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x 页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书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4H 页
答时观(乙酉)
待来不来。八九分虑有所患矣。日者仲公来传其美疹曲折。相与忧叹之剧。以为气不从志。大有妨于担道。珍卫之外。无他善策。如是送言矣。书来大豁恋悰。暨承症情则展转添苦。未易苏健。此于始忧倍之矣。归乡善调。诚为得计也。向来饱吃旅况。内伤外乘。固未尝弛念。而毕竟如此。累月对榻之计。谬悠为可恨。合散理也。世界固多缺陷。恐不须以此恼扰病怀也。顽奄履夏序。先忌又迫。号霣情理。倍增罔极。奈何奈何。朱书抄送。而拨忙走阅。恐多漏逗也。初卷已有抄付。故续自汪书耳。千万只冀善调登途。副此忉忉。不宣。
答时观问目(年条未详)
 整齐外面云云。
外虽整齐。而心有不存。固有如此时矣。然未有箕倨而心不慢者。则不于外面着工而待其自存。亦恐无有是处。但外面整齐。未可遽责以纯熟。未熟时。慢则似整不整。紧则衰飒不怡。只从这里去。习久功深。无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4L 页
些罅漏。则方信制外安内者。非诳人语。若乍试无验。便生别作调度之意则误矣。
 其性最贵。
此性字。即所谓气质之性也。
 循序云云。
所谓循序。非为学大小次序之谓也。如读论语。学而篇未熟之前。不可便讨为政。以理会一草一木者而言之。则待研穷松柏之理。十分到底。而后推到兰菊之类。是为次第已矣。
 自无过不及。
自无过不及云者。岂苟然信意而为哉。从初有精一工夫。积累到此。夫既察夫二者之间。以至天理人欲界分不杂。此非研究而何。来扣意欠昭莹。此答恐亦失着也。
 动最居下。
居上居下。要非精微所蕴。此等处不须费心考校也。
 已定已著。
已定之名。曰天曰地是也。已著之迹。曰高曰厚是也。拟之者。体天之自强不息。效地之厚德载物之谓也。
答道以(时佐○甲申)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5H 页
前承一书。感浣在衷。而因循稽复。乃至于此。不惟情不流通。而或者以浮沈莫到。劳左右之郁虑。是尤可叹者耳。今因来音。认得穷冱。侍学佳安之槩。以慰勤企。但未知会面能在今岁否也。罪人一向顽遣。遽此岁穷。抚运摧慕。益有难胜。奈何奈何。一身哀苦外。亲旧凶音。殆日日入耳。是何年运也。同甫丧女。尤惨中之惨。比观其愁眉乍展。苦语稍戢。而卧治山水间。追游丽泽。亦烂漫说及于智字。毫釐之辨。则亦太详细。而意满十分。忽为凶事所败。极令人错愕也。前书勤恳之示。欲于彼中选一佳区。俾此早迁就。得免其残年蓬累焉。谋之忠矣。算得多矣。牛溪之于龟峰。尝劝其汲汲定居。意盖如是。敢不拜赐。而然其取舍之决。则顽于寒雪岳灵。早已误结盟约。而左右足目亦未尝亲践到其境。一一审踏其可否。而决之于潦草传闻。依俙揣量。则容或有不得其当者。率尔从之。恐或有迷歧之误。惟俟左右一到麟衙。遍搜其所谓百渊五峰等处。而倚筇于谷口板屋。然后总断其品格。以为出于月岳之下。则顽将改容改啚。思所以南迁矣。今姑不欲多言。而亦不欲二三其计也。
答道以(己丑)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5L 页
即承手问。喜闻比来侍学佳迪。此间弟病。日进危域。莫可复阳。闷焦罔喻。汉江移寓。计已定矣。尚未闻移后消息。尔来书曲折。忧扰未暇细省。仲氏答权数句语。亦曾未阅谙。而左右所辨释。似已中窾。然所引退溪语上一款。面目严峻。与今事定位次之说。意思有异。恐不如只以下两款證明也。且有一说。今人听说话。多截去首尾。孤行一句。以致诖谬者甚多。今此所欲明者。无乃徒惹葛藤纷纭中。又成纷纭耶。然则诚不如一默之为妙。纸乏只此。
答道以(乙未)
春还半月。未闻反面耗。纡郁殆难胜也。专使忽至。若飞越云岭。然虽谓之空中书可也。披悉辞旨。一何宛笃。春面癯腴之评。实所懆懆。而蒙示喜可知已。诔语未必其洞澈白杨。而往搅猿肠而止。则难道是有益文字也。此间雪谷僵卧。心着冷灰。惜春不留。嘘出好诗。当邹律也。千万惟迓新进德是祷。他有未究。
与道以
别后不得信。例所纡郁。而幸典型之在迩。得免劳企矣。但人马赴期太的礭。将使我受寂寞之苦耶。臈冱启处。欣审其如宜。而湖日风致。叙得如画。便欲策一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6H 页
