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寿谷集卷之三
寿谷集卷之三 第 x 页
寿谷集卷之三
 疏劄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48H 页
辞扈卫大将疏(癸未四月)
伏以微臣。本以庸品庶僚。遽叨宠禄之重。猥当非常之典。一朝从凡庳。而致身卿列。自疏逖而托迹肺腑。则私怀陨越。于今靡定。居常懔惕。若临渊谷矣。今玆扈卫将任之 特授。又出千万梦想之未到。臣诚惊惶震悸。益无置身之所也。窃计 圣明必以近代居臣位者。间或兼是任。而乃有此误 恩。然是则有万万不然者。先辈类皆负望公辅。而特以邦制。局于仕途。则此等兼带。实惬公议。而顾臣资地自欲企及于先辈。则不啻如持方寸而仰岑楼矣。况其阘茸驽劣。自从庶官。最在人下。今虽骤居崇秩。半千卫士之总领。是何等重任。而晏然冒据。以重伤 国体也哉。伏愿 圣明俯察至悃。亟收成 命。以重 朝家事面。以安微臣私分。不胜万幸。臣无任闷迫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今玆将任之特授。意非偶然。卿其安心勿辞焉。
以未解由受禄。待罪疏。(癸未六月。)
伏以凡京外官移职之后。前任时解由未出。则不得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48L 页
受禄。自有常典。而臣于昨年自西邑升秩封爵之后。解由时未成出。而臣既历职不多。本又昏愦。茫然无所觉察。自昨年十月至今。每朔廪料。晏然冒受矣。余因行司直尹就商。以未解由受禄。至被台弹而后。始乃自悟。夫爵禄辞受。大关廉义。而臣忝居崇班。全昧事例。滥受禄廪。殆周一年。臣诚瞿然惭恧。无以自解也。玆敢不避烦猥。陈章首实。伏愿 圣慈亟命攸司。收臣禄俸。勘臣罪犯。以安微分。不胜幸甚。臣无任惶悚愧惧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国舅俸禄。事体自别。安心勿待罪。
因申右相(琓)疏。辞免疏。(癸未七月。)
伏以臣冥行犯科。陈章俟谴。而勿待罪之 批。实系误 恩。贱疾添苦。三告祈免。而加给由之 命。又出格外。臣诚感悚踧踖。不知攸处。顾臣冒犯之非细。病状之难强。已暴于前呈疏单。不敢覼缕叠床。而臣顷伏见大臣请仍御将劄本。则曰国舅亦以此引咎。则可见由外任升迁之人。不复以解由为拘。已成谬例。故铨曹亦不能致察。臣于是一倍惭恧。益无以自解也。臣之冒受禄廪。实是新进生疏未谙法例之致。而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49H 页
今以大臣之劄观之。则有若谬例始自臣身。而尹就商因循者然。抑未知就商自外内迁。在臣之后耶。然既谓之已成谬例。而不复为拘。则臣诚难免忘廉蔑法之罪矣。况官爵之比于禄廪。则尤有重轻之分。而臣之自外升迁以来。前后两铨之除拜相续。而不知辞避。晏然行公。自同无故之人。则其为贪荣丧耻。又奚翅冒受禄廪之比哉。今臣前后所失。非如微眚薄过。终难包羞因仍冒据。而素患暑病。比来有加。即今太庙展谒。只隔一日。而将无以抗颜强疾。趋参于侍从之列。臣之罪戾。至此尤大矣。且臣方在行查之中。则只当泯默蹙伏。恭俟 朝家处分。而唯是 法驾环卫。不可阙员。故不得不冒昧烦控。伏乞 圣明俯察臣情势病势。将臣总管提举及千万不可堪之将任。亟 赐镌改。以重 国体。以安私分。臣无任兢惶恳祝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卿勿过嫌。安心行公。
请于温阳沐浴之行。历省先垄疏。(甲申四月。)
伏以臣痼疾在身。砭焫无效。欲试汤泉。敢请由暇。伏承 圣批。既许往来。亦 命骑驲。继伏闻有令 御医。持药物随往之 命。臣诚惊惶感泣。不知措躬之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49L 页
