也。
親友亦多以爲言。
黽勉焉。
而非其所樂也。
己卯
始以主簿還。
出爲金井道察訪
時權貴家避兵者多處近土。
前時數頤指使督郵
視驛駟卒如家中藏
不堪苦。
公至。
絶不與曰。
驛駟卒自上所以傳命
不敢私也。
於是一驛晏如
權貴家反爲浮語毁之。
東淮申公翊聖負文章。
眼空一代
及至湯泉
首以詩訪公。
和大悅。
因與爲莫逆交
唱酬連累牘。
及歸。
袖公詩。
誇於東溟曰。
吾今見高士
又得謫仙口語
東溟以詩及書賀公足下所詠。
深得風人之旨。
宜此老嘆服乃爾
壬午
入爲監察
彈劾不避權貴
罷去
東淮數稱公材器大用
用事者輒沮之。
由是久不調家居
癸未
特旨除公咸鏡道都事
北土早寒。
風氣絶殊
而公不憚出入之勤。
不畏虐雪之侵。
務以整軍物勸儒學己任
及瓜將還。
癘疾捐舘于咸興之旅邸
甲申
十二月二十五日也。
得年纔三十八。
仁廟公才榦事
還將期以顯用
訃聞
深惜之。
方伯治喪。
百騎護送
乙酉三月某日葬。
公性至孝
侍慈夫人
未嘗離側。
寢席必身卷。
湯藥不以使人
常以家貧奉薄爲己恨。
自得六品後。
力求外補以便養。
不遂願而終。
疾革
侍者曰。
吾生不孝子
死爲不孝鬼。
南向長吁
涕淚滿枕席
聞者無知不知
皆爲之嗚咽流涕
及返日。
士夫爭來哭至。
參奉任,生貟兄弟在衰絰中。
設次林外
呼字望哭甚哀。
其見惜儕友如此
雅趣高潔
有茹剛吐柔之志。
同流合汚之態。
權貴
未嘗低首下心
貧賤在己左。
愈欲進之。
勸能不及
成名者衆。
見人未嘗識。
不急交。
未嘗求知於人。
進士時。
山陽處士李榘見公黌舍
許以知己
登朝
深知公者。
不過數人而已
龍洲嘗語人曰。
某之
先秦而爲也。
其操詞立意
直追古而未嘗蹈襲前人語。
恍洋成一家
不在西京下。
吾望之而已。
漫浪黃公㦿亦稱曰。
某之文在人。
木瓜酸棗中。
久之方知其味。
其人亦然
不見晩聞爲人
視其
不見
視其人。
又曰。
方今語國治亂
慷慨流涕
忽忘其生者。
吾惟晩聞之見。
晩聞蓋公號也。
公雖以詞章名世
以爲己恥。
方回住脚
以求古人爲己之學。
自號曰晩聞
其在北關日。
蒐集小學心經近思讀書錄等書。
一匣自隨
雖在倥偬中。
手不釋卷
嫉俗務虛名而遺其實也。
常曰。
公元1701年
爲學
豈可使人知之。
雅意閒曠。
所居山北松澗林壑幽敻
便欲舍官。
誅茅數架。
以爲修息之所。
曰。
此乃吾菟裘也。
異日集村秀才數輩。
與同歌詠以終吾年足矣
郵亭
淵明歸去興對爾欲彷徨之句。
此公之素志也。
東溟白首故人猶未退。
幾時丘壑歸旋之詩。
漫叟華山肯許分吾半。
遲暮交情要盡攄等語。
知公也。
天不假年
仕未顯於朝。
業未究於學。
齎志以沒
嗚呼痛哉。
公娶生貟安東金公柱國之女,承旨中淸之孫。
二男二女
夫人恭毅端愨
歸公
躳親井臼
婦道甚恭。
生貟公憐其早寡無依
便欲挈歸于家。
夫人泣曰。
夫已沒矣。
家貧子幼而姑又老。
若不奉養而祇爲身計。
其若吾義何。
亡人遺言
不敢忘也。
生員公義而止之。
夫人律己貞勤
敬事大夫人
嚴以敎子女。
不以慈愛而廢其訓。
