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定斋别集卷之五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x 页
定斋别集卷之五
 坎流编[下]
  
辛酉十月
十六日。拜副校理。陈疏辞职。二十四日。承牌谢 恩。呈辞。
辛酉十一月
七日。褫。十六日。拜持平。十七日。谢 恩避褫。二十日。拜副修撰。违牌辞职。二十三日。承牌谢 恩。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0H 页
辛酉十二月
七日。移拜正言。以母病陈疏辞职。因论今年以 上愆候平复未久。停退启覆之失曰。去年既停启覆。今年又复停废。则庚申之囚。犹系狱中。以待壬戌之季冬。当死者三年滞狱。已为失刑。况当生者三年寄命于桎梏缧绁之间。有足以招民怨而损和气者。事固有今日不为而可为于明日。此月不行而可行于来月者。权为停退。不至大妨。今日不为不行。则必待期年而后可为可行者。其停退也。不亦重乎。 上不从。
十四日。谢 恩避褫。夕拜校理。十九日。谢 恩。二十日。复陈疏乞褫职。救护母病。因论圣庙黜配之失及䮕(一作驳)吏曹判书李端夏。 上既定大婚。命以骊阳府院君闵维重。仍任兵判。四月。大司宪李端夏上疏。略曰。 殿下斥退凶党。群贤汇进。朝著清明。三公皆是士林之望。勋戚之臣。皆出于士类。宫府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0L 页
一体。内外无间。上有 明君。下有良相。而当倾否回泰之日。不能大有所振作变通。终无以斡旋危亡之势。则岂不为志士之尤可痛叹也。臣于史编中。见先正臣成浑疏。其中有曰。别立一局。名之曰革弊都监。以大臣领之。其僚属。极一时之选。凡 祖宗良法废而不行者。修举之。久而弊生者。损益之。重敛之害民者去之。新法之利民者行之。臣愿今日宜用此说。而不必别设都监。但以革弊厅为号。属于备局堂上。又以有才识而处闲秩者兼之。专委此事。僚属必须极择其人。或令堂上自辟。与之同事。 祖宗良法之可举者。衰叔谬规之可革者。一一参商。举此补彼。裒多益寡。条目既具。禀裁于大臣。入达于 宸聪。今日行一事。明日出一令。要以尽革弊瘼。悉张治具为期。则一二年内。国家其庶几乎。臣伏见近日备忘记。以骊阳府院君闵维重。使之仍察兵曹判书之任。大臣台谏。更相争执。儒臣亦陈其不可。而 殿下尚靳允许。臣固知 殿下之心。只出于惜才。非出于私意。而然法外之事。猝然创开。非但有关于后弊。致骇于物情。以维重儒素之本心。今为国舅。岂肯冒没廉耻。强出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1H 页
而应命乎。第念维重才为兵判。方欲革祛宿弊。修举军政。料理事甚多。而今将养闲就第。 殿下之所惜。臣亦惜之。然以臣计之。不必使维重处本兵之任。而后国事可做也。今臣所陈革弊厅堂上。以有才识而处闲秩者兼之者。求之举朝。恐无出维重之右者。褫本兵而属此任。则此任既非法典所载。虽国舅。亦无不可兼之理。以维重之才识诚心。处于宫府之间。为国家长远计者。宜无所不至。然则无秉政之嫌。而其才自尽于国事矣。且李师命之才。敏于策应。于国家既有大功。渠亦以国事自任。领府事臣宋时烈。欲处以谋议之地者。正亦谓此等职责也。可令师命佐维重。且与郎属日有所筹画而施行焉。则岂至如今日无所施为。泄泄沓沓也。疏下备边司。不得施行。十一月。清城府院君金锡胄上劄曰。近日多士请以宋朝三贤及 本朝两臣从祀文庙。俞命已下。升配且有日矣。诸夏无君。我为东周。不但尊奉我朝儒贤而已。虽以豫章,延平。中朝祀典之所未遑者。而皆将举而祀之。则汉晋之间。解诂章句之儒。初不当配。而今已为中朝之所罢退者。亦安可不趁此时。一釐而正之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1L 页
乎。今以大明会典,明史记事等书考之。其抑而祀于乡者七人。直罢其祀者。又至于十三人。我国之无乡可祀者。既不可罢十三人之中。亦有一二可惜者。亦不可尽出。而如荀况。以性为恶。以礼为伪。以子思孟子。为乱天下。古之称况者。必并称曰荀杨。而杨(一作扬)雄既已见黜于杨砥之一言。则况安得独留乎。马融为梁冀草。奏杀忠臣。李固后为南郡太守。以贪浊罪免。可罢也。王弼祖述老庄。与何晏倡清谈晋室之乱。此其滥觞可罢也。王肃仕于曹魏爵至彻侯。而乃以女适司马昭。又为司马师。画策讨文。钦毋丘俭。可罢也。杜预为司马炎谋主。守襄阳。行馈遗。且尽杀江陵人。为臣则不纯。以将则不义。可罢也。何休注春秋。黜周王鲁。又注风角等书。班之于孝经论语。此亦异端邪说之流也。可罢也。至于七十子之中。论语则称申枨。史记则作申党。其实一人。而以枨祀东。以党祀西。二位之中。一则可去也。公伯寮。则非家语所载。而又是毁子路者。则此即子服景伯之所谓力能肆诸朝者。此又可去也。盖此删黜之论。初起于宋濂。益著于程敏政。卒乃见施于嘉靖大正祀典之日。我国初未知有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2H 页
此。先正臣赵宪。以质正官朝京。始闻而韪之。上封事。请从中朝之制。其后李廷龟为礼曹判书。又请釐改。庙享一如明制。未克施行。举前日未遑之事。完一代莫大之典者。有待于今日。义既近于从周。则轻罢之议。非所忧也。事且关于正名。则滥祀之讥。亦将从而息矣。 上命询诸大臣。领议政金寿恒议曰。我国文庙祀典。其始实遵皇朝定制。而嘉靖釐正黜陟之后。我国犹因旧袭谬。未及仿而行之。今者遵依皇朝成宪。升其可升。黜其可黜。正其期会也。然可升而未升者。不害徐待熟讲。当黜而不黜者。苟且淆杂。抑有甚焉。皇朝罢祀者十三人。秦冉,颜何则不载于家语七十子之列。程敏政以为名字流传之误。而既无明据。恐难断黜。戴圣之礼。为礼家所宗。则其功亦自不少。恐不宜轻黜。刘向上言黄金可成。此特少时事。至其立朝事君。精忠谠论。足以为训于人臣。而经术博洽。汉儒中亦鲜其比。黜之诚有可惜者矣。其馀公伯寮荀何二王马杜诸人之违背圣经。得罪名教。有著显之过。无可恕之道。则宜先黜去。断然无疑。至于贾逵。以经传解诂。虽得通儒之称。以不修小节见讥。其论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2L 页
说经义。专主图谶。附会文致。以媒贵显。此与何休之注风角。岂相远哉。吴澄以宋朝进士。失节于胡元。其为学亦流于伊蒲塞之习。则此二人。亦不容仍留于啜食之列也。申党申枨。一人而并祀。其误莫甚。去党存枨。尤是不可已者也。今之论者或以为大行黜陟。一遵中朝之制则可也。今不宜只从其黜而复有所取舍。以臣愚意。中朝之制。亦有不可一遵者。如陆九渊,王守仁异端之学。其可以中朝之增祀而一例苟从乎。右议政李尚真议曰。嘉靖所釐正。有改有升有黜。改题文宣王之号。为至圣先师孔子之位。颜子以下。俱去爵位。故庙额不曰大成殿。而曰先圣庙。此固义正辞严。苟能行之。则从周正名。无大于此。至于后苍王通欧阳脩胡瑗薛瑄诸贤。皆已见升。而我国尚未遵行。不此之为。而独于黜享之事。谓之从周。断然行之。则恐于义未稳。于事不备。宜先议其改题升配。然后方可以议黜。不然则黜享之举。姑不须论也。 传曰。文庙啜食。至重且大。岂可苟且仍循。以取滥祀之刺乎。公伯寮等诸人之不合庙享。已有先儒之定论。而卒为中朝之所釐改。则值此升享之日。克举未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3H 页
