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x 页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书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3H 页
答洪有人(年条未详)
日归稍过期。颇费虑念。书来豁如也。所叹未盈课。约势所使然。何足深慨乎。且一句一章。苟有新得而悦乎中者。则斯亦自畅已。区区算数之间。又曷可细校乎。老泉八年之读。亦未闻以算贯为重。卤莽如东溟之属。专力于此。故其所得若彼其卑卑。从来吾辈之病。亦原于此。未读而营其充。既读而誇其实。或有未逞所期。则昼夜懊悔。不怡者久。当初读书求益之本意。撇在一边。岂非愚且惑哉。且心是活物。拘而系之则困于一隅。摧而沮之则阽于九泉。且须及今完养。勿或以一毫胜负之心。萌于方寸。以损天和可矣。苟或不然则左传所谓使楚重胜者。其不在俞君四乎。
与洪有人
在尘中常苦人事缠绕。一朝得有快活境界。真乐攻心。何以堪之。毋论李白匡山。即携书独往。对华山而高卧。便一陈抟也。旁坐数三衲子。果皆窅然灵悟如麻衣者否。且置闲事。君之获成此冥栖之愿。积诚以致之。始以实心。终无实功。岂所望哉。华阴之洞。无物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3L 页
不实。蓬然天籁。在谷满谷者。风之实也。坱然太虚。升降飞扬者。云之实也。流而波止而冰者。水之实也。黄而陨玄而复者。木之实也。以至日东而月西。其出没也非伪。寒往则暑来。其屈伸也不妄。人于其间。摇漾而不自实者。不能体是已。夫入山而改未入山之念。虽有入山。实无能入山者洪有人。读书而存不读书之处。虽有读书。实无能读书者洪有人。中庸之言诚如是已矣。仁甫其果致思而体会否。凡人为心。不忘则助。不偎偎则憧憧。仁甫素病则偏于助者也。新功方茂。悔已往之虚度。宿滞难忘。算方来之大收。若此懆扰。虽华岳以锁身。笼水以塞耳。彼悍焉腾突出入无时者。岂肯受人之降伏哉。鸢之飞鱼之跃。亦何用心哉。动以天尔。程子以此为勿忘勿助之符。仁甫其已会么。久负赠言之债。信笔葛藤如许。非伊效诲。亦聊以求助于三日吴下。如有新兴新味新意新功。不惜詑示。以医此愦愦也。
答洪有人
岁有去来。而人犹不动。可谓确乎不可拔者矣。此间又自元日。苍黄忧海。终岁乐否。盖可占矣。君若体此之健羡。则益可超然自高。夫何欿然之有哉。山中好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4H 页
事。何所不有。而似闻将与清寒结冥漠之交。矫首东望。不觉清风洒衿也。诗书读过几遍。果得浃洽真味否。不须一味退托。时把好意。警此忧中之昏蔀。至妙至妙。
答俞命岳(年条未详)
续承情字。已可当面。钜什辄复同来。每得愈新。耸喜不翅在己。但顺是而往。则窃恐左海一隅。不能容此洪声也。暂且抑按可矣。
答俞命岳
颜面隔岁。而时物则已复芳草。眷言之感。殊不浅浅。损书落此寂寞。慰泻多矣。此积忧载心。添以感疾。负玆闭牖。宛一维摩模㨾。可怜可怜。示序文若干未畅处补送。小小疵瑕。亦何足屑屑摘示也。槩论之。立意无柱。言情近俗。是似可感。然初习之文。亦安能遽造深妙乎。初匙不饱。俗谚诚是矣。
与俞命岳
雨头之送。云际之札。苍然景色。无奈块处陋室者为心。盈盈何可言。禅庐又复清阒。为问吟诵日衍否。苦茶寄去。石窦清汲。宛见袅袅生烟。安得暂为回风。与之回翔也。馀吟病不尽。
与俞命岳
