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书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9H 页
答朴大叔(镡○庚申)
辱覆倾倒尤至。虽皆平日之所默谅。被兄一番输泻。益见蔼然相予之至意。顾恐驽劣。不足当此期爱耳。别纸相勉之意。益重益切。非兄。安得闻此言。但所谓五年七年之规模。奈拙者本无此端的见识何。今日只得随分尽心而已。续有所思。不妨开示。此又朋友之责也。致博之语。深蒙采纳。此见吾人受责之诚。不减于责人。尤可叹尚。但鄙语犹有未尽者。兄今日不当但以耐烦致博为务也。就一书一理而言之。既无着实思索认验之功。则必不能深晓其实体真意。盖兄虽有必求至善之意。论其见处。虽一理名目之间。尚恐未必瞭然。今当就所读大学一书。参以语类论大学处。自最初所云明明德者。血战消详。如昨日奉告之意乃可也。若致博则只是大纲说。不甚切于今日之对證也。却是一时下语。失于泛然。甚叹其谋之未忠也。不审兄意又以为如何。兄既以至诚相与。故一语未尽。弟亦深不自安。复此缕缕。此即所谓友谅则可以养己之诚心者耶。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9L 页
答朴大叔
自顷承拜惠覆。益荷倾倒警切之意。顾方汲汲于董理山栖之役。前月半间则役既粗讫矣。连有忧挠之事。尚不能修致谢书。盖与的知便发者有异。其势固易因循。而疏缓之咎。方窃自讼。玆凭李氏行。又辱宠翰。不替绸缪。且感且愧。良不自已。前书不振之忧。至今念之。未尝不服相念之至意。盖虽至愚。宁有一毫自满之心。行不刻苦。虚度光阴。则亦与自满者。同其归矣。且自满者固甚不可。犹必粗有所得而后。方生自满之意。若愚者全然空疏。虽欲自满。亦不可强为矣。而怠废如此。此其庸懦。尤如何哉。愧不可言。此际连以虚声误彻 朝听。出处进退之间。皆有甚难焉者。其说亦难遽尽于尺牍也。只切惶闷而已。
答朴大叔(癸亥)
便至。伏承两度书。慰释何可量。示谕缕缕。备审盛指。虽微勤教。固知雅意无日不拳拳于此也。暑潦异常。兼有忧患。岂容远出。此自事势然尔。政不必深介意者。泳哀苦不死。粗保侍庭。无足烦念。向来亦非有形现大病。只是惫弊眩瞀往往以剧。不过五日十日。仍得差安。常时本自虚劣。今岂免此。亦不足怪也。来书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0H 页
深叩近日事。意极不汎。泳何敢隐何敢隐。祸变之初。一味悲哀。无复他念。自数日来。始欲读礼。缘暑热极难耐。不能刻意趁课尔。至于心中感发之端悔咎之念。固非一二。而此难尽载之书。俟他日面究。亦未晚也。每念尊兄耿介之操。恳恻之德。实有超拔于流俗者。爱慕之情。诚非偶然。但恐聪明知思不足以独学致道。而又无真个师友真个切磋之事。毕竟果能成就正学。见副初心。实亦难必。此区区倾向之馀。每继以忧念者也。不识吾人自视如何。其亦以为然否。此事极不容易。不但进修功程。尽有多少商量。自其立本发原之初。已难得正当。自非有见于性分之实体。殆未易言也。泳于十八九岁时。偶幸略窥影像。而缘所见未真。若存若亡。遂为物所诱俗所移。冥行胡走。奄过半生。追省前事。无非可愧可惧者。今因苦淡之极。旧来意思。时若可寻。而志力不强。年龄已晚。恐亦无复可望。只自悲叹而已。如尊兄质美而意高。年富而志坚者。诚不可不深念而亟图之也。如何如何。暑热尚如许。虽无疾病。想难遽出于数百里之外。泳以开月望间离此。十七八间。当过泰仁。若蒙临顾于道傍。亦可作一夜之稳。未知如何。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0L 页
与朴大叔
诗山一夜之话。虽不能尽诉满腔蕴结。然倘非兄远来相对。此亦何可得也。别来感怅不可忘。未知奉引还洛后诸况如何。想今必在江阁或山寺。未知静中功课果有日进之实事耶。区区怀仰。诚不能食息置矣。泳其行留滞累朔。略完石役。去月旬后。始得还侍几筵。而向以 国忧焦煎度日。近者又经练事。悲情难忍。自然不能念他。迄不得寻便奉一字。略报信息。甚令人悬菀也。兄近日读何书。每念兄志操非但今人之罕及。但恐于为学门路。尚似未得个端的入头处。虽方自悼悔之不暇。时时一念。亦不能不为兄虑也。所读之书。切宜循序有条理。必待尽通一书。表里烂熟。该括无遗而后。方又读一书。是乃读书之大要。而方病未能者。兄亦不可不加意也。若只随意所到。漫读一二卷。或舍而他读。则此只可消日。决非进学之道。不审兄意亦以为然否。读书会疑固难。而有疑不惮质问尤难。世人轻自高而耻下问。终身受此闇黯者甚多。此不但有害于进学。其为心德之累。尤深且重。吾曹尤不可不深戒也。适值遽便。拨忙作此。所言殊无伦脊。然无非自讼而奉规之意。愿加深念。因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1H 页
书还教。
 书后观之。末后一语。泛看则却似有欲其俯询之嫌。而其本意乃欲兄之深思会疑。博问详讲于朋友知旧之间耳。若泳前既辱盛询。不能深相启发。方自愧歉。岂复有此意乎。幸谅之。
答朴大叔(甲子)
顷间修一疏。托崔副学传奉。想不至沈滞。即因邑中便。获承兄五月二日书。满纸缕缕。情致蔼然。再三披玩。殆不欲释手也。仍审向来经营令伯氏迁厝。悲伤之馀。重以忧病相仍。闻之奉叹。今皆已经过。所履方休。收心神亲书策。善端之发。能自体会。吾侪好音。谁过此者。令人慰仰。益不胜其憧憧矣。信后忽复数月。未知一向加工。能无间断之患否。收心之法。古训详矣。即今端的下手处。必有自得之方便。可蒙示教否。书策亦能循序致力否。近日所看读。果何书耶。因书并乞详示。俾寡陋昏滞者。仍得警省而兴起焉。至幸至幸。末路后学之通患。大抵多在躬行之未笃。故间有能言者。每或不免于鹦鹉之讥矣。吾人操履既笃。志尚又远。自是难得之美质。若于此学。果能得其门而入焉。进进不已。则其至于纯粹辉光之域。亦何不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1L 页
