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陶谷集卷之十
陶谷集卷之十 第 x 页
陶谷集卷之十
 神道碑铭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4H 页
领议政洪公神道碑铭(并序)
公讳致中。字士能。姓洪氏。南阳人。鼻祖殷悦。佐丽祖为太师。是后连世显赫。在丽。忠平公灌,匡定公奎最有名。入我朝。有讳圣民。德行范士林。官判中枢。谥文贞。有讳命耇。以关西伯。殉节虏难。特谥忠烈。忠烈生讳重普。右议政。议政生讳得禹。江原观察使。配庆州金氏。副提学庆馀女。是实生公。公贵。赠观察公领议政,金氏贞敬夫人。公幼颖异出伦。尤庵宋先生亟称之。尝受业老峰闵公。亦被期许。己卯。中司马两试。郎于 睿寝金吾。旋免去。擢丙戌科。选入史局。升司书。出监堤川县。入为修撰,校理,持平,献纳,吏曹郎。在经幄。启翌弘多。尝与同僚上十条劄。论君德政弊。后于讲筵。推演易义。以懋实崇俭为要。仍请召还休戚重臣。斥绝左道妖术。通信使赵泰亿受倭奴嫚书至。公极陈春秋复雪义。亡何。出为北评事。清主差穆克登等。定界白头山。朝廷命公往审。行无人地八日。乃登绝顶。累石树栅。更定其标。涉险蓦远。古所未有。复以玉堂召。升应教移司谏。星州豪杀人匿其尸。公为御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4L 页
史。钩得之。人称神明。复命。还玉堂。擢拜承旨。历贰诸曹。拜大司谏。命按湖西未赴。转岭南。难其人也。为逆臣弼梦所轧径递。亡何。出湖南。慈祥勤敏。一道赖之。还拜大司成。以通信使赴日本。自持简。倭亦敬服。例增秩拜咸镜监司。朝议惜其出。迁副提学。移都承旨。 景庙新即位。凶孽旁伺。嗾无赖子。请尊崇罪张。公方休沐在家。即辍告诣阙。驳启辨遏甚坚。 上悟斥其疏。鞫治其人诛之。群凶气死。不敢复售。始公不露圭角。人或妄揣。乃能毅然自立。确有力量如此。士论多之。复还副学。转大宪吏参。拜开城留守。已擢授刑曹判书。是辛丑冬也。 景庙常有疾。命 世弟代理。大臣率百官请收还。 上久不从。末后下教。辞益恳恻。大臣金公昌集,李公颐命,赵公泰采,李公健命乃劄请依丁酉时例。亡何。一镜等七贼抵𡼏。语悖逆不道。以四公为祸首。仍大行诛锄。公亦左补洪州。批才下。构罪削黜。居数年。叙拜知敦宁。改西枢。甲辰 景庙薨。差敦匠任。黾勉赴召。 上亲按诛一镜虎龙。施镜次律。公力言不可不与虎贼同律。 因山讫。引义告退。乙巳正月。 上尽黜凶党。召用旧臣。拜公判尹。移判礼曹。兼经筵成均。特拜兵曹判书。恢公抑倖。物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5H 页
情大洽。与大臣诸宰入对。请伸四大臣及壬寅被祸诸人。新册 东宫。为右宾客。特升判义禁。庭请讨凤辉等诸贼。公病不参。司谏李倚天疏斥。 上严批坚不听。公辞顷之。递拜参赞刑书。是时见黜者虽屏伏。实被 上眷庇。而廷争未已。 上滋不悦。连免闵公镇远,李公观命相职。首相郑公浩先已逊荒。朝著一空。岁改。 上特除公右议政。公既出谢。请从凤辉启。以伸公议。俄升左。陈辛丑人有失入者。掌令许锡论斥。 上怒削其职。廷争久。未准。群议无所归咎。首相郑公上章责公。公遂请急。阅岁不止。谏长金祖泽疏攻又甚。出城。值 东宫齿学。暂入竟辞递。镜诛而其下诸贼逭刑。舆情愤郁。是夏。公复入为左相。余为右相。同三司请正法。只许次一人次律。诸臣不可。固有忤。翌日三司又争。 上益怒。即命削黜。仍并削罢前后讨逆诸臣。大小臣工无得脱者。公初被混罢。命仍授。谕之曰。身居肺腑。位在三事者。犹事党习。而卿独不染。肺腑三事之教。指闵相及余等也。公辞曰。臣出处言议。与二三大臣。未尝不同。何敢厌然自掩。仍退还骊江。递领西枢。 上以用事者言。还夺四大臣爵。公不胜痛慨。上疏曰。乙巳 圣教。八方咸知悯褒之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5L 页
音。多出特宣。今一切反盭。大累圣德。至若 建储代理。关系至重。非所宜言。而下乃肆口无忌。他日之虑。胡可胜言。 上不省。时逆梦辈啸聚党类。将指日举事。先挠惑人心。宣言土贼起于湖南。挂书中外。诬及 圣躬。都下鼎沸。而举朝恬然。公亟疏请广加讥捕。明年三月。乱果作。公闻报一日驰至。贼夜袭清州。兵使李凤祥,营将南延年死之。城遂陷。报至。 上大惊。公进宽慰言而随事补救益力。 上虞南汉难守。命公往抚。有言内外轻重者。遂止。公虑逆党走燕建请。具本末移咨。贼既略平。馀党满狱。公与诸大臣宿禁中。设鞫案治。夜不脱朝衣。未尝告瘁。有贼徒受嗾诬公。欲以疑乱狱情。 上亟断以法。屡伻近侍慰谕。愈不安。将决退。又闻有重卜命。即出江郊。 上下手书。遣银台长。与之偕入。公固辞不就曰。臣尝请雪四大臣冤。今以四臣为逆。护逆亦一逆也。身负叛逆之名。岂可扬扬百僚之首。自逆乱后。 上欲不问黑白。一彼此而混用之。公乃登对白 上曰。圣意固出惜才。然逆四臣而欲起同参诸臣。不成事理。已又申告一边治逆。反伸逆辈所称义理。天下宁有是。仍出郊。掌令洪尚容,正言赵汉纬斥公死党要君。公七上章祈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6H 页
免。终不许。冬闻 孝章世子疾惟几。苍黄入都。及丧。义不敢去。迟徊时月。承旨吴光运者疏请严饬群下。使不得提起往事。其意有指公引咎。又痛陈四臣事。鞫狱经年未竟。至是始酌处。正言吴瑗力诋公宽纵。复出郊。亡何。升领议政。 上有所激恼。闭閤不视朝。大臣以下忧不知所出。右相李㙫,吏书赵文命求对请赐明谕。 上乃下教累千言。洞释联劄一案。特复赵公泰采,李公健命爵。馀二公置不论。以最见嫉凶党也。仍遣近臣谕意勉起公。公上劄曰。四臣同死国事。同时追夺。有罪无罪。理宜均一。或伸或否。终涉斑驳。 上申前意。教以上来开陈。公遂入对。缕缕陈请。终未获命。公叹恨自悔其来。而犹欲更为从容纳约。姑止辞丐。盖公常以为必须快正此大案。朝象可镇。国脉可扶。炯炯一心。惟在于斯。而事不如意。卒归纬繣。此则时势然也。庚戌。有逆宦之变。 上镇日亲鞫。公一随参。逆节狼藉。絓结幽奥。 东宫行药事又发露。宗戚朝士多被辞连。逆宗垓,圻,李椷,郑思孝等诸贼次第伏法。公按狱累月。伤惫已甚。旋值 宣懿太妃丧。哀遑劳攘。病遂大发。舁还迫会下始出。明年举 长陵缅。为总护使。正言李性孝以微事中公。 上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6L 页
