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陶谷集卷之一
 诗
   东都乐府(壬申)
   题头流录后
   病起野望
   夜坐悲吟(丙子)
   漫吟次放翁韵(丁丑)
   感怀
   郑别坐(世沃)(代谷云先生作○戊寅)
   送李参议(德成)赴燕
   次玉堂 春宫痘候平复后志喜韵(己卯)
   谷云金先生(寿增)下示笼水亭诗帖。命以续貂。敬次以呈。(庚辰)
   金君山(崇谦)
   送茂朱洪使君(万恢○辛巳)
   谷云先生挽
   仁显王后挽(二十韵)
   郑生(龙河)(壬午)
   金校理(昌直)
   偶吟(乙酉)
   自述
   次伯瞻宗丈(乔岳)寄示韵(丙戌)
   申参判(懹)
   姨叔任杆城(镇元)
   三渊金公(昌翕)内室挽
   平川申相国(琓)(二十韵○丁亥)
   闻调元(权甥燮)冒雨往观假山。以诗张之。戏步其韵。兼寓讽警。
   岁暮
   柳统制使(星彩)(戊子)
   农岩金先生(昌协)
   秋思
   妙寂途中
   默默
   徐领相(文重)(己丑)
   送郑宗之(必东)出宰蔚山
   吴生(履周)
   求外得伊川
   宋判书(奎濂)
   漫兴(庚寅)
   山映楼
   释迦峰
   地藏峰
   地藏庵
   望见内山面目
   白华庵
   天逸台
   移城(谚传俗人若过此。必风雷以逐之。移其城以防之故名。)
   观僧徒驰瀑
   观日出
   通川道中
   自朝珍几十馀里。连傍大海而行。途中记兴。
   四仙峰
   龙贡寺
   楸池岭
   和川
   淮阳途中
   李参判(思永)(庚寅)
   李副学(端相)迁葬挽
   尹同知(泽)
   李正(寅赫)(辛卯)
   韩参判(圣佑)
   尹校理(集)迁葬挽
   洪判书(受瀗)
   书怀(壬辰)
   李持平(东彦)迁葬挽
   余来南经年。而以时宰之斥。连章乞免。不得巡行列邑。今将递归。漫赋七绝。历叙一路山川风俗以替游览。
   圃阴金公(昌缉)(癸巳)
   韩司谏(永祚)
   金忠州(镇华)(甲午)
   宿坡州(赴海营)
   崔生道源。即余少日随先人留海营时同业者也。卅年之后。重见于此地。秉烛话旧。感慨系之。遂次其韵以赠。
   新溪客馆。用吴体次壁上诗。吊郑虚庵。
   次瓮津县(乙未)
   次信川郡
   正方山城(在黄州)
   金副率(盛益)
   谒石潭祠
   申献纳(靖夏)(丙申)
   奉赓 御制灵沼亭韵(丁酉)
   洪监司(禹宁)
   闵判书(镇厚)(庚子)
   肃宗大王挽词(五十韵)
陶谷集卷之二
 诗
   坡州(庚子燕行)
   金川映水楼。次先集韵。
   葱秀山
   调元追送中路。袖三律以示。次韵叙别。
   中和生阳馆
   安州
   定州
   次西浦忠烈祠韵。哀金将军。
   义州途中。漫述十二韵。只记轿中物。
   龙湾逢至日
   留滞无聊。再叠途中韵。
   安市城
   麻姑岭。次副使韵。
   松站
   腊月朔日。副使叠前韵志感。又次。
   通远堡
   连山关。次书状韵。
   辽东杂咏
   沈阳行
   宝胜寺(汗之愿堂)
   永安桥。次副使韵。
   永安桥傍小店主人常玉琨自言是常遇春之傍孙。而今为驿舍军卒。
   孤家子
   白旗堡
   二道井
   次副使咏医巫闾山韵
   中安堡
   新广宁。次副使韵。
   十三山。次副使韵。
   大凌河。次副使韵。
   四同碑
   小凌河。次副使韵。
