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霞谷集卷六 第 x 页
霞谷集卷六
祭文
祭文
霞谷集卷六 第 17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4H.gif)
呜呼。我与兄相识。今始六岁。然六岁之间。未尝有旬月之相离。其或相离则惟兄西归之日也。凡山斋郊舍。夏厦冬奥。我之所在。兄亦在焉。朝暮必相对。相对辄两忘。其来也必相留。其往也即相邀。惟恐时日之或离。孰谓一朝。兄乃弃我而长逝耶。兄之性和而缓。兄之气淳而雅。忠信而笃于孝友。澹泊而绝于世利。此我之所深服。而兄亦不以我为鄙。属之以相长之义。我尝谓兄必去俗累。先立其大。兄亦谓我宜惜分阴。毋替宿志。子之有得。是余之得也。绻绻乎朝来而夕忘归者。岂非以此耶。我言而兄无不和。我过而兄无不规。善则虚心而受之。过则深忧而不已。呜呼。其信我而爱我。岂复有如是者耶。我尝有怀则必与兄布。有疑则必与兄讲。往者兄之病也。我有一二文字欲以讲兄者。谓兄病间庶几一讨。今其纸具存。而谁与展之。呜呼。兄身虽没。兄之志则在于吾心而不亡也。读书讲学。固雅志之所乐。为亲求荣。亦非宿愿之所存乎。尝恐二者之难兼。深惧岁月之不与。桑榆之感。每发于言。陟岵之叹。恒切于怀。余每闻而悲之。至于临没之言。亦不过此。死生之托。其敢忘诸。呜呼。夫有生而有死。如朝暮之必有。脩短之说。我尝语兄。而兄亦唯之。则今者我又何必强为之悲哉。然我平生趣舍。惟兄与同之。讲学求道。惟
霞谷集卷六 第 17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4L.gif)
祭伯从侄文(己酉)
维年月日。从叔父以酒果之奠。酹汝从侄之灵而告之曰。呜呼。汝而至是耶。天其忍为是耶。若将达之。乃反阏之。若将兴之。乃反啬之。天之为是。果何谓也。呜呼。天其忍为是耶。孑孑孀闺。▣▣夜哭。三世云亡。孤孙又殁。天胡忍为是耶。使天而不可必则已。天而可必也则一物之栽者。尚为之培焉。惟吾 先世之积德。若汝之粹美。独不足以食其报而获其佑耶。胡为挫折而阏遏之至此甚也。岂数有回互。理无定常。适然而存。偶然而亡。茫然冥然。而所谓天者无所尸宰于其间耶。呜呼哀哉。汝之孝友出天。文艺绝异。雅词健字。见者击节。风树哀慕。闻者流涕。而芳年妙龄。玉沈兰摧。则此自夫诸老长者。至于行路。无不咨嗟者也。尘生斑衣。蠹蚀陈编。戚戚萱堂。触目伤心。则此汝冥漠
霞谷集卷六 第 17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5H.gif)
祭姑夫权承旨(尚矩)文
呜呼。事以人为之可致。犹不可度。况乎天理之冥冥。又安可测。官而至于绯玉。不为微矣。在公则薄。寿而至于耆艾。不为悲矣。
霞谷集卷六 第 17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5L.gif)
祭李某文
维岁次庚申十月初十日。乌川郑齐斗等。敬以壶榼薄具。告于亡友月城李公之灵曰。呜呼。死生人之常理。如昼夜之必有。凡有生者。其孰无死者乎。虽然其常理之中。又有不常者存焉。则诚可悲也。生而期颐而死者。是其常也。秀而不实者则有之。耕而馁在乎中者。是其常也。有才无命者则有之。嗟呼。今公不幸出于是矣。公以名门华胄。志趣方远。而才不能一酬。年方三十。遽而中折。长使高堂茹痛。妻儿无告。呜呼。是其常者耶。不常者耶。我等早托姻好。情比弟兄。自谓相随。百年其期。如何一朝。永诀千古。此吾之于哭公之文。虽解之以死生之说。而卒亦不能以不悲者也。呜呼哀哉。
祭姨兄沈公之文
维岁次甲子四月丙申朔十八日癸丑。姨弟郑齐斗敬以菲蔬之奠。告于 故弘文馆应教沈兄之灵。呜呼。我之于公。情是弟
霞谷集卷六 第 17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6H.gif)
祭宗簿直长李公文
呜呼。世之生才。必有其以。 公挺英特。蔚为珍器。宜若有用。胡遽而丧。十载林泉。则有其养。甲科初擢。声动词场。宜其有展。胡啬而亡。善庆无徵。文穷有奇。颜渊短折。伯道无儿。此理茫茫。从古攸疑。呜呼。高雅之志。恺悌之姿。淹博之学。精敏之词。今其不可得以见之。世所共惜。传闻亦咨。况我同井。早托忘年。少而提携。长而陶薰。情侔友于。谊笃切偲。将谓斯好。百年其期。如何不淑。遽隔幽明。云亡之痛。有倍常情。公之将祖。沈兄继终。嗟哉神交。死生相从。适在其时。鸡絮未遑。今而来哭。庭草已荒。山阳旧
霞谷集卷六 第 17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6L.gif)
祭从侄直长(台一)文(乙丑)
维岁次乙丑八月己丑朔四日壬辰。从叔父齐斗。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从侄直长之灵。呜呼。惟昔 先兄。以迈世奇姿。早膺眷于甥馆。不幸寿不称德。天丧遽先。尚幸遗孤之有二人。蔚如兰玉之并美。 祖考之所勤闵。一家之所相慰。咸以垂后之馀庆。谓有钟于斯已。夫何己酉之岁。遽哭尔兄之殇。吾于是时。已疑神理之靡常。追思至今。令人气丧。惟尔零丁。赖而长成。尔有文词。尔有气宇。承家有庆。宗祀有主。方幸累世之业。玆有所属。孰谓今日。尔又遽从而没也耶。以尔之完健。谓其可恃。以尔之骨相。谓有可赖。虽以三世一身。门户重寄。其所勤念。无所不至。而犹不虞其或至死也。今而乃死。是诚何理。呜呼哀哉。呜呼哀哉。人或有其先不幸也。而其后食报者矣。或有其兄不幸也。而其弟获祐者矣。人固有夭而无年矣。而必有夫子女焉。人固有死而无子矣。而亦有夫兄弟焉。今尔则宁有一于此也。又奚有于彼耶。如是而终以至于死者。奚以耶。呜呼。以先兄之遗后(遗后当考)而亡其嗣。尔之淳质而夭其世。吾先之积德而不能保其嗣孙。 大主之纯仁而不能存一孤儿耶。惨见堂中之呼哀。茫无后事之攸依。凡诸累累之不幸。莫非人理之至戚。不知天之所以为
