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1267-039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洹词卷二(馆集)

  明 崔铣 撰

  张御史治路记

  河东人曰河东盐行四方公私咸利之运司东南二十
里曰青石槽道狭而险如永巷然长七里徒者负者亦
艰行自槽之南如陜州中有曰张店曰茅津者凡六十
里有土坡高二十丈沟深则半之两崖对立而中隘正
卷二 第 1b 页 WYG1267-0396b.png
德八年秋张御史取河津稷山工百三十人芮城安邑
夫六百人凿石槽深一丈有奇阔倍深之一石槽平旅
说之巳又取平陆夫七百人治张店茅津弘隘刋峻既
月张店茅津又平佣者杀其直负者馀其力马可交互
驰车可并行旅大说之又曰御史初询于王运使宣平
陆申知县纶又询于众谋协而举民故安均力明禁毋
敢买逸民故偕因势而治之不与险争功故速成太史
氏曰张御史者安阳张士隆字仲修

卷二 第 2a 页 WYG1267-0397a.png
  赠陈知县序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于乎自夫吾人之不思也
不忠而黜则疾其君不孝而疏则怼其父不政而沮则
虐其民夫民非冥然若槁木也逸居美称所同欲也刻
肌荡产所同恶也政辟而惠劳错于是乎怨生上之人
犹未知反也而怨日甚于是乎重刑以弭谤舞术以愚
其心民乃大不服而健者辩者讼其上矣幸而讼胜而继
为之上者犹不知反也则民又讼然后强梁狙诈之徒
卷二 第 2b 页 WYG1267-0397b.png
逞予闻为政之道二曰诚曰才诚者主者也才者运者
也夫吾无真爱也而责民怀吾无善教也而责民变吾
无定令也而责民违吾养未周也而责民安吾弛之张
之未当也而责民不服吾赏罚未公也而责民讹虽日
戮百人未能济也夫鳄物之顽也虎兽之暴也韩愈则
驱鳄矣刘昆则尝徙虎矣况于民乎故曰小民怨女詈
女则自敬德又曰惟民若有恒性关中陈君以光禄署
丞出令大谷天官氏以大谷为难邑而简任君矣溪田
卷二 第 3a 页 WYG1267-0397c.png
马子思所以赞君之治无蹈乎昔之为令者之失也乃
授简于铣俾序之

  送李运判序

  李祜判运司郭价以豫之王人饯于郊崔铣明述二父
之德告于祜曰君祜惟乃父暨铣父罔不厉于清忠大
著多绩于先朝肆君祜暨铣传厥父学荐于乡以遂有
今官在昔古汉则有若王吉氏有若袁安氏子暨孙数
世显大倍于其先人丕乃饰车马侈服用怙势作威名
卷二 第 3b 页 WYG1267-0397d.png
称用隳于厥时孝罔以有位惟其贤永绪罔以富惟其
约惟运司丛贾总货上下聒聒诞惟贿图官鲜以洁显
矧曰有功芝生于秽克祥厥家滋蒿于兰畹丕乃荒厥
兰于乎民匪说讹惟宁于公政匪自辟惟衷于平宦匪
恶廉惟败于多欲名以宣行亦怠于名气以树节亦戾
于气胜名惟实正气惟志罔自盈以歉尔僚允乃功

  赠陈西安序

  夫王畿者教化之丛也昔在汉世士学五经故教醇而
卷二 第 4a 页 WYG1267-0398a.png
化美西汉之才盛于雍东汉之才盛于豫今之永平王
畿也永平之士予所识者京兆王君汝温洁其身弗以
闇晦污守其官弗以豪势挠可不谓贞乎京兆为予称
其乡之士陈君汝和由御史出知西安西安之为御史
也正宪而絜情所举十馀官退而不有其明可不谓慎
乎孟子曰观远臣以其所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二君
者交以谊进以节燕好朋引之私非其存也可不谓贤
乎夫艺者或失之邪守者或失之拘豪者或失之疏术
卷二 第 4b 页 WYG1267-0398b.png
者或失之狡惟贤者庶乎无弗达者矣西安剧郡也有
藩国之亲有中使之势有都御史御史之威有布政按
察之治果者责吾强恬者责吾安正者责吾执能者责
吾办贪者责吾赂佞者责吾謟予闻昔之为西安者日
以其三时治民而以其六事人其文案填其讼赴错每
夜分未之能酬则夫孔子所谓先劳之政盖不遑及矣
谚曰舟子取玉穷年不获樵夫采珠十人皆濡故君子
之仕也见其君不恤其身周其民不思其爵持其要不
卷二 第 5a 页 WYG1267-0398c.png
密其法合其大不计其小昔粤贾之之海外也得照乘
之珠或告之曰胡不弃诸贾曰何曰若由海归龙取若
珠必失若躯与舟矣贾甚爱珠剖股肉藏而纫之舟入
海龙见而风果如告者言于乎人能知身货之重轻亦
可与言政也巳矣

  王淑人墓志铭

  太史氏曰春秋常事不书礼内言不出闺门之事君子
自考其德者也前史言列女者或以辩言或以书史文
卷二 第 5b 页 WYG1267-0398d.png
字广闻猎异而不知其长乱李勋部曰予姻陈都指挥
纪长厚人也君继妻王淑人宫女也事太皇太后上即
位放宫女千人淑人归陈君当是时陈君有父老矣有
三弟有室矣有子一女二幼矣淑人咸宜之蔑有间言
陈君无他子淑人每饰少姬令御于陈君姻族贫及有
丧不克襄必告于陈君周之必以厚其自奉尺布以上
不轻费也每昕夕侍于陈君所或自奉巾栉陈君止之
曰非缺侍人也淑人曰事夫礼也不可以有人怠今年
卷二 第 6a 页 WYG1267-0399a.png
四十四春秋矣五月十七日以痰疾终陈君丧之恸李
大器曰陈君其非过哀者与夫殄厥嗣者妒妇也夭厥
生者艳妇也废厥事者慵妇也败厥礼者骄妇也离厥
兄弟者谗妇也长厥乱者哲妇也丧厥家族者横妇也
故曰妇者家之所由盛衰陈君者兄弟安之姻族赖之
多矣其获助于内者铭曰甲戌维岁未维月陈率葬妻
纸坊侧