所。顾此 异数。实系格外。有非微臣所可承当。伏愿圣明亟收 恩命。以安贱分。不胜万幸。抑臣又有区区私恳。辄忘僭猥。而冒死仰陈焉。臣祖父贞孝公臣南重坟墓。在于湖西全义县。而臣素多疾病。又途道稍远。拜扫之阔。且将十载。自臣骤居崇班。 赠典亦及臣祖。而拘于公格。不敢请暇。焚黄之礼。迄玆未遂。私怀恨缺。岂特霜露之感而已哉。自温阳距先垄。可朝发夕至。今臣归路。若费一两日。则可以驰往展省。录焚 命旨。荣贲泉壤。幽明无憾。而且故文孝公臣赵翼,忠翼公臣李时白。即臣亡母内外祖父也。其坟墓。一在大兴郡东。一在天安郡南。去温泉或不满一舍。或四五十里而近。今既戛过其地。则欲一历省。实亦人情之不容已者。而顾臣踪迹絷维。若失此会。则未死之前。将无以一登其茔域。玆敢冒昧仰吁于 宸严之下。伏乞 圣慈俯赐怜察。特宽臣四五日 恩暇。得以便道往来。俾遂至愿。臣无任惶恐祈祝俟命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今玆遣医之命。意非偶然。卿其安心勿辞。依疏辞。往来焉。
登对时袖劄(乙酉二月)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0H 页
宣庙朝名臣大司宪柳希春眉岩日记。有曰。戊辰(即 宣庙元年)四月十三日晴。食后仕进。(希春。方为司谏。)与白大谏仁杰,郑献纳彦智,权正言徵齐坐署经。数员完席。余议以为庆尚监司以牒诉公事之多。无病者生病。况一国公事。六曹诸各司启目。八道监司,兵水使启本。两司所启所劄。弘文馆劄子。士庶人上言。中外臣民上疏。司宪府推考。凡 上所阅览者。一日数十卷。或至百卷。精神气力。劳弊莫甚。不可不图所以减除。而怡养 圣躬。为今计。莫若令承旨看详公事。抄记其要。粘于末端。使 上一览瞭然。庶几精神稣快。不至劳困矣。僚议皆从。当白大臣。然后乃 启。
臣谨按。柳希春 宣庙朝名臣也。以学问博洽。最被知奖。其礼遇之隆。出于文成公李珥诸臣之上。而及其弃官归乡。李珥以副提学。在玉堂。与同僚。至于上劄请留。则即其人可知也。夫岂不义而希春言之。而如白仁杰诸名臣。皆以为是哉。臣且伏念牒诉浩繁。非独庆尚监营为然。外方各邑中。如罗州,全州,安东,晋州等地。方甚广。民人所志。日不下数千。此其为官者。虽有绝人之精力。必欲独自遍看。则一日之内。何能了当乎。例使各房衙前。分受其状一人。先撮其大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0L 页
指要语。告于其官曰。此人状辞。则大意如许云云。而因读其状。则为官者先已领略。故听其状。不费精神。而易于论题。题毕后。又一人更进。先告其大意如前。如是鳞次陈白。故虽累千张民状。当日毕题。夜则安寝矣。今 圣上酬应万机。则其道反不如一小吏。而实有君行臣职之嫌。凡八路状启。诸臣章奏。勿论多少。自首至尾。必 躬亲毕览。而其中文字葛藤。难撮其大意者。则又不免过用神思。反覆看阅。必欲其 批旨之无少遗漏。如此之际。其为劳弊精力。当复如何。柳希春当 宣庙春秋鼎盛。嗣服之初。犹以此眷眷为虑。则况今 圣上三十年宵旰之馀。 上躬有时违豫。专由于万机丛脞。则何可每每因循。而不思所以变通之道乎。今若一如希春之言。凡大小公事及诸臣疏章。使政院先抄其要语。 批旨中。当为提论者。以别纸。列书数行或数句。粘于上面。自 上先览。领会其大意。则其枝辞浮语。不必穷览。而其于 判付下批之际。易为力而亦无遗漏之虑。如是则可免枉费神明。劳弊精力之患矣。臣顷伏见 下药院之 批。区区忧虑之忱。与诸臣无间。敢此陈达。
以曾任顺安时事。待罪疏。(乙酉六月。)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1H 页
伏以臣伏闻日昨 筵中。以西关查 启事。因诸臣请罪当该守令。至有问备宰臣之 命云。臣诚惊惶陨越。实无措躬之所。而臣名既在当该守令之中。则不得不冒万死。略暴前后事实焉。臣庚辰六月。除拜顺安县令。至七月念后到任。而合家没死。人谷物。更查关文。来到于九月旬间。臣于其时。到任属耳。玆事颠末。实所未谙。而查报之令。急于星火。取考各年还上文书。则文书浩多。殆至溢宇。遂别定监色。严饬详查。而及其查出。与前官所报无异。故臣果以无加减牒报矣。及至合录耗谷冒减之事。发于监色之自首。则臣又驰告前官。使之依 朝令。自京自首。臣亦据实枚报于道臣。而其时道臣语臣曰。分籴时。并耗合录之规。实是西路谬例。守令之不能觉察者。以此云。而其 启闻中。所谓还分文书。极其浩繁。而更查之令。出于急迫。造次间实难明覈云者。盖深知其间实状而言也。当时事情。大抵如斯。而到今至谓之欺瞒朝廷。则臣窃以为过也。然耗谷冒减之事。既不能明覈于更查之时。则其懵然不察之罪。臣固难免。揆以法例。何可置而不论乎。况缘臣奉职无状。反致廊庙不安。则臣之罪戾尤大矣。悚懔之极。若处渊谷。席藁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1L 页