霞谷集卷六 第 17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7H.gif)
祭南溪朴先生文(丁丑)
呜呼。天启我东。斯文有升。群贤并作。奎运是绳。渊源以开。述作相承。于惟先生。继是而兴。经世之业。博约之学。优优其文。三千三百。遗绪是究。考亭其宗。自任之重。讲明之工。馀累寸积。以致其功。探赜会瀜。以归其衷。以逮我东。诸老先生。靡不条贯。会集其成。蔚乎有章。成一家言。富有之盛。莫之与伦。晚际 圣明。遂起盐梅。经纬密勿。弘猷是恢。庶几致此。以究厥施。天不憖遗。邦国之瘁。先生之在。斯文有老。四方有归。先生之殁。士失宗匠。国亡蓍龟。安仰之痛。岂独吾私。顾惟不敏。最蒙知爱。仰德承教。粤自早岁。何以堪胜。偏愧奖励。小子在简。惟不知裁。中怀愤悱。惶惑未开。先生镌诲。有烦钳锤。缕缕其牖。反覆不置。惟是斯义。莫究其既。未卒请事。山颓遽已。遗编徒留。德音永閟。伥伥斯世。请诲何从。悠悠天地。斯恨靡穷。若馀覼缕。非复敢说。盛德之光。辞不待述。昔在观葬。小子居戚。茕然在疚。莫伸执役。今拜墓下。原
霞谷集卷六 第 17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7L.gif)
祭闵诚斋(以升)文(戊寅)
呜呼。自夫世教不兴。经术之不讲久矣。士之生于百世之下。欲以讲明千载之上。亦已谁(谁字当考)矣。惟公乃能独求于遗篇之中。直观渊微之源。以收一反之功。何其盛欤。若我之愚。亦尝许以讲劘。从以反复。得以启发者多矣。惟其一二之间。虽有何思(何思未详当考)之见。至其同期乎一源则亦一而已。昔时同异。不免文义之拘。及夫中间相遇则虽亦未敢谓尽其底蕴。而至其未开之皮膜则亦八九解矣。昨年溪寺之访。既毋惮于风雪。去秋安阳之约。方又谕以相求。其两相期遇者何如也。冬月之初。始与兄相期终南。兄即驰至。共我一宵。始微叩于其端。终要讨于其归。遂指岁腊之期。以为究竟之约。庶将殚竭于所蕴。以求其极于几微者。惟在斯耳。方当脱屣之初。归袖翩然。孰谓斯行。遂作长辞。曾不少延于时日。以待相酬于万一。坠绪罔从。覆水无及。奈何一夕之约。竟成千古之恨。沙川之麓。子将永归。友朋共集。以诀长终。同志之感。并游之情。又复何恨。而独我所以私恨于斯者。以为吾道恸。馀复何言。呜呼哀哉尚 飨。
祭郑安山尚朴文
维岁次戊寅七月癸酉朔。二十有四日丙申。乌川郑敬以只鸡
霞谷集卷六 第 17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8H.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7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8L.gif)
祭李监司▣▣文(己卯)
呜呼。▣▣而至斯邪。往岁象卿兄丧。前春吾弟亡。今公又至于斯。数年之间。沦逝殆尽。天之偏祸吾侪。何乃若是之酷也。若我瞏瞏者。又将何心于世耶。惟公卓迈之资。峻正之气。矫矫之节。磊磊之志。授之天赋。植之早岁者。历夷险而不渝。在穷达而若一。既足以归全而无憾。永世而不朽。公又自以死生为昼夜。其视之也如归矣。而乃使我独噭然为悲而不知止者何欤。呜呼。旧游城南遗迹。只犹隔宿。而逝水无从。遂成千古。琴破弦绝。无复可续。顾我朽病。低回人间。想平生之怀。感同志之思。其长怀而永恸者。又何可以穷邪。一杯来哭。言不能文。惟以告我之悲衷。公灵不昧。尚其鉴之耶。呜呼哀哉尚 飨。
祭妹兄闵判书文(庚辰)
呜呼痛矣。公其逝耶。公胡乃复弃我而逝耶。我又于今。乃复哭公之归耶。呜呼。天官告凶。廊庙惨矣。一老不遗。邦国瘁矣。公之存没。实惟世道。而嗟我孤苦。危喘独存。伥伥今日。无与为归。衷情若痴。无复世意。此则又岂非惟我之情所以至悲者耶。呜呼。
霞谷集卷六 第 17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9H.gif)
祭洪永川禹相文(癸未)
维年月日。乌川郑某哭告于近故永川郡守洪公子益柩前曰。呜呼哀哉。公有宽仁长德。足以济物。通才达识。足以利用。割鸡甫试。鹗举方迁。岭民有庆。湖民有望。旁邻河润。亦翕馀泽。朋友相期。伫以远绩。如兰芝当荣。橡樟方达而风霜忽萃。一朝委折若是其遽何欤。况其高堂临暮。化不瞑目。又为人理之至毒者耶。
霞谷集卷六 第 17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9L.gif)
祭朴芝浦(镡)文(丁亥)
呜呼。今兄乃遗斯世而逝也。乃弃朋友而逝耶。勤志之未迈也。躬德之不匮也。而去之而不少迟。岂德义者不足与为毗。而天道果安在哉。兄于斯学。可谓得其大者。恂恂其行。孝友为政之家法。惓惓其义。先忧后乐之志业。居今而行古。处迩而怀远。其乐善嗜义。常如不及。有甚饥渴之饮食。心忧当世。不啻犹己。每欲以身殉之。此古人之盛节。在前世亦鲜焉。非独今时之所未见也。如此而乃不得一有见于斯世。以起于衰俗。而其惠鲜之及。仅止于百里之民社。一时之捐瘠而已则亦已否矣。今乃敛焉长逝。赍志殁地。岂非神理之难谌而吾道之衰甚耶。友道之凋。千载寥寥。兄于是(于是以下数节或阙误当考)惟笃。必勤忠告。有知必尽。无间于人我。畏友之称。在昔长者而已。然幸玆德邻之迩托。实云并世之一乐。兄不鄙谓我。每勤切磋。尝念我之有堕于虚窠也。规策勤勤。前
