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陶谷集卷之一
陶谷集卷之一 第 x 页
陶谷集卷之一
 诗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2H 页
东都乐府(壬申)
绩麻会。有新曲。绩麻亦云多。堆积连巨屋。课功勤业自贵始。八月之望来簇簇。分部广庭较胜负。酒食歌舞纷娱谑。罗代风俗淳且敦。屏去奢华务杼柚。嬉游笑他市婆娑。未妨家人严嗃嗃。(会苏曲)
  其二
常棣华色。映碧海桑。碧海茫茫不见天。万里书成无使将。常棣华韡韡错乔林。乔林蔽芾护行旌。兄弟重逢和乐深。(忧息曲)
  其三
东韩有客入日本。沧海浩渺迷畔岸。素知郎君气节壮。一死中心已判断。原上草离离。行人一去归何时。鸱述岭作望夫石。忍想苌血三年碧。(鸱述岭)
  其四
怛忉歌怛忉歌。万事终伤不自保。死生契阔漫成说。执子之手期偕老。怛忉怛忉。世故莽荡吾何奈。邦国忧虞亦方大。(怛忉歌)
  其五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2L 页
丈夫早许身。志欲死封疆。负羽起从军。启处安敢遑。士疲无坚甲。兵久乏见粮。中宵失壁垒。壮魄随寒铓。至今气未泄。幽愤射斗光。千秋吊国殇。击节想倔强。氓俗永不忘。吉辰奠酒浆。(阳山歌)
  其六
富家当秋穫新稻。贫家卒岁无弊袄。耳畔历历砧杵声。我何单寒彼何赢。琴声凄断叶金石。变调乍转如裂帛。颜巷之乐足一碗。百结之衣可以煖。随分自遣有何忧。琴声宜以杵声求。戏拨聊以答遍谪。此意说与平生逑。(碓乐)
  
其七
莫言髧髦是童龆。壮气仍复兼勇骁。舞剑起兮剑如水。咫尺枝心无少憀。彼哉荆聂儿戏耳。猛厉直可山岳摇。汪踦之后见若人。群类纷纷独自超。(黄昌郎○右并佔毕斋七咏韵)
题头流录后
謇余块潜处乎尘坌之窦兮。郁郁安能久居此兮愁不堪。思将芒鞋竹杖逍遥乎名山之顶兮。眄彼智异挺立乎东南。积翠空濛。蒸云歙含。兽多虎豹熊鹿獐。木尽松桧杉檀楠。上列岩厓饶奇胜。下有溪涧供幽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3H 页
探。腾蛇蜿蜒盘绝嵌。毒龙隐见卧深潭。虹垂光射缬。岫远色胜蓝。行行临冢顶。众皱如攒鐕。瑟瑟天风吹不断。丈夫鬓发散鬖鬖。八极星拱撑箕斗。千岩雨洗浮烟岚。下临莽茫茫。气象郁泳涵。山之高不知其几千丈兮。殆不能穷其目力之所覃。下观人物攘攘于州闾间者。细微若丝缕之出于蚕。几个父子相慈孝。几个兄弟极和湛。几个舞巫觋。几个讲瞿昙。春风澹荡百花敷。满谷香气清且馣。三庚溽暑不敢骄。苍松飕飗影毵毵。远雁酸嘶商律高。已见寒声入秋龛。逮坚冰之始至。见老禅之睡耽。佛灯正荧荧。梵音何韽韽。亦有老仙修真诀。八千春秋笑篯聃。游瑶池兮陟昆崙。纷纷鹤驾而鸾骖。麟脯凤炙作殽羞。更有火枣与南柑。六时之乐妙可聆。九霞之酝浓宜酣。倏尔身若朝颢穹。爽然心似开尘函。回首人间隔几许。自喜今日玄机参。冥灵与鲲鹏。庄叟只虚谈。吾人已得大道原兮。彼哉朱丹轩毂徒富贵之是酖。洞里灵芝秀。洞口清泉甘。终年卧云林。性命岂曾惭。安得招呼名利子。共抛簪组卧一庵。可怜系恋眷跼而不决去兮。其奈难化俗与贪。君之鼻兮我将斲。君之心兮我将錾。君爱是腐鼠。我友是幽鹌。嗜好相殊。徒自忧惔。我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3L 页
于三神山既处方丈之颠。且将踏蓬莱瀛洲而并有其三。(右成伣题佔毕斋头流录后韵)
病起野望
江城雪后似春归。蔼蔼平原映夕晖。乍见轻冰浮野渡。还听幽涧咽林扉。寒云送色连山嶂。积素凝华覆石矶。欲向閒窗收景物。病馀诗兴转依微。
夜坐悲吟(丙子)
寒斋坐夜阑。孤烛静相对。哀我所娇儿。丰容正暧暧。
  其二
生何为而来。死何为而逝。正似潘安仁。坎路憯儿瘗。
  
其三
学语即书字。见客能拜跪。借问年几何。四岁乃如是。
  其四
疮疹众皆经。尔独罹凶厄。哀哀玉雪形。未死尽变易。
  其五
逖矣辽阳城。消息隔万里。他时使车回。何辞为安慰。
  其六
弃置勿复道。此哀难重陈。情钟在我辈。愧彼太上人。
漫吟次放翁韵(丁丑)
丛桂攀援岁暮期。只今京洛计还非。深惭彤笔趋青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4H 页
琐。更耐缁尘染素衣。北麓新居连草树。东湖旧筑静烟霏。唯应随地全吾性。莫向乡园漫说归。
感怀
洛蜀纷纷世议汹。疏姿岂合厕群龙。王存驻足羞争逐。正考循墙爱益恭。名义已年分国是。渊源巴水仰儒宗。已知末路妨开眼。回首云山紫翠重。
郑别坐(世沃)(代谷云先生作○戊寅)
少日才名敌鹧鸪。晚来憔悴困泥涂。人间未得中身寿。湖外惊闻旅榇孤。
送李参议(德成)赴燕
万里车初发。千山雪正飞。时危仗忠信。岁暮惜离违。碣石烟云暗。辽阳城郭非。且须吟眺遍。归趁柳依依。
次玉堂 春宫痘候平复后志喜韵(己卯)
彤庭拜舞拥千官。春满铜闱自辟寒。已识神明勤保佑。旋闻疹疾向稣安。前星增彩祥云卫。化日舒晖宿雨乾。从此邦家开景运。八方长奉万年欢。
