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033-03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易述卷九     明 潘士藻 撰
艮䷳(艮下/艮上)
 程传艮序卦震者动也动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
 以艮艮者止也不曰止者艮山之象有安重坚实之
 意非止义可尽也乾坤之交三索而成艮一阳居二
 阴之上阳动而上进之物既至于上则止矣阴者静也
 上止而下静故为艮也
卷九 第 1b 页 WYG0033-0347b.png
 按艮以人身取象一阳隆然在上者背之象也卦主
 阳故云艮其背观上下两卦亦有相背之象郑正夫
 云象言辅不言口言身不言腹言夤限不言脐有背
 面而立之象易者象也象者状物以明理也故颐如
 人之颐噬嗑如人之噬背如二人相重背而立也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
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
卷九 第 2a 页 WYG0033-0348a.png
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述曰艮以一阳止于二阴之上是阳则止之所也止
 于其所止为艮其背之象背止于身而不于身之运
 用是以不获其身既不获其身背后一无所见故行
 其庭不见其人而无咎也象旨背北堂身所隐息也
 在庭之后谓上九身谓六四艮为门阙之间庭中之
 象谓三也三当人位坎为隐伏故行其庭不见其人
 朱先生为动静各止其所而皆主夫静所以无咎夫
卷九 第 2b 页 WYG0033-0348b.png
 苟动静各止其所则是传所谓光明之道矣何但无
 咎哉且既各止其所则主静之云似为剩语也
 彖曰艮止也艮之义也非谓一于止而不行也时乎
 当止则止时乎当行则行或行或止略无将迎略无
 凝滞是谓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此止之义所谓
 止至善也以道本无方所也若艮卦所谓艮其止则
 止其所矣既有方所可居故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
 阴与阴相敌应阳与阳相敌应上下相敌实不相应
卷九 第 3a 页 WYG0033-0348c.png
 涣然两无所与截然若不相干夫固一于止而不知
 时止时行者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而
 可无咎
 象旨艮虽以止为义而卦象一于止者上当阳穷故
 止三体互震为行此光明之道也孔子于释彖辞之
 象别赞艮道如此与文王彖旨少异止其所下乃释
 文王之辞背乃止之所上下敌应释不获其身行庭
 不见人之义八纯皆敌应而独艮言不相与者艮主
卷九 第 3b 页 WYG0033-0348d.png
 乎止也艮其背则其止有所矣艮止之义广艮背之
 义狭也故必察光明与无咎之分而背止之义乃可
 以别也
 孔疏艮其背者此明艮止之所也老子曰不见可欲
 使心不乱所见者在前而背则无见之物也夫无见
 则自然静止止而无见则所止在后不与面相对故
 不获其身既不获其身则相背矣相背者虽近而不
 相见故行其庭不见其人如此乃得无咎
卷九 第 4a 页 WYG0033-0349a.png
 史孟麟曰止道不可常用必施于不可以行适于其
 时道乃光明也翼经推而进之时艮其止者不能也
 艮其止者止其所止非时之止也知止而不知行者
 也故曰艮其止止其所也非为其善止而与之也夫
 阴阳相应则情通而相与以其敌故不相与也不相
 与则相背为艮其背块然止矣是以内不得已外不
 得人无咎者吉与悔吝之间乎
 章氏曰细玩艮之卦画上一阳有背象爻于四谓身
卷九 第 4b 页 WYG0033-0349b.png
 三本属人而一阳限隔于庭中故不见人近儒便以
 不见为性体又以知止为圣学其亦未知艮之所以
 为艮欤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述曰思不出位取诸兼山艮象凡两雷两风两火两
 水两泽皆有往来之义特两山并峙则止而不动也
 心之官则思其万感万应此心凝然不动心之体本
 如是也憧憧往来者滞于有沉空守寂者沦于无皆
卷九 第 5a 页 WYG0033-0349c.png
 非不出位之旨也观兼山艮象可以悟不出位之思
 矣程传位者所处之分也万事各有其所得其所则
 止而安若当行而止当速而久或过或不及皆出其
 位也况踰分据乎草庐吴氏曰人之至难止者心能
 使心之所思各止其位不贰不杂则可以言止矣虞
 翻曰君子谓三也三君子位
 质卿曰大象之辞如射之有的是学之准止之则也
 如咸之以虚受人乃为咸如恒之立不易方乃为恒
卷九 第 5b 页 WYG0033-0349d.png
 而六爻之中得此义者与道相近不得此义者与道
 相违盖分数不可一毫爽也兼山为艮有止而不迁
 之意思不出位还其本止也盖心之官则思思自有
 本位从本位而有思则自然时止时行而动静不失
 一出其位便成越思而流荡忘反矣是位也圣人屡
 发之如乾九五曰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言天德还
 此本位也如坤六五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言
 此体还此正位也劳谦曰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
卷九 第 6a 页 WYG0033-0350a.png
 恭以存其位者也存位谓存此位也又曰天地之大
 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宝位谓宝此位也思不出
 此位则其思也始为何思何虑之思其位也始为正
 位居体之位是艮之象止之义也非君子孰以之而
 卦之六爻未免属于天下之动能不出位者鲜矣
 刘调甫曰君子近思故不出其位不出其位以时为
 位也是故能六位时乘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动静不
 失其时其道光明孰非由知止得之知止者止于无
卷九 第 6b 页 WYG0033-0350b.png
 位之位也若有所可止为妄而已又安能素位而行
 无入不得也哉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述曰初六在下象趾在足为行之始以六之柔而静
 象艮其趾而不行也故无咎当止之初恐其不能不
 动于欲也脚跟不定全体皆差艮止之义从脚跟下
 用力者也阴柔以贞静为德止有终身之义焉故曰
 利永贞象曰未失正也艮以一阳止二阴阴止而听
卷九 第 7a 页 WYG0033-0350c.png
 于阳此艮之正也行则有咎止则不失其正利永贞
 即上九之敦艮也
 赵氏曰永贞岂终于止者时运而亨位适乎它时行
 则行又以行为正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
退听也
 述曰腓足肚趾之上限之下也二之象也初艮其趾
 以不动为贞六二中正乘初之上而止为艮其腓之
卷九 第 7b 页 WYG0033-0350d.png
 象夫腓不能自止随上而止者也在艮思艮本不欲
 随随而不拯岂能无违甚哉得止之难也以有随也
 随不止矣此其心岂有快哉随者阴随阳下随上指
 九三艮主也三刚不中不得止之宜二虽中正而体
 柔弱不能拯救故有此象然则欲自快于心者必识
 止无所止而后止得自由彖动静不失其时由已故
 也
 纪闻曰股动则腓随动止在股而不在腓也士之处
卷九 第 8a 页 WYG0033-0351a.png
 高位则有拯而无随在下位则有当拯有当随有拯
 之不得而后随若不拯而惟随则如乐正子之于子
 敖冉有之于季氏也咸于二言腓三言随随二而动
 者也艮于二言腓又言随随三而止者也三列夤不
 得止之宜二阴柔不能救其所随然视咸之执其随
 者有间矣二与三占皆在象中皆有一心字二不能
 拯乎三故心不快三不肯下听乎二故厉熏心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卷九 第 8b 页 WYG0033-0351b.png
 述曰敬仲曰三居下体之上上下之限也身虽有上
 下之限而气血未尝不通和今九三失中截然固塞
 艮止不复通和象艮其限列其夤夤列则厉熏心矣
 言其心之病也象又曰危熏心者再言其心之病当
 反求诸心不可求诸外也此爻乃固塞不通执艮止
 之迹失艮止之道道也者通也无不通也孔子曰上
 下用情礼之至也今九三艮其上下之限而不用其
 情不可行也
卷九 第 9a 页 WYG0033-0351c.png
 章氏曰九三一奇横一卦之中有限之象一阳间隔
 四阴有列夤之象程可久云限分上下夤列左右各
 止其所无相资相待之意故危熏心二艮腓是徇物
 者三艮限是绝物者皆止其所者之失也止何可有
 方所也
 王注限身之中也三当两象之中故曰艮其限夤当
 中脊之肉也止加其身中体而分故列其夤而忧危
 熏心也艮之为义各止于其所上下不相与至中则
卷九 第 9b 页 WYG0033-0351d.png
 列矣列加其夤危莫甚焉危亡之忧乃熏灼其心也
 施上体中其体分焉体分两主大器丧矣疏曰大器
 谓国与身为二也君臣共治大体若身大体不通则
 君臣不接君臣不接则上下离心列夤则身亡离心
 则国丧故曰列其夤厉熏心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述曰三居上下之间可言限四则中上称身故为艮
 其身四近君大臣之位以天下为一身度时通变施
卷九 第 10a 页 WYG0033-0352a.png
 政济时乃为止乎其所当止也四柔止之才惟自止
 其身则可无咎耳无咎者柔顺得正不为躁动也在
 上位而仅能善其身岂艮止之义哉
 六四爻位皆柔故为身之象大都事不可为便韬才
 敛迹憖行存身皆艮其身之象象旨止诸躬王伯厚
 云偃身为躬见躬而不见面说文躬从吕从身吕背
 膂也犹言艮诸其背耳爻言艮身其义不止无咎也
 而仅曰无咎故象以止躬明之以四之位正可当背
卷九 第 10b 页 WYG0033-0352b.png
 故也赵汝梅曰不获其身心自与身对不见其人已
 乃与其人对今言艮其身殆行庭不见其人者
 许鲁斋曰六四以柔止之才承上止之君虽已身得
 正而于君事则有不能自济者必藉阳刚之才而后
 可以成功故离九应之则终得婚媾震九应之则颠
 颐获吉至于止乾之健纳兑之说皆可成功而有喜
 不尔处剥见凶处蒙蛊见吝矣艮以能止为义能止
 其身则无咎可也
卷九 第 11a 页 WYG0033-0352c.png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述曰张中溪曰辅者颊辅也言之所由出也柔居尊
 位发则为丝纶之言而中伦之难五得中于人身当
 辅之处为能艮其辅言有序之象止其辅非不言也
 不轻言也言不妄出则秩秩德音自然有序而悔可
 亡悔谓以阴居阳六五虚中有颊辅之象柔中有刚
 其言必讱有艮辅之象孔疏以中正者位虽不正以
 居得其中不失其正故言有序也明艮其辅亦不易
卷九 第 11b 页 WYG0033-0352d.png
 能本之以中正之德则枢机之发自审不然如制驿
 马如遏决川安得而止之