霞谷集卷六 第 1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0H.gif)
祭李参判(廷谦)文
维岁次己丑七月庚午朔。二十四日癸巳。近故吏曹参判李公景益令兄灵輀祖载。往就杨山之旧兆。友人乌川郑齐斗。病滞海上。不能执绋而送行。操文而临诀。遣子厚一。以炙鸡絮酒之奠。往哭而告之曰。呜呼痛哉。公今逝矣。我复可为哭公之辞耶。三载远别。不复重逢。而遂成长诀。曾不能以少留时月之期耶。呜呼。寿踰耆艾。官连卿月。天曹中书。经幄藩臬。华贯备矣。标望蔚矣。宣风岭外。兴穆如之诵。入都宪秉。专匪躬之节。侃侃论思。恢恢容物。表里殚尽。内外咸悦。自其所就。殁而不朽。终也何憾。惟是断断休休之风。金粹玉洁之衷。有未尽究于清朝之任。萱堂垂白之恫。哀庐顾后之懔。亦有至戚于人理之憯。则此岂非当时之所共惜。而亲爱之衋甚者耶。惟我之与兄。结发相随。朝暮游从。
霞谷集卷六 第 1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0L.gif)
祭内从弟李君圣谐文
呜呼。前冬清风金兄丧逝。已知吾辈之孤甚矣。外氏诸从。圣谐一人。而今又奄逝。运气之不幸。乃有如是。岭旆初返。终不得一见而长诀。天之祸椓。已不可说也。世之为士。常患有才无命。有文不遇。德有诎而贤无禄。不可胜究。所谓命者不可必而理者不可晢也。吾于圣谐。尤不能不以是而重惜。夫以吾外先之遗泽。有圣谐而趾其馀。则文献之绪。宜有续也。反以是而为惜焉则戚矣。又奈何未有子男。惟有一继子为后。前月先哭。今君终之以俱化。命道之阨。门运之祸。又何为而此极。八十老亲。危疾经年。朝夕哀号。将护无人。此尤人理至痛。莫有形言。将何以慰逝者之魄也。呜呼痛哉。我今衰病。废伏穷僻。闻子长归。不能一抚
霞谷集卷六 第 1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1H.gif)
祭江华某山文
窃以天与地交。寔成其泰。山以水俪。其功乃济。在易之咸。山上有泽。二气相函。刚柔互宅。河心一府。江海都会。中有四山。表天东界。曰维丽岳。实为其祖。屹尔中镇。作一方主。八局环合。诸海襟带。近迎松汉。远挹恒岱。丽王宅邑。职依玆山。本朝建置。秩是望班。崧高峻极。莫有与京。粤有渊泉。发在▣停。涵湛泓渟。实覃祥祯。上应霄汉。远▣昆▣。兴云合雨。泽霈庶物。育秀储英。钟生人杰。中值运邅。山岳亦否。绝塞灵源。以绝地纪。泉湮泽夷。漠然天荒。阴精晦遁。灵气潜藏。神功竟閟。郁而莫宣。人神共嗟。而有百年。 圣朝西顾。仁候是畀。千雉既堵。海隅雄峙。百废供举。万化斯首。维山之责。久矣莫副。非神斯病。乃人之瘠。爰命邦人。亟先新作。凿斯辟斯。式阐旧迹。井渫之食。无我心恻。寒泉之汲。并受其福。群情既说。咸趋攻役。天光发新。朝海拱辰。惟玆吉祥。符古斯文。泓晶上曜。颢气腾穹。庬应下流。景化云从。三才并成。人物俱昌。亭毒之盛。永世无疆。非人是功。惟神之臧。敢荐精禋。祈垂耿光。
祭崔艮斋(奎瑞)文
维岁乙卯正月元日。一丝亭奉朝贺崔公捐馆于龙山江舍。越
霞谷集卷六 第 1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1L.gif)
柏山书院两丁祝文(李龟川)
高山道存。正学功醇。有启斯文。惠我后人。
李平仲哀词(癸丑)
霞谷集卷六 第 1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2H.gif)
霞谷集卷六
墓表
霞谷集卷六 第 1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2L.gif)
惟我先七世祖司宪府监察府君迎日人。高丽侍中圃隐先生讳梦周玄孙参议讳宗诚曾孙。祖讳脩监察。考讳铁拳。妣金氏总制闰女。生于大明景泰年中。卒葬正德初。是我 中宗世也。葬在白川郡西牛岾山子坐原。有墓石。岁久剥落。故后孙厚一为海县改树之。是我 主上二年壬寅。去正德初二百有十七年。配淑人申氏监司自准女。文禧公槩孙。祔葬墓后五步间。别有石。无男有继子翰林光胤。是圃隐季子司艺讳宗本曾孙浣之出也。孙云 赠判书。曾孙龟应参奉 赠赞成。玄孙谨承文博士 赠领议政。五世孙维城右议政忠贞公。忠贞二子。长昌徵郡守 赠赞成。生一男齐贤。尚公主寅平尉。次尚徵进士 赠参判。生二男。齐斗授参判。齐泰卒府尹。齐贤子台一直长。齐斗子厚一县令。齐泰子健一牧使。顺一,俊一,善一。槩其出志式,志翼,志哲,志学并十数人。信惟我先祖积善之馀泽。齐斗敬识其后。
霞谷集卷六 第 1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3H.gif)
有明朝鲜艺文馆检阅郑公讳光胤字胤仲。迎日人。高丽侍中圃隐先生讳梦周五世孙。祖讳永宣。考讳仁昌监察。妣平山申氏监司自准女。本生亲司勇讳浣。公生于弘治癸卯。丙子司马。癸未登谒圣文科为翰林。甲申卒寿四十二。葬安山楸谷癸坐原。安人郑氏生一男曰云。 赠判书。是生参奉龟应 赠赞成。曾孙谨承文院博士 赠领议政。玄孙维城右议政忠贞公。忠贞生二男。长男昌徵郡守 赠赞成。生子齐贤。尚公主为寅平尉。次男尚徵进士 赠赞成。生二子。曰齐斗赞成。曰齐泰玉署擢府尹。旧乙酉有表石。今顽缺。齐斗等改立石识其阴。时我 主上十二年丙辰三月 日。 皇明崇祯后九十二年。
赠判书公墓表
