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序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58H 页
送内兄金仲和赴北幕序
国家于北之镜城。置节度使府。府置评事官以佐之。自古必择新进能文者以遣之。廷议近谓边守当官者率多武夫贪横之辈。纠摘之为急而弹压之为重也。则必以历华要负地望者往践其任。其选其责。视古尤谨且重。又其地之邻于野人。而不可不以威仪夸嫭之也。则于是焉别设衙门而处之。居则供给使令甚备。出则旗鼓驺从甚盛。其所以待之者。亚于待节度之礼。其为官。亦可谓荣矣。镜距京师千馀里。南北隔阂。风气殊异。岭海关塞之地。人情之所不乐。而且赴是任者。每自玉堂天曹出。夫以出入侍从之人。一朝屈于幕僚。远涉边徼。自非真知轻重者。其不示几微者亦鲜矣。吾内兄仲和氏。去冬奉使岭南。驱驰跋涉。备尝艰险。还朝未几。又佐北幕以去。朝议虽出于遴拣。而独贤之叹。亲爱所同。况其清羸善病。盖有人不及知而吾所独知者。则其行也。实有悯然者。而宜亦有以劳苦之也。余窃瞷仲和氏自得此以来。其色畅。其气舒。若可贺而不可以慰者。则于是乎仲和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58L 页
氏之贤于人远矣。夫士之立乎本朝。有致身之义而无私便之道。东西南北。惟上所使。荣辱燥湿。随地而安。是故古之人。受命于君。蹈危而不辞。当险而不回者。匪他也。心一于王事而不暇顾其私。志专于宣力而不知有其身。夫焉有计较趋避之念哉。斯义也。惟读书谈道理者类。能言之。然夷考其行。罕有能蹈之者。今仲和氏则不然。由清涂而佐边幕。未尝以为屈。舍京辇而涉关岭。未尝以为远。阳阳乎坦坦乎意得而貌逸。有若蹑亨衢而赴乐土。苟非其贤于人。奚足以及此。向所谓真知轻重者。即仲和氏其人矣。仲和氏之所存有如此者。则行将尽其职责。以副拣选之意也。于其纠摘弹压之方。何有乎哉。又况文章。是仲和氏之馀事。而登临游览之壮。亦足使眼孔益大。胸次益宽。则其有得于山川者。吾知其轶前人而无愧于载笔之称矣。然则玆行也。吾且贺之。奚用以慰。虽然。余窃有所感者矣。夫今之评事。即古所谓记室者也。处乎牙纛之下。谈议缓急。以赞折冲之威者。玆非其任。而仲和氏之才且贤。奚遽不若古人乎哉。若使今之任北门者。有鸣剑伊吾之北而封狼居胥之志。则仲和氏必能相与而有成矣。不然而只得宴坐深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59H 页
居。日饮无何。以声妓自娱而已。则仲和氏之行。亦浪耳。尚安能有所展布也耶。此不但为吾党之所共惜。抑仲和氏亦必自惜之矣。会其行。徵余以赠言之义。遂录此以奉。
仲舅退忧堂金先生寿宴序
今年丙寅。即我仲舅退忧先生之周甲。而十月廿六。即其悬弧之辰也。越五日至月之吉。先生之子若女。喜先生之无恙。惧此岁之难又。谋所以为先生寿。于是设酒食邀亲党以娱乐之。伯氏谷云。季氏文谷两先生及子婿内外侄孙总若干人。咸序次而坐。自文谷先生而下。各称觞上寿。酒数行。相琦谂于众曰。盛哉玆会。盖未之前闻也。凡人之性命寿长。孰不愿之。而惟其脩短延促。一定于有生之初。而人莫能与焉。则是固不可以力致者也。然世之得寿者亦何限。而其中盖有不可得以相兼者。其或寿矣而疾病沉淹。瞑眩之是须。砭焫之是事。惴惴焉惟疾之是忧。则是有寿之名而无寿之乐矣。或康宁矣而草莽山野之人。贫穷沈郁。以殁其身。而人亦不知其生死。则譬如草木之泯然以腐。斯不足道矣。高官大爵震耀一时者有之矣。而苟无德业之施于国家。播在人口者。则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59L 页
亦无异乎有马千驷而民无得以称焉者矣。有位矣。有德矣。而其或宗党鲜少。子姓零替。则虽有笾豆之嘉。饮食之饫。无与为欢。而世亦不以完福称之矣。然则寿也康宁也富贵也德业也。以至亲戚之相乐也。一有之犹或难之。而况兼有者乎。以今观于先生。其殆庶几乎。先生身貌。不踰中人。而神气粹完。精力康旺。年已踰耆。而红颜白发。烨然如神仙中人。则从今以往。老而耄而期颐。可坐而算也。是先生有其寿矣。中年以后。厚自保养。节宣兴居之方。未尝少忽。而即今步履轻健。耳目聪明。无异于少壮时。一未闻有床笫之苦。则是先生有康宁之乐矣。发轫名途。致身岩廊。亦尝佐一人总百僚。而晚更优游枢府。位望俱绝。则是先生有其贵矣。平居喜怒不形。未尝有疾言遽色。即其所养者可知矣。而国家有事。则以之稽大疑决大事。未闻有先先生而能者。而衮职有阙。须先生以补之。朝政有失。须先生以正之者。又不知其几。则是德业之盛。先生有之矣。兄弟具在。子姓成行。簪绅兰玉。烂其盈座。谈笑云云。和乐融融。则是亲戚之欢。先生亦有之矣。呜呼。向所谓五者。求之于千百人之中。考之于千百载之上。盖亦绝无而仅有。而今皆备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0H 页
具于先生一人之身。玆岂不卓绝鲜觏者哉。众曰。子之言则然矣。然千百人千百世之所难。而先生独有之者。抑何欤。曰。有由然矣。易不云乎。积善之家。必有馀庆。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惟我外曾王考清阴先生。外王考云水先生。禔躬蓄德。以惠后人者。固已厚矣。譬之于物。根之大者枝叶茂。源之远者派流长。此必然之理也。而况先生又能祗承遗训。克阐先烈。其修于身而发于行者。宜有以受天之祜而享福无疆。则今此五者之兼备。抑何足怪哉。会先生命相琦曰。与是会者。皆有诗文以记之。汝亦不可以无言。遂退而录其语以献。而若其规警颂祝之辞。则伯季两舅氏之诗及仲和兄之序。备矣。玆不赘。