石门拂袂。寒椒分背。虽曰薄别。消魂则足。别赋中马寒鸣而不已。江淹先画我行色。亦念君野阔江寒。回首者几。怅黯之结。至今未瘳。幸赖两书。慰我申悉。读味隽永。俾弊庐亦免寂阒。如我半身。留在彼中也。可喜可喜。此间亲癠尚尔。又经亡妹迁窆。酸摧万状。何可言喻。君弼初既懒往。何须苦挽。以往既与共事。又不殚诚切磋。使彼意不自快。此非老实谋虑可怪。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4L 页
答俞命岳孟子问目
饶氏以上馁为无是气则道义馁。下馁为无道义则气馁。盖分体用而言之。虽稍异大注之意。而亦可取也。
与俞命岳
不见之久。书信亦阔。纡轸可言。因风乍闻。云有救护之事。其忧已歇否。并切驰想。亦虑志算之半折。悠悠虚返。如去岁之我然也。此间积经煼煎。身随而阽席。春事如此。来者可知矣。归期依初耶。此行之入太华。苍茫未定。前头离合。或恐有如相避者矣。
与俞命岳
向游虽涉两日。而兴会模糊。无足称奇。且以清潭之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5H 页
美焉。而乃为优婆所窟。真佛头着粪也。吾辈知其丑而食借木鱼。睡分蒲团。亦何意哉。岂亦困石之厄数耶。若披蓑出谷。雁翼出没乎松林之际。意接苍茫而犹未涤。先受呕气。何由更举大掬清泠。以雪吾胸芥耶。书来知洪生盍簪。尤挑神轮也。崔生昨过。袖出联章。一何暴富也。事近既载壶口。龙门斩而吕梁溃矣。吾不知下流之淜湃。止于何所也。略加评污。还付崔生使致矣。所惠偓佺所嗜。极荷奇意。牧荑柔脆之物也。持而誇美。可知其不正之感。惟此坚贞之葆。独反乎是。诗思邃至。亦难谓偶尔也。简幅若干呈。充一札之用。
答俞命岳
续承华札。知佔𠌫日富。耸喜如在己。但撤归云近。以面则喜。体心则否也。此病惫日深。辗转伏枕。宿昔云萝之轨。念之欲老。况此数夜。已为秋气乎。悠哉悠哉。
与俞命岳
还自广陵。东墙无读声。知左右即已驾而北矣。怅何可言。幸赖匪久得书也。滔滔者一春事耳。去年之北者南而南者北。果谁使之耶。吾不得以致诘。诿之于恍惚而已。馀怀非少。忙未多布。只希餐读俱加。
答俞命岳
灯下颜面。真一梦境。殆不如不觌之为平。而临发得书。良慰怅惘。此难运之身。全蒙惠遣。马既精强。御亦良顺。行乎上雨下淖之涂。几忘其劳而终盖安税。属有鱼菽之事。亦能趁及。此惠何可云忘。但泥路愈恶。回蹄必致烦伤。以是未安耳。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5L 页
答俞命岳
在彼出此。叠领情牍。良解轸结。承璋庆带忧。为之助虑。昨觌伯氏。知入平域。何慰如之。昌翕自履霜露。益切烦冤。况经再昨。哀毒何喻。峡事利害。蒙示谕详勤。历历若示掌。虽对讨何以胜此。寒山万一之忧。谨以在心。俟一遭躬往。广闻见而处之。剑渊虽悬远难抚有。而默想形势。似以夐邃绝喧为胜。早晚目见。若大惬心赏。则其可舍诸。立案试为居间啚惠若何。得之之后。若复不惬于心者。还之亦恐无妨矣。剑渊之源。出于山影楼下。不成地理。岂或误录耶。
答俞命岳
穷臈冥栖。慕徒一念之难灰。徒劳耿悬也。情翰忽坠此间。便是河桥别语。披慰未及。黯恨已剧。且闻邈乎南纪。与首山夐绝。则左右之乐否可知。虽此渊蛰者。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6H 页
亦何由频频通梦乎。惜乎。年前南游。成得忒早。今老矣。念绝掣铃。奈何奈何。别语不待勤要而合有者也。此信忙发。容俟后呈计也。
与俞命岳
南北夐矣。无由得下车信息。引领春鸿之至。不任悬悬。未知到后凡百。风土与民俗。不至可颦蹙否。是又关虑之大者也。此栖息略如昨。无足详者。此去广学衲子。即莲社主人。非比例有素者也。今将大建寺楼。以侈洞天。而募缘力尽。为此南游计。千里飞锡。志不在小。倘或狼狈而归。则渠事之不济。便是我败兴处。幸到即款接。事事拔例。而随有施檀。俾不至空橐而归。千万恳扣。且此间栖遣凡百。可凭渠舌而悉也。赆语因循迄今为愧。今番送僧方拟泚。眩症大发。半草而止。待完纳遆为料。
