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霞谷集卷十 第 x 页
霞谷集卷十
[年谱]
[年谱]
霞谷集卷十 第 26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69H.gif)
先生姓郑氏讳齐斗字士仰。系出迎日。高丽枢密院知奏事袭明之后。门下侍中益阳伯文忠公梦周之十一世孙。考成均进士 赠议政府左赞成尚徵。祖议政府右议政忠贞公维城。曾祖承文院博士 赠议政府领议政谨。
仁祖大王二十七年(己丑)○六月乙卯(二十七日乙酉时)先生生于汉城府盘石坊第。
孝宗大王元年(庚寅)
二年(辛卯)
三年(壬辰)
四年(癸巳○先生五岁)○九月皇考卒(葬安山楸谷)
五年(甲午)
六年(乙未)
七年(丙申)
八年(丁酉)
九年(戊戌○先生年才就傅。从李教官商翼学。时同春宋公方赴 召入京。见李公问所授童蒙有颖异者乎。李公以先生对曰商翼不足为其师。后同春见先生惊曰真瑚琏器也。)
十年(己亥)
显宗大王元年(庚子)
二年(辛丑)
霞谷集卷十 第 26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69L.gif)
四年(癸卯)
五年(甲辰○先生十六岁)○春冠(春田李判书庆徽为宾)○十一月皇祖忠贞公卒(号陶村。官右议政。时伯父高阳君昌徵,从父兄寅平尉齐贤皆卒。宗孙稚弱。先生主办丧葬。无不当礼。自以蚤孤被忠贞公鞠养成立。斋心食素。以终期年。)
六年(乙巳○先生十七岁)○正月某甲。葬江华镇江。○冬聘夫人坡平尹氏。(府使鸿举女。庶尹熻孙。文正公煌侄孙。崔判书来吉外孙。)
七年(丙午)
八年(丁未)
九年(戊申○先生二十岁)○冬中别试初试(对声气策)
十年(己酉)
十一年(庚戌)
十二年(辛亥○先生二十三岁)○二月丁亥(初五日)子厚一生(官富平府使)○十一月丁巳夫人尹氏卒(葬安山楸谷)
十三年(壬子○先生二十四岁)○秋中别试初试(对骈俪策。殿试下第。初先生以母夫人命从舅氏李庶尹星龄治公车业。屡占发解。至是季氏广州君有声场屋。先生白母夫人曰今齐泰足以决科。兄弟俱事利禄不可。某请从此废举业许之。遂杜门谢外事。眈思坟籍。精研六经。恒有不得不措之意。性聪明强记。上自姚姒下讫于今。数千载间理乱得失。无不檃括于中。旁逮百家众流之书。阴阳星历之数。兵农医药之论。堪舆卜筮之术。以至稗官小说子集典故。凡载籍所记。一过眼使终身不忘。涵涵停畜。有叩辄应。而毕竟归宿不出于诗书六艺之内。经传笺注。先儒义疏。分析毫毛。其旨密微而钩赜致幽。会通无碍。至于笃老之后。书籍久已不看。而聪明不减于前。有以疑义来问者。不但口
霞谷集卷十 第 27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0H.gif)
十四年(癸丑)
十五年(甲寅○先生二十六岁)○春聘夫人南阳徐氏。(郡守汉柱女。柳翊卫忠杰外孙。)
肃宗大王元年(乙卯)
二年(丙辰○先生二十八岁)○游岭东。
三年(丁巳○先生二十九岁)○三月复游岭东(先生宿有遐遁之志。时又北报可虞。因与姨兄金参判梦臣共至江陵府羽溪驿。爱其幽深欲居焉。后遂不果。)
四年(戊午)
五年(己未)
六年(庚申○先生三十二岁)○夏领议政金公寿恒荐先生于朝。(上命政府荐士。金公以先生经明行修。举应首剡。)○五月甲辰。除司圃署别提不就。(以金公荐除是职。而时先生攻学太苦。穷日夜不措。遂致气虚疾不就。)
七年(辛酉)
八年(壬戌○先生三十四岁)○十二月庚子。除宗簿寺主簿不就。(是年先生疾益剧。累濒危殆。手疏身后事付季氏广州君。又为书告诀于南溪朴先生。母夫人屡叹曰某疾实祟刻苦。人情到此。亦不愿其劬学。先生深以慈念为忧。颇自保啬爱养。遂得渐臻充完。中年以后精力强健。胜于少壮时。遂享大耋。)