常曰。
孤兒無聞
人所賤易
汝戒之。
妄言
輕行
勿戱動。
戱動傷氣
輕行辱親。
妄言害德。
須愼之勿忘也。
晩年
嘗謂兒孫曰。
汝祖雖在宦遊
持身寒士
長老或戒其勿交賤人
則嘆曰。
吾家素貧困。
豈可竆達而易其操乎。
居家閒語
未嘗及人過失
汝輩以爲法。
又曰。
汝輩愼勿以寒飢而累其心哉。
汝祖平日
咬菜根
忍飢讀書
無數態色
不曾皺眉事。
每曰。
素貧賤。
方知貧賤之安。
富貴
便思富貴之禍。
汝其知之乎。
夫人年八十一。
後公五十年而終。
公始葬堂北山松澗甲坐之原。
辛巳二月八日
改葬奉化縣
東二十里月銀峴亥坐之原。
夫人祔焉。
二男
長曰先龍
娶眞城李時哲女。
無子。
弟子光庭爲後
次曰後龍。
娶公州李惟馨女。
生一五女
男則光庭己卯進士
女長朴昌
次權涵。
次邊彦聖
次朴東杰。
次未嫁。
二女
長適奉化琴以翕。
五男二女
鳳鳴鳳至,鳳啓,鳳游鳳章
女長金錫三。
次金俅。
次女適羽溪李聖命。
五男一女
男輝道,弘道貫道晉道,泰道。
女黃汝昇。
側室一女權萬瑤。
生三五女
世重,最重,益重。
女長金以鏘。
李載亨
次吳命昌。
二女未嫁。
光庭光州漢翼女。
生一男女
皆幼。
內外曾玄若干人。
御侮將軍訓鍊院正奉化公家
公元1724年
公琴姓。
諱胤先。
字而述
奉化人
高麗侍中英烈公諱儀。
鼻祖也。
世有珪組
嶺外名族
高祖諱徽
東萊縣令
有名廟朝
未及顯用以卒。
曾祖諱元漢。
進士
祖諱輳。
元陵參奉
琴氏世居奉化
參奉公。
卜居安東府之乃城縣。
子孫安東人
考諱克仁
早卒。
後以公原從功。
軍器寺正
永川李氏
察訪賢俊之女。
聾巖先生姪女
溫仁令德
稱其家範
以嘉靖甲辰九月二十三日生公
氣宇軒昂
骨格凡兒
三歲而孤。
見養於參奉公。
稍長。
嶷嶷然。
整齊家務
處身行事
成人然。
乙丑
參奉公歿。
公代執喪
卜吉以葬。
廬於墓。
哀毁踰制
至今公所居廬爲殯所洞。
蓋以公名云。
戊辰
筮仕
醫書習讀
官。
不以官卑。
職事修擧
一時名公多奇公才器。
不以微官視之
洪公曇長銓曹
授一郵丞。
不報辭歸
公轍書數起之。
不應
年三十餘矣。
壬辰之亂。
公奉母夫人
避兵峽庄。
安集使金公辟公義將
慨然應募
招蒐軍兵
收峙糧械
攻守具。
六月
使部將權得說領軍詣戰所。
得說違公令
卽請斬得說。
義將任公屹,金公往來䂓畫
居陣中。
諸公日習射閑戎務
癸巳冬
都元帥權公慄下嶺南
贊謀畫。
往來劉揔兵及,王,駱四游擊諸陣。
十二月
判官權滉謀設伏
將向彦陽。
有宋男,生者自言東萊人
聞公與元帥善。
與共事。
公引賊情虛實
男生曰。
大陣東萊
一枝賊屯溫井。
其數不滿數千。
諸將爭欲進擊
賊於要害設伏
諸將不敢擧事
今賊幸已撤伏。
乘虛襲擊
破賊必矣。
公納其策。
猶疑其牒。
審之非牒者。
許諾
約而遣之。
馳造東都
見尹言所以擧事狀。
尹難之曰。
公老矣。
乃不自愛耶。
別將權應銖,防御使應瑞語。
許諾
遂分軍定約束。
薄東萊
將近賊。
應瑞,應銖謂公曰。
諺云見獐者負網。
公可先登
公曰。
與人約。
