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x 页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行状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65H 页
赠嘉善大夫礼曹参判。行通政大夫咸平县监。不求堂金公行状。
金氏皆王者后。其贯义城者。出自罗敬顺王。王子锡封义城君。子孙遂为义城人。君后数世。詹事龙庇有功德于民。民至今祀之。代有簪组。高丽末。左司尹台权死金镛之乱。我 朝。知承文院事汉启。历事 世宗文宗端宗光庙朝。休官以卒。于公间五世矣。高祖万钦成均生员。曾大父鹓济用监判官。大父亨胤折冲佥枢。考讳克继。义禁府都事。娶平山申氏通仕郎永命之女。以万历丙午十一月廿一日生公。公讳迬。字汝定。号不求堂。幼状貌异常。为大父所奇爱。性聪悟。试授一字。辄推知他字。出惊人语。八九岁。已为诗。十一岁。作读史赋九十馀句。末乃以亲贤远奸辟异端尊圣教。为人君之监戒。识者异之。辛酉。丁都事公忧。甫成童。能以礼居丧。奉母夫人。教养幼弟。为宗族所称诵。弱冠。游郡学。所肄时文。常为侪流首。丁卯。有奴寇。张旅轩先生为岭南号召使。张公汝翰为醴泉郡将。召公掌书记。事平。从旅轩。与闻旨诀。自是虽从事俗学。而知内外之分。平居。必晨兴栉盥。正冠危坐。终日对案。无倦疲容。癸酉。中司马。游泮宫。诸生多敬重公。丙子冬。奴骑卒至。 大驾幸南汉。时公在泮。徒步从之。及至山城。门闭不得入。遂南归。倡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65L 页
起义旅。同诸将行军至汉院。 上已出城。痛哭而归。戊寅。奴酋将内侵。徵兵于我。时 天朝州郡多陷贼。我经乱兵罢。无以拒。朝议汹惧。将听彼所为。公奋然率馆儒上疏争之以伦纪不可犯。 神皇之恩不可忘。一国臣子不可陷为夷狄禽兽。 上愧叹下哀痛批。己卯。释褐补太学官。翼年冬。郑命寿承奴酋指。推索本国斥和人。清阴金相公当行。公亦在遣中。朝议以儒生疏。不可指名以送。公得免而忼慨。尚庶几 皇朝之复振而胡虏平。作平戎颂以见意。辛巳。遭申夫人忧。居丧一如前。服阕。以太学官兼军资监参奉。公议将拟荐史局。而有惎间之者。遂出为金泉道察访。公不为官微。尽心奉公。以诚驭下。为教条。晓以亲上之义。驿旧无籴。遇饥。卒四散出。公割己俸。为荒岁储。春秋散敛。驿赖之。流逋还集。刻石追思。丙戌。升典籍。冬。移司宪府监察。丁亥。分兵曹佐郎。戊子。由兵曹出知茂长县。县兵燹之后。无官廨。公首创客馆。治衙舍凡数百架。不烦民力。抚民以仁惠。驭吏宽猛相济。吏不敢欺。民乐其业。百弊俱举。政成为一路最。廉使上闻。 赐表里一袭。水臬褒启。加 赐马。辛卯春弃归。民截路攀镫。使不得去。既归。民刻石颂公德。壬辰。除刑曹佐郎。兼春秋馆记事官。预修 仁庙实录。既已。除延安县监。延号难治。公为政如治茂。民亦刻石歌诵。癸巳秋弃归。甲午。付西枢。时灾异屡见。 上下旨求言。公上疏陈弊言召灾之弊三。曰朋党也奢侈也胥吏也。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66H 页
言所以弭灾者八。曰正心。曰经学。曰立纪纲。曰崇节义。曰得人。曰安民。曰纳谏。曰脩武备。 上优批曰。缕缕数千言。无非爱君忧国之忠。继之以格言至论。予用嘉叹云。乙未。由西枢知梁山郡事。治如延茂。一境歌之。丁酉秋。因兵臬褒启。 赐表里。九月递归。戊戌冬。拜礼曹正郎。己亥。转成均馆直讲。五月。 孝庙升遐。差国葬都监郎厅。累拟掌令。寻除忠清道都事。庚子九月。以试院事。就理谪海南。壬寅。赦还。丁未。叙拜西枢。补延曙丞。戊申。还直讲。己酉。转礼正。庚戌。知咸平县。明年辛亥。八路大饥。湖南尤甚。公尽心抚摩。流逋四集。赈哺有方。多全活者。盗起啸聚日盛。公布以威惠。落其爪距。奸丑骇散。阖境按堵。 上闻之。特加堂上阶以褒异。冬罢归。壬子。拜五卫将。转佥知中枢府事。癸丑。乘舟南归。甲寅。 显庙宾天。公赴临。乙卯。复除五卫将。公已年薄休致。即谢病归。自是绝意世事。优游丘园。教诲儿孙。乐以忘忧者五六年。辛酉正月。公寝疾。值慈夫人讳日。自力将事。子弟请止。公曰。自省气力。今后与祭无日。岂可以病为解。既行事。疾转谻。顾从孙斗龄曰。汝辈年少。吾死勿惊动。终事纵纵焉可也。恬然而逝。享年七十六。用其年四月某日。葬公丰基郡双岳右麓。实枕坎原。其冬。用三子尔枢原从劳。 赠公礼曹参判。公天禀高。器局峻整。望之俨然。若不可犯。而即之温然色笑。可亲。性勤笃。早丧所怙。而能刻意文学。以至成立。自少至老。非疾病公事。未尝去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66L 页
书。坐卧必随。其所雅业。惟六经子史及伊闽性理家言。其他异端稗家之说。不过之目也。平居日蚤起。整襟端坐。动止有法。训诲后进。不厌不倦。教劝子弟。必以礼义。常先之以经书。使之熟复精思。讲究义理。而不汲汲于科第。为文词。操笔立书。不事藻饰。而诗亦出于性情。有天然之趣。性孝友。每以禄不逮养。为终身之痛。遇父母讳日。悲泣不已。追远之诚。老而不衰。当祭。前期斋素。致诚致悫。正朝朔望。必参家庙。累处先茔。俱立石置田。为久远规。时节省扫。不以筋力之倦。必用其情。恫二弟夭没。收养孤幼。劝课经业。昏嫁不失时。宗族贫者。竭力周恤。各得其欢心。宽厚有容。平居无疾言遽色。接人之际。诚意盈缶。虽幼少必致礼。驭童仆。亦不施箠挞。一家之内蔼然情至。性俭约。衣取蔽体。食取充饥。锦绮珍异之养。未尝近身。性谦退。耻以自衒。筮仕四十年。一不迹贵近之门。当朝论歧裂。趋附为贤。而未尝枉己徇人。公妇家在畿内。公时处洛中。而常杜门自守。绝口非是。故不为当路所推挽。低佪郎僚。累出在外。不得一厕迹清显。人以公为诎。而公不以介诸意。其治民平恕。一以至诚。兴利除害。若不及。务尽其职之所当为。而不求人之知。在所事治。去后常见思。公再娶。前夫人顺天金氏。佥枢之女。生一男尔梴。后夫人宗姓。郡守光辅之女。生四男二女。男尔楷,尔枢长湍防御使,尔标,尔甲生员。女适士人权晊,庆必会。尔梴一男大龄。一女韩明勖。尔楷无子。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67H 页
以百龄后。一女李万敷参奉。尔枢一男锡龄。一女吴尚钦进士。尔标三男。百龄,得龄,极龄前黄海道都事。三女权德,权凤文,蔡游莲。尔甲三男。奎龄,梦龄,翼龄。三女李之凤,李允馝,黄尚璍。权晊一子夭。庆必会六男。春,簪,普,晋,著,温。女权九经,生员李▼(永/日)。公又有侧室子尔陆。女著作李润霖,生员黄栎。次某某。内外孙曾凡若干人。呜呼。公弱冠。已从事义陈。遇难。奋义倡旅。虽未及成敌忾之志。而气义已伟然。及清人之徵兵也。举朝胁息。无一人枝梧。敢言其不可。而公奋不顾身。率多士。独明其伦义。要使不坠于地。虽不能见采。而增气士林。有辞于天下。一时之有心胆者。谁不耸动想公之风声。而唯其伉伉守高。不肯屈首取人喉下气。用是蹇滞。登第之后。常挤之闲散之局。使公平日之所抱负者。不得一措手于可为之地。以行其所学。而一二经纶。仅见诸治郡之时。所至有声绩。为民追思而已。然读公上 孝庙疏。可知也。足以想公之所蕴蓄者不浅浅也。用舍进退。常在乎人。当世不能蒙其泽。而为后人之所慨惜。自古而然。独何恨于公哉。光庭生也后。不获遂扫门之役。而尝闻公与大父晚闻公同年进士。以气义相许。其契甚密。日。公之孙都事君袖公家状。属光庭有所叙述。光庭老无识。不足以当传信之责。而顾惟世谊。有不可推诿者。疾病之暇。辄加檃括。谨编次如右。以备秉笔者采择。其亦不自知也已。谨状。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67L 页
龙浦李公行状