九年(癸亥○先生三十五岁)○(是岁朝议拟以台职处先生。姨兄沈应教濡时在三司。以先生病且亲老。虑其迹不安于京。力言诸公而止之。)○女适李徵成(全义人吏曹参判廷谦子。官成川府使。)
十年(甲子○先生三十六岁)○三月甲戌拜工曹佐郎(直数日呈病递)
十一年(乙丑)
霞谷集卷十 第 27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0L.gif)
十三年(丁卯)
十四年(戊辰○先生四十岁)○四月吏曹判书吕公圣齐户曹判书柳公尚运。荐先生于朝。○冬奉母夫人赴长城县衙。(广州君时为长城县监。)○十二月丙寅。除平泽县监。
十五年(己巳○先生四十一岁)○二月赴任(时以母夫人命。入都谢 恩仍赴任。)○四月弃官归对吏。(时李文成,成文简二先生黜文庙从享。先生不乐居官。弃归安山楸谷。按使以擅离闻就吏。)○七月宥归安山居焉(因筑室于楸谷而居焉)○冬觐母夫人于长城
十六年(庚午○先生四十二岁)○正月归自觐(母夫人周甲。宴于县衙仍归。)
十七年(辛未○先生四十三岁)○改葬皇考于江华(镇江山忠贞公墓东。月佚。)○改葬尹夫人于天安(郡北富土里。月佚。)○冬觐于长城。
十八年(壬申○先生四十四岁)○奉母夫人还(母夫人自长城还在京第。至是奉还楸谷。)
十九年(癸酉)
二十年(甲戌○先生四十六岁)○正月戊辰皇妣李氏卒。(韩山人。礼曹判书贞简公浩庵基祚女。吏曹判书大提学苍谷显英孙。申承旨应矩外孙。后以先生贵 赠贞敬。)四月某甲葬楸谷。(以岁运不利。不得合窆于镇江。时季氏府尹公谪关西。待其归。四月始克葬。)
二十一年(乙亥○先生四十七岁)○二月哭南溪朴先生(名世采字和叔。官左议政。谥文纯。先生从游最久。讣至为位哭制加麻。及葬又往会。)
二十二年(丙子○先生四十八岁)○六月壬辰选书筵官(时 东宫甫十龄。温文日就。朝
霞谷集卷十 第 27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1H.gif)
二十三年(丁丑○先生四十九岁)○八月某甲。改葬皇妣于镇江。(附赞成公墓)○祭南溪先生墓(文见集)
二十四年(戊寅○先生五十岁)○三月哭广州君(名齐泰字士瞻。官广州府尹。)○十一月庚寅除 世子翊卫司翊赞。辞递。
二十五年(己卯)
二十六年(庚辰○先生五十二岁)○正月癸亥夫人徐氏卒。(权厝安山楸谷)○庚子除朔宁郡守辞递。○十月往骊州。(会姊兄闵判书镇周之葬。仍改葬广州君于砥平。)
二十七年(辛巳○先生五十三岁)○八月己巳○仁显王后升遐奔哭。(赴阙外散班哭)
霞谷集卷十 第 27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1L.gif)
二十九年(癸未○先生五十五岁)○正月谢 恩延忠贞公谥。寻辞递。
三十年(甲申)
三十一年(乙酉○先生五十七岁)○二月癸巳拜宗簿寺主簿辞递。
三十二年(丙戌○先生五十八岁)○春判府事尹公趾完荐先生于朝。(时朝家有别荐人才之 命。尹公上疏荐先生略曰。前都事郑某生自名家。早弃举业。读书求志。声闻大著。曾入荐剡。而一番奉檄之后绝意仕宦。屏处田里。论其人品则金玉君子。语其材具则博通古今。臣常心悦诚服。以为能做事业者必此人。诚愿朝廷勿循收用儒者之常套。先试以方岳之任。仍令协赞庙谟。庶为供世之良器。治平之贤辅矣。尹公号东山。官右议政谥忠正。)○七月丁卯拜司宪府掌令。三疏递。(疏见集批逸)
三十三年(丁亥○先生五十九岁)○十月戊戌拜司仆寺正辞递。
