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寿谷集卷之二
寿谷集卷之二 第 x 页
寿谷集卷之二
 书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36H 页
上叔父书(庚午)
行录之成。日夜翘企。今便伏承起草之教。幸甚幸甚。犹子还期尚远。如非久脱稿。下示如何。更有馀怀。敢达矣。顷以岁久记忆只是什一为教。此固理势当然。实不敢恨。而第念论人平生泛言。不如斥言之为可验。如孔门称孝。闵子则泛谓人不间于父母昆弟之言。曾氏则斥记必有酒肉。必请所与。夫有酒肉请所与。在凡人尚有能之者。以曾子大孝。何足称扬。而然表而明之。故人有所信。而其志物无违。亦可因小而推大矣。至于闵子之事亲。后人不能想像其如何。蔡九峰所谓言人之善。必曰行某事某事。乃可信验云者。岂非至论乎。虽疏节绪言。苟有记忆。毋嫌其微细。而条载备录。使立言者。有所财择如何。如言事亲。只曰诚孝出天。言处兄弟。但曰友爱过人。彼作者。将何考信。而后人亦何所验其志行而槩其平昔乎。要暴微悃。又此覼缕。悚惶无已。悚惶无已。
答闵佐郎彦晖(以升)
日昨拜书。审得向来寒冱。道况冲毖。此中悬想。颇觉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36L 页
开慰。示喻仰悉。想今已有定算矣。第 恩命既出格外。私分终难晏然。则一出以肃。恐不可但已也。京官三十日稽谢则例递。而北使当念前出城。出城后即出。亦有裕矣。如不欲供仕。则谢后何难自处。但念早晚任世道之责者。闵闵。仲叔之穷饿于安邑。而处以僻县一麾。则其时进退。又将奈何。诸兄弟责之以代耕供祀之义。十口欢抃。蕲暂逃于冻馁。而果将拂人情而守苦节耶。从古以大圣知命之年。不免为宰于中都者。既非行道。亦非为养。则安知其不出于不能拂人之情耶。想吾兄素讲此义。要当早晚一出丘樊。则今日尤不可不一肃也。古人以为去就之几。如人饮食。其饥饱寒温。必自斟酌。不可决诸人。亦非人所能决也。由是以观。出处最不可与人议。况以高明。岂待謏见商确。而难孤问寡盛意。辄有覼缕。果无謷然见笑否。只俟拜展。不宣。
上西溪朴先生书
宜旸而风雪。伏惟日间。体中万福。区区仰慕不自已。日昨。自景文所送还前纳南华一书。以妄意仰禀者。多所俯采。付签数十条。看来豁然有悟。皆当如教。而其中七八处。更以朱签仰质。幸更赐俯谅如何。且有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37H 页
鄙怀敢达。卷首短引。亦获见。而今若添却数行语。以见删补本旨。尤似完备。未知何如。大抵此书。其论理义心性处。尽有到尽。程朱亦有取焉。而况其书本多引重于大圣。而反有讥侮。则未必非后人窜补也。序文略加卞破。而并及今不可率尔删正。并皆论注之意。则饶舌可防。未知如何。末路嚣嚣。率多完肤吹毛。只堪一矧不足动怀。而既有区区过虑。辄敢毕露衷曲。伏想有以恕其僭猥。而俯采于荛说也。自馀不备。
与李仁老(德寿)
昨日临贶甚稳。殊用慰荷无已。曾有鄙怀欲陈于座下者。昨又因诸友在旁。嗫嚅未发。今始略及。惟兄览而丙之。亦无宣泄也。向于楼院会话时。兄评及某友科诗。以为某句用事。本吾拈出某书中。彼乃缀拾以成。某句。亦吾口呼。后果获批点。惜乎斯言之玷。无驷可追也。假使彼诗彻首彻尾。既工而致。今世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者。闻兄言。必有疵议。况今评是诗者。毁多于誉。若兄言一出。而人将以为某诗。奚但蛟蚓相杂。其朱点优等。实藉乎仁老之该博云尔。则在彼声望。岂不有歉耶。折方长母剿说。古人有戒。兄好读古人书。而何独活看于此等也。昔宋真宗。出喜雨诗。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37L 页