  东溪君寿序

卷二 第 6b 页 WYG1267-0399b.png
  东溪君大都督刘君廷器也东溪君为锦衣卫百户佐
西厂为千户理北司刑为指挥主卫事当丁卯己巳之
间缙绅之祸棘矣东溪君独尚宽未尝辄言按人刑加
于不可己从减罪加于不可宥从轻予守太史与闻国
议民风然未闻有不可东溪君也夫人主之尊天也执
政之势焰也天不可跂焰不可迩一言而生没系一事
而安殆分是故恃肺腑之戚居禁从之亲擅爪牙之威
司刑罚之柄四者其风议计谋得施于人主与执政者
卷二 第 7a 页 WYG1267-0399c.png
也齐景公得晏子而刑省王凤得杜钦而举才夫景帝
兄也梁孝王弟也武帝父也戾太子子也景帝将按诛
梁王田叔能释之车千秋则尝悟武帝之疑太子矣而
疏可遗乎而亲可赖乎锦衣指挥李大器谓予曰镛闻
君子之德之既及人也天则锡之福人则彰其美都督
公今年十月十一日五十三春秋矣既贵而康己受报
于天公之德无纪则无以见公之福之宜也先生靡有
逊焉

卷二 第 7b 页 WYG1267-0399d.png
  守略

  夫守之道一所以行之者三何谓一曰安民一郡之命
悬于守以恩则父以政则长以教则师恩洽而父道备
政平而长道行教兴而师道立其生也怀其久也思何
谓三曰明曰惠曰断周则为明知幽之谓周安危休戚
自小后夥是非贤否虽显易淆辩早析精斯为明矣情
则为惠合性之谓情敦行右良惟民之好抑末去僻惟
民之恶斯为惠矣勇则为断从义之谓勇见审而不眩
卷二 第 8a 页 WYG1267-0400a.png
事当而不移勿以势临而回勿以利小而足惟能断而
后明有所不能蔽惠有所不能格

  贺徐母郁太安人受封序

  徐母以其子膳部主事明之善其官也封太安人诗曰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干出其枝枝茁其叶枝以叶卫而
茂干以枝庇而坚故曰耕田者以自养也是故子之少
也母育之子之壮而有立也母乃依之夫仕者正行以
章其教君则锡名以显其称姻族则荣之僚则贺之由
卷二 第 8b 页 WYG1267-0400b.png
是凡为母者安于慈而为子者力于善矣故推封之典
明主风善之道也诗曰伐木掎矣析薪柂矣取末者犹
爱其本故兴士者必感以心夫子之于亲孰不欲其荣
也荣则孰不欲其尊也尊则孰不欲其久且昌也非忠
不可致非谦不可有无是二者其亲虽居之不能说其
心是故贺者奖其始思掖其终事亲者履其荣思去其


  士林赠别诗序

卷二 第 9a 页 WYG1267-0400c.png
  夫用深藏而后能大器久淬而后能利故铅刀割而必
缺小智凿而多偾龙物之神者也雷阳之迅者也非潜
则不跃非收则不章故君子始学而中惄如也既学而
皇皇斯进巳成学而瞿瞿如弗及夫学固将以求用也
变形无所偏势无安先时则失之棘后事则失之废故
几者难能也誉诱必恶毁意达必恶塞故诚者难能也
酌会絜情因物立度故才者难能也公输子之为方圆
天下之巧也方其未习则拙虽有上知之才日游市肆
卷二 第 9b 页 WYG1267-0400d.png
责其精于六艺之业则否矣今之翰林职文而未与政
也然其进也为元辅为太宰为宗伯为司马学士贾先
生之南也京之士赠诗十八篇先生之南也养用于静
先生守太史十年为宫僚四年公见于典试直见于史
经学见于讲幄夫扬美期远罄其永怀是故有赠纪始
永终畅厥大义是故有序

  赠施御史序

  汉士之言曰文章缘饰吏治夫文者言乎其著也治者
卷二 第 10a 页 WYG1267-0401a.png
言乎其加诸人也德者言乎其蕴也文以德而醇治以
德而美夫縓尚领谓之缘采贲物谓之饰是异质而相
成者也昔者夫子之论孝也始于身中于刑天下终于
制礼极于配天而通神明是故文治之分自汉始也攻
辞辩之巧鄙吏为俗习法术之严斥儒为腐浮靡之害
作而忠恕之风微是故文治之坏自魏晋始也夫业久
必思变思变必求异世更则事舛事舛则理亡兴于大
变之后考夫巳亡之礼亦巳难矣今夫士之相与善也
卷二 第 10b 页 WYG1267-0401b.png
以书告者不若语以语入者不若色以色徵者不若心
故远则慕之近则袭之闻则亿之见则即之是故道隔
于世世降于人传曰君子之道本诸身百世以俟圣人
而不惑也施御史聘之将南巡予思所以赠君君温而
文沉简而断日者予谂君曰君按塞将所笞若而人所
罢劾若而人君曰事轻重均则权其亟害大小均则权
其深今之将悉以贿成也数更之则求代者愈重贿谚
曰饱虎厌肉饥虎噬骨故予威以刑以待其改感以诚
卷二 第 11a 页 WYG1267-0401c.png
以移其乡于乎予蔑以赠君矣

  孙太史归省诗序

  是岁春太史孙君汝宗念其母张太孺人之缺养疏求
归省上允之巳赐钞为旅资馆阁自国老而下赠诗三
十三篇铣窃读之曰至哉上之仁也公不格其私懿哉
群公之赠也荣不先其谊夫朝廷者四方之极也臣者
民之表也是故臣不可以不慎昔司马相如之归也饰
舆马富从侍以自矜于其乡夫汉之士学经而尚行独
卷二 第 11b 页 WYG1267-0401d.png
相如以浮倡之买臣庄助效之而俗靡故臣不可以不
慎也民之表也夫汝宗之归也入庭上寿相志为怡有
将母之礼焉将以观其孝秩簋列俎追远感今有展墓
之礼焉将以观其诚幕尊遍羞劝长抚幼有合族之礼
焉将以观其弟庆存慰往嘉善矜愚有惇故之礼焉将
以观其仁言检容循远闻近即有居乡之礼焉将以观
其信夫孝匪直养而己矣必敬其身夫归匪直合而巳
矣必验于乡孝立则忠遂矣乡信则朝达矣是故可以
卷二 第 12a 页 WYG1267-0402a.png
永上之仁可以当国老之赠