驴以往从焉。顾此荒▣。诚不足久淹也。昨见大有书。所报团栾。亦太风流。病情之有减。似因解悁而然也。尤喜尤喜。族会古诗。可谓敏就矣。一气呵出。理到而情周。焉用粉泽为哉。但第五篇属意欠当。至于加老字于不当施之地。尤所惶忸。破换以他意则好矣。春郎食淡攻苦。幸免呻吟而去。宾主俱为庆矣。但无甚精微之讨。而徒然闲言语。成一卷轴。览此可知两心俱荒矣。九章与序。始偿逋债。而知不足塞悲也。诗则引日鍊咏。觉无大疵。而文则临别潦草。未免太芜。一为过眼而摘示病处如何。
答道以(此下未详年条)
昨者因祀事。乍入旋出。盖以病惫不堪久处洛也。不惟未接清仪为可怅。乍闻板役始手。而未克往视。尤为耿郁。昨到梦窝。获承书谕。慰豁极矣。是役之谋。鄙意固以拙速胜巧迟为主。而至于去取之间。一一精当如分金秤上。不失锱铢。则决知其难也。然一欲取其文字佳好者。而不分其论理论事闲酬酢紧酬酢。而并选之则易矣。诚如来示。或有碍眼而不得不商者。则过慎而至于怯。在时义恐亦当然。且如四七思辨。俱系义理紧重。鄙意之惜于刊去。固与盛意一般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6L 页
矣。第念世界日窄。俗眼多眯。虽以斯文宗匠。而乍闻消息。已放不平口气。以为资一边籍口。则障蔽如此。岂可以口舌争乎。夫如是故。四七说可判其姑舍矣。思辨则有异于此。只以彼徒怨怒而有所讳避则亦甚无谓。但以其俱系义理之辨。待其稍后。而与四七同去就。顷与敬明对讨。漫尔如是答。而中实不快矣。缘此而却设避怨怒一科。彼此相较。一并汰删。则势须至半减而后已。如俞南两札。固是碍眼之显然者。而鄙意以为论事之紧而义理亦在其中。以两札而较之。与俞者尤紧。盖其时时论邪谲。罔有纪极。移其讨逆之举。乃起戮士之狱。其为理逆而义塞。孰大于斯乎。所与往复者。既是久要而可通切磋。则一为辨晰。以破其蔽惑。未知其为未安也。若论其文章灿烂。义理明畅。出入反复。究极其物论事情情伪隐微。则殆无毫发馀憾。每窃谓文集中四五件文字。如论智一二札辨金载海正心上明村一书。如此文之类。的知为传诸千世而不可磨灭。岂可与小小眼孔以形迹为猜碍者。论其去入哉。夫以渊默为高。以出位为疑。固是喜洁占便之论。未必有见夫大道体用之全也。盖语默之节。未易裁判。即论议文章之高如此文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7H 页
者。岂可轻删乎。若其平日不轻示人。恐或偶然。亦有微意。有未可知。而古人文字私秘于箧笥者多。或是存则如此。没后是待者。则追以臆见。硬判其有悔吝。无乃太急迫乎。且年岁有早晚。造德有浅深。考其言语气味而疏密浑露之可见者。虽程朱文集。不免有此。如将谓偷闲学少年。朱子以为少作欠浑厚。朱子论语或问。自短其支离。而谓不必看。后之编文集者。以是而为删定品式。只取其浑密而去其疏露而岂可乎。删文之道。亦须大着肚虚着心而后。可免偏枯有如是者。今四七与思辨之取舍。既难同例。而与俞札之胜于南者。文章较有胜劣。则以思辨及俞札。使同去就而并存之。似为得宜。若曰虽皆可选。而姑置诸后出之条。则未知如何。而割而去之。以为先生有悔吝而欲弃者。则愚固信不及。而自先生存日而谓不满意。例诸朱子不必看之或问。岂有异乎。千万葛藤难了。临行只此。都在神会。而语及敬明可矣。
与道以
北洞会面。便是别日。一入穷山。无从嗣音。邂逅典型之会。何间与左月十三日也。山雪已飘。洛下寒事。亦例此否。似闻印役告讫。自此摄神从事简编耶。亡兄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7L 页
文字之得免散轶。繄左右之是赖。固一茂绩也。更就新本味绎微言。始为不负冀待之厚。如简牍屡见者也。千万勉旃。
答道以
南北往还。迹如飘风。其未及一掺势也。委札深及。足见缱绻。又以念旧为辞。此政阳生天周。令人感发处。虽鄙意岂不眷眷于同志乎。承五日持被外。闲在杏湖。比诸扰攘于长路者。开卷占分数。必多屑屑。非可愧也。此夏间呕泄。症有源委。自在路上。以至入山。一味未平和。眩气间发。或至不能举头。只此书役。尽死力而为之。可哀其顿衰也。挽语似无大疵。傍注一作。亦未必胜初。惟在裁从之也。只如此打发。果副其冻路劳人乎。好笑。君则所遭极骇惨。要啚伯氏一言。而前后发机。辄遭拳踢。今岂可劝之乎。书中以难便为答。以左右之明于利害。其论语默当否。必与鄙见吻合。幸代为善譬解。以宣此未畅之旨。如何。
答安重谦(癸未)
连承手问。况此勤恳有加乎。左相捐馆。实系邦运。非敢以私戚为言。而丧馀之适与同日。则尤有倍痛陨者。曲承悼念。深增于邑。昌翕连日悲挠。委顿愈甚。咫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8H 页
