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疏斋集卷之十一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疏斋集卷之十一
 赞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4H 页
左相梦窝金公画像赞(并序)
   今年夏。 圣上日御景贤堂。改写 御容。臣承 命出入蕫其事。一日适小退。更衣而入。榻前诸臣无不动色。窃相歆叹。臣莫省其故。瞠然不敢问。 上乃下教曰。今有一事。金判府之使燕时图像草本。为看燕工设色之法。尝取入矣。予谓画师秦再奚曰。大臣图像。不可徒还。汝竣事后。就燕画中最近似者。稍点化作正本以归之。且令官给绢素矣。臣顿首谢曰。 圣恩至渥。观听亦耸。臣昌集。想当感泣 殊私。出而传 圣教于公。且告公曰。此事旷绝千古。殷宗之审像良弼。盖将举之于版筑之微。故托之以梦赉之神。两汉之麟阁云台。或夸示外国。或追感前世。岂若我 圣上简拔于韦平之世。使国人具瞻。既心腹股肱之矣。而又欲绘其形貌。以耀当世哉。且秦师以国手。方承 恩于南熏殿上。他日画公之进贤冠。其笔端。犹带天香。尤岂非可艳称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4L 页
者乎。然 圣上以霖雨丹青之思。必望公日深。公将何以图报。公喟然良久曰。此身固宜置之岩石之间。今不知死所矣。惟有直道庶酬涓埃欤。及图成。公请某叙绘事。乃不敢辞。且为之词。赞公之像而谂秦师。词曰。
秦师乎 圣上俾尔传公之神兮。正为其坦易白直之姿。尔曷不殚思而极其能兮。但貌此万面与霜髭云锦文犀之灿而称身兮。且尔不见公野服牛背之时。
疏斋集卷之十一
 铭
  
金达甫竹泉铭(并序○泉在巨济)
   物固有废于前而显于后者。人亦有舍乎彼而取乎此者。是岂但偶然而已。盖似有数存焉。今夫天下之清者。宜莫如水。植物之奇者。亦莫如竹。从古好修之士。舍此宜无取焉。尝怪屈左徒盛称众芳以自况。如江蓠杜蘅之伦。详矣。独无一语及于此君者。至欲吸沆瀣漱正阳。以保其清澄。殊不知酌清泉之可易求。夫以屈子之贤明。遗其奇而取其微。舍诸迩而慕诸远。一何谬也。况楚之南。固多石泉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5H 页
与幽篁。行吟泽畔。必日接于其目也。而忽焉而不顾。独使山鬼饮而处之。二物者永抱终古不遇之恨。岂非所谓数也。其或有相待者耶。抑其意以为物之清奇芳洁者。吾且一举而尽取之。后之人不幸而羁于世者。将何所赏心焉。姑且遗之。以附史阙文之义欤。是亦未可知也。虽然。有能察其苦心。扩其所未发者。是千古而朝暮也。达甫谪海中。得一泉寓居。其下泉源出石窦。味甚甘洌。泓净觱沸。旱亦不枯。其上。又有脩竹数千茎。大冬常青。达甫对竹饮泉。翛然若有相契者。悠然似忘其忧。名其泉曰竹。仍取以自号。为文以记之。能道竹之节泉之德。用自勖焉。盖其好之也。不在声色臭味之间。亦将托心期于岁暮者也。嗟乎。使屈子果能长年度世。其必莞尔于子矣。凡物之遇不遇。有时。彼水与竹而又何恨。余与达甫。各拘异岛。纵不能共赏水竹之胜。既感物之显晦若有数。又嘉达甫之能好其所可好者。作诗以寄之。俾铭其泉石上。铭曰。
钜浸浑涵。气味皆咸。中洲一泉。独擅其甘。南州篁竹。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5L 页
贱若荆楚。泉上千竿。贵得其所。凡物万殊。各肖其类。惟泉与竹。特拔其萃。不江不海。匪木匪卉。易称其冽。诗歌有斐。不有君子。其何能识。天遣吾人。于焉取德。发其幽潜。裨我孤贞。两美相合。处困愈亨。清流漱根。韵杂箫笙。微风送月。影碎空明。念子此时。神瀜意释。离骚朗诵。响出金石。
传庆鼓铭(并序○主人李东鲁)
   善山梅鹤亭中。有小鼓。革欲弊而木半穿。惟主人甚爱之。且名曰传庆。客有访其义者。主人曰。噫此吾兄礼谷公之鼓也。昔吾父母在时。吾兄并阐大小科。于壬辰岁。作是鼓。始用于闻喜之宴。其后吾第三兄。又登大小科。不佞及从子鼎华。庶侄载华。从孙广泽。不佞之孙广矩。先后中选上庠。莫不用是鼓而乐新恩。三世五十有馀年。人事迁变。而独是鼓相传。凡有荣庆。辄鸣其盛。吾岂不爱而名之。顾安得久传之道也。客曰。吁。金人铜仙。其重万匀。秦汉之君。亦不能久传于其后。况子之一小鼓乎。且子之世有累庆。非是鼓使然。意者子之先。故其必有积善者。不然何流庆之远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6H 页
也。然则子之后昆。能远追先德。不废诗书之业。可以久传其庆。是鼓虽亡。可也。继而作他鼓。亦可也。但能世守鼓而无可用。不过为尘蠹间一败皮。久传竟何益也。虽然。人代之兴替无常。物之成毁也有数。我姑铭子之鼓。以谂其后。铭曰。
鼓以传庆。庆因于鼓欤。庆以鸣鼓。鼓待乎庆欤。一鼓三世。其庆已九。于千万年。永保其久。
疏斋集卷之十一
 箴
  
病中移心箴(拟进不果上)
昔宋名臣。诲人药石。病中移心。即其自得。其法云何。一主乎敬。人生不戒。鲜不成病。疾病方㞃。忏悔徒深。盍敬作所。以求放心。若承严父。耳提面命。不敢有身。亲切敬听。又如小臣。初觐宸极。威颜咫尺。屏气不息。瞻依庇覆。谨畏尊严。惟恐有失。夙习何心。无贰无虞。肃恭静俟。神全气一。何恙不已。斯言不朽。后学攸服。士犹相勖。矧伊人辟。明明我 后。对越上帝。转移之几。属玆 违豫。气质或偏。善反则天。居养可变。岂狃安便。于皇上帝。父母君主。其可射思。不闻是惧。迁改风雷。临履渊冰。一心操持。百体康宁。治心与病。贵贱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6L 页
奚殊。方戒少愈。愿察嘉谟。二气互变。天道方成。神龙不蛰。焉薄太清。仰观远取。靡屈不伸。莫曰静存。无补安身。此理甚晢(一作晰)。先民岂欺。保臣司戒。敬告医师。
疏斋集卷之十一
 杂著
  
疆域关防图说
   东国。古无地志。檀君肇基。事既鸿荒。自古传说者。但云号朝鲜而都平壤。其疆域。今不可考矣。箕子受封。汉史云。在于玄菟乐浪。唐人亦曰。辽东本箕子国。吴沄东史。亦以为辽河以东。汉水以北。皆箕氏地。然则辽东之始属后朝鲜明矣。而界限难详。不可作图。三韩以下。各具图说。
  三韩分界。
 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并古辰国之地。汉初。朝鲜侯箕准。为燕人卫满所攻夺。乃率其左右南奔。至韩地金马郡。(今益山郡)立为马韩王。辰韩。秦之亡人。避役入韩地。马韩。割东界以与之。或称秦韩。常用马韩人作主。制于马韩。弁韩亦曰弁辰。属于辰韩。与辰杂居。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有十二国。北与濊貊接。弁韩在辰韩之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7H 页