可能哉。以此每不暇点检其身之万万不逮。而辄发责勉之语。有若有己而求人者。时窃自哂。又自愧耳。泳冥顽不灭。奄见新秋。情事哀苦。益复罔极。柰何。贱疾大势得间。固已久矣。而源委深痼。猝难全可。即今每觉神气甚微弱。稍或强勉一两日。辄大疲困卧呻。或至屡日不能起。始颇自疑心志未固而然。比屡验之。志固未立矣。要是病气为祟耳。顷从处士黄君论病问药。黄君盖深忧之。其人不幸已逝。今无复可问处。药则旧伯果时时觅助矣。今亦已归。自此病躯益无治疗之势。只得随分将息。看如何耳。从前不敢以药物求浼于吾人者。盖知吾人无事力可相救耳。今承示。深感至意。自今依示奉浼。亦计区区栖息。姑无定计。盖人生住着。多就田庐之所在。而此身中外南北。既无家舍。又无农庄。以此泛泛。未知归定之处耳。峡中人事静寂。欲为仍居。但身世孤孑。兄弟各散之后。独滞为闷。欲归咸平先墓之下。为依近松楸之计。而姑未决定耳。此等皆烦念问故并及之。而远书固难尽其曲折也。至于进修功课。如有实作实效。何敢自隐于吾人。直是悠泛。无一可言者。柰何。盖或临书时。时发好意。静寂之际。或若有体认者。日用之间。往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2H 页
往有加念处则不可谓全然无之。而终是乍存乍无。旋得旋失。或作或罢。此何可遽形纸墨。以烦远览耶。前冬。一番披阅史书。今其事迹。皆已茫然。又何识见之可言乎。只自惭悼。闵斯文相聚。有何观感论议倘可得闻耶。千万日热流汗。不尽所怀。惟冀益懋崇深。以慰向往。
答朴大叔
昔人有心迹判之语。先觉非之矣。今泳之于吾人。则或经时不通点墨。迹亦疏矣。而寸心相向则殆无一日不憧憧。此又何也。固知吾人自应谅此。亦无俟于相告语也。比者因邑便。伏奉九月晦日惠书。情致恳恳。溢于言表。虽骨肉至亲。何以加此。捧读再三。哀感难喻。此可谓心迹如一矣。若泳之心虽切而迹有未逮者。岂其心犹有未至者耶。良以自愧。然忧哀僻远。其势自易至此。亦宜在见谅也。承向来色忧之馀。又连有一家病挠。不得就静看书。区区倍深奉念。信后月已再易矣。想今忧挠当已散释。其方下工于静中。以就雅志之所欲为者否。使人想味不能已已。泳冥顽一息。又近岁暮。祥期渐近。只隔一朔。靡逮之痛。益复如新。柰何。不孝偷惰平日。不能尽奉养之道。到今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2L 页
又每以痼疾在身。又不能自致于执丧。子职全阙。人理蔑如。每念斯事。忽不欲生。开卷见圣贤说孝处。益无以为心。往往废书悲泣。人生到此。只自哀怜。柰何柰何。前书语意。不记云何。然岂有谦辞于吾人。直是实状耳。所居左右皆书籍。舍此亦无可寓眼处。但不能循序致精。虽看如不看矣。日间虽或有一半新知解。旧来意思。又多茫昧。真是得不补失矣。柰何。惟是向年所论欲复性初之意。时时提掇。不至全然失坠。而目下居业乃卤莽如此。抱虚念而造实理。宁有是耶。此难以向人言也。此中如有讲习观感之益。则亦庶几少进。而岂易得乎。所祈仲氏早晚或出宰近邑。与兄得相因依。而此殆幸念。安可望其必得也。来书末端所示。深认不鄙。此事未论彼此得失。正如门内较争。其为世道之不幸。何可言耶。愚意于此。只觉惶悼。又安能措一辞于其间耶。吾侪今日姑务我所欲。求本心而作主宰。望前脩而为指归。卓然不为私意所迷惑。超然不为俗习所迁渝。庶几不为自枉者。其他又何知焉。不审兄意以为如何。此后栖息之计。姑未知的在何所。而要之南辙不可改也。来谕非之。恐未深悉此意也。药料甚荷勤惠。千万不具。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3H 页
与朴大叔(丙寅)
忽因君辅书。伏闻哀遭巨创。惊愕惨怛。不能自已。未知缘何疾恙。奄至不讳。伏惟哀兄至孝出天。哀毁罔极。恐不能自全。念之悲切。不知所云。曾闻哀兄持前丧。致哀过礼。几至灭性。此固美质至行。如弟冥顽不仁不孝者。固无足道矣。其过而或至于伤生者。亦未为尽善也。哀兄从事学问。亦既累年。今当大节。不可只任气质而为之。幸望深考礼意。务适中行。如何如何。不胜千万祈恳之至。古人有以妄塞悲者。而吾辈常时认得。不曾如此。一朝欲抑哀情而强作他见。则无论义理之是非。只此心不可欺矣。唯以常理二字。默挂于吾心以自解释。则或不无少助于节抑之一端矣。此意亦非礼法正理。非所宜言。惟于痛迫穷毒。虽欲节抑自全而不可得之时。作此知解。往往颇似得力。既是身亲经历之事。不敢有隐于吾哀兄。而亦恐哀兄孝诚非常人比。尤必有不能自抑之患。故敢进先事之戒。未知如何如何。一家孝义。举世所仰。区区忧虑。亦不独在于吾哀兄一人。而契分不能皆如哀兄之深。故未能辄及繁言于礼式之外耳。祸罚馀生。痼疾在身。连被除 命。不获前进。以此无复趋慰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3L 页
之便。临纸悲怛。尤何可胜。
答朴大叔
五月。草草更上候疏。想未及传达矣。新地主行。得李友养叔书。哀兄手覆封在其中。开缄疾读。益切悲咽。仍审返哭江庐。哀候支保。区区慰释。固难胜喻。而书辞缕缕。信口发来者。又皆蔼然仁义之言。此尤可慰慕用之私矣。第伏闻大事尚未完定。将有求山之意。此事极难。未知将何以营办。伏增仰虑。最是地官难得其人。循常行用之人。固未有过人眼目。而方外尚奇之流。尤多妄言欺人之弊。此最可虑。与其不得真知之人。宁用循常之言。求平稳合于凡眼之处为差胜耳。未知如何如何。本不晓此等事。妄与大议。非不知未安。中诚所切。不觉自发耳。亦唯谅之。知于馈奠之暇。复留意旧学。尤不胜叹仰慰幸之至。但须自量。无过于勤苦尤善。恐或生疾而久废也。哀兄操行。本非我辈人。顾恨学问头绪未见条理之分明。愿于穷寂之中。益加密察。实有所进益。则其为世道斯文之幸大矣。尝闻读书之法。须先理会一二书。极其精透。则其他自可推类贯通。今且将大学。并与或问而熟诵之。令其注解诸说得失曲折。皆了然于心思言议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4H 页
之间。则自然规模博大。条理精白。识见意趣。不啻长得一格矣。其与㲹(一作汎)滥诸书。得此遗彼者。必万万不侔。伏望无以其言之浅近而忽之。自作规程。量力徐求。期于必有新益。如何如何。泳索居穷峡。无朋友之助。虽在闲中。绝无警省之功。可闷可闷。处势孤阒。凡百艰辛。已任之耳。不足烦远念也。无缘进慰。摅此郁纡。临纸神往。不能为怀。千万倍加护持。馀力进学。以慰千里相慕之诚。
 来书有课督小儿之语。想是贤儿已就学矣。曾见渠器宇。尽有远大气像。若果善诱。成就其何可量。教小儿。极难得其中。须令无一日废业。而亦常有优游不迫底意思。乃佳。计当无所不用其极也。日间宜时服补脾药物。以防仓卒之病。未知尝留意否。
答朴大叔
顷日风便。获奉六月二十日七月二十六日哀惠札。从审其时气力攴(一作支)保。慰释可喻。信后忽复岁晏。伏惟对时孺慕。何以自堪。闲中无事。益觉怀仰倍切。每披览来书。以慰离索。字字行行。莫非肝膈流出。孝思之极。悦学之诚。蔼然于言表。而交友相勉之义。又恳恳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4L 页