尺瞻注。似亦虚说。得此示谕之谆复。不翅当暂时对榻也。芜书出自率尔。岂能一一中窾乎。明见之下。固难逃其瑕颣。而犹觉其褒长而驳短。殊以为愧。至于多少提诘。要非面谭则难究。其中改注一段。虽未目见其所编。而其以诚意章倒插于经一章之次。及以格物之格字。为正事物之正字。则所闻甚的。无异目见。亦不待遍见诸解而后。可勘其毁经之罪也。朱朴优劣。就彼之未分其优劣者而为说。活看似无害。若嫉尤翁而上及朱子。与欲过朱子而恶其信奉者。难定其先后。或者一时并改。亦未可知。盛意于右二款。看亦未活矣。如何如何。长乐老人传在欧阳公五代史。而祔庙异议。轩相之与尤翁一场辨争。尊岂不闻乎。误引春秋某事。而被尤翁段段攻破。大惭而退。玆事之籍藉久矣。长老尽矣。故事日就堙晦。为其子孙者。不惟专事掩讳。亦其耳目不长。不免以有为无。以实为虚者有之。愚所欲家置万通者。正谓如许。说话可备前后文案者。急须昭揭而流布之。俾吾党后生辈。亦知其多少来历。无复迷眩。亦是一事。故意所急切。不觉语涉于夸大。以来张旺之警。苟有过必知之。知幸知幸。千万神惫纸窄。挂一漏百。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8L 页
尊祀之祀字。乃礼字之误也。
答安重谦
昨承惠复。慰沃源源。既未做稳于僻处。则只此续续往复。或胜于广坐中乍接颜也。宵回雨昏。谅惟侍学佳迪。服人耳痛既无减。而自昨添得癨泄。气益薾然。恐是千人所指。自有其毒而然也。好笑好笑。示来大学疑义。本自未熟于此书。而病中亦未精思。草草仰复。殊愧无所发明。但因此屡次往复。而彼此相悦而解。固不为无益。更能就真切处体认。不徒口耳之为资则尤善之善者也。昨书警责。谨已拜赐矣。
  
问目
 序文首句只言性。而明德解兼言心。此但言仁义礼智四者。彼言众理。详略不同。亦有义欤。
明德即是心也。解明德乃专解心也。兼字未莹。
 伏羲神农云云。中庸论道统而泛言上古圣神。而举尧舜为始。反不如此之详。
所谓上古圣神。恐是包伏羲神农而言也。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齐氏以文为名物。而浅见则文乃节文之文。盖六者为萟。故以文言之。
六者为萟。故以文言之。似得之。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9H 页
补其阙略。窃谓阙指补章。略指第六第七章。并不言承上起下之意。盖本来疏略而未完者也。
阙略。通是补亡之谓也。不可破碎为二。疏略云云。大未安。
 虚灵气也。众理性也。具者虚之所受。应者灵之所感。心性情三者。灿然于三言。而虚灵不昧。以具而应者。惟此心而已。盖此训专用心统性情之义。而玉溪云只是本心者。可谓一言而约其旨矣。
如是排布。未见其三者灿然。而只是本心之云。亦非新语。
 
意可得而实。心可得而正。可得云者。含其功不可阙之意欤。
固是从序不可乱而言。而亦可言含得此意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云云注。言引此则乃门人所述。而非曾子自著之一證也。
只据此曾子曰三字而判其为门人所记。此外不容他说。今此云云。无乃见事迟乎。
 平天下章。窃谓教化絜矩。平天下之本也。礼乐刑政。平天下之具也。新民。平天下之欲止于至善者。当兼二者而后为至。而曾子就絜矩上只举用人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9L 页
理财两者之关于人心去就天命离合国家安危存亡之大者。而反覆出入言之。未暇及于礼乐刑政许多治具者。岂非以根本上先立其大者。则所谓礼乐刑政自可驯致。而新民至善之已具于经者。亦不外乎此而得之故耶。抑亦有感于所遭时世。而孟子之汲汲于救民者。有所自来。又可知矣。
此章之不及礼乐刑政。政与论语导千乘章论其所存而不及乎为政。同一意旨。若孟子汲汲救民。不暇于古乐今乐之辨。则自当别论。有感于时世云云。殊非所以论大学规模一下之不易也。
答鱼有凤(己丑)
憧憧中喜得两次手问。以慰寂寞。且谙不动道场。而从容佔𠌫。风雪虽虐。适足助其静趣。诚所乐闻也。此间忽忽滚滚。殊无用心处。迹幽心闹。不可使闻于静者。惭瞿奈何。遗文闻誊写过半为喜。追来三文中祭文似欠简遒恐难入。与崔书虽间有疏处。地步则阔。不可遗也。我家祭文多有未完处。亦难点化。故定为舍去矣。诀书忍为誊送。不堪摧臆。想同此怀也。自馀可商量者。有别纸在焉。数日后亦有入城事缘。千万俟面剖。不宣。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0H 页
答鱼有凤(年条未详)