遑之典。诚不容少缓也。其令有司。公伯寮,荀况,马融,王弼,王肃,杜预,何休,贾逵,吴澄等九人。亟黜夫子庙庭。俾正诖谬。而一人之分配东西。尤甚无谓。亦令去党宜矣。领府事宋时烈追上劄曰。我东自新罗汔 本朝。从祀之多至于八人。而未能保其粹然皆出于道。章甫之徒。或不无窃议于私。不厌于心者。然而地偏气局。未有大眼目大力量人出而釐正。则姑将因循沿袭。以俟在后之百世也。至于宋朝三贤。则亦不无可言者。朱子尝云。延平闻罗仲素得河洛之学于龟山。遂往学焉。又书延平之殁。而龟山之所闻于程夫子而授之罗公者。至是而亦得其传。然则其渊源所自。可谓端的矣。然而朱子于沧洲之祠。只祀延平。而杨罗则不与焉。此岂无所以然耶。盖龟山学问之疵。朱子累言之。有曰龟山先看庄列。虽见伊川。此念熟了时发出来。罗仲素亦有此意。终曰。龟山之张皇佛氏之势。如李邺张皇金虏也。又曰。近读龟山列子说。令人皇恐。不知何故如此背驰也。至论出处。则虽比于柳下惠。援而止之而止。然亦曰龟山做人苟且。是时未免禄仕。故胡乱就之。盖谓就之于蔡京也。朱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3L 页
子之论。其所抑扬如此。沧洲所取舍。无乃或出于此耶。今日三贤从祀。虽不可遽尔取舍。惟其道德之醇疵。朱子之权衡。则不唯 圣明之所当知。其在章甫。尤不可不精察其所以然也。至于重臣劄子所议变通之说。则既有中朝所已行者。又有先正臣赵宪之疏。则凡其得罪于圣门。不槩于道统者。去之何疑。惟当去而不去者。亦不无其人。胡元之许衡是也。文成公尝谓衡之仕元。虽非失节。而是失身者也。是盖内夏外夷。春秋之大义也。臣尝以是陈白于 圣祖。则 圣祖以为正当之论。而惟其有烦听闻。故密使近侍。谕臣以难便之意。今因升黜之举。汎行斥去。则似无痕迹矣。因窃惟念。颜曾思之父子位置。揆以天理人情。实为未安。若依中朝例。作启圣庙。而以颜路,曾晰,孔鲤,孟孙,程珦,朱松,蔡元。定配于叔梁纥。则名正理得。事体完备矣。又念周程张邵以至朱子。则实继孔孟之正统。其道至大。其功至隆。班之十哲。犹为称屈。而尚在雨庑。猥与崔致远等相并。此甚不可之大者。宜升诸正殿。以明其统绪之所在也。勉斋黄氏。实为朱子之嫡传。朱子付托之意。可见于往复书札者。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4H 页
既明且重。又其所编通解续书。大有关于圣道。其功不下于尚书集传。而独不得与九峰蔡氏同祀者。岂非斯文之欠典耶。臣因窃有所献。故文元公金长生。得程朱之学于文成公李珥。既尽受其说。验之心而体于身。然后晚年专意礼书。以勉斋之书。尚犹有可憾。其所纂丧礼备要。家礼集览。疑礼问解。礼记记疑等书。毫分缕析。置水不漏。使国朝典章。私家经变。皆有所折衷。而一主于程朱之说。虽趍向异涂之家。无不遵用。其功可谓盛矣。夫以郑众杜子春。只以注释周礼之文。而尚且与于圣庑之享。况文元公。是东方礼家之大成耶。必须博议于搢绅馆学。又广询于方外章甫。俟其无有异说。然后行之。果若论议不咸。则虽不得行。亦何所恨哉。 上命议于大臣儒臣而处之。泰辅疏曰。伏见昨因金锡胄劄及诸大臣议。有公伯寮,荀况等九人。黜去夫子庙庭。并黜申党之命。臣始闻而喜。继之以忧。夫喜者。喜 圣朝之作新学校之政也。喜 睿断之不泥因习之陋也。夫然而敢复继之以忧者。抑有说焉。夫圣庙从祀之典。自有唐以来。代各增修。其所取舍。只出于一时君臣之意。非有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4L 页
正见真识权度斟酌。定为千载不易之论。故自今观之。人物不无疵累。而事体亦多苟简。后世有圣人君子者出。而当议礼制度之任。则其必在所釐正。决矣。然苟非其人而妄议僭论。其所釐正。犹未为千载之定论。则反不如因旧贯之为无罪。斯举可谓重矣。明朝宋濂,程敏政。倡为黜陟之论。其指斥前贤太刻。而舛误亦多。其不足为千载之定论。则后犹前也。张孚敬妄而得君。断然行之。其傲然无所忌惮。本不足道也。今之论者。名为从周。实有取舍。是复为釐正明制。而其所以为说。亦有未必尽然者。史记所载七十七弟子。见于书传者三十五人。其四十有二人。则才传名字。盖不识其何状人矣。马迁记孔子之言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而称弟子。籍出孔氏古文。夫子之言如此。而籍之所出。又信而有徵。后之尚论者。但可守此而已。欲就其中轻加拣择。亦已疏矣。如公伯寮之为人。只见于论语一章。或其人始恶而终善。或偶有此失。而其馀自有过人者。皆不可知。假使冉有之行。只有附益季氏之一章。宰予之言。只有期已久矣之一章。则后之议者。必将并欲黜去。其于立论也。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5H 页
不亦难乎。史记记诸弟子。悉取论语次为篇。其记申党。未尝引论语所载。申枨事。马迁则固以为二人矣。邢炳所云其实一人者。不为无理。古人名字。此类固多。然炳亦未必有所考据。而遽以髣髴疑似之间。断为一人。未见其必可信也。且申枨虽见于论语。容或不在七十子之列。又难强以申党当之也。子曰。多闻阙疑。多见阙殆。是二者。其于阙疑阙殆之道。何如哉。荀况之学。虽舛䮕(一作驳)不醇。自是战国一大儒。其所树立。伦之于汉唐章句之儒,不啻过之矣。何休之注风角。其失不过如刘向之诵方术。而史称休进退以礼。屡陈忠言。其人自不可轻。今难于黜向而敢于黜休。亦不知何说也。马融之失固多。而其以贪浊免官。则梁冀之诬也。今以此为融罪案。而戴圣之贪赃。则诿为仇家所搆。亦可谓不得其平矣。论前人之失甚易。而不知己之复蹈其失。此固天下之通患。当今之世。未可遽得其人而任釐正之责。则与其以草草意见。变改历代之旧章。所谓不如因旧贯之为无罪者。不可不深念也。然乃臣之所忧。则有在于取舍得失之外者。伏惟 殿下聪明英睿。高出百王。进学图治。勤励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5L 页
不怠。 圣德之所成就。将无高不跻。而我东方治隆之休。庶见于今日矣。然而窃瞷 圣明春秋方富。学问之功。未甚充实。血气之用。未甚退听。见事之易而或不见其难。虑事之始而或不虑其终。时有不及察夫事体之重轻而行之过于果以速者。臣妄窃以为此病不除。必至于妨政害事。非细忧也。今日臣邻识虑。不远不思。辅导 殿下。崇谦挹之德。守慎重之道。以匡弼 圣质之所偏。而卒然赞 殿下以斥黜先儒。拆毁重典。 殿下乃复一笔抹去而不少持难。举措率易。听闻甚惑。玆弊所渐。恐不止为一事之失而已。臣实惧焉。然臣又非敢沮 殿下有为之志而劝 殿下以一切踌躇于临事之际也。事固有本有末。有缓有急。今就学校之政。求其本而最急者。则有在焉。方今师道隳废。士习惰窳。居家而缺孝敬之行。脩业而昧诚正之学。徒事摘句而干禄。横议而聚友。人才之衰替。风俗之陵夷。职由于此。 殿下如欲劝学兴礼。丕变末弊。则在延硕儒。责成均之任。造俊士明考校之法。其制度之详。自有前代之美政。先儒之格言。可举而行之也。诗曰。岂弟君子。遐不作人。又曰。济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6H 页
济多士。文王以宁。如其本也。如其急也。今不此之议。而徒欲致详于祀典之得失。就使一一釐正。无复馀恨。不过为太平之弥文。儒林之盛观。其实世教。未必遽明。人心未必遽淑。今不必远求也。嘉靖之际。可谓大釐正矣。然而朝政日紊。民生日困。明室之祸。实基于嘉靖之世。其无效亦已明矣。矧今私意横流而纪纲不张。政令靡常而百度皆坏。费用无节而蓄积已罄。邦本将蹶而惠泽不降。非常可愕之变。又从而并萃沓臻于一时。君臣上下。固当专心一意图济艰危之不暇。而乃将从事于弥文盛观而已。则甚非所以救实祸求实功之意。而殆必贻笑于后世矣。诚愿 殿下亟收前命。以示重典之不可轻议。因复察于本末缓急之辨而知所先务焉。国家幸甚。又臣伏见吏曹判书李端夏曩在甲寅撰进 先王行状。有命添补礼议首末。 天威之下。恇怯惶惑。丧其所守。辄载剩语。既又知为公议之所斥。乃更为弥缝彼此之计。投进一疏。以为宇鼎,昌明。自非庸流。常思通志共事。其意指颠倒。处事迷错。为人所嗤笑者。固已久矣。顷日 殿下将以骊阳府院君闵维重。仍掌本兵。实毁累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6L 页
