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x 页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墓志铭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2H 页
曾祖妣淑人礼安金氏墓志
夫人姓金氏。系出礼安。吏曹判书文节公讳淡之后。祖讳士文。刑曹佐郎 赠吏曹判书。考讳玏。吏曹参判 赠吏曹判书。忠亮贞白。为 昭敬朝名臣。妣贞夫人仁同张氏。主簿顺禧之女。夫人生于嘉靖庚申十一月日。及笄择对。归于我曾王考奉正大夫军资监正权公讳来。郡守讳东辅之子。忠定公讳橃之孙。有二男五女。以万历壬寅正月十四日卒。葬于安东柰城之松生山某向之原。夫人生名家嫔令门。女则妇道。称于内外。男长尚忠次世忠。婿李荣基,金荣祖大司宪,权鳖护军,金珌,金煃别检。孙曰霂。 陵署郎。輂,霐,霔学谕,𩆸,霈。军资公继聘完山李氏。有一男硕忠。孙濡即我先君。夫人虽寿不称德。而子孙克蕃。今曾孙十七八人。斗寅前以徵士拜正郎。斗元,斗春,斗寿,斗光进士,斗经直长,斗应,斗纬,斗运,斗望,斗纪正字,斗极,斗建,斗岳,斗徽,斗徵,斗文。内外孙三四世。多不可尽记。夫人之食报。或将于是乎在。
曾祖妣淑人完山李氏墓志
夫人完山李氏。 宗室之世。考讳枢德原正。祖讳秀芳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2L 页
庆兴君。曾祖讳龟寿永善君。即 成宗大王之孙。而茂山君讳悰之子。妣西原郑氏。左相贞简公讳琢之女。以万历辛巳十一月日生夫人。及长郑丞相择所宜归。归于我曾王考奉正大夫军资监正权公讳来为继室。于领议政忠定公为孙妇。举一子曰硕忠。为我王父。夫人生盛世贵族。及享上寿。往往对诸孙。举七八十年世变身亲经历者。诸孙圜听若目睹。不知为久远事。卒以 显宗癸丑九月初八日。寿九十有三。葬于安东柰城松生山某向之原。王父早世。一男曰濡。即吾先人。两世宜显而屈。始军资府君元配金夫人有二子。尚忠,世忠。孙霂 陵署郎。輂,霐,霔学谕,𩆸,霈。夫人之丧。诸子若长孙已先卒。曾孙斗寅承重持服。斗寅后以徵士拜正郎。先人四子。斗经今为直长。斗纬斗纪承文正字。斗徽。诸曾孙详于金夫人志中。
皇祖府君墓志
皇祖府君讳硕忠字大老。权氏自太师世家安东。至 赠领议政忠定公冲斋先生讳橃。以道德风节。卓然名世。于府君为曾祖。有二子长。讳东辅草溪郡守。次讳东美龙宫县监。龙宫有次子军资监正讳来。为后于草溪公。于府君为皇考。初聘礼安金氏。少宰 赠太宰讳玏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3H 页
之女。继聘完山李氏。 宗室德原正讳枢之女。左相郑贞简公琢之外孙女。以万历丙午五月日生府君。幼岐嶷如巨人然。十二丧考。哀慕素食者三年。宗党称叹。受书于庶从兄尚远。礼意甚虔。叔母黄氏疾病。躬侍药饵。三月无懈色。黄氏叹曰。吾感汝至诚。无以报。及歾。子女不能办丧具。府君治衾衣助袭敛甚备。裒先世谱牒遗文逸事极详。以谨于慎终追远。兢兢如也。军资公严简。或不能无忤于人。府君接人。一以和与敬。无敢失色辞。人逾爱慕。即私语若人年少。何其老成若是。皆以远大期之。无何遘疾。以崇祯甲戌正月六日不起。寿廑二十九。其冬葬于春阳县三宜谷枕坎之原。府君以美质伟器。生文献故家。于物无所嗜好。唯日沈涵于书籍。方将多识厚畜。骎骎大成。而天不假年。奄止于此。呜呼痛哉。府君聘金氏。丰山著姓。承文副正字讳延祖之女。有二男三女。男长即我先君。讳濡。次殇。女长适进士成甲夏。次适生员赵頍。次亦殇。先君有四男二女。男斗经斗纬斗纪斗徽。斗经今为司饔直长。斗纪文科。今权知承文副正字。女适士人洪游益李梁。侧室三男斟,㺶,魁。进士四男世琳,世瓒,世瑜,世球。一女适士人朴晚华。生员二男德培,德渊。三女适士人金鼎元,李杺,李云栽。曾孙男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3L 页
十一人女四人。男蓻,蕙。馀皆幼。
祖妣丰山金氏墓志
祖妣金夫人,丰山望族。世有闻人。参判杨震。学士义贞。世传清白直道。于夫人为四五世。考讳延。祖承文院副正字。祖讳大贤。山阴县监 赠吏曹参判。山阴公世所推通儒长德。有才子八人。如持平公奉祖,吏部公荣祖,大谏公应祖,注书公崇祖。以文学立扬光显。乃正字公雅称荀家慈明。而不幸早世。士林惜之。娶闻韶金氏文忠公讳诚一之孙。而洗马讳潗之女。以万历丁未生夫人。幼娴女教。择对归于我皇祖权府君讳硕忠。军资正讳来之季子。而忠定公冲斋先生之曾孙。助政媲德。闺则以修。既府君寝疾。属大寒。昼夜沐浴祷天以身代。不得则几欲自尽。三年之内寒暑一衣。粒米不以过咽。服阕而衣素。年老而食素。终身斩然持未亡之戚。 孝宗八年丁酉三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一。从葬于府君兆次在下。即春阳三宜谷枕坎之原。一子讳濡。藏器不售。孙四斗经,斗纬,斗纪,斗徽。斗经今为直长。斗纪今权知承文副正字。内外子孙具见府君志中。
题先考妣志铭后
丙寅迁厝事已。请铭李先生。后十三年而入石。嗟惟先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4H 页