   松山次副使韵
   高桥堡。次副使韵。
   塔山吊古(松杏之陷此城。守将自投炮火而死。节义凛然。而姓名不传。可惜。)
   祖家牌楼。次副使韵。
   宁远卫。次副使韵。
   两水河晓起。次副使韵。
   次副使韵
   再叠咏行事
   登望夫石望大海。览长城远势。甚壮观也。仍感贞女事迹。次月沙韵以吊之。
   山海关(二十韵)
   大里营
   背阴堡
   次副使射虎石韵
   榛子店。追次季文兰诗韵。
   副使示曹彬家藏赐敕画像与当时诸公赞识一帖。古迹殊可玩。曹家后孙欲卖而取直。戏柬副使。
   玉田途中。次副使韵。
   玉田
   蓟州咏卧佛
   通州途中。次副使韵。
   通州次副使韵
   八里堡
   诣礼部呈表咨。仍往鸿胪寺。参习仪。
   辛丑元日
   次副使韵
   次副使立春韵
   次副使夜饬饲马韵
   咏鹦鹉
   开印
   次副使再叠韵
   次副使五叠韵
   次副使六叠韵
   咏雪。次副使八叠韵。
   次副使咏石鼓韵
   燕中咏物俚言
   题颜鲁公家庙碑后
   次副使韵
   和副使药名体
   又用药名体
   和副使玉连环体
   明朝将回程。喜可知也。漫吟一律。
   东岳庙
   通州
   玉田途中
   沙河驿途中
   夷齐庙
   清风台
   过抚宁县
   拟登望海亭。遇大风不果。次副使韵。
   山海关。次副使韵。
   中后所
   高桥堡
   次副使韵
   大凌河。次书状韵。
   发小黑山。向二道井。邮卒晓迷失路。徊徨移时。
   白旗堡
   沈阳志感
   白塔堡。次副使韵。
   次副使再叠韵
   纪行述怀。用离合体。
   辽东感怀
   出坐太子河船上。副使追到。以春水船如天上坐分韵漫赋。
   白塔次简易韵
   石门岭途中漫吟。柬副使。
   以青春作伴好还乡分韵有作
   副使诗讥余半日仙不及丁鹤之千年。戏次其韵。
   汤站途中。次副使韵。
   还渡鸭绿江。叠小石岭韵。
   生阳馆
   过驹岘演雅体
   益损堂。次板上韵。
   晓发松都。向长湍。
   通津府。次板上韵。(辛丑奉使江都)
   鹿川李领相从叔(濡)(二十韵)
   龙湖次任生(述)寄示韵(壬寅)
   次任生韵
   云山谪中。寄赠郑仲淳(浩)丈理山谪所。
   仲淳丈以台启栫棘康津薪智岛。诗以赆行。
   久不见家书。郁郁难堪。以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分韵作。用大雅文王,陈思赠白马王体。
   调元遭家难。孤栖高山云梯村。诗以相问。次寄。
   惠甫(堂弟宜迪)临别有诗。次赠。
   次调元寄示韵(甲辰)
   又次调元感地名相同寄示韵
   次惠甫寄示韵
   惠甫又叠二首以示。次寄。
   追挽黄直长(顺承)。次赵定而(正万)韵。
   漫吟
   次调元寄示韵
   安仲执(允中)蒙放还洛。诗以赆之。
   族弟文伯(宜焕)来访赠诗。次其韵。
   辛丑冬士祸作。余以大宗伯。削夺官爵。门外黜送。出住江上。翌年夏。远窜云山郡地。虽有近远之别。黜与窜。均是谪也。今届乙巳春罹文罔。居然五阅岁矣。以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为韵述怀。
   云阳老妓卿云曾被参判叔父一眄。感恩有素。余之来谪。服事内外。无异婢仆。及归。追到箕城。涕泣告别。诗以赠之。
   申判书(銋)(乙巳)
   柳都事(应焕)
   赵忠翼公(泰采)迁葬挽(丙午)