公讳潍。字巨源。其先骊州人。骊之李为世大姓。丽季。文节公行号骑牛子。掌文衡名盛。至今号骑牛子。其子逖入我 朝。为艺文馆直提学。生讳孜。馆甥于让宁大君。官中枢院副使。至孙讳师弼。燕山世。辟地凝川。生内翰讳迨。疾于权臣。退居月渊上。号月渊主人。至孙讳润寿。 赠汉城府右尹。西厓柳文忠公之妹婿。方幼。养于龙宫姑母白氏之家。因家龙宫之武夷村。生四子。伯讳伯明。叔讳炯。生员。季讳焕。号湖忧。以文学行义荐。除 王子师傅 穆陵参奉。无子。子伯公之子讳长发。生讳鈜。又无子。以公之考讳之泰后。即生员公之曾孙。讳长吉之孙。讳万元之子。恬静仁厚。无疾言遽色。为县长者。娶月城李氏。士人秉一之女。校理光胤之玄孙。以 崇陵己酉四月廿五日。生公于醴泉柳田之第。公母家也。降之夕。先公梦鸣鸟入室。锡小字曰凤翼。幼端洁。资性清粹。不随儿嬉游。见长者。必下阶拱手。既入学。不待提劝。日勤诵读。虽同队弄嬉于侧。若无睹也。学于寝郎全公五福。课业日进。文词骤长。全公亟称之。而公不自足。十六岁。闻李懒隐先生聚徒讲学。负笈从之。受小学书。始知古人为学次第。慨然有向上之志。作箴自警。公伯父贻书懒翁。要做公车业。懒翁谓此子资地近道。何必区区科臼间。辛未。中生员试。上庠。以先公命。治经业。非其志也。治经。不循学究。探赜蕴奥。好看易小注。目为生疾。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68H 页
壬午释褐。选补槐院。旋被驳。前公就讲时适夜。音义洞亮。帐中皆击节。而帐外台官谓此经生非止经业帐中。其亦知之。若阳浮慕者。而卒妒媢。公之被驳。实台官有力云。洪学士重休为公伸理。而公自喜得闲究业也。日取经书伊洛家言性理诸书。杜门玩索。至忘寝食者三四年。乙酉。徐相宗泰于 筵前。奏某于四馆无所属。请令铨曹除承文窠督邮。为出六阶。于是公除金泉道察访。载书赴任。虽公务倥偬。而不废程课。凡驿奴婢贡钱。一切裁减。而以其钱补给马直。修治公廨之当改缮者。而一不以私用。一年之间。廪廥充溢。丙戌。为廉使所诬启罢归。装惟载书一马。己丑。除獒树道察访。或以为非承文窠。公曰。国家官爵。非可择。且为养不择禄。遂赴。罢前官之改纪招怨者。率由旧。驿人便之。间从邻士之有问学者。讲劘不辍。壬辰二月。例升成均馆典籍。四月。由归视亲疾。十月。丁先公忧。甲午服阕。乙未春。除金井道察访。驿道凋弊。重以札荒。裁省贡钱。公无峙馀。而抚摩哺恤。凋瘵苏息。蔡学士彭胤居寓稍近。读书之暇。吟哦相得。丁酉将还。 大驾幸温泉。调驲祗候。夙夜驱驰。颜色为之黧黑。讫事始归。驿人立石颂之。己亥。丁内艰。壬寅服阕。自此五六年。家居求志。季子䅲端敏好学。公绝奇爱。若庶几焉者。而卒早夭。公甚惜之谓嗜学不复见如䅲者。而亦以理遣。不至伤生。戊申春。除礼曹佐郎。时湖孽搆逆。岭路梗塞。而公以 国有难。强疾而行。艰关达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68L 页
京城入谢。翼日。有正言之拟。四月。升本曹正郎。八月。除平安道都事。以病辞归。十月。淑人朴氏卒。己酉九月。升通训大夫。除高山道察访。公无意远赴。而以前秋辞关西之命。今又辞关北。非分义所安。强起赴之。时北路饥。故例新官。点阅驿人。马阙钱至千馀缗。公悉以丐之。请于方伯。得帖文及籴。竭心赈餔。驿人赖之。高山当北路冲。勾察北路守令将领往来法不法。又例兼七邑教养官。前为丞者莫或致意。公以为人才不可以遐迩而限其丰啬。任其责者。当尽其职。为文备陈为学之方。告谕七邑士子。七邑士子咸奋谓前时教官鄙夷我。待我以蠢蠢。乃今教官以士君子之道迪我。曷敢不自勖。间有数三士子持心经大学请教者。翌年秋。以病辞归。时本县守朴弼基有意学教。属公以训迪之任。公为著会讲定式。朔望集诸生于校院。讲论经旨。又以讲课之际。诸生不可无供亿费。议除三江别储。为永久计。适乡议不一而罢。癸丑冬。以司宪府掌令召。时公病痢数月。以病辞。不 允。再召。公扶病就道。至闻庆。再疏乞解。兼陈天灾民饥闾阎困苦状。剀切数百言。继之以收人心之本。在于疾敬德。此则非臣之愚所可揄扬其万一。惟有文纯公李某所进圣学十图在。倘于清閒之间。深加潜玩体认之功。则其于涵养进德之地。必有以神融意会。而为立大本行达道之枢要矣。又言 殿下圣质英明。卓越百王。日开经筵。频接儒臣。其于道问学之工。可谓至矣。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69H 页
然窃瞷于政令注措之间。疏畅光明。慈详和易底气象较多。沉潜缜密。严重允塞底气象较少。恐于大德敦化上。有些欠阙。故敢以立大本之说献焉。山岳高厚而宝藏兴焉。河海深广而货财殖焉。源本广厚则其收功也远。伏愿 殿下加勉焉。辛酉春。又以前职召。历陈老病难进之状。呈政院。出给。公再疏。拟以补君德之意附闻。而闻因事递。不果上。夏。公宿疾复剧。涉冬弥留。壬戌春。有东宫嘉礼。 上以侍从臣不参陈贺。 命推。公未及知。后闻其蒙赦。蹙然曰。早知 上意如此。虽死于道路。何敢晏然私室乎。其畏义伸分之意如此。公于枕席沉淹中。犹娓娓学问工程。乃曰。久病无他念。惟䌷绎旧学。了了可记。又语族人曰。吾平生不喜侈张。日后文字间。无为过实之语。丧具视家豫庀。命从子䆄书遗诫。翌朝。起整衣曰。吾其殆矣。命妇女就诀。即还之。属叔弟治丧如礼。正枕席卧。至夜深属纩。精神不乱。公年七十四。以六月廿八日亥时卒。以其年十一月十七日壬申。葬于尚州凤林山亥向之原。从先兆也。公天资酝藉。操履方严。动遵绳墨。口无择言。自少从懒翁学。致力于本分上。懒翁知公可与适道。教诏诱掖。尽其心腑。公受其垆鞴。往来周旋数十年。尝以小册子。劄记古人为己用功切要之训。朝夕潜心。名曰晴窗敬览。洛闽诸先生言。未尝一日离手。出入常贮心经近,思录两书于箧以随。如闻先生长者为一代所宗仰者。必就而考德。李葛庵,孤山二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69L 页
先生之门。屡次执贽。甲戌。自泮归。枉道谒丁徵君先生。其得之言论风旨者多矣。所与游。亦皆一时经学之士。与之刮磨道义。敬以相接。虽以家庭之命。间习时文取科第。而仕进之念常轻。得閒。即专心进修。常以晦庵书。为平生家计。晚年。又专精中庸。反复讲究。或有疑晦。必资之质问。而至会心处。辄欣然忘食。或劄以记之。尝曰。中庸三十三章。若散无统纪。而久读深味。脉络贯通。条理接续。只是一件文字。又曰。读书贵精。苟于一经得力。他经自可迎刃而解。又曰。知而行之为贵。知而不能行。知不足尚也。尝有句云。登山不困徐徐步。漏器尚盈续续斟。会小来来涵巨渎。从卑积积屹崇岑。又揭一绝于壁云。虚灵腔里主人翁。敬怠才分判吉凶。毋曰幽微容隐恶。皇天临赫鉴民衷。又以乐记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则易慢之心入之矣数十字。揭壁以自省。公之平日用工。可知矣。其为政于家也。事父母。洞洞属属。安其心意。便其居处。饮食适其滋味。其居官。如得异味。必送致亲厨。不致不口也。亲癠。常思鲋鱼。公诚发于梦。卒获鲋。先公有风火之證。晚益沉痼。公常侍侧。尽其调养之方。壬辰秋。病日弥。常置小锅于垆。所进药饵粥饮。与二弟手自烹胹。便旋之际。左右扶将。嗅其甜苦。日夜不解衣盥栉。不交睫者四五朔而丁忧。一夜之间。鬓毛尽易。哭擗柴立。若不可支。而含襚之节。必自视中于礼。葬山在六十里外。主岳高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0H 页
可远望。返堂之后。必月一省。而每日上食。必陟家后阜。瞻望方皇久而后反。至于终身。凡其丧葬祭。视晦庵礼。参以琼山仪节。又博取先儒礼论。抄为一书。以便考览。三年不入中门。朝夕惟省候大夫人。大夫人有不安节。必身执匙箸进膳。枕簟身自展襡。及丧。年已耆艾。悲毁尽制如前丧。其祭祀。必先峙祭具。致其圭腆。刀俎之馀。毋令亵污。蔬果鱼肉之品。参酌古今。秩秩如式。斋日。洁素凝心致悫。将事。齐庄肃穆。勿勿乎其欲飨之也。友爱笃至。不欲一日相离及其丧威。伤痛过常。抚养孤侄。无间己子。闺门之内。恩义交洽。妇女童幼无不诚服。而内外斩斩。非有事。嫂叔不相见。教子弟以义方。凡牟利害义之事。不使之萌于心。而戏媟侮慢之习。不得设诸身体。若其有过。微示气色。不改而后责之。金井时。一家赴举生。因公子弟。欲印纸为照讫者。公呵曰。假他印而欺四馆。是先欺心。其不至于欺君而卖国者几希矣。驭童使。亦不厉声诟骂。叫唤数次。声不加初。其在宗族。亲爱敦睦。无间远近。而于贫穷无依者。尤加矜恤。收其幼少者而教育之。一家子弟或有不循义理者。必召而晓譬之。病革之际。眷眷以式好无犹毋犯世患之意。勉诫族人。处于乡党。谨厚敬忠。逊友悌长。自少至老。未尝有失。黉舍聚集。谐笑满座。而敛容端默。或潜心看书。于事之是非。无甚可否。而至义利界分。一剑两段。人不能挠。喜称人之善而耻言其过。未尝随人为毁誉。其居官。执法不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0L 页