颇入其言。公待罪江上。持平李大源继之。 上始大觉。至谕以临轩企待。公义在往役。不敢固拒。复出承命。事竣。即出郊恳辞。 上特遣宗伯召之。皇恐造朝。壬子大饥。公夙夜忧焦。寝食为损。旱灾又酷。 上亲祷至再。公辄陪扈。触冒暑热。得疾日恶。以六月二十三日卒。春秋六十有六。讣闻震悼。下别谕命给禄。终三年临筵流涕。叹国之不幸。后因讲陆宣公奏议。追记公前日勉戒语。亲制文以祭。君臣之际。此可见矣。礼葬于丰德孝礼洞坐子之原。以庆州李氏夫人祔。李氏通德郎寅烒女。判书庆徽孙。老峰公外孙也。内外袭美。妇德咸备。举二男。长济猷参奉。有才行早殁。有男益彬,益弼。益彬有二男幼。次晋猷郡守。有男益哲。女幼。公为人端重温雅。进止可观。平居无疾言遽色。持身制行。自有一定轨则。性笃于孝。推及戚疏。各尽其道。与人多爱而少忤。议论平恕。不喜立党。然于公私是非之争。分数甚明。终不为时议挠夺。岂所谓和而不流者耶。公忧国忘家。不问产业。才猷优长。学识又过人。如斥 太庙增构后称庆议。尤的确当理。而要皆非公之至者。惟其知申时一着。固人所难及。晚当匀轴。首明忠逆之辨。三数年间。矻矻不休。弥可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7H 页
见秉执之大。余尝谓此二事足以概公平生。未知后之尚论者以为如何也。铭曰。
肃后在宥。久道化成。群才蔚兴。宜公宜卿。有美洪公。允矣邦英。骞清翥要。敛约自贞。孰窥其蕴。中有秤停。上章之岁。大圣陟方。有厥投匦。承彼奸猖。公首迩列。奋节激昂。昌言一发。折其尾毒。曾是茅靡。耸听缩恧。世路百变。操持亡易。晚际颠危。公任丕式。即宅即俊。倚我一德。公谓谋国。先正其本。其本伊何。大义关键。曰忠曰逆。宁容汩混。斤斤章辨。恳恳筵论。荃虽莫谅。我诚则献。斯为立名。可质百代。爰最休迹。永贲牲系。
判中枢文孝鱼公神道碑铭(并序)
国朝人才之盛。莫尚于 英陵,光陵,宣陵之世。髦彦盈庭。左右治理。风流文采。至今照映方策。乃若直提学鱼公变甲与其子文孝公。文孝子文贞,襄肃二公。蝉连登簉。历 三朝弥显。大为一时之壮。人之称艳。久而不衰。文孝公卒于 宣陵之六年。墓在广州龟川里。螭首之刻。尚未有竖。公十代孙有凤兄弟要不佞文之。芜陋寡识。安敢形容大君子德业。顾谊有不可终辞者。谨按公讳孝瞻。字万从。其先有讳化仁。始籍咸从县。九世而讳伯游。三司左尹。是生讳渊。大丘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7L 页
县令。即直学公考也。直学公中岁弃官归养。屡徵不起。为我朝恬退之首。以公贵赠左赞成。配成氏贞敬夫人。成氏考思齐。亦官直提学。寔为昌宁钜族。以 永乐乙酉生公。自幼气度端凝。俨若成人。年十九。中生员试。二十五。登文科。选补艺文检阅。转待教。 文宗在东宫。妙简春坊僚属。公自左正字。四迁至左右司经,文学。与修通鉴训义高丽史。入集贤殿。为副校理,知制教。仍兼文学。公学问渊深。为士林推重。五年之间。长侍两筵。辅翼弘多。凡有文事。必许参润。彬彬可观。已丁直学公忧。荐遭祖妣丧。哀毁踰制。乡党咸服。称为纯孝门。礼毕。还副校理。时有佛事。馆中力争。连上十馀章。辄被麾斥。及公疏辨。辞语明剀。婉而有味。 上喜曰。晓人不当如是耶。俄升校理兼文学。进讲礼记。博采诸家说注释该贯。名曰日抄以进。 文宗称赏。命入内。有术者进都城厌胜说。公以理掊击。 上教曰。鱼某之论甚正。予亦感动。遂诎术者。升应教兼弼善。朝廷方疑蓄二妻者丧服。公驳曰。礼无二嫡。丧有常服。议遂定。升直集贤殿。公久在迩列。所上疏议甚多。皆出入经史。参以时宜。如论贡举刑狱田赋等事。靡不动中窾会。举可长用。庚午。拜执义。以正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8H 页
风俗振纪纲为己任。府中旧有淫祠。公立毁之曰。焉有法府而渎祠无名鬼者乎。朝议黜不才吏。公言知人难。宜考绩以试。不可遽黜升。判内资寺。明会计谨储胥。事得无霣。居三年。加阶通政。选刚明人。按察三南。公得湖南。慨然有澄清之志。一道以肃。还授上护军。兼判通礼门事。直宝文阁。拜大司成。移礼曹参议。 端宗嗣位。 世祖为首相。建议从权制纳妃。又议即吉。公争之曰。纳妃。以 宗社大计。不得已也。短丧。有何不得已而强为之。条辨甚晰。古事国有大议。会朝堂讲定。参议官卑。例不敢违异。公独抗言不少屈。谈者壮之。唯 世庙亦以为难。迁吏曹参议。仍升本曹参判。兼同知春秋。转工户二曹。 上以为分忧共理。非俗吏可能。特授公判尚州牧。以亲老辞不赴。以军衔兼 世子左副宾客。拜刑曹参判。改大司宪。百司相戒莫干我公法。历中枢副使,汉城尹。加阶嘉靖。辛巳。又加资宪。 上尝命公进爵曰。卿真乐只君子。又追举纳妃时事。亟称其正直。癸未。拜吏曹判书。谕之曰。予深许卿无私。公铨法井井。人皆洽然无间。有潜谒者。举四知说绝之。递为同知中枢。加正宪。戊子。加崇政。升知中枢。又加崇禄。辛卯冬。成夫人卒。年至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8L 页
不毁。执丧愈力。几不能支。 上念之。屡勉以姜桂。哭泣不忍受。仍成沉疾。甲午服阕。拜判中枢府事,奉朝贺。频赐药饵。至明年正月三日竟卒。春秋七十有一。计闻。辍视朝二日。吊祭如仪。太常举节惠典。用敬直慈惠秉德不回二法以谥之。后以子推恩赠领议政咸从府院君。公立身厉行。孝为之本。推以至于待族戚接宾友。咸得其道。家法整肃。上下有序。训诫子孙。率以义方。不畜姬侍。不喜声乐。性方直诚实。执心务坚固。莅事无苟难。虽在閒曹。必早仕晚罢曰。居官任职。当如是。平居操履有常。廉白自饬。为文章。下笔滔滔。尤长于疏奏。夫人潘南朴氏。左议政平度公訔女。生二男二女。男长世谦左议政。次世恭户曹判书。上所称文贞,襄肃二公是也。俱以名德勋庸。为国荩臣。女适佥知柳塾,府丞尹之岗。文贞娶参议具达忠女。生一男二女。男孟濂监察。女适参判权景祐,县监金光厚。襄肃娶参议金亨孙女。生五男四女。男孟淳府使。孟浑护军。孟济,孟湛俱校尉。孟淙司果。女适监役李橹,士人李亿龄,生员全轼,滨阳副守世蕃。柳佥知子义臣司成。礼臣正郎。女婿佥知赵金虎,护军吕承肩,县令金墀,司成崔涣。尹府丞子金孙判书。女婿始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9H 页
