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霞谷集卷五 第 x 页
霞谷集卷五
疏[二]
疏[二]
霞谷集卷五 第 14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46H.gif)
伏以臣病伏穷山。一息未绝。虚縻职名。今几日月。顷于墓所奉靷之日。仅仅奔哭山下。而舁疾促归。不敢为更进都下之计矣。盖以迹远公朝。而身冒台衔。日俟 威命。而未蒙斥罢。畏于烦渎。亦未敢辄事章诉。以至于今。臣之罪戾日以弥积矣。今者伏闻以诛讨之请。公议重发。三司伏閤。百僚庭吁。此何等时也。臣以癃废之命。跧伏草莽。虚纡重任。使台宪亏失。朝职废阙。臣罪至此。万殒难赎。而其在 圣朝亦岂容一任其虚旷。重损 国体。以益贱罪乎。伏乞 圣明亟命递罢臣所叨宪职。仍勘臣所负。以正邦宪。以明臣罪。至于宫僚旧忝。亦未有镌改之命。臣今诚不忍提说于此。而亦乞 圣鉴并赐裁处焉。臣无任兢惶震惧煎迫祈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昨于史官之行敦谕也。予意已悉。本职既已勉副。以安卿心。噫。今日待卿不啻若大旱之云霓。今则本职既已许副。于卿少无可辞之端。予虽诚浅。待于卿只惟心曲。卿之下乡今其几月。予之思卿日愈久而愈切。卿其体此至意。安心勿复以疾为辞。即日登途。以副日夕之望。
敦谕。卿之还乡。今几日月矣。前席许归。更期造朝。而诚意浅薄。遐心莫回。且以史官之相守。至有府门之胥命。为安卿心。虽即
霞谷集卷五 第 14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46L.gif)
回对
臣昨上申恳请罪之章。县道封进。未及登彻。而 恩谕遽下。许臣递职。以至别谕。史官来宣。臣自岁初席藁以来。虽蒙 圣旨许令退归。而其后即无非臣待勘之日。所被职名。非臣所敢自处。以此泯伏以俟 朝家处分。亦已数月矣。伏闻顷日诸臣变通之日。臣之职名未有处分。臣始露章自乞。因请重勘。今者既蒙递改职名。 恩庇甚渥。此实臣再生之日。不知死所。第诛罚不加。反下 恩谕。宠旨愈隆。不知垂死贱臣。何以得此于 圣明之世。臣感激 殊私。字字涕泣。而如天之泽。终非臣愚贱所敢承闻者。一缕残命。何以图报。伏地焦
霞谷集卷五 第 14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47H.gif)
回谕(逸。)
回对
臣昨于别谕之下。略具仰对矣。今又 批旨下临。史官自中路回至。复赐 宣谕。臣伏奉 圣旨。愈往愈隆。稽首跪读。衷情震激。不知所以自裁。然惟 天鉴犹有未烛。若以臣为犹有一分可动之势者。贱情于此。益复惶陨蹙迫。只有伏地掩泣。不知所措。
辞兼职疏(兼带祭酒赞善。及 孝章世子薨。赞善例罢。而祭酒仍带。)
伏以时序方春。雨露斯濡。 园陵起慕。 圣思无斁。车驾幸出。远涉累日之程。以成 瞻礼之愿。天人共护。时气肃清。趁日 戒驾。旋已告至。此实 圣孝出天。奏格无疆之休。臣庶欢忭。中外咸庆。虽然今日此举。实出危道。尽非圣人戒慎之义也。夫以向日天戒。群下之情。莫不危厉。忧爱之言。屡彻宸聪。而 殿下不少槩焉。及今休庆。虽曰万幸。 殿下得无可以为戒于事过之后乎。 殿下一身。诚不容不慎也。臣以狗马垂死之喘。至今未死。神识全亡。一缕徒存。远伏田间。无路起身。获近 羽旄之光矣。瞻望 行在。伏地陨越俟罪而已。今臣既未能寸进。执役沿途。祗奉 送迎之节。辜 恩蔑礼。分义扫地。论其罪状。死不可赎。玆敢以文字首暴。仰伸区
霞谷集卷五 第 14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47L.gif)
答省疏具悉卿恳。祗谒 园陵。伸三年未伸之志。心幸之极。罙切追慕。勉戒之言。可不体念焉。卿其安心勿辞。亦勿待罪。其须体予至意。趁春和一番上来。以副前日丁宁之教。(史官韩德良)
回对
臣猥上一疏而未望其 登彻。故先自担曳。径还江郊矣。伏承 批旨下临。追使史官 宣谕。臣稽首惶陨。衷情益激。不知所云。贱疾昏昏。疏中所陈。不能伸其万一。而乃以可不 体念为 教。至于格外异数。恳乞收还而未蒙 开许。臣益切惶蹙。回首象魏。只有涕泣而已矣。
逆变后陈慰疏(庚戌五月)
伏以向日 宫庭之祸憯矣。臣民惊痛。至今未定。今此逆天之贼。继发于禁掖咫尺之地。中外株连。不啻狼藉。上干 宗祊之忧。以贻 圣上霄(一作宵)旰之劳。凶逆之剧。何至于此也。惟昔虹贯之变。上天垂警。至已申申。而 殿下不之忧。今而如此。天戒可不惧哉。方此百僚奔走。在外咸进之日。臣之愚贱。病伏穷海。危喘懔懔。莫保期夕。其忧危之极。倍切愚衷。而若其起动趍走。固不敢言。欲以文字。仰伸少效区区之忱。以慰我
霞谷集卷五 第 14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48H.gif)
答省疏具悉。今者凶逆。往牒所无。可胜痛哉。未即趍造。业已洞烛。卿其安心勿辞。亦勿引咎。其须俟间登途。用副殷勤回谕之意。
回对
臣之一息奄奄。不能比数生人之类久矣。当此凶贼就讨。神人共愤之日。既不得进身奔候于 朝绅之后。晚进一疏。亦不能尽其忧虑之贱忱。瞻望 云天。只切悚惶而已。伏蒙 圣上不加罪谴。反赐 宠批。至令史官申之以至眷之 旨。臣祗承 恩谕。伏地涕泣。如获更生。亲奉 德音于咫尺之下矣。垂死危喘。何以得此。窃伏闻 圣候方有调摄之节。此亦出于宵旰靡暇之致尔。 主忧臣死之叹。于此切矣。区区犬马之忱。食息靡懈。伏地陨越。不知所达。
史官传谕后书启(庚戌七月)
传曰姑留调理。待其少减。引见后下乡。
臣于拭巾待尽之日。忍死奔哭。得以仰瞻 天光。虽即日颠毙于道路。可无馀憾。而退出之后。疾势顿添。泄痢兼作。气息
霞谷集卷五 第 14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48L.gif)
辞御医随往之 命。仍陈戒疏。(七月)
