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疏斋集卷之十二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x 页
疏斋集卷之十二
 杂著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298H 页
丧礼定式
古人云。丧礼从先祖。凡人家自先世久已行者。苟非大害于礼意者。不宜擅改轻变。而其或因循习俗。失祖先之旧者。不可袭谬而不复其初。吾家丧礼久远。则不可考矣。而自王考文贞公所尝讲行及先府君兄弟居忧时所论定者。皆可传守勿失。而中间或有随俗舛误丰约不中者。今一依先规。又采儒先之论。以补其未备。以遗子侄。俾勿失坠云。辛巳仲秋。书于马江垩室。
一。丧礼。并从丧礼备要。
一。质杀韬尸之用。礼有其制。近世卿相家或有用之者。我家自先世未尝用。盖只便于未敛之顷。衣裳不乱。非如绞衾之不可阙者。今宜从先不用。
一。妇人服。吾家曾多用大袖长裙。或间用衰裳。盖大袖。宋时衣。家礼。因温公书仪。丘氏加绖带衰服。见仪礼图说。沙溪以为朱子末年所定。好礼家当从之。吾先世既无定规。今当以衰为正。
一。童子服。沙溪曰。凡服必相报。长者于童子。已递减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298L 页
其服。则童子于长者。亦递减以报之明矣。惟祖父母曾祖父母。则依女虽适人不降之义。童子亦似不降也。今从此。(辛巳诸孙之殇。服俱不降。)
一。古礼。玄六纁四。各长丈八尺。杂记。鲁人之赠也。三玄二纁。广尺长终幅。家礼云。家贫不能具此数。则玄纁各一可也。以此观之。古礼亦不一也。吾家自先世皆用玄纁各一。长丈六尺。盖葬时赠玄纁。考之古礼。既夕礼曰。至于邦门。公使宰夫赠玄纁。疏云。赠玄纁束帛。以其君物所重。故用之送终也。重君赐而设也。后世虽无君赠。家礼存之。疑亦存羊之意也。吾先世之不必备六四之数者。不但取家贫不能具之文而已欤。今宜从先。(若卿相礼葬。自 朝家赠玄纁。则虽非帛。亦当用 君赐。○礼葬所赠玄纁。乃苧布也。)
一。明器下帐苞筲罂。先世皆不用。今当从之。朱子亦不用。
一。地灰。古礼。厚同旁灰。今俗。以风水说。谓之隔生气不肯用。泽堂李公。深非之曰。今世士夫中。惟白江白洲二公。从我言筑底灰。又曰。若使石灰能遮断风水吉凶。则今人家墓山。龙虎案对。一无其应。只有一穴之应。何不于五面并去灰筑耶。其言甚有理。尝考我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299H 页
曾王考杨根葬时所记。地灰用几寸。今当从此。
一。松脂。古人多论利害。或云南方湿土不坚。凝集虫蚁。或云。镕化则失性。或云。有地火则祸尤不可言。或云。千年成琥珀。程子见古棺涂沥青甚美。亦尝用之。吾家杨根山。用几斗。镕于椁外灰隔之间。祖考交河初葬。亦依杨根用之。二十年后开圹。坚莹甚好。而间间有空处如蜂窠储清水。疑是镕泻时有空处。湿气凝露而储于中也。又闻人家以生松脂作屑。以铁杖筑之云。此无镕化失性之虑。又无中空结水之患。此既先世所常用者。又是交山之所经验者。今欲以生屑筑用。
一。炭灰。防木根避虫蚁。古人多言甚好。而吾先世皆不用。今世亦无用者。岂以炭末难坚筑。圹中加阔为虑欤。今当从先不用。
一。朝祖。依丘氏仪节。以魂帛代柩。若亡人之子孙之主。先入祠堂。而灵座。朝祖于阶上。子孙之主。在于龛椅之上。神理人情。俱似未安。而古今礼家俱无论此者。辛巳之丧。以此问议于知礼人。则以为情礼则然。而礼无明文。不敢专以礼许人。日后当广问讲定。姑存之。以备遗忘。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299L 页
一。檀弓曰。卫人之祔也离之。鲁人之祔也合之。夫子善鲁。疏云。祔。合葬也。离之。谓以一物隔二棺之间于椁中也。鲁人则合并两棺置椁中。无别物也。朱子曰。古者。椁合众材为之。故大小随人所为。今用全木。则无许大木可以为椁。故合葬者。只同穴而各用椁也。圣人既善鲁之合。无容别议。而今以久远之虑言之。容二棺于一大椁之中。其盖当用长板筑土时。已有中挠之虑。况木朽之后。圹口阔大。灰土易陷。此甚不可不虑也。朱子之言。则今人多用合木椁。亦不可引重矣。今虽违圣人善鲁之意。同穴各用椁。椁间用隔灰。厚若旁灰。则可无后患。且戊午王父母抱川迁窆时。已用此礼。今当从此。
漫录
余于流迁祸患之后。神精日觉昏瞀。昔之所记想。渐就茫然遗忘。顾一身穷厄已极。何足控揣。但平生所闻者。先世德行言语。遂恐泯然不传。乃于少惺惺时。随思随记。若其著于碑状者则不录。然尚多阙遗。亦将追补。而计自此以往。亦恐愈昏忘矣。悲哉。其他所尝闻见前辈事及文字间可记者。往古事可传者。余所经历可述者。并杂附于下。乱无伦类。如得写手。可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0H 页
以更定。而只为穷寂中自遣之资。非足示于人也。己巳仲秋。丹丘羁客书。
先祖密城君。 世宗大王第十三子。母慎嫔金氏。(以士族。选入后宫。墓在南阳银城里。)录佐理勋。 世祖朝。初设五卫都总府。首以公为都总管。(今总府先生案。公名在首。)谥章孝公。公之世。诸大君王子。鲜克令终。而公独被荣宠。至今子孙绵绵。冠冕不绝。其必有至行醇德之所以保身名而裕后昆者。今无以得其详。可为悲恨。墓在广州其自山。宅基。在水日门内南小门洞中间。宗孙微弱。为他人所占。先王考与诸族人议偿其直于所占者。还其基。告于 朝而官奉祀孙。其后先考又与诸族人合力。立庙于其基。
云山君。即密城君第一子也。策 中宗朝靖国勋。墓在其自山同麓。
广原君。即匡城正第二子。匡城。即云山君第三子。墓在南阳(后孙大纯鼎至奉祀)广原。初封守。后以先祖考贵。 赠君。博洽多才艺。堪舆相数之术。无不通晓。言诸孙多验。自卜寿葬于抱川铸金山下双谷。至今为世葬之地。
高祖考佥正公。始离宗爵。力学登科。自此科甲不绝。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0L 页
五世公。严于宗法。辨别嫡庶。时庶派之仕于 朝。为显官者甚多。每于祀庙时。不许同列。故诸庶多怨嫉。以是官不达。后 赠赞成。
高祖妣郑氏。有士风。工女事。传以为一日治纺丝几一斗。制短衣十四称云。享年几百岁。每日早起。受诸子孙拜谒。令侍者必具饭羹。以待诸子孙及族人之送人问候者。子孙满前。缌功之亲。同在膝下。传以为一家盛事。
曾祖考事迹。备载于先祖考所撰行状及清阴文正金公所撰碑铭。尝闻于先祖妣。以为公笔法极敏妙。一濡笔书十数札。墨未乾云。所著诗文。亦多可传。而昏朝狱事屡起。辞连于季祖考生员公。庶族之在家者。悉焚家中文书而混烧之。故今不传。可恨。晚年愤世。托曲糵而沉冥。或肆言不讳。或出游无远近。时玄轩申公谪春川。白沙,月沙,仙源诸公。皆屏居乡里。公或匹马径造。相对怡然。有时流涕慷慨云。(玄轩集有所赠诗)时尔瞻之妻。于公为再从妹。公尝往见。谓之曰。妹之没官为婢。在何时耶。闻者股栗。亦以公高洁。群凶不得加害云。
先祖考文贞公德行事业。至今昭在人耳目。为世楷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1H 页
范。不暇一二记录。而尝闻诸一家。其衰老之后。神彩尚映带傍人。眼光清莹。须髯若神。所进食。平生日不过数合。步履甚轻利。身长亦过于中人云。
立朝以来。 国家多故。未尝一日安坐。今以状碑所记观之。出身在于废君嗣位初年。其十馀年间。饱见世变。栖迟乡里。 仁庙改纪之后。始入 经帷台省。遭适变及丁卯虏兵。其间以暗行号牌等御史。遍巡湖岭。又以体府从事巡边。受湖西节于仁居变时。受岭南节于丁丑乱后。壬午。为贼烓所告。被执入虏庭。癸未。又为虏人所拘。留沈二年。乙酉。以言事窜沃州。旋移三江。 孝庙恩遇夐出千古。而以虏有烦言。不得一日安于台鼎之位。虽逢时不幸。其勤劳辛苦。罕有比者矣。