安君擢,牧使闵孝孙。内外孙支甚繁。后承之以科甲名位称者。文贞七代孙尚俊成均司艺。襄肃曾孙季瑄左参赞。参赞子云海郡守。以学行著闻。郡守曾孙震说兵曹正郎。震翼观察使。玄孙史衡右尹。史徽承旨。五代孙有凤承旨。有龟领敦宁府事咸原府院君。有龙观察使。领事公有女。即我 景宗继妃宣懿王后也。积德启祉。固于是徵。呜呼休哉。外裔亦多贤公卿。不能尽载。铭曰。
逖矣鱼宗。厥有源本。历载之久。厚蓄其蕴。逮至县令。用孝发闻。直学挺英。抗迹肥遁。公惟嶷然。早奉嘉训。资凝严正。操饬悫谨。乃仪王庭。翙羽斯奋。允优启沃。而多论建。亢亢辟邪。斤斤秉宪。踰耆毁瘠。屡勤宸劝。终莫自还。笃哉哀悃。子姓昌衍。弥彰懿问。流庆沄沄。有光邦壸。眄彼汉阴。公灵攸韫。琢辞揭行。昭视来远。
知中枢许公神道碑铭(并序)
阳川之许在胜国。累公累卿。为我东大族。入本朝。左议政文贞公讳琛。与兄右议政忠贞公琮。并登台辅。号称名臣。文贞子讳硡。左赞成。扶正遏邪。以风节嗣烈。其子讳埴主簿。是后讳铨讳昱讳纶。连三世不仕。考讳卨。始以寿秩为同知中枢府事。配贞夫人全州
陶谷集卷之十 第 29L 页
柳氏。县监宜涵女。公贵。推恩赠同知公户曹判书。公讳玧。字允玉。少聪颖。笃励为学。才思烽涌。出游场屋。辄屈其曹偶。声名大振。壬子。俱中司马两试。癸亥。魁文科。前后科年。与赞成公相符。人异之。由成均典籍。转兵曹佐郎。出为全罗都事。擢拜司宪持平。时朝论歧贰。以尊慕尤庵者目为老。背异者目为少。公兄参奉公师事尤庵。公亦慕仰甚至。时辈嗛之。反谓公党贼鑴击去之。寔杜撰也。然且久阻荣涂。低徊冗散。刑曹郎,直讲其历也。间为兵曹正郎。李公端夏素知其枉。为之登筵伸白。李公䎘长铨。遂拟谏职。又为人所持。出利川府使。己巳。凶徒劾罢之。久之。拜通礼礼宾正。又出丰基郡守。登重试升通政。为安州牧使。还拜判决事。入银台。为同副承旨。论者复理前言。申公琓,金公镇龟,闵公镇厚齐声以辨。自后屡为承旨。序升至左。几十数拜。递为判决事,刑兵曹参议。拜丰德府使灵光郡守。俱未赴。为庆州府尹。戊戌。 东宫嘉礼成。以该房承旨。升嘉善。拜汉城右尹。明年。 肃庙入耆社。有命廷臣年七十者升资。公时年七十五。升嘉义。为兵曹参判。又明年。 肃庙上宾而士祸作。公抗疏请讨逆宦尚俭。凶徒恶之。启请削黜。甲辰。 景庙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0H 页
薨。今 上嗣位。凶徒汹惧。事机叵测。 上将展省 园陵。公虞有变。上章乞寝。辞意恳至。 上不省。时或以公疑于无形为太过。至戊申。公之所忧虑悉验。人叹其炳几之忠。乙巳更化。特拜礼曹参判。亡何。大臣陈某年已大耋。宜有恩典。遂升资宪。拜知中枢府事。优游閒养。越四岁己酉卒。五月四日也。葬于广州深谷里乙向之原。以贞夫人南阳洪氏祔。洪氏义禁都事应元女。忠正公翼汉之孙。与公合德偕老。行重牢礼。为一世艳称。有五男一女。男长澥奉事。次浩进士。次济,次泂,次泓。女适金鼎九。公有庶出女。适赵荣茂。澥生男审,𡩄,定。下二庶也。浩生男宰。庶女适金宗国。济生男宾,宠。馀一男一女幼。泂生二男幼。女适李海翮,李东哲。馀三幼。泓生男㝚,。馀二男幼。女适李奎梦。金鼎九子翰国,柱国,光国,镇国。赵荣茂二子俱幼。世以公为无能往来。不甚重用。公亦自处以下中。口绝臧否。惟守冲任真。壹湛淫于文史。繇是滋不谐时俗。然自有防范。屡典州郡。归橐无官中物。安,庆两州素号雄腴。既递。羡馀米布至千百数。家人以疏傅子孙语试公。公大惊曰。是何言也。悉以补公需。安有富民无子姓。临死。愿以银器数事献之公。公怒斥却之。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0L 页
噫。今之所谓士大夫者。虽白日攫金。犹不知耻。余阅世久。有所见矣。以公较其清浊。何可同日道哉。公之卒。以诗挽绋者。多称公古之人。公之自律。非今世所有。则谓之古也亦宜。余于是知所以铭公矣。其词曰。
大岳弘绪。于东弥奋。翼丽继飏。竹策昭闻。二贞联棣。为国梁檼。嗣德惟贤。尤著斤斤。中世罔显。有美寔韫。公生而异。蔼乎标韵。伦魁大鸣。华选匪靳。孰使连蹇。叹彼烦吻。左承右贰。聊尔依隐。荐晋三级。晚遭熙运。位隆耆筵。嘏厚重卺。翛然反真。迥离尘坌。维久立朝。盖莫究蕴。而其操节。最见州郡。何愧四知。视金如粪。末路滔滔。无此清谨。外自弛置。密守嘉训。循厥始终。允矣安分。我显诗之。用风汶汶。刻珉树径。永镇崇嶾。
赠礼曹参判宋公神道碑铭(并序)
仁祖反正之五年丁卯。降帅弘立导虏入寇。义州安州相继崩溃。宋公图南以永柔县令死之。朝廷褒尚其忠。赠礼曹参判。遣礼官致祭。给禄终三年。 肃宗乙卯。命旌闾。壬戌。以观察使李公世华言。立祠安州。与同时死事诸人合享之。事闻。赐额忠悯。又遣官以祭。公文吏也。折冲御侮。非其所长。而乃奋然而起。以仁义为干橹。不胜则横尸原壄。以效臣子敌忾之节。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1H 页
永垂声于千亿。岂不亦毅然烈丈夫哉。公雅有操秉。当光海时。倖相朴承宗结奥援。势焰熏灼。诸附丽者繇庳仕。立登崇显者相望也。公以其中表近亲。避之若厉。终无所点染。贼臣尔瞻倡废 母论。台官郑造,尹讱,儒生李伟卿等。交章罪状 母后。中外愤痛而不敢言。公与李安真等。抗疏请按法诛之。既登第。路逢凶党。便叱斥不顾而去。由是分隶芸阁。兼太常末僚以挫辱之。寻黜为平安评事。其平素所树立。已如此矣。及任永柔。虏大抢西关。至安州。兵使南以兴,牧使金浚方留屯以扼贼。一路守令。各领兵齐赴。文宰则例代送将校。吏以旧例白。公曰兵大事也。以代将领赴可乎。乃自领往。南公惜公徒死。劝去甚力。公慨然曰。临难忘身。独武夫事耶。南公知公意坚。为兼从事官。使之草檄谕虏中。公操笔立成。辞意激烈。观者感服。南公亦动色。恐挑彼怒。至劝公略改。正月廿一日晓。贼以木梯犯城。南公已虑城必陷。城南低北高。陷必自南始。令公守北。且遗铁衣。公挂之树上曰。城将陷矣。卫身何为。始公将赴安州。招二子面之。无一语及家。至是手书男儿事业今日决矣八字以贻家。是夕。贼攀梯蚁附。我兵用枪剑相搏。势不能敌。俄顷。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1L 页