答俞命岳
未展襞积。而皂盖翩其返矣。向风驰溯。怀不能已。玉洞便旋承手问。欣审下车佳稳。而水患之云。极可惊叹。果不免赈救劳心。则初味之不甘可想。然不遇盘错。莫施游刃。顺应外何足皱眉乎。此汉居洛。百酸结为疾祟。亟欲还山。以休积惫。再明定拂袖矣。
答俞命岳
剧地俭岁。固宜大费神用。而盘错之遇。政所以别异器也。亦何难哉。所冀继以毋倦而已。顽奄过弟练。摧伤难胜。衰疾亦侵凌。岂复悰况乎。家儿一麾。可付柯梦。不足追论其如何也。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6L 页
答俞命岳
千里书至。问疾斯勤。可见感速而病淹矣。暑虐无前。南涖例不便。况在左右素存风气之慎。悬念固深切。承此安信。苏慰为如何哉。顽壳半生所未经。乃与仲氏同病。而旧患习苦成安。此则始肆狠毒。殆不能一刻成坐卧。宛转叫苦。已涉两朔。计穷矣。方事火攻。而老炎如焚。恐受内外交侵之患。尤闷尤闷。
与俞命岳
庭玉大阐。闻来实不寐。而致贺则阙。孰知柏悦之甚于人哉。九万云路。一第为寸步耳。事业无穷。尚冀厚培以大振之也。病汉穷途不尽。见逐于山鬼。命也无奈何。可哀维摩。坐此牵累而陨命。是为难遣者耳。见扣以所住何处。盖自失巢之后。飘泊于花江山寺。而适值儿子得斧壤。强副其愿。而权住浮石寺。终非久计也。尚卿自在文义。每有相邀之意。千里命驾。非不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7H 页
驰神。而恐衰惫难强。果成其计。则掣铃于贵邑。亦容易也。
答俞命岳
薰风南至。引领频矣。情札带十箑至。得之于蒙密深谷。欣苏不可量。且认酷暑。政履佳裕。尤慰企溸。每承辞旨。有不如归之云。卑湿固难久处。盘错则已游刃矣。岂复有攒眉者乎。尚卿作邻。想有谈谑之好。而渠到见两珠之碎。必发狂疾。从近善宽譬如何。鄙拙归依谷云。继述管云一事。可谓穷则返本矣。
答俞命岳
终南颜面。迨入梦境。不料委札之及。情致乃尔。且审寒冱。政履毖迪。尤解劳结。仍想即日阳生。有履长之休也。此汉到斧壤。见过孙女婚事。旋入谷云。栖息粗如宜矣。玉润淑貌俊才。自是后来之秀。盛门芝兰。何若是丛蔚也。欣艳无已。
与俞命岳
新春美迁。足令人喜而不寐。地较近务较简。近则易接声息。简则无损神明。是之为喜。如其骞腾之遒则在所不论也。客岁所蒙柿简诸贶。良用感怍。一岁累饷。尤岂易事乎。换符期在何间。徒尔引领。不任憧憧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7L 页
也。生添齿寡悰。无足云者。
答俞命岳
眷言政深。书来良解悁郁。并此钜什。璀璨溢目。江声之助。不为不多。何存乎见少耶。若干可评处污送。而去便苦催。未效点润可叹。无由一出。涤我愁怀之蕴。只俟浩归之夕。细论澎湃。而但恐此耳又不令此情逞快也。其亦哀矣。
答俞命岳
连得情字。知茂阴清风。讽诵弥畅。欣若在己。沙弥来详书外。尤可披倒也。鄙去山既遐。依旧踆踆者耳。仲兄已作北迈。别语何其不副苦跂也。窃为高才惜其太啬宝藏。以酿难治之疾也。须思所以改者。
与李德载(年条未详)
霁来颇豁。犹觉蒸歊难当。未委气味如何。读诵能不辍。而所留题能遍赋耶。如已赋矣。送示为佳。生亲癠恼暑增热。苦苦度日。观此势离往难期。使君独留。实不胜歉耿。幸君毋以此遽动。坚坐做工。或至终不相聚而罢。犹可处静成习。佔𠌫增赡也。不亦悦乎。卫风已上。成诵已熟。则继读王风以贯诵。待后细讨。亦无妨也。
与李德载
