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x 页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墓志铭
墓志铭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4H 页
赠掌令朴公墓志铭(并序)
今 上乙丑。全罗道御史金万吉。归奏言。光州有士人朴尚玄。与其子光一。父子相与讲学。见识明透。人多推许。乞 命收用。 上可之。该曹未及奉行。而公遽殁。识者叹焉。后三十年甲午。 朝廷始 赠公为司宪府掌令。盖以所欲命公者酬之也。其仲胤光元甫。以伯氏师傅君意。袖其所述行录一通。来请文以志其墓。余不获辞。遂叙之。按。公字景初。号寓轩。朴氏。系出平阳。高丽检校参赞议政府事讳可兴之后。 本朝集贤殿大提学 赠右赞成谥文肃公讳锡命九世孙也。曾祖讳彦琛。祖讳震挺。考讳遂林。妣凤山李氏。公以 崇祯二年己巳五月九日生。十五。丁外艰。三年不食菜羹。祭祀务尽诚敬。事诸父。一如事亲焉。既就学。即嘅然有志于古人格致之学。遇有疑难处。辄往质于族祖石村公忠挺。石村有学识行谊。公为之师法。所交游。皆学问之士。而尤与松岩奇公挺翼。臭味相合。讲磨不怠焉。公气貌庄重。神彩凝定。言语简淡。步履安详。见者莫不爱而敬之。为人清高。闻
今 上乙丑。全罗道御史金万吉。归奏言。光州有士人朴尚玄。与其子光一。父子相与讲学。见识明透。人多推许。乞 命收用。 上可之。该曹未及奉行。而公遽殁。识者叹焉。后三十年甲午。 朝廷始 赠公为司宪府掌令。盖以所欲命公者酬之也。其仲胤光元甫。以伯氏师傅君意。袖其所述行录一通。来请文以志其墓。余不获辞。遂叙之。按。公字景初。号寓轩。朴氏。系出平阳。高丽检校参赞议政府事讳可兴之后。 本朝集贤殿大提学 赠右赞成谥文肃公讳锡命九世孙也。曾祖讳彦琛。祖讳震挺。考讳遂林。妣凤山李氏。公以 崇祯二年己巳五月九日生。十五。丁外艰。三年不食菜羹。祭祀务尽诚敬。事诸父。一如事亲焉。既就学。即嘅然有志于古人格致之学。遇有疑难处。辄往质于族祖石村公忠挺。石村有学识行谊。公为之师法。所交游。皆学问之士。而尤与松岩奇公挺翼。臭味相合。讲磨不怠焉。公气貌庄重。神彩凝定。言语简淡。步履安详。见者莫不爱而敬之。为人清高。闻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4L 页
人有鄙俚之说。辄起避之。少时游瑞石山。向暮投宿一庵。客有携女乐而至者。公即移寝他寺。其不以声色累其心如此。平居一室萧然。左图右书。俯读昂思。未尝须臾息。其学以穷理为主。如太极图,通书,正蒙,皇极经世,易学启蒙等书。一皆推究。而尤留意于易学。尝撰阴阳消长图。又造浑天象而示学者。然其教人。则必以大学勉之曰。朱夫子一生精力。尽在此书。于此有得。则其他经传诸书。自可不劳而得之矣。见有畜疑不问者。则必戒之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然后所知者当精明真的。若强其所不知以为知。则终未免闇黮而自欺。疑者。悟之门。今之学者。如何都不疑难也。公又尝言程朱子继开之功大矣。末学浅见。固不当违异。而一毫有疑。则其心亦不安。不可不反复设难。求至于晓然无疑矣。然若有喜新厌旧。是己非彼之心。非愚则妄也。又曰。吾东理学。倡自圃隐。至于退溪。程朱模范已成。栗谷则真明体适用之学。而沙溪礼学之功。亦大。惟我尤庵先生以豪杰之才。动法朱子。凡其措诸行事之实者。皆发明古昔圣贤之道。尤有非常人之腹。所敢测度者云。盖公于尤庵。心悦诚服如此。故既遣伯子受学。又以书疏往复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5H 页
质疑。自道器之分。日月五星之运。以及中庸未发之旨。濂溪诚几之义。明道继善之说。靡不极意论辨。不得不措。先生亦甚加推奖。期之以斯文有托。许之以暮年知己。其所相与者。可谓重矣。公每以丙丁以后。天地翻覆。义理晦塞。为大恨。语及必歔欷。尝题 皇明僧闵观善诗轴曰。将身未得追蹈海。羞对辽阳去国僧。又自丁未漂汉送北之后。益慷慨不平。杜门不出。尤不欲与世相干。公于功名。本有所不屑。而即此观之。其微意亦可想矣。公之殁在癸酉正月某日。距其生享年六十五。葬本州北台山卯向之原。配长泽高氏。处士傅敏女。妇德甚备。后公十二岁而卒。祔葬于公墓之后。男长即光一。曾经 王子师傅。且拟春坊官。 朝廷盖待以徵士。光元次也。方为 康陵参奉。季光善。四女适奇震省,李硕弼,洪橒,奇挺伦。师傅男。重辉,重举。女适陈德维。参奉男。重麟,重龟,重龙。女适金翊亮,安致龙。馀皆幼。光善一男。幼。外孙男女。亦若干人。噫。公守志林泉。终身无求于世。斯已高矣。况读书穷理。专心为己。蔚然为士林之所推。且有贤子。传其家学。益大以阐。夫岂末世之所易得者哉。余尝从老先生文集。见所与公论学诸书。恨不及一拜公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5L 页
颜范。承其绪论。今猥蒙不朽之托。略效区区宿心之一二。其亦幸矣。铭曰。
惟昔湖南。盖多儒学。世远人亡。文风索莫。嗟公之生。克继前躅。资高识明。志洁行笃。况与令嗣。讲说磨琢。若蔡西山。有子仲默。大贤推奖。御史褒闻。荣固罕有。名亦不泯。北台之原。有封若堂。我作铭词。庸识公藏。
县监崔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世荣。字梦与。全州人。上祖文成公阿。仕高丽。官至侍中。入 本朝。有讳德之。艺文馆直提学。以清名直道。当韩明浍时。见几退老。世称烟村先生。历四世而至安东判官讳稀寿。见长官年少。不肯折腰。投绂而归。人服其高。即公之曾祖也。祖讳应夏。县监。沙溪金先生。尝称有长者风。考讳琢。进士。值光海昏乱。倡率方外同志。疏论尔瞻罪恶。被停举特罚。及 仁祖反正。始阐大科。官止兵曹正郎。尤斋宋先生铭其墓。亟赞其节行。妣平康蔡氏。宣教郎忠益女。郑古玉碏之外孙也。通经史识道理。古玉尝爱而教之曰。恨汝不为男子也。古玉殁。疏食三年。 仁祖 孝庙丧。亦久而不肉曰。女子独非臣子耶。公以 万历癸丑十一月二十日生。庚寅。中生员。壬辰。正郎公卒。甲午制
惟昔湖南。盖多儒学。世远人亡。文风索莫。嗟公之生。克继前躅。资高识明。志洁行笃。况与令嗣。讲说磨琢。若蔡西山。有子仲默。大贤推奖。御史褒闻。荣固罕有。名亦不泯。北台之原。有封若堂。我作铭词。庸识公藏。