挠。视官事如家治事。必欲完固为久远图。而自处则常若朝夕罢归者。凡流来沿袭之弊。或有欺人罔上之为者。一切变更之。器用货贿。当属重记者。一不称贷支用。在金泉由还。夫人请贷公使馀钱。公以为公钱不合私用。不许。或言贡钱之不犯私用。无乃过乎。公曰。国典无邮官私用之文。无其文而取以自肥。不几于窃国财者耶。其待僚长。极其恭。抚吏卒。如或伤之。凡为政。多有宽恕。而吏不敢欺。人得其所。四典邮官。不扰而治。黄君沉谪北关。归道过高山。见公碑。问之驿人。驿人。曰始公之至。粥粥若无能。至于期月。则不烦不扰。事事井井有条理。散者集。病者苏。微我侯。驿道其莽然墟矣。语之戚然。若不能一日忘者云。公中第四十馀年。未曾致身朝端。而忠爱之心。不以退居而有间。闻一政令之善。则喜形于言。一举措之失。则忧见于色。晚年柏府之命。公已老病。不能趋肃。而目见守令之贪污生民之困苦。愀然曰。吾欲以如此之状。达诸 黈纩之下。而病为之沮。是可叹也。性恬于名利。不喜芬华。无事。不入官府。家食之日。未尝贻书于洛中素相知者曰。吾不欲以姓名达之时人眼目也。李左相台佐及其子宗城。因公事见公。其后台官之荐。皆出李公父子。公恨曰。不见前头秉铨之人。是吾素志。而迫于公故。不免破戒。乃有此升擢。可愧也。严于自治。凡辞受取与。一毫不放过。自少时有过。随事劄记。常目自惩。常曰。吾平日觉其非。不敢再蹈。少日酒户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1H 页
甚宽。尝因岁时过饮至醉。被先公诃责。即终身节饮。饮不过一酌。居泮会食。婢子满前。无不属目者。而公独若无睹。家居。晨兴盥栉。展拜家庙。退对几案。端坐终日。或劝课儿童。或摄杖屦。出门逍遥。抚松餐菊。悠然遐眺。高山归。手书靖节归来辞以见志。左右书籍。簟席枕几。秩秩齐整。尝曰。人生一日在世。则有一日之责。朝昼所为一动一静。辄劄记。几案间。不留杂书。惟讲究经旨。存养体验。不知老之将至。而日用事为之间。未尝为崖岸崭绝之行。存乎身心者。庄敬简重。发诸言语者。忠实和畅。爱亲敬长。不以耆艾而或怠。忠君忧国。不以闲居而少弛。尊德乐义。不以病倦而少懈。默默加工。谦谦自牧。虽在衰晚之日。有所疑。亦质诸人。而泛然酬应。未尝以这边事。及对平生心契可与语。开怀倾倒。亹亹忘倦。后生辈或有质业者。反复开示。其教蒙学。正其音读。详说文义。使之易晓。若其志趣可尚者。则必欲奖励而成就之。于东方先儒文字。虽无不遍看。而于退陶先生文集。尤加敬信。尝抄录论学书札数十篇。为初学柯则。而其论奥义处。欲续成一书而未及编。凡为文字。惟取理到。不事雕饰。立草之际。未尝涉笔搆思。人有来请传后文字。辄辞谢。罕有应者。又不喜与人酬唱诗律。以故平生所著述无多。有遗文若干卷藏于家。公不别号。尝以拙修名斋。手书渊渊斋闇章室。揭东西壁。槩取其义。为用工之地。非以是为号也。公夫人密阳朴氏。处士廷元之女。龙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1L 页
岩先生云之五世孙。端恭贞淑。事舅姑奉宾祭。克诚克敬。配君子无违德。公出入。必拜送迎。公诸生时读书在外。夫人竭力资具。公之成就。实赖内助云。生三男二女。男长穥。次稠出后于人。次䅲。女长适姜晚。次适李世辅。穥娶学生黄钟度女。无子。以稠子辉新后。稠娶生员许鋧女。生二男二女。男长辉大。次即辉新。女长适张祉祖。次未行。䅲娶生员申重模女。生一男一女。男辉羽。女适金甲东。姜晚无后。有所后子幼。李世辅有四男二女。男龟龄,龟洛。二幼。女适某人。次金宗石。呜呼。公清忠恺悌。志意端确。介不绝俗。和而不流。自少受贤师指南。知内外之分。孜孜向上。至老不怠。迹其平生所树立。其不合于古者几希。使之处经筵。必有论思开导之益。立台阁。必有格非当道之休。其出而牧民。亦可以敦伦正俗。而饥寒之民。免于推剥之水火矣。惟其立志坚固。深于韬晦。避权势如怯夫。故不为当路者所汲引。栖遑于残邮弊道之间。而世莫得以知公之所抱负如此也。壁立颓波之中。日履绳墨之地。从容乎彝伦日用之则。而道行于妻子。德孚于乡闾而信及乎朋友。吾夫子所谓不可夺志者。所论君子之强而四发叹者。公庶几乎能体之矣。光庭齿肩随于公而孤陋。其所游从不过逆旅纷匆之中。而未曾从容兰室以袭薰。以消鄙吝。辄怅怅焉自失。而公已且不待矣。乃者公之孤穥氏录公遗事。谬责以传信之状。光庭不独非其人。老病昏谬。前后遗忘。虽欲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2H 页
杜撰而不可得。第就而读之。又以见志学之笃修行之实。平日之所未悉者。益叹吾不见幸于天而悼九原之难作。又嗣子君忠信敦悫。有公之典刑。其所手录。核而实。谨而不尽。有可以徵信者。乃于疾病之暇。就元藁随力整顿。编次如右。虽其精力不能统摄要领。而秉笔者垂恕亮采焉。或可以得公之万一矣。谨状。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唐城府院君。行通政大夫守全罗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全州府尹凤溪洪公行状。
公讳世恭。字仲安。号凤溪。唐城人。其先出自中州。唐贞观中。公始祖奉命来教东土。即八学士之一。自罗讫丽代。有名人累公累卿。我 朝。文景公吉旼佐 太祖。策开国勋。封南阳君。卒官户曹判书。子汝方吏曹判书。袭封。谥文良。以 仁粹王后外祖。 赠右议政。是生判敦宁府事江宁君元用。谥章简公。章简生通政府使性纲。府使生通政牧使若衷。是为公高祖。曾大父讳继福。县令。 赠左通礼。大父讳俊卿。护军。 赠左承旨。考讳辅。郡守。 赠户曹参判江宁君。三代 貤恩。皆以公贵故。后录公原从功。参判公加 赠议政府左赞成。妣全州柳氏。内资寺判官毂之女。 赠贞敬夫人。嘉靖辛丑十一月七日。公生于莲坊赐第。幼颖悟绝人。不妄言笑。有远大气。中隆庆丁卯生员。万历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2L 页
癸酉。明经登第。补承文院正字。例升典籍。转司宪府监察,户刑曹佐郎拜司谏院正言,司宪府持平刺举无所避以书状官赴京使事办既复 命出为黄海道都事,海运判官。入为正郎刑曹。移成均馆直讲。出丞大同。以佥正还。寻除平壤庶尹。作演武亭。以时简练。为不虞备。治尚严明。吏民皆畏爱之。以奉常正。还出为庆尚道巡检御史。纠察能否。不饶势利亲旧。州部肃然。辛卯。进阶通政。出为江界府使。明年四月。倭大举入寇。 上去邠。时郑寅城君澈谪在江界。驾次开城。下书召。令护 王子。寅城欲行。公止之曰公名在禁府。无移文而先发。非典故也。及闻 上至平壤。乃许之行。寅城诣行在奏之。人皆曰。危乱之际。能行行守旧常如此。于是朝廷以公材果可用。以户曹参议召。移拜同副承旨。六月。转右副。承 命往宁边还。又拜户议。左相尹公斗寿白 上曰。已请兵上国。天兵接济之策。不可不先讲究。 上问谁可。尹公以公对。乃拜公调度使。管粮饷。公即应命。巡关西列邑。募兵食。至义州候史游击。祖总兵使从事官沈友胜随。史游击至良策留数日。公从祖总兵会史游击良策。二将待 车驾不发。 上次良策见二将。公迎驾谒道左。因左相言即发巡。七月。调熙,云,博,宁,价五郡谷三百六十九石。到安州。柳文忠公成龙以闻 行朝。时公伤暑泄。力疾驰晨夜。到泰川。疾转谻。留七日。备局谓公缓。请降资。柳文忠公言公不可递。仍令催运粮饷。既复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3H 页