谷云金先生(寿增)下示笼水亭诗帖。命以续貂。敬次以呈。(庚辰)
绝峡鸣泉绕翠峦。幽居清迥隔尘间。从知人境元相得。何用辛勤为买山。
金君山(崇谦)
弱冠才超古。承家更有人。襟期澄水月。风格蔼仙真。倜傥凌云气。琳琅绝代珍。如何中道阏。雪涕问苍旻。
  其二
白璧沦黄壤。西河又至哀。高门偏祸孽。天道爽栽培。旧业今无托。遗篇不忍开。湖亭瞻莽苍。魂魄倘归来。
送茂朱洪使君(万恢○辛巳)
我吟兴公赋语。解道赤城霞起。想得拄笏看山。翛然谢遣尘累。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4L 页
谷云先生挽
石室流风远。先生尚典刑。爽襟清洒洒。高节耸亭亭。好古终全素。含光自播馨。尘寰难久寄。飙驭忽冲冥。
  其二
诗礼渊源富。师资道谊存。床留紫阳集。壁揭古贤言。探赜恒忘倦。提撕几警昏。更看游艺地。馀馥散丘原。
  其三
往事宁堪说。惊心十载前。荆花已寂寞。桑海任推迁。旧郭悲孤影。衰途谢万缘。谁知当日意。欲和远游篇。
  其四
象外存遐赏。翛然绝世营。仙区爰得所。盘阻有谁争。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5H 页
攀桂淮南隐。栖岩谷口耕。清时贰卿贵。那足累高情。
  其五
南极星文晦。门阑小子悲。灵光今已矣。吾道益凄其。不复承馀论。那堪閟旧仪。惟瞻华岳月。千古照心期。
仁显王后挽(二十韵)
毓庆名门远。 嫔京二十春。轩躔高象纬。 壸则赞鸿匀。顺志承 长乐。覃恩洽下陈。功勤始綖紞。俭示斥玑珍。克阐 中闱教。宁私外氏亲。徽仪鸣佩地。警畏报鸡晨。 邦国俄丁否。 袆褕久履屯。兰襟弥自饬。玉度竟无磷。景运初回日。彝伦复叙辰。增辉双曜并。腾贺八方均。至德谦光著。阴功化理新。慈隆育汉嗣。礼盛奠周蘋。海屋方申祝。云游遽返真。遗箴感 圣主。末命泣穷民。节惠看宣册。扬休在刻珉。煌煌留睿翰。字字證苍旻。吉宅灵辰叶。 先陵右制遵。凄凉移翟卫。倏忽转龙輴。象服仍虚寝。妆奁已素尘。惟应任姒烈。辉映并无垠。
郑生(龙河)(壬午)
少小好奇服。襟期迥出尘。方将究大业。奄忽返玄真。碧蕙捐芳馥。仙禽閟彩珍。纷纷看俗子。那复有斯人。
金校理(昌直)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5L 页
去岁青岚舍。门阑恸不穷。谁知馀涕泪。又复哭吾公。攀柏魂先断。缞麻孝未终。凄凉身后事。福善理还空。(谷云前一岁卒公今又继逝)
  其二
末路滔滔是。清疏见素襟。鲤庭惟服训。鲇竹肯关心。致远期他日。承凶惨在今。那堪陪晤地。凄断薤歌音。
偶吟(乙酉)
释褐登朝过十霜。畸形兀兀鬓丝长。微才不分金华直。荣宦何安吏部郎。城市嚣尘颜已苦。江湖烟月兴难忘。自公退食还清暇。随意西窗纳晚凉。
自述
丹铅少日学文章。戛戛难升作者堂。薄技岂殊蠡测海。小知真似矮看场。平生壮志思鹏息。晚岁疏踪屈鹭行。书室只今尘满轴。不如携去返耕桑。
次伯瞻宗丈(乔岳)寄示韵(丙戌)
清夜轩窗独苦吟。月华流影漏声沉。多情忽尔投新作。入手欣然会此心。正喜同人犹健在。何关世故漫来侵。幽栖地僻尘嚣隔。乘兴要须就我斟。
申参判(懹)
台垣直节学宫师。桥梓声名际 圣时。可惜微痾淹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6H 页
暮境。尚看遗爱在分司。朝端耆宿惊频逝。前辈风流杳莫追。淡水久知先谊重。一哀仍复哭吾私。
姨叔任杆城(镇元)
外氏凋零甚。馀存有几人。吾姨悲未逮。夫子倍相亲。岭峤魂初断。门阑恨转新。风姿那复见。吏绩尚称循。
三渊金公(昌翕)内室挽
夫子清高迈伯鸾。齐眉拟保百年欢。贫居陋巷曾无恨。迹遍穷山善自宽。懿德合登彤史纂。芳猷久赞硕人槃。惊心旅舍游魂断。万事悲凉一土馒。
  其二
弼老遗风已莫追。犹闻女士作门楣。高情共乐云林隐。善庆留看玉树姿。倚伏中间那忍说。萧条半世有馀悲。抱州咫尺邻先垄。魂魄归依定在玆。
平川申相国(琓)(二十韵○丁亥)
华牒东阳盛。高名北斗标。相门曾毓庆。词学早舒翘。风议倾三署。冰衔映一条。参差从世路。腾跃自云霄。白璧须高价。青松见后凋。陶甄才选部。简擢欻枢要。论道登元宰。殚诚拱 圣尧。崇乔瞻地望。元气斡衡杓。正属江河溃。弥勤鼎鼐调。险夷行不泥。冲挹富无骄。念结 邦休戚。心存道长消。先人深托契。廊庙忆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6L 页
同僚。君实元推吕。平阳即代萧。久知心事并。每仰德音昭。昨岁那堪说。流言自煽妖。逊荒淹赤舄。烛蔀荷清朝。木稼翻成沴。台躔遽陨宵。梁倾危厦屋。凤逝舞鸱鸮。宇宙今牢落。经纶已寂寥。公私无限恸。泪尽一声谣。
闻调元(权甥燮)冒雨往观假山。以诗张之。戏步其韵。兼寓讽警。
吾庐日夕对南山。纵目无烦杖屦閒。笑尔冲泥寻假斲。自言奇赏出人间。
岁暮
空教华发似霜菅。岁暮乡园尚未还。千古岩栖谁继躅。十年尘网少开颜。柴荆锦里东西瀼。丛桂淮南大小山。回首雩洲春草绿。晓天归梦水云间。
