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x 页
昆仑集卷之十七
碑
碑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07H 页
北关大捷碑(癸未)
在昔壬辰之难。其力战破贼。雄鸣一世。水战则有李忠武之闲山焉。陆战则有权元帅之幸州焉。有李月川之延安焉。史氏记之。游谈者诵之不倦。虽然。此犹有位地。资于乘赋什伍之出也。若起单微奋逃窜。徒以忠义相感激。卒能用乌合取全胜。克复一方者。关北之兵为最。始万历中。倭酋秀吉。怙强骜逆。规犯中国。怒我不与假道。遂大入寇。长驱至都。 宣庙既西幸而列郡瓦解。贼已陷京畿。其骁将二人。分兵首两路。行长蹑行朝西。清正主北攻。其秋。清正入北道。兵锐甚。铁岭以北。无城守焉。于是鞠敬仁等叛应贼。敬仁者。会宁府吏也。素恶不率。及贼到富宁。隙危扇乱。执两王子及宰臣奔播者。并縳诸长吏。与贼效款。镜城吏鞠世必。其叔父也。及明川民末守木男。连谋相党。并受贼所署官。各据州城。声张势立。杀胁惟所指。数州崩骇。人莫自保。镜城李鹏寿。为气士也。奋曰。纵国家创攘至此。凶徒敢尔耶。乃潜与崔配天,池达源,姜文佑等。谋起义兵。诸人地相夷。莫适为将。评事郑
在昔壬辰之难。其力战破贼。雄鸣一世。水战则有李忠武之闲山焉。陆战则有权元帅之幸州焉。有李月川之延安焉。史氏记之。游谈者诵之不倦。虽然。此犹有位地。资于乘赋什伍之出也。若起单微奋逃窜。徒以忠义相感激。卒能用乌合取全胜。克复一方者。关北之兵为最。始万历中。倭酋秀吉。怙强骜逆。规犯中国。怒我不与假道。遂大入寇。长驱至都。 宣庙既西幸而列郡瓦解。贼已陷京畿。其骁将二人。分兵首两路。行长蹑行朝西。清正主北攻。其秋。清正入北道。兵锐甚。铁岭以北。无城守焉。于是鞠敬仁等叛应贼。敬仁者。会宁府吏也。素恶不率。及贼到富宁。隙危扇乱。执两王子及宰臣奔播者。并縳诸长吏。与贼效款。镜城吏鞠世必。其叔父也。及明川民末守木男。连谋相党。并受贼所署官。各据州城。声张势立。杀胁惟所指。数州崩骇。人莫自保。镜城李鹏寿。为气士也。奋曰。纵国家创攘至此。凶徒敢尔耶。乃潜与崔配天,池达源,姜文佑等。谋起义兵。诸人地相夷。莫适为将。评事郑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07L 页
文孚有文武才。无兵可战。脱身匿山谷间。闻义兵起。欣然从之。遂推郑公为主将。钟城府使郑见龙庆源府使吴应台为次将。歃血誓义。募兵得百馀人。时北虏人侵北边。诸公使人诱世必。并力御北虏。世必许之。内义兵州城。明朝。郑公建旗鼓。上南城楼。诱世必上谒。时其入。目文佑禽之。斩以徇。赦其胁从。即引兵南趣明川。又捕末守等斩之。会宁人亦讨敬仁诛之。以应义兵。军势稍壮。来附者益众。吉州人许珍,金国信,许大成。亦聚兵为声援。当是时。清正令偏将。领精兵数千。据吉州。身率大军。屯南关以护之。十一月。遇贼于加坡将战。郑公部署诸将。见龙为中卫将。屯白塔。应台及元忠恕为伏兵将。分屯石城,毛会。韩仁济为左卫将。屯木栅。柳擎天为右卫将。屯涅河。金国信,许珍为左右斥候将。分屯临溟方峙。贼狃胜不甚备。诸军并起掩击。乘锐蹙之。士无不疾呼先登者。贼败走。纵兵追之。杀其将五人。斩获无数。尽夺其马畜兵械。于是远近响震。将吏亡伏者争起应之。众至七千馀人。贼收入吉州城。窘不敢动。列伏于旁狭。邀其出辄剿之。已而城津贼。大掠于临溟。率轻骑袭之。蓖山设伏。伺其还夹击。大破之。又斩数百人。遂剖其腹肠。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08H 页
暴之大路。于是兵声大振。贼益畏之。十二月。又战于双浦。战方合。偏将引铁骑横冲之。迅如风雨。贼失势。不及交锋。皆散走。乘胜又破之。明年正月。又战于端川。三战三胜。还屯吉州休士。既而。清正知军不利。遣大兵迎还吉州贼。我军尾击。至白塔大战。又败之。是役也。李鹏寿,许大成,李希唐。战死。然贼遂退。不敢复北。当是时。皇明将李如松。亦破行长于平壤。郑公乃使崔配天。间行奏捷行在。 上引见流涕。赠鹏寿司宪府监察。赐配天秩朝散。时观察使怒文孚不禀节度。而疾义兵功声。出已闻奏。率以诬掩。以故赏不行。久之。 显宗时观察使闵鼎重。北评事李端夏。听于父老。以实闻。于是加赠文孚赞成。鹏寿持平。馀人赠官有差。又建祠镜城之渔郎里。祀同事诸人。赐额曰彰烈。今 上庚辰。昌大为北评事。既与义旅之子孙。访问前故。得事迹为详。慨然想诸公之风。又尝路所谓临溟双浦者。观其营壁战阵之所。徘徊指顾。为之咨嗟而不能去。间语其长老曰。岛夷之祸烈矣。三京覆而八路坏。诸公出万死一生。提孤军摧劲寇。使我国家兴 王旧地。卒免于左衽。而边塞之人。兴于听闻。劝于忠义者。又谁之力也。幸州,延安。俱有碑碣。载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08L 页
事垂烈。东西者瞻式。以关北之功之盛而独阙焉。庸非诸君之耻欤。咸应曰然。惟鄙人志。矧公命之。遂伐石鸠材。以人来请文。辞非其人。又来曰。斯役也公。实首议。不得命将辍。余乃叙其事。系之铭曰。
有盗自南。雠我大邦。我 王于蕃。以国受锋。屹屹北原。狼虺穴墉。有蠢者氓。不抗而从。血口胥吞。济毒以凶。士也朅朅。俊群攸同。兵义莫利。不屑戈弓。既歼叛徒。寇莫我冲。武夫鼓呼。山摧海汹。师征孔赫。厥丑崩恟。协底 帝罚。匪私我忠。北土既平。尔蚕我农。 大君曰咨。孰尚女功。赠官命祠。光惠始终。士风其烈。民可即戎。临溟之厓。有石嵷嵷。刻之诵词。用视无穷。
兴国寺重修事迹碑
孔子曰。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又曰。吾道一以贯之。欲学圣人。惟服圣人之言。遵圣人之道。勉焉日有孳孳。从事于斯而已。今之为孔子者。何其多方也。高者。乃广述前言以为博。崇饰先民以为名。而于向所称孔子之言。盖或阙如也。其下者。得一乡先生。窃窃然私尊之。喧呶于尸祝之议。驰骛于俎豆之事。至为逃赋役之渊薮。呜呼可哀也已。观于为佛者亦然。夫佛之为道。无心也无为也。今剃发披缁者。徒能讲说经偈。
有盗自南。雠我大邦。我 王于蕃。以国受锋。屹屹北原。狼虺穴墉。有蠢者氓。不抗而从。血口胥吞。济毒以凶。士也朅朅。俊群攸同。兵义莫利。不屑戈弓。既歼叛徒。寇莫我冲。武夫鼓呼。山摧海汹。师征孔赫。厥丑崩恟。协底 帝罚。匪私我忠。北土既平。尔蚕我农。 大君曰咨。孰尚女功。赠官命祠。光惠始终。士风其烈。民可即戎。临溟之厓。有石嵷嵷。刻之诵词。用视无穷。