县监崔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世荣。字梦与。全州人。上祖文成公阿。仕高丽。官至侍中。入 本朝。有讳德之。艺文馆直提学。以清名直道。当韩明浍时。见几退老。世称烟村先生。历四世而至安东判官讳稀寿。见长官年少。不肯折腰。投绂而归。人服其高。即公之曾祖也。祖讳应夏。县监。沙溪金先生。尝称有长者风。考讳琢。进士。值光海昏乱。倡率方外同志。疏论尔瞻罪恶。被停举特罚。及 仁祖反正。始阐大科。官止兵曹正郎。尤斋宋先生铭其墓。亟赞其节行。妣平康蔡氏。宣教郎忠益女。郑古玉碏之外孙也。通经史识道理。古玉尝爱而教之曰。恨汝不为男子也。古玉殁。疏食三年。 仁祖 孝庙丧。亦久而不肉曰。女子独非臣子耶。公以 万历癸丑十一月二十日生。庚寅。中生员。壬辰。正郎公卒。甲午制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6H 页
除。戊戌。拜典牲署参奉。时宋先生在朝。公言本署之设。专为祭享。而今兼管司畜。接待虏人。事殊未安。先生闻而是之。遂即建白。复司畜旧署而别之。庚子。升奉事。有媢嫉者嗾台官。劾公做点泮宫时。有诋訾国子长语。后台官知其诬。惭悔来谢。乙巳。丁内艰。丁未。忧吉。庚戌。除 宁陵参奉。公尝为祭官。入斋。守仆房有火变。同僚以入直未久。诿之公。公不与辨。即身自就吏。遇赦径出。翌年。以刑官误达。更被逮。对簿即放。癸丑。有迁 陵之礼。故事。 因山毕。陵官皆升叙。而公故不迟待。先六七日。例迁司瞻奉事。后代公者。出六品。闻者咸叹其不可及。甲寅。为 仁宣王后山陵监造官。以劳。拜司圃别提。冬。授三嘉县监。公时年已衰。而自望 阙礼。以至圣庙焚香社坛城隍等祀。一皆躬行。祁寒盛暑。亦不废。遇旱祷雨。无不立应。民以古崔少府比之。邑儒权鉴。曾为宋先生。罚星州凶徒之墨削先生名于院录者。至是方伯欲锻鍊成狱。公终始坚执不听。方伯恚甚。即移其狱于金山。鉴竟被刑祸。几死得生。时有绣衣褒公善政。而末以鉴事为疵。故赏典不及焉。时相侄子在邻境。挟本邑妓横甚。公面斥不饶。其人衔公次骨。戊午。时相私人。又为御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6L 页
史廉问。遂相与媒糵。以十馀条为罪。于是 朝廷下公廷尉。问钩覈经年。终无事实。金吾谳奏。又添入他事。必欲重究。至再行查。而亦不能得。以己未四月。见宥。盖公守正奉法。不以利害有所挠屈。故其见嫉而中毒者如此。壬戌。拜司宪府监察。府旧有直宿之规。久废不举。公排众议独行之。诸僚多厌惮。秋。除平陵察访。抚摩驿卒。爱恤渔户。专以省约为务。众皆感戴。丙寅二月二十日。暴得疾。卒于第。享年七十四。公天资沉重。自幼不妄游戏。事父母。承颜尽欢。左右无违。侍正郎公之疾。药必先尝。衣不解带。历数岁。如一日。及创巨。虽甚穷空。送终诸具。皆极无憾。其丁内艰也。执礼一如前丧。与弟世章。友爱甚笃。逮其丧。至鬻己田而葬之。视诸侄。如己出。推以及于内外亲族。靡不各尽其道。与人交。必厚而敬之。平生无粗暴之言。峭刻之行。客至。不问贵贱大小。辄开心见诚。人无不爱慕欣欣焉。性喜饮酒。多而不乱。然当官则绝不近口。其莅民一以仁爱为先。兴利除害。如恐不及。律己严而接下宽。故吏民俱安。久益追思。至树石以颂。居家不事产业。每自官归。橐中如洗。僦屋萧然。疏粝不继。其廉节可知也。公尝谓人家谱牒不明。往往知父而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7H 页
不知祖。此岂为人之道乎。遂裒聚诸宗家乘而编摩之。积以岁月。久乃成书。岂亦有得于程夫子所谓明谱系厚风俗者耶。公娶连山徐氏。 赠户曹佐郎效积女。妇德甚高。非其义也。一介不取于人。随公之官。亦未尝以毫发累公。以庚戌十月二十四日生。寿八十六。而殁于乙亥八月十日。始与公同葬于交河网桥里。后改卜于公州治西曲火川面佳佐里子坐午向之原。以丙戌十月日。合窆焉。举三男。长邦彦。以学行被剡荐。历几官。今为老职佥枢。次邦荩,邦显。二女长适宋彝锡。县监。次适许玶。佥枢四男。守纲,守纪,守经,守约。四女。适黄鐏,李挺英。郡守。金日井,尹守兼。邦荩无子。以守纪为后。邦显三男。守逊,守道,守迪。佐郎。二女适安希仁,尹侃。宋县监三男。百源,性源。奉事。万源。四女适李兴朝。进士。李思道,金时叙,赵明济。许玶二男。绅,繗。普明,普翼,普天,普昌,辛圣宪,赵光臣妻。守纲出。普成。守纪出。普渊,赵重彬,金相鼎妻。守经出。普元,李燧妻。守逊出。普哲。守道出。普协,普悦,普𢢜,赵宅彦妻。守迪出。李郡守男。相华。进士。金日井男。普演。馀不能尽录。窃惟公内承名父贤母之训。外交一时贤人君子。薰染将就。行谊甚备。孝悌行于家。而清白著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7L 页
于官。斯已无愧于先徽。况有贤子。依归大贤之门。士友莫不推重。岂不亦于前有光哉。余于佥枢公。平日蒙幸不浅。今以公幽志见属。义有不敢辞者。谨据家状。剟录其一二。系之以铭。铭曰。
呜呼烟村。间世名贤。公实后承。典刑犹存。恢弘之度。厚重之质。人推国器。谓当必达。乃困禄仕。白首栖屑。一县一邮。用亦未卒。德非不高。才岂不多。命也奈何。识者兴嗟。公山之原。体魄所藏。我铭纳竁。百世永宁。
孺人宋氏墓志铭(并序)
吾友完山李蓍圣季通。哭其配孺人宋氏甚悲。一日袖状访余。请志其幽堂曰。吾不忍使其志行湮没不传。无以慰长逝之魂。而泄后死者之恸。噫。孺人。即我老先生之曾孙女也。余既出入先生门下者。且久与季通游。其何敢辞。按状宋氏。系恩津。鼻祖大原。高丽判事。至我朝。有双清堂讳愉。五代祖讳龟寿。号西阜。高祖讳甲祚。号睡翁。曾祖讳时烈。即先生。官左议政谥文正公。祖讳基泰。同敦宁。考讳茂锡。郡守。母俞氏。正郎命胤女。韨南文忠公棨之孙也。今 上戊午七月十七日戌时孺人生。生而清粹明洁。莹彻如玉。八九岁。妇道已成。举止端敏。言语静慎。女红中馈之事。
呜呼烟村。间世名贤。公实后承。典刑犹存。恢弘之度。厚重之质。人推国器。谓当必达。乃困禄仕。白首栖屑。一县一邮。用亦未卒。德非不高。才岂不多。命也奈何。识者兴嗟。公山之原。体魄所藏。我铭纳竁。百世永宁。
孺人宋氏墓志铭(并序)
吾友完山李蓍圣季通。哭其配孺人宋氏甚悲。一日袖状访余。请志其幽堂曰。吾不忍使其志行湮没不传。无以慰长逝之魂。而泄后死者之恸。噫。孺人。即我老先生之曾孙女也。余既出入先生门下者。且久与季通游。其何敢辞。按状宋氏。系恩津。鼻祖大原。高丽判事。至我朝。有双清堂讳愉。五代祖讳龟寿。号西阜。高祖讳甲祚。号睡翁。曾祖讳时烈。即先生。官左议政谥文正公。祖讳基泰。同敦宁。考讳茂锡。郡守。母俞氏。正郎命胤女。韨南文忠公棨之孙也。今 上戊午七月十七日戌时孺人生。生而清粹明洁。莹彻如玉。八九岁。妇道已成。举止端敏。言语静慎。女红中馈之事。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8H 页