 赵汝梅曰言有序出令有缓急发语有先后治事有
 本末缓者急则民不信后者先则机不密本者末则
 事不成傥有序焉千里之外应之悔斯亡矣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述曰上九阳刚居艮之极为成艮之主刚健能止众
 止以至于笃实也则一身有所之止不足以象之故
卷九 第 12a 页 WYG0033-0353a.png
 为敦艮是为止于至善而其道光明所以为吉象曰
 以厚终也上本艮之终艮成万物之终艮为成德之
 事故以厚终言仲虎曰艮山象兼山敦艮象其厚也
 弥固其象为敦其占曰吉
 程传人之止难于久终故节或移于晚守或失于终
 事或废于久人之所同患也上九能敦厚于终止道
 之至善所以吉也白氏曰逐爻本动各强止之独上
 九不由牵制而自敦厚不动以保其终也
卷九 第 12b 页 WYG0033-0353b.png
 章氏曰玩艮者若以止所为知止以敌应为顺应盍
 并敦艮之爻而玩其意乎
 丘氏曰艮者震之反也艮之三即震之四震之用在
 下故震阳最下者独吉若震四之阳则下连二阴为
 互艮之体失所以为震矣艮之用在上故艮阳最上
 者独吉若艮三之阳则连上二阴为互震之体失其
 所以为艮矣汝吉曰震主初刚内反也故备震元德
 艮主上刚上极也故敦艮大终四亦震主以内荏而
卷九 第 13a 页 WYG0033-0353c.png
 泥三亦艮主以强阳而厉
渐䷴(艮下/巽上)
 程传为卦上巽下艮山上有木木之高而因山其高
 有因也其高有因乃其进有渐也故为渐也
 李鼎祚曰自二至五体有离坎为飞鸟而居坎水鸿
 之象也鸿随阳鸟喻女从夫卦明渐义爻皆称焉
 纪闻曰易未有一义明两卦者晋进也渐亦进何也
 渐非进以渐而进耳渐男方求女之事归妹女将归
卷九 第 13b 页 WYG0033-0353d.png
 男之时以未成夫妇而名卦咸男女初合相与之情
 恒男女成配久处之道以既成夫妇而名卦女归统
 言之归妹有帝乙有君有娣则国君之配长子归之
 长子即君之当位者女归之渐非行媒不相知名非
 受币不交不亲男亲迎而后行之类如是乃得女归
 之善而无失已之嫌故曰吉
渐女归吉利贞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
卷九 第 14a 页 WYG0033-0354a.png
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述曰为卦止于下而巽于上为不遽进之义故曰渐
 卦体中二爻交也艮男在内而不遽往巽女在外而
 有所待徐而不速谓之渐也女之生有外之义以夫
 为家故谓嫁曰归妇人之嫁备礼乃行女以渐归吉
 之道也利贞卦主三四二爻位皆得正言女归之所
 以吉利于如此贞正也
 程传天下之事进必以渐者莫如女归臣之进于朝
卷九 第 14b 页 WYG0033-0354b.png
 人之进于事固当有序不以其序则凌节犯义凶咎
 随之然以义之轻重廉耻之道女之从人最为大也
 故以女归为义且男女万事之先也仲虎曰咸取女
 渐女归皆以贞艮为主艮止也止而悦则其感也以
 正是为取女之吉止而巽则其进也以正是为女归
 之吉
 渐之义不重于进而重于渐彖言如渐之义而进乃
 女归之吉也谓正而有渐也女归为大耳凡进亦然
卷九 第 15a 页 WYG0033-0354c.png
 进得位往有功也明女归之吉也四者阴之位而六
 居之女巽于外待礼而行其进以渐而不急速故往
 可有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明女之进而渐也进以
 正也三止于内以正而往四巽于外以正而交故上
 下阴阳皆正曰可以正邦也其始不正有以正终者
 乎女进不正有能成刑于之化者乎故利贞也其位
 刚得中也指九五也明诸爻得乎有位之大君也妇
 道无成以有功正邦之本归之君非四所能专也内
卷九 第 15b 页 WYG0033-0354d.png
 艮止也外巽巽也人之进也以欲之动躁而不得其
 渐则有困穷矣在渐之义内止静而外巽顺其动不
 穷也动言三四动而得正所以不穷
 汉上朱氏曰四者阴之位六往居之得位也位者待
 才用之宅进而不得其位则无所施位过其才则力
 不胜进而得位往必有功故曰进得位往有功也四
 者诸侯坤土在上为邦君子之进正已而已已不正
 未有能正人者其始不正终必不正三以正进四以
卷九 第 16a 页 WYG0033-0355a.png
 正交则四爻皆正邦国正也犹女得所归男女既正
 家道不期于正而自正故曰进以正可以正邦也此
 两者以六居四言渐也
 敬仲曰士之进也贵乎渐士进而不以渐则疏则近
 利则不正如女之归则吉也进得位而后可以有功
 此位刚得中之位也君体刚而又中而后可以有为
 可以有功若夫人臣虽进皆不足以言位人臣之位
 皆君之所命人臣之功亦君之所用故以正邦之功
卷九 第 16b 页 WYG0033-0355b.png
 归之君而臣无专成也
 汝吉曰卦德止巽合德方其在下若将终身进以巽
 行委蛇屈伸其进也渐也其渐也正也吾知动必不
 穷矣则渐之吉也敬仲曰止者寂然不动巽者随时
 顺理止非强止道心无体本无可动变化进退巽动
 无穷虽动犹不动也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述曰山上有木非人力栽培灌溉之所及也而自然
卷九 第 17a 页 WYG0033-0355c.png
 生长非一朝一夕之所成故取渐意居谓存诸心也
 贤德谓纯美之德居贤德有止而不迁之意化之入
 人风之动人必以其渐习而后安浸而自化非教令
 之所能善也居贤德以善俗渐之道也居贤德君子
 自居修而不勤砥砺而不至精美何以谓贤德隆教
 化厚风俗皆从君子之身来非夙知而暮成者之所
 能望也
 邓氏曰地中有木土沃矣阴阳和风雨交矣故木生
卷九 第 17b 页 WYG0033-0355d.png
 见其升不见其渐而名升山上有木土硗矣上多劲
 风其寒也凝冰故木生见其渐不见其升而名渐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象曰小子之厉义
无咎也
 述曰卦有以名贯六爻者观卦立象以一象贯之未有
 也鸿则曷为而言鸟飞兽行皆无伦叙唯鸿至有时
 群有序翼次而肩随其飞其进其集皆有渐是故以
 取象鸿渐于干始进而于水涯也近人多惊故厉惊
卷九 第 18a 页 WYG0033-0356a.png
 则鸣故有言象初为小子位则下也德则柔也上无
 应援则孤远之迹也何能免于危厉且常有言之伤
 矣盖恐恐焉遂罹于咎然而无咎者程子曰在下所
 以有进也用柔所以得安也无应所以能渐也若渐
 之初而用刚急进又有援则失渐之义不能进而有
 咎必矣象曰义无咎也以义揆之宁有知危而陷于
 过者乎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
卷九 第 18b 页 WYG0033-0356b.png

 述曰介夫曰鸿渐于磐象进于位饮食衎衎象享其
 禄于磐衎衎皆安意也六二柔顺中正进以其渐则
 非窃据高位者矣又上有九五之应则得君以展布
 事功而无尸素之歉故为鸿渐于磐饮食衎衎之象
 诸理斋曰德足以堪之则为得之以道而非徒饱矣
 故衎衎而处之安也
 象旨磐依汉郊祀志作般孟康云般水涯堆二当互
卷九 第 19a 页 WYG0033-0356c.png
 坎可称水涯之堆虞翻谓艮为山石非也互坎为饮
 二变互兑为食朱义渐远于水进于干而益安夫鸿
 水鸟也据于石则又何饮食乎敬仲曰六二无求进
 之意饮食衎衎和乐安暇若将终身焉故吉人情大
 抵好进惟有道者不然饮食衎衎疑于不事事而素
 餐故象释人之疑曰不素饱也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禦寇 象曰
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寇顺
卷九 第 19b 页 WYG0033-0356d.png
相保也
 述曰艮上平原象二渐于磐三则进于陆矣进而之
 陆与四相比三四比而俱无应相比则相亲而易合
 无应则无适而相求非其正矣故有夫征不复妇孕
 不育之象王注夫征不复乐于邪配则妇亦不能执
 贞矣非夫而孕故不育也三本艮体而弃乎群丑与
 四相得遂乃不反至使妇孕不育见利忘义贪进忘
 退凶之道也赵氏曰三过刚然得正不正之配视为
卷九 第 20a 页 WYG0033-0357a.png
 寇雠而禦之则利利禦寇顺相保也艮为止故禦寇为
 顺艮男少而巽女长男下屈而女上伸其道不顺顺
 以相保夫不离群而后渐进之正妇不失贞而成嗣
 续之功斯为善于用刚者乎鸿群不乱止于相保亦
 有禦寇之象
 刘濂曰夫征不复者少男无应而上比于四务进而
 妄动故征则不可还妇孕不育者长女无应而下比
 于三失守而私交故孕则不敢育
卷九 第 20b 页 WYG0033-0357b.png
 象旨尔雅高平曰陆水中平地三动则成坤故为陆
 夫指三郑玄曰坎为丈夫水流而去虞翻曰三动阳
 死坤中坎象不见也阳本上物艮止于下之象妇指
 四巽为妇离为孕三动成坤离毁失位亦三近比四
 无以正室孕子之象利禦寇离为兵戈甲胄坎为寇
 盗秀岩李氏曰四非婚乃寇是也自下禦上三动坤
 顺坎象不见而又艮体而止巽顺物莫能违故利用
 禦寇也盖动与不动皆有其象矣
卷九 第 21a 页 WYG0033-0357c.png
 胡双湖曰尝合卦爻辞观之卦辞女归吉者以三四
 两爻也爻辞夫妇凶者亦三四两爻也卦以两体论
 巽女有归艮男之象爻以应否论当相应之位者为
 正不当相应之位者为邪四女无归三男之理也特
 相比而相得为私情之相合耳此卦但言女归不言
 取女不得与咸例论谨始之意已可见于言外矣
 纪闻曰渐之九三蒙之上九皆以过刚而许其利禦
 寇然一则曰上下顺也一则曰顺相保也其旨微矣
卷九 第 21b 页 WYG0033-0357d.png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
巽也
 述曰仲虎曰巽为木而处于艮山之上九三之前三
 以一阳画衡于下有桷之象鸿渐于此则愈高矣鸿
 之掌不能握木木虽高非渐所安也然阴居阴得正
 如于木之中或得平柯而处之则亦安矣故无咎
 孔疏六四进而得位故曰鸿渐于木也之木而遇堪
 为桷之枝取其易直可安也六四与三相得顺而相
卷九 第 22a 页 WYG0033-0358a.png
 保故曰或得其桷既与相得无乘刚之咎故曰无咎
 顺以巽也者言四虽乘三体巽而附下三虽被乘上
 顺而相保所以六四得其安栖由顺以巽也敬仲曰
 顺巽则不贪进不忤物故处高危而得安平之道
 象旨四巽体为木之馀木桷皆巽象巽为进退故渐
 木而或得其桷李鼎祚谓四爻阴位正象桷是也卦以
 渐为义渐木者进得位卦之正也爻以巽为主得桷
 者所以成巽也故象独曰顺以巽
卷九 第 22b 页 WYG0033-0358b.png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象曰终莫
之胜吉得所愿也
 述曰象旨尔雅大陆曰阜大阜曰陵释名谓体崇高
 以其在艮之上张中溪曰此人君处九五之位象也
 五刚得中与二正应二乃五之妇也二欲归于五者
 三近止之历四而五有三岁不孕之象敬仲曰六二
 之不孕异乎九三之不育九三不中六二中正终得
 与正合故九三终莫之能胜邪不可以干正中正者
卷九 第 23a 页 WYG0033-0358c.png
 卒得所愿天地鬼神所共与人心所同归也安得不
 吉苏氏曰三岁不孕终莫之能胜也六二之为妇而
 贞也则愿孰大焉故曰进以正可以正邦也不求之
 人而求之身虽服天下可也
 纪闻曰九三夫既征而不复则妇孕不育矣象之相