三十四年(戊子○先生六十岁)○春哭芝浦朴公(名镡字大叔。荐官咨议。自先生居楸谷。朴公亦来寓芝浦。芝浦同郡地也。数有讲会。契许甚笃。及卒加麻哭致祭。文见集。)○三月乙未拜掌令三疏递(疏见集批逸)○四月往竹山(会外祖浩庵公改葬)○七月乙酉拜司宪府执义三疏递(一二疏见集。三疏逸。批并逸。)
三十五年(己丑○先生六十一岁)○二月哭长孙殇○七月乙未。拜 世子翊卫司翊卫。○八月移居江华之霞谷。(先生遭长孙殇悲哀。仍欲依近先墓。迁居于此。○先生深以务外循名为戒。不喜延款生徒。曾留都下时。请业及门者略干人。其后从安山移入岛中。几与世人隔绝。虽有倾慕从游者。亦不能涉险往来。以是出入门墙者尤鲜。盖先生之志不但不欲以师道自处。亦以末世易高。名实难辨。世道之弊。亦不可不戒故也。)○九月辛巳。迁执义再疏辞。(疏并见集)○十月癸卯。擢拜通政大夫户曹参议。三疏辞不许。(时大臣陈白且。引尹公荐
霞谷集卷十 第 2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2H.gif)
三十六年(庚寅○先生六十二岁)○二月复疏辞递(疏见集批逸)○九月庚子。拜江原道观察使。三疏辞不许。寻病递。(疏见集)
三十七年(辛卯○先生六十三岁)○七月戊子。拜淮阳都护府使。○八月赴任(以有 命辄辞非分。黾勉赴任。)○九月游金刚山○十月弃官归(先生为政三月。政化大行。值荐饥随宜赈济。流亡尽复。按廉使最其绩曰清如玉壶。惠洽春风。及归壶榼者数十里不绝。竖铁碑追思之。)○纂心经集义(尝病附注繁芜。故有是编。)
三十八年(壬辰)
三十九年(癸巳)
四十年(甲午○先生六十六岁)○纂程门遗训。注定性书。(先生居常诵味明道之言。采其语。分门目为书三篇。名程门遗训。且以定性书切于为学。而论者多失其旨归。遂解之。盖于程伯子慕悦也深。故言行之间多自契。玩心高明。超然于文字之外。而深造自得之趣。妙道精义之发。自然有冥会默成。力久弥彰之验。是以晚年气像和粹高朗。表里洞然。坦乎明白。其得于明道者然也。其于文字亦然。不规规于首尾体段。而书牍章疏之属。随意写出。只令本意之可见而已。故人或疵议其得失。而惟明谷崔公深加叹赏。盖知言语之自有源委故耳。)
四十一年(乙未)
四十二年(丙申○先生六十八岁)○哭明谷崔公(名锡鼎字汝和。官领议政谥文忠公。崔公与先生为竹马交。契许甚笃。崔公曰吾从诸公讲说。常若隔靴搔。及得士仰一语。不觉云潝雾释。每国有大事。必以书问议。得
霞谷集卷十 第 2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2L.gif)
四十三年(丁酉○先生六十九岁)○三月戊午 上幸温阳。进江上袛(一作祗)送。(上将幸温泉。二月乙卯先生至江上驻蚕室村。戊午祗送。庚申历访龟川李公世弼于铜湖。壬戌至龙仁。拜先祖文忠公墓。仍留山下。与族人郑山阴缵辉诸人。移达书院。修整祭仪及族谱。甲申晦还蚕室。)○四月丁亥 车驾还祗迎(己丑至高阳。省伯父赞成公墓。以霞谷村疠染。仍留山下。)○五月丙辰入京第。己卯出次西江。(先生非国有大事。未尝入都。虽入都。尝就旅舍。是时为疗疟入京第。而疾瘳后。即借出江舍云。)○七月乙卯还。
四十四年(戊戌○先生七十岁)○二月 端懿嫔卒。对视事燕居服议。(以视事燕居异服与否。礼曹佐郎来收议。先生对以古昔人君之礼。随时吉凶。各用其服。如周康王释冕返丧服是也。议详集。)○十月。对 端懿嫔服制议。(以 大殿当为嫔宫服期大功及 东宫当服杖期不杖期。礼曹佐郎来收议。先生对以长子妇期。自开元来已成定制。 国朝仍之。君世子大夫适子。为妻不杖期。在古礼有明文。请大殿从后王之制服期。 东宫从压降之义服不杖期。议详集。)