柳统制使(星彩)(戊子)
曾是师门鼓箧人。兜鍪何意换儒巾。弓裘旧业思无坠。薪胆遗羞拟一伸。迁擢四州兵马使。嵚崎七尺丈夫身。平生壮志都输了。恻怆英姿奄厚窀。
农岩金先生(昌协)
清淑山河气。钟来作世仪。灵芝元有本。良玉可求疵。舒卷惟随义。存亡自系时。翩然大荒外。名并日星垂。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7H 页
其二
伊洛源流远。河汾德范尊。融通会众妙。疑翳析群言。霁月襟怀爽。春风气味温。扈煌云锦手。馀事岂须论。
  其三
早展云霄武。争瞻彩凤趋。儒宫得安定。讲席待淳夫。末俗惊谹议。攲途见范驱。居然一麾出。吏隐即江湖。
  其四
忍说龙蛇事。天时惨积阴。畸踪仍却曲。贤路转岖𡼲。不改箪瓢乐。难回介石心。 重宸虚伫意。追悼仰纶音。
  
其五
宁嗟生苦晚。自幸袭馀薰。每忆追陪日。偏蒙警诲勤。微衷长耿耿。逝水剧沄沄。永失依归地。悲怀忍复云。
  其六
心事吾先共。曾何间死生。方将涣鸿笔。许以贲桓楹。未及深望满。俄看大命倾。悠悠千古恨。没世竟难平。
  其七
地下曾琼树。人间足溷尘。公应欣脱屣。我自痛迷津。启绋何当返。披帷恍讶真。斯文不尽泪。洒满旧书绅。
秋思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7L 页
局促朝端秪百忧。行藏羞向野翁谋。江湖波阔鸥堪羡。田亩秋深麦已收。老觉流年催白发。愁教从事到青州。丈夫适意斯为快。不用功名漫覆瓯。
妙寂途中
曲折千溪转。幽深一鸟鸣。时逢峒客话。如入武陵行。偶尔得佳处。洗然无俗情。岩阿愁寂寞。万古碧峥嵘。
默默
端居默默抱閒愁。忽忆清江泛小舟。声誉不须齐李杜。文章安用压曹刘。风尘蹩躠空衰朽。宦海浮沉秪悔尤。万事如今难适意。何人骑鹤上扬州。
徐领相(文重)(己丑)
文采裒然世共看。晚将才业际艰难。垂绅正笏三公府。大纛高牙上将坛。一节忠勤双鬓白。百年经济寸心丹。推车昔日思先好。箕尾中宵涕自汍。
送郑宗之(必东)出宰蔚山
肉谱当今推博洽。豸冠前日想风标。乌台凤掖从它好。五马双旌兴独飘。
  其二
黄绶低垂涨海湾。晚途行止任阑珊。休言竽瑟乖时好。雅意须看单父弹。
吴生(履周)
荦落贞松挺岁寒。稚柯犹见翠丸丸。谁教耸壑昂霄质。未荐明堂一夕残。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8H 页
求外得伊川
危途怯簪裾。拙性安淡泊。孤露常悽切。风波积畏约。久縻龙骧衔。空费太仓粟。岂不思决去。田园聊自适。鹤发在高堂。尸饔劳瘁剧。家贫计活疏。不能供鱼菽。屈心尘土中。伈伈滞京洛。感彼乌反哺。郁悒衷情迫。古人重亲养。庐江喜动檄。伊州地虽僻。淮阳吾不薄。可作数年计。不妨佩铜竹。 圣朝敦孝理。体下恩至渥。北阙承新除。西清扫旧迹。行奉板舆欢。独专名区乐。幽情葛洪砂。道气王乔舄。晨夕洁馨足。峡味登毕弋。挥手谢世人。腐鼠任尔啄。
宋判书(奎濂)
一老华宗早袭芳。危途阅尽志弥彰。繁花春观从他炫。晚菊秋畦独保香。仙府忽看乘莽眇。鲁邦无复仰灵光。通家小子追先故。千里缄辞涕泪长。
漫兴(庚寅)
洞府深幽绕万山。天教閒客着中间。元无公事劳心思。时有高僧数往还。古峡秋阴笼菊砌。遥林晴籁动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8L 页
松关。名区吏隐吾全乐。笑尔纷纷几点班。
山映楼
夜宿长安寺。朝登山映楼。千岩玉争耸。万壑雾初收。快意惟今日。高吟倚九秋。应须仍羽客。飞步蹑丹丘。
释迦峰
好是寺楼北。削立凌空碧。迥高绝氛埃。云霞自朝夕。
地藏峰
秀色立积铁。岚霭互明灭。伟哉造化功。元气此融结。
地藏庵
石路肩舆稳。攀登得上方。朱栏出云杪。丹壑映秋光。萧洒真无比。嚣喧自觉忘。超然燕坐处。山翠滴霞觞。
望见内山面目
姑射仙人冰雪肤。凌空秀色极清姝。自从对此融神后。查滓胸中一洗无。
白华庵
笋舆伊轧度青林。一壑清风爽满襟。映日云阴迷宝塔。攒空雪色耸瑶岑。吾人本自有仙骨。是处居然生道心。小坐维摩方丈室。松醪仍复侑高吟。
天逸台
高台薄晚住吟筇。快洗尘间芥滞胸。迥挹东西南北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9H 页
界。平临一万二千峰。夕阳枫叶红相缬。晴日云岚翠正浓。寄语纷纷名利子。尔曹宁蹑此奇踪。
移城(谚传俗人若过此。必风雷以逐之。移其城以防之故名。)
乱石遥通栈。狮峰近趁人。移城传古号。怪说惑千春。恍惚风雷异。嵯峨岳岫新。龙潭知在望。策杖步频频。
观僧徒驰瀑
鹙子双双戏曲涡。随流巧转疾如梭。空中飞电看翻闪。石上冲波起顷俄。惯习一生曾屡试。奔驰百匝讵成蹉。吕梁昔见蒙庄记。比此奇观未足多。
观日出
碧海晴波望动摇。栏头壮观趁晨朝。红云闪烁明三界。圆影飞腾迥九霄。弱水千重元不隔。扶桑万里却非遥。名区别是神仙府。空里疑闻子晋箫。
通川道中
客路秋山外。东南积气中。明沙堆白玉。沧海拭青铜。爽朗心如失。清新兴未穷。长帆倘见借。万里可乘风。
自朝珍几十馀里。连傍大海而行。途中记兴。