伏以臣一进天陛。获临 威颜。退死沟壑。万无馀憾。而臣既以命迫运穷。危疾缠身。归死日急。不敢更为迟留奉承进见之 命。担舁登途。永辞 象魏。人生到此。更复何言。只有瞻望涕泣祝 圣而已。顾臣垂死之命。更无所望。而区区之愿。惟在保护 圣躬。建极于上。以靖 邦国。以祈永命。则此实帝王之盛节。 圣孝之大源。 宗社神人之愿。孰大于是。臣虽退即溘死。亦有荣矣。无复馀恨矣。惟是 御医治疾。仍有持药随往之 命。实是格外。有非贱臣所敢当者。惶陨震越。不敢冒承。伏乞 圣明亟赐收还。以重 恩数。以安贱分幸甚。此非寻常章疏出入之时。既不敢以文字告归。而当此滥猥之异数。不得不仰伸危恳。以祈规切。臣尤死罪。臣无任惶陨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未归之前。一欲更见。而因卿所患。遽尔经
霞谷集卷五 第 14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49H.gif)
应旨书启(十月)
伏以臣一疾沈淹。至今未死。方在朝夕待尽之中。别 谕异命。忽临于草莽之下。何乃上天之警告。又出于十月之交。至于震惊下民之耳目。此实出于皇天眷顾之意。而 殿下中夜戒惧。不敢遑宁。坐而待朝。涣发纶音。以示大警动之意。又
霞谷集卷五 第 14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49L.gif)
传曰今观奉朝贺儒臣勉戒之语。略而切实。感叹耆旧自得眷眷之诚。原书启留中。朝夕服膺之意。更遣史官并为传谕。(十月史官洪重一)
回对(十月)
霞谷集卷五 第 15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0H.gif)
别谕。呜呼。帝王之学。异于韦布。苟非终始典学。何能做位天地育万物之功哉。顾予否德。叨天丕基。日夕乾惕。如履薄冰。凡所以讲求治道。靡不用极。而学不足以涵养本源。政不足以挽回丕运。此予之必致山林抱道之贤。欲闻朝夕纳诲之益。而祗缘诚礼未至。遐心莫回。予心惭恧。当复如何。况且近日以圣学辑要进讲筵席。处今经幄之中者。非不详细讲讨。而至于穷格之工启沃之方。舍其经学之士而何求哉。况今旱魃肆虐。岁歉已判。社郊亲祷。圭璧遍荐。至诚未格。甘霈愈邈。言念民事。若恫在己。此时抱负德望者尤岂可一向迈迈。固守东冈。不思所以补予不逮哉。须体至意。即日登道。以副予企待之望。(辛亥六月)
回对
伏惟日月不居。
先大妃殿 讳辰奄届期月。臣病伏瞻望。仰念 圣思追慕莫逮之痛。益切哀陨。此时灾旱又孔剧。以贻我 殿下忧遑。
霞谷集卷五 第 15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0L.gif)
别谕。昨日 陵上暂时相接。悲扰不能展怀。今闻明将还归云。不胜怅然。切欲赐对。而方以 两殿梓宫加添未果焉。且念老人难于劳动入来。明日回銮时来待于路左则可以接面。史官传谕。(长陵 迁奉时 行在所别谕)
辞周急疏(壬子)
伏以臣之愚贱。疾病摧残。危喘凛凛。朝不谋夕。而生逢 圣世。获沾至仁。亦及枯朽。一息犹存。迄今苟延。亦一异事也。前腊伏蒙有 朝家岁时米酒之颁。其盛泽至矣。即所谓长吏存问者是也。首岁又特轸 圣念。垂问死生。申以酪饵之珍。幸以苏活。扶持及此。莫非 恩私也。不意今者 恩命忽下。乃有使本府周急之赐。此古昔王者所以待士之礼甚盛。后世未有也。然亦必自有其人当之。臣是何人敢叨此数。 圣
霞谷集卷五 第 15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1H.gif)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见卿久矣。思卿切矣。观卿疏若见卿。心深欣慰。至玆周急之命。乃尊儒敬老之意。卿勿过辞。安心领受。
别谕。予之见卿。今已五个年矣。思卿之心。日夕奚弛。今因酌献 先圣。从简视学。卿以养德山林。所带之职。乃国子教胄也。适值此会。予欲致卿。尤倍恒日。卿年虽高。筋力之强业已知者。玆遣史官。谕予殷勤之意。卿须体此意。即日登途。同参讲席。用副儒林之望。(癸丑二月史官李时弘)
回对
垂死贱臣。徒有一息未泯。而长在昏瞀中。无复人世间事矣。
霞谷集卷五 第 15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1L.gif)
回谕(逸。)
谢周急疏(癸丑三月)
伏以臣前月伏蒙 圣明特下 别谕史官。上来进参于 临雍视学之日。 隆旨眷眷。殆非愚臣所敢承者。然而犹未俯烛于臣之疾病衰顿已无人事。无复闻 命起动之状。有此虚辱 恩命。枉被草莱。臣瞻望陨越。惶惧无地。而畏于烦猥。亦不敢为申章伸暴。只自恨结。罪负弥积矣。今月二十二日又伏蒙有米菽鱼肉等周急之命。本府以 恩命将之。臣年衰而苟活。病痼而不死。无益于人世。徒窃于 圣恩。当此民命近止之日。爱欲其生之恩。至于如此。臣于是不敢更事
霞谷集卷五 第 15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2H.gif)
批(逸。)
辞知中枢疏(逸○甲寅三月)
答曰省疏具悉。顷者特教。实由于尊年敬德。卿何过让。卿年虽高。筋力尚强。业已知之。日且渐暖。卿其安心勿辞。幡然登途。用副日夕之望。(史官金启白)
别谕。予之见卿。倏过半十年。思卿之心。奚尝少弛。卿年虽笃。筋力犹强。春晷舒畅。望卿愈切。今者升擢。一则尊贤。一则敬老也。须体小子之思想。谅升擢之非文。幡然登道。副予日夕之望。(史官金宗台)
回对
以为臣猥被重 命。万万有不敢当者。不得已冒死呼吁。徊徨累日。昨才拜章陈乞。以祈天日之鉴烛。忽复 别谕下临。史官来宣。十行 恩旨。可泣鬼神。至其一二 宠命。实有非贱臣所敢承闻者。臣伏地陨越。字字感泣。 圣谕若此。而臣乃以垂尽之命。无敢望对扬其万一。是 圣渥如天。而臣罪愈重。臣直欲速就溘然而无知也。贱息方此危困。无复承 命之状。已有文字上渎。伏惟 圣明庶几俯察。臣惟有席槁祈 恩。日夜以俟 圣慈之有所矜怜而垂 许而已。
霞谷集卷五 第 15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2L.gif)