考妣。乐善种德。宜获禄祉。而不克享于身。不肖孤又无以显扬先懿。呜呼痛哉。先妣恒有言。吾子男多。无以贻后。惟有积善以为基业。今斗经非才窃禄。斗纪文科选补槐院。诸孙且十馀人。先妣之言。或将验于后耶。男斗经泣识。
从子德养埋铭
权氏子𧂍。幼名德养。吾弟前湖南亚使斗纪之次子也。未冠而夭。以幼名行。母光山金氏。处士玧之女。权氏出自高丽太师幸至忠定公冲斋先生橃。益大显。祖濡。曾祖硕忠。皆处士。德养幼而明秀端凝。其至性天得。事父母色无难。和敬服勤。有古孝子之节。推而事诸父事兄长。靡不曲尽。敦伦睦。宗族中儿相观而效。处流辈接卑贱。俱得驩心。戏亵不形。横犯不校。于学不督而勤。每群儿喧闹。独寻静处读书。穷昼夜不厌。述作斐然。其父使之举。辞以学未就。议聘。辞以早婚妨学。既感疾。大痛达曙。恐惊其父不告。疾甚。其母以衣薄解衣衣之。常悯然曰吾母寒矣。时族叔母得死病。临绝问某叔母病何如。言讫而瞑。德养生今 上十三年丁卯。殁以三十年甲申。得年十八。何其短也。诸父哭之如丧子。群从哭之如丧同气。其族父荷塘公哭之恸曰。此儿惇行孝弟。有成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4L 页
人之行。虽弗冠宜勿殇。诸族曰然。其父曰汪踦之勿殇。以死国难也。吾儿行不出家庭。曷敢援汪踦。遂殇之。四日而敛。敛六日而祔葬柰城松生洞高祖母宣城金淑人墓下。呜呼痛哉。其伯父前县监斗经。哀而铭之。铭曰。生何笃。夺何速。噫虖冤虖哀莫赎。
贞夫人朴氏墓志铭
上之十五年。思用道德之士以司业。起李先生南岳山中。数月四迁至太中大夫少宗伯。于是夫人朴氏累 赠贞夫人。甲戌之祸。先生以前冢宰捍文网。拘幽放废以卒。则夫人之宰树拱矣。诸子梴,栽等。属不佞以幽堂之铭。且曰闺懿不焯于远。不可以累不相悉者。敢请。其辞悫。不敢终辞。按夫人之先。新罗之世。中世仕丽朝。有封务安君。遂为务安人。大父讳毅长。三持岭南东道节。壬辰之乱。克复东都。功烈焯然。为中兴名将。卒 赠大司徒。父讳玏。都揔府经历。朴氏世用武显。顾说礼乐崇儒学。夫人端谨俭敕。壸则修整。经历公量才择对。以归先生。先生讳玄逸字翼升。先生既兄弟多。又其父判书公避地累迁。先生辄从之。不事生业。家屡空。夫人生长富豪。骤艰寠。夷然素行。先生敬之。视富贵芬华无歆羡意。于不当得。去之若浼。姑张太贞夫人亟称其有冰玉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5H 页
操。处族党和婉有则。教诸女习勤苦戒安佚。先生既安贫守道。而夫人之助于内者又如此。人称媲美。及先生致身通显。羽仪 王朝。则夫人已不及见矣。夫人生天启乙丑七月庚午。卒以 显宗十三年壬子十二月五日。春秋四十八。初窆宁海府西甫林山麓。后用卜人言改葬英阳首比午向之原。有子男四人。梴,舣,栽,杺。舣出后叔父存斋先生。早卒。女三人适金以铉,洪亿,金岱。孙男十二人。之㷞,之煣,之炓,梴出。之熤,之𤌍,舣出。之烜,之燔,之煇,之煴,栽出。杺之三子幼。铭曰。
夫人之姑张太贞。女中学者。发言称情。而称夫人。玉洁冰清。夫人之夫葛庵先生。德世为师。行世为程。而藉内助。家道以成。此可见夫人之生平。是以为铭。
金徵君彦兼墓志铭
金徵君彦兼讳台重。闻韶人。瓢隐先生之孙。质美而学彊。气夷而节确。事亲养志。交友尽诚。于世俗所趋财利纷华。不一动其中。亲贤慕义如嗜欲。既娴习家庭诗礼。又学于族兄锦翁金公学培。间又质疑请益于李葛庵先生。其闻见精博而趣操修洁。于内外轻重。益瞭然无所疑。高标远韵。望之非埃壒人也。后生时为博士家言。卓绝迈往。无陈言腐语。顾不肯数数进取。中年谢去。以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5L 页
文行荐补 健元陵斋郎不起。喜奖引族姓子弟。课督诱掖。不颛尚词藻。而后辈之秀文学蔚然。及李先生寓居锦水。幸其归依有地。风励朋徒。进以向上事业。不以祸网摧折。流俗讥讳。有所沮挠。一时观感。风流丕变。既先生不幸。则以家学之传在于中子。命其子从之游。其崇儒重道风义之笃如此。虽尝应举。不以得失为意。少时与娅婿任公世宪赴会闱。共得试纸。以任年长。推与有异徵者。任遂登第。终不以负屈露几微。任大叹服。申公泶掌岭试。雅闻名。致意欲牢笼。谢绝之。尤介于临财。与诸姊分异。推夥让实。以厌其意。有老婢鞠遗弃儿。后多产育。人有称本主欲刷占。辄推与之不一辨。每诵世德清风。戒诸子无忝。最恶俗尚奢侈。痛矫华靡。衣马弊瘦。萧然自得。兢兢于奉先供上。每秋穫。别畤祀租费以待用。以宗祀之托在冢妇。始入门授之女教。于骨肉亲疏。恩义周尽。锦翁早世。诸子继夭。幼孤世镛孑然独存。取以教之。卒为修士。亲故婚丧患难。必有以周救之。于人伦风化之际。尤致惓惓。与一二同志。讲考乡饮酒仪节。欲试行之。未及就。李先生每叹其乐善好古。非人所及。平居激仰以风节自尚。不肯循俗苟合。迹不入城市者数十年。雅趣在于岩居川观。临河号为山水窟。沿江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6H 页