   有难安情势。屡违牌。仍待命金吾门外。至夜半。下罢职之 命。虽极惶陨。得解文任。殊可快幸。次申企斋释文衡志喜韵。
   赵定而寄诗稿求题一语。勉副之。定而以一律为谢。次之。
   定而再叠前韵。有黄垆北林之语。指农岩兄弟也。感怀次寄。
   定而又三叠求和。次寄。
   李正郎(絿)
   李忠悯公(健命)迁葬挽
   次生员状元李𪻶诗帖李幼玉(瑜)韵。𪻶幼玉之弟也。幼玉方按湖南。(丁未)
   余于辛丑。奉使沁都。洪令惠伯(启迪)方为留相。尹君志述薄游贰府。并来见于客馆。今玆重来。旧座犹可指认。不胜抚迹之感。抆涕书怀。
   考史
   翠香堂(史阁斋室)
   送洪甥仲五(得福)之任龙潭
   次清阴先生韵。题道文诗卷。
陶谷集卷之三
 诗
   追次退忧文谷题李尼山(相衡)草堂韵
   李佥知(志逵)
   李文学(玮)
   次清阴先生韵。题彩允诗轴。
   寄伯瞻宗丈隋城侨居
   李庆州(端章)
   次伯瞻宗丈寄示韵
   闻群凶改余所修史。诬蔑 先朝。叠前韵寄愤。
   金持平(寿锡)
   洪参判(禹传)(戊申)
   家人告粮绝漫书
   南记事(有常)
   黄判书圣徵(龟河)(次杜陵追酬高蜀州韵)
   南营将(延年)
   赵参判(荣福)
   黄参判(璿)
   李参判(縡)大夫人挽
   宋金城(必焕)子妇挽
   孝章世子挽词(己酉)
   李判书(裕民)
   安令(寿相)
   黄判敦宁(钦)(庚戌)
   申校理伯曾(鲁)
   尹善山(凤韶)(辛亥)
   赵持平(正纯)(壬子)
   哭洪领相(致中)
   到坡州(壬子燕行)
   到松都。谒崧阳书院。仍观善竹桥。
   咏怀古迹。次栗谷太平馆韵。
   咏松都人物
   到平山次芝峰韵
   玉溜泉。感皇华旧迹。
   百祥楼赏月歌
   观剑舞有感。次杜甫舞剑器行韵。
   有十二岁妓善为歌词。使唱哀江南赋。袅娜可听。
   夜宿听流堂有感
   次副使(赵台最寿)听流堂韵
   与副使书状(韩台德厚)往赏九龙渊。先坐渊上。观奏众乐。仍乘舟沿洄上下。既下。使群妓戎装驰马。为拔旗之戏。归路登统军亭。历憩聚胜亭而还。
   次副使龙渊泛舟韵
   次副使观妓队驰马搴旗韵
   江头观猎。次杜甫冬狩行韵。
   次副使观猎韵
   乘鸭江船。发向前路。书怀效吴体。
   渡鸭绿江。宿九连城。
   金石山途中。用驱车背乡国朔风卷行迹为韵。
   葱秀山
   夕宿凤凰城
   通远堡
   过草河沟有感。敬翻 孝庙词曲。续以歌。
   连山关
   青石岭。次月沙韵。
   辽东旧有丁令威华表柱祠。其傍扁以白鹤仙踪。高王考双谷公万历年间朝京往访。载之日录。今已毁仆。可伤也。郑松江有诗。漫次其韵。以替探历。
   次副使白塔韵
   大房身村。有马上技者。其妻与妹亦能之。各呈其技。使吾辈观之。盖欲受赠馈也。览讫漫赋。
   拟赏闾岳。遇雨不果。入中安堡。漫赋长句拨闷。
   高桥堡感吟。用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分韵。
   贞女祠。次月沙,白沙二公韵。
   榆关次简易韵
   谒清节祠。次白沙韵。
   通州
   次书状贞女祠韵
   次副使清节祠韵
   入燕都。处乾鱼胡衕。
   往礼部传国书再叠
   叙客况三叠
   记燕都所见四叠
   思陶山五叠
   往观天主堂六叠
   咏鹦鹉七叠
   副使书状邀观幻术八叠
   观调马九叠
   闻山东御史以钜野县产麟报礼部十叠
   思归十一叠
