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x 页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日录(庚子)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3H 页
二月
  初一日
晴融。溪始有声。读书尧典。只以成诵为主而意味深长。不比少时汎读。古人所谓晚知有味而恐岁月之无多者。诚是矣。曾南丰曰。唐虞有神明之性微妙之德。使由之者不能知。知之者不能名。而记事者不惟其迹。并与其深微之意而传之。小大精粗无不尽。本末先后无不白。使诵其说者。如出乎其时。求其旨者。如即乎其人。诚哉是言也。一篇作五截看为是。自钦明至黎民。言明德新民。自羲和至庶绩。言理会天道。自畴咨至象恭。言理会人道。自咨洪水至绩用不成。言理会地道。自四岳至钦哉。言禅让之事。凡五节。然畴咨以下。总为舜禅摄张本。韩非曰。尧欲传天下于舜。鲧与共工谏曰。孰以天下传之匹夫乎。尧不听。程子祖其说而有所云云。
许鲁斋必以理会天道。归之于爱民。其说亦狭陋。王者事天如父。凡其参赞奉若之道。乃所以继志述事也。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事天理得。而民被其泽。历象一款。只可曰理会天道已矣。事天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3L 页
自事天。爱民自爱民。必曰只为爱民而非事天则狭矣。
  初二日
读舜典。纳于百揆之纳字。或恐是宅字之类讹错也。尧生而显者也。德位俱隆。亦无许多履历。故古来称述之辞。不若舜之多也。孟子屡举舜侧微时事。有曰举于畎亩。又曰。居深山。木石与居。及其闻一善言。若决江河。曰。饭糗茹草。若将终身。而及其被袗衣鼓琴。若固有之。又以不顺于父母。至于浚井涂廪而仅免死。盖其发迹也奇。而作用也神。故所以亹亹称述。不一而足。且以畎亩匹夫。一朝登庸。放黜尧时之所未去勋旧诸臣。岂不奇哉。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注解欠详。窃谓始则准天以造器。中则即器以玩象。终则察象以念政。自有曲折。盖欲奉天道。不可不察其法象。而浩浩匡郭。难容摸捉。准以造器。常目在之。则日月之离合。星辰之出没。如是则顺。如是则逆。其顺其逆。必有致之之由。俯仰参考。大小符验而后。自吾五事。以达庶政。靡有不齐之患。洪范所谓协五纪而念庶徵者。亦在其中矣。
  初三日
晚雨。朝读舜典下半。命夔典乐以教胄子起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4H 页
头。乐之为用。蟠于上下。而先就人性情上。荡涤熏陶。使矫偏以纳和。便是作圣之道。今无此具。宜乎专务力制而归于自欺矣。结语神人以和。只解以奏朝廷荐郊庙。恐不蒙上文矣。
焦延寿卦气法。就六十四卦。取乾至坤十二为辟。馀四十八卦。为公侯卿大夫。除出坎离震兑二十四爻。直日时。其法与参同契除乾坤坎离四卦。而以六十卦准三十日。一爻直一时。颇似。
卦之必自中孚起。未知何所取义也。
午间阅太玄。考出三摹四分之法。用蓍三十三。而凡挂一。次四揲其蓍。
以七为一。以八为二。以九为三。一二三合计凡六算。所谓六算而筮道穷是也。
雨雪达夜。檐溜不绝声。
  初四日
雨雪。淫融漠漠。无开霁意。朝诵大禹谟。声气颇畅。每读至帝德罔愆。令人感泣。舞干羽注。以有苗之格。为偶尔凑著。若嫌于干羽致和之为太灵验。似未免浅拙。广荡太和之气。能销逆沴于千里之外。何异韶成而凤仪者乎。
精一注不杂形气之私。私字当以私欲为解。上文易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4L 页
私而难公。已分公私故也。然中庸或生于形气之私。则不可如是解矣。
天源发微。鲍云龙景翔所著。与方回万里问答而成者也。凡二十五篇。杂取经传及濂洛关闽太玄经世。语涉于理妙象数者。裒合成说罗列可观。而独未见另出手眼。明白透判。折众说而归一者。往往同异混并。互相连累。而终无所发明。观其论无极太极。颇涉儱侗。可知于理气源头。全欠眼力。惜乎。徒博而未透也。静观斋甚重此书。积年研究。故仲氏亦每称其精微。而似犹有未勘破者耳。