朝之大防而启外戚干政之弊。大臣三司所共力争。而端夏身为宪官。不思所以匡救阙失以称其职。乃请为维重别设一司于常职之外。重其权而授之曰。此职不载法典。国舅兼之。无不可也。此殆出于掩人耳目。求媚上下之意。又不但前日迫于天威。丧其所守之失而已也。且其所谓勋戚之臣。皆出于士类。宫府一体。内外无间。及所谓维重处于宫府之间者。语意尤乖谬。古人所谓宫府一体者。道人君于陟罚臧否之际。不可以宫府内外有所异同耳。岂如今日端夏之言而可于任人授政之时。合宫府混内外。荡然无复有间隔也哉。夫其处事论议。本末如此。而今乃擢之于上卿之列。委之以冢宰之重。使之主张一时之清议。铨衡当代之人物。众望初不到此。物情甚为未允。而今日台阁之臣。相戒。循默。莫敢举弹。 殿下耳目之寄。聋瞽至此。宁不寒心哉。此诚有关于官人之得失。言路之开塞。故臣不敢不以闻焉。亦愿 殿下深加察纳焉。是日初更。 上下备忘记曰。噫。当此灾异荐叠国势捏扤之日。虽使大小群工。务尽寅协。共做国事。犹惧其不济。而矧可勒成情外之罪案。以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7H 页
起朝著之不靖乎。朴泰辅疏中第一件。即不宜黜享事也。此出于意见之各自不同。不必提起。而曾以甲寅年事。询问于大臣诸宰。一无异议。然后始乃出肃。则可见公议之攸在。而乃敢追劾于了当之后。务为深刻之论。已极寒心。至于曩日宪长时疏语。别无所失。而抉摘文字。肆然搆诬。尤可骇异。其身居论思。轻朝廷蔑公议之罪。不可不正。姑先罢职不叙。左承旨朴纯,同副承旨宋光渊启曰。朴泰辅身居论思之地。有此封䮕(一作驳)之举。虽其遣辞不无过中之处。而乃若其意。则盖出激昂之忱。本非一毫搆诬之语。而 殿下不少假贷。摧折至此。以言获罪。决非 圣世事。臣等忝在近密。区区所怀。不敢不陈。所降备忘。谨此封还。 答曰。泰辅职在论思。罔念国事。轻视朝廷之状。良可骇异也。罢职薄罚。不足惩罪。勿烦。再启曰。含默苟容。为今日之痼弊。而泰辅以眇然新进。乃敢随事尽言。设或有过激之语。其敢言之风。有足可尚。此岂出于轻视朝廷而然哉。 殿下固宜优容宽假。以开言路之不暇。而今乃不赐一字之批。特加罢职之罚。臣等窃恐从此喑默之。徒自以为得计。而谠谔之言。无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7L 页
闻于 圣朝也。伏愿 圣明更加三思。还收朴泰辅罢职不叙之命。 答曰。已谕勿烦。
二十一日。副校理申晔,修撰李彦纲上疏曰。朴泰辅疏中所论黜享一款。意在慎重。其论固好。至于李端夏事。其言诚为过激。而亦非用意搆诬之比。盖端夏甲寅处事。果未免为颠错。而更化之后。朝廷之所以涤瑕收用者。盖恕其本心之无他。而亦其人终有所可惜故也。曩日之疏。虽不无形迹之嫌。亦出于一时意见之适然。而所谓掩人耳目。求媚上下。乃是小人之极态。则以此直断。恐非论人平恕之道也。然身居近密。有怀必陈。实出无隐之义。则其敢言之风。可奖而不可沮也。可容而不可罪也。泰辅之论端夏。既非端夏之本情。而 殿下之罪泰辅。亦非泰辅之本情。则以言获罪。既非盛世之美事。而 朝著不靖之端。抑恐自 殿下激之也。乞寝朴泰辅罢职不叙之命。以开敢言之路。 答曰。泰辅疏中侵攻吏判。不遗馀力。虽在庶僚。固不当如是迫切。而况重臣乎。至以求媚上下等语。肆然形诸章牍。有若逢迎阿世之小人者然。岂非端夏之至冤而可骇之甚乎。收还之请。予未晓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8H 页
也。司谏沈濡,献纳吴道一,正言尹世纪启曰。臣等即伏见朴泰辅疏论李端夏之不合铨长而仍斥两司以聋瞽。臣等于此不胜瞿然之至也。端夏甲寅一事之恇怯丧守。诚如泰辅之所陈。及授铨长之后。士友之间。果有不满之意。而臣等区区之见。则当此人才眇然之日。其词翰之优长。性质之醇谨。实有可惜者。且坐甲寅之事。而见塞清路。殆至经年。则罚已行矣。到今略其前愆。取其所长。不害为平恕之道。臣等之所以详慎称停而不至于论劾者也。今者泰辅之疏。语意切峻。臣等何敢自谓无循默之失而晏然于台席乎。 答曰。初不论劾。大意固好。过激之斥。不必介嫌。勿辞。掌令尹攀,金世鼎,持平李世白并引嫌。以为端夏甲寅之事。诚未免为丧其所守之归。而本心容有可恕。文才不可终弃。不为举劾。意盖出此。 答曰。在我无失。何必引嫌。
二十二日。正言李善溥引嫌。以为端夏是族父。是非得失。有不敢可否。大司谏李翊上疏曰。端夏赋性真醇。本来好善。甲寅之事。虽其刚方不足。不能保其素守。窃闻其初所误。盖失于过虑。不专为一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8L 页
己利害之私而已。然执迹而论不知者之有所云云。何足怪也。其为宪长疏。只是忱诚切至。为国惜才。若责以见识不透。思虑不长。则渠亦不能为辞。谓之有意于求媚上下云尔。则不但不能服其心。亦非论人平恕之道也。况今艰虞溢目。国势危急。苟有一艺一能。政宜收聚布列。使各自效力。得以相济。若其薄物细故。虽略而不举。亦不至害事。今端夏之词翰忠勤。历数朝绅。鲜有其伦。藉令不幸有过。经年见阻清华。罚已行矣。到今追论。臣未知其为得。然人之意见。亦各不同。泰辅以经幄之臣。职在可言。则其有怀必陈。盖出无隐之义。况年少气锐。能言于人所不言之际。虽其言未必尽中。观其志。实有可尚。若斥之以迫切。疑之以搆诬。则不徒有乖于包容言者之道。君臣之间。情志未孚。有此臆逆之教。窃以为未安也。夫台臣之不言。泰辅之必斥。俱非有私于端夏。要之不害为至公。若喜同恶异。必欲齐整其参差不齐之见。使迎合苟容之辈。布置台阁。但以随声和附为事。虽真有可论之人。可言之事。莫之相规。终至于直言不闻。谄谀竞进。亦非国家之福也。 答曰。李端夏之忠于国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9H 页
家。长于文词。予固知之稔矣。泰辅亦岂不知。而身居论思。罔念为国。惜才之道。乃反吹毛求疵。不少宽假。良可骇异。此而不罪。无以惩方来也。
二十三日。修撰金镇龟劄曰。儒臣疏辞。既涉过当。循默之斥。非所当嫌。请沈濡,吴道一,尹世纪,金世鼎,尹攀,李世白,李善溥出仕。 答曰依启。濡世纪,善溥呈辞。世鼎,攀,世白与大司宪金万重。争户布议引避。道一退而陈疏曰。朴泰辅之疏论李端夏。实出于论思之臣有怀必达之意。而然其遣辞之间。多不称停。未免有矫枉过直之病。而有乖于论人平恕之道。臣于此窃为泰辅惜之。而第臣以被斥于泰辅之人。当泰辅以言获罪之日。不宜言及泰辅之失。以激 殿下之怒。故引避之章。只陈当初意见而不暇及他矣。臣于泰辅。情分素不惯熟。自今春伴直玉堂之后。始知其为人。惟其年太少而未及阅历世故。气太锐而不能斟量事理。处事或失于轻率。论人或病于迫切。而然其遇事直前。不识忌讳。则其长处。亦有所不可掩者。以今日之疏。言之李端夏之甲寅一着。不但迫于威命。不能保其所守。其论宇鼎,昌明之疏。亦难免为苟且之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79L 页