数十里。如仙游,落渊,白云,镜浦以绝特称。而皆有先人芳躅。有时悠然发兴。赏咏忘归。每花朝月夕。对一壶酒抚一张琴。风神散朗。意致悠远。发为声诗。亦超然透脱。于书无所不览。而尤喜读中庸及濂洛家言。其会心得意。自觉有手舞足蹈之乐。而亦不轻以语人。颓乎其含光晦彩而归于洁己。与余相得驩甚。每逢场谈艺论襟。扬搉古今。往往穷昼夜不厌。或相与穿幽林历远壑。清泉绝境。饮酒赋诗。更酬迭唱以为乐。今不可复得矣。悲夫。瓢隐先生讳是榅。有高风伟节。自丙子大乱。隐居落渊之大瓢。除官不起。自谓崇祯处士。有八子。第二处士讳邦衡。有隐德。娶顺天金氏。寔生徵君。始瓢隐公有从兄讳是相。参议 赠少宰讳涌之季子。早卒无子。以瓢隐第三子讳气为后。娶安东权氏。又早卒。世再绝。瓢隐命徵君后之。生于 长陵末年己丑七月。卒以今上辛卯三月二十一日。享年六十三。号适庵。有诗文稿若干卷。娶南阳洪氏。直长讳克之女。水曹郎讳宇定之孙女。水曹公卓荦有奇节。世乱不受徵命。徵君生三男三女。男鼎锡早世。命锡,庆锡皆治儒学。女适权后准,郑致云,权莆。皆士人。孙四人。长曰振河。馀幼。命锡等以卒之年五月。葬于县东岐山北麓周谷艮向之原。属余以幽堂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6L 页
之志。余以契谊之厚。不忍辞而诺之。乃就密庵之状。摭其大者而传之。铭曰。
妆而倚市者美乎。锦而尚絅者贵乎。在璞之玉。弗愿为器。纵閟其用。岂混泥滓。猗乎夫人。其终类是。有坎斯宫。冠衣攸委。
琴伯华墓志铭
于乎世道降而人禀偏。才俊者德浅。性驯者器钝。盖行能质秇兼备之难也。乃若吾伯华。忠信而敏于事。畅达而确于守。庶几哉。全赋之通资。而不一试以夭。何也。伯华琴氏。讳昙。祖于高丽学士英烈公仪。为奉化大姓。入 本朝有讳徽。才兼文武。蔚为闻人。其后移居福之柰城县。至讳胤先。魁杰有人望。壬辰之乱。率义旅鏖倭阵东莱。有军功跻显仕。生讳援生员。生讳世谦进士。生讳以谐将仕郎。聘光山金氏。处士锡重之女。金文忠公诚一之外曾孙。性甚明达。是生伯华。幼而纯茂。后生时人已以老成期之。读书慕古人嘉言淑行以自饬。事亲养志。亲癠至尝矢验剧间。日沐浴祈天。竟良已。友爱兄弟。一物不自私。代亲干家。周详勤练。严祭祀谨租税。恤患难济孤寒。亲戚井里。莫不以睦姻信义归之。从而决嫌质迷者。失所疑而退。少长就学于上舍任公碻。任公清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7H 页
介严苦。门徒数十人。心最属伯华曰。琴君修谨。非凡子也。外党之老上舍南公亨会。八十丧子。贻书伯华。以孤幼见托。盖信其死生不相负也。岁辛酉 朝家用党人议。以李,成两臣跻圣庑。永嘉宣城章甫通谕多士。将上章斥之。金府伯载显与方伯谋。将覈绳主论。逮究校院斋任。伯华同系。事不可测。人咸股弁规苟免。独伯华与权君达宜毅然不挠。正色裁之。及置对。据理明争无屈语。同絓者增气。府伯亦无以罪也。当此之时。微两人。南中士气几不振。尝赴省试。侪友牵比时议。将封章论事。数百人齐声合势。独伯华持不可。其自信不诡随如此。交际坦然。无钩钜厓畛。人或告以有过则乐闻虚受。芒毫不形护吝。以此朋游咸自尽。少余一年。乙未生。丱角结好。以至壮大。相资相信。不见疑嫌。庶将相与以老。而奄忽不我待。宰上之木拱矣。悲夫悲夫。其卒以十六年庚午四月十七日。得年三十六。九月葬于县南黄田先茔坐辛之原。娶南阳洪氏迪顺副尉叙夏之女。名相忠贞公应之后。婉淑有妇德。孝于父母舅姑。性简直。耳不听低声密语。嫠居十年。不夺蔬素。卒葬同垄异穴。有二男二女。男长命夔。夙成有远度早夭。有三男二女。次命摰。长厚以文。中生员。有一男一女。婿曰李晛,李仁垕。伯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7L 页
华初名凤阳字鸣叔。既改名若字。而旧游犹以鸣叔称之。有二弟暹仲叙射策登第。有名誉早世。最季良。状伯华行云。命摰请余以幽堂之志。遂叙所知者而铭之。铭曰。
嗟惟我友。何德之厚。而不得寿。天定于久。其必有后。
葛庵先生墓志铭
大冢宰葛庵李先生。弃后学之十有六年。叔子处士栽。使其子寅焕。持家传及行状。以命斗经曰。先君子遭遇不卒。摈废以终。已历年纪。而幽堂之铭。未有所属。盖有所待也。𨓏岁 圣上察其无罪。命复郁秩。而旋尼于党人。地上之伸。若是乎难期。惟其伸于地下者。敢托于吾子。惟吾子图之。斗经谢不敢当。要责不已。有不容终辞。谨按先生讳玄逸字翼升。李氏出鸡林。罗祖功臣谒平之后。胜国时有禹偁。分封载宁。为载宁人。后自密阳移咸安。至孟贤用经学显。官长玉署。子知县瑷赘居宁海。子孙因家焉。生讳殷辅。副司直 赠左承旨。生讳涵。文科宜宁县监 赠少宰。生讳时明。 康陵参奉 赠吏曹判书。为先生以上三世。判书公凡再聘金氏张氏。俱 赠贞夫人。张夫人以天启丁卯正月己卯举先生。生有异质。未能言。辄指示厨婢前夕失匙处。六岁言于判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8H 页