 因而取者妇三岁不孕又专取妇象凡言三岁不兴
 终不兴矣三岁不觌终不觌矣此虽三岁不孕终莫
 之胜也孕女之得其配也以有为而未功也字育女
卷九 第 23b 页 WYG0033-0358d.png
 之功也仲虎曰三与五皆言妇三四夫妇之邪匹妇
 虽孕而不敢育女归之不以渐者也故凶五二夫妇
 之正配妇虽不孕而三四莫能胜女归之以渐者也
 故吉观二爻之吉凶而卦词所谓女归吉者愈明矣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象曰其羽可用为
仪吉不可乱也
 述曰敬仲曰上九又在九五之上若不可言陆而曰
 陆者上九之应在三三为陆上居巽体之上故降而
卷九 第 24a 页 WYG0033-0359a.png
 从陆欤退巽如此故其羽可以为人之仪则其曰不
 可乱者人心为进退得失所乱则贪进不克退巽能
 退者必其心不为进退得失所乱矣王注进取高洁
 不累于位无物可以屈其心而乱其志峨峨清远仪
 可贵也仲虎曰鸿进以渐而不失其时翔以群而不
 失其序所谓进退可法者也而独于上爻言之者要
 其终而不可乱也
 五比四三上比四下比二二比三则相说而可乱故
卷九 第 24b 页 WYG0033-0359b.png
 三四遂为不正之匹偶二五中正其始亦有间阻终
 乃能胜耳惟上九下无应与不与阴比独居九五之
 上而超然一卦之外无物可乱其志曰不可乱也亦
 鸿不乱群之象
 杨廷秀曰渐之进至于九之渐于陆高之极也不可
 踰矣九三下卦之极上九上卦之极其进也皆至于
 高平之陆而止九三之渐于陆也自干自磐而陆其
 进已上虽平而高上九之渐于陆也自木自陵而陆其
卷九 第 25a 页 WYG0033-0359c.png
 进为退虽高而平上九以刚阳之德秉谦巽之极其
 位弥上其心弥高其进弥徐其退弥速此其羽翼翔
 集截然而不可乱岂不足以高出一世而为天下之
 仪表乎
 初六爻项氏曰鸿水鸟也初虽离水而至干其进不
 速犹在水土之滨穷迫之地小忧小故时时有之然
 而能止于此而不进则于大义固无失也
 象旨初称鸿婚礼纳采用雁鸿雁之大者彖言女归
卷九 第 25b 页 WYG0033-0359d.png
 吉故爻用之以取象也自二至五体有坎离为飞鸟
 而居坎水鸿之象也干者小水从山流下之称艮为
 山为小径坎水流下山故鸿渐于干也小子厉有言
 艮三索得男为小子艮又为言也初六远则无应近
 则遇二两阴不能相容故小子厉有言然渐道当然
 非志于利者故无咎按六爻取象初在艮之麓而为
 干者水涯为干上有互坎也二高于初故为磐磐汉
 郊祀志作般孟康云水涯堆也堆固高于涯矣三又
卷九 第 26a 页 WYG0033-0360a.png
 在上故为陆陆在水中则塘上路也(阙/)然者三正在
 坎中也四在巽木之初当为根以在上卦故为桷三
 四皆人爻陆在人下桷在人上也五为陵上为逵皆
 对下卦言之五对二为高故为陵陵高于堆者也上
 对三为高故为逵九达之逵高于水中之陆也人立
 于九达之逵而望飞鸿之羽其势又高巽为高而在
 上卦之上故其象如此
 六二爻项氏曰二已离干而至于磐去水土而得石
卷九 第 26b 页 WYG0033-0360b.png
 有饮食之乐矣则又止而不进非徒安于自养义不
 可以轻进也两爻皆柔而能止故得渐进之义如此
 六三爻项氏曰三为艮主自应能止然以纯刚之质
 当渐进之时乃在互坎之中正得山上有水之象圣
 人惧其进而犯难也故有劝戒之辞焉征孕皆凶言
 不可进也利在禦寇言可止也三征则离艮而入巽
 故有离其群丑之悲孕生者下首今乃上进故失生
 育之道凡行上为逆行下为顺刚止于外下蔽二阴
卷九 第 27a 页 WYG0033-0360c.png
 与之相保以共禦夫寇贼则为顺道也群丑谓侪类
 也诗吉日从其群丑是也九三言征孕禦寇者在坎
 中也坎为难征则有兵难孕则有产难设险守国则
 利禦寇
 六四爻杨氏曰四出艮之上为木为风鸿乘风而升
 于木夫以九三之刚而进于陆六四以阴柔乃超然
 而出其上此危道也惟降而栖于木桷之卑枝则庶
 几无咎与渐于木者飞而至也得其桷者顺以巽也
卷九 第 27b 页 WYG0033-0360d.png
 君子渐进于高位不幸而在刚暴小人之上而人不
 忌之者以柔居柔为顺之至而又能巽乎刚所以进
 而得安也
 上九爻项氏曰上九渐道之成著于九达之衢国人
 望之以为仪表此盖元老旧臣筋力已衰而在宾师
 之位譬如望飞鸿之羽于九达之逵但见其次序之
 不可乱亦足以仪刑众庶使诸大夫国人有所矜式
 不待见之行事也
卷九 第 28a 页 WYG0033-0361a.png
归妹䷵(兑下/震上)
 按兑少女谓妹也三说主而比震初有说以动之象
 故谓之归妹卦以三爻得名别于女归以渐之正也
 卦二三四五刚柔皆易位故无攸利
 虞翻曰互体坎月离日俱归妹象阴阳之义配日月
 则天地交而万物通故以嫁娶也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
卷九 第 28b 页 WYG0033-0361b.png
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
柔乘刚也
 述曰归妹者以少女而遽归于人不曾待夫时亦不
 曾待夫礼正与渐之女归相反渐女归巽外之辞归
 妹兑内之辞也
 汝吉曰归妹妹少女之称非其时而归归不以渐也
 兑震两体相比有说以动之象揆年未及六礼未行
 而遽归于人以说而动惟好是归所归妹也卦主六
卷九 第 29a 页 WYG0033-0361c.png
 三以位不正而得凶以妇乘夫而无攸利易彖繇所无
 不祥甚焉彖词推而广之天地万物卦名归妹虽违
 匹对之正实象天地少阴少阳长阴长阳之气共相
 交接天地之大义存焉若是天地不交通而万物不
 繁兴生类或几乎息矣归妹长少之交于以嗣先于
 以著代人之终始也厚莫重焉胡可苟尔以说而动
 忽其始矣凶无攸利卦象固有然也永终知敝安得
 不始之慎哉
卷九 第 29b 页 WYG0033-0361d.png
 俞氏曰九四阳爻在上卦二阴爻之下六三阴爻在
 下卦二阳爻之上是天地交也胡氏曰出震见离说
 兑劳坎是万物兴也兑为少女女之终震为长男男
 之始亦有人道终始之义赵汝梅曰说以动非兼指
 男女偏主于所归妹也蔡汝楠曰动以说为归妹止
 而说为咸无非性之欲也而动止别公私焉咸曰取
 女吉吉在取也以取属男归妹征凶凶在征也以征
 罪女象旨或误指震为兑夫失卦名义矣且就震言
卷九 第 30a 页 WYG0033-0362a.png
 说兑色而不知说非震就兑言动于欲而不知动非
 兑也
 杂卦传曰渐女归待男行也三四各得正位艮男在
 内巽女在外有待而行女归之得其正也归妹少女
 居内长男居外位皆不正有说以动之象说而归之
 主女而言未尝待也不以渐也此女归之不得其正
 者也渐止而巽归妹说而动二卦正相反
 男女之道谨于始合长女待男而行男止则女尚未
卷九 第 30b 页 WYG0033-0362b.png
 归为渐少女未曾待年未曾待六礼之备惟说是动
 而遽归之为归妹女狃说而忘其顺男牵欲而失其
 刚始合不正必敝其终故曰归妹女之终也随卦亦
 震兑合体有元亨利贞之词者何随动而说阳先阴
 随正也故吉归妹说而动阴先阳随邪也故凶
 程传女之归男乃生生相续之道男女交而后有生
 息有生息而后其终不穷前者有终而后者有始相
 续不穷是人之终始也
卷九 第 31a 页 WYG0033-0362c.png
 孔疏谓以少承长非是匹敌明是妹从姊嫁故谓之
 归妹圣人制礼令娣侄从其姑姊而充妾媵者所以
 广嗣续以象天地少阴少阳长阴长阳之气共相交
 接所以蕃兴万物也天地以阴阳相交而得生物不
 已人伦以少长相交而得继嗣不绝归妹岂非天地之
 大义人伦之终始耶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述曰兑为泽水钟而不流雷震其上泽如鼓沸腾涌
卷九 第 31b 页 WYG0033-0362d.png
 阴说阳而动之象故曰泽上有雷归妹盖情欲之动
 一时之感非其恒也不可久也夫妇之道当常永有
 终必知其有敝坏之理而戒慎之敝坏谓离隙归妹
 说以动者也异乎恒之巽而动渐之止而巽也非夫
 妇正合而可恒之道久必敝坏知其必敝则当思永
 其终也天下之事莫不有终有敝莫不有可继可久
 之道观归妹则当思永终知敝矣俞氏曰归妹女之
 终兑毁折敝也互离为明所以知其敝而永其终也
卷九 第 32a 页 WYG0033-0363a.png
 质卿曰天下事但袭取于一时者即情可合相依于
 久远者非理莫全君子知夫妇之间永终之道也归
 妹之初致敝之原也思其终不得不虔其始念其久
 不得不慎于今不然敝不在后而今已胚胎之矣敢
 不谨欤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
跛能履吉相承也
 述曰归妹主兑之三爻初处三下娣之象也归妹本
卷九 第 32b 页 WYG0033-0363b.png
 配匹而曰以娣初位在下上无正应侧身奉君不当
 室主若娣侄从嫁为妾媵者故称以娣也初刚本能
 行而以娣自居行不敢正有跛能履之象如是而往
 吉孰甚焉孔疏为妻而行则凶为娣而行则吉是也
 象曰以恒也凡事惟得其恒者为吉故长男长女之
 配合卦名恒归妹恒之变而曰以娣不居其正以是
 为可恒也跛能履吉以其相承而不敢专也
 归妹以说而动非夫妇能常之道初以阳德安卑下
卷九 第 33a 页 WYG0033-0363c.png
 之分为恒而承事于君故征吉与彖征凶异旨矣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

 述曰九二承上归妹以娣之词也阳本能视以娣自
 处不敢正视象眇者之能视也居中处内同乎幽隐
 之人守其贞正无邪竞之心则利矣胡旦曰以阳居
 阴履非其正能尽卑下之节以承于上犹目之偏亦
 不废于视也然上有六五之应不可以越其位分而
卷九 第 33b 页 WYG0033-0363d.png
 上进上进则专当室之权故当退处其分守其幽静
 之道而不废故获利也虽有其应不妄求进是未变
 常也
 象曰未变常也常即恒义恒之变为归妹以初与三
 易位也九二在中曾何变乎不变常便是幽人之贞
 初在下取履象二在初上取视象其实一也妇道行
 不踰域窥不出户取象跛能履眇能视履不直前视
 不远瞩也幽人犹如静女二居兑中处于三下亦象
卷九 第 34a 页 WYG0033-0364a.png
 幽人幽人深居处休独秉贞德不变其常所以为善
 六三则不然必反归以娣如初而后免于征凶也
 刘牧曰履之六三以其位不当故凶归妹九二虽居
 中而云眇能视者以阳居阴为不正也履九二幽人
 贞吉同此爻辞者以其履道尚谦不贵处盈务致至
 诚恶夫外饰者也二以阳居阴履于谦也况乎幽人
 之志专静而卑退无所侵越犹娣之礼务卑退也妇
 人以阴处阴又居内为得位故家人六二在中馈贞
卷九 第 34b 页 WYG0033-0364b.png
 吉今九二虽以刚处柔然位不当正合娣之义利幽
 人之贞不亦宜乎
 象旨以如江汜不我以之以以娣妹以之也帝女之
 嫁必有媵娣以广胤嗣归妹以逮下为德初刚居下
 而正二刚居柔而中皆有妇德者故象归妹以娣六
 三兑主不正故象归妹以须九四震主不正故象归
 妹愆期然愆期待时正理也以此当兄嫁妹为得之
 爻效天下之动无定执也
卷九 第 35a 页 WYG0033-0364c.png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述曰卦以归妹名在此爻居下卦之终为兑之主而
 与阳比说而失正其德不中柔而上刚其行不顺如
 是而贱矣古者谓贱妾为女须故曰归妹以须此初
 九归妹以娣之反也不反归以娣征凶必矣反归反
 而归正之意初下得正象娣位归妹之所以吉也反