命。复公资。除户议。翼日。除平安道巡察使。 命巡视山城当把截处。十月。承 命试射于孟山,宁远两郡。禀 旨赐第。遍行列邑。募兵调食十二月。启 行宫。分朝申都体察元帅等营请起复募财。得米豆六千七百三十馀石。癸巳正月。递付上护军。时天兵复平壤。馀贼悉南遁。而清正尚据关北。命公巡察咸镜道。倡帅将兵。歼遏徂旅。公与天将冯仲缨,金湘等。相机应变以捣贼。贼悉走。与二将还关西。三月。复命于肃宁府。时 上为见李提督如松。幸肃宁也。已复命。还关北。巡行列邑。赈哺饥民。令安集。诸负犯在囚者。率平反。傅之生议。至决狱。竟夕不怡。北路沦于寇。城堡残毁。器械无存者。公以本道邻北虏。藩胡数寇掠。倭寇虽退。而不可一日无兵。启诸朝。请急急措兵器。又言乱时守宰率鸟兽窜。独端川郡守姜澯不出郡。纠合义旅。多斩获功。庆源府使吴应台坚守城。及贼大至。知不可为。北向痛哭而去。有恤民祛弊之政。庆兴卒金匡国为胡所掠。不屈而死。请加旌褒。为绝塞劝。且奏文川守贪虐不法状。罢之。咸兴以南七邑饥馑。而安边郡札疠。请权停逋欠之在民者。三水郡人户仅百馀。前年被胡掠去者七十馀口。请捐财赎还。其南北道附贼伏法人妻孥。有已配有未配。罪同罚异非法。请徙当配者三水郡。兼可以实边。而道内校生之有军功。为内禁卫兼司仆者。不愿以儒业隶军簿。请别为论赏。驿路之凋弊。由于帅臣褊裨来往者。凭藉赍启。恣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3L 页
意责骑。今贼已去。除紧急公事外。请一切禁不得私骑。奏皆可。一路喜跃如更生焉。六月。除全州府尹。全刳于兵。荐以饥馑。公私赤立。公尽心拊摩。不苛不烦。民获苏醒。前公廉岭南。论罢一守宰。及是其子廉本道。欲捃摭公不得。以治理闻。甲午五月。 上以公声绩茂著。升拜本道观察使兼府尹。前此湖南伯率一瓜而递。及是兼府尹 命。再其瓜。特旨也。秋又大饥。人相食。土贼蜂起。金希,李福,姜大水等据南界。与庆尚右道贼高波,朴佥同等互为党援。出没剽略。官军屡北。贼张甚。窃据回文山。掠美女财货牛马。徒众日益多。公密关发八郡兵。指授方略。烧山刊木。四面杀。入贼溃走长城。官军追击大破之。贼势蹙。奔还旧巢。为官军所邀击。希等伏诛。馀党悉平。公之力也。十月。会体察使李公元翼,巡察使权公慄于南原计事。十二月。又至南原。杖递边士贞。以本府判官金骝。兼管蛟龙山城守御使。乙未。天朝封秀吉为日本王。议讲和罢兵。四月。天使李宗诚,杨方亨奉使日本。路出本道。公巡视沿道列邑。饬治道路。办供具。其险不可行者。役僧夫缮筑。还至砺山。迎副使。与接伴使李公恒福送至咸阳。又迎上使。随到南原。时本路被兵。不如他道之甚。大小使行。皆径由是路。刘都督綎方住兵南原。两使所带人马仅数千。后先至。动留五六朔。其他天将及本国使命冠盖相属。送迎烦费。岁以大万计。年比不登。为守者无所取资。尽索之民户。间亦有乘时侵渔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4H 页
者。民鸟骇鱼烂。十室九空。云峰,任实,砺山,南原,全州为孔道。官奴吏胥散亡殆尽。公禀于 朝。添给各司奴婢。又令内地各邑。分属五邑之站。刷马人夫。支费杂色。量宜分配。以均其力。郡邑仓储。诸义兵镇将任自取用。转输之际。因缘奸蠹。耗失半之。地部改颁斗斛。率大于旧。并行催督。欠缩者多。公状论新旧量不侔。不可不比较相称。而簿书既失。流亡绝户。转徵逋欠。贻害馀存。乞一切蠲放。以示旷荡之典。其岁久逋欠之在民者。或全减。或三之二。各司奴婢之贡绵布不入者。以米代输。以纾其力。其馀疵政弊法之为民害者。竭诚咨访报罢。不终日。民皆鼓舞。湖南多水耕。移耨不及时。屡召凶歉。公教民什佰为耦。树旗歌鼓以劝之。耘夫齐竞。水旱不为害。至今谣俗传自公始云。体察使留节咸阳。公往来咨画机务。设关防严守备。蟾津,八良,六十峙等处。皆选将置守。以潭阳金城为主镇。律豪右武断者。罢守令之骫骳不胜任者。一路肃然。威德并流。而公不自快。陈启自劾曰。军兵操练。犹未抄整。山城之役。久而未完。粮饷之收峙。生民之拯济。其紧急。不翅如沃焦釜。而寇贼在邻。吓言日至。一事失处。贻堡障之虞。一务或旷。重颠连之害。臣固宜尽心区画。死而后已。而窃恐上负朝廷委寄之重。下负平生奉公之志。丙申六月。秩满还右副承旨。转左副。八月。由刑曹参议。还左副。例升右承旨。又除平安道调度使。时两西及近畿。降倭数多。骄横屯聚抄略。道途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4L 页
断绝。公受命。单骑驰进。遇乱。昼伏夜行。屡阽危阱艰关。得达治所。丁酉。倭再抢。天朝又出兵讨之。朝廷悉以关西事委公。勾管募粟转饷。先事取办。未尝乏。赈饥课农。凡百施措。单尽心力。戊戌七月三日。病疽卒于安州。享年五十八。讣闻。 上深悼惜焉。丧还。李公好闵哭送之曰。尽瘁王事。此时臣节。以死为荣云。某月日。葬于长湍府东板浮里先茔下负寅之原。庚子。朝廷以公竭心奉公。奔走焦劳。死于王事。 赠公吏曹参判。丁未。录扈圣宣武功一等。 赠判书。加 赠左赞成。后又 赠领议政 世子师唐城府院君。公资性刚方。德器宏厚。孝友忠直。公廉慈惠。平生无戏笑疾言遽色。虽闺门之内。不见其惰容焉。闻人之善。推借之如不及。其有不善者。亦不少饶。严于自治。动以绳墨。凡处心行事。惟义与比。视法如何。不随势低昂。有所茹吐也。以是贤者爱之。而不肖者亦不敢望焉。居官。常以礼律。其为全尹。李公廷馣为监司。公日冠带礼见。不以风雨寒暑少惰。李公常止之。而公不为变。及公为监司。而李公为尹。礼貌少懈。公辄警其慢。李公叹曰。此公秉礼之严。余不及也。公之莅政。清于奉己。严以绳下。一循典章。视国事如家事。视民如子。事有是非。必辨乃已。民之疾苦。若瘝在身。广咨博访。有可以利国便民者。为之如嗜欲。龙蛇之乱。宗社几危。七年之内。王师三出。公初受调度之命。语人曰。吾世臣。祗为国死耳。受 旨即行。柳文忠公亟加称赏。其巡关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5H 页
北。穷山绝境。无不躬到。凡关防之缓急。军兵之多寡。器械之利钝。道里之近远。土地之辟不辟。皆随手劄录。如指掌焉。于湖南为尹为伯。专心单力。必悉利病。全民刻石颂公。内刚外明。俭己利物。至有贾父杜母之称。李公廷馣以诗送之曰。钩情赵筒人争服。照胆秦铜鬼亦惊。又曰。范老胸怀喧道路。寇公直节耸朝廷。湖人追思歌之曰。西路思元翼。南方忆世恭。甘棠勿剪伐。千载寄遗风。南原人赵庆男混定录曰。洪某刚明有威。贪奸不行。及递。掊克还肆。赤子无依。如李梧里解关西时云。其于关西。再受调度之命。惫心疲精。给军裕民。皆出于恻怛之至诚。而多方咨画。不乏军兴。积劳生疾。干戈且定。而公不及见矣。呜呼。公其纯臣也哉。公配曰高灵朴氏。新罗王子高阳君某之后。学生寿春之女。贤有妇德。壬辰之乱。从第二婿柳斐。避寇咸兴山中。遇贼劫。骂贼死之。八月四日。距其生辛丑五月一日。为五十二年。藁葬其地。癸巳五月。公巡察关北。始来哭。副体察尹公卓然闻诸 朝。给祭需浇奠。后返葬。与公同原。累 赠至贞敬夫人。 宣庙御书棹楔以旌闾。有一男六女。男时述县监。女长适士人李安止。次即柳斐副元帅。次适士人慎勿贰。次适柳仁男宣传官。次适李迟。季适沈之河。皆士人。县监有三子。必祥,必瑞,必昌。必瑞出为从祖叔父后。李安止无子。一女柳义男进士。柳斐三男。廷卨县监。廷益统制使。廷稷司果。二女李稔,黄埏府使。慎勿贰一子以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5L 页
义主簿。柳仁男三男。格,楫,檼。三女金震声县监,李德老,罗某。李迟一男廷硕。二女蔡忠立县监,郑德承。沈之河一男柱一。女黄汝耇。曾孙男尔远,尔迥必祥出。男尔遇,尔道,尔遂。女闵弼,郑之煦必瑞出。男尔大,尔䎙。女柳𤲓,李鹤年必昌出。尔远有一子九济。四女郑善鸣掌令,金濂,李尚晚,李命寅。命寅妻以节死。尔迥有一子万济。九济早夭无子。取万济长子士休为嗣。又无子早夭。以其弟相殷子鸣国为后。鸣国有二子锡畴,锡范。锡畴等以公之乱中日录。前后官历。并其家旧闻为一书。造光庭言曰。先祖弃斯世。已百有五十年馀。尚未有纪德之状。旧迹遗烈。日就䵝昧。不肖等深惧其终遂泯没而无所表见于后也。谨收拾遗乘于散烂之馀。参以当时诸公之所称道者如此。幸长者哀其志而去取编次。为传信之资焉。又于邑曰。先祖立身盛际。奔走效力于板荡之际。功存国家。泽在生民。隐卒崇终。哀荣备极。考之令甲。宜有易名之典。而以子孙流徙。文籍散佚。尚未有以陈闻于 朝者。长者幸赐之一言。不肖等藉此而走告于当世秉笔之君子。幸蒙采录焉。光庭卑陋无识。年又耋艾。固不足以道扬名公之遗烈。而锡畴等所录。考据有本末。甚核而不尽。疑若可以徵信者。遂不揆昏谬。略加檃括。叙次其大槩如此。庶几世之君子或垂恕而拣裁焉尔。谨状。