示二府王。魏公曰。上诗有一字误。宜进入改。却后因王冀公钦若。密奏。真宗责魏公以不言。而魏公但谢曰。臣始得诗。未暇再阅。失于奏陈。终不辨冀公之奏。因吾而发。而归美于冀公。斯其厚德伟量。非后人所当服膺者耶。以仆观兄。倘使兄当文正之责。必不能过则归己。善则归人。如文正之为。而将与冀公。争辨于上前。若是则如兄。虽谓之落魏公三数级。可也。然兄之发此言。本非有意乎掩人之善也。又非欲誇其博雅也。只是文人好谈谐疏放脱。略乎细节之致。而但念在彼。既妨其方滋之声价。在兄。亦非厚重包容之道。故当时傍坐听之。深自叹惜。而仆又于稠广中。斥吾兄佚口。则彼并坐泛听者。亦觉其非是。仆欲使人掩人之短。而己则不能也。故必欲从容对叙。而未获其便。辄以书仰伸其区区。兄若得吾书而哂曰。是夫也尝爱我。我意以文也。今遽求备。以古人相须。是夫也岂见我有进步处耶。遂怃然反求。而不但专精于记诵而已。则吾将刮目而敛衽焉。馀俟早晚奉悉呵毫。不宣。
与金参判仲和(昌协)(戊寅)
伏问比间色忧若何。区区贡虑不自已。前教浦渚遗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38H 页
书十册。今始觅上。而此乃新刊未校雠者。览时。随其疑误。直就纸颠劄录以还。则何幸何幸。且于披览之际。须与集注参看。虽在寻常疏记。可知其互有发挥。而非泛论冗说之比矣。向告序跋中一篇文字。幸留意如何。林川外从叔。自欲就候面恳矣。以其刻日赴任。未果。使仆又如是申复。倘蒙速有搆惠。使款启暖姝之徒。始乃信服于此书。如治杜氏者。得光焰万丈之评。而永为断案。则岂独我后侗一时私幸。而已知台雅意。本欲一切谢却于此等。而第念我外氏于台家。自文正先生。契谊本厚。且台之尊信于文孝公。又非浅浅。正所谓朝暮之遇。则台恐不可辞此委托矣。更望耸听而必施之。如何如何。自馀只俟奉展。不宣。
与金参判仲和(昌协)(庚辰)
今夏酷炎。似若无前。恭惟比间。台监静里道况清福。仆意外得除西邑。当此盛暑。将不免力疾远赴。此间私闷如何。阻叙岁。且两周矣。前托数件志状。日夜翘首以待。而于今十年。未获一篇之草还。以此尤欲一者驰进。仰申私悃。兼承雅诲。而忧冗缠绕。久未如计。寻常瞻菀。岂胜尽喻。先墓尚阙幽竁之记者。实欲藉台监一言以为重。而早晚未始较量矣。第念仆旧恙。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38L 页
近又添发。前头人事。有不可预料。而适会西邑邻县。有产石之地。欲断取十数片。及冬前刊就为计。幸望稍俟凉生。先志先他文财定以惠。如何如何。若失此会。穷家事力。常患不逮。更乞暂忘一日呻吟之小劳。俾完十载经营之大事。千万幸甚。得台监一篇文字之成。殆如河清之无期。令人心悯然。恐不能须也。别纸所达。亦出忠告。幸毋以人而废言也。自馀伏枕仅草。不宣。○曾见张文忠公漫笔。以濯缨集中疏谬处。不能删定。谓之编斯集者。当分其责云。以此观之。则当时偶失于照检者。不妨后人之修改。已有前辈定论。而如昌黎集考异中。阁本,万本,蜀本,杭本之异。并逐句添注。而朱子以其意断之曰。某本亦通。而某本似近。故今从之云。以此推之。则朱子所取舍。亦安保其一一契于文公手草乎。若然则其非文公手草而因诸本窜改。而违于本稿者。不翅累百累千言矣。圣于文如孟子。而有排淮泗注江之误。工于诗如杜甫。而有不闻夏殷衰之谬。则当时副急文字之偶失于照检者。依前辈定论。删定于寿传之时。恐无害义。未知如何。今所还呈七卷中。妄意以为不可不更考修正处。辄抄录付签以上。窃想草稿必有累件异本。须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39H 页