景翔甚重扬雄。如见人斥其玄学。则左右遮拦。不使措舌于其间。如东坡所斥以艰深文浅陋。深中要害。景翔怫然曰。渠未识性。安知扬子。甚可笑。景翔固陋矣。邵子之亟加称慕。亦不一而足。如曰扬雄知历法。又知历理。又曰。见天地之心。又曰。若无扬子天人学。安有庄生内外篇。盖邵子渊深则拟扬子。旷达则慕庄子。作用则欲追子房。观其每每援举。则可知所尚友者矣。
经世纪年。有曰孙权取刘备荆州。关羽死之。此与纲目之获羽斩之。书法大异。朴士宾尝慨然谓余曰。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5H 页
获羽斩之。何其无扶抑之意耶。余未能答矣。今更思量。则邵子褒忠之意。凛然可喜。纲目之因袭陈寿笔。似不无馀憾矣。
纪年。建成,元吉作乱。秦王平之于玄武门。则未知义理果如何也。
天源引朱子说。长庚水星。启明金星。恐难从。韩诗外传曰。太白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庚者续也。当以此说为定。
  初五日
晴。有风。读皋陶谟。载采采注欠详。只言行某事而已。则于其人气质宽栗直温之属。不甚衬切。如曰某人于某事如此。此可验其德有一偏。才可中用云。则方始分晓矣。
日宣日严。从用贤者而言之为宜。
达于上下。当蒙上文而解之。盖言叙秩命讨。皆发自吾心而合乎天理。是之谓和衷也。此与泰誓之自我民视听不同。
何迁乎有苗注。不言鲧。为亲者讳。其言殊迂阔。似将举论。在可否商量间者然。极未安。
益稷帝使禹昌言。而禹逡巡不敢。只举其治水艰辛状而历言之。虽其儆戒之意。寓于其言。而终非昌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5L 页
言。皋陶所谓师汝昌言者。乃导之使言。将有所师法也。下文慎乃在位以下。方是为昌言也。
  初六日
大风凛冽。气象不佳。朝诵益稷。暮读禹贡。至徐州贡赋而止。
禹敷土之敷字解以分。终欠的确。不惟字义难明。事亦无指的。恐宜作均治解。若是则非三件也。敷土为纲而下两事为目矣。
特立冀州。文法自别。以为尊京师是矣。
漳水先入河而后入海。后人据其目见而有所纷纷尔。
冀赋则上上错。豫赋则错上中。等是为错。而举多而定品。互换则不可。
大陆。孙炎说误。
九河沦海。而求诸陆误矣。碣石入海为岛。去旧岸五百里。
济水条。诸说纷纭。最难辨别。大抵要在溢为荥一段。程氏以为河被济冲而溢于南岸。乃河溢也。非济溢也。蔡氏引诸说。以明济清河浊。不相混汩。在在洑出而性味不改云尔。
  初七日
卯时。似有晴暄之色矣。巳后天色惨黑。大风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6H 页
刮地。骚屑达夜。凛惕不能平。斗奴往文化附书。禹贡粗成诵。
夜看天源太阳部。有可采说话。以邵子日入地中构精之象与朱子地下水载之说推之。似以地上之天与地下之天。判为两色界。向来每以地下有人物致疑。未能决矣。观邵,朱意思。似不如此。盖日入地中。融烁内水。有交会构精之意。天源不用尾闾沃焦之说。只以日烁水立论。恐或然矣。天源说。例多博援杂荟而无甚判别。如天日左右旋。扬,邵之说。明言天左旋日右旋。始则分背而终则撞面。以是为巧妙。盖与历家同法。朱子则只言日亦左旋。引张子为證。而张子说实不如此。天左旋。在处其中者顺之之下。历历言七曜右旋曲折甚详。此等处。景翔两存而依违之。殊欠痛快。朱子亦尝言邵子之天依形地附气者。欲明其地下无物也。
  初八日
朝洒雪凄凛。午后晴融。诵甘誓至胤征。仲康为穷羿所立。权有所夺。只讨羲和。所以剪其羽翼也。比之汉献,唐昭之俛首于操,全忠。差强人意。誓辞中歼渠魁新污俗。与同力王室。隐然有窘逼穷羿之意。事情不难见。东坡错解。殊可笑。大抵以渠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6L 页
灵慧长于商略古今。而书解乖悖。不可爬梳。盖坐其轻率。不沉思而然也。
易道无所不包。得之者有二道。有知时识势。能谨于进退语默者。有钩玄赜微。致用于法象机变者。程传大旨。不出于知时识势。而象数则欠在。邵子洞明象数。推之可立象成器。而易简敬义。未必得中。兼之者。除是周公与孔子耳。孟子得易之用。亦知时识势之云也。至弥纶天地曲成万物。则恐不翅不及周孔也。