私次。恭俟谴罚。伏愿 圣明亟 命勘臣慢行 朝令之罪。以肃颓纲。不胜万幸。臣无任危怖战惧震惕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于卿少无不安之事。安心勿待罪。因 传曰。遣史官传谕。(史官。假注书沈寿贤。)
愿遵前 旨沐浴之行。历省先垄。因辞总管疏。(乙酉八月。)
伏以臣身有痼疾。砭焫无效。上年春间。欲试汤泉。呈告请暇。既蒙 恩许。继又疏陈私恳。乞于归路历省先垄。亦蒙 俯赐怜察。特垂格外 异数。臣于其时。感极涕零。装行将发之际。贱疾添苦。经时始差。而厥后事故相仍。迄玆私计未遂矣。即今秋气生凉。身病少间。敢遵前 旨。拟于今月念后。辞 陛下去。而臣方兼带总府。宿卫重地。不可久旷。伏愿 圣明亟 命递臣总管之任。俾臣得以安意往来。不胜万幸。臣无任兢惶祈祝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卿其安心勿辞。往来焉。因 传曰。给由马浇奠床备给。令御医。持药物随往。
因判决事金一镜疏斥。待罪疏。(丁亥八月。)
伏以臣日昨伏见判决事金一镜疏本。臣窃愕眙震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2H 页
怖。不知置身之所也。观其疏语。阖辟纵横。难与为言。而至若以臣草记中所引丁巳甲子。明白可据之旧例。以为此恐丁巳 启达之际。错认为 孝庙朝事。因之以传讹袭谬。不复分晓云者。此真所谓求其说而不得。则又从以为之辞者也。臣之草记与一镜之疏。已经 睿览。其当理与不当理。自难逃于 渊鉴之下。臣不必更为覼缕而与之论辨。以伤事面。而其抖擞气力。费辞张皇。攻臣以越俎侵官者。引古比今。语有伦脊。非臣自伸。 圣明亦无由俯烛。是则不得不辨也。其疏以臣之草记末端。不请分付该院。而直请勿施该院之 启者。有若自臣刱开者然。直驱臣于侵官放肆之科。至举相府陈 启之故事为證。而讥切輘踏。无复馀地。末乃结之曰。此路一开。其流之弊。庸有极哉。从今以往。大小士民呈讼之路。亦绝矣。臣始看。惊懔悚慄。而久而后乃定矣。臣本寡识而多疑。 登奏章牍。其何敢任用新制耶。臣尝见尚方誊录。则曾在己酉夏间。因本院西关案付奴不当免贱。而 上言幸免之事。其时本院提调故清风府院君臣忠翼公,故判书臣李庆徽以该院回 启。殊甚无谓。许免公事爻周勿施何如之意。草记陈 启。而蒙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2L 页
允。且于辛酉年此奴婢定属本府时。故骊阳府院君臣闵维重。以器远奴婢已属本府。而隶院之入 启。还自占夺。殊甚无据。依当初 启下。还属本府。何如之意。陈 达于 榻前。而蒙 允矣。以此诸臣之事观之。则今臣之直请勿施该院回 启。而还属本府者。是岂自臣刱出无前之规耶。盖其事端。有可关由于该院者。则虽相府请。以分付该院。其事有明白可据而无可更覈者。则虽非相府直请 睿断。其规本自不一矣。臣窃伏念。玆二三诸臣。其该通 朝典。平生谦慎。至今诵在人耳目。则当时直请 睿断者。是岂昧于故事而意在侵官者耶。若果如一镜之言。其时诸臣。何无受劾于该院如今日哉。且臣于草记未入 启之前。适见判中枢府事徐文重言及此事。历举臣草记首末而问议。则大臣皆以臣言为是。以为虽有 特教。法当从后施行。而直请勿施宜当云。凡今通晓谙练于 国朝典章。历数朝端。无踰于大臣者。以此受 教。辑录之成。亦出于大臣之手。而其言如此。则可以引重而无疑。故臣于草记。果以从后施行陈 启。而直请勿施矣。夫先辈已行之事。足以为援。而臣犹商确于大臣如此。则其终始审察。虽谓之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3H 页
