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三渊集卷之一
 诗
   暮入俗离山。路中闻钟。(癸丑)
   白马江怀古
   巫山(甲寅)
   新决泉入池。爰有孤雁在中。
   嘉木(乙卯)
   寒溪瀑
   别李尚卿(圣佐)
   黄鹄歌
   君马黄
   天马行
   窦广国
   秋胡
   龙江赠金显甫(克光)
   岛竹寄士兴(族侄时杰)
   别仲氏之洛
   尝夜登西湖亭。潮水与月俱满。岛竹沙雁俱凄寒有响。心悲。遂作海潮歌寄士兴。
   石门(丙辰)
   病中略仿选体。寄士兴昆季。
   浚谷三章。赠韩汝重(㙔)昆季。
   九日会讲枫溪
   寄邻
   北征值雪
   上元夜。终南独眺。(丁巳)
   顷往杨山。仲父使之留宿。出次于川上。亦有溪叟随至。有渔者有鹰者。设酒以观。既夕乃罢。赋诗以上。(戊午)
   曰归
   过峒隐旧居
   万德寺
   石门合掌窟
   念行(议政公自灵岩内移)
   初至东州。敬次家君韵。
   奉别族兄(盛最)鹤林使君
   龙华感兴(己未)
   华山
   三渊新构
   敬次曾王考三釜瀑韵
   秋寺
   和士敬(族侄时保)
   洪海州(锡龟)(庚申)
   伊川浴(近宗居骆山者有沐浴之行)
   自三渊穿峡向鹰岩
   夕望
   病中送李子文(之星)归白月(辛酉)
   黔山寒食
   哭黔山
   李子文园亭
   秋夜寄大有(弟昌业)
   族会日留宿枫溪
   三田碑
   哀壮士(张后良)
   新岁叹(壬戌)
   哀痛诏
   折梅曲
   芳树曲寄士兴
   孤鹤
   露津
   玉流洞
   春游松川
   妙峰寺滞雨
   又赋
   失鼎叹
   明星曲
   君子行
   陇头水
   瑟歌
   走马曲
   燕台曲
   巫峡吟
   送成伯圭(琬)之日本
   我辰
   出郭
   新兴寺
   夕楼
   步虚阁
   风帆
   谷云九曲图歌
   族会
   信宿枫溪。将别士敬。
   和士敬所投六章。仍以赠迈。
   寄士兴
   远游
   夜步
   除夕
   除夕感怀
   西溪小酌(癸亥)
   和士兴梦游江楼吟游仙词
   赵参议(世焕)
   国哀
三渊集卷之二
 诗
   雪夜怆怀(甲子)
   朝哭
   感怀
   哭弟(昌立)八哀
   出郭
   北斗川望江
   栗寺怅返
   山上有小屋。与村邈绝。问是士人所栖。
   夕望怆怀
   哭返
   大麦行
   登尹氏亭
   与士敬联枕话别
   寄士兴
   三月三日
   春夕怆怀
   过佛岩有感
   红杏吟示夜会诸子
   送俞仲强(命健)昆季之清风
   伤二毛
   豫章行
   猛虎行
   黄雀行
   堂上行
   杜鹃行
   短歌行
   灯夕感吟
   耳聋
   仲氏以 王命往谒尤斋。凭有私乞。临行。抒哀以赠。
   黔山端午怆怀
   送南相(九万)赴燕
   一丝亭(伯父谷云先生亭名)
   题洪生世泰日本所得独钓寒江雪图
   出郭
   哭亡弟墓
   屈云村
   晓雾
   昭阳亭
   西泉月夕
   仙洞
   出山
   遇风
   五岁童子遗基
   伴睡庵
   暮入龙华
   石泉寺
   石泉寺感怀
   灵泉
   遇雨
   月夜
   白菊
   石泉寺待月
   下山
   别士敬。兼寄士兴。
   洛诵楼小饮。答士敬。
   枫溪朝起
   枫溪遇雪
   众妙轩(李进士奎明轩名)
   与洪世泰联枕
   喜洪世泰来宿。与李瑞卿(奎明)对酒同赋。
   病夜悼怀
   雪后
   清城府院君(金公锡胄)(代家君)
   伐冰歌
   除日道感
   寒食七思(乙丑)
   东谷寻瀑。兼寻花信。
   石泉寺夜雨
   雨后望瀑叫奇
   连有淫雨。坐念瓦坏。慨然兴叹。
   二子观瀑。怅莫之从。
   十二日风日甚恬。崔李与姜也。爱其景美。出游寺南潭曲。病余未之偕。望于楼上氤氲空翠间。见其列坐挥毫。若一障画洞仙者。聊飞一咏。
   西台遣兴
   春夜
   煮杜花
   渔猎未获
   自石泉还龙华。流憩九叠屏上。
   望金刚山
   入长安寺
   过鸣渊
   望高台
   新罗太子遗城
   杨蓬莱大字
   金刚台
   普德窟
   摩诃衍
   九龙渊
   九龙渊歌
   百塔洞
   登众香城
   伽叶窟
   须弥台
   蓬莱歌
   雨中静意示敬明(弟昌缉)要和
   待俞君四(命岳)
   放舟
   渼湖少泊
   骤雨
   七夕
   乞巧夜。与洪世泰会于妙轩。当月留话。余适以故径归。聊抒一怅。
   北山歌
   十四夜。平皋独立。忽逢俞君四。步月而归。
   洪世泰来过
   感兴
   赠智沾上人
   白马篇
   咏金明国山水图
   赠尹体元(以健)之任珍山
三渊集卷之三
 诗
   送崔参判(锡鼎)赴燕(丙寅)
   李瑞卿挽
   春夕散步。忆华山。
   和拙修斋(赵公圣期)
   水声洞。遇李子文晤语。
   与敬明游水声洞。览物兴咏。书寄旧洞主李子文。以慰猿鹤之恋。
   盘溪感兴
   一丝亭
   拜别伯父溯上清风下归楮岛
   楮岛往返
   一笑
   任正(座)
   李飞将歌
   赵正夏内挽
   春日望众妙轩感怀(丁卯)
   楮岛
   与许沧海(格)登水明亭
   望 陵
   夫人祠
   送许沧海
   杜鹃
   送洪仁甫(有人)
   与仁甫同舟至纛岛而回。中流光景荡漾不可状。试令仁甫呼韵口号。
   送仁甫回舟独归
   独夜
   送客
   栗北端午
   雨中
   楮岛漫咏
   将赴外王母寿席。行值江水大涨。不利行船而强自放溜。
   关王庙
   观涨
   又赋
   与伯氏仲氏过楮岛。亭上作半日淹。
   楮岛赠士敬
   闻士敬与大有游曹溪
   雨中漫咏
   枫溪雨后
   过枫溪。与仲惠兄(盛迪)士兴昆季同赋。
   七月五日夜。坐清晖阁。
   清晖阁夜吟属士敬
   七夕过枫溪。士敬出去坐久乃至。
   又赋
   和士敬韵
   送士兴归茅山
   枫溪送行。悄有馀怀。探唐律。得早秋天字韵。
   清晖阁夜坐
   白鹄
   玄城杂咏
   初秋晚眺
   狎鸥亭
   渡东湖
   朝发南汉
   江上漫吟
   闻砧
   秋怀
   舞岛
   高林
   烟景
   望 陵
   望新川
   重阳日访许雪峰(烘)。饮于菊丛。
   漫咏
   寄许雪峰
   感兴
   洪世泰将往沁州。留而夜饮。
   秋兴杂咏
   又赋
   寄许雪峰
   崔兄擎天(柱岳)挈家溯骊江。遇于江岸。携至新亭少憩。仍往报恩寺联枕。
   别后悄怀
   暮归禅房
   禅房月夜
   钓叟
   望南汉曲
   望南汉
   悼许老寄其叔沧海
   忆三渊
   哀许老
   三渊怅返
   冬雨过铜雀
三渊集卷之四
 诗
   楮岛春帖(戊辰)
   浣花堂赵公(景昌)营京第于大隐谷口。将下湖中。为搬徙举。临别吟寄。
   枫溪。与士兴昆季同赋。
   初四日寒食。发船德浦。至马滩挂席。
   月溪暝色
   暝抵黔丹吕家村
   初五日晓发
   遇一下濑船。云是忠州官舸将迎太守弟为丹丘之游。
   老温滩
   过杨根县
   过葛山。风日甚美。
   挂帆
   望 陵
   暝溯燕滩
   甓寺
   骊江
   抵可兴
   夜溯青龙渊。滩潬澒洞。不辨沙水。微月乍明乍翳。依篷而坐耳。节橹声鸦轧。
   金滩
   弹琴台悼国殇
   夜坐寒碧楼
   初九日郡斋杂咏
   寒碧楼月夜。闻笛声在船。
   忠原守李伯祥(徵明)率其弟季祥(徵夏)。同舟而至。将游丹丘。遂与方舟而发。或先或后。挐音笛声。迭相腾奏。历鹤栖岩。溯花滩,榆滩。左眄桃花,凌江诸村。幽暧可栖。亦有七松亭森蔚可荫舟。无何玉笋峰出焉。霞标耸秀。矫若鸾鹤翥然。是为丹丘洞门。入洞而转右曰龟峰特立。左曰玄鹤,彩云,五老,可隐诸峰。次第见焉。中间行舟处。谓之龟潭。胜槩大略如此。兴会之繁。不可尽述。
   石门隐舟岩
   到拆浦。舍船向云岩。
   夕景
   题名
   下山
   龟潭
   十七日忠原守还归。倚楼惆怅。
   十八日夜见叉鱼
   寒碧楼
   次屏间晦翁韵
   二十二日
   始入凌江谷。得一胜处。潭水漾绿。好花相映。相与跂石而坐。觞咏遣兴。
   鹤岩回船
   送洪生世泰孤往二潭
   过苇谷。望花下人家。
   问路
   登锦江亭
   缘江访紫烟岩
   又赋
   子规歌
   凝清阁得壶字
   初三日独往净方寺。涉江北行。取道桃花洞。
   到寺
   初四日晨起
   下山
   白莲庵
   解缆
   晓闻子规
   瓮岩
   奈后泊舟
   东台歌
   暝下曲滩
   月溪
   斗尾
   池上昼暝
   寄仲惠兄
   去岁仲冬。仲氏过听涧堂。与其主人探龟峰楮岛。诗而和之。亦有属意于余而迁就未续也。既幽忧半岁。秋兴惆怅。于是乎和。
   清晖阁夜坐
   中元次夜
   又赋六言
   玄城漫咏
   宋希文(晦锡)
   仙岩途中(己巳)
   咏北雁
   碧波亭
   次碧波亭题咏韵
   沃州杂咏
   踏青日感怀
   十一日行吟
   清明夕望
   寒食感怀
   又赋
   夜坐
   寒食后
   晓吟
   苍蝇
   见山茶忆弟
   雨中漫吟
   霁后晚望
   得京书
   雨后
   闻右水使聚军发船。赴统营合操。
   北怀
   仲氏行夕至
   夕望
   落花
   朝吟
   十四日夕望
   十五日朝
   又赋
   十八日
   十九日
   二十日
   泠泠亭(辛未)
   李判书(翊相)(代伯父○壬申)
   不知庵(以下十四首。系谷云杂咏。)
   谷云五曲鸣玉濑
   明地岘
   神秀庵
   寒泉井
   不可不知圃
   朝暮门
   冥栖坞
   蒙泉
   梅
   短檠
   对月
   管云山
   外从祖母李孺人挽
   哭妹婿李汝楫(涉)
   伯父寿席。伏次下示韵。(癸酉)
   伏次伯父梅花问答诗韵
   有知堂。次晦翁二诗。应伯父命。
三渊集卷之五
 诗
   四嫂李孺人挽(甲戌)
   檗溪杂咏
   秋感
   檗溪漫咏
   送士敬之湖中
   山居感怀
   草木斋漫咏
   渡鹅湖
   曲桥村夜吟
   盘溪感怀
   又赋
   明村见楮岛旧梅有感
   晓雨
   霁望
   暮登亭皋
   与族孙明行次杜律韵
   晓吟示敬明
   盘溪杂咏
   盘溪十六景
   续题
   盘溪呼韵
   暮叩李子文白月亭
   玉流洞怆怀。以清晖能娱人分韵。得五律。
   白月四时词
   檗溪四时词
   哭洪仁甫
   次敬明有怀韵
   寄盘溪
   漫吟
   玄钦甫(若昊)历险远访。至意不可以言谢。辄以一诗剖怀。
   晨步川上。戏赋所见。叠看字。
   同步溪边。见山僧来过。
   夜深后步月篱外
   寄学古
   复叠中字
   赵正郎(景望)内室挽
   出城
   到盘溪
   次李君必升韵
   咏郑龙川(时凝)
   盘溪咏雪
   感怀示敬明
   檗溪赋雪。用盘溪韵。
   路中遇雪。又叠前韵。
   枫溪咏梅
   又赋
   又叠喧字
   冰湖与最良兄(盛最)李子东(海朝)同赋
   次鞍字
   次仲氏会石室韵
   又叠鞍字。却寄冰阁。
   复叠前韵。求教冰阁。
   昨日乃立春也。延望江干。怀不自聊。偶成两律。并以录呈。盖欲惹端以来琼琚也。
   复叠前韵
   追挽拙修斋赵公
   哀马为虎所噬
三渊集卷之六
 诗
   赵正郎(景望)(乙亥)
   金参奉(声大)
   金蔚山(灏)(代伯氏)
   送李仲刚(健命)出佐北幕
   洪正(九叙)(代伯父)
   追述静观斋先生(李公端相○并序)
   还山
   行入逍遥谷
   自砥平向原州
   渡安昌江有感
   雨中望雉岳
   驿村夜坐
   与李仲培(𤲸)并辔向新兴寺
   日出庵访面壁僧(不下山三十年。厥臈八十三。)
   出山
   上院寺(唐咸通中所创)
   又赋
   与仲培分袂怅怀
   踰岭下灵源洞口
   还过龙门山
   暮投杨根邑底
   晓发感兴
   马岭
   檗溪晓吟
   拾橡
   木食洞咏菊
   冒雨过广陵
   纛岛访郑龙川
   奉赠雩沙李公(世白)赴燕
   东州道中
   次韵赠海师
   明村八景
   谨次吴忠烈公(达济)寄家诸诗韵(丙子)
   大有病榻咏瓶花
   林沧溪(泳)
   韩汝重挽
   追次李子东乐甫(贺朝)入紫烟韵
   又次风字
   松岩历宿。被主翁勤劝。谨以一律偿债。
   李子正(成朝)
   石室讲堂。敬次曾王考集中韵。
   偶吟示诸生
   石室书院
   次仲氏韵。赠别俞君四。
   过大谷问侄病
   松柏堂咏梅
   又赋
   仲氏自渼湖索览梅诗。步次两律以寄惠。辄又次呈。
   又赋
   咏梅续题
   叹一花有缺瓣
   解晚开嘲
   石室除夕。次仲裕(族弟盛后)韵。
   与仲氏同赏梅。爱其一花孤明。(丁丑)
   淑徽公主挽(代雩沙李公)
   四友堂留宿。示主人仲裕。
   次主人梅花诗韵
   四友堂夜会。口占赠主人。
   又赋
   赠宗侄士修(时敏)
   送仲习(从弟昌说)出宰常山
   渡鹅湖
   忘忧岭咏饿殍
   伏次伯父下寄韵。
   伏次季舅江亭感兴韵
   合江亭
   送尹仲纲(世纪)之任成川
   喜见东海
   伏次伯父下示韵
   奉别晋州李使君(益泰)
   喜同大有访曹溪。亦有邻友相从。长幼凡九人。牛马骑者相错。岩也以五岁儿随焉。(岩即从子信谦小字。)
   示大有
   步虚阁感曩迹
   叹寺残
   暮出洞口逢雪
   苦檗堂咏梅上伯父
   宗嫂柳孺人挽
   送养谦往留麟衙。仍使视谷口板屋。
   乘潮向甘露寺(戊寅)
   登甘露寺楼
   中流望净土东台
   净土寺周览
   于多洞
   高注坂。望首阳山城。
   隐寂庵滞雨
   石潭九曲
   过故宅
   架空庵抚迹兴感。亦有凌虚台也。
   留宿精舍。将发有感。
   五祀
   神光寺随喜
   冒雨逍遥峰
   文宪书院(丽朝崔文宪公冲飨祀)
   许亭
   三三日在松柏堂。忆伯父入曲渊而恨不得从焉。感兴成咏。谨此追呈。
   尹佥正(坪)
   续题
   三洲
   奉赆李仲刚赴燕
   岚台侍坐伯父。值大雪新霁。话及锦湖峒隐二事而亹亹焉。退遂演绎其旨。各赋七言律以呈。
   檗溪杂咏
   又赋
   晓吟
   三洲雪后
   又赋
   仲氏念玆寂寞。投示以梅诗十馀篇。其中有以疏影横斜水清浅分韵。为五言古诗。尤堪讽诵。余愁中读之。为之破颜。不待索和而欣然于效嚬。盖不惟继志。亦以对属。不可不完尔。
   过广津黄氏亭感怀
三渊集卷之七
 诗
   元日石室书院会宿(己卯)
   又赋
   石室书院
   四友堂夜会。呼韵共赋。
   自石郊骑牛向檗溪
   风雪闭户
   沁州洗心斋。得池字。
   和成上舍(璟)松坛夜吟
   忠烈祠
   南门楼
   喜晴
   洗心斋夜吟
   积石寺途中
   寺西台观日落
   西楼望月
   晓望