送宗兄子徵(炳远)北归序
子夏氏之言曰。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余尝读其语而未能深究其意。且也身在京师。迹蹑俊游。出则有僚友过从之好。入则有邻里游会之乐。曷尝有所谓离索者。而至其喧卑之甚而应接之烦也。则或时自语曰。苟得居閒处独。却扫人事。以求其澹泊冲寂之趣。则此固可乐也。又何离索之恨焉。及余之来此。向所谓其乐也者。固已倏然而在我矣。而其始也。去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0L 页
亲友未久。不至于甚思。及其稍久也则思矣。思之渐久也。则恨随之矣。然其思也。岂徒然哉。有怀而谁可语矣。有文而谁与会矣。丽泽之相资也无矣。切偲之相勉也无矣。夫如是。则安得不思。思而不见。则又安得不恨哉。然后知余之所尝自语者未为全乐。而子夏氏之言。为先获也。余与子徵氏别经年矣。思之之中。子徵氏为最深。间闻其归。亟与相见。其喜可知也。语曰。逃蓬藋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况于亲友乎。况于子徵氏乎。促膝联襟。吐露深情。杯勺之间。傍及世故。相视慷慨。杂以谐笑。忽不知此身之在于穷途。而前日之为恨者已如失矣。若使子徵氏遂留于此。则此乐可以无穷。而今又告去矣。盖子徵氏非不欲留者。势有不得已者。非余之所可挽。则从今以后。又将有恨而无乐矣。讵不怆然矣乎。虽然。聚散理也。哀乐命也。循理而知命。君子事也。亦何必戚戚为也。惟当安时处顺。各保所守。毋负平日相期之意而已。又况近来吾党之死别者众矣。视之于此。则虽千里之远。隔岁之别。犹一室而同居也。一时离索。又何足恨也。遂书此以自广。且以为别。
赠李郎(夏坤)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1H 页
自余归乡屏居。无所游从。或终日不闻跫然之音。间有邻童相过问字。而亦绝无仅有矣。今年夏。李君夏坤。委禽于余家。仍留数月。余观其才逸而气俊。志锐而论博。与之语。文义蔚然。出入古今数百家而猎取之。其言纚纚不穷。顾余半生畸薄。有子累不育。只有稚藐辈数人。无以慰眼前。而今乃于寂寞之滨。得此君与之朝夕。况其才美如此。余甚伟而乐之。虽然。有是长必有是病。凡人之逸者难于沉凝。而俊者易于轻肆。锐则常患其速退。博则多失之不精者。大抵然也。今子亦似未免于此。观其读书之际。一览直下。无所疑难。章句之窒涩。意趣之深暧。固不欲屑屑求解。而亦不能耐久卒业。是以驰骤太急而淹贯有歉。汎滥虽多而考究常疏。文章虽小技。亦出于人心之最精者。古之人志于此事者。其浅深高下。固各不同。而莫不以刻厉专笃而得之。未有粗拳大踢躐等凌节一超而上者也。今君之才美矣。志高矣。乃其病在此。必须除去此习。静以持之。精以察之。屈首潜心。反复详味。有不读。读之不熟。不措也。有不思。思之不彻。不措也。勿责近效。期以数年。则自当有跃然者矣。不然。贪多而务速。厌常而喜新。一书未了而又求之它。半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1L 页
编才阅而径索其终。惟务一场好说话而已。则此虽读遍万卷。于以衒人可耳。有何一毫利益于吾身哉。况因是而长虚憍之气。增傲惰之性。其害有不胜言者。可不戒哉。虽然。文不足道也。又有进乎是者。夫圣人之道。布在方册。坦然明白。本非高远难知之事。而然其义理精微。论说错综。小而如蚕丝牛毛。大而如海涵地载。苟非先立标准以正趋向。力加研探以极其旨。以至讽诵而味之。玩索而得之。节节推上。体贴将去。则亦何由见理之所在而得圣贤之意哉。程子曰。学者好高。如人游心于千里之外。然自身却只在此。张子曰。义理之学。须深沉。方有所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是故学问思辨之工。知止有定之训。其先后固自有次第。而其效亦有如此者。此皆圣贤吃紧为人处。学者第一义也。今君之所志。不但为文词。其进未可量。而于其外之文。犹且有此病。则况所谓学者。岂能得其要而为入德之根基哉。毋徒恃博而必务守约。毋专事高而必自其卑。循循有序。勿忘勿助。又必硬着脊梁。努力向前。终至于左右逢原。本末俱尽。则此非学之大成而余之所以为子愿者乎。子今去矣。清秋憀慄。别恨苍茫。而乃其惓惓之志。惟在于此。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2H 页
倘于他日相对时。不止于今所观。而使吾砭责之言。无所更施。则非余之幸。乃子之幸也。顾余非能教人者。特以爱之深而惜之切。略缀所知以告子。子之父。即吾所畏也。归而以余言质之。则未必不以此为子顶门之一针也。
廉氏族谱序
坡州之廉。在胜国为大姓。至曲城伯悌臣。父子兄弟。并贵显于朝。末连林坚味之狱。阖门诛死。而未几。国随而亡矣。尝观自古世家巨室。其废兴存亡。未尝不与国相终始。若廉氏之先。可谓盛矣。而其后受祸又若是之烈。岂天厌丽德。运值倾覆。遘斯会者莫能自拔而然耶。自是以来。数百馀年。子孙微弱仅存。殆与编户列世。不复知有廉氏久矣。传曰。宗庙之牺。畎亩之勤。讵不信夫。其旧谱一本。出于裔孙迪。略纪内外世系。而疏舛甚多。曲城三十代孙就敬。慨然于斯。奔走远近。搜集编次。视旧谱颇加详备。积累岁而始完。且鸠私力入梓。来要一言于余。余惟就敬之志可嘉也。夫杞宋。在春秋时虽微。犹不失为列国。而夫子已叹其文献之无徵。况下此而公卿大夫之后。降而为庶。不能举其先故者往往而是。甚者或不知其所自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2L 页
