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x 页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谥状○碑铭○墓志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2H 页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东冈金公谥状
公讳宇颙。字肃夫。姓金氏。系出义城。新罗敬顺王之后。有龙庇仕丽。为太子詹事。七代孙宗师始居星州。生讳季孙。寔公高祖。曾祖讳从革。 赠左通礼。祖讳致精。 赠左承旨。考讳希参。早闻性理之学。擢文科历清显。不乐仕内。出莅三陟府。以治效进秩通政。后赠吏曹判书。妣曰清州郭氏。习读仁和之女。以嘉靖庚子七月二日。生公于沙月谷之里第。幼莹澈端秀。静专不好弄。见人读书。辄默坐傍观。如有所喜之者。父母奇爱之。及学。刃迎缕解。不烦师承。书籍外无他嗜好。夙宵勤业。藻思日富。十八。双占发解。翌岁中进士。词华志行。已歆耸士林矣。庚申。丁判书公忧。居丧尽礼。癸亥。聘昌原金氏会宁万户行之女。而南冥曹先生外孙也。公素志于君子儒。至是学于南冥。其得益深切。又谒退陶李先生。薰炙谈讨。会心于观感者多矣。隆庆丁卯。释褐选槐院。辞疾不就。戊辰。郭夫人捐世。丧毕之明年。始仕于京。先进诸公。欲例试俗戏。公以为非士子持身之道。不从而归。作南风词以见志。壬申冬。除弘文馆正字。不赴。癸酉再 召。辞不获。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2L 页
遂趋侍 讲筵。时方讲汤誓。公首陈舜禹执中之旨。仍曰。以礼制心。以义制事。建中于民。此汤之心法也。朱子谓汤反之之功益精密。而其初头用功亲切处。唯在不迩声色不殖货利而已。 殿下欲法哲王。不待远求。只据今日进讲之书。取法成汤足矣。累累数百千言。勤恳剀切。 上倾听而嘉诩之。公侃然体道。以格君为己任。每当讲论演绎敷奏。亹亹乎敬义存心之要。而剖析天理人欲之几。指陈应事接物之方。劝以切实用工。戒以毫发间断。无非自得实践之语。非善口耳饰文辞者所可彷佛也。一时推以讲官第一。唯 上亦以为贤也。尝 面教曰。尔受业于曹植。必有所闻。且为学似是笃实。须陈平日工夫。予试听焉。公辞谢。以求放心严恭寅畏等说仰对曰。大抵此学。不在高远。不必常谈天道性命之妙。只于日用动静语默间。切实操持。提撕接续。不使间断。才觉间断。便即收拾来。如此久之。自然有进。夙兴夜寐箴。甚切于日用之功。李滉作图排列四时。各有用工地头。甚好云。 上纳之。一日讲毕将退。 上命公坐曰。尔每于筵中。以学问劝勉。可见忠爱之至也。他日又 教曰。尔资质既异。学问用工亦多。筵中进说。每眷眷于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3H 页
此。予甚嘉之。但予学不进。未能行一言。常以为愧也。学问之事。古人言之已备。然不若今日进言之切。尔为予制进一箴。开示为学之要。公退而献圣学六箴。曰定志。曰讲学。曰敬身。曰克己。曰亲君子。曰远小人。上优答之曰。可见尔学问精粹。忠爱恳切。深用嘉焉。予虽不敏。当加勉意。仍下其箴于玉署。使诸讲官见之。又尝问尔近读何书。作何工夫。公对曰。温习近思录朱书节要而已。因言二书甚切学者。 上然之。又尝下 御书存心养性四字于玉堂。令作箴以进。公遂应制。 上之所以向公者。诸臣莫敢望。由正字序升。至副提学。在论思者数十年。有 经筵讲义一卷录在文集。