于其间。区区每切倾叹以为仁义忠信。即此便是。于此体认。从此扩充。心德可全。性初可复。古人事业。可见于今日。钦服之馀。辄增期仰之意。盖又不但如先师所称心开目明而已也。抑所自愧者。不论他事。只此慕用之诚心。亦觉多有间断之时。窃自忖度。似亦不逮哀兄之念我矣。此岂独惭负于吾人。亦惧本心恻怛之体。尚多蔽锢而然。思之未尝不悚然也。此中凡百。总是寒苦之事。不欲索言。徒烦远念。至于移向近圻。深荷指迷之勤意。但既已结屋于此处。又复经营他所。必有挠心费力之事。艰难到底皆然。虽还南乡。亦无异于居此。惟当委命安分而已。亦且柰何。此处虽无田亩之业江溪之胜。而四面云山。皆可人意。最是马耳石峰。孤高秀丽。崒入云霄间。朝夕仰止。如对严师畏友。此为新居之佳处耳。此似闲话。而想皆欲闻故及之。若乃奖进之隆。期望之重。虽知无堪。敢不自勉以承盛意。但闻一知二。乃下颜子一等事。弟之庸资。何敢望此。计高明亦岂不知之。特以爱予之深。不觉失言也。近来向前之念。逐日似新。看书接物。皆有究极到底之意。知思所及。或不无沛然悦豫之时。而点检日用。则于所谓隐显一致者。尚不能无愧。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5H 页
可验所知者都未真切也。不知此生。其果一臻所谕昭旷之域。终有欣抃充足之日否。其终无之耶。其所自勉者。常苦不能竭其才。安有成就之望乎。甚自惧尔。来谕以读书有味。恐至于忘哀。有所持疑。此见哀慕之诚。除却读书一事。未尝有或忘之时也。此固学之本也。益加敬叹。但居忧废学。古无其礼。朱子服中。不辍讲学。哀何有疑于此乎。前忧时废书。今既悔之。其不可复抵悔亦明矣。但史书恐非急务。更就经书中加功。未知如何。以经书言之。四书似更切急。更须从头精思默体。理会一番。如何如何。必有大益。非可诬也。理会此书时。兼看语类论此书处。亦必有开发处矣。如何。自馀纸尽只此。只祝节哀勉学。以慰远诚。
  别纸
所示节文数条皆奉悉。弟于度数之学。尤所阙短。草土时所读仪礼。因病中废。至今不复着功。似此等处。实未曾讲究。其何敢率意仰复。愿详扣于识礼长者。必有说也。若姑论其大意。则来示哀敬二字。乃其本根要约处。而其施于节文之间者。盖有迭主而相胜者矣。又就哀敬言之。哀又居丧之本。与其敬有馀而哀不足。不若哀有馀之为近本也。既顈之后。或纚不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5L 页
纚。礼无明文。家固殊俗。而纚为敬。不纚为哀。其宁从不纚者乎。鄙家俗自来如此耳。虞练祥大祭也。降神又其大节也。主于敬故止哭。朔奠非如大祭。炷香又非大节之比。则主于哀而不止哭。礼无止哭之文。其以此欤。下室奠时。礼亦无辑杖之文。岂亦以当主于哀而然欤。愚意如此。未知如何。大槩礼文微细处。似繁冗难理。而徐加考验。皆有意思。秩然有条而不可乱。就此讲究。皆务彻底。乃是着实穷格。而病昏精力。未易复及。每深悼叹也。哀虽当读四书。亦宜常置礼书于座右。时加稽考。期以久远卒业。似亦进学复礼之一大功夫也。未知如何如何。
答朴大叔(丁卯)
奉念何尝少歇也。直缘疾病偷惰。执笔甚倦。每或值便。强勉作得一二报书。心阑意弛。无复馀力。故虽于吾人。每抱区区向往之微诚。而不能自致其意矣。今者又拜哀札于累月阻信之馀。仍审练事已过。哀慕方新。令人益增悲想。而又自愧近日因循。不复能一书奉慰也。信后忽复数旬。不审此时哀候复如何。奉虑罔已。泳仅保病状。而近间连有除 命。即今所叨。尤觉难安。已上辞章。略暴危恳。如蒙 恩递。幸何可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6H 页
言。万一未遂。惟有或疏或状。期于得禠(一作褫)而已。量己度时。私情公义。盖已决然无复当世意。只为本忝近侍。不比山野。分义所在。不可不一谢 圣眷。故早晚一行。固有意焉。但今官名渐显。不无前后辞受之嫌。世纷转加。倍切深潜沈晦之意。只此一行。恐亦无时可办。古人所谓犬马孤忠。输写末由者。已极可悲。而平生亲友数三辈。忧患乖隔。已积年时。合并无期。但有想念。此亦不能不慨然耳。此间所幸。二月十四日申时。荆布分娩得男。十年不字之人。一朝得此。此殆先灵之默佑。不然。其何以有此耶。慰幸之中。悲怆尤切。柰何柰何。日间虽不能接续做工。而读书操心之时间或有之。每当意思好时。益恨相望之远。无由相證耳。哀兄素来刻苦。必不如弟之卤莽间断。而但恐义理滋味不能浃洽。则终虑有枯燥乾涩而不足以达道者。惟有尽扫平日尤悔剋责之念计较先获之意。虚心玩意于先觉所指大底道理者。而能于勿忘勿助之间。有所体会而担当焉。则德自此可进。业自此可修。其所造何可量乎。此弟所未能为者。言之可怍。特以慕用之切。不觉略及耳。近事忧叹何言。自古安有如许时节耶。使人懔惕。益有自反向里之意而已。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6L 页
顷岁鄙书中。尝引郑子产姑成吾所之语。未知此义今犹可行否。末由面罄。第剧驰想耳。惟千万节哀进学。慰此倾仰。
答朴大叔
此月十八日。忽承哀兄去月二十一日书。披览辞旨。慰豁罔喻。信后暑溽经月。不审迩来哀兄气力复何如。驰仰不可堪。泳病身近经毒癨。虽既离却。惫败无比。私闷私闷。小儿子幸无他恙。蒙念问故并及之。窃详来书。有稍改懒习语。吾兄本自非懒。若能更加策励。则其精进可想。令人赞喜无已。学问方便。不啻多矣。要之只在勤怠之间。即可决其成败。比自点检此身。悠悠枉过半生。亦只是怠惰之罪。深切病之而亦莫能改。闻兄之风。亦少知警矣。每观来书。恳笃之意。溢于辞表。寻常所敬服。今此示谕自省之功。尤见其密切体察。令人益不胜敛衽。而但其语意。或欠明备。次序曲折。时有断裂。此若浅事。亦可见造诣之浅深矣。自古圣贤。以及吾东退栗诸贤。文字言语。无不明白完备。此固尚矣。此外前后诸公能知向里用功者。其言亦无不平实有条理。以此自反。宜亦有加之意者。未知如何。吾兄酷好四书。日月已久。而犹不免有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7H 页