更可考较修正。亦须以此。禀议于佥伯氏。如何。区区之意。欲使周瑚荆璞。蕲无丝毫瑕颣。而僭率至此。悚惧无已。○此纸。即顷日遗稿取看时。偶及于敬明进士者。遗集。既已传布。无容他议。而日昨伯氏台监来访以为西伯有翻刊之约。因要仆俾管校雠之役。敢不费尽目力。而第念凡文集刊布之道。必须务从简约。可保寿传。此理明甚矣。前头翻刊时。务舍爱玩只字片言之私意。拣之又拣。要作八九卷。而篇末添跋。略叙翻刊之际。事力不逮。故不得不再拣从约之意。未知如何。愚意以为如人孰无子。孰如余哀及水帝之鬼一句语。不可不删定。而顷闻子益之言。则初不欲犯手删补云。今若翻刊而加选。则此等处不待修改。自在删去中而卷秩自简矣。既有区区曲见。辄敢覼缕。可谓妄率甚矣。
答金参判仲和书
秋夜苦长。百感丛集。今十一日夕。寝不成寐。方抚枕转辗。忽有叩门声。问之则箕城驲便。而及析书封。乃台监手札。兼付昔年所托先志一通已脱藁者。惊起开缄。警玩数四。满牍示谕。既恍若亲接謦欬。而文字。字约而事该。辞简而意重。从今吾先人纯行懿德。抑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39L 页
陨而未显于世者。可保必传于后无疑。抱恨后死者。亦可藉手以见其亲于泉下。悲喜满腔。铭感次骨。不觉涕泗之交迸。而从今至恨深痛。亦几可少伸其万一。拜谢千万。拜谢千万。第一篇文字之成。亦须聚会精思。窃恐将摄中。以此劳神。还自悚仄无已。至如一一指示。终始自效之教。益见不自满之盛意。尤切感戢。签纸仰禀者。非敢必其自是。而唯俟取舍之如何耳。先兄墓铭。顷年托于首相。今玆叙还。故一本传书以呈。如有可议处。幸点示毋让焉。自馀病草。不宣。
答湾尹李从叔(三硕)
今初八日邮便下书。来致于九日昧爽。而侄适在山城。承览于伊日晡时。警玩多少示谕。恍若同席谈谐。区区开豁。不觉山河之重复也。厥后陪持。再度历过。而一人遇于马上。一人托忙不暂留憩。未果修敬。怅恨何已。伏惟秋深。边土早寒。体中起居神相。侄以老人患候。乍歇乍苦。殆无浃旬康胜。归计又未免中辍。忧闷狼狈。不可尽喻。碣文论示处。一一得宜。良幸良幸。复此逐段仰复。幸商量回教如何。人入传傅字。出于状中。而古有鱼鲁亥豕之卞。则似欠明畅之示。未知其然也。不几年。已觉矫治有效一段。来教诚符鄙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0H 页
见。以己无疾言遽色。请改而不许。崔徐诸公。表德欲以名书。此亦累请改不许矣。西河李台之以不置状头为恨。侄曾未有闻。而甲寅南学课试。先兄居魁。即诈使观秦王赋也。清城以兼官掌试。称赏不已。仍携去其试卷。数日后还送矣。疑其亢三字。果出家状。而然大凡交际。常患不知者多而知者少。则彼疑者过耳。何可因有疑者。而以此反疑其人耶。岂来示未之深思耶。自馀。挠甚不宣。○侄于凡亲旧书札。未尝放置。一一收拾巾笥。以作后日面目来。此后。如箕永江三友书尺。亦皆收置。况执事手滋乎。今书尽有可观。可诏后侗。而第其纸地。毛耸如猬。色黑如漆。岁久则必漫漶不可读。一幅空简。并来书送上。幸忘劳书惠切仰。仍念顷往箕营。偶见岭南营吏李擢英壬辰日记。则有曰全罗监司传左承旨书状一通于庆尚右道。扫境内兵马来援事有旨。而半片常纸细书。艰成字㨾。有同村家私札。何国运之不幸。至于此极云。即今连岁大侵之馀。湾府虽曰凋残。方当太平之时。府伯安可用如此薄薄赫𨂜(一作蹄)。使览者。视同村家私札耶。官府气像事面。恐不当如是。此㨾简幅。更勿用之。如何。好呵好呵。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0L 页
与内兄赵君(命仁)