归。则当此更化之日。擢拜天官之长。宜其不满于持清议者之心。而第今人才眇然𡢃于辞翰。勤于国事。如端夏比实未易得。略其前愆。取其所长。不害为国惜才之道。弹章之不发。盖以此也。当初称停之论。泰辅亦已与闻。而及其身居台职上章论事之日。亦未尝言及于此矣。到今猝发。必欲伸其初见。而务为一切之论。此其处事之失于轻率也。至于端夏宪长时疏中请建革弊厅一款。则其才疏志勤。喜谈时务。自是平生本色。而不过以闵维重之才局为可惜而然也。若以其宫府一体之说。谓之引喻乖舛而事体苟简则可也。律以谄附迎合。则实非其情。而泰辅不暇恕谅其本意。不复称停其言语。执其形迹之嫌而论其心术之微。断之以掩人耳目。求媚上下。驱之于无状小人之域。此其论人之病于迫切也。然非有一毫挤陷端夏之意而抉摘搆捏之也。特其所见如此。故不避触忤于 上心。不顾见非于时议。率意尽言。无所顾藉。此其遇事直前不识忌讳。而长处终有所不可掩者也。若以泰辅之言。为必可用。而使端夏为永弃之人。则固无是理。若加以轻朝廷蔑公议之罪。则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0H 页
岂不颠倒之甚乎。况今风气日颓。苟容成习。若不培养直气。以矫此弊。则世道之忧。诚非细虑。如泰辅任怨言事之人。虽有轻率过激之病。不宜过加摧折。使言路杜塞也。泰辅斥臣以循默。诋臣以聋瞽。士夫羞耻。莫此为甚。则泰辅之待臣。其亦薄矣。而臣之为泰辅缕缕至此者。非为泰辅地也。诚以以言获罪。非 圣世之事。且恐朝廷之上。敢言之风。自此而益寥寥。伏惟 殿下留神澄省焉。
领议政金寿恒上劄曰。伏见朴泰辅疏。其首尾条列。阴讥显斥者。无非愚臣之罪也。臣诚惶骇惭惧。有不敢自安者。夫圣庙升黜。事体至大。而以臣蒙学浅识。猥当清问。而妄有所论列。其僭率不韪。臣亦自知其罪。识者之诮责。乌得免乎。第臣献议中所陈黜享诸人优劣之辨。去就之宜。自有史传所载。先辈所论。臣不欲费辞多辨。而只以马融一人言之。其贪浊之状。未论其虚实。至于为梁冀草奏。枉杀李固。当时梁太后责融之言。亦曰李公之罪成于卿手。则后之人。虽欲曲为掩护。有不可得者矣。好善疾恶。人心所同。以融之党奸凶而害忠良。泰辅奚独不知其可恶也。然其疏匿此一段而强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0L 页
为分疏。必欲比同于戴圣。以黜融存圣。为不得其平。此实非常情之所及。岂其急于斥臣之论。而不觉其终归于失好恶之正者耶。大抵此事。既曰圣人君子者出而当议礼制度之任。然后始有所釐正云。则虽有学识地望百倍于臣者。犹不敢任釐正之责。况以臣草草意见。妄议僭论。其罪不既大矣乎。其所谓今日臣邻识虑不远。不能辅导 殿下崇谦挹之德。守慎重之道等语。真是切至之论。而若论其不能辅导之罪。则臣实为首。其何辞之自解哉。至于李端夏事。臣亦与有罪焉。臣之于端夏。开释前失者。臣也。请委史事者。臣也。荐授铨长者。臣也。而终使端夏大颠顿。以归史事溃裂。亦至于莫可收拾。此皆由臣以误之也。臣安得免其罪哉。端夏为人。长于文学。固人所共知。而若其秉心公平。至诚体国。则臣尝以为今世鲜有其比。虽有过误。本情可恕。此臣所以前后荐进于 上者也。至其宪长时疏陈之辞。臣则以为只出于忧国惜才务祛积弊之意。而虽其不知者。谓之事体不当。则容或有之。今泰辅直斥其心术。至以求媚上下为罪案。同朝之间。何其不相悉之甚耶。臣曾于骊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1H 页
阳府院君闵维重之兼本兵也。臣既请褫其任。又以仍兼备局为请。诚以艰危之会。不比平时常规。有难尽拘。兼绾之务。有异实职。前事亦有可据。惟其国事为重。不暇顾他嫌也。端夏所请其意。岂异于此哉。以此为罪。则臣宜与之同科。此亦臣所不敢自安者也。伏乞 圣明府察臣罪之非一。物议之至严。将臣本职及实录总裁官之任。亟先镌免。使愚臣得免于大何。国事不至于大误。不胜至愿。抑臣窃念泰辅职在论思。有怀必达。其言虽失于矫激。亦自有可取。此在 圣明裁择取舍。不宜过加摧折。而 圣旨严峻。至罢其职。经幄之臣。以言获罪。有骇听闻。且关后弊。况末俗易高。众论多歧。似此言议。不止泰辅一人。则为今镇静之道。必须是非之辨。包荒之量。两得其宜。然后国家终受和平之福矣。不然而处分太过。谴罚太遽。则深恐物情不平。纷闹未已。而益增不靖之端也。臣私忧过虑。不得不并陈。惟 圣明之深思而财处之。幸甚。 答曰。当此时事艰虞人才眇然之日。泰辅身居经幄。未尝进一策举一人。以扶国势。而乃以情外之说。肆然丑诋。终至于狼狈。去国而后已。其心所在。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1L 页
诚未可知也。如此之类。岂可诿之论思而置而不罪乎。黜享事。是亦意见之不逮也。于卿俱无难安之嫌。卿其安心勿辞。二十五日。 答吴道一曰。已谕于大臣诸臣之批。不必叠床矣。
二十六日。右议政李尚真,光城府院君金万基,右赞成金锡胄,户曹判书郑载嵩,礼曹判书吕圣齐入侍。尚真进曰。李端夏终难入来行公。都目。势将迁退。当有变通。 上曰。当此国势忧虞之日。年少浮薄者。使重臣狼狈出去。岂若真有罪过而轻递吏判乎。尚真曰。事固如此。端夏岂可曰吾本无过而辄出乎。 上曰。年少之言。不可施行。而都目可虑。姑递吏判。尚真曰。领相所谓不可罪泰辅者。诚是。不但领相。外议皆如此。虽其年少气锐有过激之言。职在言路。宜加包容。 上曰。罢职。初非重罚。而终不可无惩罪之举矣。尚真曰。既示 圣意之好恶矣。今复还收无害于用罚之道矣。 上不答尚真曰。泰辅之疏为情外之说。朝著既尽知之。端夏虽所见有不逮。然常主公平。在铨地则必有公道。且史职难得其比。端夏本心甚公。是非与夺。必当公明。今世尽为良史之才。又常宿处史局。修史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2H 页
甚勤。此任谁可代者。 上曰。予素知端夏之公忠。虽递本职。史职决不可递。政院别谕。使之从速入来。金锡胄曰。顷者。 朝家方议文庙从享。举 累朝未遑之盛典。从祀釐正。宜及此会。臣平日于文字。略有所窥。故敢陈浅见。其所言只采我朝先儒之定论。非出臆说。而及至 圣上断然行之。则臣亦缩蹙不安矣。人之所见。固自不同。先辈亦有一从中朝祀典之议。而所以难于一从者。以陈献章,王守仁之不合并升。故且刘向所失。虽在黄金一疏。而其尽忠汉室及传经之功。不可泯没者。尹根寿之言也。戴圣之传礼经。大有功于后人。不可黜者。李恒福之言也。欲改夫子称号为圣师。则当尽革诸弟子之爵号。事涉纷乱者。申钦之言也。此其所见之不同者也。今见朴泰辅疏。其意以为不能正今世之士。而欲正先儒。且在堂上方能辨堂下人。此则诚然。而至于所论公伯寮,荀况,马融。则有不然者。公伯寮。本臧仓,桓魋之流。而只见于论语一章。马迁误认为弟子。朱子注论语。只曰公伯寮鲁人。而不曰孔子弟子。则此足为明證矣。马融则泰辅虽以贪浊为诬。而李固之死。出于融手。汉室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2L 页
之亡。实兆于固之死。则融罪甚重。决在当黜。至如荀况。岂非战国时大儒。且性与天道。微妙难知。其所谓性恶。容有可恕。而至于子思孟子。极力排斥。以故一传而为李斯。斯固况之不肖弟子。其学亦有所由来矣。如杨雄。朱子书。以莽大夫而久享圣庑。至明朝始黜。黜陟虽重。岂终不可行哉。尚真曰。臣则以为名为从周。实有异同为不可。至如公伯寮,荀况,马融等。似无可惜。世岂有扶马融之人哉。泰辅若只论升黜之难。则可矣。马融事。可谓妄发矣。但申党申枨。则诚有不可明知非二人者。轻黜似难矣。锡胄曰。臣略据皇朝釐正之论。陈枨党不可并祀之意矣。枨党之为一人。诚未明白。玆事体重。不可不审。更令玉堂详考十三经等书。再禀处之何如。 上曰。依为之。
