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碑铭(碑识附)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3H 页
沧岩碑
忘忧堂郭先生当龙蛇之乱。身任江淮堡障。卒收中兴之绩。论当时之烈。无与居先生右者。而先生不有其功。寇贼才退。即入山餐松。与张子房出处略同。盖先生之道。本诸忠孝。而其发于事为者。奇伟不常。方其把钓岐江。则其迹似乎果。乱未至而锸夷先垄。则其迹似乎怪。以匹夫而欲斩方伯。则人疑于狂。其投戈辟谷。则人疑于诞。及其义旗一奋。而人始知先生非果于忘世。寇贼所过。丘墓无不发掘。而人始服先生之先见。忠勇之士与先生同事者。多不保其终。而先生超然名利之外。昔之我欲斩者。为我而荷剑。夫而后人乃知先生之明哲过人。而忠义之服人心如此。然先生之奇。未尽见于世也。红衣白马。出没若神。而狡虏不能测其所为。牙纛山冠。往来倏忽。而威武不能夺其所守。忠谟谠论。无所顾忌。骨鲠之臣。相顾吐舌。而主上不怒其过。其出而从事。雷轰风驱。轩轾寰宇。而及归而谢迹。则萧然江上之一渔夫。观其平日所服履者。又确乎纯儒之操也。世孰得而相之哉。夫子称老氏犹龙。若先生殆其然乎。灵之沧岩。先生晚年之所寓也。所谓忘忧亭尚在岩上。江流汹涌其下。其左崖壁立万仞。先生临终。以亭属李公道纯曰。唐虞以天下与人。大小虽异。其心一也。亭屡易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3L 页
主。今为先生外裔辛氏之居。灵之人士。欲立祠其上。祀先生。既不得则又相与谋伐石。载先生事。以其役属之光庭。光庭騃。不足以知先生。而亦喜载名其下。遂不敢辞。先生讳再祐。字季绥。玄风人。 肃庙朝。 赠大司马。谥曰忠翼。故刻曰忠翼公忘忧堂郭先生遗墟云。系之以诗曰。
粤在 宣朝。国运中圮。帝哀东土。锡我卿士。乃捍乃拯。乃荐肤公。其人谓谁。忠孝郭公。袭训家庭。问学雷龙。蔚有神略。初笑于庸。襡其长袖。钓于江上。迨壬辰岁。海寇狂骧。守臣慑窜。列郡糜溃。公奋斗胆。义旗先揭。收召散亡。作其罢寡。朱衣白马。若从天下。神机倏翕。电掣雷奔。贼夺心魄。喘若惊麇。半血于江。馀望风遁。相顾胁息。震叠挫顿。既解晋围。旋收玄昌。蔽遮江右。以及湖疆。禾麻奋张。民妥于盘。为国根本。卒济时艰。畴勋定次。孰与公先。公不自有。推与裨褊。士乐忘死。民勇于斗。帅臣列将。须我指授。丁酉再跳。火旺事急。我义益壮。强不敢逼。遂全孤城。贼亦寻退。投去兜鍪。托迹方外。 上眷孤忠。曰予干城。委以阃面。间牧罢氓。松朮之场。教书频繁。大纛龙幡。布衣山冠。往来翩翩。谁泥谁挽。有屹沧岩。洛水之岸。擢出穹壁。走回层澜。我亭其间。鱼鸟与群。一片江月。鸣琴洄沿。仁义良朋。胥来盘旋。惟进退忧。颎不可纾。以揭以号。其欲忘诸。帝怀匀天。下诏巫阳。时其大讧。忧不可忘。乃作雷师。紫气以迎。公去岩空。江鸟悲鸣。六十六年。瑰伟磊落。文武儒仙。燀赫其迹。泰山毫芒。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4H 页
雷鼓云中。声暨华夷。士尚馀风。有矗其树。有卓其烈。有来过者。宜竖其发。
闻岩铭
灵之闻岩。故宝城辛侯所考槃者也。侯没而亭废。独有层岩削立溪石上。灵之人士。拟立精舍其侧以祀侯。以邦禁不果就。士林以侯播馥之地。不可以终无识。乃谋载侯遗事于石。以畀后之人。侯五世孙光弼以郑徵君葵阳所为侯状及王川赵公某之碣。属光庭为之铭。光庭窃惟侯为子则孝。为臣则忠。当乱而效力。居官而尽职。其所树立。已卓然矣。又能卷怀于无道之时。与有道君子者游。以求理义之乐而自放于山水间。斯不亦鲜乎哉。当其效智奋勇之际。固为郭忠翼公所奇。金文忠公所叹。而及其退而遁也。郑文穆公称其武中君子。张文康公论侯胸中有一寸铁。诸先生之评。已尽之矣。又奚假于后死之为之辞。既辞之不得。则最其迹而系以铭。铭曰。
辛氏于灵。其周尹姞。世有簪组。英豪间出。在胜国季。有讳斯蒇。典工判书。抗倭殉难。有女并烈。事具图编。其孙讳柱。掌钺北边。讨平叛贼。号终慕堂。是公曾祖。大父世卿。官副司直。考讳希寿。龙宫县监。七子俱秀。公次居五。锡名曰础。其字支叟。豪爽不偶。事亲养志。处兄弟友。替季北征。飏名朔野。遂志敌忾。发身弓马。当壬辰春。防海南下。海寇匪茹。孤岛气寡。萃旅金海。欲共把守。铳矢猬集。城危朝暮。公为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4L 页
众言。不可徒死。谁其从我。维朴与李。溃围北驱。薄于蔑浦。江流无舟。贼骑在后。公谓二公。昔我先祖。于玆殉国。此吾死所。洁身而逝。魂魄不愧。策马蹈河。截去障泥。二公从之。如跃檀溪。乃赴鼎津。左右红衣。凡所揆画。动中机宜。郭公奇之。表授玄风。县久无守。为贼路冲。公寄山中。招集逋散。乘间设机。剿绝党援。土贼好谦。附倭称乱。自称监司。诱胁亡叛。强圉跳梁。公少相习。乃告郭公。可取之策。其策如何。元酒在壶。去扣贼垒。我而翁徒。我而翁徒。汝以刺客。我来匪他。汝屏门戟。握手欢酗。手㪺以釂。自渍于絮。彼醉罔觉。屏去私人。兀如孤豚。仡仡勇夫。已俟于门。缚置麾下。斩之辕门。凶徒骇散。民服于田。乱既底定。归卧田里。邈彼西城。 王命公理。肃肃其政。介介其清。飘然投绂。匹马归装。宝人有言。公我父母。一鞭微物。犹不自累。我留于壁。永赏冰檗。建于昏朝。白驹在谷。所怀伊人。在桧之渊。在洛之湄。文不在玆。乌巾羊裘。言从之游。龙湖如镜。溯洄扁舟。洒濯尘垢。蹈履大方。展矣君子。寸铁其(或作为)肠。有矗岩台。临流壁立。有郁松楸。孺慕所托。于焉考槃。竹扉松关。馀风起人。明宫载卜。竟扼邦制。士林之戚。鸣泉白石。某某遗躅。清尘未沫。夐焉在目。刻此贞珉。以永公名。匪我私公。有状有铭。
高丽判三司致仕孙靖平公遗墟碑铭(并序)
故判三司致仕赐谥靖平公孙公洪亮故居。在今安东府治一直县。公高丽人也。仕忠宣,忠肃,忠惠三朝。清忠謇谔。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5H 页
有争臣风。及相忠穆,忠定二君。维匡调胹。得大臣体。忠定末。公年六十五。致事乞骸骨而归。以令名终。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公实有焉。公以辛祦五年己未卒。寿九十三。距今癸亥为三百六十五年。孙氏之贯一直者。皆祖于公。然世代远。散处他县。独有遗址在一直松洞。士大夫之环居于侧者。犹尚公风义。一府章甫尝议公俎豆事。公后孙节度使命大闻之。以钱一万助其费。事拘于邦制。未果就。而节度君已不幸。一乡之外裔及邻比之士。相与谋树一石墟间。载公遗事。虽无以香火祠。而其传于永世。益可保于是。李君廷燮以诸公之意。袖裴君行俭所录靖平公遗事来。索铭于光庭。光庭亦忝在外裔之一。而年岁久。其家传行状不出。虽不敢以孤陋辞。而实无以详公平生者。然国史既载公赐杖官卒。而一时名公贺赐杖诗序及醉琴轩朴公真卷序。亦可以徵其一二矣。玄陵之幸福州。适公退休之十一年。公不以老怠执羁靮而迎于道。玄陵喜曰。子诚一直之人也。明年。王还都。公入贺。王益贤之。为手写公真以赐之。及归。锡之龙头之杖。顾公子得寿,得龄等曰。杖莫如子。卿且杖而归矣。其宠赉如此。然善人国之杖也。玄陵不自杖公。而使公之子杖归。公耇造德。不克降于国家。公优游田里。凡二十九年。方公之归。公卿大夫皆酣豢富贵。无能言退者。而公独以盛满为戒。及公归而国家始多难。故李牧隐诗云。公在朝廷清。公去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5L 页