   自叙十二叠
   忆 明朝故事。仍抒感愤十三叠。
   咏橐驼十四叠
   咏燕都八景十五叠
   赍咨官行。付家书十六叠。
   无聊中杂咏十七叠
   观打毬十八叠
   使译辈纳方物十九叠
   漫赋归途景色二十叠
   纪行述怀。次三渊韵。
   留馆日无聊。漫次杜陵韵。追叙行役。为一大篇。(百韵)
   还到丰润谷家。修屋许处。预酿酒以待。又饷茶果。其义可尚。遂赠以诗。
   路中记所见。效乐府三妇艳体。
   赠善篆人林玠(林家在十三山。去时相见。托以图章。约于回路刻赠。今来。适值出他未还。林也闻余虚过。专人追送印章。作此以谢。其人已去。不得付。)
   王事靡盬(三章)
   还到辽东。次东岳韵。
   到延安。登平远堂制胜楼。
   满月台歌
   登花石亭
陶谷集卷之四
 诗
   次金昌吉韵(癸丑)
   金安岳(昌说)
   金荣川(令行)内挽
   尹水原(涉)
   李副学(秉泰)
   次宋教官(有源)咏春秋韵
   成梦良淹病几殊。幸得回生。来见。谈锋依旧。喜而有赠。
   李判府事(观命)
   哭金甥元辅(圣柱○甲寅)
   申奉事(球)
   柳生(懋)(乙卯)
   成主簿(梦良)(次前日赠渠韵)
   权正郎(熻)
   赵都宪国甫(观彬)自龙湖委访。示先状托墓文。且赠一律。次其韵。
   金判书仲礼(在鲁)次文谷辛丑志喜韵。贺 元子诞生。要和。(进退格)
   李永同(显之)(丙辰)
   金监司(镇玉)
   崔学谕(龙贤)
   李参判(廷熽)
   慎大司谏(无逸)
   宋奉事(婺源)(丁巳)
   朴判书(师益)
   郑判书(亨益)
   闰九月廿二日。 上携东宫。出临养正閤。引见诸大臣。命各抱持。臣亦敬抱。且亲见作大字。诸臣分持以归。臣得三字。不胜欣喜。有吟。
   次金若虚(致谦)周甲寿席诗韵
   戊午元日。以年满七十。入耆老社。感怀有作。
   卢稣斋七十岁元日作诗。沈听天亦当是岁次韵。余又次之。
   感旧游篇
   述怀
   金大司宪(相玉)
   李大司谏元亮(亮臣)(庚申)
   柳进士(世茂)
   李参判(雨臣)(甲子)
   绝笔(乙丑)
陶谷集卷之五
 疏劄
   辞正言疏(己卯)
   辞副修撰疏(乙酉)
   辞校理疏
   被斥自劾疏
   辞副校理。仍乞郡疏。(丙戌)
   辨先诬疏(金城县令时)
   辞应教疏(丁亥)
   辞同副承旨疏(戊子)
   辞吏曹参议疏(庚寅)
   辞庆尚监司疏(辛卯)
   被斥乞递十疏(壬辰)
   乞递大司谏。仍陈科事疏。
   承牌诣 阙外乞免疏
   论科狱疏(副司果时)
   辞吏曹参议疏
   为长官所斥乞递疏
   为长官所斥乞递疏[三疏]
   再被疏斥。申乞递免疏。
   辞大司谏疏
   承牌诣 阙外乞递疏
   辞副提学疏(癸巳)
   辞大司成疏
   辞黄海监司。仍辨岭诬疏。(甲午)
陶谷集卷之六
 疏劄
   被斥乞递三疏(乙未)
   辞吏曹参议疏
   特升礼曹参判。仍再除都承旨辞免疏。(丙申)
   差冬至正使。超拜判尹辞免疏。(庚子)
   辞吏曹判书疏(辛丑)
   辞实录都厅堂上疏
   辞制述官疏
   辞艺文提学疏
   在谪特放。路拜刑判。诣城外陈情乞免疏。(乙巳)
   辞吏曹判书疏
   三告加由后乞免疏
   辞守御使疏
   因郑锡三疏。与兵判洪致中,右参赞金兴庆待命金吾。联名请谴疏。
   辞判义禁疏
   辞大提学疏
   辞文衡三疏
   文衡出谢后复乞免疏
   三告加由后辞免疏
   大政后乞递疏
