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书
书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4H.gif)
不相闻久矣。怀仰方深。辱惠书并诗。三复披玩。不忍释手。但审尊体未甚康泰。伏愿过自珍啬。副此区区之望。栽私门祸叠。续遭丧戚。且经亡兄再期之日。悲苦感恸。悄悄无好况。奈何奈何。本自懒废。重以况味如右。自觉些少志业。日就衰损。每中夜以思。怛然如疚。今读琼篇。深以天机物累之交战为忧。慨然有晋角伐邑之意。亡论辞旨高雅。只此已非耳中所得闻者。叹尚叹尚。若能因此。毋忘交修共济之志。则栽虽顽鄙。敢不策疲钝而命十驾乎。荷相与之意甚厚。诵言及此。想有以谅之矣。适有小纷。未得仰和琼韵。当俟后便。为构拙取笑计。然辛荤查滓。终始不足奉浼。预切愧汗。
答权天章(戊辰)
冬令向深。寒威料峭。为问迩来将息何似。栽归伏穷山。转觉幽郁。而一笑之期。杳不可复寻。时自向北风咏采菽。寄怀于遐旷而已。和陶诸篇。兴象閒逸。意致深婉。一扫世间荤血而新之。非落蹊径窘边幅者所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4L.gif)
答权天章(己巳)
前冬于梧溪李君处。得吾兄一书。既家侄又袖手翰来。亟拜受而读之。山居僻左。修复不时。愧汗深矣。即惟新正。德履休胜。栽宿痴未卖。屠苏又饮。似此悠悠。终安所底止。只自抚躬悲叹而已。诗薮屡蒙需索。适前后违便。今始付往芝递。第惟美痾未除。酷嗜在此。藏神所谓孰使我刿目镂心。掐擢胃肾者。亦不可不念也。今知其然而犹借瓻者。得无与李公择戒坡公作诗而且送墨者类乎。因念是书朝暮千古。傲睨骚坛。亦可谓闳辩通敏博览君子矣。然朱夫子尝言今人于诗。好底将作不好底看。不好底将作好底看。今是夫也。持衡破的。果能透得此关否。若其论古今事变及人物评品处。往往有不快人意者。早晚閒看。独窃有嘅。所谓若不透得上头一关则万事皆低者。正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5H.gif)
与权天章(甲戌)
秦城七旬。既蒙同忧共戚之谊。梁门秋日。又有追程握手之别。平生此意。未死何可忘也。前者见谓秋晚当拂衣。计于非久作东冈主人。快适当如何也。但念劳顿之馀。旧痾不发动否。是为仰虑尔。栽扶侍苍黄。寸寸前进。以今十四日始达谪所。道涂危苦之状。有不可尽言者。尚幸老人气力不至大病。而撼顿伤损已自不少。此地绝无医药可恃。殊为切迫耳。来时到吉州。时八月初也。长白山已积雪。朔风振野。仆隶群咷。信乎风土不并以南。既至风醇俗厚。亦且可以度日。但去家二千四百馀里。乡信一年难一至。城下满江幽咽。眼前胡山漠漠。岂非使人销魂处也。家奴辈留数日还。因付数字作千里面目。春来倘得鸿书。存访死生。其惊喜不啻越之流人也。
与权天章(戊寅)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5L.gif)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6H.gif)
与权天章昆季(甲申)
比因流寓。偶得西山断麓。十里云山。朝暮异态。旷然别一世界。若得辟馆构亭。足以乐而忘忧。其奈事力不敷何。时一往来。亦畅叙烦襟。恨不与吾兄相对一披襟也。雅知兄有烟霞结习。故因书谩及。想亦为之一笑也。
答权天章(丁亥)