闻兵腥。而诸公诗若序。又言公忠恂謇饬。老而不解。主上视公如商山叟云。古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者。其在公欤。真卷序谓玄陵所写公真。乡人立阁以尊之。而永嘉志云在府之临河寺。异时尚左教。有寺观而无院社。世固已尊享公矣。不知寺毁于何代。而真亦不复存。可恨也。公本姓荀。避显宗讳。改赐孙。显者累世。曾祖世卿尚衣直长。祖衍以中显大夫典客令致仕。父滂閤门祗候。母夫人。密直副使曹松之女。妻陁阳郡夫人。阳城李氏。大提学梴之女也。二子伯密直代言。号格斋。有集。季典书。二女为裴柏竹堂尚志,金桑村自粹之母夫人。裴君柏竹之后。节度君格斋之后。与勘乱勋。赠兵部尚书。铭曰。
介介孙公。王国之特。周旋五朝。一心奉职。及其年至。归老乡宅。其宅云何。福之一直。王询其名。曰汝同德。红寇陆梁。王幸于福。黄发鸠杖。迎于路侧。暨平大乱。觐王于阙。烨如仙鹤。来往倏倏。王眷孤忠。即加宠锡。其宠伊何。图形手墨。其锡伊何。扶老龙策。送者倾城。巨笔联轴。始终荣名。孰盛与埒。高朗寿考。贲玆丘壑。繄公高退。自祖典客。清风峻节。施及自出。一直之乡。水舒山矗。因名想德。有剩遗馥。刻此巨石。以识高躅。
金烈妇朴氏旌闾铭(并序)
烈妇朴姓。潘南人。左议政訔之后。世居荣川之皋兰村。父景古娶金海金益秋女。生烈妇。幼有至性。侍母病摄家事。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6H 页
为宗党所嘉诵。二十而嫁闻韶金弼济。弼济父命钦。鹤峰先生五世孙。父母亡。俱庐墓。以至行称。其弟重钦早夭无血属。妻吴氏取弼济子之。醇谨举止有度。烈妇入门。瑟琴鼓矣。公姑俱称其事我孝。既而弼济读书过苦。得病弥留。烈妇日夜侍汤饵。用其情。弼济少良。而母病剧。归省未几。而弼济病又进。趣妇还。烈妇叹曰。病加于少愈。不可为矣。权辞宽慰母。退而与诸妇女泣诀。行半途。夫家人至。谇其病。送母家婢还曰。此行吾不可复。然汝慎语。勿以伤父母意。烈妇视弼济疾益谨。医治多方而卒无效。舅姑以卜人言。避出弼济。而烈妇在家病疠。舅视之。妇曰谨避之。专意夫子病。烈妇热才税。而弼济不起。妇走哭。绝而仅苏曰。固知有此日。恨不先无知也。治袭敛诸具。无过哀容。既敛而归肂。晨起哀哭。悲动左右。舅慰解之。令婢子谨守妇。妇语其婢曰。作粥饮我。为粥。不绝火煮乃善。婢疑之。去而复来。妇曰。吾不食累日而无动。疾煮来。以藿示之。婢信之。有顷。咯咯有声。急就之。妇以组经。已殊矣。举家救之不得。与弼济同葬于凤城东竹山之原。邻近闻者。皆为之感叹。士林闻于官。转达之朝。 上命旌其闾。烈妇死于丙寅五月十一日。其夫大殓之翼日。年二十二。葬于其年之八月六日。原向卯。旌闾在己巳正月癸酉。今 上之二十五年。命钦请为闾铭。铭曰。
天与之淑贞。归又配其良。胡不俾而昌。而罹此不祥。惟其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6L 页
殉之。义与同藏。铭于棹楔。以永其光。
赠持平三弃堂琴公旌闾铭(并序)
三弃堂琴公讳是养。字子善。凤城人。梅轩讳辅之孙。梅轩游退陶先生之门。仍家礼安。公生于礼安温溪里。天性孝友。少以才称。二十一。中乡举。赴南省试。时光海十年。北人张废妃疏议。公二舅附时议。欲胁持公。公叹曰。三纲绝矣。安用名为。卷橐而东。杜门不出。癸亥改纪。复理举业。丙子。魁东堂发解。未几。奴大举入寇。 上出城。公西望流涕曰。天下其左衽矣。遂不复应举。携琴书归。隐于奉化之远遁村。日诵读洛建书。为政于家。内外斩斩。持身有法。虽微细物。不正未尝近眼也。教诲后进。谆谆有法。成名者众。以 崇陵癸卯八月二十七日。终于斜马寓墅。年六十六。公没而子姓零替。遗文不传。今 上庚申。公曾孙思南等收录公遗迹。索状于光庭。后二年。士林以公行义闻于知县监司。转启于 朝。今年某月。 赠公通善郎司宪府持平。 命旌其闾。八月某日。立棹楔于旧居前大道上。思讷以光庭既状公。复来求记颠末以刻之。铭曰。
逄氏之操。仲氏之逃。琴氏之皋。过者尻高。
良坂碑铭(并序)
赠兵部左侍郎孙公镇云峰之明年春。湖孽搆逆。杀节度镇将。称兵叫欢。方内绎骚。于是弼显以泰仁叛。熊辅,希亮跳踉岭右。连陷安,居,陜,咸。声言逾岭而西。远近駴惑。莫知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7H 页
所为。公奋曰。是恶敢为。吾镇玆要冲。不先事据守。使贼掉臂而过。与湖西南贼合。国不可为也。即檄召属县兵。陈旅良坂。或疑无 上命而遽兴师。公曰。贼势在呼吸。机不可失也。先发而后启。 上以为善。公之在陈。与士卒同苦。执手歔欷。勉以忠义。士无不用命。乃相险阨设奇伏。昼夜警守。金鼓日鸣。若将向敌者。贼仰视魄惴。迁延旋军。公令一枝兵。禽其伪守。欲提兵捣其巢穴。而枳上司。卒不得遂。然贼之恇㥘失措。卒就擒灭者。公之力也。事平。录公一等。超授岭左水臬。云之将士暨一境之老幼一口言曰。唏乎微将军。吾属殆无类矣。吾所处地岭湖之喉。贼左而至。吾受其兵。右而至。吾受其兵。而吾兵力弱。不先扼其吭。是湖无岭岭无湖。俱受其败矣。昔在胜国。我 圣祖斩阿只拔都于坂上。以宁东区。雄功伟烈。辉映贞珉。今玆之乱。兆自都下。诖误远近。列镇波荡。莫先奋戈为士卒倡。惟我将军知有国。不知有身。宁以义死。不荣幸生。闻变。雪涕誓不俱生。激我以忠义。推我以赤心。编子弟。与我同伍。援弓炮。为我鼓勇。念我饥也。推食以哺我。轸我渴也。持醪而手釂。吾安得不致死乎。将军命吾鼓。吾鼓。将军命吾伏。吾伏。一死一生。惟将军命。咸之假守。吾从而斮之。安之巢穴。吾将从将军荡之。而上使抑余也。钲金鼓耀旌钺。不战而屈其兵。完我师旅。全我妻孥。唏乎微将军。国其如何。评当时勘乱之勋。无将军右者。而顾瞻麟阁。无将军像也。吾曹又不为刻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7L 页
石。勒将军忠烈。其何以表揭后世。遂相与伐石。树之 圣祖碑侧。而使来索铭。公讳命大。字则天。一直人。铭曰。
我胆之囷如兮。我旅之神。如金鼓闛闛兮。良坂之上。彼贼之狺如兮。駴目而死。咋相顾喘息兮。良坂之下。我猷克壮兮。伐其谋。贼失所图兮。遁败不救。始贼之来噪兮。妇女莫保。及退而踣兮。豆脯卮酒。公功在国兮。 大君追恻。公惠在民兮。生死骨肉。何以酬公兮。勒事于石。匪侈匪夸兮。惟公之迹。彼坂有阁兮。神功永飏。公名在下兮。不显其光。
故进士潭岩先生金公遗墟碑铭(并序)
福州之龟潭。则龙醴二郡之交也。前俯洛江。三邑之民。络岸而居。屋庐相连为大村。北则龙宫山。其上有故进士潭岩金先生冢焉。先生讳用石。字鍊叔。成化间人也。世家京城之东门外。二十。中 成庙三年壬辰进士。游佔毕翁门下乔桐。初则挈家来隐于九潭。夫人金氏之乡也。公没而子孙守其庐。相传八九世。而公墓前石。只书姓讳。阙显刻。公男八人。子孙文雅传业。而为公身后谋。没没若此何也。世传公临终。将案上书火之。盖不欲留名于世。而子孙遵遗意。不敢载之石欤。今距公几三百年。当时事无可徵。独南秋江孝温录师友。载公姓名。而姜中和应贞事中言公少时依朱文公故事。设乡约月朔会。讲小学于太学。其选皆一时名士。如金用石鍊叔,申从濩次韶,朴演文叔,孙孝祖无忝,郑敬祖孝昆,权柱支卿,丁硕亨嘉会,康伯珍子韫,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8H 页