未赴佳约。寂寂郊扉中卧。甚无悰况。此际手问之及。所瘳多矣。且审雨馀。政履佳裕。以慰企溯。此疾似有根柢。夜嗽尚尔。衰徵亦可怕也。令郎哀志。蒙示得披读。不禁涔涔也。至令亟作墓记则恐非其任。岂情之不足哉。诚不获已则稍俟神志苏完。邂逅泚笔为计。仁甫文字。在山时亦尝留意。而未能抟合。亦以世系内行无可摭据。难于成文。幸以梗槩录示。使可摸着如何。鄙文所摘示疵处。似皆中窾。而所谓志文只是草起样子。全未绳削。拟待众目经阅后。烂熟商量。不拘年月迟速。务归少疵为计。此后面商。岂可一二番而止乎。
答鱼有凤
浃月昏垫。仍以阻菀。华翰忽坠。时会又披云见日。一般洒落。其可知已。申君书呈。览其文字。典僩可喜。亦许以往复输泻。愧无以副其意也。曾到其所隐晦谷则衡泌萧然。案头梅菊数盆。弟子依白茅者。亦能俨然端拱。剩见其人有襟抱矣。何时就斋耶。相望耿菀。
答李显益签论
 提撕照管。非涵养事。则朱子何每以提撕在这里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0L 页
为静工夫耶。来说前则以照管为未发事。而此则却以非涵养。何也。
戒惧慎独与静中有浮妄者。合三节而统言涵养。则犹之可也。此既以慎独一节。属诸省察。而不许参于涵养。所以来一边之诤端也。
 朱子此说。以心体流行。寂然不动之处为未发。此与答南轩初说一日之间万起万灭。而寂然之本体未尝不寂然之云同也。而其兼以无过不及不偏不倚为未发者。又与中庸题旨不同。未知此是先生定论耶。
无过不及。难为定论。而大旨则无间然矣。
 愚何尝以戒惧。专为既发后事乎。只以戒惧是通静动底事。故于未发上直着戒惧。则此戒惧不成为不萌动云耳。盖戒惧只是敬而为通贯动静者。在动则为动之敬。在静则为静之敬。今以敬为主。而言其无不在。则在静之戒惧。不害为无萌动。而以未发为主。而言戒惧于未发。则此戒惧不成为不萌动耳。盖未发之有戒惧则一也。而随其言之所主。其为义不同矣。
在静之戒惧。既降等于在未发者。则又安得为无萌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1H 页
动乎。大抵此段。太奇反未莹。
答朴弼周(年条未详)
残臈遥怀。倍增窈纠。不意专使累舍。越险而至。投以手问。礼勤而情挚。一何超例。奉读以还。感荷交剧。况审盛体练完。大胜于诣违之日。细询来使以动止诸节而后。喜可知也。期服人此来改栖。自是喜动习气。投静既久。益觉志荒而病侵。方知外境之无助身心。虽灵淑如玆山。亦徒然尔。方苦肺咳。倚枕以达曙已累月。惟此不盥栉面目。来使所目见。持以归报。必致垂念焉矣。所须先夫人墓文。实非堪任。向承意属而辞未坚者。固不忍于仁孝哀切。而今获盛述诸文而读之。字字酿涕。殆不堪屡阅。顽者于此。复何敢以文辞不娴。拖长为说乎。然念左右蓼莪穷天之恸。待是而伸靡逮者。有倍于他人。则任斯役者宜工不宜拙。宜速不宜淹为得矣。顾此朽钝之笔。难强以克阐壶(一作壸)懿。终愧不似。而况素未副急。加以丧剥衰颓。神思不续。凡于私家文债。尚多逋欠。如待其气苏神助而泚笔。则恐无其日。因循之久。未免使大事迁延。孝思之渴企归虚。则其为罪负。岂等闲食言比哉。盖文之工拙。所关固大矣。既承申命。若曰虽拙犹强。则只须勉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1L 页
为速副。可幸无罪。而有未自信于不泥者如右。即令笔能从意则一挥付来使。岂不省事乎。惟其未能。所以低徊而兢惧者。只在于引日逋债。窃惟盛裁。如不能于须臾企待。则申有指挥。啚所以变通。如何如何。千万所欲摅者。适方呻惫。艰得挂一。所冀穷臈。倍加珍鍊。以驯复元。
与李秉渊(庚寅)
马首秋风。引领有东北之想。归到麟邑。忽获专伻所留简于路头。未拆其缄。眼已青矣。暨审背夏向秋。视篆万佳。而细悉设期。辞旨亹亹。其意犹恐失之。岂所谓信近于义。言可复者耶。固知春台有力驱人。俾乖其所之。仙山桂月。将照空台而已。初欲独趁其期。以毋负山灵为计矣。来示既勤恳难孤。而此亦取休脚力于撼顿之馀。更拟以今月念后。驰会于正阳本地为定。尊果拨万遄趁则其必无爽矣。洪崖才得一官。恐遭官长之骂。那必其可偕乎。曾闻望后则可容偷暇。若然则以其时际。尊可拉来矣。
与李秉渊
独来惆怅。方欲回策矣。忽闻皂盖先声。欣倒当如何。月缺枫凋。未圆初约。固为可恨。而终获联翩于一半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2H 页
溟岳。亦未为寂寥也。欲下表训。路势倒逆。亦未知尊驾至时迟速。径来摩诃以待之。明日欲独登毗卢。可恨巾屦之未同。而想尊游历之序。今日正阳。明日追会于此。似为便顺。故不免于少参差尔。
答李秉渊(癸巳)