日修状付递。以谢前问之辱。其还又奉本月十一日书。见念切至。慰谕勤恳。捧读未半。感泪先零。仍审寒冱。尊体有相。但鸰原急难之情。为亲旧所共伤叹。闻其意气不挫。差强人意。金检讨衰年病乡。家无一子。尤可伤心。渠犹怡然无怨悔色。亦自不易得也。栽近日情况。前书已悉。且处所靡定。兄弟分离。暮境心事尤不佳。而住与行俱难占便宜。似此漂摇。终安所止泊。苦痛苦痛。两白中间如得一双可垦。岂不欲往同桑榆之好。如来教所云。奈无展手处何。寄来竁志。文简而意该。足以贲幽堂传诸后。感极幽明。不知所喻。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6L.gif)
与权天章(戊子)
青岩数日之款。实浮生一幸会。归伏穷隅。益切怀仰。顷因孝祥历访。询审燕超增胜。不任欣写。栽归路入文丹。滞雨留一日。恨不得与佥兄更上岩亭。听荷上雨声也。言行通录。俟神气稍苏。略绰一过。类聚汇分。深得编书之体。去取删润。亦合参酌之宜。其有益于后学为不少。岂非斯文一幸事耶。仍念先人有志未就之业。何幸见成于吾兄之手。尤令人摧咽。盖其大体已好。更无可议。然其中或不无小小疑碍。且蒙容其辨难。不敢不逐一标识以求教。非以管锥窥指。为可以中窾。只要兄十分参订。归于至当而后已也。序文辞理俱到。尤庸叹服。独其微近担任。似少卑让。或恐是气豪语快致然。古人于此等文字。遣辞宛委。命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7H.gif)
答权天章
年谱草本荷勘正甚精密。感叹无已。删烦就简。亦当如教。但当初奉恳。实欲兄从头洗面。换作自家文字。今只加若干删润而止。则殊乖所望于兄者。兄试思之此。事非兄谁当任者。从当耑恳。幸勿坚拒也。
答权天章
书中诲谕。良荷开警。仍念吾侪既屏居无事。惟有读书求志。为桑榆活计。不必让与别人。而衰颓已甚。资益无地。因一愁瘁辄弛然自废者屡日。明同炳烛。工似镂冰。如此能有成乎。诚恐多谈无益。以负朋友责望之意也。承喻近看二家文字。精鍊可喜。想其见识文藻。诚有过人者。恨不得一寓目。然他既自以此学为家计。则所谓学者不过辨别是非。克治偏私。使其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7L.gif)
答权天章(辛卯)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8H.gif)
答权天章
前谕遗集勘校处。一一精覈。不胜感幸。其中更容商量处。别纸具禀。俟得回教。以应此间传写之需。幸从速批回如何。即今形势。出首不得。末由面论。甚觉郁郁。近方斸破岩崖。为缚得数椽计。即药山后麓第一支也。体势幽旷。颇有尘外数致。名之曰后山草堂。日夕登临。顿觉幽忧销散。早晚延乌一行临贲题品。足为赏心乐事。而何可必也。
答权天章(乙未)
乡者贤器越险见访。典刑所存。倾慰如对。第以行忙阙候为恨。不意远辱专使。书辞郑重。开阖数四。感荷难量。仍审春寒。体力清健。连有斋居董学之胜。尤以慰写。至于表章寒栖旧址。宛然有婺源复田之遗意。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8L.gif)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9H.gif)