修撰李墩上疏曰。朴泰辅之疏。诚有意见矣。亦可谓敢言者矣。然臣意有不然者。臣曾与泰辅相遇于史局。以从祀釐正。有所酬酢矣。臣则以为玆事固难容易论之。而既经皇明之釐正。又有先儒之定论。则固非自我作始。无所不可。而泰辅则以为事涉弥文。非今日所急。而大行斥黜。又有所未安。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3H 页
如此论议。大意自好。若于询议之初。疏陈所怀。则无害于可否相济之道。而到今大议既定。别立新见。以滋异议者之口。不知其可也。至于李端夏甲寅事。若以死生不贰。威武不屈之操律之。诚有可言者。而再三争执。终不能得而激成之。祸又不可不虑。则端夏之意。固可恕而不必深咎也。其宪长时疏。固未免为失言。而若谓求媚上下。则岂其本心哉。端夏之文学行谊。实鲜伦比。而推贤好善。亦有可尚。不可以一时言语之疵弃其平生。泰辅之论人。无亦太深矣乎。虽然。泰辅亦岂搆诬人者哉。不过执其迹而不原其情耳。况今巽懦含默。举世皆然。而泰辅乃直伸己见。无少隐蓄。求之衰世。斯亦不易。而 殿下不曾假借。摧折太过。言路开塞。所系非细。伏愿 殿下平心叙究。还收威怒焉。 答曰。已谕于诸臣之批矣。
壬戌正月
一日。大司谏李翊,正言尹德骏启曰。校理朴泰辅。职在论思。有怀必陈。其劲直敢言之风。亦足可尚。设令其言未必尽中。不宜过加摧折。以防言者之口也。至于深刻搆诬等 教。尤是情外。岂非未安之甚者乎。夫国家之有言路。犹人之有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3L 页
血脉。血脉壅则人病。言路塞则国危。所关甚重。诚非细虑。臣等此论。非为泰辅之地。为言路也。为国家也。请还收罢职不叙之命。掌令金世鼎,李彦纲启曰。校理朴泰辅。以疏论李端夏事。至有罢职不叙之命。臣等窃以为过当也。泰辅身居经幄。有怀无隐。其言虽或过中。断无一毫搆诬之意。以圣人包荒之量。固宜优容宽假。以开言路之不暇。而乃以轻朝廷蔑公议。勒加情外之罪。辞旨极严。摧折太过。论思之臣。以言获罪。实非 圣朝之美事。而含默之风。自此而长。敢言之路。由是而塞。其所关系。岂不重且大哉。请还收罢职不叙之命。 答曰无烦。
初三日。左议政闵鼎重入侍启曰。朴泰辅论李端夏。诚深刻。而端夏既有前过。不知其情者。固宜有言。其论从享事则甚非。从享诚重矣。而泰辅摆脱先儒定论。直欲伸己见。以此罪之。固宜。若罪其论端夏则过矣。言事之人。其言至于误事则可罪。今不行其言足矣。何必罪之。 上曰。从享既有先辈定论。泰辅乃为相反之论。语意乖谬。此固可骇。而抑由意见不同之致。至其同朝之间攻斥重臣。加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4H 页
之以情外之罪。其在事体。乌可无罪。鼎重曰。以从祀为非急务者可矣。而其不有先辈。欲伸己见之弊。实自不轻闻。此乃年少气锐之所致。不可尽责。而至于马融,公伯寮,荀况。皆欲分疏。槩其人诡僻异常。他日持论如此。必归于异端。儒臣宜有所辨斥矣。然臣所陈。只言事是非而已。以此罪之则过矣。吏曹参判李敏叙曰。人之言议。本难适中。泰辅论从祀及李端夏事。皆不合物情。然自古亦有言。虽善矣而忤上意而得罪者。故但当明其是非。不可罪其人也。 上曰。职在论思。论人深刻。罢职薄罚。何必还收。副校理申晔曰。左相论朴泰辅事。诚然。至以为归于异端。而玉堂宜加辨斥。则未知其当。但渠所见。有未逮处耳。至谓搆诬端夏。亦非其情矣。大司谏李翊曰。朴泰辅职在论思。有怀必陈。敢言之风。亦足可尚。从享之论。虽缘意见不逮。若以为诡激而罪之。则言路将塞。请还收罢职之命。 答曰勿烦。
初七日。昼讲。左议政闵鼎重,礼曹判书吕圣齐,户曹参判李师命,承旨李濡,校理沈濡,副校理申晔入侍。鼎重曰。臣顷陈朴泰辅罢职还收之请矣。泰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4L 页
辅所论从享事。诚妄。李端夏前为宪长。未有人言。而今泰辅论之。岂不深刻。然台臣所以有还收之请者。为言路也。亦宜从之。李端夏忠于国家。不可使在外。今若不罪泰辅。招致端夏。并使安心。则善矣。 上曰。名为儒臣而背先儒之论。妄议从享。已为非矣。至于李端夏事。以同朝之人。有若异国不相知之人。论之深刻。不可无惩罪之道。故不允耳。师命曰。臣少与泰辅交熟。知其为人。若有所见。坚执不移。故如此。至于搆害人。则非其本情也。沈濡曰。泰辅甚固执。侪辈之间。以为下听手上人言。闻其曾与同辈言。欲论此事。被人劝止。故不发。不能自止。终乃敢言。且其言不可谓无可取矣。师命顾视厉声曰。泰辅之言。宁有可取。李端夏。忠清孝友。且是有本末之人。其人不可瑕訾。泰辅之言。岂为定论。濡曰。非谓其疏有可取也。乃谓其为人也。鼎重曰。臣未尝与泰辅接面。槩闻其人年少过锐。而于文该博。且有所执则不移。亦有过人处矣。然所见误而不能改。是可惜也。李端夏若有可罪之事。则当初除拜。岂可置之。至于从享之论。实为重大。虽遵依先辈之论。尚有迟疑之意。今泰辅乃生出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5H 页
无所依据之言。妄救不可救之人。其言之非。岂胜言哉。臣前所陈异端之说。或者以为过。而若论其终。则臣言非过也。泰辅之为人。病处种种。臣实非之。岂敢救之。特以以言获罪。既非美事。且端夏必当以此不安。宜恕泰辅之罪。师命曰。古语云。乌鸢之卵不破。然后凤凰至。泰辅之言。虽无谓。而必须不罪如此之言。然后善言可闻。 上曰。不是永废。一时薄罚。何伤。鼎重曰。诗云。匪怒伊教。今 上所以罪泰辅者。亦此意也。前后所教。已明其罪。何必置之罪科。过数月或一二年然后快欤。李濡曰。大臣之言。宜加采纳。鼎重曰。台启以泰辅为劲直。其言岂得为劲直。此则过矣。师命曰。玉堂谓之敢言。台谏谓之劲直。泰辅之言。岂可曰敢言。岂可曰劲直。臣所谓乌鸢之卵者。正当。鼎重曰。此固非敢言而比之嗫嚅。则少胜矣。沈濡曰。泰辅之言。诚非矣。而以言获罪。非 圣世事。泰辅虽被罪数年。亦何伤哉。特为 圣德惜之耳。 上不答。
初九日。李端夏上疏曰。臣夙婴奇疾。素乏才长。晚窃科名。猥玷清班。虽抱忧爱之念。而涓埃无补于国。虽务和平之论。而言行不孚于人。宦达而罪愈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5L 页
积。年衰而病益深。自分没齿田庐。无复有行世之望矣。逮至更化之后。特被收录。一谢而归。固臣诚愿。而乃为史事所拘掣。不敢终始避免。淹过岁月。滥荷宠荣。既超八座矣。复长宪司矣。终至于擢授冢宰。臣乃见利忘义。知进迷复。人非鬼责。一时激发。小人情态。狼藉于儒臣劾奏之章。虽怜臣之甚。救臣之力者。仅明其心术不至于求媚上下。掩人耳目而已。乃如恇㥘苟且。丧守逃祸。为一世已定之论。臣虽家置一喙。以自明其实迹。何可得也。今 殿下不欲废弃。有此特召者。只为续完史役耳。古之良史。秉笔执简。虽鼎镬在前。亦无所挠。如此而后方能正是非公与夺。垂之永久。可为信史也。今臣以恇㥘之心。为苟且之辞。瞻顾利害。计较得丧。终以邪见曲笔。重误 圣朝实录。不亦羞当世而厚招百世之讥议也。此理灼然。非臣自贬之过言也。伏乞亟削臣名于朝籍。且命改择良史。以付纂修之任。将臣已草史编。一并改修。不胜大愿。 答曰。噫。世坏败俗流失。忠厚质朴之风扫地。浮躁倾轧之习转加。为世道太息。固已久矣。卿之忠于国家。长于词翰。寡人之所稔知。朝野之所共许。而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6H 页
惟彼气锐之辈。勒加罪名。肆然侵攻。良可骇异。卿何足挂齿哉。宜遵前旨。安心勿辞。从速上来。以完史事。
初十日。献纳金镇龟改启曰。朴泰辅疏陈之辞。虽涉过当。究厥本心。盖出于有怀必达。则夫岂有搆诬之意。而 圣明不少假贷。至命罢斥。经幄之臣。以言获罪。既非所望于 圣世者。而抑非所以恢广言路之道也。请勿留难。还收罢职不叙之命。