有明朝鲜 赠判书郑公讳云。迎日人。高丽侍中圃隐文忠公讳梦周六世孙。考翰林讳光胤。妣光州郑氏。祖监察讳仁昌。其先系已见先记。公生于正德中。至嘉靖辛亥卒。寿三十有▣。葬安山楸谷先垄▣坐。贞夫人尹氏。生一男龟应。参奉 赠赞成。孙谨承文院博士 赠领议政。曾孙维城右议政忠贞公。忠贞生二男。长男昌徵郡守 赠赞成。生子齐贤。尚公主为寅平尉。次男尚徵进士 赠赞成。生二子曰齐斗赞成。曰齐泰玉署擢府尹。旧有辛亥所立石顽缺。齐斗等改立石识其阴。时我 主上十二年丙辰三月 日。 皇明崇祯后九十二年。
霞谷集卷六 第 1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4H.gif)
惟我曾祖考承文院博士 赠议政府领议政府君讳谨字汝顼。我郑氏庆州迎日人。胄于高丽枢密院知奏事袭明。以文章直道名世。卒尽节危朝。如汉之杨伯起是也。事在列传。十世至文忠公圃隐先生讳梦周。道学节义。为我东儒宗。从祀夫子庙。圃隐五世至讳光胤。有文行见推。己卯士流。官翰林早卒。为府君曾祖。祖讳云 赠吏曹判书。考讳龟应。社稷署参奉 赠左赞成。妣安东权氏户曹佐郎讳恺女。领议政康定公讳辙孙。以隆庆二年戊辰二月十二日生府君。先未生三月而赞成公弃背。生在遗腹。实禀令姿。一家称庆。既长慈祥端粹。奉母夫人诚孝笃至。力学攻文。登万历甲午文科。选隶承文院。自正字至博士。前辈诸公尝以精粹玉润称之。期其趾美显世。时倭寇抢攘。移家江都。从外氏寓焉。以戊戌四月十日卒。时年三十一。葬镇江山西大岘之南坐坎原。外王父权佐郎墓南。佐郎无嗣。实寄后外孙也。前夫人江华崔氏。江都伯益辉后。齐贞公龙苏七世孙 赠持平讳继善女。早卒葬于竹山。后夫人昌原黄氏。监司讳致敬女。同知讳大任孙。名将庄武公衡其高祖。黄夫人时育一男方三岁。是我王父右议政忠贞公维城。实为 孝显两朝名辅。以其贵乃累 赠至今封。黄夫人后府君三十七年卒。葬安山先垄。别有记。忠贞公有二男一女。男长昌徵郡守 赠左
霞谷集卷六 第 1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4L.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5H.gif)
惟我曾祖妣 赠贞敬夫人黄氏。葬安山郡磨河山西楸谷坐癸之原。即郑氏先垄也。以府君别葬于江华。不克祔。盖我曾祖考务功郎承文院博士 赠领议政府君讳谨字汝顼。迎日县人。圃隐文忠公之八世孙参奉 赠赞成讳龟应之子。夫人其继配也。黄氏本昌原大姓。高丽平章事石奇之后。高祖讳衡著武功。为工曹判书庄武公。曾祖讳琛汉城判尹。祖讳大任同知中枢府事。考讳致敬全罗道观察使。妣昌宁成氏。司艺讳子济之女。以万历丙子十二月生夫人。端庄有女行。归于议政府君。戊戌府君捐馆。夫人育一男方三岁。上奉姑夫人孝慎。下训孤幼甚得母道。其辛勤成立。卒显为名辅。则是惟我王父右议政讳维城。夫人尝从养于南原府。崇祯乙亥八月十三日卒于府。寿六十。后累 赠至今封。孙男昌徵郡守。尚徵进士。郡守男齐贤寅平尉。进士男齐斗,齐泰方仕。馀不能悉记。齐斗等敬识此于墓石。时崇祯后甲子八月 日。
霞谷集卷六 第 1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5L.gif)
此惟我先祖父忠贞公墓。先辈诸公为状若铭尝备矣。惟墓石阙阴记。孙齐斗等窃就记其阴。又孙齐泰为内翰。从国史得公 经筵遗事加详。因撰次以为后录。公在 孝庙朝。实被知遇。壬辰以知申请对。谏闵应亨罪黜曰狂直之言。惟明君容之。容一老臣。以补 圣朝。不亦善乎。又曰成名于言者。自取其罪谏。此 圣朝之失。臣为 圣朝故也。既以为 经筵。进言赵锡胤之鲠直忠言。朝臣莫有。 殿下恶其尽言。投窜北塞。可不勉改哉。累言言事者事甚切直。 上不悦。公进曰臣请以今日事极言。 殿下威怒所发。直言尽坐。偏私所累。公法不伸。此乃实病处也。从而流害可知。因历陈数事。天怒民怨若此。尚不念乎。若此者惟赵锡胤,闵应亨能言之。今皆逐去矣。谁复为 殿下言者。因泣下不能成声曰。国事无可为者矣。 上大感惕曰至诚开陈。不胜感叹。前日不能听纳。至今悔之。愧谢不已。后又谏曰天灾时异。往而愈甚。天人之际。大可畏也。不出数年。国其亡矣。念之心胆坠矣。奈何不大警动振作。悦民心回天怒。庶为祈永之图也。如内司贻害者类。其可以此等为累也哉。臣之言此者亦多矣。请一严断。以彰宫府之政。又为摈使西出。陛辞又进曰方天灾求言之日。臣可无一言而去乎。赵锡胤以直言久窜荒裔。将死岭海。国事可惜。乙未被谴谪。丙申复入 经筵。遇有阙
霞谷集卷六 第 18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6H.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8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6L.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8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7H.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8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7L.gif)
