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柳下集卷之十四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柳下集卷之十四(南阳 洪世泰道长 著)
 诗
  
与诸子游景福宫。用唐人韵。
列坐山当眼。依然旧上林。微风一池漾。落日万松深。丰豫当时事。萧条此世心。灵台入三叹。鸟兽亦知音。
奉送海伯宋令公
玉节从天出汉关。褰帷西指首阳山。海藩比岁多凋弊。朝议须公一往还。风化入谣棠茇遍。薄书如扫戟门闲。独看孤竹城头月。留得清光宇宙间。
次鹤阴尹学士江亭涨退后诗韵
积雨晴还好。江山亦欲醒。半收孤岛白。齐拔万峰青。壮观初无敌。长怀遂不停。扁舟一千里。西下海冥冥。
题壁示诸生
交道必须敬。敬久交乃敦。忿从微处起。平气莫争言。
六月晦日
炎威亦此日。已复得秋来。物理终须变。神功是孰裁。小樽留客语。高幌向山开。独有徂年感。风蝉万木哀。
次李子新见寄韵
读书那免腹中饥。独立霜毛鹤不肥。高卧北窗天际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48L 页
想。白云看欲华山归。
雨夜病枕。口占寄澹翁。
独卧生秋思。孤灯听雨凄。草虫多暗语。林鸟各深栖。抱疾身全倦。哦诗气不低。知君此时意。一半在金溪。
余闻傧相有招。适腹痛如厕。举扇遮日。忽念北客岂要咏扇耶。若然其何以应之。此念一动。诗已在胸中矣。及到馆。果出小扇索题。虽非专为咏扇。而即扇上诗也。心灵先动。其亦怪矣哉。遂记之。
历尽三千里。怜渠却暑功。手中常自执。应不怨秋风。
癸卯七月初八日。敕使在馆中。出一小扇。要得诗题。盖其自湾上来。多除民弊。意欲使我称颂。为持归誇示之资。余承馆伴赵相公命。即席走笔题其扇上以赠之。
砺操承皇命。双轺转海东。观光一路耸。饮德万民同。惠作沾枯雨。清为写热风。真如手中扇。吹暍策神功。
题青山瀑布图(并下二首为鹤滩相公作走笔)
雪瀑千寻挂半山。树头飞阁压潺湲。危桥岸帻凝双立。思入孤峰缥缈间。
题画鹰障子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49H 页
敛来双翮峙岩㟼。久坐心应养气豪。直到飞时方一跃。刚风吹入九霄高。
奉寄云谷相公
岂不陶甄力。穷通奈在天。深知国士遇。肯受俗儿怜。白发秋风入。孤灯夜雨悬。梦中还有语。身到戟门边。
高冠玉(时冕)
我与君先子。论交自少时。深知教方义。最见克家儿。积善斯为庆。高门众所期。遽嗟庭畔树。根折半无枝。
  其二
枯瘁怜君甚。隤然若不支。坐看诸子死。终以一身随。惨淡孤孀哭。萧条后事悲。如逢乃翁问。报我尚追思。
往年晦窝李相公之卒也。 先王痛悼赋诗。及列 圣御制刊行。其长胤洗马公始得而见之。奉而和之。仍遍要当世文章之士赓和。以述其事。亦及于余。不敢以老拙辞。谨次奉呈。以附诸公之后。
鞠躬成疾竟难医。精爽升天作尾箕。忠悃死生宁有间。 圣恩终始永无衰。宏猷未尽登庸地。哀诔偏多痛惜辞。今日明良思更切。庙堂寥落万民悲。
次澹轩寄赠韵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49L 页
少年如昨此低垂。即对吾君失病衰。落落乾坤一杯酒。悠悠风月百篇诗。空闻有剑冲南斗。独恨无缨系北夷。白发孤灯坐萧瑟。鸣蛩又作去秋悲。
贺诗上损窝相公
相门云幕俨高开。儿得偷桃满袖来。拜献北堂齐万寿。仰看南极接三台。天应锡嘏留团盖。月亦邀欢送大杯。更有白华吟可听。䌽衣垂手故迟回。(时相公之胤平康使君及侄原城使君。皆来为设宴献寿。)
徐生新治屋壁。要诗题之。
人之作家法。有如初筑室。开基一以正。百度无所失。
  