伏林双庙。事机乖张。鹤皋新院。论议纷纭。病伏穷阎。私切忧叹。承谕尤不胜慨然。他姑不说。至于栽家事。似闻亦未免出入于不悦者之口。若果如此。不幸莫甚。不肖残生十年畏约之馀。寝惊梦愕。不知置身之所。顷作金溪诸甥书。相戒毋复以此等说话出诸其口。未知渠辈果能信得及否也。槩闻一边之议。以为鹤老主院。终不可无。且闻鹤麓形胜。合置精庐。一府多院之虑。诚如来谕。未知如何为得。初头虽做错。业已始事。亦岂可使之狼狈。兄须烦为一行。与同志诸人大家商量。去短集长。俾不至颠沛如何。溪址记文。追思多芜语。方欲更加点窜。迫忧患未暇。及承示正中膏肓。谨已一一芟正。终始笔萎思凡。唤起精神不出。是可叹也。兔葵燕麦。虽是刘宾客伤时语。曾见朱子年谱附录记文中。正引此语。今不记某文。盖为遗墟旧宅发也。古人引事多如此。恐不必以刘语局定也。寒栖庵虽已埋没。至今过者孰不知其为先生故居耶。然则低徊俯仰。似不为病。未知如何。文字间利病。直是小事。每因来教。辄觉长格。况进于此者乎。恨不朝夕款叩。日有丽泽之益也。但以兄欲放虞费两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8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89L.gif)
与权天章(丙申)
兄所遭逆境。不意辗转至此。人间万事。信无所不有。为之忧叹不已。公论所在。人情可见。在我无失。横逆何伤。栽也犹不免私忧过虑者。君子举动。人所观瞻。礼恭言直。前圣有训。或恐遣辞之际。微涉怼笔。却有伤大体也。为执事虑。宜莫如栽。故冒进瞽说如此。想不以为罪也。记文点头虽幸。谕以揭板则大不然。此不过为閒中一笑之资。岂可烦人耳目。千万亟停是仰。
答权天章
重阳日所惠长笺。感兄眷恋不忘如此。仍喜秋阑。尊体有相。仲舒墓文。方以代斲为愧。荷示知为诸巍眼所推借。不敢大惭而为大幸也。沈记无聊中试减得百十字。觉稍简洁可喜。信乎古人于大小文字。必旬锻月鍊。有以也。悦卿先破戒。事已无及。然欲为兄写去一本。今忙未果耳。因窃自念欧公晚年。日窜定其文。用思甚苦曰。却怕后生笑此老以复古为己任。其苦心极力如此固宜。如我辈终日呻吟。不过为风声鸟音。毕竟要何用。良可发一笑也。李孟元文字蒙示。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0H.gif)
与权天章(戊戌)
鹤谱勘校处。诚为允当。谨一一依教缮写一本。早晚投寄本家。未知傍观者以为如何也。存斋叔父遗文字。掇拾散亡。不过数卷。长侄生时以先人之意。誊出数件。欲颁布近地儒宫僻静处。未及断手而死。今其弟自知渠病难久。数日前委伻裹送。要栽分传。其意良可悲也。今此附呈。幸以此意传送三溪院任。藏弆架插中如何。其中似有脱误而忙未详校。且众手所写。胡甚可欠。山长前忙未拜问。亦望烦为致意。刊补如或一经勘破。未可还付今便邪。其中追补处颇多。且此后因便未易。故烦复及此耳。
与权天章(己亥)
栽辄有哀恳。敢烦崇听。伏以先人弃世今已十有六年矣。墓木已拱。竁志尚阙。莫非不肖无状诚乏追远。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0L.gif)
答权天章(庚子)
日振伯袖示兄一书及诸文字。见属以讨论之事。深感询荛好问之义。信后觱寒将届。不审调养之节近复如何。 廞卫载驾之日。承谕进哭岭底。道涂劳止。寝味无损否。奉切驰溯也。先志付标处。几尽印可。自此繁简得中。无容更议。但其论为学工夫处。修改颇费力。犹有些疑碍。故辄敢改禀。以取裁正。深以烦渎为惧耳。南夫人墓表。字数不多。语意俱足。孙志曲折反复。深得欧老绳削。尤所叹服。其中一二处拈出献疑。何敢自以为是。聊以塞辱询也。荷老初期奄过。末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1H.gif)
