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33-02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易述卷六     明 潘士藻 撰
咸䷞(艮下/兑上)
 仲虎曰上经首乾坤者天地定位也下经首咸恒者
 山泽通气也位欲其分故天地分为二卦气欲其合
 故山泽合为一卦八纯卦爻皆不应泰否天地相应故
 居上篇咸损少男女相应恒益长男女相应故居下
 篇咸以少男下少女又应之至者故首下篇
卷六 第 1b 页 WYG0033-0214b.png
 赵汝梅曰山泽气通彼此交感故卦名咸爻𧰼皆近
 取诸身感之至真莫若身意之所欲不言而喻咸以
 止为感者也爻之吉凶皆系于止其取人身为𧰼则
 各因其位不当如它卦言位应盖拇与心腓与脢股
 与辅在人身皆不胥应故也
 荀况曰于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
 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
 聘女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
卷六 第 2a 页 WYG0033-0215a.png
 李衡曰相应者同志之𧰼志同则合是以相应然事
 固多变动在因时故有以有应而得者有以有应而
 失者亦有以无应而吉者以无应而凶者夬九三以
 援小人而凶剥六三以应君子而无咎蒙六四以无
 应而困吝咸贵虚心而受人故六爻以有应而失所
 斯皆时事之使然故不可执一论也
咸亨利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
卷六 第 2b 页 WYG0033-0215b.png
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
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述曰卦以艮男下兑女阳下阴而阴从阳一感一应
 故为咸咸有亨之理上下交相感应则自然亨通也
 相感之道利在于正三阳上阴男女皆正故有利贞
 之象以此义取女则吉也孔疏此卦明人伦之始夫
 妇之义必须男女共相感应方成夫妇既相感应乃
卷六 第 3a 页 WYG0033-0215c.png
 得亨通若以邪道相通则凶害斯及故利在贞正既
 感通以正即是婚媾之善故云咸亨利贞取女吉也
 咸之为义感也非感则独何以为咸卦艮刚而兑柔
 若刚自在上柔自在下则不交感无由得通今兑柔
 在上而艮刚在下是二气感应以相授与所以为咸
 亨也彭山曰即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而万物萌
 动之意阳感阴应六爻皆有相通之情故谓之咸止
 而说艮止而兑说也能自静止则不随欲动以止行
卷六 第 3b 页 WYG0033-0215d.png
 说则不为邪谄不失其正所以利贞也艮为少男兑
 为少女男女之情少者最切男先于女而下之所感
 于女者诚矣则女之应感其诚岂有不至哉人心感
 应之诚𩔖皆如此所以为通而吉也孔疏婚姻之义
 男先求女亲迎之礼轮御三周皆是男先下于女然
 后女应于男所以取女吉
 卜子夏曰二气之相感应也中无间也故得万物变
 化乎其内天气下降地气上济阳下阴而阴从阳也
卷六 第 4a 页 WYG0033-0216a.png
 止于所说其利之正也故取女以之吉也而感应之
 道取焉圣人无为与天地准寂然虚中通变则随乎
 时顺情而通天下之故而咸得其治则天下和平矣
 夫相下而不私则感之而通也观天地万物之情而
 感一也彖语其感大者如此也至于爻则形相趋也
 利相逐也岂及于感之至哉天下忘于情而有累于
 质者则于万物不尽矣故见利则躁后时则绝皆凶
 悔之道也苏氏情者其诚然也云龙风虎无故相从
卷六 第 4b 页 WYG0033-0216b.png
 者岂容伪哉
 王注凡感之为道不能感非其𩔖者也故引取女以
 明同𩔖之义也同𩔖而不相感应以其各亢所处也
 故女虽应男之物必下之而后取女乃吉也
 彭山曰程子曰有动皆有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
 感故感有自物之所触而言者有自几之所先而言
 者而皆以不动为体大傅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
 下之故不动者不动于物而成其为虚也感从虚出
卷六 第 5a 页 WYG0033-0216c.png
 则自然能通故咸亨利贞贞者虚中无我之谓也阳
 先感而阴应之男先女而女说之感之能通者如此
 取女之所以吉也
 𧰼旨咸本训皆而彖傅以咸感为言宋李舜臣本字
 说遂谓无心之感也人相感诚不外心然若有所系
 则意必之私耳何以为感哉
 孙氏曰和平二字妙矣咸之所以能感者和平耳和
 平者天地万物之情也失其和平则非情之正非情
卷六 第 5b 页 WYG0033-0216d.png
 之正则失其感
𧰼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述曰泽非山上所有也而有焉泽气上蒸于山而山
 受之谓山之虚也山受泽山之虚心受人君子之虚
 虚故感感故应闻之元俞琰云山泽之气相通以其
 虚也惟其虚也二气感应以相与不虚则窒而不通
 安能相与程傅虚中者无我也中无私主则无感不
 通以量而容之择合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
卷六 第 6a 页 WYG0033-0217a.png
 也孙氏曰惟虚然后和平而得天地万物之情寂然
 不动所谓虚也廓然大公所谓虚也内外两忘所谓
 虚也
 质卿曰咸之六爻皆主于感人者也而皆未足以感
 人如咸拇则微心乌足以动众咸腓则躁动何足以
 一人咸股则随人之意多尔思则憧憧之念甚咸其
 脢则执而弗通也辅颊舌则妄而无实矣此无他感
 以虚为妙用而自拇以上则皆实之感以通为极则
卷六 第 6b 页 WYG0033-0217b.png
 而自咸拇以上则皆窒之故曰观其彖思过半
初六咸其拇 𧰼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述曰彭山曰咸以静为体六阴当卦之初而在止体
 之下宜静者也而与四相应即先有所感故为咸其
 拇之𧰼𧰼曰志在外也志在于外非所以立静虚之
 体也孔疏初应在四俱处卦始为感浅末取譬一身
 在于足指而已指虽小动未移其足以喻人心初感
 始有其志志虽小动未甚躁求吉凶悔吝生乎动者
卷六 第 7a 页 WYG0033-0217c.png
 也以其本实未伤于静故无吉凶悔吝之辞
 纪闻曰人之相感有浅深轻重之异识其时𫝑则所
 处不失其宜矣咸拇感之未深而艮性能止故不言
 吉凶恒初未可求深而巽性善入故虽贞亦凶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𧰼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述曰彭山曰腓足肚也以其位在拇上亦有行动之
 义故以取𧰼非以为行则先动也但二与五相应恐
 其因之而先阳以感故有咸其腓之𧰼而以为凶亦
卷六 第 7b 页 WYG0033-0217d.png
 戒辞也居不动也六二处得其位情不违中能居则
 身安而腓不动可以易凶而吉𧰼旨二阴柔不能待
 感而先动故凶然本体艮盖咸则动而体巽进退居
 则不变为艮止故不害也王注阴而为居顺之道也
 不躁而居顺不害也二五正应非戒其不感欲感而
 后应不可躁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𧰼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
在随人所执下也
卷六 第 8a 页 WYG0033-0218a.png
 述曰程傅九三以阳居刚为艮之主而应于上六阳
 好上而说阴上居感说之极故三感而从之股者不
 能自由随物而动者也故以为𧰼言九三不能自主
 随物而动如股然其所执守者随于物也阳刚之才
 感于所说而随之如此而往可羞吝也
 下卦二阴皆欲动者三虽阳爻亦然故云亦不处也
 三居互巽进退而失艮体之止其𧰼如此阴则随阳
 是随者柔之道也三刚而往随上九之阴所执者下
卷六 第 8b 页 WYG0033-0218b.png
 失阳刚之德也
 质卿曰安身而动所谓处也即二之所谓居也二不
 能居三亦不能居居之即吉矣故三之不处犹二之
 不处既曰咸其股即是随矣又曰执其随者重在执
 字其志甘于是而安之不疑执之不变诚由其不中
 而心有所系故也亦不处释咸其股之义志在随人
 所执下释执其随而致陋之之意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𧰼曰贞吉悔亡
卷六 第 9a 页 WYG0033-0218c.png
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述曰四在三阳之中当心之位感之主也四本𧰼心
 而不言心正见感之不可以有心心之不可以有所
 也心之本体不落于思虑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
 谓正正则吉则悔亡一入思虑失其心体则憧憧往
 来不胜其扰是谓思思则朋从则不正则悔
 敬仲曰九四贞吉贞即虚以受人之虚心本神明动
 静皆定如水鉴中之万𧰼水常止而万𧰼自动也如
卷六 第 9b 页 WYG0033-0218d.png
 天地之常感而未尝不寂然也凡物感而不以正则
 至于害贞则无适不正无感不通未有私感安有灾
 害故吉而悔亡苟未能无思无欲犹为往来所动虽
 贞正亦未光大也此为贞而未极乎虚者发也
 胡一桂曰四不正而云贞吉悔亡者贞则吉而悔可
 亡戒之也盖四与初为来往之爻而二爻皆不正故
 戒以憧憧往来则所感者狭而不广矣非所以为咸
 也虞翻曰憧憧怀思虑也欲感上隔五感初隔三故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33-0219a.png
 憧憧往来之内为来之外为往四在上下卦之间故
 为往来三阳相此亦有朋从之𧰼四虽刚而体说故
 𧰼如此张氏曰曰得朋曰朋来曰朋盍簪皆出无思
 以得其党此惟欲思运动以求相应未能忘怀息照
 任夫自然故有憧憧往来朋从尔之所思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 𧰼曰咸其脢志末也
 述曰𧰼旨说文脢即膂也心系于膂故诗言膂力经
 营九五阳刚中正当咸之时不能恢弘感道普以无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33-0219b.png
 心而系于所应适当脢处故为咸其脢阴柔之质自
 瘁其膂以力用而不能以神用故仅免于悔王注进
 不能大感退不为无志其志浅末无悔而已孔疏志
 末云者末犹浅也感以心为深过心则谓之浅末也
 陆伯载曰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圣人感天下之道也
 九五以阳刚当位下应六二柔闇之臣用志浅末感
 非其感咸其脢者也脢者肉在背而无动非感之处
 也乌能成其感乎感非其感所感靡成无悔而已岂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33-0219c.png
 足以语圣人感天下之道乎
 𧰼旨卦以感为义而爻以静为善何也凡感贵以神
 横渠先生所谓咸卦六爻皆以有感不尽咸道故君