  湛氏小宗义田记

  小宗之有义田广孝也湛子若水奉其母陈太孺人之
意为之夫生天地之间有血气之属者皆知爱其类然
而莫知于人故不亲其亲悖也亲亲而无杀乱也义田
止及于五世之子孙先近也故曰以三为五以五为九
务远而遗近务广施而弗及君子不为也湛子出其家
馀粟市田若干亩岁入粟二百斛于囷凡婚者嫁者丧
卷二 第 12b 页 WYG1267-0402b.png
者葬者则给之婚给八斛嫁给十斛丧给十二斛葬给
十五斛是故尊尊幼幼男女有别人道之元也湛子

  又置宗子田若干亩岁入粟二十斛赒其乏俾其子孙
传之敬宗子所以合族合族所以延祀宗明于上礼行
于下矣岁入不足给则待嗣岁之入囷有陈则又出以
市田田广入富而恩益溥矣夫族之离由无礼也礼之
废由异学行也是故乐放者恶其拘谈玄者恶其粗尚
高者恶其卑喜大者恶其细趋径者恶其繁五恶兴而
卷二 第 13a 页 WYG1267-0402c.png
礼废然后邪慝作若湛氏者其将益昌也夫

  说竹

  直庵张翁之寿也铣作说竹寿之曰夫理周而辞寡者
要言也旨肤而辞辩者费言也故养浅者露行浮者饰
可以名近而废于恒可以说俗而病于哲夫华一日二
日非不嫣然美矣旬而衰再旬而尽柳天下易生之物
也数岁则瘁矣昔肩吾子问于师曰君子何贵于竹与
曰其苞则固而进则渐也其外则淡而节则坚也其干
卷二 第 13b 页 WYG1267-0402d.png
则约而用则富也夫不迅其发则气益结不膏其艳则
本益坚不杂其体则用无折夫霞朝烂而夕散月盛采而
旋曀雨暴注而速霁潦倏长而遂涸而况于无实者乎故
诗曰绿竹如箦言其德也是故德而不寿未之有也

  赠郝裕州序

  三原张子明远谓铣曰郝道传氏吾邑之惇修人也兹守
裕州其将大有政矣敢求吾子之告之也铣曰今之醇学
而抗节者惟三原之士故铣有欲父事之者有兄事之者
卷二 第 14a 页 WYG1267-0403a.png
士之慕贤也闻之者得其槩就之者得其微夫求途者舍明
而问于瞽将不左乎张子曰听言不若博取之得也问政不
若生其地者之审也铣曰礼之行也或闇其意而袭其迹则
有泥礼政之行也或亡其实而取其具则有秕政夫高皇作
农桑学校宫室衣服之制以守令行于民然而农不尽其力
士不充其资商不守其分夫游民可生而本业荒则农惰矣
浮言可售而贪鄙重则士颇矣不务民用而说淫巧则商炽
矣是故地非不饶也民非不众也经非不治也法非不存也
卷二 第 14b 页 WYG1267-0403b.png
无忠敬诚悫之心以临之故曰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夫排市井杜利门上行敦本而民非犹不止也况上又道之
以利乎张子曰昔者吾闻诸乡先生也其亦若子之言也夫

  霸州修城记

  初贼起畿内霸州守臣取其母妻系于狱贼悉众攻霸州
知州王汝翼以死守贼竟不克去州城旧独北面以砖为之正
德癸酉甲戌大水独旧砖城存知州告其僚与民曰古之作
事惟其久安观其城之圮与存可知已吾欲如北城者为之
卷二 第 15a 页 WYG1267-0403c.png
何如众曰然乃准北城役会三城砖二百万方灰百万斤阅
帑金不给用乃陶砖于隍市灰于山令民有粟与薪者治陶
有车者致灰皆给以直事具白于王都御史倬杨府尹廉董
御史建中蒋副使曙咸可之既知州迁河间府同知御史檄
霸州同知李曰雍领之御史曰往见道上多冗树伐之给陶
者可裕民也御史曰知州创谋且材宜使终之檄下河间令来
督工御史曰毋蔽于欺而匮于财毋急于名而盬于工乙亥
春三月己未役俱来乃肇事夏后四月丙戌城成知州高鹏
卷二 第 15b 页 WYG1267-0403d.png
至叹曰董公之规王守之劳不可忘己遂刻石城西霸台上
崔子曰铣闻往者贼之南也裕州故名饶方知州闻贼至奔
贼入屠城同知郁采死之唐县南阳之狭邑也千户陈锦以唐
令协民守之贼环攻三旬竟不克是故城者政之所具而
非所以恃也胜负之几岂不以谋信哉

  赠刘千户序

  刘都督之仲子纶以平盗功拜锦衣千户通政张献问
于崔子曰都督缓刑而顺宪既崇其爵其子又能奋行
卷二 第 16a 页 WYG1267-0404a.png
间以自见传曰所谓故国者有世臣之谓也其谓是乎
崔子曰余闻之诗云瞻彼旱麓榛楛济济盖言本盛而
物丰殖也夫国之所贵乎世臣者何也诗曰世之不显
厥猷翼翼故恩深者其图报则坚世守者其所业则精
昔唐有李晟宋有曹彬其家无金玉之积其受爵不溢
其功皆再世有绩以越于四方是以能保家而表民余
闻周季世之大夫世秉国政怙其宠禄以汰于国是故
大则弱主次则毁族其何世臣之贵之有焉司马刘大
卷二 第 16b 页 WYG1267-0404b.png
夫及诸大夫闻其言而是之遂闻于都督及其仲子

  何士字解

  申阳何梅翁之仲子之子士问字于崔子崔子字之曰
子榖复告以子榖之义曰昔者先王之养士也非善不
以立教非礼不以一行是故教之以洒扫教之以应对
折其敖与慢之气而德可进矣教之于视听教之于行
立教之于衣服饮食人患于徇其意之安而过积矣约
之以六德实之以六行要之以三德而行成矣博之以
卷二 第 17a 页 WYG1267-0404c.png
六艺而文质均矣紏之以八刑而怠者敏矣合之以乡
饮酒观之以射宾之于五州而名立乎乡矣升之于国
子论之于司马诏之于王爵之于朝而道行乎天下矣
其进学也必有序也其异年也必更事也其相见也必
执贽也夫序也者使循其实而勿流于狂也更也者使
安其事而勿役于躁也贽也者使重其身而勿迩于辱
也士之于此也非其师则弗问非其友则勿交非其大
夫则弗见亡棘于仕而颇于为亡耽于宠而折于节君
卷二 第 17b 页 WYG1267-0404d.png
修其礼臣致其忠少者服其劳老者享其逸是故邪民
无所容也诡行无所施也诐诞之言无所售也浮华之
文无所用也淫巧之器无所适也故曰一道德以同风
俗是谓大同崔子曰于乎三代之士铣未之有逮也而
窃有志焉榖也敦厚而敏吾与尔同迈矣夫

