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屏山集卷之九
屏山集卷之九 第 x 页
屏山集卷之九
 行状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1H 页
肃宗大王行状
国王姓李氏。讳▣字▣。 显宗大王之嫡嗣。 孝宗大王之孙。 母明圣王后金氏。领敦宁府事清风府院君佑明之女也。 孝庙尝梦见 明圣王后寝室有物覆以衾。开视乃龙也。 孝庙觉而喜甚曰。此得元孙之佳兆也。预命小字▣▣待之。果以 崇祯纪元之三十四年辛丑八月十五日辛酉生 王于庆德宫之会祥殿。五岁时 明圣王后有产病。 王每跪进粥饮。忧形于色。 后强进曰汝劝何可不从乎。所养雀雏死。令瘗之内局。取牛酪而其犊悲鸣。 王闻而怜之。不进酪。其仁孝之性。自幼如此。 显庙奇爱之。特简朝臣。以宋时烈,宋浚吉,金佐明,金寿恒为元子辅养官。 显庙引见浚吉。 命内侍召 王出。王向浚吉再拜。浚吉拜贺于 上曰。元子揖让拜跪。凿凿中度。若非天成。何以如此。 宗社臣民之福也。丁未正月。册封为 王世子。己酉正月。随 驾展谒太庙。八月行入学礼。奠谒先圣。仍就博士请业。礼容庄肃。讲音弘亮。环庭而观听者。莫不耸动欣悦。庚戌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1L 页
三月。行冠礼。辛亥四月行嘉礼。 王妃金氏光城府院君万基女也。时 王方在冲年。频接宫僚。讲劘孜孜。文理大达。 睿德日就。待宾师恩礼备至。赞善宋浚吉卒逝。 下令曰予心悲悼。诚难自定。仍念前日殷勤教诲。不觉声咽。于是遣宫官吊祭。甲寅 显庙违豫。 王夙夜忧灼。衣不解带。及 大渐。分遣大臣重臣。虔祷于 宗社山川。八月十八日己酉。 显庙升遐。 王恤宅宗。水浆不进。攀号擗踊。侍者不忍仰视。礼官进 嗣位节目。还下曰 天崩罔极之中。又闻此语。五内如割。有不能自定矣。近臣三司累请不许。大臣率百僚庭吁。三请而后始许。二十三日甲寅。王步出庐次。号哭不绝。泪下如雨。诣 殡殿受大宝。且哭且拜。因步自延英门。至仁政门阶上。久立不就御座。承旨礼官趋诣劝进。 王不从。号泣而已。诸大臣合辞恳请。 王升座而哭。流泪被面。满庭臣僚。举皆呜咽流涕。卫卒吏隶亦莫不抆泪。礼罢。步还庐次。号哭之声彻于外。每对臣僚之初见者辄哭。从容谓大臣曰。予以冲年。莅玆大位。不知事理之如何。凡诸政令。恐或妄谬。惟愿大臣善为导迪。 王嗣服以来。夙夜祗惧。一以敬天勤民为务。尚方之贸易于燕市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2H 页
者。特 命停罢。后因台臣言。又罢太仆之市马。 新陵石役甚钜。 王承 慈教。移用 宁陵旧石。以省民力。时 仁宣王后丧未及练祥。礼官启议 王代服之礼。 王从大臣议。卒哭后因朝奠受服。盖用古人未葬象生之意也。 王深轸凶岁民生之困瘁。减尤甚邑军布之半。辛亥以前还上之指徵无处及咸镜道壬子以上之未捧者。并令荡减。十二月壬寅。葬显宗大王于崇陵。发靷时 王祗送于敦化门外。 返虞迎哭于郊外。乙卯 仁宣王后练祭后。从大臣议。 敬思殿朔望陪祭时。臣僚以即今所着白袍帽带行礼。夏旱。 王亲祷于社坛。秋展谒 山陵。 王以为生民休戚。系于守令。守令之辞朝。必引见 询问治民之道。且勿令善事要誉。或察其不称者递之。教曰守牧不得其人则铨官重被误拟之罪。曾已严饬。而奉行渐弛。不能择差。近来方伯之启罢。台阁之规劾。比比有之。别为申明之意。果安在哉。铨官推考警饬。 教曰昔唐太宗曰今日吾生日。世俗皆以为乐。在朕翻成感伤。何可宴乐。子路尝负米百里之外。及父母殁。常思负米之日。今予方在哀疚之中。岂可晏然仍封诞日方物物膳若平日乎。其除之。尝 命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2L 页
工作舟水图。 亲制文题其上。揭诸座隅以自警。一日出示辅臣曰。君犹舟也。臣犹水也。水静而后舟安。臣贤而后君安。卿等宜体此画之意。以尽辅弼之责可也。 下谕于诸道方伯曰。予之为民一念。寤寐不弛。每一饭辄思粒粒辛苦。一衣辄思纺绩之劳。年来饥馑。八路皆然。而圻甸两西岭西北尤急。必须预为料理然后。哀我黔苍。庶免填壑之患矣。十行 天札。辞意恻怛。中外闻之。莫不感泣。以淫虹贯日。 下教责躬。敕励群工。广求直言。丙辰分遣绣衣。廉察守宰臧否。因傧使状察一县吏不治而滥授褒赏。遂罪御史。开城府失火。延烧五百馀家。 特令赒赈。八月行显庙大祥。越八日丁丑。展谒 山陵。十月行 禫祭。十二月 亲行大政于便殿。丁巳 幸太学谒先圣。还次春塘台。试取文武。以彗孛之灾求直言。 命大臣诸宰会宾厅。书进弭灾之策。悯时久旱。 亲祷社坛。避正殿减常膳。撤乐禁酒。重修 永禧殿。行酌献礼。戊午 王违豫。阅月乃瘳。礼官请告 庙陈贺。 王以为予疾弥留。贻忧于 慈圣。心深惶悚。岂可安心于称庆之举耶。大臣力请始许。而犹令外方只进贺笺。不献方物。夏旱。 王曰自予忝位以来。旱涝相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3H 页
连。至于今日而极矣。两麦焦枯。四野无青。雹雷冰块之变。继出于夏月。静思厥咎。其实在予。夙夜忧惧。食息靡宁。自今日避正殿。益加敬畏。咨尔大小臣工。各尽寅协。少答天谴。仍 命减膳撤乐禁酒。又 命两局兵曹儿弱充定及物故徵布之类。明查变通。 躬祷于 宗庙。复 下教求言曰。今玆旱魃。振古所无。无乃政令施措不合天心欤。铨曹用人不循公道欤。狱讼不公欤。宫禁侈美欤。言路杜塞。字牧不恤欤。赂贿公行善事者众欤。寡昧之得失。生民之困苦。其各悉陈无隐。己未 仁祖朝功臣妻在京者。令户曹给月廪。在乡者令本道给之。 教曰钱是一国通货。民亦乐用。不可不继铸。以责成效。而铜铁非国中所产。停役之日多。今下铜铁百斤。以为补铸之资。发僧徒筑墩于江都。 教曰江都。国之保障。设墩出于阴雨之备。第方春饥饿之民。虽无调发赴役之事。不无侵攘妨农之患。予甚悯然。今遣近侍。宣布轸恤之意。赐今年田租。且近万僧徒。远来作役。其以米石三升分给。若有横拿贻弊村闾者。绳以军律。 教曰台谏。人主之耳目。不可一日暂旷。而近日台谏或以推考引避。或除授未久而旋又寻单。朝除夕递。甚非古例也。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3L 页
今后非实病。勿捧辞单。亦依 祖宗故事。两司互为勘推。朝官父母年老赐食物。而独于宗戚仪宾。无推恩之典。年七十以上。衣资食物。一体优给。又 教曰。近来击铮之纷纭。必由于方伯守令牵于私情。拘于形势。知非误决之致也。如此则民安得不冤乎。至于秋曹。词讼之积滞。莫甚于今日。或牵掣私意。迁就岁月。趁不回启。良可寒心。自今毋踵前习。复有不遵法令者。论以重罪。秋 王出御露梁大阅。 命修江上成三问等六臣墓。凶人有浈藏名投书于筑墩所。语极叵测。购捕伏诛。株连者施法有差。宗室焜熀兄弟名入凶书。勉从群议。安置济州。而厚给廪料衣资。定给使役。怜其幼年兄弟相离。送置一处。母妻许令随往。遣医救护。县官以次给马馈食。后 命量移。甲子因 慈懿王大妃周甲颁赦。 特命放宥。 王以儒教废弛。复设庆尚,全罗两道四界首提督官。 亲临春塘台观武才。兼行文臣庭试。 教曰百官禄俸。所当依旧例加给钱文。而钱今不足。势将难继。六品以上所减禄俸。先为充给。十月雷电。 教曰雷电之变。出于纯阴之月。静言思咎。宁欲溘然。予当益加警惕。而大小臣工。革去伐异之习。懋尽寅协之道。少答天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4H 页
谴。遣御史于济州。试取若干人。 王曰予今讲洪范书。箕子传道于武王。以叙彝伦。及其受封于东。大明教化。礼乐文物。灿然可述。使我东国。至今冠带。克明五常。以得小中华之称者。箕子之力也。其令主文之臣。别构祭文。遣都承旨致祭于箕子庙。仍 命承旨曰别遣承旨。重其事也。卿须致敬行祀。庙宇坟茔。如有颓圮。一一书启。以为修葺之地。子孙中可合录用者。亦为访问。承旨白檀君,东明王庙亦在其处。自 世宗朝。春秋降香祝。似当一体行祭。 王曰先祭箕子庙后。亦为择日致祭。庚申 教曰。 祖宗朝庙庭大臣配享。无代无之。 先王庙庭。独无大臣。 先王在天之灵。想必缺然。予岂敢一日安于心乎。 世宗朝 太宗为太上王。欲以南訚,赵浚,赵仁沃配享 太祖庙庭。群议以为訚。国家子孙万世之雠。遂拔之。后因 太宗下教。终为追配。高丽始祖庙四臣。亦为追配。其时引唐太宗古事为言。此事虽无古例。可以义起。而既有 先朝已行之成典。且有唐朝古事之明證。其令宾厅圈点以入。于是宾厅以领议政郑太和圈点。初群臣以太和及判中枢府事赵絅,兵曹判书金佐明议定配享。后因台 启拔去太和。至是追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4L 页