伏以臣少而锢疾。老而不死。犬马之齿。今八十有六矣。真元既竭。病益乘之。每一沈淹。形骸日以残废。坐卧不能随意。衣被不自挂身。一息苟延。骎骎如下山之日。无复人世间生意久矣。况可论官职之事乎。有时瞻望天日。躬自怜悼。常以未死之前。无望诀辞天陛。为此生之馀恨。不意本月之初。忽有西枢新 命。恩旨远降。臣闻 命惊惶。不省所措。职虽闲局。品是卿列。是岂草莱间垂死之臣所敢冒当者。宜即陈疏自列。而顾臣凛凛之状。只是尸居馀气耳。神识长时昏昧。知觉或至全迷。堇以朝昼间少开之顷。倩人呼草。略具短疏。从县道封进。及此纩息之未泯。得以尽释其所被职名而就尽。是臣之至愿也。不料原疏未彻。乃于本月二十二日。敬奉 圣旨。以臣为崇政大夫议政府右赞成。职牒 召旨。联翩下临。臣于奄奄之中。不觉震惊错愕。诚莫知所以致此之由也。此殆臣死期将迫。促其晷刻溘尽。而犹自绵绵未绝。亦一天地间怪事。尚何言哉。至于班资之崇。职责之重。临死贱臣之万万无所似。朝家举措之万万无所据。以臣一缕危喘。固不可以纸笔覼缕。而抑臣之微悃。切有所哀痛迫隘。犹不能无憾于天地之大者。臣请流涕而陈之。藉今臣随分积仕而进。今距礼经所谓致仕之年。已过十有六年。其不可以用舍进退
霞谷集卷五 第 15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3H.gif)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今者升擢。意非偶矣。顷者别谕。亦悉予意。卿须体此至意。安心勿辞。幡然登途。用副望贤之心。(史官李光济)
霞谷集卷五 第 15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3L.gif)
伏以臣虚纡重秩。滥蒙 宠旨。今有日月。而迄未镌改。臣日夜忧叹。寝惊梦疑。眠食以至俱废。垂死之喘。日益凛缀矣。臣之耄荒枯落。无复有生人事之状。异数隆命。不可以引日虚假之义。前者所陈。既已竭尽无馀。而只缘诚微辞拙。不能上格高天。俯垂哀悯。致使名器屑越于匪分。 恩章久委于草莽。臣虽欲更陈危迫之恳。仰冀仁恩。而神识昏瞀。气息断续。实无搆成文字。毕露衷情。如是而朝暮之命遂至澌灭。卒不得收回误恩。使此职名。叨縻身上。以殁于地。则其所以贻累圣朝。得罪神明。将有不可以胜赎矣。臣诚抑塞蹙迫。不知所出。玆敢更以垂绝之息。仰首哀鸣。以祈鉴烛于天地父母之前。伏乞 圣上怜而察之。及臣一缕之未泯。亟 命收还臣所授职秩。使臣得以本分就尽。获免于重戾。则臣生死含 恩。宜如何仰报。臣无任瞻天望 圣迫切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今者贰相之命。待儒贤之意。尊黄耇之礼。卿何过让。昔汉隐者衰年赴朝。献策武帝。卿虽养德山林。受两朝之恩遇。岂乎比此。见卿久思卿切矣。于今此命。非望筋力。宜体寡昧之意。须勿过辞。俟力少间。幡然登途。用副日夕之望。(史官洪瞻)
书启
霞谷集卷五 第 15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4H.gif)
辞右赞成疏[三疏](九月)
伏以时当秋令。 圣上有事 园陵。 玉候天相。 法驾远涉。 临御圻邑。臣民咸庆。相与聚会。莫不祗候称颂。臣以疾病垂死之喘。身伏海都。 车驾幸履近境。臣不敢偃伏自在。窃拟进候 起居。瞻仰前路之计。起身三日。廑到通津界上。疾状添作。气息奄奄。委身路左。徊徨陨越。无所措躬。今者 銮舆载回。属车既远。臣祗伏野次。无以前进。臣罪至此。不可胜赎。玆敢以文字追上县道。以冀 登彻。庶几 天鉴俯垂察焉。且伏念臣所叨职名。是公府孤卿。其责任甚重。不可以臣愚贱虚带草莽。以旷天职。事理明甚。伏乞深加 圣虑。亟命褫改。还臣素分。以幸公私。千万至恳。臣无任瞻望俟罪兢
霞谷集卷五 第 15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4L.gif)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以伸霜露之感。益切追慕之怀。卿到近邑。予漠未闻。不即敦召。缺然曷谕。既渡甲津。来住近畿。胡不见我而欲为归往乎。玆命史官。驲驰传批。仍命偕来。卿须体小子如渴之望。从容登途。一见我副企望。(史官许镡)
辞右赞成疏[四疏](甲寅十月)
伏以臣前月路中。冒上一疏。只为微诚莫达。归伏俟罪之意也。不意 圣上反下隆批。恩谕至重。且以胡不见我而归往为教。臣奉读未终。感泪交横。此则臣之罪也。死有馀恨。虽然此岂臣之所得为哉。疾病从以拘之。义分亦有不敢者。疏末申乞。庶有以俯鉴矣。 恩旨之下。臣罪益重。至 命史官 驲驰传 批。仍令偕来。其以罪为荣。乃至于此何也。以臣之贱疾若复可进。则岂不及于 行在临御之日。而今乃有追进之望乎。臣瞻仰云天。伏地陨越。衷情震激。不如溘然之为愈也。若其史官偕来之 命。尤是格外。臣之危病。既不得运动。已无望应 命。近侍留住。将以何为。徒致 恩命之屑越。久贻州府之支厨。公私狼狈。莫此为甚。此亦臣之罪也。伏乞 圣慈亟命收还史官之临留。俾臣一息未泯之前。获蒙终始之泽。千万至幸。臣无任瞻天望 圣感祝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顷于史官之往。谕予殷勤之意。今观卿疏。
霞谷集卷五 第 15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5H.gif)
辞食物题给 命疏(乙卯正月)
伏以岁元当春。 圣化方新。臣缕息奄奄。朝暮沟壑。无复仰瞻天日之光矣。独自怜悼。本月十八日。伏蒙江都府臣以户曹关文奉行初四日 上命。以臣猥从耆旧诸臣之后。有岁初食物题给之 教下宣。乃用米豆鱼束。其数十计。以 恩命将之。臣闻 命惊遑。下拜祗受。不胜惶惧陨越之至。念此实惟 圣朝礼遇元老贵重诸臣之例也。岂臣微陋所敢承者。臣诚徊徨蹙踖。不知所措。虽然此亦出古昔圣王优老惠养之意。王政所重。 殿下于此。推仁施化。有是大泽。实为当世之盛典。非系臣一身私义耳。臣钦仰感激。拜承德意。无所敢辞。则固当叩首 天门。仰谢 至恩。而垂死之喘。无望自效。敢以文字。略暴一二。此又臣之罪也。且伏念今此谬恩。顾莫非以臣忝叨匪分之职。名在卿班。久未褫改。仍循时日。又至经岁矣。臣若未得释此 重命。终以没地。则是将获罪神明。贻累 圣朝为如何哉。伏乞 圣明亟命镌褫臣所被职秩。得以素分就尽。则是实为终始之 恩。臣死且不朽。臣无
霞谷集卷五 第 15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5L.gif)
批(逸。)
回对