南。有十二国。南与倭接。凡七十八国。大者万馀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东西以海为限云。此皆杂出于史记两汉书三国志通典等书。而其说或多不通。胜览。以为崔致远。以马韩为高勾丽。辰韩为新罗。卞韩为百济。(出文昌上太尉状。)已有定论。非致远创为之说。自三国初相传之说也。金富轼地志。亦以致远之说为是。谨因旧说。以京畿忠清黄海等道。系于马韩旧域。以全罗道系于卞韩旧域云。金敬叔周官六翼。叙三韩则云。高丽并乐浪卞韩。百济并马韩带方。叙三国则直以高勾丽为马韩。百济为卞韩。其说自相矛盾。权近,李詹等修东国史略。乃以马韩为百济。卞韩为高勾丽。三国遗事。未知谁作。而云丽地自有马邑山。故名马韩。济地自有卞山。故云卞韩。今平壤有马邑山。扶安有边山。恐或有徵。而其取名。亦未知必如是也。东人之传说不同又如此。文献无徵。可胜叹哉。然至今辽沈之人。自称三韩人。岂辰韩亦尝并有玄菟真番之地。辽人犹不忘旧邪。但箕准南奔金马。卫满据有乐浪。其力能壅遏辰国。不见天子。至满之孙右渠。汉置四郡。自此辰韩之地。已不能跨有辽左。三韩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7L 页
之称。盖亦千年图志所传。必有明据。而今不可见。姑依崔说作图。以传疑云尔。
  四郡二督府
 卫满既逐箕准。据其地称王。是为卫满朝鲜。汉惠时中国初定。满侵降旁邑。地方数千里。至孙右渠。诱汉亡人滋多。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壅遏不通。武帝遣使诱右渠。不奉诏。元封三年。遣杨仆,荀彘等灭右渠。定朝鲜地。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乐浪治朝鲜县。(今平壤)临屯治东暆县。(今江陵)玄菟治沃沮城。(今咸镜道)真番治霅县。(在今辽东)昭帝始元五年。以临屯并于乐浪。真番并于玄菟。为乐浪玄菟二郡。玄菟后徙居高勾丽西北。更以沃沮濊貊。悉属乐浪。二郡所属。并二十八。○东国史略云。昭帝始元五年。以乐浪临屯。为东府都督府。玄菟平那郡。为平州都督府。东府即乐浪。平州即玄菟。平那乃真番也。胜览平山府云。汉昭帝始元五年。置二外府。以朝鲜旧地。平那及玄菟郡。为平州都督府。今府东牛峰县圣居山。即古之平那山。以郡得名。疑府即汉时都督府。史略。以平那为真番。胜览。以平那为平山。未知史略何所考据。今平山府东五里。有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8H 页
古邑基。俗传汉时都督府。基址宛然。亦未知何地为是。乐浪东府。今无古迹可记。
  三国肇基
 三国。俱起于汉宣成以来四十年之间。○新罗始祖朴赫居世。宣帝五凤元年甲子。立国于辰韩之地。都金城。(今庆尚道庆州府也。府东五里。有土城古基。)国号徐耶伐。(东国方言。尚多罗音之旧。至今方言称京都为徐兀。疑徐耶伐之讹而促也。罗人称其君曰尼斯今。至今方言以君上为临。今疑亦尼斯今之讹而促也。)后称新罗。(后唐末帝清泰二年乙未。降于高丽。历五十六王九百九十二年而亡。)○高勾丽始祖高朱蒙。元帝建昭二年甲申。立国于卒本川上。(或云今平安道成川沸流江上流。)国号高勾丽。亦称卒本扶馀。(唐高宗总章元年戊辰。唐将李绩。与罗人攻之。历二十八王七百五年而亡。)○百济始祖温祚。成帝鸿嘉三年癸卯。立国于河南都慰礼城。(今忠清道稷山县东二十一里圣居山。有土筑古城。)国号十济。后称百济。(以十人济。故初称十济。后以百人济。故称百济云。○唐高宗显庆五年庚申。唐将苏定邦。与罗人讨之。历三十一王六百七十八年而亡。)
  新罗疆域
 新罗起于辰韩。又并弁韩。渐收悉直沙伐等国。其疆域。东南至海。西至智异山。北至汉水。与丽济地错犬牙。自其始祖。无移都居金城。后世多处两月城。(俱在金城傍。今有古城基。)杜佑通典云。其先本辰韩种。其国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8L 页
在百济高丽二国东南。东滨大海。刘煦唐书云。东南俱限大海。宋祁新书云。东南日本。西百济。北高丽。南滨海。贾耽四夷述云。辰韩在马韩东。东抵海。北与濊接。其见于史传者。大略相似。赫居世后三十世。至太宗王文武王时。当唐高宗显庆总章之年。庾信与唐将苏定邦,李绩等。侵灭丽济。平其土地。遂置九州。本国旧界之内。置三州王城。东北曰尚州。南曰良州。西曰康州。百济界内。置三州。故城北曰熊州。次西南曰全州。次南曰武州。高勾丽南界内。置三州。西曰汉州。又东曰朔州。又次东曰溟州。鸭江以西入中国。九州所管郡县。四百五十。幅员之广。斯为极矣。及其衰也。政荒民散。疆土溃裂。(弓裔据汉北。称后高丽。甄萱据湖南。称后百济。)高丽太祖讨平之。敬顺王献其馀地于高丽。○百济高勾丽旧地。各有其图。故今只以文武王以前疆域。为新罗图。
  高勾丽疆域。
 高勾丽。始属玄菟。渐并荇人盖马沃沮等国。据乐浪玄菟辽东之地。其疆域大抵东至海。南至汉水。西北跨有辽左北扶馀之地。今以东海南汉西鸭绿北豆满为限作图。江外地不可详。且非我境。故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9H 页
略之。地势长。故分作南北二图。其初起处。卒本川。胜览。系之于成川。盖以沸流水松壤国为證。而亦未可知也。通典云。朱蒙自北扶馀东南。行渡普述水。至纥升骨城居焉。古记云。朱蒙自扶馀逃难。至卒本。金富轼以为纥升骨卒本。似一处。而汉志所云玄菟郡属县高勾丽。是欤。然则卒本似非鸭水以南之地也。其后四十年孺留王。移都国内城。一名不而城。胜览。引郑麟趾高丽志。谓在古麟州。(今属义州)金富轼以为汉志云。乐浪郡属县。有不而。唐李绩。以高勾丽诸城。置州县。目录云。鸭绿以北。已降城十一。其一国内城。此城亦在北朝境内。不知何所。然则郑志何所据也。其后四百二十五年。长寿王。移都平壤。又一百五十六年。平原王。移都长安。金富轼以为唐书云。平壤亦谓长安。而古记云。自平壤移长安。二城同异远近。不可知矣。其后八十三年。宝藏王。为唐所灭。西界入中国。南界归新罗。北界多入渤海靺鞨云。
  百济疆域。
 百济初属马韩。渐拓境。灭马韩。并取诸邑。其疆域。东至智异。西南至海。北至汉水。后汉书云。三韩凡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79L 页