配。后又因台 启拔去絅。 教曰灾异荐臻。艰虞溢目。讹言沸腾。危疑多端。辇毂亲兵之将。不可不以国之至亲位高者畀之。光城府院君金万基即除训鍊大将。使之即日受符察任。又以申汝哲除总戎使。又教曰廉颇,蔺相如。战国之士。而犹为先国家急后私雠。寡人之群臣。先私党而后国家。公道沦丧。私意大行。注拟之间。专用一边之人。权势偏重。骄恣日甚。决不可倒授太阿。使主势孤立于上。党与益炽于下。吏曹判书李元祯姑先削夺官爵。门外黜送。讨诸逆。录保社功。 王嗣服之初。群壬窃柄。谋危 王室。建请亲耕亲蚕。盖亲蚕则当备嫔御。故欲进挺昌女。以动摇 长秋。既涓吉将行。天大雷雨以风。坛墠帐幄。震荡破裂。 王震恐。事遂寝。逆宗桢,楠,㮒兄弟俱蒙 孝,显两朝眷爱。出入宫禁无限度。渐益骄淫。及至 显庙大丧之初。楠又以代奠官。居宿 殡殿。睥睨 两宫间。觊觎非望。而诸舅昆弟宾客布列朝廷。为之羽翼。积之孽子坚骄横自恣。久蓄异志。及其奸骗事发。大疑惧。父子谋益急。图授体察使以统戎务。缔交赫然。擅设私兵。遂与群不逞之徒。日夜谋议。祸迫朝夕。 王深几默运。先夺兵柄。而一二肺腑之臣。察其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5H 页
嚬呻。贼不敢发。于是元老上变。告楠,坚承款。坚伏诛。王特推敦宗之义。 赐楠磬甸。而即 命敛葬。积,赫然次第就戮。又因李元成追告凶孽有网漏。挺昌,晚悦,元老伏法。策勋 赐金锡胄,金万基等保社功臣号。金寿恒白 王曰。宋浚吉久在书筵之列。至诚辅导。疏论积之为人。至引李泌论卢杞事为喻。及今积之罪恶彰著。其言果验。浚吉虽缘媒孽者构斥。终被追削。 圣心今既开悟。当追复其爵。 赐祭以慰。从之。初傧臣始寿因通官虚喝。增益口语。语犯 先朝。明圣王后闻之痛衋。 命首相往诘通官语言所出。傧臣凭依幻惑之端毕露。既又国舅金佑明疏论桢,㮒与宫人交乱状。凶党急求对。至欲究问反坐。 明圣王后召大臣于帘前。 教谕激切。有司始勘桢,㮒罪。而必欲动摇 东朝。以售奸计。鑴乃以照管 慈圣动静之语。诵言于 筵中。国人莫不痛惋。至是 王罪始寿,鑴并 赐死。荡涤江都,南汉辛亥以上还上未捧。筵臣白曰 宣庙朝先正臣李珥所撰进圣学辑要。本于大学。约于衍义。而巨细精粗。无不备尽。宣庙大加称赏。若于 召对之际。有时讲论。又于燕閒之中。寻常玩索。则功效岂浅浅乎。 王曰 先朝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5L 页
时本馆所进大学衍义。予尝病其卷帙浩大。难于披阅。今闻圣学辑要诚为切实云。其即写入。引见大臣原任二品以上三司长官。 王曰夜见书云观草记。有星入于太微西垣外。而似有尾迹。甚可畏也。故为召卿等。欲闻弭灾之道。夜分乃罢。仍 教曰予以否德。叨承丕基。政令施措。弗协天心。仁爱之天。降此灾沴。夙宵警惕。若恫在身。承旨代予草教。广求直言。大小群工。克尽乃职。少答天谴。十月二十六日辛亥。 中宫升遐。谥曰仁敬。 王曰国家不幸。凶逆遽生。当其气焰滔天之日。或有助成形势者。或有附丽邪论者。此类既已迸诸四裔。明示瘅恶之典。此外馀人之不能自拔于颓波。亦何足深诛乎。今轻重有别。处分已定。阳舒阴惨。春生秋杀。人主代天理物之大柄也。当此灾异沓臻。人才渺然之日。其即随轻重收叙。辛酉 教曰方伯。所以承流宣化者也。纲纪一道。总察郡邑。为任顾不重欤。虽有良法美政。不知所以奉行。则朝家之泽不行。虽有循吏污官。不能审其黜陟。则考绩之政隳矣。目今诸道方伯。非不慎简。而至于有才望威重。能尽其职者。鲜矣予甚慨然。其令备局毋论资级履历及曾有罪累。另加抄荐储养。以尽委任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6H 页
岳牧之意。 命立高丽忠臣郑梦周。斥和三臣吴达济,尹集,洪翼汉祠。录子孙。鳏寡孤独无依之类。减其烟役。年八十者 赐食物。各㨾身布。依旧制以五升三十五尺定式。领府事宋时烈陈劄退归。遣重臣传谕于所住处。二月丙午。葬 仁敬王后于翼陵。高阳郡春收米 特命减除。夏旱疏决。 王曰情罪俱重者。不可轻议。而罪重情轻者。必用旷荡之典。然后可以解幽冤而回天怒矣。虽然不问轻重。混同放释。则侥倖之徒。不无希望之心。必须参酌情犯。量宜善处。行 永昭殿酌献礼。五月二日。册闵氏为 王妃。骊阳府院君维重女也。时久旱。 王祷雨于社坛。 命召大臣卿宰三司。询问弭灾之策。下教责躬。广求直言。敕励群工。弘文馆论 中宫之丧不可无练。令大臣儒贤博议。 王曰领府事宋时烈议中。废却不行殊非爱礼存羊之说。是也。夫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古今不易之制也。今若诿以无变除之节。不行练祭则情礼缺矣。虽已除服。不可全废三年之义。练禫节目。趁即磨鍊举行。练日遂 亲临魂殿。行酌献礼。 王曰近因国家多事。又值年凶。未得展谒 园陵今已五载。予心缺然。今欲展谒 敬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6L 页
陵。仍诣 新陵。以叙悲怀。道路桥梁。切勿大段修治。亦勿植炬。留都军兵。勿令徵发。圻辅以上番御营军宿卫。夜对讲毕。 王谓讲官曰。夜对。非但为夜气静寂。讲论有味。一堂杯酒之间。蔼然有家人父子之义。故曾在 孝庙朝。数赐夜对。侑酒以欢。尔等今各安意。随量饮酒。 幸太学。谒先圣。行酌献礼。还临春塘台。试取文武。 王曰近来学校之政废弛。须修明然后可以正士习而淑人心也。其令大司成取先正臣李珥所著学校模范。参以今日应行者。讲定举行。时禁中有留置佛经之事。右议政闵鼎重白 上曰。自上必不留意异教。而外人想或致疑。宜即出给。 王曰唯。予欲出给雅矣。筵臣白曰。君上处崇高之位。岂能尽知民事之艰难乎。兵曹判书李䎘家。有一古画屏。而绘画我国民间四时农功颇详悉。宜令弘文馆摹画以入。以备 睿览矣。 王曰予尝作豳风画屏以观矣。今闻此屏画我国农功。尤可观省。使之入内。观览后移摹可也。壬戌白虹贯日。 王谓辅臣曰。国家不幸。天灾荐叠。而今者虹变又如此。食息靡宁。罔知攸济。仍令诸臣各陈弭灾之策。时群臣多言白骨邻族儿弱徵布之弊。请行户布。议久未决。令大臣备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7H 页
堂三司会议。 王曰即今身役之偏重。最为痼弊。均役救弊。固莫如户布之法。而节目未定。听闻先骇。民情骚扰。朝议纷纭。虽有良法美政。势不可断然行之。今姑停止。以为镇浮议定民心之地。徐观年事。从容更议。大臣陈白今岁凶荒。圻湖尤甚。圻甸已减大同矣。今若许减湖西。则该厅需用匮乏。此不可不虑。 王曰若虑经费而全不蠲减。则殊非恤民之意。尤甚之次邑。同减一斗。平壤民家失火。延烧三百四十馀家。特 赐米五百馀石分赈之。减其身役。久旱得雨。御题以喜雨诗。 命承旨玉堂制进。 亲临春塘台观武才。遣御史于南汉试才。群臣以变通军制。前后陈达。 王以为即今形势。有难猝然大变。乃以别队精抄。合设而为禁卫营。盖用兵曹判书金锡胄议也。命修正文庙祀典。于是将从享中寿长侯公伯寮,兰陵伯荀况,岐阳伯贾逵,扶风伯马融,司空王肃,司徒杜预,任城伯何休,偃师伯王弼,临川伯吴澄黜享。文登侯申枨,淄川侯申党。以叠享去党。建宁伯胡安国,华阳伯张栻,蒲城伯真德秀,崇安伯蔡沉。以失序改定位置。以宋朝将乐伯杨时,文质公罗从彦,文靖公李侗,文肃公黄干。本朝文成公李珥,文简公成浑新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7L 页
从享于圣庑。李珥,成浑从祀之请。自 仁庙朝乙亥始。而 先朝戊申年间。馆学儒生复有宋朝三贤并配之议。以至今日。章甫累吁。 王命礼官并升配。又因金锡胄议议于大臣儒臣。一依明制。删黜釐改。备局引见时。右议政金锡胄曰。昔在庚寅年间。 朝廷募人送咨于登州军门。其后 明朝亦送人来泊宣川。乃与交易。而船人徐姓者终始往来通信。清人查问时其人被酷刑。终无一言而死。 国家幸得无事。不可无褒赏之典。 王曰贱人无识。而乃能为国捐生。其忠可嘉。子孙可用者录用。如有属役者免役。 仁祖朝南汉扈从军兵年七十以上加资者给料。彗星见。几两月乃灭。先是 王曰古人云不以天下俭其亲。近因连岁凶荒。丰呈盛礼。尚未举行。予心缺然。当复如何。非不知今年穑事亦未登熟。而及此国家粗安之日。上奉 两慈殿。趁岁首上寿献祝。此岂丰亨豫大而然哉。职由于人子爱日之至情也。丰呈节目。斯速磨鍊。至是 教曰进宴节目。因 慈教务从简约。而即今上天示警。灾异如此。其停止。 临筵教曰。今年风灾。振古所无。考见日记。乙亥辛卯之风灾。实既往之明验。其应之必如前日。虽未可知。目今可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8H 页