 归于下乃有以娣之义陆氏曰归妹以须未当也归
 之不当而反归以娣顺以正也四爻皆失位而此言
卷九 第 35b 页 WYG0033-0364d.png
 不当以独失归妹之义也
 初与三易位此恒之变为归妹初位得正象归妹以
 娣有顺承之义亦恒也三位不正象归妹以须有乘
 刚之失非恒也能反归于下如初之为以娣媵自居
 则复于恒矣易之变动不居如此象言未当者以六
 居三柔乘刚贱乘贵皆未当之意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

卷九 第 36a 页 WYG0033-0365a.png
 述曰九四之为妹以阳处阴不居其正合归妹之义
 初阳正而象跛履二阳中而象眇视归妹以不居其
 正为得宜也四下体之上位过于少女而在震之家
 是归妹之愆期者虽迟归也而归有其时九四所以
 愆期不为苟就有所待而行也所谓动必以礼不以
 说而妄动也正与六三相反程传愆期之志以明由
 已而不由人也
 仲虎曰六三九四皆失位无应三以其无应也急于
卷九 第 36b 页 WYG0033-0365b.png
 从人而反归以娣四虽无应不轻从人而愆期迟归
 何其相反如此之甚哉三阴柔不中正为无女德者
 四刚健在女则为贤明有德者也士之自贱自贵如
 之
 蔡汝楠曰归妹以娣跛能履吉在出处即抱关击柝
 之道也愆期迟归乃出处之正汝吉曰孔子曰我待
 价言待也惟恒德为能有待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卷九 第 37a 页 WYG0033-0365c.png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
行也
 述曰六五居归妹之中独处贵位下应九二是帝乙
 所嫁之妹能谦降以从礼者帝乙商之贤王最能重
 婚姻之礼虽帝女至贵不得失柔巽之道有骄贵之
 志故圣人特取以为言君女君也贵人之归岂假容
 饰以说人娣媵者以容饰为事者也故曰其君之袂
 不如其娣之袂良良在德而不在袂也仲虎曰下三
卷九 第 37b 页 WYG0033-0365d.png
 阳皆以女德称六五阴尊而谦降女德之盛无以加
 于此矣故又有月几望之象都圣与曰月者至阴之
 精而群阴之主女君之象也几望言女君之谦盛而
 未盈也望则盈矣吉宜家之谓也
 袂衣袖所举以为礼者有妹娣连袂之意其良在袂
 亦有娣不如君贵之意其位在中是其贵也娣袂虽
 良终在下位五有中德之贵而行自不尚饰矣行本
 于震动连袂而行出嫁之谓也
卷九 第 38a 页 WYG0033-0366a.png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象曰上六无
实承虚筐也
 述曰上六阴柔与三阴不相应故不曰夫妇而各以
 士女称之承筐刲羊所以承祭祀也惟虚不应故承
 筐无实女不成为妇也士刲羊无血无妇则不成为
 祭矣故无攸利震有筐象体兑羊象象曰上六无实
 承虚筐也不言士者卦为归妹而发因其无终不以
 归妹许之仲虎曰卦无攸利以六居三失夫妇之正
卷九 第 38b 页 WYG0033-0366b.png
 爻无攸利以三上不应婚约不终然归罪于兑之阴
 则一也
 苏氏曰归妹男女皆易位柔皆乘刚岂无敝者哉上
 六则敝之所终也阴柔本虚不应于下女承筐无实
 士刲羊无血皆实亡之象其始有名其终实亡故曰
 无攸利归妹人道终始生长嗣续以配天地大义者
 至上六其道之穷如此君子以永终知敝知其敝可
 不思永其终哉
卷九 第 39a 页 WYG0033-0366c.png
 赵氏曰君取夫人之词曰请君之玉女与寡君共有
 敝邑事宗庙社稷今承虚筐士无与为偶不能奉牲
 以祭何往而利
 初九爻象旨以如江汜不我以之以三反而以娣也
 虞翻曰震为兄故嫁妹谓三是也初在下动而应四
 故称娣恒卦名以恒者初三易位则成恒言三能用
 恒之道以下逮也跛能履初动成坎则三为曳跛三虽
 能履有初之助象所谓相承之道也
卷九 第 39b 页 WYG0033-0366d.png
 杨氏曰凡师能左右之曰以今曰归妹以娣是娣听
 女君左右之也初九以妹媵之卑刚贞之德而能体
 妹弱之柔承女君之尊所以吉而相承也恒者能安
 其分之当卑也
 九二爻象旨九二刚中非眇者眇谓六三也虞翻曰
 震上兑下离目不正故眇能视苏氏曰六三不中居
 非其位跛眇者也初二屈为之娣而各致其能使三
 得之以履且视盖上下之常分故象曰以恒曰未变
卷九 第 40a 页 WYG0033-0367a.png
 常曰吉相承皆妹之道也已有能而不用使无能者
 享其名则九二幽人也
 六三爻象旨天官书须女四星贱妾之称故子夏孟
 宗皆作娣媵之妾上六阴爻无位须女也三以说主
 而应之故称以须虞翻谓自初至五体需象非也郑
 玄有才智之称亦非也震为反反归归马也初二处
 三之下三忽其刚而乘之苏氏曰六三不知托行借
 明于初二自谓能履视也是以弃娣而用须须未足
卷九 第 40b 页 WYG0033-0367b.png
 当娣也失二娣之助则以跛眇见黜宜矣归然后知
 用娣故曰反归以娣
 九四爻象旨四互坎月离日为期四变日月不见故
 愆期虞翻谓三非本爻占变也坎为曳震为行行曳
 故迟归震春兑秋坎冬离夏四时体故归有时四长
 男为归妹之主将为三择配而上无正应此其志不
 无有所待矣诸家指四为贤女失卦名义矣
 六五爻象旨帝乙谓震主九四所归之妹乃五盖王
卷九 第 41a 页 WYG0033-0367c.png
 姬也又别取义虞翻谓震帝坤乙者大妄君女君亦
 谓五乾为衣一衣二袂乾三画皆奇变其外一奇为
 偶者袂之象下卦六三娣之袂也六五变为奇则上
 六女君之袂裁改而成不如六三之袂自成者之良
 也娣以容为悦非制遇之谓月几望坎月离日兑西
 震东日月相望故曰几望几望而光未盈柔德居中
 而谦也
丰䷶(离下/震上)
卷九 第 41b 页 WYG0033-0367d.png
 程传震上离下震动离明以明而动动而能明皆致
 丰之道明足以照动足以亨然后能致丰大也
 孔疏彖及序卦皆以大训丰然则丰者多大之名盈
 足之义财多德大故谓之为丰德大则无所不容财
 多则无所不济无所壅碍谓之为亨丰亨之道王之
 所尚非有王者之德不能至之故曰王假之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
卷九 第 42a 页 WYG0033-0368a.png
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述曰崔憬曰离下震上明以动之象明则见微动则
 成务故能大矣金贲亨曰王假之言惟王者能至之
 盖盛大之业非小康之世图伯之君所能及也勿忧
 云者勿忧才力不足以致丰宜日中云者丰之时日
 中矣日中左右之阴不至文明中正之体也王者保
 丰之道宜如是也震动有恐惧忧疑之象离明有日
卷九 第 42b 页 WYG0033-0368b.png
 中普照之象故云勿忧宜日中
 明以动故丰观雷之震动而天下之大动者无踰乎
 震观日之离明而天下之大明者无踰乎离离明而
 震动明动合而成丰大也人之才非震雷之动作人
 之识非离日之照临或才识不兼备明动不相资皆
 不能致丰大也所以明以动故丰乃实象亦实事
 王者有天下之大固非浅知狭量所能周亦非小小
 规制所能范围王之假之所尚者大也所治者大所
卷九 第 43a 页 WYG0033-0368c.png
 尚者大以其明兼其动何忧智力之不足宜如日中
 之盛明以遍照天下也
 苏氏曰丰者极盛之时也天下既平其势必至于极
 盛故曰王假之勿忧宜日中者不忧其不至而忧其
 已至也宜日之中而不宜其既中也既盈而亏天地
 鬼神之所不免也而圣人何以处此曰丰者至足之
 辞也足则馀馀则溢圣人处之以不足而安所求馀
 故圣人无丰丰非圣人之事也
卷九 第 43b 页 WYG0033-0368d.png
 象旨敬仲云孔子有言古之治天下者必圣人上则
 天下则地中则人人之圣者为王王者代天理物日
 月所照霜露所坠皆王者所统周官职方氏尽掌天
 下极于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
 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王者之职乃如
 此其大也是故王者惟恐其不大故象曰尚大也勿
 忧其智力不足以给宜如日之中天日无思无为自
 无所不照王者德性未始不光明帝尧光宅天下文
卷九 第 44a 页 WYG0033-0369a.png
 王光于四方皆无为而光照天下治无不举此日中
 无所不照之旨也朱先生曰王者至此盛极当衰则
 又有忧道若此者苟以示戒焉可也而非处丰之道
 矣
 刘向说苑引孔子告子夏曰丰明而动故能大苟大
 则虚矣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即
 继之以圣人不敢当盛而已无人与鬼神之语
 毛氏曰丰大也亦盈也惟有道者明德若不足未尝
卷九 第 44b 页 WYG0033-0369b.png
 过中故不昃未尝盈故不食日新则为大反是则为
 虚
 仲虎曰盈虚消息惟剥与丰言之剥则君子之道已
 消而虚故有息之几丰则天下之势已息而盈故有
 消之几天地鬼神乾卦后惟谦与丰言之谦则有虚
 可以待盈丰则自盈必至于虚此固天地鬼神之常
 理也所谓不可过乎中者也
 质卿曰丰与泰大有大壮全不同泰大有大壮乃阴
卷九 第 45a 页 WYG0033-0369c.png
 阳消息盛长而然不由人为也若丰则全是人为鼓
 舞而然如汉武帝乘文景恭俭蓄积之馀便制作文
 为东征西讨一时朝廷赫然美盛皆明与动所运故
 曰丰古之帝王持盈守成兢兢然惧其盛大正为此
 也况又敢鼓舞之使大乎曰丰而亨意欲何不遂焉
 惟王者能至之王者有此势力有此作用其实天下
 之元气损伤多矣此圣人之所以为深忧正王者之
 所以为不必忧也能忧则有思思则有惧惧则便可
卷九 第 45b 页 WYG0033-0369d.png
 为计故曰勿忧宜日中正在日之中以遍照天下丰
 自我而致亦自我而保必有承前启后之图必有垂
 裕万年之计其日中也正所以为宜也不然丰亨豫
 大之念乱其中其不至于见斗而见沬者几希
 闻古之圣人小心抑抑不闻以丰为大也惟明以动
 之人以丰为大曰王假之正谓其所上者大好大喜
 功将何不为必不能坐照天下而有偏蔽不通之患
 矣故曰勿忧宜日中者言此心宜照天下也盖丰不
卷九 第 46a 页 WYG0033-0370a.png
 易致如日中天矣乘此光明照烛天下则民隐动于
 中必有恻然而不敢尚大者矣何也日至于中可喜
 也亦可惧也谓其中之必昃不能保其常中也犹之
 月盈则食岂能保其常盈也又推之天地之一盈一
 虚皆与时而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信乎日
 中者时之正盛用之以照天下则可用之以骚动天
 下则不可然则王者之治亦何取于丰大乎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卷九 第 46b 页 WYG0033-0370b.png
 述曰苏氏曰传曰为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曜故易
 至于雷电相遇则必及刑狱丰威在上明在下是用
 刑威时须是明见下情折衷至当方得不然威动于
 上必有过错也故必雷电皆至而后可噬嗑明在上
 是明得事理先立这个法在此未有犯的人留待异
 时之用故云明罚敕法
 纪闻曰折狱象电之照致刑象雷之威雷电交至威
 燄盛大故曰丰雷电合而章盖阳气震发乃闪然成
卷九 第 47a 页 WYG0033-0370c.png