答权天章(辛丑)
刊补駮正处。极其精审。不胜叹服。当初固以此有望于兄。而细草烦谩。恐非暮年精力所可及。今幸一一勘过。若得廿篇头面一并梳洗如此。庶免自误误人之弊。其幸可喻。此无元本。记不得上下文势。其中一二疑碍处。敢更条录具禀。如有未当。幸勿惮去取。就元本按文势。一一节约修润。俾成完书。幸甚幸甚。删削贴补之劳。全靠昌言诸友手。但以妨科工为虑耳。仍念此书编辑。既蒙老兄终始勘正之力。若惠一言以张其后。庶几有所藉重。且令吾两家子孙知交相琢磨之义。亦一事也。幸毋惜早惠。千万千万。今年衰病特甚。尤欲随事早结裹。不至迁就也。活翁遗卷序。发挥扬阐。殆无馀蕴。此老为不朽矣。其中一二有疑处。既蒙询荛之勤。不敢不尽所怀。病思昏谬。未必中窾。惟在裁择取舍之如何耳。先稿合修改处。今难以远书尽秖。待凉生气苏。要面论可尽耳。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1L.gif)
第四篇答吕伯恭副手梢工注。副手。的当之手。按其时新参乃周益公。而书中叹大承气證。下四君子汤。犹以不发病为幸。盖先生本意。周公虽未得为上手梢工。犹可为副手梢工。若唤醒不至沈醉。则缓急犹可恃云耳。观不发病犹可恃之语。副手之副。似取副贰之义。未知如何。
或以副手为的当之手。未知何所据而云。而今作副贰之手。亦未知果得其训。此等处不敢质言。今且两存之曰。副手或以为的当之手。或以为副贰之手。未知孰是。然以不发病犹可恃之语观之。似未许周参以上手。或恐副贰为近云云如何。
第七篇答袁机仲魏郑公(止)正此之谓注。喻机仲自信之笃。按先生于此。极言竭论。自谓说得太郎当。而机仲不能解惑。故欲待羲文而质正焉。以上文若只如此。某固已深晓之语观之。魏公良遂之语。似先生自喻。如何如何。
上文才说高明之见自信之笃。虽羲文复出。亦未肯信。继以魏公良遂之语。故疑为比机仲自信之笃。承谕鄙见似错。当依此改正。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2H.gif)
此亦讲录误处。未及照管。考据甚精。谨当依教改正。
拚得旬月工夫注。拚音般。按杜诗纵饮久拚人共弃。又久拚野鹤如霜鬓。诗家使拚字。似有自分自断之意。拚得旬月工夫云者。似谓判断得旬月工夫。讲录委弃之解。恐亦记误。
按理学通录滕德粹事实中拚一去注。拚音潘。挥弃物也。讲录委弃之训。似或本此。亦不至无义。今姑仍存如何。
第十一篇答黄商伯偏全或异注。气全理亦全。气偏理亦偏。按此语虽出告子篇小注胡云峰说。而此书气以粹駮言。理以偏全言。则恐当曰气粹者理全。气駮者理偏。未知如何。
以粹駮言气甚当。但粹者全駮者偏。语犹未尽。若曰气粹而全则理从而全。气駮而偏则理从而偏云云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2L.gif)
第十二篇答廖季硕诚斋直道阙注处。按诚斋自秘书监将漕江东。年未七十。退休南溪。享十六年清閒之福。此似指江东漕命时。
填补阙漏。幸甚幸甚。
答周舜㢸未要生说。按此生字似有生熟之义。如云生客生语之类。盖欲虚心熟讲。以求真见。不要生硬强说。讲录云生出说话。恐记误。此后书又言舜㢸讲论多不切己。止于文字上捏合。亦似生硬强说之意。未知如何。
上文既曰缘文生义。又曰虽说得行云云。以此推之。生出说话之云。亦似不为无据。且未要字。与生硬说之义似不相贴。未知如何。偶看第十三篇答胡季随书。有随语生说之云。此则分明是生出说话之谓。此等处。且两存其说。以备参考如何。