过于周慎可也。谓之越俎侵官。岂非万万情外耶。且其疏以臣之请。依受 教辑录凡例施行者。至谓之怵然惊惧者。其言之可怕甚矣。夫请遵令甲。有何惊怵耶。以其文观之。以臣谓欲藉从后施行之法文。而使 圣祖特恩。不获有终始者。为使人怵然惊惧也。臣诚不料 圣代人心之险巇乃至于此也。然此则犹是臆断之语也。若其就臣草记中。勒改本文而妆撰为说者。尤极可愕。此又不得不辨矣。臣草记中以为论以讼理曲直。揆以受 教定式。则此奴婢终不当归于圣河。此其辞意。以受 教归重可见。而今一镜之疏。攻斥臣草记而曰。及其受 教现出之后。则曰虽有受 教。此奴婢终不当归于圣河。独不念仲由一言重之义哉。噫。是何言耶。臣之草记。果如其言。是臣系恋于所管衙门见失臧获。而视受 教若无也。夫受 教。王言也。人臣而不有 王言。其罪当如何耶。臣自见此一句新语于一镜疏中。心神危怖。不特惊懔悚慄而已矣。噫。虽世之工于洗瘢吹毛者。即其人疑似难明。而指无为有。则古今何限。而乃就其奏御文字见方录在公家者。而反其旨而随意添删。以讦于 君上者。如臣謏见。未之前闻也。噫。顷日一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3L 页
镜之强怒不当怒之文。移托以辞免。而请考日记者。极是怪骇。其曲为讼者。出力周旋之迹。自有绽露难掩。而臣之草记。但曰。臣不欲与人相较。终无一言及于偏听行私之状。而今乃憾恨其讼者之不利。恣意侵攻人至此。自敕以绝毫分之私者。果如是耶。然臣既受人丑诋。至于此极。羞愧惶蹙。若无所容。席藁私次。恭俟谴何。伏愿 圣上亟 命有司。勘臣塞士民讼路与防 先朝特恩之罪。以励一邦。不胜万幸。贱疾适苦。亦未进诣于 起居之班。而所遭不比寻常。急于申暴情实。冒死渎扰于 静摄之中。臣罪尤万万矣。臣无任崩陨战灼兢惶俟罪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顷者草记。诚得事体。而一镜之疏。盛气张皇。恣意侵攻。予实骇然也。于卿少无所嫌。安心勿待罪。仍 传曰。遣史官传谕。(史官。假注书洪尚宾。)
因金一镜再疏侵攻及正言金始焕疏斥。待罪疏。(丁亥八月。)
伏以臣于梦想之外。受人侵诋。敢暴情实。祈蒙 俯烛矣。不自意 圣批优渥。而又 命近臣临宣。臣感泪盈襟。稽首怵惕。方且措躬之无所矣。乃者。隶院之臣。复陈一疏。因此至有承宣特递之 命。臣之情地。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4H 页
一倍惶蹙。惟思屏气缩首。泯默缄口。以靖私分。而旋又伏闻台臣之疏继发。论臣颇严。揆以廉义。终难晏然。臣万不获已。冒死哀吁。臣罪尤万死。金一镜之疏。以已经 睿览之故。誊诸朝纸。有目皆见。而其所持臣。又有人臣所不忍闻者。看来惊怖。措躬无地。而如指斥之辞太欠宛转云者。向空妆撰。万不近理。与之相辨。臣实羞之。且以臣疏中牵私之说。大以为恨。缕缕自明。若如其言。臣亦难免陷人之罪。俱有可以一二论破者。而臣复何敢提举此事。渎扰于 黈纩之下哉。台臣更查之请。在臣羞耻如何。而然此则以臣自见轻于同朝之致。其何敢介然。而其疏以为敦府衙门。虽极尊重。系是讼只云。夫讼只云者。对讼者之称号也。虽微官庶僚。加之以此号。则犹且赧然。而至于以官府奴婢之推覈。指其官谓之讼只者。臣未之前闻也。臣以不肖。忝居崇班。受此愧恧。臣身污蔑。顾何足惜。而缘臣无状。致令贻辱公朝。臣罪尤大矣。伏愿 圣上亟 命勘臣罪名。以谢人言。以安微分。不胜幸甚。贱疾尚苦。亦未能趋诣于百僚 献贺之辰。而既被左右诋斥。不敢冥然自在。冒昧仰首。申暴危悃于 清斋之中。僭越之诛。益无所逃矣。臣无任惶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4L 页
陨战惧俟谴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务胜之言。过当之论。不必深嫌。卿其须体至意。安心勿待罪。仍 传曰。遣史官传谕。(史官。假注书尹凤朝。)
代赵命兴伸卞其先祖文孝公疏(己丑四月)