兴国寺重修事迹碑
孔子曰。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又曰。吾道一以贯之。欲学圣人。惟服圣人之言。遵圣人之道。勉焉日有孳孳。从事于斯而已。今之为孔子者。何其多方也。高者。乃广述前言以为博。崇饰先民以为名。而于向所称孔子之言。盖或阙如也。其下者。得一乡先生。窃窃然私尊之。喧呶于尸祝之议。驰骛于俎豆之事。至为逃赋役之渊薮。呜呼可哀也已。观于为佛者亦然。夫佛之为道。无心也无为也。今剃发披缁者。徒能讲说经偈。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09H 页
修建寺刹。而自比于无量功德。曾不知无心无为之为何道。其于佛。亦远矣。余尝深病于此。不肯为儒宫僧舍作文字。头流僧性能。千里而谒余。请记兴国寺重修之事。累辞累请。十返益勤。因曰。能之固烦于执事者。徒以慕公之文也。公卒不许。此事便已。余曰。吾非有爱于文也。因告之所深病者。能曰。善哉。然。讲说经偈。修建寺刹。亦我佛之粗者。虽于粗者。亦尽吾心。况其精者。尤何敢不勉于所谓无心无为。虽不敢拟议若归依。正果精进于初地。能也固已刳心焉。特公有激耳。抑何拒吾之深也。又曰。灵鹫之山。峻拔雄特。横跨湖岭之交。环山而建佛舍以十数。兴国寺为最大。寺即普照国师所创也。经始于至正癸未。于今四百年矣。国师法名。知衲。早悟真乘。广行法施。尝入中国。皇帝尊师之。赐号普照广化定慧妙圆大师。赐紫锦袈裟。及还东土。帝令第三子从之。因为高足。法名心幢。号无衣子。与国师同修愿力。既刱曹溪之松广。继又营建此寺。复入中国。纂集诸禅所撰颂偈三十卷。梓行东土。今禅家所传拈颂。即此也。皇明嘉靖庚申。僧法守。增营千有馀架。居僧多且千指。躯像俨伟。器宝精饰。佛事甚备。为诸寺冠。至万历壬辰倭寇之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09L 页
难。一扫为尘泥煨烬。毋论比丘辈。咨嗟涕洟。即东西者助之悲焉。天启甲子。僧戒特。积功重建。众观改目。论者犹恨法堂之卑隘。而历七十年。竟莫能新者。我圣上二十六年庚午。寺僧通日。广募檀缘。增拓宏基。改构法堂三十馀架。然后吾寺之壮杰炜烨。一复旧观。海陆僧氓。莫不耸瞻。亦将使一切众生。睹盛丽而生悦。因庄严而起悟也。此又不可以无识也。余曰。唯唯。无衣,普照之迹。戒特,通日之劳。若足以记之。奚必吾言。惟汝能自勉以第一义。因粗而求精。言下承当。不肯退转。有足以起余者。其视造数层浮屠。修一座伽蓝而侈然自以为足者。亦有间矣。嗟夫。吾党之士。冠章甫衣逢掖。尊诵孔氏而昧本迷原。滔滔而不知返者。独能无愧于心乎。扬子云称倚孔子之墙而弦郑卫之声。则麾之。斯亦愤悱之言也。余于是重为之一叹。且吾尝试问乎汝。无衣,普照之为上乘禅。名流至今。其果在乎刱松广修兴国而已耶。否耶。遂为一转语以系之曰。
如是我闻。诸佛子说。一念之恶。为祅为孽。一念之善。为仙为佛。万柱浮空。干我何物。片心寂照。千界遍彻。寮阁天开。钟铃韵发。点一炷灯。对千江月。无衣,普照。
如是我闻。诸佛子说。一念之恶。为祅为孽。一念之善。为仙为佛。万柱浮空。干我何物。片心寂照。千界遍彻。寮阁天开。钟铃韵发。点一炷灯。对千江月。无衣,普照。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0H 页
与我为一。
昆仑集卷之十七
墓志铭
康君世爵墓志铭(庚辰)
昔。伍子胥不随父死楚。亡奔诸侯。不惮流离险艰。卒兴于吴。以阖庐伯。借兵伐楚。雪父仇。天下震动。声垂于后世。余每读史。未尝不流涕。悲其志而烈其为人也。今君遇虏难。父死不葬。来奔邻国。其义岂异也。迹其平生所行事。岂忘亲畏死。偷活于小邦者耶。然独恨吾国力小弱。不能有为资君以奋大耻。如子胥之为。卒使君穷困客边鄙。夷于隶人。饮志而没地也。呜呼。士之贤不肖。岂以古今异也。顾时所遇如何耳。君。楚人。世为武将。三代死于兵。万历戊午。满洲虏连陷抚顺,清河。 帝命经略杨镐。帅大军御之辽阳。镐分军北伐。总兵杜松。出开远。总兵王尚乾。出抚顺。总兵李汝柏。出清河。都督刘綎。出牛毛岭。君之父国泰。先坐事谪辽。以武勇起徒为裨将。属刘綎。君时年十七。随父军中。父屡叱还。君不忍去。潜伏帐外随之。深入虏地。父觉之。引入拊背曰。此何等地而汝尚随我也。牛毛。路隘而多阻。军过岭。虏兵从狭中。四出夹攻。迅如风雨。军不及相救。遂败。刘綎自烧死。君之父。亦死
昆仑集卷之十七
墓志铭
康君世爵墓志铭(庚辰)
昔。伍子胥不随父死楚。亡奔诸侯。不惮流离险艰。卒兴于吴。以阖庐伯。借兵伐楚。雪父仇。天下震动。声垂于后世。余每读史。未尝不流涕。悲其志而烈其为人也。今君遇虏难。父死不葬。来奔邻国。其义岂异也。迹其平生所行事。岂忘亲畏死。偷活于小邦者耶。然独恨吾国力小弱。不能有为资君以奋大耻。如子胥之为。卒使君穷困客边鄙。夷于隶人。饮志而没地也。呜呼。士之贤不肖。岂以古今异也。顾时所遇如何耳。君。楚人。世为武将。三代死于兵。万历戊午。满洲虏连陷抚顺,清河。 帝命经略杨镐。帅大军御之辽阳。镐分军北伐。总兵杜松。出开远。总兵王尚乾。出抚顺。总兵李汝柏。出清河。都督刘綎。出牛毛岭。君之父国泰。先坐事谪辽。以武勇起徒为裨将。属刘綎。君时年十七。随父军中。父屡叱还。君不忍去。潜伏帐外随之。深入虏地。父觉之。引入拊背曰。此何等地而汝尚随我也。牛毛。路隘而多阻。军过岭。虏兵从狭中。四出夹攻。迅如风雨。军不及相救。遂败。刘綎自烧死。君之父。亦死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0L 页
乱军中。当是时。我朝鲜。亦发兵助攻贼。是役也。朝鲜左营将金应河。亦战死。君独取父尸。藏于山下。即投朝鲜军。朝鲜元帅姜弘立。降于贼。君又被获几不免。虏下令免鲜兵。君衣鲜兵战死者衣。窜立鲜军。因得脱。 帝闻兵败。以丧师罪杨镐及诸将。以熊廷弼为经略。屯辽阳。君以父死未葬。迟回不忍去。久之在辽。经略召君曰。若年方少勇健。可属我麾下。复父雠。君遂从军。居无何。虏又陷开远。熊廷弼又被逮。辛酉。虏陷沈阳。是时。君亦在军中。及城破。跃马堕城。奔还辽阳。虏乘胜进兵。围辽城。不旬日陷之。君又仓黄出亡。昼伏积尸中。夜行山上。尝夜陷深井失其马。步走。又溺壕水中。赖善游得涉。顷之。奔到凤凰城。当是时。虏已据辽广。日出兵四掠。兵且至凤城。人皆莫保朝夕。主人有女无所托。爱君壮勇可依。请与为婿。君泣谢曰。吾父新死贼。骸骨无处。尚何婚姻之为念。且独身避兵不自谋。何暇与人相全。遂不从。广宁人刘光汉者。素以义勇名塞上。君遇之兵间。推以为城将。收散卒数百人。同守凤城。屡摧虏游兵。已而出兵。尝贼大溃。刘光汉战死。君亦创甚被禽。未几。又乘间脱身亡走。君自念欲还故里。路已绝不通。且不可久贼中为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1H 页