读之则可以识公造诣之工及君臣相与之际云。公鲠直庄厉。疾恶如仇。持身甚严。绳尺截如也。笃论好古。谓古道必可行于今。讲官有引朱子言乡约难行之说者。公即卞之曰。教化须自上焉者。朱子在下位。所以难行。 殿下居得致之位。何故难行。朱子增损吕氏书以垂后世者盖谓纵不能行之一时。犹可待后王取法尔。此事须有根本。要在人主躬行心得。以为标率而后可行也。不然只文具耳。其为大司成也。草学制七条一曰学令。二曰读法。三曰置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3L 页
经行斋。四曰择师儒。五曰选生徒。六曰贡士。七曰取士。专以修明学教兴化育材为本。而不果行。识者恨之。其为湖南伯及安东倅也。辄以兴学校明教化。为第一义云。始公之不屈于槐院也。西厓柳公以书赞美之曰。以我辈视君。正如黄鹄之于壤虫。尝以资级有骤躐者。上疏曰。臣之亡父代加。则有未仕同腹而亡父已令代受。此臣不当受也。庚午别加。则臣于其时屏伏私室。名不在仕版。足不践朝班。何义而可以加资耶。此又不当受也。至如仕加。则国典七品以下。十五朔而一加。六品以上。三十朔而一加。今臣登第虽有年。而从仕未数月。又不可滥冒加也。 上不许。公力辞三四疏。蒙 允乃已。其不肯放过于细微者类如此。尝论姜克诚不可疏叙曰。蛇蝎之性。鬼蜮之情。乘时射利。则倚负幽阴。戕害忠良。不知纪极。迹露势穷。则蓄憾积怨。潜伺间隙。无所不至。苟或辨之不早。去之不远。而一开其门。则群枉弹冠。众正消缩。而终为天下国家之祸有不可胜言者。夫以汝孚,铭镇之倾险附势。搆害士林。林复之阴猾害善。屡起大狱。克诚之朋奸作恶。结为腹心。无非小人之尤者。国人之所同恶也。伏闻四奸之罪。已蒙 昭鉴。而克诚之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4H 页
事。犹未 俞允。臣之惑滋甚焉。五竖同罪。不容异罚。而窃闻此人阴狠之资。济以才智。所谓虎而附翼。奸人之尤也。奈之何欲开其柙而使之纵暴于原野乎。又论贼臣李芑于 孝陵。显有无君之心。贬薄 襄奉。其为乱贼之迹已著。不特无将而已。若芑者当以治乱贼之律断之。籍产为孥。不为重矣。与栗谷李公珥同在经幄。相推许。尝进启曰。 殿下非不好善。诚或未至。如李珥有学有才。虽有疏处。其材具自合大用。若用之不尽其才。臣恐遗后世之恨矣。及宋应溉等攻珥而被窜也。公以谏长。推原其本而上劄曰。东西之说。其来已久。翻转百端。互有得失。方李珥在朝。务为洗涤调合之论。而其云为风旨。常落在西边之中。西人之失志者。以珥为宗主。日夜怂恿。而珥性疏而白直。不觉为此辈所卖。渐成诖误。遂与士类角立。如郑澈之为人。虽亦不无长处。而刚褊忌克。喜同恶异。乃其平生之病痛也。素与沈义谦交契厚。及义谦失势之后。多有怏怏不平之气。发于吟咏谈论之间。又日与群失职无行之徒。崇饮嘲谑。讥谤时政。踪迹诡异。其所以取疑于士类者。有由然矣。非但朝绅之论为然。至于来自山野者。亦尝斥论。而顷年崔永庆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4L 页