伏以臣等。顷伏见领议政臣崔锡鼎疏本。则其引臣先祖故文孝公臣翼经书章句劄记事。而谓之撤去章句。易以新义云者。遣辞之间。大违事实。因以转展屡入于彼此章疏。则臣等宜即申暴于天日之下。而自顾迹微。猥越是惧。方且嗫嚅之际。旋因学儒尹瀗之疏。首相既陈前疏之差误。则臣等亦无事于更卞矣。乃者。湖儒安太奭等疏。则掇拾瀗馀论。而至引沈光洙媢疾之言。已有先辈申白者而为说。又摘取故文纯公朴世采与今右议政臣尹拯往复书牍中句语。以为侵攻臣先祖之把柄。而其实非故有意于侵攻也。其意以为如此而后。被斥之人。无以引重于先辈也。是真所谓甲怒乙移。而继又伏见前郡守李挺英等疏。则尽誊顷年金栽所谓讼师之章。而张皇妆撰。一节深于一节。臣等徒知猥越之为惧。不一卞暴臣先祖劄记本意及前后事实。则日月之明。亦何由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5H 页
俯烛也哉。玆敢冒万死。略陈其槩于 黈纩之下。伏愿 圣上特降明旨。使 先朝礼遇之臣。得免被诬于既骨之后。则非特臣等生死陨结之祝。亦岂不有光于世道也哉。窃伏惟念。臣之先祖粤自幼年。早耽经传。反覆沉潜。穷研极索。凡有开悟于寻绎之间。则随手劄录。以备忘失。而自少至老。孜孜拳拳。盖以是终身焉。故工夫积久。遂成卷秩。及至 孝庙初服。因陈戒之疏。写进若干卷。则 孝庙深加褒赏。至有沉潜有得至于此之 教。而因有锡马之 命。此书盖已经 圣祖之睿览。而臣之先祖实不以是自多。除非道义相与者。亦未尝出以示人。而既卒之后。臣之祖父故文简公臣复阳。收拾断简残编。藏之巾笥。且将五十年矣。文纯公朴世采于臣先祖。实有高山景行之慕。求见此书于臣家。既见而又劝使入梓。而顾此劄记之书。不过因经旨微辞。而释章句馀意。为章句之衍义。故其解论孟。则目曰浅说解。庸学则目曰困得。而世采以为编名未免重叠。不可不易以新名。以包诸书。初以读书记命名。而后又贻书臣家曰。更思之。或作浦渚遗书。亦似允当。今此书名。自有原委。遗书之称。本是二程语录之名。程子尝称大学孔氏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5L 页
之遗书。以此以彼。恐于先相国所编诸书。无不可合云。浦渚即臣先祖之号也。世采又撰臣先祖行状。而至其末端。特举此经说一事。而尤加阐扬。其言曰。窃惟公见解之高。尤绝于人。其见于诸书笺注之属。无非所以阐义理之奥者。明白浑全。可垂后法。又曰。最公平日不但推隆朱子之盛德。直配先圣。抑其尊信发挥于遗书。殆无馀蕴。有非诸贤之所并得。呜呼。斯又足以观公大致矣。其盛矣哉。噫。世采之于臣先祖经说。其终始眷眷。揄扬称颂。可谓至矣。而今挺英辈不复考检。抉摘书尺。只凭辞跋文及姑勿广传之书。而乃曰。臣师之不韪其书。见于书牍者如此。又曰。臣师作某行状。而至论其编摩之差。则有曰。公尝序中庸困得。而至谓僭妄之罪。实无可辞。则固已自觉其不安云。细究其意。则华衮鈇钺。并行其中。何尝以背异朱子。为无伤欤。噫嘻。何其言之不择发。若是之无据也。盖其书牍中云云。尽有委折。臣等安得嫌其枝蔓。而不为历陈也哉。世采之意。盖以臣先祖劄录。虽是章句衍义。独以连章有说。似若有别为成书之嫌。故其请跋文时。不但与今右议政臣尹拯有所酬答。其答臣家书。亦曰。区区愚意。于先相国发挥经义之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6H 页
见。推隆晦翁之旨。固已心服。揭诸行状。而惟以遗书体模。不无有些未安云尔。又曰。当初鄙意。精印十数本。藏于子孙及亲旧笃学之家一款。不可废云。盖其趑趄于跋文之遣辞者。只在于编秩规模上一款而已。何尝以其书为不韪。而背异于朱子耶。姑勿广传。俾绝或者之訾嗷云者。实亦有为而言。盖臣家尝请铭于故文正公宋时烈。则时烈初闻交搆之言。或虑臣先祖经说。有背驰于朱子章句者。遂送示或人非毁遗书及劝毋撰铭之札于臣叔父故副提学臣持谦。臣叔父具将臣先祖著说本末及平昔雅言。以破或人之诬罔。则其答书。有曰。今见示谕。此心顿觉释然。先训既曰。朱子是孔子后一人。则其所以尊尚。无异于曾,端之称颂孔子。又曰。朱子前后所见。亦有自相异同者。所举先训。实与语类暗合。此虽与章句不同。而同是朱子之意。则亦何害于取质哉。外人知此曲折者。或寡矣。则今日纷纭无怪也。今以托名下方为荣。牵率草呈云。盖当时不悦臣家者。胥动浮言。至欲沮败乞铭之事。故世采以委曲之意。欲镇浮议。亦尝抵书于臣家曰。适值纷纭之会。恐有翻及之说。今所开板。不宜与文集一时并行。以存防慎之意云。此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6L 页