  喻刑

  刘将军拜锦衣指挥镇抚司理刑崔子告之曰凡卫必
有镇抚司理其卫之刑而己锦衣镇抚司为上所亲信
卷二 第 18a 页 WYG1267-0405a.png
故凡廷臣将有重谴者民之妖言者盗者皆命治之狱
具虽法司大臣无敢出入故朝之大狱镇抚治之朝之
裔狱法司治之夫人主之势霆也刑法之威焰也霆之
所击无坚不枯焰之所煽靡濡不焦夫臣之有诤也而
激则可罪矣守典也而泥则可罪矣民之喜讹言而窘
于生也而犯而攘而有敌则可罪矣苟急于狱之成而
闇于其自严于法之遂而略于其情勇于令之从而弱
于其平则狱之当也或寡矣夫治大热者必以黄治大
卷二 第 18b 页 WYG1267-0405b.png
寒者必以附故言去害之功者莫加焉然非以甘脆参
术继而调之则元气缩若投黄于寒投附于热则人之
危也必至是故大狱者国之所忌也昔汉楚藩之狱袁
安能宽之安之子孙显匹其国是故推其仁以体其情
缓于成以待其察善于辞以掩其缺委其事以解其忿
四者平狱全忠之道也正德丙子仲秋初吉崔铣著

  使答

  刘史问使于崔子崔子曰使之为道也有三德焉辞以
卷二 第 19a 页 WYG1267-0405c.png
发其情仪以颙其礼信以昭其节言据典章气兼婉直
辞矣巽而不诎端而弗遂仪矣伸义折违明介洁迹信
矣昔者周之盛也礼达而世孚教明而世习逮其季世
角势程力列国之交安危视使是故信或不足矣然其
崇敬申典一时之安可致也战国而下交与国者尚乎
诈交夷狄者尚乎利苏武富弼之使其庶矣乎他鲜闻
焉故曰斗筲之器何足言哉

  赠刘子德符序

卷二 第 19b 页 WYG1267-0405d.png
  予友刘子德符为太史八年上疏陈政事者四在孝皇
时览而未行在今上初刘瑾窃政矫诏罢归瑾败凡所
罢者悉还独刘子补外藩昔孔子有言质直而好义察
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又曰二人同
心其利断金若是乎士之可达也昔汉文至明主也不
尽谊之才则己矣而弃之长沙冯唐老而后达绛候之
忠岂有他哉而犹见疑夫以先师之道乃沮于晏婴介
夫狷妇慷慨执节而感盗脱危此汲黯徘徊于淮阳董
卷二 第 20a 页 WYG1267-0406a.png
子愤发于文辞管父感激于鲍叔也语曰闭门造车出
门合辙言所操同也故志殊而趋行反而事言乖而议
其合者鲜矣江舟之渡也风帆之得溯洄如驰中流而
风变折樯败舟嗟乎人心之变安可测哉安可测哉故
良臣于君尽心而己尔不以远近异其忠贞士于友尽
心而巳尔不以从违贰其信夫坚者石也脆者木也山
木固力而久积有穿石而升者矣故定志则向弃不能
移明见则纷纭不能惑一守则岐径不能迁夫急于名
卷二 第 20b 页 WYG1267-0406b.png
成则必弋之怵于势凌则必包之强于交合则必就之
人将以吾为可罔而欺百至矣是故时者君子因之而
非所以随也铣闻之通曰圣思通曰贤夫奕小数也巧
运于心则从系攻击与敌逶迤虽日御百秋亡难焉著
拘其奇局量其工虽终其身而求为秋不可得巳

  文答

  李沔阳问文崔子曰理之载于书犹名之登于册也有
名而无其人者谓之诡故物必有窍也理必有会也得
卷二 第 21a 页 WYG1267-0406c.png
其窍而后能悉其情得其会而后能比其类其行也必
恕其言也必中矣夫偏者滞于形荡者荒于远疏者见
有隙浮者践不给拘者冒其迹亿者罔其物故溺俗者
类常造精者类奇不知常则德不新也不知奇则怪可
惑也夫备事而言谓之虚感事而言谓之实言虚者莫
辩乎易爻则即事以著象言实者莫辩乎诗辞则假物
以章情昔者圣人观天地之宜而作易察草木之性而
制医聆金石之鸣而作乐故不探物之赜者不可以言
卷二 第 21b 页 WYG1267-0406d.png
行也不履物之变者不可以言文也是故诸子之辞偏
异端之辞荡狂士之辞疏躁人之辞浮腐儒之辞拘摩
士之辞亿

  经施

  安成伍氏八世传春秋伍辉将守汾问政于崔子崔子
告之曰古之传经之盛者莫如汉汉传经之士之贤者
莫如春秋董仲舒之醇刘向之忠严彭祖之介若竟于
政则春秋之教庶矣乎昔者夫子之作春秋也程诸侯
卷二 第 22a 页 WYG1267-0407a.png
之功罪也以王程列国卿大夫之功罪也以诸侯严于
分而旨则周也公于断而意则厚也夫德者治之本也
化者治之孚也刑赏者德之砺也较罪于铢量功以黍
化不流而法之遂本不揣而末之齐苟欲以揣民整具
而巳焉其所以异于申商之为者几希矣故罪诸侯者
欲其有王而己尔罪卿大夫者欲其有诸侯而己尔第
其迹而不蔽其情昭其文而不密其法是故其章恶也
缓其与善也棘于乎自凡例定而权可泥自变例定而
卷二 第 22b 页 WYG1267-0407b.png
经可夺则春秋有隐言而圣人为操术也是故明限之
谓严絜情之谓周付物之谓公兴善之谓厚于乎知此
义者可与言政也巳矣