   感旧栖
   又赋
   下山
   送成上舍还乡
   甲津
   又赋
   送仲氏游天磨山
   早过阳川
   又赋
   渡江
   秣马
   哭尹婿墓
   病未归山。吟成两律。以寄惆怅。兼慰养儿病悰。
   洗心斋漫咏
   病中送洪世泰之京。韵用花字。乃心斋所分也。
   久患耳痛。将成聋废。畏风之故。亦不得恣意逍遥。戏吟一律以遣闷。
   戏赠朴同病
   神通窟
   次仲氏韵
   次仲氏韵。赠翕师。
   小楼
   又赋
   晓景
   别翕师
   回船向黄清浦
   洗心斋遣闷
   静海堂悼往
   陪伯氏还都
   送士兴出按湖南
   边庆兴(是伯)
   愁坐无聊中。四友诗伯频来慰寂寞。时聆金玉。半是咏梅新作。讽之。尤令愁眉扬清。虽欲不诗得乎。玆承授简。欣然一染而投之。
   漫吟遣闷
   余以病忧囚坐三清洞者十馀日。其无悰可知。沧浪自柳下来访。话到良夜。颓檐破壁。灯火清寂。推户相送。则皎然雪一涧矣。通宵耿耿。以至明发。吟得二律。辄寄柳下清案。要和。
   又赋
   伏次伯父在华阴下示韵
   赵定而(正万)家咏梅
   赤城杂咏
   又赋
   又赋
   木食洞除夕
   题李德载琴(庚辰)
   明行妻挽
   哀族孙健行
   过健行发引。独坐惨怀。
   散襟轩漫题
   暮景
   尹达卿(世宪)
   李德哉(宜显)内室挽
   中元日。会于宗兄(盛最)潭府伯宅中。有酒食。云是春行嘉礼之馀。而兄方还官。又是饯席也。酒所行令。得秋字。
   哭侄女吴氏妇
   沙潭
   自空林洞口。沿溪作瓶泉行。
   龙华野望俗离
   瓶泉
   龙游洞
   大龙湫
   宿村氓卢千景家
   谒华阳书院
   入华阳洞
   访故宅。只有书室见存。
   壁上阁已废
   焕章庵
   崇祯皇帝御笔。刻在溪南苍壁。
   葩串大盘石
   早涉仙游洞上流
   松林
   不寒岭
   外仙游洞
   望曦阳山。都是一峰。
   幻寂庵
   望弹琴台
   月滩
   李乐甫挽
   许斯文(<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2225_16.GIF'>)
   谒花潭书院
   大兴寺
   朴渊
   观音窟
   寂灭寺
   万景台
   寂照庵示明行
   文殊谷。与侄辈同赋。得樵字。
   满月台
   又赋
   嵩阳书院
   哭崇谦
   士兴挽(辛巳)
   静观斋夫人挽
   李判书(世华)(代伯氏)
   仁显王后挽词(代伯氏)
三渊集卷之八
 诗
   芳谷主人清风南使君戚兄(宅夏)许以黄檗溪廛土归于愚弟。永使食息于玆。惠书珍重。所陈授受来历。古意深长。蔼然仁者之意。其为寻常约券也。雅且重矣。区区铭篆之馀。不能忘言。辄以两律。摅申感悃。亦以仰博一粲。(壬午)
   郑载文(龙河)
   玄参奉(徵)
   十月廿六夜。襆被过内足堂。喜其窗几幽净。复闻溪水韵长。泠然清坐。遂忘夜深。
   雪中访妙寂庵
   夜宿铜雀江岸。赠主人。
   暮投葛院书斋
   苏堤感怀
   同春堂
   飞来涧阁。谨次板上韵。
   法泉寺夜宿
   东观音洞口
   俗离洞口
   西洋岬
   福泉寺
   到寺。遇旧游老僧。
   遇成达卿(晚徵)联枕
   与成达卿分路
   夜踰栗岭
   瓶泉。赠宋伯成(夏绩)
   龙游潭。示宋伯纯(一源)
   临别相赠
   鹊川无梁
   赠李秀谦
   再过景杨轩。值主人不在。戏题一律。
   天安晓发
   素沙
   马上见三角
   安灵光(世徵)(代伯氏○癸未)
   士敬内室挽
   申兵使(鍒)
   檗溪杂咏(丙戌)
   又赋
   昭阳亭
   晓入清平。岚霭中数峰出没。
   息庵
   自见性庵下至影池
   赠天浩上人
   出山。与李德载分路。
   百渊谷口杂咏
   又赋
   还山
   赠襄阳使君郑宗之(必东)
   次金达甫(镇圭)所咏尹学士(集)旌闾韵
   又赋
   夜登练光亭。次赵定而韵。
   永柔卧龙祠
   安兴途中
   百祥楼
   次韵赠定而
   铁瓮城。次定而韵。
   又赋
   天柱寺
   将台
   天水台。次定而韵。
   上院瀑布
   引虎台
   檀君台。次定而韵。
   又赋
   登香炉绝顶
   圆明寺。望香炉峰。
   练光亭。次郑知常韵。
   快哉亭。瞻华使题咏有感。
   降仙楼同主守郑可叔(悏)
   舟中戏吟示主守
   观落火
   黄州竹楼。赠李使君(益著)
   濠上亭。赠李使君子文。
   谨次伯氏韵。仍呈佚老堂。(丁亥)
   四友堂小酌。与洪世泰抽韵同赋。
   清平洞口。忆退陶往躅。吟示同游。
   戏示同游
   还山漫咏。示同栖诸益。
   精舍志喜
   李宜宁(志奭)
   精舍杂咏
   玄信仲(守中)以病先归。同榻睽乖。于是乎始雪天解手。不堪惆怅。赋一律为赆。
   春帖(戊子)
   永矢庵夜酌。与宋春囿(尧和)叙别。得春字。
   柳兵使(星彩)
   玄钦甫挽
   自圆岩向青草湖
   又赋
   三陟晓发
   赠朱上舍(兴璧)
   佛影寺义相殿
   自青松向庆州
   永川张旅轩书院
   玉山晦斋书院
   密阳岭南楼
   红衣将军歌(将军即郭公再祐)
   晋州矗石楼
   河东郑一蠹书院
   宿河东新县
   双溪寺。次李季祥韵。
   又赋
   神兴寺楼
   七佛寺
   晋州曹南冥书院
   三嘉曹南冥书院
   安阴三洞
   寻真洞寻瀑
   渡洛东江
   比安客舍。赠德以(族侄时泽)使君。
   与德以共登屏山。望北亭。
   与德以父子。将往安东。历访河回。有凤翔台及僧院。
   渡河回。望鹤驾山。
   登中台寺。敬次曾王考板上韵。
   驿洞省墓。赠宗人。
   又赋
   安东赠姓吏
   礼安道中。见一士人巡田。
   陶山书院
   又赋
   清凉山
   清凉道中
   召公台
   望郁陵岛不见
   凌波台
   松萝亭
   海涛
   羽溪道中
   盐户
   渔舟
   望海杂咏
   过镜浦台
   沙岸
   东海庙
   望雪岳
   又赋
   还山夜坐
   圣留窟
   送内弟罗深源(浚)
三渊集卷之九
 诗
   鱼童子道凝挽(己丑)
   吴履周挽
   送郑宗之出宰蔚山
   石潭六曲。次朱子武夷棹歌韵。(棹歌韵。尤翁所尝分属于同志而未就者。门下诸公继托于公。故有此和述。)
   麟蹄途中
   永矢庵得心字
   得冬字
   暮登东台
   雨中呼韵
   得理字
   得庵字
   东溪松杉之间。有玄岩特起。俯临两潭。余往游忘返。遂名以荫饮台。潭曰乐饥。
   山雨连宵。枕上感兴。
   雪后登北楼延瞩
   十一夜雪后见月
   雪后即事
   送春行出山
   雪山索居中。闻道以(族侄时佐)作游清平。不觉神情飞动。辄吟二绝以要和。
   远承伯氏病未离床。不堪忧恋之悰。吟成一律。仰呈座下。
   岘山三十咏。和李使君子东。
   岘山仙尉穿历雪岭。枉临于百渊岩栖。板阁秉烛。山月亦佳。酒阑兴剧。辄题一律以要和。
   永矢庵春帖(庚寅)
   江陵乌竹轩(栗谷所生地)
   云根亭成。乘春骋望。题示权大叔(益隆)明府。
   仙源先生枫溪影堂
   石郊彦侄家。病淹三四日。留题。
   送赵定而之任罗州
   咏屏画
   安参议(垕)
   散步篱外偶吟
   送李一源(秉渊)出宰花江。仍申枫岳之约。
   谨次佚老堂寿席题示韵。用申未赴之忱。
   叠堂字韵。和伯氏。
   隔宵悢悢。又叠堂字韵。伏呈伯氏。
   还山次伯氏韵
   伏次伯氏下投庐字韵
   用庐字韵。题赠彦侄。俾作别后颜面。
   文洞书室。卜夜留题。
   还山漫兴
   早发杨根邑底
   早发三亭浦。雾雨未开。
   秋稼
   将抵万宜驿。马烦未达。寄宿健岭村舍。
   晓发
   万宜驿
   寒溪主人姜善一迁居江陵。廿年而后返。复营新屋于路左。寄宿叙款。
   谷口新屋经夜
   和洸孙寄来韵。用寓遐意。
   自雪岳精舍。发向枫岳。
   龙山
   簌莎谷
   纯甲村秣马
   长安东边。叠嶂奇拔。曾所未睹。问知为金藏谷也。
   石桥
   夜宿北寮。与妙香僧圆照联榻。
   灵源洞
   灵源庵
   表训寺
   正阳寺
   有期不至
   属士敬
   真佛庵
   船庵
   将寻须弥台。与智益,致雄二上人沿溪扪萝。往往迷路。随处卓锡而谈玄。
   须弥台
   万瀑洞
   普德窟
   碧霞潭
   狮子岩
   摩诃衍
   中白云
   花江守李一源追到卜夜于庵中。次农岩集韵。
   登毗卢绝顶
   下山
   佛地庵。与一源联枕。
   晨起步月。与一源同赋。
   与一源分袂向外山
   隐身台
   榆岾寺
   弥勒峰
   中内源
   观日出
   望海
   自钵渊向新溪
   早起寻瀑
   瀑布
   归到玉流。石上息疲。仍设午炊。
   静观斋迁葬挽
   哭侄女赵氏妇
   麟蹄族兄(盛大)
   送朴衡圣(权)赴燕
   偶与明行诸人寻水声洞漫吟。属同游和之。
   讲易吟示士敬
   德以生日。其胤设寿樽见邀。与士敬诸君赴。仍卜夜。同赋长篇。
   玉杯歌
   鞍岘歌
   玉洞怆怀
   栗北村示纯行
   赠元云瑞(海翼)
   食雉戏吟。示纯行李德载。
   绿水亭吟。赠李季祥。
   柳高城(成运)
   骑牛歌
三渊集卷之十
 诗
   元日夕。襆被湛华轩。会者凡五人。(辛卯)
   送德以桃峡问舍之行
   韩参判(圣佑)
   送朴公瑞(凤龄)赴北幕
   送朴士宾(泰观)游湖南
   李子平(秉成)草堂。卜夜率吟。
   完南府院君(李公厚源)夫人挽
   光陵寺留别士敬
   寒食后过抱山怆怀
   过三渊感旧
   花江遇习操。戏赠地主李一源。
   柏田歌
   次李一源咏三渊旧基韵
   成达卿挽
   金正字(圣重)
   谷口漫咏。寄养儿。
   春兴杂咏
   漫咏
   永矢庵雨后
   洪判书(受瀗)
   李持平(东彦)
   大水歌
   赵地主(光命)与茅洲来宿。戏题一绝。
   茅洲千里命驾。仍携入水帘。得峰字同赋。崔生致城亦从。
   玩心楼。同寝书怀。
   同茅洲出谷
   上弥水岭
   石人台
   华岩西台待日出。会有云雾。不见海门。
   记来路所见
   海
   水城城上观日出
   自竹浦沿海
   明波道中望海
   登鉴湖东岸
   鉴湖夜宿
   石船
   三日浦
   寺南晚咏
   百川桥为大水所破
   访榆岾
   内源洞口
   中内源
   欲登弥勒峰未果
   下内源
   摩诃衍
   万瀑洞
   普德窟
   正阳寺
   鸣渊
   和哗字韵。却寄稼斋。(弟昌业号)
   百渊杂咏。和东郊诸绝。
   又叠前韵
   又和东郊杂咏
   得长字示信侄
   咏牛
   水帘洞
   雪后示信侄
   十九日晓起赏雪。示信侄。
   次信侄西字
   晓吟
   别信侄还京次其留诗韵
   伯氏初度日。有同人称觞之举。而弟独远焉。歉恨无极。伏奉投示以志感两律。周复感叹之馀。草草攀和。庸寓微忱于台莱云尔。
   伏闻伯氏呈单图递。情迹靡安。申次前韵。庸寓忧懑之忱。
   谢郑交州(齐斗)所贶四种。兼抒所怀。以未同枫岳之赏。
三渊集卷之十一
 诗
   偶过后谷仙庄。口占一律。以塞主人勤要。(壬辰)
   同郑厚卿(东后)入水帘洞
   双瀑得飞字
   塔台望海
   午睡希夷台
   李士澄(泓)
   江行
   石郊晨起偶吟
   拂云亭(李兵使溶亭名。在三清洞。)
   晚翠堂乘凉漫吟。仍寄寤斋要和。
   题俞参判(㯙)酒泉堕泪碑帖后
   送士敬赴杨沟
   将别士敬。与洪世泰同赋。
   宿春州
   春州道中
   昭阳亭。敬次先祖留题韵。
   秋稼
   富昌途中
   杨沟赠主守茅洲
   偶吟
   驿亭悄坐。忆郡斋有吟。
   送茅洲及李德载上凤顶。病未从焉。
   寄茅洲
   茅洲宿凤顶。梦得诚正四字符有诗。故遂次之。
   茅洲信宿凤顶。日旰不还。书此以寄。
   赠李德载
   寄敬明蓬莱行中
   待蓬莱巾屦。赋来字。
   步向碧云寺。为待敬明。
   永矢庵示敬明
   水帘洞。与诸人同游。
   敬明入山。欲作三日淹。而以奴病径归。怅然口占。录诸纸尾以寄之。
   敬明出谷。叠水帘洞所命秋字投示。辄即申和。
   尹判书(世纪)
   拜送伯氏赴燕
   送大有随伯氏赴燕
   东州书感
   驮疾过花江。待主人不至。两夜愁寂。聊题一律以留之。
   叠用田字。以罄馀蕴。
   到杨沟。值主人往原营。空轩对月。聊以遣兴。
   又赋
   杨沟县斋。与茅洲赋梅。
   高童子达明为余守板屋。作四旬坚坐。计其耐寂耐苦。可谓拔俗千丈矣。追寄一诗。用致嘉悦之意。
   将返雪岳。又与茅洲赋梅。
   和厚儿别语
   梦作
   赠青草湖李生震熙
   双湖崔斯文(道鸣)有情饷。作诗以谢。
   又赋
   除夕感怀。寄杆城守权大叔。
   永矢庵春帖(癸巳)
   又赋
   为候水城驾。将出山。疲不能达。宿池汉家。时有微雪。
   池家漫咏
   出谷住葛村新庐。散步遣兴。
   待来至暝。怅然有赋。
   水城寒食感怀
   云根亭次韵
   观日出
   永郎湖
   咏土城瀑
   陟岭寄茅洲
   仲裕挽
   赠致雄上人
   赠载聪上人
   题申翼仲(镡)画屏
三渊集卷之十二
 诗
   檗溪杂咏(甲午)
   喜宋春囿来访
   别春囿
   女萝峡纳凉
   漫吟示振孙
   苍洞卧病(时患痔痈)
   嘲医
   奉赆海西伯李德哉
   赠乐叟金寿延
   移枕心台漫吟。示稼斋。
   复叠然字。寄稼斋。
   稼斋联床。漫次放翁韵。
   又次放翁韵
   杨山途中。叠次新字。
   过妙积洞口
   船过石湖。访申正甫(靖夏)不遇。戏题两律。
   鹅湖
   草堂晓吟
   秋兴八首。用杜韵。只拈一字。
   次稼斋悼圃阴(弟昌缉号)
   次稼斋和放翁韵
   又次稼斋和放翁韵
   谨次伯氏重阳韵
   又次伯氏和放翁韵
   晓枕
   喜彦信两侄来留读书
   次稼斋和放翁韵
   次稼斋月夜有怀韵
   晨起偶吟
   次寄稼斋
   圃阴生日怆怀
   临别赠彦侄。用放翁韵。
   临别赠信侄。又用前韵。
   踰獐尾岭。宿村家。
   过老姑山向屈业
   洪川县
   三亭浦
   健伊岭宿安武人家
   万宜村吃梨
   路中戏吟
   到葛驿夕有雨
   丰年
   入谷
   见月
   永矢庵
   东泉
   弄丸亭
   独居
   又叠除字
   别山(居士陪侍者为虎所噬)
   水泰寺感遇。呈花江宰李一源。
   五圣山房。送彦侄还洛时大雪。(乙未)
   李仁简松坛。与厚儿作别。
   郑成川(悏)
   林居病暑。无物可疗。漫忆南州竹筱中卧。不觉肝膈生凉。凤楼书至。若有冥会。戏吟一律以寄意。试挂轩下。使此君知此心如何。
   偶到笼水亭。见村人成桥饮醵。余乃先尝一瓢。
   白云潭感怀
   次枫溪来韵
   送申学士(靖夏)佐幕北州
   李仲培内室挽
   枫溪族会