生。与其被发左衽而辱身。岂若走朝鲜。犹得不变衣冠之俗乎。遂渡鸭江而东。是年为天启五年乙丑也。其东走也。涉无人地数百里。十日不火食。摘山果木叶食之。割所衣羊裘。煮吞之不能下咽。然卒无恙。呜呼。其祸乱颠沛之惨。古今所未闻。而刚忍能辛苦若此。非烈士。能之乎。累被掠强虏。出入生死。身处刀俎间者数矣。辄以计自免得全。可不谓智乎。以鸟合创敝之馀。兵不满千。而死守孤城。战虎狼莫抗之贼。为义不顾死。其志不可谓不大矣。君入东国。遍游关西。以其地近虏去。踰铁岭北居咸兴。又北至庆源,钟城。卒定居于会宁。终焉官为区地而业之。君能力农作自给。以其馀。周济贫穷无所吝。君身长仅六尺馀。目视有光。习于拳搏之术。便捷绝人。而未尝暴其长于人。粗解相人及卜筮多中。亦未尝鬻技为利。君性倜傥深沉多大节。既客游久。见清人已有天下。事无可为者。自放于穷塞之外。与田夫野父为伍。然人不见有戚戚色。又能善乡里信然诺。人乐与交驩。性喜酒。从乡里索酒饮。至醉乃去。尝曰。吾平生不欲为非义。故于人无所求。然唯酒能忘忧。吾每从而觅之不辞。君为人廉。与人无苟取。北边守令。闻君名。争招延善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1L 页
遇之。君能知其贤否。其不可者。虽请未尝往也。虽可者。资之米货。不肯以其物归。立散去无馀。一邑宰尝予之贝缨。君辞之曰。我华人也。冠帻不戴笠。奚以缨为。官吏有贪残者。辄昌言曰。中国用法甚严。何东国独无烹吏法乎。官吏闻者皆惮之。幼子患痘几死。妻要女巫。设神床。陈酒饼以祷之。君自酌酒跪献曰。果有神。愿见形。虽无形。愿闻声。俯伏侦伺良久曰。吾熟视而不见其形。静听而不闻其声。所谓神。果何在也。因散酒饼。撤烧神床。妻惊号乞止之。叱不许。子痘亦已。呜呼。士之录录喜苛礼。佼好自泽。以取售于人者。世或以为贤。若君之深中不外饰而风义特然者。视彼为何如哉。君不屑为文字。而颇通古今治乱。尝语人曰。吾知大明之不复兴也。汉四百年而亡。虽以昭烈之贤。不能复。唐与宋。皆三百年而亡。明自洪武至崇祯。亦三百年。而德无过唐宋。天之所废。谁能兴之。虏其终有天下乎。夫虏方强盛。而中国人困敝。畏怯方甚。父子兄弟。相救死不暇。虽有豪杰之士。莫能奋也。从今五六十年或百年。虏且少衰。而中国人得以其间休养安息。人思雪其耻辱。并起而驱之。如元氏之末。然吾老不及见矣。又尝论诸将长短曰。杨镐。宽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2H 页
简得众。而料敌不善。谓清人易与而败。刘綎,杜松。勇而无谋。深入险地。不设斥候。猝遇敌而没。熊廷弼。清白有威而喜杀人。士卒多怨。以此亦不能成功。虽然。国之存亡。天也。岂亶在人乎。呜呼。观其言。类能明于成坏兴败之数。论人。程别其贤愚不谬。此岂妄庸一勇夫比哉。君居会宁地边胡。朝鲜与胡互市。岁贸易。虏货遍民间。君自以戴一天为痛。未尝以丝毫蓄诸家近其身。家濒豆满江。江北即胡地。地多茆。鲜民常取以葺屋。君独葺以藁。虽他茆。亦不用曰。或以涉虏地疑我。何以自解也。呜呼。此其志岂怀生弃义。一日而忘仇雠者。凡人。激于愤耻。或能义形于一时。旷日陵迟。鲜不忘其初者也。非有哀痛惨烈之志没身不变者。能如是乎。君将死。叙其族世及乱离事。以遗其子。且曰。吾父死而未收其骨。国亡而未报其仇。不能灭死。托他邦为命。杂作于徒隶之间。生为辱人。死为羞鬼。我即死。汝曹必薄葬我。令我负罪见先人于地下。是汝曹与我为孝也。且诫诸子。不分田产。同室以居。子孙至今同居如其诫。呜呼。由此观之。非独其志节贤也。即行义之敦。虽笃道君子。不过也。此数者。可以观君矣。亦可以铭君矣。君姓康。名世爵。居东国六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2L 页
十年。以寿终。年八十四。以驿婢为妻。生二子。观察使请赎为良人。朝廷许之。铭曰。
都昆之墟。豆江之濒。谁其藏者。荆淮之人。
李休文墓志(戊子)
吾妹婿李君休文。名景佐。世所称白沙先生讳恒福。于君为四世祖。祖讳时术。吏曹参判。父讳世弼。用荐经明行修。今官司宪府执义。号龟川。母潘南朴氏。参判世模女也。吾妹性淑惠。喜文字。吾父母甚爱之。为择佳配。间余访君之兄。见君在坐侧。容貌秀而方。眸子朗然有光。余心喜之。归以告父母。遂约以昏姻。其未娶。从其兄台佐。过拜尹明斋先生。辄危坐而请曰。小子既冠成人。愿闻行己接人之道。君幼年。初见长者而辞气饬厉可闻。尹先生异之。后与龟川书。称之曰。冠者气象可畏。岁乙亥春。委禽于我家。余与之游居燕语。察其意气。盖非碌碌凡下资也。尝从余讲孟子书。至鸡鸣为善语。叹曰。以此义绳之。今世人。殆无舜之徒矣。又尝与其贫族人坐。见其衣薄而寒。立解新裤以与之。君是时。方童年。嬉戏不甚驯。然往往言事之不群如此。其明年丙子十月。得寒疾不起。十一月。葬于杨州龟坪里面艮之原。去其生才十七年。呜
都昆之墟。豆江之濒。谁其藏者。荆淮之人。
李休文墓志(戊子)
吾妹婿李君休文。名景佐。世所称白沙先生讳恒福。于君为四世祖。祖讳时术。吏曹参判。父讳世弼。用荐经明行修。今官司宪府执义。号龟川。母潘南朴氏。参判世模女也。吾妹性淑惠。喜文字。吾父母甚爱之。为择佳配。间余访君之兄。见君在坐侧。容貌秀而方。眸子朗然有光。余心喜之。归以告父母。遂约以昏姻。其未娶。从其兄台佐。过拜尹明斋先生。辄危坐而请曰。小子既冠成人。愿闻行己接人之道。君幼年。初见长者而辞气饬厉可闻。尹先生异之。后与龟川书。称之曰。冠者气象可畏。岁乙亥春。委禽于我家。余与之游居燕语。察其意气。盖非碌碌凡下资也。尝从余讲孟子书。至鸡鸣为善语。叹曰。以此义绳之。今世人。殆无舜之徒矣。又尝与其贫族人坐。见其衣薄而寒。立解新裤以与之。君是时。方童年。嬉戏不甚驯。然往往言事之不群如此。其明年丙子十月。得寒疾不起。十一月。葬于杨州龟坪里面艮之原。去其生才十七年。呜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3H 页