  张锦衣墓志铭

  张君伟干美容刚而耻下于人非其志虽贵富不辄屈
也尝与余过崇文里里有修佛事者君曰嗟乎弃金于
烬罔妄为福今之民侈于好而怠于作侈好则非多财
不足共怠于作则凡循其道而利者亡为也则为释而
卷二 第 23a 页 WYG1267-0407c.png
斋为道而醮皆可以安居而食于人余是其言余与君
俱河南安阳人君少代父安为锦衣卫总旗弘治十年
从王太傅越守甘肃有功升百户十四年从朱保国公
晖守榆林有功升副千户正德七年从陆太监訚征蓟
盗有功升指挥佥事十年以卫长荐管礼仪房礼仪房
者选乳媛之温良者居之季终则易君曰怨旷者人情
之常而和气之蠹也令以月易校人日治馔羞君颇极
甘脆故典也君罢之家以乾糗茹菜往焉所部者醵金
卷二 第 23b 页 WYG1267-0407d.png
为贽不内六月五日饮于外夜归中夜痰大作次日早
不起年五十有四君讳仁字世荣少起单弱刻廉自好
卒有成也弟俊育于君今三十馀年同居俊奉君严命
而后坐问而后言君卒俊丧之如父君妻陈氏子三人
鉴镇锐女三人婿查指挥通林銮李汝耕侧室子二人
钝釴孙四人承祖承禄承祺承祥孙女一人七月初六
日葬于都城南鉴从余受诗汝耕余之妻之从子也铭
曰何折非骕何驽弗榖吁嗟苍天矜我民独

卷二 第 24a 页 WYG1267-0408a.png
  丰润县儒学射圃记

  史铣曰吾尝学射礼焉其进退也揖其执弓矢也审其
处胜负也让传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夫君子之于
天下也必中节而后可以成德必力行而后有功故先
王随事而为之节文折其傲与惰之气而养其敬习之
而性成而德立矣丰润宁生官来言曰丰润儒学故有
射圃焉从步之七十丈横十有三丈成化中射堂暨垣
毁邻有武人盗其地为居弘治中诸生议复之无能治
卷二 第 24b 页 WYG1267-0408b.png
武人者甲戌秋董御史按畿内折枉茹强民抑以伸诸
生申前议御史下兴州指挥鲁清丰润知县邢良验之
果实毁居为圃阅一岁知县建堂三楹筑阶树侯作垣
以卫树槐以表学之北民亦侵地五亩遂复之必刻石
于圃后其庶有鉴哉史铣曰尔诸生知御史暨知县之
志乎存其地将以修礼也修其礼将以育才也是故才
莫贵于德礼莫大于射又曰御史山东董建中字商民
邢知县者字宗善汝南人

卷二 第 25a 页 WYG1267-0408c.png
  刘封君传

  刘翁名鉴字守辉蜀内江处士也既老以子贵封刑部
主事先世岳州平江人元末有讳得贤者始居内江得
贤生友义友义生翁刘翁敦朴长者蜀人爱敬之至今
不忘翁善执亲丧号泣三年足未尝屦翁有弟四人既
禫议将异居乃五分其庐各书于片纸囊之兄弟以次
探取且约曰美恶在纸任若取毋有言翁得庐美有庐
濒溪且敝仲弟敬得之变于色翁曰毋吾与女易后溪
卷二 第 25b 页 WYG1267-0408d.png
溢圮屋翁不悔也是时诸弟惟季弟钰最幼翁自抚之
稍长遣从乡师游长为内妻后钰掘地得金数十斤诸
兄曰此先世所藏物也尔何敢专翁独不取翁少时役
于马湖乃蜀裔郡也道又险同邑袁姓者死众将弃之
壑中翁负其骨归于其子葬之刘氏居内江东溪自得
贤以来世多子成大族矣封君最尊行子又鼎贵自县
令而下咸尊礼之岁举乡饮酒礼封君为宾与县令登
降酬酢容甚都礼成而退是外县令莫得见也每诲人
卷二 第 26a 页 WYG1267-0409a.png
兄弟毋争曰得田地易得兄弟难县人化之亡健讼者
年八十有二卒封君六子少子时敩最贤刑部主事积
官至山东按察司佥事时敩有子曰瑞论曰世言仁者
必有后不虚哉佥事君洁巳明政勤民事而忘其死善
为诗翩翩然有侠气瑞治儒家言为太史谠言动于朝
廷贤士大夫咸以为国器余所友当世士唯太史旧也

  刘以道墓志铭

  明正德乙亥秋予友鸿胪少卿王希孟宗哲卒于京予
卷二 第 26b 页 WYG1267-0409b.png
暨何子仲默哭之以道主河西务钞法何子以书告曰
王君贫曷资之王君子弱寡贞仆曷以以力以道如何
子言冬十有一月以道谢病归道于京二十有七日卒
予暨何子哭之如宗哲以道讳佐号北原陜西中部县
人父聪以进士为太平府推官后守彰德积官至佥都
御史母张氏以道生五岁值岁凶民有粥美衣于市者
大母以升米易之以道问易衣何为大母曰将衣汝以
道泣曰今米与衣孰重今亡米死矣衣何用诸大母大
卷二 第 27a 页 WYG1267-0409c.png
奇之都御史在太平以事如京将迁秩以道奉母暨诸
弟北上渡江风以道年十五号且祷曰吾愿代吾母暨
诸弟死吾愿代吾母暨诸弟死风益急以道将投于水
舟人执之己风止获济都御史守彰德予郡人也都御
史礼予忘其势命与以道游以道延接彰士甚恭及以
道仕彰士至京者亡问贤鄙馆之如戚正德丁卯试于
乡中邵升榜举人明年试礼部及升皆不第升未冠登
科有俊才一二邪臣謟事太监刘瑾以升为奇货荐
卷二 第 27b 页 WYG1267-0409d.png
于瑾且教瑾以从孙女妻升庚午秋瑾败有司逮升升
急奔以道所以道匿之阅数日以道又匿之他所或止
之曰君不自虑邪以道曰邵君托我者以我能活之也
邵君故不与瑾事我知之夫不权其是非之原而轻背
其友岂仁者乎卒脱升辛未举进士授户部山西司主
事两出治储咸治在河西务时势人夺国利亡赖子诈
名势人仆长揖主者曰吾其官府致意公欲得某利某
利主者或辟其威莫敢诘辄遂其请以道至亡赖子二
卷二 第 28a 页 WYG1267-0410a.png
又传某势人意求利不从语不逊以道怒骂曰赝奴尔
欲弋利乎吾所司者济商而足国用也即势人来吾亡
宁以吾官故而损国况尔赝奴乃欲弋利乎叱侍夫縳
于庭杖下数十亡赖子伏罪置于法以道明敏多才论
事析理不深思而解敢任事亦不取败闻士才且贤即
倾身下之赋诗清峻尝自谓曰学未充其资仕不尽其
才死时年才三十有三嗟嗟悲乎悲乎娶寇氏子一曰明
聘东氏女女一诗聘张氏子以道叔弟侃少弟仁并游
卷二 第 28b 页 WYG1267-0410b.png
太学治以道含敛如礼侃扶柩西归以明年月日葬于
新河口之原侃仁泣乞予铭铭曰才臣之折噫惠则畴
浃噫节臣之溘噫民则畴协噫昊天之不测噫