此患何也。岂于读诵之际。每只着意于会心可喜之言句。而不能从头彻尾。随其精粗。虚心玩味。使皆通贯浃洽。故其存于心念。发于书言者。亦常有枯燥之病。而无复通透活络之气味耶。偶见如此。不敢有隐。幸试照察也。今日所用功。未知果在何书。而愚意欲兄于读书之时。更加虚心宽意以求之。未知此意如何。尝瞷兄反躬之意甚切。想当临书之顷。亦必先取其切己之语。勤勤加念。此意岂不好哉。然一书之中。自首至尾。虽有浅深精粗之不同。而道理平铺。无所不在。譬如人身耳目口鼻固为一身之要处。而四肢百骸一不备。则不可以成人。读书者只取其切要处。亦何能融会其一书之全体耶。既不能融会其全体。又未必真知其切要处之果切要也。兄之平日读书功程。弟未详知。而徒以意揣度。又辄赞助如此。无乃都不着题耶。然区区愿忠之意。亦可以谅会也。弟前书所云沛然悦豫者。想只据一时意思言之耳。其何能有所接续充广者耶。蒙兄指问。只自愧赧耳。大槩闲中默坐。或时开卷。亦岂无一时好意思。而只是旋得旋失。若存若亡。苦不成头绪。毕竟只归于安排科臼耳。此由于日间居敬工夫阙如。故零碎知解。无所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7L 页
凑泊而然也。古人所谓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真觉其诚然。而不能一日实用其力于此处。甚可忧叹也。柰何柰何。务实刻苦之戒。钦服未已。辞受之节。固所致意处。即今虽无州县馈遗之事。惟是一二亲知作宰处。不免时或告急。此亦甚不满人意。舍此则尤无以存活。殊可闷耳。今年穷空。又异于常岁。未知岁事稍丰后又如何也。要是受粜甚多。偿纳未易。此最关念耳。此间栖息。固为孤绝无味。吾人拳拳之诲。亦知其然矣。但南中依山之地。惟此近处。故王考尝卜居于龙潭。今有一二庶属留守旧业。从叔祖判书公亦尝卜居于茂朱地。今有江亭尚在。自先故以来。皆尝留迹于此地旁近者。诚以湖南山水之乡。未有胜于此者耳。此地虽无溪涧之胜。而地势畅豁。马耳名山。卓立篱外。且欲往来逍遥于溪山佳处。则亦不为无之。此于静便藏蛰之计。不可谓非其所矣。但今独与舍弟相依。早晚舍弟入洛。则尤加孤寂。当招仲兄子同居耳。近圻则非但事势难辨。亦恐踪迹有不便者。如何如何。药物深荷至意。日热气困。艰草不备。
  别纸
询及数条。足见不耻下问之盛心。叹仰无已。顾此荒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8H 页
昧。何能有所开发于其间。秪以盛意不可虚辱。故略报梗槩。
性发为情。心发为意。乃云峰胡氏之说。泛看则却似心性互发。情意二歧。而若不相关涉矣。然性乃心之理。情乃心之用。心乃性情之主。天下无无性之心。亦无离心之性。则谓之性发者。岂谓性独自发而不统于心。谓之心发者。亦岂谓心独自发而不本乎性哉。特以情是自然发出之心。意是缘情计较之心。故以自然发出者属之性。以缘情计较者属之心。初非谓情则无关于心。意则无关于性也。如此则其发非互。其歧无二。而其义自然相关者可知也。如何如何。至于善恶之分。则无论是情是意。凡循性者为善。不循性者为不善。盖天下无性外之善故也。若以意之善者谓是情之发于性。而恶者谓是情之流而为恶。则是意不得本于性。而只得听命于情而已。且未见其意能运情之机用也。如何如何。若其异同之际。则自然发出与缘情计较。不容无异矣。其统于心本于性。则又未尝不同也。若只谓发于日用。必无异同。则此于名目意思。似未及详究也。大抵心性情意皆是无形之物。毫釐之际。便争得失。诚未可易言也。且或承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8L 页
接陈言。粗能区别名义。而若于实体。未有真见。则辨析虽详。亦无益耳。愿更深考圣贤之言。(朱子心统性情说及栗谷圣学辑要中所论心性处。最可详玩。)而反求于己。实见得性是吾身上何物。心是何物。情意是何物。皆使了然于胸中。则其相关不相关。善恶同异之分。皆可以贯通无疑矣。如何如何。躬所不逮。僭易及此。亦可惧也。
明德只是说本心而心统性情。故性情自包在其中耳。若谓只言心性。则应万事者非情而何。此其旨意初未尝不明白。而患在自家深考反求之功。亦有未至焉耳。
班。是昭穆之班序也。出主。奉出主身也。窗椟。家礼不言其制。只图中有之。未详其得失。俟更检看而面讲。亦未晚也。虚其西龛。以高曾祖祢自有定位也。宗法。其说甚长。若言其大义。此是收合族人。使有宗主之法。所谓收宗族厚风俗。人知来处。朝廷之势自尊者。皆以此义言之也。盖人以族合。秩然有统。则朝廷之势。亦岂不益尊耶。来价立俟。忙未尽意。幸恕察。
答朴大叔(癸酉)
去秋间。和友果传致兄四月书。因循未报。今春。又因风获承兄正月书并庚午三月书。每得一书。开慰至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9H 页
深。奉答迟缓。动经岁年。想兄意亦必郁郁也。弟今年来病益痼。自春初至中夏。腹痛目疾。频频发作。殆无宁日。此两月。腹中幸少安。似是中脘千壮之力。但目疾猝难祛根。最妨于看书作字。极可闷也。向来书札久致阙然。固多坐此。亦以兄书前后。辄以所事所得为问。弟意于此深有戚戚。庶几病隙。自力少进。粗有可奉塞勤旨者而后仰答。故遂至并与寒暄往复。归于全废耳。时岁荏苒。忽复秋令。自省日用。略无慊于意者。而望远怀人之情。于是益切。聊复强疾作此。草草报谢。此殊非始计也。即日新凉。想惟闲中学履增胜否。海乡栖息。稍远上游。鸰原离索之叹。固可想矣。而静僻之地。宜于进修。邻丈过从。当亦有从容之益。君子之心。固应无所处而不自得也。弟去秋携家还旧里。经营卜居之计。竟以贫困无资。不克遂意。寄寓旧里。亲族相依。亦足为乐。不幸一从兄夏初奄忽。悲惨难喻。旧里人事颇纷冗。不便静养。近赖一家合力。结屋数间于滨江数里许。极有江山岩石之胜。时得往来居处。此颇惬素心。每当短棹沿溯之际。闲窗阒寂之时。未尝不益增怀仰而恨不得缩地相邀也。记昔与兄同会和友家。有晚境相依之约。第今事势更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9L 页
无离乡远去之路。而兄意眷眷。每犹有期望之语。只令人慨惋也。承示读易之馀。又方用力于鲁论。其间必有切紧受用处。何由得闻。警此昏惰耶。每念兄自少刻苦。半世踪迹。多在山庵寂寞之滨。世间切要之书。读之宜亦略尽而推类通达。亦可以几于大成矣。盛意尚病其未能然者。愚切料之。恐是不用先贤循序之法。只以一时意好随便看读之过尔。今以所读书目观之。读易未半。还看论语者。亦非所谓循序者矣。此虽粗法。亦关大体。兄意若不以为然。更须立定久大规模。循其序而致精焉。如何如何。弟虽亦不能如此。而以意度之。似须如此为胜。未知如何。弟则目病后。全不得看书。只将旧读庸学。时加讽绎。因欲及论孟。而论语书稍多。只正文亦不能连诵。灭裂如此。更何为耶。然区区之意。病若少间。则欲以未死馀景。略依先贤指示门路。一致力于经传大训士人应读之书。而常恐其不能遂愿耳。病眼作字。尚觉费力。所欲言者。猝未可尽。大抵非得数十日同处。实难究此蕴结矣。士仰相从。必有讲习之乐。遥增悬仰。千万只祈勉究远业。以慰遐诚。