 子欲得以虚受人也虚受人者即所谓神之感而无
 意必固我诸爻动而无静五静而无动皆非心之正
 也
上六咸其辅颊舌 𧰼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述曰上六阴柔兑体为说之主感之极也于人身当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33-0219d.png
 口舌之间与九三为正应然彼止而我说其说以言
 耳故有咸其辅颊舌之𧰼兑为口舌王注辅颊舌者
 所以为语之具也咸其辅颊舌则滕口说也憧憧往
 来犹未光大况在滕口薄可知也
 项氏曰初上皆不言凶悔吝者当感之时柔在内者
 必应于外柔在外者必说于内皆其常理又所应皆
 正非妄感也故无凶悔事有当用播告者滕口说非
 鄙之专倚则亦非美也故不得言吉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33-0220a.png
 苏氏曰咸者以神交夫神者将遗其心而况于身乎
 身忘而后神存心不遗则身不忘身不忘则神忘故
 神与身非两存也必有一忘足不忘屦则屦之为累
 也甚于桎梏腰不忘带则带之为累也甚于缧绁人
 之所以终日蹑屦束带而不知厌者以其忘之也道
 之可名言者皆非其至而咸之可别者皆其粗也是
 故在卦者咸之全也而在爻者咸之粗也爻配一体
 自拇而上至于口当其处者有其德德有优劣而吉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33-0220b.png
 凶生焉合而用之则拇屦腓行心虑口言六职并举
 而我不知此其为卦也离而观之则拇能屦而不能
 捉口能言而不能听此其为爻也方其为卦也见其
 咸而不见其所以咸犹其为人也见其人而不见其
 体也六体各见非全人也见其所以咸非全德也是
 故六爻未有不相应者而皆病焉不凶则吝其善者
 免于悔而已
 纪闻曰程直方云初与四应故拇与心皆在前二与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33-0220c.png
 五应故腓与脢皆在背三与上应故股与辅颊皆在
 两旁而舌居中拇腓股义取下体无感人之道者劳
 而无成脢辅舌义取上体无感人之实者烦而无益
 心通万变出令而非受令应物而不留物苟明屈信
 之自然贯物我为一体所谓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
 平朋亡不足言矣六二阴柔之咸本无吉也而居焉
 则吉九三阳刚之咸宜无吝也而往焉则吝居吉者
 非以不动而吉也若徒以不动为吉则五之咸脢何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33-0220d.png
 以谓志末二之居吉不妄动者五之无悔不能动者
 景孟王氏云以心志感人所感已狭况滕口说以求
 感其能感人乎咸之诸爻曰拇曰腓曰股曰脢取𧰼
 各以其一上六曰辅曰颊曰舌取𧰼独以其三其恶
 佞也深故取𩔖也遍状其滕口说务感悦人也
 六五爻项氏曰四与五皆在上体其尊相近故分主
 心脊之事五官之治皆主于心以九四当之五藏之
 络皆系于背以九五当之四居上下之交有往来之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33-0221a.png
 𧰼故为思而在心五以刚居四之外故为脢而在背
 心有思则有得失故必贞而后悔亡无所思故无悔
恒䷟(巽下/震上)
 程傅男在女上男动于外女顺于内人理之常故为
 恒也又刚上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相应皆恒
 之义赵汝梅曰男下女者婚媾之礼夫尊妇卑者可
 久之道故卦名恒
 范氏曰诸卦以有应为吉此六爻皆应而无元吉者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33-0221b.png
 吉于应者相求以济之时也常者上下各得之时故
 以刚柔皆应而不获为吉也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相应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
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
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
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33-0221c.png
 述曰巽下震上长男在上长女在下男尊女卑男外
 女内刚柔一定故为恒恒亨无咎九家易曰初四三
 五虽不正而刚柔皆应故亨无咎矣利贞贞固不易
 之理也𧰼旨贞所以为恒而在既亨无咎之后者上
 下未交则不见可贞者恒之始刚柔适职而情深通
 可久之道也居恒之世而利有攸往欲及其未穷不
 见更端终始之迹非一定不易之谓也吕仲木引大
 傅穷变通久为言然至穷乃变非先天不违矣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33-0221d.png
 程傅恒而不可以亨非可恒之道也为有咎矣恒之
 所以能亨者由贞正也故云利贞夫所谓恒谓可恒
 久之道非守一隅而不知变也故利于有往惟其有
 往故能恒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彖曰恒久也恒之义也刚本宜上而上卦为震柔本
 居下而下卦为巽得其顺序乃恒道也震雷巽风阴
 阳交感风多有不因雷者但雷震则便有风此是雷
 之风也故为常理震动而巽顺以顺为体动无违逆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33-0222a.png
 所以可常动而不顺岂能常也六爻刚柔交相应和
 无孤媲者故可常久此四者皆可久之道也卦之所
 以名恒也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得
 其所久故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震巽阴阳
 之始艮兑阴阳之终咸恒相反而终始见也震终于
 乾则一阴生而为巽而阴以始巽终于坤则一阳生
 而为震而阳以始终始相受循环无端天地变易之
 常道也日月得天运旋而能久照四时推移变化而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33-0222b.png
 能久成圣人应变随时久于其道所以能使天下化
 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言天地万物
 之情见于所恒也
 汝吉曰风雷有气无质而动恒时动其时动恒相与
 动而变化无所不通恒者巽而动常德也天地之道
 浸也天地之道常斯变变斯通通斯久以得其贞常
 无息不然日月四时其较著者耳恒亨常之通利贞
 常之久也贞而利往即终即始阖辟无已天下贞一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33-0222c.png
 常久之理也
 张中溪曰不能体常者不可与尽变不能尽变者不
 可以体常天地所以能常久者以其能尽变也
 苏氏曰物未有穷而不变故恒非能执一而不变能
 及其未穷而变尔穷而后变则有变之形及其未穷
 而变则无变之名此其所以为恒也故居恒之世而
 利有攸往者欲及其未穷也夫能及其未穷而往则
 终始相受如环之无端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33-0222d.png
 将明恒久不已之道而以日月之运四时之变明之
 明及其未穷而变也阳至于午未穷也而阴已生阴
 至于子未穷也而阳已萌故寒暑之际人安之如待
 其穷而后变则生物无𩔖矣
𧰼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述曰王注长阳长阴合而相与可久之道也君子以
 立不易方得其所久故不易也湛原明曰君子何以
 立不易方也所以体恒也知雷风相随亘古不变之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33-0223a.png
 𧰼而自立于大中至正之矩为可久不变之道也何
 以为易也变也何以为方也所恒也时变而所恒不
 变也何也刚柔之上下阴阳之升降日月之代明寒
 暑之往来极古今之变而不能易其常也不知者以
 经权常变二之以为对岂知道者也
 王阳明曰上震为雷下巽为风雷动风行簸扬奋厉
 翕张而交作若天下之至变也而所以为风为雷者
 则有一定而不可易之理是乃天下之至恒也君子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33-0223b.png
 体夫雷风为恒之𧰼则虽酬酢万变妙用无方而其
 所立必有卓然而不可易之体也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𧰼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述曰初为恒始最处卦底阴性沉滞有浚恒之𧰼卦
 爻初四刚柔相应恒也震动而上不能下初初六体
 巽权而性善入乃遂深浚为恒而不复求交不交则
 两情不通非刚柔应感之常而不适乎利往之道故
 虽贞亦凶无攸利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33-0223c.png
 𧰼旨浚如春秋浚洙诗小弁浚泉之浚谓深之耳
 苏氏下沈曰浚即巽入也入者内辞如朱义四不应
 初初不能度𫝑性务入深以常理求之则外辞矣下
 巽为妇故内三爻言妇道上震为夫故外三爻言夫
 道苏氏曰初六以九四不相下故求深自藏以远之
 使九四虽田而无𫉬可谓贞矣然阴阳否而不亨非
 所以为恒之始也故凶始不亨而用贞终必两废故
 无攸利曰始求深言始未可遽求深入也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33-0223d.png
九二悔亡 𧰼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述曰程傅在恒之义居得其正则常道也九二阳爻
 居阴位非常理也处非其常本当有悔而九二以中
 德而应于五五复居中以中而应中其处与动皆得
 中也是能恒久于中也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所
 以悔亡程可久曰大壮九二解初六及九二爻皆不
 著其所以然盖以爻明之也
 𧰼旨咸九四恒九二皆以阳居阴非贞也恒之二不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33-0224a.png
 曰贞而径言悔亡咸九四不正不中恒九二不正而
 中中重于正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𧰼曰不恒其德无所
容也
 述曰叶良佩曰九三处得其位谓宜固执而不变也
 然以其过刚不中又巽体其究为躁卦而当雷风之
 变志从于上不能自守故为不恒其德之𧰼
 郭雍曰九三刚已过中而巽为不果进退无常不恒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33-0224b.png