不可負也。
公國重任
不可以冒危。
某請獨往
許之。
惟權滉俱。
前進
男生已來待。
遂引爲先鋒
分道而進。
時夜四更
我軍一齊陷入
火箭俱發。
槍劍交下
呼聲動天地。
適會雲霧四塞
風從西北而起。
賊四十餘幕。
一時俱燼。
賊方宿。
惶遽不知所爲
自投火。
蹂踐死。
一陣無一脫者。
初賊雖
公元1714年
撤伏。
大陣不遠
首尾相接
無敢犯者。
公素不閑戎馬
孤軍數百卒。
起賊不意
一陣拉朽
大陣大驚自擾
鳴砲將來救而終不敢動。
遂斷賊一臂
以是戰爲奪賊之魄。
事聞。
錄功二等
甲午二月
陞公護軍
乙未秋
除訓鍊院正。
一時諸公領相成龍鄭右相琢,吏判李公恒福,兵判李公德馨相爭邀致
與議方略
未幾辭歸
諸公惜其去。
令本曹擢用
挽止甚勤。
而公不顧
蓋公早孤。
是時
夫人已老。
不樂遠遊
絶意仕進
色養二十餘年。
每遇壽辰佳節
輒具酒樂
招延親戚
極其歡。
知公意者凡有設。
必請公陪板輿以臨。
或時獨赴。
則必令家人供具
及歸。
自歌自舞
反面堂前
命家人奉所具以進。
一家子男女列侍
迭進獻壽
更歌侑舞以至夜分
大夫人命退乃退。
嘗於丙申年
大夫人患重癠。
公憂遑累日
幸而得安
乃設盛宴
大合樂以慶之。
公自作歌詞稱壽觴。
愛日之誠。
溢於辭外。
遠近傳誦
用之壽席矣。
夫人怡怡匕箸
年九十四而終。
時年已七十三。
猶親執饋奠
葬祭以禮。
追遠之誠。
老而不衰
四時節享。
墓祭忌祭。
時物之薦。
一遵家禮
行之或有故。
必自辦行。
未嘗當次與否
早寡無子而老。
自京來寄於公。
公事之。
無間己親。
一弟聯牆而居。
怡怡也。
一姊爲堤川尹正字昌鳴夫人
當亂向嶺南遇賊。
姊兄被害
行裝掠盡。
稚寡幾不能存。
公聞變卽馳去。
出入賊藪。
踰越險阻
卒致姊氏于家。
撫養遺孤調元
公元1715年
等。
以至立揚者。
公之賜也。
嗚呼
公於忠孝友慈。
蓋天性也。
少時不羈膽勇
不屑擧子業
又以親老。
不樂仕進
不久於職。
智沉慮遠
不屑小務
雖當亂發憤。
一時敵愾之功。
不足以盡公之才也。
名相知公者相環。
莫不期公以遠大
而卒不得少施。
一時咸稱屈。
而公超然不以介意
優游田里
日與故舊
朋酒相歡
內外諸親。
周卹備至
從騎數過。
情愛欵洽矣。
其接人也。
一團誠意
東西賓客之過者。
戶屨常滿
未嘗公有懈色。
常存濟物
見人可矜恤之。
不問家之有無
遇人喪荒
必先吊賻
不計遠邇貴賤
人士顚踣道途者。
推與己食。
不計也。
當亂蒙活者衆矣。
雅性嚴整
見人過失
不少容貸
器宇寬厚
有以服人者。
宅心處事
無分毫掛私意
故人無賢不肖
無不敬畏而慕。
忠信孚於朋友
德洽隣里
雖懶夫惰農
昏作勞者。
望公杖屨者。
無不相戒力作
不敢小輟。
精神豪健
老而若神。
常置日記于左。
蓋始於二十四歲。
凡大秩四冊
四時節序。
年事豐歉
水旱疾疫
上逮朝家大政令。
下及隣里吉慶喪葬
以至自家平生游歷諸節。
家間日用巨細庶務內外諸孫降生婚娶年月日時
無不備載
丁卯丙寅六十年事。
瞭然目見
考公行蹟者。
不在他求。