仰惟比间。做况佳胜。科期已迫。去就将如何。昔孟东野年几五十。以尊大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既得即去。我 朝徐花潭。年四十三。以太夫人命。到京师。中司马试。此事。见于昌黎贞曜先生墓志及花潭碑文。今吾兄诗不如东野。学不如花潭远甚。而独以年过四十。高尚其志。不承亲命。未知其果合于道理也。侍奉之人。悦亲之道。莫如科庆。岂以大小有间也。弟则以永感之人。为一家尊属及亲友所勉强。年且三纪。记名司马。及今思之。如负惭德。岂以少日学力。不及晚暮而然耶。馀俟面讨。不宣。
答李判官季涵(徵海)(癸未)
某白。行负神明。馀殃犹深。亡兄一子。奄忽天逝。俯仰叩叫。心肝如焚。痛苦之极。宁欲溘然无吪。而不可得也。以吾兄仁孝恺悌。至于今日。更无一血胤可承其后。人世间。宁有是事。况自其未龀。躬自抚育。及其稍长。叔侄二人。茕茕孑孑。相依庇为生。又自比年以来。心喜其有文有行。日夜冀其有成。庶几有食报之理。而今忽至此。人非土石。其何以自堪耶。然使渠虽不幸短折。若其才识等于凡伦。而又有他子弟。能左右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1H 页
周旋。为吾羽翼如渠者一人。此心摧裂。又岂至如割半体耶。恸彻穹壤。生意都尽。只恨久居此世。怨尤亦无所及。奈何奈何。伏蒙俯赐哀念。手书慰问。呜咽感涕。不知所喻。弟素来冥顽。虽无勉戒。不以悲忧伤生耳。惠送赙仪。照数依受。感荷厚眷。不自已。自馀悲挠昏愦。仅此草谢。不宣。
与金判书仲和书
日昨。鄙奴还及。便中两度台札。并承拜。迨今开慰。仰惟风日不佳。台履加重。向溯无已。因念司马居魁。牛耳主盟。金瓯枚卜。虽使世所称右族。历数代而一有。人犹艳赏。而今台家期年之内。宾戚三以此献贺。而又不出于父子昆弟之间。又皆能率乃祖乃考之攸行。则窃以为此岂特 国朝以来所罕有。虽求之百代之后。恐未易再见也。亲爱之心。方切喜贺。昨于朝纸。得见右揆台监辞疏。则其履盈招损之诫。谒然可掬。益令人敛衽悚叹也。台则本谢官田居。其将何修而处此。妄意窃以为衰世险巇。虽名儒硕德。鲜能保有完名者。徐究其原。则率多论议文字之为祟也。若无此毛之不存。吹将焉依。台早有定计。简其酬报。固无是虑。而第盛名之士。为世矜式。考疑问难者。屦满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1L 页
户外。则虽难全然谢却。凡文字之涉于彼此是非及如时政得失人物评骘。一切挥手卷舌。自处以聋瞆。则此岂但处世求全之长策。葆啬精神。怡养晚暮之神方妙剂。亦恐无愈于此也。忠告之言。无复修饰。仰惟雅量。岂无俯恕而虚受也耶。自馀病昏倩草。不宣。
答李判官(世恒)
示意备悉。第今番去就。恐非得宜也。孔子为委吏,乘田曰。会计当而已。牛羊长而已。委吏,乘田。未知孰尊孰卑。而随遇而安。尽其职分。故朱子释之曰。以大圣为贱官。而不以为辱。夫圣人。犹不以贱官为辱。况兄仕既为贫。官亦非贱。而特以一时升降。何可或去或就乎。若以今俗狭陋之规为是。则圣人于委吏乘田。亦将一去一就耶。且古有浮沉下僚之言。盖谓或浮或沉于庶官也。若必浮而后趣。沉而必舍。则是岂无入而不自得之义耶。 中庙朝郑贰相大年及 宣庙朝郑林塘惟吉两公。皆于拜相后。为台官驳正。贰相则厥后三为吏判。而更不得入阁。林塘则复历践两铨。三年之后。复入相府。而此两公终始悫勤职事。愈恭于前。而未闻以资级之还降。而逡巡却顾于除命也。且不必远引古事。黄参判钦,李参议善溥。皆已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2H 页
经湖西方伯之后。为其本道守令。俛首就列。而亦未闻为人指点也。区区较量于升沉之际。恐非长者之风也。好呵。惟望再思焉。馀俟早晚就叙。不宣。