自丙午以前。卜得白江别业。奉曾王母居焉。有 除命辄辞。或不得已赴 召。旅食于京。不复久留。盖公自见丁丑之变。无意于仕宦。但以 主恩缱绻。未免时一就之。每与人语。自称亡国大夫。且公以独身无兄弟。自乱前已有深忧。奉大夫人于此矣。丙子。由水路入海澨。安过于抢攘之际。为亲深虑。计之素定者如此。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1L 页
其在沃州时。有移配三江之 命。时贼点从中用事。祸机莫测。闻金吾郎猝至旁郡。莫不惊骇。家人至于涕泣。公已就寝。仍稳睡如常。明日乃知有移配之 命。
其以使臣。被拘于虏也。虏人诘责万端。公辨对抗直。不少挠屈。虏人益怒。锁馆而不通水火。公亦处之逌然。
祖妣尹氏。领议政承勋之女。夫人之兄珙。废朝时窜通川。奉大夫人居谪。大夫人卒。夫人往焉。殡处火起。将延及于灵座。夫人号哭奔赴以卒。后旌门闾。
祖妣丰川任氏。有至行顺德。早岁于归曾王考。已有疾病。夫人辄承事无愆。先王考以独身仕于 朝。多不在家。夫人奉养曾王母。极致诚敬。平生未尝有不如意事。先王考有媵侍数人。而家庭无杂言。视其出有恩意。
尝言人家鲜不以勤俭而兴。逸豫而丧。每见诸孙之怠惰不勤业者。辄责之曰。汝祖考虽年高宦达之后。每公退而归家。夜朝必危坐读书。必有课式。课诸儿甚笃。汝诸父儿时。盖无无故閒游之时。是以持门户至今日。汝则将欲为厮养乎。妇人之或怠于纺绩酒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2H 页
食者。必戒之曰。吾少时家业益贫窭。婢仆鲜少。凡祭祀宾客朝夕之馔。皆自具焉。冬则手为皴冻。常以年少妇女服勤为常事。近世妇人。则罕见亲执馈事者。季祖考生员公号炉隐。少有至行。曾王考晚年病酒。或骑马独出。家人不知所向。公辄徒步随之。通宵榛棘。脚为流血。十年侍疾。衣不解带。以此成疾。竟至夭卒。月沙尝为考官。见公科文。大赞赏之。姜睡隐沆。亦奇公才云。后以先考官二品。 赠吏曹参判。祖妣尹氏。方严有法度。见人不善。辄面责不少贷。夫人诸弟童土,石湖,美村诸公。敬事之如严父。长兄早卒。宗孙幼弱。夫人益之以己所分得田民。俾得供祭祀。
伯父尝教余曰。尔生父参判。自儿时有至行。七岁。吾先妣得产后病阽危。尔父昼夜不离侧。扶将救护。不异年长之人。目不交睫。凡十数日。其时一家诸长老。皆称叹不已。
申尚书丈尝云。曾在 先朝。朝廷无异议。尊先公推诚待人。士乐为交。一时侪流之相许与。诚近世罕有。吾亦仰交。且以为师表。其冰壶之操。阳春之和。兰馥郁郁袭人。至今思之。有泪盈睫。今世安得如此人来。尚记中秋月夜会饮于政府莲堂也。掌乐正某人。亦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2L 页
携数乐来。极与团栾。公曰。今日之游。乐矣。念吾亲必未眠。君辈盍与我携此乐以进。以助吾亲一时之欢耶。座中皆诺。遂连辔张乐。往终南旧宅。大夫人果未就寝。闻此事而甚悦。略具酒馔。以待吾辈。此事今何可见于人耶。不但传为一时胜事。尊先公悦亲之诚。随处可见如此云。
公平生无居第。常借空宅以居。故岁必三四迁。多有窘迫难堪之事。处之晏然。不以经意。破鞍羸马。人或有言之者。亦不介意。凶岁则多有阙食之时。被服与寒士无异。晚年屏居于西河。屋仅庇风雨。食不过蔬粝。亦怡然自乐。常教曰。咬得苦菜而不厌。是为士家风。
常教曰。士之处世。当如闺中处子。不可有一不洁己事。又曰。人子当以父母之心为心。此意不可顷刻忘忽。
有一大家初无子。以兄弟之子为后。其后生子。反以为后者为次子。以己子奉祀。公在谏职论正之。有人惑婢妾。其妾多不利于嫡子与孙。宪官闻而治其妾。其孙有与知之迹。公极非其人曰。君有一毫干涉之事。是即不是父母之意。父母所爱。虽犬马必爱之。彼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3H 页
女虽无道。固当积诚意以化。不可如是作事。重伤老人之心。其人惭沮。
先叔父西河公。儿时好读书。不待劝课。七岁时。方读书。有新恩及第人。具倡乐来谒于先王考者。公背坐读书。终不顾见。
自甲午至己亥。连遭所后父母丧及先王考丧。七年居忧。饮食起居。未尝少变。但于哭泣之馀。讲礼读书而已。
尝曰。东坡得罪程门。且朱子以为若得志。其弊甚于荆公。然世人则不知长处而忽之。甚可笑也。观其平生出处。少有不合。辄求出外。脱然若翔凤之不可笼。未尝一日安于朝。可谓有士大夫风节。
余尝侍坐。赐问曰。从古君子之见几保身。终有令誉者。当以谁为首。余率口而应曰。当以二疏为首。公曰。然。我本非有意于仕宦者。特牵连拘絷。以至于今。回顾初心。诚可恨也。见今尔兄弟并显。吾家盛满。极矣。此正为见几之时矣。我志已决。汝辈常不忘此一着也。未几。公遘疾。呜呼恸哉。
户曹吏咸姓人。伪造公文。盗官布六七百疋。公判户曹时。觉而抵之罪。移刑部。毙于杖下。公疾革时。问曰。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3L 页
咸吏之死。人无以为冤乎。盖病剧。已觉其不能起。点检平生行事。惟此事恐或有未尽者也。余曾贰刑部。考其文案。其伪造极分明。同事者亦承款。此于情法。无可免之理矣。然公犹不忘于惟几之时。其恻怛之仁。未尝枉害一人。亦可见矣。
公尝游东海。见安边鹤浦之胜。遂卜居于黄龙山中。筑室将往居焉。又于海州结城傍。又卜一区。欲居焉。盖未尝一日忘退休也。
高祖考季弟察访公。早卒无后。以后事托于先王考。王考别庙而祀之。其夫人某氏。寡居以来。素食终身。家中老庶族及老婢仆。尝称以为素夫人云。
外曾祖考秋浦公。少以俪语鸣世。其魏野谢画幽居表。乃十八岁时所作云。至今脍炙人口。
壬辰后力斥和议事。见牛溪集。为黄芝川作檄文曰。奸臣首倡幸蜀。国忠之头可悬。庙堂力主和金。秦桧之肉足食。笔力可谓森严矣。
外先祖庄武公衡。以武将历事 成中两朝。南征倭北伐胡。累有功。官至判书。其征倭时。登建节台。有诗曰。建节高台起大风。海云初捲日轮红。倚天抚剑频回首。马岛弹丸指顾中。老而退居江华燕尾亭。日炒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4H 页
豆数升。招村儿以食之。使之移稚松。种于海岸几十数里。人问曰。种此辛勤欲何用。公曰。 国家七十年后。当得力于此。其后壬辰之乱。倡义军入江华。斫此松造船云。
余所后外王考久堂朴公。以诚孝闻于世。 朝廷旌其闾。公于 仁祖朝。制进月课。反哺乌诗曰。士有亲在堂。贫无甘旨具。微禽亦感人。泪落林乌哺。 仁祖下问曰。此人有亲耶。仍 命赐米布。其诚意之感如此。
公儿时出游江头。有一宰相方谪去。亲宾送江上。仍招公上船。问其年曰。我亦前壬子生。令公作诗以别之。公即成曰。前后生同壬子年。去留心事此离筵。天无竟日雷霆怒。莫恨潮州路八千。公时年可八九岁耳。仓卒词致之圆熟若成人。人以是期其远大。
余于童騃之时。虽及承事。亦何能窥见公德行之一二。尚记公于城西宅。为大夫人。频设宴席。聚会亲属及亲宾。自着彩衣舞蹈于前。或跪吮大夫人乳。或自歌而侑酌。欢爱之诚。至使童孩油然生孝悌之心。其后亦见公于宿外时。早起招侍婢。问候大夫人安否。待大夫人起寝。即入省。每于食时。必入侍坐。监盘膳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4L 页
以进。每出入。必入告。终始不替。
一日。拜公于江上宅中。门外新构一草堂。极朴陋。公处其中。见其糊窗纸逆连。即命改之。仍举古语以训侍子弟。其时余不记为何语。到今思之。此朱子却不是理。黄直卿自欺之端之语也。其克谨细物如此。