出。若是者。其姓且不保。谱于何有。今就敬乃能忘其鄙贱。勤勤恤恤。致力于尊祖敬宗收族之义。使累代所䵝昧者。一朝焕然。将垂永久。苟非有孝悌之心者。曷能如此。此非但廉氏子孙之幸。抑亦可以为世教也。遂不辞而书此归之。虽然。又有复焉。今考谱中世系。载希宪。希宪即元朝名臣也。希宪父与祖。既仕丽朝。则希宪亦必自丽入元。而元史以希宪为畏兀人。所谓畏兀。岂丽之别号而后人未之知耶。牧隐李公。撰曲城墓碑。历叙始祖以下代远者。而反遗稍近之希宪。亦何故也。是皆不可考。就敬倘更质之子孙中博雅者。益明其谱系。有以徵信。其亦可也。
送从叔季应(奎运)氏游金刚山序
季应氏一日过余曰。吾将游金刚山。此行不可无子言。子其为诗若文以侈之。余笑曰。叔安得为此行不记前秋西台事乎。其始也。意甚锐。自谓不上颠不止也。及其半而神怠色沮。踯躅不敢进。几不免为山灵所噱。夫西台虽高。绝比金刚。则直一培塿耳。西台之不能跻而何金刚之能游。世岂有匍匐于庭坳而能致千里之远者乎。且古人之以山水为性命者。非但济胜之有具。亦其心有所独至焉。是虽未必尽知仁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3H 页
智之乐。而要其深嗜笃好。盖不殚竭其力而徇其目然。则叔之于西台。非但其力之不足也。抑以心之不专于山水而然也。如此而谓之游金刚。无乃欺余耶。余虽欲为诗若文以侈行。若何以为说耶。季应氏艴然曰。子何少余之甚也。金刚之名。闻于中国。至有一见之愿。山之灵奇。不待言矣。吾之梦想玆山。数十年于此矣。今乃决策勇往。誓不退转。窒皇之剑。不觉已腾于方城之外矣。道路之脩远。山川之险阻。皆无足言者。至于万二千峰瑰奇绝特之状。亦已罗列于吾眼中。以故其志之不可御。如箭离弦而水赴海矣。虽欲已。得乎。夫西台。何足道哉。此特夜郎之自大耳。不足以当大观。余之沮怠。子不责之于山。而只责之于吾耶。见小敌㥘。见大敌勇。此吾今日之行也。子何少余甚也。余曰。如是则叔之意甚壮。向余所笑。固浅之为知也。虽然。朱夫子有言。若不透得上头一关。则万事皆低。至于游山。何独不然。小天下于泰山。驾长风于祝融者。是何等眼目胸次耶。今虽不敢跂其万一。而亦须穷毗卢之绝顶。俯东海之沧波。揽松潭先祖之游躅。读尤师大笔之题刻。归以一一语余。然后方可以解余之嘲。而诗文之作。亦未晚也。余姑且俟之。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3L 页
游轩集序
游轩丁公。即 仁庙乙巳名臣也。以忠言直道忤奸凶。窜岭海以殁。后百有二十年。尤庵宋先生铭其墓。又二十年而筵臣建请赠爵谥。盖乙巳诸臣之冤。至 宣庙初。虽因栗谷李先生言。大加伸涤。而若公事行。䵝昧已久。犹未大暴于世。至是而发挥表章。始无馀憾焉。独公遗文若干篇藏于家。世罕有见之者。今公五代孙载兴。将欲锓行。问序于余。余辞不获。谨取其稿卒业而叹曰。夫士当平世展素蕴。身与名俱泰者。自古以为难。况乎世道愈下。邪正相寇。君子之罹谗遘悯。颠沛危辱。毕竟蹈祸以死者。可胜道哉。我朝人才之盛。莫过己卯。而奸贼巧谮。芟刈无遗。然其遗风馀韵之在人耳目者。犹未尽泯绝。乙巳诸贤。乃其私淑而兴起者也。顾其时勋华继陟。政出垂帘。奸凶乘时罗织。事之难言。又有甚于己卯。圭庵,晦斋,权忠定诸公。以儒林领袖。俱不得免。公于其间。以年少一微官。危言正色。不少贬屈。引经据义。数论大体。一时士流。虽倚以为重。奸凶辈已侧目磨牙矣。然则其不入于桁杨刀锯之中。亦幸矣。呜呼。乙巳之于己卯。不过二纪馀。而诸君子被祸之烈。视前有加。栗谷先生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4H 页
所谓国朝士祸无如乙巳之冤者。正谓此也。而后人之衋伤。尤至今未已。岂独为公一人而已哉。且余于此。又有感焉。当时流窜诸人。斩伐之馀。或有不死。而获见 宣庙盛际。如卢苏斋,柳眉岩诸贤。拔之十九年幽囚中。次第登庸。而公则已殁矣。终不得与群贤起废汇征。以赞 圣祖大有为之治。若公在者。其立朝事业。益将彰明俊伟。不止于乙巳所树立而已也。岂非重可惜也。公本以经术进。不屑为词章。在谪时。亦以讲学为事。今其残藁断编。得于散亡之馀。而质悫有理致。不为无实之言。读之可以想见其人。亦非世俗纂组者之所及也。然公自有大于此者。诗文又何足论哉。公讳熿。官止舍人。游轩其自号云。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记
  
玉吾斋记
宋子少宦于朝。将显矣。未几有不可者。遂退归于怀德之庄舍。名其所居之室曰玉吾。乡人之来见者咸曰。异哉。子之斋之名也。名者。由实而立。无实而名。斯之谓强。今者子之居。陋甚矣。堀堁拥其傍。蓬蒿翳其前。湫隘溷垫。有不堪其苦者。虽子自美而玉之。人谁信之。且山林泉石。渔钓耕耘。无非閒人之雅致而穷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4L 页