皇天眷佑我东方。三元首春。元良诞生。此 宗社天人之庆。岂环海臣民所自欢忭而已哉。臣废伏穷海。危喘奄奄。无路自效于舞蹈献贺之忱。少伸臣子之愿。此犹可谓生息人世者哉。臣适于其时。伏蒙不世之渥 恩。拜陈一疏。以干 天听。何幸大庆政在其时。而臣独以穷僻。誊闻既后。未及以时献贺。微诚抑郁。罪悚方切。此时伏承 批旨下临。恩谕来宣。不许贱辞。更使趣 命。此则 圣上不察于臣之危疾将死之状。而犹可以为奔走奉承者也。贱臣筋力已尽。实无仰瞻天日之望。幸以快睹今日。虽有少须臾无死之愿。何可得也。伏惟 殿下既获天授之庆。克念保佑之方。其朝夕护养保傅教成之义。宜必各尽其道。俾成就无疆之休也。此垂死贱臣区区之祝也。史官临回。臣不胜眷眷之忱。敢此拜首以闻。伏乞 俯赐矜察。
回谕。幸有元良。邦本有托。数朔之内。顺经水痘。欣喜曷喻。此时予之欲见卿。奚特望云霓。卿之筋力犹且康健。此时岂惜一番登道。卿须体慇勤之意。安心勿辞。用副至意。
回对
霞谷集卷五 第 15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6H.gif)
辞赞成疏(乙卯)
伏以惟天既笃 宗祊之庆。长申保佑之命。嘉祥不休。 元子诞降。未浃十旬。而乃有美疢之候。吉应对时。天和同符。此即天而授之也。岂偶然哉。 贺礼方举。八域同欢。猗欤休哉。孰不钦仰于是乎。天人之情可见。景命之锡无穷也。臣伏愿 圣上因此而重警焉。于是而益加勉焉。内而慎其培养之方。外而极其保傅之教。以尽其少成习惯之功。一如圣人之诲。克臻无疆之休焉。从古圣贤。莫不以此为第一急务。今垂死哀鸣之情。区区愿祝之忱。惟此而已。然顾以臣奄奄之息。
霞谷集卷五 第 15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6L.gif)
别谕。传曰顷者批旨。已谕小子之意。而缘予诚浅。幡然登途。邈然无闻。只自恧焉。卿之年龄虽高。筋力尚强。业已知之。况于昨政。授卿辅养之任。小子虽不逮。未能致山林养德之老。而授卿此任。追惟昔年。心有兴感。卿虽不谅小子之诚浅。于今此任。岂乎让焉。玆遣史官。谕予至意。新凉顿生。可便登道。卿须体小子殷勤之意。顾先儒早谕之训。即日幡然。用副朝野之望。(乙卯七月史官闵宅洙)
回对(八月)
以为臣一息未尽。又将一岁矣。其疾病危困。有不暇言者。千万不意。忽有新降特 命。以臣为储宫辅养官。史官传宣 圣旨。天谕至切。诚有愚臣所不敢承者。臣闻 命惊惶。感涕交横。精爽飞越。无所措躬。窃以此时此任。诚莫大之急务。不容少忽。而乃以臣之愚贱。充补其间。以贻废阙。则 圣眷虽
霞谷集卷五 第 15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7H.gif)
辞辅养官召 命疏(乙卯八月)
伏以臣昨蒙史官来宣 圣教。殊恩降临。眷谕至重。臣仰对休命。拜稽以还。益感周命之维新。而邦运之重熙。由此而臻矣。 圣旨至以臣前日批旨之下。不得应 命。引以自咎。此直缘臣其时狗马贱疾而然也。实惟臣之罪也。今日 圣嗣受命开署。设置厅僚。有此诸官。天既锡我以大庆。人于其间。可无奉若而钦承之道乎。今日此事。实宗祊之切计。保傅之至务。窃惟元嗣虽在冲孩之中。其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上圣之资。本自已具。其可不早加培养而服习之乎。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此谕教之必在早也。放勋曰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此辅翼之必以道也。今虽或以不能开筵讲读为言。然若其德性进就之功。 圣学蒙养之方。不但主于讲读而已。是将常于见闻动静之际。可得其知觉好恶之正矣。语默作止之间。亦有其观感兴起之效矣。此其保
霞谷集卷五 第 15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7L.gif)
答曰省卿之恳。今授卿此任。岂偶然乎哉。意卿即日幡然。因卿恙之尚未快瘳。乃有此陈恳。其用为卿闷焉。其于神明所相。自可身康。且观卿章。有待强健上来之意。深用欣焉。辅养此时专属卿等。其他节目先为举行者。自有近京辅养官。而小子望黄耇宿德。一倍于心。卿须体小子之至意。顾今日之先务。益加善养。待快愈即日登途。用副日夕望卿之心。(史官尹敬周)
回对
臣冒上一疏。以待进退之 命。伏蒙 批旨下临。 亲降天书。 圣渥至重。臣伏地稽首。恍若昔年亲奉 天威于咫尺之下。衷情震激。不觉感泪之交横。且以臣之贱疾。至勤 圣虑。不知贱臣何以得此于 圣朝也。方今 圣嗣诞膺景运。有此早谕之 教。实为莫大之务。此则上下神人之所颙望也。岂独 圣意之所眷眷者哉。臣于此诚不敢计一缕之命。而有一进叩稽于 天日之愿也。 圣明已有下谅。且 赐药物以济之。臣从此日夜调治。若得天假之命。差有少间。则谨当扶曳残喘。一听 命于 震邸之下。敢此仰对。
辞赞成祭酒疏(以辅养官为行相见礼。进诣江村。辞实职疏。)
伏以无似贱臣。猥被补养 圣嗣之命。其职任之不称。筋力之难强。有不暇顾。唯以一瞻元嗣歧嶷之仪是急。不自揣量。担曳登程。作行半旬。来伏江郊。如缕气息。渐尽于撼顿之馀。不得不蹲滞旅次。以为调息进退之计。而莫重相见之仪。缘臣而迟退。臣罪至此。益无所逃矣。第臣见带政府赞成之任。前后累陈祈免。未蒙 矜许。虚带苟延。日夜惶戚。已有年所。今因出应辅养之 命。滥冒非分之本职。则不徒从前祈免崇秩之义。终归虚地。臣之前后处义。实无所据矣。伏愿 圣明特察臣危迫之恳。亟递孤卿重任。国子兼带。特以散秩。
霞谷集卷五 第 15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8L.gif)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观卿所陈。知卿将为入城。深用欣焉。所辞本职。卿于昔年参赞之任。既已谢矣。今者此职。其何过让。昔日山林养德之士。名宦于朝者岂鲜哉。予虽凉德。职则古也。亦何不量。卿须体小子之至意。安心勿辞。即日入来。
书启
以为臣既承 严命。来伏江郊。则固当渐次趍诣。故今才进伏郊次。而累日担曳之馀。贱疾顿剧。筋力无馀。实无作气入对之望。若得淹伏数日。调息神气。则庶可有趍造之路矣。朝入文字。亦陈此意。而 圣批不谅。过有史官偕入之 命。此则尤是格外。惶陨迫隘。不知所处。伏乞 圣明亟命收还史官。许臣迟留。得而随便调治。以俟 处分。而神精昏瞀。气息危缀。恳迫之忱。未能尽暴。祗自惶恐罔措云矣。