天宇空明淡霭凝。白鸥飞尽镜光澄。海棠乱扑鸣沙路。山菊交开锦石层。出没风帆迷远望。依微烟岛露孤棱。超然不受鞍鞿苦。兴入南溟九万鹏。
四仙峰
物外清游剩荡胸。芒鞋又着四仙峰。金兰认是先天界。玉柱犹存太始容。六面神功经鬼斧。千年老干长虬松。飙轮一去无消息。琼岛微茫彩雾重。(金兰通川号)
龙贡寺
龙贡知名寺。鸡园祗树林。泉流清且驶。岩洞窈而深。爱接玄虚话。欣听梵呗音。金刚后麓是。亦足畅幽襟。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29L 页
楸池岭
早随微雨整行装。厓岭岧峣路正长。物色浑看同水岾。风光仍复属重阳。清流锦石呈新态。赤叶苍林映晚妆。一别仙山心恋恋。虎贲犹可替中郎。(是岭恰似内水岾)
和川
大岭前头一洞开。和川归路接蓬莱。青山罨羃还新色。多意龙公送雨来。(是日有雨)
淮阳途中
芦萩成丛峡路堙。东奔西迈几逡巡。孤村却在幽深处。十里难逢一二人。剩说险途同楚蜀。即知淳俗似朱陈。还疑造物阴来相。踏遍仙区只浃旬。
李参判(思永)(庚寅)
先君旧好几人馀。公独岿然鲁殿如。孤露此生犹有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0H 页
慰。瞻依今日忽成虚。悲吟可忍敲羊策。往事长怀御李车。惟喜佳儿典刑在。昭文遗绪未应疏。
李副学(端相)迁葬挽
邃学高文岂异评。士林长系斗山名。烟霞芝洞心源静。秋月冰壶气象清。素业青毡仍令嗣。佳城白日又新茔。滔滔末路流风远。惆怅无由起九京。
尹同知(泽)
惟公茀禄尽优优。今古求之孰比侔。儿擢龙头一非少。寿臻鲐背八为筹。推恩位致金绯贵。偕老年垂卺酳周。人世更无馀憾在。三牲隆养又方州。
李正(寅赫)(辛卯)
名卿胄子复清标。宽厚风流出俗嚣。自在儒冠高月朝。宁期州绂限云霄。淹痾暮景仙游促。飞旐春天峡路遥。叩策西门难制泪。早知先契最公饶。
韩参判(圣佑)
逝水沄沄孰挽倾。公今去世益伤情。平生气节霜同凛。终始心期玉比贞。挺立剩教瞻一柱。崎岖那得履夷庚。秪应有力移中夜。不废千秋汗简名。
尹校理(集)迁葬挽
春秋大义凛如霜。柴市忠魂没不亡。同志花翁吾自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0L 页
出。见和今日倍回肠。
  其二
永嘉旧范承西涧。王屋新封托偃师。郁郁湖城千古地。崇祯日月此昭垂。(夫人及胤子永春公之葬。亦同迁一丘。夫人即清阴先生侄女。)
洪判书(受瀗)
屹立岩廊柱石姿。士林标望冠当时。崇华峙位清逾砺。贞确持心涅不缁。众喜金瓯新有覆。谁教沙弩巧相随。翩然脱屣知何憾。俯视尘嚣定一嘻。
书怀(壬辰)
维南方岳拥旌旄。专制由来地望高。长恐主恩难报答。敢言 王事独贤劳。雄藩务剧神徒悴。荒岁忧深目自蒿。竹外凄风摇客抱。不堪秋气日萧萧。
李持平(东彦)迁葬挽
从古如弦死道边。况君奇祸奈苍天。佳城白日还今夕。寄洒千行吊少连。(君无子。只有弱弟经纪窆事。)
余来南经年。而以时宰之斥。连章乞免。不得巡行列邑。今将递归。漫赋七绝。历叙一路山川风俗以替游览。
南服观风度一年。羁怀萧瑟鬓丝宣。危踪末路真堪笑。徒得虚衔侈十连。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1H 页
其二
岭外星罗郡邑稠。天开区域壮南陬。瑰观伟迹吾能说。历历风谣七十州。
  其三
维南形胜最金鳌。伯业犹留半月高。玉笛鸡林千古事。只今黄叶落萧骚。(庆州新罗所都。旧号金鳌城。如半月玉笛鸡林事。见三国史。)
  其四
角干武略雄罗代。崔薛文儒耸士林。西岳新宫开刱意。试看陶叟数篇吟。(角干金庾信及崔致远薛聪。皆本州人。西岳书院祀三人。退溪有诗。)
  
其五
梅月遗栖尚蕨薇。首阳清节寄缁衣。当时心迹无人解。直待潭翁始阐微。(梅月堂在金鳌山。金时习佯狂逃缁居于此。栗谷作传。比之伯夷。)
  其六
溪水潺湲彻底清。玉山晴影蘸空明。前贤昔日藏修地。歌凤如今意未平。(晦斋是本州人。遭乙巳祸。没于谪所。有书院在紫玉山下。)
  其七
慈仁移割自东京。小邑依林但一城。谣俗相传女服戏。韩公奇略尚流声。(慈仁自庆州分设。高丽韩宗愈御贼于此。募勇士衣女服。中藏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1L 页
锋刃遂大捷。至今民俗为此戏。)
  其八
二水三山地势纡。临皋嘉号惬名区。高楼搥碎真堪惜。差喜朝阳更压湖。(永川号临皋。二水三山。即题咏语。古有明远楼。今燬。新构朝阳阁颇佳。)
  其九
迎乌往迹本荒唐。怪说流传不足详。惟是地灵能毓哲。至今人仰郑公乡。(迎日号乌川。以三国遗事迎乌事名。其说诞甚。圃隐即县人。)
  其十
东海千秋复曲江。韶州物色可能双。矫然仙鹤今难见。独咏遗词倚八窗。(兴海号曲江。)
  其十一
鹤城何处太和楼。惆怅今无物色留。认是关防玆府最。不妨雕饰任姑休。(蔚山号鹤城。旧有太和楼。最称胜槩。今废。左兵营在本府。)
  其十二
鬐立孤城大海隈。洪涛浩渺接蓬莱。小峰台上时登望。极目云烟万里开。(长鬐号鬐立。小峰台在县南。称名胜。)