谷之真景。则取以扁子之居。何患无名。而必以玉吾云乎哉。无乃子虽已退。犹未能忘情于群玉之府。故揭此以自慰也耶。宋子应之曰。否否。是名也。即吾舅氏谷云先生之所命。而盖有所受之也。明儒方正学之言曰。宁为瓦全。无为玉毁者。此无识者之言也。天下固无千载之玉。而岂有不毁之瓦乎。天玉我而我瓦之。瓦未必全也。曷若玉吾玉之为美耶。试尝推其意而论之。君子之处于世也。遭遇明时。展布志业。家国俱荣。身命两全者。此固为士之至愿。而人情之所同也。然而天地之道。阴者常胜而阳者常诎。故自古君子之不幸遘悯者何限。或枘凿不合。好恶相乖。卒于挫揠坎壈而死者有之。或忠言直道。不避机辟。至于灭身湛族而不悔者有之。又有名位太盛。被人忌嫉。巧谗奇中。不能自脱者焉。又有身当颠沛。力扶彝伦。以死自矢。甘心立慬者焉。虽其得祸各随而异。而论其所遭。槩乎其可悲也。是以古之人。有创乎是。斲方为圆。敛知若愚。浮沉乎世俗之波。混囵乎尘垢之涂。甚至苟可以保其身。则不恤乎其道之暂枉也。苟可以萉其患。则不嫌乎其志之少屈也。以是而谓之智士。以是而谓之完人。呜呼。君子之道。岂亶使然哉。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5H 页
夫通塞时也。祸福天也。死生命也。是三者。非人之所能与也。所当尽者。惟在我者而已。夫所谓在我者。拱璧尺蔡。不足以易其宝。千驷万钟。不足以当其贵。威武有不能屈。鼎镬有不能夺。达则以之行道济世。而富贵崇高。有不与也。穷则以之守死善道。而颠顿危亡。有不避也。虽世故百变。时运相嬗。而顾吾之所守则如一焉。是其心固不必求其全。而亦何尝避其毁也。且天之所以与我者若是其宝且贵焉。则乌可随俗迁移。以自卑污。反吾之所受者而必以苟全为哉。况所谓全与毁。亦何常之有。世有择地而蹈时。然后言终身不为崖异之行者。亦或不免焉。是岂非求全而毁随之者乎。与其求全而毁或随之。无宁守吾之所甚宝。持吾之所甚贵。得丧成毁。一听之天而已。如此然后。下可以不愧于心。上可以无负于天矣。噫。瓦者。物之贱者。而玉其贵者也。贱者。恒于全。贵者恒于毁。理之所必然也。虽然。君子之处身。当以其贵而不当以其贱。如欲舍其玉而取其瓦。数数然惟全与毁之趋避。则是近于世俗每生之夫。而非君子自重之道也。此方子立言之旨。而吾舅氏命名之意也。众曰。子之名斋之义则然矣。顾子之所以玉吾者。果何事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5L 页
耶。曰。晴窗棐几。默坐焚香。左右图书。一尘不到者。此玉吾之室也。脩姱是好。鄙吝是祛。握瑾怀瑜。绝垢离氛者。此玉吾之身也。玩索高明。独观昭旷。止水明镜。无少玷翳者。此玉吾之心也。以是而名吾居。岂可谓之无实哉。然则向子所称林泉耕钓以为高。堀堁蓬蒿以为陋者。皆未足以当吾心。而适见其言之浅也。况仆之佩玉而志在东山者雅矣。今而得归。实获我心。苟有一毫系念于荣辱之境。则天必厌之。而亦岂不有腼于吾斋之名乎。仆虽污。不至是。于是众皆曰善。遂录其语。以为吾玉吾斋记。
长水县望北亭记
余尝忝内史。直禁省。见守令之辞陛也。 上辄赐对。责勉之甚至。为守令者皆对曰。敢不尽心。其或否者。亦必躬诣银台。跪诵七事于承宣之前。拜谢于所奉御板而出。莫不肃恭行事。夫分九重之忧。受百里之命。其任固不轻。而又况旨意之隆而事体之重如是。则除非大无良者。其有不惕然祗承。思尽其职者乎。然今八路三百馀州。固难尽得其人。则其才分不逮者。无论已。虽以能名者。率多苞苴椎剥之为务。其所用心。不在于封己。则在于求媚。 上意朝令。则几乎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6H 页
弁髦而不顾。其曰尽心者。吾未见其能尽。而所谓七事。漫不知为何事。若是者。虽谓之不忠。未过也。如使今之为守者。能如入对亲谢之时而每存此心。则亦岂无一分称塞者。而凡人之情。远则怠。怠则忘。忘则放肆玩忽。顾何所不至乎。嗟乎。今之世。其亦有不然者乎。以余所闻长川闵侯镇嵩甫。其人哉。侯之为政。斤斤奉公。不敢有私便意。殆庶乎尽其职者。而又于莅民之暇。作小亭于县治之傍。扁以望北。请余记之。余作而言曰。有是哉。侯之意也。夫望者。出于系恋之情。而北者。非 宸极之所在乎。是将朝夕目在。以寓拱祝之诚。而且因以自励也。想侯之登斯亭也。见牒诉之盈庭。则思吾 君万几之烦而不敢暇也。见鞭扑之加人。则思吾 君如伤之念而不忍滥也。肥甘之悦于口也。则必曰无乃吾 君玉觞之无味乎。居处之适于身也。则必曰无乃吾 君丙枕之不安乎。苟能如此。而随事感发。无一念不在于吾 君。则其所以严畏儆惕。不啻若 天威之咫尺而玉音之亲承矣。于其尽心之方。七事之目。岂敢以其身之远而有所怠忽也乎。闵侯于此。亦可谓贤于人矣。虽然。名者外也。实者内也。不务其实而惟名之是事。则其为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6L 页
政也。末而已。今侯之命名之义。则固善矣。抑未知于其实者。果无一毫之未尽而不慊于心乎。先儒氏之言曰。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能尽此二者而后。真可以无负责勉之意。无负斯亭之号。而亦无负于余之文而记之也。闵侯勉乎哉。
游麻谷寺记