其二
独坐闇室内。此心唯不欺。一毫才动处。先有鬼神知。
  其三
读书须致力。所贵尽博约。欲罢自不能。心得方为乐。
  其四
隐几见庭草。能令人意幽。清风与明月。出入一虚楼。
奉寄鹤滩赵相公
鹤滩秋水照心肝。湖海闲情一钓竿。从古急流谁勇退。秪应臣节报恩难。
郑恭人挽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0H 页
诗礼高门士女生。东床择对美双成。大姑独喜称佳妇。每到鸡鸣听玉声。
  其二
死托爷娘一语哀。愿埋魂骨邵山隈。平生至孝终无间。留作他时膝下陪。
  其三
前岁牙湖谒舅姑。别怀临绝一呜呼。满园枣栗秋应熟。往迹伤心定有无。
送瑞兴吴使君
不有瀛洲选。西征借一麾。桂华还再发。凫影却相随。报国此心在。治民馀事为。行看紫泥召。恐未数年迟。
赵教官女挽
温如昆山玉。馥若幽谷兰。天生有美质。众女共艳叹。
  其二
懿彼九容德。爷娘所钟爱。少姹慰无男。暮境斯乐在。
  其三
娟娟正三五。蚌珠光且圆。东床有佳约。坐待危中天。
  其四
葳蕤百子帐。绣襦金缕裳。云屏别有意。写作双凤凰。
  其五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0L 页
家人自相贺。喜气看鼎来。天霜一夜急。玉树奄先摧。
  其六
阿爷肠欲断。阿母眼流血。手抚箧中衣。今为殓时物。
  其七
入室若将见。回顾却忡徨。玉佩寂无响。空留魂在傍。
  其八
灵輀载魂去。少驻不可得。平生怀里宝。委绝穷山侧。
  其九
情钟竟难忘。有泪深彻地。遗恨结无极。请看澶娘志。
重阳日。送清道李使君。
学士如何出玉堂。天教汲直卧淮阳。西风落帽龙山上。五马褰帷鸟岭长。吏慑讼庭尘不动。氓谣圩户稻初尝。衰年最觉难为别。北雁南云一杳茫。
寄德山赵使君
自有君家法。扶江彻底清。才看五马去。但听一琴声。县古多秋树。民贫失晚粳。方知戴星治。只欲尽吾诚。
送李使君还公山
对策公车罢。虚嗟五马归。子才今迹屈。吾老旧容非。江汉北风急。乾坤西日微。萧条此别意。独卧一柴扉。
可怜示赵郎(昌会)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1H 页
结发期偕老。糟糠不怨贫。可怜荣达日。安享与他人。
洪咸阳挽
昔拜冰翁座。看君已老成。论文拙斋会。并马广州行。离合仍中岁。幽明只此情。斜晖映短发。独立抚馀生。
  其二
一第才犹未。功名墨绶间。但教亲鸟兽。赢得守云山。闭閤方深卧。招魂却复还。薤歌徒自苦。霜绋病难攀。
送韩季良赴燕
竭力为臣职。何曾大小分。此行宜赞价。殊俗亦知君。鞍马天涯路。关河日暮云。燕歌是底曲。去矣不堪闻。
遣兴
老病无他念。深居不出门。微醺南牖下。卧弄女曾孙。
奉寄八谷赵相公
白首 先朝老牧官。穷居怀抱岁俱阑。尘凝药裹三年病。雪压炊烟十日寒。北斗盛名闻曳履。南柯馀兴欲弹冠。此身却似冬青树。留作群芳尽后看。
寄献云谷相公
黄阁陶甄万物宜。此翁衰病只难医。胸襟故结轮囷气。诗律偏多感慨辞。独卧琴书灯下冷。相看鸟雀雪中饥。北门岁暮悲歌发。却恐幽忧莫我知。
万事不如意
万事不如意。天其穷此翁。只怜儿女困。多愧丈夫雄。一笑浮名幻。三杯浩气通。仍闻蜡鼓动。乐与四邻同。
夜坐书怀
残腊徘徊逼岁除。一杯灯火坐穷庐。老妻不问党家事。娇客犹论孔氏书。北极星辰天欲转。南枝消息日初舒。骚人未必无真乐。满腹新诗即出虚。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1L 页
金子显(弘祉)宴席醉后作
人生齿爵古称难。况得回科胜事看。正好腊梅花底饮。百壶春酒不知寒。
  