 医药之诲。谨疾之戒。实出于欲其生之至意。敢不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0H 页
服膺。药物实难得。已不复措意。唯谨疾一事属于自己者。未尝不自勉焉。只缘学无实得。主心未定。往往朝悔暮然之叹。亦时有之。常切警省。而实未能脱然自新也。蒙兄戒谕。惕念之意则深矣。亦未知果复如何。大槩治心治病。实非二途。除是理得心定。方始无伤生致疾之事矣。古人所谓战兢临履者。亦岂不重可深念耶。
 郑士仰相去几何。闻与相从。想有讲习之乐。每切倾仰。其季士詹行遣非常。闻之。惶怖。计士仰情绪。不可言也。弟于士仰。虽未得源源熟习。而向用则久矣。近闻留意阳明学。守之甚坚云。想自得已深。非傍人口舌所可动。然与之游处。亦应有反复评骘之事。可蒙略示梗槩意趣否。其意以阳明为全是耶。抑取其好处。以自益而已耶。虽曰取其好处。本领已偏。虽其所谓好处。亦自有拖带病痛。亦不可不审也。未知兄意以为如何。
答李君辅(世弼○丙寅)
积雪融泥。辛勤越险。以慰穷人于深山极峡之中。此义岂下于古人千里命驾也。信宿之间。款承诲言。开益已多。祸罚疾苦。数年不死。视息虽存。意绪都丧。自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0L 页
接雅言。始稍有感奋之念矣。若得相留旬望。执卷讨论。则其益当不止此。而尊兄有职事之縻。罪弟无四方之意。百年之内。能复几见。别来惘惘。瞻想深切。恨不得为龙安士民。日奉教于左右。此皆实际语。高明必深谅也。返旆后三日始雨雪。计程。可知还税安稳也。此中姑如昨。镇安筑室役事不少。殊关念耳。千万书何可尽。惟冀益懋崇深。以副向往之意。
答李君辅
所示讲学议论。此数年来所未闻者。良慰孤陋。适此临行。意绪悤悤。不能详覆。姑举大槩以俟还教耳。尊兄以尤丈所谓因格致者为疑。以为格致已前。不容更有一件格致工夫者。甚明白矣。但不复详言小注之得失。又果如何。此似于古今彼此之言。犹有未尽其意者耳。未知如何。愚谓本传之意只言格物工夫。当因吾所已知之理。益加穷究云耳。如知其一。未知其二。则因一而及二。知其浅。未知其深。则因浅而及深。皆所谓因其已知者也。盖今日欲格是物。则今日已前所已知之理。或一二分。或八九分。或心灵自然之所知。或闻见思虑之所知。皆为已知者。必因此推究。使到尽处。乃格物耳。初不分别已前所知。因何而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1H 页
知之也。小注之说。似只欲发明此知非他知。乃本上文人莫不有知之知耳。若只大纲说如此则却无病。若本谓此已知者。必皆心灵自然之所知。而闻见思虑之知。必不可包在其中。则大不可耳。尤丈诸贤之疑。岂看得注说如此而然耶。尤丈之以因格致为言。若欲发明此已知者。非但心灵之知觉。凡因人事而知之者。亦是已知云尔则固好矣。若谓心灵所知。不可谓已知。则固已堕于一边。而又以人事闻见思虑之所知者。便谓之格致。则其可疑果有如尊兄之论者矣。凡此只举梗槩。以质于高明。伏望还教。虽只举梗槩。而言及长者已多矣。未安未安。
 本章第五小注及朱书六卷之言。似皆泛论格致功程。恐未可为今日彼此之證案矣。
答李君辅别纸(丁卯)
垂示格物穷至之义。殊荷不鄙之意。曾对令侄言之。想或归白梗槩。而历时既久。亦意高明已自有新见也。然既辱勤示。故略布浅识耳。愚意格字至字。本只一般。但至字专言则兼有穷字意。与穷字并言则略有先后相备之意耳。章句上文正解格字则固当专言至字。下文详著格物功程则又必并言穷字。盖上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1L 页
文必专言至字者。与格文祖格有庙之格。同一格字。不可亦带穷字言之。故释其字义。不得不专言至字也。下文必并言穷字者。至之为言。只是至到之辞。不并言穷字。则人或但认为究竟到头之意。而未必知其自其未至者而推到至处之意。故言格之之功。不得不贴穷字言之也。虽专言以释字义。而既以格字加于物字而为格物之格。则其言至者。正如知至至之之至。自其未至者而推到之意。已自具于其中矣。虽并言以著功程。而穷为推穷。至为至到。两字相备。同为格之之功。则其言穷者。正是助发格字至字之蕴。初不外乎上文专言至之至字也。栗谷说谓格字有穷至两意者。诚然无疑。但不详言上文专言之至字亦与格字一般。亦兼有穷至两意。故来示亦以上下至字。作一例看。遂谓下文至字。既与穷字相对。则穷字自在至字之外。既在至字之外。则亦当在格字之外。至欲置穷理于格物之前。此由不深考乎上下文至字自有专言并言之别也。愚虑如此。未知如何。且穷至并言。固有先后相备之意。以此谓穷在至之先则可也。所谓穷而至之是也。若如来示以为穷在格之前则似殊未安。盖格字正是上文专言至之意。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2H 页
似与下文对穷字言之之至字。其义不容无别。如何如何。至论或问之意。有曰自穷理而格物则恐所差尤不少。程朱说中。自有格物穷理连言之处。此等又将何以为解耶。观理与穷理亦似有别。盖观只是考察之意。穷字虽并至言之。则略有先后之意。而其实自是彻头彻尾语耳。故谓观理以格夫物则可。而谓穷理以格夫物则未可矣。如何如何。率意推言。亦未知是否。唯在详赐还教耳。
答南子闻(鹤鸣○辛亥)
知在西楼树阴中。不觉欣然欲往。但楼在衙园则似非外客可到。柰何。暖草浓阴。在在皆是。更俟他日。复期别处。未知于雅意如何也。既幸承佳速。不能即赴。恨惧难胜。只凭宽照。
答南子闻别纸
所询深荷不鄙。顾泳之陋滞。只得包容许在故旧之列。已幸矣。岂足烦此讲论之事耶。甚愧甚愧。既辱盛问。玆不揆愚浅。因得窃详来谕之旨。则其大意病射礼之繁缛而难行。爱投壶之径省而可以寻常设也。遂欲折衷古今之宜。用之于造次应接之间。此意颇好。岂所谓好古而适于用者耶。以泳虑之。射礼投壶。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2L 页