   与俞立之(岦)会露顶轩。追述以寄。
   杨州官桥
   过逍遥洞
   大滩
   弓王墟
   婚日志喜
   赠新郎
   观纳籴
   冻雨
   晓雪
   晓过省昌驿
   赵扶馀(正绪)
   示春行
   送静以(族侄时净)
   别普贤庵。向谷云。
   谷云诸咏
   送春行还京
   追次伯氏族会古诗韵。以寄同席。
   族孙夏行挽
   示厚儿
   冬至
   至日漫兴
   鱼同知(史衡)母夫人挽
   远和金显甫寄凤楼韵。旋寄求教。
   自然室除夜遣怀
三渊集卷之十三
 诗
   谷云春帖(丙申)
   又赋
   赠别致雄上人还白华庵
   送罗弟(浚)往六镇。凭寄申评事幢下。以宣纡郁。
   将向北关。与养儿同宿于新里。临别口占。
   鹤城途中
   晓起
   咸兴乐民楼
   与李杺乘月登乐民楼。口占以赠。
   踰咸关岭
   洪原
   吉州
   朱村夕望
   书记
   富宁兄弟岩
   会宁途中
   望豆满江
   赠会宁使君
   自涪溪行。越小白岭。
   自钟城东仓踰巨陇
   自忠洞踰岭
   稳城道中
   北门楼
   赠稳城赵使君
   五国城
   皇帝冢
   驾鳌楼
   庆源途中
   又赋
   训戎镇
   暮向阿山堡
   阿山堡即事
   到庆兴登望德亭
   王迹
   射龙
   觱篥
   又赋
   西水罗
   庆兴客舍
   又赋
   赠庆兴使君
   塞上杂咏
   自鲁阳踰松岭。宿南泉村舍。始闻子规。
   镜城
   北兵营
   鱼游涧访李处士(载亨)。仍与联枕。亦有邻士群集谭经。入夜而罢。
   坚城
   鬼门关
   七宝山次先考韵
   会象台
   又赋
   开心台
   金刚窟
   兜率庵
   海望峰
   阿于仓路中
   有怀
   有感
   先君在雄城。拟杜诗秋兴八首。适来感时。谨次其韵。
   临溟驿
   夜宿城津感怀
   闻京报
   磨天岭亭上
   清明日途中
   利城道中
   观音窟
   白鹤溪别堂
   平浦驿
   自德山驿冒雨入咸兴
   大乘庵
   五岭歌
   赤池歌
   赤岛歌
   八池歌
   六镇叹
   北雁吟
   烽燧叹
   咸兴 本宫
   两松歌
   浚源殿
   养儿遘厉阽危。至于三朔之久。待吾北还而始苏相见。喜跃万万。又值悬弧。家人设酒食。把盏对斟。乐不可量。遂以一律述庆。
   清潭。次诸君韵。示鱼舜瑞(有凤)
   五常一理。人物禀同。久矣有定说。而今有异论。不胜其纷纷。清潭斋居。偶尔思及。有可笑者。聊用舜瑞前韵。抒此忧慨之意。却示舜瑞要和。
   感兴杂诗
   赠清潭主人洪良臣(锡辅)
   与李大来(尚泰)会于士敬家相和
   访李大来。用前韵相和。
   申正甫挽
   李雩沙夫人合葬挽
   枫溪宗会得秋字
   金判书(镇圭)
   申参议(镡)
   士修惜余去。来与联枕。赠以一律。乃次其韵。
   晓吟要和
   赠歙谷赵使君(裕寿)
   洞阴感遇
   赠守庄奴玉男
   俞立之归乐堂赴约。率尔留题。
   与立之冒雨访圆通庵
   华阴新屋。赠彦侄。
   谷云新庐。喜高生达明来访。临别书赠。
三渊集卷之十四
 诗
   伯氏今年膺期耆司。自药院戏作一律以示意。谨次其韵。庸申贺忱。(丁酉)
   茅洲访我于灵隐。四言均赋。
   水碓四章。赠郑(彦焕),俞(肃基)两生。
   宋洗马(一源)迁葬挽
   李载大(夏坤)金溪别业
   西原旅舍。遇宋斯文德会(必休)。草草叙意。又将分歧。仍记昔年。与其大人同游芭谷。赠一律焉。遂步其韵。以摅别怀。
   华阴五章。赠逸谦侄。
   与茂朱守同舟望岛村
   台上把酒。漫吟起兴。
   咏卧仙
   赤裳山城
   龙潭赠李使君(景茂)
   丛桂堂郑之升。即东溟之祖而北窗之侄也。居在龙潭。常骑一大龟而行。休则置龟岩间。云盖其背。奴辄迹而牵来。以此知非俗士也。余到龙潭。访朱子川。迤至卧龙岩。近处村人有指示其遗基者。宅南数百步。有台曰祭天。缥缈孤峙。顶戴一松。传是丛桂子设醮步星之所。冒雨登临。烟水微茫。尤觉有徘徊之思。漫咏两绝以志之。
   偶过月浪。赠李使君仲谦(显益)
   中台寺待仲谦
   待月月不出。达宵淋浪。同卧云雾中。似非人世。聊记异景。以备后考。
   中台寺别仲谦
   赠鹏陟上人
   乐安县
   海岛
   水石亭。和亭主演大师韵。
   自吟要和
   次赠达真上人
   赠透明上人
   赠智欢上人
   环碧堂
   潇洒园。复用人字。
   蹑清阁。次赵定而韵。
   示定而
   瑞石上峰。次定而韵。
   立石
   华阴窟
   和顺途中
   到竹树。奉主守定而。
   又赋
   耸岩寺
   又赋
   松汀李弼卿(硕臣)闻我到月出。颠倒赴期于静谷。襆被小庵。山月照枕。宿蕴才摅。言别随之。欣写黯悢之并。聊以八绝留赠。
   隐仙庵主性天。即岬寺僧法闲旧沙弥也。相别四十年。重借蒲团。悲喜可知。临发口占以赠。
   修仁寺雾里登烽台
   塔山
   金堂
   岛村
   老稼斋会纯行待茅洲
   赠茅洲
   又次茅洲韵
   李兵使(溶)
   戚兄申参判(銋)台座。以今年是司马回甲。举觞于家园。朝廷夙夜之贤。莫不凑集。北洞李尚书以九十先生。岿然压席。儿看大耋而进退之。事尤奇异。凡在疏戚。咸睹其庆之为快。顾余病不克与。甘心于百杯之罚。而令胤老侄乃俯索芜语。故强述两律以副之。所以赎慢也。亦博粲也。若夫冈陵之弥崇。奎璧之增焕。允为邦家之光者。赞扬难既。岂短毫可了哉。区区欣忭之忱。亦略寓于斯云。
   李仲谦挽
   金兵使(锡命)
   伏次伯氏咏怀韵。还呈药院直所。
   金清风(鼎臣)(戊戌)
   赵应教(尚健)母夫人挽
   象戏吟。伏次伯氏韵。持供一粲。
   枫溪小会。伯氏及寤斋溪叟咸有诗。奉阅卷轴。仍次其韵以呈。
   朴士宾内室辛孺人挽
   赠杨牧赵定而
   石郊漫兴
   葛驿杂咏
三渊集卷之十五
 诗
   葛驿杂咏(戊戌)
   又赋
   湖海亭。次李玉山韵。
   次沈渔村韵
   湖亭杂咏
   草堂主人高卧罕出。乃者一棹相寻。非夷所思。又惠以两律。属意勤而陈义高。愧无以当之。然缘其难当。遂断来往。则非所谓永为好也。忘惭步韵。旋呈据梧之下。
   赠宗人安东金君实
   湖亭将别。赠同榻二子。
   戏吟赠辛先达
   留题浦南仙庄
   横溪驿
   入洞口
   五台山
   上院
   漫吟示同游
   出谷
   赠高生达明
   临别赠辛君泽之
   哭俞君四墓。述哀追挽。
   彦侄新屋成。莞簟既清。士敬又来过。松院莲陂。月出淼若江湖。探韵得烟字同赋。
   南都正(宅夏)
   朴参判(凤龄)
   崔进士(致城)
   杪秋之望。设宗会于心台。酒后口占。示同席。
   心台别寤斋之任安岳
   寄题朴士宾书轩
   尹斯文士清(湜)惠投四律。属意勤至。讽味之馀。步韵却寄。
   露顶轩次韵
   赠鹅湖李继晟
   访宁平君(泗)山庄
   麦岩鸣鹤斋。题石面。
   次李都正(涑)寄示韵
三渊集卷之十六
 诗
   鸣鹤斋春帖(己亥)
   场岩留题。示同榻诸人。
   文会将罢。尹郎(万东)先往檗溪。怅怀悲悰。交切于中。口占以赠。
   栗里诗人。惜别留草堂。吟示一律。率尔和赠。
   别俞郎(彦铨)
   俞郎别去留诗。走次却寄。
   李季愚(齐颜)内室挽
   彦侄书堂
   孤游
   桂阳客馆。遇孙儿亡日。悼怀。
   白云洞遇雨漫吟
   洪山阴(九采)
   通信使佐幕。凡四词客。皆我意中人也。岩居。念破浪万里。一帆无恙。令人神思飞越。若与之齐桡也。聊寄四律。各有所属。只可一览而投水矣。
   朴士宾挽
   素沙桥
   雁集稻田。村人甚苦防守。有感于心。
   镜湖留李万甫(宜禄)新亭。月皎潮生。雁声无数。
   镜湖月夜。喜石城宰洪君则(重圣)携酒来会。
   安心寺咏柿
   得母庵
   幸到庵
   观雨有怀
   见寺楼梁上画。金翅鸟劈海啖龙。
   镜湖新亭。看主人题壁诗。率和。
   商船
   望汉挐山
   自镜湖乘潮溯马江
   江头望见浮山寺
   将向皋兰寺
   皋兰寺
   次杜律韵
   九折庵月夜
   温阳晓枕
   葛院窄舍。终夜不交睫。
   送老庵记实
   还谷云有感
   喜新泉入池。伴睡僧所引也。
   杂咏
   寄用谦
   病卧华阴。念伯氏晬席。乐事繁会。欣怅交衷。聊以二律抒忱。
   即事
   自怀
   待俞郎
   寄赵定而
   自怜
   高生达明有诗。步其韵。仍作别语以与之。
   家儿赴文化。告别于谷云。以诗为赠。
   咏鸡
   自述
   有怀
   雪后。与俞鱼两君访松风亭。
   大雪深谷。翔走殆绝。板屋下帷。炯炯孤烛照人。一部羲经与南华联案。毋论所得如何。静趣可知。俞郎以两律叩寂。备见同榻韵味。余懒于吟哦。只和一首以酬美。诗虽不响。境则难朽。早晚入棘围时。题著扇面而往可也。
   披襟使君吴明仲(晋周)游三釜渊。有诗寄来。吟讽之馀。辄次其韵。
   腊月十五晓。梦作落花诗。只记一联。落来千里白。飞处一园香。仍足成一律。
   博厚室除夕
   俞郎以余喜独。暂往睡庵。以了南华。隔溪吟望。得三绝以寄。(庚子)
   见雪偶吟。叠闻字。寄睡庵书幌。
   安子柔(絿)老兄惠寄五首诗。属意甚勤。余方药裹关心。而念来美不可孤。遂率尔和呈。
   马岭吟赠茅洲
   临别口占赠茅洲
   又吟
   次纯行寄来韵却寄
   李大来挽
   徐白川(宗愈)
   辛伯益(相东)
   李子东夫人挽
   肃宗大王挽词
   族侄雨以(时润)
   族曾孙履祯挽
   谷云春帖(辛丑)
   偶过锄橹亭。率尔留题。
   青松使君驾临东郊之白莲池。留诗四篇而去。余苦茅塞。不能遍和。戏次一绝。
   偶到仰山楼。避喧兼避暑。兴到留题。
   白云洞。饯青松,宜春,云水三使君。口占为赠。
   次士敬韵
   奉次三律。却赆青松使君。
   又呈一律。略寓微忱。
   李季愚挽
   外兄李右尹(世晟)
   俞判书(命雄)
   外兄李领相(濡)
   哭纯行
   哭春行
   伏和伯氏次郑文翼公韵
   伏和次白沙韵
   除夕在青轩。念岛中灯火。不禁悽然陨涕。遂次简斋,岳州韵。以俟遥寄。
   绝笔(壬寅)
三渊集卷之十七
 书
   上伯父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仲氏
   上仲氏
   上仲氏
   上仲氏
   上仲氏
   与大有
   与大有
   答大有
   与大有
   与大有
   答大有
   与大有
   答敬明
   答敬明
   答敬明
   答敬明
   与敬明
   答敬明
   答敬明
   与敬明
   答敬明
   与敬明
   与敬明
   与敬明别纸
   与敬明
   上从氏府使公(昌国)
   上从氏府使公
   答养谦
   答养谦
   答养谦
   答养谦
   答养谦
   答致谦
   答致谦
   寄致谦
   答致谦
   与致谦别纸
   答厚谦
   答厚谦
   答厚谦
   答济谦
   答济谦
   答彦谦
   寄彦谦
   寄彦谦信谦
   寄彦谦
   答彦谦
   寄信谦
   寄用谦
   答文行
   答文行
   答文行
   寄文行
三渊集卷之十八
 书
   答拙修斋赵公
   答拙修斋赵公
   答拙修斋赵公
   与李同甫(喜朝)
   与李同甫
   与李同甫
   答宋伯纯
   答宋伯纯别纸
   与宋伯纯
   答申愈
   答申愈
三渊集卷之十九
 书
   答李养叔(颐命)
   答林原君(杓)
   与权判书(𢜫)
   答权判书
   答宋玉汝(相琦)
   与李子东
   答李子东
   答李都正(涑)
   答李季祥
   与李季祥
   答赵定而
   答赵定而
   答金显甫
   答士敬
   与士敬
   答士敬
   答士敬别纸
   答士敬别纸
   与士敬别纸
   答士敬
   答李尚卿
   答李尚卿
   答郑厚卿
   答李参奉(载亨)
   答李参奉
   答道以
   答道以
   答道以
   答安重谦大学疑义问目
   与李秉渊
   答宋尧佐
   答申命观问目
   答申命观问目[再答]
   答申命观问目[三答]
   答申命观
   与金羲瑞
   与朴泰观
   答朴泰观
   与李喜之
   答李喜之
   答时敏
   答时净问目
   答时净问目
   答时净问目[再答]
   答时净问目[三答]
   答令行
   答李梦彦
   答赵明履
   答赵明履
   答李刚中
   答张应斗
三渊集卷之二十
 书
   答洪有人
   与俞命岳
   答俞命岳
   答俞命岳孟子问目
   答俞命岳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答明行
   与明行
   答明行
   答明行
   与明行
   答纯行
   答纯行
   答纯行问目
   答纯行
   答纯行
   答纯行
   答春行
   答春行
   答尹潝
   答俞拓基
   答郑彦焕
   答郑彦焕
   答郑彦焕太极图小注熊氏说问目
   答郑彦焕问目
   答郑彦焕问目
   答俞肃基
   答俞肃基
   答俞肃基问目
   与俞彦铨
   与金相复
   与高达明
   与赵德粹
   寄致雄上人
三渊集卷之二十一
 书
   与鱼有凤
   与鱼有凤
   答鱼有凤
   答鱼有凤
   答鱼有凤
   答鱼有凤
   答鱼有凤
   答鱼有凤
   答鱼有凤
   答鱼有凤
   答李显益
   答李显益
   答李显益
   答朴弼周
   答朴弼周
   答朴弼周
   与朴弼周
   答朴弼周
   答朴弼周
   答朴弼周
   与朴弼周
三渊集卷之二十二
 书
   拟上仲舅
   与崔相(锡鼎)
   与李德寿
三渊集卷之二十三
 序
   伯父谷云先生七十岁寿序
   西浦集序
   赠元云瑞出山序
   仲氏农岩先生文集序
   仲氏文集后序
   观复稿序
   伯父谷云先生文集序
   雩沙集序
   妙轩遗稿序
   鸣岩遗稿序
   何山集序
   一峰集序
   燕行埙篪录序
   隐坡诗稿序
   安东金氏族谱序
三渊集卷之二十四
 记
   石泉谷记
   无名窝记
   三碧堂记
   藏清轩记
   东游小记
   平康山水记
   五台山记
   远观亭记
   观音庵记
三渊集卷之二十五
 题跋
   题俞(命岳)(梦相)金刚录后
   泽斋遗唾跋
   题吴忠烈公遗帖后
   蛰窝遗稿跋
   题李一源海岳图后
   蕉窗集跋
   尹玄洲三绝帖跋
   题洪道陈(重畴)所藏韩石峰书帖后
   题郑长源(荐)所藏尤庵书帖后
   题玄参奉所藏先人简牍后
   题先人诗帖后
   题朴彝仲遗稿后
   题 肃庙御制伯氏画像赞后
 说
   殪獍说
   寤斋说
   论智字说
   后天图说
   落齿说
 赞
   李延平先生赞
   仙源先生画像赞
   左史诸赞
三渊集卷之二十六
 杂著
   辞持平疏
   辞掌令疏
   金秀才传
   赠闵亨洙
   赠俞肃基