其二
急管繁弦且莫催。翠娥低唱驻金杯。愿留残醁三千岁。更待蟠桃结后来。
玄道以大人寿席作
八十九岁老。人间无此筵。日回南陆外。春逼北堂前。祝𩜺诸孙共。留欢上客偏。更须培楚树。天地与齐年。
走次赵持平咏梅韵
野烧馀苔蚀短槎。想应来自楚人家。孤芳暗抱先春意。冷艳才开带雪花。合着床琴添韵妙。故教窗月照枝斜。此间大有罗浮色。客至哦诗却可誇。
叠前韵
君从何得此孤槎。记得西湖处士家。入室初疑数点雪。回灯却对半开花。生香不绝吹衣湿。作态偏多近酒斜。自是高标元独立。盈门桃李莫须誇。
送南原郑使君
人间亦有广寒楼。此去看君卧上头。好是杏花春雨里。野田无处不牵牛。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2H 页
题画为具持平作
种兰盈九畹。意欲充君佩。但恐秋霜早。孤芳坐中废。
     
(右屈原种兰)
入门见脩竹。不知谁氏园。独造清阴里。翛然无一言。
     
(右子猷看竹)
朝从松下行。暮从松下卧。爱听空外音。天风吹面过。
     
(右弘景听松)
秋花自可爱。独坐吟且摘。孤怀若有待。怅望山向夕。
     
(右陶潜采菊)
尔生浊水中。芳洁乃如此。即知本性存。终不染外累。
     
(右濂溪爱莲)
雪与梅同色。东风横数枝。柴门有孤鹤。春意尔先知。
     
(右和靖赏梅)
元夕踏桥歌(甲辰)
汉阳年少夜相招。半脱貂裘倚醉骄。月满九衢平似水。屧声多在广通桥。
上云谷相公
穷谷今年早觉春。看公手里转洪匀。朱门已作调羹地。白屋应无卧雪人。北极楼台还气色。东风梅柳亦精神。老伧不恨功名薄。天欲莺花慰此身。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2L 页
两宜堂八景
壮哉三角峰。直上撑北极。终古立不颠。自有大气力。
     
(右三角奇峰)
曹溪雨何似。瀑布半空悬。飞流一百丈。倒作龙饮渊。
     
(右曹溪飞瀑)
朝起望道峰。轻霞遮半面。隐约纵有态。不如全露见。
     
(右道峰朝霞)
东峰夕初霁。吐月白团团。照此林中坐。山空生夜寒。
     
(右佛岩霁月)
野人解捕鱼。遥渚灯一点。夜深不闻语。川光时倏闪。
     
(右豆门渔灯)
粉堞连云去。诸峰落晕中。石门含半照。高处插旗红。
     
(右北汉雉堞)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3H 页
落月西城隐。鸣钟远报晨。九衢尘已动。高卧有何人。
     
(右禁城晓钟)
有寺不知处。隔云鸣夕磬。天风引遥音。来入寂寥听。
     
(右萧寺暮钟)
题画
苍岩立千仞。山木垂濛濛。仰卧有何想。遥遥天际鸿。
金郎海龄要余书。力疾执笔书五六笺。仍赋一绝。附其后以赠之。
莫道名疏密。情惟师弟同。他时见残笔。应忆此衰翁。
赠朴善庆
急难看高义。从君十日留。酒中无世事。灯下作天游。小雪停深巷。群星绕一楼。圣人曾有畏。知命更何忧。
与李生夜饮(泰)
人生横逆或为灾。楚国亡猿众木哀。我与浮云还自在。君随明月却同来。东风刮地梅初落。北斗回春雪已开。直到晓钟须痛饮。百忧那得近深杯。
赠李生
我有沧浪曲。君今听若何。虚舟可随意。春水不生波。
  其二
纵欲相追去。衰翁奈病何。东风新柳色。别意杳烟波。
酬崔秀才
少日多游崔氏门。看君先子志鹏鶱。每嗟早世风流绝。尚喜承家器业存。意气不曾忘旧好。文章更欲发奇言。竹林物色还如昨。白首高歌酒一樽。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3L 页
赠金士迪入俗离山(并小序)
   余与金士迪。初无一日之雅。今忽来访。出视其所为诗。且言将以暮春往游俗离山。愿得一言以侈玆行。余自少时闻俗离为湖中名山。每欲一见。而桎梏世故。不得往者五十馀年矣。况今老病垂死。非但身不能往。梦亦难到。其可嘅也。窃谓好游山者。非俗人。而知好游山者之非俗人者。亦非俗人也。今于士迪之行。余安可无一句语。遂书此以赠。即俗离山中一读可也。
意欲南为未出关。此心都是俗离山。泉流划作双江色。岳势横分数郡间。迷处百花深更入。点来千界尽方还。送君坐觉吾生陋。白首双眸守一斑。
早起
早起还人事。劳生亦此翁。终然心不屈。直是命之穷。急水流难定。浮云过即空。繁忧欲冰释。一笑向春风。