靡不精通。性且孝友。得一味。必献父母。先生钟爱特甚。及长。又字之。年二十。归季通。姑朴淑人患肿甚危。阅岁未瘳。孺人至诚奉药饵。昼夜不少懈。舅直斋公定居延礼峡中。孺人随侍奉养。日入厨。具甘旨。烹调饪熟。无不当其意。及丁淑人忧。冢妇病在京。孺人替执家事。凡所以养生送死者。无复馀憾。直斋公每叹其诚孝。直斋公卒。季通欲决意废举。从事学问。孺人喜曰。谢绝科臼。专意读书。岂非丈夫美事乎。季通性好淡泊。未尝以产业经心。孺人独斤斤自竭。故家虽甚空。季通实不知也。郡守公经历江都。孺人觐往。仍留。翌年春。因分娩得疾。既归京第。遂不起。即乙未三月十九日也。享年廑三十八。四月葬广州乐生面瓦洞乾坐巽向原。季通 国姓。考直斋公讳箕洪。以儒学。徵为执义。祖讳塾。副司果。曾祖讳炯信。蓬山君。高祖讳晬。龟川君。谥忠肃公。 中宗大王别子德阳君讳岐之后也。孺人育二男一女。男长匡济。次昌大。女幼。呜呼。自昔论妇人之行者。必先叙其家世。盖诗颂硕人之义也。今孺人以我老先生及韨南文忠公为内外曾祖。又以直斋公为舅。而龟川蓬山为其高曾。此足以荣身矣。况其至诚高识。能不以科名宦业为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8L 页
贵。而劝夫子以专力实地者。诚古今男子之所难。夫岂世俗妇女之可及哉。使其年高德成。则必当为世模范。大有所助于 圣朝之风化。而不幸短命如此。惜也。宜季通之悼亡愈久而愈切也。铭曰。
嗟哉孺人。真个女士。宜载彤史。以告无止。世无宗正。可慨也已。我铭不愧。陵谷是俟。
伯父青湖府君墓志
先伯父礼曹判书兼两馆大提学 赠议政府右议政府君。以 显宗丙午正月初一日卒。越四十八年癸巳。始 赐谥曰文肃。勤学好问曰文。刚德克就曰肃。孙雨臣,舟臣等为大丘,洪川两邑宰。既迎谥。以侈 国恩。仍谓小子喜朝曰。王考神道碑文。先亲请得于玄石朴文纯公。而季父通判全州。刻石以树矣。今谥典已完。后事粗备。惟幽堂之志尚阙。顾瞻今世。先辈诸钜公沦丧殆尽。属笔无所。公盍为我图之。此未必非先亲与季父所望于地中者。仍泣数行下。小子于此。固不敢当。而亦不敢辞。谨收涕而书之曰。府君讳一相。字咸卿。号青湖。我李。盖出陇西。唐中郎将茂。从苏定邦东来。平百济。留仕新罗。赐籍于延安云。入我 朝有讳石亨。始以文章显。策佐理功。封延城府
嗟哉孺人。真个女士。宜载彤史。以告无止。世无宗正。可慨也已。我铭不愧。陵谷是俟。
伯父青湖府君墓志
先伯父礼曹判书兼两馆大提学 赠议政府右议政府君。以 显宗丙午正月初一日卒。越四十八年癸巳。始 赐谥曰文肃。勤学好问曰文。刚德克就曰肃。孙雨臣,舟臣等为大丘,洪川两邑宰。既迎谥。以侈 国恩。仍谓小子喜朝曰。王考神道碑文。先亲请得于玄石朴文纯公。而季父通判全州。刻石以树矣。今谥典已完。后事粗备。惟幽堂之志尚阙。顾瞻今世。先辈诸钜公沦丧殆尽。属笔无所。公盍为我图之。此未必非先亲与季父所望于地中者。仍泣数行下。小子于此。固不敢当。而亦不敢辞。谨收涕而书之曰。府君讳一相。字咸卿。号青湖。我李。盖出陇西。唐中郎将茂。从苏定邦东来。平百济。留仕新罗。赐籍于延安云。入我 朝有讳石亨。始以文章显。策佐理功。封延城府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9H 页
院君。谥曰文康。历二世。生讳𡹘。亦以能古文辞名。官三登县令。生讳廷龟。左议政谥文忠。天下诵其文。称为月沙先生。生讳明汉。吏曹判书。典文衡。号白洲。谥文靖。此于府君为曾祖祖考也。妣罗州朴氏。锦溪君东亮女。 万历壬子七月二十八日生。府君生而秀异。号称神童。稍长。质业于郑畸庵弘溟。文词日就。器宇大成。文忠公许以国器。戊辰九月。擢 谒圣第四名。时年十七也。即分隶槐院。已又荐入艺苑。录玉堂选。时望翕然。然府君自以年幼。不欲进取。务以韬晦。读书为勉焉。壬申。始拜侍讲院说书。癸酉。由检阅。升待教奉教。甲戌。成均馆典籍,兵曹佐郎,副修撰。丙子。司谏院正言。先是。虏以僭号来。因 朝家斥绝。发怒遁归。人情汹汹。皆谓贼朝夕必来。 上下犹且泄泄。府君启请大奋发大振作。 批以留念量处。府君又启曰。 殿下留念量处之时。虏已渡江矣。其可及乎。 殿下既执大义斥强虏。则所当日朝群臣。洞开重门。而今 殿下一向深居禁中。惟以总察毛细文字。为急务。大臣日会备局。惟以恳乞既走猾虏为第一策。言之气塞。不暇痛哭。请于即日。 出临正殿。以励群下。熟讲战守之策。毋贻后日之悔。又言筵臣奏辞。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59L 页
间有不答之时。必酬酢详尽。言路可广。又请频 御经筵。以察群下贤否。且 命庙堂。极择文武可用之才。又与馆僚论好名无实之害。已移献纳。启曰。目今时事艰虞。君父忧勤。 祭享御供。亦多裁减。为臣子者。诚宜损其私俸。以为公家一分之补。如户兵曹,仆寺,乐院,惠厅等处。或称驺直。或称分儿。月俸私用者颇多。其他该曹各司。亦皆有之。请 命一一查出。且如诸道各官元谷之耗。并令取其一半。以补军需。岁时进封之类。亦宜一切禁断。以除民弊。皆 不听。又以言不用。与大谏尹公煌。联名引避。时 庙堂将送差虏中。因付国书。府君不胜慷慨。遂奋然启曰。谁为 殿下画此计者。谋国虽未免权宜。处事不可不明白。今贼逼皇圻。天下同仇。 圣敕之一褒一勉。监军之或扬或抑。无非责我深也。望我切也。虽不能束甲而趋以救父母之急。岂忍因敕使送谍之说。乃图我自为之地。送此必无益之书乎。假令此事专出于为 皇朝行间。以我之欲送而不得送者。凭此附送。则窃恐奉承之意未白。疑似之谤。先至也。又况兵家用间。贵在神密。而差人乘驿。偃然传书。则是亦一使臣也。夫孰曰为 天朝地。孰不曰冀缓我祸乎。噫。和事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0H 页
才绝。奖墨未乾。而举措不正。群情疑惑。是不几于下欺吾民。上负 皇朝乎。 上严批。斥以欲播美名。府君又启曰。夫不可诬者。人心也。不可防者。众口也。一自此说之行。远近传播。人心骇愤。独 殿下未及审察耳。不避雷霆之威。自陷逆鳞之诛者。是人情之所不欲。则臣等独持美名。将安所归。倘 殿下因臣等之言。更询庙堂。军机之可秘者。秘之。义理之可正者。正之。使如青天白日万目咸仰。则他日。 国史书之。天下称之。岂独臣等之美名哉。冬。拜持平,直讲。未几。虏果倾国入寇。府君随 驾入南汉。文靖公时守文忠公丧。欲扈从而不能得。为来城下十里地。以俟 朝廷处分。而府君妣朴夫人素抱痼疾。至是危急。府君闻之。只搥胸雪涕。兵判李公圣求。府君妇翁也。密语府君曰。今夜 大驾将移幸江都。君可先出城。见病母。追及于某处。府君依其言。既省病亲。即还到某处。则 上果既发到城南门。旋止。城门已闭。而贼骑四塞矣。府君与沈公之源等。彷徨涕泣。竟不得入。遂转向江都。依分司幕下。及事定。台谏请削黜。时议又以斥和误事。罪尹公煌等十人。府君亦其一也。遂加罪。 特命远窜。初配灵岩。旋移渭原。时府君配李夫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0L 页