辞 赐粮馔及择给公廨疏
伏以臣于入城之日。获蒙 圣慈曲察。收还偕入之 命。使臣得以任便将息。私心感结。无所容措。累日调摄。筋力之澌缀无馀。危喘犹在奄奄之中。一登 天陛之愿。尚尔稽滞。臣诚惶陨悚悯。而昨有 真殿奉审时入参之教。臣闻 命怵惕。罔知攸为。今臣犬马之齿。已迫昏闭之境。两眸矇瞀。无异瞽师。其何可妄进于 御室咫尺之下。而况又使臣随参于
霞谷集卷五 第 15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9H.gif)
答省疏具悉卿恳。奉审之命。意固有之。而所恳若此。此非扶腋出入之处。特许所辞。公廨择给之命。京兆草记业已下教。以安卿心矣。粮馔柴炭。乃礼待黄耇之意。物亦不腆。其何过让。卿其安心领受焉。
辞赞成辅养官疏(乙卯九月)
伏以臣日昨告归。奉辞于建极堂 亲赐临视之下。 威颜咫尺。躬奉提携而诏之。两手双擎。只有感泪交流。至今屡日。昼惊夜疑。神魂飞越。不知此身之已在海隅穷寂之外也。念臣以至愚极陋。犹且未死。及至今日。复近 耿光。获叨奉 命于辅胄开筵之日。乃敢以首先诒厥之谟。上而本于 圣躬导达成就之责。下而切于僚臣元良侍座。并受监临。以对我贻哲之命此。 国家大事。天道莫重焉。诚愿 殿下于此
霞谷集卷五 第 15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59L.gif)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顷者见卿黄耇之颜。犹今在眼。心尝欣喜。而但倏忽寻乡。思卿深切。前席勉戒。佩服身心。予虽凉学。岂不猛惕。其于本职。允合于卿。其何过让。其于兼带。卿虽在乡。亦有他官。其何让焉。卿其须体前席殷勤之意。安心勿辞。报冬(报冬当考)寒紧其善调养(史官逸)
辞赞成辅养官疏[再疏]
伏以臣于前疏。敢以辅养职事之宜出代。本职忝窃之宜即刊改者。仰吁危恳。而耗竭之气息益以凛缀于行路之馀。不
霞谷集卷五 第 16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0H.gif)
霞谷集卷五 第 16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0L.gif)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深惟黄耇心犹恋恋。今日法讲。见卿侄之入侍。谕予眷眷之意。命往传卿。卿章适到。若见卿焉。黄耇宿德。虽曰在野。其名可尊。岂轻许副。至若未参候院。又何伤乎。卿须体此意。安心勿辞。其须益善养。(此 批特遣俊一传宣)
回对
臣冒上一疏。敢申前恳。而伏蒙 批旨愈益优隆。不 赐矜许。反加 眷恤之意。迥出寻常。臣之侄子俊一幸忝新恩。适当入侍近密。亲承 圣教。天语谆谆。 谕之以勤恳之旨。俊一含 命来宣。备布 前席 圣谕。臣闻命惶霣拜稽。若复亲奉提携于咫尺之下。叔侄相对涕泣。而馀喘求死。乃复蒙荷大泽若此何哉。閤门感祝。罔知所报。第惟臣之所陈乞祈改职任事。终未蒙 听许。每加慰 谕。有若例让。岂 圣意以为今此之任。可以虚带淹过。任其瘝废者哉。此臣之罪戾日以益深。 恩谕之下。惶惧闵菀。伏地淹泣。不知所达。
王世子册礼时贰师辞免疏(丙辰)
伏以臣于前秋宫筵之日。躬奉盛礼。既伸庆祝之愿。仰赞惟新之体。虽由此退而即颠沟壑。无复有恨矣。奄奄残息。至今经岁。惟有一念延颈长在祥云之下矣。第臣癃废将死之状。臣既已呈身以自现者。而 圣鉴于此。实以 俯烛而垂怜
霞谷集卷五 第 16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1H.gif)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今者兼带。乃是例兼。见卿之后。心尚眷眷矣。欲因此时复召。而向者入侍。知卿筋力矣。欲谕不谕。今观陈
霞谷集卷五 第 16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1L.gif)
册礼后辞职仍陈戒疏
伏以天时叶吉。景运惟熙。惟我 王世子钦受册 命。正礼春宫。此 宗社休万年体祥。岂一世臣民庆福之涵濡而已哉。垂绝贱臣一缕未尽。犹幸及此。快睹得申赞祝之忱。是天地一大泽也。然而今臣神息已尽。徒一僵尸。终未能攀贺于呼抃之列。瞻望 云天。独切感涕而已。惟是臣所被职名。是贰公之重也。所兼宫僚。又是少师之称也。然且跧伏草莽。偃息自在。当此 大礼之时。亦不能积诚尽恳。以祈罢免。乃使朝仪不备。宫僚阙员。终至贻累盛礼。孤负 圣世。臣罪至此。无所逃矣。此有司之所当即先劾正者也。伏乞 圣明亟赐镌削。仍令勘处焉。今臣既已癃废垂尽。无由得申庆祝之忱于 天陛之下矣。今于请谴之章。不敢不一陈将死之言。以冀 圣明垂察。其情亦戚矣。昔周召之告其君。言皇天之命而戒之曰。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不敬。于今圣嗣新受命东宫则又其所谓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亦是也。其所谓惟休者。今斯庆之也至矣。若其惟恤。又将如何。其所以首先建极之本。 殿下宜自知之。元良亦宜自求之。 殿下作之于上。 圣嗣继之于下。 殿下于此。必对
霞谷集卷五 第 16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2H.gif)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欣喜之中。所勉切实。深用感叹。可不服膺焉。今卿在乡。心虽缺然。其所未参则业亦知之者。卿须安心勿
霞谷集卷五 第 16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2L.gif)
回对
册礼既庆。八域同欢。惟臣一息犹存。独不能身奉 盛仪。以伸微诚。徒以一疏。遥望陈情。穷蹙之地。无所逃罪。伏承 圣批。特加优容。 宠谕愈隆。其所上愚浅。亦皆嘉纳。垂死贱臣。何以得此。虽即颠沟壑。无复馀恨。而惟是朝暮之命。罔所图报。孤负 圣世。区区贱罪。到此极矣。瞻望 震极。伏地陨越。不知所达。