闻有负笈山房之行。而未及面别为可恨也。生又遭文学从之丧。私情痛痛。殆半体之失也。抚身亦觉如泡。悰绪可知已。是寺即吾二十年前所烧芋处。尚有馀踪。在君商羊中所撞着。而为之驰想而兴慨也。创寺者楚梅师。亦久要也。须与话及。与我相周旋曲折。亦可以破寂矣。所读则诗经耶。春儿亦方读此。稍欲兴起。而未知其终能不懈也。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8H 页
与李德载
近因传说。闻俊弟心恙骤发。至有闭门拒人之举。未及往探其真否。而于心骇愕。殆不自胜矣。昨闻忽尔骑马而来。与君相对云。未知其神情容止。果能依旧否。抑有大段殊常者耶。欲闻其大略耳。果成风人而逃走入城。则必有多少追来者。而所闻既不然。则向来云云之说。恐是浪传也。须为示破。以解此郁为望。所以劝君读韩文者。闷其文理未达。于寻常简札。不能畅意。既非儿童。有愧人事体面。故亟欲其先读书札。依八大家所抄而遍贯之。读数则始以十遍为课。反覆烂熟。其于次第为宜。书札既熟之后。就全篇抄其佳隽而读之。亦无不可。所示抄录。自是例读之文。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8L 页
姑不欲增损。而抄中送穷毛颖之类。虽终身不读可也。
与李德载
阻音久矣。岂胜憧憧。春日载阳。江光想益奇绝。吟啸之馀。看史所发挥尤动荡否。顽煼煎比剧。又以室人发痛。颠倒出来。来视则叫苦旋歇。犹有未可测者。闷挠何已。更观数日气色。欲入檗溪。偷得一旬闲坐。
与李德载
连日大热。人所不堪。江阔爽敞。独能免此否。向来所苦想清夷。则佔𠌫定有功课。新得意味。有可言者耶。生恼挠如昨。数日后拟作檗溪之行。欲其来与偕作。而恐彼有胜。益不欲换地也。然诗曰宁适不来。匪我有咎。身意政如此矣。望日起动可否之决。宜在其前矣。
与李德载
匆匆作别。益觉作恶。计程今日已到鸟岭之底。撼顿中气味何如。秋高气清。山川有万里之势。眺览畅豁。想有忘疲者。恨未拨万偕作。以共翱游于双溪红流之间也。
与李德载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9H 页
匆匆别后。忽忽岁遒。我怀劳结。当复如何。此时侍学。想得佳裕。而女息挈儿之行。历远且冒寒。终果利税否。驰恋不暂弛也。此来往麟峡。于一朔之间。又方还巢为过冬计。身既疲顿。情多牵拘。金村眷属。经禫未几。捲入檗溪。有不忍堪处者。奈何奈何。明春得便。或可遵海而南。以畅愁郁。未知果无魔障否。雪壑冻卧。晓寒难敌。欲得纸衾以覆体。已有陈恳于春府。君须从傍助成如何。
与李德载
不意落还。怅愕难胜。况见负痛而返。道途耿念。奚但未偕之为恨乎。尚惟归后却能脱然。已赴伽倻之约耶。复此纡郁也。吾追随春府。在途联镳共床。已剧团栾。而入山巾屦。偕尽冥搜之兴。垂老办此。可谓难朽。至若品题大槩。则青鹤瀑布。不能惬闻。自馀不无佳处。而较诸香岳。终愧峻洁矣。千万或冀挂䉴(一作蓑)于海印寺门。姑不宣。
与李德载
拙幸得顺骑。利用安税。姑留谷口。将以再明入精舍。视听所及。皆足以涤尘。尤愧独享也。
与李德载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59L 页
别怀悢悢。有难裁。赖有追蹑之约。以不永怀尔。别后薄寒。侍学佳迪否。顽撼顿屡日。仅得息惫于此衙。自明发以往。便作石门中人。而穷鬼随身。害及峡邻。橡榛亦不盈筐。殊令人没趣。然不遇此时。亦何由持其洋洋者。以试乐饥乎。君则果入来则须忖其体气健否。而动亦必备办骑卜。然后爰方启行。不然轻动。定不免中途狼狈矣。
与李德载