九月初二日。往维鸠庶舅家。历拜外庶祖母墓。向夕踰一岭。转寻麻谷。僧辈数十。持篮舆来迎。寺在岭下十馀里。路傍清泉白石。已自开眼。到寺门。夕阳欲没。馀晖散射。左右枫林。照映红缬。入东寮。日已昏黑。公牧郑堥来待。焕儿,锡叔,金弟昌彦,李生基重。亦偕来。法堂前有石塔。高十馀丈。四角悬金铃。僧言壬辰倭寇。累次烧燬而火辄灭。只二金铃缺落云。寺楼前水势平铺。有群鱼作队而游。招渔手持网围之。使作供具。殊非山门风味也。翌日食后。肩舆访白莲庵。庵在寺之西南隅。地势最高。穹林蔽日。崖路如线。岩谷间石泉。决决泻下。庵舍亦净洁。庵左十馀步有台。上有苍松数十株。洞壑林峦。俱在眼底。武城山在前面若对案。而山色顽浊可厌。其上有一废城。谚传土贼洪吉同所筑。自白莲转山腰。往隐寂庵。即华岳主峰下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7H 页
也。占地高绝。与白莲相上下。而眼界通阔则不及。有僧炯悟。颇识经可与语。余问心与性同耶。僧曰。心则性。性即心。又问般若何义。菩提何物。僧曰。般若是性。菩提是心。余曰。如此则心与性。果无分别耶。僧曰。此义则不能洞知。又问好把祖家无孔笛。太平烟月尽情吹之句。笛既无孔。何以吹得。僧曰。无孔之喻。乃指此心不起而自灵也。经卷中。有隐寂庵小记。且书五言律一首。亦能成语。可谓野髡中翘楚者。仍下山出洞。沿涧而行。盖此寺以饶庶名。别无奇观异景。而深邃回叠。水石之胜。亦自可观。又当秋色方酣之时。妆点益佳。今日之游。正自不可小也。闻迦叶上院等庵。尤高绝宜登览。而病疲未能尽探。旧寺之南。新建佛殿颇精。少憩而归。
游鸡龙山记
余尝闻洞壑寺之名而未得一览。八月念后。持卿携焕辈往游。书报其水石庵寮之胜。心益向往。重阳日作省行。仍自孔岩。转往访焉。初入洞口。一派溪流。泻出岩薮间。或激触喷薄。或平铺潺湲。色青若空。石色亦苍白可爱。左右枫丹松翠。点缀如画。入寺则鸡龙石峰。拔地磅礴。森立罗列。或如兽蹲。或如人立。寺居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7L 页
众峰之间。面势窄隘。寺前水石尤佳。悬而为小瀑。汇而为澄潭。净觉庵在寺后。绝高且险。庵有数僧。净室潇洒。上院庵又在其上而处于绝顶。庵后石峰千丈。削立如屏。鸡岳群峦。尽在脚下。东南两面。千峰万岫。簇簇于云霄间。目力不及。莫辨为何地何山也。庵有新旧两构。旧庵前。竖双塔。塔前有台。净洁如扫。自净觉到此可数里。砯崖斗绝。步步欹危。攀藤扪葛。仅通人迹。一老僧守庵。自塔台循岩而下。甚危仄不能舆。踰一岭行四五里许。此乃鸡山后麓走散处。山形无奇。仍访天藏庵。庵侧石路陡断。仅步而过。到此山势稍下。庵亦无异观。石峰庵在其下。水石最佳。清泉㶁㶁。响穿林薄。精蓝丹碧。辉映涧谷。夕阳在山。紫绿万状。悠然忘归。不知暝色之近也。寂灭,文殊两庵。又在其上。而日暮未及见。过一小峙。归宿寺中。
初十日。早朝。往访归命庵。缘崖有小径。松栎交荫。度一峻峙。庵在鸡山第一峰后。高绝无比。坐于前轩则奇峰峭壁。指顾皆是鸡龙。真面目。一览尽收。千林万壑。丹叶纷披。真佳境也。庵有小记。 崇祯甲辰。碧岩撰云。未知谁人也。五松台。在西峰绝顶指点。可见松潭祖考游赏之所也。旧有庵今废。日晚到寺。仍向怀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8H 页
川。是行。公牧郑堥,营将尹淑,成欢察访宋道锡随之。沔川从兄及翼卿氏两人。亦来会。
洞壑之游既讫。又闻甲寺在山外。以巨刹名。游兴不可遂已。十九日。自怀川归路。踰九峙往访。山回路转。间有山村。石田茅屋。亦自清楚。路傍有寺基。古称玉山寺。前带溪流。往往有佳处。行十馀里。即甲寺洞口也。千章老木。荫列左右。天日为之碍。寺前溪水。汇作一潭。清澈可鉴。有一巨石临潭。顶平可坐。寺楼宏敞高爽。叠嶂穹林。四围幽邃。两傍溪水。到寺前合流。水石虽非绝奇。亦颇可玩。有一庵在西南峰下。隐映于黄叶青林之间。望之如画。寺东新刱佛殿。藏置经板甚多。其前铁塔。高三十三节。不知何代所刱。而制作功役。殆非近世所有。夜宿东寮。公牧及持卿焕儿辈会话。亦有丝竹肉各一。盖余于莅任后。一切不近麻谷之游。余谓同游者曰。今日则虽有一琴一歌。也亦不妨云。主牧闻此言而携来也。夜深月色如昼。楼影山翠。光景尤奇。明早周览殿宇。缭绕排布。不翅蜂房之开户也。僧言上狮子庵最可观。遂肩舆而行。崖路盘回。或高或低。松杉枫竹。夹路交映。落叶覆径。不见一尘。行数里。有古寺基。浮图石塔在焉。自此山益高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8L 页
路益险。庵即鸡山后岳最高处也。峰皆石。色奇壮怪伟。令人愕眙。前临绝壑。层瀑可五六丈。而水势几断。庵有数僧。东麓一支。斗起作台。山外恩石林韩。大野远山。历历在眼下矣。真境庵在狮子,义相两庵间穷奥处。石路难通云。故余则踰一岭。直向义相。持卿辈则转向真境。来言其幽深清绝。甲于一山。瀑流亦最胜云。恨未与偕也。义相别无他观。前有一台。古木参天。可以盘旋徘徊。元晓庵又在数三唤地。万壑苍翠。皆集于此。东崖有悬瀑。散布层岩而下。水不甚大。石不甚白。而若值雨涨。则颇壮云。此溪。即寺之东边水也。沿溪至寺。几五里许。大悲庵在其间。自元晓以下。洞壑岩水。亦多娱悦处。朝饭后仍往神院寺。距甲寺十馀里也。姨兄李金堤叔器氏,公牧。并来会。寺楼颇明爽。而寺在鸡龙外麓。前带平野。卑湫浅俗。无足开眼。寺后有数庵可观。寺东水石亦佳云。而历探已多。兴阑遂止。初欲自此转寻龙湫,凤林之胜。适闻新伯行期迫近。难于迤留。乘夕还营。持卿辈则留宿寺中。明将往访。分携之际。不独惜别之恨而已。仍念余平生非不癖于山水。名山众刹。近在按部之内。而簿书劳汩。未暇及此。今幸偷得馀閒。能办数日之游。宿愿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9H 页