金允济子舟其尤也。末云世之不悦者。喧之指以为小学孝子之契。有夫子四圣十哲之讥云。秋江翁高蹈一世。少许可人。而列数长安俊士。独举十人为尤。而公首焉则公可知也。当是时。 成庙作人。一时才俊。可谓盛矣。其设乡约于太学。讲论小学。盖欲倡明古道。措诸斯世而已。有戏而沮之者。公亦知斯道之不可行。不复应举。同门如寒暄,一蠹之贤。欲以此学修之身。传诸后。而终不免世祸。静庵先生受学于暄翁。欲以此学试之一世。而又有己卯之祸。我东固褊小矣。何其与古道相盭若是哉。窃惟先生学术醇正。知虑渊伟。观象玩占。不俟终日。超然鹄举。历戊甲两大祸。同人䪡粉。而葆光卒岁。不恨身名之薶没。易曰。知几其神乎。殆先生之谓欤。说者言有人偷瘗先生墓山者。知县按验。见墓石惊。则泣曰。我不料此老之委骸于此也。为文哭奠而去云。然则当时人不识先生处所者多矣。先生后孙设斋舍。岁一祭先生墓。今年春。九世孙光铉慨然念遗迹之泯没也。倡议同宗伐石。载先生事若干。表厥遗墟。皆拜手曰诺。于是光铉以其事来索铭。光庭亦忝在外裔。不敢以老洫无能辞。谨受而叙之。系以铭。铭曰。
鸡林叶黄。王子遁荒。释去绂冕。混迹黎苍。遗风邈焉。旷世谁伉。有孙曰吉。佐丽祖以昌。子孙绳绳。八代平章。历世数十。絓组相望。以至于公。尚书之弟。少载令闻。则志斯世。乐彼泮林。俊髦连袂。设约讲学。之经之纶。章甫煌煌。骇视介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8L 页
鳞。张弩吹毒。有徒莘莘。占时观象。废不可支。先几色举。于洛之湄。塞兑藏六。谁测其微。允矣明哲。于旧有光。凡厥懿迹。幽郁不章。悠悠百世。孰究其详。公多孙子。世则规矩。遗馥在人。过者起慕。彼考槃者。思荐豆俎。公孙追孝。岁祀罔缺。忾然遐怀。图载遗烈。刻诗牲系。以诏来哲。
玉凝溪遗墟碑铭(并序)
凝溪。古于良里。在军威治之西北十里。其山川岩壑甚美。如有隐君子之风焉。而世传故掌令玉某先生居其中。北去十里。有先生冢云。旧址荒废。今为先生外裔洪氏之居。而先生之后居近县者。岁修先生墓不怠。先生之遗迹文章。没于兵燹。国子上舍世宝为裒摭故志。又得先生所作人心善恶相反之图,阴阳变易成卦之图。为实纪一卷。属故寝郎李公簠为之状。上舍公之子生员振韶谐伯,进士振汝集。以之请铭若志于雪斋权公斗经,密庵李公栽。凡所以贲隧阐幽者。莫不具完。而汝集甫又以状北走太白山中。抵平原李光庭曰。吾玉实宜宁人。中世移金海。吾祖实生于金海之南山村。而吾祖中岁。又移于于良。所谓钓鱼矶,咏归台者。实吾祖之所命。台西坊命今勿川者。吾祖为村民筑堤者也。至今民受其利。凡吾祖所居息而钓游者。无不指迹而相语。盖吾祖流光于玆土久矣。吾祖十七八。已中大小科。事 太宗世宗。为集贤校理,谏院正言,宪府掌令。直道著闻。补外为安东通判,大丘郡事。遗惠未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9H 页
泯。 世宗命臣僚选当官清白者。闻 上曰。如玉某可矣。当时人才。可谓盛矣。而吾祖独与选。荫流数世。吾祖生洪武壬戌。没于正统元年丙辰。至今年壬子。为二百九十有七年。吾子孙不能居是土。吾惟惧寝远而无徵也。将伐石以载其实。愿吾子之记之也。又曰。于良之改名凝溪者。盖取其俚训之近者。而凝亦训聚也成也。古人于道于德于绩。咸曰凝云者。疑取义之在此。而吾祖因以自号。后之人循迹而称名。亦不易。子亦有以语我来。光庭起立曰。不亦善乎。古者贤人之居。必表厥宅里。树之风声者。先王之教也。况乎孝子仁人之心乎。抑光庭实固陋。不足以承吾子。尝闻 国初诸公。敦厚质实。取名廉而见义远。先生之所以名溪者。其义不可得闻。然先生学于吉冶隐先生。究性命之蕴而阐造化之妙。其所作二图。可见其平日用功之实。则其积学以凝道者可知。先生修身洁行。孝于亲忠于君。清德见于刑家。其笃行以凝德者可知。先生居内外职。尽心尽能。忠亮廉直。百僚耸其风采。吏民称其神明。其勤官而凝绩者。又可知已。而是溪也漾清凝绿。足以配先生以悠久者。吾知先生退閒之暇。幅巾野服。逍遥于水石之间。把七里之竿。咏曾氏之春风。而乐而不厌者。亦先生志之成也。吾乡士大夫以先生尝倅是府。相聚而俎豆之。而吾子又且表先生之阡。识先生之遗墟。使过者有所式焉。亦可以信孝思于无穷也。光庭尝南游乌山。谒吉子祠。涉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29L 页
屏川上乌岩。彷徨于台矶之间。久而不能去者。于上舍君之请。自知其非人。而不获终辞。乃为之诗曰。
乌岩之下。屏水即焉。洁清绀绿。凝如寒玉。先生之德。与之无愧。令名滔滔。愈久不改。鱼矶归台。宛宛遗躅。闻先生风。其谁不立。先生之学。孔旨邵画。先生之乐。严竿曾瑟。迹不忍荒。道其可忘。凡百过者。视此铭章。
林孝子旌闾碑铭(并序)
孝子林姓。名盛茂。醴泉人也。世居尚之丹密县。早丧父。事母至孝。李徵君万敷,成徵君尔弘,河上舍瑞龙。俱为孝子传。孝子自幼有至性。出外得异味珍果。不自口。必归哺父母。既丧父。痛贫无以为养。从贷子钱家。行商有赢。即以货甘毳以供母。自衣破絮。糠覈不充。而亲奉养无不尽。为别室。内外白涂。置绵席加䌷褥。上以坐卧母。朝夕。夫妇供具尝旨不。母食乃食。母老无齿。腒䐹之硬。必自嚼耎以哺。晨晡。必进白粥。几阁。常庋食物。酒醴果脯。随母意欲。随节寒暑。衡焫薪重轻。以适暄凉。自母始衰。未尝离外一宿。有所如。必一日可往还。告面必时。侍宿于侧。不解衣。有呼即应。常为灯继夜。尝储麻油盆。母误认便器。举注菜畦。儿惊告孝子。掩其口曰。毋惊老人。于母侧。未尝高声戚容。其疾病。皇皇如也。尝矢以验差剧。剖冰澡浴以祝天。母年九十一。以天年终。孝子哭之犹婴儿。勺水不入口。襚敛之具。必诚必慎。无毫发遗恨。此其孝心之发于至诚。不假修为而为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0H 页
之者也。将葬。邻里争救助。时值艰食。奠饷之需。既赡以腆。及葬。来观者近千人。咸曰。孝子之葬其亲也。始孝子丧父。有异人指告葬地以竁。及是祔焉。为庐其傍。衰绖不去体。非朔望殷奠。不下山。不与家人相见。疾病。约举炬为信。以冢地高。与家相望。去十馀里。多松楸虎豹。或白昼攫人。孝子昼夜处。每夜起煮粥。晨荐于墓。晡亦如之。不择风雨寒暑。呼号墓次。而虎终不敢逼。强盗数人。夜到庐中。瞰孝子所为。则愧谢而去。山中旧无水。孝子常下汲数里。忽泉涌坎中。取用不渴。旱熯不枯。撤庐乃涸。一日风起。火光绕殡。孝子遥望悲号。向风叩头。辄风回燎倒。一里延爇而殡卒无事。如是者再。此又事之甚异而理之所不无者也。今相国宋公为刺史。闻其事疑之。因分赈行县。广询无一爽。乃叹息。蠲烟户役。州中士子以孝子为书。闻其至行于州若府。以彻于朝。 上乃赐孝子米。孝子为酒脯。遍要邻比。共飨其赐。孝子虽终丧。馀哀未忘。恤恤如无所归。朔望。必展拜墓所。风雨不辍。居乡醇谨。未尝有忤。敬老慈幼。闻人丧。必食素。随力赙助。老人之前。必下马趋之。并行于途。必推与马。及歧乃已。于道遇遗货。必跟还其主。乡里以为义。不名。必曰孝子孝子。孝子年五十七。以己酉八月十四日殁。其妻安家女。家素饶。以奉给孝子。孝子之得养送无憾。亦其妻顺承无违也。当祭。必夫妇齐戒。洁蠲为具。明烛达晓。若神临之。将事乃休。有二子。其季大根。亦有至性。母病。刲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0L 页
指哺血。母得苏。孝子没。奔走名公卿间。又遍谒世之名能文辞者。以求阐扬潜光。孝子有子矣。今年正月。 上用道臣启。凡道内忠臣孝子烈女。皆加褒录。旌闾赠爵。给复赐米。各有差。于是孝子有棹楔之命。州刺史庀材役丁夫。奉行如法式。大根等欲遂载始末于石。石无所取用。母梦。神告石在孝子墓南百步许。掘之果得石。长寻广二尺。厚半之。磨之。青莹鉴人。有二十八墨点。中有文曰心。其孝心之所感与。见者以为异。大根北走数百里。丐铭于余。余老无文。亦喜道人之善者。乃为之诗曰。