四十五年(己亥○先生七十一岁)○二月丙辰。进阶嘉善大夫。(时 上遵太祖故事入耆社。士大夫七十一岁以上皆覃 恩。故有是 命。)○八月己巳。除同知中枢府事。○十月家庙往新溪。陪至境上而还。(七月富平君除新溪县令。至是奉家庙。先生陪至升天浦辞还。)○十一月庚申。拜汉城府左尹。陈疏辞不许。(疏见集批逸)○十二月递。
四十六年(庚子○先生七十二岁)○正月 上违豫。壬午入都承 起居。即退次通津。辛卯还。○三月甲戌进次通津。承 起居。丙戌还。○四月壬戌入都。承 起居。甲子退次通津。○六月戊戌
霞谷集卷十 第 2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3H.gif)
景宗大王元年(辛丑○先生七十三岁)○四月乙卯往白川省先墓。(七代祖监察公墓在白川牛岾。往省焉。历开城府谒崧阳书院。至长湍拜外氏先墓。哭季舅母及内弟明弼墓。)○五月壬戌还○六月 国练。入都参外哭班。 上敦留。即辞还。上疏请罪。(丙申入都。戊戌进 练班。政院陈启请留。 上下别谕敦留。先生辞即日还。上疏请罪。疏见集。)○乙巳练带收议。辞不对。○八月己未。改葬尹夫人于天安郡。(就旧茔近地改葬)○纂经学集要。(悯学者困于笺疏。反忽经文。编经传要旨为此书。)
二年(壬寅○先生七十四岁)○三月丁酉。拜司宪府大司宪。(陈疏辞不许。疏见集。)○七月甲午拜 世弟侍讲院赞善。三疏辞不许。(以本职大司宪兼带。初疏见集。再三疏逸。)○九月庚子。迁吏曹参判。再疏辞不许。(疏见集)
三年(癸卯○先生七十五岁)○二月以在外递。旋 命仍任。四疏辞不许。(疏见集)○至十一月递。
四年(甲辰○先生七十六岁)○闰四月 明陵志文事收议。辞不对。(礼曹佐郎来)○六月丙申 上遣史宣召。上疏辞。(史官李寿益来宣谕。自后别谕批旨皆史
霞谷集卷十 第 27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3L.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7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4H.gif)
英宗大王元年(乙巳○先生七十七岁)○八月庚寅 大行小祥。诣府望哭。○九月 宗庙移安仪收议。辞不对。(以宗庙移安时。一室同奉于一辇。分二次移安当否。礼曹佐郎来收议。)○十月乙酉。四贤祠收议。辞不对。(以四贤祠合享当否。礼曹佐郎来收议。)
二年(丙午○先生七十八岁)○七月持平李廷朴启诋先生。(己酉廷朴启曰郑某之学。主于新建。不可待以宾师之位。请削逸。 上答以诬诋儒贤。世道愤惋。又曰桐江之志。济世之德。将无所施。廷朴因避退待。诸门人必欲陈卞。先生徐曰任之而已。较卞不几劳与。且儒疏纷纭。非盛世事。又非静守之道也。再三请不许。门人尹淳闻之曰先生之德。至于无我矣。八月廷朴出仕停启。 先生性宽容不削。未常言人过失。于古人亦然。虽雅言诗礼。笃信程朱。而其于诸家之说。亦去短用长而已。未常以爱憎扶抑也。世之斥阳明者。既未能尽其说。遽然目之以异端。至使禁不得语言。先生之意殊不然曰。彼独非学孔子者耶。苟可取则取之。不可取则不取。惟在我之权度而已。岂可以不问颠末而随世雷同也。朱子于陆象山。亦称好处自不可掩。盖此意也。而世或不达先生之旨。以辨辟之不廓。归之于新建学者。斯亦妄人而已。岂足以轻重先生也。)○八月甲申 大行大祥。诣府望哭。(十月乙丑禫时亦如之。)
三年(丁未○先生七十九岁)○七月辛未。拜吏曹参判。上疏辞。(疏见集。 上遣史官南渭老 宣批不许。八月丁酉。始勉副许解。)○八月家庙往加平。陪至境上而还。
霞谷集卷十 第 27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4L.gif)