 其德者也或进之羞虽贞亦吝
 石介曰重刚而不中刚之过也巽而顺乎柔巽之过
 也不恒如此或承之羞或者不知其何人之词言人
 皆得以羞辱进之不知其所自来也𧰼曰无所容也
 三以刚而当两刚之间既不能安处于巽又不能仰
 承乎震进退皆无所容欲免羞辱得乎
 王介甫曰夫可以为常者莫如中故九二失位而能
 悔亡九三得位而无所容以中为常则出处语默其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33-0224c.png
 趣无方而不害其常也
 孙复曰恒以阳居阴上为德今九三反居上六之下
 是失恒德况乎履不得中宜其羞辱随之不为时之
 所容
九四田无禽 𧰼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述曰田取震动驰骋之义以喻有事也无禽者田猎
 不𫉬以喻有事无功以九居四而在恒时久非其位
 故劳而无功也蔡渊曰四为震体而处不当位好变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33-0224d.png
 者也以好变之心应浚恒之初必不能相有故曰无
 禽苏氏曰九四怀非其位而重下初六初六其所欲
 得也故曰禽上亢而下沉欲以𫉬初难矣
 胡旦曰以阳居阴不正也位又不中不中不正而居
 大臣之位是无德而忝位者故为治则教化不能行
 抚民则膏泽不能下
 仲虎曰九四以阳居阴久非其位然九二亦阳居阴
 而曰悔亡者唯中则可常久二中九四不中故也师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33-0225a.png
 之六五曰有禽五柔中而所应者刚刚实故曰有禽
 恒之四以刚居不中而所应者柔柔虚故曰无禽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𧰼曰妇人贞吉从一
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述曰彭山曰六五柔中而应刚中有恒其德贞之𧰼
 盖阴道如此则得其常故为妇人吉然五为尊位而
 六居之以顺为常非阳道之所宜故在夫子则凶也
 见恒以惟变所适为贞当五成功之位而不知变则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33-0225b.png
 所谓恒者执一而已矣岂利有攸往之贞哉王注居
 得尊位为恒之主不能制义而系应在二用心专贞
 从唱而已妇人之吉夫子之凶也孔疏五居尊位在
 震为夫二处下体在巽为妇五系于二是从妇凶也
 敬仲曰天下固有静正之德而未刚大者如六五之
 恒其德贞是也故妇则吉至于夫子则当制义当有
 刚健无所不通之德而尊静柔从则为凶也
 石介曰一阳也阴之为物当从阳而终程傅五君位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33-0225c.png
 也不以君道言者在夫子犹凶况人君乎君道尤不
 可以柔顺为常它卦六居五位而应刚则未为失
 王景孟曰恒其德与不恒其德反九三之刚太过六
 五以柔居中故也仲虎曰刚而中可恒也柔而中妇
 人之常非夫子之所当常也又曰咸其腓戒二之动
 也五咸其脢不动矣而又不能感或承之羞戒三之
 不恒也五恒其德贞矣而又执一不通故二爻皆无
 取焉易贵于知时识变固如此哉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33-0225d.png
上六振恒凶 𧰼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述曰上六在恒之终终则复始之时宜静者也然震
 动之极阴柔不能固其贞静而复有所动故有振恒
 之𧰼王介甫曰终乎动以动为恒者也动静宜不失
 时以交相养以动为恒而在物上则其害大矣王注
 夫静为躁君安为动主故安者上之所处也静者可
 久之道也处卦之上居动之极以此为恒无施而得
 也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33-0226a.png
 象旨振虞张作震动也上六振恒震体也公羊傅曰
 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也上六柔而不失居震之极
 处于恒终而奋迅轻动三不恒而强振之为恒亦终
 于无功而已大谓阳盖三也在上明其振之谓也
 苏氏曰恒之始阳宜下阴以求亨及其终阴宜下阳
 以明贞今九四不下初六故有浚恒之凶上六不下
 九三故有振恒之凶二者皆过也易地而后可
 艮兑合而后为咸震巽合而后为恒故卦莫吉于咸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33-0226b.png
 恒者以其合也及离而观之见已而不见彼则其所
 以为咸恒亡矣故咸恒无完爻其美者不过悔亡恒
 之世惟四宜下初自初以上皆以合阴阳为正故九
 二九三六五上六皆非正也以中者用之犹可以悔
 亡以不中者用之则无恒之人也故九三不恒其德
 恒之终阴宜下阳者也不安其分而奋于上欲求有
 功而非其时矣故凶
 彖曰恒久也项氏曰刚上柔下其分正也雷风相与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33-0226c.png
 其情通也巽而应刚柔皆应循理而行内外应之其
 事顺也有是三者足以久矣此卦之所以为恒也亨
 者以此而亨无咎者以此无咎利贞者利固守此也
 故曰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其道即上三者可
 久之道久非其道则有咎矣行何由而亨守何由而
 利哉守常者多不通多失之过多不利于行故此彖
 历言之犹损之无咎也可贞利而攸往也恒之彖以
 贞为利而爻辞皆不利于贞者彖论卦德爻各言其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33-0226d.png
 位也卦得其道故当以贞守之爻多不正正者又不
 得中皆失其道不可贞也圣人惧愎者以执为久也
 故曰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明所久在道非执
 也又惧暗者不知道之所在也故曰天地之道恒久
 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明道在不已所以
 能久也已者止也止则废废则不久矣日月得天而
 能久照天即道也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变化即不已
 也日月得天以一日言四时变化以一岁言天形一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33-0227a.png
 日一周而日月因之以迭照故曰得天天气一岁四
 变而四时因之以成岁故曰变化
 九三爻荀爽曰与初同𧰼欲据初隔二与五为兑欲
 悦之隔四意无所定故不恒其德与上相应欲往承
 之为阴所乘故或承之羞也贞吝者谓正居其所不
 与阴通也无居自容故贞吝矣
遁䷠(艮下/乾上)
 王注遁小人浸长难在于内亨在于外与临相对者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33-0227b.png
 也临刚长则柔危遁柔长故刚遁也
 邢璹曰遁以远时为吉不系为美上则肥遁初则有
 厉
 仲虎曰遁以二阴之义成卦以四阳之遁得名易为
 君子谋名卦必以阳为主
遁亨小利贞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
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33-0227c.png
 述曰彭山曰遁𨼆藏而不露形迹之谓程子谓宁武
 子能沉晦以免患即此义也遁而处世道犹能亨但
 二阴方长当顺其𫝑而处之不可大有所为以露形
 迹故云小利贞贞之义生于止体而小之义则生于
 二阴也𧰼旨遁亨以乾言小利贞以艮言体艮止而
 不遽以侵阳乃艮之贞而彖傅浸长之意
 王注遁之为义遁乃通也刚当位而应非否亢也遁
 不否亢能与时行也阴道欲浸而长正道亦未全灭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33-0227d.png
 故小利贞也程傅五以阳刚之德处中正之位又下
 与六二以中正相应虽阴长之时如卦之才尚当随
 时消息苟可以致其力无不至诚自尽以扶持其道
 未必于遁藏而不为故曰与时行也
 遁而亨者遁中已有隐藏善处之术故能即亨也刚
 当位以九五言应以六二言阳刚当五可以有为而
 所应者二则因阴长之𫝑而顺以处之顺时而行即
 是以遁道处世也浸而长者谓二阴也二阴方长不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33-0228a.png
 可大有所为唯当以贞而顺二阴之𫝑以处之则所
 以为贞者亦小利也
 质卿曰遁者圣人先机应世之妙用可与达权者道
 难为拘方者论也如遁而避之可名曰退辞而违之
 可名曰去惟遁则无头脑无圭角蓦然而起出于事
 机之外如一言语一举动皆识机先有对面相遁而
 无痕迹者是真遁也若𫝑已亟而图所以远之殆矣
 殆矣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33-0228b.png
 遁矣如何得亨惟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在人事犹
 有可为疑于不必遁者只是时非可为遂乃与时偕
 行超然以遁此其心之远览如何所以亨遁之时遁
 之义皆君子处时之妙用哲人先天之大机岂不至
 大
 遁非专为退避也处功名富贵之中而非世网所能
 拘盖其胸中有独得者心无所牵物无所系然后谓
 之遁君子依乎中庸然后能遁世易称龙德然后能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33-0228c.png
 遁世
 吾人处世无意用世无意忘世惟其时而已刚当位
 而应乃所以能顺时也刚当位即刚而得正阴柔之
 人多有所系而不能舍偏曲之徒多有所拘而不知
 变惟刚则不屈于物当位则不局于偏且有应则有
 同心同道之朋此所以能与时偕行浸而长明其所
 以当小利贞也遁之时正与时行相应
𧰼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33-0228d.png
 述曰崔憬曰天喻君子山比小人小浸长若山之侵
 天君子遁避若天之远山故言天下有山遁也孔疏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山者地之高峻今上逼于天是
 阴长之𧰼天体无穷山高有限相去𫝑甚辽绝遥望
 之天与山𫝑若相接连何恶之有及到山顶则山自
 止于下天自行于上天若遁去山与天邈不可干岂
 非严乎王逢曰君子之远小人如天道默运不下检
 于物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33-0229a.png
 湛原明曰天下有山主天而言也主天而言之者主
 阳而言之也阳止阴于下而脱然高上不为所凌之
 义遁之𧰼也不恶也者无大声厉色以绝彼之迹也
 严也者庄敬自持以消彼之邪也无有作恶而严以
 自守乃君子之常非以远小人而小人自不能近彼
 虽上凌而迫之而邈其不相及矣此之为君子之遁
 也夫遁者早见而先机也二阴方长未至于盛故可