  亡姊丁千户妻崔氏圹志

  姊崔氏讳(阙) 参政安阳南郭君之长女也吾崔氏山
东乐安人吾大父拙斋为赵府广有库大使廉爽好义
未官在乐安时同辈有棘需财大父必取大母簪环畀
之后有忘谢者不计也曰吾遂吾好吾快且厌矣故终
卷二 第 29a 页 WYG1267-0410c.png
身无畜赀也吾父弱冠以好学闻外祖侍郎李公长女
贤方择配侍郎公异吾父以女归焉吾母也吾崔遂籍
安阳成化戊子吾父游太学九月二十二日生姊于京
师姊年十六嫁为千户丁甫长子玺妻千户公之父从
驾北征死于土木千户公才十馀岁继母张氏行端而
确爱千户公如己出千户公长嗣父官千户公严厚中
有畦畛性不饮酒虽迫剧中发言剖事有序事母至孝
自外归必叩头问安或过丙夜母寝矣母令侍人传意
卷二 第 29b 页 WYG1267-0410d.png
使甫寝千户公自窗外叩头问日中安否母曰儿劳矣
儿休千户公又叩头谢虽大风雨不废吾姊聪慧有略
少而为妇勤力修礼每翁姑有所使辄当意丁氏外姻
至治具迎候甚恭后千户公卒玺嗣官玺字朝用治举
业通诗自父卒家渐窭朝用一弟一妹未婚暨字母怜
少子女思厚之姊暨夫先意奉承姊解事能决大类吾
母治家内外斩斩自弟妹以下有过擿谪令改咸畏而
从之吾父方直少谐仕所如辄失势人意年六十致仕
卷二 第 30a 页 WYG1267-0411a.png
归安阳姊长又贤吾父暨母素爱之虽男不若也姊岁
时归宁父暨母与论旧事暨农桑所宜己酌酒相欢各
忘其贫姊得一菜一肉甘必以羞父母当父仕时姊在
乡闻父暨母疾夜焚香礼北斗哀吁祈愈数月不荤得
愈问乃止弘治乙丑产子而疾后遂不除或少间辄作
体遂羸正德十一年正月九日竟死年四十九子一人
曰始然女一人曰(阙) 适指挥使王靖孙男子一人于
乎往者铣每当上春官及仕于两京将发吾母暨姊环
卷二 第 30b 页 WYG1267-0411b.png
而泣者数夕岁节思铣悲不自巳父今暨母俱及耄铣
窃禄未即引去者姊在也于乎己矣己矣既闻讣之月
乃作志令始然内圹中嗟乎悲哉

  李公碑

  嘉议大夫四川布政司右参政李公讳景繁字邦泰河
南仪封人高祖旺胜国时为万户曾祖伯通祖原以子
恒官赠知县父荣封太仆寺寺丞母赵氏继母杜氏俱
封安人李公幼而好学器度不群治宋朱氏诗成化己
卷二 第 31a 页 WYG1267-0411c.png
丑举进士授陜西三原知县三原多大商鬻贩淮扬间
赀累数万每婚丧费千金李公禁之使如制流民归者
复其田庐死者给以棺迁太仆寺寺丞改工部营缮主
事二十三年迁虞衡员外郎迁都水郎中管漕河时漕
河塞自淮入仪真凡三百里舟胶不行有诏命都御史
暨郎中治李公独任之募夫八万人初浚邵伯湖扬子
桥三汊河广皆六丈次浚广陵驿东广倍于三汊次浚
朴树湾广三倍于初次浚仪真坝瓜洲坝广倍于朴树
卷二 第 31b 页 WYG1267-0411d.png
者三深于旧各五等李公行瓜洲堤上见东南多沮洳
区问土人此何所也土人曰江潮之汇也李公导之自
古劄港刘家湾入漕河李公曰今漕河非得巨流济之
舟终不可行如值江潮时开坝闸恣江北走己即塞之
天复大雨漕事成矣土人曰河亢而江甚下非坝障之
则河水悉走江都御史而下咸谓李公策非善李公曰
江水故平潮至则悍激耳潮退水亦易制也遂下令有
司具土暨石潮至大决坝闸江水奔漕河声汹汹如雷
卷二 第 32a 页 WYG1267-0412a.png
巳负土石塞坝阅数日大雨漕河水瀰瀰襄岸舟乃大
行河经徐州荡州城将啮之居人震恐李公作石堤河
不能为害弘治六年迁山西布政司右参议理储尝行
边至灰沟营阅仓无畜即赴宪臣议请于朝实粟于灰
沟十万石刍百万束未几边入寇兵数万骑至有备故
不乏食十四年迁四川右参政得风痹疾乃致仕归归
二年疾愈课农教子孙馀无所事李公长者与乡人居
油油如也正德九年十一月一日卒李公长子运判应
卷二 第 32b 页 WYG1267-0412b.png
祯追慕先德思垂后范乃刻石墓次用谂观者词曰于
维李父为国劳臣宣省习俗民用大循悠悠西行有志
弗信云郊不雨艰我农人大河沄沄我宅其濆时方反
侧正直斯频孰降其志孰屈其身于维李公休垂无垠