人弟 赠修撰公。先已殉节于江都。祖妣权夫人,妣朴夫人。亦相继下世。而府君又横被罪名。流窜西南几数千馀里。宜若有不可堪者。然能以理自遣。动忍增益。哭泣之暇。仍且大肆力于经籍。而尤喜朱夫子书。用工甚笃。有时痛念时事。感慨不平。间或为文。以摅其忠愤焉。戊寅。外除。己卯。有筵臣白府君冤状。李道长。亦以目见李兵判劝送实状。證之。 上始释然。即 命赦还。物情快焉。壬午。文靖公掌东铨。府君以质子赴沈阳。癸未。东还。复拜直讲。甲申。校理。乙酉。求外补金堤郡。俄丁文,靖公忧。丁亥。制除。拜议政府检详舍人。移司谏兼弼善。以昌德宫修改都厅劳。升通政。戊子。复出监锦城县。冬。弃归。己丑。 仁祖上宾。府君由工曹参议。移同副承旨,礼曹参议。庚寅。右副承旨。陈疏请留金文正公尚宪。以补新化。又救俞公棨等被谴。是时。 上新遭 大丧。哀戚出常。又以诸臣忤旨。 天威屡震。人皆畏沮。上下否隔。府君并请保养 圣躬。通达下情。其言痛迫恳切。 优批嘉纳。后因府君入对。 上教曰。承旨所言切实。予甚嘉之。以为有情。府君惶恐起拜谢。且曰。目今天变孔棘。人心危惧。而又闻六敕出来。将来应变之举。不可不预定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1H 页
圣算矣。因呜咽涕泣。盖贼臣自点。见摈清议。怨山人一队。密诱虏使来。将以尽杀士类。故然也。兼承文副提调。移兵曹参知,参议。拜大司谏。疏论镇定民心之道。且讼俞棨,沈大孚,南铣等无罪。又请申严赃法。论吕尔载不合清选。仍并劾铨官。还右承旨。辛卯。洪公茂绩。以言获罪。府君上章。论救。 上即命赐对曰。予见承旨疏章。语意甚好。故欲面谕。特引见耳。盖府君于 孝庙。自其潜邸时。受知最深。故每当进言。辄蒙 奖谕如此。历刑曹参议。还大司谏。参鞫自点逆狱。壬辰。以劳升嘉善。行副提学兼备局有司堂上。三月三日。 命夜对。仍馈以酒馔曰。今日节日。此事古事。卿等安心醉饱。夜深始出。劄陈弭灾召和之道。移都承旨。请申明荐举延坐法。坐微事。特罢。因诸臣言。又叙拜都承旨兼 宗庙提调,行大司谏。癸巳。行大司成同义禁。移大司宪。禁吏有受赂者。按治不服。掌令徐元履冤之。欲重究其赂者。府君以为禁吏。本不可信。今若又罪此人。其势将益骄。不如置之。元履始亦谓然。后乃连启侵府君。谓府君听李公厚源私嘱。因以激 上怒。于是两司皆引避。且明府君不然状。 上既深入其说。 特命府君削爵。仍尽罢。两司。政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1L 页
院,台阁。皆争之。而 不纳。甲午。叙拜右尹兼司䆃提调,兵曹参判。冬。充谢恩副使。赴燕。乙未。复 命。道拜左尹兼同知经筵,吏曹参判,礼曹参判。丙申。兼艺文馆提学。丁酉。兼春秋馆堂上。与修 宣祖实录。三月。承 命考史于赤裳山。戊戌。出为京畿监司。已还入为吏曹参判。 上方锐意图治。收召儒贤。布列 朝廷。而尤委任尤斋宋先生。擢为冢宰。尤斋启请府君首拟蒙 点。中外拭目焉。己亥。进拜两馆大提学。盖自文忠公。以及文靖公相继主文。至是府君又拜。朝野艳称。然府君闻 命。愀然不乐者久之。兼同知经筵,成均馆,春秋馆,司译院提调。 孝宗升遐。为殡殿堂上。镜城判官洪汝河疏斥铨曹。尝试 上意。尤斋屡辞遆职。府君与参议赵公复阳。并力辞不得。俄移兵曹。以 殡殿劳。升嘉义。复还吏曹。庚子。兼尚衣提调,宣惠厅堂上。并辞文衡甚力。先是。有梁颖南者。以请买退船。为边姓人。伪造府君书。抵全南水使李东显。答书来。而书面。只书官名。府君先已遆职。讶曰。此非余所知也。送于时任李公应蓍。李公亦谓不知。遂同坐备局。作书问东显。又令大将李浣。密捕得边姓人。因以问颖南。颖南辞穷自服。刑推定配。至是正言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2H 页
李之翼发论。以为东显满载米布。并与其船而送之。李应蓍先见其书。诿之于府君。府君亦不受其船。方置江上。请拿鞫东显。大司谏李廷夔等雷同以启。 允之。时府君及李公。方主修 大行实录。总裁官李公景奭筵白。当初伪书明白。今若待东显拿来。则史事可虑。金公寿恒,尹公绛。又陈东显答书先到于府君之实状。 上曰。某若果有所犯。必当隐讳之不暇。岂有转送其书于应蓍之理耶。然台启既曰。米船久置江上。其令该曹摘奸。于是户工曹各遣郎官覈之。即无论米布所载水营船元无一只来者。李廷夔等遂以失实自劾。之翼又启。自是其说。愈益张皇。宪府处置曰。苟同无据之论。难免颠倒。既知失实。犹且文过遂非。并请遆差。即 允。仍询府君及李公去就于诸大臣。领相郑太和,左相沈之源,右相元斗杓,领事郑维城等皆曰。此事既已辨白。某等更无可引之嫌。领相又曰。台论既归于孟浪。东显不必拿问矣。 上曰。可。府君遂上章引咎。 批曰。予既洞烛。卿何事纷纭。安心勿辞。然府君犹不敢自安。屡辞不出。 上复谓筵臣曰。予于疏批。已尽之矣。何必如此乎。即 命牌招。府君遂不得已承 命。兼典医监提调。辛丑。复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2L 页
拜大司宪。时朝议以之翼为用意不正。斥出为全南都事。有卞克休者。之翼族也。承望之翼意。投疏攻府君。府君连章请免。 批曰。何因已明无蕴之事。一向引嫌若是之固乎。实无可嫌。速出察职。毋旷风宪之地。以实录劳。升资宪。拜礼曹判书。移工曹。撰进 王大妃尊崇玉册文。又升正宪阶。陪实录。承 命奉安于太白山。归到城外。闻之翼复拜持平。以前事更避。不敢入城。陈疏请谴。 上曰。已辨之事。何必深嫌。盖之翼避辞。专攻诸臣。以朋比周遮。壅蔽聪明为辞。仍欲以为网打一时之计。李相景奭以下诸公。陈疏待罪。仍斥之翼心术。俞公棨,金公寿恒。辨斥尤至曰。吉人正士之用心。决不如是也。 上并赐优批。之翼又言东显以米五十石木三同。船运以送。且曰。东显族人有死于水营者。载柩于米船。解于西江。诸大臣皆曰可查。 命拿东显,颖南沙格以下诸所被援引者。东显供辞。谓尸船不由京江。直泊花田。馀皆一一有證。颖南屡受严刑。终始以伪造自服。沙格等亦抵死发明。事竟无实。遂 特命拿问之翼。之翼原情。又专攻洪公命夏。盖洪公前已伸救府君。而且判金吾故也。洪公陈章力辨。仍数之翼违端甚悉。许积又白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3H 页