   甘节箴赠纯行
   烛戒
   谨次伯氏所步归去来辞
   别玄虚长老
   书示雄法师门徒
   除夕书示文行
   记闻
   烧绝栈道论
   溪谷漫笔辨
 上梁文
   楮岛新居上梁文
   洗心台上梁文
   德峰祠宇上梁文
三渊集卷之二十七
 墓志铭
   李子建墓志铭(并序)
   俞执中墓志铭(并序)
   侄妇高灵申氏墓志铭(并序)
   韩山郡守金公墓志
   淑人坡平尹氏墓志铭(并序)
   贞敬夫人尚州黄氏墓志铭(并序)
   拙修斋赵公墓志铭(并序)
   从子祐谦墓志铭(并序)
   侄女赵氏妇墓志铭(并序)
   仲氏农岩先生墓志铭(并序)
   淑人清风金氏墓志铭(并序)
   洪仁甫墓志铭(并序)
   赵荣禔墓志铭(并序)
   淑夫人青松沈氏墓志铭(并序)
   锦昌副尉朴公墓志铭(并序)
   郑龟河墓志铭(并序)
三渊集卷之二十八
 墓志铭
   仲父退忧先生墓志铭(并序)
   咸平县监吴公墓志铭(并序)
   沈贤希墓志铭(并序)
   伯嫂贞敬夫人朴氏墓志铭(并序)
   孺人丰川任氏墓志铭(并序)
   淑夫人卢氏墓志铭(并序)
   淑人完山李氏墓志铭(并序)
   孺人咸平李氏墓志铭(并序)
   扶馀县监赵公墓志铭(并序)
   侄女李氏妇墓志铭(并序)
   外孙女李氏圹志
三渊集卷之二十九
 神道碑铭
   兵曹判书尹公神道碑铭(并序)
   庆州府尹郑公神道碑铭(并序)
 墓碣铭
   季舅内侍教官罗公墓碣铭(并序)
   佥知中枢府事郑公墓碣铭(并序)
   赠户曹参判罗公墓碣铭(并序)
   扶馀县监权公墓碣铭(并序)
   同知中枢府事赵公墓碣铭(并序)
   歙谷县令洪公墓碣铭(并序)
   海昌尉吴公墓碣铭(并序)
   李元培碣文
三渊集卷之三十
 墓表
   刘村隐墓表
   任景华墓表
   成均生员郑公墓表
   从子好谦墓表
   吴履周墓表
   先府君墓表
   伯父谷云先生墓表
   仲氏农岩先生墓表
   从弟季达墓表
   鱼孺子道凝墓表
   吏曹参判韩公墓表
   淑人宁越辛氏墓表
   麟蹄县监金公墓表
   户曹正郎金公墓表
   从侄亨谦墓表
   左议政老峰闵公墓表
   慈教堂俞公墓表
   外舅吏曹正郎李公墓表
 行状(附行录)
   先妣行状
   先府君行录
三渊集卷之三十一
 祭文
   祭季弟卓尔文
   祭季弟小祥文
   祭李瑞卿文
   祭李判书(正英)(代伯父)
   祭申判书(晸)(代伯父)
   祭外姑淑人金氏文
   祭四嫂李氏文
   祭任景华(由夏)
   祭洪仁甫小祥文
   祭洪仁甫大祥文
   祭侄妇申氏文
   祭尹婿(世亮)
   祭尹佥正(坪)
   祭从子崇谦文
   祭伯父谷云先生文
   祭士兴文
   祭闵右相(镇长)(代伯氏)
   祭伯父迁葬文
   祭北溪李公(世白)
   祭亡室李氏文
三渊集卷之三十二
 祭文
   祭仲氏农岩先生文
   祭仲氏大祥文
   祭麟蹄族兄文
   祭侄女赵氏妇文
   祭亡弟敬明文
   祭李子东文
   祭权大叔文
   祭伯嫂贞敬夫人朴氏文
   祭亡孙悫行文
   祭外兄李林川(湛)墓文
   祭李仲谦文
   祭悫行初期文
   祭孙女尹氏妇文
   祭明行文
   祭仲妇朴氏文
   祭俞君四墓文
   祭族侄仲平(时和)
   祭纯行文
   祭致雄上人文
   祭居士崔春金文
 告文
   告亡室忌日文
   告雪岳文
 哀辞
   李思齐哀辞
   从侄女宋氏妇哀辞
三渊集卷之三十三
 [杂录]
   杂录(壬午)
 日录(己亥)
   三月
三渊集卷之三十四
 日录(庚子)
   二月
三渊集卷之三十五
 日录(庚子)
   三月
 漫录
   [漫录]
三渊集卷之三十六
 [漫录]
   漫录(庚子)
三渊集拾遗卷之一
 诗
   呼韵(乙巳)
   晓吟(庚戌)
   赠礼悦上人(壬子)
   访俗离山(癸丑)
   俗离山
   白马江
   永保亭
   夕上北麓俯视城阙(甲寅)
   山有花三章
   鹤鹤三章
   候月三章
   适到枫溪。待士兴昆弟不遇。
   适到枫溪。主人不在。
   中秋夜。与士兴(族侄时杰)诸人。设讲于枫溪。适雾雨。士敬(族侄时保)在洪州墓所。
   登高有怀
   枫溪与士兴昆季共赋
   西涧之酌。岂曰多日。而归复兀坐。自不胜悁郁。盖感念于徂落者为多。佳什适至。遂和以呈。
   将下湖南。赠洛中诸友。(乙卯)
   游武溪
   马瘏
   近海见川
   量瀑
   秋雨
   到海。雨不见日。赋梨二章。
   出寒溪。留别主人。且告南行。
   永郎湖
   枫溪杂咏
   又赋
   枫溪夜会
   灯夕夜望
   重兴寺期士兴昆季
   寄邻
   木莲吟
   赠李日省兄弟
   寄呈尹丈(衡圣)
   振鹭三章(执义六有堂尹公衡圣。有退休修洁之行。咏叹书此以呈。)
   送仲氏南觐
   将首南路。追赋仲秋赏月。告别与宴诸友。
   感遇
   宿邻家咏月
   月蚀
   去夜随月敲朴处士门。旧有梅五六在庭。或千成或单成。俱作花月乘之。觉鲜洁可爱。风来又馥馥香也。于是遂引主人绕树而步。自念维月维梅。余即并而览焉。又何乐也。然而二者俱易缺落。亦安得常有乎。矧风雨间之乎。矧余遐征。无日乎是。焉得无感。归则张烛赋诗。既明天果大雨。恐不获再往。遂投寄。
   桃源行
   杏花(丁巳)
   道中感秋。偶成一律。
   桃之在园三章
   芦岭
   顷往杨山。仲父使之留宿。出次于川上。亦有溪叟随之。有渔者有鹰者。设酒以观。既夕乃罢。赋诗以上。(戊午)
   见负薪叟息于川上。捕鱼而归。
   戒髯奴
   雄雉
   见一小车沦在水中
   山木
   东行
   布谷
   水杵
   卜居
   白云寺
   山木
   伤仆夫打鼯
   谷云
   木蕨
   种药
   煮花
   养蚕
   七仙洞
   临书忽有意思。吟此以呈仲氏。
   大芚山感旧
   伏次先祖酬唱韵(清阴先祖以湖南御史游大芚寺。与白松湖振南酬唱。)
   松潭书赠主人李君(硕臣)
   松湖亭伏次先祖次人韵
   芚寺归路入金舆
   感怀留赠士兴昆季
   别日有期。嘉节适至。遂会西谷。饮酒醉伊。其相命投之以诗。尚有馀思。归而就之。
   和枫涧主人
   雨中有怀。寄士兴联案。
   陪哭松楸
   过白云洞有感
   铁原
   次韵赠大有
   仲秋十三日。自池上缘源而上。至烂柯谷口。班草而坐。坐者四人。余与汝谦,士敬,仲起也。酌清醪持枯鱼。为乐未央。汝谦奴有吹铁笛者。发调铿亮。于是又相顾助兴。而兴酣而继以悢。悢者自明日以往。便为离析之始也。是用作诗。以结绸缪。
   别李汝楫(涉)之洛
   寄士敬(己未)
   陪游
   观瀑
   香炉台
   敬次家君韵
   兄弟之不能团会。越自南方。至乎斯五年。会日常少。既会而晤言一室。斯已幸矣。又与之上高山临回溪。酣觞终日。则其乐不啻融泄也。未知来者之或易得。而顾今日之所希有者。辄此抒兴。以发箨兮之唱尔。
   敬次仲父韵
   敬次勤字韵
   敬次伯父书示韵
   更次村字韵呈仲氏
   太华五曲咏(庚申)
   三渊送别安德章(䋊)
   寄安德章
   仲氏将捲入洛中。岩穴自此一空矣。心窃怅然。遂尔赋之。
   又赋
   又赋
   出郭(辛酉)
   有牛
   凿池
   忆三渊寄枫溪
   过枫溪
   夕到枫溪。坐至钟动。仍与士敬相命为诗。不醉无归。
   赠别族兄镇安宰(盛达)
   奉赆金上舍晦而(重晔)得意之行
   晓行
   枫溪主人。高占司马榜。明向茅岛。置酒叙别。
   别玄钦甫(若昊)南还
   送洪童子之郭东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
 诗
   庚申日煎忧口号(壬戌)
   重游大隐岩赋游字
   春游松川
   松川杂咏
   自松川访妙寂寺(之九)
   入门
   送金上庠晦而南归。仍乞踯躅一本。
   枫溪主人来访池上以诗嘲之
   东湖观鱼后过枫溪
   夜间临书有怀。因以兴言宜我同愿。尚亦和之。
   春台濯热有咏八韵
   盆竹翛翛。每过悦而不忘。辄得一律以上。
   又咏盆荷八韵
   到清风池上。听主人弹琴。
   斋童来自池上。言观其莲。闻而有说于心。怀之好音。
   偶到池上。值主人方出。立语斯次。而聊复独留。走吟三绝。写置亭中。
   秋过枫溪赠士敬
   秋宿枫溪
   重阳后日赴族会。入京道中所咏。
   洛诵楼赠李尚卿(圣佐)
   赠义清上人
   同宗修契时口占。玉流洞席上。
   箭野
   水内店
   抱川途上。遇枫岳僧。
   路中遇雨
   攀别
   戏赋大有失刀
   和寄兰谷
   赠士敬
   别士敬追寄
   枫溪主人士敬。率尔告别。云欲星驾。余追至溪西小屋。张灯叙意。忽忘夜之过分。及其未寝。得四绝以题。
   别士敬
   四言
   孟冬初一夜会饮
   赠茅洲
   金参奉洞丈重为北征。而病未攀送。辄以芜辞。仰慰行李。
   君马黄
   闻变
   留仲裕宿草堂。呼韵同赋。
   车上叟
   和诸童夜咏
   除夕感怀(之二)
   和枫溪主人雨后寄诗(癸亥)
   曹溪寺
   踏青之晓。士敬以悬弧夺约告焉。报以贺之。
   凤兴寺
   寺僧下山言逢猛虎
   寻瀑
   过道成故基
   和士敬斋夜散咏
   送枫溪主人茅洲之行
   枫溪月夜。和仲氏玉洞夜咏。
   孟冬十一日。乘月来话。枫溪与士兴昆季联枕。感十年睽散。于是乎会。仍示白谷族兄。(盛迪)
   国哀(之三)
   元夕悼怀(甲子)
   忘忧岘遇汝裕。与之并马。
   哭六弟墓
   哭酹
   谒先茔
   石室寒食
   尹氏亭
   送士敬入江都寄感
   独乐亭夜别士敬
   寄东游
   祗哭
   闻李生梦相自金刚还归。吟寄厥叔水声洞主。
   清和十二日。朝过无俗轩。所谓倭踯躅。红夺人目。庭户之间。但有鸟声。知驾出冰湖矣。彷徨之久。因兴有吟。
   咏舍弟松竹两画
   伽倻山歌。送赵定而(正万)远游。
   龙潭(在清平山)
   洛诵小饮和士敬
   朝到枫溪。主人方立马治行。夜来饮饯之痕。樽篇淋漓。良可依依。口占一绝。
   枫溪别后
   霁后
   出谷赠士敬
   西溪小酌有吟属士兴
   日出
   超然台
   下岭见江
   清平途中
   西泉月夕
   谷云沿流
   屈浦买酒
   赠楚梅上人
   石泉寺感怀
   信宿
   秋月
   白菊
   下山
   落叶
   其习浦夕宿
   苦蝎
   叹月
   早发
   和金城宰徐鲁望(宗泰)
   寄德以以慰病怀
   白头吟
   和仲氏梦后哀吟
   哭归
   近郭
   明圣王后挽辞(代雩沙李公)
   竹林亭十咏
   玉流洞(乙丑)
   和大有赠剑歌
   追别仲氏出宿于大有郊居。以远送于我。分韵得首字。(之一)
   立秋夜思
   竹泠浦
   雨中与洪世泰登楼叙阔记景
   梅
   又赠智沾上人
   菊
   蛙
   石泉寺待君四不至
   水月庵赠别舅氏
   抱琴待大有
   与敬明分往二墓(丙寅)
   归自栗北聊抒哀怀
   送申叔开赴北幕
   谢人寄松醪
   秋兴杂咏(之十)
   楮岛杂咏(之十三○丁卯)
   病后与士兴昆季赋春。仍告东峡之行。(戊辰)
   和士敬
   慰士兴丧马兼寓别意
   大江
   赠李生德寿
三渊集拾遗卷之三
 诗
   题扇赠李生梦相(戊辰)
   病中感春杂咏
   病中惜春呈士敬
   保安驿望牛川村
   簇尺滩胶浅
   初五日晓发
   大滩
   侧岸有垂杨。拂波荫船。
   过葛山风日甚美
   龟浦
   过郑守梦亭子有感
   梨湖
   初六日晨登清心楼
   马岩歌
   过兴元
   过漆岩。闻沧浪子从申家丧。住距江五里所。移书促丹丘之游。
   涉险
   初七日晓发龙湾
   过荷潭水色甚佳。东有钓台。松林映蔚可念。
   月滩水中。有岩峙立。名曰相思。
   金滩北岸有塔。高可十馀丈。远远可望。
   瓮岩滩水甚险。笮夫一人渰而堇拯。不觉心寒。
   初八日发早芚
   黄江
   至真木亭。顺风挂帆。帆若电驰。岸回未及收船。被风掀垂覆者再。船人苍黄失措。堇乃回斡。衾枕厨具。太半为波沫所濡。得免鱼腹。吁亦幸矣。
   兜利滩舍舟
   初九日郡斋杂咏得五绝
   寒碧楼月夜。闻笛声在船。(之四)
   听滩
   郡斋夜吟。时得京书。闻有妻儿病忧。
   梨村词客李君天栽来与赋诗
   次唐人郡斋诗韵
   又次唐人韵
   十二日黄昏。忠原守李伯祥(徵夏)率其弟季祥▣及甥侄沈李四昆季。同舟而来。童子德寿亦从焉。将游丹丘也。未到北津。笛声自暝烟中飘来。我兄弟亦于楼上吹笛而应之。至而明烛列坐。恍然若梦会清都。
   玉笋峰
   龟潭
   降仙台
   十四日
   淳风
   溯三清滩
   岛潭
   暮坐洪氏亭静对三峰
   待月夜深。困而就枕。向晓季祥报以云散。邀与方舟而游。
   十四日回船
   下三清濑
   望烟村
   江边有怪鸟色白。不知名。见人飞去。
   道傍有石窟。嵌空为二窦。有泉注焉。玲珑可爱。
   到云岩列坐岩下。折花流觞。
   中仙岩
   路傍有申家亭。临溪萧洒。歇马少憩。
   十六日长淮滩。下舟向雪马洞。
   出丹丘洞门
   十九日到鹤林岩观捉鱼
   解缆(之二)
   二十日翛然斋同赋
   寒碧楼
   二十一日次屏间晦翁韵(之五)
   夜坐闻角
   始入凌江谷。得一胜处。潭水漾绿。好花相映。相与跂石而坐。觞咏遣兴。
   送沧浪孤往二潭
   朝雨渡北津
   有怀
   暮踰脚跟岭。有川西来成江。江色甚净。是锦江上流也。北岸有桑麻村落。暧暧堪画。中流遇一渔者。细论土风。指点村西奇岩之插江者曰立石。古来游赏之处云。
   暮到宁越邑底。去 鲁陵不远。
   缘江访紫烟岩迷蹊径
   立石吟
   自宁越冒雨向堤川
   到义林池。仲氏与洪君才以风雨捲席而归。回望飞盖。隐隐入远村。怅然循池者良久而来。
   同赋义林池。周可五六里。汪汪可泛。溢为十馀丈落瀑。松树荫映。
   二十七日到郡。与主倅兄弟。并马至台岩。始至若无佳处。越一隘项。若入葫芦形者。而洞府豁然。水石极清壮。布席花深处。煮花设脍。醉饱而归。
   袋岩归路。将历访雾岩寺。闻诸僧病卧不果往。
   二十八日赠金上舍(楷)
   凝清阁设酌得遥字
   二十九日晦大风惜春
   四月初一日
   和
   探龟谷集。得青字韵步和。
   初二日设饯凝清阁听琴歌。以歌字为韵。
   又赋
   初三日独往净方寺。涉江北行。取道桃花洞。水石颇佳。
   净方洞口
   到寺(寺在欹岩之底。势甚危峻。中含泉窦。有草幽生。或云菖蒲。)
   追和藤字
   凤栖庵
   白莲庵新搆数椽。洒落无尘。仰看动石。俯临清泉。坐来松风满怀。
   出洞
   听笛得飞字同赋
   初五日
   同舟有沧浪所眄者。唱送别歌。
   虎溪(仲氏追到于此。梨村李斯文亦来别。)
   回舟
   惶恐滩
   玉洞观涨用仲氏韵
   拜谢湖南伯灵药之惠
   任监司(奎)
   别后寄士敬
   梧楸
   函岩滩
   缆岸觅村
   入舟
   弹琴台