呼。一何短也。痛矣痛矣。相士知人之难。终古以然。而如君之性隽貌扬。不见其可夭。宜若有进取者。卒然暴折不少延。此何理也。呜呼痛矣。吾妹间为余泣曰。极知无年者无可记述。以吾兄之文。诚有以志其生没。斯亦寿亡者于来后。余叹曰。然。遂抆泪而书之。属其诸兄燔石而纳之圹。庶后来者惜其才哀其命而毋毁其藏也。呜呼。此又可悲也已。
赠贞敬夫人全州李氏墓志铭(癸巳)
今右相赵公有贤配。曰全州李氏。以丙子三月初五日卒。享年五十七。葬于杨州之丰壤负庚原。时右相公。官吏曹参议。夫人例封淑夫人。后累赠贞敬夫人。胤子判官君。间尝为余泣曰。以吾母之德之美。淹病食贫。又不永年。家君晚跻卿相而已不及矣。此不肖没身之痛也。以吾母之德之美。又无所纪述慭。使之泯没无闻。是重不肖之罪也。以子有三世之好也。敢以累焉。右相公。于昌大父友也。判官君。又辱与之游。其于夫人妇道母仪之懿。窃尝有闻。孝子之托。其何可辞。谨按夫人系出 恭靖大王。曾祖惟侃。同知中枢赠左赞成。祖景稷。户曹判书赠左议政。谥孝敏。考长英。尚州牧使。妣迎日郑氏。左议政澈之曾孙。生员
赠贞敬夫人全州李氏墓志铭(癸巳)
今右相赵公有贤配。曰全州李氏。以丙子三月初五日卒。享年五十七。葬于杨州之丰壤负庚原。时右相公。官吏曹参议。夫人例封淑夫人。后累赠贞敬夫人。胤子判官君。间尝为余泣曰。以吾母之德之美。淹病食贫。又不永年。家君晚跻卿相而已不及矣。此不肖没身之痛也。以吾母之德之美。又无所纪述慭。使之泯没无闻。是重不肖之罪也。以子有三世之好也。敢以累焉。右相公。于昌大父友也。判官君。又辱与之游。其于夫人妇道母仪之懿。窃尝有闻。孝子之托。其何可辞。谨按夫人系出 恭靖大王。曾祖惟侃。同知中枢赠左赞成。祖景稷。户曹判书赠左议政。谥孝敏。考长英。尚州牧使。妣迎日郑氏。左议政澈之曾孙。生员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3L 页
溭之女。夫人生有至性。笃于爱亲。学语已能知养。遇新味。必先进而后尝。其出也。虽肴果之微。必怀归而为献。牧使公尝称曰。此吾孝女也。牧使公尝任外邑暴病。夫人既壮有家。方寝疾。闻即星夜驰往。朝夕于左右。夜不就寝。药饮必手具以进。其后郑夫人病。亦如之。及牧使公将殆。引刀刲股。取血和药进之。及丧。又致毁至病。顿不恤。三年之外。犹不啖甘美。不听音乐。于是内外兄弟之亲。咸曰。若是乎为女之孝也。其事舅姑。必诚必敬。平居善病。身不离床。玆可强则必栉縰省侍。服劳惟谨。不敢以隋废为安。姑睦夫人既老。多方以忠养之。右相公于行第为季。而睦夫人常常就养于公家。盖其心安之也。睦夫人没而宗孙贫弱。祢庙有事。尝具于公家。夫人虽病。必躬莅。先事经办。品味丰洁。于是赵氏之党。咸曰。若是乎为妇之顺也。右相公讳相愚。礼曹判书赠议政讳珩之子。少事宋同春先生。有重名家。故贫素而喜宾客。客至者。多一时名胜。夫人必有酒食。以助其款曲。田园之入。不盈担石。力纺绩俭于服用。小大得免于寒饥。右相公不以家生为意。及公之就仕也。绝贿遗拒干请。惟恐有累于君子。从之州邑。愈益斤斤焉。官衙外内。截如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4H 页
也。于是宗族姻戚咸曰。若是乎相室之善也。训子女。严而有度。不以恩慈败教。男泰寿。筮荫仕官判官。次海寿。进士。见任牙山县监。次斗寿。向学。判官子。骏命,龟命。皆成小科。女适教官李必兴,监役权益文,沈璟,曹夏章,李蓍亨。子孙继有科宦。五婿皆名家子。而内外孙曾。凡三十馀人。于是交游所识咸曰。若是乎为母之贤而福祥之厚也。右相公为时名大夫。历官清要数十年。宽厚仁恕。居家无疾言遽色。仆御甚饬。门户静密。虽不喜公者。无敢以家私指议。诸从子侄孙。皆并闬而居。事公如父。候拜联翩。燕饮欢侍。风流蔼如。于是里巷游谈之人咸曰。非独右相公贤也。亦夫人有内德之助焉。夫人之幼也。尝盛服对案。旁人误翻水。衣尽沾污。坐皆疾声惊惋。夫人凝然不失色。徐起而易他衣。时年十一。见者咸称异之。其资性端重如此。昌大窃观自古大家名族之兴。不惟禄位之盛。闻望之显也。必其有贤妇人为之左右内治。成其为大家焉。诗云。庆既令居。韩姞燕誉。此诗人之颂美侯伯而乐其有嘉耦也。若夫人之备有德懿。克配君子。既身享光荣。没膺极品之封赠。而子姓昌衍。力于文术。赵氏之庆。未艾也。传曰。德厚者流光。其不在斯欤。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4L 页
是宜载之彤管。诒其后人。俾有以观慕焉。谨为铭曰。
有齐硕媛。其德孔有。壹其孝敬。于父于舅。相君子贤。有誉无咎。方隆方昌。胡不眉寿。虽不眉寿。亦云有后。纳诗玄壤。可与永久。
海昌尉吴公墓志铭(戊戌)
公讳泰周。字道长。刑曹判书赠领议政谥忠贞吴公讳斗寅之子也。生而颖异不群。四岁。旁人指壁上 御笔曰。此 君上笔也。即长跪而拜。长者咸奇之。既就学。文义日进。器识早成。己未。尚明安公主。即 显宗大王女也。时 明圣大妃位东朝。连丧两女。独公主在。又季女也。钟爱择对甚。及见公容采丰秀。周旋动止甚度。遂简为仪宾。赐第庆幸坊。封为海昌尉。阶明德大夫。时年十二。主既釐降。公见赐服之华靡。辄不乐。 大妃嘉之。命勿违其志。无何。进阶光德。又进成禄。癸亥。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冬。因庆加绥禄。秩视议政。 大妃不豫。命与后弟金锡翼等入。奉起居。及大渐。又命与治殡敛。丙寅。又兼总管。时忠贞公出按关西。公乞解总管往觐。有命乘驲挟医。公以年少驸马。蒙恩暇省亲。光宠奕然。单马省驺御。供亿一切剋损。人不知都尉之行。关西号繁丽。有楼观声伎之
有齐硕媛。其德孔有。壹其孝敬。于父于舅。相君子贤。有誉无咎。方隆方昌。胡不眉寿。虽不眉寿。亦云有后。纳诗玄壤。可与永久。
海昌尉吴公墓志铭(戊戌)
公讳泰周。字道长。刑曹判书赠领议政谥忠贞吴公讳斗寅之子也。生而颖异不群。四岁。旁人指壁上 御笔曰。此 君上笔也。即长跪而拜。长者咸奇之。既就学。文义日进。器识早成。己未。尚明安公主。即 显宗大王女也。时 明圣大妃位东朝。连丧两女。独公主在。又季女也。钟爱择对甚。及见公容采丰秀。周旋动止甚度。遂简为仪宾。赐第庆幸坊。封为海昌尉。阶明德大夫。时年十二。主既釐降。公见赐服之华靡。辄不乐。 大妃嘉之。命勿违其志。无何。进阶光德。又进成禄。癸亥。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冬。因庆加绥禄。秩视议政。 大妃不豫。命与后弟金锡翼等入。奉起居。及大渐。又命与治殡敛。丙寅。又兼总管。时忠贞公出按关西。公乞解总管往觐。有命乘驲挟医。公以年少驸马。蒙恩暇省亲。光宠奕然。单马省驺御。供亿一切剋损。人不知都尉之行。关西号繁丽。有楼观声伎之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5H 页