忻始副者。正谓此也。又其溪山景物。亦自难得。虽人情忽近贵远。前后济胜者足迹罕到。而其佳观胜致。不必遽逊于域内名山。山之遭遇。亦有幸不幸而然耶。聊记之。以诒后之来游者云。
端宗大王实录附录后记
戊寅申奎之疏请追复也。 上既询于大臣儒臣。又集宗亲文武大小四百九十馀人。庭议之。其议盖不无异同。而 圣上越拘挛之见。断行不疑。群臣祗若明命。罔敢或违。乃追上 大王谥曰纯定安庄景顺敦孝。 庙号曰端宗。 陵号曰庄。 王后谥曰定顺。徽号曰端良齐敬。 陵号曰思。凡请谥上谥之礼。一遵彝章。十二月二十五日。 上亲临题新主。翌日。新主自明政殿。具卤簿仪卫。祗谒 宗庙如礼。仍奉诣 永宁殿幄次。至二十七日。跻祔于西翼第三室位次 文宗大王之下。 上亲行享祀。初 大王葬宁越。 王后葬杨州。至是。并因旧增修。悉依因山之制。翌年三月初一日。封 大王陵。二月二十日。封 王后陵。旧主尝奉于宁阳尉郑悰后裔家私庙。及大礼既定。命刊旁题。权移于时敏堂。 祔庙礼讫。埋安于 思陵。而 庄陵旧祠。亦有两位版。埋于 本陵。并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69L 页
令礼官莅事焉。盖数百年旷典。一朝始举。诚文两尽。幽郁克伸。真可以增光 宗祏而有辞于百世矣。后六年甲申。史臣言旧史于 端宗纪。书以 鲁山君日记。当时据实之书。虽不敢议。册面标题。今不宜仍旧。请改曰 端宗大王实录。又请裒辑追复事实。别为一录。以仿 列圣实录附录之例。 上亦可之。乃命设厅撰次。以大臣领其事。于是谨取 中庙朝以后凡所以崇饰之者。首载于上。以见 圣上今日之举。实出继述之义。不专由一小臣之言。而又以 复位时疏若议及谥册祝告颁教等文。类次编入。以著其始终。合而名之曰 端宗大王实录附录。录既成。命分藏于诸史阁。我 圣上致隆扬烈之意。至此而无复馀憾矣。以臣方忝太史。俾记其事于后。臣承命悸恐。撮其大槩。敬书如右。而录中序次凡例。则皆经禀裁取旨。不敢赘一辞于其间云。
集清轩记
古之为吏者。治民视政。必有高明爽垲之居。盖州县官虽卑。主一境而临万民。其体亦重。不如是。无以视尊严而宣底滞。是亦不可以无者也。后世苛娆之风日胜。而苟且之心日生。汩没于簿书科敛之中。以求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0H 页
免乎文法吏议。而已是其神气昏瞀。耳目烦乱。尚何暇于亭观游息之事哉。是以吏日益偷而政日益弊。识者之叹。久矣。吾宗宋君伯俞守堤川有年。大治公廨百馀间而一新之。其听治之轩。宽敞宏深。视旧益胜。余固闻而美之。已而书来。请名于余。顾余未尝一至其地。则景物规制。皆不得以知之。若何以名诸。虽然余闻堤岩邑也。素以山水名。而义湖巨浸。即杭之西越之鉴之胜也。每当春雨初晴。秋月扬辉。左右林峦苍翠之色。映带于万顷琉璃之中。则是山水之至清者也。斯轩也。虽未得据湖上。而其澄光灏气。亦足以染衣裾而濯肺肠。又其占势之胜。缔构之良。能使炎氛回避。湫杂日远。翛然旷然。若出尘坱。不觉其为敲扑朱墨之场。则是轩之清者也。君之莅玆邑。澡心洗手。一意奉公。在官六年。不以丝毫自浼。前后便民之政。盖不可胜数。而其为斯役也。亦不烦民力。悉出公帑。不数月而告完。民皆乐其平易。怀其德惠。政通而人和。事简而功集。殆非俗吏所能及。而君亦喜于有成。安于无事。公退之暇。超然静坐。啸傲其中。凡汩吾内而累吾外者。一切屏除。不留于己。则是又政之清然也。盖其高明爽垲。得之山水之境。而轩既称其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0L 页
胜。政亦如是。则是三者。固已参合而无间矣。虽然。有是轩而后山水增其色。政理著其迹。若相为之映发者然。则舍是清。奚以名哉。请以集清名焉。呜呼。山水之清。亘天地长存。而轩之为物。虽有时而弊。要亦不知其阅几人几年。则其所谓清者。盖可期之久远。而独政之清与否。系乎人而不可以一定者也。使继来而居此者。能于山水与轩。皆无愧色。则其为政。亦几矣。此后人之所当知也。
双清堂重修记
堂之名义。前后记文。备矣。无容复赘。而考之家乘。先祖考以 献庙时人。建此堂。在 宣德七年壬子。即我 世宗大王之十四年也。先祖芋宁于此十五年而下世。至今人之称其号曰双清。亦以此也。后九十三年 嘉靖甲申。杨根府君。重新之。至松潭府君。 嘉靖癸亥。仍旧加葺。 万历丁酉。被倭燹。丙辰。府君又刱焉。由丙辰上距甲申。下至今年戊子。亦皆九十三年矣。年纪寖远。堂宇渐弊。瓦腐木蠹。不治将坏。非但黝垩之漫漶而已。宗孙必熻。以世嫡守此堂。大惧倾颓以忝负荷。于是不度力绵。不惮举赢。尽撤而改之。始于二月。讫于五月。面背左右。一遵旧制。毋敢变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1H 页
易。突其西者二间。轩其东者四间。而轩之广。础之高。视旧皆剩一尺。华彩藻饰则不翅过之矣。轮奂再新。堂构永固。水丘桑梓。亦增其光。此岂孱孙之力。良由祖宗先灵默佑而成就之也。况前后重修者三。而辄当九十三年之数。事若冥会。其亦奇矣。呜呼。先祖经始之意。非直为一时燕居自适而已。盖将以双清二字。为世青毡。以遗我子孙无穷。而子孙之随废辄修。世谨守之者。亦以仰承先祖之志也。朝无百年之家。古人已叹之。况在季世乎。而今此一亩之宫。十世相传。殆三百年。将与国家相终始。尤岂非古今所罕有也耶。虽然。堂久则弊。理也。而天地间风月。为无尽。自今以往。云而仍而至于所不知何人。苟能保此先业。罔或隳失。以至松竹花石。亦无敢毁伤。修治培植。愈久愈虔。则斯堂之传。虽与风月长存。可也。此子孙之责也。是役也。取材于板桥,沙山,秩峙三先垄。凡为松潭府君子孙居近地者及县监相淹,宅相,其馀诸宗。府使炳翼,县监元锡,尧卿。幼学康锡,时端,时硕。监牧官光林。三嘉宗人廷弼。或出官俸。或出私财。而时硕奔走效力。劳最多。画师道立。亦系后裔。此正前记所谓赖一门诸贤之助者可备。斯堂一故事。故附记之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1L 页