公与金柏谷,子公,得臣相友善。到老不衰。其游若弟兄焉。子公疏阔不晓世事。世以为笑资。公独爱其如此而能文。子公亦视公如蓍龟。每岁。自槐山来。翛然相对。怡然相乐。人莫得易其交也。
内舅参议黄公。亦与公为异姓再从兄弟。一日。谓余曰。吾见朴判书兄。以汝为儿雄。余于其时。未及定祖孙之名。而公已有抚顶之爱如此。
完平李公元翼。平生梦兆多验。癸酉。先王考按湖南节。去路。谒公于衿川庄。公曰。吾平生梦多验。曾梦吾死而公为全罗监司。来治吾丧。今公为此官去。吾匪久当死矣。居无何。完平果卒。
申玄轩之从子鉴。一日来拜。玄轩公问曰。汝自何来。对曰。闻郑弘溟自乡来。往见而来矣。观其文学行止。似胜于松江矣。郑即畸庵。松江之子也。玄轩作色责之曰。尔何言之妄也。吾于壬癸年间。为松江从事官。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5H 页
方开体府于江都。乘船出海。风涛汹涌。船上不安。余等气亦不平。下休于船楼下板屋。传云体使招从事。余与同官进。则松江在楼船上上头。据胡床而坐。把杯引饮。气岸轩豁。见吾辈曰。今夕月色如昼。海波赑屃。尽一奇观。从事辈何不与老夫共此赏。缩颈于楼底乎。仍悲咜感慨。意气激昂。吾虽不识弘溟。必不能有如此气槩矣。
白沙窜北青。诸旧日褊裨送行。其中一人曰。相公有何罪而垂老作此行耶。吾当以一剑往斫奸人尔瞻等之头。以泄此愤。相与泣下慷慨。郑锦南乃曰。君过矣。君若为此举快则快矣。史臣书之曰。盗杀礼曹判书李尔瞻。事不光明。其人乃止。如锦南者。可谓有春秋癖矣。
锦溪君朴东亮。壬辰扈从时。从官几尽分散。独锦溪不去。兼六曹郎及内乘备局郎。并佩六曹通符。明敏善办事。以此受知 宣庙。官至一品。年尚未四十。废朝时。以锦溪亦在 宣庙所顾托七臣中。与诸公共入狱。锦溪供辞。语及 西宫。以此群凶藉口为一大罪于 西宫。反正后用是论罪窜斥。久而放还。坐废而终。洪鹤谷瑞凤挽诗云。抟鹏忽失扶摇势。病树虚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5L 页
经烂漫春。世以为名句。
浦渚赵公翼。以孝行闻。但性疏阔而分明于恩雠。誉之者亦以此为任真。先王考为湖南伯时。公之子来阳为龙安倅。不胜任。殿最置下考。公怒之。其后送节扇。亦却而不受。怒久不解。尝论先王考曰。某居扶馀。楼台亭观。罗络山上。僭拟义慈。公之作事。或怪骇如此。又沔川多亲族。有一郡守辞去。公嘱以护恤。其守以事杖其一族人。公亦大怒。极论沔守不治状。作沔川郡守传。以示客云。庚寅。先王考入为上相。公方在同台。同事颇久。乃白于 上曰。臣少时误识李某。不与相能。今与同事。始知其清忠正直。亦谢前过于先王考云。
潜谷金公堉。少贫甚有重名。尝居嘉平潜谷。采薪入京。卖以资食。间市纸借人纲目。手自移写。为太学斋任时。每自嘉徒步入泮村。洗足偪屦。入斋议事。言论洒然。涂墨贼瞻等名于儒案云。及贵。颇营堂宇。先王考素与相善。或时讽之而不能从。
丁丑。虏人令我 国文士。制胜战碑文。竖于三田渡上。溪谷张公方居忧。以 朝命撰出。其中有乾清坤夷语。虏以为以清讥其夷。不用而用他文。其后溪谷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6H 页
集将刊。张判书善澄。乞序文于清阴。清阴序之其末曰。昭明太子有言。陶徵士白玉微瑕。乃在閒情一赋云云。盖以撰碑为未尽也。张累请改之。清阴不之许。仍以刊行。
海原尹公斗寿。被惨劾于台官。将出城。往诣完平家。完平方以都宪。与其事。诸台官。方会于其舍议事。忽闻尹公至。咸惊骇。且恐完平失言。公入。诸台避壁后以听。公乃曰。令乃论我罪至此。我不必辨。而我参庙议。欲作某事行某令而未及矣。此 国家大事。不得不相托。仍相别而去。时人服其量云。
桐溪郑公蕴。立节于昏朝。丁丑。在山城。 上将下城。以刀剚腹不死。可谓卓然矣。尝与延平李公贵。论追崇事于 上前。李公争不得。愤詈曰。此人曾为罗州有某事。郑公乃徐曰臣果有是事当别论罪。今日之议。恐不干涉。郑公性坦率。尝为罗州曰。古人云食君衣君。己之章服。尽自官办。为亲设宴。载酒数石。往岭南。凡事多类此。溪谷以暗行闻其事。归言于 朝。以副学召还。公夫人。颇有狮子吼。公惮之。谪岛中十馀年。乃有一妾。归不敢置于家。尝为南原府使时。置其妾于闾舍。每托以见友而出。暂见面而入。或问公曰。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6L 页
公曾不畏尔瞻辈凶焰。尚何畏夫人乎。公曰。不然。贼瞻辈。杀则杀矣。此则长日侵虐。正可怕也。闻者齿冷。延平李公。言语多率易粗疏。壬辰之乱。以前参奉。赴行在。朝廷差公召募官。使之集粮饷。诣庙堂受指画。时有一原任大臣坐睡者。公乃曰。我名位卑微。恐未办事。愿得睡大臣。则足以藉重。闻者大噱。每于 上前论事。语多差谬。或有触激。必怒骂人。崔迟川集中。论李公言语甚详。世以此笑之。其忠诚款款。爱人乐善。出于天性。故能掩其小节之疏。
延平自儒生喜陈疏。其妾有歌者。每歌。必唱今日今日之曲。公曰。尔今日之曲。尚可已矣。妾曰。何如主公之诚惶诚恐。清阴平生寡言笑。虽倡优杂戏。人皆绝倒者。公一不启齿。有一新恩家设闻喜宴。时优人朴男者以献戏名世。其家谓男曰。今日清阴相公当赴宴。汝能作极可笑之事。得其一笑。当厚赏之。清阴既赴宴。男陈杂戏。清阴一不顾见。男乃卷一纸如上疏。两手擎之。徐步而进曰。生员李贵呈疏。仍跪而展纸。读曰。生员臣李。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满座皆绝倒。清阴亦不觉失笑云。
泽堂李公植。初出身时。筮其立身行己。得泽风大过。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7H 页
仍名其堂曰泽风。堂制。像其卦。中一间。作房壁以实之。前后二间虚之。堂前凿小池。池中树一柳。以为泽灭木杨生稊之象云。自此身事。一以其卦大象为准则。集中有辞堂文。盖其尊信如此。顷年。 赠官赐谥致祭。余掌撰祭文。有曰泽风之象。奉若神明。乃实事也。其胤松涧公。亦筮得泰之二爻。平生言议。以朋亡为主。论救民革弊之政。必曰用冯河。每与人论其先事。即亹亹不已。尊之以大贤地位。又言自大过转变为泰之道。其言覼缕。人之初闻者。皆听莹。药泉南相国九万丈尝曰。初闻季周之言。殆非世间言语。久久闻之。察其诚意。有足感人者矣。公有至行于其丧中。始知其先公为人出于凡常。与兄弟日夜追记其行事。以为我有贤父而生时不及知。吾等罪人也。悔痛刻责。俱成心恙。其伯兄修撰。不胜丧而殁。公则抱疾十馀年。我外王考久堂朴公。怜其善而有病。使读心经求治心之法。自此病少已。仍出世路仕宦。余每见公。言其父兄之事。心火辄动。通面如丹。气竭声乏而犹不止。若公者。可谓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者也。
松涧好服松叶。以为可以疗饥。又考国初救荒。方有松叶作末之法。请于 朝。颁布其法于诸路。使之锓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7L 页
刊久传。人或笑之。民多不从。时申汾厓为江都留守。见其令覆。禀庙堂曰。将悬板于官门乎。将于客舍乎。盖有讥笑之意。是时蝗起。食四山松叶殆尽。有人作诗曰。虫食四山松叶尽。相公何处施经纶。又有客言于公曰。松叶若可救荒。则诚好矣。某有一策。无采叶乾舂之劳。如何。公喜问之。乃曰。令饥民日出时东向吸气。则好矣。仙家岂不以餐松吸气。同为良方耶。闻者绝倒。
崔简易以承文提调。撰事大交邻文字。诸提调各言其不合处。殆至于全无本色。乃作诗曰。从人安字转成蝇。
余先世有一旁亲。记性奇异。文字一经眼不忘。能遍诵四书三经。不差一字。操笔不能成问候例札。尝渡江。遇宰相家丧行。船上遍看其挽词百馀幅。其宰相乃亲党。后往其丧家。丧家失挽词所誊册。乃曰吾可记。令人操笔。尽诵其诗及各人姓名职衔。后得元本。校之无差云。