上天降衷兮。无贵无贱。彼君子行兮。犹病未践。相伊幽远兮。谁所闻见。凡其笃行兮。无愧黄卷。上天孔昭兮。及尔游衍。山泉自涌兮。强盗腼面。回风卷燎兮。虎驯如犬。俊髦如林兮。争诵居善。 上籍其实兮。旌褒如典。神监至诚兮。贞珉则见。乌头载屹兮。至行永阐。凡厥人子兮。视此铭篆。
杜谷碑阴识
先生讳宇定。字静而。南阳人。文庄公可臣孙也。 仁庙初。除王子师傅。不起。丙子冬。奉母夫人。避胡寇于太白山下。既闻 上出城。入杜谷山中。筑玉溜庵。累 除官。不出终焉。先生尝取古人诗五言一联。各加二字于首。为七言绝句以见志。今 上丙寅。筵臣白先生风节可褒。以二句闻。 上嘉之。赠吏曹参议。 教旨书崇祯处士洪某。不书官衔。又不书时行年号。异数也。士林以先生俎豆拘 邦制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1H 页
见撤。其遗墟不可以无识。相与买一石。叙其事为铭。说者言先生心迹在二句。不待赞述而明。不必铭。皆曰然。乃集先生手字。刻二句于左右。崇祯丙子后百十三年戊辰四月日立。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墓表
  
冰库别检玉公墓表
凝溪先生玉公沽四世孙曰璿。字伯温。 英陵参奉讳连璞之子。内医习读官自华之孙。司酝署直长衒之曾孙。玉氏本宜宁人。中世全伯事丽朝。位至少尹。凝溪之曾祖也。凝溪受学于吉再父先生。事我 太宗世宗。仕为集贤校理。清名直道。久而益显。今享之默溪院祠。国家录用清白吏子孙。玉氏多以遗荫为朝官。参奉公娶安东张氏习读翊之女。以嘉靖甲寅五月初二日生公。仪度端重厚谨。于经史无不淹贯。而不喜作举子业。惟饬身敦孝悌之行。公有一子。命受业于乡先进先生金云川张敬堂之门。戒以慎交游务诚实。寻圣贤心法。又以小学为修身之本。其教子如此。修诸身者可知也。云川以公清白吏子孙之有行义者。荐于朝。初授四山监役。迁冰库别检。万历己未之十一月八日。终于家。享年六十六。公再娶。前夫人安东权氏。得中之女。后夫人牙山蒋氏。忠顺卫嶙之女。公葬祔父母之兆次。权夫人墓在公墓之左。蒋夫人别葬金谷。公一男五女。女权得熙,权昶,南振纪,禹弘发,权继善妻者。权氏出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1L 页
也。而男之清。蒋出也。亦以行义闻。不仕。以老秩三品。子孙世修儒业。曾孙世宝。玄孙振韶,振。五世孙衡在。连升国子上舍。今清主乾隆某年。即公卒之一百二十三年。玄孙某某等始治石。将竖公墓。谓平原李光庭曰。吾先三世之葬。久而无识。吾恐其遗迹之泯焉。请载其一二大槩。令后世知某山为某祖原。庶远而有徵也。是为志。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墓碣铭
  
宝白堂金先生墓碣铭(并序)
有明正德十二年十二月辛亥。大司谏宝白堂金先生以大耋终。用明年戊寅之三月壬午。葬于鹤驾山下稷谷负乙之原。有石而无文。盖二百有十有五年矣。一日公之八世孙至恒,九世孙尔镐,泳。造平原李光庭言曰。始先祖临终。遗戒薄葬。且勿用铭。吾子孙守之八九世。寖远日湮。吾惟先祖之心与事。不表于后是惧。谨具丽牲之石。思识其一二大者。吾子幸而赐之铭焉。光庭怵然谢非其人。不得则曰。公之遗戒。其意深矣。且公何事于铭。公少而以文学推重。晚而以直道著。用周旋危乱之朝。不可而遂老而归。及其史狱祸熸。屡阽危阱而不悔。以完节称。 中庙改纪。万物咸睹。而公则颓卧丘壑。以令名终。没数百馀年。而士大夫志之不衰。为立祠俎豆之。遗风馀烈。愈久而不忘。公何待于铭乎。皆于邑曰。子言则然。吾惟惧丘垄之混于刍牧而无识也。乃次而序之。公讳系行。字取斯。安东人。鼻祖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2H 页
宣平。新罗末。守吉昌。引丽兵平甄氏乱。位侍中。与权公幸,张公吉称三太师。庙食百世。其后有曰义正议大夫礼宾寺事。生典农正得雨。农正生閤门奉礼革。奉礼生比安县监三近。是为公皇考。母令人金氏。朔宁监务腆女。以宣皇帝宣德六年辛亥生公。资性绝人。幼知读书。父母异之曰。是子也持门户者。十七。登上庠。华闻益蔚。问学词章。最一时侪流。然五十。始登明经第。初补殿中。直言纠劾。不避贵近。出知高灵县数月政清。选入玉堂。自是年除岁迁。玉堂为副修撰,副校理,校理,应教,典翰,副提学。薇垣为正言,献纳。司谏大司谏。柏府为掌令。中书为检详。六曹为天官正郎,春官参议,夏官参知,参议。国子为大司成。银台为同副右都承旨。在 经幄。论事尽职。居言责。遇事必争。棘棘不阿。凡拜官。必量而后出。虽一资半级。必辞。辞不得而后受。然亦不久于职。所论灾异戚里内嬖及辟异教言君德阙违时政得失。切中时讳。而及其辞都承旨。力陈难进易退之义。盖公当 成庙朝。出入左右。替献否可。动见采用。及燕山嗣服。屡进危言。辄乖迕。知不克救。遂投劾而归。公年已六十七矣。佔毕斋家得圃隐之学。公往从之游。讲论不怠甚欢。及戊午狱起。与毕翁游者无得脱。公三逮鞫狱。备极考讯。会有出力救之者。卒得释。公不自幸。常有殄瘁之痛。及主废。泫然流涕曰。我已十年臣事矣。公性至孝。未第时。为养栖迟教庠间。亲癠半岁。目不交睫。居丧。啜粥庐墓。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2L 页
以终三年。及后居夫人丧。公年已不毁。犹持礼若初。兄子学祖出家学佛。号灯明禅师。有宠于 上。生势甚。公诮让不少假。其教授星州。祖过候公。刺史欲尊礼祖。止祖不令见公。而要公见祖。公不应。祖乃谒。公怒曰。若反诎我为。杖之几出血。祖后请曰。叔父久困。甚第有意。我为之地。公复怒曰。使我因汝得官。何以见人。祖不敢言。公内刚外方。居官。玉雪自将。宦达数十年。清约如寒士。尝有诗曰。吾家无宝物。宝物惟清白。及归筑小堂。扁曰宝白。日引后进。讲说性理。随才诱掖。成就者众。性喜山水。雅爱默村之静僻也。戊午后。常往来寓其间。及疾病居外寝。遗戒子侄诸孙。以清白孝友持家骄侈坠家声为戒。而乃曰。吾经幄近臣。而不能匡君救时。我死。勿备葬。勿立石为铭。无善行而得善誉于人耻也。享年八十有七。初配利川徐氏。县监运之女。有二女。长适察访朴讷。次适进士柳子温。后配宜宁南氏。持平尚致之女。有五子。克仁 英陵参奉。克义,克礼生员。克智,克信郡守。朴讷五子。巨鳞,亨鳞,鹏鳞,洪鳞,从鳞。皆文科跻显仕。柳子温四子。公绰郡守。公权,公奭,公季。而公绰之孙文忠公成龙。世称西厓先生。孙男六人。淑宝,德宝,良宝,世周,世殷,世商。而世殷子廷宪进士。廷准文科。廷宪之孙中清文科承旨。号苟全。学者宗之。其子柱宇文科持平。亦有名。柱宇玄孙翰运。方为正言。今来请铭者浗。德宝之后也。至恒,尔镐。承旨之曾玄孙。而至恒于光庭大人。为内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3H 页
弟。铭曰。
孔子有言。未见刚者。下而后世。其闻益寡。烈烈我公。质阳之明。浑然刚方。心如水清。玉署金闺。观我止行。进诤谔谔。退敛若亡。色举危朝。返我初贞。蜮弩巧发。群龙骈首。先张后说。素履无咎。九耋林泉。中以自考。维清维白。遗汝则裕。我义有愧。毋贲于墓。白碑短垄。非大夫丘。世代湮沉。草树幽幽。烝烝云孙。思载厥迹。我铭非侈。公志是刻。
通训大夫晋州判官痴岩裴公墓碣铭(并序)