  孙汝宗墓志铭

  余友宿山先生孙君汝宗省母还郡病疡卒铣缌服往
哭于汝宗中弟编修远宗之第远宗请归葬兄诏可乃
以铭属铣曰兄治命也嗟乎嗟乎汝宗讳绍先山西代
卷二 第 33a 页 WYG1267-0412c.png
州人曾祖才祖胜父璋举乡试第二人未仕而卒后以
汝宗赠翰林院检讨徵仕郎母张氏封太孺人张太孺
人以成化癸卯九月二十三日生汝宗先是太孺人之
姑丁夫人感异梦焉汝宗始能言辄取书笔为戏五岁
能属对七岁能文检讨公以易教授诸生或未领解畜
疑愤心汝宗即举检讨公旨意析之各如诸生意时汝
宗尚未治易也年十三文思迅发书经目不忘今少宰
凝斋先生王公时为提学副使阅其文大奇之弘治戊
卷二 第 33b 页 WYG1267-0412d.png
午检讨公卒汝宗年十六治丧用古礼不用浮屠法禫
之既月冠辛酉取田氏今封孺人甲子举乡试第一人
明年登进士改翰林庶吉士三阅月丁夫人卒汝宗以
嫡孙奔丧既葬于墓后瓦窑村贳舍以居诸父强令入
城汝宗泣辞曰先志也初检讨公尝曰予少多病吾母
字予劬劳过字诸弟百矣自丧礼废天下寡仁人必也
庐墓乎其少竭心焉尔正德丙寅寇入雁门乡民载老
幼入城辟之汝宗不为动时邻郡士咸来从学讲坟典
卷二 第 34a 页 WYG1267-0413a.png
敦礼让汝宗朝夕蔬素诸士亡饮酒食肉者当是时瓦
窑之间彬彬如也戊辰终制如京复为庶吉士己已授
检讨癸酉奉诏司礼监书堂教书甲戌礼部以币请充
会试同考试官乙亥充经筵官四月归代九月田孺人
卒第三子崔壮殇明年三月张太孺人命婚于大同柴
氏礼成而汝宗卒六月十一日也年仅三十有四二子
一女俱幼长子胤昭聘太原张御史女次子胤蕃聘梁
监生女女许嫁弋监生子汝宗长身方面目视不能及
卷二 第 34b 页 WYG1267-0413b.png
远天资警敏方直寡比非其志虽大贵人不能屈发言
必信己志不以一毫徇人明于世务遇事方作暨作事
者意所向辄逆之曰某何某何巳而果然狭中少容有
不平厉于言色不恤其人之弗能堪也尝曰应物能化
圣人之厚也鸩中饴外憸人之忍也吾上不敢望圣人
而下耻憸人之为吾虽以是获大戾然吾心亡他焉初
治易为举子业辞健旨玄傍通四经大义读诸史及濂
洛家言熟而有裁暨入翰林读左氏国语暨秦汉人书
卷二 第 35a 页 WYG1267-0413c.png
大爱之曰六经未易及巳必欲为文此其矩哉每有作
辄拟之久而成也古健而辩每当意尽能别发义会旨
聚辞转相承成汝宗治经不皆用传所擿发皆大义不
以一言一句为异曰古者以行为言故其文简而中后
人以言为行故其文烦而亿昔孔子之作盛矣然及暮
乃为之为之仅岁而成矣彼为传注之学者自壮至老
而见犹未之定也其皆圣人之意邪初检讨公卒汝宗
即取诸弟教之严矱恳训莫敢不厉远宗笃志古学踵
卷二 第 35b 页 WYG1267-0413d.png
兄入院季弟绍魁有名郡庠间汝宗所为字辞序记碑
表书赞凡百馀篇于乎铣自弱冠游四方友当世士与
汝宗入翰林始相善心爱汝宗之贤于世必有济铣狭
中视汝宗有甚焉而汝宗不余非也于乎悲哉悲哉铭
曰嗟乎嗟乎胡丰其资而啬其施嗟乎

  祭孙汝宗文

  嗟乎吾汝宗而遽至是耶昔汝宗官京师以予为可友
遭时多故与予长饮浮白以发英伟之论而申羁旅之
卷二 第 36a 页 WYG1267-0414a.png
怀期他日委身以济世也人多讪之曰胡耽于是而废
业哉予与汝宗约治经为古文去近代之蔀以追先闻
成一家之言以闲圣道人皆非予与子为好奇虽先生
长者亦危吾二人为难成也于乎讪之者知其过而不
谅其心非之者拘于见而不同诸理今汝宗往矣予将
独立邪其无成邪初吾辈入翰林时山东穆伯潜与子
皆兄视予予知二子尝语人曰夫夫也才且明夫夫也
谅今伯潜行确而学邃气和而文典独铣之疏放昏弱
卷二 第 36b 页 WYG1267-0414b.png
而无成巳己于乎冥冥之中子其闵我邪于乎哀哉

  河风叙

  孟仲甫之入觐也以其暇燕其友何子李子薛子三子
者各赋诗赠之其体拟诸唐其辞发乎情陈告刺世盖
有风人之遗焉夫三子者居河之南思继风雅史铣通
古今之变明治乱之权乃题曰河风而叙之曰君子之
于世也得则伸其方违则昌其言昌之者风之也风之
者进之善也不指其原则迷不开不既其实则无从而
卷二 第 37a 页 WYG1267-0414c.png
如之矣昔周之衰也其大夫尝刺之天人之际辩邪正
之门启有深爱故有切文有隐忧故有蕴意有备学故
有极政然未尝越其则也予见夫士之失遇也拂其刚
必愤于情沮其义必激为放夫忠义之于人犹夫饮食
也愤且激则失其常理之御气者公也心之察理者止
也激则就偏愤则益忿求其行之中鲜矣夫水天下之
至平也奏下而触于石涛则鍧然固非行潦之(阙)有然
岂水之性哉故朋感不足以经物也秕谈不足以纬事
卷二 第 37b 页 WYG1267-0414d.png
也肆情之音不足以恊志也唐之人穷而善悲者李白
杜甫是己然舛于所予而颠于所用彼至德非弃才之
时也故君子将以喻人也先和其心其陈政也先富其
身毋以藻丽伤其素毋以浮诞灭其真毋以虚文混其
实毋以陂见折其平然后人皆听之矣夫三子者闵孟
甫忠而生毁器大而用小怀高尚而坚好是河风之义


  宣府仓露台碑

卷二 第 38a 页 WYG1267-0415a.png
  古人有言曰天子有道守在而自夏殷周迄于汉唐
边衅时有是故不可无防也予观皇朝之为防也其险
入于朔漠其延袤尽乎西北故非广卒不能周其守非
富粟不能固其势宣府有三仓焉曰宣德曰宣义曰宣
政凡粟之未升庾也暴于庭下沙砾之所混风雨之所
毁输人久病之正德丙子夏户部郎中大梁李志学谋
于佥都御史王纯命通判孙某各于庭下作露台石围
其外砖布其中高累以尺广延以丈使暴粟无他害也
卷二 第 38b 页 WYG1267-0415b.png
夫民之输边粟也其贾加于内地者倍蓰侵于揽户而
抑于官者其费又倍矣予闻昔之郎中有三原秦伟者
力能禦强才足裕民民之赴边者如于其家焉李君济
之以宽持之以靖是故险不可恃贵在人和富不可居
贵在政平然则宣府其将宁矣