赵判书启远语人曰。汉史。言凶(一作匈)奴以李广为汉之飞将军。世果有飞人矣。昔侍 昭显世子质燕时。虏人凡出战。必与俱使之观战。一日。击杏山堡。虏其将一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8H 页
人缚致军前。将戮之。其人曰。我所服尽绫段。污之无用。汝可脱取而后刑。胡人果解绑脱其衣。其人乃奋起。夺一剑。踊身空中。飞若轻燕。以剑从人头上斫之。几杀十数人。气尽而下。乃杀之。不能知其名云。
虏人之伐锦州卫也。徵我师赴援。我 国送炮手数千。虏人每令数胡护一炮手。以为前锋。作云梯薄城。先令炮手放炮。以登城上。人不能敌。城遂陷。城中人开一门。红袍将一人。乘轿出。男女数千人。随出向海去。尽投于海。战伐杀戮之惨。古未有也。余再从祖都正公。以宣川府使为营将。领军赴徵。其家老奴凤伊者。尝为余言如此。呜呼悲哉。
是役也。星州炮手李士龙者在军。胡人迫令放炮。城上人呼曰。朝鲜人。尔忘壬辰年 神宗皇帝罔极之恩。今乃助贼虏害华人耶。哭声震天。士龙不忍放炮。每放辄去丸。胡人觉之。杀于军前。士龙含笑就戮。已而。城上。揭一金字牌。书曰朝鲜义士李士龙云。后 朝廷。旌其闾复其后。嗟乎义士。
皇明之亡。伏节死义者甚众。殆不可数。 太祖皇帝创业垂统。必有所以致此也。如 太宗之入。方正学等诸人能死义。又如建皇储等事。庭杖而死者相继。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8L 页
抗言者亦不已。 皇朝此风。诚前古所罕。虽不能终救沦丧。足以扶千古之纲常矣。虽然。甲申殉国之多。亦由于 崇祯皇帝死社稷之得正也。呜吁悲矣。 弘光永历。纵不能以一旅复少康之业。若得人而任恢复之策。因天下义士之心。洒血誓天。有薪胆之意。则亦可以为晋宋之南渡。而奔窜于岭海之间而士大夫犹不忘党议。两君又不能刻苦。以至于朱氏无遗类。可胜痛哉。余每读 明季遗闻之书。未尝不流涕也。如瞿式耜,史可法者。早进用于甲申之前。则庶可有万一之幸耶。史之答九王书。真令千古义士肠裂心摧也。
自古大国革世。而藩国之陪臣。能为大国立节者。未之前闻。况外国乎。如丁丑年间。清阴桐溪及斥和诸公之事。诚旷古所无。如夷齐文山。皆亲北面而事殷宋者。不可与此比也。呜呼奇矣。未知即今天下之人。虽服左衽而拜毡裘。尚或有秉彝之天。知所以表章于后世耶。
易云硕果不食。其传曰。将有复生之理也。此理诚无时可灭。目今天下尽剃头发服短后。如冕服冠帽团领缨子之属。固无可用。而但为我 国而置之。是衣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9H 页
冠一脉。正在于吾东也。他日真人之奠中华。文献之徵。其在是乎。
我 国钦敬阁。初在 景福宫。宫燬之后。废主令李冲蕫其事。建于 昌庆宫西偏。久废而其地入于 万寿殿基云。其仪轨。在于政府。大略阁中设山。山上设日月。山间有天女神女之属。山下设耕种耘穫之状。日朝升于东。暮没于西。春则耕。夏则耘。秋则穫。机关设于下。以水激之矣。报漏阁。尚在东偏。而器物散落。不可复识。但有漏器漏人用之而已。
余庶叔敏哲氏。自幼有巧思。自鸣钟。初来我 国。莱人学其转轴之法于倭人。传之于京。不能详。虽有其器。不知所用。先王考亦得一钟而置之。叔乃于静处。默看其机轴。尽拔钉各解而置。见者骇之。即依旧合成。自是始觉其法云。时年仅十馀岁。其后从王考在沃州。又于册床。上刻水道。水迂回而落器。能分五更。王考以为老人夜长无寐。若作漏器知更数则好矣。教以书传玑衡浑仪两注。辄晓解无疑。遂求竹铜作漏器。用木人。十二时持牌出。时尽则入。每时击钟有数。设机关以水激之。物力不给。草草未尽其能。其后随义州府尹郑錀往义州。郑闻其事令造之。比沃州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09L 页
差备云。己酉。同春宋公以为古制可复。告于 先朝。设局于观象监。多集工匠。七八月而成其制。作大匮安水筒及铃道机关于其中。其匮之南头。安浑仪六合三辰之属。一依古法环数。略以意增损之。日月各有环。中不设衡。而用纸画山海为地。平系于中。从水筒设机。结之于南北二极轴中。以其力运环。而天日月各迟速如法。又于匮之西壁。作一龛立木人。人傍置钟。每时至。木人击钟有数。持牌木人。则前者入而后者出。时刻迟速。校之日晷不差。水则匮上安一器。自此替入于筒中。内外机关之运动。皆用一水之力。造进。 先王嘉之。命除职。赏给优厚。其后亦频频 召入。使治其倾毁者。近日此器久废。戊辰。筵臣请修之。 上命递叔宁远守而修治。比前尤备。而病甚不能尽其思云。 上于熙政堂南。修一阁。名以齐政。置此器。 国家若欲修历象之政。则于报漏旧阁。仍阁而安器械。则可以尽其才而传永久矣。今年益衰而病益痼。惜哉。又尝制水车。缓流止水则用人力。急流自激。亦可用备旱。而世不能用其制自创。与倭国所出轮车之制。异矣。
小学善行篇。李文靖治居第。或言其隘。公曰。居第当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0H 页
传子孙。此为宰辅厅事。诚狭。为大祝奉礼厅事。则已宽矣。注云。大祝。子孙祭先时为大祝云云。非是自警篇云。富韩公之父贫甚。客吕文穆蒙正门下。一日。白公曰。某儿子十许岁。欲令入书院。事廷评大祝。公许之。见而惊曰。此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云云。然则大祝。宋时宰辅子例补之职欤。未有他考。
数年前。我 国价川人曹礼男者。病风。忽逃入彼国。彼人执而出送。其咨文云。问其名。自称介亲城人左聂那蜜。盖其人不通汉清两语。只以我言答之。清人以汉音翻译也。谓川为亲。而以曹为左。以礼为聂。以男伊为那蜜。考四声老乞大等册。正然。以此推之。前史夷狄之名。多字数音聱牙而无义者。正类此。以中国音翻译之故也。余于其时。兼汉学教授试译官等。月讲书。出朝鲜介亲城人左聂那蜜越江入来。使读之。诸译不能晓。其业不专。可知矣。
北道官妓逸仙者。始无节行。一与太守之子情好。遂矢死守节。及太守之子在京而殁。逸仙奔哭终丧。仍守家不归以终身。其始守节也。官人威迫万端。终不移。此与河间女。正相反矣。岂女子之感结于男子者。亦如豫子之于智氏者耶。论其类则不异矣。其后复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0L 页
其家云。
燕行过路。有祖大寿牌楼。石役极宏丽云。祖即 明名将祖承训之孙而兵败降虏者。申汾厓以使赴燕。题其柱曰。征辽第宅半颓零。门巷萧条草树平。等是男儿终有死。李陵何事误家声。
史记刺客传。赞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世皆以称字作称道之称而读之。殊无意义当读以称足称当之称。言世人或以为使轲能称成丹命。其难如粟角。此言则太过。又言轲尝刺伤秦王。此言则非也。公孙季功之言。为可信也云尔。
宜拙南尚书二星。尝谪白川。公嗜饮。谪居亦不辍。其族郑姓在朝者能谈命。贻公书曰。闻叔杯觞不止。今岁运数亦厄。何不自慎。公以诗答之曰。万事懒从詹尹卜。一生常恨楚臣醒。人以为警切。
郑相太和。有宰相度。先考尝退朝曰。见郑公坐于朝班。虽未知才识事业之果如何。而气像俨然。足以仪表百僚。亦一时伟人也。
余于六岁时。以家中有故。往在于庶从祖姑尹氏为崔宁越鲁詹妾之家。其家南。即崔本家。崔已殁。崔之夫人。独在其家。为夫人设宴以娱之。郑相以夫人之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1H 页