娱。公留侍累月。迹不出营门。官属希见面。操执如此。丁卯夏。公主卒。公尽放㜎侍。留其老者。俾供主祀。戒勿以家私溷 上听。唯循例问安谢赐赉而已。戊辰庄烈大妃丧。承命视敛。己巳 中宫之废。 上方盛怒。待言者在散。诸公将合辞抗章。忠贞公位居前列。或谓公曰。戚联王室。不宜为谏首。公忠愤感慨。不以祸福挠亲志。及疏上。果被奇祸。公痛欲无生。朝暮哭失声。泣涕被面。哀动邻人。持丧多过礼。病毁几不全。当祸之始。 上命削公职禁锢。既而寝之。丧除。例付职。公称有脚疾。惟诣阙谢恩。杜门罕接人。以罪累自居。甲戌。 上大悔悟。既复 中宫位。赠先公爵谥。赐之祭。旌其门。又命给夫人月廪。尝引见公便殿。命中人扶掖。凡所以尉藉眷遇有加焉。俄兼造纸署提调。辛巳。 仁显后升遐。又命视敛。甲申。遭母夫人丧。赐赙以内帛。丙戌。兼总管。以嫌递。兼归厚署提调。公前后居丧。病胃转成消中。至丙申益剧。 上命医守视。继药物。竟以十月九日。终于正寝。享年四十九。 上举哀膳素。襚以御服三称。辍赐东园副具。中使护丧。吊祭如仪。亲制诔。特赐祭。自敛至竁。有司治具。 内殿 东宫。各致吊有赗襚。遣女官内侍待事。其明月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5L 页
乙酉。合窆广州月谷癸向之原。即公主赐茔也。公之先。海州人。世有官阀。曾祖讳士谦。典簿赠左赞成。祖讳䎘。观察使赠左赞成。即忠贞公所后考。而生考讳翔。官止主簿。公尝援唐朝崔植。乞以先公爵秩。推恩生祖考。 上特许之。于是赠主簿公官吏曹判书。妣贞敬夫人尚州黄氏。府使埏之女。昌大尝撰碣铭。具载德美。公主有懿行。吾先君议政公。实志其墓。早逝不育。公病。陈疏乞立后以弟洗马晋周子瑗为嗣。瑗有一女幼。公有侧室子女。皆幼。呜呼。记余年十六。婿于忠贞公之门。公长余一岁。以兄弟之亲。兼友朋之好。朝昼燕处。谈谐相惠。许甚驩也。窃有以粗得公一二爱慕之深。其丧也。为之加麻。今洗马君自为状。属以志墓之文。俯仰平昔。不知临笔而涕落也。公为人英果通朗。敏于事为。其中绝慈良易直。推诚接物。内不设机智。与人言。终日亹亹。悉出肝肺。见小善若在己。见不善。虽亲爱。面数之不能容。然性温粹。亦无暴慢之色。鄙悖之言。以故人亦乐为之。尽有至行。既早贵而左右忠贞公侧。服劳如孺子。便身适志。靡所不尽。及己巳之祸。既以善丧闻。而丧算毕服。布素终身。讳日哀恸。若在丧初。终夕不见齿。大夫人晚节多病。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6H 页
日夜旁侍。多方以愉悦。大夫人甚安之。忘其疾。丘嫂早寡无儿。衣服奉养甚备。有疾。手药物躬护。女弟病疫疠。身亲救视。一家交谏不听。笃爱诸弟。而教督甚严。有过。痛呵之不饶。俾之成立。内外疏昆弟。丧病婚嫁。皆待公以济。食于公者常满客室。归之如其家。育其孤穷。或为之授室而营宅。恪于奉先。建祠修墓。置祭田治碑碣。惟日不暇。以身任之不怠。公有政事才。遇事能知体要。任人能得其欢心。以故事无小大。每举而成。为提调两署。皆有善政。归厚尤凋弊。不能供棺椑。公设法通变。署事以赖。然扼于邦制。不究用朝廷。公少隽迈。才高有气。稍长。敕厉矜名行。东平尉郑公载崙。负高识重望。为戚臣表。特契许公。公亦敬。事之如叔伯。东平公持论。常崇质而绌文。近老氏言。公既不为时用。而深悦东平之言。不屑意于名誉艺能也。既又遭罹家难。益自韬敛。平居抑畏邑然。若无容者。于文夙诣。阅书数行俱下。间为诗多警语。 上每有吟咏辄宣。公和进前后百馀篇。然不以文翰自命。常时绝无作。其观先儒书。手抄格言。书几案以自省。好讲礼。凡丧祭仪品。考古矫俗以行之。恐其近名。亦不以表见于人。工于书法。国家有凶嘉之事。幽志显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6L 页
册。用公笔为多。辄有厩马之锡。然绝不为人作字。余尝讽公曰。居禁脔之贵者。终身富豪逸乐。而死之日。名无称焉。若国朝宋砺城。有文章礼学之懿。学士诵之不衰。以公长于文习于礼。盍益勉焉为不朽计。公愀然谢才不逮。余盖惜其才而悲其志也。公疾革。手疏以遗子弟曰。吾罪人也。被渥恩无极。而生无所报补。死岂有称述。吾死勿请谥。勿树墓碑。踰月而葬。薄葬贬祭。以明吾志。临绝。言色不乱。安然如他日。此可以观公所存矣。窃尝论公名理不及真长。而行谊过之。文采逊于晋卿。而才用胜之。使公得柄。用于当世者。有足以式官僚理兵财而裕如。顾乃藏抱利器。不能展十一于千百。不以功名自显。呜呼惜哉。是为铭曰。
童而贵近。匪志乐且。壮而祸衅。晋如摧如。皓天既复。恩顾如初。云章娄被。天泽涣敷。出入有炜。丰屋大车。居则墨墨。服礼躬儒。尔猷尔才。曾不匀枢。惟俭惟慎。守之如愚。烝烝孝思。克践骞舆。九族诵仁。枯穷四濡。是亦为政。岂其公孤。高明令终。与化俱徂。 御诔褒称。安用史书。我言匪谀。请质幽墟。
赠贞敬夫人骊兴闵氏墓志
童而贵近。匪志乐且。壮而祸衅。晋如摧如。皓天既复。恩顾如初。云章娄被。天泽涣敷。出入有炜。丰屋大车。居则墨墨。服礼躬儒。尔猷尔才。曾不匀枢。惟俭惟慎。守之如愚。烝烝孝思。克践骞舆。九族诵仁。枯穷四濡。是亦为政。岂其公孤。高明令终。与化俱徂。 御诔褒称。安用史书。我言匪谀。请质幽墟。
赠贞敬夫人骊兴闵氏墓志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7H 页
夫人骊兴闵氏。户曹判书谥肃敏讳圣徽之女。刑曹判书赠领议政谥忠贞吴公斗寅之元配也。肃敏公事 仁祖。懋著绩用为名臣。忠贞公于己巳 仁显后之废。以谏死。 主上追悔而褒嘉之。赠爵谥旌闾。夫人之高祖起文。有名 中宗朝。官弘文馆副提学。曾祖莅。赠兵曹参判。祖有孚。魁文科。官止正郎赠左赞成。母贞夫人昌原黄氏。进士庭悦之女。夫人生以天启乙丑十月十八日。性慧哲英秀。在室。肃敏公大爱之。既归。舅观察使天坡公讳䎘。先已下世。事尊姑无违。言事悉叶姑意。周旋动止有度。一家嗟善。己卯。忠贞公持祖母服。夫人执丧甚谨。不类年少妇女。稍涉小学家礼。而不以外见。见人穷寒。虽身所服。辄解以与之。丙戌四月廿四日。疾不起。葬阳城吴氏先茔坐癸之原。后以忠贞公贵。累赠贞敬夫人。举一男一女。男观周。早登生员。持后母金夫人丧。过毁而殁。无子。后以侄子琬为嗣。女适都正南宅夏。有二男一女。男道揆。大司谏。道振。士人。女适县监闵承洙。道揆有二男二女。道振有五男一女。闵承洙有一男五女。夫人殁既七十年。墓无志。后夫人黄氏子海昌尉泰周。营之未成而殁。弟晋周图终海昌之志。以其从祖持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7L 页