与宗侄衍之(宗衍)(时为镇川倅)
便中承拜复札。审向来酷暑政候佳安。仰慰仰慰。公务一事收杀。一事又生之示。极是实际语也。非但勿论京外官。官事本自如此。虽以一家事言之。亦勿论卿相士庶家。一事才讫。一事又生。殆如循环。往复无停。未知人生将于何日何时了。当此世故。而闲坐怡神。如入定沙门耶。兴言及此。自不觉怆然伤心也。自馀病昏。止此不宣。
与两儿书
昨今做况如何。昨闻德奴来传之言。则交庄捉来儿奴。数日之内。连被楚挞云。未知所坐如何。而此奴年才踰十。且服役未久。不分东西。虽有过误。不过愚騃之致。何足深怒。何足深责也。凡事。必须设以身处其地而思。人情可见。假使汝曹年才十岁。或才十四五。而自 朝家捉去。使役于某官府。则虽其美衣美食。胜于在家之时。离违情理。有不自堪。况其饥饱失节。衣被单薄。茕茕孑孑。寄身他家。左右前后。无一亲族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2L 页
可以相依庇相告诉者。则此已为其父母者。昼夜怜念。息食不能忘处。而又其官长。凡于应对使唤之际。小有不称于意者。不少恕谅其稚昧。而辄加鞭扑。则汝之情事如何。吾与汝母在远闻此报。则必不觉垂涕而痛恨。此其情境。又将如何。虎豹亦知爱其子。而昔桓山之鸟生四子。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鸟兽犹如此。则父子之情。岂有贵贱之别乎。凡自乡捉来年幼童奚。必推幼吾幼之义。衣食之节。比壮奴婢一倍加恤。且不但使令之不称意。虽或有偷窃饮食。或米豆之事。此非难知。食少事烦。腹饥难堪。实出于万不获已而为此。则容有可恕之道。初犯时则勿遽加杖。以后复如此。则必挞之意。严敕至再至三。而不改而后。略施楚挞可也。王父贞孝公。凡使僮仆。必加轸恤。尝戒子弟曰。古人以为彼亦人子。可善遇之。此言甚得天理之一端。汝辈宜无放过也。抚恤臧获。是吾家家法。凡我子孙。尤当遵守勿坠先训。至可至可。
上药泉南领中枢(九万)(丙戌)
伏惟冬令。静里起居神相万福。常日景仰之私。本非浅浅。而半生汩没丧病。迄未一承型范。只自愧恨其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3H 页
不敏而已。就伏达先人墓道幽志显刻。十载经营。今才粗完。而顷年蒙 恩荣赠之后。因已刊之石。难于改动。就其下方空地。以细字添刊赠衔。又以数行语。略记其追 赠之由。既而思之。则非但事甚草草苟简。数行细书。磨灭甚易。终非永久传后之道。故五尺短碣。才又磨治。前面则只书 赠衔。后面略叙平生志行。而题以墓表。以为并树墓左之计。玆具家状一本。谨以奉纳。再拜仰吁于下执事。倘閤下追惟先故。惠以一言。俾光泉道。则幽明感结。当复如何。昔年请铭于西溪时。以溪丈与先人。未曾还往。相熟知先人平生。似不如閤下。故本欲以此委托于閤下。而其时侍生才经草土。身抱死病。常有朝暮溘然之虑。必欲于未死之前。粗成显刻。做事匆匆。至欲以己所自叙者载石。而窃伏闻。此等干谒辐辏于门下酬应之际。动经年时。故难于迟待。终违始计矣。状末乞铭之辞。今仍旧不改者。可以俯谅。而状本若赐览一遍。则侍生罔极情理。亦可以俯烛。必惕然垂矜。不靳一言之惠矣。道里差远。踪迹絷维。无由面诉。此区区临书感戚。不知所喻。谨使幕属李润厦为名人。奉书替达。而要暴下悰。书辞不觉烦缕。深用悚仄无已。千万不备。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3L 页
与金进士(昌翕)(庚寅)