明陵乙未春。星山裴君晋相等。改葬其王父痴岩公于顺兴治之东泉谷负坎之原。淑人金氏之封。越二十有一年夏。将树碣于墓。索铭于平原李光庭曰。王父生万历辛巳。幼有异质。见奇于柳文忠公。公常召与少子袗。必偕立马前。出入。教以送迎之节。时年俱六七岁。既学。文艺夙达。连中发解。凡十九选。丙辰。两中司马榜首。禹昉倡一榜。张废母疏。王父知几不入泮。为昉等所论削。自是杜门求志。婆娑林泉。且八年。 长陵甲子。始释褐授太学官。丁卯。以事变注书。从 上江都。夙夜不解。 上辄命烛近前。勋臣李贵有违言于前席。噤史官欲讳之。为同僚所发。曰。考注书日记。及考。独王父记有本末。贵恚。贵婿金卨劾罢王父。卨父德諴执王父手谢曰。儿至不肖。戊辰。升典籍。移殿中。己巳。拜秋曹地官员外郎。庚午春。除全罗从事。夏。又移黄海从事。曰。君命累至矣。始趋肃。旋呈病归。辛未冬。拜晋州判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3L 页
官。曰。君恩及于养矣。谢恩行至骊州。疾不起。得年五十一。王父至孝。壬辰之乱。十二岁。随曾王父清道任所。曾王父敌王所忾。命王父背负四世神主避兵。颠沛之际。未尝少违。壬寅。曾王父患痢疾京师。王父日夜吁天而不得。时未授室。奉母夫人。归葬于荣。事母夫人。先意承颜。常不欲一日离侧。或因科举仕宦少出。辄忧见于诗。其扈江都入侍之际。有时南望涕下。 上为之动。累除京官。不起曰。官可以养。乃就。爱君忧国。不以家食少间。朔望。必取侍宴图,兴庆园志铭二簇张壁。具冠服。焚香拜展如礼。每酒后念及丁卯事。辄扼腕曰。兵不战而示敌弱。奈后患何。昏朝世。当路人有同郡者。造王父诱胁甚。不应则请于母夫人曰。独不可使一子荣贵乎。夫人曰。子之行止。非母所能与也。其人怒。竟绝去。王父天资重厚。喜怒不遽而操确如也。少读书。曾王父教以静坐。洒濯心神。又曰。读书非专为科举。又举言人之恶。如含血喷人。先污其口。王父常体遗训。非疾病事故。未尝一日废书。晚年叹曰。吾无以副先意者。唯不言人不善耳。尝从寒冈郑先生游。其门人录。亦称王父才行见推士类。而晋相最后生。只据先君之状。而欲具载一二于石。以卒先君之志。子幸而赐之铭。光庭亟谢非其人而不得。则叹曰。子之先君子。当丙子乱。弱冠耳。耻城下之盟。明亡。义不帝胡人。隐遁以卒世。其言岂不信而有徵欤。按状。公讳尚益。字益哉。痴岩其号也。裴氏东方著姓。八代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4H 页
祖英赞为高丽左仆射。子吉祥门下侍郎。考讳应褧。罗州牧使。以劳 赠礼曹参判。推恩三世。夫人沃川全氏。 赠贞夫人。淑人。兵曹参议 赠吏曹参判涌之女。退陶先生之外曾孙。世言参判夫人肖先生德性。淑人克趾厥美。配公无违行。既寡。训成二子为名人。长幼华义禁府都事。次幼章除教官不起。女三人为赵寿颐,丁时远,金时望妻。都事有继子晋龙。女二人。侧室子晋甲教官。有五子。晋龟以孝行 赠义禁府都事。晋锡,晋相,晋雄,晋杰。女四人。内外曾玄凡若干人。初公葬荣川治东斗月村参判公墓右。淑人后公三十一年而卒。初葬山云。辛卯。迁于泉谷。始公与李太学士植善。后李入天官掌铨。语公邻人曰。某在。可出入于副学国子之间。长君德振士风。非吾友谁乎。铭曰。
禄不荣亲。仕未究志。赍忠与孝。后人之喟。
李童子墓碣铭(并序)
童子宗姓。幼字百能。改曰德溥。吾友仁溥济仲之弟。而礼部员外郎讳瑄之第二子。幼明炯秀发。父母爱之。甫龀。丧员外公未数岁。而母金夫人卒。鞠于祖母李夫人。而从伯氏学。能日记累千百言。文词卓然早成。见者无不叹诵而远大期。甫成童。以 明陵乙亥殁。生十六年矣。伯氏窆之金夫人茔下抱亥之原。今年春。泣语光庭曰。吾弟庶几杨家之乌苗而不见其秀。殁已四十二年。其文字非无可传。而吾悲。不忍收而视。没没无一存。吾思其遗迹。无复可得。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4L 页
而孤魂短垄。惧人樵牧其上也。子其为我铭吾弟。铭曰。
眉目之莹然。而才之荦然。而归之倏然。其谁使之然。
赠承训郎工曹佐郎泽隐处士辛公墓碣铭(并序)
光庭尝读南冥曹先生为辛光州崙墓铭。言光州以养为官。且言灵之辛。犹周之尹姞。而其世蓝田之玉也。乃者辛君师百以其曾王父泽隐公之状。授光庭曰。愿有铭。考其世。即所谓蓝田之玉者。光庭瞿然曰。辛氏至行。惟曹先生铭焉。光庭不足以任。师百曰。世无曹先生。毋庸辞。光庭强应曰诺。按公讳时望。字子重。光州之曾孙。祖汝诚宣教郎。父膺义盈库奉事。俱早世。母曰玄风郭氏。忠翼公忘忧堂先生再祐之女。即曹先生外曾孙。内外风烈。有自来矣。公四岁孤。母夫人以谚戒十训教之。已从忘忧先生学。先生奇爱之。十二岁而先生卒。又从先生弟再祺后。出入朴处士纯世之门。及二公丧。俱行师服。伯兄东望才高有孝友行。姊婿李公道纯尝受业郑寒冈先生。公事兄如严父。李公如严师。薰陶刮磨。期以成就。未几二公卒。母夫人愈悲伤不已。公抑哀宽譬。居侧。常怡愉和婉以顺养母志。滫瀡之具。必预办。躬调烹饪。母夫人安之。常侍食母夫人。母夫人饭。乃食。有不安节。跬步不离。汤药必先尝。病革祈天。及丧。勺水不入口。既殡。只啜牟屑。葬。庐墓侧。晨夕哀省。常衰绖读礼。惟日啖麦粝松叶。羸毁骨立。无一日恙。人以为神明之扶。邻有氓递来持护。乃曰。见辛孝子。孝心自生。终丧。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5H 页
必晨省家庙。时物不荐不食。常痛早孤。见人有父母。必泫然。语及呜咽。遇考妣忌。哀戚如初丧。黪巾糜粥以终日。其月不入内不出外。常曰。不肖不省父仪刑。可自同平人。未尝赴人宴集。伯氏病淹岁。昼夜医救。将绝。哺指血。既丧。哭之犹亲丧。爱养孤女。择配以居。姊妹之居寡者。力顾视。馆育遗孤。婚嫁不失时。公自幼从郭先生。习闻为学之方。作元日箴以自警。无意名利。以母夫人故。勉就举业。及丁丑山城围解。即废举杜门。专精心性之工。廑廑于彝伦日用之间。善剖析事理。明于知人。才一耳闻目见。预分人善恶曰。后当然。果然。与赵涧松任道为莫逆交。商订礼范。不喜与贵人相知。许文正公穆尝寓昌原。闻公行义。往来庐所。甚善也。既大拜。数致问。公终不答。许公深叹其操行为不可及。平生无官府迹。于人少许可。闻人至行。喜之遇之。不以卑贱而间之。所居有江山之胜。胜日辄携同志。觞咏以自适焉。公以万历丙午十二月二十四日生。以 明陵丙辰二月十四日终。享年七十一。初葬马耳缶山。夫人祔。后己亥某月日。并夫人迁厝于向阳山先垄下子坐原。夫人密阳朴氏。赠参议菊潭处士寿春之女。有淑德懿范。卒先公三年。有四男二女。男硕文,振文,任文,经文。女士人赵璞,金八和。硕文二男四女。男用中,致中。女卢光胤,都万纲,郑荥振,权庆命。振文二男三女。男履中,得中。女柳宗文,赵希奭,卢光复。任文一男一女。男立中。女金学传。经文一男二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5L 页
女。男性中。女张锡玄,文以荣。赵璞有一男灵得。二女郑恪,许身。金八和有一男泰鸣。二女裴庆徽,郑荥来。内外曾孙五十馀人。 明陵丙戌。 上褒孝子。 赠公承训郎工曹佐郎。有泽隐集若干卷藏于家。铭曰。
辛系灵山旧阀阅。典工抗倭女并烈。郡事拒旽卓殊节。节度清白贲厥迹。参议观象行洁白。光州乃子为亲屈。有倬冥翁刻墓德。累世懿光愈不灭。孝哉曾孙善继述。行敦彝伦性天出。学专为己讵外劣。斯其为政奚必达。我 王崇孝赠以秩。子孙绳绳倘嗣服。请述冥翁表厥璞。
通训大夫行兵曹佐郎兼春秋馆记事官鸠巢权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圣矩。字恕余。权氏自太师幸。始受姓。世居安东。为盛族。至忠定公橃。益有名。其宗族号为大家。公忠定公曾祖县监启经之后。高祖大仁。以军功特授掌隶院判决事。曾大父重常。司正。大父承庆。皇考赉。不禄于朝。妣全州柳氏。学生知潜之女。以崇祯壬午生公。幼有异质。七岁。丧祖母。伏哭如成人。既受书。过目辄记。善缀文。十五。游乡校。人不敢以童子视之。从从舅百拙柳公㮨学。柳公甚器重之。木斋洪公汝河有盛名。于诸子少有许可。一见公所作。叹曰。文章才也。公于是益奋励。种绩滂沛。有气力。发解。辄居前列。戊午。擢增广两试。释褐。授承文正字。该曹以自如道凋弊。察访须选择人。公自槐院出。抚摩有方。驿苏息。秩满。升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6H 页