之疏。至以党护指珥。此可见士论之同然。非出于东西彼此之故也明矣。珥既为澈所误。极力汲引。欲为柄用。而士类不从。珥积不平。累达于 天聪。每以东人不肯协和为言者。其实皆为一澈之故也。以此与士类疑阻日深。众心不附。而自处太高。自用太过。当国揆事。略无集众广忠之意。徒任已见。疏谬太甚。朝野失望。物议腾籍。当是时也。东边士类。素疑珥助西误事。而徒以分朋攻击之嫌。不敢显然弹劾。姑且随事论列。而弹辞过峻。珥又不服。辄自分疏。于是众怒激发。不可复裁以至此耳。当时台弹中慢擅等语。初出于城上所之 启。同僚多疑其过重。而业已同事。不得立异。既而缘珥争辨不已。三司齐愤。而应溉,篈等持论太刻。士类之心。既皆以珥为非。故众口同辞。不觉其自陷于偏重之归。此事曲折。不过如此。非有权势威力䝱持指使而然也。及其成浑上疏。蔽于所好。议论偏重。而大臣亦不免偏系之私。不能开陈首末。分释是非。抑止乖激。镇服众心。而以火济火。秪益圣心之疑。自此群议汹汹。如狂澜横溃。不可禁制。虽以 圣批谆谆。曲加诲谕。而固执力争。以干 天威。此辈躁妄之实。于此亦可见矣。盖瑶之面对。礏之陈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5H 页
疏。指斥名流。请为加罪。继以湖南儒生及边士贞之疏愈出愈新。必欲导 殿下以严刑示威之事。 殿下不从其言。而以从容镇物为教。臣等私相感泣以为 天日清明。虽千百谗佞。决不能作祸矣。窃闻顷日 引对诸宰。 天威严重。诸宰皆惶骇踧踖。但言圣明之世。不宜有此事。而澈独进启。力赞其决云。臣等在外。虽未知其间曲折。而但闻此言。且怪且疑。以为澈亦以士类自许。岂不知爱惜名节而肯为此事乎。自古岂有正人君子而乘时逞志。导 君父以诛罚士类之事者乎。设使彼辈真为小人。则秉公议者自当据法请罪。而澈乃以西人之魁义谦之友。其处心积虑。欲相倾轧。路人所知。而辄敢扬臂其间。亲自下手。而无所忌惮噫。不愧乎人。不畏于天。其可以此而服人心乎。瑶也出入澈辈之门。相与甚密。其言论风旨。多自澈辈来。礏亦无识之人。而且具思孟之妻弟也。思孟与义谦为昏姻家。而又得罪于士论。故瑶之面对礏之陈疏街谈巷语亦皆不以为公论边士贞。澈之亲友。湖南诸生。亦多澈之门客。相与出没于门墙。人人之所共知也。观其疏中论议布置。机械活熟。亦有非远方寒士所能为者。故其疏之出。人多疑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5L 页
之。臣等初不知澈之为人。至于此极。及今思之。人之致疑。乃其自取。而其巧谋阴计。 殿下亦不可不察也。又论郑澈本以刚褊忌克之人。失势之后。怏怏愤憾。多有不平之气。交搆煽乱。使士类分裂。而又乘时倾陷。无所忌惮。观其处心积虑。必欲生祸搢绅。以逞私憾情状呈露。人人痛愤。今 殿下务欲镇物以靖朝著。而此人在朝。阴行巧计。惹起纷纭。职为乱阶。则必误镇定之计。以负 圣明靖朝之意。请罢职。 上不从。有未安之 批。仍递职还山。是后章疏及 筵席。每论色目之分裂。慨然为世道忧。务分别君子小人。而辄斥郑澈之奸邪。语甚劲烈。逮己丑之狱。而公果不免。至谪会宁。而无几微见于色。仲氏开岩公来别。握手痛哭。而公和颜慰解。到磨天岭。逢赵宪。宪曰。肃夫到此。能不悔乎。公正色曰。公论当俟后日。安可以一时之威。正其是非乎。到谪构小庵。扁曰完斋。以退溪手书思无邪毋不敬毋自欺慎其独十二字。贴诸壁上曰。读书其中。撰续纲目十五卷。壬辰海寇之变。 大驾西幸。命大赦。公亦蒙宥。直向义州行在。路梗不能进。十一月。始到龙湾。进备御机务七条。 答曰。省劄。良用嘉焉。卿以帷幄旧臣。有学识。顷自北道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6H 页