贼已弥满。鏖杀狼藉。南,金二公知事不济。遂放火硝黄自烧死。军民散乱。贼悉驱而鱼肉之。降者踵相接。公着战袍。立城头。弯弧射贼。贼射中公颊。血淋漓被面。公色亡变。徐拔佩刀。斫衣裹疮。至死终不释弓。贼矢如猬集。公遂枕堞而绝。傔人金承李,县属韦典等。收公尸。以矢复之。享年五十二。公字万里。号西村。系出镇川。远祖舜恭。新罗阿餐。本朝。有讳愚。左司谏。号松亭。曾祖讳世曾。 社稷令。祖讳贺。左承旨。与其兄判敦宁赞。俱有名于 穆庙时。考讳应一。司赡奉事。妣密阳朴氏。别提应贤女。吏曹判书忠元之孙。以 万历丙子生。己酉。中生员试。癸丑。拜活人别提。转义禁都事。乙卯。擢文科。 天启癸亥。 仁庙正位。为平安道宣谕御史。拜江原都事。递拜户曹正郎。移兵曹。俄除义州判官。病未赴。时议疑其厌避。谪配本州。公性肮脏负气岸。在昏世。斥绝奸凶。固其宜也。洎时清。众贤汇征。亦闭户不事交款。以此知者寡。不悦者多。栖遑冗散。间被齮龁。其自谪还。偶过名流。其人曰。子已蒙叙乎。公曰。若叙。何可过君。其人怃然有惭色。公风姿魁梧。美须髯。膂力过人。善射工文词。李泽堂植见公檄。叹曰。宋公能文如是哉。接人宽而恭。居家严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2H 页
而简。常谓诸子曰。我死。以为人强项不屈于人。书诸墓石足矣。噫。熊鱼取舍。固非仓卒间所办。试观公请斩斁伦之贼。不附擅权之相。虽善类在要地。则绝迹。斯其志节之卓。岂不为后日殉义之本根也耶。公有子三人。长曰暹早夭。次曰炅。次曰旻。俱以公任拜参奉。后颇凌替不振。 肃宗末年。旻之孙国纬登文科。为司宪府持平。已又其兄国经继上第。为礼曹正郎。公葬在杨州祝石岘。夫人高灵申氏。宣教郎应河女。后公七年卒而祔焉。公之名节。固已耿著竹帛。而羡道之刻。尚此缺阙。行路为之嗟惋。曩持平君抱状乞铭。余诺而未果。今闻遽殁。不觉怆涕。余虽老病倦笔研。顾何忍食言于逝者。遂叙次为铭。文曰。
余尝读高苔轩起兵檄。辄为之感慨而起立。今见宋公所草檄。其忠义凛烈。殆过之而无不及。若夫论华夷逆顺之辨。又极森严。使虏气自慑。然则公之死。不特为偏邦。实为 皇明大义是执。亦其亢厉不屈之节。确秉于平素。故临难所成就。乃若是光明炜烨。呜呼公之坟封才数尺兮。其孰不视若泰山之高。瞻仰而敬揖。
大司宪竹西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2L 页
孝宗丙申。 上策士大庭。问时政得失。竹西李公上对曰。昔楚子言晋侯在外。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岂非天将降任。必使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 殿下在外亦十年矣。亲随戎马之驱驰。眼看天地之崩裂。动心忍性。岂但晋侯之艰难而止哉。伏愿念皇天付畀。追 先王遗教。惟精惟一。以终成 宁考之志。时 上方奋发睿志。顾群臣无可当 圣意者。览公对。喟然大息。谓大臣曰。此真经济文也。辞语令人感动。遂擢为壮元。公白江公子也。白江公相 孝庙初年。尝上劄勉戒君德。 上报曰。寡人至痛在心。有日暮途远之意。盖以徵示旨意。及得公对。尤为之嗟叹。不特美其文辞。以公异他人也。自是出入台阁玉堂。遇事必言。言必中窾。至我 显庙。知公文学可任。颇引以自近。尤斋,同春两贤每言君侧一日不可无此人。公亦感激自奋。益言事不已。所以匡 主德整国纲。靡有馀遗。由是朝著为之肃穆。士论翕然归向。会值奸臣秉国。儒老受摈。乃抗疏极言忤旨。斥补仁同府。居无何疾卒。其明年 显庙上陟。群凶遂大逞。至己巳而极。壬寅而尤酷。公之两子前后罹惨而族尽赤矣。谈者以为公而在者。必能竭诚持危。使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3H 页
大界清平。阴翳罔干。己巳之祸。初不得萌。而永无今日之棼棼矣。龙虎逝而狸鳝肆。奈何乎天。呜呼唏矣。公讳敏迪。字惠仲。竹西其号也。系出 世宗别子密城君琛。四世而讳克纲。始登第为奉常佥正。赠左赞成。生讳绥禄。早扬华涂有名。遭昏时。止骊州牧使。赠领议政。是生白江公。讳敬舆。领议政。谥文贞。为 仁孝两朝宗臣。夫人丰川任氏。别坐景莘女。生公于 天启乙丑。文贞公有弟成均生员讳正舆。娶坡平尹氏。大司谏煌女。早殁无嗣。文贞公与公为后。公事尹氏亡间。一世艳叹。后以公贵。赠生员公吏曹参判。配从封。公幼有器度。群儿莫敢伦。七八岁。见同辈闹竞。设先圣位。与共瞻拜。约有过。告而罚之。自后同辈为饬。文贞公按部。有投石于轿者。公曰。此必病狂人。索之果然。其不凡。多类此。旅轩张公许以当作名世人。就石湖尹公学。尹公让其为师。东淮申公见公舞象时曰。虽今日作相。足以优为。壬午。逆臣李烓讦告文贞公于虏。以为心在南朝。公承朝旨疾驰。见虏译命寿。辞气不挫。命寿素悍。亦惊服。年二十二。中司马试。乙未。选为 世子翊卫司洗马。既第。历拜礼曹佐郎,兵吏曹佐郎,正郎,成均馆直讲,司成,司宪府持平,执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3L 页
义,司谏院正言,献纳,司谏,弘文馆修撰,校理,应教,议政府舍人,诸寺正。尝为亲乞县。特补云峰。大臣启留之。以暗行御史。廉察湖西。丙午。擢拜忠清监司。三年而还。拜副提学,同副承旨,大司成,大司谏,户礼曹参议。兼承文副提调。辛亥。特升汉城右尹。历礼兵曹参判,都承旨,大司宪。兼经筵成均筹司总管。而屡为三司国子之长。其昌言谹论之发于厦毡剡牍者。皆可书也。为持平。启请蠲免逋租。褒劝良吏。又上劄条论缓刑纳谏等事。末复言保民当先。其本在学。因辞疏请务修实德。痛斥功利之说。在玉堂。数上劄论列。论圣学则请以治病讲学合为一事。如古所谓内修外攘。又请坚立心志。耐烦自强。勿使血气底壅。论田庄山海之弊。则言诸宫家各军营恣意折受。以致民户流散。宜一切革罢。论良役则请仿先正臣李珥论建。举而行之。一变弊法。论兵制则言毂下兵多。区区税入。何以接应。宜稍减旧额。至它敬天怒求人才。严宫禁崇节俭。开言路立纪纲等说。又累千馀言。仍请对索言之。旧例儒臣在禁直。书进监戒语。名为故事。近废不行。公以为 上久不开筵。宜用此效讽议。遂采先贤格言以上。因星变。举朱子祛私意说进规。复劄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4H 页