上曰。臣与李应蓍。平生所怀。两不相掩。臣问其虚实。应蓍答曰。米布之说。全是孟浪。至于指天为誓矣。 上谓郑公太和曰。颖南既以伪造承服之后。屡度严刑。终不变说。其非李某手札明矣。颖南移配北道。其馀诸人。一并放送。府君自城外。直还杨州庄舍。具疏陈情。 答曰。既已明辨矣。卿何有嫌。府君先已递工判。申辞兼带甚力。疏下该曹。遂得遆。已拜议政府右参赞,礼曹判书,大司宪兼知义禁汉城府判尹,户曹判书兼知经筵春秋馆事。乙巳。复拜大司宪。前掌令李堥疏斥新相许积。 特命削黜。府君因入对。争之。 不听。寻辞遆兼都总管。已拜左参赞,礼曹判书,大司宪,工曹判书,判尹。时 上浴温有效。赏加扈从诸臣。府君虽留都。以其兼内局也。亦与焉。屡疏恳辞。得 允。复拜礼曹判书。猝患毒尰。考终于城东之正寝。春秋五十五。讣闻。辍 朝。赙祭如仪。内局时。有侍药劳。至是 命加资。诸大臣合辞请拔例。赠议政。遂 允之。以三月日。葬于加平朝宗县先兆。因有水患。丁卯二月。改窆于文忠公墓后亥坐巳向之原。前后夫人皆合祔焉。前夫人完山李氏。领议政圣求女。志操坚正。妇德甚备。朴夫人每呼以佳妇。丁丑虏乱。引刀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3L 页
自决。事闻旌闾。一女适承旨金万均。男镇玉。府使。女都事赵仁寿,县监沈益成,右议政李健命。后夫人文化柳氏。郡守仁声女。端静简嘿。喜愠不外见。性且不喜侈靡。一切纷华。不近于身。府君虽位至权要。未尝敢以一非义干请。教子以义方。每戒曰。汝家屡世显赫。吾不愿尔辈荣宦。惟读书勤行。毋忝所生。可也。以丙寅四月卒。三男。成朝。进士佥正。男雨臣,舟臣,砺臣,梅臣。女县令权益敬,兵使申翊夏,士人朴弼干。重朝早没。不育。取舟臣为后。海朝。文科监司。男徵臣,崇臣,泌臣,度臣。女士人金时述。金若鲁二女。长适县令曹宪周。男夏重,夏盛。县监。夏望,夏钟,夏挺。女进士尹志淳,青陵守模,士人赵周彬。次适士人元梦殷。男命卨。女士人朴弼显,林象岳。侧出男羽朝。佥使男虎臣。察访。奎臣,龙臣。主簿。鸿臣。佥使。女安纴。察访。金弼万。雨臣男。恒辅,鼎辅。舟臣男。天辅。徵臣男。器辅。内外曾玄孙合几十人。府君为人。风骨俊迈。器局严整。一见可知其为伟人也。孝友出天。内行甚敦。尝侍母夫人疾。思吃生梨而不得。府君自此遂不食。又自以永感。不欲服华彩。以素衣终身。笃于奉先。祭祀务致礼洁。又必躬亲。非甚疾病。未尝废也。抚爱诸弟妹。恩义备至。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4H 页
常痛仲氏无嗣。兴言必涕。叔氏亦早殁。寡孤无依。府君以所有宗家一区。与之于先君子。尤加爱重。平居一室。不忍暂离。先君子若时献规戒。则府君又喜而受之。与从昆弟湛乐。无间同气。公退必会。会辄终日竟夜。以为恒。尤矜乡族之穷困者。事无大小。悉以庇之。赒恤问遗。各称其情。远近洽然无间言。事君主于不欺。自少以风裁自持。论议褒贬。无所回互。临事敢言。凛然有不可夺者。乙丙之际。 国事危迫。时府君年未三十。而能奋不顾身。力陈大义。以扶世道。虽卒以颠踬而不悔也。 孝庙即位。府君始位遇通显。遂与二三名公。协心共贞。上而庙画是赞。下而士论是主。蔚然为善类之宗匠。 朝野倚以为重焉。好贤爱士。尤出悃愊。故山林之士。无不乐与为友。自己庚以来。士林之忧已萌。府君每深念隐虑。思所以调护者甚至。方尹鑴文奸欺世。府君独以为不吉。常称鑴贼。铨曹时。尤斋迫于众议。欲超七阶以用。府君塞之力。尤斋不听。后鑴败。人皆服其先见。闵公鼎重疏。亦以为无面见府君于九原云。府君平生任真而行。不为崖异矫激之态。见人修饰。不翅若唾洟也。尝一日疾言遽色。客有箴之者。府君大喜。即书壁以自警。其好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4L 页
闻过如此。持身清谨俭约。其赴燕也。不以一物自溷。虽如书册。亦不肯买曰。苟欲读书。当不患于无册也。居家不事生产。不问有无。酒量甚大。饮愈多而不乱。客至辄置酒倾倒。和气融洽。风流笃厚。客亦亹亹忘去。然性本清峻。嫉恶太甚。见俗辈庸流。尤不屑。以是。不悦者亦众。府君为文。颇尚气力。亦不甚留意。诗本于家学。而天才自高。遒俊清新。论者谓其律绝。往往逼近唐人云。始壬寅年间。北使以永历被害来。府君病中闻之。悲愤不自胜。遂寄一绝于尤斋曰。白日西郊彩仗还。中原消息泣龙颜。忠臣烈士崩心恸。应在穷山绝海间。辞气慷慨激烈。世皆传诵。噫。府君既位至卿月。群从兄弟。又皆列清要。府君尚惧盛满。益以名节饬励。而乃为之翼所诬。几陷不测。盖府君素知之翼粗悖。不许清望。因此含愤。必欲搆陷。幸而 圣上明烛。朝论洞辨。及后甲寅。群奸用事。之翼又附时丑正。心术尽露。则其说之诬。尤可验矣。尤斋先生尝惜府君横被诬蔑。每曰。文潞公。虽被灯笼之劾。灯笼自灯笼。潞公依旧自潞公。况此初无灯笼。则潞公亦当少逊也。同春先生。亦尝与书其子弟。论之翼事曰。某人之初。因风闻发论不妨。至其避辞则已甚。至于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5H 页
今番则无状莫甚。乃是诬告者流。 国家之置台官。岂令渠挟私搆诬人耶。夫两先生于此事。其所论之公正如此。诚可谓百世之断案矣。噫。府君之十七登第。三代主文。固古今之所未闻。即其宏伟之资。倜傥之气。清忠孝友之行。卓荦峻洁之操。亦岂末世之所有。而始因斥和忤 旨。终 仁祖大王之世。而不获显用。及至 孝庙御极。眷任颇隆。而才抱弓剑之恸。便遭萋菲之厄。虽公议大定。待之如旧。府君犹不欲仍在 朝端。方且逡巡却步。决意退休。而天阏其年。既不能进位台鼎。究其志业。又不能享有胡福。尽其遐龄。此 朝野之所以至今叹惜。而不能无疑于天道者也。府君三子。皆过人。伯虽荫仕。少以公辅见期。而官既不达。寿又未永。仲实有高才至行。年踰弱冠。即得奇疾而死。惟季也晚能通籍。时望甚推。业已赐暇读书。谓当进执牛耳。以继先武。而乃又奄然而逝。化翁之好剧。神理之多舛。抑何其甚也。始府君之殁也。先君子即请铭于尤斋先生。而得其诺。方将撰述家状。遣往从氏。而不幸先君子遽下世。及小子稍长。因从氏所属草成状文。虽自谓竭其心思之所及。然其闻见未逮。事多草略迷昧。恒惧其不能阐扬盛德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5L 页