昔寅平都尉公之葬。相国白轩李先生为之圹铭。后其从父弟齐斗追述梗槩。表识于墓石。惟公膺 禁简承仪宾。受 孝庙嘉爱尤重。与同列二都尉。出入馆侍绕华堂且数年。遽罹疾而殁。呜呼。何其不幸也。既钟其秀。重纡 天眷。而寿不并位。禄不比德。秀而不实。乃至于此。是何其不幸也。公精神秀润。符彩莹然。对之其清气袭人。每立班行。人皆属目注之。盖如古所称卫叔宝流辈。可以想见也。其志节雅修。处己谦逊。绝无腴华气。真有称其家美。尝就学于同春宋公。先生亟嗟赏之曰。某清真出于尘表。如雪中寒梅。呜呼。秪此可以为公识也夫。公讳齐贤字思叔。我郑氏世迎日人。鼻于高丽名贤枢密奏事袭明。十世为文忠公圃隐先生讳梦周。又五世有讳光胤翰林。是生校尉讳云。校尉生参奉讳龟应。参奉生承文院博士讳谨。是为公曾祖。祖讳维城右议政忠贞公。考讳昌徵高阳郡守 赠左赞成。妣贞敬夫人南阳洪氏。掌令忠正公翼汉女。忠正丙子三节士之一也。公生于崇祯壬午二月十八日。年十二尚聘 孝庙王姬淑徽公主。卒于 显宗壬寅正月初九日。享年才二十有一。生二男一女。男獜祥及女夭亡。次男台一授直长。亦无子而殁。取从父弟齐泰子健一为公子。后又以健一子志式继台一。用尸公祀。公始葬高阳古郡。后改杨州。卒复就高阳坐壬为原。皆
霞谷集卷六 第 18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8H.gif)
淑徽公主 孝宗显仁大王第三王姬。我 殿下之姑也。十二岁嫔于公。其为妇克敬。为母克教。宜家人恭蒸尝。咸以礼无违。公既蚤世。哀素处未亡三十馀年。入侍 先大妃在宫中惟慎。内外言无出。其渊塞之衷。无不惟仪。实有圣哲之遗泽。秾华之称。久而弥洽。以崇祯壬午二月十七日生。以今 上丙子十月二十七日卒。春秋五十有五。 殿下为亲临视疾。其丧 御制文祭之。 驾临吊哀哀恸。用明年正月十五日从公墓礼葬。同竁而祔左。
从父弟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赞成兼 世子贰师成均馆祭酒 齐斗撰。
霞谷集卷六 第 18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8L.gif)
齐斗少岁尝游东海上。东海盖多有节行闻人。遗风诵于后者。独恨时有未暇遍访而历求焉尔。去岁忝叨淮阳而旋归。亦未有以及此也。鸡林金衍之时宰高城。与余比领海山之境。未几亦归。为余言高之鉴湖。古之孝子黄公事甚盛。因致其外后孙权絿诸君之意。愿有以识其墓也。按其事。黄公天性笃孝。行谊纯至。母某氏年七十九。疾蓖气绝。乃抱持号天。乞命不已。至三日乃苏。又十一年而后殁。葬祭尽诚。哀慕终身。孝感事闻旌闾。再授官徵之不至。事在国朝续编三纲行实中。绘画而纪其迹。欹(一作歌)诗而美其事。其所绘古树有老杏。至今在堂前云。墓在鉴湖旧居上负子原。妻其氏墓从左。明斋尹先生追为之题曰孝子徵士黄公信之之墓。盖亦夫子之于延陵也。岭之人士咸悦而兴起。谋树石而识之如此。噫。东海上多闻人节行。如黄公即其人。其懿德表美。赫赫若前日事。昔之所未得遍访而历求者。今焉得之。窃而识之。其又可以已邪。又按黄公之世。信之其讳。黄氏平海人。高丽翊戴功臣瑞后也。有曰判决事祐。生密直副使天福。密直生判司仆寺事成甲。判寺事生宣略将军格。是生黄公。黄公始自平海移鉴湖家焉。时皇朝宣德正统间。即我 世宗之世云。黄公无男嗣。惟有一女。其婿护军崔瑞芷。江华望族。生二男一女。男命贤无子。命哲训鍊院参军。女适生员崔世恒。
霞谷集卷六 第 18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9H.gif)
迹在三纲。旌在其乡。惟玆之原。孝子其藏。其德不匮。锡类一方。明老题止。百世弥光。
附答权絿签付问目书
(如少时少日字。皆无不可。但此当用少岁字为正。至于少也。非其当语。○时有 独恨下时有二字不可缺也。不然用何故而恨于未暇也。语意亏缺。决知不可也。○甚盛 盛字不可易。悉字只是平说。无称述意。虽路人皆可用。何所为重而可表也。惟其盛言之。乃所以为重也。○褒录语 依改。○有老杏 有字当仍之。即字非宜也。与有文在其手曰鲁夫人。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等。经传常用字。何疑而欲改耶。○别侍卫以下 依改。○旧居西麓云云。 文烦当杀。夫人字有封爵然后称夫人。且妻从夫葬。若夫葬而称同妻墓。于义不允。当曰妻某氏墓从左。○盖亦 亦字。即犹字意也。其用意力势专在亦字。今盖亦下复着一犹字。是叠床加足。都罔精神。如此文字。未尝敢为也。若以亦字为嫌则或用即字是字代之犹可也。精力弱而语势则完也。犹字决不当添加于其间矣。○今焉得之下。 去其结语。若如此则上下首尾一串累数十言。皆无归着。不复成文矣。大凡起头数行主意。专为此一句末落结语而发也。今无此结则一篇都无主意。安用上下语为哉。即一闲说无所属也。其何以为言。○世系翊戴功臣以下 依改。○判司仆寺事。 当时官制盖如此。如今判府事例耳。司仆正者是经国大典以后官名也。大典成于 世祖朝以后也。官称当从本名。○黄公字。此盖古今人之辞也。以其古人也。与叙述当世人语不同。故其称如此。此自古法耳。其述世系处。亦不循高曾之例如近世人辞。亦以此故也。○命贤无子。 参军等字依改。○数郡改以诸郡。○命哲依改。 孙字不必添。 士人诸名亦改。○给复语。 若欲改用则当曰以孝子家裔。请给复斗兴而不果行。但其事既不关 朝命。则不如去之为得。删之。)
霞谷集卷六 第 18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89L.gif)