虽行有难易。繁简不同。然皆古之遗礼。而论其细大本末。则射礼又为之主。固不可伸此而屈彼。然因其易行者而考古證今。为之节文。使得常常服习。则固不相病。亦甚益也。但参酌古今之际。实有极难秤停处。古人平居礼数。本自郑重。其行于燕戏之间者。亦周详谨密如此。盖出于诚心而非伪貌饰情也。今人既无此根本。一朝因射投之事。欲一一尽绳以古制。则实恐难行。且令抑而行之。亦伪貌饰情而已。其与优孟之作楚相。亦何远乎。今若病是而稍令简约易行。则又近于叔孙生之礼乐。所谓极难者然也。自非闲于礼而精于义者。殆未易论也。四五年前。尝果草定此仪。其意只欲为家人一时之用。若施之士友讲习则太草草矣。然当时亦粗窥此意。既不欲废礼而徇情。又不欲泥古而无变。遂存古仪于前。俟有志好古者择焉。又著今仪于后。斟酌去就。使凡为此事者按而行之。亦见其难为而不免于两存也。固无一定之说。可备今日裁幸。故不敢辄烦崇听。因略道鄙意如此。盖非敢自隐也。惟贤者精考博访。俾其宜于今而不背于古。遂成通行之仪。则岂非一幸事耶。此间有乡校礼辑。其书具载乡射投壶等礼。乃明人所撰。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3H 页
切欲誊呈。以资取择。而不但病倦不暇。亦其书直载礼传。别无适用之文。故不遂为尔。如何如何。壶用铜固好。既不得则磨造以木。岂有妨乎。然终未轻快。能更图铜壶尤佳。矢尺数未详。当用何尺。但温公格序既云矢长二尺四寸。则若用布帛尺。无乃太茎长耶。周尺又或太短。则用造礼器尺。未知如何也。此在比较今用之矢。为之取舍也。般还曰辟。随日早晚。邪行各七尺。作乐诵诗。此皆愚所谓难于秤停者。不敢轻议。大槩此等处。与其辄徇俗见。妄行删削。宁有泥古之弊。试以此意求之何如。既文势明白无疑。事势亦无甚难行。则似当从古为正耳。但或有自愧自发笑处。此则更在详处也。崔内翰处未及通议。而渠忽遭内艰。痛叹痛叹。鄙人前日之书。能无沈滞否。恃相爱之厚。僭发瞽言。追思悚仄。然愚意更欲贤者于密切处加工。且如此等事。亦恐非进修之要法。幸更精察。知所先后如何。又复妄发。愧悚愧悚。
与南子闻
昨蒙令监劳车马临送。下情不胜感怅。又荷贤友相随远将。益见平日所以眷爱至深。庸陋何以得此。至幸。但解携之际。尤不禁作恶。回视吾兄。久伫立水头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3L 页
不能去。计同此恋恋也。弟夜深。方到驿村投宿。道中望广浦。月色正好。金波滉漾。想念高趣。不能自抑。晓起揩眼。不尽区区。唯冀侍学珍重。
答南子闻
见诲慺慺。深认雅意所以自厉者至深切矣。顾此卤莽方自治不暇。安敢铺排说话。辄效责善者之为也。愧服愧服。但闻古人之言曰。人只有一身。如何兼得许多。此至论也。向采窃瞷吾友所存。于书画诗史经学事功之间。盖皆略有意焉。而殊未有端的用心处。且其本末缓急。又或不免有倒置之患。此泳之所听莹。每欲请教而不及焉者。因来谕之及。敢献所疑。伏惟试加意自反。如未当理。还以见教也。审观击壤集。有所得。不胜欣羡万万。但尧夫先生爱吟诗之趣。实从百源山中十五年勤苦工夫中出来。恐未易遽言也。不审明者又以为如何。
答南子闻
非不相恋者。道途绝远。书问亦阔。何以慰此离索之抱哉。顷财修一书呈上未几。得兄二月二十四日书。既仰悉侍学安胜。区区欣释之外。又重叹其辞旨之雅淡。慰抚之勤挚。盖久而不废玩阅也。仍想向者必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4H 页
能周览迤北山川。直登七宝而还。如始计矣。窃料海山清淑之气。尽入吾人胸襟中。当有充积勃郁而不能自閟者。恨不得把臂乐民楼上。一接风仪以涤此尘烦也。弟自去冬以来。一味屏伏。其意只欲扶养孱疾。因以暇日。披阅尘编。自慰岑寂而已。非有他耳。世之不相知者。诮怪不止。其过于相爱如吾友者。往往以不着题语。期勉过分。二者皆非浅劣之所安。殊用闷缩。柰何柰何。只祈未良晤间。千万自爱。不宣。
答南子闻
数昨便回。辱手书二度。前后郑重之意。恍然不殊对晤。披读以还。不觉感叹之深也。岁暮天寒。风雪饕虐。此岂扶奉远役之时。窃想行期不远。深切驰虑。不但作恶于相远也。泳病今少愈。而虚惫媮劣。觉得日甚。如趁课读书。随力补过。初非高远之事。亦不能自尽。真成天地间一蠹。感年时之易晏。悼志业之难成。中宵起坐。频有抚膺太息之时。区区此怀。亦难为外人道。顾安得与吾人对剪雪窗孤烛。共讨此多少耶。临书。益增忡怅也。询及锦湖。非鄙宗。乃平泽之林。然鄙家又其弥甥。其于事行之迹。宜有详焉者。晚生孤陋。未有闻睹。不能录奉一二。愧恨万万。文集亦不得见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4L 页
耳。窃观下问之意。似不止为广闻见而发者。岂亦有纂辑之事乎。愿略先示义例书成。俾得一观如何。万万何可尽传。唯望关路冰雪。侍奉行李加重。时因使来。寄一字通声息也。
答南子闻(甲寅)
今早才经成服。心绪惨怆。殊不自堪。此际伏蒙手翰慰抚。辞意切至。说出人意中事。极其精到。披读以还。尤增悲咽。医药之悔。赖兄前后曲轸。庶无大憾。而秪是十年居室。竟欠一息。悠悠此世。踪迹如扫。吾恐虽使上智当之。亦未必不为之疚怀也。且鄙性益畸于世。年来实有莱妇宣妻之约。此志未就。人事遽如许矣。抚事悲怆。尤难自抑。柰何柰何。切思与兄从容讨此怀。以慰忉怛。而兄患尚淹。泳亦行且发病。亦复柰何。情思错莫。多少不能奉报。谨状。
与南子闻
雨意如彼。明行亦不可留耶。兄有千里之役。而弟不送者。诚一异事。但强疾往来。恐复添伤。故不为耳。唯愿慎护行李而已。郑诗读之。病夫亦觉增气。恨不置一通于座侧也。疑字标还。幸一證而即去之。此人文集上。宁可一日浼腐儒手迹耶。笑笑。来篇正是一部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5H 页
北路行程历也。文字间小小可疑处。不必尽烦笔札。但比昨年赠我长句。若少损焉。无乃形胜太富。有不暇应接而然耶。愚意不须尽记所过。更就其中最名胜处。极意模写。为得体耳。如何如何。纸一束。望拓道书一帙以惠。多少惓草。不能一一。明日不行。亦尚可一会也。
答南子闻
才得前惠长笺。甚慰渴仰。数日又辱宠翰。忻豁益难胜。弟丧戚之馀。血气精神。尤觉彫瘁。在家间纷冗之地。殊难调息。往东郊旬日。潜伏村庐。为班哭 大行启靷。昨者始到城耳。人生汩没悲忧辗转莫脱。而岁月悤悤自骛过矣。深恐似此因循。永无奋拔之时也。柰何柰何。印惠道书一册。珍荷切切。此书累看。未窥藩键。真同瞽者丹青。独重其词句之古雅。先贤之考论。爱之不欲辄去座隅也。但所谓朱子解考。其要趣多与平日言诀相悖。亦多粗疏不满人意处。石涧发挥外。宁复有他證可验其为朱子之真诠者哉。紫阳跋语则只云雠正而已。兄必有过庭之闻。幸以一言破疑也。其纸既得此本。补充何用。只合散弃也。适卒卒不尽所抱。唯冀兄侍履增福。
答南子闻
寂寞之滨。忽枉故人情翰。慰耸可知。承已经练祀。窃想怆伤如新。人生失却会心一人。岂易为怀。彼直以闺閤之私言者。盖不足与语此也。所示礼节。恐不须下询者。尝谓礼之疑文变节。必明理君子。方能处之而无疑。如愚昧者何敢开口于其间。明者于是乎不免失问矣。但吾兄所行。既不失古意。又不碍于国制时例。以弟愚见。未见不可。但未知真知礼之君子又以为如何也。病滞穷峡。无与晤语。临书慕义。尤不胜忡忡也。千万因便忙草。不一一。