忧之端。不一而足。脱有缓急。粮饷最急。江都,南汉。储蓄枵然。甚可虑也。闻户曹所储之木。厥数颇优。以此转贸作米。或别㨾措置之意。言于大臣。又京圻大同米三南月课米。合万石。 命输送江都。训局炮保木工曹匠布。亦令作米输送。江原道进上人蔘。 特命减半。金焕上变。玺煐等伏法。方其设鞫之日。金重夏及全翊戴。以柳命坚,秀胤等事。密言于御营大将金益勋。益勋 启达。逮鞫问事多虚妄。重夏,翊戴减死流三千里。因知事李端夏陈白。减除各 陵忌祭所用䌽花。分遣御史于三南及北路。兼察赈政。以冬雷下教责躬曰。政令施措。渐不克终欤。言路不辟谠言不闻欤。实惠未究下民困穷欤。奢侈成风糜费孔多欤。用舍不公私意横流欤。纪纲颓弛百隶怠职欤。狱讼多滞冤郁莫伸欤。广求直言。无或有隐。大小臣僚。精白一心。恪勤乃职。割断一己之私。少答天谴。又令大臣六卿三司长官。荐进人才。特下内司胡椒,丹木,白矾,虎皮等物。以补赈资。内局减青大竹。内农圃减加出马。停训局军器寺月课及内弓房造弓之役。减酒房米。颁赐耳掩,貂皮。亦令减半。 教曰予尝读韩文中何蕃传。又见宋之陈东,欧阳澈事迹。千载之下。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8L 页
不觉使人起敬。凡国家之所以廪养士子者。岂徒使之作文干禄而已哉。予意以为此三人。别立小祠于成均馆之旁。使诸生有所观感。令礼官问于大臣儒臣举行。癸亥展谒 太庙。 王以为自前 宗庙永宁殿展谒时。行拜于阶下而退。情甚缺然。于是拜礼毕。仍诣殿内奉审。备局引见时。大臣以新年勉戒之意陈达。 王曰戒诲切至。可不体念。但君臣之间。贵在情志之相孚。近来外则狱讼不平。内则论议相激。书曰同寅协恭。和衷哉。今日入侍诸臣。克去私意。共思寅协之道。予亦有望矣。夏久旱。 教曰旱魃之惨。愈往愈酷。数日之内。若不得沾润之泽。则将未免赤地千里。而民无孑遗。兴言及此。宁欲自焚。以答天谴。予当以身代牺。亲祷于 太庙。引咎责躬之意。别为措辞。添入于祭文中。又 教曰陪祭执事官以下。须体予意。沐浴其身。洗濯其衣。虔恭斋宿。无或饮酒吸烟。又曰阙内外各处污秽之物。各别修扫。遂祷雨于大庙。又晓谕民庶曰。予以否德。所为多不善。以致天降之灾。水旱风霜。害尔禾谷。使我无辜之民。阽于沟壑。念之至此。予心如割。诚无颜面以临于尔等之上也。惟望尔等忍饥寒保妻子。毋或流离。予方削衣减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9H 页
食。以为救活尔等之计。勿以予言为不信也。呜呼。尔等非予之赤子乎。父母虽或贫不能养其子。宁有其子弃父母而去者乎。且或有迫于饥馁而盗者。亦岂本心哉。实由于予不能制尔等之产。既无恒心。又无素教。使至于此。此予所以日夜腐心流涕者也。自乃祖乃父。蒙我 祖宗之厚泽。保其田里。安生乐业者三百年于玆矣。今虽困急。其何忍舍予而流散乎。亦安可萌不善之心。以自陷于危险之地哉。且念卿大夫忠义之心。自与凡民不同。尔各劝谕邻里。毋或流散。毋或窃盗。自给之馀。如有相资之势。与之相分。毋为独生之计。西铭有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仁人之心。其于物。尚有相爱之心。况于同胞者乎。予不能自保其民。而发此哀痛之辞。尚宜哀予而动念也。又 宣谕于诸道监司守令曰。咨尔方伯。毋或安坐。巡历列邑。与其守宰。面议荒政。见吏民。晓谕朝家勤恤之意。使不至于愁恨而流散。予见朱子为浙东救荒使也。其门人所记云公钩访民隐。昼夜不倦。至废寝食。穷山深谷。靡所不到。每出必乘轻车。屏徒御。一身所需。自赍而行。部内不知其所在。官吏夙夜戒饬。常若使者压境。以此所活万万。其后入见。孝宗迎慰曰。浙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79L 页
东勤劳。朕所知之。此岂非今日之所当法者乎。至若兵水使守令佥万户察访。亦各有所属兵民。各以民饥己饥。民死己死为心。则岂无相救之道耶。十一月王经痘患。 教曰今玆所患。不日差瘳。实赖天地 祖宗之默佑也。不可无非常慰悦之举。况此冻节。罪囚之久滞牢狱。不可不念。京外死囚以下并皆放释。其后 王曰夫赦者。小人之幸。古人以慎无赦。陈戒其君。世降俗末。人心薄恶之日。尤不可轻施无前旷荡之典。以启奸人侥倖之心。而顷于大病才瘳之日。徒知慰悦之为急。罔念后弊之无穷。率尔混放。追悔莫及。今虽不可还囚推覈。而若或因一时特教。以为日后援例应行之资。则其弊有不可胜言。切勿援例事。永为定式。 教曰予惟亡国丧身之祸。固非一道。而求之古今。罔不由于沉湎于酒。颠覆厥德。是以惟我 祖宗深忧远虑。丁宁晓谕。而近日大小臣僚。惟事崇饮。上而置国事于度外。下而贻父兄之忧戚。宁不寒心。矧今天怒民怨之日。君臣上下。早夜孜孜。犹惧不济。其敢纵酒废事乎。咨尔臣工。克体此意。戒尔崇饮。恪勤乃职。弘济时艰。十二月五日。 王大妃升遐。谥曰明圣。甲子四月。祔葬 明圣王后于崇陵。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0H 页
命减杨州大同米二斗。痘患时巫女入阙祈祷。因户曹参判朴世采疏论。令攸司案治施刑不服。 王曰孟子曰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巫女入宫中祷祝。诚极不敬。虽毙桁杨。小无所惜。而蠢愚无知之物。若自以为祈人疾病而死云尔。则亦涉不好。减死绝岛定配。四月三日。 王大妃发靷。 王祗送于敦化门外。 返虞时祗迎于兴仁门外。 教曰今岁乃 慈懿王大妃周甲也。曾欲别设丰呈。以表庆贺矣。顾予罹此荼毒。莫伸爱日之情。喜惧并至。予怀曷极。以闾阎家言。若逢如此之庆。虽在哀疚中。必有别㨾慰悦之举。今于 慈懿殿诞日。自内将有设供之事。宫中侍御人。亦皆有颁赐之典。进上物件。比常年加进。颁赦亦即举行。因奉朝贺宋时烈议不行陈贺。左参赞李端夏投进 宣庙朝宝鉴五册。优 批嘉尚。仍赐厩马。以旱灾 命招大臣二品以上三司。访问弭灾之策。 教曰。比来士习日益浮薄。厥咎专在于父兄。家无严父兄。朝无贤师儒。无以养其才。他日立身。将焉用哉。自今以后。大司成必以有文学凝重寡默者择差。丕变士习。乙丑特下内司米绵布。以补赈资。 命抄清白吏。又 命抡择荫官中可合阃任者。武臣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0L 页
堂上。依 孝庙朝故事。开讲时使之轮回入侍。 王谓群臣曰。狱者天下之大命。书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论语亦曰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奏谳之际。可不详慎。予观汉宣帝勿治子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之诏。此诚前代之美意也。且考法律。亦有谋叛反逆外。子孙妻妾奴婢告父母家长者处绞之文。而近观外方刑狱文案。事不至重大。而或使子孙證其父母祖父母。妻妾證其家长。殊甚无谓。不可不申饬。但父子俱犯。妻妾同恶者。不可不一体推治。且外方滞狱。至累经年岁者。若其疑狱难决者。监司即为启闻。以请裁处。如其不然则须速处决事。申饬各道。教曰天元玉历书于天地日月风云星辰之灾祥。无不备载。虽与观象玩占有异。有年代远近之异。不可不一体备置于云台。今下一件。或贸来或缮写藏置。因亢旱放出宫女二十五人。时自夏徂秋。旱乾弥酷。连次祈雨。 王曰日昨祭文中罪己责躬之语。极其草略。欲为还给改制。虑或受香之差晚。循例启下。心甚不安。今观三角祭文。略及责躬之语。而全无恳迫哀吁之意。改制以入。 下教责躬。疏决罪囚。 亲祷于社坛。 王曰释衰权着代牺祈祷。实出于不得已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1H 页
之举。而诚意浅薄。天心莫回。亢阳愈甚。田野濯濯。夙夜遑遑。若恫在己。不可以才行亲祷。有所等待。遣大臣重臣。祈祷于南郊及诸山川。祭文令主文之臣制进。而罪己责躬之意。各别添入。又曰今玆之旱。振古所无。若过数日不雨。则谷之馀存者。将尽弃之。予用焦忧。罔知攸济。求言之教。已过三旬。而尚今寂然。进言不用则君上之过。而求之不言者。责在群下。然此莫非予狭于翕受之量而然也。玉堂居论思之地。既无匡救之言。两司亦无一言。岂予不足与有为而然欤。予心惭叹。悯忠坛及战亡。庚辛饿死人等处。遣官赐祭。闭门迁市等事。亦即举行。台臣陈白外间传言。禁中新得数个怪石。斲石擎之云。当此艰虞之日。留心细玩。甚非所望于 圣明也。 王曰此言不无过实。而古语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不体念焉。 教曰今观隶院单子。有接讼三年不决者。怠慢之习。不可不惩。堂郎推考。诸司官员之卯仕酉罢。载在法典。启下公事之三日覆启。亦有受教。而百隶怠职。不察缓急。率多迟滞。并申饬。八月展谒 崇陵。颜色之戚。哭泣之哀。群臣观者。莫不感叹。十二月 亲行 明圣王后大祥祭。丙寅二月 亲行禫祭。三月 幸太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1L 页