之万一。以获罪于九原。又孰知今日诸兄弟皆不在。而小子独不死。乃更被诸侄辈所托。敢欲以不腆之文。纳其幽竁。以不朽府君于千载之下耶。呜呼悲夫。抑小子于此。尤有所感慕而不能忘者。昔府君之藏史太白而归也。先君子自清风迎拜于竹岭。仍与同舟陪赏龟岛二潭。夜深乘月。泊于寒碧楼下。小子时年七岁。而亦能侍奉往来。其风流气象。今犹想像其一二。至乙巳冬。先君子定居东冈。府君匹马出来。留连屡日。其间埙篪之乐。谈宴之欢。已不可胜言。亦将谋一菟裘于松溪泰陵之间。为渔钓往来。娱过晚景之计。而曾未旬月。府君倏尔骑箕。又不四载。而先君子亦弃不肖。小子每见人呼父呼叔者。未尝不掩泣出涕。而有繄我独无之叹。玆当执笔。益增哽咽。纪行之馀。仍略叙小子平生无穷之恸云。
亡室贞夫人金氏墓志文后记
始余哭夫人。即请李相述此志铭。因适事急。不及周旋纳圹矣。噫。今去夫人之殁。几已十朔。天运将周。时物亦变。而顾余悼亡之悲。愈往愈切。岂不以此人此德。终不可忘故耶。昔余伯姊氏深叹服夫人之贤。每称为正人。观于此文。亦可以知其槩略矣。抑内则有
亡室贞夫人金氏墓志文后记
始余哭夫人。即请李相述此志铭。因适事急。不及周旋纳圹矣。噫。今去夫人之殁。几已十朔。天运将周。时物亦变。而顾余悼亡之悲。愈往愈切。岂不以此人此德。终不可忘故耶。昔余伯姊氏深叹服夫人之贤。每称为正人。观于此文。亦可以知其槩略矣。抑内则有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6H 页
云。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若以此想象夫人之性行。殆亦庶几焉矣。呜呼悲夫。时庚子四月日。夫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 世子侍讲院赞善成均馆祭酒李喜朝。记。
从氏佥正公墓志铭(并序)
余小子既敢志我伯父文肃公之墓矣。从侄雨臣等。又泣而言曰。先人之殁。今二十有六年矣。圹尚无铭。愿为我复赐一言。以为地下重。呜呼。余固不忍铭从氏。然亦何忍不铭乎。公讳。成朝。字子正。即我文肃公讳一相之长子。文靖公讳明汉之孙。文忠公讳廷龟之曾孙。我李。肇自唐中郎将茂。籍延安。入我 朝。有文康公讳石亨。以文章显。传四五代。至文忠,文靖公益大以昌。文肃公以 仁祖戊子。出补锦城县。生公于七月初一日。其夜文肃公梦见。峨冠丈人。坐画周易大有卦而授之。觉则公生矣。遂字之曰大有。稍长。举止凝重。器度嶷然。见者皆期以远大。时余先君子休官讲学。公日受性理诸书。便有感发。至欲谢弃举业。专意此事。文肃公喜曰。从其所好可也。未几。文肃公卒。公时年十九。而易戚无违礼。既服阕。即从我先君子于东冈。又未几先君子卒。公痛裂悲毁。如不欲
从氏佥正公墓志铭(并序)
余小子既敢志我伯父文肃公之墓矣。从侄雨臣等。又泣而言曰。先人之殁。今二十有六年矣。圹尚无铭。愿为我复赐一言。以为地下重。呜呼。余固不忍铭从氏。然亦何忍不铭乎。公讳。成朝。字子正。即我文肃公讳一相之长子。文靖公讳明汉之孙。文忠公讳廷龟之曾孙。我李。肇自唐中郎将茂。籍延安。入我 朝。有文康公讳石亨。以文章显。传四五代。至文忠,文靖公益大以昌。文肃公以 仁祖戊子。出补锦城县。生公于七月初一日。其夜文肃公梦见。峨冠丈人。坐画周易大有卦而授之。觉则公生矣。遂字之曰大有。稍长。举止凝重。器度嶷然。见者皆期以远大。时余先君子休官讲学。公日受性理诸书。便有感发。至欲谢弃举业。专意此事。文肃公喜曰。从其所好可也。未几。文肃公卒。公时年十九。而易戚无违礼。既服阕。即从我先君子于东冈。又未几先君子卒。公痛裂悲毁。如不欲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6L 页
生。仲氏亦不幸得奇疾。积四岁沈淹。公益无意人世。然以大夫人故。勉赴场屋。占癸丑司马。及甲寅士祸发。公痛世道大变。奉亲定居于杨州之双树村。自此不复就公车。渔钓自娱。若将终身。庚申更化。 上命公卿荐进人才。有名宰以公应 命。遂除典设司别检。俄迁禁府都事。押迁人于岭南。复移冰库。 仁敬王后升遐。差 魂殿监造官。翌年。升主礼宾寺簿。历乐院。出监扶馀县。政尚廉明。一境大治。癸亥。病遆。乙丑。拜工曹佐郎。旋移户曹。升正郎兼礼呈都监郎厅。曹多奸弊。公抉摘隐伏。亦有他曹吏舞弄者。发觉抵于法。丙寅。丁大夫人忧。戊辰。制除。时 庄烈王后违豫。久侍药厅。以公精解轩歧术。请参议药。公不得已承 命。除掌苑署别提。又入户曹。为正郎。及秋。拜锦山郡守。其治一如扶馀。己巳。时事罔极。 圣妃见废。两贤黜享。公不欲在官。投绂即归。秉国者恚甚。迫令还任。且将请罪。公久而后强赴。居无何。得遆。公既还京。一切敛迹杜门。会有姊兄病。镇日往还门外。觇伺者讦之。当路嗾台官启。窜公及他十馀人。遂配定州。时即辛未二月也。盖公素以有计虑称。人颇忌惮之时。又讹言大行。谓局面将换。公亦见疑而不免焉。及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7H 页
至配。乡秀子弟多来请业。有一士人不服继母丧。公谕以礼意。使服丧如制。甲戌。 坤殿复位。群壬伏法。公始蒙宥东还拜社稷署令。移工曹正郎。乙亥。除醴泉郡守。未半年 上候未宁。药院启请遆付京职。遂拜宣惠厅郎厅。因事罢。丙子。叙拜司仆寺佥正。公自在谪所。已患泄。竟以七月初四日终。葬龙仁先茔侧文映山坐亥之原。公器量沈毅。才猷练达。敦厚而正直。严峻而周详。一见辄知其为伟人也。居家孝友出天。大夫人恒寝疾。公日侍侧。不暂离。凡所以调护供养之道甚至。至于仲氏之病。则又延医远方。至诚救治。殆无所不用其极。及丧。悲不自胜。谓余曰。吾妻方有娠。生子也。当与为嗣。至期果生男。遂与之俾不绝祀。待寡嫂与季弟。皆各尽其道。推以及于群从昆弟。怡愉湛乐。无间同气。每值花朝月夕。辄相招邀。酒赋酣呼。穷日夜不厌。如见其过失。必尽言切责。事庶母庶兄。亦尽其欢。公于内行。可谓甚备矣。其为内外官也。一心奉公。动遵法制。自奉甚薄。而于官储。则务礼。爱民如子。而于束吏则主严。威惠并行。久益不忘。其治绩亦可谓大著矣。公尝尊慕尤庵宋先生。以攻之者。谓当为小人。故先生之承 命入朝也。必倡多士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7L 页
请留。其遭横逆。则又必劝谕所亲。合辞伸辨。辞严义正。未尝有媕婀依违之态。以此赖公而得不失于趋向者亦众。文谷金相公为之奖叹。其论人物。亦辄悬度方来谓必如此。余谓姑当以著在目前者论之。何必乃尔。公责之曰。尔亦知其必然。犹不欲明言何耶。盖余则以臆中为戒。而公乃有先见。余每不胜其愧服。使公而通籍立朝。展其抱负。则必当大有可观。岂不为国家世道之幸哉。然公初既不屑。后虽以荫路进。亦遭时不幸。未获进用。寿又不遐。抑何其穷且阨哉。公有才有智。能深明事物之理。故其于轩岐术。亦不劳而通晓。凡治重病。辄著奇验。前后所活。盖不啻多矣。岂亦古人所谓愿为良医活千人者耶。公大夫人文化柳氏。郡守仁声女。配赵氏。考进士相鼎。祖判书忠贞公珩。凡育四男三女。男长雨臣。方为咸阳郡守。次舟臣。即出后仲氏者。进士县监。次砺臣,梅臣。女长适县监权益敬。次适牧使申翊夏。次适进士朴弼干。雨臣三男。恒辅,鼎辅,益辅。二女进士南有常,士人申𣋉。舟臣一男。天辅。一女士人沈师周。砺臣二男。权益敬继后子。吉衡。申翊夏二女。朴弼干一男一女。呜呼。公虽长余七岁。其礼貌伟干。非余孱病者比。故每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8H 页