侄来会。余为观其宴乐。杂于诸儿小中。立于筵外。郑公望见良久。使人招之。仍问姓名世系。使之坐傍。罢去时。仍率而往。其后每岁封节扇以送。及余才胜冠。公已卒。余初出身。郑美叔济先言曰。吾见判书叔。(即郑相载嵩)以为先公每称李副学家第三儿。今出身者是也。吾欲一见云。余曰。郑公若以我受知遇于先相公而欲见之。则当自来见之。何可使君邀我。美叔笑而去。
辛酉。通信使自日本还。言倭人有木桢干者。能好学读书。居丧用家礼。邻近或化之。评论古今人物。我 国则以退溪先生为首云。盖似购见文集于商译辈矣。外夷中或有如此之人。可奇。
世传太白山潢池傍。有 国祖陵墓。人莫识其处。今三陟府西南芦谷。称以 国祖陵守护者。非也。此与潢池稍远。此或舆地胜览所载 穆祖皇考妣陵者耶。亦未有考證云。 仁祖朝。有上番军。自言能知潢池 陵墓者。遣礼官寻之。竟不得。即今遗老已尽。尤未易可寻。而或云峡民狞悍。惮于官吏往来及守护。不无传识之处而终不明言。未知其果然否也。诗云。绵绵瓜瓞。自土沮漆。此地即 国祖所尝居而为万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1L 页
岁之葬者也。何异于周之漆沮也。而今不得识其所。可胜恨哉。余亦 王室之裔。尤不胜怆恨也。
原州南面丁持平时翰之外祖李诚立墓在某山。顷年。其家迁其墓。开土得一志石与铜瓶。其志石云。高丽王子。国亡出走。落发居法泉寺。侍臣数人从之死。葬此云。其家仍还埋其石。丽亡未知有此事否。不出史牒。未可凭信。然其石必尚在土中。问其处而见之。则可验矣。
东阳尉申公翊圣。以名父之子。少以词华气槩称。丁丑后。退居汉上白云楼以终。亦一佳公子矣。余内外王考。俱与相善。外王考罹祸后。抚恤诸孤。经纪其家事。有古人风云。
东阳尝曰。儿时闻宋经略出来。出观于慕华馆。经略衣红袍乘八人轿。李都督如松以下。跪迎于道傍。经略不下轿而过去。都督自牵其马鞚。随后步行。良久而乘马。中国文武官体貌迥隔。如此云。
自古计田。皆以亩。(三十四步为一亩)独我 国以结负。结负之法。亦以尺计之。而又准亩所收。以作结法。名虽殊而其实则同。凡田分六等。六等皆各有尺。尺随等渐长。该等田畓。各以其尺量之。而烦乱不简。故量田时。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2H 页
通以一等尺量之。二等以下。以算除之。令各邑书员辈学习。而其法又与遵守册(户曹所置量田式)所载者异。至于把束多差。取简便而不用旧法故也。盖遵守法。则各等定其法数。乘之于尺数。俗法则有润除之称。自古算书。无润之名。观其下算。则乃留头乘法也。详论于田算撮要。
诗书事相见者颇有之。书云。公作鸱鸮之诗。诗有其诗。书云。率其旅若林。诗云。其会如林。书云。公刘肇基王迹。诗云公刘实始剪商。书云月之从星。即以风雨。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古人之不喜争端。是无我之公。朋党之成。实由争端。是极可戒处也。如作铭名。以订顽砭愚。何关于他人。程子犹以为起争端而请改。徂徕之庆历诗。是诚辨白黑别是非底言。范富至目怪鬼而谓坏天下事。韩公知欧阳之认易系非孔文而终不问之。程子与邵子同居洛。极亲厚而不论象数。是亦恶争端也。
明末小说之盛行。亦一世变。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书。最为大家。其役心运智于虚无眩幻之间者。可谓极劳矣。世传作三国演义者。病喑而死云。诚不无此理。其诬诸葛以怪神者。亦足受此罪矣。至于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2L 页
水浒。则极形容群盗猖獗横行之状。故 明末流贼悉效此。其标立名称。以闯天王之类。即梁山泊玉麒麟九文龙之遗法。其弊已明著矣。近闻清人发令禁小说云。果然则此必有所惩者而然矣。其他淫亵荒怪之作。愈出愈奇。足以乱天下风俗耳。
孟子所引书。多与本文异。或旧本如孟子所引。而中间传诵之差。篆隶之讹耶。未可知也。
孔子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箕子当殷乱而演九畴。文王被幽拘而作周易。孔子知道穷而著春秋。是皆有大忧患也。彼圣人固怀此至宝。不于平时发之。而必出于忧患之后。何也。盖知其无可为也。既知其无可为也。则垂空言著明训之外。诚无以利天下万世者矣。若众人则不然。平时既无其宝。以外患作他山之石。始可以琢磨成玉矣。忧患者。其圣人之不幸。而众人之幸乎。
清阴之在山城裂降书痛哭也。请斩主和人之言。不绝于口。及事定。与迟川同在沈馆。欢然如平生。相与唱酬。是时。先王考亦同絷一馆。乃作诗曰。二老经权各为公。擎天大节济时功。如今烂漫同归地。俱是南冠白首翁。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3H 页
追崇议作。 朝廷言论各异。其争辨是非。力相诋排。自傍人观之。若水火仇敌。罪罚相继。亦不相救。及礼成之后。依旧同寅故旧。不失交情。前辈处心如此。
风水之说。上世所无。古人则大事必卜。诗之卜云其吉。书之卜食洛。皆卜定都。以此见之。葬地之卜。亦可推也。自韩信行营高敞地。已有择地之意。其后数百年。未闻有为风水之论者。至郭景纯。始作葬经。自是渐盛云。及至近世。则欲专以人家祸福寿夭。责之于葬地。若是则所谓命者。反不在于天。而福善祸淫之理。又不系于天。威福之权。专在于地。此岂理也哉。或云万物同归于土。土何有美恶之殊。古人葬中野。未闻有以此生祸者。此则矫枉过直之论也。先儒岂不言彼安此安之理乎。人死。知觉运用之气散。骨肉精血之属朽。固无可以祸福后人者。然一理一气。未尝间断。祖考之气。即子孙之气。祖考之体魄安。而后不但可安于生人之心。亦可保康宁寿考之福。庸可谓无此理乎。虽然。得峦头理气之吉而受福者难。有水泉蝼蚁之灾而生祸则易。大凡天地之间。吉少凶多。吉凶悔吝。吉一而已。如后世人主以金绳玉牒。封泰山禅梁父。未必获其应。近日俗巫拾秽骨。书人名埋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3L 页
室隅。其法极粗疏。乃能病人杀人。百不失一。获福之难。生祸之易。其类是欤。
晦翁云。于宁宗朝在讲筵时。论嫡孙承重之服。借看仪礼。不能分晓。不免以礼律为證。归家检注疏。分明说云云。此亦讲学不熟之咎。噫。礼之难究。有如是夫。尝看退溪集。入朝时。当内丧。论以嫂叔之服。及闻奇明彦之论而觉其非。夫以朱子退陶之学。当大事。尚有未尽之恨。况平居不窥一卷礼书。遽当吉凶之变者。其何以措之乎。此则固不足言。而三千三百。浩浩洋洋。虽大贤大儒。容有未尽合者。自宋濮议以来。论礼异同者相攻击如仇雠。至欲加之以罪。吁其甚矣。世或谓自周孔以后。学问文章。判为二歧。如农工之不相通。盖汉唐诸子能文而不知道。因以为皆然。此固人自二之。其理岂自判哉。自古文士。好论文章高下。而其取舍或偏。未有定论。及朱夫子出而其论甚公。其识最明。其进韩抑柳。取欧曾非王苏。岂一偏之见哉。况注韩文楚辞。欲取汉魏以来诗。以至陶郭之作。以为三百篇羽翼者。自是千古绝识。岂可谓学问者不知文章耶。李汉谓文者贯道之器。朱子云文从道出。岂有文反贯道之理乎。后世论文者。大抵多与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4H 页
李汉比矣。
平生不喜柳文。得朱子之说而尤信所见。其长篇。气短而语急。其短文。颇有好者。盖精悍雄强。摸拟酷肖则罕伦。而大抵无一唱三叹之意。