昌翕白。天憎顽物。又割半体。肠摧胆碎。曷可胜堪。人生得五十。未可谓夭。而以渠气象地步。似宜诣造弥卲之境。而亦其蕴美不泄。岂非静寿之徵乎。寻常冀待。实是在此。而神理若是戾。惜乎。其贤岂独代谢之戚。为难处已哉。五年残蚀肠肚。又见琴碎。此何人理。命之穷矣。不如无生。仰承仁恩。遄施慰问。辞旨恻挚。又踰寻常。哀感之至。泪渍纸面也。
答李秉渊
百渊谷口。遇春川宰。获承委札。分外披慰。迄有未已。即想初冱。政履佳毖。相去较迩。倍用憧憧。服人以崖稼鼯耗。饮啄稍费虑。舍而来栖于枫岳。为过冬计。前后六入。今为了案矣。唐人所谓慇勤竹林寺者。感有符矣。待雪来访。只两莽苍之役。而事奇则古今所罕有也。幸留神如何如何。画帖谨领。而题咏则恐无神情也。
答李秉渊
佛地以景奇。此庵以事奇。前后缘合。若有主张是者。信是奇又奇也。雪里皂盖之返。远色堪画。清翰又坠于静几。披读大有韵味。庵僧冷淡省事。领此赤粥。始作良辰。蒸鲋杮梨皆佳饷。多谢多谢。家集政欲考阅。而投若冥会者然。深喜用意之周也。儿子到任。犹无的耗。或云再明方到。似是矣。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2L 页
与宋相维(丙申)
寂寥四十言。博得累牍覼缕。系以两篇琼律。既愧利售。又喜情素之大摅也。因循稽覆。忽已春殷。不审比来履况如何。忧围有决。可南为否。未前惠然。固知非易。而自我而造纬繣。殊可恨也。盖此弧矢初志未骋于中州者。老益蹙蹙。适此坐地恰当北关咽喉。一鞭驰迈。七宝与长白。不在天上。故只明发首路。将见所呈律则可悉老妄意态。而不至甚嘲也。更能申和纳遆。使达于穷发之北则尤为一段奇矣。来诗讽绎纸毛矣。藻赡响亮。浑成体裁。宁有耗涸无馀。而能办如许好诗乎。定有隐工夫。难瞒老眼也。果已与诗相忘。而犹保此调。则吾所谓白雪高。岂过奖乎。以此以彼。要不可迷其源而废其功也。诗虽小技。用之于当处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3H 页
则忘忧忘贫忘名利忘是非。或至于翛然尘外。如孟襄阳,韦苏州辈则何愧夫房杜事业乎。尝读松潭集而有所钦挹矣。白首爱山。随处有诗。诗亦不俗。益可贵。今君爱山几矣。能继诗声则岂不美哉。世亦有圭组承家。而潦倒玷污。口不出一句雅声者亦可憎。岂持卿之所愿哉。以其襟情之近则持卿亦孟韦流也。夫岂无第一等事。固曰不欲担荷。则且可作一个好诗人。窃所冀勉。葛藤难了。自馀惟神会。且冀自爱。
 别纸示谕已悉。诚不胜慨惋。盖难平者事。相推相激。亦何所不至乎。如遇箕捏怪丑正之尤者。亦天下之一恶。而不为同讨。则其在公听并观之道。恐有所歉矣。某也举号之失当。来谕固当。而曾于讨朴之书。亦不惜西溪二字。盖欲用朱夫子正统例。尧桀之善恶不同。而同归以帝号。不必如胡氏之说褒则字贬则名。然后是非立矣。如何如何。
与宋相维
千万不意。承贤嫂捐閤。惊愕之馀。不胜怛惋。仍想伉俪素挚。其何堪摧悼乎。既共餔糜之久。一朝独任米盐。自是不易处者。尤切恻念。然人生此苦十九。罕有偕老到白首者。则亦可以深照痛遣矣。但恐持卿因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3L 页
此厌世。遂作退院活计。则两个有发僧。其将永相从乎。非为谑也。实相悼也。胤侄辈素知羸弱。难堪苫块。想费心于拊护者非一。尤为悲系也。从周游半万里。仅免颠仆而归。归后便作负席之人。待苏起动。今难指日。而开月有忌故。兼欲拜兄于东郊。倘免霖阻则庶有就慰之便矣。
答宋相维(庚子)
伯劳飞燕。分张太阔。况失掺别。我劳如何。情札遥及入峡。岁已换矣。开缄叹息。继以慰浣。仍想政况履新休茂。一时丛委。计手熟后减半。何至遽拄看山笏乎。事以耐烦为贵。满庭雁鹜。看作闲云静僧可也。从自南还。病不去身。迎新后稍似减歇。而又添顽齿。觉贞疾可憎尔。惠贶衣材药债。一何腆重。感着不容喻。况于溃败耗缩中。辍此非细费。尤不胜骍忸也。
与宋相维
首夏委札。得之晚而谢又慢。想致企郁矣。即日旱炎。不审政况复何如。向来堪疾首者。知已善了。悠然坐啸。始能我则如故否。倾溯倾溯。从春末往视子疾于文邑。未及煖席。遽承侍药消息。旋返洞阴。徊徨靡宁。真所谓诗思也没也。在西时相去稍迩。实欲一鞭径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4H 页
造。拉向香岳。以恣跌荡。为所憧憧。而终无奈身有所縻。含恨而归。左右闻此。想亦为之怊怅也。送来腆物。知出怜衰之意。而抽礼过当。恐消下数月俸供也。骍怍何喻。丑诗上帖。亦非攸当。幸勿以张大为意。窃所嘱戒也。
答宋相维(此下未详年条)
手问忽至。欣若参对。但闻疮患烂发。旋虑旋虑。此随返虞入来。悲猥倍切。身则仅免疾惫矣。人事喜乖。一会固难。偕成之于西台美水之间则尤岂非奇事。而衰脚不日到彼。何由致左右于旬望间乎。临书第切怅黯。
答宋相维