七十八国。百济是其一国焉。(七十八国。今不可详。而盖如沙伐甘文松壤之属。各立君长而称国。济之始称十济也。亦如此。)北史云。百济东抵新罗。西南俱限大海。北际汉江。其都曰居拔城。又云。固麻城。其外更有五方城。通典云。百济。南接新罗。北距高丽。西限大海。旧唐书云。百济。扶馀之别种。东北新罗。西渡海至越州。南渡海至倭北。高丽。其王所居。有东西两城。新唐书云。百济。西界越州。南倭皆踰海。北高丽。三国史云。温祚十三年。自慰礼。移都汉山。(今广州南汉城)古记云。温祚至慰礼城。历三百八十九年。近古肖王。取高勾丽南平壤。移都汉城。(今京都○本记云。温祚十四年。自慰礼迁都汉山筑城。古记云。近古肖王取之。未详。)历一百五年。文周王移都熊川。(今忠清道公州)历六十三年。圣王移都所夫里。国号南扶馀。(今忠清道扶馀县)历一百二十二年。为唐所灭。旧有五部。分统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唐分置熊津等五都督府。未几。新罗尽并其地。○郡县甚多。故今分为南北二图。(今一州县。济时分为数三县。)
  高丽统合
 丽祖起于罗季。除弓裔讨甄萱。操鸡搏鸭。统合三韩。定鼎松都。(后梁末帝贞明四年戊寅。即位。国号高丽。)其疆域。东西南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0H 页
抵海。尽有罗济之地。西至鸭江。(鸭江以西。已入中国。)北至铁岭。(金宗瑞疏曰。丽祖力能统合三韩。威不及朔方。只以铁岭为界。盖北路久陷于女真。丽祖统合时。犹未入版图。)西北之地。不及高勾丽。其后睿宗命尹瓘斥其地。(自成川至先春岭为界。)旋得旋失。至高宗又没于元九十九年。以咸兴都连浦为界。筑长城。恭悯王遣柳仁雨复其地。故图以复地后豆满为界。诸道沿革不一。不可尽记。而成宗始定十道。(曰关内。曰中原。曰河南。曰江南。曰岭南。曰岭东。曰山南。曰海阳。曰朔方。曰浿西。其所管州县。共五百八十馀。至显宗。又增损州县。置三京四都护八牧五十六知州二十八镇将二十县令。)后定为五道两界。(曰杨广。曰庆尚。曰全罗。曰交州。曰西海。曰东界。曰北界。)其前后置道。不可随变革为各图。故从北至南。分作五图。俾不缩沓难看。兼便并考沿革大略云。
  我国疆域。
 太祖康献大王。受天明命。定鼎汉阳。( 洪武二十五年壬申七月十六日。即位于松京。越三年。定都于汉阳。)疆域。因丽之旧。东南抵大海。西至鸭江。北拓地至豆满江为界。(东西一千里。南北二千三百里。) 列圣相承。分域内定八道。诸道名或多变改。成宗朝以后。定今名不改。(其后或以纲常罪人革邑。则改道名。)处四方之中曰京畿。西南曰忠清。东南曰庆尚。偏南曰全罗。正东曰江原。正西曰黄海。东北曰咸镜。西北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0L 页
曰平安。松京置开城府。凡京二。府四。大都护府四。牧二十。都护府四十四。郡八十三。县一百七十三。(州县之数。 中宗朝以前如此。后来升降增减不一。即今府五。大都护府四。牧二十一。都护府六十八。郡七十四。县一百六十一。)关防要害之地。多设佥节制使万户镇权管堡。表里山河。经纬益巩。
  京都。
 古马韩之域。百济近古肖王。自南汉徙都。历一百五年南移熊津。高丽肃宗。置南京。(金谓磾据道诜秘记云。杨州有木觅壤。可立都城。日者文象。从而和之。王亲相之。命平章事崔思诹,知奏事尹瓘往相。还奏云。臣等就卢原驿海村龙山等处。审视山水。不合建都。惟三角山西岳之南。山形水势。符合古文。请于主干中心壬坐丙向。随形建都。从形势。东至大峰。南至沙里。西至歧峰。北至面岳为界。面岳即白岳。)我太祖三年。定都于此。北镇华山。(三角山)南带汉水。左控关岭。右环渤海。形势甲于东方。五年。用石筑城。世宗四年。改修。北跨白岳。南跨木觅。东跨骆山。西跨仁王。周九千九百七十五步。(三十三里有奇)高四丈。南北(缺)步。东西(缺)步。设八门。正南曰崇礼。(俗称南大门)正北曰肃清。(北清)正东曰兴仁。(东大)正西曰敦义。(新门)东北曰惠化。(东小初名弘化)西北曰彰义。(壮义)东南曰光熙。(南小。今塞其北。有水口门。)西南曰昭德。(西小)城内 王宫四曰景福。(壬辰兵燹燬。今有宫城础砌。)曰昌德。(在北部广化坊。壬辰燬。己酉重建。)曰昌庆。(在昌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1H 页
德之东旧寿康基。 成化癸卯成宗朝。为 三大妃营建。)曰庆德。(在仁王南麓。光海时营建。) 宗庙(在昌德宫南。)社稷。(在庆德宫北。)各司公廨。(多在景福宫南。新旧并一百三衙门。)文庙。(在东部崇教坊鹰峰之下成均馆南。)都城内外。分置五部四十九坊。(中部八坊。澄清。瑞麟。寿进。坚平。宽仁。庆幸。贞善。长通。○东十二坊。崇信。莲花。瑞云。德成。崇教。燕喜。观德。泉达。兴盛。彰善。建德。仁昌○南十一坊。广通。好贤。明礼。太平。薰陶。诚明。乐善。贞心。明哲。诚身。礼成。○西八坊。仁达。积善。馀庆。皇华。养生。神化。盘松。盘石。○北十坊。广化。阳德。嘉会。安国。观光。镇长。明通。俊秀。顺化。义通。)
  汉城府(北汉山城荡春台洞附。)
 高勾丽北汉山郡。百济温祚。始筑城。近古肖王。自南汉徙都。新罗置北汉山州。又改为汉阳郡。高丽初改为杨州。文宗升为南京。肃宗营城阙。忠烈改为汉阳郡。我 太祖定都改为汉城府。四至俱十里。(东杨州。南果川。西高阳。北杨州。)镇山三角。(一名华山。新罗称负儿岳。自平康县之分水岭。连峰叠嶂。起伏迤逦。西至杨州为道峰山。又为此山。高勾丽东明王王子沸流,温祚。南行至汉山。登负儿岳。相可居之地。即此山也。百济旧筑北汉山城。在山上。其南支为白岳山。白岳东支为𨠑酪山。白岳西支为仁王山。仁王南支。低平逶迤。为木觅山。一名引庆。仁王西支。抱城西为母岳山。二山之交为沙岘。董天使越朝鲜赋云。自弘济院东行不数里。天作一关。南北皆山。中通一骑。险莫过焉者此也。岘南为歧峰。一名鞍岘。 仁庙甲子。副元帅李守一等。破贼适兵于此。自鞍南迤为龙山。)汉江在木觅南。(古称汉山河。其源出江陵五台山于筒泉。至忠州合达川。原州合蟾江。杨根合昭阳江。木觅东合中梁川。及都城开川西流。为祖江入海。西南漕运。皆达于此江。)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1L 页
燧。(木觅山东第一。应杨州峨嵯山。乃咸镜江原道之烽。第二。应广州穿川岘。乃庆尚道之烽。第三。应母岳东峰。乃平安黄海道陆路之烽也。第四。应母岳西峰。乃平安黄海道海路之烽也。第五。应阳川县开花山。乃全罗忠清道海路之烽也。○母岳东峰。西应高阳郡苏达山。南应木觅第三烽西峰。西应高阳郡蜂岘。南应木觅第四烽。)
  北汉山城。
 百济古城。在三角山重兴寺北。石筑周九千五百十七尺。或颓或完。基址宛然。寺前有跨川作城之形。中峰有中城旧址。寺南又有石作小门。石扉尚存。世传百济中叶。尝都于此城。石门即其宫门。史传无记。岂近古肖王移都于汉城。又筑此城。仍营宫阙。时时入保。以避靺鞨之冲突欤。温祚好筑山城。本记所云十四年所筑汉山城者。无乃此城欤。俱不可考矣。其山北。有仁寿白云万景峰。东转为释迦普贤文殊峰。又南转为七星罗汉甑峰穴望义相峰白云峰。西转为灵鹫元晓峰。义相元晓。对峙水口。连峰削立。外面绝险。飞鸟不能度。川流不渴。处处出泉凿池。树木蓊郁然。西水口稍低阔。城内岗麓巀嶭。涧壑深邃。重兴曹溪傍近之外。地势少平夷。秋冬多烈风。春夏多云雾。 宣庙壬辰乱后。有修筑此城之议。大臣李德馨往审曰。可以设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2H 页