程朱论鬼神。多就天地间寒暑昼夜风云雷雨屈伸合散上。示之以为造化功用而證以孔子之说。名义有不尽合者。如乾卦曰天且不违。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丰卦曰天地犹有消息。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以此观之。天人与鬼神。的成三个。况置鬼神于人之下。其可以造化之迹。泛然说过乎。此等处。须别区处。以神祗萃在者言之。庶乎无碍。中庸言至诚前知。而终言至诚如神。此神字。亦神祗卜筮之类。如解以造化功用则不成说。李霈霖如是作说。甚儱侗。
朱子论鬼神。盘涉犹广。伊川,南轩只欲洁洁净净。不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7H 页
信有啸于梁之类。诿之于目疾心病。则非所谓鬼神之情状。而又何以解人骇惑乎。如伯有为厉。子产善为之归。以镇群情。如使程,张当之。只诿诸心目之疾而不为区处。则千万人心目。未必皆瞪发劳相。一国汹溃。岂有镇定之时乎。观周礼待鬼物之道。有许多方法。岂周公未能洁净而然乎。惟其穷神知化也。故能尽情理。至如孔子之不言怪。以其难言故也。非谓其只有正直之鬼而无有淫昏之作怪尔。
鬼神有三件。气机也郊坛也物化也。气机即寒暑昼夜之消长也。物化即阳魂阴魄之合散也。郊坛即山川星辰之升降也。经典所言。多在物化郊坛。而汉儒辈从偏体见之。以为鬼神只如此。而不知体物不遗之为广大。程朱则又因体物之说而一主纯洁。其解释经文。不无可疑处。如乾丰彖辞所论鬼神是也。
  初九日
日气颇暄融。犹有氛霭。华岳顶上。每有肤寸触石之意。读汤誓至汤诰成诵。看伊训注。改月改时一款甚纷挐。所引秦汉事。未为的證太支离。阳明判以周改月。颇爽利。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7L 页
看天源先后天说。综错可喜。天左旋日右旋。斗在其间。与天左旋而却与日相会。寅与亥会。巳与申合。颇巧妙。冬行北陆。夏行南陆。而春秋则互换。今以春节为东陆。秋节为西陆。不解寅与亥合之妙者也。景翔之以未发与子时前为先天甚谬。鲍宁驳之是矣。
汤誓中。尔无不信。朕不食言。语太迫急。未可晓也。
  初十日
暄融如昨。有雨徵。午前。诵伊训至太甲。文义明白。无可疑碍。薛文清所谓光明峻洁诚是也。自周有终之周字。只是周旋运用之意。本非难解。而总被左氏曲解。纷纷取合于忠信。使文势牵强不顺。如诗之周爰咨询。毛,郑亦以忠信解之。甚矣。牵掣之累也。
王既终德而还自桐宫。尹亦以冕服奉嗣王以还亳。又逊位而还莘。想其气象作用。何等快活。读至君臣拜手相向。一悔一庆处。令人感泣。
伊尹告归而未闻太甲挽止。可谓贵相知心。非如后世人君以虚礼縻臣。拘拘不舍者矣。
桐宫之举。不得已而为之者。王既终德。犹且迟徊。或恐有亢龙之悔。所谓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8H 页
望者。伊尹当之矣。
来既幡然。去又幡然。视富贵如草芥。所以去就自在有如此。东坡伊尹论亦好。
放王桐宫。大胆也。不居成功。小心也。能大能小。方可荷天下之重任。
太甲同道同事。治曰道。乱曰事。大略以好不好分之。蔡注道同道不同。似失之支离。且以与乱同事者。为道无不同。似失本旨。
六十四卦定名。自文王而始。则其序其义。自是后天之说。以此名加之于先天图之上。有未衬协。邵子于此。无所辨别。何哉。
夜雨滂沱。
  十一日
滂沱达晓。霰雪杂然纷集。天色黯惨。出门见堰水大涨活活。绕井而注于池中。如人心胸有窒滞者忽尔流通。甚快甚快。说命粗成诵。高宗梦傅说。此理当深思。以梦中所见之象。移诸绘画。高宗须自起草。可以髣髴。不专一则不直遂。积年渊默之久。发必有力。静虚动直。此之谓也。傅说是实有之人。高宗则只是心虚。以实有之人。赴虚灵之心。若往不往。若来不来。如明镜在此。随业发现。妙哉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8L 页
妙哉。高宗一心著念求贤。则虽或有感召者。未必如此。如玄德之致孔明。唐宗之得魏徵。亦实心所感。而非可比高宗之灵符也。虽汤之莘野。文王之渭滨。亦未闻如高宗之梦感者。偶尔渊默之久。能致帝赉。为千古希有事也。