第十三篇答刘季章近上注。近上犹近来。按答王子合书见渠长上注。长上犹长大也。答石天民书世俗一等近下。近下谓近卑下也。以此推之。近上似谓近尊上。近来之训。恐亦记误。
近来之训。果不著。谨当刊正。但改尊作长。以应子馀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3H.gif)
答胡季履志于高远注。以禅学而言。按本书又病其骛于虚名。求于人者甚重云云。则非指禅学。似指务声名闻誉之人。讲录禅学之解。恐亦记误。
亦是失照管处。谨当刊正。
答胡季随大小分明。按大小之云。恐是先后次第之意。讲录云大前段小后段。以戒惧谨独分大小。恐记误。
按上文有曰君子谨独。是全体工夫中见得此处。是一念起处云云。则所谓大小甚明者。窃意大指全体工夫而言。小指一念起处而言。今以先后次第言。恐或失照管。幸更入思议如何。前段后段。虽出本文。似欠分晓。若曰大谓全体工夫。小谓一念起处。如何如何。
不要思想(止)不快活。窃详书意。似当于功效下为句。判著且做三五年工夫者。似谓判断做工夫。如拚得旬月工夫之谓。著语辞。或曰著力之谓。讲录于判著下为句。亦似可疑。如何如何。
判著下绝句。果失照管。当以功效为句如来教。
第十六篇答徐子融心不服注。先生自言其不心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3L.gif)
果是子融不心服。此等失照管处。似非一二。惶恐惶恐。
此外或不无起疑处。往往有不当疑而误疑处。惟在商量裁正。此书行世。可以大有功于学者矣。
大有功于学者。非所敢当。若免自误而误人则幸矣。此外疑误脱漏处。恨不得相对一旬。从头梳洗也。
答权天章
秋至凉生。时闻庭树间爽籁。昏惫呻吟中。益觉怀想德仪。顷自仲兄所传致惠书一封。忙手开缄。不啻空谷足音。第审连有泄痢之苦。为之奉虑。栽亦于今夏种种呻楚不绝。形神换脱。兼违心拂志之事。不一而足。一片灵台。鲜有宁静时节。立志不固。随处汩乱如此。殊可愧叹。刊补勘校事。不意暮年精力。终始研究到此。不胜感叹。况所釐正。多是失照管太穿凿。若非兄极意消详。几不免自误误人。尤觉悚然。今因盛批。一一改正。其中一二条。略有所反复。早赐是正。俾成完书。千万幸甚。但恐昌言诸友。方困槐黄。无暇及此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4H.gif)
与权天章
玉友还。谨承辱复。具审迩来起居康福。且闻有高邮 新命。十载江湖。忽承 恩点。伏惟分义所在。当不俟屦。然关塞路阻。天寒痘炽。是为亲旧所深奉虑处。未知行止何居。栽三冬淟汩之馀。又此遇寒龟缩。益忽忽无佳致。良可怜叹。西来消息。令人仰屋之外。更何言更何言。来书所引屈子长生之愿。真是先获语。苦痛苦痛。玉家志文。不即奉读为恨。玉友早晚必来见。方此企伫耳。拙作只塞责。且盛制如许简约。似得碣体。如见玉君。当劝以换用之意。若彼家不弃鄙文。当稍变其头辞耳。序文中多脱误三字。称停得果恰当。始知文字间不可无琢磨之益。幸即镌改新旧本如何。羽翼二字之砭。岂不以栽人微言浅。不足为轻重故邪。易之困曰有言不信。此栽所以兢兢不敢轻出者。如或因此起闹。幸稍加修改如何。黄用五昨以书来。于先集中有些云云。兄既有意更勘。方与此间诸友。为趁明春约会中途计。即今兄所遭如此。若终不免一行。此事又将差池。浩叹浩叹。铁岭以北。风气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4L.gif)
答权天章(癸卯)