险。而山后路到白云而断。(今则仁寿白云之间有小路。可通人步行。)议未定而止。 先朝末年。又有是议。重臣往审。无疵毁者。而亦不决。今 上庚寅。有海贼之警。会诸臣议保障之所。大臣有以杨州洪福山近京都。胜于江都南汉。宜筑城。又有以北汉为言者。 上命大臣将臣往审。诸议多以此城为当筑。辛卯。乃 命训局禁卫御营三军门。分筑之。仍旧基稍加变通。城周七千六百二十步。(为二十一里六百步)堞二千七百九十七。门四暗门二。以水口低阔。重兴寺下。筑中城。建 行宫。设仓廪。三军门各置军营。储饷械。募僧营十馀刹。设经理衙门。大臣领之。重臣主其事。三大臣亦兼管。 上下教曰。缓急当与都民入保。城役讫。 驾幸历览。
  荡春台洞。
 在彰义门外。本藏义寺故地。燕山时设离宫游宴。其后离宫毁。而设造纸署于川东。其洞在三角白岳两山之间。三角之文殊峰东支。为兄弟峰。又为狗蹲峰。南为白岳。是为洞之东嶂。文殊西支。为僧迦碑峰。南迤为佛岩。是为洞之西嶂。佛岩又与仁王北麓对峙甚隘。东洞中数三涧道。合流为水口。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2L 页
洞形迤长。四山周遭如城。地势比北汉低平。今 上辛巳。右议政申琓。请筑城连都城。以为缓急入保之地。朝议不一而止。及北汉改筑。而判中枢府事李濡。经理其事。上言 孝庙常叹曰。我国少有兵乱。都城先溃。公私蓄积。皆付敌人。修筑北汉山城。又塞造纸署洞口。以为临乱移御之所。公私人物。皆保无事。敌人必欲来争。是敌人送死之地。今既修筑北汉。宜塞造纸署之口。以成 圣祖遗意。乃 命水口置城门。筑左右翼。城数十步。洞中置北城军仓及宣惠别仓。以储饷谷。又请筑土城于东西嶂脊。北傅北汉。南接都城。难者以为三城难守。连垒非计。议久不决矣。
  开城府。(大兴山城青石洞白峙镇附。)
 高勾丽扶苏岬。新罗置松岳郡。高勾丽冬比忽。新罗置开城郡。高丽太祖二年。自铁原徙都松岳之阳。跨二郡之地。为开州。创宫阙。立市廛。辨坊里。其后或改为皇都。或为开城府。或罢府置县令。直隶尚书省。或属于京畿。我 太祖三年。迁都汉阳。改为松都开城府。 世宗置留守。府境。(东至长湍界十一里。南礼德十九里。西至碧澜渡三十六里。江阴三十五里。北牛峰五十七里。距京都一百六十六里。)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3H 页
城。高丽显宗时土筑。周二万九千七百步。罗阁。一万三千间。有崇仁安定等二十二门。(凡二十一年毕役)今皆颓废。我 太祖开国二年。以甓筑内城。周二十里四十步。设五门。(南大东大东小北小西小。其后增设二门。)镇山松岳。(在府北五里。初名扶苏。又名鹄岭。又称神嵩。山势自平安道阳德界。分驰千里。至牛峰长湍。为圣居天磨。南为此山。府城跨其巅。)二江挟流。(临津江在左。源出安边永礼县界。至交河乌岛城。入汉江。礼成江在右。一名后西江。源出遂安彦真山。至江阴为助邑浦。至府西三十里。入海。)
  大兴山城。
 在天磨圣居两山间。中有大兴寺。故名其城。城在重峰叠嶂中。内外俱险。今 上二年丙辰春。命大将柳赫然筑之。城周五千九百九十七步。堞一千五百三十。北门在朴渊上。有金川平山仓。南门在土岘。有军器库。将台在于龙泉寺上。其下有丰德仓。又有中军营。东门在迦叶峰外。有长湍坡州积城仓。名玄化今废。西门在定光峰。小西门在万景台外。有本府白川仓。名泰安。募僧营大小十刹。初置别将留镇。辛未。以留守为大将。后兼管理。使中军兼别将。设牙兵十哨。属九邑出身。癸巳。本府诸色军兵。专属本府。罢他邑牙兵。凡百勾管措置。一如江都南汉矣。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3L 页
青石洞
 在府西北三十里。天磨山西支。与凤鸣山北支。对峙束峡。峻壁削立。天,磨北洞水经其中。自西关走京城之大路。缘崖傍壁。堇通人马。盘旋偪侧。馀二十里。南北两口俱隘。而北口尤窄。两崖间不满三百步。自昔称天下之至险。中国井陉。殆不如也。故老传言。丙子。清汗过此。扬鞭曰。不知守此。吾事济矣。朝鲜果无人矣。至今议关防者。皆谓宜设一关于北口。团束居民。置别将以守。移金川郡于旧金郊。领郡兵共守。受节制于松都。龙岘(一名砺岘)在洞西路平阔。遵江而下。直通临津。甲子贼适之不由青石而取此路。知险夷也。此路不遮。虽守青石。亦无益。或筑行城以守。或多树林木。以防贼路云。
  白峙镇
 在金川郡东北五十里首龙山之西。即古牛峰之白界岘。有古城址。自金川绕圣居山后。踰此岘。南通临津。由朔宁则亦达临津上流。即松都东北隅之要害处。今 上丙辰。命置兵马佥节制使。镇属于松都军兵。饷械犹未备具矣。
  江华府(文殊山城白马山城附。)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4H 页
本高勾丽穴口郡。(一云甲比古次)新罗改为海口。高丽改今名。高宗避蒙兵入都。号江都。 本朝改为都护府。境在海岛中。(东甲串十里。南海岸四十里。西寅火津二十六里。北升天浦十五里。距京都一百三十五里。)岛周二百二十八里一百步。 万历戊午。定为保障升府尹。 天启丁卯。 仁祖避清兵驻跸。升为留守府。今 上五年。兼镇抚使。设五营。以京畿通津金浦阳川仁川丰德海西延安白川属之。始高丽高宗。筑内外城。沿海亦筑城。蒙古尽毁。有遗址。其后有府城。 崇祯丁丑。清兵入。岛城陷。今 上五年。命兵曹判书金锡胄。筑沿海墩
台四十九处。东南又筑沿海土城。(自岩至宿龙)三十六年。又 命留守朴权,闵镇远。改筑府城。增修 行宫。此岛自古称为天堑。故百年以来。修筑城墩。储置饷械。缓急之恃。比古晋阳。或者以为岛周二百馀里。难以守御。敌人入岛。则虽有内城。势不可支。丁丑之事可徵。海边。潮退则沮洳。自作天险。以筑城塞浦之故。沮洳者尽化平陆。杨花。固是险津。甲串。冬有冰凘。二津。亦难利涉。实非万全之地。不必竭国力缮修。反不如北汉之咫尺无津渡。或以为丁丑之变。守非其人。不可归咎于地势。近京百里。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4L 页
天设此险。登摩尼而俯瞰。则北有乔桐。南有永宗。中间诸岛。犬牙相制。若无容船之隙。此天所以捍卫此岛者也。每岛尽罢牧马。许民入耕。列置营镇。终必得力。摩尼之南。沮洳之天险自若。沿边亦有不必守之处。列墩两间。矢石多相及。土城亦可据守。前者仓卒入保。故有津渡之虑。日后不幸有北警。先事周旋。预议入保。必无是虑。前功可惜。天堑足恃。不可弃置云。
  文殊山城
 在通津县北十里。即比儿山也。山有文殊寺。故亦称文殊。因以名城。山临甲串津边。俯视江都。炮火相及。人声相闻。议者以为欲固江都。当先守此山。冬凘塞津。退无可依。尤当筑城。今 上甲戌。命京军门筑此城。周五千五百二十九步。堞一千二百七十三。西南北有门。中设军仓。本府兵。专属于城。又有移邑之议。