学行酌献礼。将试士。举子蹂躏而死者六七人。 王惊悼退试于春塘台。筵臣陈白 宫禁之不严。 王曰常加申饬。而内言之出外。近来益甚。诚可寒心。别立科条。如有无端出入。传播内言者。与筵说宣泄之罪同科。四月进丰呈于 慈懿大妃殿。 王曰谨行上寿之礼。子孙咸萃。终夜侍宴。称觞庆寿。和气融融。此实稀觏之举。曷堪欢忭。至尊周甲。庆莫大焉。奉上徽号。有不可已。乃于五月上 尊号曰康仁。 王闻戊午深河战亡人李爱卿子年今八十三。孝行卓异。特命旌闾。八月白虹贯日。 教曰非常之灾。叠见层出。忧惧兢惕。弥日不弛。虽在常年。节用而后可以爱民。况此凶年。尤宜节损。湖南朔膳。限明秋除减。三名日进上。亦为停除。馀丁收布停罢。帖价米荡涤。依辛亥例裁减御供。送盐五百石于济州。以补赈资。丁卯因大臣之请。圣庙从享诸贤子孙并皆录用。俾世袭冠冕。以为定式。从师儒之言。连山,蓝浦两邑税米。经乱后归地部者。复送之养贤库。设别科于西路。 亲临法殿。行诸宗殿讲。展谒 康陵。还次射坛观军容。赐五大将厩马。施赏军兵。万寿殿灾。行 宗庙永宁殿慰安祭。 教曰万寿殿回禄之灾。实前史罕有之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2H 页
变。静思厥咎。亶由于予才浅德薄。政令施措。大不协于天心。致此非常之灾。未央之灾。书于汉史。古语曰奢侈之害。甚于天灾。兴言及此。一倍危懔。宜自政府广求直言。以匡不逮。大小臣僚。寅协恪勤。少答天谴。展谒 长陵。初术士言 长陵宅兆不利。 王以为山陵迁动。事极重大。必欲奉审定之。至是 教曰五十年 陵寝。不可以些少疵欠。只信风水之说。轻易迁动矣。其后议遂寝。特减高阳,坡州今年税太。 王曰自古嗣王纪元。必以即位之明年为始。历观古史皆然。而今此殿试策题中。以十四年于兹为言。故改点以下矣。夜对馈讲官酒曰。此酒唯量饮不辞。而酒之为害。予备知之矣。有父母者贻父母忧。且不利于其身。有害于职务。不可不痛戒也。遂下一绝。以示戒敕之意。 命诸臣和进。 亲行大政。 王曰国家治乱。系于得人之贤否。进退之权。在于铨曹。治平无事之时。循常注拟。犹当勉励。况今国事多艰。而君臣一堂。情意流通之日乎。必思所以祛私意恢公道。褒节义崇德行。举廉吏疏滞郁。以为耸动振作之方。考阅官案。随窠拟入。随拟点下。则一政官足矣。何必亲政为哉。政罢宣酝。除减京圻,公洪,江襄,黄海,咸镜五道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2L 页
税太之半。诸道春收米。分灾实蠲减有差。戊辰正月上日。 王出御仁政殿。受群臣朝贺后。又御仁政门。行朝参。 命改定三司。禁乱徵赎之制。西路城池颓废处。随毁随补。禁漏军于阙门闭后踰墙入来。兵曹请依法断以一罪。 王曰迷劣军士。不必深治。从重决棍。政院以法争之。 王曰法虽如此。情有可恕。不从。 王将展谒 宁陵。右议政李䎘上劄。以荒年扰民。且多疠疫请退行。 王曰昔东汉明帝当谒园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日欢。悲不能寐。案历涓吉。即率群臣上陵。予尝梦谒于 孝庙。孝庙握手欢喜。 玉音丁宁。觉来涕泗交颐。追慕倍切。实难自抑。求之神道。不远人情。至情所在。天必矜恕。则彼至愚而神之民。岂不知此行之出于万不获已也。遂幸 宁陵。次广州山城行宫。 王曰 仁祖丙子 驻跸之地。今适来见。不胜感怆。蠲减杨,广,骊,利四邑春大同米。吕州境内年七十以上者。题给食物。致祭于温王庙,永昌大君,明善,明惠,明安,淑静四公主。骊阳,光城两国舅。完丰府院君李曙墓。又 命赐祭于双树险川战亡将士及辛亥饿死人埋处。 王过双树岭。停驾问曰。此是战场乎。闵栐,许完等。千里勤王。战殁于此。今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3H 页
过此地。尤用惨恻。两人子孙录用。 御西将台。怆然久之。 命收用战亡人申诚立。有功人徐欣男子孙。围城时官属生存者。食物题给。未加资者。特 命加资。 太祖大王晬容。奉自全州到江上。 王出迎于津头。 奉安于资政殿。行酌献礼。摹写新本成。 奉安于永禧殿。量减所经各邑春大同。民田之割入于治路。各邑之支供于厨传者。以耗谷偿之。 慈懿大妃證候危笃。遣大臣重臣祈祷于 庙社及诸山川。干系逆狱纲常外。死囚并命放释。八月二十六日。 慈懿大妃升遐。谥曰庄烈。徽号曰贞肃温惠。殿号曰孝思。陵号曰徽陵。有术士投疏请求双乳并结之穴。或占一冈上下之地。移奉 长陵。以为 两陵同局之计。 王曰亲审断定。今不可轻议。后以台 启罪其人。祥原人上疏备陈宫家折受之弊。即 命罢之。昭仪张氏母乘屋轿出入阙中。台官焚其轿。推治其奴。 王以其出入有 命。不为论 启而擅刑。 命内司罪禁吏所由。诸臣多争之。 王曰当初刑讯。盖出于一时过举。而今闻二人皆至殒命。到今追悔。实为矜恻。恤典举行。后又 答宪臣之疏曰。七情之中。易发而难制者。唯怒为甚。予之病痛。每在这里。向日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3L 页
之事。亦不忍一时之忿。致此无前过举。玆实涵养之功有所未尽而然也。反躬惭悔。窃自以为吕伯恭一匹夫也。而忽觉于圣训。乃能变化气质。彼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矣。必须加意于本原之地。克致存养之功。然后庶可以祛粗暴之病。而无频复之悔。以此自警于心。宁有外示悔端。而内怀愠怒。以示人不广哉。十二月十五日。 慈懿大妃发靷。十六日返虞。 王哭送迎于东郊。己巳正月。 命定元子位号。 元子昭仪张氏出也。封张氏为禧嫔。 王以为科举。士子出身初程。而近来科后每有人言。 命招试官于政院。饬之以公正取人。 教曰今者春风解冻。土脉初动。劝农赈贷之意。下谕于诸道监司。五月仁显王后退处私第。 命升禧嫔张氏为王妃。因旱疏决。庚午瑞兴县疠疫炽盛。 王亲制祭文。遣礼官致祭于本县社坛及境内名山。六月以冕服出 御仁政殿。册封 王世子。十月 庄烈王后祔庙。荡减三南及京圻各衙门戊辰以上致败拯米六千馀石。夜对讲讫。 命宣酝。手书四韵诗。以示诸臣曰。天地茫无垠。渺然有一身。秉彝本自善。物诱乃亡真。操舍毫釐判。圣狂俄顷臻。闲邪莫若敬。克己日维新。仍使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4H 页
诸臣和进。辛未右议政金德远以前所闻于宦寺者。陈达内司事。而语关 先朝。 王曰古人云当用宦官宫妾不知名者。内外朝自古隔绝。固不当相与酬酢而评论 先朝。以此说又为陈达。极为无据。金德远罢职。仍 命内侍府刊去其宦官名。并削其子婿之籍。以 御题策泮儒一榜。并 赐及第。展谒 贞陵。历入武安王庙。举手揖。仍 命卜日致祭。东南庙毁伤处。趁即修补。又 教曰今玆历入。实出于旷世相感之意。而亦所以激劝武士也。咨尔诸将。须体此意。益励忠义。捍卫王室。 驻跸射坛观兵后。又 幸慕华馆观武才。庆尚监司李聃命以麦穗有二三歧或四五歧。为嘉瑞封进。 命还送。荡减三南被灾邑户曹税太一万二百馀石。米九千五百六十馀石。惠厅米三万四千五百六十馀石。三南移转赒赈谷十万馀石。 亲制千字文序。使 世子以此进讲。时发各营门军卒。筑墩江都。遣中使 宣谕曰。尔等身操版锸。劳苦实多。予心矜念。奚但宋帝之轸念西征将士而已。玆谕予意。仍加锡赉。又赐 御酒六十瓶曰。纵不能遍及。盖亦投醪饮河之义也。又 命守臣军卒如有不遵将令。作挐村闾者。绳以军法。 幸太学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4L 页
谒先圣仍试士。 诲谕诸生曰。设庠序学校。以养四方之士者。盖欲其讲劘正学。择善修身。本乎人伦。明乎物理也。岂徒作文干禄而已哉。昔颛孙学干禄。子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诚能学之博择之精守之约。则禄不干而自至矣。窃观比来士习不古。经明行修。晓达治体者少。而尚文词趍禄利者滔滔皆是。此岂 祖宗兴学作人之本意哉。在昔安定胡公为苏湖教授。孜孜雅敕。其弟子之辞气。异于常人。矧今济济多士。密迩尺五。上下情志。蔼然流通。诱掖激励。宁不在玆。敬听予训。服膺勿失。壬申 教饬群工。访民隐劝农桑勉学业。又 教曰昔西旅贡獒。君奭作书告戒武王。今者筵臣以却异物昭俭德。缕缕陈达。予嘉其诚而可其奏矣。今下银鼠皮御裘。令尚方焚之。谓筵臣曰赵宋仁厚立国。而犹不贷赃吏。我国赃法不严。故人不畏法。民受其害。岂不寒心。司马氏先门地后才艺。实非择人之道。而今世亦然。专以门阀取人。是以有遗才之叹也。又谓讲官曰。孔孟程朱皆讳名。而独于曾子不讳可乎。并讳之。夏旱。 幸南郊祷雨。 王曰昔在 太宗朝。命画前代可法之事于壁上。 成宗命采历代可法可戒者。图画屏障。令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5H 页