逊而不敏。或至于退托不自立。敏而不逊。或至于自主张太过。允怀于玆。恳恳不舍之意。不如是则虽有修来之效。旋又失之。无复凝凑于身。与道为一矣。
始学于人。又以教人。终始无间断。成己成物。于是乎全矣。终始二字甚紧切。
罔觉。即所谓自此而往。未之或知。穷神知化。德之盛者也。
贤非后不食。古人语质悫如此。洪范既富方谷。亦质悫。
偶阅象村集。以烝烝乂不格奸后。犹有不顺父母一款致疑。以是发问于沙溪而未见答。虽使朱子当之。亦难答。除是诿之于孟子欠照应耳。然此非小小牴牾处。孟子之不照应。似涉疏阔。而朱子之不为提掇。亦欠详覈。怪事怪事。余尝以此劄疑而不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9H 页
知象村之先获焉。未知前古更有多少致疑者耶。
黑水。程氏谓西珥河。象村引一统志而破其谬。以为西珥则未尝入海。惟灵州卫出者。乃入于海云云。当更详之。
  十二日
终日阴。午前洒霰。自高宗肜日至牧誓。粗成诵。永平宰朴尚甫答书至。论纲目获羽斩之。意见有符合云。欲以余从经世史之意。表而出之。作答书。仍附家信。书辞覼缕。写至鸡鸣而罢。气甚疲。
  十三日
晴。凄峭有风。得致儿书。麟锡以初五逝去。惊恸罔喻。书课都废。乍看洪范皇极篇。推揲蓍假令。未甚昭绽。太玄与此书。读易者不可不参看。一则可以见凑合浅拙。有愧易之简易渊深。于是知易之不可测也。一则可以见五行生克。与卦气流行。有相交关处。于是知易之无不包也。至其揲蓍之法。太玄皇极。皆法浅而节短。无复错综分合低昂之妙。若然者其何与于成天地文。定天下象乎。其巧拙疏密。虽极悬殊。既推挨排布。成一卜书。则便有神明在中。叩之则应。其亦妙矣。今人得一粗法以起数。成一占书。则安知不如扬雄,蔡沈乎。扬,蔡之学。其于神智创物。渺乎远哉。然蔡氏所推排者。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49L 页
得好件题目。简易可尚。但一一依序排去如算法。浅拙不神奇。若太玄则卦自卦爻自爻。首有四层。赞有九位。不相融通。最可笑。皇极则无取爻之法。毕竟是算法。只免凑合之病矣。
  十四日
凄冷有风。犹喜开霁。夜月朗然。怯寒畏虎。不得逍遥于潭湍之间。为可欠。诵洪范。至皇极而止。读起头书法。令人肃然。又有廓然大公之意。武王之虚逊访道。箕子之授圣无吝。可谓与天地同其大矣。盖周无弋殷之事。故箕亦无仇周之意。其授受洒落。固其宜也。然以其神圣。为士民宗仰。而仍蹲于侯服之内。则势亦有难便者。来处朝鲜。以遂罔臣仆之节。可谓远矣。如微子之统礼物宾王家。势亦有难得避者。始则微去而箕留。终则箕去而微留。无非自靖之道。亦无非随时从道者也。必处朝鲜。果择地而来耶。抑邂逅而然哉。未可知也。
洪范皇极篇。象非耦不立。数非奇不行。是故以数为象则奇零而无用。扬子是也。以象为数则多耦而难通。邵子是也。其意精深。亦可谓自得矣。
敛福有偏全两说。如自人君一身。肃乂哲谋。而符叶乎风旸燠寒。以致隮民于仁寿安富之域。是全说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0H 页
也。如刑赏黜陟。驭生杀而能贵贱。乃偏说也。所谓虽锡福而用咎者。当以偏解。不可以全解。注以福为禄得矣。或者之说。昧于偏全者也。
曰皇极之敷言。皇字当截出。与凡厥庶民作对也。皇则如此。民则如此。作双立说。帝以是训皇。皇以是训民。又是三层说。如是分析。又归于浑融吻合。方为昭晢。注既漫漶。小注朱子说。亦于皇极二字。浑而不分。恐是放过处也。
  十五日
晴明。犹苦料峭。病体待扶于暄暖者。亦未如愿。且自去冬至今。雪过尺者累次。雪赋所谓袤丈表沴。诚可虑也。极备则凶。雪岂不然哉。
永平宰书至。报以移职狼狈而归。到官凡十日耳。朝家之轻民事。可见于频递守令。每所慨惋。此则临赈换宰。又不使读书人少试制锦施为。全无意味。不成举措。咄咄奈何。暮诵洪范数巡。
自先天而为后天。其换易方位。自朱子以为未详。窃闷闷也。十年前偶得觑破。作为一说。颇似简易。以为独得也。在宝盖讲启蒙时。出示诚仲辈矣。今阅翼传。已有如是言者。良喜其符合。亦可据以主张也。其中巽走东南而倒为兑。艮走东北而倒为震。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0L 页