云。
西台山记
去吾乡五十里。有石山焉。曰西台。余每望见其磅礴雄杰之状。欲一游者久矣。戊子九月既望。与舍弟持卿,季应叔,汝成兄相约。联骑而往。踰鸡峙历山村。夕抵山下。即寺门洞口也。夹道。苍松万馀株。林立蔽天。爽籁寒色。已洗人耳目。入寺。寺废只有残僧数人。生狞如鸟兽。见客皆走避。房寮陋秽。几令人发呕。而不得已解衣止宿。夜饬僧辈饰篮舆。翌朝。告办食后。余与应叔乘之。成兄舍弟。杖而从。自寺右转。踰冈麓而上。仰视山腰以上。石壁如削。猿鸟难度。行未一里。路益峻仄。遂舍舆。以草履藜杖。步而行。余适在前。惟务趱进。不暇与后来诸君相谋矣。自此渐上渐高。松栎藤萝。纠缠轇轕。中通微径。仅如线。两趾之外。绝壑悬崖。不知其几百丈。必审视而后可置足。鸟道蛇行。又不知几折。如是者数里。忽见岩腹峻削。无可为径。僧辈缀以木栈。下临深谷。窅然无底。俯视足痒心掉。余乃少休于此。季应氏追到色沮曰。吾则力已尽。欲止欲止。余谓山不在天。上行则至耳。何可已也。况徐行到山头。非古人语耶。遂蓦越栈道。则绝磴当前。谽谺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2H 页
回叠。迷不知所向。问于僧辈。此去绝顶几何。答曰。此仅中半。而前路之危峻。倍于后所经者。余虽以大言勉起应叔。而闻此言亦㥘。然且贾勇先进。攀厓扪壁。且行且憩。几一里许。则脚酸胸喘。杖亦不可靠矣。乃以麻絙系腰。两僧前挽。两僧后推。犹踸踔不能行。自越栈以后。始则数十步一休。少焉十步一休。末乃数步辄休。而蹀蹀据顿地。口噤不能语。视前一步地。不翅如百弓。盖其辛苦极矣。而得寸得尺。所历已高。回视向所望猿鸟难度处。皆在脚下。始知绝顶不远。更觉心急拚。死力促踵直跻。应叔,成兄。亦相继而至。日几午。遂上上颠。颠有佛殿二。无一缁流。盖以绝高难居故也。奇峰峭壁。戛霄摩空。石色苍白。如列戟。如张屏。如怒猊。如腾虬。不可穷状。而右边一石笋。不倚附他峰。直耸数百仞。趾广顶尖。如卓笔㨾。尤觉奇拔。神𢥠魄凛。殆难正视。又有大盘石自上峰层叠。连亘至殿后下。覆如厦屋。其中空洞。可容百馀人。而一巨石椭而长者。中立撑柱。以支上岩。左右两壁。亦纯石不杂沙土。北边有一小窍。可通隙照。缁徒琢小石佛。安于石屋中。殿宇直当其前。乃士女祈祝之所云。两石泉出岩罅。相去步武。而一清一浊。岂玄岳日月池之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2L 页
类耶。㪺其清者一歃。则冰齿沁髓。洗尽尘土肠胃。于是凝神定睛。俯仰顾眄。则穹然者去不盈尺。芒然者但见积苏。远近众山。隐隐辚辚。大芚鸡岳。稍出头角。而亦拱揖俯伏。若卒伍之听命于主将。其馀琐琐。即一蚁封。在所不论也。江京大河。蜿蜒屈曲。横拖白练于数百里烟野之外。真伟观也。循殿左而步。更陟后巅。此乃第一峰也。如俗离赤裳等山。亦在指顾中。至此四面尤无碍。恍乎惚乎若出宇宙而凌汗漫。不知吾之为吾。而天路真人。举手可招也。坐少顷。舍弟自山北长寿,孤寂两庵。踰岭而来。盖余则直上。舍弟则迤路会于此。相与说登顿之苦。誇历览之壮。已而天风振林。日车西侧。悄怆幽险。不可久留。遂相携而下。路右众石峰。虽逊于上头。亦使人眩晃。应接不暇。乃知来时足不谋目。当面放过也。箕踞石上。指点嗟赏。依依顾恋。有不尽之思焉。夫山之名者。率以骨不以肤。而骨亦有清浊雅俗之别。若玆山者。雄据一方。秀挺千仞。而肤不能半于骨。况其种种殊绝奇诡万状。似巧似拙。似妍似丑。虽使良工描写。亦难彷佛其万一。此非可以山名。乃天地间一大怪石也。无乃化翁抟弄隆施。以资戏剧也耶。余见世之好事者。得一角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3H 页
石假山。置之盆盎。犹詑以为奇。此真井蛙之自大耳。以此较之。则今余所见。亦足以雄一世矣。所可恨者。山无水帘瀑布等胜观。春秋责贤者备。此则不得不为山惜之也。然天地之大。犹有所不满。吾于玆山奈何哉。
游北汉记
九月初一日。出彰义门。过荡春台。忆在丁卯春。与金相士肯,李友仲刚。同游于此。屈指三十年。金相已作古人。俛仰今昔。不堪山阳之感。武溪万株松。今无一存。壬戌初夏。陪先君及退忧,文谷两舅氏。农岩诸从。连袂游从。今独余一人在耳。而松亦为虫蚀尽。山水林壑。无复旧观。不但人事之变。为可怆悢而已。稍迤而上。有临阳君溪亭。引涧水。凿上下两池。颇觉萧洒。过北郊。山路渐高渐险。行几五里。即北汉新城南门也。小憩门楼。僧辈数人来迎。仍历见御营厅别馆及辅国寺。寺新创无可观。宝光寺在南麓而亦陋湫云。禁卫营别馆。在东门内。地势规制。不及御厅。自此沿城堞行。登将台。高绝无比。一山形势。几尽包揽。白云,露积诸峰峦。指顾罗列。西南江海。亦缭绕于云烟杳茫中。昨年 行幸时驻跸之所也。龙岩寺新创。在白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3L 页