  白马山城
 白马山。在丰德府南十五里。高丽以此山为右苏。高宗筑宫于山南。城在其上。不知何代所筑。而周几四十里。今有遗址。俗传中有七十井。今废。山临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5H 页
升天津边。丽时蒙古兵。尝由此入江都。议者以为宜修古城。捍蔽西津。
  京畿道(从北至南分作二图)
 古马韩之域。高勾丽百济分据其地。自高丽时至我 国初。沿革分合无常。 世宗朝以后。无改革。中宗时。本道。牧四。都护府七。郡七。县十九。(今则府一。牧三。都护府十。郡八。县十四。)道境。南东接忠清道。西北黄海道。北东江原道。西抵海。
  南汉山城
 在广州日长山。(一名南汉山)百济温祚王古城。 万历辛酉光海时。定为保障。始修筑。天启甲子。 仁庙命完丰府院君李曙。毕筑之。移邑治于城内。升府尹。设 行宫。募僧营七寺。其后增设二寺。 崇祯丙子。 大驾避清兵入保。其后以重臣为守御使。领之以畿左汉南邑(广州骊州利川杨根砥平阴竹阳智竹山龙仁)及关东原州营军兵属之。仓库廨宇。后多增设。周二万三千六百六十尺。(为二十里)元城堞一千七百十三四。方门有楼。瓮城四。暗门九。城廊一百处。(各三间)今上丙寅。又筑蜂岩外城。一千二百把。(为七里)四百四十二堞。暗门四。城廊十五处。辛未。又筑汗峰外城。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5L 页
周八百五十一把。(为六里)二百二十七堞。暗门一。庚寅。又筑南击台。墩元城。四方及蜂岩汗峰。皆有将台。此城四面俱险。中多水泉林木。可以保守。故百馀年间。增修不已。保障之重。与江都相甲乙。议者以为有海警。当保此城。有西北之警。则当入江都。或以为都城虽不远。中有江津。不如连陆。且山在野中。地势孤绝。无连络外通之路。清兵之四面设长围。亦由此也。前事可徵。不可恃为晋阳。或以为丙子外援多败。虽相通。亦无益。粮少不能支。今则储粮积草。江津置船多。不必以此为忧。天险不可忽云。
  龙津
 江原道昭阳江下流为龙津。入汉江合流于杨根广州之界。汉南则广州水原。犹可捍蔽南路。而此津为东路初程。去京都不百里。上有月桂栈。下有度迷栈。实为要害之地。自前训局置屯长设仓。团束一哨军。近渐解弛。议者以为宜设小城砦。加储粟团兵。置将领增守。以备不虞云。
  洪福山
 在杨州西南十里外。与佛谷,道峰,三角,绀岳,木山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6H 页
相连缀。距京城五十里。山形拱抱如城郭。(周遭十里)内平夷多水田。川涧流出东南。洞口成潭。仍成数十丈飞瀑。下为深渊。自数十年前已有筑城移邑之议而多异论。且以山无可伐之石。不果行。盖北自铁岭。南至京都。无一关岭。此即三国以来靺鞨女真所尝冲突之路。今则藩胡撤归江外诸部落归顺清人。夷狄多变。不可久恃。不幸虏马饮江。北路诸岭失守。由安边踰铁岭。由德原出防墙平康铁原。数百里无一谁何。过杨州则乃京都。岂不寒心。议者以为杨州地广民众。不下于水原。广州诚宜独设营镇。一如水,广。使当一面且置一城。积储仓廪保聚士女以为临急清野之计。如欲置城。莫如此山。外势险峻。自然成城。周遭不甚广阔。去邑治不远。移设非难。且与北汉相连。为掎角之势。近京关防。恐无踰此山。若无石。或燔砖筑之。或土筑亦好云。(国内山溪多石。故城皆石筑。累石作。城中国人笑之。)
  临津
 长湍坡州之界。即西关大路之要津。或青石白峙之路失守。贼过此津。则京城咫尺。无可遮拦。议者以为长湍亦大邑。兵民皆靖社义兵子孙。本府乃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6L 页
畿右防营。今作独镇。一营之军。可以团束。与水广杨。分镇京城四隅。如汉三辅。以壮根本。且与坡州协守江津。捍御神京。可以得力。或以为津西有山。周遭十里。外峻内夷。若置一城。尤有力于江津之守。津东山崖。多树林木。藏兵亦好云。
  乔桐(注文岛附)
 在江都西北海中。东西三十七里。南北二十三里。本高勾丽高木根县。新罗改今名。 本朝置县监。仁祖己巳。移水营于此。升县监为府使。节度使兼之。又兼三道统御使。(京畿海西湖西)设营于月串。镇城(月串移江华)处于江海要冲之地。而城池船舰军兵饷械。多未备具。
  永宗花梁镇(以下缺)
金文泽字德祖说
金伯温之冠其子也。寄书告余曰。某之子文泽。将加布于其首。今吾子远隔海外。恨无以筮子而宿戒。以祝三加之礼也。然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愿吾子惠以嘉字。以终教之也。则何异与子。玄端爵鞸。揖让于庙门之内也。昔我先祖沙溪先生。畜德传道。谥为文元。今愿后昆之永承其泽。以命其名。余复之曰。名以制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7H 页
义。古之道也。善乎。子之名其子也。礼所谓不忘其本者也。谨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文元以之。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文泽之所当勉也。请取斯义。字文泽曰德祖。顾余方为僇人。不敢辞以祝之。其后文泽屡言曰。公今归矣。其可无辞。余曰。十月。谓之阳月。恐疑其无阳也。今尔去文元世且五矣。尔父之命尔名者。诚恐君子之泽世远而寝衰。今不能振其家声耳。尔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宜思所以承先泽矣。余尝闻文元之学。尤致力于三千三百之礼。礼者。天理之节文。其谓之文也。不亦宜乎。文元之后。尔宗非不蝉联昌大矣。而未闻有以礼名世者。今尔敛华就实。有志乎博文约礼之方。则承先泽而述其文者。不其在是乎。士固有寻坠绪于残经。仰千古而希圣者。况修祖德于百年之内。其遗风馀烈。尚有可徵者哉。尔宜勖之。文泽曰。敢不夙夜毋坠此戒辞。
江都三忠传
始余之赴江都。方冬月。流凘蔽江不可济。余坐岸候潮。因慨然叹曰。嗟乎。此天险也。而丙丁冬春之交。北军如履平地。无一人敢谁何。使金汤失守而 庙社重辱焉。金,张竖子之罪。虽尽江流而莫之洗也。欲问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7L 页
当时事。遗老已无在者。而府中文武士往往说本府三忠事颇详云。
具元一字汝先。为人刚毅自守。中武科十年不调。本府辟为右部千总。丙子之难。主将夺其所领兵。仅与手下卒十数人。为游兵将。又谓江津天堑。贼兵何能飞渡。不为之备。丁丑正月二十一日。令休暇诸将三日。元一才归家。闻变急与妻子诀曰。我当战死。勿复待我归。驰赴甲津。虏已临江而阵。飞炮如雷。冰凘少开。先浮二小舠。载数十降人而试之。检察使金庆徵。副使李敏求。留守张绅。劻勷不知所措。争夺舸遁。下碇江口。瑟缩无战意。元一慷慨涕泣。登岸大呼曰。贼兵方渡江。 宗社将亡。岛人父子且尽戮。诸船何不迎战。大将若逗遛。请诸将先斩大将而进。主将大恚。令收之将欲杀。元一按剑痛哭曰。汝辈遗 君亲临难逃生。汝罪通于天。吾恨不能以此剑斩汝。吾岂死于汝辈手者。怒骂不绝声。握剑投江而死。年五十六。朝廷旌其闾曰忠臣。 命官给四时祭羞。与黄善身,姜兴业。俱 赠官兵曹参议。配享忠烈祠。