公讳若汉字南纪。青松伯德符之后。自安孝公温,忠惠公连源。奕世公卿。至青阳君义谦。生县监㤿。是为公曾祖。祖讳光世。弘文馆应教。考讳檍。佥知中枢府事。妣昌原黄氏进士讳某女。以天启癸亥生公于岭南丰基。弱冠归京师。游多士间。以博识通器。见称侪友。佥知公寻谪岭南。公挈家从之。仍寓南十年。备子弟之节。还京岁馀。以庚寅十月三日卒。寿二十八。公为人坦易无边幅。不喜俗子态。敦厚汎爱。乐善好施。有古人风。款爱亲戚。根于素性。忧有病恤有丧。人或有嘲其过于厚者。公不顾也。且为文以解之。见人有所趋不端。亦痛绝之。后有以是服公之明鉴者。夫人李氏。礼曹判书讳基祚女。牧隐文靖公穑之后。妣高灵申氏。梦异祥。生夫人端颖拔萃。年十五归公。舅姑庆重特异。生一男一女。公殁夫人衔恤勤苦。二十年如一日。懿德纯行。满于一家。妇道母仪。皆可以为训。及子女婚嫁成。夫人怡怡曰得妇佳归女贤。是吾责塞。庶可下报而无憾。生于甲子。卒于壬子十一月廿九日。夫人生有异质。慈惠方正。明睿绝异。自识义理。其发于所性者。一出于正。不修而行备。游于书史。旁通古今。卓识迈行。盖言不可尽述。教子濡。慈保而严训。以至成立。而濡无专行。善教授诸幼少。内外子侄咸就夫人成业焉。皆视如己幼。一家
霞谷集卷六 第 19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0H.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9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0L.gif)
公讳某字某。系出璿源。惟我 中宗恭僖大王有别子曰某君某瀛阳。某君某▣▣生某君某蓬山。第某子彰善大夫绫溪守讳某。配慎人安东权氏。某官某女。是为府君考妣。辛卯某月日生府君。己巳中司马一等。更不就举。寓居安山之别士谷。公恬静恭逊。不逐世慕。与物无竞。己丑秋除璿源殿参奉。官次北关。公勉就半岁还归。庚寅九月。迁永禧殿参奉。公在北时已有瘴海之侵。因成痼疾。是年十二月某日卒于京第。享年六十。娶南阳徐氏府使某女。生一子泰亨生员。以先公命出后大宗。四女蔡之淑,崔锡泰,金挺瑞,吕必琪。徐孺人惇厚有妇德。先公四年卒。后娶某乡某氏某人女。生一子今二岁。又有遗腹未生。蔡之淑二子天范,天叙。馀内外孙男女十数人皆幼。以辛卯月日。葬于安山郡西面城头里某坐之原。从蓬山公兆也。与孺人同茔。
霞谷集卷六
墓碣
霞谷集卷六 第 19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1H.gif)
呜呼。此我先府君先夫人合葬之墓也。不肖生五岁而府君捐背。稚迷无述。墓道之事久而阙焉。往在丁丑。始克乞铭于明斋尹先生。劖石而纳诸幽。表识犹未树。不肖今耄。及病且死。惧此事遂已。亟谋造请于立言君子。顾德学老成一言之重。无复有尹先生者。玆就先生所为志。掇其要揭诸表阴。其叙略曰故进士迎日郑公讳尚徵字元甫。圃隐文忠公之十世孙也。曾祖讳龟应社稷参奉。祖讳谨承文博士 赠议政。考讳维城。议政府右议政。妣贞敬夫人全州李氏。监役久涵女。公生于崇祯己巳。有至性醇行。二十四登上庠。明年癸巳病没。人莫不痛惜焉。盖公孝悌慈厚。天禀特殊。在家庭爱敬愉婉。无一不适于父母之心者。议政公尝遘疾几殆。公叩头吁天。号泣请代。感动傍人。在亲戚急人之急如饥渴。中表莫不诵义。幼能好学。不烦教督。至小学书。尤心会而深喜之。议政公按诸藩。公每从行。常侍几案。外人不得见面。凡诸玩好之物。无所经意。其淡素雅饬又如此。噫。公生于世德之家。蔚然方以文行称秀。而乃早殁无年。不得大有成就。其命也夫。配韩山李氏。牧隐文靖公之后。其考曰礼曹判书讳基祚。庄正明达。有女士行。少读书史通大义。育诸孤事事必以规矩曰。吾终不以禽息畜儿。以遗其先人羞也。公葬
霞谷集卷六 第 19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1L.gif)
府君始以季子贵得 赠吏曹参判。夫人 赠贞夫人。后以不肖忝官贰公。加 赠议政府左赞成。夫人贞敬夫人。女一人。子男二人。女适判书闵镇周。男长即齐斗。以荐登仕。次齐泰由吏曹郎擢广州府尹遂殁。齐斗一男厚一府使。一女适府使李徵成。齐泰四男。健一通政牧使。顺一佥正。俊一正言。善一。三女长适判书尹淳。馀夭。闵镇周二男承洙县监,应洙参判。曾玄男女总可数十人。不肖孤齐斗泣血敬识。
霞谷集卷六
墓志
霞谷集卷六 第 19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2H.gif)
此乌川郑齐斗幼子德天葬也。尝观河南程邵公志。古人实有此恸矣。德天生质之美。实与邵公无异。得年又与邵公同。砂塼之志。有不能已。夫人之有精神粹明者。难于气宇宽厚。风骨后迈者。难于性行安醇。四者德天具备。此其质极为难得。见者皆意其远矣。吾之所以深期则又在于程志所谓吾兄弟之学将不知其所至者也。曾不料夫值气之精一而不能长。又有如程子说也。其举止之重。言语之安祥。谆美之气。孝敬之性。自然天成。而默视其所为。皆莫不有定守焉。某 有疾经年。左右护侍。问候如成人。至诵读之精。知见之敏。又其少者也。
霞谷集卷六 第 19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2L.gif)