云台下。鲜净可坐。循洞而下。到中兴寺。日已夕矣。经理厅别馆及仓庾百馀间。联络周布于寺左右前后。僧辈重修山映楼。丹雘才讫。展席倚栏。水光山影。映带上下。耳目俱清。神骨欲醒。甚可乐也。此寺旧有名。而筑城设仓时。军夫杂处污伤。清致顿减。夜宿别馆。朝起历见露积寺。寺亦新创。在露积峰下。寻常见此峰。固已奇壮。而到此面目尤别。石骨千万仞。拔地冲霄。无所倚附。使人不觉神𢥠。子瞻所谓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者。未必信然也。中将台在寺后。与上将台相望。而登台见之。则白云又高出露积上。不知其孰为上下也。踰一冈而下。历训局别馆。仓廒北门在其后。由涧谷中。行到闵渍寺。此亦新创。闵渍岩水石。与中兴并称。而岩为沙水所埋。不如前。寺在西门内。虽欠幽邃。涧瀑岩壑。亦自可观。房室轩敞明爽。最于诸寺。登西城门。则此乃南北两山尽处。一山众水。总由此出。城亦临水而止。两厓斗绝。中缺为石门。悬流石上。几数丈馀。城外则山势渐低。迤连平野。旷望数十里。少憩楼上。复由中兴路还归。国宁,元觉两寺。在元晓峰下。忙未入。历上中城门楼。据一山之中。中设水门。此处水石洞壑。为最胜。甑峰下扶王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4H 页
寺新刱。金碧隐映于松桧中。亦觉开眼。还过山映楼。仍诣行宫周览。遂由来时路。出南门归。焕儿与闵郎。来待于荡春台新馆。是游也。虽独往无伴。情悰鲜欢。而然正当秋色方酣之时。山水清媚。枫菊照映。徘徊啸咏。悠然忘返。亦足以洗涤尘襟。真所谓偶得浮生半日閒者也。若夫城池规制。利害得失。非玆记之所可尽。故不之及焉。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题跋
  
璿源谱略跋
上之庚辰。 璿源谱略重成。分藏于宗簿寺及诸史阁矣。至癸巳春。群臣以 圣上光临宝位四十年。咸造庭称庆已。又援 列圣故事。上 尊号曰显义光伦睿圣英烈。 仁敬王妃曰光烈。 仁显王妃曰孝敬。 中宫殿下曰惠顺。 上始执谦让。累请而后可之。于是宗臣洛昌君樘等。疏请追书 尊号于璿谱。命下本寺。臣延礽君(御讳)等。覆奏施行。而又令臣纪其事于后。臣窃惟 璿谱之作。主于明统系缀本支而已。若 圣祖神孙贻谋燕翼之懿。则盖未之及焉。然谨取而敬阅。则 祖功宗德。亦可窥测其万一。虽周家之绵绵瓜瓞。商宗之六七贤圣。有不足侔拟者。至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4L 页
于我 殿下。以圣继 圣。丕显丕承。四十年之间。盛德巍烈。固已辉映简册。昭示万世。而值此嘉会。遂膺 徽号。其峻伟光明。诚可以配天地而侔日月。是乌可无纪于 玉版瑶牒之中哉。而 翟仪之尊。亦得以媲鸿名而垂无穷。猗欤盛哉。抑臣闻诗曰。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然其继序之本。又在乎夙夜敬止。今我 殿下因是谱之标揭。益怀永图。不自满假。缉熙殚心。基命宥密。以承 先烈。以笃天祜。则玆岂非亿万年无疆之休而臣民颙若之望乎。臣猥忝秉笔之役。略寓颂祝之意如此。若谱中事实。具于前跋。改修凡例。已载卷首。并不敢复赘云。
思任堂画帖跋
余有一宗人。尝言家有栗谷先生母夫人所写草虫一幅。当夏曝庭中。有鸡来啄之。纸遂穿破。余闻而奇之。恨未见真本。今观郑宗之此帖花菰诸品。种种精妙。而虫蝶之属。尤入神。意态生动。不似毫墨间物。始知宗人家所藏亦如此。而余所闻为不虚也。虽然。古之善画者亦何限。惟其人有可传之实。然后其画愈贵。不然则是画自画人自人耳。曷足为轻重哉。若夫人淑德懿行。至今谈者称为梱范之首。而况以栗谷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5H 页
先生为之子。先生。即百世之师也。世岂有师其人而不敬其师之亲者乎。然则夫人之所可传者。固有在矣。而又有此帖以助之。后之人必曰。此栗谷先生之母之手迹。由先生而及于夫人。爱玩宝惜。不翅如拱璧。则吾知此帖之传于后。将与彤管所载。并耀于无穷也。抑余闻画力可五百年。今去夫人之世。殆半其数矣。宗之其谨藏而世守。后三百年。时出而展之。视其如何。毋令为鸡喙所污也。
进宴图稧屏跋
进宴。载于国朝五礼仪。此在 祖宗盛时为常礼。而我 圣上四十馀年之间。亦尝行之屡矣。然进宴一也。而无如今岁九月之宴之为大庆。何也。夫耆社之名。三代以下数千年后。至宋时始有。然是在下者之事。以人主之尊。入于耆社。自我 太祖大王而始。由 太祖至于今三百有馀年。而我 圣上又继之。盖 圣上宝算之恰满六旬。固已往牒之所罕。而追配 太祖。亦是 列圣之所未有。然则斯庆也斯宴也。岂非上下古今数千百年仅一见者乎。况我 圣上多年静摄。未遑御朝者已久。而初既亲临。锡宴于耆老诸臣。以宠乐之。继又勉循群请。特举盛仪。礼行七
玉吾斋集卷之十三 第 475L 页
爵。酬酢无倦。 天颜敷腴。和气蔼洽。凡厥在位臣工。昵近清光。欣欣相告。举切庶几无疾病之祝。而八域群生。亦将咸囿于仁寿之域。则此又与前日之宴。有万万不侔者矣。今日诸臣之躬逢斯会。获睹无前之庆。夫孰非至幸。而若吾辈。俱以职事。自效于樽簋钟鼓之间。其所欢忭蹈舞之忱。尤岂他人之比哉。自前都监例有稧屏。盖所以扬盛典侈荣光。而亦将以志不忘也。由今视前。抑何轻重之相悬也。夫以千百年所无之盛举。输入于一屏之中。于以见 君臣之相乐。彰国家之洪休。则此岂但为一时誇耀而止。虽传之千百年。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