论时政。以优游不断为戒。且论朝绅征利之害。入对。请择刑官理滞狱。收用南北人。初 孝庙丧。诸儒臣议 大妃服。用次适期制。凶人尹善道刱 宗统嫡统说。欲售戕贤计。 上烛其奸。命窜边。至是修撰洪宇远投章伸救。上劄辨斥。又论儒生金钢等诋诬栗牛二先正之罪。应旨历叙前所陈诸事。申请采施。为司谏。请行量田。又极陈折受事。闷庶事多弛。欲面对献言。与同僚偕请。却不许。遂引避。 上怒下严教。公语益切直。 上意解命引见。乃力请振作奋厉。 上将谒 诸陵。劄陈继述之道。仍请讲劘义理。亲近贤士。乐闻逆耳言。言一大臣立后后生子。以己出奉祀伤伦纪。请改正。言方戒冬烝而阅武。非斋祓之义。并纳。 上多麾斥言者。或加呵叱。引魏徵田舍翁事以讽。其廉察湖西也。以便宜发仓。赈施有方。路无捐瘠。劾去为权贵厉民之吏。被其大衔而不顾。及按本道。适当连岁灾荒。又有温泉行幸。周旋审度。算无遗策惠化融洽。民皆鼓舞。其为副学也。因虏中有警白。古语云无敌国外患。国恒亡。今当以越句践为心。侍讲心经。请以谨独为操心之要。兼讲纲目。以监兴衰迹。陈 玉候经年违豫。或虑不能慎摄。 圣算方茂。尤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4L 页
宜遏绝人欲。 上动容。时有雌鸡化雄之异。劄言咎徵至此。而上下恬嬉。土木方兴。此真为大异。且言女仆填满阙内。宫禁不严。阉竖称以衔命。力折公卿大臣。批旨经月始下。由微至著。岂不可忧。 东宫年甫十岁。将行嘉礼。引宋范祖禹言及 宣仁两朝故事。戒其太早。尝入侍请蠲赋。相积言臣欲请蠲。恐非归美君上。公折之曰。辅相陈建。君上采施。顾何有损。其为大宪也。论贪污不法者数人。言赦是偏枯物。不当轻举。汉时诸侯王。以贼杀不辜抵死。宜严官吏淫刑律。以大侵设粥。公言食粥者多死。宜给粮。且请下哀痛教。以慰人心。公君违。不忘剀切百奏。而当岁歉民困。尤以根本为忧。每主优恤之论。数与大臣争言。多所施行。其长国子也。叹古礼不行。学政久废。与诸生讲行乡饮酒礼。同春以祭酒参席。倾都耸观。积专。 上不悟。愈加宠任。同春疏论。比之卢杞。 上斥以伐异。公慨然曰。吾受国恩甚厚。职又教胄。当扶植士气。其可不言。乃上疏。历举汉唐党禁事。反复切谏。而谪官之命下矣。大臣诸臣。以至太学章甫。交章请留。不能得。后公言一一符合。人以比曲江先见。此皆公立朝言议之在人耳目者也。盖尝论之。九二大人。互为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5H 页
利见。文贞公以之。而公又以昕庭一策。早结 主知。君臣父子之间。若将相感发而成大业也。无何。文贞公下世。而 孝庙继薨。公送往事居。竭智殚诚。及至时事渐乖。小来有兆。则又忧深虑远。恳至谆复。身虽摧败。世道寔有赖焉。若其居家孝友之政。莅官清约之操。固国安民之术。乐善好士之德。文足以焕猷而不自有。识足以洞微而不自喜。贵而能下。介而能通。耆宿之所引重。顾及之所慕望。历选同时诸彦。盖鲜有如公者矣。世运将否。才淑先萎。义类嗟惋。至今未已。公弟西河公。与公名德相比。世称联璧。而亦阏于中身。乃后门祸益烈。家族奔迸。皓天未复。式至于玆。俯仰今昔。有馀恸焉。公以癸丑十一月二十二日卒。春秋四十有九。葬于砥平县龙门山南。与夫人昌原黄氏合墓。黄氏父府尹公一皓。坐奖义。见害于虏。公常哀悯。经纪后事有加。子男女六人。男长师命判书。次孚命监役。次颐命出为季父持平公后。以原任左议政殉国。次益命牧使。女长适士人金万坚。次适郡守金道济。判书子喜之,毅之参奉,伟之。议政子器之进士。牧使子重之进士,显之县监。毅之子文祥为喜之后。器之子凤祥参奉,鹏祥。显之子夏祥为重之后。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5L 页
庶出与诸房女婿繁不能录。判书尝录保社勋。推恩赠公左赞成。至己巳判书遘祸。削勋。及伸复。改赠公兵曹判书。公卒后甲子已一周。而系牲之石。尚无文。牧使公以命不佞宜显曰。愿得子一言藉手。归告先兄。指议政公也。宜显谊不忍辞。谨叙而铭之。其铭曰。
宁陵初载。相惟文贞。谓可托重。睿志以成。相亦有子。允矣髦英。庭对一语。感动宸情。家庭灌沃。朝署评衡。寸心皦如。契我天明。 圣嗣丕承。弥殚忠赤。振肃宪纲。密勿帷幄。山龙藻粉。汝为汝翼。原原本本。恳叩反复。国计民忧。言路宫掖。诚深虑切。言稽古昔。消长之会。尤戒剥床。朝封谏牍。夕已瘴乡。虽则挫揠。素节愈彰。乃其先识。若唐之张。孤凤永徂。百怪齐逞。纷纭轇轕。至今为梗。当公在廷。盖已察影。消患未萌。是所耿耿。乱靡有定。孰究天意。家何忍说。国以殄瘁。我铭公墓。诠载悉备。庶后观者。不待考史。
右议政忠宪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肃宗在宥之二十九年。 上方励精图理。用舆望。擢观复斋金公为议政府右议政。翌年春。公以大夫人丧。去位毁瘠。疾遂革。是岁十二月十八日竟卒。春秋五十有六。讣闻。 上震悼。特赐黄肠题凑。给禄终三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6H 页
年。后赠谥忠宪公。廉方公正曰忠。博闻多能曰宪。公之二子以不佞素习于公而慕德最深。使撰羡道之铭。辞不获。谨按状而叙之曰。公讳构。字士肯。观复其号。清风府人也。上祖大猷。高丽门下侍中。入我朝。缨绂相承。为望族。至讳继讳仁伯。仍父子名著儒林。即公高曾王考。而工曹正郎讳克亨。寔为祖考。尤以学行称。考讳澄。全罗道观察使。清名直节。显于 孝显朝。妣咸平李氏。参奉义吉女。后以公贵。推恩赠观察公领议政。貤至二代。赠赞成判书。配并从封夫人。公在娠。母夫人有梦豹之异。生而绰有贵人器度。十七。涉江遇风几危。独夷然亡少变。二十一。升上舍。丙辰。议政公卒。居戚尽礼。时奸壬秉政。世道否塞。制除。遂退居湖西之青阳。课耕读书。庚申阳复。始赴举。铨曹除 献陵参奉。不仕。复以 章陵参奉。擢壬戌庭试壮元。历践典籍,监察,礼兵郎。拜司宪府持平。争虏使亲传 王妃诰。据礼确甚。自后屡入台阁。间为兵郎,直讲。其为正言也。论因灾宥及重辟之不可。县吏作乱逐长吏者。不当傅宽法。又上封事。极言内修外攘之道。体统不严。纪纲不振之害。且言言路壅隔。待贤不诚。又论财赋宫庄之弊。缕缕近万言。文谷金公亟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6L 页
称好议论好文章。荐入玉堂。为修撰。是时士论横溃。转益乖激。公一意保合。未尝为偏仄论。丐养得龙冈县。民怀惠政。已拜修撰转校理。暂出佐畿幕。复还玉堂。李徵明,韩圣佑论内宠被谴。公规谏甚至。又于讲筵。历举古明君以色致乱者。反复陈戒。因日变上劄言沴气干太阳。是于人君为邪蔽明象。以属言之。外而小人。内而宦妾是也。其言尤痛切。不避忌讳。 上虽不喜。亦知公忠直。特加优容。有姓吴人处要地。奰慝亡状。公恶其为。不直视。其人衔未发。会群议将推毂公入铨。遂嗾其党遏之。拜议政府检详。升副应教。兼中学汉学教授。移司谏。宗臣结奥援冒别职。公缴争。又置相非人望。三司俱论之。 上麾斥不纳。亡何。台臣遽停宗臣启。为物议所非避递。 上转辗激恼。辞旨失平。公偕喉司诸臣请对敷陈。 上命还入删下。选知制教。阙内火。论兵官将臣不能处变之失。 上是之。即赐奖允。俄以执义。特拜承旨。递拜兵曹参知。出为黄海监司。大臣以方任查丁请留。 上追褒西邑治绩。不许。既赴。约己奉公。一道肃然。满岁。例付西枢。奸壬复用事。以前任微事。文致削职。甲戌更化。特叙拜忠清监司。以亲老辞。拜承旨。时相力护谋害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7H 页