  其十三
车城最说白云山。元晓何年住此间。莫怪瘴烟长晻霭。官斋咫尺海弯环。(机张号车城。白云山在县西。有罗僧元晓旧迹。)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2H 页
其十四
莱山楼阁枕城隍。形胜曾于岳集详。惆怅崔仙今已远。海云台畔独彷徨。(东莱号莱山。李东岳安讷最多题咏。海云台即崔致远旧游处。)
  其十五
马岛扶桑一苇通。冥冥氛祲翳妖虹。谁知十万鲸鲵骨。尽入天戈荡扫中。(日本对马岛以海路连接府界。壬辰倭贼来寇。为天兵所败。)
  其十六
弄珠山下宋公祠。秋草荒凉鸟雀悲。千古精忠谁得似。睢阳双庙可同规。(壬辰之乱。府使宋象贤,釜山佥使郑拨并死之。今有忠烈祠。享二公。)
  
其十七
岭左凋残最彦阳。官居如斗里闾荒。龟台鹫寺差堪赏。时得逍遥也不妨。(彦阳有蟠龟台及鹫栖山之金刚庵。俱可游赏。)
  其十八
良州胜观亦云多。双碧登来梵宇过。别是黄江游可乐。女郎犹唱郑誧歌。(梁山号良州。郡有双碧楼,通度寺,黄山江。郑誧黄山歌。最为人传诵。)
  其十九
伊西古国道州城。翠色云门媚晚晴。献纳文章三足义。须知山水毓精英。(清道古伊西国。号道州。郡有云门山。金献纳驲孙侄三足堂大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2L 页
有俱郡人。)
  其二十
藩州东去县城孤。谁遣獐山着一隅。知是封疆曾合属。不妨巡节暂踟蹰。(庆山号獐山。在大丘巡营之东。倭乱后合属大丘。后还设。)
  其二十一
争说花山邑甚淳。千秋棹楔尚如新。小亭吟眺偏多感。芳躅犹传退与春。(新宁号花山。邑多孝烈㫌门。旧有环碧亭。退溪题咏。同春扁额作记。)
  其二十二
马井山前小县斋。赤罗为号亦云佳。元知上道田多瘠。荒岁民忧正挠怀。(军威号赤罗)
  其二十三
凝川绝景岭南楼。江左先推壮丽州。故事尚传樵叟口。毕翁遗泽至今留。(密阳号凝川。府有岭南楼。清绝名于道内。金佔毕宗直家在府西。)
  其二十四
岭表山川总可游。早知灵鹫占清幽。青岩屹立高千仞。一面关防作控喉。(灵山有灵鹫山。故邑号鹫山。青岩山在县东。石峰临海。为县关防。)
  其二十五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3H 页
火王雄秀孕诸成。道学文章几蜚英。八里书堂冈老化。弦歌堪比子游城。(昌宁有火王山。故邑号火王。听松,牛溪,真逸,虚白诸公。皆系县籍。郑寒冈逑为县宰。构书堂于八处。劝奖甚勤。)
  其二十六
琵瑟山西一县开。烟霞深处映楼台。宗儒义士钟灵地。太古玄风可挽回。(玄风有琵瑟山。寒暄金文敬公,义兵将郭再祐皆县人。)
  其二十七
琴湖东畔即巡营。一道中间建置平。虎节麟符新察使。长林大野旧雄城。(大丘营临琴湖地。居一道中央。)
  其二十八
暇日閒从小队行。研经院里玩新晴。苍岩秀色真如画。始信陶翁最善评。(研经书院在府北。享退溪。前有画岩。退溪尝有题咏。)
  其二十九
文章徐氏节平阳。河岳钟英简策光。更有公山遗魄壮。千秋名共纪侯长。(徐四佳居正,朴平阳彭年皆府人。八公山即申崇谦死节之地。)
  其三十
架山新筑设关防。每仰 先朝计策长。突兀官居依叠嶂。四时云雾正冥茫。(漆谷号架山。旧属星州。仁祖朝。筑山城设府使。)
  其三十一
漆水乌山古寿同。注书祠庙尚清风。长吟立立峰峦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3L 页
句。独倚斜阳砥柱中。(仁同号寿同,漆津,金乌山。吉注书再墓及书院皆在府地。又有砥柱碑。立立峰峦总起予。即鱼无迹咏金乌山诗。)
  其三十二
鸡林巨郡古陁耶。别界烟霞号永嘉。留得映湖楼上字。玄陵遗迹至今誇。(安东即新罗古陁耶郡。又号永嘉。恭悯王避红贼到此。书映湖楼额。)
  其三十三
三功臣昔佐丽王。巍烈当时孰比方。馀庆尚看流远裔。苾芬千载更同堂。(金宣平,权幸,张吉佐丽祖为功臣。有庙在府内。)
  其三十四
群峦簇簇列东南。别有清凉星斗参。爱取慎斋当日意。要将正理辟瞿昙。(府有清凉山。旧以竺语名诸峰。周慎斋世鹏并改之。)
  其三十五
青岩孰并临危节。河曲人称济乱才。却爱鹤柯山一面。巍然直接首阳隈。(青岩河曲。即权公拨,柳公成龙所居。清阴先生乱后退去鹤柯山。)
  其三十六
比屋东西似附庸。县居幽阒峡云重。朱陈淳俗看犹在。 圣作于今合受封。(比安号比屋。)
  其三十七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4H 页
高楼千尺绝尘氛。岭左名都说召文。玉笛珠帘留逸响。冰山石塔播奇闻。(义城古召文国。有闻韶楼。又有冰山石塔。玉笛珠帘。即金之岱诗中语。)
  其三十八
河阳美景足繁华。处处池塘看艳花。潘县风流宁独擅。春来物色映红霞。(河阳多池沼。)
  其三十九
龟山东畔古华山。仙鹤双栖绝壁间。石涧潺潺松露冷。阆风玄圃梦中还。(义兴号龟山。华山在县东。洞口有鹤巢台。)