卽此已具矣。
公以天啓丙寅七月二十四日
考終于家。
享年八十三。
以其年某日
合葬于權夫人墓。
實川城縣南黃田參奉公墓下午向之原。
所謂殯所
公元1540年
洞者。
權氏安東著姓
太師之後
陽村先生諱近之五世孫。
參議諱輥之女。
於權領相轍。
爲從孫女
純淑安謹。
有順無違
生於嘉靖庚子
先公六年而卒。
享年八十有一。
一子四女
生員
適生員金首善
適生員李塡。
俱無子女
次適我曾祖生員諱澤。
適士人南錫圭
生員三男六女。
長世進士
益謙
次致謙進士
女士人洪賁亨,進士李熺,士人尙馪,金爾聲,鄭基成,權涉其壻也。
曾祖三男二女
男時䭰。
次時馣卽我祖。
文科都事
次時馪。
女生員李光啓忠義李興緖其壻也。
南有三男三女
男亨健。
亨會生員
次亨久。
女士人尹權重經,李榘其壻也。
內外曾玄百數十人
初公歿未幾
生員公卒
內外諸孫相繼夭歿
無狀公者。
生員考摭日記
參諸所聞
裒次成錄。
而猶恨其未完
今距公八十餘年。
具載事業之一二。
難已。
然公日記猶在也。
若諉諸久遠不更論著
遂愈遠而日就寥寥也。
忘其妄率。
乃敢與公之玄孫最氏商訂
据南狀。
考諸日記
詳其詳而略其略。
非敢求多乎前狀也。
惟恐記實之或爽焉耳
庶幾世之君子有所考据乎爾
孝子行略
孝子用衡
字君平
號龜巖
安東人
太師之後
左司諫諱定
棄官歸卧洛上。
至今其居曰棄仕里。
高祖光澤
參奉
曾祖有經。
中武不仕
祖廷豪。
父尙中。
老職護軍
娶眞城
公元1719年
李氏
己亥二月初九日
生孝子。
孝子勁悍喜氣
不肯下人
嘗從隣老受書數卷。
去之。
沉浮閭里間。
欲以弓馬發跡
父母老。
奉養盡其心。
一日自外還。
不食
孝子問其故。
曰汝喜與人爭。
吾老懼辱及。
故欲不食而死也。
孝子叩頭謝。
不敢
折節恭謹
遊隣長家。
見授兒小學書。
愛親不敢惡於人。
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蹙然曰。
此誠人子不可不知之書也。
遂求冊子
註䟽手自繕寫
日夜看讀。
有疑處。
輒就質於人。
言行一欲依行之。
乙酉
父母回昏之日。
竭誠供具
以致客悅親。
數郡畢至。
常設堂上
時時自擊皷。
令弟歌舞
務以得親懽心。
丙戌
病劇
嘗糞祝天。
得安
丁亥
父病大瘇。
孝子日吮之得完。
三月
母以天年終。
孝子之如嬰兒
未殯。
勺水入口
斂葬一依家禮
旣葬之家後一麓。
朝夕悲號
定省于其大人而後及墓。
晝夜號哭
不脫絰帶
不就室曰。
吾親旣在外
吾何措身突室哉。
卽就殯側簷土上
藁草以度晝夜
祁寒盛暑
手足盡爲浮坼。
或有之者
則曰。
吾性耐寒暑。
且人死生不以此也。
日所食。
不過粟粥白鹽
柴削骨立
而猶手抄禮書
看讀不輟
妻子祭奠
不見其面。
己丑二月
家大人又卒。
孝子哭之猶前喪。
附身附棺。
誠愼無悔
合葬
其葬祭居喪
六年如一日。
滛潦溽濕。
風雪酷饕。
平人所不堪。
孝子常在藁上少懈
然無一日恙。
人以爲神明扶持也。
除喪
卹卹竆人無所歸。
忌日
公元1738年