辞周急崇禄疏(丙辰)
伏以臣一疾沈淹。自春徂夏。殆已半年。奄奄将尽。无复生理。臣身带 春宫辅贰之职。瞻仰恋结。感思日以益深。而离违旷阙。乃至于此。其如罪负之多何哉。臣又于今年春和之令。有 赐诸老臣米菽布帛之 命。三月中臣亦随诸臣后。获蒙 恩赐。其数猥多。岂贱臣所堪承者。然此本 圣上优老恤穷之典。出于王政施仁之首。非臣分所敢辞则亦当叩谢以伸微诚。而臣则阙然。向者 宫闱有伤疠之惨。惊动 圣虑。奉 慈殿移御。大小奔走。百僚庭候。臣则淹伏乡庐。罔所知识。名在重秩。凡有礼节。都无所预。其于臣分为如何哉。不意今者伏蒙 恩命又下。特授臣资阶。加以崇禄重秩。臣闻命惊惶。无所措躬。窃伏惟惟此旷世异数。前古所未有之盛
霞谷集卷五 第 16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3H.gif)
答逸。
回对
臣蒙恩而辄致辜犯。请罪而反被加恩。此臣所以日夜忧遑者也。今臣所被旷绝之殊数。不比寻常。而臣孤恩蔑礼。其罪负之深重。贱情之缺然。莫此为甚。而伏承 恩批之下。未蒙诛谴。反施优礼。臣席藁穷荒。无所容措。臣危喘不死。犹是含恩畏 威。秉彝未泯。只有祗伏以俟 威命之下。而惶惧震越。不知所达云。
霞谷集卷五 第 16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3L.gif)
霞谷集卷五
献议
霞谷集卷五 第 16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4H.gif)
愚陋贱臣。跧伏草莽。矇无知识。于礼学实昧昧。虽寻常士夫间礼节。未敢妄论。况于 大朝之礼。丧变之制。敢有所与议乎。礼官忽临于田庐。有此 询荛之举。臣诚惶怖震慄。不知所措。然 严命之下。臣既不敢逃避。亦不敢徒然无礼。重辱 上命。以增死罪也。臣于 朝家典礼。实未尝有学。第伏闻今此 嫔宫服制。 圣朝既改时制。定用古礼。是复古之盛义也。其间视事服一节。其随时节目。在古未见可證。窃念周书康王之诰。有释冕反丧服之文。如今五礼仪服制中诸臣进见皆吉服。又朝士有服制。在朝服吉服。则虽古之人君。其随时吉匈。各用其服。义亦同此耶。若苏氏讥其失礼者。直以三年大丧言之也。臣以迷陋之见。无所徵信。徒用时义。敢以臆说如是僭妄。不胜惶悚陨越之至。
端懿嫔丧服制议对(戊戌十一月)
千万不意。礼曹郎官来临下土。以 端懿嫔服制隆杀之节。有所 询问。臣惶陨震惧。不知所措。诚不敢妄有所为对。且臣伏见议礼之臣。专用一部古经。必以变后世复成周为言。其义甚重。尤何敢有所容喙。虽然窃伏闻古礼为舅姑期。为子妇大功小功。自唐开元为制。增为舅姑三年。子妇为期大功。则以至宋
霞谷集卷五 第 16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4L.gif)
辞对朝晡哭临受杖议回 启(庚子七月礼郎韩斗一)
臣伏念昨年因一时邦礼所未有之事。别有广询博采之举。 好问之圣。不择刍荛。如臣贱陋。亦及于 询问之数。臣于其时实切惶惧。不敢徒然无辞。坐辱 朝命。妄有所一二献说。僭越已多。而其间昏谬妄对之失。出位犯分之诛。有不可胜赎矣。若
霞谷集卷五 第 16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5H.gif)
朝官燕居带议对
臣每于 朝命格外询问之下。有不敢因循为例有所僭论。其贱情悉暴于顷日之对矣。 圣明不复加察。今者礼官复以 询问之事来临。臣于此惶陨震悚。转加一倍。诚不敢妄有与论。重触罪戾。第臣于 朝命之下。辄复违慢。屡干严诛。实所万万穷蹙。而又其臣下燕服一节。在臣贱私。亦不能无仰以自别者。玆敢略暴一二。臣于 天崩之初。自阙外成服退归。臣意以为成服则既有衰麻在焉。燕服乃以布笠布衫则带之用布。亦无异也。考之于古朱子书白巾白带及布公服布革带诸说。如此證之。于今己亥甲寅两 大丧之日。亦无燕服麻带矣。遂仍着布带不疑。实与今都宪臣李喜朝疏陈者。同一其事也。及自诸
霞谷集卷五 第 16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5L.gif)
新授职人追服当否议对(庚子八月)
臣窃伏闻 国恤卒哭前前衔复职。筮仕初升者。皆以白布为帽为公服。熟麻为带。盖凡服不得再制。初不衰麻者。事异闻丧。
霞谷集卷五 第 16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6H.gif)
辞对练带议回 启(辛丑六月礼郎赵命臣)
臣以前后礼 询之下。不敢因循僭论。以干罪戾之状。曾窃仰暴。固已 圣明俯烛矣。前秋宪臣疏论朝臣练带一事。臣自以服布之故。乃敢引而自列。以效自劾之意。非敢为献对之例也。今者以谏臣疏陈练服事。礼官复为 下询。又何 圣明不谅。每辱 朝命若是。臣之昧昧。有不敢与论者。已尽于前后上辞。则今何敢强其不及。妄有论列。以重其犯分之诛哉。 谕旨之下。不敢承当。伏地战悚。以俟 威命之加而已。
辞对 明陵志文事议(甲辰闰四月)
逸。
嫔宫议号议对(史官郑重器 似是辛丑壬寅年间当考)
臣凡于礼 询之事。不敢与议。而况此 国家所不常有之典礼乎。虽然以诸臣所考故事观之。盖 国朝故礼。嫔宫其初册嫔时。必有一字称号。如今内命妇嫔号之称无异也。至 仁宗为世子册嫔时。必以其储宫之尊。与内命妇各有阶品之类自异也。乃不用一字爵号。而只称 世子嫔。以尊其礼也。其间德
霞谷集卷五 第 16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6L.gif)
服制仪节议对(甲辰八月进 阙外哭班时)
天崩之痛。号陨罔极。臣忍死扶曳。来伏 阙外。此时忽有礼官 下询礼节之事。臣分之不敢与议于如此邦礼。固已有素。今于此益增惶陨。不知所达。第念今服制之节。既遵五礼仪。且有先朝增修定制。则以臣愚贱。尤何敢容议。至如 四殿服制所定。以至文武百官服节目。既尽于古礼。且无所差于国典及五礼仪。则实为允当。无敢别议。竹杖管屦。是出于唐子添入之节。而既据古礼。亦无可论。其中独白衣冠终三年一条。前衔朝臣既移入衰麻之制。而生员进士生徒独以白笠白衣为制。此视古礼齐衰三月。则白衣笠太轻。以三月之期则终三年太过。在前诸儒以此为疑。今若以生布笠生布衣带受服。至卒哭改白笠白衣带以终三年。似不失于古礼齐衰三月之意。亦无违于 国朝白衣冠终三年之制。其在酌古参今之道。恐或得宜。且