昨日果发行到抱山耶。拙昨者途中闻伯氏病患。改路至梦窝。则外感数日得和解。谓可离去矣。夜间又大痛。头疼谵语。症情非细。而八九分似疟患。闷挠之剧。难言离去。念君先到狼狈。委走此奴以报奇。日间幸见顿苏。则可以舍往。此奴往后旋送百奴。则或往或不往。当有皂白矣。独留多日有难堪。则以其间周览玉屏金水可遣兴。而犹难禁其郁郁。直走枫岳。以偿宿债。而待我于百渊为可。然此计则必须粮资优足而后可以办之。金城使君如或先往。而路出山下。君可往候路侧。聊与之谋。彼若欣然有接济之意。便可随往。仍乞粮资。以达山门。未为不可。或留淹于金邑旅舍。待我追往。亦可为之。而此则恐有难便也。凡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0H 页
此设为歧端。君应眩于判决。而拙亦忧挠中莫适为谋。乃如是依违尔。且如可耐苦。则加留三四日。待此病报而决去留可矣。
与李德载
邈尔信阻。纡郁欲病。昨得家儿书。闻女息顺产得男。喜跃不可量。气败良甚。夙宵所劳劳。在其安危。产苟顺矣。虽瓦亦庆。又何璋之得也。产后无苦否。分娩既利而快意弄儿。则便是满室春风也。何喜如之。拙依遣而为农所绊。未得入碧云深处。殊无佳兴可誇人也。君之去就。自此尤难率尔。此间之会。知不可谐矣。好事难并。亦复奈何。
与李德载
小儿闻颇岐嶷。果能如高允否。自此君为所绊。寸步不容离矣。然若率来深山。养以浑沌则当益茂伟矣。是企是企。
与李德载
岂意阿儿奄为泡灭耶。惨矣酷矣。无辞可喻。闻其作人俊嶷超凡。谓必不偶生。而今直为此泡灭。可知造物者将欲夺之。必假造了非常形骨。以欺其父母。惜不得忘不得。俾受积日苦楚。世间如此者无限。为父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0L 页
母者虽眼枯见骨。了无所益。只为不知命而已。须利剑割舍。以东门吴为法。至祈至祈。然君是丈夫。亦尝闻庄生胜大之说。或可随念随割。不至于伤和。而最是妇人窄中难宽。不可以理遣诱之矣。且以利害言之。有倍切于男子者。十月养胎。出万死一生。而母子双全。已为奇幸。况其所弄之璋。美好惬望。则爱上加爱。分外难舍。而一曙失坠。如割肚肉。曷使之塞其悲哉。前儿失后寥阔十年。而仅得之。又失焉。宜其痛之倍甚也。然岂可一任摧损而不之抑哉。自君而大示宽色。庶可使日远日忘。千万惟此之冀。馀何剩及。
答李德载
蓬莱神岳。乃为舞䌽翱翔之地。接壤欣跃。老子兴岂浅乎。自闻好消息。日夕倾企。而无由接信为轸郁。使至领委札。知随到琴轩。迎新增庆。慰浣不可述。但念周岁滞思。未易排抑。只须读南华大宗师以遣之尔。眷置处所。岂不欲取近此地。而终须以中半定居。可无偏弊。瑞化自是可居之地。君能料理胥宇。遂作百年菟裘。未为不可也。凡百合商量者。要之相见可剖。晦初间来会。余日望之。来时作路于瑞化则可略其形止矣。
与李德载
此间凡百依昨。君所置榻处。雄公与四五衲子说经琅琅。净几明窗。作一花雨道场。益叹君之不少淹也。今日六潜来谒。便即受符到任。似有得得之意。好笑好笑。
与李德载
此间依昨栖遣。春府始来做稳。秉烛如梦。浮世衰境。岂有如许奇事耶。然官事所掣欠稳叙。惟俟前头大雪。并观刺𧆞以快意尔。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1H 页
与李德载
先数日有书去矣。果入照否。比日暄妍似春。自是变异事。而洛下苦波咜者则苟度为喜耶。痘患不至切逼否。女息胸痛。若未向安则非细忧也。此间栖息依昨。来后三见月弦。便有悲凉之意。向来六十日。未供一弹指。顾阅功课。只与雄衲讲了十馀篇南华而止。名山所得。其亦虚疏矣。
答李德载
忽焉臈穷。遥思倍悽黯。此际得书。慰瘳多矣。且谙眷况粗安。尤解忡惙。儿子得狼。实是分外。岂不以便近岩栖为幸。惟是不洎之悲。难禁衰涕。且民社责重。拙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1L 页
者所难荷。斯忧亦不轻矣。君之观佛料理。太似凑巧。然勿浪喜以挑鬼椰揄可矣。