   过荷潭
   蟾江
   初七日早发江天村
   清心楼
   梨湖
   凤头亭
   戏吟
   泊岸
   大滩
   斗尾
   又赋
   望一丝亭
   到泊渼湖
   又赋
   归自丹丘。乘雨到枫溪。
   池上昼暝(之一)
   咏雁(主人乞放于他家而归养池上云)
   青岚台寻瀑
   晓起漫吟
   玄城杂咏
   寄仲惠兄
三渊集拾遗卷之四
 诗
   玄城漫咏(戊辰)
   菊月二十七夜。来宿西山池上。
   次士敬韵
   申掌令(命圭)(代作)
   骊阳府院君(闵公维重)(代作)
   食鲈脍感兴
   望南汉曲
   奉恩寺月夜。与仁甫夜话。
   散步同出江上
   玉洞杂咏
   玄城杂咏(之二)
   清晖阁夜坐(之二)
   六言(之二)
   昨夜见月蚀有咏。漫示仁甫。
   分赋得山茶
   宋晦锡挽(代伯父作)
   松壑李进士(时兴)
   和枫溪主人(之二)
   十月十五夜。与士敬宿洗心台。
   寄洪有人
   感怀
   登白石城
   寄洪仁甫
   伏次家君抚坟(两绝)
   与士敬会读楮子岛以故先归
   锡圭告功(月课代述)
   东都会猎(上同)
   余熟闻回龙之胜。而不谓其甚佳。懒于一寻也。晚乃以鍊药之缘。来栖六七夜。与雪月周旋而后。得未曾有。漱清泉抚乔松。盖不欲舍去。于其出也。僧有索咏者。漫尔题留。为后日寻春之契券。
   仙岩道中(己巳)
   咏北雁(之二)
   玄参奉 竹林亭
   鸠林
   陪家君南迁。重到竹林亭。滞雨感兴。
   陪家大人重过鸠林。夜宿竹林亭叙怀。
   冒雨向海南。马上见草生有感。
   冒雨入海南
   南利途中
   海南客馆
   春日杂咏(之二○沃州)
   十一夜行吟(之二)
   寒食感怀(之一)
   寒食夜坐(之二)
   寒食翌日
   十八日行吟
   恼花
   雨中漫吟
   叹寂
   念一夕
   霁后晚望
   霁后
   春夜独吟
   好歌
   春怀
   叠步春怀韵
   咏前山夕烽
   闻右水使聚军发船。赴统营合操。(之三)
   双溪归僧
   强宽
   白云洞(李泰来别庄)
   白云洞八咏
   雨后眺望
   闻邻童读书
   次伯氏无眠韵
   闰三月十四日
   北怀
   夕望
   闰三月十七日
   竹叶茶
   得京书
   二十一日次常衮寄岭外故人韵
   小园
   二十二日
   金和顺(必远一作必振)(辛未)
   互石
   芒鞋
   骑牛
   李梅涧(翊相)(代伯父作)
   外从祖母挽(之二)
   李汝楫挽(壬申)
   洪歙谷(处宇)(癸酉)
   洪九泽挽
   管云山(之三)
   伯父寿席。叠步前韵。以申馀怀。
三渊集拾遗卷之五
 诗
   檗溪杂咏(之四○甲戌)
   秋感(之三)
   檗溪杂咏(之五)
   送士敬之湖中(之二)
   重阳呼韵叙别
   余在檗溪。赋秋感十五篇矣。今因送士敬。自有馀怀。信笔续成。则乃十九首也。投示士敬。仍寄士兴以要和。
   山居感怀(之二十一)
   草木斋漫咏(之二)
   曲桥村夜吟
   楮岛
   明村见楮岛旧梅有感
   望甘泉漫咏
   磻溪呼韵(之三)
   涂磻溪亭舍仍宿
   留别敬明
   盘溪杂咏
   别盘溪路中作
   暮扣白月亭
   戏呈俞弼卿要和
   鹫岭途中见放鹰
   达吉村
   玄钦甫历险远访。至意不可以言谢。辄以一诗剖怀。(之二)
   晓枕有怀。次唐人韵
   赠玄钦甫
   同游江曲逢暮雪。徜徉移时而归。
   次钦甫韵
   夜深后步月篱外(之三)
   次舍伯去岁韵。别三碧主人还南。
   三碧堂寄题
   送族侄时济归西湖。仍简明行。
   止诗
   赵陜川(景望)室内挽(之二)
   雪夕
   到冰津偶吟
   呈仲氏用明村韵
   赠李郎以广其心
   感旧
   磻溪咏雪
   续赋山雪用磻溪韵
   路中遇雪。又叠前韵。
   重到枫溪。悲恍难定。仍念曾于辛未年间。梦得半律。其记景色如玆。伊时梦后。岂料此生复到此地乎。身则顽而梦则灵矣。遂就其四句。略加点化。补以下半。以道余沧桑苦怀云尔。
   咏室梅(之二)
   谨呈太仆兄(最良)
   又叠前韵。却寄冰湖。以谢子东(李公海朝)五章之报。
   复叠前韵求教冰阁
   复叠前韵。以罄馀悰。简子东求教。
   复叠前韵。和子东来意。兼柬太仆兄。
   玉洞过事怆怀
   哀马为虎所噬(之二)
   寄李仲培(𤲸)
   松柏堂
   除夕抽次唐诗韵
   又抽次老杜韵
   又述怀示仲裕求和
   次家兄去岁韵。遥呈竹林丈席。
   赵陕川(景望)(之二○乙亥)
   金参奉(声大)(代大有作)
   竹泠浦
   郑龙川知足窝
   送李仲刚出佐北幕
   洪九叙(正)(代伯父作)
   李南阳(兴稷)(代述)
   赠李志奭
   四友堂夜会。用前秋韵同赋。
   苟度庵
   晓起闻雨
   登可里岭
   新兴寺洞口
   堤川邑底晓吟
   雾岩洞口(庶叔丧家在此)
   望苏荡村。是向袋岩路也。
   沿溪入新兴寺
   自新兴寺乘夜上白莲庵
   用前韵
   晓登绀岩高顶
   将向石南寺。途中和仲培望山有作。(用前韵)
   暮到石南寺
   沿溪上上院
   与仲培分袂怅怀
   过鹫峰
   拜送李宗伯外兄赴燕(之二)
   斋洞诣违。被留达朝。方有东州之役。先于远将。故并叙其多少悢悢。
   东州
   安养庵
   将还京洛。过安养庵洞口。
   咏虚
   赵直长(祺寿)(丙子)
   楮岛感怀
   安参奉(始泰)镜湖八景
   谨次吴忠烈公遗帖韵(之二)
   大有病榻咏瓶花(之二)
   韩汝重▣挽
   追次子东乐甫▣佥兄入紫烟韵
   次白云寺韵
   次晓发白云韵
   次暮泊韵(之二)
   次望海中诸山韵
   次归洛韵
   玄童索诗而未即副。有妙积之约。而为故所夺。临适渼湖。走草一绝以寄情。(玄童李沄小字)
   松岩历宿。晓起一律。(松岩李沄居)
   秋宿含清阁。谨次先集韵以志感。
   与长城诸友。游大隐岩。
   李佥正(成朝)(之六)
   族兄(盛达)
   石室讲堂。敬次曾王考集中韵。
   偶吟示诸生(之三)
   次仲氏韵。赠别俞君四。(之二)
   丙子臈月之望后。余往侍仲氏于石室之讲堂。兼与诸章甫。剪烛谈经。信宿而将返。则天下大雪。乃为所维絷。因加留一夕焉。五更睡间。觉窗有白光。韵透衾枕。遂出而四望。雪云浩渺。不分川陆。夜气曙色。冲漠于积素之上。而湛然澄且莹也。余遂扣楹称奇。则斋房诸君子皆辍读来集。俨然整襟。东向而不瞬者良久。俄有一道英英之气。滃然起自德浦。浸淫乎两岸而大瀛平焉。龟山漾漾其间。屡被其吞吐。光景之幻。若将穷于此而犹有未也。远东启矣。冉冉送晕。沆瀣含赤。洲渚微皱。落月炯炯。距西厢可百馀尺。冷彩益射人。循除而降。步匝广亭。复归于初纵目处。盖须臾之间。妙景之变态相嬗有如许者。崇侄在隅曰虽龙眠之善画。殆难描此。余曰岂惟难画。今古诗人。亦难措一句于其间。惟有静挹而虚待为可耳。遂徊徨怅然而罢。来时虽留得若干篇什。以纪过从。而独以漏此一段。为耿耿也。盖归松柏堂。闭户静卧。犹觉有沁沁澄灏之气。洞澈心肝。与前际相流转而不可泯遣也。遂吟弄馀清。赋得五言律一首。极知其于描奇写清。万一无当。而试为呈浼于仲氏席下以求教焉。斐然诸君子。凡同我晓望者。亦不妨续此而和之也。和来唱去。因得追绎前境。以存此清明于灵台。会其洒落于冰壶。亦是一事。斯岂白雪之相和欤。乃夜气之讲说也。
   过大谷问侄病(之二)
   松柏堂咏梅(之二)
   仲氏自渼湖索览梅诗。步次两律以寄惠。辄又次呈。又呈二绝。(之二)
   咏梅续题
   又赋
   爱疏发
   石室寒居。谢水南邻丈洪斯文枉过。
   除夕次仲裕韵
   俭岩赠宋泰老(相光)信甫(相允)
三渊集拾遗卷之六
 诗
   别梅赠主人(丁丑)
   雪中次仲裕寄视韵
   四友堂夜会。口占赠主人。
   踵次仲氏留题四友堂韵。赠主人仲裕。
   送仲习(从弟昌说)出宰常山
   忘忧岭咏饿殍
   沈监司(权)(代仲氏作)
   李高灵(万徵)
   洪友衡 挽
   合江亭泛舟
   伏次伯父下示两绝韵(之二)
   伏次伯父寄示韵
   复叠前韵
   喜同大有访曹溪。亦有邻友相从。长幼凡九人。牛马骑者相错。岩(信谦小字)也以五岁儿随焉。
   观园亭
   岩儿观法堂。跌坠二丈阶下。
   苦檗堂雪夜。陪寝枕上。得二篇敬呈伯父。
   柳参奉(应寿)
   夜宿乌木店。见星而登大板桥。霜清烟澹。野色百里。北望天摩。群峰竞秀云表。飞鸿噭噭其腰下。侄儿从骡背指点其圆秀不土者曰。此为仁达峰。昨已从南门领略云。闻此勃兴。转眄而诗成矣。(戊寅)
   木洞春帖
   乘潮向甘露寺(济好两侄及安斯文重谦亦同舟)
   登甘露寺楼
   中流望净土东台。江西僧有击鼓候岸者。
   净土寺周览
   江西寺
   白如岘望首阳山
   首阳山瀑布
   海州郡感外王考旧迹
   神光寺道中
   尹佥正(坪)续挽
   赵正夏挽
   奉赆李仲刚 赴燕之行(之三)
   敬次伯父韵
   复用前韵
   檗溪杂咏(之五)
   寄崇侄
   栗北
   仲氏以所咏雪月诗投示。余讽味之馀。谨用其韵以和之。首押同是雪字。而馀不尽同。所述夜景。亦有前后之异尔。
   赠边庆兴(是伯)
   二月初八(己卯)
   四友堂夜会。呼韵共占。
   二月十二日。自石串骑牛向檗溪。
   风雪闭户
   大风雨晚定
   月串拜送伯父行次
   寒食
   到积石寺上西台得潮字
   又赋
   哀天策长老(八十九而终)
   早过阳川
   杨山谒墓
   入城
   监司族兄(盛迪)
   遥寄子东兄追偿赆语之逋。兼求俯和。
   乘病小间。往游普门。道中有吟。
   自井浦发船。向猪梁即泊。
   心斋遣闷
   静海堂悼往
   晓起望松雪有得。漫呈柳下清案。
   寄金显甫(克光)
   定而家咏梅
   水阁桥(洁然族兄家)夜集。士敬自水曹来会。
   又赋
   赤城杂咏(之四)
   又赋(之六)
   又赋(之五)
   闻俞仲强(命健)大读孟子。漫呈一语。(己卯)
   送金斯文(用九)还 厚陵
   夜吟与金参奉(器夏)
   明行内挽(庚辰)
   江都有积石寺。旧所栖也。老友惟黄南叟亦久要也。阔焉三十四年。乃得邂逅于此。世间离合。未有若是奇者。盖与之拓云楼凭风磴。以极心目所往。天则澄霁。海忽红黄。日月之所荡轧。俯仰万变。凡有登眺于斯。亦罕有若是快者。事殊兴极。感以之系焉。浮生老矣。惟未来之茫然故也。遂抱酒留连。竭欢而归。情有未了。境有难忘。乃复见诸诗篇。南叟行日。将以是置诸别袖云尔。
   寺楼临别
   归路望寺
   返后更申昨兴。以宽南叟旅怀。
   散襟轩漫题
   散襟轩暮景漫题
   李罗州(曼著)
   望华山圆寂
   延礼地东岭瀑布
   李乐甫挽(之四)
   松都
   云兴寺
   善竹桥
   枫溪访梅赠士敬(壬午)
   郑龙河挽
   玄参奉(徵)(之五)
   晓枕漫咏
   妙积寺归路
   还读斋留题
   李青阳(涬)
   苏堤夜望
   赠宋春囿
   无题
   飞来庵次霁月堂(宋公奎濂)
   初四日将向俗离。马上偶吟。呈伯纯尊亲要和。
   初五日朝。发行沃川。沿江向化仁津
   又赋
   晚望俗离
   暮过大川。望孤峰亭。
   孤峰亭留赠主人
   初六日寻东观音
   东观音路中
   宿东观音
   落水庵
   念佛庵
   凤栖庵
   东观音洞口
   俗离洞口
   弹琴台
   上欢喜
   次过欢喜庵。用前韵。
   登山
   登山复用南岳韵
   石门
   石门洞有绝壁最奇
   到本耳庵。次朱子后洞晚赋韵。
   暂游本俗离。返至半岭下。见成纯两兄閒坐禅轩。戏吟一绝。用前韵。
   本耳庵
   夜起散步。见槽冰垂滴。积成玉柱。莹人心目。雪月下照。甚奇玩也。率尔赋诗。
   戏答伯纯
   初九日将下福泉。行至半岭。次祝融峰韵。
   福泉寺遇成达卿(晚徵)联枕
   到瓶泉卢汉家。灯下酌酒。
   瓶泉留赠宋生
   龙游两洞。互有长短。成兄欲责备。故戏以诗答之。
   再过书斋旧居
   拜赆李书状(志奭)赴燕行轩
   安灵光(世徵)(代伯氏作○癸未)
   士敬内室挽
   申兵使(鍒)
   送全罗监司闵圣猷
   四友堂次主人梅花诗韵
   伏奉下示悼亡诗。怆然情生于文。不堪再读。谨辄步韵。以抒下悰。(呈霁月堂)
   伏次霁月堂下示赠别韵
   次伯氏韵(乙酉)
   辛伯益大夫人挽
   赠香湖李处士
   春帖赠鹤童
   又赠
   李沃川(泓)
三渊集拾遗卷之七
 诗
   檗溪杂咏(丙戌)
   凤凰台
   西川吟望
   仙洞半岭。听天浩师唱别曲。
   赠缁俊上人
   谷口杂咏
   赠襄阳使君
   将向香山。林原道中。次定而韵。
   药山东台次定而韵
   鱼川
   四绝亭(江山风月为四绝云)
   开平途中次定而韵
   渡月临津
   普贤洞口
   普贤寺
   上院洞中。得溪字同赋。
   佛影台。同赋台字。
   祖院庵和定而韵
   示定而
   宾钵庵晓起。次定而韵。
   万瀑洞次定而韵
   香炉峰联句
   登香炉中峰
   内院庵次定而韵。仍赠圆照上人。
   无住瀑联句
   万岁楼次定而留别韵
   普贤寺独留观雨
   出山渡月临津
   敬次轴中韵。赠道文上人。
   题林振虎园亭
   练光亭。与定而同次郑知常韵。
   练光亭
   与按使同舟游石湖亭
   降仙楼同主倅赋
   又赋
   吏隐台
   平宽台用前韵
   泛舟
   舟中望仙楼
   重午日有感楚事
   宾馆
   仙楼话别
   次赆行韵
   观打鱼
   又赋
   仙楼别席联句
   又赋
   三不轩感怀
   与玄君守中游清平(丁亥)
   戏示同游三贤
   西川瞑坐
   晨起盥嗽
   李宜宁(志奭)(之一)
   精舍杂咏
   春川道中
   玄钦甫挽(之一)
   永矢庵春帖(戊子)
   麟蹄赠沈君得海
   永矢庵夜酌。与宋春囿叙别。得春字。
   赠信上人。仍寄水城使君。
   江陵海云亭。赠沈君五。
   三陟时直驿。赠主人崔俊迪。
   登汉岭见日出
   蔚珍太古轩
   佛影寺
   芙蓉城(在佛影寺北)
   金塔峰(在寺东)
   青螺峰(在寺东水上)
   三角峰
   海云峰(在寺东)
   钟岩峰(在海云峰)
   香炉峰(在沙门)
   元晓窟(在青螺峰下)
   义相殿(在寺东)
   五龙台(在寺东)
   坐忘台(在五龙台)
   丹霞洞(在寺南)
   通度寺滞雨
   密阳岭南楼
   岭南楼赠主倅李季祥
   与主倅泛舟岭南楼下
   又赋
   赠成以道孙
   过宜宁映碧楼。乃武人家。
   冒雨踰岭
   广滩舟中
   宿河东新县
   双溪寺次季祥韵
   双溪赠侃甘两师
   三山阁
   佛日庵路中
   佛日庵危栈
   玩瀑台
   上佛庵赠老僧海机
   自七佛庵出山。历三神洞。
   双溪洞口
   三嘉邑村书与许姑
   安阴寻真洞。次郭斯文韵。
   寻真洞。会李斯文。 率尔吟呈。仍属怀川后谷。
   又次临别韵
   风雨乍霁。登愁送台。
   龟鹤亭