如初喪。
絶食終日
已而卜人言。
改窆北麓
修治塋域
自執其勞。
祭祀
齋戒蠲潔
致誠致敬
如或見之。
國忌日。
行素
兄弟敎諸姪。
常欲曲盡其心。
不如其意。
自刻責。
如不欲生者。
待人接物
誠欵藹然
聞人親廚有闕。
竭力救助
見人可憐
解衣推食
不知其身之寒且飢也。
上下間。
忠厚懇惻
人信而愛之
翕然稱其孝順
有若以孝弟爲爲仁之本。
而曰本立道生
不信然歟。
孝子醴泉林氏
亦有至性
順孝如其心。
無子。
仲兄之子宅相後。
一日挈家入越峽。
告行於光庭。
光庭曰。
公常不欲離父母墳墓
何爲父母之邦也。
孝子固然
第吾自失兩親
忽忽無人世意。
忍之已六七年矣。
父母墓山雖在此。
歲可一省
若致存致愨。
父母神靈
豈違此視息間耶。
旣又自越峽移家湖西鎭川
每歲輒一至
已而孝子年老
不能故土
不見有年
孝子戊午二月二十四日
終于鎭川寓舍
享年八十。
某與孝子比隣而居
習知孝子生平
垂老相別
耳目所不及者不說。
略記其平日所見聞而知者
遺後人。
毋令沒其至行焉。
易眠金公行
公金氏。
諱柱宇
字萬古
號易眠
安東人
始祖宣平佐麗祖。
平甄氏難功。
三重壁上
太師
太師之後
爲衣大族
本朝
有諱係行大司諫
淸節顯。
號寶白堂
生諱克禮
生員
生諱世殷
敎授
生諱廷憲
進士
生諱夢虎。
折衝
公元1598年
僉樞
生公考諱中淸
受學趙月川先生
得聞陶山心法
易學寒岡,愚伏諸先生推重
號苟全
晩登甲科
官至承旨
安東太師寶白堂祠。
奉化苟全
公之妣曰永陽李氏
奉事承之女。
聾巖孝節公之兄孫。
公以萬曆戊戌二月二日生。
聦穎絶羣
五六歲時
屬文
知書大字
嘗竊入家圃。
木作字。
甚奇。
嘗觀漲命屬字。
卽應曰。
黃流半柴扉。
苟全公登山
春景曰。
山以乾坤父母
年年春到斑衣
半紅半白靑黃色。
何人織出織女機。
苟全公常奇之。
苟全公嘗出求竹種陶山書院
屬公書。
公羣遊失之。
簡書絶句曰。
陶山書院
葉葉猶帶先生風。
先生可仰可見
願分此君之數叢。
溪巖金公爲山長。
復書曰。
不得書。
見令兒詩。
千里駒也。
十四。
鄕試
十五。
司馬試。
名聲藉甚
一時諸公爭欲致之門。
西坰,五峯兩家媒俱至。
苟全公令公自擇
對曰。
豪貴非敵。
李淸名可依
遂許之。
六歲
母夫人
素貧
苟全公旅宦京師
資用不給
敝衣惡食
不以爲恥
及昏
欲借盛服於人。
不悅曰。
貧家安用華美
公淸直。
得敝布郞。
迺爲疵耶。
苟全公喜而從之。
李公夫人初見資幣簡素不善
遽告李公曰。
令公鄕士昏乎。
李公曰。
甚善。
此乃吾所以爲昏也。
及見公。
夫人喜甚
不覺顚倒
公旣登五峯之門。
日與洛下名勝遊。
刮磨爲文章。
詩酒還往
皆山碩,黃漫浪㦿,蔡湖洲裕後等七人及公。
爲飮仙八人
皆世所指賢。
峯家與西平宅隣。
仁廟潛邸
寵賞公深。
仁弘爾瞻當國
廢母之議起。
太學生偉卿等。
頤指張䟽議。
籠罩士流
公知其幾。
絜家南歸
時愚伏在鄕廬。
語人曰。
聞有太學凶䟽
金某來矣。
已而公歷拜。
愚伏甚喜。
乃曰。
吾待子久
於是杜門廢擧業。