实出于先辈忠厚之至意。而今挺英辈未谙事实。只见姑勿广传之语。而又妄意其师不韪是书。而不欲其广布。可谓亿逆甚矣。挺英辈又引其师所撰行状中臣先祖自谦之辞及其师所谓自觉其不安之言。以此为编摩有差之證。而谓之华衮鈇钺并行。尤甚可笑矣。孔子作春秋。乃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朱子于大学序文。亦曰。极知僭踰无所逃罪。夫以大圣大贤。凡于经传论述。亦必有撝谦之辞。则况于后人乎。且圣贤片言半辞。无非衷曲中流出。则罪我逃罪之训。亦必有不安底意而发也。今于其自谦之语。谓之有差。而以自觉不安等语。又谓之寓贬云者。其果成说乎。况世采与臣家书。有曰。此处必引咎自谦。然后可见盛德之至。故玆以困得序中语。略见公之素志云。世采果寓鈇钺之贬于此段。而对其子孙。乃反以声音笑貌。姑为慰悦之言曰。于此可见盛德云尔。则此事比之古人。其将类于何等人耶。臣等聚首私语曰。以文纯公之贤。必不为是也。况衮钺之称。不翅如阴阳白黑之判异。今夫一人之身。而其行事有善有不善。则或衮或钺。无所不可。而至若一事之中。衮钺并行。未之前闻。而亦非君子明白正当底道理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7H 页
也。臣等又决知醇儒庄士。必不为此也。今挺英辈粗闻其师之言。全爽其师之意。而其为说皆无根据。皆出于臆度者。臣请一言以破之。噫。世采平日于臣先祖经说。果有一毫不韪之意。而视为背异朱子之书至微。寓鈇钺之贬于行状中。一如挺英辈之言。则世采顾何惜于背异朱子之书。而乃反谓之无伤。当初命名编目时。必欲其称当。屡改屡易。至引四子二程中标题。名以遗书者。何意。既又劝使锓梓者。何意。犹恐其泯没无传。使之精印十数本。藏于笃学之家者。何意。其于状文中。则又拈出此经说一事而曰。明白浑全。可垂后法云者。抑何意耶。鄙谚有曰。为士而废书博奕。固有失矣。邻生之藏收其博具而还往者。亦当与有责焉。由是以论。假令臣先祖遗书背异朱子。如挺英之言。则以背异朱子之书。谓之无伤。而既使之开刊。又使之分藏者。独免其责乎。噫。昔伯程子门人语录中。独李吁得其意不拘。言语无错。故首编于程氏遗书。而朱子亦尝以朱光庭所录伊川语多失伊川之意。乃曰。学者滞于言语之间。失之毫釐。则其谬有不可胜言。以此观之。自古从游师门。读其书。听其言。而不失其师之本旨者。盖鲜矣。则矧尔款启讽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7L 页
说之流耶。今挺英辈凿空于赫蹄绪言。而妄料乎辞意之表。其师已有定论者及手札之藏在人家者。不复思量。而随人解颐曰。吾师亦尝云尔。不特失其师之本旨。自不觉其言之先诬其师而无补于攻人。其亦可哀也已。且其疏。既以讼其师礼书讲确为名。则只当讼此可也。而今乃无端拖及臣先祖而诋诬至此者。诚未晓其意之所在也。太奭之疏。出于传闻。尤极可笑。而其所谓驳正云者。亦有委折。又不得不一暴矣。昔在 孝庙初年。有岭儒柳㮨者投疏。丑诋先正臣文成公李珥及文简公成浑。臣之先祖上章痛斥其邪说。遂大忤于一番人矣。适当因事被谴之日。台官沈光洙游辞救解。而插入剩语以疏进经说。至谓之不知自陷于得罪斯文之归。其时故文孝公臣赵锡胤疏卞其诬。不翅明快。而文正公宋时烈所撰臣先祖碑铭中。所谓适值斯文。厄于邪说。是闲是距。终以颠蹶云者。即指此事也。今太奭欲藉侵攻两贤辈倾轧者之言。为务胜之计。而不知其为可羞。则此实不足与卞矣。大抵臣先祖平生笃信朱子。其见于书疏者。有曰。窃谓孔子之后。集诸儒之大成者。朱子也。其有功于后学。多于孟子。又曰。汉唐诸儒。笺注纷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8H 页
然。经义愈晦。自朱夫子著集注章句。圣贤之旨。粲然明白。如阴翳解散。大明中天。又曰。朱子所释。岂不尽矣。然犹曰不尽释。令学者。熟读详味而得之。此诚先贤所望于后学者。夫臣先祖平日立论如此。则今其劄录。只是发挥于馀义。为章句舆卫而已。夫岂有一毫求异于朱子之理哉。顷年金栽之疏。谬妄甚矣。而如文正公宋浚吉,故执义尹宣举。皆师事臣先祖。或撰易名之状。或述幽道之铭。而文正公宋时烈。亦撰碑文。其叙此事。莫不称扬。皆有定论。则不待申卞。公议可见。而且伏念一自世道乖乱。彼此讼冤之章。不胜其纷拿。臣等不欲辄复效尤。疏既成而未上矣。近因朝廷之上。风波横生。移锋之举。屡及于既没之臣祖。而至再至三。诬辱侵攻。无复顾藉。臣等私心痛迫。不任骇惋。到此地头。万不获已。疾声齐吁。仰渎 宸严。伏乞 圣慈少加怜察。而特赐昭释。使一世。晓然知太奭,挺英辈侵诋之言。一出于虚罔。不胜万幸。臣等无任惶陨震惕祈祝俟 命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夫以相臣之平日笃信朱子。宁有求异之理。尔等之申卞。如是明白。则太奭辈之言。自归虚罔矣。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8L 页