 坤宫之贼。公入对争之。递贰礼曹。复为右承旨。岭儒诬诋先正。公白悖谬状。命边配。冬。特升刑曹参判。择宰臣巡抚诸路。公得湖南。采访民情。多所通变。颂声载路。还亚户曹。又出为江华留守。修 长宁殿。升一阶。有一相素嗛公。其子在玉堂。疏请收资。台官希相意诬劾公。语极憯。姓吴者为宪长。继而深哜。群憾协力。 上烛其情。终不允。犹虑公难安。许解职。公遂下乡。拜左尹辞。出拜清风府使。迁平安监司。辞不赴。拜刑曹参判,都承旨。庙堂以岁饥。建请求粜于虏。虏差官运米至湾江。朝廷遣相臣报谢。拜公户曹参判。借接伴号往。公尝斥言玆事之失及相臣误事遭劾。其党疑受之于公。诬公不欲担当接待。终至何问夺职。有直其谩者。起拜礼曹参判。移大司谏。 国家与倭市易。倭侮我。试请用品下银。译胥从中怂恿。时相将许之。公极言不可。又辨争筵席。不能得。后果为国中钜弊。递拜判决事。 端宗复位。 上亲行祔庙祭。公以都承旨。进圭升资宪。拜判尹。转刑曹判书。兼承文提调。移拜大司宪。兼春秋宾客。又移礼曹。兼备局有司堂上。已长户曹。兼知金吾。金吾方有举子贼科狱。而试官用情事又闯发。前为金吾者。不录于案。适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7L 页
他囚窃听。书报亲属。遂大播。其人知不可掩。招问诸郎。皆曰有。乃上章请覈。公将按问。试官者之党大惧。至谓匿名飞书。公不动。究覈益严。则又沮挠迭出。公疏论狱情甚晰。有以潜通试官被囚者尤恐急。诬举公至亲。欲使公不得按事。公引入得递。兼知经筵。旋擢判义禁。令次官代按。不得已视事。台疏诋公护科贼用轻刑。请令阉竖伺察。盖公本无低昂彼此意。而贼科人父兄适公知旧。欲以此疑动 上心。兼为试官地也。公又疏辞。会诬至亲者自服为人所诱。于是奸情毕露。 上勉出愈力。移长兵曹。 上祷雨社坛还。历临金吾录囚。时辈驾此谓金吾不职。致 上有过举请罢。齮龁相续。公六疏固辞。 上姑听。公解免过数日。还授。公故与金相锡胄家有世嫌。至是其甥入言地。以惨礉言中公。并及先公。 上既严斥。而公议大骇。劾罢之。大臣诸臣交口伸辨。公痛迟徊险涂。贻辱泉壤。决意屏退。以大夫人故。不得远遁。朝廷轸公情迹。许递本兵。而连拜判枢,工书。又兼金吾。皆力辞。翌年正月。 上临轩特召。面谕切至。拜吏曹判书。屡下温旨。敦迫不已。黾勉膺命。旋遭玉堂疏。苍黄出城。 上虽堲谗。公竟辞递。其人即上吴姓人从孙。而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8H 页
最阴巧。疏语全出诬捏。不善者恶。于公何有。复拜工书。不就。八月。协卜入台垣。朝野欣耸。公辞。有才德允叶之褒。恳吁章至十二上。批旨愈隆。会谒 真殿。谕以住驾待至。恩眷绝异。皇恐出谢。既出。正色立朝。一心徇国。每以勉君德和朝论恤民隐数事。惓惓为 上言之。 上雅信公。辄赐嘉纳。及闻公疾病。遣掖隶致食物。公俯伏谢曰。臣生无以报 圣恩。死当结草地下。隶才出门。公已逝矣。公为人庄整有精神。双眸炯炯。美须髯。声音清亮。诚孝出天。事先公。多晨昏助。不特疏节之为尽。大夫人高年在养。常作婴儿戏。不以贵且老为懈。及丧。持制甚固。凛然有难支之形。大臣以至白 上。上亦悯叹。遣使勉以姜桂。律身奉先。动遵礼节。家法斩斩。巫觋不正之类。不许通款。御下。不大声色。人自畏服。久处权要。防范益峻。苞苴不敢入门。居室湫陋。凝尘满席而淡如也。立朝事君。直道而行。奏对详切。或至犯颜。亡所屈。当事。必准义理。一身利害。不复顾问。明睿烛物。洞彻几先。论事得失。瞭若龟卜。最勤于奉职。常曰人臣退则退。不退当尽力。以怠事为高致。吾不知也。家世儒素。经训固其茶饭。而留心经世事业。凡天下万物。皆欲勘覈其指归。少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8L 页
喜兵法。深得其奥。以至星象堪舆太乙歧黄之术。俱所旁通。仙竺异教。亦颇究观而不加竟也。于文艺天得为多。而辅以绝人聪颖。幼甫授书。长老试取卷中字顺。逆其数以问。应口诵亡碍。有一凶人。以文章自许。读乾凿度注。未解问公。即剖析如流。其人大惊。欲授之学。公不肯。时年未弱冠矣。其出湖南。山川道里。户口关隘。举罗列胸中。牒诉繁委。顷刻立尽。久后犹记其投状月日。邑号人名。检之果然。其在朝堂。文书浩蔓。大可盈抱。公翻视如风。取裁榻前。诵其文至三四行。不爽。诸宰吐舌。惊以为神。为文。操笔立成。简洁亭当。人自不及。农岩金公尝谓可畀词苑。隶法精工。多书玉牒冢刻。才美之馀溢可见也。窃尝总而论之。公游场屋。世推文词。在藩府。世许政术。处田野。世美恬静。掌邦赋。世称综理。莅狱讼。世颂明平。居两铨。世服藻鉴。及其进登三事。世复归之以德量。若其孝符连,柴。忠敌侨,肸。学涉九流。智周万务。真可谓间世一出。而不幸生当晚季。高不适时登朝。数十载臲杌困滞。几乎半之。终又哀缠栾棘。年命遽讫。虽曰遭际之盛。实未能究其抱负。识者之为斯世嗟惋。庸有既乎。然士君子立身行世。惟名节为重。外此皆馀剩也。公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9H 页
当辛巳 大处分之日。举朝劻勷。竞以一纸章牍。为后日质剂。而独毅然自持。曾不为群言所挠夺。此其树立。岂不有光史籍。垂揭永远也哉。吾先子忠正公以大臣。于此事处之尤严正。得公为不孤矣。公尝自题画像曰。未能忘情于轩冕。而不竞乎名利之场。未能抽身于城市。而雅意乎泉石之乡。人以为实录云。公葬在忠州木溪村。配贞敬夫人全州李氏。敦宁都正梦锡女。孝友慈仁。庄肃勤俭。壸范亡不备。生后公一岁。卒后公廿一岁。享年七十六。别葬广州庆安村。有二男三女。男长希鲁刑曹参议。次在鲁吏曹判书。女长适修撰黄启河。次适左议政徐命均。次适主簿朴师淹。参议生一男致万教官。判书生三男。致一参奉。致仁,致彦。一女适李明中。黄婿有继子艗。女适参奉金道泽,生员洪启铉。徐婿有子志修进士,懋修。女适进士李命集,赵济命,宋宅仁。朴婿有子善源。女适郑锡长,洪景夏。曰必鲁。公之庶出也。铭曰。