從容庭下。
間遊諸老之門。
其隨苟全公星山治所
鄭寒岡先生
先生亦許以爲奇士也。
癸亥
仁廟改王。
甲子
魁庭試。
例授典籍
監察
歷禮兵曹佐郞
乙丑二月
正言
時以仁城事。
兩司合啓。
公不苟合
避嫌草。
直切
儕友皆力止之。
公曰。
不可怵禍附時議也。
尋單請辭
被遆乃已。
未幾
兵佐陞正郞
卽拜持平
七月
權貴人
出爲咸鏡都事
丙寅
以疾還。
大同察訪
不赴
丁卯正月
奴賊入寇
公以散班
扈分朝南下
愚伏,旅軒二先生時爲嶺南左右號召使。
體府以分朝號令
未及號召
而公嶺人
素諳物情
以公爲招討官。
屬旅軒公。
拜旅軒於安東
亂定。
東宮將向江都
徑赴公州。
迎鶴駕向江都
還朝
拜全羅都事
秩滿入。
兵正。
己巳
丁外艱
辛未服闋
以家變坐錮。
婦翁延川君。
五峯之嫡也。
家居楊根。
公亦愛斜川泉石。
從而家。
逍遙詩酒
丙子
起廢除機張縣監。
滿。
拜刑曹正郞
尋除萬頃縣令
未幾
以疾遆。
二縣皆有去思碑。
壬午
復刑正。
癸未
忠淸都事
甲申
除蔚珍縣令
到縣未一月而病。
五月二十四日
卒于治所
得年四十七。
公初降于奉化晩退之第。
旣歿異香滿室
家人之。
旣而訃至。
淑人李氏以喪歸葬于公州儒城正林坤向之原。
李氏延安大姓
五峯延陵府院君諱好閔之孫。
延川君諱景嚴之女。
二子三女
弘烈敎官
光烈縣監。
歸正李喜年,縣監黃錫,進士金翊商。
內外諸孫亦衆矣。
豪逸有氣岸。
容貌玉雪
風神炯然
議論英爽
音聲淸亮
所至傾人。
喜酒
倚酣忼慨
淸歌雅舞
或時吟詩擊節
引大巵。
談論今古
手畫紙爲大字草隷
得之者如拱璧
望公飄飄塵埃之外矣。
公之書法
妙絶一時
十三。
晉州石樓額。
一字一壁
乙丑
上命東宮大屛
四箴小學題辭
旣進。
賜奬甚喜。
仁廟知公
欲置之顯列
坐家變。
棲遲末班
未及收用而公卒。
悼惜云。
遺集若干卷藏于家。
公之葬。
延川君爲之誌。
略叙官次大槩。
而公平生
無能記者
今公亡已八十年。
公之玄孫春秋翰運欲追述遺事
以求銘於世之君子無及公者。
聞見日益疎。
迺謂光庭嶺中
有故遺聞
且令訪問纂次
光庭大父晩聞公與公有中表親。
少遊苟全門下
相與甚深。
王母金氏公仲生員公之長女
光庭先子早孤。
不逮家庭之訓。
而幼長外家
常侍生員公。
公平生頗詳。
金氏享年深。
時時語及公。
光庭得之耳聞最習。
嶺中長老往往猶傳說公。
辭之不得
則迺就延川之誌。
次其舊聞而最不忘。
參以得於人者。
編錄如右
以屬春秋君。
取舍爾。
生員申公行記
公元1743年
上舍退澗申公
厚德令望
重於嶺以南
隱淪
不見於世。
而敎獨行於家也。
一子克肖其訓。
世方以公之不做於時
天道在此子。
不幸年四十二。
纔成小名而卒
時退澗公在堂
世尤爲公悲。
福善之道無徵也。
君之孤龍起龍慶兄弟
以文學世其家。
不以光庭老洫無識
以退澗公之狀見屬。
且曰。
吾父志行
無以表見於世。
長者哀之。
光庭辭之固。
而其請益至。
遂不敢辭
君家世已具退澗公事中。
君諱重模。
字士範
明陵癸亥七月二十八日生。
幼有美質