   衡岭遇雨
   居昌县别郑斯文(瑜)
   伽倻山红流洞
   红流洞赠性能
   白莲庵借榻。赠明察上人。
   仁同地遇大风
   望泰安砥柱下。有香娘碑。
   郡阁夜坐
   与德以分路
   三龟亭谢送别同人
   爱日堂
   清凉道中
   冒雨向蔚珍
   别朱上舍
   梧原投宿。忆去时迷路。
   召公台
   羽溪道中
   渔舟
   望海杂咏
   过镜浦台
   过襄阳度桥
   过洛山寺不入
   过镜湖忘入海云亭
   双湖
   入山至鹤岩潭上。闲坐观鱼。僧有自凤顶来话者。
   赠敏行上人(清河内近山)
   又赋
   鱼童子道凝挽(己丑)
   雪岳归路。历宿滨阳恢恢阁。漫题要郡宰士敬和之。
   清宁轩赠李秀才志泓
   赵格挽
   石潭六曲
   晨起咏雪
   雪山索居中。闻道以作游清平。不觉神情飞动。辄吟三绝以要和。(之三)
   黄正言(启河)
   罗左尹挽
   谨次洪学士(启迪)百渊留题韵。却寄词案求教。
   春帖(之二○庚寅)
   今年春三月。于屋东二十步。穿开石井。筑坛于其侧。漱弄逍遥之馀。思锡嘉号。偶取役者之名。而井曰天仙。坛曰海鹤。天然自佳。今来剪草理甃。不觉有啸咏。
   戏赠权大叔(益隆)
   喜闻清涧重建。深欲其缥缈改观。与海山洛山竞爽也。戏呈一律。以赞郎伟。
   庵居东阿。拟作一茅亭。早晚待圭上人挥斤。
   佚老堂留题
   还山漫兴
   安参议(垕)(之三)
   佚老宗兄初度之辰。邂逅团会。弟之悬弧适又同日。觞豆流连之馀。咸谓不可无诗。遂题一律。以要主翁俯和。
   未赴佚老寿席。深所觖然。而蕉窗诗至。情见于辞。辄此和寄。以要转呈于堂下。
   佚老堂宴后叠前韵
   与士敬会话
   还山途中。和次蕉窗投寄两律。以宣别怀。
   宗侄士修以堂字韵赠我还山。意寄不浅。是不可以无答也。遂次其韵。用酬来美。兼寓冀勉之意。
   戏赠士修韵。以成和章。
   谨次佚老堂投赠一绝叠闲字者。回呈案下。以寄别思。
   用舍伯所寄庐字韵。戏题两律。寄枫溪要和。
   文洞书室卜夜留题(之二○李沄居)
   又赋
   又用庐字
   劣马
   夜宿与日村
   早发三亭浦。雾雨未开。(之二)
   舟迁
   永矢庵独宿
   踰马岭
   龙台洞曾欲卜筑者。纬繣未一访。今行又忙。聊寄一咏。以宣惆怅。
   踰纯甲北岘望枫岳
   长安寺
   入谷渡所谓黄泉江。慨然摅愤。
   入谷十里。连有奇峰夹路。
   现佛庵
   新罗城
   望高台
   白华庵
   正阳寺(之三)
   属洪崖
   金刚台
   将向圆通庵避雨岩底
   真佛洞口。渡一木桥。
   归宿圆通庵
   毗卢途中。望众峰层现。银玉凌乱。令人应接不暇。
   毗卢中峰
   庵有绝粒僧一人。终夜打坐。有足警省。
   雁门岾
   七宝台
   九渊洞
   辛亥春。余入此洞。沿流到真见性庵。爱其境清而僧高。心醉忘返。归而语及于仲氏。仲氏追以秋至。果造其境。其流连惬意。盖亦一般而殆过之。至载于游记。曲折甚备。刹那四十年间。僧亡而庵圮。已无可寻。况余存殁之感。深于抚迹。为如何哉。回首云梯。不觉陨涕。
   望万景台不登
   香炉庵
   佛顶台
   松林窟
   博达孝养两串
   望百川桥
   钵渊寺
   不思议
   新溪寺
   早起寻瀑(之三)
   崖间缀索。挽级而上下者凡三处。
   赠致雄上人
   侄女赵氏妇挽(之二)
   梁云龙挽
   麟蹄族兄(盛大)(之一)
   云根亭成。乘春骋望。题示权大叔明府。(之三)
   送朴衡圣(权)赴燕(之一)
   偶与学古诸人。寻水声洞。漫吟属同游和之。
   又赋
   又吟
   寅城岘偶逢黔川明府鱼舜瑞会宿。率尔戏赠。以博一粲。
   立和翠翁渊字却寄
   弼云行赠寅岘主人
   终南咏梅。赠主人季祥要和。
   檗溪赠纯行
   石郊示大有
   赠元云瑞(海翼)
   鸡山道中
   盘松卢生莲亭
   次湛华子别诗(李濡)
   金会通挽
三渊集拾遗卷之八
 诗
   更次门字韵(辛卯)
   过花江遇习操。未与主人做稳。漫吟一律。以呈清案要和。
   山中闻学古捷司马。喜赋两律以寄之。
   又吟一绝。以志过喜之愧。
   山中闻翠轩病瘳。志喜成一律。
   成师傅挽(之三)
   士兴内室挽
   谷口漫吟。寄京居儿。
   春兴杂咏(之四)
   奉酬赵斯文 留题九篇。兼申别意。
   又吟四绝续寄
   漫咏(之九)
   用前霜字赠地主
   开云圃夜吟
   与茅洲上东台
   自东台转至茂清亭
   谷口
   上弥水岭(之二)
   禾岩寺
   华岩寺溪上步月
   得根字共赋
   过咏月楼怀昨游
   大水后记实
   自竹浦沿海(之二)
   登鉴湖东岩(之一)
   鉴湖亭
   悬钟岩
   海山亭
   三日浦(之三)
   入谷访中内院
   过万景台
   郑厚卿被督官长。将欲先还。留与共赋。
   出内源洞口
   内水站
   隐身台望十二瀑
   万灰庵
   正阳寺(之二)
   和茅洲百川洞诗
   长安山映楼感兴
   万川桥送别
   又赠厚卿
   山映楼别平叔
   别诗
   百渊杂咏。和东郊诸绝。(之三)
   又叠前韵(之二)
   晓枕偶吟得孤字。示信侄。
   得长字示信侄
   得安字
   得盘字
   咏牛(之二)
   得存字示信侄
   得长字示信侄
   水帘洞(之一)
   与信侄赏雪
   伯氏初度日。有同人称觞之举。而弟独远焉。歉恨无极。伏奉投示以志感两律。周复感叹之馀。草草攀和。庸寓微忱于薹莱云尔。(之一)
   永矢庵(之一)
   李持平(东彦)
   赠朴学士(凤龄)出北关(之三)
   次寄李士复(喜之)
   檗溪春帖
   赠凌虚主翁
   凤顶庵
   玩心楼
   和蕉窗寄示清字韵
   尹永平(之赟)
   忘忧岘赠别俞仲强
   同士敬语。洪世泰亦至。(之三)
   朴道基挽
   次茅洲清平洞口韵
   杨沟赠茅洲
   杨沟赠主守茅洲(之五)
   用前韵赠合江明府
   晓起用前韵申情
三渊集拾遗卷之九
 诗
   偶过龟尾村庄。赠主人元君。(壬辰)
   茅洲见访于重九
   下水帘少坐
   寄凤顶
   永矢庵示圃阴(之三)
   戏吟赠茅翁
   茅洲下山。折寄菊花。盖开云圃所未有也。以此和酬。
   敬明出谷。以水帘洞所命秋字韵三叠投示。辄即申和。(之二)
   赠李德载
   寄花史轩
   赠狼川守成君孝锡
   赠圣岳忍长老
   题郑生金刚图
   尹判书(世纪)(之三)
   拜送伯氏赴燕(之十)
   追到坡山馆。敬次伯氏离家韵。
   松都临别口占
   步月偶吟
   到杨沟值主人往原营。空轩对月。聊以遣兴。(之二)
   杨沟县斋。与茅洲翁赋梅。
   将返雪岳。又与杨沟。(之二)
   赠纯行
   双湖崔道鸣有情饷。作诗以谢。(之三)
   除夕感怀。寄捍城守权大叔。(之二)
   永矢庵春帖
   雪岳晴霞(癸巳)
   池家漫咏(之一)
   沿海
   观日出(之二)
   咏土城瀑(之二)
   息堂煮火
   新兴夕步
   继祖窟次茅洲韵
   用新兴夕步韵
   又用新兴韵
   陟岭寄茅洲(之二)
   仲裕(盛后)(之四)
   檗溪杂咏(之九○甲午)
   喜宋春囿来访(之一)
   题鹰峰新舍
   月下又吟
   到五岁庵
   到水帘洞赠朴士宾
   仓洞卧病(患痔癫)
   复叠前韵寄稼斋(之二)
   晓场冷雨。念病儿伤败。用前韵抒忧。
   复叠砧字稼斋
   又次放翁韵(之一)
   三宿远心庵。第三夜与鱼舜瑞同榻。
   将向檗溪。赠远心庵主。
   过妙寂洞口
   次稼斋月夜有怀韵再叠
   次厚儿志感韵
   次寄稼斋(之一)
   自檗溪发向百渊
   阳德院晓起
   水堕寺
   健伊岭宿安武人家
   用檗溪韵
   舟迁
   三叉谷
   寒溪洞口宿姜吏家
   到葛驿夕有雨(之一)
   八谷
   独居
   申前韵
   兜率庵雪后
   花江使君闻余往斧壤。枉盖来访。卜夜于禅室。话到烛跋而罢。口占一律。叙谢且求教。用赠僧韵。
   金有标挽
   金龙寿挽
   引水
   赠辛圣河
   次放翁老怀韵
   权忠州(益隆)
   赠乐叟金寿延(之二)
   花江观音庵。邂逅秋眼上人。设期于玆山者。若存若亡。而今果翩然至矣。山楼两日。与共微凉。有诗出诸袖。铿然可喜。岂非所谓起余者乎。率尔口占。以酬来机。仍申后约于某山某水间尔。(乙未)
   又赋
   又赠
   李仁简松坛。与厚儿作别。
   郑成川(悏)(之二)
   尹监司(世绥)
   赠草湖李生(震熙)
   过石湖申正甫亭榭
   七夕散襟轩。次茅洲韵。
   茅翁折莲而至。喜题一绝。仍属大有。
   村酒
   次枫溪来韵
   李仲培内室挽(之五)
   石郊
   远心庵与诚仲联枕。深源自骊江来会。
   过绿杨野
   泉田
   哨村
   涟川
   东州丑石
   归去斋(在平康)
   婚日志喜(之二)
   晓景
   将向陂寺夜坐郡斋。次杜律韵。
   洪观察忠烈祠
   漫兴
   谷云谩咏
   谢玉台送历
   戏赠持卿
   夏行挽(之三)
   次韵赠李生珩
   伯氏生日
   自然室除夜遣怀(之五)
   枫溪小集
   五圣禅房。送湛华子东归。
   又次湛华子韵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
 诗
   伴睡庵春帖(丙申)
   送罗弟浚往六镇。凭寄一律于申学士幢下。以宣纡郁。(之二)
   将向北关。戏吟两律。用前韵奉寄玉吾斋丌下。兼示持卿。
   携元生自檗溪下江。呼韵共赋。(之二)
   释王寺
   高原
   咸兴乐民楼(之二)
   月夜登乐民楼
   乐民楼月夜
   洪原(之二)
   北青
   侍中台。谨次曾祖考韵。
   向明川
   登皮子垄见长白山
   镜城
   书记
   古营村访金道淑(久乾)庚兄。叙旧怆怀。率尔留题。(在端川)
   谯楼夕望
   豆满江
   钟城行营
   自涪溪行越小白岭(之一)
   会宁途中(之二)
   稳城长忠洞
   哀申稳城
   黄柘浦双岩
   庆源途中(之二)
   龙堂与诸士作会。长幼咸有诗。乃酬以一律。
   赠韩成甫
   抚夷堡望八池
   八池歌(之一)
   王迹(之一)
   西水罗(之二)
   将入赤岛。大风震海乍止。鼓枻而入。得肆周览。归泊风又作。
   夜宿翻浦渔家
   沿海即景
   白岳
   次仲氏韵
   乘小车
   庆兴客舍(之三)
   闻歌
   阿吾池途中
   连日触风。途中偶吟。
   栎山
   元帅台
   鱼游涧访李处士(载亨)。仍与联枕。亦有邻士。群集谭经。入夜而罢。(之二)
   临别坐楸坛用前韵
   朱村寻旧店
   路遇雄城宰与城津别将出自宝山戏吟
   七宝山次先考韵(之二)
   暮登开心台。次金藏韵。
   朝起云雾蔽山。一如前景。
   开心寺
   金刚窟次先考韵
   兜率庵次先考韵
   漫吟
   海望峰
   梨花
   春游
   下山
   金藏寺谩吟
   出山
   闻觱篥
   望长白
   有怀
   有感
   拟古题
   临溟驿(之二)
   将到城津。下马看石门。
   利城文星岩
   入桧山
   夜雨
   出山
   观城金鼎象追余至桧山。仍作观音窟游。临别口号以赠之。
   到青海府。值守梦先生祖忌祀。将事之馀。怆幸交切。谨以一律志感。
   白鹤溪别堂(之二)
   白沙岭云歌。被某人添足。有可笑者。戏题其上。
   临清江
   御史台
   赠朴信赫
   梧桐坪
   自德山驿冒雨入咸兴(之一)
   入城
   过 德陵下偶吟
   千佛山
   大乘庵
   草原驿
   途中偶吟
   圆山
   三方村舍
   弓王墓
   宿息浦
   乐民楼
   早发咸兴
   北关归后寄赵定而
   喜用谦陪茅洲来。示以一绝。
   题清潭楼壁上
   次鱼舜瑞韵
   再叠
   次舜瑞韵示诸客
   风雨满谷。达宵搅聒。病不能安枕。念及离合。怀尤不佳。聊以一律抒意。
   感兴杂诗(之四)
   清潭月夜。与茅翁散步石上。
   赠茅洲
   与李大来会于士敬家相和(之二)
   访大来用前韵相和
   士修惜余去。来与联枕。赠以一律。乃次其韵。(之二)
   九层洞寻瀑
   次俞立之韵
   霞岭历路。投宿式好庵。吟三绝以留之。
   三清洞送朴士宾东游
   次赠李生(志滢)
   山中感兴。寄枫溪转达竹涧要和。
   申参议(镡)(之三)
   厚儿自广平寄诗。次韵却寄。
   李高敞(尚观)
   草湖李君(震熙)与高生(达明)偕来。留谷口信宿而去。临别各赠一律。亦前韵也。
   罗左尹大夫人挽
   麻田薄邑也。故人乐赴焉。以其事简而便于老也。余闻之欣然。辄寄一律以申贺。
   次尹郎韵。用申交勖。
   又用前韵咏大雪
   金安州(斗南)
   过宿贞谷新舍。次厚儿赠阿洗韵。
   谷口新庐。喜高君来访。临别赠一律。用前韵。
   仍用右韵寄高君
   士修有别诗。次韵却寄。以申赠处之意。(丁酉)
   茂朱
   锦溪使君(尹泓)闻余至。一骑驰来。遂会于寒风楼。萍水奇会。不可无记也。率尔口占以要和。
   锦溪往赤裳。余则身疲莫从。
   龙潭赠主守(李景茂)
   联舆访寂照庵
   与林润兄弟
   笔岩书院。谨次曾祖考韵。
   冠山馆遇赵绣衣。(荣福)率尔口占。以博一粲。
   复用前韵。申呈行台案下。
   冠山旅舍。别玄信仲。(守中)
   澄光寺
   赠震陟上人
   早发澄光寺向乐安
   赠鹤寿上人
   次赠处解上人
   又赠
   赠净豁上人
   赠性悟上人
   赠惠察上人
   次赠硕俊上人
   赠愿端上人
   又赠性悟上人
   修仁寺雾里登烽台。复用前韵。
   塔山(之三)
   金堂(之三)
   宝城道中。遇梁斯文(益柱)。同之金华佛宇。卜夜做稳。临别口占以赠之。
   岛村
   蹑清阁喜竹树来会。率尔吟示。
   复用前韵示同游
   广石台次赵定而
   圭峰
   广石台
   出山
   次勿染亭韵
   勿染亭
   赤壁次仲氏韵
   连珠亭得亭字
   奉竹树倅(之一)
   耸岩吟呈竹树
   耸岩寺(之三)
   松石亭次竹阴板上韵
   松广寺略记所见示演老
   松广寺别罗光世
   次金德器韵
   题安参奉(始泰)扇面留别
   碧骨人曹三信遇余于灵岩鸠林。欣然相得。与之为汗漫之游。每沿海登山。白马翰如。载饘橐而先之。信之意气盖如此。余到鸣阳。闻大小凶音。狼狈奔还。以无马为忧。信又牵白马而从之。一行凡百。无不担荷。以至择店视膳。一如家奴为焉。余之冒热远涉。得以利达于京者。信之力也。于其归也。念无偿劳报惠。聊以一绝表忱。持到鸠林。视诸三碧主人。以听其解说可也。
   奉和宋斯文(必休)所投一绝。凭伸爱助之意。
   留别茅洲
   翠岩三章吊姜处士
   赠元顺上人
   心台会话。士敬以梅字出韵。牵率和之。三章各有属。第三定而。
   宋洗马室内挽
   赠茅洲
   又赠茅洲(之二)
   有酒三章示茅洲
   又次闵上舍韵