 火故雷电止一气而雷为主高帝无离之电则蹑足
 而威不解无震之雷则刻印而销不随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象曰虽旬无咎过
旬灾也
 述曰初为明始明未大也明未大而四为配主本不
 相应而爻位适遇之以阳适阳以明之动能相光大
 者也故虽旬可以无咎而往有嘉尚十日为旬周匝
 之义他卦阳太盛则为过当丰之时明动相资况在
卷九 第 47b 页 WYG0033-0370d.png
 卦之初不嫌于刚而可以助发离明之光显故虽至
 于浃旬而无咎也往就于四其必有尚矣象曰过旬
 灾也戒不可求胜乎配也浃旬日之未中过旬则明
 太盛而以好胜斗捷之意加于上患当至矣庸非灾
 乎
 苏氏曰初九六二九三三者皆离也而有明德者也
 九四六五上六则所谓丰而闇者也离火也日也以
 下升上其性也以明发闇其德也故三离皆上适于
卷九 第 48a 页 WYG0033-0371a.png
 震旬之为言犹曰周浃云耳尚配也九四以阳居阴
 不安于闇者也方其患蔽而求发则虽两刚可以相
 受故曰往有尚言其与配同也
 俞氏曰阴乃阳之配以九遇六配也六二乃下卦离
 之主故言配主章氏曰一卦六爻为六旬自初至二
 为一旬旬即离日之象初为明始浃旬则日之正中
 其明方大故曰无咎而往有尚象曰虽旬无咎过旬
 灾也过则有昃食之灾矣二为离之主爻初阳二阴
卷九 第 48b 页 WYG0033-0371b.png
 相合成离故曰配主四为震之主爻离明震动相合
 成丰故曰夷主离震本等夷也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象曰
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述曰六二为离之主日中象而应五暗主震动于上
 正当日中乃为雷震所障蔽昏而无睹故为丰其蔀
 日中见斗之象其丰也丰其蔀也其见也见夫斗也
 日中见斗皆之甚见之妄也于此往从之彼方自是
卷九 第 49a 页 WYG0033-0371c.png
 其暗而吾为发其明彼方以好大喜功之见而吾为
 惕满戒盈之言得无疑乎能无疾乎两阴无相应之
 理故有此象惟有忠信以启发其君则吉六二履中
 当位有孚者也程子曰君子之事上不得其心则尽
 其至诚以感发其志意而已苟诚意能动则虽昏蒙
 可发也虽柔弱可辅也虽不正可正也
 蔀覆障光明之物离处震下有掩覆之象六五震体
 而以阴从阴有疾之象离中虚为有孚之象离明有
卷九 第 49b 页 WYG0033-0371d.png
 见之象暗中有见其明不过见斗之明非真明也此
 又以意为象者也日中见斗妄见安得不疑开发疑
 见惟在诚信所以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孚与
 疑相反发与蔀相反外丰蔀故有疑内有孚则发若
 故吉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象曰丰其沛
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述曰九三阳明而所应者上六阴柔之极其蔽甚于
卷九 第 50a 页 WYG0033-0372a.png
 蔀曰丰其沛其闇昧甚于见斗曰日中见沬也三互
 兑为云雨象丰其沛是云雷而沛之以雨雨泽滂沱
 其势故日中而见小明九三受上六幽暗之蔽如此
 则必不可有为不止于往得疑疾而已故又为折其
 右肱之象肱左不如右力以明其终不可用不用则
 无咎用则有咎三以阳居阳自处未失其正故无咎
 六二柔顺中正虽当丰蔀之时然五得位得中犹可
 以大事故六二发若之孚可施也九三所应上六无
卷九 第 50b 页 WYG0033-0372b.png
 可发之明矣不可用而不用保身之哲也程子曰三
 应上上阴柔无位而处震终他卦终则极有变动震
 终动极则止矣三之折肱为不可用亦时位然耳
 苏氏曰蔀覆也蔽之全者也见斗闇之甚也沛旆也
 蔽之不全者也沬小明也明闇杂者也六五之谓蔀
 上六之谓沛何也二者皆阴也而六五处中居闇以
 求明上六处高强明以自用六二之适五也适于全
 蔽而甚闇者也夫蔽全则患蔽也深闇甚则求明也
卷九 第 51a 页 WYG0033-0372c.png
 力六五之闇不发则已发之则明矣故曰往得疑疾
 有孚发若吉以阴适阴其始未有不疑者也六二虽
 阴而所以为离明之所自出也故始疑而终信也若夫
 九三之适上六则适于明闇杂者也用人则不能自
 用则不足故不可以大事也君子不畏其蔽而畏其
 杂以为无时而可发也为之用乎则不可不为之用
 乎则不敢故折其右肱以示必不可用而后免也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象曰丰其蔀位
卷九 第 51b 页 WYG0033-0372d.png
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述曰金贲亨曰九四丰蔀见斗辞与二同二之蔀在
 五二明而五暗四之蔀在已以阳居阴故曰位不当
 曰幽不明能遇初而资其明则吉矣章氏曰位不当
 者以九阳震体不宜居四也蔽重则幽故日中见斗
 不徒曰不明而曰幽不明焉词视之加详见与二之
 丰蔀见斗异旨也遇其夷主吉者震动则行行所以
 吉也犹行于幽暗之中而得明者引左而左引右而
卷九 第 52a 页 WYG0033-0373a.png
 右可用以行而免于昏迷之忧也
 刘濂曰当丰而遇闇主事多忧危下就同德其助必
 多故吉王注所谓同是阳爻互相助发者也丰之为
 卦明以动之卦也尚于光显宣扬发畅者也故居阳
 位而应阳爻为善其要在于恶暗而已矣
 汝吉曰遇其夷主吉此大臣以人事君发主之蔽保
 时之丰非阳明同德之助不能也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卷九 第 52b 页 WYG0033-0373b.png
 述曰震掩离者也二为震所掩四以震自掩六五以
 阴当阳为丰之主出四震之上不为所掩矣其质柔
 闇非能章者而居中体虚能来九二之章以诚致孚
 以明辅闇则可以致丰大之庆名誉之美而吉赫然
 如日之照天下而万国咸仰其辉光矣二日中之时
 五日中之位正相对也程传二虽阴有文明中正之
 德章明之贤也初三四皆阳刚五能用二则汇征矣
 五与二虽非阴阳正应在明动相资之时有相为用
卷九 第 53a 页 WYG0033-0373c.png
 之义故在二曰往在五曰来五能来章则有庆誉而
 吉也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兼天下之明总天下之
 动庆莫大于此者
 质卿曰以丰致暗之主岂是寻常但气魄煞大志愿
 太广遂受其阴暗而不觉耳然得位得中而卦内夷
 主配主有孚之贤皆以离明往适于震五能虚已以
 来之遂致庆誉而吉盖离震合体终能大有为者丰
 时许大气燄许大障蔽许大隐忧一来章遂有庆有
卷九 第 53b 页 WYG0033-0373d.png
 誉为保大定功之主此易道所以为妙
 来章指九四者吴曰五柔屈体下求四刚阴阳交错
 成章也朱子发曰四刚上行之五则初应四二应五
 三应上六爻并用成丰大之庆有誉兑为口誉之者
 也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
 述曰上六居震之极最与离远其躁动其障蔽有甚
卷九 第 54a 页 WYG0033-0374a.png
 焉者当丰大之时宜乎谦屈而处极高保丰大之功
 在乎刚克而体阴柔象丰其屋处太高也而祗以蔀
 其家居不明也自蔽如此人谁亲之象窥其户阒其
 无人三岁不觌言终无发其明者也凶孰甚焉汝吉
 曰夫丰其屋以为家也而蔀其家用明生见见蔽其
 明象之满假已甚扬厉周章指天援神讵不谓天际
 翔哉而覆自盖藏已焉故君子自下自小自昩昧以
 来章焉夫丰于明夷远矣而丰上六辞于夷上六几
卷九 第 54b 页 WYG0033-0374b.png
 焉可惧也夫
 子云曰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天收
 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正合此义
 质卿曰丰六爻大段以五爻为丰主二之发若发乎
 五也四遇夷主欲得初以辅五也九三不知从五而
 远应上六故有折肱之患五得中丰暗而有可发之
 明六则丰闇之极而不可辅者也初九去五上最远
 不受其暗故不言丰蔀
卷九 第 55a 页 WYG0033-0374c.png
 彖言日中宜照天下而二三四爻皆不免日中见斗
 见沬之异明之过反为不明也君子不忧蛊而忧丰
 者以此五中正与离日相对故不言其蔽上则过中
 日昃时矣
 纪闻曰爻惟以刚遇刚以柔遇柔则所见同而可以
 无疑以刚遇柔则刚者明而柔者暗终不能相信初
 与四皆刚故有配主之无咎夷主之吉然四位居柔
 又不免丰蔀见斗之象二与五皆柔故有有孚来章
卷九 第 55b 页 WYG0033-0374d.png
 之喜然二位居柔又未免有往得疑疾之事惟三与
 上以刚遇柔故三折右肱上至三岁不觌有孚发若
 遇其夷主皆吉此人臣事暗君之训也来章此暗主
 用臣之训也六五以谦接物故虽六二非应而必来
 上六以亢自居虽九三正应而不为用此吉凶之断
 也
 彖曰丰大丰者盈满盛大之时孰致之王致之王曷
 为而致乎此也明而显照动而有为明动相资是以
卷九 第 56a 页 WYG0033-0375a.png
 致之而成丰也凡物皆有丰惟王者之丰为足以极
 其大故曰王假之尚大也所有既大其保之治之之
 道亦当大也故王者之所尚至大也既丰矣而言勿
 忧者惟大则患失其大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此古
 今之至情也圣人曰是不必忧愈忧则愈惑非保大
 之道也惟昭吾明德如日之中照临下土岂有阴慝
 敢干其间哉如此则不必忧矣虽然日月高矣犹有
 昃食之虞天地大矣犹有盈虚之变人之智不免于
卷九 第 56b 页 WYG0033-0375b.png
 死生鬼神之灵不免于聚散则丰亦岂吾之所常亨
 就使失之亦常理也又岂忧虑之所能如何哉此圣
 人极言勿忧之理而因以足卦辞日中之义使知中
 者人之所当勉而昃亦非人之所能为发明卦辞外
 意言不可过中也大抵丰卦皆以明为主故下三爻
 皆自明而无咎上三爻皆暗以能求明为吉不能求
 明为凶此所以宜日中也
 六二爻项氏曰二五皆阴六二以五为蔀在上而暗
卷九 第 57a 页 WYG0033-0375c.png
 也六五以二为章在下而明也二自往五则得疑疾
 五能来二则有庆誉二之不往非忘君也积诚以感
 之则其蔀可发而去也故曰有孚发若吉
 九四爻项氏曰六二九四爻辞同用蔀耳而其意之
 所指则不同六二指六五为蔀斗故不可往往则入
 于暗而得疑九四之蔀与斗皆自指也故利于行行
 则遇明而得吉象恐人误以二爻同释亦以四之蔀
 斗归责于六五故九四之象最详曰丰其蔀位不当
卷九 第 57b 页 WYG0033-0375d.png
 也言九归四不得比六二之当位也曰日中见斗幽
 不明也言九四之幽暗不得比六二之自明也曰遇
 其夷主吉行也言九四之当行不得比六二之不得
 也此二爻以象辞考之然后见其不同
 六五爻五以柔暗之资居丰大之时而为之主若能
 虚心谦德以招来众贤之章知初九之刚明可尚身
 虽在远而不忘君也我是以用之于先知六二之中
 正孚信虽疑疾而不改度也我是以用之于佐知九
卷九 第 58a 页 WYG0033-0376a.png
 三之志于致君泽民而欲建大事也我是以用之于
 辅知九四之在左右前后能劳招初九以协恭于我