古者。大事必卜。如人欲知身命。必当卜之。若汉时司马季主,严君平之属。只以卜筮论吉凶。命课之术。未知起于何时。而东坡云。退之命在磨蝎。我身在磨蝎。一生坎坷相等。章得象云。命有三合。必入二府。如此者甚多。朱子亦云南轩谓我命官多禄少。平日辞官文字甚多。又谓谈命有验者。是精力强。又云神杀之类。只是五行旺衰之气。推亦有此理。后人太拘忌。(此则似指土地方位神杀。而命课可通看耳。)然则朱夫子亦不以为虚妄矣。盖尝论之。天地间。自有气数。大而国家不能免焉。如卜世三十之属。是已。小而零琐。器物有成形。则亦当有气数。况人受天地五行之气以生。安可谓之无气数耶。傅奕所谓长平南阳。是系一国一乡之气数耳。今夫人之生也。有日有时。其支干。有虚旺生克。其必有吉凶也审矣。至于神杀之属。只是受制者为凶。旺相者为吉。假托名象。特以愚弄人耳。今之为术者。皆浅近卤莽。未见有精力强者。而世之迷惑者。恃若蓍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4L 页
龟。此殊可笑。不可以如此而并其理而诬之也。然为国家者。有祈天永命之道。众人有惠迪吉之理。真不可委之于命而肆然暴弃。圣人之罕言命。良以是也。或曰。人之生也。造物者必吉此而凶彼。一一用意于赋生之初耶。曰。造物者苟先有此意。则不公而私也。松柏之贯四时。朝菌之不一夕。特其所受有坚脆刚柔之不等。造物宁有厚薄乎。譬如人唾乎地。出其口者。大者如珠。小者如屑。高者远扬。低者近坠。是岂其人一一用意为哉。
封建。即古圣人公天下之大端而自然之理也。盖天下之大。非一人所独治。有土之尊。非一人所独享。故瓜分绣错。犬牙相制。上以固根本之势。下以分字牧之忧。非苟然而已。三代圣王。因袭而不废。岂其迫于势而不得已。非其意而强为之哉。柳子厚以为势也。非圣人意也。其论峭悍强力。当时虽有好议论如昌黎者。识理不明。莫有难之者。至宋胡明仲辈。追驳其非。而朱夫子亦以为太过。盖与柳氏之议。而特咎其为言也不审。而立论也有偏耳。封建之革。自秦斯始。其言但曰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周天子不能禁之。是据其已然之迹而虑其方来也。未尝以私意追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5H 页
探古人之心。诋毁其制作之始。如子厚之语也。贾生亦以为树国固必相疑之势。是亦以尾大不掉之后弊而言。唐太宗时。有封建之议。诸学士只依违不决。亦未闻并与封建之制而黜之也。今子厚以眇然之身。出于千载之后。乃敢肆然为秦斯之所不敢道者。彼诚有凌三五驾汤武之意。使之遇始皇如李斯。必不止于罢封建焚诗书而已也。唐之斥而不复。非甚也。幸也。其意固欲与三古圣王相颉颃。况世之中主与具臣乎。苟进而任之。必将变国家制度。乱天下苍生。唐之亡。已不待昭宣也。若封建之议。折衷群言。观其会通。已有朱子定论。今不可赘说。而所可恨者。当时门人。无能声柳氏侮圣之罪。以叩于函丈之席。得其鈇钺之严。笔之书而传诸后也。苏子瞻以为武王非圣人。夫子极言之。至曰使坡当国。其弊甚于安石。以此推之。吾知夫子必以柳氏为罪浮于斯矣。
语类云。夏商井田法简。不似周法繁碎。夏商之制。只见于孟子。有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集注。以为商人始为井田。以六百三十亩。画为九区。区七十亩。八家各授一区。借力助耕公田。此必有所考据也。我 国平壤有箕子田遗址。国人号为井田。但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5L 页
见其沟塍凸凹。莫识其制。 宣祖朝。参议韩伯谦往见之。始以为殷人七十而助。此其遗制。箕子虽受周封。礼与法。遵殷之故。与周井异。因依田形而作图为说颇详。其文集板本。在原州鸰原山城。余谛看其图。每七小区。为一大区。如是者凡几区。但不言每区为几亩。以朱子说推之。必是七十亩。旧法二十四步为一亩。未知殷亦用此法也。我 国既不知亩法。又未知当量用何尺。或云当用周尺。周既非殷。亦未敢以为然。律度量衡。出于黄帝尧舜。未知殷周同用一尺而亦合钟律否。况今周尺。亦无可准信。恐难审量其亩矣。其助法九一之制。则自朱子时已云不可考。而今箕田之形。与集注所记殊异。语类所称法简者。无乃以只有助耕无通力之作。计亩之收而为简耶。南宋寄在江南。殷周旧墟。已不可得见。况箕封一隅之旧田。夫子必无闻矣。当时有以若此图者示夫子。必有据此而追究者也殷周之亡。今已千有馀年。虽中国文物之所在。其迹荡然。无一存者。此田能宛然独存于海外偏域。异日中国有王者作。必来取法。岂天意慭遗若硕果不食之象欤。呜呼。可及见否。北宋时。诏高丽进六经古文。盖疑其有秦火前古文也。古经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6H 页
虽不可得。惜乎丽人无以此田为言者。其时若令中国知之。必能来审田形。究得遗制。纵不能行其法于天下。亦可收入于经传集注。久传于后矣。
良役变通私议(议中。多疑晦阙误处。而他无考校之道。只以原本入印。以俟见者究解。)
议曰。禁军七百人。(卜马军七十人)左右巡厅军及诸处分军。合一千六百人。扈辇队三百六十一人。内吹螺赤三百四十九人。武艺别监,局厅(他本。局厅下。有分注。俱属兵曹四字),扈卫三厅。各二百人。训局,御营,禁卫三大营。(改训局一如禁御两营制)标下各一千二百人。哨官各三百二十五人。入防步兵各一千二百人。马兵各一百二十人。合内外(内外改三营二改三字。)马步兵凡八千五百二十五人。俱属兵曹(他本。无俱属兵曹四字。)。除两界广州水原江华开城长湍铁原东莱及六道监司兵水使所在邑外。选马步兵。二十三万一千六百人。分属京三营。轮回入防。每一营步兵各七万二千人。马兵各七千二百人。(各分为六十番。步兵二朔而递。十年一周。马兵。一朔而递。五年一周。)三营步兵合二十一万六千人。马兵二万一千六百人。(庆尚道步兵六万九千人。马兵五千四百人。全罗道。步兵五万四千人。马兵三千九百人。忠清道。步兵四万二千人。马兵三千四百二十人。黄海道。步兵二万四千人。马兵三千四百二十人。江原道步兵一万四千人。马兵二千一百人。京畿。步兵二万四千人。马兵三千三百六十人。)每道三分之。属三营。(假如全罗道。砺山以南。南原以北。金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6L 页
沟以东。属训局。南原以南。光阳以西。海南以东。罗州以东南。属禁卫。临陂以东。金沟以西。罗州南原西北。属御营。他五道仿此。)除当年三营入防者外。京畿兵无事。则分属于水原,广州,长湍,铁原四防御。春秋鍊之。有事则入卫京师。分属三营。五道兵无事。则统于监司。鍊于兵使。有事则分属于监司兵使。或战其地。或入援京师。六道牙兵。合五万八千人。(水原,广州,江华。各五千人。庆尚监司左右兵使。全罗监司兵使。忠清监司兵使。黄海监司兵使及开城,东莱。各三千人。京畿监司。长湍,铁原。江原监司。春川。各二千人。各以其所居邑取之。不足则取其旁近邑。自中军以下。至军牢旗手皂隶知印。皆取足于此数中。)六道水军。合三万一千五十四人。(各以其所居邑镇取足。如牙兵例。)八道镇堡山城兵。合四万人。(如牙兵例。)两界兵合十二万人。(咸镜监司。一万人。北兵使二万人。南兵使一万人。把守一万人。合五万人。平安监司统清南三万人。兵使统清北六郡四万人。合七万人。监司兵使牙兵。各五千人。义州牙兵五千人。在此数中。)内外军额。凡五十万。(皆以良民团束之。两界及各处牙兵各镇堡山城兵。无论公私贱。并团束之。私贱仰役者否。)凡诸色保人骑步正兵束伍诸卫以兵为名者。一切皆罢之。京三营标下及入防三营马步兵朔布合二十七万七千九百二十匹。收丁布以给之。其不可收布者。宗室。文武东西班。正职出身。生员进士。老弱病废流丐。柳匠鲍尺。忠臣孝子烈女功臣嫡长。禁军三营马兵步兵入防者。(入防之岁。全减。常年减三分之二。)水军两界军(把守及义州牙兵。全减。)牙兵。(水原,广州,开城,江华,东莱。全减。)镇堡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7H 页