与南子闻
启旆之日。病甚未送。耿怅弥深。又悔当时何不强疾一往。而然此直痛定后意思耳。当时如可强。固已往矣。即惟初夏。归庭万福。侍学日胜。泳悲悼如昔。而窆事初欲取远。礼律既无所禁。又以礼记殡事先后之义推之而得其类例。已议进行于今念。引期只间数日。伤恸尤不自已。柰何。令监又为北民留滞。岂兄海山之缘未尽哉。他日咸山志成。当益详悉矣。委候踰岭后消息。草草奉状。不宣。
与南子闻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6H 页
别后思苦。久已题封一札。恨无由传往。今逢归人付呈矣。玆者初夏。又想侍欢益胜。驰慰甚深。此中亡妇启殡。秪隔一宵。痛伤之私。又一番新矣。柰何柰何。亡妇临死。感兄惠救药物之勤曲。屡言称谢。人情到此。益增悲想拳拳也。亡妇志行颇修。诚有不可无传者。又伤其少死无子。不忍重灭其迹。已状梗槩。请铭玄江朴丈。既蒙惠许矣。地远。末由相对一读。證其是非。为恨殊至。早晚燔土之日。若得奉以周旋。其幸可胜言。凡事贵速。而如此事。尤忌缓徐。不可不趁早经营之意。计彼此当同也。兄去后。弟实无可与开怀之地。盖不经此患者。不知此意。经患而或不及情者。亦不知此意。要必得兄而后。可尽弟意也。兄还期定在秋后。不知何以耐待也。千万引期在即。挠愦不宣。
答南子闻
苦忆中承耑书长笺短幅。倾倒切至。慰幸可喻。第想湖行不远。病孱踪迹。未易数接款晤。恐遂为他日千里相望。无穷之悔也。示文圆畅雅洁。使人读之。亹亹难舍。中间一二文脉之疑。辄付签取质。在更详如何也。大抵叙事尽佳。而结意未醇。此恐非小瑕。如何。盖虽寻常应副文字。其归宿恐不宜如此放过也。承索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6L 页
别语。义无可辞。情岂欲默。但心路窒塞。把笔茫然。不知何以奉命也。千万不宣。
与南子闻
前示心经疑义。当时仓卒还报。今不记作何语。而士元所论卫道之严。待人之恕。不可同者。固是也。大槩篁墩以朱子随人救偏之说。强分初晚。又以草庐之说附益之。其事诚黯黮。其意诚不可知矣。吾友之疑。士元之论斥宜矣。但士元诋附注只采论心论性之说。不录格致之论。则亦有未详考者。盖自西山采摭。已如此矣。此则不可专攻篁墩也。篁墩之罪。只在末章分初晚附吴说而已。本其设意。通编收辑。未知果出何心。然其著见之缪乱在此而已。只声此而斥之可矣。恐不宜逆探未形之过。为过分之叱也。但退溪既觉其谬。至忧其率天下归陆。而末复谓实亦至当而不可易。则亦太恕而不严矣。初晚之分。其失岂但区区而已乎。要是退溪尊信此书。故不觉所论之太恕。吾等尊信退溪。故前日鄙书。亦不觉其过于恕而不明快也。虽非有意于故为周遮。既有系累而失正理。则其异于周遮者。亦几希矣。窃谓此书既名心经。则必须由此而可以尽心。方为全经矣。此心之中。众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7H 页
理咸具。必也居敬穷理。各极其功。方可谓尽心。而此书所载。只是操存警省之说。则虽云要切。亦不可谓完全矣。近世至以此书与近思录并称而配四子。则寻常所不晓。顾自以涉学尚浅。不欲轻议此等。故久不敢发耳。此说甚长。今只举梗槩。以塞垂示之意。他日当徐发其说也。但此书虽若不完。先辈实心敬信行持。故其所得自别。我辈但为说话指摘。故言之或近。而实于自己分上。无秋毫补益。此甚可惧。此意又不可不知也。
答南子闻(癸亥)
八月在山庐。伏承惠书。寂寞之中。感慰倍深。去月还家。即欲修谢。尝值便。裁写数行。适有外冗。不果遂。今其纸尚在几间。而尔后因循。迄未就意。盖以向来国有忧虑。诚不能念及于他事。而私家练期。又忽临迫。痛切罔极。遂致阙然于书疏报谢之际也。即因金井邮便。又奉至日惠书。披玩开沃。实倍常日。仍审还自琶潭。侍履增胜。尤用慰耸不已。泳冥顽不死。忍经练日。回念去岁此时事。恍然如昨。人事到此。叫叩莫及。只自号陨而已。柰何柰何。惠送一历书。依荷勤意。非但为物感。盖朋友之契。自初至终。不替益敦。此古今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7L 页
所罕有。而然其人处身进学。无可疵尤。且各以先施之义自勉焉。则其能不替于初终。亦无甚难矣。今如泳者向来措身。全无意义。出处事业。尽负初心。在朋友之间。虽贻书告绝。已不为过。而至于久要间私情人事。亦全废阙。殆若相弃者。尤何有可爱之情义。而以兄雅洁。尚不遐捐。祸罚以来。悯怜尤至。书疏相续。问遗不绝。泳实不敢知。兄何取于无状如弟。而眷眷若此耶。岂以君子过厚之义。不欲轻弃故旧而然耶。抑或相知素深。虽见其去就庸碌。而或谅其终欲遂初。虽怪其人事旷阙。而亦恕其中心所藏。乃欲相期于晚暮而然也。观兄意非直以故旧视之者。其殆在是矣。人之相知。贵在见其过而犹知其本情。此夷吾所以深叹于鲍子也。若处事自善。众皆悦之。则人亦孰不知之。泳固凡陋。不足望古人之万一。而若兄之义。实令人深服矣。久蓄此念。今此临书。不觉输泻。亦似无端。想发一哂也。承询及所读。尤荷不鄙。气惫常病。全不能出声读书。时时披阅仪礼一书。而精力短浅。与不看无异。夜朝之间。时或温习庸学。而亦不能专精矣。蒙谕将示礼疑。虽不足与闻。庶有开发昏愦之益。伫仰良勤。邮便即告归。忙草不备。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8H 页
答南子闻(乙丑)
冥顽不死。忍经前后祥期。尚存视息于覆载之间。痛苦罔极。更何言更何言。顷者因便附呈一疏。以谢岁前两书之勤缛。未达而惠书又至。又有腊剂之饷矣。惟务己施而不责报于人。此盛德事。贤者行之可也。顾此何以得之。秪益感叹而已。乡间传闻辽蓟雨雪非常。颇阻使行行李。未知信否。又闻胡皇远游江浙。使行归期当较迟。凡此道听。大抵多虚言。然区区奉念。自觉加切于常时矣。伏想必得的信。因书幸为示及。以解寡陋之惑也。奉恋之深。披诉无期。中心所藏。惟托寸纸。而便稀而难频。力罢而难详。第深慨然也。所冀倍加珍卫。益懋崇深。以副相爱者之祝。不备谨疏。
与南子闻
即日酷暑。伏惟侍履万福。尊府相公万里跋涉。税驾安吉。公私贺幸。何可胜言。前惠书。承有弄璋新庆。赞喜无已。泳顽然缕息。迄今苟延。此岁又及中半。靡逮之痛。益不自堪。柰何。入夏来。旧患又复作苦。委顿弛废。殆日甚焉。书策满前。亦无意检看。只自伤叹耳。前示礼疑。尚未奉完。此亦可见其荒坠之极。愧负不可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8L 页