 远若盛则已及而不能远之矣恶已动而不及严之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33-0229b.png
 矣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𧰼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

 述曰彭山曰尾指阴而言以其在下故谓之尾凡易
 之取𧰼多以上为首则在下者宜为尾矣尾如虿尾
 之尾以其毒也故以尾𧰼之非遁而在后之谓也阴
 之初长几虽甚微然履霜有坚冰之渐𫝑能剥阳故
 为之厉盖为阳危之也君子当此之时岂可以有所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33-0229c.png
 往哉此与姤初六羸豕孚蹢躅义同初处止体止而
 不住即所以为遁
 𧰼旨卦之名遁以二阴浸长而迫阳以遁初非自遁
 也傅义谓遁而在后非卦𧰼义矣四阳将遁初尾其
 后犹远于阳体艮止而不相犯故厉而不灾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𧰼曰执用黄牛固
志也
 述曰二柔浸长为成卦之主盖迫阳以必遁者然体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33-0229d.png
 艮严正上应贵主未遽有侵阳之志则犹善机也君
 子于此顺其本善之心而执之使不能脱去故有执
 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之𧰼黄言中牛言顺革言
 坚皆本六二柔顺中正之𧰼而用之者君子也以顺
 处顺不为违忤以中处中不为高亢使之上不违所
 应以自结于君下不与众睽以自托于君子自然善
 机胶固不可解脱此善处小人之道亦六二本质之
 善犹可处也彖所谓小利贞者即此是已不如是而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33-0230a.png
 绝之太甚则恶而严矣安能化其变阳之渐哉
 钱榖曰执用黄牛固志也固因执而言志者小人本
 善之心因黄牛而言
 敬仲曰二居中有道之𧰼六与二皆阴有柔顺之𧰼
 二正在内卦之中正与小人并处非遁者故爻辞不
 言遁柳下惠当之居人之朝而𨼆人称其和是为柔
 顺而不以三公易其介是故有坚贞不可移夺之德
 不偏于和矣是为中是为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说犹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33-0230b.png
 脱也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𧰼曰系遁之厉有疾惫
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述曰𧰼旨九三当阴长陵阳之界既与之同体而下
 比之故为系遁之𧰼而不免疾厉畜臣妾吉畜下二
 阴使制于阳而不陵上则吉也畜如畜君何尤之畜
 止也臣妾者艮𧰼观旅得之初位刚臣二位柔妾九
 三阳刚得正而迫于二于遁最急牵于同体虽欲遁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33-0230c.png
 之其实系之所以不免疾厉也艮体光明系于私比
 非其所安宁无疾乎既为牵系不免屈辱能无厉乎
 𧰼又曰有疾惫也言其惫弱无刚毅之气因九三纯
 刚而言惟当下畜二阴如畜臣妾乃为吉耳见其不
 可系也象曰不可大事也阴方浸长必不能大有所
 为但以畜止臣妾之道畜之亦可免疾惫而吉耳即
 彖小利贞之意
 章氏曰大畜卦乾下艮上艮能畜二阴遁卦乾上艮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33-0230d.png
 下亦以畜臣妾取象盖畜之者阳畜阴也若谓大畜
 六四六五为以阴畜阳盍即此爻畜义而并观之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𧰼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述曰二三私比则为系遁四初正应故称好遁四乾
 刚之体柔不能干又在柔位善与阴处不以应之故
 有偏系之私亦不以遁之故失存身之道曰好遁也
 此惟君子能之君子刚而能柔超然玄同故能好遁
 而吉而小人不能也如曰有所好而绝之以遁语意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33-0231a.png
 不似
 九四好遁犹云好好的遁藏了处阴长之世将进而
 害阳于是乎逊迹以存身而为救时计不崖岸为异
 不褰裳以避已不洁其身道委蛇而信虽同𩔖者不
 测其意虽忌者莫寻其隙如陈平对王吕之问陈寔
 赴张让之丧皆好遁之𩔖也
 敬仲曰四已入外卦有好遁之象四与初相应君子
 阳德能审于几故好遁而吉小人阴𩔖溺于其党故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33-0231b.png
 不能遁𧰼旨九刚可为君子四柔亦能为小人故设
 小人之戒矣质卿曰天下之事有断断乎只是君子
 能之而小人不能者此好遁是也
九五嘉遁贞吉 𧰼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述曰九五为遁之嘉者刚当位而应也阴虽浸长位
 犹在下须命而应五能刚中自正其志故能固二之
 志使不为阳害阳虽晦迹犹周旋其间不至于远害
 而去者则五之为也此所以成遁之美而为贞吉也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33-0231c.png
 𧰼旨二虽浸长然以中正体艮尚可转移而九五亦
 有治遁之才能嘉美其遁使不犯阳俞谓九四刚而
 不正远小人以情九五刚而中正远小人以礼以别
 好遁嘉遁者是已象曰以正志也五刚中自正其志
 故能固二之志中顺相结刚柔相济处遁之世阴不
 至剥阳阳犹能畜阴徒以此也
上九肥遁无不利 𧰼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述曰最处卦外无应于内心无疑恋超然远举故为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33-0231d.png
 肥遁之象肥充腴之貌刘牧曰阳为丰富以安閒而
 居丰富故遁而能肥当遁之终在九在成功之后德
 盛无为心广而无形拘处不逃名遁而不遁也出不
 荣禄不遁而遁也进退之间绰有馀裕何所不利哉
 阳亢而无位则不撄世累者也在遁而远阴则绝无
 挂碍者也故曰无所疑也
 仲虎曰三且遁且系依违牵制非遁而亨者也遁而
 亨其惟乾之三爻乎乾为天与山绝远故皆得于遁
卷六 第 36a 页 WYG0033-0232a.png
 非特刚健之力亦其界限素严故能飘然远逝而无
 碍上以阳居卦外尤其宽裕自得者三与二非应而
 系故疾惫上与二阴无应无系故肥肥者疾惫之反
 也
 孙复曰太公之亨于周四皓之亨于汉知三将变否
 脱然高举孽未牙而介于道厉未阶而洁于身行之
 藏之系我独照而已
 六二爻项氏曰以全卦言之六二为浸长之阴迫阳
卷六 第 36b 页 WYG0033-0232b.png
 者也以爻位言之以六居二柔顺中正止于其位盖
 君子之固志于下确然而不拔者也六爻惟二不言
 遁者以初之危犹不必往二亦何以他遁为哉固守
 中而不可解即其遁矣二为黄六为牛艮止为执革
 者固执之物也其取𧰼如此以义言之当遁而执亦
 有改革之义
 上九爻项氏曰坤六二无不利文言曰则不疑其所
 行也遁上九无不利𧰼曰无所疑也小畜上九君子
卷六 第 37a 页 WYG0033-0232c.png
 征凶象曰有所疑也疑则凶于行不疑则利于行然
 则疑者行之祸也是以君子超然不以其身处嫌疑
 之地故无入而不自得焉远小人者最虑其疑上九
 本不与之相应又非当位之人所以远之而无所疑
 也上九遁之最先者也自非道德之丰肥仁义之膏
 润安能去之无不利决之无所疑乎按遁六爻下三
 爻艮也艮主于止故为不往为固志为系遁上三爻
 乾也乾主于行故为好遁为嘉遁为肥遁在下位而
卷六 第 37b 页 WYG0033-0232d.png
 不往柳下惠也在内而能固其志者季札子臧也当
 遁而犹系者大夫种也乘相好之时而遁者范蠡也
 以为嘉耦而犹遁者子房也在事物之外肥而无忧
 者四皓与两生也
大壮䷡(乾下/震上)
 赵汝梅曰四阳在下而进至上卦矣乾健上升而震
 动于外其壮孰大于此
 荀爽曰乾刚震动阳从下升阳气大动故壮也
卷六 第 38a 页 WYG0033-0233a.png
 王注大壮未有违谦越礼能全其壮者也故阳爻皆
 以处阴位为美用壮处谦壮乃全也用壮处壮则触
 藩矣
 章氏曰乾一也震动于上为大壮艮止于上为大畜
 皆四阳之卦故卦辞皆曰利贞彖传曰大正大壮以
 四爻为主大畜以上爻为主故二爻皆善
 质卿曰大壮阳盛长也此乃时之值其盛时既值其
 盛此外别无巧法但利贞为第一义
卷六 第 38b 页 WYG0033-0233b.png
大壮利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述曰程传大壮之道利于贞正也大壮而不得其正
 强猛之为耳非君子之道壮盛也朱子𤼵云阳动于
 复长于临交于泰至四而后壮泰不言壮者阴阳敌
 也犹人之血气方刚故曰大壮仲虎曰三画卦初为
 少二为壮三为究六画卦初二为少三四为壮杨文
卷六 第 39a 页 WYG0033-0233c.png
 焕云姤者女之壮也大壮者阳之壮也彼羸则此壮
 彼壮则此羸女而壮者非女之所宜阳而壮者则为
 阳之常理
 王介甫曰君子之道不壮则不可以胜小人壮不可
 过也四阳足以胜二阴可止而不可征故曰利贞杂
 卦传曰大壮则止也
 按乾震本阳卦则大者壮也皆其本体王注群阳盛
 长小道将灭大者获正故利贞也天地之情正大而
卷六 第 39b 页 WYG0033-0233d.png
 已矣弘正极大则天地之情可见矣敬仲曰天地之
 柔者不能壮惟刚故壮虽刚而不动亦无由见其壮
 下卦乾刚上卦震动天然义见故曰刚以动故壮大
 与正初非二物人自有二道无二道心无二人心有
 二正大之道即天地之道𧰼旨一阳来复见天地之
 心四阳见其情仁者天地之心情其所𤼵也咸恒萃
 言万物之情而大壮不及万物读易者由是以知万
 物之情不能正且大如天地矣
卷六 第 40a 页 WYG0033-0234a.png
 邵二泉曰大者壮也壮之体大者正也壮之道正不
 离大道不离气也君子勉于正则大在其中矣故曰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章氏曰阳居上卦为正上卦五位为正大壮四阳在
 下乃曰大者正也何哉观阳居二四位本不正皆曰
 贞吉初三位若正矣曰壮趾征凶曰用壮用罔而于
 五之丧羊者则曰无悔是可以识正大之义矣质卿
 曰大壮六爻以不用其壮者为贞以用其壮者为匪
卷六 第 40b 页 WYG0033-0234b.png
 贞贞则吉匪贞则凶非礼弗履大壮之贞也
𧰼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述曰王注雷在天上刚以动也君子以非礼弗履壮
 而违礼则凶凶失壮也故君子以大壮而顺礼也卜
 子夏曰雷在天上阳气大行君子得其道也非礼弗
 履保其壮也介夫曰造物以雷在天上为大壮君子
 以非礼弗履为大壮横渠先生曰克已复礼壮孰甚
 焉