来。即欲引问事势而未果。劄辞当议有司处之。卿谅予意。且今后如有予失。即劄陈无惮。旋授兵曹参判,赞画使。为袁黄接伴使。袁于移咨中。盛言公贤才可超格用之。公恳乞改咨至再三。竟改。明年。拜大司成。移大司宪。劾郑澈搆杀崔永庆之罪。追削官爵。 上虑骚扰不允。是冬。两司复合启争之。乃 允。公以中兴政务多阙。上劄请勉以周宣汉光之事自期。奋励乾刚。自疆政治。无坠于悠泛。无夺于细娱。任贤使能。修内攘外。仍条陈七目。一曰改过不吝。二曰克己保民。三曰频 御经筵。上下相亲。四曰委任大臣。大有作为。五曰延揽人才。不拘资格。六曰选将鍊兵。七曰择监司守令。皆极论而痛言之。 答曰。为国之诚至矣。良用嘉焉。又与同僚上劄。一曰开 经筵。二曰辅储贰。三曰结人心。四曰广言路。 答曰。得见谠论。不胜感幸。时 庙堂将议遣陈奏使。奏本中有縻之以款之语。公 启曰。万世必报之雠。而许款之说。宁以国毙。非可忍言。虽迫于总督。将有陈奏之举。而措语糊涂。大义未安。将无以有辞于天下后世。请停陈奏之行。又上劄极论大义不明。而言不见施。又与同僚劄陈时务八条。以立志为大本。而选任大臣。辅养东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6L 页
宫。伸冤枉正王法。广收人才。保合遗民。修明军政为急务。 答曰。嘉谟谠论。忠诚至矣。当体行。乙未四月。递宪长拜副提学。上疏乞退。因陈时务四条。曰任大臣以整朝纲。委体察以饬边务。绝和议以存大防。勤学问以辅 圣志。 上优答之。不许退归。冬。拜吏曹参判。呈单政院。深论时事十七条。丁酉。倭寇再逞。公以大司成。陈疏请亟遣大臣。告急 天朝。下教亲征。以鼓忠臣义士之气。又陈中兴要务八条。曰励志择相。择将任官。鍊兵积粮。信赏必罚。冬。拜礼曹参判。上疏乞补北路守宰曰。以守令兼将官。乃 祖宗旧典。今日鍊兵。不任守令。而别设将官。徒为烦扰。臣谪居北土。久谙民俗。其中豪杰。亦有相识。愿备北路守宰召募之任。得一武将为副。协心操鍊。庶可集事。与其在朝尸素。孰若出外而陈力云。戊戌冬。以左尹疏救柳西厓曰。方今朝著不靖。士论不协。牛,李相倾之习。又将复见于时。臣职非言也。不敢深论其事之首末。大抵柳成龙罢相之后。台论渐峻。既论其所亲之人不可以居显职。又论其援引群邪。广植私党。当时士类。皆不得自安。此乃排轧之渐。夫成龙早负时望。蒙被 眷遇。而居位清俭。无浊乱之事。一时士类倾心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7H 页
推仰。以为领袖。固亦理势之当然。非以成龙布置植党而使之然也。今反谓擅弄名器。施惠酬恩。爪牙鹰犬。布列内外。此等题目。恐非实状。且论者云权奸之去。正当洗肠涤胃。臣愚以为若指成龙为权奸。而用洗肠涤胃之法。则药非对證。而元气既脱。大命随之。甚可惧也。己亥正月。移疾递职。为决归计。而 上教有时势危迫之语。黾勉迟留。二月。遂退居于仁川南村。秋。拜刑曹参判。不赴。明年春。归省先垄于星州。历赏溪山。寄诗郑仁弘以讽之。遂还仁川。 懿仁王后升遐。趋哭成服于 阙外。冬。再入洛。哭 因山。辛丑春。挈家就清州之松谷。或谓中原之德山洞及月岳山下。将欲卜居。最后寓寄于清州鼎坐山。连拜大司成,副提学。皆不起。壬寅秋。闻逆变起于湖西。力疾造朝。又拜副提学,大司成。癸卯春。躬诣 阙上疏乞骸骨。 答曰。不是悬车之年。诚宜从仕官职。岂可退伏。不准辞。二月。呈告递职。即还清州寓舍。感疾沈绵。十一月九日卒。讣闻。 上震悼。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左宾客。从子行可,忠可。门人李堉等。奉衬归故山。远迩士子。莫不来会致哀。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7L 页