二月天初雨。暄寒气未分。微微空里见。稍稍树头闻。卧想东桥水。心知北岳云。今年定丰歉。一德在吾君。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4H 页
莱山歌奉送尹使君
莱山太守玉堂仙。白日金章下九天。遥想百蛮争拜贺。草梁来泊马州船。
  其二
海静鲸鹏斗浪开。青天低抱没云台。珠宫夜语闻还集。明府新从日下来。
  其三
莱山小儿三尺长。竹马东风列几行。更待他时来听讼。为君先自种甘棠。
  其四
汉阳春草接莱山。此去天涯几日还。我寄离心沧海月。清光应照梦中颜。
夜坐
悄悄闲斋夜。春寒生布衾。都将万卷废。但得一壶斟。雨雪犹连日。乾坤未解阴。醉歌何激烈。千古孰同心。
  其二
老病身全倦。吾今不可豪。荆山空血泪。漆室只心劳。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4L 页
天黑中台坼。风悲万窍号。杨云亦静者。何事赋牢骚。
送朱士昂赴任蟾津
春草亦何意。送君千里行。平生自气槩。此去岂功名。穷海商船乱。残屯土卒狞。斩鲸犹可得。雄剑作龙鸣。
  其二
去岁栖云阁。春山满意游。方将续胜事。忽尔动离愁。走马湖南道。观涛海上楼。唯应见花发。两处各回头。
走笔寄金有礼
才难尤觉爱才难。君入湖南幕里宽。国士众人非在我。世间无限布衣寒。
  
其二
汉阳三月雪犹霏。湖岭春寒北雁稀。定识易安亭下树。留花不发待君归。
寄双柏堂
老夫经岁卧柴关。病似驱魔往复还。一念在花终不忘。相思如月故难攀。莺声忽出桥东树。草色多连郭北山。好是三清觞咏地。几人行到竹林间。
赠李生
举世訾君独不然。匡章曾被子舆怜。才奇绝俗生凡地。气锐多狂在弱年。更莫交游追匪类。唯须恭谨盖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5H 页
前愆。东莱变化真师法。小学千秋有一编。
春去
春去谁能驻。徘徊也有情。莺啼到日落。草色傍人行。令节看来尽。闲愁坐处生。文殊俯千界。有约上峥嵘。
寄澄阁
澄阁当时共一床。两公年少我犹疆。谁知白发今垂死。每忆清樽宛在傍。天外眼收孤嶂色。院中衣入百花香。牙琴更欲从君奏。不忍馀音永废藏。
夕坐
夕雨吹灯林影翻。蛙鸣鸟宿共西园。钟声近彻青门壮。雨色全沉白阁昏。身似老蚕今倦甚。意如春草日生繁。平生不尽胸中气。尚作惊人突兀言。
病起。与郑惠卿诸人入三清洞。用台字同赋。
老病三年卧。那期上此台。白云如有待。黄鸟已先来。远目千峰出。烦襟万里开。松风一壶酒。日落我方回。
次李子新海棠韵
迟日宜深睡。庭阴稍稍移。标看独立处。态在半开时。有韵终非俗。无香亦自奇。东君此为殿。不赋送春诗。
次韵送金秀才归湖中
垂老不可别。后期知有无。孤云眇南去。此意与之俱。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5L 页
其二
平生此老眼。不为众人青。送子江南路。题诗柳下亭。
  其三
落笔江山动。才回斗峡舟。飘然又独往。海上有盟鸥。
题画
隔水遥相问。渔樵同不同。方知自然乐。并在一山中。
遣兴
卧爱青山起每迟。浮云流水亦吾诗。此身却笑非仙骨。满腹烟霞未解饥。
送海州崔通判
星郎出画省。五马忽高骧。职与小邮别。才临雄邑张。劲风闻吏慑。嘉惠失民疮。去矣斯为政。看山更首阳。
奉寄海伯宋令公
海上离心挂首阳。今朝送客更西望。碧城楼下芙蓉水。流作恩波一道长。
谢韩季良惠酒
玉壶春酒绿生波。一酌千愁亦奈何。知有故人宽我意。欲回天地入南柯。
送朴信哉(泰信)还赴莱山
报国诚何切。交邻责不轻。有怀那易诉。多事只虚行。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6H 页
涨海吹蛮馆。屯云压水营。唯应所自尽。天日本高明。