   辞大提学疏(丙午)
   辞右议政疏(丁未)
   辞右议政疏[再疏]
   辞右议政疏[三疏]
   辞右议政疏[四疏]
   辞右议政疏[五疏]
   出肃后乞递兼带劄
   奔问上京。陈所怀疏。(戊申)
陶谷集卷之七
 疏劄
   告退疏(戊申)
   陈情乞免疏
   别谕后乞免疏
   陈情告退疏
   拟上劄(庚戌。因奔问上京。以陈任徵夏事。被 严教。不果进。)
   被诬自劾疏
   辞史局赏典疏(辛亥)
   辞周急疏(壬子)
   陈两大臣事。仍请谴疏。(乙卯)
   辞领议政疏
   辞领议政疏[再疏]
   引年乞致仕劄(戊午)
   病未参班引罪。仍三乞致仕劄。
   四乞致仕劄
   五乞致仕劄
   辞文衡荐望劄(庚申)
   陈私恳劄
   辞周急劄(癸亥)
   谏 过举劄
   乞 收还药物觅给之命劄(甲子)
   辞制述官劄
 启
   宾厅请诛逆贼凤辉启(辛丑刑判时)
   宾厅请讨逆贼凤辉,光佐,泰亿,泰耇,锡恒等启(乙巳吏判时)
   宾厅请讨逆贼凤辉,光佐,泰亿,泰耇,锡恒等启[再启]
 议
   鲁山大君废妃慎氏追复位号议(戊寅说书时)
陶谷集卷之八
 应制录
   大行王妃殿宗亲府进香祭文(辛巳)
   仁川故副提学李端相书院赐额致祭文(戊子)
   兵使柳星彩致祭文
   前参判韩圣佑致祭文(辛卯)
   宗庙祈雨 亲祭文(应制。因改命南郊 亲祭。不用。)
   懿陵 亲祭文
   明陵 亲祭文(丙午)
   永禧殿 亲祭文(丁未)
   宗庙夏享 亲祭文
   教守御使闵镇厚书(戊子)
   教全罗道观察使李海朝书(辛卯)
   王世子册封后颁教文(乙巳)
   王世子痘患平复后颁教文
   削勋后颁教文
   景宗大王祔庙后颁教文(丙午)
   大王大妃加上尊号后颁教文
   王大妃上尊号后颁教文
   中宫册封后颁教文
   王世子入学后颁教文(丁未)
   王世弟嫔册封教命文(辛丑)
   中宫册封教命文(丙午)
   王世子册封竹册文(乙巳)
   王大妃上尊号玉册文(丙午)
   孝章世子哀册文(戊申)
   端敬王后谥册文(己未)
   大王大妃加上尊号玉册文(庚申)
   宗庙增修上梁文(丙午)
   神懿王后齐陵碑阴记(甲子)
   宣懿王后懿陵志(庚戌)
   璿源谱略跋
   景宗大王御制跋(丙午)
陶谷集卷之九
 神道碑铭
   礼曹判书汾厓申公神道碑铭(并序)
   户曹判书光恩君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吏曹参判行金堤郡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嵩善君神道碑铭(并序)
   赠左赞成忠简任公神道碑铭(并序)
   吏曹判书玉吾斋宋公神道碑铭(并序)
   左参赞梅涧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兴平尉元公神道碑铭(并序)
陶谷集卷之十
 神道碑铭
   领议政洪公神道碑铭(并序)
   判中枢文孝鱼公神道碑铭(并序)
   知中枢许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礼曹参判宋公神道碑铭(并序)
   大司宪竹西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右议政忠宪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巡边使壮襄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吏曹判书权公神道碑铭(并序)