言。丛桂公卜居处。逢人辄问。果有知者。乃此邑西面朱子川上流也。土人传以为郑进士草堂基者在二溪石峰。岂所谓玉笋者耶。土人固不知也。泳南还之计。姑未决定。盖南中虽旧乡。实无田舍可归休处。势须新营。而亦无安稳可意处。近复有意于仍留峡里。才得一空基于镇安马耳峰东距此三十里之地。未知果得定居否尔。强疾略草。不能一一。
 尊丈行次。必当详得彼中事情。而兄于侍奉之际。必有与闻者。幸乞密示其梗槩也。彼中君臣人物果如何。将相中所倚仗者其才性如何。纲纪如何。民情如何。西獭形势如何。海郑归顺之说虚实如何。其彊弱众寡又定如何。凡此皆欲详知。切冀细及。海内学术文章之士有表表著称者否。亦须示及也。病卧穷山。缕息仅延。户外事亦不能尽察。而欲闻万里外诸事。亦可笑矣。然必须子细示之切仰。
与南子闻
昨日庶从居京者适至。话及兄边云有悼夭之惨。申问。似非孟浪。极用嗟惜惊叹之至。伏惟伤恸。不易为怀。柰何柰何。德门馀庆。子姓宜必蕃昌。而目下零替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9H 页
至此。区区忧念。曷可形喻。昔岁咸山尝受教于尊庭閤下。深以堪舆家惑世为忧。当时虽不能释然于言下。亦固知持正救俗之盛心矣。后来颇闻兄家先茔。不免有时师之窃议。此理茫昧。彼窃议者岂必知。然幽明之故。既难尽通。而相关之理。先觉亦不谓无是也。愚意过虑。深欲兄家于此更加详审。不宜矫枉而有过也。未知兄意以为如何。相念之切。妄辄布此。深愧庸率。幸独谅此意。即毁去此纸。勿烦人也。
与南子闻
尽日如坐深甑。无一点清凉意。忽得书并北关十景图屏。不觉烦襟病眼。一时顿开。就中鹤浦国岛。乃昔岁所游历处。摩挲眷顾。益令人感慨不歇。而世外江山。如许广阔。身縻缰锁。埋没于千丈炎尘中者。重可愧悼耳。不审子闻以为如何。适对客匆匆。不宣。
与南子闻(戊辰)
弟意外狼狈至此。心神拂乱。旧疾猝发。愧悔闷迫。何可形言。不意一日之间。事乃至此。此皆弟平日孚诚全蔑。自取颠跻。尚复何颜。更厕朝端。铨曹注拟破格微禀。盖有所受云。此尤惭惶不敢安者。竟夜不能着睡。反复思之。踪迹之嫌。实非寻常。因仍留絷。万无是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39L 页
理。此不但为弟之大狼狈。亦恐深有害于朝廷诚实之道。以弟之故。累及政体。宁欲溘然而无知也。柰何。今当搆疏力辞。期以必递。精神眩昏。亦不能办。泯默度日。益复郁抑。百尔思量。未知所出。柰何柰何。踪迹廉耻之外。私计节节狼狈。又不可胜言。家眷委置南中。无家无食。实无依泊之势。小儿子本甚孱病。来时接屋。见有痘疫。不知今如何。此身若未即归。此事亦极难处。唯有恳辞乞仍旧任。庶蒙 圣鉴矜许。固为至幸。而事体希阔。不敢自陈。不审侍次之下。或可详白此情状。有从便变通之道耶。下去后虽或即来。今番仍留。决不可为。百计无聊。力疾私布。幸详思教之。馀不备。
答李伯吉(师命○庚申)
来时相送。已荷风义之笃。到家未几。又承眷札。至于煎药笔柄之惠。皆出情悃。感叹何已。比日穷秋。伏惟侍奉启处神相。区区驰溯。弟之请告下乡。适当 雷威甫霁之馀。事虽适然。心窃自惧。幸蒙恩暇。归见老亲。亲癠亦既向差。而久离之馀。欢侍甚适。到底莫非圣恩。感戴何胜。若其白鱼之羹。冰江之玩。固是馀事。有不足道。然来谕之云。盖亦无非实际语耳。但一出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40H 页
半载。徒窃 宠荣。而其于国事。真无毫发裨益。归对故书。羞愧满面。柰何。盖听乡里游谈。其想望歆动之意。非复今夏间气象。颇有觖望之言。大槩无实惠端的及民者。乡里人情。固宜如此。此又不待闻而可知者也。时称更化。人颙至治。于今半年有馀。而殊未有大慰人望之举。不过兄辈享勋封。弟辈为好爵而已。则是亦何关于斯民之休戚。国家之治乱耶。愚意大节国用。大施惠政。此最今日之急务。而今之士大夫皆有丰亨之意。都无刻苦之志。至于与国同休戚之勋戚重臣。亦方以居第为事。其何能以菲宫恶食之义。上格吾 君。习苦淡于无事之时。结民心于未乱之前。以为国家长久之计耶。吾侪虽尝于 筵席。累及此意。观今日上下气象。恐未易办此。极可忧。极可闷。兄本以布衣。干与国家机密之谋议。其志固在于宗国。夫岂有徼倖富贵之念哉。愿益以国家大计为心。无为富贵所淫。既自以寒俭节约之道。律己正家。又以此深警当路。与之合诚同力。期于动悟 渊衷。一定经制。俾斯民不失望。国势得永固。岂不休哉。又如宫府俱为一体。刑赏付之有司。尤为治道根源。而近日事似大不然。此尤识者之所寒心。不审兄意亦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40L 页
尝以是为虑也耶。弟本无救时之材供世之具。只合屏居山间。以毕此生。而乡为感激 恩遇。容易一出。迟佪未归。无补于国。秪丧其守。思之慨然。顾未知此后浮沈。又竟如何也。
与李伯吉(丁卯)
泳白邦国不幸。尚书台丈奄捐馆舍。承讣痛伤。不知所言。 朝家失一名德。后生无复瞻依。殄𣨛之叹。岂独吾私。伏惟佥兄孝爱之隆。即仲郢之事公权也。摧痛之极。何以自堪。此际大兄所遭。又甚非常。德门患祸。何遽至此。亲交之情。不胜拳拳。伏愿节礼推分。深自宽勉。以仰慰大夫人忧念。如何如何。泳去秋来添得危疾。作歇无时。至今未瘳。方以死生自虞。食外攻内。同归一理。任之而已。亦复柰何。峡中新居。冬间适遭火灾。前月携家还归旧乡。在道发病。淹留数十日。仅乃得税驾。其间困苦何可言。久不得修致慰状。盖以此耳。
 自取自求者理也。莫之为而为者命也。天不可怨。人不必尤。由我者惩之。系彼者任之。凡处患难之道。恐只如此。不审高明处之。果如何。 圣主念功。朝议想亦有折衷处。愿珍重自爱。日新澡雪。上光
沧溪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41H 页
先烈。下慰朋情。过此以往。无复可言。想在所深谅也。
与李伯吉(戊辰)
逖矣荒塞。何以堪过。忧思之意。何可胜言。弟顽喘不死。复入 国门。洛下亲识。无不宛然如旧。目中独不见执事。慨然柰何。风土不至害人否。眠食意思能自适否。寂寥苦淡之中。想必有回光反照之益。如能勉强新功。补复前失。拂乱困厄。无非玉成之地。此岂待鄙讷之奉告耶。弟顷得便邑。不能不动。间关西来。竟遭狼狈。人心才有一点自求私便之意。其终未有不为人累者。甚可惧也。千万只祈宽居加爱。益懋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