通政大夫司谏院大司谏瓶山金先生行状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6H 页
先生讳鸾祥。字季应。清道人。东国之金。皆出于王者。而其贯清道。自高丽英宪公之岱始。英宪公发身队伍。擢上第位台鼎。其文章事业。俱载史传。自是絓组相望。有讳汉贵。封鳌山君。四世而至胡刚公渐。仕我 朝。位至左参赞。先生高祖也。曾大父讳裕孙。 赠罗州牧使。大父讳灵雨。佥知中枢府事。考讳伣。讲肄习读官。妣安东全氏。生员允序之女。以正德丁卯五月晦日。生先生。先生兄弟三人。长 英陵参奉凤祥。次庆山县监龟祥。先生其季也。幼而失先君。学于伯氏。二十二。而与仲兄俱登司马试。三十一。明经登第。补承文院著作。明年。遭内艰。庚子服阕。癸卯。除侍讲院左司书。入侍书筵。明年。除兵曹佐郎。乙巳。拜司谏院正言。七月。 仁庙升遐。 明庙幼冲。 文定垂帘。尹元衡以肺腑用事。素与尹任有隙。欲乘时逞憾。与李芑,郑顺朋,林百龄等搆任罪。以及柳灌,柳仁淑。八月。元衡称有密旨。诱䝱两司。令劾任等。先是许磁招白仁杰。林百龄招柳希春。闵齐仁招先生。皆绝不往。至是闵齐仁为大司宪。与大司谏金光准会合司于中学。将论三臣以大逆。先生与执义宋希奎,掌令郑希登,李彦忱,持平金䃴,闵起文,司谏朴光佑,献纳白仁杰,正言柳希春等。持以为主少国疑。奸细之徒。胥动浮言。不可以此论劾大臣。宋公曰。虽寸碎吾骨。有不从也。柳公愈痛切。先生及朴公,郑公,白公声色俱厉。金公攘袂。或起或坐。怒气勃勃。李公,闵公惟仰天长太息。齐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6L 页
仁恳乞终日。卒不得已而诸公皆坐罢。丁未九月。郑彦悫告良才驿壁书。芑,元衡,百龄等请加罪乙巳人。而先生安置南海岛。戊申。黄宪等谋追录功券。造为丁,卢,柳,金之目。欲甘心焉而不得。先生居海中十九年。杜门。以书史自娱。时权奸当国。有与迁客相闻知。必欲中伤之。人无敢通者。而惟李龟岩桢乘舟还往不怠。乙丑。 文定薨。始量移丹阳。 宣庙初。李忠正公浚庆。首请召还乙巳谪人卢守慎,白仁杰,柳希春及先生十馀人。以补新政。而先生名下。称某南海安置。学行纯备。可裨 经筵。特并疏放。叙命下。朝野相庆。戊辰。以成均馆司艺 召。奇高峰大升又于 经席启曰。学行出众之人。曾被窜谪。年今已老。当汲汲收用。擢以不次之位。于是白公升堂上。卢公直提学。柳公应教。先生除司宪府执义。三月。拜应教。五月。升直提学。时卢公副提学。闵公起文典翰。柳公应教。李公湛副应教。东壁皆乙巳人。九月。升通政。除户曹参议。即拜成均馆大司成。亲政特旨也。己巳三月。由工曹参议。移拜吏曹参议。庚午。以上护军。拜大司谏。朴渐为正言。渐无行检而有时望。白公白 上言渐学行。可不次擢用。遂超授六品。物情未快。先生素知其虚名无实。而且喜事。及渐为正言。议同僚欲劾递之。同僚惊怪先生。先生曰。为谏长而言不信于人。当自劾。诣 阙启曰。臣见朴渐浮浅好议论。儒生时交结名士。妄说时政。不宜居言责之职。臣欲与同僚举劾而俱不肯。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7H 页
是臣不见信于僚属也。请递臣职。台论哗然以先生为非所当言。先生罢。人或咎先生误启。先生曰。我窜逐数十年。幸蒙收录。岂可容默为一身计。祗恐渐虚名。终误国事耳。李忠正公极言渐罪过不可用。 上顾谓白公曰。我几为所误。白公曰。臣只凭传闻之说。大臣所论是矣。先生以十二月二十五日。病卒于京第。享年六十四。明年某月日。以遗命从葬于乔桐大牛洞父母茔下。与伯兄参奉公同垄。先生夫人奉化琴氏。己卯荐人进士元贞之女。无子。以参奉公二子虎变为后。启功郎。无子。以其兄涟川县监虎臣四子孝先为后。礼宾寺参奉。无子。以其弟宣传官起先子溍为后。生员。老职护军。先生伯氏从金冲庵诸先生游。得闻道义绪论。慨然自奋。从事于此学。其探究服行。教诲二弟。皆有课程。己卯祸作。欲携二弟。遁迹于忠州之宝连山下。耕读以终身。家贫亲老。竟未果焉。而先生学问渊源。盖有所自。又与退陶先生同榜上舍。以道义相勉励。先生妇翁琴公家在奉化。奉与礼邻。先生亦尝寓焉。而琴公妇庄在古兴州瓶山。先生之以瓶山自号者。盖欲营菟裘其中。为终老计也。其平日还往岭中有素。虽其讲劘游从之乐。今不可得闻。而亦可想也。先生之在迁谪。还往诗札。殆笋束焉。情义之绸缪可知。及其召还。而退陶先生亦与同朝。一时名贤。蔚然并跱。若可以回隆古之盛。而未几李先生还山。翼年易箦。未数旬而先生亦卒。呜呼。其可伤也已。先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7L 页
生兄弟俱有至性。母夫人早寡多疾患。兄弟所以养志体供医药者。苦心殚力。多人所不及。其侍侧。承顺怡愉。衣衾膳旨。必适必时。药物必亲尝。其药多唐产稀贵物。朋知见闻者。闷其遑遑。争为之补助。其乡材。或相率躬采于山。手挫松叶为醪。积久继进。期于见效。及其疾剧。身供舂具。祷于家庙。其事亲尽瘁。皆此类。兄弟义不分异。谂于母夫人曰。门衰祚薄如此。兄弟若复离居。饥饱寒煖。不与之同。其何以尽天伦之义。况吾无姊妹。兄弟三人赤心相孚。何难于同居。又何分异之有。母夫人喜。以尺布斗粟之谣加勉戒。于是相约为同堂共爨之计。日用百需。皆禀于伯氏。与之均一。家人不敢专一物以自私焉。乙巳伯氏卒。先生迁谪未还。而仲氏又不幸。先生益加悲恫。凡伯氏之有志与一家之遗法。悉追而复之。抚养孤幼。成就其业。具述伯氏行迹。请铭于李先生。李先生于碣铭中具书其事。如此可以见先生家政之本末也。呜呼。先生没而后嗣三绝。又重以累岁兵燹。遗事遗文。荡佚无存。凡先生海岛十九年。所居业而进修者。及还朝所论思而启沃者。无从而考其实焉。护军公之孙处士井星氏搜访遗轶。并采乙巳诸公之状录有及先生者为年谱。首以遗稿若干篇。而摭取诸家传说之散出者。以附其下。甚略不究。一日处士公之兄子兑建以其书抵光庭曰。凡人之先。其有表著者。无不有纪德之状。以至传闻于世。而吾先祖学行文章。俱为一时诸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8H 页
先生所爱重。想其平生为学之次第。立身行事之表表奇伟者。宜其在人耳目。传诵远迩。而今距先祖之世。几二百年。文籍散没。见闻益昧昧焉。何由以得其详乎。惟退陶先生书札尚存。因得以知平日相与之义。而先祖居家孝友之实。在先生所撰伯公碣铭中。立朝之大节。只有乙巳中学一会。大谏时劾朴渐。在昭代稡语。可稽考而已。今虽欲编摩终始。以备遗阙而不可得。幸吾子哀其不幸。而姑就此所记闻者。叙次其日月。定著为状。以遗后之子孙。庶可以备观省而饬稚昧于无穷矣。光庭固辞以匪其人。既不得。则起而言曰。毋以状为也。凡君子之出处言行。有可师表而世莫之知焉。则亦或藉他人之文章。以传诸久远者有之。若先生则其平生大节。昭著于乙巳。太史氏固已大书特书。而论朴渐。亦见先生为国屏邪之心。至老未化而载在稡言。稡言亦史也。若其家行之懿。退陶先生又备述于伯公铭中。退翁之书。百世不朽。先生之忠孝大节。固将垂之无穷。奚待于状。又况观人之贤否。惟在大。致其大者既卓卓焉。则其他小小者。不待论说而可知也。然则先生十九年之栫棘。退翁所谓天所以玉成者。还朝后所猷为。李忠正,奇高峰所称道 上前者。可推而知也。又奚恨其没没乎。如光庭之老昏愚陋。虽当世君子之惯惬见闻者。亦不敢妄为之论著。况如先生。数百年先辈。亦安敢悬摸妄揣。自处以传信之地哉。今姑次其记录之先后而列其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8L 页
大者。系以世系卒葬子孙之槩如此。以俟秉笔之君子有所笔削焉尔。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子左宾客,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行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春秋馆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温溪李先生行状。