词臣制诗以进。盖欲其朝夕观览。以备劝惩。岂非子孙之所可法乎。予欲于前代善可为法者。取帝尧之任贤图治。帝舜之作歌敕命。夏禹之揭器求言。商汤之桑林祷雨。中宗之德灭祥桑。周文之泽及枯骨。武王之丹书受戒。宣王之感谏勤政。摹作八幅屏。又于恶可为戒者。取太康之游畋失德。汉成之市里微行。哀帝之嬖佞戮贤。灵帝之西邸鬻爵。晋武之羊车游宴。唐玄之敛财侈奢。懿宗之怒流谏臣。宋徽之任用奸贼。亦作八幅屏。置之左右。以资省察。令主文之臣。各制律诗。弁于首以进。又曰在昔夏禹之世。黎民皞皞。而犹以不若唐虞。痛自刻责。至于下车泣辜。予于此。未尝不三复钦叹。今也世降俗末。民习乖败。爱亲忠君。慢不知为何事。悖伦乱常。日加月增。不图湖西又有杀子之变。噫。父子慈爱。天赋之常性。渠虽蚩蚩。亦必不至于汩丧。而为此至不忍之事。此岂无所致而然哉。藐予小子。曾不知以德礼导之。但欲以法制刑罚。苟冀其远罪。使民不自爱而轻犯法。骎骎然日趋于纲常斁败。国随危亡。寡昧之自责痛心。奚但大禹之泣辜哉。然念 祖宗之深仁厚泽。浃人肌肤。凡我黎氓。孰不兴感。咨尔大小民庶。体予十行丝纶亶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5L 页
出至诚。感发善心。各自激励。毋负予教谕之意。又 教曰今年怀襄之惨。振古所无。诸道渰死者几至六百人之多。其惊惨孰甚于此。虽例下恤典之命。而不可无别㨾施惠。死者有身役未捧之类并荡减。又 教曰雪后寒威斗紧。念彼宫城外宿卫军卒。何以堪耐。入直之士。自内已馈酒食。内外何殊。其令内资馈以温酒。司宰赐以乾殽。癸酉幸 穆陵。仍诣 健元陵展谒。以手札晓谕父老。仍 命有司。圻邑春收米。待秋退捧。杨州丁卯条还上未收者。特为荡减。又命赈厅户给小米一斗。 命医司择送晓解药理者。救疗湖西疠疫人。展谒 厚陵。驻跸松都。遣官致祭于高丽太祖陵。郑梦周,徐敬德书院并 命致祭。竖碑于敬德宫穆清殿。 亲临满月台。设文武科。兼试武才。 命承旨晓谕父老。新旧还上未捧及以敕需出债于各衙门者荡减之。出惠厅米一千石。分给所经各邑。 王曰亲临故都。千载一时。玆下御制诗三首。依 世宗朝故事。令入侍右相为记。备载颠末。镂板揭诸南门楼。筑文殊山城。甲戌展谒 献陵。 命承旨招集父老。问民间疾苦。庚辛两年还上之未捧者。 特令荡减。出 御春塘台观武才。时奸壬擅弄。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6H 页
诱胁凶徒。大起诬狱。日夜锻鍊。鱼肉搢绅之祸。迫在呼吸。 王察其奸状。特下 备忘。主谋大臣黯及参鞫禁府堂上。并绝岛安置。遂夺训鍊大将李义徵兵符。以申汝哲代之。 教曰追惟己巳之事。不觉忸怩于中。莫察悃愊。误疑良佐。遂至恩礼衰而幽郁莫伸。予尝中夜平心徐究。恍然觉悟。大加悔恨。寤寐辗转。积有年所矣。今玆涣发纶音。重正壸位。寔出于复天理之公而赖 宗社之默佑也。遂于六月一日。复行中宫册礼。告 太庙受贺。大赦中外。又 教曰邦运回泰。中壶(一作壸)复位。民无二主。古今通义。其收张氏王后印绶。仍赐禧嫔旧爵。以为世子不废定省之礼。又曰予惟君臣犹父子。何语可隐耶。呜呼。曾母之贤。不免投杼。从古所难处。莫难于父子之间。所易动者。亦莫易于父子之间。当初建储之日。纬汉之疏猝起。又有有疾始册等说。予于前史。略已阅览。非不知伺间恐动之手段。每出于此等处。而予病恒在粗暴。向时处分之过中。职由于此。尝于燕閒之际。平心徐察。而自道曰今日建储。 宗社之大计也。今日臣子。世禄之旧臣也。如非悖理之人。孰敢有一毫他意哉。然则纬汉之凶计。无乃得售。而诸臣之本心。无乃未暴耶。以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6L 页
此常自悔恨。神明所知也。又窃观彼辈之所为。罔非循私蔑公。反道悖伦之事。决不可与共国事。今者天诱其衷。其欺诬君父。鱼肉搢绅之计。透露无馀。当此之时。若以颠倒为念。不思所以廓清。则是过而不改也。为今日惩前毖后之道。正宜割断私意。痛祛疑阻。开心见诚。开不讳之门。纳忠谠之论。自今维新。期致太平。国家之福也。咨尔群工。敬而听之。又 命己巳死谏者吴斗寅,朴泰辅等。赠官旌闾。后 命立祠江上。诛窜其时煽祸干名义者有差。其后又 教曰自今著为邦制。勿以嫔御登后妃。幸 永昭殿行酌献礼。复享文成公李珥,文简公成浑于文庙。京畿儒生疏请复享两贤臣。事下礼曹。请 询问大臣。 王曰两贤臣道学。予非不知。初为丑正之徒所欺蔽。至于黜享。予尝悔恨。即命举行。因左议政朴世采建议。依大诰作 教文。以破朋党之意。晓谕中外。 幸太学谒先圣。仍试士。掌令金灏疏请亟毁东垣之阁。此即行幸泮宫时。自内登临观瞻之所也。 优批嘉尚。仍赐皋比以褒之。乙亥展拜于德兴大院君庙。 王曰展拜私庙。感怆曷已。奉祀人加一资。其长子除职。 教曰予尝读宋史至岳武穆事。不觉旷世相感。其令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7H 页
合享于永柔县诸葛武侯庙。以树百代风声。夏旱。 亲诣南郊祷雨。 下教责躬。减御供省浮费。使八道道臣着力赒赈。晓谕民间。又下内司米布,鹿皮,丹木,白矾及银子一千两于赈厅。咸兴有所谓 本宫。即太祖潜邸。而奉安 翼祖以下四大王位版。永兴亦然。盖仿汉原庙之制也。 神德王后追祔已久。而于二宫皆未遑焉。 王因筵臣陈白。并 命举行。 亲制祭文以送。以 本宫本殿参奉差定祭官。罢别监次知祭祀之例。丙子 下教于八道监司曰。今年即丙子也。追惟往岁。念我民事。殆有甚焉。干戈抢攘之时。犹有避祸全躬之地。今则八路大侵。赤子阽于危亡。无处求生。监司守令。须体予意。另加赒赈。如有凭藉财利。立视民死者。予则孥戮。断不饶贷。至于治盗。则勿为专尚讥捕。必先劳来安集。且农者天下之本。申饬列邑。禁民逐末。服田力穑。俾得有秋。 幸社坛行祈谷祭。妖贼弘渤。与群不逞。潜谋埋置凶秽于 世子外家墓所。偷取兵曹判书申汝哲家奴号牌。坠之其傍。使墓奴拾来。而急嗾五章上章告之。 命设鞫究问。端绪微露。未及钩覈。领议政南九万,左议政柳尚运与参鞫诸臣。请对陈达。并放送。三司力争。更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7L 页
命设鞫。罪人斯得。诸贼伏法。展谒 昌陵。仍诣顺怀世子墓。历入 仁祖潜邸时别墅。 命置碑阁守直人。展谒 永禧殿。行酌献礼。 世子从之。展谒 太庙。创行古礼。 中宫,世子嫔随行。行 庙见礼。江都守臣疏陈明年正月二十二日即清人陷城之日也。命赐祭于忠烈祠。除地设坛于城外。并祭国殇及士民之死于兵者。丁丑 王谓吏判曰。生民休戚。系于守令。汉时治郡第一。辄增秩擢用。我国奖用循吏之道。不及于古。或有善赈超资之类。而亦不如古昔。卿须留意于择人。使有实效。 下教责躬。宣谕于道臣及监赈御史曰。须日夜讲究。便宜从事。苟涉变通者。即驰奏。西土北关。饥馑非常。或者别有罪关纲常而掩置。身抱至冤而莫伸欤。另加咨访。并与民瘼以闻。又 教曰当春而劝农田。著于礼记。务本而禁民逐末。载之汉史。乃今八路荐饥。万姓阽危。穷春赈贷。固不可已。而劝农最为急务。申饬列邑。以劝农勤否。施之殿最。夏旱。 幸社坛祈雨。 教曰天降丧乱。饥馑荐臻。赤子仳俪。道殣相望。伤心惨目。有不忍言。噫。今者父而杀子。伦常斁矣。人而食人。人理灭矣。赤子化为龙蛇。处处啸聚。是岂本性之恶耶。予不能尽怀保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8H 页
之道。致有此境界。夙夜忧叹。无乐南面。今也大地焦赤。万姓啜泣。代牺桑林。诚切自焚。而诚未格天。视天梦梦。今日国事。可谓遑遑矣。昔当壬辰板荡之馀。饿殍日积。 宣祖至有先死不可得之教。今日小子之心。即 先祖当日之心也。自今日避正殿。益加寅畏。其自政府广求直言。呜呼。今日朝论涣散极矣。各立门户。倾轧成习。闻人微过。如得奇货。枝节层生。反覆沉痼。和靖无期。心腹先溃。其国不乱者。未之有也。君臣一堂。戒诲谆谆。而一向泄泄。甘为亡国之大夫。是何道理耶。易之坎曰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遭如此险难之辰。其心不诚。尚何望出险而致亨乎。咨尔臣僚。明听予训。精白乃心。毋曰旱灾是适然。毋曰党论不可破。式克钦承。少答天谴。自社坛 还宫时。驻辇金吾前路。疏决罪囚。罪囚进伏 驾前。 王见其蹒跚颠仆之状。恻然曰天之生民。厥初何殊。而今皆为鬼形。惨矣。夏禹之泣辜。诚信然矣。又曰昔我 宣祖。值癸甲两年之凶荒。出 御供米以赈饥民。今亦参酌除出 御供米。以补栗岛馈饥之资。 亲制文赐祭于关西饥死人。以虹变 下教责躬。命复林庆业官 赐祭。戊寅 亲书文会书院扁额以下。 下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8L 页