 也我是以用之以自近是能来致在下章美之才而用之
 则有福庆复得佳誉昔也以吾君为柔为暗今则誉
 为刚为明是用人之刚即已之刚用人之明即已之
 明何其吉也又六五阴爻而雷质虽柔而实刚君雷
 而佐电虽暗而亦明与他卦六五异矣
旅䷷(艮下/离上)
卷九 第 58b 页 WYG0033-0376b.png
 杨廷秀曰山内而火外内为主外为客山止而不动
 犹舍馆也火动而不止犹行人也故艮下离上为旅
 也
 俞氏曰家人与旅以离内离外取义内离外巽入而
 丽乎内家人也内艮外离止而丽乎外旅也
 仲虎曰以内言之初六不及乎中故琐琐三过乎中
 故焚次以外言之四不及乎中故不快六过乎中故
 焚巢二五得旅之中故内则无尤外则得誉
卷九 第 59a 页 WYG0033-0376c.png
旅小亨旅贞吉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
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述曰卦取火在山上山止火去离其所止而不处之
 象故为旅卦主五柔阴柔本小故旅小亨谓用柔道
 也用柔之道以止为本旅之贞也故曰旅贞吉
 旅以外为义故先以卦外体明之五位外卦之中而
 六居之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也顺刚五承上也其
卷九 第 59b 页 WYG0033-0376d.png
 柔得中即所以施诸顺乎刚者此离明之体也然必
 内得所止而有主乃能柔能顺随其事变无所动其
 中故旅之义以止为主止而丽乎明则为旅之贞而
 吉
 一柔在外乘承皆刚弱而为客之象夫刚为物长阴
 皆顺阳五为羁旅而乘刚逆德也何以得亨惟其得
 中乎外以承于上阴顺于阳不为乖逆是谓小亨以
 用柔而亨也旅虽用柔而下体艮止刚为主也上体
卷九 第 60a 页 WYG0033-0377a.png
 离明刚为辅也夫旅不能不暂止艮为主有随寓而
 安之意旅不能以无附丽乎明有外比于贤之意处
 旅以此得正而吉也汝吉曰羁不在内亲寡曰旅小
 亨吉远已而能以小亨也以贞吉也故旅非细故惟
 时有旅旅处惟时而义在焉主于用柔不失其贞旅
 之时义大矣哉
 象旨小谓阴指五也旅小亨谓在上者之旅六五是
 也旅贞吉谓在下者之旅九三是也故彖词两言旅
卷九 第 60b 页 WYG0033-0377b.png
 以别之俞氏论是也六五柔得中乎外与他卦柔得
 中于内者异顺刚五承上也不折不废是以为亨或
 谓虽得所托而非应不成大功非也九三本处多凶
 之地然才虽刚而能止应虽刚而体明止以丽明非
 妄动者羁旅穷困不足累之矣
 吴应回曰旅凡客于外者皆是天子有天子之旅天
 王出居于郑是也诸侯有诸侯之旅公在楚是也大
 夫有大夫之旅陈文子之去他邦是也圣贤有圣贤
卷九 第 61a 页 WYG0033-0377c.png
 之旅孔之辙环孟之历聘是也在下谓之丧人在上
 谓之蒙尘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述曰丘氏曰山者火之所旅久则延烧狱者囚徒之
 所旅留则淹滞旅有行而不处之象故火不可使久
 处于山囚徒不可使久留于狱也明象火之烛物慎
 象山之静重取象于旅正恐其留狱也仲虎曰明如
 火慎如山不留狱如山不留火
卷九 第 61b 页 WYG0033-0377d.png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述曰胡氏曰柔弱在下为卑贱动其心苟合苟容以
 此为甚其志困穷是以取灾也程传琐琐猥细之貌
 当此困之时才质如是上虽有援无能为也况四阳性
 而离体亦非就下者也又在旅与他卦为大臣之位
 者异矣
 赵氏曰凡旅必有所志志者旅之大者也士君子之
 旅志于行道商贾之旅志于贸迁旅之初不能识其
卷九 第 62a 页 WYG0033-0378a.png
 大者而琐琐屑屑锱较而寸量之志穷于此所以灾
 也象旨琐琐郑玄王肃云小也艮为小石故琐琐
 陆绩曰履非其正应离之始离为火艮为山山以应
 火焚自取也故曰斯其所取灾
 苏氏曰羁旅之世物无正主近则相依自六至上九
 皆阴阳相邻而初独孑然处六二之下其细已甚故
 曰旅琐琐也斯隶也六二近于九三三之所取也初
 六穷而无依隶于六二役于九三三焚二次并以及
卷九 第 62b 页 WYG0033-0378b.png
 初故曰斯其所取灾也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
尤也
 述曰二即阴之本位为即次之象即次暂止也柔巽
 在中以虚承实为怀资之象怀资不露也初为小子
 而二履之为得童仆之象贞言此皆六二处旅之正
 道也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夫在旅之所与处者
 惟童仆耳既得童仆然后即次怀资皆无所失旅道
卷九 第 63a 页 WYG0033-0378c.png
 之正莫踰于此终何尤哉
 象旨九家易曰以阴居二即就其舍承阳有实故怀
 资童仆谓初艮为小子故仆称童李鼎祚曰六二履
 正体艮艮为阍寺童仆贞之象也二因三之资以隶
 初故得童仆初虽四之应而四为三所隔终岂有尤
 者哉
 王注旅不可以处盛故其美尽于童仆之正也过斯
 以往则见害矣童仆之正义足而已
卷九 第 63b 页 WYG0033-0378d.png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
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述曰象旨虞翻曰离为火三动艮坏故焚其次艮为
 童仆坤为丧三动艮灭入坤故丧其童仆旅与下
 谓初苏说是也其谓六二我之次非也次指三所处
 者二即而三焚二去离火稍远而三近也二得童仆
 而三丧二去初甚近而三则远矣其相反者俞氏所
 谓六二柔得中九三过刚不中也据六二丧其童仆
卷九 第 64a 页 WYG0033-0379a.png
 贞为句程传是厉谓以严厉失之也以伤鄱阳胡氏
 作已伤谓已见伤于上而复不改以待下也
 赵汝梅曰人不得安于家而安于次非得已也今又
 焚之已可伤矣夫旅由我非由童仆我能抚之使安
 焉如家始肯卫其主乃不能安之致彼有不堪行旅
 之心以此与下虽无弃仆之心其义则应丧也
 汝吉曰旅道尚柔而三行行过刚旅道用下而三肆
 于人上平居不能得此于人而况于旅乎焚伤丧而
卷九 第 64b 页 WYG0033-0379b.png
 已矣三曰义丧上曰义焚宜也非过也山有火必上
 焚林故三上象焚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
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述曰朱震曰二三止而得位为次舍四巽为入未得
 位行道处而已入对出言之为处阳实为资足以自
 利刚断为斧足以自防皆九四之自有者故曰得其
 资斧然未得位上不足以发五之志下不足以致二
卷九 第 65a 页 WYG0033-0379c.png
 之贤犹为旅人耳故我心不快赵氏曰旅而言处旅
 于此因处于此也资以润身斧以断事旅而兼得无
 羁窭之愁无狐惑之患若可安矣然旅贵于行行则
 进可以达退可以归今侨寄于此虽得资斧不免为
 旅人故我心不快
 理斋曰非其正位则所以自处者犹未尽善上无刚
 阳之与下惟阴柔之应则所托以主之者又非其人
 我心不快谓当旅时犹有不能尽如其意者旅求所
卷九 第 65b 页 WYG0033-0379d.png
 合而合非所合其心岂慊然哉
 象旨处犹诗爰处之处徐氏曰居者已定居处者暂
 住而已李鼎祚曰九四失位而居艮上艮为山非平
 坦之地是已四体兑巽巽为木兑为金木实于金即
 资斧斫除荆棘之象我心不快四动互坎为心虞翻
 谓二动非已所乘者刚不得其所而得其资斧之地
 故其心不快是谓差强于三不及二矣
 九四爻姚舜牧曰九四离下而上其为旅也载质出
卷九 第 66a 页 WYG0033-0380a.png
 疆之君子也旅于其国而仅得所处得其资斧不得
 居其位行其道其心能快然乎哉季孟之待孔子之
 所以行也国中之授室孟子之所以去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述曰六五人君之旅所谓柔得中乎外者五本文明
 美德而越在草莽思复其所取的于文明之位射雉
 也当羁旅寡亲之时下无应与一矢亡也离为雉为
 矢互兑为决矢决于外射雉之象离画中虚一矢亡
卷九 第 66b 页 WYG0033-0380b.png
 之象不下据初而仰承于上上下交归终以文明美
 誉受天禄命也中德为誉中位为命象曰上逮者美
 誉之所归上逮于天也
 或以六五离明之君失位在外必求文明之贤以为
 助故有射雉之象即古者弓旌招贤之谓在旅之时
 君臣皆失其所不惟君择臣臣亦择君故六五射雉
 一矢亡而终以光显令德复安正位则所获多矣
 程传此爻虽不言旅而射雉即出旅之义旅者困而
卷九 第 67a 页 WYG0033-0380c.png
 未得所安之时终以誉命誉命则非旅也
 章氏曰解二田获三狐得黄矢坎中阳画象矢故云
 得旅五射雉一矢亡离中虚故云亡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象曰
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述曰王注居高危而以为宅巢之谓也客旅得上位
 故先笑也以旅而处于上极众之所嫉也以不亲之
 身而当嫉害之地必凶之道也故曰后号咷
卷九 第 67b 页 WYG0033-0380d.png
 子夏传牛顺物也如旅之为道全于顺也刚而亢居
 丧其顺也旅者人之所容刚而无顺人何容哉故丧
 于无难凶其宜矣
 刘濂曰离为科上稿巢象又飞鸟象又牝牛象上九
 处旅之上离之极过刚自高故火延上而焚其巢失
 所安矣旅人处高以为快意故笑既而失其所安故
 号咷牛者顺物也今以过刚不顺而丧之于易巢焚
 牛丧欲归则无所欲行则无资凶道也潘梦旂曰九
卷九 第 68a 页 WYG0033-0381a.png
 三以刚居下体之上则焚次上九以刚居上体之上
 则焚巢位愈高则愈亢则祸愈深矣故三其义丧上
 其义焚上承鸟焚其巢故更加旅人字不云旅人则
 是鸟笑哭也上刚亢失其柔顺而不自知故有丧牛
 于易之象同人亲也故先号咷后笑亲寡旅也故先
 笑后号咷丧羊于易可以无悔丧牛于易不免于凶
 羊壮而喜触不可不丧也牛顺而能守不可丧也
 彭山引程氏曰人心做主不定正如一个翻车流转
卷九 第 68b 页 WYG0033-0381b.png
 动摇无须臾停所惑万端若不做一个主怎生奈何
 今按旅卦爻象之辞正以发明此义学者当求其指
 之所在而勿但以行旅之事视之可也
 初六爻杨氏谓此专指小人之弃逐而在旅者乃经
 营琐细之鄙事以自封殖如庆封奔吴而致富君子
 知其及殃息夫躬寄丘亭而祝盗或者告其祝诅盖
 小人无道义以养其心得志则骄溢失志则困穷故
 琐琐以取灾也
卷九 第 69a 页 WYG0033-0381c.png
 六二爻杨氏谓六二公侯大臣失位去国而在旅者
 也如晋文公之奔也见秦伯则拜见野人亦拜是能
 柔顺以下人也文公有礼好学而不贰凡十九年守
 志弥笃是能中正以立已也广而俭怀安而能迁是
 怀其资而不露其贞正如此故至楚楚飨之送之齐
 秦齐秦妻之秦纳而归之可谓即次矣腹心则子犯
 子馀股肱则魏犨贾佗纪纲则秦之三千人可谓得
 童仆矣其无悔尤孰大于是
卷九 第 69b 页 WYG0033-0381d.png