因校会承辱复。具审以毒感冷喘。失适多时。不任贡虑。况尧章夭阏。知旧所共惨惜。一家悲念。计应重伤天和。尤为不幸。信后有日。寒事稍解。不审调将更何似。千万过意摄养。以副远近士友之望。栽亦于海上往还后。久苦寒感。至今未尽和解。而与宗从一旬团会。别未回睫。奄有死生之分。非但宗祀所托。门户所关。同老割半之痛。实非常情之比。摧心酸骨。欲忘不得。固知不悲者无穷期。而犹不能自已者。亦不自知其何心也。十六之会。会员甚盛。足见公议所在。不觉感涕沾襟。惟是时议既无投合之望。资送之具。呈疏之员。俱极郎当。向见主事诸友。深以此为虑。未知竟如何出场。日夕关心。自不胜私忧过虑之切耳。李君瀷。承喻始知世间有此好人物。恨无由一相接。得闻其宏论一二也。井田说如或入览。幸愿毋惜投示。一破穷愁如何。刊补修改处。知已稍加裁省。恨不得一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5H.gif)
与权天章
宁乡西峡。有所谓玉川,葛川,雷泽者。颇有水石之胜。为存斋叔父所尝栖息处。叔父既没。遗躅日芜。几莫有知其处者。今年春八十老门人权尚精一之甫。锐意疏薙。刻石以表之。亦一异事也。栽为权兄所敦迫。略记其颠末。欲得斤教。今谩附往。幸痛加批回。仍惠近体各一首。以为记胜求和之地如何。
答权天章
广兴之会。兄既不成行。故诸老皆中止。栽亦追至东城。知不成而还。人世事不如意每如此。怅叹怅叹。先集付标对商。谨当如教。但此事必须先从老兄一番稳讨。而每一会面。辄人多开口不得。是甚可闷。且念既不可务多。亦不可太删没。今欲各自付标。则取舍之际。极难财酌。莫非情胜多爱之致。要须对同勘校。然后可成完正耳。仍窃惟念进既不得行之于时。则退而传诸后。独有此几卷遗草。除閒漫酬应外。不必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5L.gif)
与权叔章(斗纪○丁亥)
方惨瘁无馀念。忽闻兄远承 恩谴。不觉弃匕箸起立。 明时泣玦。岂独兄一人。岭海之外。亦岂尽死人哉。惟良食自爱。益笃岁寒之期。是所望于兄耳。彼中物情风土何如。亦且可以度日否。是又区区所欲闻也。栽行负神明。感召奇祸。连丧二子。猿肠寸断。邈矣未有叙诉之期。益令人怆然。雷霆无竟日之怒。兄岂久于是者。当不日 赐环。惟是之祝耳。惨戚以来。两目全瞖。不与人操笔问寒温久矣。今为兄作千里面目。强起把笔。不成语不成字。兄可默会也。
与权叔章(壬辰)
伏闻 霈泽旁流。已得 赐环而归。闻聆所及。无不慰耸。矧惟同忧共患如栽家者邪。伏惟伴春还乡。鸽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6H.gif)
与李粹彦(琬○癸卯)
积岁贻阻。但有瞻恋。冬序向深。觱威比甚。不审尊体何似。伏惟神相恺悌。益膺难老之庆。栽年来衰惫已甚。兼覆盆莫白。将为不瞑之鬼。馀外百口填壑。已置之度外矣。计老兄知此怀。故临纸不觉覼缕尔。就有小恳。宁乡西峡有所谓玉川,葛川,雷泽者。颇有岩崖水石之胜。为存斋叔父所尝栖息处。叔父既没。遗躅日芜。几莫有知其处者。今年春八十老门人权尚精一之甫。锐意疏薙。刻大字以表之。亦一异事也。不可无记胜之作。故顷见雪翁。请就三处。各题一律或古诗一篇。雪翁既许之矣。窃念其间不可无德人一言。敢此因便付恳。幸与雪翁相议。或唱或酬。从早惠寄。使名区异境。顿生光色如何。吾侪各在衰境。此等好事不可迁延等待。故敢此缕缕。伏想有以谅之矣。
与金天开(汝键○乙亥)