四年(戊申○先生八十岁)○正月己未。进阶资宪大夫。上疏辞。(大臣陈白进是阶。上疏辞。且乞解宪职。疏见集。二月遣史官宣 批。许解宪职。仍 宣召。批见集。)○二月甲申。拜议政府右参赞。连遣史 宣召。连疏辞。(甲申 上遣史官。 别谕宣疏。上疏辞。疏见集。复遣史官 宣批不许。批见集。仍 命留与偕来。三月癸丑再疏辞。遣史官 宣批不许。批见集。仍 命留与偕来。)○三月湖岭逆变起。奔问入都。癸酉再降 别谕促入对。乙亥承 命诣阙。 赐对熙政堂。(上曰不蚤用卿。致有今日。予实惭恧。当此艰虞之时。何以镇定人心。卿悉陈所蕴。先生对曰今此贼变。前古所罕。而天讨方行。馀党就灭。必不至久烦 圣虑。臣之所忧者。鞫狱蔓延。收杀未易。且播种愆期。民事可虑。夫农不失时然后生民支保。生民支保然后国可为国。申饬诸道。使之安集劝农。毋失其时。此今日之急务也。 上称善。先生复曰文王之平五国。周公之定四国。莫非自学问中出来。当此之时。益复加勉 圣德。以为平乱图治之本。则功效岂不大哉。 上曰所陈切实。当服膺焉。罢对。 命勿拜跪。)○四月辛巳朔。赐食物柴炭。癸未遣史官 宣召。诣阙上疏辞不许。(疏见集)承召入对。(入对讲朱子庚子封事。先生进曰朱子遭遇孝宗图治之日。罄竭忠悃。极论治道。而终之以纪纲根本之说。盖天下万事。无纪纲则不立。然其本在于正心。而正心之本又在于慎独。天理私意八字打开者。在于慎独。天德王道功效溥博者。由于慎独。大学之诚正。中庸之戒惧。无非慎独之意也。其最初下手处在于此。彻头彻尾处亦在于此。硬着
霞谷集卷十 第 27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5H.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7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5L.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7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6H.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7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6L.gif)
五年(己酉○先生八十一岁)○正月丁未胥 命于府门外。(史官久留。 恩礼愈隆。惶惧就府门外待罪。)辛亥有旨勿待 命。许辍还史官。 对钱货便否议。(时大臣诸宰逆论钱弊。或言当禁给债。或言加铸赡用。 上特遣史官。就问于先生。先生尝以为我国旧以谷布交易。不甚害事。自行钱之后。人心日益偷巧。民生日益凋耗。百弊之兴。皆由于钱。若终不罢。国不可支。至是献议极言其弊。请塞其源。 上亦有意罢之。以议不一而止。议见集。)○辛未赴 孝章世子下 玄宫哭班。(己巳迎哭 引行于路次。辛未进 墓所参下 玄宫哭班。壬申哭送 返虞于路次。时富平君除高阳郡守。奉家庙在任所。先生仍至郡牙。乙亥行母夫人忌祭遂还。)○三月甲子上疏乞解宪职许之。(丙寅 上遣史官 宣谕。仍赐疏批。批见集。附上回对。)○十一月对 魂宫享官练后服色议。○丙戌 孝章世子小祥。诣府望哭。
霞谷集卷十 第 27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7H.gif)