书公。人两眉拆象坤卦。因问八卦。对甚晢。判书公大奇之。九岁赋花王诗。有何花为丞相语。人识其为公辅器。是岁仲氏存斋先生问其志。对以愿为元帅。收复辽东。盖愤辽沈陷于金也。十许岁作太极仪象奇偶生出之图。推一元十二会年数。著为成说。识者咸叹异之。既成童。稽经探史。所蓄日富。兼喜孙,吴韬略。已而以向外浮泛。作五箴以自警。从判书公英阳首比山中。扁居曰葛庵。讲习存省之功益醇如也。 孝庙之丧。宋时烈议定 大行大妣服制。妄引体而不正之庶。断为期制。礼讼起。动遭窜废。岭儒将追论。属先生构疏。乃条驳时烈谬议。断之曰天子诸侯既承序传重。不当复论宗支嫡庶致纷纭之疑。木斋洪公汝河见之。叹曰足以订既往之失。开后来之惑。甲寅秋今 上嗣位。以 先王末命。首正邦礼。先生时居判书公忧。连有寝郎社稷郎之除。丁巳夏超授掌乐主簿。始起应命。迁工曹佐郎。告归。许文正公穆白 上曰。近观李某真儒者。经席不可无此人。冬拜司宪府持平。屡辞不允。翌年春遂就职。转工曹正郎还持平。遂上明正学振纪纲恢公道纳忠谏察民情五条疏。以 上新经大病。又以戒逸欲保身体之说。申告于终。 上嘉纳。有金益勋者椒亲悖猾。骤除广州府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8L 页
尹。先生驳正之。舆论称快。俄递职归觐。始 上年十四。取君舟民水之喻。命绘事制图说。以好学用贤。纳谏闻过。贱货而贵德五目。为治国之要。先生以圣质如许。而无人将顺匡救。遂采经传为图说。发挥六篇。草疏推明。归宿于好学问。又言帝王之道。必资五者。然学岂记诵之谓。贤岂顺适之谓。纳谏改过。岂内不然而外姑从之谓。俭而贵德。岂声音笑貌为之谓贵乎。真知实践。正己省躬。尽礼敬之实而已。终言偏重则无以行舟。非健则不利涉川。漏船亡楫。势将昏垫。则唤醒梢工。毕力共济。尤不可缓也。 上嘉叹锡虎皮。庚申坚,楠狱事起。金寿恒,闵鼎重复用事。宗室大臣以下诛窜相继。明年吴相始寿下狱论死。又明年有许玺狱。大狱连年。人不自保。又明年春。以天变求言。先生以庚申七月遭内艰。至是叹曰。吾而无一言。何以塞臣子之责。即应旨草疏。引古者灾异之应。推今日所值之变。有曰毋乃离明亏而或有蔽塞之患。乾纲弛而或有系挛之私欤。戚里之势或有专辄之渐。小大之狱或有横枉之冤欤。或是非颠倒。用舍有不公欤。终言应天以实不以文之意。亲旧子弟交谒请寝而不听。章既上。首揆金寿恒请论以护逆。会有救者事得已。己巳擢国子司业。大臣重臣佥荐。 上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9H 页
敦谕曰予留心经学。日御讲筵。闻尔博古。尤精经学。若出入讨论。必有辅益。须体予意。从速上来。先生恳辞不 允。谕以幡然改图。予日望之。寻因重臣权大载言。命本道劝驾。乃赴召。在道转掌令。辞不就。俄擢工曹参议。会 仁显王后废处私第。大臣以下廷争不能得。有敢为废人言。论以逆律之 教。先生以求退得升。且 国有变故。岂可格禁令无一言。乃从郊外草疏辞新命。因言 殿下一新庶政。孜孜讲学。盖将修身正家。纳谏补过。将兴二南之化。庶见都俞之盛。伏见邸报。属因 天心未豫。动挠中壸。殊非所望于 殿下者。配匹之际。人伦之始。风化之原。脱有不幸而处其变。亦宜务尽道理。曲全恩义。不宜遽用威断。使举措失当。遂举,汉光武,宋仁宗之过举以为戒。又言言涉忌讳。治以逆律。非古设谤木陈谏鼓之意。宜亟反汗。以广言路。呈县道投喉司。并见寝。先生以进言不彻。力辞再三。终不许。迁吏曹参议。恳辞至再。因言庚申诬狱速宜伸雪。坚楠幸祸将心。难逭天诛。至于㮒,焕,赫 王孙若 王曾孙。人君待宗族。有罪不缘坐。三人者十年投荒。如不终其天年。岂不贻处变不尽道之恨哉。又言吴斗寅虽坐妄言。不宜禁锢其子婿同生叔侄。李尚真虽冒禁陈疏。大臣年老。不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79L 页
宜窜死穷荒。 上优批采许。惟不允辞职与李尚真事。后因登对更请。李得撤棘付处。寻赐米肉柴炭。特遣史官传谕。盖异数云。三辞不允。促召愈急。遂拜命。因入侍昼讲。临文陈戒。讲讫又规诲深切。 上皆嘉纳。先生晚起山野。初见 君父。周旋中礼。敷对明畅。举朝相庆。 上亦目送之。六月移拜成均馆祭酒。时以伏热久停讲筵。先生陈疏引程叔子暑月清凉处召讲之请。真西山夜对之益。深于昼讲之语。及我 成宗所尝行者。以为宜选名儒充讲员。轮番上下。昼访夜对。庶有开发薰陶之益。间诣太学。招诸生行相揖礼。讲大学章句。推言穷理修身明体适用之要。为文通谕馆学生徒。未几升礼曹参判兼 元子辅养官。颁朝衣一袭。先生辞不就。八月迁大司宪。连辞不允。自 仁显居私第。朝廷畏 严旨。莫敢复言。先生疏言六礼所聘。正位中壸。奉承至尊殆将十年。今虽罪废。至于置闾家绝廪食。略无毫分假借。未免过当之归。请依汉武帝宋仁宗待陈,郭故事。处以离宫别馆。设防卫谨纠禁。量给廪料。则处变之道。庶几曲尽。 上优批而不许。累以焚黄改葬乞归。乃许给马。官给祭需。遂疏陈三条。一言保民固本。二言选将训戎。三言得贤养才之方。而请罢升补学制。都会杂科。就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0H 页
其额数。更定科条。略仿程子学校之制朱子贡举之议。贵实行而革文具。 上深奖纳。令庙堂禀处。又追降别谕。有曰待卿完事登朝。招延学者。相与讲论。择差职事。如卿所陈。人才可以蔚兴。世道可以丕变。既还乡翌年。召以吏曹参判。四月进至英阳。告病还。六月有 东宫册礼。以尚带辅养官。力疾登途。又被赞善新命。至城外上大本急务疏。其论为学之方。直指心术隐微。理欲根柢。欲其痛加克治。不敢自恕。 上下批优奖。册礼成将陈贺。先生以 孝思殿几筵未撤。疏言受贺。非三年内改贺为慰之意。连五章乞递不许。即具疏言四当去。不待批径出。便道下乡。 上追遣史官。有无乃不足与有为之教。连辞始递本职。冬移都宪。辞不允。时岭南大饥。睦左相以方伯李聃命擅便蠲给请问备。辛未正月。先生因辞疏举汲黯矫制发粟。韩韶开仓活民等事而曰。古之人臣。每以收拾人心为务。今之议者。徒以经用阙乏为忧。是则有若盍彻之论果然迂阔。而如王鉷,杨慎矜之徒可谓忠于国矣。睦相于是出城自列。 上遣承旨慰谕。辞旨有未安者。先生上章自劾。权领相言李某职在言责。有怀必达。平日礼遇之臣。不宜一朝摧折。 上优批开释。三月进至安东。告病归。夏移亚铨。连辞不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0L 页