卷六 第 41a 页 WYG0033-0234c.png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𧰼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述曰𧰼旨初九在下先动壮于趾之𧰼杂卦传曰大
 壮则止阳止俟阴之消未可遽进故征凶彭山曰初
 九非有凶道也阳刚中实本为有孚特以此时不当
 即壮在三阳之下而无援于上安得不穷故象曰其
 孚穷也
 敬仲曰初居下有趾之𧰼九有壮之𧰼阳实又有孚
 之𧰼方在下未宜壮也而遽于有为决意前往征往也
卷六 第 41b 页 WYG0033-0234d.png
 其凶有宜然此等人必非巧黠圆变之士盖愚质拙
 贞之人其忠信可守而果决妄𤼵孚以致凶是为孚
 信之穷
九二贞吉 𧰼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述曰王注居得中位以阳居阴履谦不亢故贞吉
 敬仲曰不用其壮故九二不言壮唯言贞赵氏曰易
 以当位为正凡不当位而言正者非戒之以正则为
 其能守正非谓因中求正也秀岩李氏曰爻辞言九
卷六 第 42a 页 WYG0033-0235a.png
 二贞吉者三此言以中解言得中道未济言中以行
 正大意相𩔖但各叶韵耳
 赵汝梅曰二之能正非但以刚居柔谓其居下卦之
 中也壮而得中此所谓利贞也圣人于阴阳消长之
 故一阴言女壮先事而虑以晓天下也二阴则阳遁
 三阴则道消至于四阴五阴圣人盖忧深而意切今
 反为四阳宜可为君子之幸而诸爻多戒勉之辞唯
 二以中正而吉非抑之也爱之也爱之以养其壮乃
卷六 第 42b 页 WYG0033-0235b.png
 无躁决之失然后阴小不得乘间窥隙而刚之为壮
 无穷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𧰼
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述曰大壮以不用壮为贞九三本未为壮然重刚不
 中在乾体之上过于刚而果于用者小人血气未除
 自矜其力而用壮君子理义未纯自恃其智而用罔
 罔亦君子之壮也爻位虽正以壮为正其正必危如
卷六 第 43a 页 WYG0033-0235c.png
 羝羊好进而喜触羊壮以角也藩篱在前怒角以触
 之藩不可决而乃羸其角用壮贞厉其𧰼如此
 蔡渊曰用壮无礼之勇也用罔不虑之决也赵氏曰
 九三居健之极欲往从乎上六而九四在前藩篱甚
 壮三以其障已之途犹羝羊性狠怒角以触之以遂
 其行不知反为所挂是用壮之过也苏氏曰九三之
 壮施于上六以阳触阴正也而危道也是以君子不
 触也
卷六 第 43b 页 WYG0033-0235d.png
 大壮利于正者壮以理义而非壮以形气故爻以刚
 居柔位为善九三纯乎刚小人用壮不免形气之累
 君子罔也亦未得乎理义之中也若九四则真壮者
 也大壮利贞四当之矣
 敬仲曰九三虽益进𫝑虽益壮君子之心未尝以为
 意焉惟小人则自恃已势之进而益肆益壮是谓小
 人用壮君子用罔罔无也无则不必言用对小人用
 壮为言故言君子用罔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不
卷六 第 44a 页 WYG0033-0236a.png
 复言用矣赵氏曰壮非可用也用壮则失故乾之用
 九以无首明非可用也用明则察故明夷以用晦而
 明九三本未为壮小人恃其重刚矜而用之若君子
 视壮如无壮曰用罔且守正而危厉若不能顷刻安
 者乾三君子惕厉象也羝羊触藩言小人用壮之𧰼
 未有用狠力而不至摧困者故小人以是取败而君
 子不用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𧰼曰藩决
卷六 第 44b 页 WYG0033-0236b.png
不羸尚往也
 述曰刚以动故壮九四壮之主也四阴位静体而九
 居之壮而得正故贞吉乘诸阳之进志在消阴疑其
 迫也不能无悔正则不极其壮而悔可亡矣唯其如
 是故能藩决而不羸大舆而壮其輹益可通而无阻
 藩决者坦怀示人不用壮也不羸者羊不触而角不
 羸也外无所触则大舆之輹其载甚厚其辅甚坚直
 前而行有不可禦之𫝑矣震为车舆以大言大者阳
卷六 第 45a 页 WYG0033-0236c.png
 也舆壮在轮轮壮在輹輹为车轴縳甚健乾刚在上
 承震而动有舆輹之𧰼
 𧰼曰藩决不羸尚往也震体故上往前无所阻可以
 尚往而消二阴故贞吉悔亡赵汝梅曰羸角则尼吾
 行藩决则尚于往积四阳之壮至是而后遂刚其可
 妄动乎
 王注下刚而进将有忧虞而以阳处阴行不违谦不
 失其壮故得贞吉而悔亡也已得其壮而上阴不罔
卷六 第 45b 页 WYG0033-0236d.png
 已路故藩决不羸也壮于大舆之輹无有能说其輹
 者可以往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𧰼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述曰羊群行而喜触以𧰼诸阳并进三阳方长而并
 进若违谦过亢以犯其刚必有悔也六五柔居尊位
 以柔道待之诸阳忽然不觉其止而下无壮矣故为
 丧羊于易之𧰼六五据刚之上秉壮之权有柔之德
 柔中虚体不设藩篱所谓易而无备者苏氏曰人皆
卷六 第 46a 页 WYG0033-0237a.png
 为藩以禦羊而已独无岂非易之至也欤有藩者羸
 其角而易者丧之羸其角者无攸利则丧之者无悔
 岂不明哉质卿曰三刚而亢六柔而躁是以有羊触
 藩之悔五柔体刚位不纯乎柔不用其刚而羊且无
 矣于悔何有
 君位当阳今四阳在下而阴居五曰位不当也故变
 刚之用而用柔和亦时位使然耳程传若以阳刚中
 正得尊位则下无壮矣以六五位不当也故设丧羊
卷六 第 46b 页 WYG0033-0237b.png
 于易之义
 杨万里曰六五当众阳盛强于下之时乃能使众阳
 帖然而自丧者正以柔顺和易之德而调伏之也故
 无悔然则六五之才虽与位不相当乃所以为相当
 也德踰于位位踰于才故也羊即四阳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𧰼曰
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述曰羝羊谓三上本三正应羝羊触藩承三言也
卷六 第 47a 页 WYG0033-0237c.png
 𧰼旨藩上自谓也上以重阴居五固藩之后欲退羸
 角之三下有九四壮主比之而不能也遂进也居一
 成之地进无所之不遂也无攸利矣艰则吉知艰而
 避也壮终震极不详审而𤼵故曰不详不详审时位
 之可否也上穷故艰知艰则不以壮终而吉
 苏氏曰羊九三也藩上六也自三言之三不应触其
 藩自上言之上不应羸其角二者皆不计其后而果
 于𤼵者三之触我我既已罔之矣方其前不得遂而
卷六 第 47b 页 WYG0033-0237d.png
 退不得释也岂独羊之患虽我则何病如之且未有
 羊羸角而藩不坏者也故无攸利均之为不利也则
 以知难而避之为吉
 九二爻杨氏曰九二居大臣之位为众阳之宗当大
 壮之世曷不大有为以慰天下之望而仅能贞而吉
 者何也阳既壮矣壮既大矣又振而矜之岂不以过
 中失正而败吾大壮之世乎此九二贞吉止以守中
 道为吉也
卷六 第 48a 页 WYG0033-0238a.png
 九三爻项氏曰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劝戒备矣又曰
 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恐人以用刚居刚为得正也
 大壮之时方以过刚为戒位愈正则愈危矣刚而又
 刚其刚不能自制必至于触藩而羸角此其所以危
 也故必如九二九四以刚居柔而后义正而事吉也
 君子用罔说者不同然观爻词之例如小人吉大人
 否亨君子吉小人否妇人吉夫子凶皆是相反之辞
 似难与小人同贬𧰼词释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全
卷六 第 48b 页 WYG0033-0238b.png
 与君子好遁小人否也句法相𩔖诗书中罔字与弗
 字勿字毋字通同皆禁止之义君子用罔言不似小
 人用壮也
 杨氏曰九三强之极也其强可以果于勿用而不可
 以果于用故圣人戒之曰用之则为小人勿用则为
 君子小人如羝马喜于斗而狃于胜喜于斗故技止
 于一触之勇狃于胜故怒及于无心之藩然藩无心
 而能系角易往而难反终羁累其角而后已羸与累
卷六 第 49a 页 WYG0033-0238c.png
 古字通也故虽贞亦厉而况不贞者乎用罔无所用
 也
 九四爻项氏曰九四以刚居柔有能正之吉无过刚
 之悔贞吉悔亡四字既尽之矣又曰藩决不羸壮于
 大舆之輹者恐人以居柔为不进也进阳以去阴岂
 有可倦之理故𧰼以尚往明之自四以往为夬故为
 藩决不羸四本震之下爻动而成壮故为壮于大舆
 之輹輹在舆下者也四为成卦之爻故称壮称大大
卷六 第 49b 页 WYG0033-0238d.png
 壮至四犹曰尚往夬已至五犹曰利有攸往盖刚不
 尽长柔不尽消则其事不竟故曰刚长乃终此除恶
 务本之法自治与治国皆当如此不可以小恶为无
 伤而弗能去也
 六五爻大壮之时其性大狠故六爻皆恶当位而嘉
 易位九三止于纯刚故粗狠用壮而羸其角上六止
 于纯阴故愚狠不详而羸其角惟九四六五易位而
 处四以刚居柔故藩决而悔亡六五以柔居刚故羊
卷六 第 50a 页 WYG0033-0239a.png
 丧而无悔四性刚未必能安于易位故先贞而后吉
 先悔而后亡五性柔能安于易位故为丧为易为不
 当位而居然无悔也四之所决即九三所触之藩五
 之所丧即上六不退之羊三以刚居刚故贞则有厉
 四以刚居柔故贞则有吉此又贞厉吉之辨也大壮
 四五易位而丧其狠故无悔旅五上易位而丧其顺
 故凶此又牛与羊之辨也
 上六爻项氏曰上六居动极质本阴暗而又好动不
卷六 第 50b 页 WYG0033-0239b.png
 能详审者也是以进退失据凡人处事以为易则不
 详以为难则详矣上六既以不详而致咎则当务详
 以免于咎故曰艰则吉咎不可长也此虽教戒之辞
 然上六亦自备此二义居动之极故有不详之𧰼动
 极则止故又有克艰之𧰼圣人亦因其才之可至而
 教之临之六三无攸利𧰼曰既忧之咎不长也大壮
 之上亦有无攸利𧰼曰艰则吉咎不长也二爻皆居
 卦之穷可以变通临六三变则为泰大壮上六变则
卷六 第 51a 页 WYG0033-0239c.png
 为大有故皆曰咎不长也按九三上六皆在本卦之
 上三为健之穷上为动之穷故皆有触藩羸角之𧰼
 然三能用罔以化其健而为坤上能用艰以止其动
 而为艮则皆可免于羸盖穷有变理也
普䷢(坤下/离上)
 程传为卦离在坤上明出地上也日出于地上而益
 明故为普
 陆九渊曰普上离六五为离明之主下坤以三阴顺
卷六 第 51b 页 WYG0033-0239d.png
 从于离明是以致吉而二阳爻反皆不善
 金贲亨曰卦内柔爻多吉普之道不利于刚也
 赵汝梅曰卦以柔进得名然初极下二犹在地皆欲
 进而未能至三始出地上率众柔与之俱进普之为
 普六三当之五为接柔之主四以刚居下以畏伏如
 鼠为正上以刚居外不得不伐以正之此六爻之情
 也
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卷六 第 52a 页 WYG0033-0240a.png
彖曰普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
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述曰赵汝梅曰康侯有康功之诸侯即冬官梓人所
 谓宁侯康侯在外朝觐则进于王畿故系以康侯
 辞锡马蕃庶侯享王之礼锡犹师锡锡贡之锡马地
 𩔖也蕃衍也庶富也觐礼曰庭实唯国所有奉束帛