典籍。转兵曹佐郎。戊辰。出知珍山县。公不以官弊。清简为治。一境赖之。明年。南士登用。李公玄纪以方伯过县。调公久于外。公笑谢。语颇直。李内惭作色去。未几。用谗者启罢公。公适以事出他县。取马径还。衙养随之。无一物赍。李孤山先生叹之曰。士大夫去官当如此。壬申。以国子直讲。再调兵曹郎。李公东标在铨曹。拟公言官。大臣有嗛。不得私者。辄持公为调停计。李公叹曰。相公乃以人物权衡。效小儿博绳然。即拂衣还。公亦去兵曹。无几微见诸色。明年。由直讲。出为梁山郡守。梁近海孔道。郡出船材。将吏因缘弊多。公一裁以法。蠲渔户税。劝课秀才。割廪馀。创雇马所。民力益宽。观察使察公刚明吏也。凡有讼可疑者。皆归之梁。水臬诬奏公以船材事。观察使按验无实。乃劾罢水臬。公能益明。而公已去官。观察使知公无还意。亦不果奏留公。而恨梁民无禄。梁民铸铜刻公德云。丙子。丁外忧。己卯。起废为礼曹正郎。出知康津县。以亲老僶勉赴任。未几遭丧还。公天性孝。家贫无以为养。既发身。不喜在京觅官而辄出外。所居官。例俸外无秋毫私。而约己取馀。以资给甘旨。同飨伯父季父寿夕。必张筵称觞。极其爱日之诚。同堂兄弟十五人。公为长。盖不徒和爱孺湛。而教诲成就。文学蔚如也。其居丧。致哀致诚。以礼自尽。而后丧时已薄迟暮。持丧如初。当祭。躬执祭物。勿勿致飨。而每晨必拜祠堂。无客。未尝去书不观。公天品刚明而行己洁清。筮仕三十年。足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6L 页
不迹贵人之门。除官入京。亦不肯终岁淹。故常栖迟下僚。而士大夫服其操。晚家官道傍。茅屋萧然。而户屦常满。或知其匮乏。赢粮而往。客主与共。亦不辞谢。对人。和气满容。未尝及人过失世论是非官政得失。少嗜曲糵。尝因饮醉。失言于人。后不复近酒。平居。任真无表襮。未尝求异于人。而其勇于改过。严于自治。有人不可及者。年纪愈迈。舆望愈集。论士大夫之终始清名者。必首指公。李公晚寓安东。熟瞷公平生。深自悔忸曰。使斯人不跻清显之列者。吾辈不得辞其责也。戊子十一月四日。考终于家。春秋六十七。用明年三月廿四日。葬于天灯山向庚之原。淑人甘泉文氏。己卯名贤掌令瓘之五世孙。善事舅姑。随公在官。惟恐累公清德。生二男一女。男长輖。孝谨称长者。次辑。女适进士李秀泰。輖有四子。克准,克恒,克大,克宜。二女县监金道应,士人金晟运。辑有二子。克经,克立。二女士人金云庆,朴兴仁。李秀泰二子犹龙,聃龙。三女朴尚复,成潝,金圣宅皆士人。今 上丙寅。克立等移窆公山内某向原。以墓铭请光庭。公故人子。公尝以为可教。今不敢以无文辞。铭曰。
位不动人。貌不踰中。众望之趋。谁如我公。维清不隘。维和能恭。刻玆片石。尚其闻风。
通训大夫成均馆司艺琴公墓碣铭(并序)
琴氏起高丽世。太师容式始见谱牒。至英烈公仪。以文章登鼎司。冠冕一时。其后迄我 朝。簪组不绝也。退溪李先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7H 页
生讲道陶山。一时英材如惺斋公兰秀,日休公应夹,勉进公应櫄,梅轩公辅。俱有声徒弟中。而梅轩公笔翰。尤为诸贤称首。先生没。书自铭诗。刻之墓。是为公曾祖。大父胤古梅轩弟。 赠参议之子。而为梅轩公后。生讳是律。公皇考也。还后叔父将仕郎尚古。娶真城李氏。退溪从祖兄弟之曾孙。副护军庆仁之女。以崇祯丙子八月七日生公。公讳圣奎。字文叔。早孤。受业于叔父三弃堂先生是养。先生义不污昏朝。明亡。弃举隐居教授。学者众多。独奇公。公少号鲁钝。受中庸。至人一己百曰。不若是。不足以变吾质。自是终日矻矻不少倦。暇亦习字。不随同辈游嬉。丁巳。中进士二等。明年。擢廷试。公试券为考官所称赏。冬。补太学官。己未。迁奉常寺奉事。逌学正。出为昌乐道察访。甲子。迁博士。乙丑。升典籍兼西学教授。丙寅。升朝奉大夫。除司宪府监察。在京。公族子讼山得罪。辞连伯氏。谳上。傅死议。公惊痛为上书讼冤。得减等。宗族十馀人。并流南北绝塞。公弃官往省伯氏塞上半岁。还京师。奔走为计度四年。而迁者皆生还京师。诸公多公能轻仕急难。己巳。调典籍。除祥云道察访。辛未。以病归。公筮仕。未尝求官。居外任。赠遗不及贵近。以故无致力者。甲戌。除礼曹佐郎。升正郎。乙亥。迁司艺。时事已变。公无意就职。家居修台池。杂植花木。朋酒自娱。善射。亦时张的为戏。尤喜临池。常法退陶书。参以梅轩墨妙。公笔翰独出一时。蓄书籍者。争求公标题。公沉厚重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7L 页
迟。不喜芬华。每与同人逢。雅歌吟诗以自适。公仲氏与公同年进士。奉继母夫人。竭力佃作。以养弟妹。焫松明拾草叶。劝课公及公弟读书习字。公常曰。我之有成。仲氏力也。母夫人常在仲氏家。公恨不得朝夕养。时时邀侍尽其欢。得美味虽薄少。先送仲氏助甘旨。事两兄。甚敬而和。友爱弟妹。恤穷族如不及。口不言人过失。子弟有过。虽稠人在坐。庭立而数之。己卯。遭母夫人忧。公已耆暮。执丧如少年。柴毁成疾。调病女子家。庚辰七月十六日。卒于巨树女弟家。享年六十五。公与李萝溪东标,权荷塘斗寅为莫逆交。疾革。萝溪书至。公口呼答。辞意不错。有顷而没。萝溪常戏公立志确而求仕不工。谓其无要路迹也。荷塘常邀公共坐荷间。语人曰。文叔古之先进也。公晚喜读退翁书。手不释卷云。公前娶曲江裴氏。检阅龙吉之孙。无子。后娶安东权氏。士人益兴之女。生一女。适荷塘族子濩。取弟灿奎子钰为后。生二子。正国,正龙。一女金世模。公外孙男三。正中,正雄生员,正鸿。女一琴懰。用卒之年九月某日。葬公于礼安大兴堂向兑原。从先兆也。后九年而权夫人卒。公诸族人曰。我之不鬼于遐塞。公之赐也。宜以所争山。厝权夫人。因奉公葬可矣。遂葬江亭山坐壬原。正雄李氏婿也。与公之孙正国来索铭。公先人友。光庭亦逮事公。其知公审。宜铭。铭曰。
丰颜深瞳。坐如孤熊。读书咏歌。如戛球镛。挟艺射科。有蔚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8H 页
声称。维不谐俗。竟滞不升。守朴丘园。不缁不尘。何以铭公。求之古人。
赠吏曹参判行工曹参议海月黄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汝一。字会元。其先平海县人。在丽忠烈世。有讳瑞。有翼戴勋。升县为郡。官至佥议评理。子孙迄我 朝。世袭衣冠。曾大父辅坤。成均生员。大父瑀。 赠星州牧使。考讳应澄。谨厚有气量。乡称长者。 赠判决事。娶野城郑氏司直昌国之女。以嘉靖丙辰生公。幼聪诣。受业于仲父大海先生应清。过耳辄诵。吐词惊人。十四。赴杆城试。过题竹西楼壁。杨蓬莱士彦适知府。见之大惊。追得公甚欢。二十一。中进士。三十。对策登乙科。选入翰苑。历检阅,待教,奉教。壬辰。为高山道察访。夏。倭大讧。 上西狩。公雪涕将赴难。道险绝。因说咸监柳永立。整旅固根本。急分兵援岭上军。岭上军败。安边以北。无措手处矣。永立不从。金上洛贵荣,尹漆溪卓然陪王子至安边。永立不来迎。公以二公意贻书责之。亦不应。朝廷以尹公代永立。尹公素知公忠义。启请从事。与同寝食。纠画义旅。移檄南北道。土贼陈大猷以子女饵贼叛。王子大臣沦贼中。公求得与大猷善者。代书抵大猷。陈祸福。大猷不用命。然其随机设策。卒之罪人斯得者。多公之力。癸巳春。追至 行在。拜秋曹郎。改骑省。兼带三字御。秋。差都元帅权慄从事。以亲病辞。言者论公避事。公亦自劾罢。丙申。叙逌翊卫司御。出佐元帅军。丁酉。拜承文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8L 页