先生姓李氏。讳瀣。字景明。真宝人。六世祖硕起县吏。中进士。 赠密直使。世称有隐德。有子曰子脩。丽末中第。事恭悯王。与平红贼。封松安君。判典仪府事。始来居安东。生讳云侯。军器寺副正。先生高祖也。曾大父讳祯。尝以宁边判官。开拓药山城。居官清慎俭约。卒善山都护府使。大父讳继阳。进士。恬静有隐操。又自安东卜居礼安之温溪里。 赠吏曹判书。考讳埴。强志力学。中进士。早卒。 赠议政府左赞成。妣 赠贞敬夫人春川朴氏。司正缁之女。以弘治丙辰某月日。生先生。幼姿状丰秀。迥出群儿。赞成公奇爱之。七岁而孤。与弟退陶先生某。受业于叔父松斋先生堣。松斋性严。于子弟少许可。而独于先生兄弟。以远大期之。常曰。我兄有此二儿。为不亡矣。金慕斋安国与赞成公兄弟善。尝按节过松斋。召见先生兄弟。惊喜叹曰。某不死。某不死。厚赍书粮。使之攻业山寺。先生天姿夙达。文词字画。流辈莫或先之。雅尚高趣。于世间名利。不数数然。大夫人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9H 页
恫早寡多子。惧不克持门户。常拔贫为资。蕲见立扬。先生为僶勉焉。乙酉。中进士。戊子。释褐。权知承文院正字。荐授艺文馆检阅。壬辰。逌奉教升成均馆典籍。癸巳。历侍讲院司书,司谏院正言,工礼曹佐郎。七月。拜吏曹佐郎。丙申。升正郎。五月。承命廉关北。道踔远多阻险。先生穷深极遐。存访疾苦。民老幼欢呼。诉达滞瘼。既复 命。拜议政府检详。丁酉。升舍人。七月。宣慰日本使臣。九月。迁弘文馆应教。十一月。丁内艰。己亥服阕。以舍人召。庚子。历典翰司谏院司谏济用司仆寺正。辛丑。逌司宪府执义。还典翰。升直提学。是岁三路大饥。 上简帷幄名臣往赈之。先生出岭南。时公私犹有馀峙。先生为计度区画。出入闾阎。宣布德惠。州郡不扰而民蒙活者众。 上赐书劳之曰。闻尔竭心赈事。一方调活责实在尔。先生益加震惕。简去驺从。躬亲检餔。幽巷绝坞。无远不到。所过名山绝景宿昔所愿赏者。亦不暇探。历州县或邀请。辄谢以赈事在身。目击饿莩。诚无心游玩。一路赤子。仰若慈母。复命。 上延访咨嗟。进阶通政拜承政院同副承旨。癸卯。升都承旨。甲辰。升嘉善。拜司宪府大司宪。五月。由西枢。历司谏院大司谏,礼曹参判。还大司宪。时 仁庙初即位。四方想望异政。而李芑为右相。两司劾递之。时李致为献纳。芑意劾已。出于先生与致也。甚衔之。乙巳。同知中枢。四月。以圣节使赴京。十月还朝。丙午。除掌隶院判决事。先生不喜在朝。欲因省扫还乡。旧事呈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79L 页
由者。必禀知三公。三公许。乃呈由。时芑为首相。挽而止之。丁未夏。出按海西。政尚清简。一路宁谧。戊申。入中枢兼副总管。转汉城府右尹。出按湖西。李樽岩若冰死丁未祸。其子洪男坐配宁越。与其弟洪胤不相能。乃诬告洪胤与进士康惟善等。谋戴毛山守。横起大狱。无辜鱼肉。亦多有名士横罹者。忠州一境几空。州降为维新县。以李致知县事。朝廷治馀烬甚急。州民有崔贺孙者坐不弟谪义州。见洪男事。欲袭其迹。乃逃还。窃取本邑品官乡会文字。欲走京告变。为乡人所觉得逮官。治县上其事。请覈治先生依县状。令讯得情。将以闻诸朝而处之也。而贺孙毙于初讯。洪男曾任铨曹郎。朝廷以洪男大义灭亲。特命叙用。洪男丧服隶公庭。推其弟籍没与不当籍者。先生对众唾之。洪男大怨先生。谋其妻兄元虎变。虎变与司谏李无疆为死交。芑鹰犬也。虎变谋于其叔父继俭。共搆先生于无疆。无疆者故与先生同史职。素奸凶。薄其正妻。独与所嬖居市路傍。数邀先生过之。而先生终不入。由此怒。既得虎变。乃大喜以告芑。芑益为之谋。庚戌。先生还汉城右尹。芑以天灾上疏。追论具寿聃事。先生叹曰。自乙巳来。主少国疑。为大臣者。当以正辅道。镇定人心。而芑贪权市宠。稔凶滋祸。以荧惑 圣听。重士林之祸。时事可知也。芑愤甚。嗾两司令搆捏先生。无疆,继俭同在谏院。初劾先生前在湖西。漏还逆党。遗漏田人。请案之。宪府取维新文簿。考覈无实。无疆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0H 页
曰。虽藁芥非漏乎。乃以实启。而又虑其以此搆罪恐不深。乃言先生与具寿聃朋比。寿聃尝为大谏。欲击去芑者。是年夏。言者受芑旨。论寿聃死。无疆以寿聃所坐有触 上语。遂指先生为其党。欲激怒 上。内之奇祸。而先生与寿聃同年。实未尝与之往来也。无疆又以先生听李致。杖杀告变人。为灭口护逆与逆。同罗织入启。与李致同下禁府。始大司宪宋世珩欲见先生。人劝先生往见以弭祸。先生曰。我已知其为人矣。且我无才德。屡历台省。心常愧惕焉。会遭时变。祸生无妄。我不知死所矣。况生杀我者。不在大宪。而造门乞哀。不亦鄙乎。终不听。及闻当下狱。一家惊惶号泣。先生神色不变曰。毋惊动。我早知有此。即诣禁府待命。亲旧多来唁者。先生止之曰。无重祸也。对狱。具陈无他。且言臣无状。误蒙 累朝恩私。职至二品。区区微忱。天日照临。惟欲夙夜恪勤。终始一心。以效犬马之劳。是臣素蕴云云。两司以先生能杖不服。连请加刑。先生于狱中。手疏书贴里下幅。乞上达。而尹元衡为推官。拒不听。称 传旨勒书供。迫先生署。先生曰。所出给毛山守婢夫私田。臣所错料。至忘君护逆朋比寿聃杖杀告变者不录缘坐等事。非臣所知。岂可诬服。则不署。时人或言若承服则得生。子宁㝯自狱门进禀。先生慨然曰。既非吾所犯。宁可伪服而求活耶。李致径殒杖下。推官请加刑先生。 上特命减死。照配甲山。两司累请按律。 上不允曰。近来如此之事。人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0L 页
多枉死。予心伤焉。不听。先生在狱八日五刑。人莫不危之。及出狱。精神气色。无异平日。上下见者咸异之。先生曰。初讯时。心神觉散乱。即硬定志气。亦不知毒杖之苦。而至终度。心如曙日云。治行检行具。家无他物。所馀米不满数斛。先生立朝二十年馀。再历藩镇。而其清贫如此。观者叹息。至杨州。疾进不能行。八月十四日。先生卒。春秋五十五。金吾以闻。两司始停启。九月。返榇温溪。十二月十一日。葬于燕谷庚坐之原。后数年。国论稍定。芑罪穷恶极。卒废忧死。无疆亦窜毙。国人莫不快之。隆庆丁卯。 宣庙即位。特命大臣。伸理乙巳以来士大夫冤死者。大臣重臣同辞启芑,元衡等怀宿昔之憾。乘 先王幼冲。凡睚眦纤芥。必于此焉发之。一时端人正士举加反逆之名。言之可为于邑。请并舍宥。同时雪冤者三十五人。而先生与焉。 传旨李瀣前为大司宪。驳李芑。芑因此愤。教人诬告。吏曹其还给职牒。 肃庙辛未。大臣启前大司宪李瀣先正臣滉之兄。而 中仁二朝名臣也。与献纳李致论李芑不合。为相为芑所诬。死己酉祸。先正臣撰瀣墓志墓碣。备言其事。今李致已蒙褒赠。瀣不宜独后。 上允之。于是先生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退陶先生于墓文。既具言芑,无疆搆祸本末。而于平日言行。不暇致详。槩言先生德性宽厚。器量恢弘。友于兄弟。其处家熙熙然。子弟婢仆有过。未尝形于嗔恚。仲兄漪早卒。先生取其孤宰。抚视教训。至于成立。其立朝行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1H 页
己。务自守。绝不趋附声势。少与金安老居止接邻。且涉瓜葛。安老当国。屡相汲引。先生终不受牢笼。平生无害人之心。惟济人之急。则必极力为之。其与人居。薰然可亲。人望之。知其为吉人君子云。铭又曰。嗟嗟我仲。自超常伦。晔然其表。内和如春。扬历显要。謇謇王臣。厥度有容。厥守弥珍。无树私党。不阿要津。碣又云方扬庭而荷天龙兮。有如黄流在玉瓒之中也。倏阴虹之干白日兮。柰如玉树值凶飙之冲也。哀伤悼惜之意。溢于言表。而详味其所称道先生之于平日。道成德立。其处心行己。之家之国。各循其则。罄无不宜。而和顺积中。符彩外扬。为一时正人之所推服者。可推而知也。诗云追琢其章。令闻令望。非先生之谓欤。先生内子贞夫人延安金氏。假引仪复兴之女。生五男一女。男宓,宁,㝯,寘,寭。女适崔德秀。宓将仕郎。少有才名。随先生朝京。道卒通州。无子。宁县监。无子。以有道嗣。承先生祀。二女长适李彦直监察。次适李礼福。㝯县监。有三子一女。男崇道,正道,有道。女适李敬元都事。寘早夭。以纯道嗣。寭 赠参议。有四子。周道参奉,味道护军,心道士道。崔德秀县监。有一子二女。男琛奉事。女适李忠可郡守,李庆涵承旨。内外曾玄以下。多不可胜载。先生与退陶先生志同道合。自少时有意圣贤之学。共床连案。讲究不怠。大为松斋所期许。一时有金昆玉友之称。既次第登第。表仪王朝。舆望甚洽。 中庙末年。收召耆俊。其眷倚甚重。亟加宠擢。先生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1L 页