教责躬。宣谕诸道。使之赈贷劝农。又 教曰国家不幸。东西标榜。迩来百年。辗转沉痼。可胜叹哉。我国褊小。门阀是尚。用人之路已狭。而一进一退。半国之人。又多滞郁。何以为国。推考其源。实予不能以大公至正。建极于上。有以致之。予责予躬。心焉惭忸。方今阳春载回。和气蔼然。与时俱新。宁不在今。惟尔诸臣。澡心易虑。毋如前日之为。用勉共济之图。又曰人主为民父母。民饥犹己之饥。矧今饿殍日积于市而莫之救。曷堪痛伤。其令赈厅特加济恤。更饬诸部。着实埋胔。以示予恻怛之意。遣监赈御史于湖西。 幸太学谒先圣。还次春塘台。试取文武。遣大臣致祭疠坛。 端宗追复题主时。 王将亲临。副提学赵相愚以疠疫炽盛。请寝亲幸。 王特罢其职。 答政院覆逆曰。予之所守。自信达理。而无识之言。出于论思警责之举。不是异事。又 答玉堂劄曰。古人有疠气大炽。死亡相继。独留不去者。父老至以疠气之不能相染异之。不能相染者。以其至诚也。况人主以千乘之尊。当国家莫大莫重之礼。慑于疠气。不敢出一步地。而乃曰追远之诚虽切。而无可奈何云。则是不如匹夫之所守也。相愚反效儿女子所为。不谅追远之至诚。达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9H 页
理君子从容观之。必不以予言为不是也。己卯 下教曰。邦运不幸。四年大杀。万死馀喘。又罹无前之虐疠。始自西陲。遍及八路。里无完户。百不一瘳。民靡孑遗。国将焉依。是用忧遑。食息靡宁。虔诚祈禳。神不我顾。灵应愈邈。罪实在予。赤子何辜。呜呼。銮辂迎春。和气蔼然。草木昆虫。咸囿雨露。而环东土亿万生灵。独阽于危亡。为民父母。当作何怀。内而京兆。外而按道之臣。另加敕谕。给药救疗。收尸埋瘗。分遣近臣。设坛赐祭。以示悯恻。少慰烦冤。大臣有以 文宗朝直提学元昊服 端宗丧。不就除命。忠义与六臣无异闻。特命旌闾。又白金时习节义。今之伯夷。即 命赠职赐祭。 亲临淑明公主第问疾。及丧哭临。 命金应河李舜臣子孙之立朝者。差送守令。不废其祀。 命复 显德王后父权专官爵。夏旱。 幸社坛祈雨。 下教责躬。敕励群工。减膳撤乐。庚辰出 御春塘台观武才。试取文武。冬以雷变。 命召大臣二品以上三司。各陈弭灾之道。诸道初不落种者。特减大同。两西无大同处。依大同例量减。 命建启圣庙于明伦堂之傍。辛巳书下夷齐庙扁额曰清圣。仍 教曰特以御笔赐额。聊寓千载起敬之意。夏旱。 幸社坛祈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89L 页
雨。 教曰昔汉明帝以楚狱多滥。夜起彷徨。亲临洛阳狱。多所决遣。即今金吾时囚甚多。幽郁之气。岂不上干天和乎。当此悯旱之时。宜有非常之举。遂 辇过金吾。 亲临录囚。 下教责躬求言。避正殿减常膳。八月十四日。 王妃升遐于昌庆宫之景春殿。谥曰仁显。陵号曰明陵。殿号曰敬宁。台臣请罪议药诸医。 王曰古人云死生有命。人之寿夭。莫不在天。况帝王之尊乎。今欲专咎于诸医。岂理也哉。昔唐之懿宗以公主之不起。多杀医人。 皇明马皇后临崩。以勿妄杀告戒。二者孰是孰非。予尝以此言于内殿。深服予言矣。不从。亲鞫巫蛊狱。诸贼伏法。逆宗杭谋害国母之形已具。 特命罄甸。又令敛葬。 教曰今予为 宗社为世子。为此不得已之举。予岂乐为哉。禧嫔张氏使之自尽。噫。世子之情事。予岂不念。诸臣之为春宫惓惓之诚。亦岂不知哉。思之又思。思之熟矣。事已至此。舍此处分。无他道理矣。玆以予意。谕诸左右。壬午 幸太学谒先圣。试取文武。十月三日。册金氏为 王妃。庆恩府院君柱臣女也。癸未 教曰。汉之文帝。当海内宁谧。每下诏令。辄轸元元。矧今八路民生。才经饿疠。尚未苏息。而身役侵困。方春发育。哀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0H 页
我无辜之民。独阽于危亡。为民父母。当复如何。农者天下之本。凶岁劝农。尤宜着力。攸司体予至意。毋或玩愒。仍念君之于民。犹父之于子。子有沉痼之疾。为其父者安有立视其死。而不为之急救乎。目今生民之弊。莫如良役。而一日二日。徒事迁就。不思济民于水火之中。予实慨然也。趁玆新春。须速变通。又 教曰安不忘危。有备无患。为国之急务。目今灾异叠见。而都城咫尺。虎豹恣行。虎者兵象也。其令将兵之臣亟讲阴雨之备。 幸慕华馆饯敕使。历临武安王庙。谓侍臣曰武安之精忠大节。平昔深慕。而送敕之后遗庙入望。今来瞻揖。旷怀尤切。遣官致祭于宣武祠。命设釐正厅。差出堂郎。使管良役变通。 教曰可急者急之。缓者缓之。缓急各有次第。事或太急则不无生弊。着念不懈。渐次以治。则自然就绪矣。荡涤己卯未收身布及各司奴婢一万一千馀口逃故贡布。 亲行大政。甲申 下教劝农赈贷。又敕釐正厅诸臣毋如前日之悠泛。 命减每岁二月阙内铺庭松叶。王曰当初欲筑北城。而论议携贰。讫今未定。恬嬉度日。诚甚泄泄。大计不可不速定。若为缮修都城则 宗社在此。人民在此。百姓各为其父母妻子。必尽力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0L 页
死守。且无藉寇之患。定计修筑可也。江都,南汉俱是保障之地。终不可弃也。南汉则连为缮修。江都则土城之筑。意有所在。而今年才筑。明年旋溃。功力难继。莫如坚筑内城之为愈也。谢恩使自燕还。以海贼张飞虎事闻。 王曰以古史观之。先建年号者。其势不长。此贼先建年号。知其不能久也。夏旱。格于 太庙祷雨。 世子行亚献礼。 下教责躬求言。敕励群工。减膳撤乐禁酒。 亲幸祷雨于先农坛。荡涤己卯未收身布一百八十七同。米二千五百馀石。钱一千五百馀贯。守宰犯赃之类。录送两铨。勿除外职。 亲制祭文。遣近臣祈雨于汉江及楮子岛。 亲临春塘台试取文武。乙酉春大雪。 教曰自古灾异之作。皆由于人事之失。而莫非上天仁爱之心也。遇灾而不知自省。则祸乱随之。可不惧哉。乃者正当季春之月。阳气发泄。勾萌尽达。而大雪弥日。天气寒凛。春之行冬令。其应不佳。夙夜忧惧。若涉春冰。反躬修省之不暇。而第念目今切急之忧。莫大于朝论之涣裂。前后敕励。出于至诚。而积痼之病。救药未易。予甚悯焉。上下雷同。非国家之福。则非以此望之于群工也。论事之际。各执公心。可否相济。而痛祛倾轧之习。则朝著和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1H 页
靖矣。咨尔臣僚。务尽寅协。少答天谴。 幸太学谒先圣。试取文武。诣 敬宁殿。行酌献礼。丙戌分遣监赈御史于北关岭东。特减岭东九郡大同布。 命汉城府埋瘗前后饿死人骸骨暴露者。八月 王出御法殿。 世子奉觞献寿。宗亲文武侍宴终日。前岁群臣以 王即位三十年。请上徽号进宴陈贺。 王谦挹不许。章甫疏请。至下言志之章曰。否德承丕基。于今廿九稔。岁连痒稼穑。民屡夺糊饪。国事维其棘。天灾日又甚。休提称庆说。但自夙宵懔。 世子三上章陈请犹不从。大臣累请不已。只许陈贺进宴而务从简约。外宴勿用女乐。永为定式。卜日未及行。因风灾 特命停止。至是行礼。 教曰今玆进宴。予岂乐为哉。春宫之三疏。公卿之恳请。终难牢拒故也。而事近豫大。只增愧慄。宴礼已过。宜有推恩之道。士族八十常汉九十以上加资。妇女赐米肉。耆老诸臣二品以上别赐衣资米肉。三品以下赐米肉。戊寅以前未捧还上并荡减。聚会都下常汉耆老八十以上数百人于宽敞处。令礼官具声乐馈酒肉。丁亥出 临春塘台观武才。仍庭试文臣。时麻疹大炽。死亡甚众。 教曰曾在戊巳。有全家俱殁者恤典举行之事。鳏寡孤独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1L 页
无依之类。今亦抄出施恤。 命建高丽忠臣郑梦周影堂 赐祭。 王曰曾予因一喜怒。妄杀奉宪之吏。忏悔靡及。渠虽微贱。人命至重。所奉者法也。而骈首殒命。尚今恻然。其妻孥优给米布。仍敕中外官吏。毋敢以喜怒滥刑杀人。 临讲谓筵臣曰。郑良霄窟室为长夜之饮。卒丧其身。酒之祸自古然矣。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虽饮而思此古训。知所为戒。则岂有酒之害哉。有官守者崇饮则抛弃职务。甚者父母禁止而不止。至于丧身。可不戒哉。戊子 王谓侍臣曰。革弊之论。非不好也。而以釐正厅观之。大抵变通极难。事之利害。必须的见然后方可变通。若日日改革。急急求治。则无益而弊又滋甚。自古不善变通。而不烦琐者。未之有也。又 教曰生民休戚。系于守令。不可不慎择也。昔唐宣宗以李行言之名帖于殿柱。予尝作一帖子。名曰代柱帖。别录褒贬守令。时时考阅。而第不无落漏者。其令铨曹纯褒守令抄择书入。以三南疠疫炽蔓。 命送药物救疗。夏旱。 亲祷于 太庙。减膳撤乐。 教曰惟予之病。尝自点检。曰喜怒不中也。言路不辟也。施措乖宜也。实惠未究也。宜自政府广求直言。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2H 页