犹为易觑也。若离本在东而上爻变则为震。坎本在西而下爻变则为兑。炎上故上变。趋下故下变。皆自然之势。非关凑合。此一款最为巧妙。亦难容易剔发。而翼传能先获。快哉。余说乾坤所以移转之故。颇失之草率。而此则较精密矣。
火之炎上。坎之润下。只由乾坤中爻互易而成性。
☰☷(乾之中爻。下堕坤腹而为坎。故坎性趋下。坤之中爻。上丽乾心而为离。故离性炎上。中爻为骨子。故坎得乾阳最精紧。离之阴亦仿此。)
鍊丹家以此专向坎中爻著功。谓之采取。谓之水中银。或谓之白虎。有诗曰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里阴。坎则黑中之白。离则白中之黑。始自乾坤博易中爻而为坎离者。天理之自然也。又自坎离推还其中爻者。丹家之造化也。所谓还丹之还。亦指坎中金液。复还于乾宫而为言尔。
  十六日
晓洒霰。向晏颇暄融。远岫有霞蔚意。
夕饭后往临溪上。雪水融净。皎镜彻底。可涤心源。徜徉之久。暝色苍然。怪鸟玄翎者格格啼过。尤助幽夐之趣。初昏诵洪范。始拟再三巡而止。声遒味长。不觉至七八遍。此则志壹动气之类。苟使志帅卓竖。则虽衰极气薾。可以抖擞不退转矣。余素无记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1H 页
性。而到老不大减。较诸三四十时。只似一般。盖亦有一段思量工夫。随所闻见。有系著不解处。故凡听人说话。触著肯綮。辄能应酬。不至有大段渗漏。往往精神到处。不知何来。若有源源资给者。或往复辨难。虽首尾千百言。开合向背之多。而必摄末还原。不至于迷复。此年来暗忖。自以为依前无减者耳。拙修斋尝言思索功深。老益聪明。比来窃验其有些消息矣。心之灵明。实是无价宝藏。该摄万有。吞纳千古。苟善养善用。亦不以血气衰盛为盈减。惜乎。枉用而埋没也。
洪范注终似草略。大要精微处。既欠发挥。虽以枝叶零碎者言之。玉食亦无训诂。陋儒辈或解以稻饭。极可笑。若然则荆扬之人。可以废食乎。周礼天子之饭洒玉屑。惟斋时为然。不常如此。可知为至贵所享也。百谷成否。至俊民章。微合有剖析而亦绰过了。刚克柔克。亦欠发挥。彊不友者。吾以刚制之。使彼气摄而归于柔。燮友者。吾以柔临之。使彼气舒而归于刚。如是解释。稍分晓。今只曰以刚克刚以柔克柔。则无妙理。以柔克柔。尤似儱侗。沉潜高明。不比彊不友燮友之大加革治也。只就质偏德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1L 页
孤处。而和之以刚与柔也。盖如宽而栗直而温之类。上言易恶革俗。此言矫揉德性。所谓自易其恶。自至其中。与此两段意相似。
  十七日
朝前乍阴。晏后晴朗。犹欠融和。只诵洪范数遍而止。将有答简十馀处。便觉灵府不虚而若有物压重。较之于临阵。如不欲战者。其力量大小。何翅天壤。且懒于事为者。自非显贵之相。而钝运笔札者。亦非裁决政事底规模也。
雪水大至太聒聒。耳为之劳。亦閒中一恼也。清梦楼比此尤近。而世父未尝生厌。盖其酷好故也。余则转厌水声。欲就远溪涧处。静养耳力。岂亦不耐事而然耶。或恐是耳根劣弱故也。向暮有雨徵。
  十八日
晴。有风。自朝作京书十五六处。惫甚废读。临卧诵洪范二遍。七稽疑。谋自君心。以及卿士庶民。终至昆命于龟筮。以序言之。人先于龟筮而君又先于臣民也。及其人与龟筮三个平对。参互从多。则不以君臣民贵贱之等。有所低昂。可见公平广大矣。至于龟从筮逆。则独以君为主。而臣民之所未与也。其不举筮从龟逆者。亦以龟为长。而筮不得与班也。盖定业成务。君不能自断。质疑乎神明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2H 页
则恭也。虚心降体。与臣民龟筮。参错从多则公也。毕竟定犹豫行典礼。归于一人则果也。稽疑则以人事质疑乎天。庶徵则观天象以省己德。天人吻合之道密矣。以咎徵而岁恶俊微。家用不宁。无复所谓寿富康宁。则庶徵与福极。连串交关矣。
  十九日
日候清美。入春所未有。屡到溪上。静临潭心。水光石影。粼粼漾动。灵府与之昭澈。甚奇甚奇。所谓玲珑。非一处呈照之云也。如透月之水晶帘。贮鱼之琉璃瓶。光影漾活。不可以浅深阔狭定其方所。斯为奇妙。华严所谓重重帝网。珠交互现。影有亿千万变态。以此喻无碍法界。此语虽幻。取以喻人心要活。亦无妨矣。