 匹马卓上九马随之是锡马蕃庶之𩔖也昼日三接
 王接侯之礼凡称日者兼昼夜为言昼日不及夜也
卷六 第 52b 页 WYG0033-0240b.png
 离之𧰼也觐礼奠玉奠币王劳之皆延升即三接之
 𩔖也三接行于终昼之时见其情亲而礼缛也康功
 之侯进而朝王其用以锡贡之马盛多若此天子乃
 于昼日之间三接以抚劳之此普之所以为普也𧰼
 旨康侯以顺而进来朝之侯也考工记曰母或若女
 不宁侯不属于王所即其义锡马蕃庶互坎马美脊
 也坤为众故蕃庶锡谓下与上也离日在上故昼日
 三阴在下故三接姚氏曰觐礼延升一也致亨升致
卷六 第 53a 页 WYG0033-0240c.png
 命二也亨升王劳之升成拜三也
 崔憬曰浑天之义日从地出而升于天故曰明出地
 上坤地道也日君德也臣以功进君以恩接是以顺
 而丽乎大明按普以离为君坤为臣坤之物广大博
 厚有土诸侯也坤顺故能忠贞以自效离明故顺者
 得附盛德之辉光柔指坤之六三柔进至三出地上
 而亲附离日也非明则柔顺者不得进非进而上行
 不谓之丽乎大明锡马蕃庶所以进也昼日三接喜
卷六 第 53b 页 WYG0033-0240d.png
 其来而亲之至也
 卦六三𧰼曰众允之志上行也则柔进而上行指三
 言明矣赵氏曰柔之上行凡四如噬嗑如睽如鼎皆
 言得中唯普不言盖三卦六五本在初与二进五而
 得中故知上行为六五普六五不动无所谓得是六
 五为下接康侯之君而三阴为上行近君之侯也
 蔡汝楠曰明出地上则其照远顺丽大明则其德应
 柔进上行则其益大明不出则为𨼆德顺不丽则为
卷六 第 54a 页 WYG0033-0241a.png
 遗贤柔不进则为停机不足以言普
𧰼曰明出地上普君子以自昭明德
 述曰彝正曰明德者离日之象自昭者出地上之𧰼
 汝中曰日初出地进而上行为普之𧰼日出地则明
 入地则晦日之明本无加损也蔽与不蔽之间耳君
 子观明出地上之𧰼悟性体之本明故自昭其明德
 郑玄曰地虽生万物日出于上其功乃著故君子法
 之而以明自昭其德
卷六 第 54b 页 WYG0033-0241b.png
 自强不息我用我之强自昭明德我用我之明易大
 𧰼惟乾与普以自言之至健莫如天以之自强至明
 莫如日以之自昭
初六普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𧰼曰普如摧如独
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述曰程传初居普之下进之始也普如升普也摧如
 抑退也于始进而言遂其进不遂其进唯得正则吉
 也罔孚者在始进岂遽能深见信于上苟上未见信
卷六 第 55a 页 WYG0033-0241c.png
 则当安中自守雍容宽裕无急于求上之信也苟欲
 信之心切非汲汲以失其守则悻悻以伤于义矣皆
 有咎也故裕则无咎君子处进退之道也仲虎曰摧
 如在彼而吾不可以不正罔孚在人而吾不可以不
 裕初以阴居阳非正才柔志刚不足于裕贞与裕皆
 戒辞也
 𧰼曰独行正也无进无抑唯独行正道也裕无咎未
 受命也即赐不受命之谓初始进知履正而未能受
卷六 第 55b 页 WYG0033-0241d.png
 命则以罔孚之疑迹动其心故以裕告之
 苏氏曰三阴皆进而之离九四居于其冲欲并而有
 之众之所不与也初六有应于四故进而众摧之也
 夫初六之应四正也故曰贞吉位适正应而无私系
 之心乃初之独行正道始进之慎如此耳𧰼旨以为
 独行则正不必以众也罔与罔罟之罔同虞翻曰应
 离为罔孚谓二三犹云夷伯季氏之孚也初在二三
 之下有罔其所孚普以应四之𧰼以柔在下而体顺
卷六 第 56a 页 WYG0033-0242a.png
 有裕无咎之𧰼盖众允之志不在于四未肯受命须
 宽以居之也
六二普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𧰼曰受兹
介福以中正也
 述曰卜子夏曰得位而进无应而愁如也夫以谨慎
 中正忧勤其进非惟𫉬吉抑受其福也五以阴而降
 德也苟能立身行道当时大明何必待于应乎王母
 阴尊而幽远者犹知福之况其明王乎王注进而无
卷六 第 56b 页 WYG0033-0242b.png
 应其德不昭故曰普如愁如居中得位履顺而正不
 以无应而回其志处晦能致其诚者也修德以斯无
 间幽昧得正之吉也故曰贞吉母者处内而成德者
 也鸣鹤在阴则其子和之立诚于闇闇亦应之故其
 初愁如履贞不回则乃受兹大福于其王母也介助
 也福者天之所助故曰介福𧰼曰以中正也虽不假
 中正以求福而大福在兹矣二无康侯之功而曰受
 介福者康侯美其成六二褒其始也
卷六 第 57a 页 WYG0033-0242c.png
 𧰼旨二无应援欲之五而四将据之上疑五之不断
 下防四之见害又动则成坎加忧皆有愁𧰼柔顺中
 正静而有常四亦终莫能闭盖吉𧰼也王母者吴幼
 清曰六三之阴在二上犹母也九四之阳尊于三犹
 父六五之阴又尊于父犹王母
 王介甫曰王母幽以远也以父为阳以母为幽也以
 母为近则王母为远也
 初六普如摧如仲虎曰欲进而退六𧰼上互艮有欲
卷六 第 57b 页 WYG0033-0242d.png
 进而止之𧰼凡始进必资荐引四应不中正乃若相
 摧抑者六二普如愁如初有应宜可进也而(阙/)
 见摧之𧰼二无应若可愁也而有受福王母之占皆
 戒之曰贞吉不以应之有旡为吉凶惟以不失在我
 之正为吉质卿曰大抵仕进不要太锐不要太顺有
 摧有愁皆是好事若一气做将去后来亦少意趣圣
 人之望人如此故有贞之训
六三众允悔亡 𧰼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卷六 第 58a 页 WYG0033-0243a.png
 述曰程传以六居三不得中正宜有悔而三在顺体
 之上顺之极者也三阴皆顺上者也是三之顺上与
 众同志有顺上向明之志而众允从之悔之所以亡
 也敬仲曰坤众𧰼群承耦比有众允之𧰼
 仲虎曰三居下卦之上为众阴之长正康侯之谓也
 初罔孚众未允也二愁如犹有悔也三居顺之极而
 众皆相信可以进而受三接之宠矣未信而进其悔
 在后众允而进其悔乃亡
卷六 第 58b 页 WYG0033-0243b.png
 张氏曰明出地上犹有摧如愁如者柔进上行之义
 未备也初无咎二受福三𧰼曰志上行则进而丽于
 大明矣
九四普如鼫鼠贞厉 𧰼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述曰蔡介夫曰九四不中不正以窃高位不中德之
 亏也不正行之邪也而在上位又为进德之主欲进
 而重自疑有普如鼫鼠之𧰼贞固居此危厉之道也
 𧰼旨鼫鼠以昼伏非能以昼进者三阴欲丽六五大
卷六 第 59a 页 WYG0033-0243c.png
 明之君九四以非𩔖畏忌群阴自疑其往也普之时
 𧰼皆以柔进而四独以刚是贞于厉者位不当当读
 平声言不敌众允之𫝑未能抚而有之也
 九家易曰鼫鼠喻贪谓四也体离欲升体坎欲降游
 不度渎不出坎也飞不上屋不至上也缘不极木不
 出离也穴不掩身五坤薄也走不先足外震在下也
 五伎皆劣四爻当之故曰普如鼫鼠也
 翟玄曰鼫鼠昼伏夜行贪猥无已谓虽进承五然潜
卷六 第 59b 页 WYG0033-0243d.png
 据下阴久居不正之位故有危厉也
 赵汝梅曰六五居尊九四上进有迫君之渐故以正
 厉戒之普昼卦也鼠夜物也当普进之时以九居四
 则位不当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𧰼曰失得勿恤往
有庆也
 述曰六五柔德宅尊为离明之主诸柔皆进而上行
 以相附丽故虽居不当位宜有悔而悔亡矣王注所
卷六 第 60a 页 WYG0033-0244a.png
 谓明不用察不代下任也此大明当中之体自能尽
 诸人之才通天下之志勿复屑屑得失之恤如是而
 往则吉而无不利五必往而后三阴成上进之功故
 五之往有庆即三之治上行也
 普道用柔而九四一刚横隔于上下之间初普而摧
 二普而愁三众允而后悔亡其难如此五又柔主其
 志惟欲得下之进又恐失其所当得而不进能无忧
 乎夫居离之中为大明在上𧰼日中天阴翳廓如其
卷六 第 60b 页 WYG0033-0244b.png
 悔亡矣以明得顺四不得而阻之故勉以失得勿恤
 但往吉无不利赵汝梅曰自此以往君臣亲附上下
 交驩吉也大政小事自王朝而侯国旁行四达无不
 利也而文明之志成矣
上九普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𧰼曰维用伐
邑道未光也
 述曰孔疏普其角者西南隅也上九处普之极过明
 之中其犹日过于中已在于角而犹进之故曰进其
卷六 第 61a 页 WYG0033-0244c.png
 角在角而进亢而不已其明将穷不能及远维用以
 伐私邑则虽厉而吉且无咎也普明照天下而维伐
 邑之用以此为正亦鄙吝矣邑坤𧰼坤能蔽明亦所
 当伐
 杨中立曰非日中之时刚上穷而不足以照天下道
 未光也故维用伐邑而已若夫道足以照天下无思
 不服矣尚何伐邑之有
 陆氏曰五以柔得中而行文明之德上以刚处极而
卷六 第 61b 页 WYG0033-0244d.png
 任强武之力角者刚而上穷九四刚而偪止为窃位
 之臣上九则刚而抗有角胜之患所谓不宁侯不属
 于王所故抗而射女者也维用伐邑五伐之也离为
 兵戈故称伐离体焰烈故称厉如是乃可得吉而免
 过柔之咎离明之君德威不足而至用兵贞而吝也
 故曰道未光也以柔德治者不能威肃天下终多用
 师赵氏曰唐室之强藩悍镇天子优礼无节卒至骄
 蹇跋扈不免移师以伐之幸而克捷犹非大明中天
卷六 第 62a 页 WYG0033-0245a.png
 之事况其不济乎
 初六爻𧰼曰裕无咎未受命也程传初居下位未有
 官守之命君子之于进退或迟或速唯义所当未尝
 不裕也圣人恐后之人不达宽裕之义故以未受命
 释之若有官守不信于上而失其职一日不可居也
 项氏曰进也者君子之所难也初未为众所允则不
 可急于进也有进之者有摧之者吾一以正处之而
 无所迁就则常吉矣吾独行正人未受命吾以裕待
卷六 第 62b 页 WYG0033-0245b.png
 之而无所怨尤则无咎矣此君子将进之道也
 六二爻项氏曰二既进而当位则忧患之原方起于
 此但当固守中正不改其度则致吉之本也至诚上
 通君必福之不可他求左道以幸容说此君子既进
 之道也
 六三爻项氏曰六三普而在上普道已成众志皆信
 则异于摧如愁如矣当是之时进而上行丽乎大明
 复何疑哉故曰众允之志上行也然必至于三而后
卷六 第 63a 页 WYG0033-0245c.png
 众允则君子之进岂可以易言哉
 九四爻项氏曰普之道以顺而丽乎大明以柔进而
 上行皆主乎顺者也三虽不正以其能顺故得信其
 志而上行四虽已进乎上以其失柔顺之道故如鼫
 鼠之穷而不得遂若固执而不悛危必至矣故三五
 皆不当位而独于九四言之也
 六五爻项氏曰六三六五位皆不当本皆有悔者也
 三顺而五明得君臣之道也故皆悔亡五虽君位然
卷六 第 63b 页 WYG0033-0245d.png
 以六居之在卦义为柔进而上行有人臣进而逼君
 之𧰼自失得勿恤以下皆为进者言之也君子之进
 得遇大明之君则不当复以失得为忧但往而事之
 自然吉无不利𧰼辞又曰往有庆也皆勉之以仕盖
 明可为忠信不当复为身计也此又因君之明而极
 言仕进之义三与五爻辞皆不称普然三之上行五
 之往吉非进而何
 上九爻项氏曰普好柔而恶刚故九四上九皆以厉
卷六 第 64a 页 WYG0033-0246a.png
 言之四进而非其道故为技穷之鼠上已穷而犹进
 故为普其角角亦穷地也是道也皆不可施于人维
 用以自攻其私使常惕厉而不安则可以致吉而免
 咎然亦终非可久之道久则可吝矣
明夷䷣(离下/坤上)
 京房曰积阴荡阳六位相伤外顺而隔于明处暗不
 分伤于正道曰明夷
 虞翻曰夷伤也临二之三而反普也明入地中故伤
卷六 第 64b 页 WYG0033-0246b.png
 也程传明夷昏暗之卦暗君在上明者见伤之时也