十▣日。弘文馆启曰。论语有申枨而无申党。史记有申党而无申枨。家语有申续而并无申枨,申党。唐开元年。始以七十子。从祀圣庙。盖合论语史记两书所载者并祀之。故申枨,申党。俱在祀典中。至宋邢炳。论语注疏中。始引汉郑氏说。断以枨,党,续为一人。嘉靖釐正时。去党存枨。实用邢炳说。如孔子通纪,万姓通谱等书。皆并列枨,党二人之名。釐正时不用此说。而断以邢炳注疏者。似以郑氏去古未远。其言宜乎考信而然。其取舍权度。今未可的知。此外更无可考文字矣。 答曰。鲁论既有枨而无党。至于邢炳注疏。尤为详尽。依前去党存枨可也。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6L 页
二十日。李端夏上疏曰。朴泰辅论臣前后过恶鄙夫小人之情状。不翅狼藉。政院三司。继以其言为无一毫搆诬。又以劲直敢言称之。则其为一世之公论。臣虽欲自辨于其间。以明其心迹。人必以文过护前视之。只益其訾谤而已。惟是 殿下不欲废弃臣身。至以忠于国家。长于词翰奖之。区区愿忠之志。臣固不后于恒人。而立朝以来。论事献言。徒为妄谈世务之归。而无涓埃裨补国家。至于文翰。元非臣所能就。使真有才长词章之习。无益实用。又安可持此而当莫重修史之任。以传信于百世也。 答曰。连章固辞。有若真有是事者然。无乃太过耶。实录改修。一日为急。卿何徒守区区之廉隅。以致史事之迟延乎。
壬戌二月
初二日。府院启请还收朴泰辅罢职不叙之命。 答曰。依启。是日拟副修撰。李端夏三上疏曰。臣本无知识。加有心疾。叨踰既极。过累丛积。言者所劾。实非白地搆捏。政院三司。公论继彰。则臣虽欲不以是事为己之有。何可得也。且臣所遭人言。皆是鄙夫小人之情态。元非细愆薄过可以洗涤。则区区廉隅。虽欲不自守。又何可得也。且念言者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7H 页
论臣本末。而以臣被擢于上卿之列为滥越。此诚切至之言也。臣以罪累之踪。获被收录。中批超擢。出于人望之外。臣虽辞不得免。至今思之。不能无愧于心。如蒙追削资秩。以允物情。则是尤幸之大者也。 答曰。复何多诘。安心勿辞。
壬戌五月
二日。大提学李敏叙。以命选湖堂六人。应教赵持谦,修撰林泳,吴道一,奉教李畬,待教徐宗泰及泰辅与焉。
壬戌六月
二十日。命读书堂。来待政院。泰辅旧选知制教。至是。谢 恩陈疏曰。臣妄议定论。丑诋重臣。区区忧时爱君之忱。反陷于乱朝著背先儒之科。罪重衅甚。甘为弃人。不意 圣明含垢纳污。谴罢薄罚。旋即收还。罪悔未深。震惕深增。至于湖堂荣选。尤非臣所自意者。假令臣才学优长。真可以膺是选。即其本末无所取。衅咎不可湔。国朝故事。以湖堂储养英才。未闻储养有罪之人。以误遴选之重。辱 视遇之厚也。且臣虽无状。若夫冒罪累遗廉愧。但以词翰事 殿下。自比于俳优卜祝之流。则臣亦不忍为之。士夫风节。关于朝廷纪纲。臣又安敢不自惜哉。疏不入。遂退。时应教赵持谦。新有升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7L 页
秩之命。未及下批。承召来至。以为通政例。当解书堂。不敢应命。亦退去。政院启请推考持谦,泰辅。复令留待。于是不得已而应命。制进七言排律二十韵。大提学李敏叙考。赵持谦居三上。吴道一居三中。泰辅居三下。(徐宗泰不制。林泳,李畬在外。)命赐持谦豹皮。道一虎皮。泰辅鹿皮。明日复招诣宾厅宣酝。特赐银杯。杯心金字。隐起赐湖堂三字。
二十九日。与吴道一拜笺谢赐杯之命。
壬戌八月
十▣日。李端夏上疏。辞以灾异特召之命。又曰。今之灾异。未知 圣明有何阙失而致之。然言路开闭。关系兴亡者。此诚今古至论。朴泰辅论臣之后。臣之罪状益著。泰辅之直声振世。 殿下于臣。则不惟不加显斥。反示褒奖。于泰辅。则始既摧沮。尚靳收用。谏臣再有言而亦不听纳。群情之郁抑。愈往愈甚。臣恐此事亦或为召灾之一端也。
十八日。参奉崔慎应旨上疏。末云。大司宪李端夏忠君忧国之心。好善爱贤之诚。可质神明。粗有知识者。莫不称其好善优于天下。则必是君子人。决非小人人也。臣昔从端夏学。窃见其无一毫患得患失之意。则可以有求媚上下之事乎。朴泰辅含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8H 页
猜逞忿败人病国之状。诚可恶矣。 殿下特命罢职。可谓示其惩戢。而伊时台谏皆以泰辅为是。而以 殿下为过。何其辨之不明也。端夏于甲寅冬。不能违 殿下之命。而以时烈为误引礼经者。盖出于益祸时烈之过虑。而无一毫攻斥时烈之意。则其事虽未尽善。而其心亦可得而见也。泰辅未闻有爱敬时烈之心。而反以是事为藉口。则诚可笑矣。臣于端夏。有师生之义。故其时贻书辨之。端夏亦未尝自以为是。则诚所谓君子之过也。至如请仍国舅大司马者。虽非国家常调。而亦出于忧国之至意。则其心所存。断断无他。而泰辅乃以此为求媚上下。不亦诬乎。端夏。臣见其自在北幕。开口必以砥峡为好。而无爱此城市之心。况有取宠固位之计乎。既无取宠固位之计。则其无求媚上下之心。不辨自明矣。泰辅自以世家名士。何其诬人以情外之言。若此之甚耶。端夏一见泰辅之攻斥。而浩然归去。无系恋爵禄之心。得遂其平生好遁之志。则不贤而能之乎。然其爱君忧国之诚。则必不以退去而有间也。此必已悉于 圣鉴矣。
二十日。拜兵曹佐郎。二十二日。谢 恩数日而遆。
壬戌九月
五日。复拜直讲。九日。差水原试才御史。
二十四日。正言李宏疏论时弊。有曰朴泰辅之才华雅望。为一时侪流之所推许。而一自论一宰相之后。 殿下不置近密之班。显示厌薄之意。 殿下每下求言之旨。而以言为咎至此。孰肯为 殿下竭诚尽言。重触君父之怒。甘作屏弃之人哉。
壬戌十月
七日。复 命。九日。拜伊川县监。十日。谢 恩。
壬戌十一月
三日。辞朝。九日。上官。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8L 页
癸亥闰六月
十日。学谕朴益茂上疏曰。今日纪纲日颓。风俗日污。所赖 殿下。侧席如渴。群贤汇征。庶有协理转移之机矣。不意时论乖激。遂令宋时烈狼狈东还。自此儒贤相继而去。臣请言大老所以去之由。为伸被诬之冤焉。大老久留之计。盖非素志。而唯 圣上眷遇之隆。迥出千古。唯大老忠爱之诚。白首弥丹。虽获休致之请。不忍作便决之行矣。台官引避之举。适出于自峡还归之日。而张皇侵犯。少无顾藉。大老宁可恬然冒进于睢盱之间哉。及其改辙之后。乞召之章。或发于搢绅。而泛然以尽诚礼为专责 圣上之语。至于太学。乃首善之地。忧国慕贤。齐声叫閤。乌可少缓。而恐忤台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9H 页
阁。论议乖戾。中学之会。风浪大生。偾事之责。自有所归。而施罚之科。不能无偏。世道已极寒心。而况朴泰维疏中之语。看来不觉心骨俱惊也。顷日。泰维以正言在杨州。辞职疏有攻大老一款。而自县道上来之后。其所亲切者。劝令镌去。誊传文字。已播于士大夫间。特以未彻之故。独 殿下未之见耳。唯领相金寿恒向所谓安知前头无侵凌之患者果验。而亦是歇后语矣。人或谓泰维疏语虽如此。既已删去。不必仰渎于君父之前。此则不然。以私辱贤。上彻科罪者。自古何限。至于近日俞信一诟辱之说。尚为台阁弹劾。况此泰维疏语。既经县道。昭不可掩。则岂可委之晻昧而止哉。其疏曰。上之患。在于委靡不振。下之患。在于偷合苟容。其发于政令。见于事为者。固不可毛举缕数。而姑就其近事之大者言之。夫谥号加上。何等重事。而上下皆知其未当。然犹难相违覆。求远小嫌。卒之以宗庙重典。不免为未协群情之归。此非儒相平素自任以忠报之节而有望于今日之意。大事如此。小事可知。朝家举措。苟简至此。则政令安得以无失。事为安得以克审哉云云。臣请痛斥而明辨焉。大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89L 页