院校理。戊戌。转侍讲院司书。又以亲疾辞。秋。拜司宪府掌令兼弼善。移成均馆司艺。冬。以书状官。同白沙,月沙两李公赴京。伸丁应泰诬国之冤。辛丑。出知醴泉郡。丙午。知永川郡。丁未。录原从勋。戊申。以亲疾辞。未几。遭内外艰。庐墓侧。泣血三年曰。吾父常抱吾膝。啖我枣脯而口授之诵。虽欲报得乎。辛亥。升通政。除吉州牧使。不赴。壬子。知昌原府。乙卯。移龟东莱。二州为贼窟穴者且七载。民散亡。田畴荒芜。公劳来抚摩。先之以定民居。继之兴学曰。居不定。民志不固。学校之政。亦乱世不可缓者。访有文学者。授教导职。削己俸以充馆廪。而俾专讲课。有所成就。戊午。以工曹参议还。庚申。大臣荐拟岭臬。为不悦者所尼。而公亦无意于世矣。所居并海。公尝为亭岸上。望日月出。以海月自号。至是名其亭曰晚归。盖将老焉。壬戌四月二日。以疾终于家。享年六十七。讣闻。 赠少宰。兼带有加。公再娶。前夫人闻韶金氏。鹤峰文忠公诚一仲兄龟峰守一之女。后夫人李氏。德原都正枢之女。而左议政药圃郑贞简公琢之外孙。俱淑惠有家法。皆 赠贞夫人。用公卒之年某月日。葬公于郡西五台山乡坤原。前夫人祔。后夫人葬在下。公起东南海上。进而与文苑钜公相颉颃。声闻中华。其文章汗澜无涯涘。而诗律精丽。与林白湖悌为伯仲。其气义亦并埒云。公风骨秀伟。气貌轩昂。自幼从大海学。与游蓬莱。已知立身行己之方。及再授室。亲炙儒贤之门。益自淬励。为世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9H 页
名人。方玄苏来请信使。公独抗言不可。文忠公咏鲁连事以赠公。而末云我有一片心。千秋与君说。其相与如此。金夫人生一男中允。亦以文章显用。官至承旨。李夫人生四男。中敏承仕郎。中宪宣教郎。中顺从仕郎。中远将仕郎。俱有子女。而承旨无嗣。以宣教子石来为后。生二子圭,基。圭生世重。始述公遗事。其孤达夏以权员外万之状来请铭。铭曰。
海山扶舆。淑气贮精。笃生奇材。蔚为世英。公宜馆阁。乃栖于棘。卒不大施。孰究素蓄。卓行清文。萃于一堂。子父并誉。在古谁方。尸祝于乡。永世其教。文追作铭。后嗣是诏。
赠兵曹参议行阴城县监畏斋李公墓碣铭(并序)
崇祯三年正月庚申。畏斋李先生卒。其葬在灵山德岩山先兆之下。实乡明原。墓道无刻。迄百有十五年。五世孙基远,基彦,基靖等北走太白山下。以葛庵李先生玄逸之状。请铭于平原李光庭。光庭以非人辞不得。则最其事实而为之叙曰。公讳厚庆。字汝懋。星州人。其先有碧珍将军匆言。有功罗丽之际。子孙仍世冠冕。至我 朝平靖公约东。以文章行义伏一世。位至太宰。世称老村先生。是生讳承元。通政宣传官。是生讳有温。利川都护府使。是生讳俨。公皇考也。以门荫仕。后 赠户曹参判。参判公娶密阳朴氏承义副尉光美之女。始居灵山。以嘉靖戊午十月己巳生公。幼有至性。九岁。丧母夫人。随伯仲二兄执丧。如成人。既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39L 页
冠。礼谷郭公𧺝见而异之。归以其子寒冈郑先生。讲陶山之学。公年二十二。请于参判公。与兄子道孜往师事之。公幼习富豪。既登师门。痛折节。潜心圣贤之书。质疑问辨。不得不措。性谅直。丈席之间。微有所疑于心。亦不讳也。郑先生叹之曰。师友义当切磋。子于吾畏友也。命以畏名斋。兄子质近鲁。亦命以复名斋也。公之事亲。温凊甘旨。克慎克诚。日与伯仲诸子侄。怡愉于侧。壬辰之乱。奉参判公与一家。避兵江右。转入江陵。依郑先生。仓卒之际。亲奉养。必求称心。人感其诚意。争以物助供具。乱稍平。扶侍而南。遭艰。窆于苞山之境。丁酉倭再讧。奉几筵。复入江陵。流离颠沛。持丧严谨。奠祭一礼不苟。己亥。还故土卒丧。移居县西之冷亭山下。遂绝意举子业。以郑先生之所尝命者。揭诸楣间。以寓戒惧之意。专用心于内为学。方伯李公时发荐行义于朝。东冈金先生宇颙尝副东铨。亦荐拟公。 长陵改纪。擢除昌乐邮丞。洗手奉职。事修弊祛。廉使闻。 上特命升秩。调内赡寺直长。丁卯。扈 驾江都。既还。赐券一等。升主簿。出知阴城县。每月朔。望阙行礼。谒文庙。引诸生讲说经义。以躬行迪之。社稷城隍诸祠。洁蠲躬将。持身清苦。理事勤剧。去害兴利若不及。吏民怀之。时公伯氏无恙。悲与睽违。得美味必先送。不寄不食也。闻病疾驰还。不及诀。以为至恫。槐山守杀人。公为推官。不受当路指。罢归。归逾年而卒。享年七十三。以原从劳。 赠兵曹参议。夫人玄风郭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40H 页
氏。即礼谷公女。早卒。有一男一女。男道辅生员。以学行荐。除 齐陵参奉。不就。号益庵。女适安盛汉。继夫人星州全氏。训鍊奉事永成之女。生二男三女。男道亨,道熙。女适崔东彦县监,李玄培,郭愈昌。参奉生六男。洙,溥,瀍,濂,洵,泳。二女许濒,康乔年检阅。道亨有一男沔。一女姜钦。道熙有二男湜,瀷。一女郑斗应。外孙男女若干人。公清修淡约。威仪严重庄肃。平居正衣冠。出入作止。动以礼则。人无不敛容起敬。虽任气自放者。望门色降。不敢以非礼见。同门如旅轩,乐斋,石潭诸贤。无不敬重相推许。而最与深。大庵,存斋,忘忧数公云。郑先生卒。为撰言行录。心丧三年。以学之发端。从礼谷公。亦以师礼视之。以先公之丧葬故有阙。尽心备物。反葬先夫人墓。祭祀斋蠲。勿勿致悫。忌日终日悲哀。其寓居昌仲兄没于疠。公自殓肂。乱平。妻子弱。无以归葬。亦自办衣棺。扶榇还窆。哀动行路。孤稚无知。长而教之。既成材而夭。抚养遗腹若子。临终。分一力以助其业。二姊没无后。为经纪后事。从母死。命仲子主其丧。凡亲戚有吉凶。必先临问。命一家子弟。出力相助。兵燹来。家益旁落。橐饘屡空。而处之晏如。勉子弟无以困故自怠。病世之学者没首科臼。教人。必先习洒扫应对。次之格致诚正。循循有序。又于月朔。仿郑先生学规。聚乡人子弟。讲论经义。至圣贤言语要切处。反复教告。使知躬行实践之为可贵。公没。诸子守遗训。以纯行见称。而灵至今俗有儒化。权小山斗经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40L 页
尝知公县。为文祭墓。与县之诸生。祠公父子于德峰书院。铭曰。
文穆之学。先生是承。笃于人伦。蹈履规绳。侃侃其中。肃肃其外。函丈起钦。曰汝予畏。暨复斋公。善学善述。四十馀年。回琴点瑟。德器陶镕。日有新功。年高道邵。四方来宗。曷不大展。仪于王国。彼微邮县。粗见功迹。剩慕乡邦。俎豆是崇。镵玆墓石。垂耀无穷。
复斋李公墓碣铭(并序)
寒冈先生讲道东南。学子盛集。随材成就。而畏斋,复斋二李先生弱冠。抠衣执经四十馀年。卒得其学。今德峰书院。祀先生父子。间者畏斋后孙基远等。以葛庵李先生状。来索二先生铭。光庭非人也。固辞之不得。各就其状而叙之为铭。叙曰。公讳道孜。字至之。畏斋之兄子。复斋其号也。考讳硕庆。副护军。 赠户曹参议。娶晋州河氏兵马虞候舰之女。以嘉靖己未生公。温粹有容质。为父兄所奇爱。二十一。从畏斋游郑先生门下。受大学,心经,近思录等书。笃信师说。矻矻不已。旁治举业。累中解选。壬辰倭大讧。南土震扰。公奉亲客江右。劳筋骨以为养。夫人没。寓葬三嘉。丁酉。转入江陵。混迹商贾之间。以求菽水。兵燹岁饥。饿莩载路。公托二子于郑先生及安大丘憙。竭力营办。亲奉养无不备。而一家数十口。无沟壑瘠。与弟道由备尝艰苦。友爱尤笃。未尝一日相离。在渔船中。日诵大学章句。吾伊不辍。渔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41H 页