允。既而睦相请 上召还。领相继以为言。 上遣史官敦谕。令必偕还。九月黾勉赴召。先是 上辇过六臣墓。遣官致祭。命复官。廷议不决。遣官收议。先生在途献议。略曰 世祖大王迫于天命人心。为此不得已之举。彼六臣者抗节致忠。至死不变。其心即伯夷非武王之心也。孔子周人。犹以谏伐而饿。为求仁而得仁。况 世祖以六臣为后世忠臣之教。实示微意于后世子孙。今玆之举。实继志述事之大者。既至郊外。连日促召。引对兴政殿。劳问甚厚。时讲大学衍义。因言古人以此书为治平之要道。真德秀积功纂集。理皇欣然进讲经筵。既又崇奖理学。恨不与朱子同时。可谓嗜学好贤。而治效反灭裂。岂非尚虚文无实得故耶。惟 殿下鉴此为戒。又言在 宣庙朝谏臣金诚一。斥大臣受赇。领相卢守慎受以为过。 宣庙称其两得之。其力量风采如是。故中经倾圮。卒能光复。愿 殿下以 宣庙为法。以卢相事责大臣。则宗社幸甚。时言官以语逼大臣忤 上旨。故及之。尝夜对论世变。 上叹曰中朝文物。今不可复见矣。壬辰之乱。微 神皇再造之力。国家安得有今日。崇祯丁丑间。有请问罪朝鲜者。 皇帝曰彼诚迫于势。勿问也。其体念小邦至矣。先生进曰。臣承圣教。不觉感涕。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1H 页
 仁祖大王虽为宗社屈。每朔望望阙时。必西向恸哭。 孝宗大王抱深痛恢远略。中途不幸。遗恨千古。 殿下能聿追先志。收人才鍊戎兵。俟天下有变。为 殿下所欲为。岂不为天人所助。顾今无一可恃之势。必须厚民生修军政。以壮根本。乃可为也。 上嗟叹曰非卿。安得闻此言。是时 上频御经筵。昼讲夜对。连次召见。先生务积诚意。以冀感悟。因文陈戒。语多切逼。 上辄称善。文义推说之外。物情时务。庶冤积弊。靡不反复论列。又上疏论进德立志。通变择任。育才惜时六事。 上深加奖纳。一日前席。 上手赐貂裘。先生谢曰古人衣君死君之语。臣当祇诵图报。受一斗明珠。不谏天书。臣实耻之。壬申正月。恳辞递本职。时清人将巡视长白以南。朝议且除道迎导。先生极言失计曰。汉元时单于稽服。请罢边备。郎中侯应不可曰北边阴山。东西千里。孝武斥地设屯。匈奴过之必哭。罢之不可。今长白雄峙为障脊。而刊凿开导。使我藩蔽入人包括。以成其临高转石之势。西北之地。将非国家之有。存亡所关。不可不熟虑。会清人寝其事。复拜都宪。言台谏人主耳目。不可束以体例。抑以位分。非惟台谏言事。不当先白宰相。人君亦不可咨宰相而为之从违。或疑其有震撼大臣之意。时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1L 页
 上甫受灸。有雨潦而将诣 光陵。先生忧其愆摄妨农。请权停。 上有不豫语。寻因首揆言。痛自引咎。慰谕殊勤。乃以潼囚失刑。庚壬诬狱未尽雪为言。俄递职。即日溯峡径归。 上遣史官追谕。所以慰藉虚伫者极隆摰。夏复宪长。秋转亚铨。冬还都宪。连辞不起。癸酉正月。因辞疏上言。 殿下愿治多年。因循寖失。前日下成均馆备忘记。宛然有三代遗意。及其施措。未有登良延德之实。只以湖堂泮宫试制为耸动振作之举。大臣筹司延访。未闻经国远谋。只以迁进事面常规。将做一大事。直言蔑闻。廉耻道丧。毁誉乱真。变异种种。未闻庙堂一二陈列云云。其忧国惓惓。处远不忘如此。三月史官赍别谕。辞旨愈恳。又以灾异求言。以修德政袪偏私之意。力陈于辞章。 上嘉纳促召愈勤。四月勉起趋朝。恩旨遄降。引见慰谕之加厚。先生因言 殿下春秋鼎盛。志虑周遍。自修身正家。以至治国御世。皆当有成法。或因喜怒偏私。不免过举。则其累圣德大矣。昔太甲克终厥德。伊尹犹戒以厥德靡常。九有以亡。德二三。动罔不凶。惟 殿下加意于常厥德不二三之戒。寻入侍昼讲。讲毕进读小劄。略曰臣闻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道之丧。莫不始乎梱内。昔朱子之告其君。以夫妇之别严。嫡庶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2H 页
之分正。苞苴不达。请托不行。为家之齐。又以正心修身。动由礼义。使之服吾德而畏吾威。为正宫梱检姻戚防祸乱之本。先正臣李滉之告 宣庙曰。谗间之祸帝王之家尤多。无非宦寺妇人挟奸乐祸。分势角立。争多较少。情状万端。一或倾耳。必至陷溺。两贤之言。至为痛切。 殿下阅事变既久。鉴得失甚明。则岂有是哉。而臣犹过虑。敢陈先事之戒。 上曰非卿忧爱。何以及此。予当服膺焉。是时人怀疑畏。莫敢语涉宫闱。先生独尽言不讳。同列至缩颈汗下。及 上温颜虚受。莫不退而相贺。三辞递职。迁兵曹参判。又三辞而递。六月升议政府右参赞。以求退得进。累辞不获命。乃以进德育才正俗之意。条陈三劄。请行古者选士之法及朱子增损吕氏乡约。盖前此累以为言。而其规模之密。至是尤备。 上下庙堂议。首相请令宗伯同大提学。就儒臣熟讲行之。七月拜吏曹判书。三疏辞。又面辞。皆不允。时大司谏姜世龟,大司宪权瑎连以忤旨斥罢。先生言设令二臣言。过中失当。犹当优容虚受。岂宜以威怒摧折之。自此廷臣将以言为戒。其于 圣德何如。王者居处有礼。进退有度。故号令举措。罔有不臧。宫省事禁。 殿下燕处之节。臣不得而知。然持养工深则必无仓卒急遽之失。 上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2L 页