上遣礼官。致祭于家。墓在星州今巴谷蔓里坐坎之原。从先兆也。公无子。取第三兄监察公之第二子。养之为后。名曰孝可。官止县监。孙顼文科持平。公尝得孔子画像。每于朔望。揭壁上。焚香瞻拜。虽从宦外方。亦不废。至是门人等。奉藏于星州之乡校云。公与寒冈郑公志同道合。交谊深至。及公之没也。寒冈公为文祭之。备述公德业道义。其后旅轩张公即其祭文而发挥之曰。天资超迈。气宇温粹。水月襟怀。冰霜风致。和而能刚。寔天全畀。是则言其禀受之秀也。夙承家训。知所用志。旋登有道。提掖是被。景慕退陶。常切钦跂。伊闽正脉。不出敬义。熟复朱书。不离造次。是则言其学问渊源也。既登科第。退而自閟。泉石丘林。惟意所恣。世路纷华。浮云弊屣。则言其素志之定也。恬靖清疏。不为物渍。自少至老。未见愤恚。书册之外。一无所嗜。则言其所养之贞也。临事慷慨。无所顾忌。恳恳谋猷。堂堂论议。诚忠鲠亮。追配陆贽者。言其事君之义也。尤严忠佞。亦谨义利。善类所慰。邪党所惴者。言其立朝之正也。忧国虽切。宦情如寄。每官辄辞。难进如避。则恬退之勇也。翛然一室。脱洒外累。其于世事。淡若无意。则素履之安也。平生直道。乃反为饵。千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8H 页
里关塞。三岁湘累。忧时恋 主。几洒清泪。远追 日驭。亲奉六辔。义不辞难。间关颠踬。则谓其夷险一节也。上劄昭冤。退斥奸伪。理直心公。平若称锤。笔扑清霜。闻者胆悸。士气以壮。史册增贲。则谓其好恶之正也。寓怀园圃。花药杂莳。岂为消忧。为此局戏者。韬晦之迹也。节续纲目。阐幽扬邃。将裨世教。辞严义备者。真儒之业也。公之晚岁。人益恣睢。或相嘲诃。或肆谗惎。公何心哉。任彼儇媚。则谓其确守靡扰也。唯有清议。向公不匮。望公再起。卒究所施。恢张公论。斯民是庇。则谓其物论见重也。又曰。显光之于公。亦曾有所观感者矣。在今追想其粹容温貌清范坦怀。则诚岂非间世挺拔之人英也哉。岂非超尘出俗之气概也哉。岂非沈潜涵养。得力深多之仪观也哉。和易之中。自有果确之守。恬靖之中。亦有规范之定。精彩秀发。表里洞澈者。莫非天真之呈露。德性之自然也。不唯同心同德者。爱之重之。至虽武夫俗类。望之即之。未敢不以为君子人也。盖公其质美其学明。其心公其道正。故实于中而形于外者。自如是也。今其奏议疏劄之见存者。才十之三四。而取而读之。亦可以想得机轴之正且大矣。其于谦己之德。若虚若无。一向退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8L 页
屈矣。而至其望于君而引之者。则必以尧舜之道焉。其于居家之计。任拙随分。无所经营矣。而至其事于国而任之者。则必以唐虞之业焉。不屑屑于小节。而凛凛乎大义之立。故义之所在。虽雷霆在上。贲育肆力。而其守也莫之夺矣。不规规于细行。而断断乎大猷之正。故猷有可决。虽刀钜在前。仪秦骋辩。而其执也莫之挠矣。所陈者善。所责者难。知无不言。怀无不达。爱君之忠也。有阙必补。有遗必拾。即微先防。见渐思杜者。忧国之诚也。论学则必眷眷于圣贤之心法。未尝区区于俗儒之章句。论事则本末兼举。纲条悉备。不为无益不切之谈。论人则善善恶恶。乃其纲领也。而不以所长之多。㭺其所短。不以所短之多。废其所长。每于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之言。未尝不反覆焉。权衡既平。而物自轻重。水鉴无情。而人自妍丑。析义理于毫釐之间。不以众是众非而雷同焉。察危乱于几微之际。不以未形未发而弛戒焉。其论议词说之出于胸中者。平正恳切。明畅而宏深。信乎有德者之言也。然其爱君之忠虽至。而义有未安。则奉身而退。几乎不俟终日者矣。忧国之诚虽切。而时有不可。贝归园之乐。其亦若将终身者焉。观其退散之日。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9H 页