   临湍明府。今年周甲。余适来过。作两夕稳。仍以四言申贺。
   李镇安(显益)(之七)
   李令(孚命)
   金监司(普泽)
   忆大有西行
   金兵使(锡命)(之二)
   水石亭和亭主演大师韵
   又自吟要和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一
 诗
   石郊(戊戌)
   俞郎书报以肿患向瘳。而又以左边作梗为闷。忧喜相仍。恐心君失平。聊以一律宽之。
   葛驿杂咏(之三)
   又赋
   将别湖亭。戏吟三绝。赠辛先达。(之二)
   赠沈生(世纬)
   沈▣▣妇挽
   月精寺赠李君叔平,宗人金君实。
   又次以赠
   留题浦南仙庄
   湖亭杂吟
   采菱湖中戏吟
   五台山
   金刚渊
   杉木桥
   出谷
   金刚潭口占示同游
   追寄金生(应镜)
   奉别辛兄(圣润)
   追寄辛生(硕东)
   泛波亭月夜。与仙尉昆季。对酒遣兴。
   李判书(光迪)
   彦侄新屋成。筦簟既清。士敬又来过。松院莲陂。月出淼若江湖。探韵得▣字又赋。
   金东铉室内挽
   李兵使(泽)
   檗溪漫吟
   夕望偶吟
   崔进士(致城)(之三)
   谢宋台玉汝(相琦)赠历
   汝信和尚与余周旋于圣台百渊之间。托契之深。无怪支许矣。余既为虎所逐。师亦陨于贼锋。呜呼尚忍言哉。今岁戊戌。自百渊更寻华岩。盖赴其沙弥三学所邀也。徊徨颓院。不觉揽涕。余所赠一律。已入劫火矣。学也拾得于他僧口耳。更恳手写以留箧。余不忍拒。遂就其前本。略加点改而写付之。又特吟一绝。以申与余学讲好之意云。
   麦岩鸣鹤斋题石面(又十首入原集)
   谨次李都正乐而(涑)寄示韵博粲(之二)
   赠杨牧赵定而
   白云寺喜金生相复来过。宛是去冬景色。仍记有嘉藻未和者。口占一律以偿债。且志韵事。
   白云禅房。荷清阁翁(李齐渊)来访。卜夜联榻。足以忘病。亦有雅属。使有一语。故强排四律以求教。
   新里二客。馈以松耳鳆鱼。戏吟以答意。
   诸贤往云寺作会。非赏雪也。意在伊蒲塞也。无乃犯邹圣戒否。戏呈一律。以供喷饭。
   朴士宾内室辛孺人挽(之七)
   鸣鹤斋春帖(之四○己亥)
   每日饭后散步向玩漪台。扫苔荫松而坐。条风所到。漾漾冰释。潭濑太半泼绿。有足抚悦。尹万东,俞彦铨两君亦随而徜徉。先唱一律。余亦续之。同是台字韵也。
   度溪寻峒老钓台。即小有洞也。冰瀑未析。雪满小潭。抚枯枫翳老藤。苍然有古意。又吟一律。用前韵示两君要和。
   稼斋诗至。又是轩字韵也。欣然披读。走和以寄。
   场岩留题示同榻诸人(之一)
   仲氏奴贵益。送往事居。克著忠勤。至老守农岩。草堂犹岿然。及此新斋之搆。又殚力佽助。盖移忠于我。一视靡间。晨夕唱喏。阅五旬不怠。又恐余善饥。续续以面粥酱菹杂进。无非情味。凡所供奉。克有终始。可谓难矣。顾无一物可答其忠。临别以句语写赠。亦寓余悲悰焉尔。
   文会将罢。尹郎先往檗溪。怅怀悲悰。交切于中。口占四绝以赠之。(之四)
   俞郎别去留两律。走次却寄。
   俞郎往坚城。知一登卯山也。怆忉所蕴。不觉发之于诗。
   将别麦岩。与金生相复夜坐同吟。
   次茅洲
   又题
   枫溪
   可久堂(之三)
   明村迁葬挽
   赠闵士长
   赠茅洲
   仲春渡鹅湖向谷云
   望华岳
   素沙桥(之二)
   过德坪赠主人吴弁
   睡隐窝壁上韵
   安参奉(始泰)
   感安老所植柳
   镜湖吟赠石城宰洪君则。兼示亭主。
   镜湖月夜。洪君则携酒来会各赋。(之二)
   镜湖别后。向大芚。马上偶吟。呈石城案下要和。
   到安心寺
   白云庵
   花岩寺
   玉溪上源看兜率东峰
   雪楼偶吟
   镜湖途中
   镜湖新亭。看主人题壁诗率和。
   赠权调元
   将往楞伽。以疾未果。
   文庵
   文庵夜
   题文庵壁上
   定山途中。闻聪僧谈山。
   维鸠夜次士复韵
   枕上口号
   临别口占
   次士复韵
   高山佛庐。有怀显甫庚兄。谩呈一律以要和。
   送申正言(晰)赴燕
   喜新泉入池。伴睡僧所引也。(之二)
   虎揽驹去。斗奴大叫。如雪岳时。晓枕魂长。以诗遣悸。
   赠信谦
   家儿赴文化。告别于谷云。以诗为赠。(之二)
   有怀
   送纯行
   自怜
   即事
   雪后与俞鱼两君。访松风亭。(之一)
   季冬戏吟
   俞郎有守岁诗。和以同韵。
   赠李君(沄)
   与李君别久矣。邂逅今夕。与共灯火。适东郊送新稻醪。味颇醇酽。对酌醺然。相命为诗。
   安子柔老兄惠寄诗。属意甚勤。余方药裹关心。而念来美不可孤。遂率尔和呈。(之六)
   徐白川(宗愈)(之六)
   辛伯益挽
   履祯挽(之四)
   李子东夫人挽(之四)
   梦作落花诗。足成一律。(此诗已入原集。而字句多有异同。姑存之以备更考。)
   俞郎方治赴洛之装。遇雪留三日。以其间得展讲评。稍慰此悰。临别笑赠。(庚子)
   婚事顺成。老怀不胜忻快。戏吟一律。赠玉润黄郎。
   李参判(泽)
   族侄(时润)
   春帖(辛丑)
   赠霜勋上人
   送安童子泓归觐镜湖
   外兄李领相挽(之五)
   场岩水槛
   青松
   宜春
   云水
   青松使君过窀穸背池台。而驮哀还官。毋论其自难为悰。送者之悽黯。为如何哉。聊以一绝广之。且存后约。
   伏和伯氏次韩文公韵
   枫溪病卧。送瑞石使君之行。(此下未详年条)
   与寤斋
   病悰难聊。荷寤斋存慰。惠以琼律。欣赏之馀。次韵却寄。
   潇洒翁俛仰亭
   太学士冠其孙儿。余往充宾。有足惭汗。戏吟两首。以呈大砚前求教。
   更叠前韵。呈太学士案下求教。
   五岁庵分手。次敬明韵。
   大隐岩辛丈(圣老)
   辛伯益内室宋氏挽
   踏青日会白云亭
   重游大隐岩赋游字
   失题
   赵兵使(相周)追挽
   有感(时住泉谷信谦新第)
   咏豆泡
   过黄山
   梦窝八景(从孙元行所诵。而馀七篇未传。)
   枫岩书堂
   投寺
   寄石滩主人
   松莲堂次韵因以留别
   昨与芝洞昆季。作两夜话。偶记芝川忆慕斋诗。遂次其韵。
   失题(似赠俞上舍肃基)
   内延山(在清河○未见亲笔 可疑)
   失题(此下两作可疑)
   与子裕
   南有浮云五章。寄金显甫(克光)
   送兰谷按察湖南之行(已入原集)
 诗○葩经集句
   送赵德粹西归
   石门
   中谷
   永矢庵
   场圃
   泉池
   观鱼
   伐木
   弄丸亭
   灭景庵
   盆梅
   深院暮钟
   望五岁遗基
   俯仰斋学徒
   自警
   四时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二
 古风
   千里书回碧树秋
   更楼闻笛
   北海送别
   捲尽洛阳帘
 科体诗
   杭州遇元泽后身
   玄霜捣尽见云英
   题睢阳五老图
   第三院十五夜遇红绡妓
   长安上元夜遇买镜人
   送张将军花园老卒
   南浮桥遇贺仲御闻二歌
   击鼓骂曹操
   伏波庙记梦中所见
   斩石甘露寺
   置酒三垂冈
   偶逢华客说天台
   旗亭小饮。听凉州曲。
   短刀置靴中
   河北客舍。闻沈博士弹醉翁吟。
   除雪问袁安
   年年杜宇哭冬青
   更忍提兵向燕土
   海山无事化琴工
   函谷鸡鸣月未午
   击筑宋子堂
   雪后访吕徽之
   赐宴黄花镇
   哀鱼游河
   会客碎胡琴
   岐亭遇方山子
   卧念少游言
   金城泣柳
   观棋汾阳桥
   抚筝歌子建
   燕山驿。和满江红。(监试初试作)
   雪中登宴坐岩。怀南岳旧游。(监试会试作)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三
 书
   上亲庭(癸亥)
   上伯父(甲戌)
   上伯父(丁丑)
   上伯父
   上伯父
   上伯父
   上伯氏(壬午)
   上伯氏(庚寅)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辛卯)
   上伯氏
   上伯氏(壬辰)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癸巳)
   上伯氏(甲午)
   上伯氏(乙未)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丙申)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上段入原集)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丁酉)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戊戌)
   上伯氏
   上伯氏(己亥)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庚子)
   上伯氏
   上伯氏(此下未详年条)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仲氏(乙卯)
   上仲氏(丁巳)
   上仲氏(乙丑)
   上仲氏(壬午)
   上仲氏(乙酉)
   上仲氏
   上仲氏(丙戌○此下香山记一段入元集)
   上仲氏(此下未详年条)
   上仲氏
   上仲氏书传问目
   上仲氏(洪兄名万朝)
   上仲氏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四
 书
   答大有(乙酉)
   答大有(辛卯)
   答大有(甲午)
   答大有
   与大有
   答大有
   答大有(下段入元集)
   答大有(丙申○下段入元集)
   与大有(年条未详)
   答敬明(戊辰)
   与敬明
   与敬明(癸酉)
   与敬明(庚辰)
   与敬明(己丑○下段入元集)
   与敬明(辛卯)
   与敬明
   答敬明
   与敬明
   与敬明
   答敬明(壬辰)
   与敬明
   与敬明(下段入元集)
   答敬明(上下段入元集)
   上从氏府使公(昌国○甲戌)
   上从氏府使公(丙子)
   上从氏府使公
   上从氏府使公
   上从氏府使公
   上从氏府使公
   上从氏府使公(丁丑)
   上从氏府使公(庚辰)
   上从氏府使公(戊子)
   上从氏府使公(癸巳)
   上从氏府使公(甲午)
   上从氏府使公(乙未)
   上从氏府使公
   上从氏府使公
   上从氏府使公
   上从氏府使公(丙申)
   上从氏府使公
   寄养谦(癸酉)
   寄养谦(甲戌)
   寄养谦(辛巳)
   寄养谦(乙酉)
   寄养谦(丙戌)
   寄养谦
   寄养谦(戊子)
   答养谦
   寄养谦
   寄养谦
   寄养谦(壬辰)
   答养谦(甲午○时宰狼川)
   寄养谦
   寄养谦
   答养谦
   寄养谦(乙未○时宰平康)
   寄养谦(丙申)
   寄养谦
   寄养谦
   寄养谦(丁酉)
   寄养谦(戊戌)
   寄养谦(庚子)
   寄养谦(时宰文化○正月)
   答养谦
   寄养谦(此下未详年条)
   寄养谦
   寄养谦
   寄养谦
   寄养谦
   寄养谦
   答厚谦(甲申)
   答厚谦(甲午)
   答厚谦(此下未详年条)
   寄厚谦
   寄厚谦
   答厚谦
   答厚谦
   答厚谦
   答厚谦
   寄济谦(壬辰)
   答济谦(戊戌)
   寄济谦(己亥)
   答济谦
   寄济谦(庚子)
   寄济谦
   寄崇谦(年条未详)
   答彦谦(甲午)
   答彦谦(乙未)
   答彦谦(此下未详年条)
   寄彦谦
   答彦谦
   寄用谦(癸巳)
   寄用谦(乙未)
   寄用谦(丙申)
   寄用谦
   答用谦(庚子)
   答文行(庚子)
   寄文行(南华问目答见杂著)
   寄文行
   寄文行
   寄悫行等(辛卯)
   寄悫行(丙申)
   答悫行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五
 书
   与拙修斋赵公(圣期○甲子)
   与拙修斋赵公
   答拙修斋赵公(别纸入元集)
   答拙修斋赵公(乙丑)
   答拙修斋赵公
   与拙修斋赵公
   与李同甫(喜朝○丁丑)
   与李同甫(庚辰)
   与李同甫(癸未)
   与李同甫
   答李同甫
   与李同甫
   与李同甫
   与李同甫(乙酉)
   与李同甫
   与李同甫(丁亥)
   与李同甫(戊子)
   与李同甫(庚寅)
   答李同甫
   与李同甫
   与李同甫
   答李同甫
   与李同甫(辛卯)
   答李同甫
   答李同甫(年条未详)
   与李同甫(壬辰)
   与李同甫(丁酉)
   答李同甫(戊戌)
   与李同甫(辛丑)
   与李同甫
   与李同甫(未详年条)
   答朴教官(镡○己巳)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六
 书
   与权判书(𢜫○丁亥)
   答权判书(己丑)
   与权判书(庚寅)
   答权判书(辛卯)
   答权判书(癸巳)
   答权判书(戊戌)
   与宋玉汝(己卯)
   与宋玉汝(乙酉)
   与宋玉汝(丙戌)
   与宋玉汝(辛卯)
   与宋玉汝(壬辰)
   与宋玉汝(甲午○泽堂,溪谷,简易集抄评附。)
   与宋玉汝
   与宋玉汝
   答宋玉汝(乙未)
   答宋玉汝
   答宋玉汝(丙申)
   与宋玉汝
   与宋玉汝(丁酉)
   答宋玉汝(戊戌)
   与宋玉汝(此下未详年条)
   与宋玉汝
   答宋玉汝
   答李子东(己丑)
   与李子东
   答李子东
   答李子东
   与李子东(上段入元集)
   答李子东
   答李子东(庚寅)
   答李子东
   答权参议(𢢝○壬午)
   与权参议(丁酉)
   答尹判书(世纪○己丑)
   答尹大谏(世绥○庚寅)
   答尹大谏(辛卯)
   与李都正(涑○壬辰)
   与李参判(世弼○戊戌)
   答金士直(楺)别纸(年条未详)
   答尹承旨(樟○庚子)
   答尹承旨
   与金显甫(丙辰)
   与金显甫(丙辰)
   答金显甫(庚申)
   答金显甫(丁丑)
   与金显甫(己卯)
   与金显甫(甲申)
   答金显甫
   答金显甫
   与金显甫(乙酉)
   答金显甫(丁亥)
   与金显甫
   与金显甫(己丑)
   与金显甫(庚寅)
   与金显甫(癸巳)
   与金显甫(丙申)
   与金显甫(己亥)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七
 书
   与赵定而(戊午)
   与赵定而(己巳)
   与赵定而(丁亥)
   与赵定而
   答赵定而(乙未)
   答赵定而(丙申)
   答赵定而(丁酉)
   与赵定而
   与赵定而(戊戌)
   与赵定而(庚子)