  其四十
周房山势特深幽。霁色遥连赞庆楼。自是青凫祥应麓。三韩百代衍嘉休。(青松号青凫。即 昭宪仁顺王后本乡。周房山赞庆楼。皆府之名胜。)
  其四十一
观鱼台上一停鞭。二赋吟来兴自牵。知道海邦多异境。不妨增补礼州编。(宁海号礼州。观鱼台在府东。牧隐,佔毕俱有赋。)
  其四十二
溟海茫茫地尽头。野城孤绝寄山陬。龙湫赤壁俱堪赏。最爱清心第一楼。(盈德号野城。清心楼最有名。龙湫赤壁。皆在县地。)
  其四十三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4L 页
直压沧瀛即海阿。凤松亭下万松多。诸崔未见称州望。太守何曾罥法科。(清河号海阿。凤松亭在县东。)
  其四十四
竹溪流水发源洪。小白逶迤势自雄。忠义正可徵罢复。李侯何愧六臣风。(顺兴号竹溪。溪水发源于小白山。府以李甫钦谋复 端宗。革后复设。)
  其四十五
万古奇观浮石寺。百年遗泽白云祠。罗禅迹认金堂在。周氏功徵鹿洞规。(浮石寺在府东北。谚传罗僧义相弹石浮来金堂。仍建刹。名之以此。安文成裕即府人。周世鹏刱立书院于白云洞。一依白鹿洞规。)
  
其四十六
退老当年吏隐乡。基川风月绕诗章。武城弦诵今犹盛。遗爱何论召伯棠。(礼基号基川。退溪先生尝莅玆邑。)
  其四十七
龙州物色惯曾闻。尚有涵虚旧记文。只惜楼墟芜没尽。空留水月与平分。(龙宫号龙州。洪涵虚贵达有记。旧有水月楼。今废。)
  其四十八
甫州元是尹祥乡。地近陶山更袭芳。人去百年遗训在。四时弦诵正洋洋。(醴泉号甫州。州人尹祥以经学名。与退溪所居陶山相近。)
  其四十九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5H 页
名胜刚州岭底初。龟亭清景月碑书。擎天大节春秋义。泪落花翁棹楔闾。(荣川号刚州。有金玏龟鹤亭。金生书白月碑。外曾祖花浦洪公即郡人。)
  其五十
凤城山势最雄奇。太白巍然镇火维。已信仙区堪作隐。亦知厖俗易为治。(奉化号凤城。太白山在县北。)
  其五十一
善谷名符谢朓城。独钟清淑挺儒宏。直将正脉追洙泗。骚客纷纷不足程。(礼安号善谷。又号宣城。退溪先生世居此地。)
  其五十二
真海名山又紫阳。玉流丹壁映金堂。文纯诗语今如昨。不废江河万古长。(真宝号真海。紫阳山在县北。第二是退溪诗。文纯。退溪谥号。)
  其五十三
郡县纷纷几合离。益阳移改又凭谁。南公异迹留祠庙。香火千秋永不衰。(英阳号益阳。旧属宁海。今 上朝复设。县有英毅公南敏庙。)
  其五十四
商洛千年旧俗存。盛名稣伏早腾鶱。新秋玉节曾过地。物色依然护一村。(尚州号商山。又号上洛。卢稣斋守慎,郑愚伏经世皆州人。)
  其五十五
鸟岭岧峣势入云。二南风气此横分。仙游水石龙潭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5L 页
瀑。名胜由来必数闻。(闻庆有仙游洞龙湫。鸟岭在县西。为湖岭之扼。)
  其五十六
并世文匡学士权。咸宁虽小也多贤。堪悲摧折风霜后。独喜归休蔡老全。(咸昌号咸宁。洪文匡贵达,权校理达手,蔡懒斋寿俱县人。洪权被祸于燕山朝。蔡公退休。以老寿终。)
  其五十七
名蓝高出白云层。故事金山自有徵。老木空庭经几载。至今灵异说神僧。(金山直指寺。有高僧学祖异迹。)
  其五十八
千年盘谷地形纡。自是龟城最隩区。梅老风流今寂寞。古墙欹仄冷魂孤。(知礼号龟城。千年盘谷。即古题咏语。曹梅溪伟有咏梅诗。)
  其五十九
娥林清绝凤凰台。更有龙渊屈曲回。最是潭心迎灏气。一眉山月影徘徊。(居昌号娥林。凤凰台龙渊月潭。皆县之胜地。)
  其六十
春日花林景益佳。愁台仙境写幽怀。魁然德岳为南镇。曲曲川潭面面厓。(安阴号花林。愁送台为名胜地。德裕山在县境。川岩曲曲皆是。)
  其六十一
河东乱日怜栖棘。义士危时忆死绥。却向猿山双涕泪。采薇遗迹至今悲。(郑一蠹河东人。莅本县。郭䞭以县宰死节。郑桐溪蕴乱后居猿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6H 页
鹤洞。)
  其六十二
偶作山阴乘兴行。百花轩上眼偏明。名区管领春华艳。刚羡伽倻刺史荣。(星州号伽倻。百花轩。即州之东轩。)
  其六十三
双溪水色鉴须眉。白石皑皑绝世姿。最恨崩沙埋本态。却教幽赏减清奇。(州有双溪立岩。水石可赏。而年前为崩沙所埋。)
  其六十四
箕教由来在叙伦。遗风一善又三仁。依依井落相联地。冶老清芬喜有邻。(善山号一善。三仁。即金澍,河纬地,李孟专。与吉冶隐再俱府人。)
  
其六十五
斯文孰并毕斋雄。正学犹传郑朴风。碧血千秋悲往事。青山一面想新工。(金佔毕,郑鹏,朴英俱府人。佔毕被泉壤祸。朴以青山悟道。说见府志。)
  其六十六
黄翁亭子玉山前。和靖风流物外仙。好是繁姿疏影里。落花飞雪醉来颠。(黄耆老梅鹤亭在玉山东麓。黄以草圣名。)
  其六十七
甘文古国小如壶。地势仍为四邑枢。南薮长林今尚郁。百年遗惠忆江湖。(开宁古甘文国。四邑枢。即县记语。金江湖叔滋宰邑。植木成大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6L 页