擧止凡兒
五六歲。
侍宿羅浮公。
公索溺器
雖睡熟。
驚起
跪而進之。
羅浮以爲異。
七歲
受十九史。
初讀至燧人氏
問曰。
地皇氏以火德王
天下固有火矣。
此言始鑽燧何也。
退澗公奇警悟
自是不煩提誨。
文義古奧未易解者。
迎刃然。
過眼輒誦。
發語驚人
神童焉。
羅浮公之喪。
哀哭無異成人
累月食肉
人益奇之。
遊嬉
先公所藏綯絃桑弧
先公呵之。
自此雖瑣小物
必稟而用之。
先公性嚴
其敎之。
不以一子而少假。
惟恐父母之心。
視膳之餘。
講讀不怠
十二三。
通經百家語
文秇日進
儕流以不如也。
鄭相澔時知縣
先夫人爲表兄弟
見君奇之曰。
秀才
非老丘壑者。
宴會要君。
先公欲試君問大夫有請而往乎。
君跪曰。
公庭童子往來
先公喜曰。
而能如此
無憂矣。
丁亥
先公京師
夫人疾卒谻。
晝夜扶視湯餌。
不解衣月餘日。
先公歸。
夫人泣曰。
微而兒。
吾幾不見而矣。
夫人卒。
悲痛不自勝
朞年御酒肉。
不入私室
家人言語
先公已及不毁之年。
孺子慕。
君入視𩜾粥之節。
出則經紀襄具。
情與禮無缺也。
姊兄李君之烜。
葛庵先生之孫。
與君相與深。
戊子
病寓於君。
君邀醫視藥
盡其心而疾不瘳
君哀之甚。
棺衾窀穸之具。
自力辦。
且爲之緦曰。
同爨緦。
朋友緦。
吾於姊兄。
緦可矣。
李君大人密庵翁嘆曰。
庶幾無於禮而其禮中者。
泣謂其孫行遠曰。
舅氏之義。
不可忘也。
行遠幼孤
諸父夭折
君懼其不祥
卽挈致家。
敎之撫愛
加(一作如)己出。
泣語之曰。
使女有立
不負而翁而責塞矣。
行遠稍長。
道此語。
時時流涕
程文蚤詣。
旣累屈鄕擧
或有關節勉君者。
正色曰。
凡士决科
將以事君。
立身而先欺君乎。
已而連占大小兼兩試。
乙未
國子人賀。
君笑曰。
丈夫事業不在此。
戊戌
夫人彌留
皇皇飮泣
寢食俱廢
夜輒齋沐
祈天請代者數月。
當喪
絶而復甦
哀毁成疾。
須人轉側
而猶不廢晨昏朝夕之禮。
過先夫人寢處
嗚咽涕下。
三年如一日。
君素手足痿痺之疾。
及是而劇。
遂成沉痼
至於可救
當病値寒食節
曰。
吾病淹。
不拜墓久。
將扶一展
未至疾。
不可前。
乃嗚泣曰。
未死訣吾母。
而今不可得
天乎天乎。
甲辰二月二十一日
君卒。
臨歿。
神氣不變
先公在旁。
亟令煖粥進之。
奄奄就盡。
開目先公曰。
兒今爲不孝子
大人毋兒念。
二孤曰。
我死
公元1724年
者。
而勿傷吾父意也。
恬然而逝。
遠近聞者爲出涕
縣令不知君者。
爲廢衙曰。
賢士亡矣。
五月庚午
先公葬君于善山博谷枕甲之原。
從先兆也。
神采精粹明珠
炯然照人
志行端潔
勇於爲義。
怯於爲利
好善疾惡
出於天性
苟善矣。
疎賤
推許不及
不善
隣里
不與之接。
以此間有不悅君者。
卒乃悔服怨言
事先公四十年。
安其寢處
樂其心志
非甚病。
未嘗去側。
夫人疾。
庸醫下藥
及喪。
終身不復對其人。
生朝家設酒食
嗚咽曰。
吾今知古人當倍悲痛之語。
爲甚不忍下咽也。
伯姊早寡
閔其貧甚。
使之就食近地
畫生事。
痼病中。