平讳翮所为状。属昌大述之。谨据以叙之。
赠贞敬夫人原州金氏墓志
夫人姓金氏。新罗敬顺王溥之后也。曾祖斗南。同知中枢赠户曹判书。祖成均生员海龙。考学生崇文。妣清风金氏。 孝宗朝名相文贞公堉之女。夫人生以崇祯辛未二月廿三日。早失父母。鞠于外家。幼端惠不苟言笑。文贞公甚爱之。十八。归于吴公斗寅为继室。观察使号天坡讳䎘。即尊舅也。天坡公先殁。而尊姑在堂。夫人事之。甚有妇道。承君子无违。抚视前夫人子有恩。衣食一均于己子。虽于婢仆。未尝以恶言骂詈。盖仁顺原于性一也。癸卯四月初八日卒。葬阳城吴氏兆次面丁之原。吴公官至刑曹判书。后蒙褒赠上相。夫人累赠贞敬夫人。举一男一女。男鼎周。今缮工监副正。女夭。副正一男璿。才成童。副正弟海昌尉泰周。第三配黄夫人出也。尝命余志夫人之墓。既殁而其弟晋周继以状见属。谨叙之如右。以成海昌公遗志云。
族祖任实县监崔公墓志铭
公讳后徵。字远卿。我崔系出完山。以高丽神虎卫上将军讳纯爵为始祖。其后选部典书讳得枰。完山君
赠贞敬夫人原州金氏墓志
夫人姓金氏。新罗敬顺王溥之后也。曾祖斗南。同知中枢赠户曹判书。祖成均生员海龙。考学生崇文。妣清风金氏。 孝宗朝名相文贞公堉之女。夫人生以崇祯辛未二月廿三日。早失父母。鞠于外家。幼端惠不苟言笑。文贞公甚爱之。十八。归于吴公斗寅为继室。观察使号天坡讳䎘。即尊舅也。天坡公先殁。而尊姑在堂。夫人事之。甚有妇道。承君子无违。抚视前夫人子有恩。衣食一均于己子。虽于婢仆。未尝以恶言骂詈。盖仁顺原于性一也。癸卯四月初八日卒。葬阳城吴氏兆次面丁之原。吴公官至刑曹判书。后蒙褒赠上相。夫人累赠贞敬夫人。举一男一女。男鼎周。今缮工监副正。女夭。副正一男璿。才成童。副正弟海昌尉泰周。第三配黄夫人出也。尝命余志夫人之墓。既殁而其弟晋周继以状见属。谨叙之如右。以成海昌公遗志云。
族祖任实县监崔公墓志铭
公讳后徵。字远卿。我崔系出完山。以高丽神虎卫上将军讳纯爵为始祖。其后选部典书讳得枰。完山君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8H 页
谥文贞讳宰。名于丽末。参赞谥平度讳有庆。赞成谥敬节讳士康。著于国初。仍四世大显。五世而讳秀俊。赠左赞成。于公为曾祖。祖讳起源。佥知中枢。考讳廷吉。通德郎。号西洲。有文而不仕。吾先君议政公。实志其墓。妣阳川许氏。 宗庙令嶙之女。公为人。长厚祥善。其心岂乐坦夷。与人不矜忮。待人一于诚信。不以亲疏贵贱为加损。急人忧患如在己。见不善。专掩盖之若无睹。于一切外物。泊若无营。好施与。已有之无所靳固。虽无有。至或求觅以应人。平生无迫切之言。颦蹙之容。自亲戚乡里。至泛交识面。莫不忻忻爱慕。一口称仁厚长者。事西洲公甚善。中年奉至仁川田舍家焉。晨夕左右不懈。便身适志。视力所及。家用不赡。而亲食必有味。客至必有酒。西洲公大耋无恙。神力益康茂。虽其颐啬有方。而人辄归公之善养也。母夫人以疫厉殁。公先得疾已数日。能自力致毁。敛肂必亲。及侍西洲公侧。不敢以戚容见。人称为难能。推以事诸姊以敬。抚恤庶弟妹以诚。鞠甥侄孤穷者。以有成立。乡里状公行谊于使家。屡登荐剡。不报。公少治举子业。屡发解辄不利。乙亥。仕为黄山道察访。察于攻驹。勤于求瘼。岁比大饥。削廪营粟。以活驿属万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8L 页
数。观察使及御史。继以褒闻。得迁清安县监。入仕未二期。再命而为邑宰。盖稀有也。驿人磨崖铭其德惠。为清安。专以宽恕为治。喣抚小民如赤子。待士以礼。方伯尝书其上考曰。仁厚为政。吏民俱便。人以谓纪实。己卯弃归。为训局郎。辛巳。出砥平县。未几移病归。丁亥。复以训局郎。拜任实县监。两邑为政。一如清安。明年病罢归。公晚而筮仕。不汲汲趋营。足不迹贵要之门。自南邑归。家于京城西。号其堂市隐。息交游简出入。杜门养痾者十年。戊戌二月十日卒。享年七十二。葬于砥平天谷山抱巽之原。即西洲公茔兆之左麓也。配淑人李氏。江华府经历垈之女。让宁大君禔之后也。贤有妇道。善治家相夫子。尽孝友。性严正。训子女有度。先公没合窆。有一男七女。男锡泰进士。女适金益庆,李喜庆,李衡秀参军。李太元文科监察。林象奎,李嵩坤,李奎汉。锡泰娶 永禧殿参奉李弘蕃之女。生二男一女幼。金益庆二男三女。男汉昌,汉良。女适李喜濡,李箕辅。李喜庆二男二女。男燤,㷞。女适朴弼铉。李衡秀男圣述。女适韩师说。李太元四男二女。男运光。女适柳端章。馀幼。林象奎三男一女。李嵩坤四男。李奎汉四女。皆幼。呜呼。始公家兴仁门外。与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9H 页
吾祖并舍居。吾先君于公族侄。而长公一岁。自髫童嬉戏。翰墨游玩必同方而连业。穷达既殊而情好益敦。先君或不安于朝。辄就公而止焉。白首相惠许。不徒睦亲已也。不肖不天。奄至于大故。丧期甫终而公又下世。馀生孤露。益无所依仰。今为公幽志之文。不觉涕泪之滋也。谨为铭曰。
孔子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斯可谓之士。若公者。其庶几斯言欤。在乡恂恂。为吏则循。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不在其身。其在子孙欤。
领议政药泉南公墓志铭(己亥)
天之生魁才钜人。盖将以救世道而扶人国家也。其来也有期。其出也有为。自 仁祖中兴。 孝宗继统。咸有一德。政化休明。作成人物。以遗后嗣。而若故相药泉公出焉。是用历事 三朝。卒相我 圣主。寔能辅佐匡拂。康国正人。 社稷灵长。终必有赖。呜呼。岂非天哉。谨按。公讳九万。字云路。姓南氏。号药泉。远祖敏。盖自中国奉使漂到今宁海府。罗王赐姓南。封英毅公。后移籍宜宁。官伐世闻。我 太祖开国。忠景公在。实为元臣。其孙忠简公智。事 世宗继相。于公八代祖也。高祖讳彦纯。武科承旨。曾祖讳柁。赠兵曹判
孔子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斯可谓之士。若公者。其庶几斯言欤。在乡恂恂。为吏则循。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不在其身。其在子孙欤。