偶阅弇州史。有曰国史人恣而善蔽真。然其叙典礼述文献。不可废也。野史人亿而善失真。然其徵是非削讳忌。不可废也。家史人谀而善溢真。然其赞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其言颇的确可述。今之家史善溢真极矣。
三德。即周礼八柄。皇驭世之大权也。万物受命于天。制命于君。故皇制命者也。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2L 页
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贫。七曰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八柄约而言之。作福作威四字而已。玉食则举要言之也。凡玉玺黄屋锦衣玉食。皆人君表尊之物也。
天官玉府。王斋则供食玉。玉纯阳之精。王斋。屑而食之。助精明之养。玉食不必僭。而凶逆者必不欲下君一等。故八佾雍彻之类。季氏乃忍为之。食时举乐。人君之事。而我国尹善道亦为之。此辈用心有不可晓。而大抵必欲为第一层事耳。
朝暮诵旅獒七八遍。灯下诵洪范一遍。九畴义理。虽微妙无穷。而以其条件秩秩有序不紊。故诵愈久而味愈长。殆欲罢不能也。
  二十日
午前晴朗。午后阴翳。有雨徵。朝作书送于永平。又得其来书。即作答。午后得文化书。惫甚。仅读金縢二遍。
我之不辟之辟。与致辟字训既同。且观我无以告我先王意思。如是避嫌。则只为人事体面而为之。岂以此免罪于先王乎。朱子初说。大打马,郑出避之说。而后又改说。岂或更数长廊柱耶。如以致辟为解。则二年居东。致讨三叛。又迟徊一年而归。凡三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3H 页
年事。如以出避为解。前后凡五年。小注中前后说。具载甚混错。林氏说亦致辟解也。
致辟权也。出避礼也。礼主辞逊。可见信于国人。权之独断。惟可质诸先王。以此判之。辟是致辟无疑矣。
夕时。士敬来访谈话。颇解悁郁。但以重听之故。高声致嗌嗄。凡逢人喜甚。泄气过多。诚不若索居寂寥之时。思人而不堪悁郁。逢人而输泻太剧。皆心主未定而然也。最宜省察。
  二十一日
晴朗。稍有风。与士敬并马至松风亭乍憩。转向伴睡庵。逍遥良久而归。书课阙。
  
二十二日
日气清朗如昨。草堂开基。村人大会。几至三十人。与士敬秉烛赋七古绝各一首。
  二十三日
午前晴朗。向夕洒雨。士敬别去。赠以一律。书课阙。
秋江师友多奇士。大抵如东峰格韵。不止一人。洪馀庆亦奇士。参无字话。秀川正贞恩正中笃厚谦恭。聪明绝伦。善弹琴。能使行路感泣。乘马踌躇。盖东方之伯牙也。号月湖,岚谷,雪窗。茂丰正总伯源有宏量。琴与正中齐名。卜居杨花渡。自棹渔舟。秋江山海之游。辄携二子而游。到胜地。琴歌跌荡。奇哉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3L 页
奇哉。
  二十四日
夜雨晨晴。终日晴朗。送客馀惫。兼有泄泻。书课顿减。自洪范至金縢。仅诵二遍。
阅秋江师友录。可见 成宗时英俊之盛。无内外隐现。个个行笃而节高。原其所从来。则 英陵所培养于集贤。于是乎发华。政如汉世明章之烈。胚胎无限俊及也。寒暄,一蠹虽以小学律身。择地而蹈。而取友则多倜傥散浪之徒。自今人论之。其不以为狂诞者几希。如禹子容,洪馀庆辈。或礼佛参禅。酗酒歌号。全不存轨则。而犹与之从游周旋。不翅不拒而已也。盖其所取合者。一味清真。无粉饰依㨾之态耳。今之所谓儒宗所延揽者。皆软熟善媚之流。与之沦胥为乡原而不自知也。秋江师友。大抵狂狷之流也。寒暄与馀庆。皆毕斋门徒。以直言见疏。其不阿于师门。亦异于今世苟合者矣。
  二十五日
终日暄朗。向夕有风。草堂定础。白上舍来打话。闻芝村,宋同庚奄殁。不胜惊愕。曾一来访。约以赏花于访花溪。不过半月。而遽判幽明。人生真泡沫。况在桑榆乎。闻道为急。一死非可惜也。
诵书浃月。颇有意味。自数日患泄气惫。未有业次。盖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4H 页
进退盈虚。事事为然。况读书进益。大有关于身心。则宜有潜沮暗掣而使局其地也。但就其盈虚进退之数。知其如此。而思所以斡旋。亦一进步处。未可徒为嗟咄也。
  二十六日