进宴时。礼宾寺熟设处所失火。与诸堂上联名待罪疏。(庚寅四月。)
辅国崇禄大夫领敦宁府事庆恩府院君臣金柱臣,崇政大夫行户曹判书兼知 经筵事弘文馆提学同知成均馆事 世子左副宾客臣李寅烨,崇政大夫行礼曹判书兼判义禁府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同知 经筵事臣姜鋧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百拜 上言于 主上殿下。伏以今玆 进宴。实是希觏之盛典。臣等各以职任。幸忝执事之列。非不尽其心力。而去夜礼宾寺熟设处所。意外失火。 内宣所用傍排味数。多所弃失。使莫重盛礼馔品。未免有临急改备之举。臣等失职之罪。已无所逃。而终日 临宴劳撼之馀。致有 丙寝之惊扰。臣等悚惶震惕。尤不知置身之所也。近日风势不佳。故禁火一款。频频严饬于三司。顷日臣等亦齐进于内帑库诸处。亲审凡百后。招致郎吏。慎火之节。更加申戒矣。今乃不谨至此。臣等安得晏然而已乎。伏愿 圣明亟 命有司。勘定臣等之罪。以重国体。不胜幸甚。臣等无任懔惧俟谴之至。谨昧死以闻。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9H 页
答曰。省疏具悉。卿等安心。勿待罪。
因囚人李振海供辞。陈卞疏。(辛卯七月。)
伏以臣得见囚人李振海供辞。其诬誷臣身之语。诚极惊骇。臣不得不冒昧陈暴焉。今五月望间。振海以扈厅军官。当其入直之日。言于臣庶从之在家者曰。挂书罪人窥捕一款。非但捕厅诸军门一体讥捕。本厅亦当有此举云。而使之闻于臣。臣才闻其言。而其翌日。振海果入谒以为罪人方欲讥捕。若得伶俐军官辈与之同事。则庶可窥捉。而此亦未易云。虽不明言。其意盖亦欲令臣一番分付。为藉重之资。故臣答以扈厅名虽军门。与两局衙门体貌自异。且 朝令亦不举论。则讥捕之事。决不可出令矣。振海始知臣意。遽反其说曰。非谓此也。如此之事。不可不告达于主将。故来告耳。臣又曰。勿论朝士与贱人。 朝家皆许捉纳。自欲窥捕。则当自为之而已。何必告知于我乎。振海遂怃然而退去矣。臣之随问随答。不过如此。而今其招辞。变幻增衍。直谓之承臣指挥。自当窥伺。而如本厅钱文许贷之说。归功于我。则诚为不幸等语。白地刱出。至举臣官秩。而张皇于原辞中。岂料人之无状虚罔。乃至于此耶。然其言若有一毫近似者。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59L 页
则臣实难免越俎侵官之嫌。而囚人原辞。已经 睿览。臣之悚恧。当复如何。臣反覆思惟。终难晏然自在。玆敢略陈其受诬之梗槩。而臣因窃伏惟念。比间 圣候久在未宁。而凡閒漫公簿疏章之镇日堆积于香案者。无关于治理。而有妨于 圣躬怡神之道。臣尝慨然于斯。私心忧叹者数矣。今臣乃反因一微事。身自犯之而渎扰于 静摄之中。臣罪至此而尤万万矣。且臣本以昏庸癃残。猥当千万不可堪之重任。前后屡辞。未蒙 恩递。因循荏苒。以至今日。而鉴识素昧。引置奸佞之类。卒之自取其侮如此。则虽在平常之时。近千 禁旅。其何以统率乎。伏愿 圣慈亟命递臣扈卫大将之任。以幸公私。不胜大愿。臣无任惶懔祈祝俟谴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诬罔之言。何足挂齿。卿其须体予意。安心勿辞。速出行公。仍 传曰。遣史官传谕。(史官。假注书李廷弼。)
中宫殿痘患平复后。辞赏典劄。(辛卯十二月。)
伏以今玆 坤殿患候之速臻康复。实系 邦家之亨运。群下区区煼煎之微诚。顾何预于其间。而乃者药院书启之判下。臣名 特置其中。其 锡赉之便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60H 页