霞谷集卷五 第 16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7H.gif)
香室祝辞议对(甲辰八月)
臣才以服制节目之议。略有献说。不胜惶愧。今玆礼官以 香室祝辞变礼。复有 下询之举。如此邦家莫重之礼。臣又何敢与议。然伏念此则 祖宗朝当有已行古事。非愚臣臆见所敢仰对。文献通考诸书。略有可考。终莫如 祖宗朝实记古例。惟在 圣明亟命考据而遵行之尔。伏惟 徽裁。
大妃殿服制议对(八月)
今玆礼官复以李仁复疏论 王大妃殿服制事。有所 下询。臣不胜惶陨。 国家服制。出于国制。历 朝皆以此遵行。从周之所以寡过者也。虽以 先朝事为言。其时辨论。只在言者。而其所遵用。唯有 国制。臣于昨议。亦略有所为说。今何敢别议。至以 端懿王后丧服期制为说者。此则古礼大功 国制期年。同是一例。而 国制之服长子长妇并在期年。 先朝取用。盖亦以此。而今指谓三年之义者何也。臣于其时亦猥蒙 下询。妄有献对。有今之期年。即古之大功。古之大功无有三年之义之说。今者乃以此为證。而谓今日事反有降杀。则臣诚不胜其惶惧。无以敢仰对矣。伏惟 徽裁。
永徽殿告文属称议对(九月礼郎尹尚白)
臣昨于 阙下奔哭之时。妄一二献议于 严庐哀疚之中。方切愧惧之心。今以 永徽殿告文属称。复有 下询。又何敢与议。第念今此 圣上所取于哀嗣字。正为可据。礼曰丧称哀子哀孙。祭称孝子孝孙。则哀字孝字。不可易者。而其复用嗣字。虽出于通变。既是继嗣之义。字义衬合。则是变而得正者。字虽再用何妨。杜佑通典礼说者。是汉末魏晋诸儒之说。郑玄贺循名儒之诸派。其事皆据古义。论甚精核。杜氏采辑传之。后贤皆取用之如古传记焉。其东晋后代。何用为嫌。愚昧之见。不敢不供。而妄议及此。不胜惶陨死罪。
庚子服制追议(入于甲辰辞 召命疏下)
启圣祠拜礼议对(甲辰十月礼官郑再春)
今以启圣祠礼节事。复有 下询。臣于此等邦礼。何敢与议。然伏念启圣祠之立。肇于中朝。当初其礼。抑未知文献续考等书。有中朝故事而然耶。臣伏见 国家之礼凡载祀典者。虽在诸小祀之类。皆用四拜。元无再拜礼。盖以神道尊礼。其仪节一皆如是也。五礼仪吉礼可考。今此启圣祠既为邦家祀典。非如乡院乡社私祀之类。则所当以邦礼行之也。且凡所以尊圣人者。非谓爵位也。乃尊道也。道为百王之尊。与天地并列也。虽未有王号之前。其礼数岂当在小祀之下乎。今此祠之立。亦以尊圣
霞谷集卷五 第 16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8H.gif)
辞对 宗庙移安仪议回 启(乙巳九月礼郎申思稷)
凡玆礼议。本非臣愚贱所敢与闻。自在 先王朝。或当礼 询之时。窃以此申暴。不敢僭猥。盖已久矣。前秋 国恤之日。 阙下奔哭之初。忽有服制之 下询。以其哀遑之中。急遽之际。猝当非常之 命。无所敢避。终有一二瞽说者。僭妄极矣。速戾无限。此已固自劾之不暇矣。顾安敢不自知罪。复干前僭。重辱 圣朝之询命哉。今于礼官俯问之下。益增悚汗。伏地震越。不知所对。臣罪万死。
辞对四贤祠合享议回 启(乙巳十一月礼官郑再春)
臣于从前 询命之下。每犯违慢。固已罪不胜诛。而中间僭越。亦既引罪自劾。恭俟 裁处矣。不意前月之辜犯未几。 威命不下。反又以 询及来临。臣于此益复震越。不知所出。只有伏地以请 亟赐重勘而已。
孝章世子丧。两殿服制议对。(戊申十一月承召入对时)
昔 明宗国恤时。议者皆谓于 恭徽殿为嫂叔当无服。及闻奇大升继体为重之论。先正臣李滉大以为然曰。吾辈几不免为千古罪人。今此服制。 大王大妃当为曾孙服。 王大妃当为孙服。然有嫡子则无嫡孙。 大王大妃当服缌。 王大妃当
霞谷集卷五 第 16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8L.gif)
葬前私家祭行否议(十一月)
祭祀之礼。如忌日上墓等祭。皆是俗礼。非正祭也。朔望亦是参事。非祭礼也。是以先正亦多有间行。而今此 朝令亦在裁许中可也。唯墓祭以名节上墓为事。其不行亦宜也。独大小祥之祭有异焉。凡祭者皆吉礼也。非吉礼如虞卒哭小大祥皆是也。今如俗祀之小者犹可许之。则丧祭之凶礼。独不可行耶。在前所以有此疑者。盖以曾子问有君丧服于身者不得行二祥之礼为疑也。然此则古者大夫以公子公孙持重服在公所者之谓也。非今士夫之事也。况今日之事。邦礼之等威隆杀既别。祭祀之吉凶轻重亦异。其不可以前日之疑为难可知也。今者凡虞卒哭小大祥之事则使之许行似宜也。伏惟 上裁。
葬前朔望参议对(十二月)
下询私家祭祀之节。曾在庚子甲辰两 大丧之日。臣之愚意以为斩衰葬前臣子家庙中事。不可举论。虽如朔望忌日之类一切停废。以待卒哭后。而至于辛巳 内丧时则以为诸臣既服期制。异于方丧。如朔望参忌日之类。略伸小荐。如服中行祀者例。而 国家既废享祀。则其他祀事不敢举论。今日之事恐亦如此。今大臣献议亦既备陈矣。惟是参礼之先贤所行所论或有异同者。则臣方在病昏。末由考据而仰对。不胜惶恐。伏惟
霞谷集卷五 第 16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9H.gif)
殡宫祭礼议对(十二月)
下询 殡宫祭礼事。该曹据古礼朝臣无参礼之事云。而今朝臣皆服齐衰。则如虞祭卒哭小大祥凡系丧制之重节则皆可进参。似为得宜。如发引返虞迎送。亦在其中。其他殷奠。若平常享祀之时。邦家祀仪亦必有方。不可无限节。非有事而差送者则皆如旧不参。似合于分别等威之义也。臣昏耄病废。凡于 下询之事。诚有不敢与议者。而畏于 严命。今又僭猥若此。不胜悚惧。伏惟 上裁。
卒哭前后服色议对(十二月)
凡礼制必有等威差别。而其制不同。今 至尊临上而群下服素。群情颇涉不安。盖与从前服尊服之时。其等不同也。 殿下方今虽服期制。其始之制则 殿下为重而群下为轻。 殿下虽自伸于上而群臣固有等威之嫌也。岂可以无压屈之道乎。今定以卒哭后变改为 教。卒哭者是必变衰而受服之时也。于是乎改用淡服。恐亦为宜。且伏念 殿下服色卒哭后当进见 东朝时则亦必有改也。如五礼仪进见之礼。则是出三年之制也。今则恐亦有别。伏惟 上裁。
钱货便否议对(己酉正月)
臣未知今此 询问之命。何以至于贱陋之臣。臣蒙 恩至渥。
霞谷集卷五 第 16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69L.gif)