人物之生。在晚罕全。有彊而窒。有通而颠。受器或偏。曷裨大专。曰惟我公。其禀杰然。三古粹精。一代英贤。明肃果毅。行方智圆。以而利见。龙在于田。之才之德。有褒自天。孰谓未究。奄催中年。彝粉尚在。冠韠长捐。
陶谷集卷之十 第 39L 页
际遇之融。司命何遄。而其大节。邈焉难肩。垂声汗竹。千祀可传。缅彼玄扃。忠原之阡。灵爽不昧。炳朗重泉。我铭其懿。坚珉是镌。使后过者。瞻仰靡愆。式维贞臣。光我朝鲜。
巡边使壮襄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昔我 昭敬大王抚运图治。才隽登庸。迄成中兴之烈。乃若熊罴之士。效力边疆。扬威敌忾。其功绩尤彰。诗云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岂不信哉。北虏在我国。邻于咸镜一路。世纳款。称为藩胡。然犹乍顺乍逆。侵扰多端。岁癸未。其种尼汤介潜诱深处野人作乱。攻陷庆源府。朝廷患之。将选将往讨。龙仁李公镒方解阃任家居。特拜庆源府使。星夜驰赴。贼又围钟城。公以守镇将。备御中机。虏遂解去。明年。尼胡率二万馀骑。掠会宁府。乃擢公为本府使以镇之。贼邀夺高岭镇军布。公引军直捣巢穴。尽焚其部落。斩获首级甚多。还其所掠。又明年。升北道兵使。公虑北方事多龃龉。取营中旧藏制胜方略。商度增补。凡城池控阨制敌固圉之策。无不备载。仍以一本奏御。请以此试讲诸将。仍陈军务禁令累数十条。 上命依奏施行。仍令颁示诸镇堡。自此边事得理。兵民大赖。楸岛藩
陶谷集卷之十 第 40H 页
胡。与时钱藩胡来侵。公到庆兴。捕斩时钱藩胡。使虞候金遇秋袭楸岛。荡其巢窟而还。抚夷,时钱等部落。最强难制。公具启请讨灭之。 上褒谕允许。公乃大发兵。使会宁府使边彦琇,稳城府使杨大树为左右卫将。高岭佥使刘克良,助防将李荐为左右先锋。合围时钱。烧其四部穹庐三百馀所。斩首四百馀级。 上遣兵曹正郎李大海。宣劳犒师。命官公一子。是役也。公不动声色。一举尽歼。虏皆詟伏不敢肆。而北边仍以无事。好事者为图画其战剿状。至今传焉。公勇敢饶筹略。久为武宗。及是威声尤大振。 国家倚恃若长城矣。壬辰倭衅初启。命诸臣荐御敌才。咸以公为首。将畀岭阃。有谓名将不当离京师。遂止。已而倭犯境。庙堂以公为巡边使。公以数百乌合之卒。当大万焱驱之贼。势有不敌。遂不免左次。申砬之战忠州。公为前锋。屯丹月驿。砬兵败赴水。而公天幸得脱赴京城。 上已西狩。留都大臣。使公检督大滩兵。路遇贼。斩三十馀级。 上遣宣传官。奖谕赐御马。及临津兵又衄。公知不可为。领手下兵勤王。 上驻驾平壤。而贼势将迫。人心危惧。闻公至。无不喜悦。大臣令公把守江津以遏贼。贼至。公麾武士。以大黄射殪贼六
陶谷集卷之十 第 40L 页
七。贼乃退。 上前向义州。而平壤遂陷路塞。还至海西。将募聚人众赴行在。是时朝命不通。民多投贼。守令皆雉兔逃。公为文告谕。逃者还集。人心稍定。 行朝以公为东边防御使。把截平壤以北。多献首馘。 天子嘉之。赐公白金二十两。将士有差。已而 天朝提督李如松领四万兵来援。公时为平安兵使。出阵林原坪。声势相倚。贼不敢出。提督进攻留屯之贼。公以前锋。奋身冲突。大破贼。贼宵遁。贼入北道。叛民附贼。縳纳两 王子诸从臣。公为北道巡边使。而北虞遂妥帖。贼据海为固。无意捲退。以公兼忠全庆三道巡边使。镇顺天。使之遮遏。复为北兵使。还为武勇大将。开府京师。藩胡乘机跳梁。守臣请兴师致讨。 上谕公曰。卿宿将也。老于北边。今日之事。计将安出。公条对。且请相机而动。毋贻后悔。 上叹曰。此真得兵家胜算。命以此驰谕守臣。盖公久于北。凡有北事。 上必以询公。虏亦熟闻公名。数十年间。终不敢肆意大逞。如昔匈奴之畏汉飞将也。至于南夷之警。用公不早。临急始使。又以寡弱牵掣而败。此其事势固然。于公何有。然当丧败颠顿之馀。克收桑榆奋翼之功。 天朝侈赏赉之典。寇贼摧狂桀之气。其视图形麟
陶谷集卷之十 第 41H 页
阁策名旂常者。亦何必多让。公鉴识绝人。时钱之役。造山万户李舜臣。以失律将被重辜。公知其忠勇可用。请姑贳以白衣从军。后遂为名将乱日。光海以世子。分朝伊川。公虑贼来袭。请急渡江前进。众诮公为怯。才离而贼大入。于是人皆惊服。当时名公卿皆信重大事。辄召公议。成牛溪先生尝抵书梧阴尹公。要以边机咨公以决。大贤一言之重。足以永世不朽矣。公 万历戊午。中武举。为宣传官。历守咸从,碧潼,端川,庆兴,稳城,庆源,会宁七邑。为上土,釜山二佥使,全罗道左水使,兵使,平安道兵使。咸镜南北道俱再为兵使。屡进秩至资宪大夫。内历汉城府判尹,知中枢府事。兼知训鍊都总管,捕盗大将,军器提调。辛丑。在南兵营感疾辞递。归到定平。卒于正月晦日。享年六十四。赠议政府左参赞。葬于龙仁慕贤村先兆。 景宗朝。赐谥庄襄。用屡征杀伐甲冑有劳二法也。公字重卿。高丽太师吉卷后。本朝留后讳士渭观察使。讳伯持。仍父子登文科。为国初名臣。观察公后三世。曰承孝。承仕郎。赠参议。参议子环。副司直。赠参判。参判子敏德。兵马虞候。赠左赞成。其配延安李氏。生员继寿女。是为公之考妣。公前夫人。宗室大兴令大春女。
陶谷集卷之十 第 41L 页
生一女。适宣传官成文溉。后夫人。全州李巨孝女。生一男崇义。 宗庙令。成婿有继子杙别提。女适承旨洪命亨。崇义生四男三女。男涌义禁都事。沄,澍俱不仕。汧庆尚左水使。女适士人洪柬,权僩,安应圣。曰监役震瑞,震馦,同知震芳。涌之出。震台,震柱,震馥。沄之出。生员震蓍,震梓。澍之出。参军震雄,震华,震行。汧之出。后孙之远者及庶派外裔不尽录。震芳之子葵间尝谒余曰。吾祖事业。宜有纪载而尚未也。盍为文以贲墓道。余敛容曰。不佞即公之宗人也。微子言。固将表章之不暇。其敢辞旃。遂取其所为状。檃括而为之叙。昔韩文公撰许国公碑。以其同宗也。叙事特详。今余于公前后战功。悉书具载。不避烦絮者。盖亦韩公之意也。其铭曰。
盖余流览 国朝故实。亦尝屡考壮襄公事迹。公在北。欲奋威扬武。尽荡强胡部落。使丑类詟服。不敢出气。边境得以无事。而兵尘永熄。此其功奇伟卓绝。足以驰声颇牧。及至岛夷之逞。一出而有尚州之溃。再出而有丹月之衄。因此人或疑公勇猛非不足。而独少歉乎策略。此未必然。用兵之道。一则势。一则地。失此必败绩。公之两出无功。或由主将失策。或因众寡
陶谷集卷之十 第 42H 页
不敌。斯固非公之罪。以此咎公。亦见其惑矣。噫。如公者真可谓一时之雄杰。百夫之御特。我追作铭。树之贞石。后必有读余之文。感慨而太息者矣。
吏曹判书权公神道碑铭(并序)