风日极清美。惫未诵书。披阅经世外篇。颇有融契。其言大抵简易。人所易解者太半。横渠则虽寻常面前事。脱口必艰晦。其解经书迂。失本旨者甚多。所以解论孟诗书。见采于朱子者。亦无多。意其胸襟本欠朗莹而然也。
邵子解春秋。槩多据事直书之意。有曰事事求之则无绪矣。如胡文定事事求之之类也。始作两观。始者贬之也。诛其旧无也。初献六羽。初者褒之也。以其旧僭八佾也。皆据事直书而褒贬自见者也。
列书五霸。以晋文侯居第二。总结之曰。四国功之首。罪之魁也。文侯非重耳。未闻见过于孔子。又次序倒易。终未免失之疏谬。马迁尝以文侯为文公。岂亦因袭耶。
韩子不贰过。以为将发于心而便能绝去。邵子谓之过与颜子。或曰与善。不亦愈于与恶乎。曰。私心过与。善恶同矣。其辞凛然。今之作文谀墓者。亦邵子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4L 页
之罪人也。可畏可畏。
显诸仁藏诸用。余欲解之以德业两字。德则易也。业则简也。不必绷定以显仁为元亨。以藏用为利贞也。统元亨利贞而指其昭著两间者曰显诸仁。原其主张造作于内者曰藏诸用。显而富有者业也。藏而日新者德也。邵子有两说。曰若日月之照临。四时之成岁者。是显诸仁。其度数之然而不知所以然者。是藏诸用。又曰。天地生万物之功则人可得以见。是显诸仁也。所以造万物则人不可得以见。是藏诸用也。其说与吾臆见无甚差爽。若以仁知分之。仁属业知属德。一串清浊说。与朱子注或以清浊或以轻重。互变其说。大不同。
意言象数。皆所以明象。有言象不拟物。而直言以明事。如终日乾乾。或只曰无咎,可贞,贞吉之类。有象象拟一物以明意。如曰龙曰马曰牛曰羊之类。有数象。七日八月三年十年之类。意则统三者。如六十四卦。否泰有时。临观有情。无非意者也。
邵子曰。龙能大能小。亦受制于阴阳之气。得时能变化。失时则不能。今人或见龙堕地未腾身。蜿蟺良久而得云变动。岂亦有利不利而然耶。余尝谓物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5H 页
之变。自小至大。如蛇鲤为龙是也。又以理推之。则自大至小。龙反为蝘蜓。自小而大伸也。自大而小缩也。皆造化所炉锤决定如此。且龙之为物。虽能变化。未闻以长生不死见称如龟者。毕竟消缩为蝘蜓。无足怪者。以陆兽言之。则自狸而为虎。自虎而又为鼪鼯。亦难逃造化炉锤矣。除人外虫鱼禽兽莫不变化。不但雀蛤鸠鹰为然。人以火食之故。不受变化。间亦有为熊为虎为水族之事。然人以所禀之全。具一天地。故自有运用。不受幻变。虽不火食。不与雀蛤鸠鹰同其转换矣。
天南高而北下。是以望如倚盖。南北字似错易。自地上观之。北极高南极低。政如倚盖矣。
元亨利贞吉凶悔吝。以元吉亨凶为说。虽邵子说。亦难从。至于利贞者性情也。亦无著落。大抵达理圆机之人。多不循圣经本旨。往往如断章取义者。程,邵之说。例多如此。孔子则所解文王周公之彖象。未尝(缺)。惟元亨利贞为四德。不是文王本旨。然不至如邵子元吉亨凶之说矣。看程,邵文字者。于此等处。明著只眼。不受其眩转可矣。
  二十七日
晴朗如昨。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5L 页
天源发微先后篇。具收杂引。漫无区别。自不觉其矛盾者有之。如曰先天反本复静曰坤。又曰。前一半子属阴为先天。后一半属阳为后天。又曰。贞而元先天也。亨而利后天也。开物先天也。成物后天也。由前说则先天为阴。后天为阳。由后说则先天为阳。后天为阴。其矛盾如此。又以先天奉天时后天天不违。列为篇目。尤无交涉。此先天后天。当作先乎天后乎天也。邵子所谓先后天。只是自然与有为之别耳。自然有为。亦宜就发用上分说。不必以先天为未发。后天为已发。天源论先天。大抵以未发为说。时或错乱。以元属先天。以贞属后天。要之看理未熟。而徒以荟蕞为长故尔。潘氏论先天。以鸡子为喻妙矣。然若以用手略助者。譬之后天。则文王易说。其为病鸡雏者多矣。此亦当活看。如论夫子忠恕。明道以忠为天。以恕为人。非谓天贵而人贱。天真而人伪。略分自然与有为。则其说如此。先后天之说。亦宜仿此。庶可无害。
又言先后天之说。历四圣四贤云云。四贤中濂溪未尝为此说。伊川不翅不用其说。今乃混并为一套。亦未精矣。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6H 页
尧之前每事。皆先天而造之。其说亦局而不活。或先或后。岂可如是限截乎。既曰左右参赞。则如此说不可。