霞谷集卷五 第 17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0H.gif)
魂宫练后享官服色议对(十月)
臣病伏昏废已甚。凡于礼节 下询。诚不敢僭议。而今此 春宫丧礼期月奄迫矣。若其享官服色之说。臣窃观五礼仪内丧在先。练后至禫。献官诸执事服。明有定礼。今此 王世子服制朝臣期服。实同五礼仪所言。且凡丧制之末。浅淡服外他无可
霞谷集卷五 第 17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0L.gif)
逆女夫及父缘坐律议对(庚戌三月)
今此凶贼之变。何乃罔极至于惨毒。敢犯 前星。诚不忍言。夫以 盛德之至。虽非鬼蜮邪术所能中伤。而其恶逆所憯则神惊鬼愕。呜呼痛哉。天下宁有是哉。追惟昨年 讲肆。怛焉痛心。伏惟 圣上当何以为怀也。臣固欲上章奉慰而有所不敢。亦不忍更提。以戚我 圣虑。只自瞻望血涕而已。今此诸贼。收司议律之 询问。忽及贱臣。此非身居草莽者所可与闻而若此何也。岂非以率土同其愤冤故欤。窃以此贼凶逆贯盈之极。以今日上下齐愤之情。虽其阖族诛灭。何能泄其万一也。 圣上尚虑其或有失于 先王制法之意也。有此审慎而广询。臣实钦仰感激。不知所对。虽然以妻从夫。以女坐父。非其常例。故律无正文者盖以此也。然而今此之贼则其肆行凶毒。纵恣无严。昭不可掩。则以夫而不绝其妻。以父而不禁其女。至于积有年所而终不发焉者。此其情状诚与无从妻从女之常例者。实有不同。此决不可以齿诸人类。而其议法之举。终不可已也。唯在 圣上参酌定律。裁得其中以处之而已。臣之愚贱。诚不敢臆陈。伏惟 上裁。
德宗室祝辞属称议对(九月礼郎宋履瑞)
今此礼说。本非臣与议者。而既承 下询。无所辞避。则不得不
霞谷集卷五 第 17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1H.gif)
德宗室属称议复对(十月礼郎朴宗儒)
不意今此典礼重议。复及于贱臣。而窃见其馆阁所考献之说。则不惟悬异于 国朝正礼也。乃舍濮议程朱正定之论。又不恤我 祖宗家法之所在。而只取嘉靖张,桂之事以进。臣窃未晓也。盖濮王典礼。自有定论。而嘉靖变礼。张璁,桂萼以此大乱一世。得罪于天下后世者也。今略不卞破者何也若我 朝五礼仪则 成庙朝虽有追崇之事。当时 圣朝不尽用诸臣之
霞谷集卷五 第 17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1L.gif)
长陵迁奉议对(辛亥三月)
今此 陵寝事至重。非臣之愚所敢与议。而第伏念 先朝因风水之说。有进迁 陵之议。惟我 圣考亲幸审议。断以慎重之义。盖以其时无形见之兆也。今者果有异常之灾孽生于至近之所。实为可愕之变。臣民之闻者。孰不忧虑。而以 圣上深长之思。安得不惊惧而改图哉。为今之道。惟在早定 迁奉。改卜千万世吉宅而已。至于 仙寝地中之事。固有难以预料者。而既就其所重而论之。则虽有难言之忧。而愈不可已也。臣以肤浅之见。妄论大事。至于如此。不胜悚惶陨越之至。伏惟 上裁。
进讲册子议对(五月史官李显谟)
霞谷集卷五 第 1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2H.gif)
迁陵仪注议对(六月)
臣耄昏病伏。凡于 国家礼仪之节。不敢与议。今此 大礼。实系前所未有之大事。 殿下深长之思。无所不至。有此 广询。伏见礼曹仪注。悉据旧典。既已详备。无复容议者。而其中一二愚见所及处。略以文字条列以对。僭论至此。不胜悚惶。
文武百官缌服条下。其常服黑笠白衣白带。虽与三年之制白笠者略有不同。三年之制系是齐斩。此则乃是缌制。差有不同。因本仪注黑笠行之。恐或无妨。
三医司杂职与所谓成众官。一体五礼仪服制。有白衣白布裹帽麻带白皮靴之制。此等有公服者。虽不可与百官同服缌制之衰裳。亦以白笠白帽白带白靴成服。而行公则乌帽乌带。与百官同之。未知何如。
录事书吏黑平顶巾白衣带。在京诸司自当如仪。而至若 陵所两都监所属则与别监各差备人员待令掖庭者无异。此则因用素巾服恐为得矣。
各项节目。既已详备。而惟是 两殿同时启陵。曾所未行。故其间节目时或有疏略。是 两殿同圹之间。用隔灰之制。实为大节目。五礼仪治葬石室之制。今虽不行。其 两室先为并设。而隔石开窗等说。至为详备。似当略考依仿而行之。恐不可已也。
霞谷集卷五 第 1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2L.gif)
新陵下 玄宫之礼。奉行 虞祭之仪。古有并有丧之礼。有葬先轻后重。虞先重后轻之说。此一节似当详考而磨鍊也。
除服时处所。启 旧陵时既有 殿内望哭之所。则其后下 玄宫及除服之日。皆当因行于其所耶。
视学时所讲册子及讲官员数议对(癸丑二月礼官崔成大)
臣病伏昏昏。茫无知识。不意礼官复以 视学时节目来询。此必本 国朝常行之典。而今有 阙文而未备者。有此 俯询之举矣。臣神识昏昧。何敢与议于典礼之所未详者也。虽然事在迫近。不可以无各陈愚见。以备 裁处。则不得不以五礼仪所载者。妄有仰对矣。谨按五礼仪视学礼所讲书注言。或䌷绎古今。或讲论治道。以此论之。如大学衍义等书似或相近。而然此出于后儒编辑。非圣经本书。今于 圣上临雍视学之日。莫重讲经。宜先正经。正经则虞书二典三谟所当为先。以孔氏之书论之则中庸乃圣人传道之书也。宜在此数篇中求之。又如侍讲官讲书官则五礼仪既不著员数。臣尤何敢臆说。然侍讲官注云正二品以上。且有东西相对之文。盖此如 经筵之领事知事是也。讲书官谓正三品以下则其员数似多矣。以 经筵官言之。弘文馆诸讲官似是也。讲官固多而其当次进讲则
霞谷集卷五 第 1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33A/ITKC_MO_0433A_A160_173H.gif)
辞对祭服议回 启(十二月礼郎李世垕)
臣于 朝家礼仪之重。诚不敢与论。而况今病甚垂死之日乎。今此仪曹因 圣教博询祭享时祭官服色修改事。使之献议。第伏惟事神之礼弊已久矣。若从以修明之者。岂不为大幸也。然臣方在神识昏迷。不能省事者久矣。于此不敢妄有所仰对。不胜惶惧俟罪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