驾幸南郊祈雨。 亲制文遣近侍致祭于双岭战亡处。 教曰关东人蔘之弊。言之已久。每欲变通而未果。昔宋仁宗夜思烧羊。忍饥不食。况民弊之大者乎。其令内局裁减。因白虹贯日之变。 下教责躬。敕励群工。申饬阴雨之备。己丑 幸太学谒先圣。试取文武。筵臣白曰黄一皓事。举世只知其为冤死。不知其为死节。顷年黄玧之丧。自 上以死节人之子丧。葬需题给为教。 圣鉴高出凡人所见万万矣。 王曰事系尊周。终被惨祸。特为赠职赠谥。 教曰箕子封于东方。敷陈八条之教。遗化不泯于数千载之下。曾遣近侍。致祭其祠。而岁月已久。又遣承旨致祭。另加守护。又曰平壤收复后。 宣庙问李如松前后胜败之异。答曰先来北方诸将。专用防胡战法。故取败。后来者能用戚将军御倭法。故得以全胜。 宣庙购得其书。使军门鍊习。而今观之。无活法矣。不可无商量变通者。其令将兵之臣讲究活法。庚寅 下教劝农赈饥。先是 王违豫累月。平复。群臣屡请称庆之举。王固让。久而后勉从。四月二十五日出 临崇政殿。世子进酌。宗亲文武列侍。以次献寿。 幸临春塘台观武才。试取文武。江原道量田毕 命。减岭西收米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2L 页
每结二斗。筵臣或以人才眇然为言。 王曰人才之为难。岂以末世而无才耶。自古创业之君。皆用胜国之人才。以至成功。何代无才。只坐于不知而不用耳。辛卯 下教劝农赈饥。 王令入侍诸臣各陈北汉筑城便否。诸议不一。 王曰谋之虽多。决之欲独。都城咫尺。有此天险之地。若不及今修筑。更待何时。前以水泉为虑。今闻水泉亦足。决为筑城。以冬雷 下教责躬。敕励群工。又 教曰方今痼弊。莫如良役。故特轸民隐。才令变通。而一面充补阙额。一面侵徵邻族。决非王政之所忍为。辛卯以上军兵奴婢之逃亡者徵布。并为荡减。壬辰 下教劝农。特减畿甸灾邑春收米每三斗。夏旱。 下教责躬曰。予之心切于爱民。而民不被其泽。克己之功。有所未尽。虚受之量。有所不弘。非不欲振纪纲。而颓靡之患弥甚。非不欲务实功。而虚伪之习尚多。皆予之失也。避正殿。益笃对越之诚。宜自政府广求直言。以补不逮。又曰居六卿之首者。果能用舍公而是非明。则官得其人。朝著和靖。方岳之臣。黜陟幽明。一出公心。节镇之帅。若常对垒。毋敢怠忽。则庶不负朝家委寄之重矣。又曰孝妇抱冤。三年枯旱。燕臣恸哭。五月飞霜。若有至冤未伸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3H 页
者。中外之官详察以闻。至于断狱听讼。勿以强弱为立落。一循曲直。则小民庶无冤矣。且近来士大夫风习不美。廉隅太胜。瘝旷日甚。在昔壬癸兵乱之后。灰烬满目。士大夫不敢告劳。咸萃辇毂。奔走率职。今之士大夫异于是。予实慨然也。癸巳 下教劝农赈饥。以即位四十年。告 庙陈贺。颁教颁赦。大臣及文武二品以上会宾厅。启略曰。 殿下嗣服以来。 圣德洪业。其宜揄扬大称者。诚不可偻指殚举。若 端宗复位。 圣孝益光。 坤位重正。日月贞明。追 神宗罔极之恩。体 孝庙至痛之教。筑坛享祀。大义阐于天下。风声动于一国。惟我 宣祖大王实有至德弘功。群臣仰请尊号。始让终受。夫岂不可而 圣祖苟然受之乎。臣等所望于 殿下者。亦惟于率 圣祖攸行。非敢为豫大之说。累 圣上执谦之德也。 王曰岁饥民困。夙夜忧惧。虽有 祖宗已行之例。非凉德所敢望。决难允从。于是大臣屡启恳请。又率百僚庭吁。 世子上疏。请从群臣之议。两王子率诸宗疏请。 王后乃勉从。群臣议上 尊号曰显义光伦睿圣英烈。 教曰因御药所用生牛黄。数日之内屠宰数百首之多。虽是畜物。心用恻然。屠宰限五日姑停。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3L 页
秋出 临春塘台试武才。正言洪启迪疏论 禁掖中有歌呼之声。有乖于放郑声之训矣。 王曰若非谏臣之言。此等怪骇之举。何以知之。聚会歌呼者。查出痛惩。丘史之出入阙庭者。一并严禁。仍 赐启迪豹皮以褒之。遣监赈御史于湖南。 教曰内帑银子一千两下送湖西。八百两下送圻营。以补赈资。江都米万石移送湖南。沿海谷万石移送济州。因冬雷 下教责躬求言。甲午 教曰赈政劝农。正当此时申饬。而疾病如此。不得亲自别谕。政院措辞下谕于诸道监司留守及监赈御史。时 圣候久在违豫中。药院进江鸭。 王曰礼记月令。无覆巢无取麛卵。古圣人取生育之意也。当此春和万物生育之时。不忍伤害。治病自有他道。何必取此。勿复进入。再招济州贡人于差备门外。详问赈政民瘼。闻其疠疫炽盛。下送药物救疗。升配宋朝周,张,两程,邵,朱六贤于圣殿颁教。九月十九日受群臣进宴。乙未 下教劝农赈饥。命大臣与禁府刑曹堂上会议宾厅。禀旨裁决滞囚。教曰珍岛一郡。十年凶荒。孑遗之民。无以支保。无乃海外残氓。或有抱冤莫伸。上干天和而然耶。其令道臣搜访以闻。丙申遣监赈御史于济州。 王曰量田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4H 页
已久。经界不正。孟子曰王政必自经界始。必待八路年丰。一时为之。则了无其期。斯速举行。 亲制文赐祭于济州饿死人。 教曰礼记月令掩骼埋胔。盖以所爱于生者。推及其死者也。况耽罗一域之民。前后饿死者至于累千。其不能收尸。暴骨于野者必多。念之不觉恻然。其令守臣埋瘗以闻。以旱灾 下教责躬。训敕群工。下银子二千两于圻营。以补赈资。 王曰启覆之不行。于今三年。或罪犯至重。法未施而径毙。或情有可恕。而一向淹滞。昨年为此之虑。必欲行之。而因予證情有加未果行。今年则决欲行之。遂于九月启覆。其令待季冬行刑。丁酉 下教于诸道监司。劝农修堰曰。病里一念。都在于民。言非腾口。亶出心腹。时 王累年违豫。眼眚脚痹等證最苦。将浴温。下谕于湖西守臣。访求民瘼。使之状闻于行在。三月行幸温泉。圻湖两道年八十以上。勿论士族常汉。并命加资。引见监司及差员守令。访问民隐。遣官致祭于宋时烈,李贵,金集,洪翼汉,尹集墓。立尹集祠。录用子孙。令赈厅堂上再聚流丐于浦边。分给乾粮。 回銮后 命道臣定差员继给失所流丐。特减湖西丙申条大同米每结二斗。以文元公金长生从祀文庙。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4L 页
教曰近来阙内有卖酒者。事极惊骇。令攸司考律科罪。 王临御四纪。躬亲万机。夙夜孜孜。不遑暇食。及过中身。疾疹连绵。越在乙酉。欲 传禅于 春宫。春宫上疏固让。宗亲大臣文武百官。下至坊民耆老。莫不奔走竞争。遂寝 成命。至是 教曰五载沉痼之馀。目疾添重。视物益昏。酬应渐难。国事可虞。依 国朝及唐时故事。其令世子听政。 世子陈章力辞。 答曰积年沉淹。眼患又剧。事务迟滞。病里忧深。命尔代劳。玆乃 国朝故事。尔何让焉。呜呼。付托至重。尔责至大。夙夜寅畏。罔敢或怠。敬怠之分。兴丧斯别。可不惧哉。可不慎哉。书曰念终始典于学。尔宜勉旃。 答再疏曰昨日批旨训戒之言。尔其式克钦承。毋庸更辞。且近日事。处分正而是非明。可以不惑于百世也。事关斯文。顾不重欤。故言之。予志汝遵。莫之或挠。先是奉朝贺宋时烈以 两朝礼遇之儒贤。 王待之以宾师。其门徒尹拯附丽贼鑴。久欲崖异于时烈。及时烈撰拯父宣举墓文。所揄扬不副其望。拯因此怀憾。恣意修郤。又作拟书于时烈。胪列罪状。于是儒林磔裂。朝论横溃。半一世靡然。以拯之背师为当然道理。 王亦未烛其事实。尝下父师轻重之 教。逮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5H 页
丙申墓文拟书得彻 乙览。始察其凭藉构捏之状。遂 教曰父师轻重之说。曾已下教矣。一自拟书墓文详览之后。予深究义理。是非大定。可以有辞于后世矣。为我子孙者。须遵此意。坚持勿挠可也。至是又于 批旨中教谕 春宫。反复丁宁之训。日星昭揭。以贻万世燕翼之谟。 丝纶一播。士林莫不耸贺。 王又手书华阳,兴岩两院额号以揭之。遣官 赐祭。教曰人主尊贤。出于至诚。则庶几正士趋而熄邪说。予意岂偶然哉。华阳即宋时烈俎豆所。兴岩即宋浚吉俎豆所也。戊戌遣监赈御史于平安道。 王曰以姜凤瑞击铮。有议大臣之教。而予于平日以姜狱事。心常恻然。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临昌君以昭显血孙。其子孙之蕃衍。可比于唐之汾阳。福善之理。果为昭昭矣。及阅李明汉文集。至姜硕期谥状。知其为贤宰相。且于庆德宫高处望见昭显庙。怆其神道之孤单。感此三件事。遂成三绝。昨年首相以复官事陈达。心有所趑趄。不能尽言。只许复官。盖硕期之被祸。只缘其女之故也。昔在乙未年间。筵臣李端相极言金弘郁之冤。 孝庙嘘唏叹息。以事系 先朝。不敢容议为 教。其后终复弘郁之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5L 页