康节前知看花。以蓓蕾为渐盛。以正开为太盛。盖怕处其盛也。一见便能知之。于物则易。于事则难。于自处为尤难矣。
以三王为十世事业。以五帝为百世事业。以三皇为千世事业。以仲尼为万世事业。而继之以仲尼后禹千五百年。今之后仲尼。又千五百年。大胆以自家承当。不知其僭也。邵子亦昧于自知矣。夫苟以历览无际。做大则知崇而不礼卑。果可为万世事业。而可比于孔子乎。邵子之知孔子亦浅矣。
易学有意言象数凡四门。如王弼以后伊川传义。即以意为主者也。如爱看鹤鸣子和,同心芝兰,九卦训辞者。言学也。如郑东白之类。细释鼎井形象者。象学也。如经世外篇。参伍综错以倚数者。数学也。四者皆不可阙。而自古兼备者少。邵子其庶几乎。
倚数之法。原于圆三围四而参伍错综。层加转变之无穷。观其头头皆合。无往而不相值好。是则剧可发一笑。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6L 页
天地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无体之一。以况自然。不用之一。以况道。道与自然。分得差异。恐见怪于程朱也。
一时四月。一月四十日。骤见极突兀。然不可不原其初也。体用之说。邵子自别。
  二十八日
阴。午后洒雨风作。病惫未苏。只看经世内外篇。间阅天源发微。
三十六宫有六说。未知孰为正义。孰为旁说。而都录备考阅。
 乾一兑二为三。离三震四为七。巽五坎六为十一。艮七坤八为十五。此一说也。
 乾三坤六画之九。震坎艮画各五为十五。巽离兑画各四共十二。又一说也。
 乾一对坤八。以至震四对巽五。以八宫而成四九三十六。又一说也。
 以正卦八。加反卦二十八。得三十六。又一说也。
 以复起子左边一百八十日为十八宫。对右边姤午亦十八宫。一旬为一宫。合为三十六宫。此方虚谷说。(以一旬为一宫久妥。)
 以十二辟卦中所包三十六阴三十六阳。合为三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7H 页
十六宫。此鲍景翔说。(两个三六为杂。)
总断之。以正卦加反卦之说。当为正义。馀说可旁参。而景翔说最劣。
都是春三字。或问专以正言否。朱子答曰。鸱枭蝮蝎恶草毒药。可道不是天地阴阳之气否。然则所谓春字。只是活动不息之意。鲍宁乃以春字看作阳字。至引坤月阳不尽之说。则似无交涉矣。
洪范内篇所立言。意狭而辞肤。全不是作者手段。杂引经说及先儒成言。沓累猥酿。往往施不当所。漫不成章。岂识未造玄耶。抑笔未从意也。繇辞亦冗长。以是绍天明。恐难妙应也。大抵朱门无好文章。勉斋,北溪文皆困弱。非无条理。而所乏者圆活也。
  二十九日
晴。终日烈风。人气不舒。草堂上梁。艰得了役。斗奴传狼邑书。有馈粮。邵子怕处其盛之意。推诸粥饭茶酒。亦难节中。病中因过饱生害。深知此道之为难。而康济一身与均齐邦国。亦非二道矣。
亲旧书来。太半是推督文字。閒中嬲恼。莫此为甚。不惟损夺经课。亦令心神不怡。更思之。天下事有生克消息增减进退之理。藉使余无此苦业。则亦将有科宦奔走干当家务之事。所以局其地败其业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第 157L 页
者。将甚于此。则知可以顺应矣。
  晦日
大风且雪。天地晦冥。气象不可比侔。比诸六七日暄朗。若隔旷劫。岂非鬼神所为乎。风之为物。宜精究其理。自横渠言阳在阴外。不得入而为风。蔡氏亦因袭其说曰。阳薄阴绕而为风。窃以为不然。塞乎两间者积气也。自一方有所敲轧。则南者北北者南。蓬蓬然鼓作。四时八风之来会。如扇之轧气有声。未可以阴内阳外绕而不能入形言也。且风是巽也。巽是入也。以为不能入。亦似有窒。盖充塞两间者。原有之气海也。自一方敲轧者。随时之气机也。本非团圆之物。而截作表里看。似欠精透。胡来北风。倭来南风。皆一方气机之轧来者。绕而不能入。岂其髣髴乎。
邵子明言天左旋日右旋。以比父子矣。又言日随天而转。月随日而转。此则蚁子逐磨之说也。看此等。须著眼别白。庶免混汩矣。夏则日随斗而北。冬则日随斗而南。此当分昼夜看。夏则北斗昼指北。冬则斗指南。若扬子所谓斗一南而万物盈。斗一北而万物虚。即夜看斗之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