兄弟聚会。相与谐谑。谓余当先公早死。以后事托公。而今乃一反其言。哭公几三十年。至欲以拙文不朽。公于百世。此何理哉。况公殁之后。余季乐甫。公弟子东。又次第奄忽。遂使嗣世无人。而独留余一倥侗。老而不死。但见门风日隳而莫之救以振。每追忆公力量气槩。益叹九原之不可作。噫其悲矣。铭曰。
嗟惟公虽不能以文章名位。追先躅而继家声。即其言论行谊。器宇才局。亦可谓无忝于所生。文映之山。祖坟相望。有封若斧。繄公所藏。我最公迹。敬纳幽堂。后欲知公。视此铭章。
叔父进士府君墓志
呜呼。我叔父琴谷公殁。已七十有八年矣。嗣孙参判君正臣。泣谓小子曰。王考以高才隽器。不幸早殁。使其文章名行。不克大显于世。此实子孙之至恸。先亲尝欲作状。请文以志幽堂而未及。盖有所待也。今不肖猥忝宰列。得推 恩。赠王考为某官。不肖之志愿毕矣。谨追先志。略述王考言行之一二。敢托之于公。公其图之。小子于此有不敢辞者。遂收涕而书之曰。公讳万相。字相如。琴谷。其号也。我李。肇自唐中郎将茂。籍延安。历罗讫丽。世袭冠冕。入我 朝。有讳石亨。
嗟惟公虽不能以文章名位。追先躅而继家声。即其言论行谊。器宇才局。亦可谓无忝于所生。文映之山。祖坟相望。有封若斧。繄公所藏。我最公迹。敬纳幽堂。后欲知公。视此铭章。
叔父进士府君墓志
呜呼。我叔父琴谷公殁。已七十有八年矣。嗣孙参判君正臣。泣谓小子曰。王考以高才隽器。不幸早殁。使其文章名行。不克大显于世。此实子孙之至恸。先亲尝欲作状。请文以志幽堂而未及。盖有所待也。今不肖猥忝宰列。得推 恩。赠王考为某官。不肖之志愿毕矣。谨追先志。略述王考言行之一二。敢托之于公。公其图之。小子于此有不敢辞者。遂收涕而书之曰。公讳万相。字相如。琴谷。其号也。我李。肇自唐中郎将茂。籍延安。历罗讫丽。世袭冠冕。入我 朝。有讳石亨。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8L 页
号樗轩。谥文康。即公六代祖也。王考讳廷龟。号月沙。谥文忠。考讳明汉。号白洲。谥文靖。俱以文章德业。有大名。妣朴氏。锦溪君东亮之女。 天启壬戌正月二十二日生公。公天姿粹美。器宇轩豁。人皆期以远大。聪明绝伦。虽长篇巨什。过眼辄诵。所著诗清婉雅丽。有古作者风。笔翰亦华美。与人处。不设畦畛。言议务从宽平。见人有过。虽未尝不恶。而亦不以语人。其所存可知矣。辛巳。司马发解第二。翌年。会围。又擢壮元。文靖公时以文衡掌试。力排众议。降置第二。都下哗然称屈。丙子虏乱。举家入江都被惨祸。公年堇十五。吾先人亦九岁。皆陷贼中。至松都脱归。盖虏服文忠公名德。令放送家属故也。是时。母夫人殁于水原双阜。而伯氏青湖公。以斥和远谪。仲氏冰轩公。先已节死江都。公独奉文靖公。内而上下调度。外而笔砚酬应。无不竭力以尽子职。虽寻常履屐之间。措处无不合宜。文靖公殆不知有家忧也。待庶母礼甚恭。与兄弟和乐无间。壬午冬。文靖公有沈阳行。公亦陪往。周旋患难。诚孝备至。见者莫不称叹。乙酉四月十六日。文靖公卒。时公亦遘疠。而访医问药。夙夜匪懈。手执汤剂。躬亲扶护。及丧。病已无可为。犹不废哭擗之节。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9H 页
家人将舁就外舍。以便将摄。公泣不听。至二十一日。公亦不起。人皆畏染。莫敢入见。而惟洪尚书处亮,金尚书宇亨,申执义命圭。亲视袭敛。送终大事。赖以无憾。前辈风谊之笃。固可贵重。亦足见公平日朋友间。诚信相孚之一端也。九月。始窆于龙仁文秀山三登公兆次丙坐原。配同福吴氏。礼曹判书竹南公讳竣之女。姿禀英达。有女士风。竹南公尝称其聪明曰。恨汝不为男子云。十九。归于公。文靖公爱之无异己出。专以内治委之。夫人克诚克敬。无敢或怠。方公与文靖公之相继丧出也。夫人亦痛卧。而能哀毁尽制。时以俗忌。土殡公于东郊美阿里。夫人即出寓近殡村舍。亲自守护。及葬毕。以夫家无依赖。归于竹南公第。三年奉祭。一于礼罔缺。以后乙酉九月二十四日卒。距其生辛酉十二月二十日。享年八十有五。十一月初六日。合窆于公墓。有二男。长未成童而夭。季凤朝。有词翰才局。数奇未第。官止郡守。前娶礼山洪氏。监司柱三之女。生一男一女。男即参判君。女适正言尹志和。后娶海州郑氏。学生相之女。生二男。敬臣,圣臣。皆参奉。参判五男。玄辅,山辅,得辅,哲辅,吉辅。二女适沈命弼,金尚翼。尹正言一男。敬宗。敬臣五男。道辅,硕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69L 页
辅,奎辅。馀幼。圣臣无子。子硕辅。女适沈远。噫。小子生甚晚。其于公之事行。固无由得其详矣。尝窃观玄石朴文纯公所书联珠集后者。其言有曰。琴谷公余及与之讨怀。风神峻拔。绰有钜人长者之度。论者辄归以公辅器。间语及丙丁时事。家国艰难。未尝不嘘唏饮泣。以此想像公之规模气槩。亦庶几略绰可见矣。如使公享有遐龄。必当为世大用。以光我月沙,白洲两先生之遗业。而顾乃饱经患厄。焦劳忧伤。以促其寿命。此何理哉。然郡守公。能以孤孑一身。奉大耋孀亲。屡致专城之养。晚又子婿一时通籍于朝。备尽其娱悦。荣亦大矣。况至参判君兄弟。有十丈夫子。其后承振振。将不知其几何。此岂非公不食之报也耶。呜呼痛哉。
从氏郡守公墓志铭(并序)
我从氏郡守公。以辛巳三月二十五日卒。葬逾二纪。圹尚无铭。胤子参判君以赵判枢相愚状。请余志其墓。噫。余与公。名虽同堂。情实同气。于吾兄而不用吾辞。恶乎用吾辞。谨为之序曰。公延安人。讳凤朝。字善鸣。李氏。出自唐中郎将茂。七代祖讳石亨。号樗轩。谥文康。曾祖讳廷龟。号月沙。谥文忠。祖讳明汉。号白洲。
从氏郡守公墓志铭(并序)
我从氏郡守公。以辛巳三月二十五日卒。葬逾二纪。圹尚无铭。胤子参判君以赵判枢相愚状。请余志其墓。噫。余与公。名虽同堂。情实同气。于吾兄而不用吾辞。恶乎用吾辞。谨为之序曰。公延安人。讳凤朝。字善鸣。李氏。出自唐中郎将茂。七代祖讳石亨。号樗轩。谥文康。曾祖讳廷龟。号月沙。谥文忠。祖讳明汉。号白洲。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70H 页