领议政药泉南公墓志铭(己亥)
天之生魁才钜人。盖将以救世道而扶人国家也。其来也有期。其出也有为。自 仁祖中兴。 孝宗继统。咸有一德。政化休明。作成人物。以遗后嗣。而若故相药泉公出焉。是用历事 三朝。卒相我 圣主。寔能辅佐匡拂。康国正人。 社稷灵长。终必有赖。呜呼。岂非天哉。谨按。公讳九万。字云路。姓南氏。号药泉。远祖敏。盖自中国奉使漂到今宁海府。罗王赐姓南。封英毅公。后移籍宜宁。官伐世闻。我 太祖开国。忠景公在。实为元臣。其孙忠简公智。事 世宗继相。于公八代祖也。高祖讳彦纯。武科承旨。曾祖讳柁。赠兵曹判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19L 页
书。祖讳烒。平康县监赠赞成。考讳一星。金城县令赠领议政。妣安东权氏。江陵府使晔之女。赠贞敬夫人。三世貤爵。用公贵也。公少家湖西之结城。年十馀来京师。京师诸名士。咸服公文识。声闻日广。辛卯。中司马。登丙申别试。方 孝宗厉精用人。公以假注书。侍亲政。记注应对。有当 上心。命越格升典籍。间为司书文学。赞善宋公浚吉。同出入书筵。见公贤而有文。深相推与。公亦师事之。由正言迁持平。 上欲亲酹麟坪大君丧。谏官争以非邦典。 上欲折言者。谓打围乃邦典所有。命先行之。诸臣争不得。公连章切谏。为寝之。荐吏曹弘文录。直拜校理。极选也。公起寒素。无藉援。徒以材识特出。清要荐选。率常取先于时望。后为大官将相亦然。奉命廉湖南。道奉 孝宗讳奔赴朝命。卒事。还拜吏曹正郎。自是出入玉堂两司。而在吏曹为多。壬寅。为御史。赈岭南饥。一方以济。历应教舍人。甲辰。擢承旨。累转大司谏。官邪政弊。多所论建。或日请十数事。 上多从之。历吏曹参议。为大司成。董正士习。勤课经艺。请以名官。兼学职。定学制。师生月三会讲。欲建古厦屋。讲行乡饮酒礼。会去职不果。庚戌。求外职。得清州。属岁大饥。公日夜讲赈事。上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20H 页
疏。条请蠲予广储粟。分哺以时。民得饱安。耕桑如他日。人比之富公之青州。明年。擢咸镜道观察使。兴儒教奖武力。既改筑咸兴城。穷城僻垒。遍莅躬问。图上边塞形便。请设茂山府。开甲山吉州间新路。复废四郡。 上临筵。展图示宰执。令读其疏。叹曰。才诚实难及也。茂山后果设邑。秩既满。命留一年。益修边事。以吏曹参判还朝。兼同知经筵备边司赈恤厅。今 上新即位。宗人桢,楠。怙恩骄恣。公言终必害于身凶于国。 上不悦。尽递诸职。公奉母归结城。戊午。特升刑曹判书。用言者还寝。授汉城左尹。时尹鑴为宰臣。多不法。许积孽子坚。奸横甚。公上疏。发鑴斫禁松构屋。坚公骗武人妻及驱 大妃之庶母。折其齿。有命覈处。其党专掩匿欺谩。出鑴,坚罪。反以言不实构公。窜南海。寻宥还。庚申。坚,楠逆诛。首召以都承旨。移副提学。进兼两馆大提学。以母忧还乡。丧除。由大司谏擢兵曹判书。公为政。本之以诚壹。行之有条理。用法严而不苛娆。尝称曰。惟精也可以成天下之务。故于事专务审其利病。讲问于人人而择其长。见可而行。行必有效。清州北路。既有异绩。其人并立生祠。前后所管诸司。皆与为条式。至今多遵用。老吏犹能道公事。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20L 页
及长兵曹。钱布旧多耗泄。公尽得吏胥奸偷。免死而责其偿。择郎属任之。为立规制句校之。岁中府库充溢。至露积不垣。自丙辰万科后。武士淆杂难择。公试其身言书判及武技。录其可者。以次甄用。后多为名武。中外翕然称之。建募北路精壮。团作亲骑卫。劝课有方。卒成骁卒。甲子。进拜右议政。转左相辞递。未几还拜公之使燕。金领相寿恒。与公约以李敏叙卜相。及还。改用他人。又不言所以。公耻之。谢病免。丁卯。进拜领议政。公为人刚正。好义而见理明。自其为小官。名为敢言。及居相位。益犯颜论事。尝曰。大臣当以格君心为先。又曰。士惟成就一个是而已。以故于其所执定。虽死生祸福立至于前。而无有所顾疑。诸宫家占山泽为庄。号为折受。所在民甚病。诸公言不能得。公请以国制职田之数。有司捐价更之而悉罢折受。累累力言。 上始咈而终许。廷臣感叹。张贵人宠倾宫壸。宗人杭党之。特被恩眷。吏判朴公世采以为言。上怒罢其职。群臣震慄。公求对极言。引桢,楠为戒。 上大怒。窜公庆兴。举朝力争数月。放还龙仁琶潭。己巳。 中宫废。群小进用。先是。 上以张氏故有憾于淑徽公主以语公。公谓内治主恩。不宜宣发。及是。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21H 页
上罪公前言谪江陵。明年。放还结城。甲戌。 中宫复位。召以上相。始金春泽韩重赫等。潜聚银诡称。与群士大夫通宫禁。谋复废 妃。闵黯等诇发之。方鞫治。而会 上黜黯等。召用旧臣。或言此辈黯等所欲杀。何必为世,充建德报仇。宜不深竟。公以谓金清城庚申之事。虽曰有功。本非所宜为。私径一开。覆辙相寻。不痛防之。国必亡。上章言今日臣民。既以 中宫复位为大庆。又以 殿下光明夬断。如日月之更。无纤毫之翳。为大幸。若谓群不逞。一分有力于其间。其为圣德之累何如也。鞫其虚实。夬正王诛。然后举措明正。私径可杜。而清明之治。庶几复见矣。久之。议重赫远配。公又言请治重赫辈。为 圣主解中外之疑惑。为 坤宫明复位之正大。为士大夫洗千古之羞辱。是古人所谓尊朝廷于日月之上者也。罪止窜配。不足以释疑。 上善之。而春泽辈深怨之。张希载。 春宫所生母弟也。 中宫之废私第。希载以书通张氏。语涉 中宫。至是。希载就鞫。 上以其书语大臣罪当诛。时 春宫才七龄。公以谓希载诛。则事连张氏。张氏危。则恐 春宫不安。于是请屈法傅生议。言于上曰。圣心既悟。名分已定。从前百事。今可毋论。惟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21L 页