 上九爻项氏曰鸟者离之象巢者附丽之至高者也
 焚者离火之失性者也笑者喜其高离之鼓缶而歌
 也号咷者悲其焚离大耋之嗟也旅之上则离之三
 也旅离在上故后号同人离在下故先号离性炎故
 多怒也同人之五得二而后成兑故后笑旅之五先
 以成兑故先笑兑性说故多喜也大壮九四与六五
 相易而失其壮狠故曰丧羊于易无悔旅上九与六
 五易位而失其柔顺故曰丧牛于易凶六五失其刚
卷九 第 70a 页 WYG0033-0382a.png
 故所亡者一矢上九失其柔故所丧者牛六五亡矢
 而得离之中位故为射雉上九丧牛而得离之上穷
 故为焚五上皆在一卦之终六五为文明之火故终
 以誉命上九为失性之火故终莫之闻言无誉也
巽䷸(巽下/巽上)
 程传为卦一阴在二阳之下巽顺于阳所以为巽也
 冯氏曰巽一阴在二阳下取义卑也顺也伏也入也
 卑以其下于阳顺以其承于阳伏以其藏于下入以
卷九 第 70b 页 WYG0033-0382b.png
 其进于下其象为风亦以其委曲而入于物无所不
 顺也
 按巽与兑皆刚中正巽说义亦相类而兑则亨巽乃
 小亨者兑阳之为也巽阴之为也兑柔在外用柔也
 巽柔在内性柔也巽之亨所以小也杨廷秀曰伏一
 健于二顺之下健者安得不怒而为雷闭二健于一
 顺之外健者安得不环而为风易之有震巽也其知
 神之所为矣
卷九 第 71a 页 WYG0033-0382c.png
 张氏曰巽与谦相类而不同谦主阳中实而若虚其
 至也德盛而礼恭巽主阴内柔而性入其弊也谄畏
 而失已盖有时乎巽而不可过也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
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述曰巽小者之道也刚为大柔为小巽主柔上下全
 以巽为德是以小亨也巽悌以行物无违距故曰利
卷九 第 71b 页 WYG0033-0382d.png
 有攸往其往也利见阳刚中正之大人巽顺不于大
 人未必不为过也
 朱子发曰内巽者命之始外巽者申前之命也卦体
 阴阳虽不交而阴皆承阳有命令下入之象巽本善
 入而上之用巽一顺乎人心以命令之我以为顺人
 不以为顺未可也上顺下而下未孚未顺也既命之
 于前复申命之于后人心具孚命乃行也未有不巽
 而命行者也刚巽乎中正而志行申言之耳陆绩曰
卷九 第 72a 页 WYG0033-0383a.png
 二得中五得正体两巽故曰刚巽乎中正皆据阴故
 志行柔皆顺刚统一卦言小亨者阴为卦主所以为
 巽者初与四也二五虽据用事之地而权不在焉故
 曰刚巽乎中正而志行言必用初与四而后得志也
 权虽在初与四而非用事之地故曰柔皆顺乎刚言
 必顺二五而后亨也利有攸往为二五用也利见大
 人见二五也如乾二五皆称焉苏独指九五非也章
 氏曰小亨利往利见皆指初四之柔以为成巽之主
卷九 第 72b 页 WYG0033-0383b.png
 然其所以亨而利者非上从二五阳刚之中正其能
 然哉柔顺乎阳刚刚巽乎中正此所以为巽乎
 李氏曰若刚不顺乎中正则将褊隘而为邪若柔不
 顺乎阳刚则将柔媚而为谄故刚顺乎中正柔皆顺
 乎刚所以为巽之体也若徒以一阴潜伏谓之为巽
 而不究乎阴画在二阳之下有顺乎阳刚之象阳画
 在二五之位有顺乎中正之德则巽之所以致亨者
 不可得而见矣
卷九 第 73a 页 WYG0033-0383c.png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述曰荀爽曰巽为号令两巽相随故申命也法教百
 端令行为上贵其必从故曰行事丘氏曰巽为风风
 者所以发扬天之号令风随风而不逆此重巽之象
 也君子体随风之巽出而发号施令凡事必申复详
 审一再命之然后见之行事则四方风动顺而易入
 申命者致其令于行事之先行事者守其令于申命
 之后
卷九 第 73b 页 WYG0033-0383d.png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
贞志治也
 述曰所以为巽者初也初柔居刚非巽正位进退不
 果其能免乎进无所应退在穷下心无所定如此惟
 利刚武之人能用其贞者武人济以谦巽则正也苟
 非武人之正不利又可知矣
 彝正曰进谓从于阳退谓安于下进退不决巽之象
 也以阴居阳故利于如武人之贞则有以济其不及
卷九 第 74a 页 WYG0033-0384a.png
 而果于从阳矣理斋曰志治所以治其疑心也巽在
 内心故传累以志明之
 仲虎曰此与履六三皆以阴居阳故皆称武人此以
 阴居下卦之下武人之贞勉之辞也履之三以阴居
 下卦之上武人为于大君危之辞也故小象于此曰
 志治于彼曰志刚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象曰纷若之吉
得中也
卷九 第 74b 页 WYG0033-0384b.png
 述曰二以阳居阴巽而得中之象如此宋衷曰巽为
 木二阳在上初阴在下床之象也巽义伏二与九五
 两刚不相应退而据初心在乎下故曰巽在床下床
 人之所安巽在床下不安所处也卑甚失正则入于
 过咎矣然九二以刚中之德行至卑之道以事九五
 心之恳到意之丁宁象祷祀者之索诸幽用史以祝
 用巫以报至于纷若之多欲必求其通也志在感格
 非有邪心故吉而无咎过矣
卷九 第 75a 页 WYG0033-0384c.png
 孔疏史谓祝史巫谓巫觋并是接事鬼神之人也纷
 若者盛多之貌人有威势易为行恭神道无形易生
 怠慢用史巫纷若诚意之肫恳用之于神祇不行之
 于威势所以得中也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阳在中有中实之象用史巫
 纷若似若已过而惟求通其诚以行其志非有谄畏
 也亦巽而不为过矣苟诚不足于中而过于卑巽奚
 可哉姜廷善曰九二以事神之礼事其上故得中而
卷九 第 75b 页 WYG0033-0384d.png
 吉
 象旨用史巫纷若按说卦互兑也史指三巫指四二
 与四三与五同功而异位而二五两刚本不相应俞
 氏所谓非用三四不能达者是也三远五故为史以达
 二意于五所谓祝以孝告也四近五故为巫以达五
 意于二所谓嘏以慈告也
九三频巽吝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述曰象旨苏氏曰九三以阳居阳而非用事之地知
卷九 第 76a 页 WYG0033-0385a.png
 权之在初六也下之则心不服制之则力不能故频
 蹙以待之也志穷者荀爽所谓乘阳无据为阴所乘
 号令不行故志穷盖得之矣
 敬仲曰以九居三刚而过中质非巽者巽不出于本
 心勉强而行之故曰频巽吝不足也夫其实不能巽
 至于不得已而后巽其志亦穷矣
 汝吉曰九三频巽巽贵用柔亦美能下三刚居刚操
 上人之心焉巽非其本体也即勉为巽能无频乎频
卷九 第 76b 页 WYG0033-0385b.png
 能无吝乎以其刚而不能柔也非中也故谓之志穷
 志疑者可以治救之志穷则有吝而已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述曰六四以阴居阴巽之正位以巽而入二阳之间
 所谓柔顺乎刚者可亡乘刚之悔且用有获焉田武
 事有刚德之象于以济巽柔之所不足也曰悔亡尤
 虑其有悔也第往而田可以获三品下三爻有贵贱
 之等故曰三品介甫曰田者兴事之大者也三品有
卷九 第 77a 页 WYG0033-0385c.png
 功之盛者也柔而可以大有功巽乎正而德所附也
 王注乘刚悔也然得位承五卑得所奉虽以柔御刚
 而依尊履正以斯行命必能获强暴远不仁者也获
 而有益莫善三品故曰悔亡田获三品象旨翟玄曰
 三品下三爻也初巽为鸡二兑为羊三离为雉也四
 居五下巽顺尽事君之礼故初二三皆顺之
 阴柔无应承乘皆刚宜有悔也而四以柔处柔以顺
 重顺居上卦之下上则顺乎一阳之君居下卦之上
卷九 第 77b 页 WYG0033-0385d.png
 下则顺乎二阳之臣顺上者上亦顺之顺下者下亦
 顺之以一顺而获三顺善处如此故得悔亡犹如田
 获三品及于上下也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吉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述曰九五君位发号施令更革事宜者也处巽出令
 以中正为善九五巽体刚德居中履正有通变宜民
 之本贞而吉也凡巽之可以致悔者皆亡矣则何不
卷九 第 78a 页 WYG0033-0386a.png
 利焉巽以行权权在五也无初有终以巽入也先庚
 三日恐其无初也后庚三日欲其有终也更革以顺
 民心与之虑始未有不骇听者故未令而先示之详
 未至已日则必有不孚者故既令而申示之审则巽
 乎中正而能如此所以吉也
 庚更也出令以变更其旧取天干过中则庚之义见
 天道运行之不容已者也
 凡有所变更未能申命行事而遽然更新之为快者
卷九 第 78b 页 WYG0033-0386b.png
 有初也而有终则难主终而言故有取于重巽之义
 先庚后庚是谓申命所以有终也
 王注以阳居阳损于谦巽然秉乎中正以宣其令物
 莫之违故曰贞吉悔亡无不利也化不以渐卒以刚
 直用加于物故初皆不说也终于中正邪道以消故
 有终也申命令谓之庚夫以正齐物不可卒也民迷
 固久直不可肆也故先申三日令著之后复申三日
 然后诛而无咎怨矣申庚皆申命之谓也
卷九 第 79a 页 WYG0033-0386c.png
 象旨五有其位而能巽乎中正故象如此俞氏曰卦
 互兑为口所以造命也兑居西方故言庚初在互兑
 三画之先先庚三日也五在互兑三画之后后庚三
 日也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阳刚位乎正中所以
 贞吉悔亡无不利也所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重巽
 申命尽乎中正之道也
 邵宝曰先后甲三日重甲也甲者始也先后庚三日
 重庚也庚者更也蛊乱而治有复始之道故曰终则
卷九 第 79b 页 WYG0033-0386d.png
 有始巽变而通有图终之道故曰无初有终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
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述曰上九阳刚本足有为而居阴无位极巽过甚有
 巽于床下之象二巽乎初以得中也巽而不失其刚
 也上过中失正乃亦效二之所为欲图六四以为用
 过巽而失其刚有丧其资斧之象虽贞而凶矣在卦
 刚巽于柔本为贞上九过巽无断何贞之有凶也斧
卷九 第 80a 页 WYG0033-0387a.png
 刚断之物谓九也为上所资故云资斧
 二巽床下巽初六也上巽床下巽六四也二得中而
 吉上上穷而凶
 上九处卦之上阳刚亢极穷上反下故曰上穷贞凶
 既丧其资斧矣可以为贞乎凶也未有由正而行而
 失利而无断者也失利无断足以见其失正之验
 纪闻曰上者巽之极也巽极不知变而欲同九二之
 道则其过也甚矣旅九四以刚居柔曰得其资斧巽
卷九 第 80b 页 WYG0033-0387b.png
 上九以刚居柔曰丧其资斧何也旅贵于用柔故以
 刚居柔者得之巽戒于过柔故巽极以刚居柔者失
 之阴柔一也弱者用之为邪强者用之为正卑巽一
 也怯者用之为谄勇者用之为谦
 九五爻项氏曰巽多疑之卦也九二已中矣犹以不
 正自疑纷纷而不能决惟九五中而又正其吉无疑
 故凡巽之疑悔至是俱亡曰无不利者决其无疑也
 曰无初有终者言初疑而今不疑也言之重辞之复