土兵。(以上并依三营步兵例。有职掌者。全减。)漕军烽燧军。各陵守护军。内吹螺赤武艺别监。扈辇队扈卫厅馆军。牧子史库直卒。军器寺别破阵。译官写字官画员。内医院官员。两医司科员。时仕录事算员。观象监员役唱准乐生乐工。司仆尚衣司饔典设司诸员。各司额内书吏书员。各司皂隶官奴。婢校奴婢。公私贱驿奴婢。僧尼。各道各邑有职掌吏。皂隶品官。校生中时任乡任有司等也。(纳米捕贼加资及史库参奉忠义卫等。不在此例。此或以贵免。或以役免。或以无可徵而免者。然非免其户也。免其身而已。)除不可收布者外。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则自公卿子弟。至常民有两丁者。纳布一匹。四丁者。纳布二匹。单丁者。纳钱二百一十五文。三丁者。纳布一匹及钱一百二十五文。有五丁则减其一。六丁则减其二。(单丁。二户愿合纳布一匹者许。)京用纳京。(沿海作米纳。三营者外。并纳兵曹。自兵曹分给诸司。)外用纳外。(量用定数。徵于本营门。旁近邑各镇堡。则各于其邑。)或曰。此法何名。曰。丁布也。曰。曷为有米焉。有钱焉。曰。以布作米。前此已行之矣。钱则所以分合多寡而弥纶之者也。曰。曷为不行户布而曰丁布乎。曰。户布则奸民合户。不可防矣。户缩则布缩矣。且单丁数丁之户。俱一匹。则欲均而反不均矣。欲以上中下等户而差等。则二十口三十口。当同为上户矣。十五口十口。同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7L 页
为中户矣。是亦不均矣。且增减其口。则豪势者。以上户而冒中户。孱弱者。以下户而占中户矣。故必也计丁而收布以钱。平其盈不足之数。布以经之。钱以纬之。始可以无轻重不均虚实相蒙之患矣。且布之出。出于丁之力。不出于老弱妇孺。则口虽多而丁少。则收布虽少。非恕也。口虽少而丁多。则收布虽多。非厉也。故欲行均役之法而不以此术。则终难乎均矣。曰。然则曷为不为口钱而必也丁布乎。曰。布出于民而土产也。钱出于官而铜产他国。今举一国而尽责出钱。则钱日贵而贫民下户。偏受其害矣。且数百万贯之钱。恐亦难办于一时矣。曰。宁以土产尽收其布。曷为以钱错之。曰。半匹之布。不便于用。一百二十五文钱。直布半匹。单丁及口数不偶者。独可出钱。或愿出布。亦可许之。故名以布。举其大也。不曰口待成丁也。曰一丁之钱。一百二十五文。无已太重乎。曰。子何不言二丁赋一匹布之重轻。而独以钱为太重。何也。曰。昔者。一丁常赋二匹布矣。今以二丁赋一匹。是固非重矣。曰。钱一百二十五文。即一匹布之半也。昔者。一丁常纳钱五百文矣。今以赋一百二十五文而子以为太重。此真朝三之见也。且今之士大夫家。役数十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8H 页
奴丁者有之矣。然既已免私贱矣。则所责之丁。其主而已。一人有七八子弟者。千百之一也。多不过四五。少则二三。其中亦有老弱矣。及其壮也。亦多分户而各居矣。是多不过一户一年赋二匹布或一匹半或一匹半匹矣。纳二匹半者。绝无而堇有矣。至于闾阎下户。则既作丁矣。皆能力作矣。终岁而不能办此一百二十五文钱。是懒而将为盗者也。且此皆昔之纳五百者也。今减其四分之三矣。犹可为重乎。汉制。男女各赋一百二十文。前此为户布之议者。为不赡于用。欲于春秋。各赋一户一匹。是率以四丁责一户也。准之古法。今议。有轻而无重矣。又有一法可以通之者。今制。一家五役减其一。此亦立制。同居者亲父子兄弟五丁赋者减其一。六丁赋者减其二。使一户之中。多不过二匹。则可无贫而多丁者之冤矣。曰。今之议户布者。以为五丁四丁一匹。足以办矣。子则必欲二丁一匹。何耶。曰。彼皆并计男女丁。以定户之大小者。女必待嫁而为丁。则今使一男一女。合纳半匹。比户布。岂不甚轻乎。且男女并赋奴婢之贡法。今不可施之于此。虽但赋男丁。其实二男二女。共一匹也。大抵一户之中。丁固无多矣。今不详八路户数丁数及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8L 页
内外经费之实数。而前日户布议中。戊午帐籍元户。不过百馀万户云。而甲子帐籍。则元户一百四十三万。男丁三百三十六万。除三分之一。得二百二十馀万丁。到今数十年。生齿日滋。且欲行此法。必须申明漏籍之禁。搜括整齐之则。似当百二十馀户矣。(自似当至此。恐有阙误。)除各项不可收布之类。当减三之一。实户当为七十馀万。一户之丁。折除而计之。不过为一户一匹半。或一匹。得布九十馀万匹矣。或多乎此。或少乎此。未可知也。今以九十万匹为准。以十万当五十万。元军减赋之数。以二十馀万。为养京三营之费。(三营料布。元为二十七万。又合将领锻敛赏格之费五六万。则当为三十三四万。而三手粮旧养训局五千兵者。当为四万石。作布当为十万匹。故二十馀万。足为三营之费。)以二十馀万。分给诸司。(一年京司所纳为四千九百同即二十五万也)以十万养水军。(水军元军。一万三千。每赋一匹。保二万七千。每赋二匹。合为六七万匹。虽每赋二匹。犹为八万匹。)以二十万分给八道监司兵使。尚馀十馀万。为船马之费。若能善为措置。则当馀十万。以备水旱兵革之虞矣。下此则不足矣。不足则法泥而废矣。若果有馀。国有蓄积。积十年二十年。足为一年经费。则依西汉旧例。时减一年丁布。岂不为美乎。(前日户布议中。经费当为六十万者。大是不足之数。而今若于经费中。损其浮冗。一切节约。必不至如今日之多矣。)曰。子论良役而兼言军制。何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9H 页
也。曰。良役之害。源于军制之淆乱。欲行丁布。必先釐正军制。此穷源极本之道也。丁布与军制。两相须而成。冗兵不汰。则出布者少而用不裕矣。戎政不修。则出布虽多而养无所用矣。故必也汰冗兵改弊兵。减杂色增实技。可以保此力征之民而无仓卒之患矣。兵之养之鍊之用之。在财。无财是无兵也。财之源。在丁布。曰。训局精鍊百馀年而为辇下亲兵。子之欲革之。何也。曰。举一国经费之半。养兵四五千。可谓得乎。式年升户之弊。骄老难御之实。其害有不可胜言者。革之可也。禁御两营之制。即古之府兵。国初五卫之遗制也。改训局兵制。一如禁御。立三大营于内。犬牙相制而分统六道。内属兵曹。可也。曰。以今之纪纲人心。欲革训局。能无激而生变乎。曰。是有术。以渐不以骤。则无事矣。以训局步兵四千馀人。分属于三营为标下。合两营元标下一千五百馀人。比今制三营标下三千七百人。则剩兵当为二千馀人。而有阙无补。汰其老病。罢式年升户之法。亦听其自愿归家者。则不出数三年。当自革矣。唐杜牧之论兵曰。莫善于番上。莫不善于长征。此真千古之名言也。曰。步则然矣。马将何如。曰。此亦分属于三营。有阙则以出身年五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19L 页
十以下者补之。则费省于禁军而皆已鍊之兵也。与禁军相为表里。常置二千骑兵于 辇下。古所无也。且可以疏通许多出身食料之路矣。曰。闲丁难得。为目今之一大患。五十万军。何处得来耶。曰。束伍骑步兵诸色保人。皆罢矣。自当充选有裕矣。曰。无已太多耶。曰。我国。万乘之国也。周回几数千里。不有此数。其何以内护王圻。外御戎侮耶。男丁几二三百万。而只取五十万。则是率五取一也。比古之三取一。今之拥虚簿百馀万。亦且精矣。且三营兵。不至二十馀万。则入防之岁促矣。入防之岁促而又责丁布。则兵偏苦矣。然而不赋丁布。则今方患不足而所失多矣。为兵者。常年赋三分之一。入防之岁。全减则犹为轻矣。五十万内。除入防及京外。全不收布者十馀万。馀三十八九万赋。常赋三之一。则所失不过十馀万匹矣。曰。牙兵土卒之制。何也。曰。我国监司兵使。除两界外。皆无军之将也。虽有所谓牙兵。散在诸邑。一有仓卒。何以号令。非特外侮。岂无内讧。今若一道之中。各置近万亲兵。可以朝令夕发。而布络相望。以重驭轻。则岂非善策耶。各镇堡山城。有名无兵。是亦弃之也。今以四万人分给之。比前倍之矣。曰。守御总戎之罢。何也。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20H 页