从容书籍。恣意林泉者。萧然作一野人耳。未见其有青紫趣也。此固人禀之高。志尚之雅。非伪貌饰情者之所可同日语也。惟其真事业之办。又全在于续纲目之作。则子朱子所以继素王之业。立万世之经者。公有以得其权衡矣。噫。寒冈,旅轩两公之所以称道者如此。是足以百世俟圣人矣。公殁后二十五年戊辰。士林建议以公与寒冈公并享于桧渊书院。而会宁士子先已设鳌山书院以俎豆之。及今 上己巳冬。因左议政睦来善之陈达。有桧渊书院 赐额之命。而大司宪李玄逸又请 赠公谥。 上允之。此实斯文盛举而旷世之荣典也。玆以录公平日言行。敢请易名之典。
崇政大夫行兵曹判书金公神道碑铭
公讳履元。字某。初讳信元。高丽侍中宣弓之后。高祖讳汉孙县监。曾祖讳秀贤直长。 赠吏曹参判。祖讳德裕直长。 赠吏曹判书。考讳弘遇县令。 赠左赞成。善山之金。族大而旧。胜国时以文学显。入本朝。有官位而无科第。至公昆弟三人。始并以文科进。三世推 恩。以公贵也。妣 赠贞敬夫人尹氏。系出海平。直长殷佐之女也。公生于嘉靖癸丑。万历丙子。中司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19L 页
马。癸未谒 圣。选丙科。初隶槐院。俄登史局。历台监践郎署。丁亥。防御使申砬御倭湖南。辟为从事。未几。上玉堂为修撰,校理。薇垣之正言,献纳。柏府之持平,掌令。成均馆直讲,司艺。刑户兵礼曹员外。历敡著声望。以书状官朝 天。还至黄海道。值 大驾西狩。即时 宣庙壬辰五月夜。扈驾抵平壤。拜司谏兼知制教。巡察使韩应寅,大将尹斗寿连举为幕佐。公尽瘁板荡。不以文吏自爱。檄诸将守要害。收散亡劳军民。贯穿矢石。巡视两西。老幼夹路涕泣曰。今日复睹官仪。 皇朝大发兵援我。我创残虚竭。无以给馈饷。 特授公平安调度使。经纪兵粮。都体察柳公成龙就使公兼带从事。方艰虞急才。所以需公者如此。而侍讲院弼善,辅德,国子司成,厨院太仆正,宪府掌令,弘文校理。亦间为之。癸巳。进阶通政。牧义州。以方驻 跸。升号府尹。朝廷在荆棘中。策应旁午。重以岁大荒。民饥死且尽。公能举职事。而尤专意赈政。拮据乳哺。医药以济。邑无凋瘵者。咨请 上国开市中江。贸迁辽谷。以资濡沫。一邦赖其利。实由公发之。 天朝开屯威化。迤侵替子岛。岛在鸭江西岸。公独忧封彊见逼。力争于辽左都司。又 启请移咨坚持之意。许我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0H 页
民耕垦。用固边圉。其遇事深远虑此类也。乙未。丁母忧。州有去思碑。丁酉服阕。入银台。转右承旨。升嘉善。观察忠清兼巡察使。瓜熟犹仍。以病递。参判秋曹。旋任畿辅布政。当是时。倭贼盘据沿海。天将旗盖织辙。湖西正直孔道。军供战备。众剧繁委。而公所区画。动中机宜。天兵既责德于我。其骄横甚。少不嗛。辄肆吼怒轻重。折辱我官吏。畿伯柳熙绪被欧骂去而公代之。人为公惧。逮莅事。帖然无欢呶声。而左酬右酢。百为就绪。又以病递。移汉城右尹。同知金吾。贰佐地部。庚子。擢资宪。以知枢旬宣岭南。翌年解归。兼 世子右宾客,总府都总管。壬寅。以 世子册封使。使还。尹京兆。癸卯。监司西臬。乙巳辞递。复兼都总管,金吾春秋馆事。戊申。长宪府。判夏官度支。兼 经筵。以 宗庙重建及 国葬都监提调。例加正宪崇政。由判枢。再按圻甸。力赞宣惠厅议。官满。入判金吾。知春秋。留守松都。壬子。以事罢。旋叙都总管。甲寅四月二十五日。暴风疾遂卒。官庀丧如仪。 恩数有加。六月。葬于杨根郡阳白山下坐坤之原。公雅量冲裕恺悌而子谅。又能律己简俭。义方以训子姓。款睦以和宗党。其仕也。唯所遇致忠焉。夷险一如也。未尝戚欣于得丧。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0L 页