遇一佳味
必附便以饋。
未附
亦不入口
家居
男女之別。
姊妹
非居父母之側。
不與並坐
常戒子弟曰。
禮。
不同席不共食
男女之別嚴矣。
以爲訓。
婢僕
威而恕。
嘗見一女奴偸。
徐曰。
使女爲此
吾之過也。
不問其所偸。
偸者感伏。
戒其同輩曰。
若曹愼毋欺賢主公也。
家居
不及貨財
毫毛私貯
身沒。
只有弊篋。
古先墨蹟而已
見子弟語及泉布
正色曰。
王衍不過淸談一流
平生不言錢
若輩聖賢書。
不知謀利之爲可恥也。
女奴拾一銀環
進之小女
亟還之曰。
非其義。
一介不可取也。
平居
不喜紛華
服食
不過布衣草屨
糲飯菜羹
家人或以紬衣粱肉奉者。
輒曰。
老親
心安乎。
不復進也。
喜酒
晩年
不復及醉。
居第傍。
孤松特立
愛之
佳辰令節
必携一二冠童。
從容觴咏
北有
巖石奇者名陶唐
命酒遊賞
自號陶厓散人
酷好陶靖節歸去來辭諸葛武侯出師表曰。
天地間
不可無此等文字
時令兒輩諷誦一過
想象人心事。
不喜流俗俯仰
不肯顯者交懽
所與往還
不過憔悴閭巷間人
然人之見君者。
無不愛悅欣慕
洪舍人萬遇適責南海上。
歸路見君。
深器之曰。
來南
始得申某上舍一子
不少矣。
君平居簡默。
無所猷爲
兢兢孝友詩禮之訓
慕古淸節高行之士。
常自砥礪激昂
一言一行
必欲追法前人
家有藏書萬卷
優游其間
歷代史東國典故。
貫穿無不通。
句語事跡之出於稗家小記者
歷歷如在目前
善談論文章。
客至。
抵掌古今
剖析肯綮
能說到人不能說者。
以爲秦漢以來
太史公韓昌黎柳柳州大家
自少用力
必以數家爲準。
自宋已下不數也。
嘗遊密庵之門。
君子爲己之方。
密庵甚奇許之。
且曰。
申某眞文章家手段
加以歲月之功。
未易量也。
爲文
精深簡奧
不作世俗語。
先進之評。
未嘗不以古文期之也。
中歲喜讀朱子書。
疾病羸悴
不堪其苦。
而猶日披閱不倦
龍起讀之曰。
斯學指南也。
而能熟讀精思
心與理會
進德修業之基。
未必舍此而他求也。
淸通豈弟
篤於親親
謹於喪祭
爲學
以孝悌爲本。
而恥以崖岸詭矯之行。
取名於世。
世間利害得失
一無所入於其中
自少名譽藉甚
無不期以大展
疾病沉綿八九年。
無意進取
日聚村秀子弟
講習前言
往行自娛
君娶鐵城李氏
憲公之後
正郞後榮之女。
觀察使李公溟翼之外孫。
正郞簡重
不苟訾譽於人。
而於君必起敬
許以遠器也。
君有二男二女
男卽龍起龍慶
女長適士人李䅲。
一男一女而寡。
未笄而夭。
龍起時無子女
龍慶一男一女幼。
不喜著述
間作
不用藁。
只有詩文若干云。
光庭僻居固陋
與君交臂而失之。
未曾文墨之雅。
而從知友間。
聞其推詡宿矣。
而今平生之友俱閴然
一時所嚮往。
志業可爲當世任。
爲後世範者。
蹇滯不偶
不得天年
運氣不幸
有如此者
而世且無微顯闡幽君子揄揚德美而垂諸久遠者。
光庭何足道。
二君至誠之請。
不能無動。
敢依其家錄而稍櫽括如此
秉筆君子不以無足取而加采擇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