公讳某字某。李氏系出璿源。 定宗恭靖大王第三子顺平君某之七世孙也。曾祖讳某。考讳某。妣高灵朴氏某官某女。以万历壬子十一月十三日生公。崇祯后戊寅八月五日。考终于平山允遁乡居第。寿八十有七。岁壬申以八耋 恩授三品秩。公性敦素无华。恬静寡欲。平生未尝与人有争。行事必忠信。不欺屋漏。尤笃于奉先。年至耄耋。祀事必躬亲之不衰。娶安东金氏学生某之女。先公十三年卒。公葬平山马山里国士峰南亥山壬坐原。金氏祔其后。有三男四女。男长熙绩进士。次熙泰贤而有文。所与游多名胜。先公早卒。次熙畴亦早卒。女长适武科通政府使许澄。次适士人赵俅。又次士人李豪著。又次士人沈伣。进士嫡无男。有一女曰金时和。有庶子城障。熙泰有一子曰坤。一女曰柳谧。坤亦早死。有一子镇寿。熙畴无子。取从侄阶为后。许澄无子。继后子昕。赵俅四子汝极,汝祥,汝重,汝柱。李豪著一子滨。沈伣一子之淑。公德在于躬。实享五福之首。而诸子多夭。秀而不实。独进士君能世其美。今且志诸幽。俾为之记。呜呼。此吾故友之托。屡世之义也。其敢以不勉。因书此以记其圹南之石。必以直不以文。惟如家礼温公之仪云尔。
霞谷集卷六
志铭
霞谷集卷六 第 19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3H.gif)
惟我外王母 赠贞敬夫人李氏。我外王父 赠领议政正宪大夫行礼曹判书忠简李公元配。葬在长湍瑞谷外氏先垄。先忠贞公墓次。以忠简公别卜兆汉南。葬不附。夫人籍广州。高丽判典校寺遁村先生集之后。奕世公卿。至相国汉阴文翼公讳德馨。 宣祖朝中兴元辅。是为夫人祖父。考讳如圭。掌隶院判决事。妣安东权氏。判书吉川君盼女。阳村先生近后也。以万历丁酉十二月六日生夫人。幼有令质。雅志脩洁。无纤毫鄙屑意。侍侧朝夕。动遵教训。汉阴公爱重之。为之择婿而难于对。一日路遇忠简为童子游。行覵知之。归谓胤判决事曰为尔女求配久矣。今而得其人。但恐尔女或不克侔有其福禄耳。于是夫人归李氏。年十有五。忠简公讳基祚字子善。系出韩山。考吏曹判书忠贞公讳显英。牧隐文靖公穑之后。盖我东氏族。虽有同李。原其得姓各异。则婚姻通焉。既有归。事舅姑佐君子。咸以度无违。忠简公尝叹其气度清越。略无尘间气。殆非久于世也乎。戊午正月二十日。夫人始育一男。未离蓐遂殁。寿二十二。男松龄官至寺正。有二子明胄,明徵。忠简公继配申夫人。高灵大姓。复有三男七女。男星龄庶尹,斗龄,永龄进士。女婿县监洪处靖,士人沈若汉,正郎金弘振,牧使申汝栻,参奉金夏振,次为齐斗
霞谷集卷六 第 19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3L.gif)
配德不福而有封章。早岁何促而有世长。弥甥述特而安其藏。
霞谷集卷六 第 19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4H.gif)
有仰其山。有景其行。深谷逶迤。原野护荣。中有若堂。有德斯藏。呜呼。此我舅氏。春坡李先生之葬也。舅氏生长世德。少有俊才。其志尚其行纯。有高度博识。大为先进人所重。多折辈行为友。论之必以公辅器归之。如汉二长唐四夔。其云卒不偶公车。不克有施于世。慕道家修养之说。有颐神养性。却老延期。餐霞华顶茹芝商岭之志。而亦不克遐年。六十而止。呜呼。岂非天哉。公讳星龄字文翁。韩山人也。宗伯忠简公讳基祚子。冢宰忠贞公讳显英孙。妣贞敬夫人申氏。承旨晚退先生讳应矩女。相国文景公讳用溉玄孙。韩山之李。鼻稼,牧二先生。奕世文献。为我东大姓。牧隐长子密直种德。以至忠贞公。冠冕八世。至是仍两世以德业文行为名卿。公生笃趾其美。少而神气透迈而特有老成气。见者无不奇之。前辈至有见而为之瞿然不觉自失者。公年廿一登上舍。在太学。独斥解时议之太重者。大犯忌怒而不避。 显宗戊申就仕。由诸司三迁为户曹佐郎,横城县监。丁内忧归。今 上丁巳为井邑县监。历数岁弃归。复为诸寺主簿,判官,户刑二曹正郎。盖时重铨郎。惟难第一流。铨衡久靳公升迁。为其伫公捷甲。待以郎座也。癸亥始迁尚衣,掌乐二院佥正,汉城府庶尹。间为高山,咸阳二守不赴。丁卯赴通川郡守。且欲为逍遥山海计。翌年罢归。其历官也。处志高远。必以古人自待。不
霞谷集卷六 第 19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4L.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9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5H.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9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5L.gif)
东平都尉郑公。以奕世旧谊。特叙公遗事如此。郑齐斗敢继以铭焉曰。昔我 孝庙。以凤林邸居沈馆。公实从焉。有手札曰子以济世之才经纶之器。投笔从戎。可谓智。 国▣邦危。杖剑登门。可谓忠。出塞之行。奋然请往。可谓义也。一举忠义俱焉。岂非大丈夫乎。呜呼。 圣翰嵬焕。日星并列。至今读之。令人衷胆震激。 圣祖宠旨如此。东平继以叙述又备。欲为公铭。谁有大于此乎。用贲幽堂。百世弥光。其在斯欤。其在斯欤。
公讳鏊字用虚姓具氏。绫城人。远祖上将军讳存裕。同平章事民瞻。侍中艺。仕丽朝。以名德相承。至都元帅成老。肇佐我朝。三传而有靖 国功臣绫川君寿永。又三传而有绫原尉思颜。尚 中庙孝顺公主。贰相文懿公思孟。 章陵国舅。俱监察淳之子也。文懿公次子宖为都尉后。夭无子。取兄草塘忠肃公宬次子为后。即靖 社宁 国元勋左议政忠武公讳仁垕。配贞敬夫人咸阳朴氏。 赠承旨由一之女。忠武公兄敦宁都正讳仁基。聘进士丁好敬女。以万历丁未生公。及长后忠武公。甲子值适乱。都正公扈 驾到公州。公在乡闻变。立拜辞丁夫人。星夜达行 行在。丙子冬在都正公竹山任所。闻虏兵猝至。 大驾入南汉。遂单骑驰赴。难已 昭显世子将质沈。 上以公勋戚子。危乱可杖。勉谕就武。特拜