七年(辛亥○先生八十三岁。)○二月癸丑往安山。(楸谷曾祖妣墓地势倾反。虑日后崩毁。为营迁奉。而宗孙病不能主事。先生躬往经纪。)○三月壬辰。对 长陵迁奉议。(以迁奉事宜。礼官来收议。)○五月乙丑。对进讲册子问。(上讲尚书毕。将讲诗。或疑宣懿王后丧制未毕。不宜讲诗。儒臣李显谟承 命来问。先生对宜先讲礼。待制毕讲诗。 上从之。议详集。)○六月丁酉遣史官召。(上遣史官别谕敦召。附奏书启。)○丙午对迁 陵仪注议。(史官来收议。议详集。)○八月迁 长陵。癸卯赴 陵下。辛亥还。(癸卯从交河新陵至坡州旧陵。丙午破旧
霞谷集卷十 第 27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7L.gif)
八年(壬子○先生八十四岁)○二月壬寅 赐米肉。上疏辞。(疏见集。不许辞。)遣掖庭人 赐酪粥存问。○十月治寿器。○十一月遣掖庭人 赐酪粥存问。
九年(癸丑○先生八十五岁)○二月 上将幸太学释菜视学。别谕 宣召。(上将释采于先师。仍视学。遣史官宣 谕敦召。)○辛酉对 亲祭仪节及视学时应讲册子议。(礼曹佐郎崔成大来收议。先生对以宜讲二典三谟及中庸等书。议详集。)○三月赐米菽鱼肉。(上疏谢恩)
十年(甲寅○先生八十六岁)○正月哭艮斋崔公。(崔公讳奎瑞号艮斋。官右议政。少先生一岁。交谊素厚。及戊申力辞勋券。遂就先生邻居。数相肩舆过访。每国家有事。奔赴辄与之偕。凡六年而崔公归京。至是及讣至。为位哭。)○三月己卯。拜知中枢府事。上疏辞。(疏见集。宣批不许辞。)丙申进拜崇政大夫议政府右赞成。 遣史宣召。连疏辞。不许。(上遣史官别谕曰。今者升擢。一则尊贤。一则敬老。须体小子思想谅非其文。乙亥上疏辞略曰。藉令臣积仕而进。已过礼经休致之岁十有六年矣。宁可以用舍进退论哉。今以周官三孤之位。加之于未冷之一尸而不少疑难何也。此不过及其未死。以荣其身而已。天下宁有是耶。此可见 圣朝不惜天爵之一端。此臣所以忧叹抑郁不得瞑目而死也。疏详集。 上遣史官宣批不许。批见集。五月甲申再上疏乞解。疏见集。 上遣史官宣批不许。批见集。)○九月 上幸章
霞谷集卷十 第 27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8H.gif)
十一年(乙卯○先生八十七岁)○七月拜 元子辅养官。 遣史官别谕宣召。(正月壬辰。元子诞降。至是定号。先生首膺辅养之 命。遣史官别谕宣召。)○八月己巳上疏辞。 上遣史持 手札宣召。仍遣御医看疾。(先生上疏辞以老病。兼陈不敢当。 上遣史官持 手札宣谕曰。节目举行。自有近京辅养官。而小子望黄耇宿德。一倍于心。须加善养。即日登道。)辛卯承 召至通津。癸巳 上遣掖庭人 赐馔。问在道安否。丙申次西江村上疏辞赞成。史来 宣批不许。命偕来。(乞解赞成疏见集。史官 宣批。批见集。回对乞石还史官。将息数日就 命。许之。)○九月己亥次 阙下。(自江上直诣 阙外留止。)赐米肉炭柴。上疏谢辞。(疏见集)丁未谢 恩。行元子相见礼于敬极堂。礼毕仍 赐对。(初 命引对于熙政堂。念先生年老。难于升降出入。改 命仍于敬极堂 赐对。 上御敬极堂。内侍抱 元子立于右侧。先生进见毕。奏曰天启东方。泰运复回。此正国家一初之会也。书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又曰自贻哲命。皆言在于初也。 元子今日。始行相见之礼。若过数年。渐就有识。必尽成就之方。然后可以传畀丕基。经曰父作子述。 殿下必尽作之之道。然后可使 元子述之。而为万世之业矣。 元子善述之责。亶在于 殿下之早谕。臣未知 殿下将以何事教之耶。 上曰父作子述。是王季文王之事。予何敢望焉。先生曰凡人尽为父之道。然后方可以教子。古昔圣上燕翼之谟。皆有所传授。尧舜禹之精一执中。成汤之咸有一德是也。至于文王之谟训。备见于大雅。而缉熙敬止。即其本领宗旨。如思齐诗中无斁亦保一章。正是摸写文王圣德大本处。而推言其极则曰不闻亦式。不谏亦入。下章继之曰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其作人之盛既如此。则无于敬诲子孙当何如也。今 圣上燕翼之谟。必有如此盛德大本。然后 元子可以承受而作成。不然则 元子何从而成