申承缕缕示谕。足当面谭。此行已定南为。盖不待还山。而直走到荆江少留。仍下湖南计也。左右适能无故。则偕往岂不好。而既拘紧故而难动。则亦无奈何。此行度可于三三问吊留堤上。于是左右若能追及则可拚一段奇会。而亦安可必也。
答宋相维
惠牍忽坠。有掷地声。琼律入手矣。陈义申祝。愧非所堪。而爱玩词格之美。不欲释手。且酬唱一路。自此大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4L 页
畅。老杜所谓佳句莫频频。吾不从莫字者。以其有猜意也。精工如此。作得二三百首。足凌鲍谢。强勉毋怠如何。
答申命观(丁酉)
日昨枉存。喜抒襞积。申以手问。源源其慰。第承忧挠未舒。奉虑奉虑。服人昏垫。比剧惫倒。无他业。每念静庵先生夏夜坐达曙瞿然汗沾背也。惫劣如此。还山岂易办乎。留洛日久。邂逅庶有便。姑此叙谢。
答申命观(戊戌)
郊扉乍展。耿有馀悰。手问此及。欣若再觌。且认比来。服履如宜。以慰憧憧。先伯氏遗稿承此投示。只抚册面。不觉掩涕。而适此丧馀。哀恍未暇披阅。稍俟神定。可以寓目矣。
答申命观
向晤知获幸矣。此承手问。慰沃申至。第绎词旨。悲楚到骨。殆不堪再读。而亦恨无以佽助也。昌翕身殃所及。孙女嫁人者才见就木。年年有此。岂衰肠可堪乎。只恨顽久而已。盛须诔语。非不在心。悰况如此。恐难趁副。为预愁也。遗稿亦着眼姑还之。俟后神定。更取以卒业是计。狂谈五件之云。只一时信口而发耳。何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5H 页
足腾诸笔墨。而况不利于今者。尤宜讱其出也。
答申命观
即承委札。喜审凉雨侍学佳迪。所示诚意说。似已中窾。然此非草率可了案者。适此患泄且对客。尤难析对。容俟闲着眼。来纸姑留丌尔。
诚意说前后屡已蒙教。而顾无自得。若以妄情直归之自欺。则经文之只言意者不必兼情。若谓情不与焉则向所谓任他者终为未安。故姑此置之。以待他日。偶披老先生杂识。有末年所录曰。情固不能无不善。惟于才发处遏而绝之。不使容着。此正情地头用工之要。而其不使容着者是意也。愚迷于此。始知意运情之妙。而情意界分。似历历矣。容着字从前每看于意边。而不察情亦可使容着。今因此而思之。使妄情不发。虽发而又不使容着者。皆意之所为。经文之只言意者。正以情。则非所责非也。如何如何。
答申命观(庚子)
国哀罔极何喻。料外贤咸。来扣岩扃。倒屣之喜。不翅闻跫。况又枉翰出袖披慰。毋论其出远近也。暑毒异常。可想侍奉费心。旋切奉虑。此汉每夏例苦呕眩。今奚能免。林下长日。以愁闷经过。可哀其衰甚也。伯氏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5L 页
诗稿之跋。固知逋债为愧。实非可强而不为也。见方昏垫。泚笔诚非时。容俟稍凉啚搆。以此语与贤咸矣。千万挥汗不究。
答权𥛚(己亥)
阅岁寝门之恸。晚乃一泄。而到后触目。无非山阳景色。俯仰悽怛。倍难堪裁。况一觌之迟。乃接典型于垩次。人事错莫。乃若是耶。忽忽违来。益增悲系。不意专价委疏。及此寂寞。感荷之剧。且审日间孝履支相。至阅盈幅辞旨。所以摅述悲悰。款扣栖止。意又至矣。尤不知所喻。赤城录阅来。泪渍于纸。何忍释手。当时一觞一咏。得之容易。谓可频频。而今则绝弦矣。拙绝所云俛仰陈迹。岂其谶耶。待得数语以题尾。姑辄留之。良亦悲矣。此山惬赏者多。卧雪烧芋。八九分在意。果得如计则密迩孝庐。非小缘也。珍杮两品及栗饼。足润肠肺。感感。家侄阐科。适增亢满。以庆为忧。政私门今日谓也。千万灯草眼眵。未能究布。
与权𥛚
凛然冰至。窃想感时号慕。气力何似。悲系不能已。昌翕过冬安心。八九分在。意谓可源源接信。或啚一襆被矣。素患脾疾。日日有加。委身旅榻。恐失便宜。决计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6H 页
北归。拟于看葬后登途。忽忽出山。未及诣违而来。茹恨如何。赤城录草率着跋。见情而已。想亦一览怆陨也。
答金羲瑞(辛巳)
自顷哭送灵柩以还。魂销肠结。不自堪遣。而山川所阂。亦无由承得踰岭信息。寤寐哽结。又有倍切者矣。日昨意虑之外。专使忽至。投以哀手疏。满纸委曲。读未半而有陨若泻。幽明往返之际。情境之骇酷。自远者思存。尚有不忍形言者。况在孝思之至。痛贯穹壤。岂有极哉。区区始虑谓以如许栾棘。历山川冒风露而能得随丧利达。有难准拟。以为悲系者。今乃顿释。神佑孝思。理宜如是矣。但伏闻衰事以有拘忌。尚未卜吉。礼重而期稽。诚未寻常可虑。而以佥哀柴骨。久处苫块。尤是悲系之大者也。其将奈何。昌翕家祸罔极。伯父奄见弃背。崩陨之馀。心气俱死。尚何云喻。贵伻致书时。适是遭丧之日。荒乱因循。而其人亦徒还矣。于心悲歉。久而如结。而今逢此伻。并与李秀才来到面前。细扣苫次凡百。以解纡轸。非同例信也。海衣领得。哀至意迄用感戢。不知攸谢。