嘉纳。时有 王子新生。因言礼王之适子庶子。诞生之初。等威已分。今既册 世子。若明等级严嫡庶之分。非但国家之幸。亦为 王子之福。 上称善。又请令二品以上各荐人才三人。以德行文艺才谞。申严荐主法。又请令军门大将。各荐堪为将帅者一人。以拟他日之用。 上皆从之。正俗育才两事。有旨速举行。左相谓人心不淑。乡约难行。宗伯亦言选士节目多。似难猝举。遂命姑停。先生沿古训讲良制。欲一展布。而动遭挠掣。遂决归计。甲戌岁首陈情乞退。略曰臣愚戆狂疏。阔于事情。欲正俗育才。挽回世道。则泥古不通。有违庙堂弥纶辅赞之微意。欲薄敛裕下。少纾民力。则徒知容贷。有违庙堂任怨奉公之至意。欲为官择人。杜绝请托。则举所知用己意。不能曲循人事上规例。报国之心。反归虚妄。岂敢仍冒。以重迷误之罪。章七上固辞不许。又以焚黄乞假。三请始许。给马庀祭需。陛辞引见宣酝。深示惜去之意。先生拜谢。因言人主若无外患。必有宴安声色之玩。以荡心志。愿 殿下正心修德。立经陈纪。远细娱而图大计。 上嘉纳。命 世子出见。时年六岁。顾侍珰谕 世子意。亦令速还。其倾注之意。盖益隆云。三月抵家。将陈疏为告老计。会有失志辈聚银货阴谋事觉。情输行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3H 页
置辟。有金寅者上急变。 上于是怒按狱诸臣。皆安置绝岛。大臣承旨三司一并罢黜。局面一新。先生以还朝未易。有旨改差。寻以台启。有岭北洪原之责。盖参议赵嗣基尝陈疏语引 先后以妄发获罪。先生言圣贤不以言语罪人。 上遂原之。至是将处极刑。并罪营救人也。时骇机猝激。人情震惴。先生独夷然就道。五月甫抵洪原。又有锦衣逮。盖前此先生为 坤宫请处离宫疏。有自绝于天及设防卫谨纠禁等语。掌令安世徵以为藏祸心。而请勘问也。行至高山驿。鞫厅之命。又以夜半至。以前所陈严嫡庶之云。为受指嗾探试者。出金寅招也。知事徐文重谓构捏之言不足问。问事郎金时杰诋讦将甘心。祸且不测。男栽在侧啼号。先生徐言祸福有命。尔无庸惶遽。神色不变。及置对。世徵懑然以言事爽实自讼。金寅辞累变辄穷。无以比极罪。乃论钟城府围篱安置。夫 坤圣出宫之初。先生以尽道理全恩义进戒。而不彻其请。处离宫也。以天威未霁。不敢言无故而废。欲以婉辞回天。防卫纠禁。所以据礼制尊体貌。而反欲构成罪案。抑何心哉。鞫狱严峻。人靡不自失。先生独行步安重。辞气雍容。委官以下属目潜叹。盛夏蒸潦。七旬拘系。晏然如处斋阁。及就长途。撼顿劳悴。精力愈清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3L 页
健。人咸谓不惟神明扶佑。可占平日定力云。语诸生追送者曰。患难固有不虞。勿以老夫事自创。益励丈夫之气。既至绝塞。处之怡然。讲读论著。日有程课。手书周易古经。存朱,吕之旧。以北人不闻义理之学。进其秀者。授以四书小学家礼朱子书。诱掖奖进。间有兴起者。丁丑夏量移湖南之光阳。冒溽暑行数千里。神益茂色愈泽。知旧见者咸叹气貌胜昔。既至借人藏书。日夕沉潜。不但念绝牢愁。持敬观理之工。益精以密。己卯二月有命放归。旋有台缴。遂待命晋阳。翌年春始停启。归寓永嘉之锦阳。温理旧业。忘其穷且老。辛巳秋 仁显上宾。巫蛊狱起。大加罪甲戌人。论者复请处以栫棘。先生束装待命。犹日与门徒讲名理。忧叹不形。逾年而言者止。自是杜门简应接。惟学者请业则辄进而语之。远近抠趋者日众。因其高下。接引警诲。渐有感发振作之效。不幸病弥留。甲申十月三日。考终于寓舍。讣闻。远近莫不咨嗟相吊。咸致道丧学绝之痛。京中人士为位聚哭于城南旧馆。明年正月葬锦阳北麓。列邑校院操文致祭。会葬者三百馀人。丙戌九月。以卜人言迁窆于安东府南申石负乾之原。盖先生外祖张敬堂先生兴孝。游鹤,厓两先生之门。笃学力行。教诲后进。判书公从之讲闻立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4H 页
身行己之要。张夫人闺范庄淑。称女中学者。家庭埏铸。孕育多贤。有若存斋先生徽逸任重造深。大阐家学之传。先生天资超卓。聪识绝人。薰陶培壅。基本夙成。稍长从仲氏讲劘。研几彻微。迥出曹辈。仲氏先生叹曰。吾弟人品高才识备。毕竟非泥涂人也。始博极群书。经传子史。以及律吕星历大衍参同百家之语。刃迎缕解于肯綮钩棘处。仲氏称其读难书易。不下季通。既气豪志雄。蕴蓄经奇。究心于奇正戎机。推演武侯遗法。参考朱,蔡先生说。为新编八阵图。于戎羯情形。关防要害。讲讨周悉。盖将以攘夷湔耻者。迨其反求诸吾道而有得焉。则于外务。固有所不遑矣。其学本之主敬。而讲究以明之。服习以体之。尝言千圣相传。只此涂辙。或倚一偏。便非善学。又曰学者工夫。不但在诵说章句。日用之间。用力于居处恭执事敬。言忠信行笃敬。此真孔门家法。盖其终身受用。只要真见得实践履。既玩索持循之久。而恍然若知行二者参前倚衡。于以诏学者陈 王前。话柄不外乎此。以之所存日益完全。所知日益通透。反诸身者益诚实而无阙。漏而道成德立矣。襟怀洞朗。面背睟盎。粗厉不形于仓卒。骂詈不及于仆隶。处荣宠而弥谦。履险难而不慑。嶷如山峙。温若春嘘。虽素忮害相訾謷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4L 页