异域萍逢。出于十年契阔之馀。是亦人事有前期者邪。即惟宵回。寓中启处加裕。栽暮泊吉城。被主人之挽。留一日始发。明朝且上磨天岭。关山日远。方寸甚乱。百年未满之前。几时更是休歇邪。行迈悤悤。未谋款晤。别来尤觉惘惘。然窃覵兄气貌完好。且能有以自处。虽是神明所扶持。亦可验素养有定。其在相爱之情。贺且不容口矣。只愿益加保啬。以副远忱。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6L.gif)
廿年忧戚。悄无悰绪。一书相候。含意未遂。不意老兄未忘旧谊。远辱伻书。慰存抚循之外。推借属托甚非寻常。倾感慰豁之馀。旋蹜踧不安也。仍审年来。大小丧威重三叠四。如栽获戾于天者。固无足道。岂料德门亦有是邪。惊惋不能已已。伏惟暮境至痛。种种何堪。伏愿抑哀自强。以慰远诚。栽支离人世。备经无限逆境。犹未能即死。七尺尚依旧。然衰朽已甚。百疾交侵。自知不得久为人世客矣。谬询疑节。栽素昧此等事。茫然不知所以为对。远问之意。亦不敢孤。聊诵所闻。别纸录呈。深以汰哉为惧。幸更广询以处之如何。
别纸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7H.gif)
十一月而练时。似当前期一日。以罪逆不天。奄遭先考丧。今葬已毕。明将代行练事。尤增罔极之意。措辞告由。翼日行祀时不变文。用家礼小祥祝辞如何。既告辞之后。自称孤哀。似无未安矣。
丧中不可行禫。过时又无禫。礼有明文。行禫与否。非所论。改题当在后丧禫后吉祭之日。前此恐不得行也。
答金子山(龟重)别纸
寻常小友辈。或以此等事。来相咨度。犹蹜踖不安。不意老成如哀兄亦复谬询及此。尤令人悚恧不敢当。夫以处变从宜。自是达于情文者之事。岂全昧糟粕者所可能。顾长者有问。终默不对。亦近三愆之一。聊供臆见。以备财择。幸更博访。勿以愚言为可据。千万千万。
改母葬时当服缌。按丧服小记。父未葬不敢变服。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7L.gif)
父丧未葬。葬母以斩。礼既有明文。而郑注曰言其葬服斩则虞祔各以其服矣。先夫人启墓时。固不可服缌。前头一虞时。又不宜仍服斩。以此推之。恐当制服为是。然未有显据。不敢臆断。
启墓出柩后。当改书铭旌。而 朝无赠牒。书淑夫人似未安。仍前书孺人亦甚未安。未知何以则得当邪。
未受牒而书封。先儒固已言其未安。然妻从夫爵。亦礼也。今于一圹之内。一书三品职。一则仍旧书孺人。岂不尤未安邪。寒冈答问中。有夫虽无爵。借用孺人之语。况今已有爵号可从耶。然此在广询而处之。非寡陋所可臆决也。
按礼奠则先重后轻。若先行改葬虞于墓所。新葬返哭而虞。则失先重之义。且以斩衰。先行改葬虞尤未安。未知何以为之。
尝闻诸先人。家礼虽初葬。去家远则再虞以上。行之墓所。父丧内改葬母者。若先行重丧初虞于墓所。明早行改葬虞后。始返魂至家。遇柔日再虞。似合无于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8H.gif)
虽经亲葬。妻丧尚在浅土。三虞卒哭似难设行。将姑待妻葬毕。先行父虞卒哭。次行妻虞卒哭邪。
礼所谓不虞祔待后事者。以葬先轻后重。重丧未葬故也。今既拘于事势。先行先令监襄事则虞以安之。一日为急。恐不必等待贤閤葬毕也。记曰同宫之丧。虽臣妾必葬而后祭。注曰祭谓练祥也。疏曰小祥之祭。已涉于吉。尸柩至凶。不可以相干。其虞祔则得为之矣。以此推之。虞卒哭与练祥。固有间。而待后事之义。恐用不得。如何如何。
父虞卒哭未行之前。亲主妻丧似未安。代子亦无谓。未知何以处之。
重丧虞卒哭。既不可等待。则贤閤襄礼。哀当自主之。更有何疑。