与李德载
春阴未解。气味比如何。闻已分娩。又得璋。喜跃不可量。产前呻吟连仍。又未充肠。远虑沈着。殆不安寝矣。达生乃尔。虽瓦亦可庆。况熊罴奏祥。不比他家之例有乎。昨卜胎爻极妙。知其得男。而稍带弱气。恐有些少疾恙。而决为强劲可养者。未知骨相果如何耶。
答李德载
拙穷命所带累。惨见单豹之死。古今岩阿。孰有遭此恶境者乎。林惭涧愧。殆甚于北山。若骇酷曲折则岂舌可既哉。君之见亮。可亟来会。始则剪纸招魂。终以七弦畅此悲结如何。逢变翌日。尽移常住。书籍则寄在佛殿卓上矣。
答李德载
新春始得信。欣豁可知。况念春府周甲。福履绥之。送贺无尽。愿于天一台上。大张笙歌。与四仙同醉霞觞。方是为格外寿席。此向来所未得者。与儿孙共灯火。为渠副愿则足矣。久于此终非所安。望日欲移栖浮石寺。未前来会则好。而牵儿牵科。恐难自由也。
答李德载
拙残年重厄。遭此苦境。虽自拔置。不无优游之碍。咄叹奈何。雄师携易来会。大信夐韵。拔脱鸟鼠。万衲实所钦悦也。如君无志愿者。得无骍忸乎。铁儿悬弧已过耶。未睹晬盘可恨。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2H 页
答李德载
信路左矣。间又平陆成江。拥怀莫宣。殆不堪伊郁也。此际得书。欣豁可知。且认寓况粗适。而入洛无期。优哉游哉。亦何妨随缘也。此间楼居爽敞。不知有炎蒸。京书所报以为未始有。潦涨亚丁亥。则似欠斟酌矣。春府离岳之邀。不胜神驰。而此有缚屋之谋。欲卜以决之。果未协从。则不欲经始。若然便可南下。而犹有临瀛之牵。意八九分难赴盛约矣。
与李德载
久雨昏垫。何以过为。小儿将护之难。倍劳念尔。此间粗有清凉之适。免忧免饥。大抵好过矣。春囿忽至。不比寻常跫音。欣倒可知。昨梦君从空而堕者几百丈。傍观甚寒心。不知何兆。而有 释然。幸加慎护。虽自空堕。亦不至跌碎然矣。
答李德载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2L 页
昨获十四手字。知能善税。慰喜良多。但雉膏不食。浪走了数宿舂地。诚不如加留山斋。细研启蒙之为得也。好笑好笑。帖跋非巨役。岂敢故推托。而似须有受授曲折。后信另示为可。如无可详者则当只草副也。
答李德载
见书知吉侍利返。大慰憧憧。但咫尺离谷。望云而归。儿女之挽掣浩兴尽有力矣。拙留衙一旬。有未稳便。亦被屋役牵绊。明发还谷云。君可偷隙一访耶。山中则秋花锦石。室内则男欣女悦。凑巧非易事。默会可也。
答李德载
新春得书。慰豁无量。况审眷寓安吉。仍想髧彼在膝。兰芽益抽。何喜如之。拙依昔栖过。任运忘老。顽亦甚矣。南游联屐。固所愿也。此间屋役大能绊身。有难动。占辞亦不利南。故不敢生意于命驾。浩叹奈何。
与李德载
此入谷后。得浃旬。颇觉神完而疾减。间阅太极通书。意味渊永。终岁劳攘。仅办四十日静功。亦已多矣。不欲追算其阙失也。
与李德载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3H 页
俺出谷到衙已数日。欲待景叙路平。一走北关。踏万岁桥而还。平生所梦想。失此几会。将抱恨而没矣。计程只五日。不过如自京往麟者耳。凡在亲爱。宜助成而勿挽也。邑中难得马。纵得之亦难远用。君马虽不▣。辍送一鬣。使载饘橐。勿拘迟速远近。如何如何。今岁占行南征不吉。故未赴俗离之期。北行则半吉无害。所以决意迈往尔。启行似在春分。马疋须于念间起送为佳。且有一事。彼中用货。莫如绵布。而此邑无出处。幸谋诸女息。一疋直一两钱者。送马时付送如何。
与李德载
拙周历五千里。依初顽健而返。而儿病之危恶。乃在其间。追思不胜心寒。而幸于归路。得向安报。以免抓掌矣。咸兴为八道之最。乐民吞练光八九。七宝亦过所闻。会象台妙绝天一矣。
答李德载