感激知遇。死生以之。 仁庙即位。寤寐良弼。而属相匪人。则先生之所举劾。公论之不容已者。而芑之怨次骨。方群壬搆祸之始。芑岂忘先生者。而先生时朝京未还。芑无所捃摭而忌益甚。丙午省扫之行。芑从而沮之。盖欲拘縻之。诇察其动静也。先生亦不乐于朝。连受外寄。而不意其有维新之变也。呜呼。尚忍言哉。退陶先生墓文中言贺孙之毙。非公素料。尚迁就而为之讳。时事然也。若今则公论定久矣。盖洪男之诬起大狱者。罪甚于逆。而当日之以逆诛者。大抵皆名流也。无辜受诬。君子所隐。虽尽还其籍没。无咎于义。而又录其缘坐。岂仁人之心哉。彼贺孙者。又欲视洪男之凶谋而鱼肉一州。虽寸脔。犹不足塞罪。何恨于径毙哉。况寿聃何罪。先生之所受诬。果如搆者之说。先生无罪也。心可质于天日。而先生于当日。又未有如言者之诬也。又何待辨白焉。所可恨者。先生与退陶先生常有退修之志。退陶先生有共约青山之吟。而先生和而相期归休。其久于风尘。非其素志也。而拘于时制。不得自遂。每叹李聋岩先生之高退。亹亹道不已。而常曰。仕宦而至二品。布衣之荣。而余无乐乎是。子女昏嫁。有以宰相家言来者。辄不肯曰。履盛满而不戒。非知足者也。在京。就南山下阒寂处。搆一堂。扁以翠微。朝退。尝静居杜门。人不知为达官家也。先生世家温溪。虽游宦在外。而常自号以温溪叟。不忘其还也。乡使先生无芑,无疆之祸而终其天年。得遂其温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2H 页
溪二家之愿。静居对讨于山水之间。则世将以河南夫子家目之矣。退陶先生痛先生志业之不究而蹈危祸。自先生丧后。益无意就仕。虽迫于君命。时或至京。而未尝久留。牢守山樊。卒究继开之大业。亦先生之志也。先辈尝言先生启发退溪之正学者。岂无所以也。先生出入台省。久侍经幄。忠谟大猷见于章奏之间者。想不为少。而与退陶先生忧时忧道。出处离违之际。往来书札。想亦充诸案牍。而祸变之馀。荡佚无存。凡先生平日蹇蹇之故。偲切之训。无从而镜也。然观先生于祸变之际。夷险一心。不动声色。宁以正而获戾。不枉道以求生。见恶如探汤。视狴犴如斋阁。五经考掠而心如曙日者。非学之深而志定心閒。不能也。则先生素养之厚可知也。世传先生资品。似静庵赵先生云。而其当祸从容。又略相类。天以如许正气。付之间世之英贤。而卒畀之巨祸。使不得有需于世何也。先生复官之后。退陶先生涕血而铭志碣。盖致详乎宵人搆诬之迹。而若平日言行。固将有待而言之也。未及就而遽易箦。使先生纪德之状。久未有所托。悲夫。乃者先生六世孙见龙守贞等。搜究遗迹。得先生御史时日录及子宁㝯祸时所手录者。乃并采家庭旧闻及前辈之所传诵称说见于文字者。为行录一通。以先生宗孙敏政氏之意。属之光庭。使之编次为状。光庭何人。乃敢当先师未遑之责哉。先师之后。斯文宿德。不为不多。而尚未有撰出者。以先生遗迹几泯。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2L 页
难于致详。而抑先师所纂墓文。百世不刊。亦无待于状也。乃今 圣上衋伤先民之以正获罪者。凡系士祸死者自二品以上。无不赐易名之典者。先生后孙将以闻于太史氏。而易名之际。又不可无状。二君以是责光庭。乃不敢辞。谨就其所录。以墓文为正。而继以氏族子孙叙次之如右。庶几秉笔之君子或有所采择而加笔削焉尔。谨状。
溪岩金先生行状
先生讳坽。字子峻。金氏。新罗世。其季王子兴光遁于光。子孙遂籍光州。为光州人。王子孙吉。佐丽祖有功。为三重大匡司空。司空之后。世为公相。人号其所居平章洞云。我 太宗朝。有讳天利策佐命功。官至密直使。三世而有讳淮。以学行荐。知县事。早卒。 赠兵曹参议。是于先生为高祖。曾大父讳孝卢。生员。始居礼安之乌川里。以长子缘贵。 赠吏曹参判。退陶李先生铭公墓。称其操行。后祠乡贤。大父讳绥。生员。以长子富仁贵。 赠户曹参判。与退陶先生友善。先生亦志其墓。考讳富伦。学于退陶先生。笃志力学。为师门所重。号雪月堂。中司马。用荐者官止知县。妣平山申氏。副护军寿民之女。仁川府使俶之孙。表公沿沫之外曾孙。先生以万历丁丑之闰八月十日。生于汉城府铸字洞之寓第。天资颖秀。五岁而知读书。悟解文义。爱重书册。或遨戏误触。必惊惕头戴之。六岁。能书。琴日休应夹简雪月公曰。真馨香儿也。生子当如此。先生自为儿。已知孝敬。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3H 页
凡隅坐随行。承颜顺志。如成人然。虽微细事。必禀告行之。雪月公出入。则出里门迎送。八岁而病痘疹。雪月公适归乡家。母夫人走人告先生病。先生不知。闻之曰。大人在远。有伻而无儿书。必深贻忧。急回伻人。自力为书而遣之。闻者传语异之。先生十四五时。文学已蔚然有声。尝于陶山院斋。随诸生讲论经义。音旨明鬯。剖析无滞碍。长老咸顾嗟推逊。壬辰之乱。随父母辟兵。连年转徙。屡至困乏。两亲供养无阙。少暇。必潜心学业。诵读不辍。柳西厓先生以体相开府岭中。先生徒步谒之。天朝总兵吴惟忠,游击卢得功同在行营。见先生容止。深重敬之。引与坐语。既归。以书致意。不敢以外国年少儒生视之也。戊戌秋。雪月公卒。翼年春。又遭母夫人丧。甫逾冠。荐罹巨创。治丧居丧一以礼。柴毁成疾。几不救。光海四年壬子。中丙科释褐。权知承文院正字。乙卯。荐授承政院注书。时北人用事。先生叹曰。见几而作。岂俟终日乎。乃弃官归。复拜注书。不赴。至戊午。伦纪斁闭。先生即杜门。有相知生附离时议。至门求见。先生拒不纳。甚恨为恶言。规陷先生。先生不为动。后数年。政院督修日记。再三召。寻下本道迫令上京。先生不得已至城外。修上日记。不入城而归。癸亥。 仁庙改纪。朝廷以先生独立颓波中。超叙六品。拜成均馆直讲。寻以司宪府持平赴召。中道引疾辞。即还。 上不许递职。令调理上来。明年春。适叛犯京。 上幸公州。先生奔赴西上。及郊闻适授首。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3L 页
宗社已安。乃还。留子耀亨上书言臣父病不任职。 上下批奖谕。台臣金时让驳曰。某科目中人。迹非山林。而使子代疏。 圣批过奖。若待以高蹈者。请罢某。还收批旨。 上不许。六月。移典籍。转秋曹正郎。八月。除义州判官。时诸勋贵觇先生不与己。恶之试授远宦。观先生如何行止。而绳之以律。人无不为先生惧者。而 上终始优容。寻拜礼曹正郎。病递。朝议益哗然。梧里李相国劝令陈疏暴病状。先生为具疏而亦不果上。然自此称病痿。不能运手足。委身枕席。家人子弟。亦不知病何自也。远近人士及使价守宰闻先生风。踵来候谒。虽礼貌所当敬者。谢病深不能为礼。常坐见之。诸勋贵疑先生伪病。私于本道方伯侦先生。方伯屏辎从。直诣先生家。先生亦坐见之。方伯见先生须人起坐。还报先生之病非托云。丙寅春。复礼曹正郎。冬。司宪府掌令。壬申春。侍讲院辅德。秋。司宪府执义。癸酉。录弘文馆。勋贵以先生屡除官不至。无人臣礼沮之。乙亥春。司谏院司谏,龙骧卫副司直。还辅德,司谏,副护军。秋。司谏。冬。执义。丙子春。司谏。秋。兼辅德。寻以司谏再召。俱辞。冬。清人薄京师。 上幸南汉山城。诸道兵相继败没。乡人倡义。先生倾家资以助军兴。明年春。 上出城。先生西乡痛哭。恫国家沦污夷狄而负皇朝恩。悲愤不已。是年秋。复有司谏之 命。不就。于是朝廷知先生终无意斯世也。遂不复除召。先生以辛巳三月廿一日丙申。考终于正寝。享年六十五。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4H 页