  序医

  予官京师十年思得当世穷本达真之士而友之又求
之方技冀得其人夫事者势之所留物者化之所成知
卷二 第 39a 页 WYG1267-0415c.png
几斯可与运势也执枢斯可与布化也二者达而天下
之故可尽矣王医坤者蜀人也王医之治医也通于黄
岐之言他无所溺心焉故能思于为化之故而察物之
宜其疾燠也不必以燠治之其疾寒也不必以寒治之
尝有二人焉劳者羸欲死燠者口行血王医以黄治劳
以温治燠药入而疾去故疾之生也一气之陂而己侵
乎他经而激于所逆然后诸体病眩于所发而晦其自
虽日投药非徒效之不可得巳而益挠其气则又有害
卷二 第 39b 页 WYG1267-0415d.png
焉是故上医亡疾消疾者次之治者为下于乎明斯义
也治天下其如示诸掌乎

  奏乞养疾疏

  臣少患吐红壮而多病近来连患伤寒遂成痰病两耳
常鸣右腿深痛自今春因事过劳痰火大作每闻人声
惊悸流汗头晕而不省人事中胀而不纳饮食切思前
疾累治不痊若不居閒默养必至痿体丧躯即今职业
莫供禀禄徒费伏望皇上悯臣多病全臣微生乞敕吏
卷二 第 40a 页 WYG1267-0416a.png
部放臣回还原籍调理病痊之日前来供职臣不胜感
恩之至

  彭生名字解

  蜀彭生道与子滂游予字之曰夷仲道谢曰弘哉先生
之命夫道也敢问其义答曰人之有名别其人也名之
有字尊其名也名与字美矣而德不修则人亡与称焉
夫自性命之言之繁也则人皆穷于玄而骋于辩必略
于行而斁夫近矣夫高者下者也栋者基者也下不由
卷二 第 40b 页 WYG1267-0416b.png
则高不可升基不固则栋必欹故乐奇者多叛好辩者
多穷喜异者多枝浚恒者多罔是故君子之于道也修
其可常急其所切勤力而不强其所未能弘志而不袭
其所难致夫然后实积固存而渐达其上矣

  书王司马晋溪录后

  大司马晋溪先生王公以其文示铣读之既月尽其旨
矣于乎学之废也人以其意之歆者为道而言之靡者
为文则行有诡世而言或秕实矣先生学粹而发之时
卷二 第 41a 页 WYG1267-0416c.png
见审而言之确邈乎不可及己夫论不己出是贾之贩
也词必袭人是童之步也故义协则礼皆可以经世不
必出于先王理达则言皆可以喻物不必援之先闻故
曰闭门造车出门合辙非先生之学其孰能与于此哉

  经筵讲义

  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
后以康兆民

  这是商书说命篇高宗命傅说的言语乃僚是指傅说
卷二 第 41b 页 WYG1267-0416d.png
的僚属乃辟是高宗自称先王是指商家历世守成的
贤君高后是指成汤高宗说道傅说我既命汝为相以
辅德纳诲汝又当以人事君如汝君行的事有不合理
汝与汝僚同心匡救务使行好事汝君用的人有未当
汝与汝僚同心匡救务使用好人盖人臣心乎为国都
要志意相孚不可自分彼此惟知要君正不要己之名
高惟知要道行不必功自己出则不相猜争心便同矣
然汝及汝僚同心匡救汝君岂必取法于异代乎我之
卷二 第 42a 页 WYG1267-0417a.png
先王许多贤君皆实践我高后成汤之道以大著其安
民之功成汤之道一德便是若不殖货利不好盘游有
过便改有諌便从选举伊尹不仁者远宽仁之德彰信
于民功德之懋乃加官赏修己用人行政都是一个道
理至我先王又能率循是道故民安乐至于今日今汝
亦使汝君率循先王之行以实践成汤之道以安兆民
则汝辅导之责尽矣臣尝闻之民惟邦本盖国之赋税
军旅器用都是百姓每做的自古创业之君起自忧勤
卷二 第 42b 页 WYG1267-0417b.png
故其立法皆利民垂后之计惟后世子孙享有成业渐
生骄怠或徇私爱擅易旧章利害不闻忠邪罔辩民始
不安而国随之若高宗所言可谓深知为治之道者矣
伏愿皇上遵圣租画一之典体列圣继述之心用贤去
佞日慎一日则高宗之治不难致矣臣等不胜大愿正
德丙子二月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
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卷二 第 43a 页 WYG1267-0417c.png
  这是论语第二篇孔子告季康子的言语季康子是鲁
大夫季孙氏名肥一日问于孔子说我欲百姓每敬事
于我而不敢怠慢尽忠于我而不敢欺悖相劝为善而
不敢为恶果何所为而能使百姓如此孔子答他说临
之以庄则敬临是临民庄是庄严为人上者民所瞻仰
于那临民时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则下民得于瞻仰者
自然敬畏我而不敢怠慢矣这便是临之以庄则敬孝
慈则忠孝是孝顺父母慈是慈爱众人为人上者下民
卷二 第 43b 页 WYG1267-0417d.png
表率于那居家时共为子职以事父母推广仁心以爱
众人则下民得于观感者自能尽忠于我而不敢欺慢
矣这便是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善是才德可
称的不能是才德未成的为人上者于那下民中有善
的登庸选拔他不能的诱掖奖劝他不要轻弃了他则
下民皆知为善的这等好不能的这等进将去不久也
是善的也被举用莫不互相劝勉为善矣这便是举善
而教不能则劝季康子之问专在民身上求效验孔子
卷二 第 44a 页 WYG1267-0418a.png
教他只在己身上求尽理盖人同此理我尽我当为的
其效自然有了臣观孔子此言不止告鲁大夫人君治
天下亦只是此道理庄固是容貌必是在深居无人处
常常敬谨与在大廷有人处一般涵养的纯熟了自然
举动合理便端便严若在深宫无人处放肆等到大廷
时才方收敛做作庄的模样便做作不自然下民便敬
也只是畏法度不是他本心孝是体父母心专行好事
善继善述慈是视民如巳子施实惠于他若只以承奉为
卷二 第 44b 页 WYG1267-0418b.png
孝发一温旨出一两句忧恤百姓的言语便教做慈其
实利不与他兴害不与他去久久的民心离贰旧章都
废坏了询访公论知道这是善的才方与他一件事干
见他果能干的又是实心不要名不图利便着实用他
依他说任他做如此斯为举善矣仰惟皇上圣性夙成
而又用贤纳諌仁孝温厚于斯三者自能吻合惟愿将
臣等所讲圣人之言不徒视为故事退讲之后常常䌷
绎一一体行寔天下臣民之至愿也伏惟圣明留意嘉
卷二 第 45a 页 WYG1267-0418c.png
靖二年四月







卷二 第 45b 页 WYG1267-0418d.png








  洹词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