中宫有樛木之恩于禧嫔。禧嫔尽小星之礼于 中宫。 王世子尽孝于 中宫。如汉章帝之于马太后。宋仁宗之于刘太后。是臣子区区之望。而今因希载。转辗不安。则日后宫闱之间。亦安保其雍和也。 上纳公言。而群议哗然攻之。春泽辈又嗾乡生。交章力诋。谓公护逆。公但逊谢不与辨。累乞退不得。迹不一日安于朝。犹日讲民忧政得失。请遣巡抚使三南。察海防除民疾。又欲大均赋役以纾民。请改明经科式。毋专取口读。俾儒生解经旨。言多异同。不行。公为相。务奉法无私。以身先人。深病党比。用舍必循公议。审刑赏严体统。革官司谬制。尤重民事。京司有厉民。虽重臣必罪之。前后视事。不满二年。当公居位。上下皆严惮之。尝议己巳诸臣之罪。公勉 上以躬自厚薄责人之义。应教金镇圭乘机惎之。谓公归咎 圣躬。公出郊固免。已而还拜。时重赫辈犹不正法。公又言朝廷屡变。黜陟靡常。贱人指高位如逆旅之佣夫。遐荒视流窜若湘潭之卧龙。祸乱之作。虽根于党论。翻覆之机。或疑以他径。是以鈇钺亟行而纪纲愈不立。处分一新而人心愈益疑。国家有千古盛举。而讹言先已流布。臣于狱案。得其情状。所聚之货。尽归酒肉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22H 页
裘马之费。其非为复位行赂。昭昭也。 殿下赫赫照临。今为狐鼠辈所诬如此。臣诚痛之。又请稍疏党人轻罪曰。议者言治党人不严。畏其报复。为他日地。噫。今日廷臣所当致力。宜在于扫除偏私。必期无他日可也。今胡以他日为必有之事曰。我则不为地耶。盖老论仇嫉南人。胁公论以为后日计。公言如此。 上纳之。重赫竟栲死。丙子。有蛊于张氏先墓。公按治张家奴与其谋。而对辞又不白。众疑其自蛊。而嫁祸于西人。公亦意其然。而难处于张嫔。请毋竟言者。又群起深持公。公径还田庐。固辞释位。自后不复入相府。已而。蛊者乃罪诛家子捕诛。公以误事引罪。而 上收召不置。公不应命。惟 上及 春宫有疾。以带内医院。故不得已造朝。而旋复归田。未尝无故久淹。公立朝久。甚见重于 君上。尝奉命阅南汉兵粮。遇病。显宗命医来视。庚申以丧归也。 上命赐丧需担军。非将相得此。皆异恩也。方戊辰之行遣。 上怒公甚。而尝语筵臣曰。九万刚明正直不挠屈。予故任以辅相。乙亥乡生之诋公。教曰。领相之公忠清直。罕有其比。一生以洗涤朋比挽回国势为己任。其勤勤恳恳于筵席章奏。实无愧古人。及还乡。赐 御诗曰。体国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22L 页
诚深惟奉法。忧时力瘁自忘身。谈者谓知臣莫若君也。然公于去就。必裁以义。尺寸不敢自苟。其遭谗毁引退。 上所以敦召眷待。礼绝古今。屡命六卿偕来。下乃承旨史官。累降手札分御膳。或以亲逆为教。至亲握手劝留。而于所不当进。则不辄起。于所当辞。至章数十上。得请乃已。辛巳。怨公者柄用。持希载事。请窜公。 上不许曰。予知其心事久之。只配牙山。盖迫于台议也。寻宥还结城。甲申。叙领中枢。公自戊寅引年乞致仕。久不许。丁亥。 上思公特召曰。欲有面谕。公既至。申乞益恳。 上恐其去。固留之曰。卿听我留。予当许卿。于是许公致仕。宣酝加赐食物。公少留江郊。转还琶潭。公既老而朝廷有大事大议及邻国情变。 上辄咨焉。大臣无亲疏。动以书访之。须公一言以决。有识论公以为守正不挠。既无愧宋璟,司马光。而国有危难。必能为裴度,李纲。政事文学。犹为公末馀。公家居廉俭。性好学。至耋老。手不去书。贯通经史。而务致于实用。为文章。赡蔚典厚。其疏奏议论。必经据典训。彬然可观。有文集若干卷。训诲人不倦。及门之士百馀人。昌大先公及崔公奎瑞。朴公泰辅。既显名当世。其馀成业者众。公以辛卯三月十七日卒。寿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23H 页
八十三。疾病。 上遣医颁药。讣闻。下哀诏赐棺材。致禄三年。五月。礼葬杨州花蝶洞忠景墓右冈。夫人东莱郑氏。持平脩女。举一男一女。男鹤鸣。荐授宗簿主簿女适寺正赵泰相。侧室子鹤声,鹤清,鹤贞。女适李岱坤。主簿三男。克宽生员。处宽五宽。女适李昌元,李匡谊。寺正继子明彬都事。先君受公遗志之托。文未就而下世。主簿语昌大曰。子宜追成先志。义不敢辞。谨叙其立朝之大节。而官阅行治。不能尽记。呜呼。昔苏轼称张文定公曰。公自少至老。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虽对人主。必审而后言。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以道事君者。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不悦公者众。至言天下伟人。必以公为首。而庆历以来。名臣为人主所敬。莫如公者。昌大于公亦云。而抑尝论公有三难焉。自公之官显。朝廷之变换如奕棋。然柄国者。乘 人主喜怒。淫刑以逞快其私怨。而国受其败。公独深忧之。辄以彼以暴吾以仁之义。讽告于上下。身被人訾笑。而屠揃之祸。为之少息。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公则有焉。希载之贷死。出于经法之外。虽素慕公者。莫不疑焉。蒙众口姗毁。卒以颠沛而不悔。岂无以而然哉。
昆仑集卷之十七 第 323L 页
怀独至之忠而为 宗社深忧过计耳。及有丁酉七月事。而人始思公为不可及。孟子曰。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公庶几焉。至其痛绳阴邪。必加显戮而后已。上以光昭 主德。下以表正士风。后生小子。皆能深耻而讳言之。其匡世道淑人心之功。虽比之古所称一治可也。呜呼伟哉。谨为铭曰。
圣赞易德。莫尚刚中。天用锡汝。俾相我邦。勇以发忠。仁以济公。文能经国。武可即戎。亦既登庸。有猷有为。岂无平陂。惟义与比。惩奸触佞。有谔其言。娄寘丛棘。时诎时伸。枯菀之际。动晰几先。独观为明。群蒙𥊼焉。有口譊譊。谓我何营。我营匪他。惟 宗社宁。 王曰呜呼。乃心予同。尔德罔愆。尔惟股肱。自治治人。尔为规绳。遏彼崩流。尔为丘陵。幽窦既破。日月贞明。之纲之纪。百僚是刑。跋疐后前。其卒靡悔。令闻达尊。谁敢余侮。公拜稽首。臣老诚归。 圣君曰俞。礼以终之。名载府库。谥在太常。 王有褒言。百世耿光。史官有述。藏之玄壤。尚劝有位。惟直佐王。
圣赞易德。莫尚刚中。天用锡汝。俾相我邦。勇以发忠。仁以济公。文能经国。武可即戎。亦既登庸。有猷有为。岂无平陂。惟义与比。惩奸触佞。有谔其言。娄寘丛棘。时诎时伸。枯菀之际。动晰几先。独观为明。群蒙𥊼焉。有口譊譊。谓我何营。我营匪他。惟 宗社宁。 王曰呜呼。乃心予同。尔德罔愆。尔惟股肱。自治治人。尔为规绳。遏彼崩流。尔为丘陵。幽窦既破。日月贞明。之纲之纪。百僚是刑。跋疐后前。其卒靡悔。令闻达尊。谁敢余侮。公拜稽首。臣老诚归。 圣君曰俞。礼以终之。名载府库。谥在太常。 王有褒言。百世耿光。史官有述。藏之玄壤。尚劝有位。惟直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