答赵仲深(德渊○丁酉)
伏闻先庙有变。方深惊惋。玆奉辱书。见喻辞旨痛切。尤令人气短心塞。询及处变之宜。非寡陋所敢知。事同一家。不敢不略贡臆见。未知果不失礼意否。令侄前既未及改题。今又外除才讫。改题递迁。似当在禫后仲月。而意外遭变。事有不可以常理处者。新主既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8L.gif)
答金子厚(千重)
询及疑节。此非浅陋所敢臆断。然事同一家。不敢不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9H.gif)
答金子纯(南粹○乙巳)
吕友之来。伏奉惠翰。仍审年来尊静养增胜。感与慰并。栽惨戚缠心。疾病侵身。奄奄欲尽。自怜奈何。别纸示谕谨悉。不意尊贤尚德之所。乃有此无限层节。今此分设之举。固出于万不得已。然斯文不幸甚矣。岂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9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099L.gif)
答郑可行(硕达)
伏嵌岩且数载。悲忧僻陋。不复闻朋旧间法语久矣。不意远辱长笺。存问死生之外。惓惓以谈经说学为事。诚荷君子爱人之义。顾此浅劣。何足以与此。蹜踧不敢安也。信后数月。春且尽矣。伏惟美痾日祛。学履增胜。所论存省一款。顷因叔向兄弟发问。偶贡管蠡。不意转浼崇听。赐采荛言。岂所谓千虑之得耶。一幸一悚。大学不言静时事者。尝闻从古圣贤教人做工夫。多从动处说。如虞书精一。鲁论博约。孟子知言养气。皆是已。况完养本原。已具小学。则大学特点化出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10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100H.gif)
答崔伯谦(道鸣○乙巳)
不接声问。徂垂廿年。瞻想德仪。何日敢忘。屏伏穷隅。漠未闻高寓近驻何处。虽欲奉一书问寒温。势不可得。今岁春间。忽自无何。传到去腊十一日手书。一番存问死生。意寄勤厚。忙手开缄。宛然数十年前面目。若非情眷出寻常。何以不忘下土穷交乃尔。至今纸敝墨渝。犹不能释手。即惟江上初寒。侨居气味日益清胜。栽支离人世。惨戚继缠。衰肠易弱。生世无况。加以前去七旬。只争数月。精神筋力。日就衰损。向来寻行数墨之工。亦已提掇不起。方且自怜为七十无闻之鬼。来喻犹且惓惓有招呼唤醒之意。茫然不知所
密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10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50A/ITKC_MO_0450A_A173_100L.gif)
与柳允卿(升铉○己酉)
甘澍稍苏人意。不审玆辰。閤履何似。閒退未久。牵复之 命又下。官閒禄厚。进退无甚难处。亲旧所共慰贺。仄闻明明间。当不俟驾云。而顾此衰病蛰伏。末由诣违。岂胜怅惘。就控还 朝之日。必与吴令光运相面。幸为我推还鄙家四七辨文字。早晚因的便投寄如何。欲作吴令书。以谢前日委访之意。畏约残踪。不逆书入都已久矣。今不敢破戒。幸乞俯谅此意。以必推为期如何。窃恐久滞不还。转入他眼。故敢此缕缕耳。馀祝行李万重。式遄五马之行。以慰宗族交游之望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