者。苟承颜接辞。莫不退而自失曰。德人君子也。言行孚于家庭。恩义尽于闺门。教子弟严男女。谨丧祭敦姻睦。救灾恤穷。勤勤诚恪。平生尊信朱子。既贯穿大全语类。而尤用力于节要书。立朝言议。朋游问答。多本于此。订学者疑误。引经文举贤训。如诵己言。经筵进讲。未尝蔓语泛解。而證古论事。痛切的当。要归之人主。班列一辞称真讲官。盖晚契 圣明。感激知遇。欲引君当道则恳恳于讲学省躬之戒。欲挽世还淳则惓惓乎育才正俗之说。而凿圜肘掣。卒无成效。于义所未安。进退不苟。而每诵程伯子君臣之义。非大横不可绝之训。系心邦国。一饭不忘。深忧学微道衰。异言喧䝇。尝言退陶先生论四端七情书。可以俟百世不惑。而栗谷直斥以义理不明。其徒传述。公然认气为理。认理为空虚冥寂物事。其祸不可胜言。乃本程朱定论。著非栗谷四端七情辨。及与知旧书。皆发挥陶山之训。阐邹圣本旨。而道术以明。存斋先生尝以洪范九畴。实圣王修身经世宰物之大法。况父师之教。立东方万世之极。有能阐发其传。岂非旷世鸿典。方蒐辑洪范衍义。书未成而没。先生因条贯广采摭。汇分类编。立纲张纪。著事證而明议论。书凡二十卷。将以上备乙览而不果。识者恨之。先是先生在谪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5H 页
时。士林祀存斋于仁山书院。后奉先生并享焉。夫人朴氏经历玏之女。兵马节度使赠大司徒毅长之孙女。有淑德贞操。先没葬英阳县首比负震原。有四男三女。男梴,舣,栽,杺。舣出后存斋先生。女适金以铉,洪亿,金岱。皆士人。馀男三槙,梿,槃。孙男十二人。之㷞,复焕,之炓,梴出。之熤,之𤌍,舣出。之烜,之燔,寅焕,之煴,栽出。斗焕,奎焕,星焕,杺出。孙女九人。先生晚出穷乡。远溯法门。心得躬行。德崇业广。阐微言于既晦。扶正脉于垂坠。命世之才。佐王之学。虽不得行诸当时。而亦可以垂之后世。斗经之愚。盖尝考德承范于处常蒙难之际。而心识乎夷险一致者。窃叹所养之深厚。今于圹志之托。不敢以肤浅辞。而愧乏能言德行之实。其何能模状而传信于后。是可惧也。铭曰。
陶翁高弟推鹤厓。敬堂继微挺存斋。先生发挥溯圣涯。昭融契合弼方谐。淫妖谣诼妒淑娃。冰雪雾岚遍挤排。渥丹不瘁神气佳。光风霁月充襟怀。承圣卫道抵诐哇。天不慭遗嗟吾侪。大训揭世终无埋。
俭岩处士孙君墓志铭
昔余游頖宫。而昌宁尹一至为余言。其乡丈人俭岩孙君行义不去口。余心识之。质诸其邻乡士友。又一口无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5L 页
异辞。余仍举似冢宰葛庵李先生。先生遂登诸荐剡。会时事一变。先生去国。遂不果收用。及余宰灵山。灵于昌邻。又稔闻孙君质行无愧古人。既又际其眉宇。充然德容可挹。余盖心敬焉。晚而与君之堂侄督邮君命来同年。既唱名。慨然语余曰吾亲殁。荣不逮。有堂叔父。子视吾。庶以荣吾亲者荣叔父。盖指俭岩君也。后一年辛卯。君年七十八而卒。又后六年。督邮君自晋阳具君行事一通。驰书请志其圹。以余尝识君也。按君讳佺字真翁。本新罗月城君顺之后。高丽时有兢训封广理君。为密阳人。后世多显者。 国朝又自晋州移昌宁。隐德相传。至讳应祖。聘安岳李氏。以崇祯七年举君。幼有美质。谦谨廉饬。既受学。自以资鲁。勤劬倍功。遂为通儒。长出后伯父。奉三世偏慈。俱享大耋。俱得其驩心。无论所后母李忘其非己出。即曾王母卢王母成。有诸子若诸孙。而由寝食由起居。不安于他而惟君之安。家匮用俭。而备物之养。适意之奉。无不足。自壮至老。连遭承重两世。若本生父母丧及居所后妣忧则年七耋矣。盖衰麻不去身且数十年。自侍疾送终。顺变追慕。情文诚敬。靡不曲尽。见者感叹至有泣下。推孝慈于友睦。抚视诸弟。由亲之视也。视群从由同气。视诸侄由所生。凡牛马货布器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6H 页
用衣服。通有无互用。中晚以后。哭四弟及堂弟十一人。其医药问剂。殡葬营举。孤寡经纪。君必躬亲。竭心力为之。以至资邻里款宾友。穷而济物。贫而喜施。无难心无惠色。以孙氏阙谱牒。广蒐志乘。勤讨碑碣。克成完谱梓行焉。每当大比。明经举子借述文士占解额。督邮君未第时。负场屋俊声。每被人牵挽。君峻裁不许。其于子侄教戒消纳。俾不踰闲。皆此类。邻洞有两姓。累世并居。傍有閒田。旧称甲地。乙知无券。隐置券经官司。费机积虑三十馀年。将讼有之。君言其不可。乙惭无辞还其田。君以穷巷布衣。片言而折无情者。不过曰正心率物。人信言前而已。卒之年某月日。葬所居村后某向之原。曾祖某赠工曹参议。祖某考某。妣星山李氏。君凡三娶。瑞兴金氏密阳朴氏南原梁氏。有五男三女。男命祉武科。命祜,命祺,禹耇,舜耇。女适李最,卢大郁。一幼。伯仲两子及两女皆先逝。一至名东鲁。后登第仕至知县。铭曰。
唐虞世远。野有遗贤。抱德累善。行满乡联。宰如斯封。其归之全。惟君子藏。勿毁勿穿。
通德郎权君赉尔墓志铭
吾于赉尔。同祖 赠吏曹参判府君。亲尽且三四世。于吾六岁以长。而以昭穆故不序齿。喜游吾从兄弟间相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6L 页