附丽于权势。非独素性然也。其得之省庵公者为多。省庵公。即公兄讳孝元。际 宣庙朝贤俊蔚兴。而峭然为清流领袖。尝称道公曰。乐善好义如吾弟。容或有之。若其谦虚逊克。流辈罕俦。公盖恂恂退让人乎。而属时迍邅。屡试盘错。棼丝乱绳。竭心毕力处之。辄有声绩。其才猷表见。自有不可掩者矣。昏朝时。王子珒及金直哉连以逆论死。公参治狱。再策勋封。而不以宠利自居。深自抑损。杜门终南。花竹萧然。人不知为勋臣家世。亦以是称之。及癸亥 改玉。以例削勋。而谈者无以病公焉。夫人江陵金氏。社稷署令 赠吏曹参判光烈之女。贤而有士行。安贫约喜施与。梱范之懿。九族师之。执徐兵起。诸子稚不可仗。有劝夫人归其家从父母者。夫人毅然曰。家公远使。而家公之弟以内翰从 王。微我谁将吾姑者。遂奉大夫人出。竟得全安。而夫人之父兄母弟多没于贼。人莫不贤智。夫人既称未亡人。益以教子孙为己责。见人衣华美者。必蹙頞曰。吾君子时所未见也。闻以贪墨败者。辄愕眙曰。吾君子时所未闻也。以世道陵夷嗟伤焉。长子宰云山。夫人从之。戊午。促令投印。无何。有深河役。西邑守从戎者多陷。其见几如是。后公十九年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1H 页
殁。祔于公墓。举三男四女。男长克铨。再娶无嗣。次克铭娶监察李宝命女。生男世渊。婿曰郡守申淯。曰监役柳宗善。曰尹之重。次克镔尚 宣祖大王女贞谨翁主。号一善尉。无子。以族子世泌继。女长适同知安士诚。有男曰镇。婿曰参奉金确。次适赵质。无后。继子曰嗣胄。次适司书柳鼎立。有男曰基善。次适宗室湖安君澳。有男曰斗汉,奎汉,井汉,轸汉。婿曰柳显立。曰大司谏崔宽。曰孟胤瑞。曰县令申应澄。世渊有四男。舜相,夏相,殷相,文相。二婿曰闵海柱,朴而昌。世泌又无子。继子曰九相。婿曰参奉郑洙观。公尝置侧室。有子克铦。娶权敏觉女。有男世海。内外曾玄多不录。铭曰。
公之才。盘错以别。公之绩。国乘攸列。欲知公为人乎。省庵之言亦可质。我今铭之于石。石可泐名不可灭。
义士李士龙忠烈祠碑铭
李义士士龙者。星山人也。世居州北鹊村。祖有文。以壬癸斩倭功。授守门将。父廷建。以南汉扈卫劳。登武科。义士自幼孝谨闻州里。庚辰锦州之役。清请兵于我。义士以炮手。亦与调遣。临行。慷慨不食官犒。辞诀父母。顾谓妻李氏曰。吾不复返矣。善事吾两亲也。既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1L 页
至清阵。与 皇明人交战。义士辄发空炮。有声而无丸。同侪止之曰。事露必死。等欺。宁匿其丸。义士曰。我欲明白死。不虞彼知。胡匿为。清人果觉之。怒诘责之。义士毅然曰。 皇明之于我国也。义君臣而恩父子。神宗皇帝之德。万世不可忘也。而欲教子杀父耶。而与我十丸。俱在囊中。我岂忍炮向我父母也。清将刃䝱之。大呼不屈。大惊清国人。时我兵之在行者。皆聚诉为之请曰。此已惩矣。必不敢再。盍贷其命。使自效。清将许之。义士回语聚诉者曰。吾意已决。若辈之请无益。徒困我尔。清人知不可诱。遂杀之。犹嘉其节义。收其尸。属诸 昭显世子质馆。送还我国。 世子为之棺敛舆运。既入我境。特 命所过道臣。护其丧归葬。义士生干万历癸丑。死于崇祯辛巳。得年二十九。有男女各一。男曰善。