陶谷集卷之十一
 神道碑铭
   平安道观察使任公神道碑铭(并序)
   刑曹判书张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吏曹判书黄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吏曹参判赵公神道碑铭(并序)
   海嵩尉文穆尹公神道碑铭(并序)
   赠左赞成独石黄公神道碑铭(并序)
   黄海道观察使沈公神道碑铭(并序)
   刑曹判书赵公神道碑铭(并序)
   刑曹判书尹公神道碑铭(并序)
陶谷集卷之十二
 神道碑铭
   京畿观察使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刑曹判书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左议政寒水斋权先生神道碑铭(并序)
   刑曹参判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右议政益兴君洪公神道碑铭(并序)
   判中枢洪公神道碑铭(并序)
 碑铭
   金刚山云坡堂大师碑铭(并序)
   白云山松川寺先觉国师碑铭(并序)
   密阳表忠祠松云大师影堂碑铭(并序)
 碑
   尤庵受命遗墟碑
   三川书院庙庭碑
   花浦先生遗墟碑
   睡翁宋公纪事碑
   钦差都司吴公宗道江华府去思碑阴记
陶谷集卷之十三
 墓碣铭
   善山府使权公墓碣铭(并序)
   敦宁府都正白公墓碣铭(并序)
   全罗道观察使金公墓碣铭(并序)
   司宪府持平尹公墓碣铭(并序)
   弘文馆副提学静存斋李公墓碣铭(并序)
   通德郎权公墓碣铭(并序)
   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郑公墓碣铭(并序)
   学生崔公墓碣铭(并序)
   顺兴府使洪公墓碣铭(并序)
   司谏院大司谏洪公墓碣铭(并序)
   原州牧使任公墓碣铭(并序)
   林川郡守李公墓碣铭(并序)
   水原府使金公墓碣铭(并序)
   赠吏曹参判完兴君李公墓碣铭(并序)
   司谏院司谏尹公墓碣铭(并序)
   司䆃寺正金公墓碣铭(并序)
   户曹参议李公墓碣铭(并序)
   厚陵参奉金公墓碣铭(并序)
陶谷集卷之十四
 墓碣铭
   灵原君墓碣铭(并序)
   司宪府大司宪李公墓碣铭(并序)
   佥知中枢府事元公墓碣铭(并序)
   清安县监李公墓碣铭(并序)
   赠议政府领议政黄公墓碣铭(并序)
   咸镜北道兵马节度使李公墓碣铭(并序)
   副护军元公墓碣铭(并序)
   赠承政院左承旨元公墓碣铭(并序)
   唐津县监李公墓碣铭(并序)
   赠弘文馆副修撰南君墓碣铭(并序)
   龙潭县令辛公墓碣铭(并序)
   弘文馆修撰张公墓碣铭(并序)
   赠吏曹参议柳公墓碣铭(并序)
   进士崔公墓碣铭(并序)
   通德郎崔公墓碣铭(并序)
   通德郎崔公墓碣铭(并序)
   学生郑君墓碣铭(并序)
   礼曹参判安公墓碣铭(并序)
   长陵参奉尹公墓碣铭(并序)
   承政院左副承旨李公墓碣铭(并序)
   江原道观察使李公墓碣铭(并序)
陶谷集卷之十五
 墓碣铭
   平安道兵马节度使具公墓碣铭(并序)