霞谷集卷六 第 19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6H.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9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6L.gif)
绥禄大夫东平尉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郑载崙序。
资宪大夫议政府左参赞兼 世子侍讲院赞善成均馆祭酒郑齐斗铭。
霞谷集卷六
行状
霞谷集卷六 第 19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7H.gif)
侍生不孝孤郑齐斗等。敬斋沐再拜。上状某官 明斋尹先生门下执事。不肖孤生五岁而先人弃背。孤露眇迷。今馀四十年于人世矣。丘木已拱积。幽堂之志阙焉。不肖等无所逃罪。罪逆不孝。母亲又见背。将以今年 月日。追举鲁人之祔。愿有得一言于君子。以徼不朽。丐以为葬。惟在斯尔。敢以先谊之故。 辱知之累。仰而有谒于 下执事。惟 执事察焉。不肖幼不及所怙。懵焉无所省识。先祖父议政府君尝呼恸而教之曰。儿辈不省乃父。尔父生有至性。自异凡儿。幼能好学。不烦教督。孝弟因天赋。家庭之内。雍雍愉婉。爱敬咸尽。无一不适于父母之志者。余往关西。遘疾几殆。毒气上攻。昏不省事者屡日。尔父涕泣扶持昼夜。料邀求治。百方备至。感动傍人。间又走诣园中。叩头吁天。号泣请代。卒以回全。尔父孝感也。权氏姑夫人又对之泣曰。嗟乎。慕父母常婴孺。怀兄弟惟不给。吾惟见尔父之如是也。夙夜备子弟之职。承事惟一。怡悦无违。父母以顺。兄弟家中欢如。咸以为重。是其所性然尔。人不能及。既而见于内外诸尊长。必洟涕焉。祖父门下诸宾佐斋咨焉。以及夫家众仆隶之愚无知者。而咸切切焉各有所述。而其辞一也。呜呼。先人之行。未有出于家庭。而观于其好德之言。无亲疏内外。不啻若口出者。悉如
霞谷集卷六 第 19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7L.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9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8H.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9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8L.gif)
霞谷集卷六 第 19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9H.gif)
公讳昌徵字子休。先世为迎日人。高丽枢密院知奏事袭明之后。圃隐文忠公之十世孙也。曾祖讳龟应。 社稷署参奉 赠左赞成。祖讳谨。承文院博士 赠领议政。皆早世不达。考讳维城。右议政历事 仁祖 孝宗 显宗三朝。以忠正厚德为名臣。公其长子。妣贞敬夫人全州李氏。监役久涵之女。承旨铁之孙。戊午名贤评事穆之四世孙也。以万历乙卯正月十六日生公。公以议政公家法谦素。目擩耳染。常不离典训之内。少而端凝。长不喜浮华。惟受书勤笃。以攻举子业。年二十五中己卯司马。丙戌补 英陵参奉。未几辞去居闲。唯以文学自励。 孝庙癸巳除金吾郎不仕。甲午授翊卫司侍直。寻升副率。丁酉丁内艰去职。服阕拜内侍教官。因升司饔院主簿。移司仆寺主簿。转授工曹佐郎。辛丑授户曹。俄升工曹正郎。凡居官职事。无不尽心。不择劳苦。公胤子齐贤选入禁脔。授号寅平尉。壬寅岁寅平不幸早亡。公为之哀恸不自胜。唯以议政公故。强自裁抑。遂求出为高阳郡守。为便养计。且寅平之墓地在焉。时以节春秋悼其墓。备时物以寿议政公。为郡三载。以清勤爱民为本。守法慎严。不以贵势而有所挠。民蒙实惠。豪右不敢干。邑当西关初程。吏事烦扰。公即接应务尽已。晨夕不替。惟以尽职为志。不以勤劳自解。盖悲哀攻其中。劳悴挠其外。而公即病矣。甲辰辞递。就
霞谷集卷六 第 19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99L.gif)
霞谷集卷六
遗事
霞谷集卷六 第 20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200H.gif)
聪睿绝人。常习列女传女诫诸训。博涉诸史传。通达古今。鉴别时事。实有特达之识。而内而不出。未尝有见于人。幼时与姨从诸妹同教习长舅春坡李公。称其女士特重夫人。谓贤秀不可及。
先妣独有一女子。慈爱已至。少而膝下无憍嬉之容。长而常侍无懈惰之节。至于兄弟诸亲而平生无拂忤之色。
守己端庄。家法严正。内外截然。不妄许有出入。惟于亲戚恩义笃厚。致其诚信而勤施之。盖资性高迈。得之天品如是。非有勉强而为之。
其事君子承尊章。常尊大义。无不尽道。如祭而尽诚。丧而尽礼。奉公家法。而尤有加慎。礼法之重。虽古贤范无以加之。
己巳时变。公一家在祸锢。归寓湖之堤峡。艰难备至。又公遇疾甚。出入殊域者月馀。诸子幼而且远。夫人独自扶护医救。极其为方。旋以回苏。实由诚感所至也。阻玆艰危。忧厉剧矣。夫人无戚色。晚而遭遇。禄位已盛。夫人无喜容。及公任铨地。处用舍之际。而干谒不敢近。馈遗不及门。以明公之家政。又有夫人之内助。有如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