 王世安曰圣人不穷否而穷明夷否之天圣人能为
 之也明夷之天圣人之所藏用也弗能为之矣
 张抡曰易以初上二爻为定体以中四爻为变系辞
 传谓之中爻先儒谓之互体所谓杂物撰德辨是与
 非八卦互成刚柔相易之道非此无见焉坤与坎曰
 师而长子帅师之𧰼盖出乎震坤艮曰谦而用涉大
 川之𧰼出乎坎雷在天上大壮而羝羊𧰼乎兑明入
卷六 第 65a 页 WYG0033-0246c.png
 地中明夷而曰蒙难则有坎存也
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
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述曰郑玄曰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也明则伤
 矣故谓之明夷日之明伤犹圣人君子有明德而被
 掩抑也坤𧰼君离𧰼臣孔疏闇主在上明臣在下不
 敢显其明智亦明夷之义也时虽至闇不可随世倾
卷六 第 65b 页 WYG0033-0246d.png
 邪故宜艰难坚固守其贞正之德故明夷之世利在
 艰贞
 𧰼旨大难关天下之难内难一家难也处义者歉于
 外顺处恩者忌于内溺内难能正其志此独指六三
 言之朱先生谓六五盖爻辞误之也
 彭山曰夷平也即陵夷之意言其颓替若丘陵之渐
 平也明平于地则入于晦矣明入地中未有伤意明
 夷之时其明当晦故利艰贞贞者万世之常道君子
卷六 第 66a 页 WYG0033-0247a.png
 所以援天下之本也用其道而晦其明主于济天下
 之难以全吾贞明之体曰艰贞明在内而顺在外即
 晦其明之意大难者大难处之事也文王当纣之时
 事之难处莫有大焉者不但羑里一囚而已此以卦
 之全体言文王之明夷以𤼵艰贞之义利艰贞晦其
 明也语意承上起下内难者其心有难处之事而晦
 明于内也晦明而明在内即志之正也此以六二一
 爻言箕子之明夷以见艰贞之意
卷六 第 66b 页 WYG0033-0247b.png
 汝吉曰明夷时之穷也而道则弥穷弥通者也其当
 文王箕子与纣之事耶内明外顺以蒙大难奉昏主
 以明圣拘羑里而卒免也其明夷其艰贞也而道在
 文王矣亲遭内难卒正其志不殒身以存道不枉道
 而遂臣也其艰贞其明夷也而道在箕子矣古明夷
 未有如殷受之世古明夷之世未有如二圣之艰贞
 者故经惟明夷以二圣并赞于以见时命大谬而至
 德凝焉至道存焉非圣人不能行易道非易道不能
卷六 第 67a 页 WYG0033-0247c.png
 济圣人也
 赵汝梅曰离三爻明者也坤三爻昏者也合而言之
 昏离之明者坤也五为时之主初去五最远故可飞
 举以辟世二与五正应为当内难欲拯乱以图存三
 居公侯之位代五以除昏四近于五知不可依而自
 远上则昏之终也然则六五何以言箕子曰以君道
 也不以君位
𧰼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卷六 第 67b 页 WYG0033-0247d.png
 述曰𧰼旨莅众坤为众王注以明夷莅众用晦而明
 藏明于内乃得明也显明于外巧所辟也章氏曰晦
 者明之藏明者晦之𤼵辟人在暗处而见外物甚精
 亦可以识用晦而明之一端矣
 质卿曰用晦而明是千古莅众之法天下之事所以
 破坏而至于大失人心者只缘用明而明何曾用晦
 而明智者乃能用晦愚者却只用明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卷六 第 68a 页 WYG0033-0248a.png
人有言 𧰼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述曰𧰼旨离有飞鸟之𧰼于旅见之初居下无责又
 去灾尚远而离以察几故垂翼而飞王辅嗣曰绝迹
 匿形不由轨路故明夷于飞怀惧而行行不敢显故
 垂其翼是也章氏曰凡鸟于将暮便不高举于飞垂
 翼戢翼归巢之𧰼言其知明夷之早也君子行而去
 之即三日不食无怀资之裕有攸往主人有言无即
 次之安皆所不顾也处明夷之初如此然亦危矣
卷六 第 68b 页 WYG0033-0248b.png
 杂卦云普昼则明夷为夜故初爻明夷于飞垂其翼
 著日将暮之𧰼卦坤居离上昏主伤阳之明初居离
 下自夷以全其明于飞垂翼初九明夷之𧰼也去明
 夷之主尚远其伤未及早见而远避斯免于伤矣君
 子于行禄位可无恋也三日不食困穷可无恤也去
 主而他有攸往不免主人之言主人主我者言即伤
 也非所以为见几之明也此太公去而东海伯夷去
 而北海之事𧰼曰义不食也荀爽曰阳不居五阴暗
卷六 第 69a 页 WYG0033-0248c.png
 在上有明德者义不食禄也
 贲之初不可乘而不乘明夷之初不可食而不食卦
 皆下离决去就之义于早者非明不能也𧰼旨君子
 谓初初与四应六四互震之中画为大涂于行谓自
 初适四也三日历三位乃之四也离似颐有求口实
 之𧰼变则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主人谓四犹睽之
 主皆指其应离为言洪范亦以言扬属火左氏曰火
 焚山山败于人为言言必谗也
卷六 第 69b 页 WYG0033-0248d.png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𧰼曰六二之吉顺
以则也
 述曰六二在内体与五对而不相应柔而得正用夷
 其明未为闇主所疑虽已见伤而伤未甚曰夷于左
 股左非用事者比夷右未为切也夷于左股不强于
 行犹得居位尚可艰难而行也此身既可艰难而行
 则国难犹可匡救之日须用拯马壮以佐其急乃吉
 二丽两阳之间阳为壮健之马行地无疆者藉以济
卷六 第 70a 页 WYG0033-0249a.png
 艰难于万一耳谓之曰吉乃为之在我者当如是其
 济与否弗论也六二柔顺而中正故𧰼曰顺以则此
 箕子当内难拯乱以图存之爻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𧰼曰南狩之
志乃大得也
 述曰九三离之上爻臣之高位离南方之卦狩田而
 去害之事昏主在上群阴乘之从君于昏皆民害也
 九三以刚德在明体之上志与上应为君除之故为
卷六 第 70b 页 WYG0033-0249b.png
 明夷于南狩之𧰼歼厥渠魁得大首也不可疾贞以
 明尅暗以至仁伐至不仁必不得已而动无逞刚欲
 速之心乃得为贞贞即艰贞意也赵汝梅曰此文王
 赐弓矢鈇钺得专征伐戡黎遏密之事也
 朱氏曰三公之位极明至刚得位而应故其𧰼如此
 离上为王出征折首与此为君南狩得首同但明过
 逞刚欲速即为疾恶之私故以不可疾为贞𧰼又以
 南狩之志言之当明夷之时臣子韬光敛戢之际而
卷六 第 71a 页 WYG0033-0249c.png
 志在除残救民水火昏主不之疑党恶不敢肆所谓
 乃大得也
 诸家皆以三与上应以明尅暗为武王伐纣之事须
 假五年为不可疾贞之證非也彖利艰贞释彖实以
 文王箕子臣节为万世法者若以南狩为牧野之师
 得大首为独夫之诛抑与彖旨戾矣大抵诸爻皆𤼵
 人臣艰贞之义上六则用晦而明者之反以示戒也
 不可疾宜舒徐也或曰不可嫉恶也二义皆通如汤
卷六 第 71b 页 WYG0033-0249d.png
 事葛以善养之至迫于不得已而后征之此不可疾
 贞之明验也
六四入于左腹𫉬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𧰼曰入于左
腹𫉬心意也
 述曰荀爽曰腹者谓五居坤坤为腹也入于左腹谓
 当时明夷之腹也四自下卦初交于坤有入左腹之
 𧰼坤偶画象门有出门庭之𧰼干宝曰一为室二为
 户三为庭四为门故曰于出门庭矣𧰼旨凡称先阴
卷六 第 72a 页 WYG0033-0250a.png
 后阳先左后右画卦先下后上言左腹取其顺也孔
 疏从其左不从其右是卑顺不逆也腹者怀情之地
 六四体柔处坤与五相近是能执卑顺入于左腹𫉬
 明夷之心意也既得其意不被疑忌不劳远遁而免
 于难曰于出门庭事明夷之君非亲亲之义则以为
 出门庭为安此对游其彀中之时言义在违难不敢
 远也文王脱羑里之厄受西伯之任身虽出而心不
 敢远犹然以服事君此六四之艰贞也
卷六 第 72b 页 WYG0033-0250b.png
 世谓所为僻曰左君心颇僻不信正而信邪不从是
 而从非犹云左见左道也曰左腹则蔽锢也甚包藏
 也深非正词正理所能开悟文王全用柔道忧惧自
 省其曰天王圣明臣罪当诛盖顺之至也不觉积诚
 感动而入之深故曰入于左腹猜忌之情不辩而自
 解西伯之任深信而不疑纣之心遂为文王所𫉬曰
 于出门庭稍违之也非入于左腹而能得其心乎不
 得其心而能违其难乎
卷六 第 73a 页 WYG0033-0250c.png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𧰼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述曰六五以柔居尊为明夷之主而𧰼曰箕子之明
 夷言箕子以见六五明夷之𧰼也利贞谓宜如箕子
 之贞也
 邓伯羔曰五为君位而云箕子事何也有纣而后见
 箕子言箕子所以明五为纣无道时也六二中正体
 离箕子之明也为六五暗君所掩是箕子之明夷于
 纣也在难之内而能保其中明知以藏之愚以出之
卷六 第 73b 页 WYG0033-0250d.png
 得其正而时不能迁明岂可息哉
 𧰼旨箕子蜀才作其子俞氏曰其子即箕子也不敢
 显称箕子之名遂微其词而曰其子孔子逆知文王
 之意乃于彖传显言其为箕子后人因彖传称箕
 子遂于爻辞并加竹作箕文王本文盖即是其子
 非箕子也其子指六二六五为明夷之主六二在
 内正应其子也俞氏说是矣此所谓文王之危辞也
 若诸家以六五为箕子而以上六为明夷之主则不
卷六 第 74a 页 WYG0033-0251a.png
 可之甚固当从俞说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𧰼曰初登于天照
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述曰上六坤卦之终如日入地中地之上皆暗故为
 不明晦之𧰼五上为天故𧰼初登于天坤地至上方
 成故又𧰼后入于地夫厉其明以照四国者自极其
 明者也自极其明必反为暗如日之初登于天至暮
 则入地理有必然夫人心之明本不可息此天则也
卷六 第 74b 页 WYG0033-0251b.png
 二顺人臣之则故用晦以为明上六失君人之则故
 强明而实晦爻𧰼不主纣言盖六五君位明之所以
 夷者已于箕子之明夷见之矣此则言用晦而明者
 之反以示戒也故不言明夷
 𧰼旨以阴居坤之极不明其德夷三之明也初登天
 得三之应也闇极而不能援然后三竟匿坤地之中
 矣盐铁论文学易曰小人处盛位虽高必崩不盈其
 道不恒其德而能以善终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于
卷六 第 75a 页 WYG0033-0251c.png
 天后入于地曰疑为文言矣
 六二爻项氏曰夷于左股加一夷字言已伤也左为
 小右为大股在下肱在上丰折右肱故不可大用有
 臣而无君也明之始夷也臣虽受伤未忍忘君思用
 拯马尽力而出当戡黎征葛之时夏商之王苟能用
 伊尹祖伊之言幡然而改遵道而行则其兴也勃焉
 何患其不吉哉明夷二动则为泰何吉如之然而此
 非上六之所能也但为六二者臣子之法当如是尔
卷六 第 75b 页 WYG0033-0251d.png
 故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按明夷六二用拯马壮吉
 𧰼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涣初六用拯马壮吉𧰼曰