日昨于敬明所取来农岩集草本一件。略加披阅。则书牍卷上仲舅书中。丙戌以上三札。语多挨逼于明村。其所挨逼。虽有委折。而有难家道而户喻。则鄙意以为此三书删去恐当。未知如何。然鄙意则徐当备陈。而虽以此书中前后旨意观之。尤不可不删。何也。甲申书曰。不伤舅甥之情。彼此之间。两得其全。岂不善哉。又曰。诚愿自今。凡于书札。勿复及此。以息争端。以全恩义。实为区区之幸。乙酉书曰。前既以息争端全恩义为请。前后缕缕反覆。欲全至亲恩义者。溢于辞表。而若使此书一出。将使明村失误。传示于今与后。则舅甥之恩。可谓全耶否耶。其不欲伤恩溢于辞表之意。将置之何地耶。此其不可不删。一也。丙戌书曰。舅主亦何至以此。藏诸胸次。发之言语。以伤至亲恩爱耶。盖其至诚恻怛之意。至不欲藏诸胸中。发之言语。以伤恩爱。而今以一时迫于督过。不得已自暴之书。印于纸而布于世。使世之不悦于明村者。将荷戈而蜂起。则岂不大有背于平昔至不欲藏诸胸之雅意耶。此其不可不删。二也。未知雅意以为如何。此书一出之后。右明村者则必将曰。父子相隐之义。亦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4H 页
当施于至亲之间。而今以甥而讦扬其舅之失。无复馀地。为亲讳之义。安在哉云尔。则其时吾将仰首而卞曰。是何言也。农台岂乐为是耶。明村一书再书。龂龂不舍。故迫于督责。就事论列。自尔其言之至此也。夫古人。其亲有过。则至于三谏而号泣。今有人。假使亲在他处。而闻有过误。则其将默然而已乎。势将奉书陈谏。既以书谏。则反覆卞暴。争论是非之际。其亲过误之事。不得已斥言不讳。自书于简牍。而然事过之后。其书尚存。则兄弟之间。虽或聚首同览。外人请见。则必自掩讳。终至焚其书而不留。道理当然也。假使其书未及投火。而为人窃取。颁示亲戚曰。是岂父子相隐之义。而讦扬其亲之过误。何至于此乎云。则是此人本欲谏其亲身不陷于不义。而先自陷于扬亲过之律也。岂不冤甚乎。今农台三书。正亦类此。当时不得已。作此书之日。虽一家聚首同览。岂有传示后人之意耶。偶未碎稿。留在箧中。而特编斯集者。未及审察。而混入于书牍之卷耳。讦扬之云。岂非万万情外耶。吾之此说。庶暴农台一片心事。而世间如吾为说者。未知将有几人耶。记昔丁卯暮春念间。明村因卞师赴谪之日。农岩方为师长。使泮隶设饯于西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4L 页
门外。其时仆亦同席。各饮数杯。农岩先醉。遽失声而哭。座上相与挽止。则农台曰。时事至此。不能不哭耳。此其意非为时事深痛。至亲之间。分门异议。乃至于此也。以其时痛哭之意。推之。今日此书。本出于不得已者。又何可传示后人耶。此其不可不删。又一也。且闻第三书。则书成而还置箧中。启手之前。终不呈于明村云。其意亦可以追想。而当日明村未见之书。尤何可入刊耶。文集虽印。草本数件。时未广印云。犹可及今删去。改作编次矣。盖仆于明村与农岩。平生亲爱不比寻常。而亦无差等。今玆区区为说覼缕至此者。其为明村地六分。而为农岩地。亦不下四分也。大抵罗兄。性本峻激。且事关师门。故不复深究。欲令人齐不同之论。而归于一辙。因此自不觉其做错。而一家亲友。既知其心事。则恐当推恕。而不必深咎也。惟望三思而量处焉。馀俟早晚拜叙。不宣。
与成金川(寿雄)
兄家科庆。区区欣贺。非面。难以一书尽其意也。因念先辈致位隆显者。必皆有挟。不但以早决科而有年寿也。令胤既年富力强。重以有高人之才。自今孳孳下工于经史子传。如摛青对白之时。不自满于折桂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5H 页
如拾芥。而自持谦挹。又如秀才时。是所望于故人之子者也。然此出于爱人以德之意。不亶欲其荣达而已也。雅见以为如何。顷示墓表文字修改。不过暂时之役。而卒卒度日。有未暇焉。昨于问安厅。适得从容。略加添删以呈。唯在取舍之如何耳。自馀倩草。不宣。
与姨兄朴参奉(弼夏)