人舟子往往习其口读。始公以亲故就试。既累举不中第。叹曰。岂可舍本分事。求外物为荣。白大人公。大人公许之。遂弃举业。与畏斋从郑先生于百梅泗水之间。专以讲明践履为事。畏斋天性刚果。而公温柔。弦韦交规。互有资益。郑先生俱加爱重。尝戏曰。由也果。参也鲁。俱为圣门高弟。何伤乎。各从其质也。公等勉之。仍以畏复二字。命其斋名。公与畏斋志同道合。同居冷泉山下。每事必咨。畏斋常呼为畏友。畏斋寝疾。公居父忧。昼夜侍疾。不以老疚少息。寒冈之丧。与畏斋心丧三年。公于诸经书。无不淹贯。而以大学为标准。年五十。居母夫人忧。犹日读小学书曰。吾平日从事是书。犹不知其切己如此。教人。必以是为先。读至古人嘉言善行。反覆开示。以警发其志意。尝与畏斋依郑先生学规。月朔。会乡人秀子弟。分为三等。讨论经书。又于所居里。仿退陶先生乡约。刱立科条。欲推而广之。会二公相继不幸。不果行。公于外物。泊然无所好。乱后家计益无聊。而閒田旷土。不为分外占。贫困忧患。无戚嗟容。凡事不如意。辄曰此命也。所居草屋三间。常净扫。终日对书。客至。呼童命酌。花辰月夕。令子弟赋诗咏歌。酷好佳山水。短棹芒鞋。常随意来往。李公时发为方伯。举公孝廉高等。而搢绅之东西行过者。无不倾心高仰之。公素无疾病。先卒之数月。出游山水。属纩之夕。命家人子女会食中堂。食毕。恬然而逝。壬午十月己亥也。享年八十四。州官来吊庀丧事。以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41L 页
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先兆葬德岩山下。亦乡明原。夫人骊州李氏。翰林迨之曾孙。有妇人善行。先公五十年而卒。返葬县南长善山乡昧原。有二男一女。男潝,㴒。女适李益亨。又有馀男女各四人。男濈,涟,津,瀚皆早死。女柳源,李晢,朴玭,全执中。公家世具畏斋碣语中。孟子云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公早亲有道。从事性理之学。读书林下。甲子一周有馀。天爵既已脩矣。而无能以人爵从之。使其道不得施于斯民也。倘所谓命也者。其谓是耶。铭曰。
先生之学。本乎人伦。当乱无食。行贾养亲。维志是承。施及弟妹。年衰居忧。哀敬必礼。以瘠终丧。神明之扶。负笈冈门。季父是俱。林下长日。与共磋琢。不骛功利。不沉玄寂。潜心力赜。切己为学。家庭政行。秉彝咸服。有岿双丘。先垄之侧。载事于石。永世维则。
挹鹤轩朴公墓碣铭(并序)
唐人称东俗质䪥无长者。以余所闻。如挹鹤轩朴公在西京时。犹编之田叔列传。岂不可谓诚长者。公生长卿大夫家。绝无纨裤习。恬静少欲。泊于名利。为文数屈省闱。不以介诸意。方其中司马试。亲属有当路者。慕公之人。欲为公设庆席。且曰。第来此。不患不得官。公笑谢。放榜即归乡。友得京官过公。公饮以酒。徐谓之曰。子之才不因曲径。自可致高位。其人怒。投杯而起。公笑而送之。未期年而果败。公夫人。广平大君之后。故多财。僮指以万计。妇兄专而有之。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42H 页
人劝公分。公谢曰。我幸身不樵。妇不汲。无资于彼也。公世居京师。至公居荣川城南洙水上。荣多士大夫。喜谈论人得失。至公不敢置一喙曰。长者长者。公平居言笑有时。慈详和易。人无不爱而敬之。自少游公者。未尝闻公口涉人过失。未尝见公忿懥气。与弟佥知公俱高帙。友爱深至。所居稍间。而人未尝见公朝夕不同处。与忘窝金相公荣祖,上舍权公点四人。日相对皓如。人比之商山叟。庭实花竹无客。堂室常阒如无人。轩对鹤驾山。以挹鹤名。人望公亦翛然如鹤。李苍石埈闻公行。谓此堂当改扁以友爱云。公以 宁陵甲午三月廿一日。年八十七而终。临终。戒勿以锦绮敛体。公中万历丙辰生员。以高耋职副护军。公讳成范。字子常。高灵人。高灵之朴。世有大官。至公高祖讳稠。振威县令。退陶先生为铭墓。曾大父永俊。议政府右赞成。生讳大龄。军威县监。为后于伯父平市署令讳永汉。生公之考讳欐。水运判官。判官公之为儿。退陶先生过而奇之。及长。妻以长子佥正寯之女。以隆庆戊辰七月廿三日生公。先生见而爱之。锡小字曰青云。每与家人书。辄问青云儿。其见念如此。公虽不及受业于先生。其内外胚胎。渍染薰陶。德器深厚。内外行纯备。固亦有异乎人者。其视汉世之长者无学术而得名者。竟何如也。夫人系出璿源。父敬成娶节度使张彦邦女。生夫人。有妇人善行。侍先姑疾三年。亲党称其孝。先公二十五年而卒。生子辄失之。三女适直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42L 页
讲李元圭,士人李艗,参奉郑侙。以佥知公第二子廷弼为后。生三男一女。男纶,绅,缮。女适士人金极寿。用公没之年九月庚寅。合葬于夫人墓。乡午。在判官公墓后数步。光庭来往公乡里。得遗诵久。公从孙前骑省郎昌朝来请铭。乃为之铭曰。
桃李不言而成蹊。猗兰之瘁。秀麦与荠。公虽未显。亦云无忝。载事于石。我辞非谄。
孝子葛溪权君墓碣铭(并序)
永嘉权君德润。奉其先人遗事。乞铭于平原李光庭。光庭问何以铭。德润曰。吾父有至性。养王父母父母。为家贫。躬自力穑以事亲。为草堂。树以竹树花卉。沼其前毓鱼。园种蹲鸱菘菁杂蔬。列植诸果物。以便体悦目适口。时为酒食。邀宾友歌舞欢呼。以乐其心。曾大父母王父母安于吾父。以天年终。吾父所以敛襚葬祭。无不恔于人心。哭泣悲哀之节。为人所悦服。王父母之葬山缺有风。吾父手土莎种树以障空。松楸苍然成林。邻里斧斤不忍寇。吾父常日省墓。晨有二虎伏墓下。闻吾父(缺)。辟去不再见。光庭曰。善哉。虽然。愿卒闻之。德润曰。始王父畜小室。王母不悦而归。并挈吾父。幼受学于邻师。略通四子小学。既年十五。叹曰。吾祖老。父母离异。不能欢处一室。我何以为子。何暇为学。即弃归父家。常洒扫执劳役惟谨。时时省母。犯晨夜暴兽。夔夔不懈。王父感悟。迎王母归。吾父又尽心庶母庶弟之间。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43H 页
家遂雍睦无间言。王父尝病。吾父问药于医。医不见。吾父遑遑求俗药以试。王父病已。因留心医方。义于济人。王母病。气绝逾时。吾父呼泣呼天乞代。而王母适苏。有膂力。能超数牛。人劝之武举。吾父不欲离亲远游。不从。平日未尝久去亲侧。凡其事亲奉祭。与人交恤。故旧亲戚。邻里贫穷。存问长老。常欲尽吾之心。不遑念其家不足。光庭蹶然曰。足矣是可以铭。遂铭。君讳道仁。字正则。安东人。太师幸之后。景泰中。有讳轼。号杏亭。与弟軧同中司马。及 光庙靖国。不复应举。盖有秋江,渔溪之心焉。于君为九世祖。中间自安东移义城之沙村。又自沙村还安东之法兴。又自法兴移葛溪者五世。高祖益殿直。曾祖复兴不仕。祖珩以老阶通政。父震久。妣闻韶金氏。昌世之女。赵月川先生外玄孙也。君以 崇陵辛丑生。乙卯冬。冒风省墓。因感疾。以十月廿三日卒。年七十五。君虽为养废业。然好披玩书册。临终。以忠孝勉子弟。配昌原曹氏。仁杰之女。柔惠有妇德。助养二世老亲。得欢心。瀡滫滑甘。以适口性。尝忧无蜜。有蜂集树。取而养之。人谓孝感。后君二岁而卒。有四子一女。男德锤,德润,德钦,德镠。女适李日祥。凡君男女无无子女者。德润等以其年十二月。葬君于先山侧。为丙坐原。丁巳九月。祔夫人于其后。向乾也。朴公文秀为绣衣。列君孝行于朝而旌不及。铭曰。
葛山之垄前后四尺之封。孝子孝妇之藏。子孙绳绳。以永
讷隐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343L 页
其蒸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