三日为三月。炎霖苦未晴。此身非厄蔡。今夏亦呼庚。积潦何曾退。遥岑不复生。饥禽将数子。却自上堂行。
送潭阳李使君
使君骑五马。南出古潭州。野望川原广。官居竹树幽。民归百里化。天许六年留。别梦生春草。应登池上楼。
次锦谷诸人唱酬韵
市巷还清事。谈诗客满斋。烧香接山霭。听雨在庭槐。足继骚人躅。仍知达士怀。婆娑此世上。方觉出无涯。
  
其二
亦足容高卧。真成一舫斋。雨庭鸣白鹤。风槛拂青槐。城市妨多事。山林寄远怀。何当蜕尘骨。濯发玉潭涯。
病后
四大元虚假。天何困此身。还疑梦中事。却似乱馀人。几杖山迎出。樽罍雨濯新。试添枯砚水。澄碧动龙鳞。
卧病书情。寄献云谷相公。
廊庙忧勤病或然。褐夫何事苦侵缠。扶持实乏医师力。偃蹇初非造物怜。白岳五旬阴下雨。玄亭三日寂无烟。愿公早起投残药。得使谈经假数年。
古意
人情慕贵富。恬退自古难。党议更横溃。利戟生心肝。卓乎郭有道。明哲众所叹。谁能嗣高躅。枢密乃达官。回顾此何世。吾欲得一观。邈彼汉南山。秋月揭孤寒。
遣兴
生晚志在古。耿介怀远图。九州岂不大。匏系此一隅。穷老更多病。短景指桑榆。独卧南牖下。块然绝招呼。谅非同所好。静躁竟异趋。床头有陶诗。咏歌聊自娱。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6L 页
白子衡,玄道以见过。占韵同赋。
万木风蝉嘒。森森气已秋。吾方望南岳。客自到西楼。急雨鸣初过。归云断复留。但教心解脱。城市亦天游。
病甚寄呈八谷赵相公
残生栖息寄穷庐。一病沉淹数月馀。无赖枯肠吞药物。独留老眼照诗书。隔林听鸟多求友。开户看山或起予。纵死不为封禅草。汉廷何用问相如。
  其二
吾今不敢怨途穷。尚看云霄有数公。廷尉须容百王老。庐陵独许一梅翁。孤灯白发西窗卧。落木清砧万户同。此夜离怀入萧瑟。角亭还亦听秋风。
送徐永叔之景阳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7H 页
病怀憀慄欲悲秋。送子明朝又别愁。人与晓星辞北极。马随新雁到南州。平生志压诸章甫。垂老名归一督邮。无事只应时独往。绿荷风雨野池头。
  其二
匹练横千里。迢迢去若飞。居然众驿长。不道此官微。楼得名山大。村临沃野肥。离愁入鬼笑。独卧一柴扉。
奉次李参判令公韵
薄禄难辞况达官。当荣却退此何端。轻身脱略无怀印。短发飘萧不受冠。却出脩门为野步。暂依孤寺作禅观。一轮天柱峰头月。风雨人间孰得看。(公时在南汉天柱寺)
遣兴
六经何广大。治理靡不叙。周官布厥典。庶品咸式序。天地久亦弊。圣道多坠绪。纷更凿私智。反使益民癙。作舍彼道傍。哓哓来众语。要须通变才。得人法乃举。姚崇非大贤。策立百害去。
金子显挽
浮世真同逆旅悲。去无先后不论时。独怜一病吾犹在。却羡君家拜墓儿。
玄道以大人挽
去岁弧辰醉绮筵。看公鹤骨坐真仙。老星直照金樽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7L 页
里。䌽服交回玉树前。五福元知三达德。九旬方祝十添年。蘧然一梦聊乘化。我有长谣送上天。
  其二
公有贤儿出等伦。即知家法本乎仁。华堂养足刲羊地。金带荣加鼓缶辰。剑气忽然交一夕。草心那得驻馀春。贞刚骨格安闲趣。惜不丹青示后人。