蕃。 恩命之非常。一出格外。而殆与药院大臣在保护之任者无间。臣诚惊惶震越。不省所以致此也。因念臣于顷年两度 进宴之时。以该厅首席。猥被 锡马之命。而臣不敢随诸臣辞免者。以 恩赐有例。而处地自异也。若今无前之异数。在臣私义。终难冒受。则臣不得不昧死仰渎于 静摄之中。自知臣罪万万矣。伏愿 圣慈俯察至恳。亟使收还 成命。以重旧典。以安微分。不胜万幸。臣无任悚懔祈祝之至。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今玆赏典。自有可据之例。卿其安心勿辞焉。仍 传曰。遣史官传谕。(史官。假注书沈珙。)
因尚方职事待罪疏(戊戌三月)
辅国崇禄大夫领敦宁府事,庆恩府院君臣金柱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百拜 上言于 显义光伦睿圣英烈主上殿下。伏以嫔宫初丧。敛殡诸具。多自尚方进排。而柩衣制入之时。臣自 候班。亲进看审。则已画以黼。问于该吏。则对以事无可据。只凭辛巳已行之例云。臣意亦以为然矣。至前月二十七日。下吏来言。即者中官承 命招。问礼曹减等节目中。有绣黼棺衣。代以锦段之文。而柩衣何以画黼。有问 启之 教。而节目未 启下前。已为制入云。因以此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60L 页
意仰覆矣。厥后始闻节目 启下在于初九日。而柩衣则其日夜制入。臣不胜惊悚惶恐。即为覈问。则盖本院该吏初九日诣政院。誊书节目之后。不即告知。因以掩置。及至中官招问之时。节目 启下日子。亦不复详审。以致初既不能依节目遵行。而终又大段误对。院吏今方囚治。而臣比年以来。痰火之病苦重。虽力疾奔走于 起居之班。神思昏愦。如在云雾。寻常职责。未免尸素。而身忝提举。遽当大事。矇然不察。乃至于此。臣悚懔震惧。若无所容。玆敢据实陈暴。而以此渎扰于 静摄之中。臣尤死罪。伏愿亟 命递臣尚方提调之任。因治臣失职昏谬之罪。以严 国体。以安私分不胜万幸。臣无任陨越俟谴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此由于下吏不即告知之致。于卿有何所嫌。须体予意。安心勿辞。亦勿待罪。仍 传曰。遣史官传谕。(史官。兼春秋兵曹正郎朴弼正。)
请得 恩暇。往临亡妹改葬疏。(未呈)
伏以臣有妹早亡。亦无血续。方其始死。权窆于臣父母丘墓之侧矣。今其夫家将移葬于杨州地其夫墓左。去京城二舍而近。而去臣先垄。亦同其道里也。同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61H 页
气玄棺二纪之馀。出自泉壤。复蹈人代。复将永埋于九原之下。而身在数十里之地。终不能抚柩一恸。临穴告诀。则是岂人理之所可忍者哉。然臣欲任情往临。则非可朝发夕返。欲呈告请由。则公法有拘。臣反覆思惟。终不能自抑。玆敢冒万死垂涕。仰吁于 天地父母之前。伏愿 圣慈特垂哀怜。 赐臣数日 恩暇。俾臣伸此至情。不胜万幸。臣无任惶悚祈祝之至。
以身病。乞递 敬宁殿享官上书。(庚子正月。○东宫代理后。)
辅国崇禄大夫领敦宁府事,庆恩府院君臣金柱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再拜 上书于 王世子邸下。伏以臣见差今初十日 敬宁殿春享大祭献官。而臣于顷年。腰胁跌伤。因成痼疾。镇日 起居之节。禁庭进诣。扶曳蹒跚。即通朝之所共见也。年前差 敬宁殿及 魂宫享官。力疾进参。而升降之际。阶级稍高处。犹未免使人扶掖。肃敬之地。失仪骇瞻至此。及其退出。惶汗未尝不沾背矣。况今素患喘急腹痛之症。自前冬一倍添苦。少犯风寒。腹疾暴发。则有时不能顷刻忍坐。以此病状。实无半夜冒寒。骏奔将事之望。臣万不获已。玆敢冒昧烦吁于 侍汤之中。臣
寿谷集卷之三 第 161L 页
尤死罪。伏愿 邸下特赐俯鉴。亟 命该曹。递臣享官之任。俾无狼狈之患。不胜万幸。臣无任悚惶战惧之至。
答曰。览书。具悉卿恳。所患如此。深用虑念。享官。即令该曹改付标。卿其安心调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