卷九 第 81a 页 WYG0033-0387c.png
 皆为疑设也巽之时惟此爻为美其多疑犹如此可
 见巽卦无大亨之用矣故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言
 其吉独此一位尔九五制命之主故又于爻义之外
 统论重巽之义庚更也续也事已而更为之以续前
 事也先事之初三日初疑二纷三吝皆未保其吉也
 后事之三日四有功五无不利始亨其吉也此当于
 上九言之其实后庚三日总言上三爻也上之穷而
 不反亦以其无下爻之疑是以不可回尔或曰先庚
卷九 第 81b 页 WYG0033-0387d.png
 三日巽之下三爻行事之初我与民皆未敢信也后
 庚三日巽之上三爻行而又行我与民皆信之故曰
 后庚三日吉明初犹未吉至终而后吉也以人事言
 以吉终之
 上九爻项氏曰上九爻辞与九二同皆以阳居阴也
 当巽之时惟此二爻以阳而失位巽中之又巽者也
 故皆为巽在床下言失位也二虽失位而得中中大
 于正所以吉而无咎上既失位愈巽极而不反故为
卷九 第 82a 页 WYG0033-0388a.png
 丧资失斧之人而犹固守其穷凶之道也以上两句
 解下两句不须推说而义自明凡爻以德为资其本
 质也以位为斧其利用也上既失位矣并其刚德而
 亡之故资斧皆丧也巽上九与旅九四同称资斧者
 旅之四即互巽之上也巽为利市三倍故称资斧旅
 四时其所处故为得其利巽上九无位故为利丧焉
兑䷹(兑下/兑上)
 仲虎曰咸以艮阳下兑阴则相感感则亨矣而相感
卷九 第 82b 页 WYG0033-0388b.png
 易失于不正兑以二阳下一阴则相说说则亨矣而
 相说亦易流于不正利贞者戒辞也三男之卦不言
 利贞刚固贞也故咸取无心之感兑取无言之说
 赵汝梅曰卦以象得名说者象之义坎流则气行故
 能通兑止则气聚故能养物得所养而说故曰兑说
 也六爻则刚中而柔外刚中以立体柔外以致说析
 之则三上偏柔而失其体说不以正也四刚则善矣
 五不言兑君不可心乎说心乎说则害者纷至可胜
卷九 第 83a 页 WYG0033-0388c.png
 道哉诸爻皆有义而无象辞亦简严与他卦异
 象旨兑说也不谓之说而谓兑者胡翼之曰圣贤感
 天下之心不可以言语口舌故去其言而为兑也
兑亨利贞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
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
民劝矣哉
 述曰孔疏说卦曰说万物者莫说乎泽以兑是象泽
卷九 第 83b 页 WYG0033-0388d.png
 之卦故以兑为名泽以润生万物所以万物皆说施
 于人事犹人君以恩惠养民民莫不说也惠施民说
 所以为亨以说说物恐陷谄邪故利在于贞正
 质卿曰兑一阴见于二阳之上阳为根本阴为枝叶
 必阳气充实而后说斯见也大抵万物之生意饱足
 于中则说自畅于外若人心有所歉便是生意不饱
 足如之何其说
 说而违刚则谄刚而违说则暴刚中柔外其说之道
卷九 第 84a 页 WYG0033-0389a.png
 乎刚之为德不可以利动也不可以害动也大中至
 正不可移夺是为刚德其中则刚外则柔所谓说以
 利贞也说而能正者顺乎天道应乎人心何者三才
 一道故也如此说以先民则民咸从之咸忘其劳说
 以犯难则民咸赴之咸忘其死说之大至于民咸劝
 矣哉此说非有术以使之也非违道以干之由正而
 行而正者人心之所同有故上之人倡之而下之人
 自翕然应之几于神矣
卷九 第 84b 页 WYG0033-0389b.png
 说有天道有人道上下兑之象䜣合交畅天道之说
 也由畜而通其诚一无妄之体也欣喜欢爱人心之
 说也由豫而生其大公至正之情也说而能贞天人
 合矣则于民何不得逸之说也劳之亦说也生之说
 也死之亦说也民孰不惮劳亦孰不恶死忘劳忘死
 非人之情也而忘之者说而不自知其劳且死也曷
 为而说也则圣人之逸我而不欲劳我生我而不欲
 死我者有以先之也是以说而自劝也民以说自劝
卷九 第 85a 页 WYG0033-0389c.png
 天下皆在欢欣鼓舞之中矣是以圣人大之
 项氏说以利贞言以利与贞而得说也利者说之情
 贞者说之理柔在外为利利者万物之所说也刚在
 内为贞贞则天人之理得矣顺乎天兑上也应乎人
 兑下也生民者下兑犯难者上兑天人皆通所谓亨
 也亨者说之效故极言之按革与兑皆言顺天应人
 顺天理之正应人心之公则革无私意说无邪心革
 者天下之大利说者天下之美名此二者最易于失
卷九 第 85b 页 WYG0033-0389d.png
 正故革曰元亨利贞兑曰亨利贞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述曰两泽丽交相浸润互有滋益之象讲兑象兑为
 口舌也习重兑象理义之说心说之至也真说资朋
 友而得也
 杨廷秀曰两泽相丽则水泉相益而不涸二友相讲
 则义理相益而不穷而况九泽与众友乎是以君子
 说之
卷九 第 86a 页 WYG0033-0390a.png
 邵尧夫曰兑说也其他说皆有所害惟朋友讲习无
 说于此故言其极者也
 纪闻曰相观而善之谓摩即易之丽泽兑乎摩如两
 石相摩丽则两泽相丽石以刚摩象忠告泽以柔丽
 象善道合二者而朋友之道毕矣
初九和兑吉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述曰象旨兑六爻以相比取义初和兑者比九二刚
 中之人两阳相与和而不流故吉卜子夏曰以刚正
卷九 第 86b 页 WYG0033-0390b.png
 之说首出门而和人者也守正和人何往不吉
 无所疑也徐氏曰疑谓疑于阴也卦四阳惟初与阴
 无系故无所疑二与四则疑于三五则疑于上矣商
 兑未宁正公私介限处不可不审其所从也
九二孚兑吉悔亡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述曰九二以阳居阴又与三阴相比而为说体宜有
 悔也二刚中之德孚信内充则非妄说者君子同德
 相信小人说之不以道不说也所以吉而悔亡象曰
卷九 第 87a 页 WYG0033-0390c.png
 信志也志存乎中者也说由中孚于已为慊于人为
 当虽不说者亦信而莫之忌矣大都诚实之人难说
 而易事其志无纤芥可疑而亦无不信之者
六三来兑凶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述曰兑主柔易流故贵刚初刚正二刚中孚兑诚和
 兑公也六三为上兑之主阴居阳位过中失正以说
 为事不能自已者也上无应者乃来就二阳求与之
 说夫已能守正虽不即人人将即我来而说何为者
卷九 第 87b 页 WYG0033-0390d.png
 哉凶已程传之内为来上下俱阳独之内者以同体
 而阴性下也失道下行也
 质卿曰来兑者和不能如初以已同众孚不能如二
 以诚感人欲孤立也则妄说之情不能自已欲相说
 也则非道之求人所不契故不免于来兑章氏曰立
 身不端徒以柔媚求说于人即此便为凶德
 象旨位不当也俞氏曰巽正位在四乾在五坤在二
 震在初离在二艮在三坎在五兑在六也
卷九 第 88a 页 WYG0033-0391a.png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述曰商度也未宁不决与不安之心合也九居四位
 不中不正非有特立之操而下比六三柔谀之小人
 易为所动正在商度拟议之间盖心知其非正而实
 乐其易悦故有商兑未宁之象然体本阳刚能介然
 独断知柔邪之不可近而疾恶之如是则进于兑说
 之正而有喜也
 商谓隐度四互巽进退之象介俞氏读为句四与三
卷九 第 88b 页 WYG0033-0391b.png
 上下异体犹疆介然疾者疾三阴邪也四位柔而才
 刚故象如此孙氏曰三之来兑本下趋四重兑异体
 自有介限之别而人情昵邪则远正疾恶则亲善此
 天下之大分不可不审所从也故决之介疾有喜
 质卿曰四之所可嫌者在商兑所可幸者亦在商兑
 商兑者喜之先见者也决之以开示正道预防邪心
 也敬仲曰有庆者九四居大臣之位国之治乱系焉
 能不近小人则泽及民矣汝吉曰其疾恶若决其进
卷九 第 89a 页 WYG0033-0391c.png
 善必果其有庆也能无喜乎
九五孚于剥有厉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述曰九五刚中宅尊下与阳不相得而比于上六不
 说信乎阳而说信乎阴也剥者柔变刚之名谓上六
 阳刚有孚非私昵也然爻位相近易合阴阳相得易
 亲不虞其害而诚信之则剥之势成矣能无厉乎夫
 五位正当者也卦亨贞由之以本说体恃其刚正有
 孚剥之危圣人畏孔壬远佞人良有以也
卷九 第 89b 页 WYG0033-0391d.png
 九五得尊位而处中正尽说道之善矣然所比者上
 六阴柔之兑主上体纯阴居卦之外善匿其情以为
 说非若六三来兑显然求说人得以非正而拒之也
 最能惑人最能阴剥善类害既不显而每为刚正者
 之所信说盖刚正之君决非柔媚小人所能动而不
 能不狃于匿情矫伪以不求说为说者故九五有孚
 于剥之戒象旨剥谓剥卦兑为正秋过此则为九月
 之剥兑之九五正当剥之六五也厉者五以阳刚中
卷九 第 90a 页 WYG0033-0392a.png
 正虽孚剥而有威严尚未受剥也以在说时故为之
 戒四曰商兑五曰孚剥皆以时取象商八月剥九月
 也
上六引兑 象曰引兑未光也
 述曰敬仲曰上六超然一卦之外有高尚之象然非
 中无得道之象近比乎九五阴阳有相亲之象则亦
 有引之说之之象阴不自守引之斯说未为光明光
 大也苏氏曰夫难进君子之事使上六引而不兑则
卷九 第 90b 页 WYG0033-0392b.png
 其道光矣
 艮兑皆少阳少阴之卦然艮阳止于上多吉故本爻
 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他如蒙上利用禦寇上下顺
 也蛊上不事王侯志可则也贲上白贲无咎上得志
 也大畜上何天之衢道大行也颐上由颐吉大有庆
 也损上弗损益之大得志也虽剥上亦曰硕果不食
 在本爻尚无大害若兑阴说乎上则多不吉故兑本
 爻曰引兑未光也他如大过上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卷九 第 91a 页 WYG0033-0392c.png
 咸上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夬上无号之凶终不可
 长也萃上赍咨涕洟未安上也困上困于葛藟未当
 也随上拘系之上穷也独革上稍善亦有征凶之戒
 兹类其词而玩之兑上本阴居阴位而艮上则阳居
 阳位词若与象异矣其实艮阳止体宜乎上兑柔说
 体不宜于上所以柔说在上多凶知此则观象玩词
 殊省力也
 按兑六爻以六三为主凡诸爻称兑者皆谓三也初
卷九 第 91b 页 WYG0033-0392d.png
 九与之同体为和兑九二与之相比为孚兑六三来
 而成兑为来兑九四当三五往来之冲为商兑上六
 与三相应为引兑九五不称兑而称剥者卦中独此
 一爻与三非同非比非应舍三而去自(阙/)
    为兑阳往比阴为剥其戒深矣阳爻曰和曰
 孚曰介皆刚辞也阴爻曰来曰引皆柔辞也阳为实
 中实为孚二五皆阳在中故二为孚兑五为孚于剥
 虽所用不同其孚一也
卷九 第 92a 页 WYG0033-0393a.png
 
 
 
 
 
 
 
 
卷九 第 92b 页 WYG0033-0393b.png
 
 
 
 
 
 
 
 读易述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