老本意。以为谥号追上。虽非古礼。然既是汉唐以下通行之典。 世祖宣祖徽号字数。反隆于 太祖太宗。则揆孙以祖屈之义。诚有所未安。故劄中以无宁追上。以安二祖之心为言。 殿下犹以为事系重大。令公卿以下至于儒贤暨三司杂议。或以为徽号之上。允合义理。或以为事系重大。不可轻议。 殿下亦且持难而不许矣。及大老再达之后。更令诸大臣。十分商确。又至归一。而后方始定议焉。其间一二臣之见。虽不无持难之意。而不过曰尊严之中。神道尚静。到今改题未安云耳。夫岂有以上谥之议为不当而偷合苟同者哉。呜呼盛矣。我 太祖尊王之大义。皎然于威化回军之日。先辈定论。不啻丁宁。及其功德并隆。天命有归。虽汤武之顺应。无以加焉。则为吾国臣子者。苟明于春秋尊君父尊周室之义。孰敢有异议于上谥之事。而泰维一种之见。乃反如此。其所谓上下皆知其未当。上则 殿下之谓也。下则诸臣之谓也。臣未知 殿下果见上谥之非当。而犹难违大老之意。强而行之乎。且未知诸臣非不知上谥之乖宜。而但求避相背之嫌。勉而行之乎。以 殿下聪明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0H 页
冠古之资。为宗庙臣民之主。威权在己。予夺由我。莫重典祀。万无为老臣一言而强行之理。则是泰维之诬 殿下也审矣。以诸臣同休共戚之义。任格王正事之责。意见自别。可否相济。莫大典祀。必无诿老臣所议而勉行之理。则是泰维诬诸臣也明矣。准之以当初收议之迹。则既如是。断之以道理事宜之极。则又如此。而泰维措语。隐然有以大老为气势隆重。上下莫敢谁何。徽号之上。虽知其不可。而不得不苟从。终不免为未协群情者。然而总而结之曰。此必非儒相平素所以自任以忠报之节而有望于今日之意。噫噫惨哉。人之为言。至于此乎。气势隆重。莫敢谁何。历指前代。为何等小人。而乃以此拟之于大老。其所云忠报之说。盖出于诸葛武侯疏中。而乃以非忠报之节。直斥大老。至以朝家举措之苟简。政令事为之不审。皆谓之由于上谥之失。其操切阴攻之意。显然于言外。呜呼痛矣。若使泰维渠之所见。果以为未惬。则方其下议之初。所当痛陈无隐。而反乃心非口默。旁观窃议。及其大礼既定。过了数月之后。方始云云。岂真为朝家慎举措之诚心哉。只是动摇国是。攻害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0L 页
儒贤之计耳。其为计不亦谲乎。呜呼怖矣。粤在十馀年前黄壖之疏。今虽不能记得。然撮其大旨则曰。举世风靡。莫敢异同云尔。其疏一出。有识寒心。而曾未几年。慎徵,世楗继之。卒之奸凶之徒。以贬薄君父之目。勒成大老之罪案。而幸赖 圣明在上。得伸极天冤痛矣。今者泰维所谓皆知其未当。难相违覆云者。比之壖等之疏。奚啻若一口之出。而至其非忠报之节云。则与凶徒搆虚闪罔之手段。其间岂能以寸哉。呜呼。上年圣庑釐正之日。其弟泰辅排贰之论。识者皆疑其为侵侮之端矣。到今泰维之肆斥。乃有甚焉。何其兄弟之互相讥斥。一至于此乎。大老道德之卓伟。学问之纯正。自有一世推许之公议。非臣愚识所敢容喙。第以其立朝大节。略举之。则昔在 孝庙朝。逢千载一时之会。即以正大义明人伦。为担当底责任。不幸 孝庙中途宾天。其叫天极地之痛。比诸臣为如何。而每于深居独处之际。言及 孝庙。未尝不怛然流涕矣。逮我 先大王。恩眷不替。大老恒以继述之意。惓惓陈戒。而尝进言于榻前曰。我 孝庙盛德至善。虽百世不可祧也。其追 孝庙之殊遇。欲报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1H 页
之于 先大王者有如此者。而及我 殿下之嗣位。遽遭凶徒之搆祸。万死一生之馀。特荷旷古之 恩。其勤恳劝勖之义。无非勉正学正君心。卫吾道扶世教。振纲励俗。进贤保民。以伸生平之志愿。继上谥议。广收在廷之论。以举数百年未遑之典。以臣愚见。大老所以忠 殿下而报先王者。蔑以加矣。而今反为泰维之所诬勒。加以非忠报之斥。此舆情之所以痛嫉。而士林之所以愤惋也。朝家迸逐之典。在所必及。而奈何一时群议。打成一片。台官纠劾。已无可望。而大小臣僚。莫敢开口。至于天曹连拟清选。泰维挟时之势。其亦可畏。而大老疏远之踪。日益孤危矣。人心以之而渐变。朝论由是而益挠。老成宿德之臣。皆思奉身而退。守道忧时之士。惟恐入山之不深。朝著溃裂。莫可收拾。 殿下若不奋发英断。快示好恶。明其妨贤之罪。以解群下之疑。则臣恐阴日长而阳日消。论议益乖而国是眩乱。私意横流而士趍靡定。终至道学目以伪学。正人指为邪人。而时事之非。不但止于今日而已。可不惧哉。 答曰。朴泰维疏中措语。若果如此。则妨贤病国之罪。乌得免乎。第其文字。初未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1L 页
上彻。而只凭传闻。辄施谴罚。有伤事体。亦关后弊也。
癸亥八月
初四日。沃川生员赵匡汉疏云云。前者圣庑升黜之时。泰维之弟泰辅上疏立异。而谓无大力量大眼目。则不可为此大变更。夫大老博古通今。学明行高。则今世之大力量大眼目。舍大老其谁。况其升黜之事。已有古人之定论。则泰辅之谓大老不可信者。固已可骇。而今者泰维之言又如此。是何侵侮大老者之多萃于泰维之家也。呜呼异哉云云。顷者逆贼出于许,吴两族。此两族者之党与。是一边之人。故体府复设之谋。中壸动摇之计。盖鲜有不与焉者。朝家用罚。未尝不过于宽恕。而坐是斥废者亦多。其切齿刻骨伺隙求逞之计。未尝顷刻忘也。人皆谓东西之一盛一衰。随时翻覆。早晚此辈得志。则今之所谓士类。举皆鱼肉矣。于是奸黠畏祸者。外托公道而有阴为后日之地者矣。庚申以后。失志之徒。皆是恶逆之腹心羽翼。虽蒙 恩宥。得保首领。自知无以举颜于天地间。无聊之极。倡为邪说。以为讨逆之举。出外戚之手。暗昧阴閟。必不免后世之讥议。于是倾危喜名者。自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2H 页
称清议。有排击元勋之志矣。其所以饰名于目前。邀福于日后者。可谓巧密。而大老素恶此辈之用意。尝引宋范纯仁。本朝沈义谦事以晓之。盖纯仁。宋之贤臣。而欲并用熙丰旧人。见非于朱子。李泼,郑仁弘等。斥义谦以戚畹。而李珥尝称义谦有功于善类。不以泼等为是故也。于是年少辈。自知大老之必不助己。而所引纯仁事。正触其所讳。故惭愤怨嫉。其所以诋毁大老。益无忌惮。甚者指以为附护勋戚。噫亦甚矣。非但此也。大老遭遇两朝。志在激扬。其于一种憸邪之诬辱成李两贤者。尤不容贷。一边之人。视为世雠。故今之自称公道。阴为后日之地者。不得不显示崖异之迹。以媚于失志之徒。其势然也。泰辅于数年前。已倡为士类何必与尤相同事之说。搢绅间藉藉传说。 殿下试取持谦辈数年以来所以建请于章奏。敷陈于筵席者。合臣此言而观之。则其憸邪奸巧可羞可恶之态。必不能逃于日月之明矣。抑臣于朝家举措。亦有所忧叹疑惑者。洪宇远家人之疏。其罪不能去镌一间。初不伏法失刑之大者。而斥逐未久。相臣有以其年老。请宥于审理者。中外惊骇以为变异。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2L 页
厥后终以北路凋敝。内移于近地。彼宇远者。一边之素所宗主。家人之疏。正与今日之谤议讨逆之举者。前后一串。而庙堂之举措如此。致令邪说横流。义理晦塞。更愿 殿下克审于淑慝之辨。益明于好恶之际。无使宵人之类或售其巧中之弊。幸甚。 答曰。措语之间。多不择发。殊无裁量和平之道。是可叹也。
乙丑四月
初十日。公洪道生员李景华等疏云云。尹拯之于时烈。以数十年师事之人。难于一朝倍之矣。一自赵持谦,尹趾完等扶护逆始寿之后。如吴道一,朴泰维,朴泰辅,俞得一,李东郁等。合而为一。徒党寔繁。然后拯也乃以义利双行。王霸并用。机关权数等语。作为长书。搆诬时烈。罔有纪极。此非细故也。(疏不入)
丙寅正月
十九日。呈再状遆罢。