黄善身字士修。中丁酉武科。历官至训鍊院正。丁丑。以本府中军在城中。主将领舟师出江上。城中空虚。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8H 页
甲津急报至。善身与千总姜兴业。募得老弱数十人。出战于镇海楼下。顾谓兴业曰。事已至此。吾辈只有一死而已。射杀数贼。奋身搏战。力尽而死。年六十八。时 孝宗大王龙潜在岛中。后 命有司曰。余尝见黄善身年老。容貌不异凡人。甲津师溃之日。独抗战不屈而死。人固未易知也。可同祀于忠烈祠。录用其子孙。
姜兴业字渭叟。有胆略善骑射。丙申。登武科。历训鍊院佥正。丁丑。为本府左部千总。时年六十三。师溃甲津。与黄善身同日力战而死。
赞曰。昔韩昌黎叙睢阳南霁云事。盛称其节义。读之至今凛然有生气。今余为此传。虽不足以扬三忠之烈。然南八得巡远而同归。夫三忠受制于庸夫。而所成就如此。殆难矣。江都小岛耳。三忠并时。何其盛欤。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信夫。当金张诸人之怙险自恣也。视三忠白首行阵。必奴隶之矣。而果何如哉。彼固不足责。嗟夫。世无有马服之智也。向使秉国之成而不为私蔽。旁求贤才。得三忠之伦。任以保障。则江都岂其仓卒。而当时事未可知矣。然三忠。岂可以成败论者也。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8L 页
策问
  [论人物别是非]
问。先儒以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为穷理之一事。此果为学者求端用力之方欤。子贡喜方人。仲尼不屑。武叔称人过。颜子非斥。圣贤反以论人为戒。何欤。孟氏忧后患之训。伏波戒兄子之书。又何其严切欤。叔誉九原之感。东京八士之目。其亦有是非之可论欤。前汉之风。耻言人过。似无是非。反谓之笃厚。何欤。江左之习。最重赏鉴。近乎穷理。终归于清虚。何欤。司马德操。辄言人佳。汝南高士。月朝更评。其于处世之道。孰得孰失欤。大抵论人至难。苟非烛理明。莫别其是非。今之学者。才看一秩传书。便谓我有权度。乃敢上论古人。下訾当世。甚者流入于朋党好恶之私。其险陂渝薄之习。可胜言哉。而乃反依归于先儒之说。甚可惑也。今欲使为学之士。论人物别是非。其论议足以荣辱一世。厌服千古。其道何由。诸生讲理有素。必有能言是者。
  [风水之说]
问。风水之说。古圣人之所不言。而大行于后世。至不可废。其故何欤。公刘之察阴阳。周公之卜瀍涧。周礼之辨方位。卫诗之咏楚宫。或近于此术欤。褚少孙,班孟坚,范蔚宗之史。名堪舆之家。记玄基之法。自两汉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9H 页
已有此术欤。文子乐哉斯丘之言。淮阴行营高敞之地。亦能暗合于此术欤。河南本根枝叶之喻。考亭主势同气之说。反有助于栗芽木华之论。何欤。吕太常选日相地之讥。罗大经冢中枯骨之云。全不顾其彼安此安之理。何欤。其葬乘生气之说。自谓一言而蔽百世不惑。果有其理欤。其峦头天星之法。各立门户。互相奴主。何者为胜欤。郭景纯之后。有曾杨,廖赖之属。孰阐其奥。而中国与东方。更有他可称者欤。盖人死斯恶之矣。万物终归于土。是以古之人。人死葬之中野。其葬之不可不慎也。故只有卜兆之法矣。自夫葬术之行于世也。孝子安厝之心。不及于后嗣冀福之望。或有屡迁其茔。速讼其地。有识者亦不免焉。流俗之弊。可胜言哉。今欲丕变弊俗。一洗千古。使人心惬而天理得。则其道何由。诸生必有慨然于斯者。愿与闻之。
  [应天之说]
问。天下之动。莫大于雷霆。可以推此。明言其造化之迹欤。龙车鬼鼓之说。虽曰诞妄。雷斧雷神之见。抑何异哉。然则阴阳感激之论。顾不足信欤。震鲁庙击宋碑。疑若有理。破巨石裂大木。亦惩何罪。然则怒气恶气之论。亦未必然欤。其声在天而周易云在地中。何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89L 页
欤。其起无方而邵氏能知起处。何欤。惊群蛰坼百昌。何不施泽于最灵之人。感震电神变化。何独助势于用壮之龙。大麓之不迷。乃胜于衣冠而坐欤。当食而失匕。不及于倚柱而书欤。以之经纶而赦宥。君子何所取象。记于鲁史若周雅。时事有何徵应。大抵阳气奋发。有声有光。苟能动以时而鼓万物。不震不暴。则天地之气和也。反是则灾也。奈何近年以来。人畜有震死者。疾威多出于秋冬之交。虩虩烨烨。无岁不然。嗣岁之应。不在饥疫。则辄多刑狱。捷于影响桴鼓。此圣主怵惕于上。群臣忧惧于下。诚莫晓致此之由者也。且天灾。固非一道。而今则必有此灾。复有此验。抑又何故。何以则可使天心悔祸。灾异不作。国家宁谧。民不殿屎欤。诸生以穷理之学。必讲应天之说。其各悉意而言。毋徒为汉儒傅会之谈。
  [论钱]
问。钱货之通行于世而资生民日用之费者久矣。今不可终废欤。皇天利用厚生。上圣开物成务。既有此理。则不可于三古。何欤。方圆之形。取象有何。健顺之德。轻重之变。随时亦有得失之异欤。本无性情知觉之用而称之以神。何欤。不被水旱风霜之灾而有时乎荒。何欤。奉二钱而益封千户者。谁欤。布天下而终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0H 页
至饿死者。谁欤。盖布帛衣而菽粟食。金玉贵而盐铁贱。处其间而权轻重通子母者。莫钱若也。自太公九府之设。虽或代各异制。而天下未尝无钱。其必有不可废者也。至于我东。则胜国乍行而旋废。 国朝未尝通行。 圣上临御。为民兴利。靡不用极。大兴鼓铸之利。今已遍行于八路。是宜布粟日贱。衣食日饶。而奈何百物踊贵。民生日困。诈冒渐生。盗贼滋起。货赂之道日章。私铸之罪日犯。富民擅子钱之利。不贷贫者以粟。贫民救目前之急。终困十倍之偿。钱货之有害而无益。一至于此。何欤。岂宜乎古时而不合于今俗。利于中国而不利于我 国欤。抑制之失其法。行之不尽其利欤。或云鱼盐自是 本国之货。铜锡非土地之产。舍土出而资他产。非计之得。既有其弊。今不可不废。或云公私所费。几亿万计。今不可遽废。莫若熟讲可行之道而仍行。未知何说为得而可行之道何居欤。何以则使轻重得宜。本末俱利。国与民。不受其弊欤。汉时孝廉。皆论盐铁。诸生无以孔方之讥为嫌。悉陈生财之道。
  [心迹之同异]
问。人臣立身于危乱之世。或有心同而迹异者。或有迹同而心异者。然其善恶之分。自有一定而不可诬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0L 页