书至辞颇详切。知两忧俱平。得用功于道德经。岂亦将悟谷神妙筌。而二竖之难名者。亦远遁耶。诚所乐闻也。此疾久执如此。恐是臈三十消息。亦复奈何。君能以此际来会。则病悰悁郁。岂不大瘳。而岩泉疏凿。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3L 页
亦有待而相度者。铁辈果健留。剂升麻化毒。而嘱金医看出痘。便可脱洒矣。
答李德载
禅房数夕榻。如还白华时。而告归太遽。怅恨殊切。人回得手毕。知归侍佳稳为慰。而铁病太坚长。非渠之可忧。为君担阁学问。深惜深惜。 侍药忧大。科事必退。春初团会于深寂等处窃企。拙昨来留衙。意不自适。恐难为久计也。
与李德载
来时风急于渡江。以汉津路多艰棘。委信而径走。想受半日跂待之劳。自不胜歉愧矣。连日有风。未谙为况如何。俺昨达此邑。幸春府还官。得以叙款。而百扰丛身。悭买宅者亦嬲其间。信非好时节也。来时历访载大。所居胜美。宛似辋川灵壁。若论其丘墓田园。岩流之该惬无缺。则不翅乐志论所述也。君若未经眼。则后须取道以经由可矣。俟至茂朱。更有所报也。
答李德载
此行周历免大疲。来止旧寓。若返辽阳。怆涕固不禁。而今日适又丧馀也。叫天面海。肠割无寸矣。旋到昌平。便值熇炎。恐将过夏于松江公卧处。而北音不佳。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4H 页
宗人劝还者。以阻绝为言。则亦难坚卧矣。黄冈出处得宜。福人善着。卦气固如此矣。
与李德载
闻产病腹痛与厌食。一味无胜。殊虑殊虑。洪郎又患红疫。惊虑曷极。闻今日用月经。自是次序。而用野乾似太径遽。又有用猪粪之说。何其急迫也。方医所指挥果若此。则可谓胡乱矣。热固可攻。而亦不宜峻急伤真气。以致末梢之难收杀。窃谓草土馀气。不甚旺壮。则亦宜裁商处也。且主人既不经事。而两医杂进。此败事之道也。君何恝视。不为折衷于其间。为儿小避缩。固于私计为得。而儿小则虽传染率顺行。且满地皆疹气。非可以避远得免也。须作意气频往病所。善为指挥如何。今明乃用药紧节。失机后时则不可说也。
与李德载
拙依遣而板齿忽脱落。便成形坏语讹之人。傍观骇叹。有足动心。然自此自处以笃老。不复妄动。则造物之惠我大矣。且明年乃邵子大限。欲与君辈细商经世妙义。而君已下手有报。幸加研究。俟面相质如何。和叔还矣。忙附不悉。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4L 页
答李德载
庶有跫音而竟寂然。渭阳使至。获领委墨。病情不浅。黄州是君酿疾之所。回旋感会。定为土祟也。惊虑尤未弭。所督文字。非敢谩也。比苦神精消耗。庶觊有苏胜之时。而今知其不再壮矣。黾勉啚副。以一两月定限之意。已悉渭阳简矣。题既绝好。又被尤老大笔所压。试为运思。未有以另出手段。副满尊舅之望者。深闷蹙也。令侄墓文。非比此文字之重大。而亦未免因循。顷承春府书督。有治石待文之示。慌遽搜箧。则行录无去处。惊怪且忸。迄用靡定。致谦处亦无遗落之事。恐或文衙箱箧见滞。昨令丑儿搜出。而竟亦乌有。则君可改录以投之耶。
与李德载
前书闻病情奇。深为虑剧矣。又闻骥母蛔痛暴重。殆至鬼域而回头。中间骚扰。可想罔涯。追思足惊骨。未知拨一转后。稍进粥饭否。复不胜惙惙也。此泄患苦未已。所谓较歇者。日犹三四巡。多在夜半。易致感冒。尤为闷尔。病情如许。石郊来信。每不佳。观此爻象。宜出而不宜入。真佛之计。又将落空矣。致儿得文义。甚副所冀。俗离于我。恐缘厚而然也。且道今日何邑。食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第 65H 页
足而弊小乎。贵在随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