病夜遣闷
孟冬欲尽气凝严。侧卧通宵骨露尖。万木风鸣须闭户。孤灯雪落只垂帘。壶醪竭后谁能续。檐鹊闻来辄自占。直到阳生人亦起。梅花一笑可新拈。
十月晦夜记异
急雪乘风猛。先驱雨电雷。乾坤翻不定。川岳郁交回。世政维新化。天胡罔极灾。吾 王自明圣。谁是辅君才。
感事
圣明方御极。诚敬答天心。治理应无比。灾祥忽在今。殷忧却玉食。哀责动桑林。谁识微阳力。终能决众阴。
  其二
垂死难忘漆室忧。中宵百虑集眉头。民心不忘 先王泽。国势其如下濑舟。见说通衢钟出汗。虚疑废苑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8H 页
鬼为谋。唯应一德消灾异。祥谷当年拱即休。
俞罗州挽
锦城三载一琴横。蓝浦归来惬性情。可惜平生宏器局。徒然末路小功名。青山不负幽人趣。红纸还留令子荣。湖岭别回馀老病。卧歌哀挽送孤旌。
赠赵进士
我歌猗兰操。谓君弹素琴。危弦一慷慨。金石发奇音。泠泠幽涧泉。悄悄疏竹林。澄神入元化。寂寥天地心。此中有妙理。君其弦外寻。(谓似当作请)
送韩生寿禧赴燕
马首横雄剑。悲歌出塞行。男儿此奇气。 王事亦严程。山海关犹壮。湾河水独清。中华与夷狄。万古一燕京。
拟古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古人有此语。世情无今昔。与君初结好。君言两莫逆。北山有青松。南山有盘石。一朝君富贵。人事坐变易。倾心向他爱。顾我路傍客。觥饭岂救急。虚礼但形迹。早知有今日。吾不为汝责。
病起访洪道陈。仍邀金士修话。归后赋得短律却寄。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8L 页
久病还生气。天今起此身。依然城北路。忽复梦中人。脉脉平溪水。茫茫短柳春。回看白山色。不改旧精神。
岁暮遣兴
岁暮卧穷庐。苍茫百忧集。桑榆杳西望。短景不可执。少年怀壮图。卓荦期树立。悠悠尘埃间。回首老已及。天生骨相薄。不谓逾七十。峥嵘凌云气。寥落尺蠖蛰。闭门半人鬼。百病纵横入。晨鸡鸣不早。雪没井径涩。坐看残腊改。舂杵四邻急。良辰乐燕饮。旧俗竞相袭。予幼昔拊缶。羔酒犹自给。纵未闻大道。颇胜牛衣泣。商歌有馀音。高义此可挹。
和李秀才除夕
人情惜除夜。万古众所同。少年尚如此。何况七十翁。早知日月速。不谓今已穷。何由驻玆夕。坐守以相终。华灯吐长焰。照此曲室中。斗酒且自劳。妻孥共欢融。酒酣抚短发。更复迎春风。看君志不舍。犹彼日在东。努力爱光景。学道新其躬。已矣奈老何。我昔为儿童。
除夕对酒作
每逢除夕辄心伤。今夜高歌酒十觞。身老可能争日月。家贫犹得杀羔羊。苍山积雪寒初落。白发明灯影却长。借问北溪亭下柳。几枝垂水弄新黄。(上联一作既老何须
柳下集卷之十四 第 559H 页
惜日月。纵贫犹得买羔羊。)
  其二
天河北斗共徘徊。钟动残宵送却回。不识老从何处至。又看春入此时来。炉香室煖初开酒。雪尽庭空半落梅。要觇新年好气象。东风日出万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