者。王子出迪而父师为奴。夷齐饿死而尚父鹰扬。王陵争王诸吕。狄公身事伪周。其迹既异。其心亦不同欤。管仲佐桓公。王魏事太宗。李辅国内托张后。赵汝愚深结侂胄。其迹既同。其心亦不异欤。荀彧不阿魏武。冯道更事数主。秦桧主和亲之议。似道兴复雠之师。其心同于邪恶。而其迹各异。何欤。伊尹就桀就汤。豫让事范事智。其迹异于生死。而其心可谓相同欤。大抵时变万殊。善恶相悬。自其同者而言之。未必尽同。自其异者而见之。又未必皆异。心伸则迹屈。事类而义殊。盖不可一槩论也。士或不幸而当古人之事者。吾谁与归。如欲心迹之两全。亦将洁己直道。不顾时义欤。苟其所屈者小而所存者大。则虽枉尺犹可为之欤。处患难。君子之所当讲者。愿闻权衡之论。
  [论治]
王若曰。世之论治者。莫不曰和朝廷集人才。革弊政救民生。为国之道。固莫先乎此矣。然而萧,曹不相能而俊杰最多。文,景无更张而黎民晏然。然则人才之集。不待朝廷之和。民生之安。不待弊政之革欤。建中之政。意在调和而人才不振。熙宁之法。正为革弊而海内骚然。然则朝廷之和。未必得人。弊政之革。未必救民欤。予以否德。托乎士大夫兆民之上。其所以望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1H 页
寅协于群工。拯生民于水火。思欲共享和平之福。忧劳宵旰者。盖已三十年于玆矣。不幸朝著日益不靖。嫉害甚于仇雠。人皆疑贰。世无完人。民生日益困悴。弊政急于诛求。流离死亡。父子不保。若是而终不底于乱亡者鲜矣。予尝敷告心腹。亦发于吟咏之间。以警在位矣。予尝广加咨询。又设釐正之官。以讲积弊矣。空言无补。道谋难成。凡有一事。异论横生。才除一弊。新害又见。各自争辨不暇。民忧国计。久置之于相忘之域矣。加以饥馑疾疫。荐岁相仍。殆由乖气干和。民受其殃。哀我民斯。亦云何辜。兴言及此。食息靡安。岂予自失建极之道。不以诚信待下。以致于此欤。抑世道日下。习俗渐渝。惟以排轧为能事欤。何以则使朝论归一。群才蔚兴。宿弊尽革。生灵奠安。迓续天休。无坠此宝命欤。公论不在朝则在野。子大夫忧时爱君。必有痛哭流涕而言之者。其各悉陈无隐。(科题)
遂初堂上梁文
六年远谪。分作瘴海之羁魂。千里生还。重修平泉之遗舍。匪曰肯构。幸而遂初。主人早岁簪缨。宿心丘壑。东门祖道。拟上乞骸之章。夜雨南池。几结对床之约。徒以 圣明之拂拭。猥随父兄而周旋。山河寂寥。久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1L 页
贻英灵之深诮。门户盈满。宁无人鬼之交非。忍说龙蛇之年。空馀枕席之泪。芝兰楚泽。魂伤太行之云。松桂淮山。梦入王孙之草。不图金鸡之远降。重见辽鹤之归来。荆树摧残。悲斗牛之冤气。春晖晼晚。惊寸草之深情。悲欢迭并。恍然梦寐惊疑之境。骨肉团会。尽是东西南北之人。嗟几年恒抱至忧。而今日适有大幸。惊魂残魄。犹可惜于馀龄。补劓息黥。宁有意于当世。矧此济王之旧地。实我祖考之菟裘。某水某丘。尚馀杖屦之遗迹。一树一石。永为子孙之相传。念昔百口之偕行。盖追先君之遗志。风埃歧路。负十载之幽期。险阻艰难。经万死而独返。江山不变。松竹犹存。荒墟投于草莱。弊庐倾于风雨。新归且慰。顾何心于求安。旧贯难仍。焉可已于改作。先营数椽之屋。聊扁兴公之言。今遂素心。获返初服。万善皆本天性。克复其初。后人无念尔先。聿修厥德。顾名思义。戒常切于小成。毖后惩前。期永坚于嘉遁。但愿持是而无贰。今复舍此而焉求。何去何从。无待问于龟策。爰居爰处。庶终老于烟霞。大江横流。绝胜一曲之镜水。奇岩耸出。不羡万丈之天台。比西湖则孤山特尊。似栗里而柴桑最近。三江七泽。隐映窗棂之间。十洲仙山。恍惚轩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2H 页
墀之下。六一退居颖土。素非家世之居。坡翁寄寓黄岗。正是迁谪之日。孰若此蓬壶之真境。乃在吾桑梓之旧乡。潘令有奉亲之乐。姜公极同衾之欢。耕田钓水。不乏甘旨之供。嫁女教儿。少慰泉台之望。馀生之愿止此。善颂之意靡他。
抛梁东。古国兴亡一梦中。花落龙亡无限恨。总输渔笛满江风。
抛梁南。一片高台俯碧潭。台下粳稻田万顷。农讴悽切听何堪。
抛梁西。松桧阴中落日低。谷底炊烟平似织。数声幽鸟尽情啼。
抛梁北。百丈奇峰万古色。当日江湖忧国忧。残瓴废砌尔何识。
抛梁上。中天日月人皆仰。我愿寿星曜 紫微。馀光流照遍沧浪。
抛梁下。长江一带绕吾舍。须看有欲终成灾。千古神龙死白马。
伏愿上梁之后。猿鹤忘蕙帐之怨。水旱无田农之忧。高堂彩衣。舞莱子之华发。明窗棐几。诵古人之微言。一世仰高尚之风。半生享清閒之福。用以自励于晚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2L 页
节。庶几无负于初心。
圃隐先生影堂移建上梁文
伏以遗像传摹。久为后学之瞻敬。新堂移构。寔出 圣朝之恩荣。风声所存。山仰深切。恭惟圃隐先生。生偏裔晦蒙之日。有大贤豪杰之才。不待文王而兴。独得明体适用之学。以安社稷为悦。早决委身处命之心。用一身树万古之纲常。为天下明大义于夷夏。肆列圣崇报之典。明示至公。惟东方道学之宗。允为定论。俎豆相望。奚独遍于儒宫。家庙追成。亦曾出于 朝命。顾玆影堂之别设。盖为衿绅之共来。地倾栋挠。将移揭虔之所。官庀功就。重受改营之资。岂但感泣其后昆。可以激励于颓俗。图新舍旧。非欲侈于前观。传神妥灵。期永保于千祀。玆当移建于东麓。恭伸善颂于脩梁。
抛梁东。昭昭朝日上城东。后人要识争光义。薇蕨清风又海东。
抛梁西。望中残月下天西。英魂定逐流光去。衰草玄陵洛浦西。
抛梁南。伤心目极望江南。春风何处野花发。一梦时归乌水南。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3H 页
抛梁北。泮宫弦诵接堂北。百世师友共周旋。颜曾在前夫子北。
抛梁上。先生名在九天上。精灵若不为山岳。应化明星箕尾上。
抛梁下。大节长垂百代下。后世谁悲袁粲心。心期共说九原下。
伏愿上梁之后。黍稷馨香。土木巩固。廉顽立懦。丕变一世之风。移孝为忠。不失故家之业。
焕文庵募缘文
盖闻慈云起废。藏宋帝之奎章。甘露留名。傍赞皇之台榭。是知昙伽之教法。亦重天宝与地灵。焕文庵者。白马江之新刹也。岩栖数三楹。重新贤相之旧筑。崖镌八大字。云是 圣祖之遗音。远续素王之大经。宁比寒山之片石。英雄有泪。怅望风云之图。氓俗知悲。争瞻日星之揭。好是彝伦之同赋。岂以缁素而异情。是地也。奇岩倒插于江心。绝巘迥挹乎云气。龙亡花落。传异闻于前朝。桂子天香。轶瑰观于灵隐。宜着琳宫于净界。永卫宝训于千秋。贫道。身托空门。心存名教。杖锡殆遍于福地。非无所归。烟霞相映于五云。得未曾见。玆兴须达之愿。拟成维摩之居。云汉之光昭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3L 页
回。下饰。万物。山川之灵呵拥。上有百神。何况千佛之大悲。定知万劫之勤护。咸曰大哉言也。先定石阁之扁。焕乎其有文焉。又揭璇林之榜。心上乎经营若是。眼前之突兀何时。念此兰若之新开。必藉檀越之同力。拔毛借勺。何用园金之铺。聚微成多。可期河沙之积。凡诸大夫君子暨我释氏山人。愿察慈悲之诚。毋惜尺寸之费。