 初六之吉顺也按二爻虽柔皆自有坎马正合顺字
 诸家必欲外取刚爻谓六二以九三为马初六以九
 二为马岂未考小𧰼故欤涣之初六坎初爻也明夷
 自二至四为坎六二亦初爻也坎为亟心之马故壮
 马壮则能力行矣然于柔爻言之者贵其顺也当险
 难之时力行顺事则可以反凶为吉若力行刚克则
卷六 第 76a 页 WYG0033-0252a.png
 愈凶矣爻辞意在用字𧰼辞意在顺字明以六用壮
 可以得吉明夷六二当位之臣忍伤以救国事合于
 为臣之则故曰顺以则也涣之初六在下无位避难
 而自救故止曰顺也申丰尽室而行蘧伯玉从近关
 出皆以顺用壮而自救其身也救祸者莫若顺达而
 能顺可以救世穷而能顺可以救身则者道之常也
 言以六居二得正得中明于臣子之常道也明夷之
 下三爻惟六二有救之之诚上三爻惟六五无去之
卷六 第 76b 页 WYG0033-0252b.png
 之心皆中顺之臣也上六失则者亦谓失人君之常
 道也
家人䷤(离下/巽上)
 张邦奇曰内离外巽相丽以巽家人之道也又内明
 而外巽处家之道也
 文中子以明齐内外为义所谓齐乎巽言万物洁齐
 于巽方非巽有齐之义也
 金贲亨曰初三五上皆阳男𧰼也曰闲曰嗃嗃曰假
卷六 第 77a 页 WYG0033-0252c.png
 曰孚曰威如所以责男者详矣二四皆阴女𧰼也爻
 辞所以责女者略矣论正家之道当责乎男论正家
 之效必观乎女也
家人利女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
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述曰马融论家人女为奥主长女中女各得其正称
卷六 第 77b 页 WYG0033-0252d.png
 女贞按卦下离上巽二四皆居阴位执柔道以顺三
 五之阳刚女之贞也女贞则男正可知而一家之人
 莫不正矣故曰利女贞吴幼清曰五为巽女之夫居
 二画卦之人位三为离女之夫居六画卦之人位故
 曰家人
 薛仁贵曰明乎内者家自齐言内离明而外巽齐也
 女德未正他事虽齐本已乱矣故彖曰利女贞卦体
 自上以下诸爻位各安其正有一家之人咸安于正
卷六 第 78a 页 WYG0033-0253a.png
 之𧰼
 按女正位乎内谓二与四也男正位乎外谓三与五
 也家人之义以内为本故先言女也荀爽曰离巽之
 中有乾坤故曰天地之大义邵二泉曰男女交天地
 之大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正自尊者始故又推本
 于父母之严王肃曰凡男女之所由以得其正者家
 人有严君也家有严君即父不失父道乃至妇不失
 妇道尊卑有序上下不失而后为家道之正各正其
卷六 第 78b 页 WYG0033-0253b.png
 家无家不正即天下之治定矣家人关系之重如此
 二与三四与五配合则为夫妇及其嗣续则为父母
 夫以帅妇而父道立妇以承夫而母道成各得其职
 以主其家而一家有所严惮故称严君丘氏曰谓父
 母即一家之君长也君长严则臣下肃父母严则家
 道齐
 赵汝梅曰或曰父义母慈何以亦称严曰母不严家
 之蠹也渎上下之分庇子弟之过乱内外之别嫚帷
卷六 第 79a 页 WYG0033-0253c.png
 薄之仪父虽严有不能尽察者必父母尊严内外齐
 肃然后父尊子卑兄友弟恭夫制妇听正莫易于天
 下而莫难于一家莫易于一家之父子兄弟而莫难
 于一夫一妇曰女正者女非自正也盖有正之者孰
 正之男也正女以男正男以父以身正身以言行
𧰼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述曰孔疏巽在离外是风从火出火之初因风方炽
 火既炎盛还复生风则风自内出𧰼也汝吉曰火不
卷六 第 79b 页 WYG0033-0253d.png
 必风风不必自火出而火之风固自火出其言精矣
 家人风化之本也君子知风之自则反躬急焉敬仲
 曰风化自言行出言行又自心出诚心善道则言自
 有物行自有恒诚心之足以化人初不在谆谆告语
 切切防检也
 荀爽曰风火相与必附于物物大火大物小火小君
 子之言必因其位位大言大位小言小故言有物也
 大暑烁金火不增其烈大寒凝冰火不损其热故曰
卷六 第 80a 页 WYG0033-0254a.png
 行有恒矣
初九闲有家悔亡 𧰼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述曰治家之道当防闲其初初九阳刚下于四之巽
 顺男女始交有家之𧰼即能闲之以礼使邪僻之意
 无自而兴而悔可亡矣初刚得正有正家之本体离
 有先见之明故能及其志之未变而豫防之贾谊所
 谓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
 渺也
卷六 第 80b 页 WYG0033-0254b.png
 王注凡教在初而法在始家渎而后严之志变而后
 治之则悔矣处家人之初为家人之始故宜必以闲
 有家然后悔亡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𧰼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述曰六二居内卦之中上下皆阳妇德柔顺无专成
 故无遂事妇正位壸内职馈祀故在中馈遂者行其
 志专其事有其功之谓在者守位而不离也此六二
 之道所以贞而吉也离一阴丽二阳之中所谓无攸
卷六 第 81a 页 WYG0033-0254c.png
 遂在中馈卦画昭然亦可想见顺巽之义
 𧰼旨二不变则互坎二变则互兑皆有饮食之道为
 中馈矣以妇职故举以明之易𧰼言顺以巽者三蒙
 六五以本爻之变言渐六四以本爻不变言此指所
 应爻言皆有巽𧰼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𧰼曰家人嗃
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述曰彭山曰家人一家之人居上而令下者也嗃嗃
卷六 第 81b 页 WYG0033-0254d.png
 严厉声嘻嘻嗟叹声九三以刚居刚在离体之上治
 家过严而𤼵于声之厉者也故有家人嗃嗃之𧰼然
 界于上下两阴之间能悔其过危厉自谨不敢过用
 其刚则吉道也如颛尚其刚严厉太过使妇子有怨
 叹之声则情义乖离无感化之机心欲治家而终可
 羞吝矣
 赵氏曰齐家固贵乎严亦戒乎过严义以制情法以
 维爱家之节也嗃嗃虽严而未失或甚而使之嘻嘻
卷六 第 82a 页 WYG0033-0255a.png
 则失其节矣节犹竹节竹于虚之中以实为节过于
 实则阏其生意家人于恩之中以严为节过于嗃嗃
 则乖其辑睦伤恩相夷其失甚矣三之刚与五同而
 失节与交爱异者三不中也
 𧰼旨嗃嗃依刘向作熇与诗熇熇同离体之𧰼九三
 重刚离极惟悔厉乃吉然使其妇子至于嘻嘻则吝
 吝言乎其小疵也嘻字书叹也一曰有所多大之声
 礼嘻甚周颂噫嘻皆叹辞也嘻嘻甚于嗃嗃盖不堪
卷六 第 82b 页 WYG0033-0255b.png
 而叹无以训笑说者自汉来皆曰嗃嗃及宋王回疑
 重刚无嘻笑理以谓叹意独得卦情矣三颛尚其刚
 使妇子不能容而叹岂有不吝者亦异于上九之威
 如矣威如如者如威而已不颛尚刚也
六四富家大吉 𧰼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述曰虞翻曰得位应初顺五乘三比据三阳故富家
 大吉章氏曰以柔得刚以虚受实有富盛其家之𧰼
 巽为近利市三倍亦有富义能富家则能正家矣既
卷六 第 83a 页 WYG0033-0255c.png
 富方谷理之常也所以大吉
 王注能以其富顺而处位故大吉也若但能富其家
 何足为大吉体柔居巽履得其位明于家道以近至
 尊能富其家也占法阳主贵阴主富记曰父子笃兄
 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家之肥即家之富小畜九五
 称富泰六五称不富阳实而阴虚也家人六四阴也
 而称富阳主义阴主利也二在下之妇也四其在上
 而主家之妇乎李去非曰初闲之以二既又进之四
卷六 第 83b 页 WYG0033-0255d.png
 则享其富此治家之序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𧰼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述曰九五乾德巽位为天下国家之至尊刚而得中
 威而能爱四柔承之顺正于下此人君身修德刑覃
 于王宫也为王假有家之𧰼汝吉曰夫家难而天下
 易也故王者以恭已正家为兢兢王格有家则不劳
 忧恤而自吉矣何也迩可远也风之自也诚一之能
 化也吉也古假格通至也感通也
卷六 第 84a 页 WYG0033-0256a.png
 三刚而不中失之过五得中严而能爱严以分言王
 家之义爱以情言假家之义彭山曰假于有家如文
 王雍雍在宫之时故至于其家人即化之不待有所
 为也
 程传王假有家之道者非止能使之顺而已必致其
 心化诚合夫爱其内助妇爱其刑家交相爱也能如
 是者文王之妃乎若身修法立而家未化未得为假
 有家之道也
卷六 第 84b 页 WYG0033-0256b.png
 𧰼旨天下为家者𫝑大易忘勿恤者苏氏所谓简易
 勿恤以通相爱之情者是也或曰九五何以不言天
 下而言家曰尧之恊和时雍始于睦族故一家交爱
 而一国交爱一国交爱而天下四海无不交爱此正
 家之所以为大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𧰼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述曰风化自内而出始家邦终四海上九一卦之终
 阳刚在上天下咸仰望为表仪者也初闲有家五假
卷六 第 85a 页 WYG0033-0256c.png
 有家上居其成有孚信之𧰼阳德尊严在九五大观
 之上不用威而威俨如夫谁不仰而畏之则而𧰼之
 乎此王者德教刑于四海之事而家道终矣故曰终
 吉汝吉曰正家之难难于有终有终之难难于反躬
 故威如反身之谓也身端则不戒自孚不怒而威矣
 孔疏处家人之终家道大成刑于寡妻以著于外信
 行天下故曰有孚也威被海内故曰威如威信并立
 乃得终于家道而吉从之也
卷六 第 85b 页 WYG0033-0256d.png
 程传治家之道非至诚不能也故必中有孚信则能
 常久而众人自化为善不由至诚已且不能常守况
 欲使人乎故治家以有孚为本治家者在妻孥情爱
 之间慈过则无严恩胜则掩义故家之患常在礼法
 不足而渎慢生也长失尊严少失恭顺而家不乱者
 未之有也故必有威严则能终吉保家之终在有孚
 威如二者而已故卦终言之
 𧰼旨吴幼清曰家人卦初上二爻以卦之初终取义
卷六 第 86a 页 WYG0033-0257a.png
 下体在下之家也以有家之臣而言三为夫二为妇
 上体在上之家也以天下之君而言五为主四为后
 不取远应为配而取近比者家道尚亲也
 初上治家之道也闲其邪于始正其范于终家斯正
 矣女正位乎内不过无攸遂在中馈富家大吉是已
 男正位乎外不过闲有家假有家有孚威如而已家
 道之正岂有外于此哉曰男女正家道正所谓正者
 皆有整齐严肃之意曰严君尤所严惮者矣闲者防
卷六 第 86b 页 WYG0033-0257b.png
 闲而不敢易忽之辞故上曰威如之吉三虽嗃嗃犹
 未失也威如而曰反身之谓则所谓正其身者皆有
 孚在其中匪孚则不免悔厉矣然则威者正家之本
 也孚者所以成其威也富家大吉者以庇民也若民
 多旷者而义取富焉是劝民以自封也孔子曰孟献
 子之富可著于春秋王假有庙幽可以治鬼神也王
 假有家明可以治天下矣
 读易述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