答金羲瑞(癸未)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6L 页
曾荷慰问。远能先人。已知出于至意。而今复千里专书。申问勤挚。辞旨又极恳恻。披读以还。不任哀感。及至细审平否。则有色忧。阅月煼薰。旋用仰虑有未弛也。昌翕顽不即灭。忍经成圹与卒哭。荏苒炎凉。履此冰雪。号慕靡及。哀苦深切。奈何奈何。即日奉几筵。视息依旧。乃蒙以死生为问。益觉腼然为愧耳。千万无由面诉。临书第切抑塞。惠来绵白纸总四束及精梳三个。感领情贶。无物可往。两笔一墨汗呈。
与金羲瑞(甲申)
千里命驾。昔闻其说。今乃见之矣。既感匍匐之义。复接畴昔之面。两日款奉。颇得输泻。而自痛诉犹未尽。往悲不忍于更提。遂至脉脉而离析。馀怀悢悢。于玆倍切。又念尊体欠健。而长路往返。大有关心者。一念悬旌。尤不任劳矣。入京未几。忽见急足自南者。说道色忧遽剧。至有催回尊驾之举。其为惊虑。有难尽述。又未委何时何处。逢着此人。而勿药之喜则果在仄面之前耶。心心念念。少选罔弛。亦未由旋得好音。以慰忡惙。南望陨绝。益有难胜者耳。
答金羲瑞(乙酉)
一入穷山。去芦岭遂踰千里。自分年岁间。无因缘嗣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7H 页
旨矣。不意贵星忽到面前。以哀疏奉致。忙手披缄。且听渠口陈。一读一问。反复披悉。其于孝履兴寝之状。无不得详。以慰区区。而细阅辞旨。哀酸切至。纯孝至痛。固应日远日甚。而且审初期伊迩。可想其一倍摧陨。奈何奈何。昌翕去丧不死。来处穷谷。廓然情悰。岁暮益不自聊。贵星此来。其为逃虚闻跫也大矣。欲与同栖过冬。则渠有未了事缘。即寻归路。不可以挽也。明春则欲缚数椽岩搆。待渠还会。定为毕命岩阿之计。渠既金石矢心。必无食言之虑。而到彼恐犹有绊惹不放。则自哀侍而言之。失一良奴。固为可惜。自顽生而言之。得一道侣。实为万幸。且彼此所依慕宿昔所绻绻。因渠在中间。得以永久流通。则雪岳芦岭。便可咫尺看矣。岂非好因缘乎。哀若念及乎此则欣然成此。必不以坐失一奴为悭也。如何如何。窃闻此汉以失性得名。欲与作伴者。此亦失性人也。然此谢世入山者。其中有可哀者存焉。哀可亮之矣。
与金羲瑞(丙戌)
居诸迅速。初期奄过。俄又岁换新旧。伏惟孺慕靡及。一倍摧陨。客冬寒虐。入春犹烈。未委神相孝思。连得支持否。自入穷峡。路程添倍。半千杳焉。悬系有剧于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7L 页
在洛时。所赖以慰怀者。贵星与共寝处。以了三冬。每言及哀庐兴寝之节。为之于邑。寻常如此矣。始拟旋送。裁附一疏。而渠却怜此孤栖。慨然停策。忍冬执爨于雪壑之中。终无倦色。渠固贞悫难及。而亦可见先丈德化之深。有以铸成者如此。令人感叹何极。昌翕岩栖凡百。颇惬微尚。而离远丘墓。又逢新春。怀事有难裁也。早晚出山。先送贵星。期以孟夏间重会。未知果能谐否。前书中有所陈恳。倘垂亮悉。而成愿则幸甚幸甚。
答金羲瑞
不意贵星旋至。承领哀札于经年瞻溸之馀。其为慰瘳。诚非寻常。而第审哀体柴缀。殆无暂宁之日。积毁所发。宁不如此。区区疚虑。于斯为剧。然神相孝思。岂遂大惫乎。所冀勉进药食。以啚全孝尔。昌翕去月出山。薄游关西。缭绕四十日而返京。伤于炎程。肿疮肆毒。殊闷闷也。惠来钱布及云藤。虽是有名之馈。亦太优腆。感怍无量。贵星见许以毕命同栖。残年粥饭。庶有赖矣。今番势难仍留。放令下去。因其归暂此布谢。
与金羲瑞(丁亥)
春初居士之归。所附一简。想已关照矣。而更伫渠之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8H 页
戾洛。日夕憧憧为劳。即日清和。缅惟静履佳裕否。期服人仅支旧骸。无悰可说。而遍城疹毒。势切剥肤。家侄所遘。尤险重。焦挠罔喻。家奴以事往锦城。而路远人迷。恐未直达。将以仙庄篱下为息肩之地。此奴于居士有麟峡同苦之谊。其所欣接。不在勤嘱也。
与金羲瑞(庚寅)
不通问闻。忽已旷岁矣。亦知在远日亲。不系于书疏疏数。而拥怀莫达。终令人不足也。即此穷阴。缅惟雅履珍重。三馀学殖。日造深博耶。促膝无期。驰溸靡怠。昌翕家祸荐酷。比年遭侄儿戚。皆石郊弟所生。每于岩栖时闻讣驰来。骨惊肠朽。实非可堪之道也。奈何。居士春金。与共苦淡。益服其诚壹端悫。而中食忍饥。悬鹑不掩骸。为可闷怜。而力不能庇。相对叹咤而已。渠亦以不得乡信。有所耿悬于宅上。今往奴便。倘承一牌。以解念则为幸大矣。
答金羲瑞(辛卯)