孙凤祥婚书
伏以交情百年。益笃弟兄之谊。姻好三世。更结儿孙之亲。忧患之馀。庆幸曷已。伏惟梦窝相公閤下。家传忠孝。 国有蓍龟。责任愈艰。纵孤携手之约。婚嫁未毕。尚怀同气之求。玆承以令郎校理君第一娘子。生有德容。宜归吉士。谓颐命男器之长男凤祥。粗习拜跪。始学诗书。重许潘杨之婚。敢拟秦晋之匹。临门结帨。应袭布裾之风。束帛缄辞。敬伸俪皮之礼。其为忻慰。不可名言。
燕行杂识
金大有尝云我甲申燕行录太草草。可恨。今行欲详录。道中见器也。记行甚悉。故录数日而止。以省一劳。甲申今十七年。西路馆宇驲骑。多圮疲无复旧㨾。过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4H 页
江后见山路河水有变迁。旧馆主人亦多死。义州马与卒尤无状。世事念念迁谢如此。况我形神乎。
连山关主人老翁云。皇帝西征未已。多发关东甲兵。我子征戍三年而病死。载尸而来。前月葬于此。归尸皆书名于其衣。故辨之。仍泣下。问死于征戍。官给葬钱否。云给三十两银子。
关内外秋谷蔽亩。已收者。刈置于田中。牛马满野不敢吃。行人亦不取一穗。路傍人家。夜不闭门。或无栏垣。行旅夜行不息。
路逢官人驱数十车辆而去者。送人问之。一云兀剌宁塔等地官兵。岁给弓箭。今载近万弓矢及矢服。一云沈阳养兵银二十万两。载十六车。宁沈接济。果费力矣。
入辽东河沿城。有数人。驴载一小儿来云。欲观东使行仪。使之坐。年之则七岁。稍颖悟。问谁家儿。从者云苏老爷以病休官还乡。庄在永昭寺河上。又云。此郎哥哥在京任礼堂。馈以油果乾鱼。儿嗅而不食。纸裹而去。夕使译官李枢。持纸扇之币往见则归云庄舍潇洒。秋果满园。通名则自迎中门。甚款接。且问告丧外。有何所干。乃以请 承袭与赐谥为对。因言从前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4L 页
部议多迟。行李久淹。今行尤望遄归。苏云此易耳。侄子贝和乐。方为礼部正堂。我当通之云。闻果付书于凤人之入燕者云。
山海关收税官金尚明。即义州出身汝圭之孙。丁乱。汝圭兄弟四人入来。以先达二达三达四达为名云。尚明之母。为皇帝乳母。故有宠为近侍。特除监税。欲其富云。义州湾上军官金震弼。即其同姓再从。尚明极待之。且于关门。不搜检使行。皆令乘轿过。遣人护送于宿处。又致羊猪果实。辞羊猪受果实。译辈随震弼去。从容谈话。且言竣事遄归之恳。则云当即通于内阁阿克敦。克敦曾使朝鲜。必顾念矣。仍问西征事。则云已有捷音。擒其妻子。匪久当罢兵。
呈表咨礼部。翌日。礼郎二人。以其堂上意来。不使通官传语。以书问之曰。堂问 前王以承袭重务。为何竟无遗词哀吁。尔 世子未经奉旨封王。为何以追封邀封。一并遽请。答此皆据旧例。十三年亦如此矣。先王岂无遗词。 王妃表中所云托以国事者。正谓是也。 世子虽未及封王。旧例莫不并请。既请邀封。则追封亦在应请。故 王妃敢据例仰请矣。告讣时承袭邀封之并请。自是一串事。故顺治六年十六年。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5H 页
康熙十三年共三次告讣。莫不皆然。而今承询咨。未知有违旧例否。礼郎不复答而起。举手而去。或云侍郎景日珍之意云。未知的否。而闻琉球新有封典。礼部受巨万之赂云。我 国封典。曾无行赂之例。今行亦无示以微意。故乃生诘难操纵之计。以赌赂遗耶。其后更无来问者。未可料度也。
渔阳河。通河漕船未归。樯柁如簇。其中有山东河南广浙人。详问海贼消息。皆云今无可忧。张郑远遁绝海。无复形影。漕河往来。虽不浮海入山。东界则十馀日沿海行船。若有贼虞。岂可行船云。
锁馆十数日文书去来。亦未可详。使事茫无头绪。一馆莫不菀闷。使行每以译辈以买卖不欲速归为可骇。今则所赍物少价平。又无久可争者。不可归咎于此矣。副使以为通官阻问病于东医者。又不令湾裨之族。稳语叙族。此等操切。今行特甚云。此必失其欢心。如此而可望随事来报乎。固宜别㨾厚待。以革其心。若以不厚赂为咎。又若以不能自擅为恨。盖初来不堪郁郁。且不思通官之无能为而无所闻矣。其种种需索及饕取。行中敛银已不赀。今又无名别赠。甚无意味。姑以权辞缓其意。闻士杰与奉善。以清语酬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5L 页
酢。时清译吴泰龄窃听之。则云礼部诸堂。以为东国来请大典。必有币物于我部。而通官辈从中自食。可痛。士杰将当次东去。不可使此人有利。宜不送之云。相与窃忧。果如此言。其于礼部无力则可知礼部之垂涎如此。通官辈何能容力。琉球虽有赂币于封典。我 国于应行之典。不可开行赂之端也。甲寅则以王妃册封之持难。不得不用赂。今则又无事端。尤不可赂矣。
嵩山僧永清。客寄北京法华寺。我行亦寓此寺。清不剃发须。举止颇狂疏。能静坐合目。口念梵经。辞气不俗。声音亦中土正音。余数邀与之语。清向余求得一袍。乃买与之。以诗谢曰。种竹春来发笋芽。栽荷夏至长莲花。人间天上尊荣客。尽是当年作福家。余不欲吟诗。以答书其纸末曰。喜尔不俗。怜尔漂零。施以布衣。何足为谢。退之留衣。岂为福田。子瞻舍带。要镇山门。吾亦然尔。
西洋人苏霖戴进贤。来见于馆中。以书谢之。兼论天主之学。且问历数之术。其答不甚明白。且期更对论确。
崔寿溟得菊四盆。列我炕下。初则青蕊。七八日。黄白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6H 页
烂开。花瓣亦大。静卧相对。悠然有东篱之趣。仍自笑于心曰。元亮不折腰之节。必不来卧此中。
行路或有梦还乡时而甚不分明。最多药院之梦。昨梦入诊隆福殿上如平日。似若有 移御动驾之事。心甚闷忧。极欲请止。未及发言而惊寤。西室讽经僧。方叩木鱼。念南无阿密。夜犹未分矣。
副使论良役曰。各道监司。若极意搜括。则可得军官牙兵保汉等冒入者。其数甚多。虽不侵士族。而人徵一布。前纳二疋者。但徵一疋。可充收布之数。均役无难事矣。余曰。舍两班则可谓均役乎。搜漏丁。可能当已徵布之人数乎。此未可知也。
器托以汲水。数出游览。每归。辄言城阙市朝位置之好。街衢物货繁盛之观。赞叹 成祖刱营之壮。余因读两都赋。指其中建金城之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曰如此否。器曰。正画得详矣。余曰。 成祖定鼎于此。非万世长策。恨无班孟坚笔力。谁作两京赋。虽能作之。为谁讽之。为之忾然。
疏斋集卷之十一 第 296L 页
十月初九日。会同馆提督尚崇坦。开市官马(缺)等急来。示以清字小纸曰。此皇旨也。不下礼部。下于阁老。使之速问以奏。立于炕外而促其对。清书云。下令 朝鲜王。为王几岁。问你来使。且你国如此为王年久。又有否。即书对曰。本国 先王。于十三年(即康熙)受封。今年 薨逝。自十四年计。凡四十六年。本国 先代。惟 昭敬王。享国最久。 明朝穆宗皇帝隆庆二年戊辰。受封。 神宗皇帝万历三十六年戊申。 薨逝。凡四十年。于 先王为五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