   答俞仲强(己亥)
   答俞仲强(辛丑)
   与俞仲强
   与李尚卿(圣佐○戊子○李台名东彦)
   答李尚卿(乙未)
   与李仲培(辛未)
   答李仲培(壬申)
   答李仲培(癸酉)
   答李仲培(己丑)
   答李仲培(癸巳)
   与李仲培(乙未)
   与李仲培(丙申)
   与宗兄(盛达○乙卯)
   与宗兄(癸亥)
   与郑厚卿(东后○丙申)
   与郑厚卿(丁酉)
   答郑厚卿(己亥)
   答权大叔(益隆○庚寅)
   答梁来叔(辛未)
   答梁来叔(壬辰)
   答梁汝精(择之○丁酉)
   答姜▣▣(名未详○癸未)
   答尹佥正(坪○丁丑)
   答尹佥正
   与李季祥(徵夏○年条未详)
   与李季祥
   与李季祥
   答李季祥
   与李季祥
   与李季祥
   与李季祥
   与李季祥
   与李季祥
   答李季祥
   与李季祥
   与李季祥
   与李季祥
   答李季祥
   答李季祥
   与李季祥
   答李季祥
   答李季祥
   答李季祥
   答李季祥
   答李季祥
   与李季祥
   答李季祥
   答李季祥
   与李季祥
   答李季祥
   与李季祥
   答李季祥
   答李季祥
   答李季祥
   与士敬(丁亥)
   答士敬(癸巳)
   答士敬(此下年条未详)
   答士敬
   与仲裕(盛后○年条未详)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八
 书
   答时观(乙酉)
   答时观问目(年条未详)
   答道以(时佐○甲申)
   答道以(己丑)
   答道以(乙未)
   与道以
   答道以(此下未详年条)
   与道以
   答道以
   答安重谦(癸未)
   答安重谦
   答鱼有凤(己丑)
   答鱼有凤(年条未详)
   答鱼有凤
   答李显益签论
   答朴弼周(年条未详)
   与李秉渊(庚寅)
   与李秉渊
   答李秉渊(癸巳)
   答李秉渊
   答李秉渊
   与宋相维(丙申)
   与宋相维
   答宋相维(庚子)
   与宋相维
   答宋相维(此下未详年条)
   答宋相维
   答宋相维
   答申命观(丁酉)
   答申命观(戊戌)
   答申命观
   答申命观
   答申命观(庚子)
   答权𥛚(己亥)
   与权𥛚
   答金羲瑞(辛巳)
   答金羲瑞(癸未)
   与金羲瑞(甲申)
   答金羲瑞(乙酉)
   与金羲瑞(丙戌)
   答金羲瑞
   与金羲瑞(丁亥)
   与金羲瑞(庚寅)
   答金羲瑞(辛卯)
   与金羲瑞(壬辰)
   答金羲瑞(癸巳)
   答金羲瑞(乙未)
   答金羲瑞(丁酉)
   与金羲瑞
   与金羲瑞(己亥)
   与金羲瑞
   与金禹瑞(庚子)
三渊集拾遗卷之十九
 书
   答朴泰观(癸巳)
   答朴泰观(乙未)
   答朴泰观(丙申)
   答朴泰观
   与朴泰观(丁酉)
   答朴泰观
   答朴泰观
   与朴泰观(戊戌)
   与朴泰观
   答朴泰观(此下未详年条)
   答朴泰观
   答朴泰观
   答朴泰观
   答朴泰观
   答朴泰观
   答尹湜(戊戌)
   答尹湜
   答尹湜
   与李喜之(年条未详)
   答时敏(年条未详)
   答时敏
   答时敏
   与时泽(壬午)
   答时泽(丙戌)
   与时泽(丁亥)
   与时泽
   与时泽(戊子)
   与时泽
   与时泽
   与时泽
   与时泽
   答时泽
   与时泽(己丑)
   与时泽
   与时泽(辛卯)
   与时泽
   答令行(丙申)
   与令行(己亥)
   与令行
   答令行
   答令行
   答令行(庚子)
   与令行
   答令行
   答令行(下段入元集)
   与令行
   答令行
   答令行(辛丑)
   答令行
   与令行
   答令行
   答令行
   与令行
   与鱼有鹏(己亥)
   答鱼有鹏
   答鱼有鹏
   与鱼有鹏(庚子)
   与鱼有鹏
   与鱼有鹏
   答鱼有鹏
   答鱼有鹏
   答鱼有鹏
   答鱼有鹏(辛丑)
   与鱼有鹏
   答鱼有鹏
   答鱼有鹏
   与鱼有鹏
   答鱼有鹏
   答鱼有鹏
   答鱼有鹏
   答鱼有鹏
   答尹得莘(庚寅)
   答尹得莘(辛卯)
   与尹得莘(甲午)
   答尹得莘
   答尹得莘(戊戌)
   答黄泰河(辛丑)
   答安䋊(年条未详)
   答李贤美(年条未详)
   答金伯雨(▣▣○年条未详)
   答金伯雨
   答金伯雨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
 书
   答边是伯(丙子)
   答边是伯(丁丑)
   答边是伯(戊寅)
   与金锡保(己亥)
   答姜敏著(年条未详)
   答李喜靖
   与李宗臣(戊子)
   答俞岦(乙未)
   与俞岦
   答俞岦(年条未详)
   与李尚泰(年条未详)
   答梁翼龙(丁酉)
   与梁翼龙(戊戌)
   与金锡龟(庚子)
   与金锡龟
   答金锡龟(辛丑)
   与金相星(年条未详)
   与李学颜(癸酉)
   与李学颜
   答边是陟(己卯)
   答边是陟(庚辰)
   答边是陟(壬午)
   答边是吉(己卯)
   答边是吉(乙酉)
   答边亿(己卯)
   答边亿(辛巳)
   答边亿
   答边𠍱(庚辰)
   答尹浩(戊子)
   答尹浩
   答尹浚(辛卯)
   答尹浚(年条未详)
   答李敏行(丁亥)
   答李敏行(壬辰)
   答李敏行(甲午)
   答李敏行(丙申)
   答赵浃(甲午)
   与赵浃(己亥)
   答宗人(戊戌○名未详)
   答某人(姓名年条未详)
   答洪世泰(甲子)
   答洪世泰(辛未)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一
 书
   答洪有人(年条未详)
   与洪有人
   答洪有人
   答俞命岳(年条未详)
   答俞命岳
   与俞命岳
   与俞命岳
   答俞命岳孟子问目
   与俞命岳
   与俞命岳
   答俞命岳
   与俞命岳
   答俞命岳
   答俞命岳
   答俞命岳
   与俞命岳
   答俞命岳
   答俞命岳
   答俞命岳
   与俞命岳
   答俞命岳
   答俞命岳
   与俞命岳
   答俞命岳
   答俞命岳
   与李德载(年条未详)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答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答李德载
   与李德载
   答李德载
   答李德载
   答李德载
   答李德载
   与李德载
   答李德载
   答李德载
   答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答李德载
   答李德载
   与李德载
   答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与李德载
   答李德载
   与李德载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二
 书
   与郑龙河(年条未详)
   答明行(年条未详)
   与明行(甲申)
   答明行
   答明行
   答明行(乙酉)
   答明行
   答明行(丙戌)
   与明行(丁亥)
   与明行
   答明行(戊子)
   答明行(己丑)
   与明行(辛卯)
   与明行
   答明行(丙申)
   与明行(此下年条未详)
   答明行
   答明行
   答纯行
   答春行(己丑)
   与春行
   答春行(辛卯)
   答春行(乙未)
   答春行
   答尹潝(壬辰)
   与尹潝
   答尹潝(甲午○上段入元集)
   与尹潝(戊戌)
   与尹潝
   与尹潝(己亥)
   与尹潝
   与尹潝(庚子)
   与尹潝(年条未详)
   答宋尧和(癸未)
   与宋尧和(乙酉)
   与宋尧和(丁亥)
   与俞拓基(年条未详)
   与俞拓基
   答俞拓基(辛丑)
   答俞拓基
   答俞拓基
   答俞拓基
   答俞拓基(上段入元集)
   答郑彦焕(年条未详)
   与郑彦焕
   与郑彦焕
   答郑彦焕(下段入元集)
   答郑彦焕
   答郑彦焕
   答郑彦焕
   与俞肃基(丙戌)
   答俞肃基(癸巳)
   答俞肃基(丁酉)
   答俞肃基(戊戌)
   答俞肃基
   答俞肃基中庸问目
   与俞肃基(辛丑)
   答俞彦铨(年条未详)
   与俞彦铨
   与俞彦铨
   答尹万东(辛卯)
   答尹万东
   答尹万东(癸巳)
   与尹万东(丙申)
   答尹万东(丁酉)
   答尹万东
   与尹万东(戊戌)
   与尹万东
   答尹万东
   与尹万东
   答尹万东(年条未详)
   答黄杺(辛丑)
   答尹洸(年条未详)
   答尹洸
   与尹洸
   答尹洸
   答尹洸
   答尹洸
   答尹洸
   答尹洸
   答尹洸
   答金相复(戊戌)
   答金相复(庚子)
   与金相复
   答金相复
   与元海翼(丁亥)
   答元海翼(甲午)
   答元海翼
   答郑楺(丙申)
   答郑楺
   答履晋(年条未详)
   答履晋
   与高达明(年条未详)
   答高达明
   与李震熙(己丑)
   与李震熙(辛卯)
   与李震熙(年条未详)
   答李震熙
   答李震熙
   与李震熙
   与李震熙
   与李震熙
   与李震熙
   答于鸣海(江陵人○年条未详)
   答于鸣海(乙酉)
   与于鸣海(丙戌)
   与于鸣海
   答于鸣海(戊子)
   答赵德粹(壬辰)
   与赵德粹
   与赵德粹
   答赵德粹(甲午)
   答赵德粹(庚子)
   与赵德粹
   答赵德粹
   答赵德粹
   答门人(姓名年条未详)
   答霜勋上人(庚子)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三
 序
   送季达(昌直)之岳州序
   溟岳录后序
   送柳兄集仲赴自如督邮序
   赠李喜靖序(癸亥)
   赠族孙春行序
   赠尹和叔序(辛卯)
   赠闵士长序(己亥)
   送俞君四读书华山序(丙寅)
   赠俞君四之清风序
   送俞君四之平康序
   临湖遗稿序
   金时中遗稿序
 记
   笼水亭记
   李氏名园记
   一丝亭记
   晚翠亭记
   不知庵记
   云根亭记(辛卯)
   游凤顶记(辛卯)
   蓝田九曲兰谷七瀑合记(壬辰)
   远香亭记
   蔚珍山水记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四
 题跋
   春游酬唱录跋
   题海山录后(庚寅)
   对越帖跋(丙申)
   赤城录跋(己亥)
   题郑后侨日本诗卷后
   题柳兵使所藏尤庵笔迹后
   题族孙履健殇儿宗胤哀辞后(庚子)
   题族孙履健殇儿宗胤哀辞后[再题]
 说
   鸟说
   鹤说
   韭说
   羊说
   杂说
   止衄说(癸巳七月。寤翁衄症猝剧。步往其家。与医人达夜相守而视之。病情少差之后。为说而警之。)
 杂著
   辞掌令再疏
   拟白休庵书院请额疏
   端懿嫔服制未得献议启(戊戌)
   大行大王服制未得献议启(庚子)
   大行大王服制未得献议启[再启]
   先集印役匠人宴饮时小记(庚辰)
   书示俞李两生(乙丑)
   书示俞李两生[又示]
   木火箴赠郑元猷
   书赠子安(族孙谦行)
   书赠高达明
   书示赜道人
   书赠用谦揭斋壁
   书赠悫行
   谢关西伯闵圣猷送纸衣
   答文行庄子疑处
   九歌解
   左赞
   泣赠季达
   失题
   白鹿潭记闻
   代信陵君祭侯嬴文(月课代作)
   艺园十趣
   记梦
   玉流楼上漫录
   鹤浦记评
   海金刚记评
 上梁文
   仁川书院上梁文
 募缘文
   宝月庵募缘文(为义源上人作)
   白云岭修路募缘文(为一环上人作)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五
 墓志铭
   恭人李氏墓志铭
 墓表
   族兄牧使公墓表
   俞童子必寿墓记
 行状(附言行录)
   监察崔公行状
   静观斋先生言行录
 祭文
   祭朴美叔(成美)
   祭洪扶馀(远普)
   祭族父佥知公(寿昌)
   祭亡妹文
   亡妹生日祭文
   亡妹大祥祭文
   祭亡妹迁葬文
   季弟大祥祭文
   祭庶从弟(昌硕)
   祭任正(座)
   祭任参议(奎)
   祭外祖母淑人金氏文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六
 祭文
   祭洪仁甫文(甲戌)
   祭外舅李正郎文
   祭金参奉(声大)
   祭黄叔辅(柱河)
   祭季舅罗教官文
   祭从子好谦文
   祭边庆兴(是伯)
   祭从甥女徐氏妇文
   祭尹达卿(世宪)
   祭侄女李氏妇文(庚辰)
   祭金参奉(器夏)
   祭侄女吴氏妇文
   祭静观斋先生文
   祭静观斋先生迁葬文
   祭主簿族兄(盛宙)(代伯氏作○辛巳)
   祭族孙(健行)
   祭郑载文(龙河)
   祭从弟季达文(壬午)
   祭叔姑宋判书夫人文
   祭仲母文
   祭从侄亨谦文
   祭仲嫂文
   祭仲舅掌令罗公文
   祭外兄李林川文
   祭安参奉(始泰)(己亥)
   祭某人文
   曲渊祈雨祭文
 告文
   悫行入庙时告文
   悫行忌日告文
   告雪岳朝元峰文
   告亡室忌日文
 杂录
   [杂录]
 日录
   [壬午三月]
   [己亥三月]
   [庚子二月]
   [庚子三月]
   [庚子十一月]
   [庚子十二月]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七
 日记
   丹丘日记(戊辰)
   湖行日记(壬午)
   雪岳日记(乙酉)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八
 日记
   岭南日记(戊子)
   关西日记(丙戌)
   北关日记(丙申)
   南游日记(丁酉)
   南征日记(己亥)
三渊集拾遗卷之二十九
 漫录
   [漫录]
三渊集拾遗卷之三十
 太极问答
   [太极问答](门人郑彦焕录)
三渊集拾遗卷之三十一
 语录
   [语录]
三渊集拾遗卷之三十二
 附录
   遗事(赵明履撰)
   行状[金亮行]
   请享石室书院书(庚辰杨州儒生李修大等。上书于 庄献世子。批见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