家奴还。所承情覆与惠贶机杼之出。感荷无量。又不道申以手问。示谕之勤则有倍于前者。新年好风。可谓得便矣。献岁学履。喜审佳迪。若孝思无穷。与时回薄者。则固应难裁。又勉学亹亹。犹恐失之。此是自已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8L 页
靠实处。悠悠门外事。只有不关渠为是。亦复奈何。读书善忘。自朱子门人多有此问。而每以不务广细作研为答。果如是则虽钝必利。虽昏必明。又何必妄自菲薄。归咎于气质哉。参对无期。聊诵陈言而已。昌翕遇新悰况。作恶非一。而又为孙婚绊住。未引远驾。过后即飘然从我维摩于碧云深处计也。渠之衣联。远贻料理。所愧独用其力。而未掩其体也。
与金羲瑞(壬辰)
音墨顿断久矣。老怀非不耿悬。而所处过僻。其何以讨便继情乎。每对维摩指点南云而已。即此始冱。缅想静履佳迪。尤剧驰溸。仆衰病转甚。犹未能牢闭岩扃。方此戾洛。为送舍伯燕行。而撼顿添疴。所忧还山之孔艰耳。维摩亦老矣。薪水服役。倍甚于家奴。于心愧闷。不欲久相守。以致惫败。玆乃割情放送。俾享乐土适年。后再会任渠欣厌而为之。明年内则切勿起送。如何如何。
答金羲瑞(癸巳)
昌翕白。家祸孔酷。第五弟奄忽丧逝。摧痛酸苦。不自堪忍。仰承仁恩。远赐慰问。而辞旨恻挚。皆肺腑所发。哀感之极。泪迸纸面。仍想大暑。尊履万相。良慰企溸。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9H 页
昌翕衰晚遭此。无复生意。况念先兄之所留恨于陈编。多少有未了者。阐绎一事。恃有渠在。而今失之矣。伥伥穷途。亦焉用见在哉。掩圹归来。益觉悽廓。欲将残骸返诸岩巢。则顾恋孤寡。殆不忍舍去。奈何奈何。
答金羲瑞(乙未)
恶信往后。阅屡月寥阒。谓有浮沈徒郁郁也。忽此凶服者累然在门。维摩之声容宛尔。相持痛哭。山石裂矣。探渠衣袖。得十行情札。而读之则叙致宛笃。何等感泻。申绎再三。未觉芦岭之为阻也。细悉年来。复况凡百佳裕。而今岁得解。因拘忌未遂歌鹿而来。则剧令人叹惜也。此汉失巢失魂。一味无悰。亡弟三年。迅若隙驷。怆廓不自胜。悼念之及。益增潸然。所谕毋弃旧巢。极知其轸所积勤而使之勉留也。此不惟有所不忍。设欲抑情为之。衰魂弱胆。亦不耐忧慄乎丛薄。而从前亲爱之挽裾扼轨者。乃始因败造吓。无以解小山之嘲矣。奈何奈何。见住华岳之阴。世父别业。亦有泉石胜致。距京无三百里。拟作久远栖托。而比诸在百渊时则无复看检之劳。亦可去留自在。不至大段惫劣。则邂逅飘往乎苇岭之南。有未可知。果成此计。则与左右讲缘有日矣。
答金羲瑞(丁酉)
马首之乖。不得历扣仙庄。以为歉怅。又未通信。方切纡郁。耑书之及。何等欣豁。且审清和。学履佳迪。尤慰尤慰。走作此妄动。殆出万死一生。而长途耐疲。权住于此。适逢丧馀。将经日于朗州。情理之酷可知。住鸠林数日。沿海彷徉。度可于念晦间到萧园。伊时啚会是计。来伻如见其父。对之不禁抆涕。为报此行曲折。旋付谢简以还之。孔方鱼酒之惠。侈行良感。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19L 页
与金羲瑞
高斋两宵之卜。足泻存没。百恨犹谓未洽。追越苇岭而后返则益见盛意之挚矣。不审伏鞍归休。能免添苦否。耿念实未已也。此未昏投楚山。馆息粗适。自是断肠之地。何能安枕乎。卜马及此。荷意之厚。未可更越站故还之。
与金羲瑞(己亥)
阻怀襞积不在言。即日霜冷。缅惟静履佳迪。曾承惠札。有遭戚奔避之报。有骇遥闻。未知今已底定否。服人惨遭仲妇丧。并缌功叠制。八九在身。泪眼枯矣。气力之摧损可知。为吊切人于恩津。作此远来。光牧适同发。邀以过冬于环碧。而中路深思。有些不便者数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第 20H 页
件。未免改计中止于高山近处。前头观势进退。有未可预卜者。与左右接面迟速。又难准拟。浩叹奈何。此去家奴。即春金同榻者也。使之历拜。实有意在。想为之兴悲且怜也。所住安心。距完山只宿舂。倘蒙命驾则奇矣。
与金羲瑞
嵇吕命驾之义。久矣不闻。乃于左右见之。寸心感着。岂有既哉。别后信息。无由更承。而忽过阳复。不审静履对时佳亨否。驰溸不任憧憧。仆留安心几日。脾疾有加。虑是水土为祟。遽命归辕。乃以去晦还山。呕眩诸症。迭发为苦。恐不复再健。以啚后会于南纪也。黯悒奈何。且峡居值凶。继粮颇艰。送此奴马。盖欲驮输其所谓乾杮。而空手无藉。太似虚疏。只宜随便量副。不必以多少为拘也。
与金禹瑞(庚子)
客冬惠札。迄用感荷。所愧因循稽覆也。意外伯氏之来。凭认雅履冲裕。良慰企溯。昌翕仅保宿拙。而以侍药震灼。未能安次。此忧岂笔舌可尽哉。缅然相望。参对无期。窃闻史学甚富。何由合席。使老怀流通乎。临书怏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