薮。)
  其六十八
兴来思向陜州游。海印寺中酒一瓯。回首武陵花正好。笛声寥亮殷红流。(陜川号陜州。海印寺即本郡名刹。武陵桥红流洞在寺之洞口。)
  其六十九
寻真行色宿灵川。潇洒轩窗水竹妍。太守风流昆弟饮。铜符玉节喜相联。(高灵号灵川。余自海印历宿。再从兄宜相时为县监。)
  其七十
八溪流水十分清。无限云烟护古城。共说四佳联语在。此乡题品最称精。(草溪号八溪。徐四佳有诗。)
  
其七十一
宜春风景冠南隅。大野沧江气势俱。惆怅诗人今已去。万川萧瑟一亭孤。(宜宁号宜春。大野沧江。即古记中语。万川里十玩亭。郑湖阴所居。)
  其七十二
山海中间万象涵。晋阳雄冠岭之南。扶舆磅礴千年地。付与游人仔细探。(晋州号晋阳。雄富为一道之冠。)
  其七十三
矗石楼高压大江。天教奇胜殿南邦。危城毅魄今何处。惟见空洲白鸟双。(矗石楼临大江。筑城于其中。壬辰倭乱城陷。金千镒等皆死之。)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7H 页
其七十四
青鹤幽栖玉洞云。头流千尺气氤氲。文昌迹古空留字。冥老居荒尚挹芬。(智异山一名头流山。中有青鹤洞。崔文昌,曹南冥曾栖止此地。)
  其七十五
丹丘物色总诗材。处处溪潭曲曲回。最恨无人能好事。任教千载鹤楼搥。(丹城号丹丘。旧有楼阁。今废。)
  其七十六
苍松翠竹拥官居。县辟三歧几岁馀。地近神山风气绝。坐来霞彩袭衣裾。(三嘉号三歧。地近智异山。)
  其七十七
额额南城首露都。金官旧国俨方隅。欲知当日繁雄事。看取貔貅拥万夫。(金海古金官国。首露王所都。)
  其七十八
列岫千层万顷涛。屏山小县压蛮壕。可怜邑里凋残甚。休遣徵徭致绎骚。(熊川号屏山。第一句。即古题咏语。县旧有倭馆。与倭界相连。)
  其七十九
合浦遥临涨海层。还珠故事倘可徵。龙盘虎踞千年胜。学士遗踪月色澄。(昌原号合浦。浦在府西。龙盘虎踞。即题咏语。府有月影台。孤云所游。)
  其八十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7L 页
武陵春水古桃源。洞府清幽绝世喧。知道邑残民俗古。不妨公馆似山村。(漆原号武陵。)
  其八十一
巴山西北是咸州。三树亭前树影稠。故老尚传鱼赵里。遗风不沫穆公休。(咸安号咸州。鱼赵二姓为本郡望族。郑文穆公逑莅郡。有遗惠。)
  其八十二
牛山县小似弹丸。圬(一作圩)户渔村极望残。只有风烟供一咏。沧溟无际碧峰攒。(镇海号牛山。)
  其八十三
海中孤屿是歧城。万里云烟一望平。绝景东阳添二咏。容翁千古擅诗声。(巨济号歧城。有李容斋荇十咏。)
  其八十四
新罗剧郡速含城。山势崚嶒水势萦。学士楼边寻古迹。龙游潭上濯尘缨。(咸阳古新罗速含郡。郡有学士楼。崔致远所登赏。龙游潭在郡南。)
  其八十五
千古山阴物色馀。换鹅亭上为踌躇。流觞曲水清欢事。风景依俙癸丑初。(山阴有换鹅亭。)
  其八十六
双溪石洞崔仙笔。鹜岛江亭郑老诗。自是河东名胜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8H 页
地。云烟日夕效新姿。(河东双溪寺。有崔致远笔迹。鹜岛江亭。有一蠹题诗。)
  其八十七
天南胜地小金刚。九井虹门远渺茫。曾是海阳仙子窟。碧空寥廓彩云长。(南海号海阳。记称天南胜地。又称小金刚。九井虹门。有古仙遗迹。)
  其八十八
玉洞金江佳可游。昆明胜境孰堪侔。长天一碧沧溟阔。极目风烟杳十洲。(昆阳号昆明。玉洞烟收金江水阔。即题咏语。)
  其八十九
泗水逶迤绕县斋。龟头突兀挺高厓。休言十室无官况。自有溪山景正佳。(泗川号泗水。水在县南。环绕入海。龟岩在县北。)
  其九十
铁城从古跕鸢乡。瘴雾熏人水土妨。最是地形宜控扼。百年营垒俨关防。(固城号铁城。统制营在此。)
  其九十一
老去功名不直钱。倘来藩节亦随缘。营轩缩坐成何事。只办吟完岭峤篇。
  其九十二
好事何人说卧游。宗生绮语映千秋。南州九十新诗韵。替得龙眠妙笔不。
圃阴金公(昌缉)(癸巳)
寂历三山草几春。清襟犹幸挹天伦。方将素业承前轨。不谓黄流梦左人。馀泪未晞仍此恸。斯文多厄奈今辰。欲知当日龙门美。同道须看状伯淳。(三山农岩所居。以背疽卒故第四云。)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8L 页
韩司谏(永祚)
叔世妨开眼。名场易损神。君能敦素履。独自葆玄真。伫见涧松翠。惊闻露薤晨。纷纷缨组里。那得有斯人。
  其二
晚岁庐江檄。平生莱子心。斑衣辍雏戏。喜色变凶音。不谓长途阏。谁将此理谌。哀哀敬姜哭。行路亦沾襟。
金忠州(镇华)(甲午)
少年声价动词垣。江院题名即壮元。谁遣奇珍经劫烬。最怜长翮失腾鶱。栖卑枳棘翻遭吓。葬近泷冈倘慰魂。一出都门仍永隔。东园绿草泪沾痕。
宿坡州(赴海营)
午骑停皆伯。宵衾寄瑞原。仍思内外祖。同布后前恩。下邑留芳躅。荣途愧劣孙。棠阴信宿是。追慕更堪论。(皆伯高阳号。瑞原坡州号。高即外王父所莅。坡即王父所莅。吾行再明当到界。)