丙寅二月
十六日。叙用。
丙寅十月
二十三日。宾厅引见时。右议政李端夏进言。朴泰辅缘臣废置。今已累年。不可以一言废人。且其才华可惜。故朝议怫郁矣。泰辅侪流。皆已升秩。而泰辅独为沉滞。且其为人有风力。如监司之任。升拜用之。固无不可矣。 上曰。泰辅论议间。多有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3H 页
乖戾之事。故姑不收用。虽非大臣之言。非终弃也。端夏又曰。朴世堂恬退之节。实为可尚。自前恬退表著之人。朝家必有升擢崇奖之典。如尹文举,慎天翊。皆以恬退褒擢。今亦依此升秩似宜。询问于首相何如。领议政金寿恒曰。慎天翊则以副提学被谤议退去。 孝庙特命升秩。非以恬退也。
自壬戌二月。至丙寅十月。凡拟正言者四。持平五。校理二十。修撰二十。吏正一。吏佐十三。献纳十六。凡七十九拟。
三十日。拜副修撰。时泰辅在杨州石泉洞。
丙寅十一月
三日。因州封疏。略曰。顷年。 圣旨责臣以身居经幄。未尝进一策举一人。以扶国势。呜呼。此实臣之罪也。虽微 明主。臣亦自知。即此一案。诚合万僇。只赐斥罢。犹为宽典。乃于意外。忽有牵复之命。臣诚惊惑。莫究其故。以谓闵其久黜也。则有罪久黜。乃分所宜。以谓久而有惩也。则臣既被谴。安敢不惩。然始者臣亦曷尝故为奸诈。以罔 殿下哉。其心固自谓出于忠爱。而惟其愚迷之极。不自知其陷于罪戾。斯天所啬。卒亦难化。从今以往。其能不负 恩触罪。复如前日者。臣亦不能自保。臣安敢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3L 页
遽自谓已有所惩哉。臣窃闻顷日右议政李端夏入侍。力请复用臣。臣实以论端夏事获罪。今端夏入相而首荐臣。在端夏固宜获长者之名矣。然若前史所称吕夷简荐用范仲淹。文彦博请召唐介。彼唐,范。固为一时人望。故多其寘怨而用之。非不问其人之如何。苟以市恩为美而已。今 殿下殆以言出于端夏故。以为公而遽信之。不知臣之不足与议于仲淹,唐介。则又非小失也。抑臣曾论孔庙黜陟之典。区区之意。诚不欲朝廷轻此一事。顾其无所师述。而创立意见于询谋佥同之间。当时大臣。指为异端。辨斥甚严。古之所谓异端者。其学虽偏。皆豪杰之士。其言论足以动人。如臣微陋鲰生。虽为异端。宁有惑世诬民之忧哉。唯不可使之处于经幄。经幄者。任君德成就之责者也。万一于讨论之际。进其舛驳之说。岂不足为寒心哉。且 殿下之于正学。闲卫甚严。其学稍涉不醇。虽异代之鬼。不惮攘而黜之。自荀卿以下。不复啜孔庑之食矣。顾臣以异端被目于人。而犹复容其厕迹于侍讲之列。则何以服议者之心哉。五日。疏入许遆。
丙寅十二月
二十一日。拜校理。上疏辞职。其略曰。臣疵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4H 页
贱之品。百不适用。重以缪戾颠沛。本末可见。而数年以来。毁誉相噪。情实淆乱。真成怪民。其奇穷危兀。实所罕有。诚不敢以此踪迹复蹑近班。益致狼狈。以贻清朝之羞辱。不然。在臣私情。岂不欲一入脩门。觐 日月之耿光。以自慰沅芷澧兰之思哉。
丁卯正月
初一日。疏入得遆。
正月初八月(一作日)。拜修撰。上疏辞职。十七日。疏入得遆。
丁卯二月
初二日。拜兵曹正郎。移吏曹佐郎。初四日。以参判亲嫌遆。二十五日。拜副修撰。三十日。移拜吏郎。
丁卯五月
初一日。承牌诣阙谢 恩。奉命廉察湖南。同受命者。李墩向岭南。金万埰向湖西。
丁卯六月
二十九日。复命。凡抽栍六邑。沃沟县监金德基。泰仁县监李益著。同福县监郑涖。有褒辞。罗州牧使柳以升。兴阳县监牟世蕃。云峰县监方震说。封库罢黜。吏郎以参判亲嫌。已于初三日得遆。二十一日政。拜北评事。
书启别单一段曰。今日中外兴利之弊。为国家必亡之徵。全罗道最为特甚。自今兵曹判书臣李师命为监司时。管榷鱼盐。笼络货布。广开取利之门。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4L 页
各邑亦竞兴相效。遂成风俗。兼以连值凶年。托以赈资。惯行兴贩。其间亦不无夤缘以济其私者。夫富商大贾之有居积者。亦能专榷财货。侵牟小民。古之为政者所以必欲禁抑摧破。况以营门官家之力。行贩卖之事。其为富商大贾。亦大矣。小民安得以不困乎。惟其如是。故闾阎萧然。顿无盖藏之家。暂遇失稔。不得自活。转辗反覆。日趍穷蹙。湖南之所以频年荒旱者。不但天运。殆亦人事所致也。天之生物。本自有限。聚于此则必竭于彼。今者各邑籴谷。动以千万数。仓库间架。日以益增。营邑需用。日以益富。京江仓库。十数年来。增加三倍。各衙门积储银货。一处少不下四五万两。布木亦各数千同。一丝一粒。何莫非民之膏血。而聚敛委积。一至于此。都不悟损下益上之为大损。而皮之不存。毛将无所傅。诚可慨痛。古之圣人言专利之害多矣。岂不以人各欲利我独专之。力均者必争。势不可争者。积怨而为乱。考之前史。其国将亡必先与民争利。必然之理。贲若草木。思之至此。可为凛然。谓宜目今以后。本道监司兵水使守令。各加饬励。严立法防。事之涉于兴利者。一切革罢。如有犯者。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5H 页
痛加绳治。一洗从前鄙琐之习。至于京外各处兴利之弊。一体禁断。以为苏疲氓寿国脉之地。
丁卯七月
初四日。兵曹判书李师命疏曰。伏见全罗道御史朴泰辅书启别单。力言本道各邑征利别备之害。而其作俑之罪。则尽归之于臣。至曰管榷鱼盐。笼络货布。广开取利之门。而各邑竞兴相效。遂成风俗。臣于此不胜惭恧悚然之至。臣之受任湖南。适值两年之大无。百万苍灵。举将颠壑。而无他财谷可续其命。故不得已启禀朝廷。搜出道内鱼盐之为土豪所占不为国用者及各衙门货布与本营之遗储。分给各邑。作为米租。以补两年之赈资而已。元非设法取赢坐贩兴利之事。而还偿江都赈厅之银布。亦至累万。罢赈之后。略加收拾。归偿于京司。此皆理势之不得不已者也。连年旱荒。逐岁赈饥。各邑相效。遂成风俗。此固天时之不幸。而非臣始虑之所到也。抑臣于此有所未解者。自辛亥以后。朝家之所以赈饥。只在于蠲役。不给以财谷。故饥民仰哺。尽责之于守令。财非鬼输。粟非天雨。欲为移转。则八道俱荒。欲用官粜。则宿储皆空。而立视其死者。为溺职。稍有变通者。为犯科。斟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5L 页
酌两间。诚难得宜。果不知如何济度。可不悖于根本之论。而鱼盐贸谷。本载于大典。凶岁懋迁。又出于前训。则用此以救天灾而恤民饥。臣实不知不为根本之计也。然而臣位在卿列。与闻国论。而为 圣朝征利之臣。启一道生民之害。其为罪犯甚于盗。臣合置重典。以谢人言。 答曰。意外侵斥。不足挂齿。卿其安心勿辞。
十一日。兵曹启辞。北评事朴泰辅。与监司朴泰尚为相避。请改差。 传曰允。
正言金德基疏曰。伏见全罗道暗行御史朴泰辅书启。论臣负犯事端不一。至于末端殖利之说。实是士大夫之深耻。臣之受任在沃。首尾三年。甲乙两年之灾。无异辛亥。至于丙寅。又有倍焉。遇灾设赈。若但止于一年。则私备之谷。本不必还捧。亦不必取耗。而今则年荒民困。月异岁加。臣不得不因本县已行之规。境民从其所愿。姑依社仓节目。取耗存赢。一以救目前之急。一以备来岁之赈。此岂臣之所乐为哉。诚以时运不幸。急于济民。他无暇顾矣。至于十五斗之为二十斗。则荒年谷物。一粒为难。臣虽欲为之。其于民之不从何哉。稍存蓄积。
定斋别集卷之五 第 296H 页
则谓非廉谨。略有猷为。则归于殖利。为守宰者不亦难乎。此既非有一毫私利于臣身。则臣庶几无愧于沃民。而所被题目。实关士夫大防。其为污蔑。无以湔洗矣。 答曰。为民赒赈。出于诚心。则意外人言。不必为嫌。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