霞谷集卷十 第 27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8L.gif)
十二年(丙辰○先生八十八岁)○正月丙申兼拜 世子贰师。(三月将册封 王世子。故有是 命。)遣掖庭人 赐酪粥存问。○三月上疏乞解诸职不许。(疏见集。史官来宣批。批见集。)○王世子册礼成。上疏陈戒。仍乞解诸职不许。(疏略曰书云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今玆之庆。庆之至也。诚无疆惟休。若其惟恤又将如何。 殿下于此。必对越在天。精一执中。立人极为万世基。 圣嗣继而述之。以成大孝。是所谓自贻哲命者也。 上遣史官来宣批。批见集。)赐米菽鱼肉。乙卯进阶崇禄大夫。(四月上疏谢 赐馔及进阶。疏见集。 上遣史官来宣批。批见集。)○八月甲子移次初亭。(先生恒处先墓侧霞谷别堂。至是微泄痢。返次初亭。)壬
霞谷集卷十 第 27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9H.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7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79L.gif)
十九(一作八)年(壬戌)○某月癸亥。 赐谥文康公。(先生卒后七年。 上命不待状 赐谥。太常议谥文康文靖正献。以文康下批。道德博闻曰文。渊源流通曰康。)
霞谷集卷十
[行状]
霞谷集卷十 第 2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0H.gif)
先生讳齐斗字士仰姓郑氏。迎日人也。以高丽枢密知奏事袭明为始祖。至圃隐先生讳梦周始大。位侍中。名与日月争光。入我 朝有讳宗诚吏曹参议。曾祖讳谨。承文博士 赠领议政。祖讳维城。右议政忠贞公。考讳尚徵。进士 赠左赞成。妣韩山李氏。 赠贞敬夫人。户曹判书浩庵讳基祚之女。先生以 仁祖二十七年己丑生。五岁而孤。被养于大父忠贞公。自在孩提。于长者之教无少违忤。伯父赞成公常奇之曰。小儿乃有如此者耶。尝侍忠贞公侧。适有玩好物。试令取之。既取遽又还置故处而退。忠贞公叹曰世之贪得者。有愧此儿多矣。及就外傅。从学于李教官商翼。时同春堂宋先生入京。问李君童蒙中有颖异者。李以先生对。且曰商翼不足为其师。忠贞公卒。先生时十六岁。斋心食素。一如重哀者期年。宗党称焉。治举子业。甫冠屡发解。辄居前列而非其好也。及壬子殿试又见屈。而季氏广州公已有声场屋间。乃告于母夫人曰齐泰今足以决科第。兄弟不宜俱事利禄。某请从此废举可乎。母夫人许之。于是先生不复以外物经心。杜门求志。常有不能不措之意。有时出入于南溪朴先生之门。甲寅游江陵羽溪。爱其海山深绝。因与姨兄金公梦臣及其从弟辅臣共约幽栖。若将超然遐举。而母夫人年高故不果遂志焉。庚申改纪之初。 命政府荐士。领议政金公