崔生道源。即余少日随先人留海营时同业者也。卅年之后。重见于此地。秉烛话旧。感慨系之。遂次其韵以赠。
人间孤露兀馀生。此路那堪仗节行。非分自惭纡 圣渥。不才深恐坠家声。依依官烛还今夜。落落朋簪尚旧情。卅载居然成老丑。羡君颜颊溢精英。
新溪客馆。用吴体次壁上诗。吊郑虚庵。
有客飘然方外游。楣间逸韵今犹留。世人疑仙复疑鬼。奇迹似沉还似浮。一代标名碧落上。千秋寄怨沧江流。悲凉往事问何处。独倚斜阳愁更愁。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9H 页
次瓮津县(乙未)
小县依山僻。重溟缭似垣。关防所江镇。事迹受降门。白日鱼龙戏。长时雾雨昏。省方有先躅。敢忘察民冤。
次信川郡
寥落升州馆。公庭树影平。晴烟笼野远。夕籁入帘清。经雨桃花嫩。催春布谷鸣。楣题有警省。敢忽为民生。
正方山城(在黄州)
嵯峨正方城。内面皆绝壁。其中建六刹。森列若棋局。往在崇祯中。设此待暴客。庙算良已误。未救丙丁厄。纷然利害说。到今犹相错。我来三月暮。物色正可掬。制置虽有议。胜绝宜无敌。亭坛面势平。可坐人数百。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39L 页
下临丈许高。俯瞰诸殿阁。四顾匝山嶂。复复罗屏簇。红杏万树炫。香雪迷远瞩。有松十围大。诘曲复几尺。天然怪奇姿。畜眼今初觌。枝枝总互萦。叶叶自相络。上际颠厓崒。傍披地面削。中蟠屈复屈。或平如床卓。童儿任游走。卑柯至高脊。一发成路歧。宛若行途迹。僧言此松古。年纪知几历。真禅有指空。懒翁与无学。惟玆三老师。修道曾手植。颇亦著灵异。虫蚁不敢逼。清风日飕飕。六月失歊赩。尔来齐发愿。立屋以贲饰。丹楼照云日。画檐如翚翼。坐久不忍去。徙倚至日夕。自我游西海。所历多奇特。幽深石潭曲。莹洁沙汀白。爽豁数挹清。平迥是广石。可怜尽瞠后。方玆有愧色。今行不寂寥。快然如有得。矢诗非为玩。聊以备采摭。
金副率(盛益)
仪度轩然器宇宽。枫溪遗业迥堪攀。风尘薄宦元非乐。湖海扁舟早占閒。乍讶冬烘仍素韠。谁言秋日已青山。龙门执手千年事。尚有明珠个个斑。
谒石潭祠
九曲溪潭晦老祠。栗翁遗躅有茅茨。平生梦境今寻历。何幸玆州忝职司。当日藏修虽下土。异时谟烈即天墀。要知君子卷舒际。扶鼎功应在一丝。
申献纳(靖夏)(丙申)
韦杜名家近尺天。独湔纨绮蔼孤骞。文华一代倾诸子。志节平生准昔贤。鹏翼正张云路阏。凤鸣才彻夜舟迁。朝端自此浑萧索。语到才难涕共涟。
奉赓 御制灵沼亭韵(丁酉)
宁王遗迹最玆亭。荷露如珠泪共零。听说 宸章追永慕。重瞻楣壁焕新形。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40H 页
洪监司(禹宁)
岭路澄清辔。宸忧剩借年。遭逢当盛际。才望掩时贤。满志庖刀善。徵谣庾旐牵。空留蔽芾树。遗爱表朱堧。
  
其二
岂以贤劳极。将由世运衰。君今竟止此。理亦信难推。楚老煎膏恨。威明折锷悲。艰虞方溢目。倚仗更须谁。
闵判书(镇厚)(庚子)
名卿贤嗣尚遗模。玉立朝端望实俱。 宗国安危惟一节。 厦毡敷奏尽嘉谟。沉痾不待沙堤筑。忠悃甘先蝼蚁驱。满目艰虞飙驭远。为公无憾为时吁。
肃宗大王挽词(五十韵)
紫极开亨运。青丘降 圣人。灵符徵异梦。启佑自高旻。挺质生知近。膺图眷命新。巍乎谟烈显。允矣帝王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40L 页
真。至孝承 三殿。覃恩逮九姻。缉熙明有继。精一德之纯。于赫辉光盛。攸居政事醇。忧因轸烝庶。敬见格天神。焚献知昭俭。捐储为赈贫。一心持是法。万化本诸身。斟酌随时措。调和秉大匀。设旌勤受谏。建极勖同寅。奠器瓯无缺。磨光镜岂尘。阴阳徵反复。日月揭彝伦。次第仪文整。寻常轨则遵。元陵宣义问。 恭庙肇宗禋。礼已跻 端后。冤仍雪悯嫔。前光看毕阐。此道讵容磷。正谊分王伯。崇儒契洛闽。啜祠贤躅并。扁院 御题珍。也识时趋定。咸归圣化淳。宪章昭秩秩。治理极彬彬。未雨思桑土。听鼙眷虎臣。陴谯增筑遍。戈甲饬敹频。谅有遗忧切。宁忘大义伸。崇坛屹中禁。盛事耸千春。志继 宁王圣。风兴万历民。宏猷真不世。徽烈定无邻。八字尊名正。三朋福履申。西楼续耆牒。北阙燕嘉宾。 庆寿期遐算。流年甫六旬。齐庄神未倦。晼晚疾弥臻。听政光离照。诒谋协孝仁。云胡忙脱屣。终幸耀重轮。末命扬鸿远。群生沐泽均。毋伤大农费。别偫尚方银。孰谓忧勤意。犹敦审训辰。通丧新睿断。同穴夙哀纶。礼斥西京陋。山瞻两寝因。情文无复憾。摧恸尚堪陈。弱岁叨金榜。疏姿侍 玉宸。贰卿曾特简。廿载更要津。 圣德思肝镂。 洪私恰骨沦。
陶谷集卷之一 第 341H 页
极知无比数。久已荷陶甄。残喘才趋陛。 威颜恍隔晨。青蒲徒在列。 黼座竟难亲。惨憺珠丘晓。苍茫鼎水滨。白云唯叫舜。黄鸟却惭秦。补衮空馀线。攀舆剩湿巾。摹天臣岂敢。耿耿秪书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