用其年十月癸卯。葬于县之西北燕谷卯向之原。先生天禀甚高。豪迈绝伦。亭亭乎其气宇也。洒洒乎其精神也。望之俨然霜凛。即之穆如玉温。蚤有大志。以古人自期。不屑屑举子业。晚登科第。遭时纷浊。无以展布其所蓄。而时论转险。耻与并肩。卷怀丘园。温理旧业。研精覃思。日以书史自娱。时与诸生讲劘经书。讨论古今。每春和景明。竹杖芒屦。倘佯山水间。拊琴命觞。悠然自得。不以一点世累。芥滞胸次也。少日。尝裒辑地志。为天下图。指点而叹曰。对此。教胸襟较豁。弱冠时。目击时艰。与人句云。时乎苟不可。同卧西山坡。出处之分。已有定算。而其赋登楼又云。楼前嵔𡾊浑如垤。天际穹霳始有山。识者谓有特立独行底气像云。尝与诸斯文语及时事。或谇其出处。先生悄然不应。强之。徐曰。嫠妇不可以夫不义而改其守也。于是诸公咸知先生之志之所在也。改玉之初。诸遁屏山林之士。无不应旨奋为于时。而先生独辞以痼疾。 圣心虚伫。累勤除召。或有甚难处者。而先生静而俟之。不以死生祸福入于灵台。乡使无周武汉光之盛德。难乎免于交至之搆矣。夫子言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惟先生以之。而先生不仕之义。未可以形诸言语也。故辞以疾。既辞以疾。又不可使人窥其意也。故坐床褥十七八年。不出门外。起居便旋。常待于人。盖先生之志。即伯夷之心。而先生之时。与伯夷之时不同。其所以自处者比伯夷。尤有难焉。古人云慷慨杀身易。从容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4L 页
就义难。若先生之十七八年。作废疾人。使左右窥觇者。不得以测其心与迹。不既又难乎。 肃庙因廷臣陈白。特赠都承旨。下旨曰。志操之确。风节之高。为士林矜式。呜呼。先生之心。 圣主已知之矣。先生诸父兄弟。并生大贤之乡。受业大贤之门。其平日师受旨诀。益亲且切。而先生擩染家训。诵习服行。无非单传密付之心法。是以先生平日持身制行。皆有定法。出处行止。惟义与比。以为是而守之。贲育不能夺。以为非而去之。天下不能回。是岂无所本而然哉。就其日可见者。先生之事亲。孝敬之则出于天性。自夫免怀。常不离侧。克遵教训。罔或有违。而定省温凊。一依内则。每生朝。具酒食。奉觞称寿。咏歌戏舞。极其欢愉。永感之后。华美之服。未尝近体。遇生朝。悄然终日。亦不许子弟献寿。父母之所尝爱。虽仆御犬马。亦不轻贱视之。每日夙兴拜家庙。入门。必端拱疾趋。当祭。前期沐浴。自溉濯祭器。亲视馔具。子弟婢仆。亦令更衣澡洁。致其诚敬。遇新物异味。必荐之。不荐之。不先尝。居家。内外斩斩。门庭肃如也。事三姊。曲有诚意。至析产分业处之。有人不可及者。待诸从兄如兄。视诸族子如子。训诲敕励。各尽其方。其教子弟。必使之整衣肃容。不得为閒浪游放之事。时或命坐。从容历举古人嘉言善行。感发其志意。要使体而行之。至忠孝大节。尤为之勉勉牖迪。居常戒之曰。人道无大于玆二者。于名利不欲其汲汲也。仲子耀立将赴夏课。知县差向试院。要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5H 页
与相见。先生曰。夏课亦国试。行止不可苟也。命勿赴。家法素严。子弟侍立。祁寒盛暑。不敢退便。修岩柳公袗冬月来访。先生留与款话至夜分。无侍侧者。柳公怪之。及就寝。先生呼衽。四子齐唯而入。盖侍外。屏气若无人。不命之入。不敢入也。柳公深叹服焉。平居。整齐严肃。虽于幽独得肆之地。惰慢之气。不设身体。奸声淫色。不接耳目。不耻恶衣恶食。饬躬厉行。蹈绳履。拔出流俗之中。自功名者视之。则以为褊。自富贵者观之。则以为迂。尚绮丽者病其枯淡。尚旷达者病其拘束。而不知先生见得明守得定。乐吾之乐而无所求于外也。性喜酒。亦不及乱。或于宴饮之际。有时至醺则辄敛容危坐。不与人言。稠人应接。必审视左右。未尝触犯人忌讳。好恶取舍。不以私意间之。谨于辞受。非其义也。一芥不取。闻人之丧。各视情分而行素。其于人。不问贵贱大小。待之以诚。接之以礼。庄重端严。若不可犯。而及与知旧开怀叙话。温粹之容。蔼如春风。喜闻人之善。闻其恶。辄吐弃之。如恐浼己。是以贤者敬之。不肖者畏之。人之望先生者。见其有不可犯之色。而知其有不可夺之志。自不觉粗心邪念之自屏也。先生尝病东俗新来之戏。金鹤沙应祖擢第来过。先生为一呼斥。金公归。白其母夫人。乃喜拊背曰。吾儿今日登龙门矣。先生既与世相违。深自韬晦。人之知先生者。但见其清风峻节高映一时。而不知其所以光明正大不变塞。至死不变者。乃平日辨义之精而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5L 页
安乎理之所当为也。先生之学。既专用心于内。而引疾之后。屏绝世事。一意涵养。萧然一室。左右图书。瞑目端坐。反躬体认。思而有得。则便欣然见于颜色。而于朱子书。用功尤笃。沉潜玩绎。有疑必析。无不究极。渊微实践而力行之。至其晚年。养益裕而守益固。得日真而德日卲。尝有诗曰。渐安除旧疾。虽老勉新功。凝坐明𤗉畔。游心简册中。其所以自乐者可知也。先生之居处。几案必明净。书册必齐整。尊阁经传。有若严师。便旋之后。必盥手对册。既了一书。收而藏之。更阅他书。又复如之。案上只留一卷书而已。客至。必反其卷面。使人不知为何书。其平日韬晦类如此。为文章。清丽典雅。自成一家。尤邃于诗。悠然有东篱见山之趣。而甲子以后。亦不复亲翰墨。知旧问答。一切废阁。有不得已者。亦必使人。有时吟哦。即事咏怀。未尝属草口占而已。故所著述罕传于世。门人子弟收拾藏弆者有若干卷。宅傍有岩临溪。可坐而游。因以为号焉。先生内子南阳洪氏。承文正字思济之女。忠贞公应之六世孙。权忠定公橃之外曾孙。克配君子。无违行。生四子。长耀亨。次耀立。俱以才学名。早夭。次辉斗进士。次辉世以遗逸。除水曹郎。伯娶参判权泰一女。无子。以硕昌嗣。仲娶博士许𡩁女。有一子善昌。叔娶都事姜胤祖女。再娶副正申楗女。有二子是昌,镛。季娶崇祯处士 赠执义金是榅女有三子硕昌,厚昌,鏶。硕昌无子。以尚晋嗣。善昌一子汝泽。一女宋显道。镛四子。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6H 页
尚学生员,尚质,尚文,尚德。二女安瑞骏,金瑞朝。厚昌一子尚晋。入继于宗。以尚德后。三女黄𢢀生员,金鼎烈生员,郑里。鏶无子。以尚文后。三女权蘋生员,李元规,李重穆生员。尚晋有二子。纮生员,绩汝泽以东杰后。尚学二子致,绍。一女柳沣。尚质二子绰,绪。一女李汉春。尚文二子縡,𥿧。二女朴舜元,洪时宪。尚德四子绚,絿。馀幼。二女赵行道,朴世周。纮无子。以圣翼嗣。绩三子圣翼,汉翼。一幼。一女李龟协。东杰三子胄翼,文翼,声翼。一女权潗。光庭自幼少时。从先辈闻先生之遗风。常有执鞭欣慕之愿。而生也晚。不及抠衣之列。深以未得先生之终始。怅如也。乃者先生之玄孙上舍纮氏袖先生遗事一通。属光庭编次为状。光庭是何人。敢当传信之责哉。况又年往耄及。前后遗忘。固不足以任纂次之役。而窃考遗事出于前辈之所编辑。详而核。信而有徵。亦不宜外此而别有所杜撰也。修岩先生尝以先生为当世第一人而曰。我公如青天白日。金荷潭时让曰。皎皎乎人也。乡吾劾之。世必以我为不知人也。一时先辈之挽先生者。或称学溯溪源。或称陶山高风复在玆。或以鲁连之东海。靖节之北窗。并与夷齐称焉。则先生之心迹。虽欲泯焉而有不可得者矣。抑又闻郑桐溪先生尝以方伯问先生病。与之同宿。中夜无人。即挟起先生。徘徊数步。叹曰。吾不能为公一着。贻愧平生。乃曰。吾王之有公。武王之有伯夷也。盖桐翁与先生同一心事。故知先生之病。非病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486L 页
也。先生之心。固已质诸天日。而揆分度义。不欲揭示于人。盖不惟欲泯之一时。亦欲泯之后世。使百世之下。无从而知其迹也。而一时之公诵称说已如此。微之显闇之章。诚有不可得而掩者。孟子之称伯夷曰。闻其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先生虽蕴道含章。不得猷为于一时。而馀风所及。足以扶百代之人纪。至于天地倾覆之际。东华衣冠。无不染污腥尘。而先生高卧林庐。超然为虞夏上人。信乎当世一人而已。后生末学。何敢更置一喙哉。既辞之不获。则谨依家状编列如右。并书先辈定论于后。以备秉笔者采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