   世子翊卫司司御李公墓碣铭(并序)
   宗庙署副奉事尹君墓碣铭(并序)
   掌隶院司评韩公墓碣铭(并序)
   通川县监李公墓碣铭(并序)
   童蒙教官宋公墓碣铭(并序)
   义禁府都事柳公墓碣铭(并序)
   赠吏曹判书金公墓碣铭(并序)
   大丘府判官赵公墓碣铭(并序)
   通礼院左通礼朴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馆典籍金公墓碣铭(并序)
   金山郡守李公墓碣铭(并序)
   工曹正郎郑公墓碣铭(并序)
   刑曹正郎金公墓碣铭(并序)
   通德郎安公墓碣铭(并序)
   沃川郡守安公墓碣铭(并序)
   赠承政院左承旨赵公墓碣铭(并序)
   黄海道兵马节度使赵公墓碣铭(并序)
   承政院右副承旨申公墓碣铭(并序)
   刑曹佐郎李公墓碣铭(并序)
   昌城府使朴君墓碣铭(并序)
   军资监判官郑公墓碣铭(并序)
   义州府尹俞公墓碣铭(并序)
   世子翊卫司副率金公墓碣铭(并序)
   花浦先生忠正洪公墓碣阴记
   艺文馆检阅吴公墓碣阴记
陶谷集卷之十六
 墓志铭
   同知中枢府事赵公墓志铭(并序)
   司宪府监察梁公墓志铭(并序)
   副护军朴公墓志铭(并序)
   淑人南阳洪氏墓志铭(并序)
   赠贞敬夫人青松沈氏墓志铭(并序)
   孺人海州吴氏墓志铭(并序)
   孺人水原崔氏墓志铭(并序)
   珍山郡守尹公墓志铭(并序)
   弘文馆典翰金公墓志铭(并序)
   承议郎朴公墓志铭(并序)
   清州牧使赠吏曹判书俞公墓志铭(并序)
   淑人汉阳赵氏墓志铭(并序)
   淑夫人青松沈氏墓志铭(并序)
   全罗道观察使李公墓志铭(并序)
   荣川郡守朴公墓志铭(并序)
   统制使李公墓志铭(并序)
   贞夫人丰山洪氏墓志铭(并序)
   广兴仓主簿徐公墓志铭(并序)
   部将徐君墓志铭(并序)
   通德郎洪君墓志铭(并序)
陶谷集卷之十七
 墓志铭
   工曹佐郎洪君墓志铭(并序)
   恭人星州李氏墓志铭(并序)
   淑人延安金氏墓志铭(并序)
   淑人潘南朴氏墓志铭(并序)
   开城府留守赵公墓志铭(并序)
   吏曹参判芝村李公墓志铭(并序)
   健元陵参奉安公墓志铭(并序)
   叔父汉城府右尹府君墓志铭(并序)
   承政院同副承旨郑公墓志铭(并序)
   礼曹参判黄公墓志铭(并序)
   司䆃寺主簿宋公墓志铭(并序)
   四山监役官宋君墓志铭(并序)
   工曹判书李公墓志铭(并序)
   比安县监宋公墓志铭(并序)
   副司果徐君墓志铭(并序)
   户曹正郎金公墓志铭(并序)
   汉城府参军李公墓志铭(并序)
陶谷集卷之十八
 墓志铭
   刑曹佐郎李公墓志铭(并序)
   世子翊卫司翊卫朴公墓志铭(并序)
   罗州牧使俞公墓志铭(并序)
   议政府右议政忠贞郑公墓志铭(并序)
   生员洪君墓志铭(并序)
   生员禹公墓志铭(并序)
   恭人全州柳氏墓志铭(并序)
   女婿庆州金君墓志铭(并序)
   咸镜南道兵马节度使郑公墓志铭(并序)
   禧陵奉事申公墓志铭(并序)
   伯姊孺人墓志
   赠户曹参判李公墓志
   亡子墓志
   仲姊孺人墓志
   第二女金氏妇墓志
   自志
   季妹贞夫人墓志
陶谷集卷之十九
 墓表
   坡平尹氏墓表(代作)
   莲城君威靖金公墓表
   高丽桧山府院君恭僖黄公墓表
   内侍教官赵君墓表
   花浦先生墓表
   司谏院大司谏孟公墓表