肃宗甲戌。 上复中宫位。设科称庆。癯溪权公实登丙科。公始当黄里之变。废举自修。时望已蔚然。至是朝野相贺得人。选槐院。荐入史局。序迁至奉教。兼春坊说书。升拜司谏院正言。首劾吴道一言行粗悖。不合宫宾。郑公浩言尹拯不可待以儒贤。 上下严批。因此是非不明。深为世道忧。公不主激讦。指陈详的窾。言者遂诎。士论多之。参玉堂录。为修撰,校理。间为兵吏曹郎,献纳,知制教。除北评事未赴。辄还迩列。以讲官难其人也。升副应教兼弼善。公生长儒门。雅富经学。法筵启沃。出入古今。言必有稽。时讲明史。因文陈戒。引敷纳明试慎终于始举直错枉等语。反复为 上言之。最恶背经训逞异说者。尝进言曰。 皇明世宗禁绝陆学。非不善。以其无身教。实效愈邈。陈,王之徒相继而起。宁不慨然。仍极陈朱,陆之辨。自贼鑴诋侮朱子。流波浩漫。有朴世堂者著思辨录。以斥朱子。 上因儒疏。命取入其书火之。令儒臣作为辨说。
陶谷集卷之十 第 42L 页
公条驳句析。义理明白。农岩金公深叹其学识。赵大寿等掌试用私事露囚覈。李益寿以狱官营救。公面斥不饶。南九万,柳尚运扶护希载。辛巳蛊变起。公议齐奋。合辞请两人罪。益寿又立异。公劾罢之。公每以安固邦本为要。尝于经席。陈侵徵邻族之弊。又力言良役军制不可不变通。又言宫庄折受有累 圣德。癸未。自禁直擢拜水原府使。始至。发奸如神。吏人詟伏。盗贼散落。桴鼓弗警。一切治理。政声大播。初公由经幄出。人疑不闲吏事。乃沛然有裕。于是朝廷骎骎以事功归之矣。明年。入为大司谏。转同副承旨,吏礼工三曹参议。湖南伯缺。群议举公为首。遂拜之。南民已闻水原政。翕然归化。不劳而事集。民有与叔父争田者。牖以伦义。相与感涕裂券。己丑。升拜开城留守。公连任藩府。多所设施。要在便民。尤以清白自厉。俱立碑见思。居留又日浅。而讴谣载路。移拜平安监司。公议惜其出。转大司成。拜都承旨。郑公浩以都宪论尹拯事。激 上怒。玉堂官洪禹瑞等上劄规谏。 上益怒。并郑公窜逐遐裔。公辄缴还忤旨免。后历吏礼兵刑工五曹参判,汉城左尹,副提学,大司宪。清差以定界事至关西。为接伴使。有海忧饬边。为湖南巡抚
陶谷集卷之十 第 43H 页
使。兼察民隐。以遗爱在南也。公单心竭智。一意蠲革宿瘼如洗。归又覆奏。爬栉殆尽。南民为之鼓舞。北路藩臣启言虏人作舍近吾界。宜禁。 上问诸臣。公引栗谷论设堡奏闻事。以为当遵。群言错出多难之。 上卒用公策。虏主果许撤毁。一日筵中语及新法。公言周有夫布。汉行丁钱。此最合时措。以副价赴燕还。言 先朝有命周,程,张,朱跻十哲列而未行。宜亟举从之。乙未。特升刑曹判书。感激知遇。尽其哀敬。时称刑清。李墩主试。与举子通坐。谪病死。其孙击鼓讼冤。事下司寇。两造究问。语屈当刑。公特宽之。只上备听裁。其倘犹怨。至丙申。诱亡赖子诬公傅致狱。既事白。反捏奏命削职。已叙辞。 上优答示悔意。拜户曹判书。前多施私惠以沽誉。公辄坚守勿泄。始颇腾谤。久而财用裕。有大策应。民弗知。乃欢然齐颂以为挽近最。及判吏部。奉公抑倖。登进遗逸。专务激扬。弗徇人持己。不靖者虽亲亦斥。立脚危途者虽疏必奖。以此多欲撼挠。四入俱不暖席。后又再长度支。一为宗伯。为判尹,参赞。兼经筵宾客。 景庙代理。入对敷演敬字。勉戒切至。 景庙动容倾听。承命试士北关还。条列兵民利害。语多中窾。兼南汉守御使。饬戎旅防耗
陶谷集卷之十 第 43L 页
蠹。尤留意馈餫。为之三年。府库充溢。至于露积不垣。庚子 大丧后。人无固志。皆思散去。公叹曰。吾受 先王厚恩。当见危授命。何敢去。亡何。群凶闯逞。屠戮忠贤。计将上浸 贰极。公罢归乡里。忧伤慷慨。疾病。梦侍 肃庙。觉而以诗记之。遂卒。甲辰四月十日也。春秋六十九。公讳尚游。字季文。一字有道。朋友多称有道。遂以此行。权氏出安东。鼻祖幸。佐丽祖为太师。入我朝。宝文阁提学克和。吏曹判书襄平公瑊。仍父子有名于世。四世而讳霔。獒树察访。赠吏曹判书。寔公曾祖。而祖讳圣源。善山府使。赠左赞成。考讳格。司宪府执义。赠领议政。妣赠贞敬夫人咸平李氏。敦宁都正楚老女。公始葬清风先兆。后十一年。用形家言。改葬锦山杜谷戌坐之原。以配赠贞夫人原州元氏祔。元氏右尹万春女。与公合德。先卒。有子三人女一人。长子熽蚤夭。次赫弘文校理。次炜亦夭。女适大司宪李显禄。庶子三人。赫既奉迁封茔。诸典具备。唯牲石未有树。谓不佞知公最深。委以家传。俾纪迹以刻。顾此老病昏眊。何能阐发德懿。谨略叙践历族系。附述其一二。议政公以清名直节。标揭后昆。而伯兄遂庵公道学为世宗儒。公常事以父师。又尝出入尤庵
陶谷集卷之十 第 44H 页
先生门。薰袭浸灌。克有成立。其世德师资之美。有如此者。遭议政公丧。哀毁几灭性。幼失恃。恒怀痛慕。待外氏加厚。伯氏膳服。随续奉助。岁月之制。一无所缺。每恨家远。不得源源。中岁。筑其侧。解官辄归侍。待侄孙无间己出。贫不能家。田以业之。尤力于奉先。自提学襄平。以至外先名贤幽宅。一皆崇植。其内行笃挚。有如此者。少日多读古书。尤专精性理说。最嗜论语周易。淹贯小学近思录心经等书。日用云为。动有经据。尝咏太极曰。请看皓月团团影。分印前川与后川。平日所得。此可见焉。晚岁。命子侄为日三省契。一念一事。皆有以省察而剋改之。又戒之曰。谦是学者终身符。尔曹识之。其勤于为学。老益不懈。有如此者。世溷而耕野。时清而扬廷。出处之正。克合古义。持身饬操。介然不苟。 肃庙末年。侪流之无识者。刱为利害说。辄显斥之。闻四相被祸。却食戒诸子勿赴举。其于春秋大义。秉执尤峻。甲申。 上命设坛祀 神,毅二皇。朝议疑非外藩所宜。公引侯国祀王者事以折之。先是尤庵创万东祠祀 二皇。后闻于 上。或有言当付之士林。朝家不当与议。公又言其非。其立名崇义。确有所守。有如此者。噫。公有白直质厚之资。廉靖
陶谷集卷之十 第 44L 页
俭约之节。又能辅以学术。镞砺名行。视世苟贱污下之论。鄙之若浼。岂非所谓士友中真君子。朝著间贤大夫耶。至于今玆。世趋益卑。利欲滔天。泯泯棼棼。无复可言。思欲起公九原以风励之。而不可得焉。则垂之空文。以明告后世。俾知吾党乃有如许人。亦一事也。遂为之铭曰。
有美一人。志气超尘。袭训天伦。酣饫道真。值时艰屯。蕴宝自珍。世道鼎新。蠖屈乃伸。荣路逡巡。惟义是循。暨抚南民。化行如春。登擢斯频。望临簪绅。度支振贫。理赋惟均。天官秉匀。聿精鉴抡。尽瘁忘身。为国荩臣。最公贞纯。硬着脊夤。斥邪扶仁。终莫缁磷。楼狂鼓唇。折之于闽。尼波浑沦。只手以堙。力赞 皇禋。勉追吴薪。黄巴之忞。以及丑寅。义凛秋旻。忧用添呻。纵闭厚窀。不昧其神。噫玆之臻。世益沉湮。利诱津津。群目齐瞤。公返星辰。亦应深颦。我词于申。兼以风嚚。刻之坚珉。永视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