官。 圣祖之微意可知。献议诸大臣知此意可也。又使二品以上三司会议。大臣诸臣莫不称冤。 王曰予志先定。公议大同。伸理之典。亟令举行。于是复昭显世子嫔位号。封其墓。姜硕期,金弘郁 赐祭赠职。录用子孙。 教曰予疾沉淹。亲临启覆。其势末由。年年滞狱。瘦死而已。启覆亦在刑人之中。不可无变通之道。大辟处断之际。有难自断。则世子自当面禀。自今以后。凡系刑人公事。一体入达于东宫。 亲制文赐祭于城隍及疠坛。己亥用 太祖朝故事。以 圣寿六十入耆老所。内局提调李颐命白曰 太祖大王享年踰七十。近古所无。六十入耆所。虽无可据。故相臣沈喜寿金堉所撰序文及 璿源谱略。并记其事。且本所西楼题名处。设纱笼奉安。必有所闻而然矣。今此李楫之书。请既据故事。而 王世子喜惧之情。不可不念。 王曰予本来多病。五十不能自期矣。既踰五十。则常念 太祖六十入耆所。予若年至而题名于 圣祖之下。则亦盛事也。今世子以此屡请。予念其喜惧之情。玆已许之矣。于是建灵寿阁于耆所。奉安御牒。四月 王出御景贤堂。宴耆老诸臣。 赐银杯。又 赐乐。耆老诸臣退宴于耆司。 教曰观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6H 页
武才。或间二三年或四五年为之。故例也。缘予积年沉痼。未得设行。今至十年。其令命官代行。以示慰悦之意。九月 王出御景贤堂。受群臣进宴。分遣均田使于三南。 亲哭临于延龄君丧次。庚子 世子再以 圣寿六十陈贺颁教。六月 圣候添重。遣大臣重臣祈祷于 宗社山川。初八日辰时。 王大弃群臣于庆德宫之隆福殿。春秋六十。是日京城旄倪舆儓。趍奔 阙下。如哭父母。至于深山穷谷。亦莫不奔走号泣。 中宫下教于院相曰。 大行大王平日盛德。朝绅非不知之。而犹有所未能悉者。酬应庶务。屡废寝食。敬事上天。遇灾恐惧。四时之候或不调。雨雪之节若失时。凡有害于农。则辄忧形于色。日之阴晴。风之从来。虽夜必使女侍察之。民忧国事。念念不忘。夙夜忧勤。终始如一日。多年积伤。致损 圣寿。至于丧葬诸具。轸念经费。曾有措置。凡百祭器。以此所下银子造成。而又此三千七百金。 大行大王所以预备赈资者也。今下地部。以补 国葬之费。袭敛衣襨。亦自内备用。如有不足。该曹只待书示者入之。务遵平日恤民省约之至意。袭敛之时。大臣礼官政院三司入侍礼也。 王英明特达。宽弘勤俭。诚孝之笃。出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6L 页
于天性。自在视膳之日。克尽怡愉之道。及至嗣服。以千乘之尊。躬曾闵之行。奉事 慈懿 明圣两东朝。承欢晨夕。和气蔼然。每岁 亲享 太庙。春秋必展拜 园陵。遍尽 诸陵。而或至再三焉。惟我 国家圣神继承。丰功盛烈。巍然焕然。观德之 庙。崇报之仪。庶几毕举。而 王惟犹未也。推广孝思。以为威化回军。尊周之义。不可不明。字数不齐。诸 庙之礼。不宜异同。于是加上 太祖 太宗谥号。 仁祖成中兴之业。 孝宗明春秋之义。尊为 世室。 端宗大王禅位之后数百年。国人莫不冤郁。 列圣有所未遑。 王断自渊衷。亟举缛仪。 宗礼有秩。神人胥悦。别立 中庙慎妃庙祭之。 王好学尚文。崇儒重道。清燕之间。手不释卷。经传史书。诸子百家。以及东方文集。无不涉猎。凡一经览。平生不忘。日三开筵。孜孜不怠。虽至暮年。频接讲官。临文析理。见解明透。尝论心经心之动静曰。出没无常。易发难制者。莫如心。故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之说。论易纳约之说曰。此则大臣当艰险之时。不得已而可用此道。若治平之世。由间道结于君则不可。论大有之九四曰刚柔得中然后。明而烛之。健而决之。如或徒柔而不严。徒严而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7H 页
不柔。则何以能保其有众乎。论六五曰太柔则人心易弛。故必用威如。而中庸所称发强刚毅。足以有执者。威如之谓也。又论历代事曰。汉成帝既令方进自杀。而又使厚葬。应天之道。岂如此乎。宋景有善言。荧惑徙一度。人君之言当如是也。又曰予见前史。实不知小人而用之者固有之。或知小人而用之者亦有之。盖由于私意之不袪也。又曰君臣父子。皆有可谏之道。扶苏见焚坑而何可不谏。幸而用其言。无此祸矣。岂扶苏之过也。或以为过者非矣。又曰盖苏文虽恶。太宗命将伐之犹可也。若不亲征。虽无功。亦未为大失也。玄宗杀三子纳子妇。此由于太宗之闺门不正也。 王临御四十有六年。夙夜兢业。一以敬天勤民为务。对越之诚。上格于天。如伤之仁。下孚于民。国无南北之警。封内乂安。民囿覆焘之泽。安生乐业。而王以汉唐富庶之治为陋。慨然有意于三代之盛。措诸事为者。莫不修齐中出来。关雎麟趾之化。既洽于家邦。而周官制度。粲然复明。礼乐文物。增光 列祖。而洪图大业。以启后嗣无彊之休。此正一邦臣庶百世不忘者也。神州陆沉。日月晦暝。而一脉义理。不昧于左海之域。若稽我 仁祖大王抱匪风下泉之痛。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7L 页
遗高皇白登之耻。越我 孝宗大王奋发大志。将大有为。至痛在心之 教。可泣鬼神。除凶刷耻之志。皎如日星。而天定靡期。 弓剑遽遗。志士之痛。至今如一日。而春秋大义之亘古今不可灭者。寖远而寝微。王大为是惧。奋然以一身担荷。乃于甲申重回之日。追伤 皇都沦覆之事。设坛 禁中。遥祭 毅宗皇帝。将事之时。怵惕惨怛。真若亲见天地之崩裂。 王以为壬辰再造之恩。万世不可忘。设坛于宫城北净处。命之曰大报。岁以大牢祀 神宗皇帝。 亲制志感诗并序。令诸臣和进。尝曰苟非 神宗皇帝动天下之兵以救之。则惟我邦家。其何以得有今日乎。 皇朝之速亡。未必不由于东征。而顾我国国小力弱。既不能复雠雪耻。 弘光南渡之后。亦漠然不知其存亡。每念至此。未尝不慨恨也。又曰 神宗皇帝赐宣祖大王蟒龙衣。至今藏置宫中。有时披见。不胜悽感。 大明之于我国。恩犹一家。而拘于强弱之势。今乃服事于彼。天下岂有如此可痛之事。又尝因论诸葛亮事。 王曰诸葛非不知恢复之难。而尽其心而已。 神宗皇帝生死肉骨之恩。宁忍忘之。而丙子至今六十年。人心懈怠。渐不如初。以是慨然矣。 命刊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8H 页
行 大明集礼。 亲制序文。汉人之流寓者。廪其身收用其子孙。又得 皇朝成化年间所赐印迹于槐院故纸中。 王曰嗣位之日。每用清国宝。心尚未安。今 皇朝赐本。篆画如昨。以此摹刻作金宝。藏置以用之。盖 王追 仁孝两祖之意。终身眷眷。有不忍顷刻忘诸。而又欲使后世子孙受此宝而嗣位。以毋忘 皇朝罔极之恩。其至诚恻怛之意。可质神明。而永有辞于后世矣。自汉文短丧以来。臣为君服衰之制。废而不行。厥后数千载间。非不有好礼之君。而因循谬制。终莫之变。 王下询群臣曰。五礼仪凶礼中乌帽黑带之制。因闵纯之议既已釐正。而团领衣布裹帽。未有变改。古制有所未尽。复古制可乎。大臣儒臣以朱子君臣服议对。 王曰玆事自有朱子定论。本无可疑。断然行之可也。大丧之日。群臣奉 遗教受衰如古礼。视事用布帽衣。一洗千古之谬。永为后世之法。此尤 王之高明果断。迥出三代者也。岂汉唐之间所称明君哲辟而可髣髴哉。宋儒程颐有言曰。夫子贤于尧舜者。语事功也。尧舜治天下。夫子又推其道。以垂万世。尧舜之道。非得夫子则亦何所据哉。呜呼。丧制。人之大伦。而三代之制。千载废坠。至今
屏山集卷之九 第 198L 页
日乃复行之。使后之王者。有所据而取法。由是论之。虽谓之贤于三代可也。群臣上 尊谥曰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庙号曰 肃宗。是年十月二十一日甲寅。葬于 明陵甲坐庚向之原。始 仁显王后之葬也。王命曲墙不偏筑。丁字阁亦当中。以仿 长陵虚右之制。盖预忧民力之再劳也。 王世子嗣位四年薨。是为 景宗大王。淑嫔崔氏诞一男。即我 嗣王殿下。 中宫殿下徐氏。达城府院君宗悌女也。䄙嫔朴氏生延龄君昍早卒。 景宗初娶青恩府院君沈浩女。后娶咸原府院君鱼有龟女。皆无嗣。于皇上帝。眷顾斯民。降监下土。茫茫九州。腥膻百年。而箕封一域。八条之教未衰。当五百有兴之期。笃生 圣人。锡之以聪明睿智之资。济之以刚毅果断之用。使 王成就从欲之治。则将见挽回世道。轶古昔先王之业。而不畀先王必得之寿。俾斯世不得跻大成之域者。抑天无奈于气数之屈伸而然耶。此正天下万世无穷之痛也。然其建皇极之正。明人伦之晦。大经大法。建天地而不悖。俟百世而不惑。而深仁厚泽。渗漉在人者。将千万岁而弥彰。呜呼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