霞谷集卷十 第 2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0L.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1H.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1L.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2H.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2L.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3H.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3L.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4H.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4L.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5H.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5L.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6H.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6L.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7H.gif)
霞谷集卷十 第 28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7L.gif)
霞谷集卷十
[墓表]
霞谷集卷十 第 28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8H.gif)
英宗十二年八月壬申。议政府右赞成成均祭酒文康公霞谷郑先生卒。春秋八十八。用其年十月某甲。葬江华府霞岘之原所居宅后。庀赗视大臣。将葬门人太学士尹淳为文祭先生曰。存此心而精万理。实此心而应万事。乃先生之学之所以明通渊寒。卒以底乎坦。泰安履然。其处也默而成之。乐其本然之天。而不以辩博英华耀于人。其进也礼以行之。恭为世臣之节而不以道德宾师尊其身。虽骛外者惑焉。好高者疑焉。而先生之所自信而弗悔。有不求知乎人。而谓孔颜之我师。又曰唐虞之九法堙晦。 祖宗之六典荒坠。先生之存也。若可以远契近述。用行而有为。先生之归也。徒见其世衰运否。学绝而不嗣。呜呼。徵先生于百世之下者。不其在此乎。不其在此乎。先生讳齐斗字士仰。岭南迎日县人。高丽侍中文忠公梦周其十一世祖也。曾祖讳谨承文博士。祖维城右议政忠贞公。考讳尚徵成均进士。先生生于我 仁祖二十七年。历事 肃宗 景宗 英宗。 庄献世子降。膺辅养官贰师之命。其束帛之隆礼。告后之嘉谟。在国史墓碑。先生器宇浑璞。和而不同。淆世不可以反淳也。故怀宝以优游果忘。非所以为训也。故时出以羽仪。若乃笃志而力行。博学而多闻。自六艺群圣之法。百家众流之编。历代柱下之藏。国朝象魏之典。凡载籍所记。知无不周。海涵岳蓄。资用
霞谷集卷十 第 28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88L.gif)
六部分族。郑一为氏。鼻祖袭明。著节丽代。宪宪侍中。左海儒宗。不羡其川。而源其丰。先生之作。间气懿德。聪睿明哲。温良渊笃。功逌慎独。道在含章。潜心会通。默契遗经。尧舜人同。孔颜我师。繇是嚣嚣。人莫我知。倬彼孔明。容光必照。爰表景行。永垂后耀。(后学申大羽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