   议政府领议政沂川洪公墓表
   进士金君墓表
   学生宋君墓表
   珍山郡守尹公墓表
   议政府左参赞忠景申公墓表
   掌隶院判决事石峰韩公墓表
   兵曹正郎朱君墓表
   副护军赵公墓表
   从祖礼宾寺正府君墓表
   伯父 健元陵参奉府君墓表
   堂兄甑山县令李公墓表
   通德郎李公墓表
   学生赵君墓表
   议政府右议政牛坡赵公墓表
   宁嫔安东金氏墓表
   平安道观察使任公墓表
   南阳府使李公墓表
   赠贞夫人潘南朴氏墓表
   贞夫人金氏墓表
陶谷集卷之二十
 墓表
   赠承政院左承旨赵公墓表
   兵曹参判尹公墓表
   赠司宪府持平黄公墓表
   司饔院佥正具公墓表
   兵曹参判柳公墓表
   学生李君墓表
   高丽政堂文学竹城君文贞安公墓表
   佥知中枢府事金公墓表
   赠达城府院君孝僖徐公墓表
   学生尹君墓表
   礼曹判书聋溪李公墓表
   议政府左议政寒圃李公墓表
   亡子墓表
   自表
   承政院都承旨李公墓表
   司赡寺直长郑公墓表
   礼曹判书竹泉金公墓表
   高阳郡守沈公墓表
   曾祖考赠左赞成府君墓表后记
 行录
   亡子行录
陶谷集卷之二十一
 谥状
   刑曹判书李公谥状
   议政府右议政金公谥状
   礼曹判书宋公谥状
   议政府领议政金公谥状
陶谷集卷之二十二
 谥状
   议政府右议政闵公谥状
   议政府领议政李公谥状
   礼曹判书洪公谥状
   议政府左赞成洪公谥状
   赠吏曹判书权公谥状
   户曹判书尹公谥状(己未)
   赠吏曹判书静观斋李公谥状(癸亥)
陶谷集卷之二十三
 行状
   先考议政府左议政府君行状
陶谷集卷之二十四
 行状
   先妣贞敬夫人迎日郑氏行状
   亡室赠贞敬夫人鱼氏行状
   亡室赠贞敬夫人宋氏行状
   淑人昌宁成氏行状
陶谷集卷之二十五
 序
   簪笔录序
   壄隐逸稿序
   耐斋集序
   洛西集序
   沂川集序
   龙仁李氏族谱序
   保晚堂集序
   四留斋集序
   删补耆老所题名录序
   顺庵集序
 记
   游金刚山记
   伊川诸胜游览记
陶谷集卷之二十六
 传
   柳监察五世传
   宋正父子传
 题跋
   书程总兵龙皇华集后
   历代律选跋
   题八家律选卷首
   书族侄普兴所藏九代祖仆正公手笔后
   南厓沈公大统历日记跋
   书尤庵先生行状后
   东海神丹跋
   书亡儿遗墨
   诗卷题语(十六则)
 祭文
   祭闵相国(镇远)
   祭亡子文
   先山立碑后告亡子墓文
   祭堂弟时甫(宜益)
 杂著
   科策[便宜策](甲戌)
   耆老所题名录凡例(十二则)
   祭式
   遗识
陶谷集卷之二十七
 杂著
   云阳漫录(五十八则)
陶谷集卷之二十八
 杂著
   陶峡丛说(一百四则)
陶谷集卷之二十九
 杂识
   庚子燕行杂识[上]
陶谷集卷之三十
 杂识
   庚子燕行杂识[下]
   壬子燕行杂识
陶谷集卷之三十一
 书牍
   与闵圣猷(镇远)
   与洪士能(致中)
   与堂兄(宜禄)
   与李熙卿(縡)
   与金德裕(有庆)
   与金圣得(希鲁)
   与金仲礼(在鲁)
   与赵国甫(观彬)
   与俞展甫(拓基)
   与权甥莹
   与洪甥得福
   与堂弟宜迪
   与金甥致万
   与普文
陶谷集卷之三十二
 [录]
   纪年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