得甚。今已矣。其孤东著谒幽堂之铭。吾何忍辞为。赉尔讳胤锡。权氏本安东人。国初有礼仪判书靷。后世徙荣川之陶村。今属顺兴。曾祖庆基殿参奉讳虎臣号陶隐。以孝廉除官不起。教迪后生。祖刑曹正郎讳省吾号东岩。有文学。早登科甲。终享大耋。望重乡邻。以无要路迹仕不偶。考宣教郎讳是衡。妣羽溪李氏成干之女。始参奉之弟生员俊臣。生判决事审吾。是生通德郎讳是翼。娶顺兴安氏生君。幼有美质喜学。正郎公深加赏爱。以宣教无子。命子之。宣教早世。正郎公内外年高。君左右就养以孝闻。其居忧以礼。既承家。朔望参庙。辄聚宗族序坐。讲敦睦规过失以导率之。中年丁所后母丧。守礼尤谨。制既阕。以本生亲俱登大耋。托在藐孤孙。留长督守家。挈妇子移居奉养。值两亲同牢周甲。设宴称庆。先是正郎公内外亦设此宴。两世盛事。人共艳称。安恭人享寿百岁。由起居由饮啖。以至矢溲之节。君必躬手承将。靡不称意。及考终。君已迫稀年。能自力丧礼。丁酉冬感疾。十一月二十三日终于正寝。寿七十。明年二月葬于栗谷先垄向乾之原。君孝友睦姻。日既可见。尤兢兢于奉先追远。祭祀致洁致严。厨库器皿。别置不他用。始祖太师公墓。只有寒食一祭。有司行之。君倡议以十月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7H 页
中丁。诸孙会奠。岁以为常。远代先坟无表碣。或有表而刓者。君又倡议刻竖。以权氏大姓。久阙修谱。私备梓板。入京倡劝诸宗。收物力成巨谱。锓行于世。权景惠公专为 端宗外祖。六臣之变。阖门遭祸。墓在安东燕院后。荒废不修。君倡议凡为外裔者。既奠扫。请方伯置守冢两户。于义所当为。勇于必为如此。或值内外子孙聚会。必令分行序坐。读温公居家仪一遍。妇女亦通大义。朔望劝课同社后生。讲书行礼。俾有观感。于宗族邻里赙死周急。不计有无。平居整衣端坐。不妄戏笑。其侍亲侧。亦玩绎前贤言行。以自警敕。此可以见君所存云。前娶庆州孙氏工曹正郎会宗之女。有一男东茂。再娶南阳洪氏忠义卫贲亨之女。有四男三女。男东右,东著,东显,东奕。俱业儒。女适金瑞雨,柳泰铉,赵袆皆士人。东茂早没。有子曰学之。无子而夭。取东著子生员宅揆子为嗣。尚幼。诸孙六七人。多未长成。皆菑经种学。行且成材者。铭曰。
相彼荐剡。视势遗才。君竟不试。身名并埋。栗树之原。水弯冈回。孝子谒铭。表君泉台。
李烈妇金氏旌门铭(并序)
维今 王即位之九年癸亥。教曰烈妇金氏以死殉夫。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7L 页
义至高。其令有司考令格举旌表。以风一世。于是有司即烈妇夫家李氏之闾而树棹楔。瞻者耸过者式。烈美阐矣。粤二十有三年乙酉。烈妇诸孙仁淑等。以父命鸠材埴瓦。即棹楔屋而庇之。使 国家宠典。烈妇芳声。传远不隳。孝敬章矣。仁淑又以父命属斗经铭其门而序之。则非其任也。仁淑作而言曰计吾王母殉节之年。指已六十屈矣。门闾之表且二纪。而无一语以载实诏后。斯非吾子孙羞乎。且王父于子之先人。寔为表兄。王母内行。子所耳稔。子而不铭当谁铭者。斗经于是义无得辞。烈妇金氏。新罗之世。罗亡贯义城。后家安东。父曰太学生讳是杠。曾王父赠冢宰文忠公讳诚一。世所称鹤峰先生者也。事退陶先生为高弟。以道德文章致身。以忠义风节砺世。烈妇即淑质天禀。而家庭之染。有以成就之矣。笄而归李公讳时咸。 太宗之支也。烈妇在家著女行。适人推妇德。既李公读书不胜㞃寝疾。岁丙戌舆医龙宫。烈妇从。李公竟不起疾。烈妇欲自裁。以路远难于致两槥。强先夫丧归。督治葬具。凡可以附棺者尽诚信。独须椁材则故赢之曰。置剩将以择取也。先葬期一旬。拜舅姑邀娣姒。语尽款曲。夜敕婢使收舂米。饷葬时役夫者。盛橐封识。已沐浴栉笄。去丧服服鲜好衣。自
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第 288H 页
缢于寝。人觉而救之则绝矣。书戒我已澡体篦发易衣服。毋令人改袭。又有书。辞诀于舅姑若父母。惟称不孝不孝。语绝哀楚。闻者簌簌涕下。遂同穴而窆。成其志。或者曰夫人上有舅姑。有父母矣。有五男女。呱呱泣且索乳矣。乃舍之屣脱而殉逝者。夫人殆其忍乎。君子曰然欤。否否。死生大矣。士君子岂不于事理晢而去就审。而犹曰从容就死之难。难于忼慨而杀身者。其有所验之矣。夫捐脰于激切愤慨之际。懦夫或必致。而迁就迟徊。顾瞻生而系恋起则烈丈夫亦或不果。此所以难也。况乎闺闱之婉弱。而乃斟轻酌重。素定乎取舍之辨。必遂于回翔之馀。从容整暇。视死如归。其志义之烈。岂不日光而霜凛哉。以文忠公女孙而有是则世美济矣。仁淑之父琇。方烈妇殁时年七岁。其弟琦甫及晬。烈妇之死。益以烈矣。铭曰。
死得其所。仁者斯安。就义从容。烈士所难。烈士所难。夫人则易。夫人之行。厥有所自。文忠之孙。法家之教。曷不锡祉。以我仪夭。我有父母。我有舅姑。我有稚孤。满室呱呱。我死已决。遑恤其馀。之葬必偕。弗亟弗徐。手书诀亲。顾视乳孩。岂不潸悲。寸心莫回。卓哉夫人。死而不死。我铭其闾。子孙之视。
烈妇至女闾铭
至女三溪村女。父已守。为罗介福妻。二十一丧夫。塞其门。只通父家。人罕见其面。守节八年。有慕其贤而求之强。至女恐其逼。自梳洗祭夫忌。己大供具饷亲族。自经而死。铭曰。
俗贱人卑鲜守节。嗟尔蚤嫠秉端洁。畏人见逼勇自决。志义较然日争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