仰惟比间。静况佳胜。阻怀不须言。人有一子已难。况四男乎。子綦八子。食肉者一人。则一子登第已难。况二人乎。又况诸孙满前。殆如汾阳之颔可。而谢官闲居。日饮无何。未尝以世间升沉荣辱婴怀。若吾兄福泽。求之今世。恐无与为俦也。玆将一壶薄醪。以伸此区区奉贺之意。幸引壶自酌曰。此君此酒。可谓知我之深如何。左手所持之物。乃执事菖蒲菹也。馀俟就拜。不宣状仪。
答堂侄泰衍书
朝书示谕备悉。论说方严。难与为言。而第无所事碑口碑为愈之云。专不审营竖碑碣之本意。故两相所撰文字。朝者觅送。观此则可知委折矣。盖江皋累累之冢题表。但曰朴氏之墓。成氏之墓。而至谓之疑冢。况其数尺短表。剥落残缺。鱼鲁难辨。时移世远之后。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5L 页
则又将不识其为何人之葬。而并与疑冢二字。而不复传于千霜。则竖碑墓前。以示来后。断不可已也。今世立论如君。慷慨如君者。搢绅章甫。岂无其人。而只于屋下。扼腕吐舌。高谈大言而已。悠泛度日。其事无可成之时。况朴仁叟后裔祖孙三世。乞文于山林相国。又乞文于当代宗匠。必欲竖石而识墓者。其苦情诚可悲矣。孝思非不至矣。而至今数十年。其文但为纸上之空言。诚以其事本不容易也。若事成于搢绅章甫。而不出于富人之手。则岂不有光章甫。设施反后于富人。实有慊然。皆果如来示。而第六先生衣冠之藏。终亦不知其处。则虽使蹠之徒。有意设施。吾不知其可禁也。舜崩于苍梧。葬于九疑者。史氏之说也。葬于苍梧之野者。戴氏之记也。若使至周末秦初。有富民如金震昌一人。勿论其意之损财报施。其心之有所希望。乃曰。是圣人之葬也。不可不识而竖以穹碑。则苍梧九疑。必有所辨也。若使君生于其时。则亦将曰。此事当付诸士林。而使不得措手乎。且不须费了许多说话。君清论如此。慕义如此。若与俞进士诸人。出谋发虑。创建螭首龟趺于荒原指点之处。而使震昌。不售其损财报施之意。而袖手傍观而已。则其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6H 页
时吾将与东平都尉。啧啧称赏曰。吾辈料事不审。几使士林无光。后生诚可畏云矣。君本有许多力量。果能办此否。好笑好笑。书末多金通神。动得筵臣。因此为其媒爵之说。恶是何言也。君子不逆诈。不亿不信。人有由衷而发。有意为善。而今乃深究。而亿逆至此。此恐非仁人君子忠厚之意也。不须更有书。只俟脱直后。来过面破为宜。
答堂侄泰衍书
朝书承览。终日客至。未即有复矣。归田录依受。三十年前。曾一披览。亦有抄录。而今来观之。便是新面目。可知半生工夫尽归虚地。良咄良咄。今承来示。勿论少壮。丧威震薄。血气潜消。掩卷辄忘。安得不然乎。偶有所思及之矣。亲旧以吾善忘。或多疏略于酬应之节。一切归咎于喜饮。此有不然者。尼父则唯酒无量云。而邹圣之能饮。不见于经传。然尝曰。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中。其三人则予忘之矣。夫五人之名。记二遗三。则虽以遏人欲存天理之圣。有时善忘如此矣。况精神气魄。减古人不翅千万级。则亲旧属托七八件事。忘其二三。及其申恳后复悟。不是异事。而必欲归咎于曲糵者。其义何居。有未
寿谷集卷之二 第 146L 页
可晓也。好笑好笑。馀不具。
答黄长水(命锡)(己亥)
书中。有当此量田巨役。所行非所学。愦愦难状之示。来喻诚然。而第幼学壮行。是固吾儒本领工夫。而然自古章甫。岂有学习量田工夫者耶。一部邹书。曾所熟读。今若以圭田五十亩。馀夫二十五亩之说。一隅反三。触类而长。则投之所向。无不如意。何忧乎富民之减等。而何患乎残户之加等也。好笑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