谥文靖。考讳万相。进士。有高才隽器。不幸早世。妣同福吴氏。判书竹南公竣之女。以甲申十月二十五日生公。幼即歧嶷异凡。十岁时。吴夫人患单蛾。症甚殆。名医申可贵避不肯下手。公涕泣乞诉。申遂试针得效而曰。此由童子之孝感云。公既未晬而孤。又丧伯氏。就养于竹南公。竹南公钟爱甚。亦不欲劝学。公请曰。大丈夫文不犹人。耻也。且不学。何以立身养亲乎。竹南公大奇之。始授李白天上白玉京诗。公读五遍。即成诵。出语往往惊人。稍长。从我先君子受业。事之一如严父。是时。先君子休官家居。专务讲学。门下出入者亦多知名士。公周旋左右。讲劘讨论。得力盖多。至其述作。林参判泳,吴判书道一。皆服其难及。又尝与崔领相锡鼎。赴馆学制。各以诗赋屡占壮元。时人语曰。壮元岂彼两家物耶。老峰闵公时长国子。每考公诗。辄书高等。对我先君子亟称之。先君子尝见文谷金公。诵传公三国争雄曾战地。百年怀古独登台等句。金公亦加奖诩。其他先辈如赵松谷复阳,洪北汀处亮,姜雪峰柏年诸公。皆称道公不置。于是华闻日播。人皆谓一第不足取。而顾公数奇。己酉。始中司马。于大科则终不利焉。壬戌泮制。金判书万重。得公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70L 页
作甚喜。读至虽古竹帛所载。何过于斯。至今毡裘之乡。尚嘉其义。尤加叹赏。置之第一。乙亥泮制。朴判书泰尚。又擢公作弁诸券。然皆不免为造物者所坏弄。岂非命耶。癸丑。除 贞陵参奉。丙辰。例升广兴奉事,尚瑞直长。冬。用仓官时修举劳。升司畜别提。俄迁金吾郎。以堂上有嫌。避弃不仕。丁巳。拜户曹佐郎。秋。出监泰仁县。公慨然有兴学之意。选境内儒生数十人。处之校院。讲诵经史。制习诗赋。每五日。各以其业。课试等第赏罚之。士皆感动。邑有痼弊。民之有马。官自籍记。次次责役。闾里被其害。公即罢之。别设雇马厅。广储钱谷。以需公用。民多赖焉。庚申。正言沈濡。论公请削版。至以谄事尹鑴。私馈酒食。夤缘发身为言。 上久不允。俄特命问备。畏斋李公时为都宪。悯公抱冤。欲其辨明。请移禁府。公就吏纳供。略曰。尹鑴果同里。一见其面。然前后荐擢除拜。俱非出于其手。政目荐纸。斑斑可考。至于私馈酒食。说者谓尹𧂍。以礼郎收议时亲见云。而𧂍送书极口发明。书今见存。其弟莚。亦言于人曰。所谓收议处。乃许穆。馈酒食者。亦郑姓人云。今若推问𧂍,莚。虚实可立辨。 上判付曰。观此所供。果涉冤枉。分拣放送。丙寅。为阳城县监。戊辰。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71H 页
拜户曹正郎兼影帧都监郎厅。秋。除杆城郡守。其治如泰仁时。己巳。时事大变。遂弃归。甲戌更化。始授沃川郡守。公既至官。有一奸吏投间弄幻。偷窃狼藉。公即发觉痛惩之。且郡多隐结。山田火粟。每为土豪辈潜食之物。公搜报新起六百结。又时值乙亥大无。朝家令本官。各自检田。公出入田间。不惮劳苦。欲精分灾实。均惠残民。则土豪大不便。与奸吏合势造谤。诱嘱愚氓。约以会议官门。至则鞭挞驱胁。聚哭作变。其意全在逐去公。欲令田事无终也。公叹曰。人心乃至此极耶。遂具由报营。投绂而归。正言李敏英以此事劾公。请罢职不叙。僚台梁圣揆立异曰。近来人心不淑。地主所为。少有不悦。辄为此怪骇之举。若使守令。因此坐罢。则适足以中奸民之计。而启日后无穷之弊。揆以国体。所损亦大。大谏洪受瀗。初虽同参。后乃引避曰。今闻公议。邑民聚哭。盖有委折。其他贪虐等说。皆是孟浪。且南来重臣。亦言其治绩之无疵。则臣之论人不审著矣。献纳李益寿避辞。亦同。 上教曰。为守令者。不能每人而悦之。则以邑民之聚哭。劾去守令。未知其得当。故不允矣。昨见梁圣揆避辞。其言是矣。是时。李领相畬。为觐亲。数往来报恩县。报与沃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71L 页
为邻境。故知其事甚悉。为公讼辨颇力。大谏所谓重臣。即此也。朝议遂请行查。及查奸民情状。果毕露无馀。土豪三四人并坐诬陷土主。被徙边之律。闻者快之。丁丑。授工曹佐郎。己卯。拜司宪府监察。移刑曹正郎。庚辰。以相避遆。旋授翊卫司翊卫。迁司仆寺主簿。翌年。疾不起。春秋五十八。始葬龙仁先山。己丑十二月。改窆于阳智县朱西子坐原。公容仪隽伟。器识卓荦。奉大夫人克诚克孝。五十年不衰。见人穷阨。诚心恻怛。必欲拯救。聪明过人。于史记甚熟。尤好看左氏传。至忘寝食。诗本家庭。平生所作。律绝甚多。然寓兴而止。辄弃不收。今有六七百篇藏于家。尤工于骈俪之文。业公车者。多取以为式。公前配礼山洪氏。观察使柱三之女。庄重端淑。极有棞范。先公三十三年殁。后配海州郑氏。通德郎相之女。温仁雅洁。甚得妇道。后公一年殁。公以参判君贵。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二夫人皆从 赠。洪夫人一男一女。男正臣。即参判君。女适正言尹志和。郑夫人二男。敬臣,圣臣。皆参奉。参判五男。玄辅,山辅,得辅,哲辅,吉辅。二女适沈命弼,金尚翼。尹正言一男。敬宗。敬臣五男。道辅,硕辅,奎辅。馀幼。圣臣无子。子硕辅。女适沈远。呜呼。公文足以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72H 页
承家华国。才足以综事理物。顾不能通籍立朝。以试其一二。此固为识者之所叹惜。况其前后所遭。或因一时之讆言。或因奸民之弊习。遂至登名白简。极其诬蔑。而惟我 肃宗大王圣鉴至明。始既特令问备。快伸冤枉。终又辨斥台言。扶护甚力。使公议大定。无少涴污。此虽古君臣际遇之间。亦自难得。况于公之疏远微末乎。求之往牒。实未多见。公于此。可谓至荣极幸。其他又何足恨哉。余少公十一岁。而公待之如朋友。凡有所疑。辄皆询叩。几于无言不及。无事不议。余亦自谓于公之言行心事。知之最深。而今当不朽之托。亦未能形容称述之备也。岂不有愧于后死之责乎。抑余平日有疏处太疏密处太密之病。以致与人多忤。处世失宜。憎玆多口。一生受困。昔敢奉戏以为弟固如此。兄亦或相类乎。公即欣然笑答。亟称其是。噫。此亦可见公相信相与之一端。九原难作。思之涕零而已。铭曰。
于乎。公禀之厚。而施则啬。官四品止。禄何其薄。年六旬靳。寿何其促。况不能终孝于孀亲。是尤人子之至戚。惟三男十孙之振振。足慰长逝者魂魄。亦有子贵 王锡之爵。荣极幽明。光动窀穸。朱西之原。两配同
于乎。公禀之厚。而施则啬。官四品止。禄何其薄。年六旬靳。寿何其促。况不能终孝于孀亲。是尤人子之至戚。惟三男十孙之振振。足慰长逝者魂魄。亦有子贵 王锡之爵。荣极幽明。光动窀穸。朱西之原。两配同
芝村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472L 页
穴。我铭非谀。百世可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