曰。我国兵制。正患其名目多歧。号令多门。既置三大营。近万马步兵于内矣。又安用此赘卒。耗财而损实耶。罢而各归之于其信地。足以壮外而拱内矣。湍,杨,广,水四镇。环京师而棋布。线制松,沁两都。扼守水陆门户。缓急必有所恃矣。曰。牙兵及三营兵。监司兵使。将之。守令则手下无一军可乎。曰。束伍之时。不亦然乎。且无事则守令理民而已。安用兵。有事而行。则守令当各以其邑三营兵。从监司兵使。守则收布之丁。按籍而皆可兵矣。虽非素养之兵。犹可以保邑仓护妇女而自守其地矣。比于今之头绪纷如散乱无统者。不亦愈乎。曰。兵曹以本兵。无一亲军可乎。曰。是有术焉。骑步之一朔入防于兵曹者。元数为一千六百名。前此或入防。或收布雇立矣。今罢骑步诸色矣。此何可不为措置耶。今若以守御总戎京牙兵之当罢者及募入自愿者。满其数而止。团束之。食其食而应其役。有事则亦兵也。且以禁军局出身扈辇队武艺别监之属。尽属之于兵曹。则马步合三千馀人矣。(或加出一二哨旗手军牢。为禁军之标下则好矣。)曰。今之议者。或曰严饬外方。勿论校生军官。可合军役者。皆令汰定。则良役可纾。或曰。良丁。毋论某名目。均捧一匹则可矣之二议。与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20L 页
户布之议。方在商度中矣。何如。曰。既不能大变通大更张。而徒欲区区掇拾而牵补之。此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者也。 上教所谓二匹苦重之役。实为根本之弊。若不改此法。则趋轻避重。犹夫前日。以此观之。户布似胜矣者。一言而得其要矣。破其的矣。特未有以丁布之便益。论列于 上前者矣。至于汰定。则壬戌。尽出三军门馀军。以填骑步逃故。顷日。又减各军门军制。括出馀军。出付各邑矣。而未久。逃故之弊如前。今虽汰定。只可少救目前。非远计也。若其一人一布。则可减今役之半。而只责于良民。则二犹不足于经用。况可一乎。我国之人。素多等差。士族也。闲散也。校生军官之属也。凡四五层所谓良布者。欲始自何等责出也。上自卿大夫子弟。各出一布。而后闲散而下。可无怨矣。若然则不若丁布之人收半匹作法于凉也。设一司如宣惠。总管京外用度者。则其论得矣。(自设一司。至此十八字。恐有误。)之二议者。其失既如此矣。而若夫户布。则固良法也。非二议之比。而亦多掣肘者。合户之难禁也。多少之难均也。故必也丁布而后可无此患矣。然欲行丁布。则必先一军制而齐其乱。严漏籍而整其本。申明从母法而培其源。此三者。所以制其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21H 页
本也。每岁之末。考生籍而时入之。以防其失。修死籍而时减之。以平其冤。料理耗谷。罢束伍。复户。理鱼盐。以助不足。此五者。所以济其流也。去一不可。曰。鱼盐之诸宫家诸上司折受。子以何术革而还之于军费耶。曰。吾将直请于 上而罢之。罢诸宫家。则诸上司。固当靡然从之矣。曰。此自 先朝请之已久。而终不得罢者。子何言之易耶。曰。前之请。直论其不可而已。今之请。将以用于均民役养战士也。二者。 上之所急也。患不请。请则当夬许之矣。曰。漏籍之户。皆贫残无依之类。而漏籍之禁。初非不严也。今又抵死不出则奈何。曰。是不然。漏籍者之不畏严刑重法而轻犯国禁者。畏重役之心。甚于畏法。故徼幸一时之无事。非乐为之也。今若先颁丁布事目于八路。使民晓然知其减于旧役者四之三。然后先听其自首。限十日不出者杖之。里任之知而不告者。流之。又听其自首。限十日不出者。流之。里任加其罪。又听其自首限十日不出者。并里任诛之。限内自首者。免其罪。不出一月。八路无一漏籍者矣。大抵漏籍之人。纵可欺其守长。不可欺其里任。里任知之矣。严法而迫之。则势不得不重赂而免。与其重赂而漏。宁轻赋而首。苟非豚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21L 页
鱼当知所处矣。曰。岁末之申明生死籍者。何如。曰。每式年既已按帐。而分别可捧不可捧者而籍之矣。每岁待年者。别为一籍而计年入之。物故老病入仕者。别为一籍而报则减之。一岁之中。入而不入者五。减而不减者五。则守令。论以禁锢。当减者。里任报而即减之。并籍记其里任姓名。或不当减而后觉者。里任诛。曰。料理耗谷等法。何如。曰。束伍罢而复户。自当罢矣。然当以其所出纳于军资。比三手粮例。耗谷则计一道还谷之数。一番整顿。涤其虚录。准其邑户而等第之。然后每年耗谷。则不复分给于民。量给于监司兵水使镇堡。鱼盐则公私折受。一切罢之。各令其地方官收税。而纳之于京三营。以助军费。曰。此法之行。其利何如。曰。此法之最合于古者。只在于强族不敢独漏。下户不至偏苦。而其敛财也寡。其役人也均。其裁规也简。其取法也远。有田者此有税。有身者此有布。民有一定之役。国有常用之财。闲丁有馀而斗士自倍矣。民役既减而国用自足矣。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则寡犹行之。安则贫且为之。而况均而不寡。安而不贫者乎。财无伸缩。役无轻重。而贪墨者无所容其饕。积怨可消。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22H 页
天和自致。而水旱疠疫之灾。不复作矣。此岂但救时之良策。实为祈天永命之一大助矣。曰。以今之人心世道。法虽善而可行之乎。曰。行则行矣。何难之有。此法行。则人心世道自可救得一半矣。且子之虑其不可行者。非浮议也耶。非怨讟也耶。曰。然。曰。浮议不听则自止。怨讟任之则自消。非所患也。吾之患。患在无人担当此事者。苟有能担当者。则 上则固已欲行之矣。方患其无将伯助予者耳。何则。夫成大事者。不挠于众咻。虑大功者。不沮于小害。苟志乎大。何患乎小。顾吾之法之真利害实得失之如何耳。物极必返。天之道也。良役之弊。古非不然。积弊生蠹。积蠹生穴。今不可为矣。此弊不去。此法不改。则虽舜禹在上。周召为相。国之亡。可计日而待矣。均役之议。自昔已然。而户布终不得行者。亦由于其弊不至如今日之甚。故因循而未果耳。此弊之不可不去。此法之不可不改。而惟吾法可以救此改此。国可安而民可保。何待智者而知之。夫人而皆能言之矣。及其欲行吾法也。则乃曰不可行。问其不可行之故。则曰浮议也。怨讟也。问其无浮议无怨讟而可以救此弊者。则曰吾亦末如之何也已。所谓浮议者。即素患浮议怨讟者之
疏斋集卷之十二 第 322L 页
浮议也。其言顾可信乎。亦可恤乎。故曰浮议不听则自止。此法之行。悦者半怨者半。而怨者之中。有以为当然而不怨者。有苦于今虑于后而不怨者。有随众混队而不怨者。毕竟同归于令便而已。故曰怨讟。任之则自消。然浮议怨讟之外。又有党论焉。无所晓其利害而出于异己。则臆决而斥之者有之矣。能晓其利害而出于异己。则害成而毁之者有之矣。法有小得失而出于异己。则操长短而议其后者有之矣。子之虑之也。然矣。然此有一人焉。其明达任怨。如郑子产仁心爱物。如宋范仲淹。忧国如家。如汉祭征虏。持而不变。终始不悔。如我朝金文贞之于大同议。不以人有言而自沮。不以时不可而退托。办得一心。拚洒毛血。为吾东国亿千万生灵。建一大功德。为国家创数百年不拔之业。智以虑之。明以辨之。勇以断之。仁以行之。诚以守之。则精神所注。意气所向。彼所谓浮议也怨讟也党论也。皆当见晛而消。迎刃而破矣。曰。如此人。何处得来耶。曰。有人为之则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