善之二男元发,元硕。方义士之就刑也。一军咸啧啧曰。义士义士。后有见山海关城头石。大刻曰朝鲜义士李士龙。五诱七䝱。终不放一丸而死。昔人所谓精忠华夷见。气节天地知者。拟之而不为过矣。嗟乎。义士非读书学义理。以士行称者。乃其所树立。卓卓如是。是固天得而然也。然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信可徵夫夫子之语。而我 国家二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2H 页
百年培养节义之效。亦足以暴于天下。使来世尚论者。得一斑于之人也。猗欤烈哉。 仁祖大王谕牧使崔有渊。以祭其墓。至 显庙壬寅。用御史南九万言。官其孤善漆浦万户。 列圣褒奖之典。吁亦至矣。而星之人。又为之立祠宇。以妥其灵。竖石以记之。忠魂亦可无憾于泉壤乎。而闻义士之风者。其必有发冲冠而扼腕裂眦者矣。是为铭曰。
血洒锦州之风。名篆辽城之石。祠以奉俎豆之享。碑以揭壮烈之迹。朝鲜义士。 大明忠臣。过者不式。则为非人。
洛山寺海水观音空中舍利碑铭
我东以山水胜名天下。而岭东为一国之最。岭东称八景。而洛山寺尤著闻。谭者或以冠之。前辈之叙述备矣。寺之灵迹甚夥。而观音窟极奇诡。义相,元晓辈所云亲拜真身者也。而龙珠翠鸟之异。文士名禅之记。固有不可诬者云。窟前有观音像妥奉之殿。重建于万历己未。上梁日有青雀飞鸣焉。后六十五年癸亥。又以金像黯䵝。改涂而新之。于时祥光缥气馥郁盈室。一颗明珠自空而陨于卓。净如琉璃。宝辉晶炯。缁徒咸聚而叹之曰。此窟之有此祥。古已再。而今三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2L 页
之。岂不休哉。比丘释谦等。发大愿造石塔。据窟之顶。以藏神珠。越九年。工始讫。乃于翌岁癸酉夏。踰大岭走数百里。乞铭于寿春居士。居士读其记而笑焉曰。佛其灵。怪矣哉。夫佛之为异端也。今不待辨说而明。然其长亦有不可没也。余尝妄谓佛氏。夷狄之圣者也。彼其生于左衽之乡。心切救世之愿。悯其残暴相屠也。则教之以慈悲不杀。怜其贪婪自私也。则喻之以舍己济众。恻其凭生营求也。则导之以空寂清虚。其救世之意也。乃其俗褊塞蠢愚。不可以言语晓也。强悍跋扈。不可以理义勉也。必有惊世绝伦之行。神异谲怪之术。使之恐动而骇惑也。然后我之教可假而行也。是以特操则出家辟粒。光华则色相眩灭。而顽凶悖肆之流。始乃敬我如神明。依我如父母。匍匐而归之矣。其为术也太苦。而其心亦勤矣。倘使进乎中国。即其道未必然也。韩子惜其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真知言也。以玆论之。讵非夷狄之圣者欤。至若借其绪馀。以诳诱华夏之民。此自其徒之失。而非佛氏之本旨。是则其教其法。纵于吾人无底用。而其救世之意。亦宜知道者攸恕也。或曰。子言亦通。第其所称舍利者。岂君子之可语也哉。曰。此亦一理也。昔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3H 页
有女子系情船上贾。意不遂而病死。火其尸。当心得青莹珠。隐然有乘船样。其父异而收之。商客后至。闻而请见。泪滴而珠销。此非诞也。心神之结而精气自聚也。人之肠胃不产石。而病有石瘕石淋。恶气丛而成石。秀气钟而成珠。顾何二致哉。况学禅者澄心息虑。聚精会神。一游天君于虚明静洁之域。其蕴蓄而为奇珍也。曷足讶焉。客点头而退。遂以斯说。应谦之请。仍系以铭曰。
佛本无言。现珠著玄。珠亦藏光。借文以宣。文之惧泯。镵石寿传。珠耶石耶。谁幻谁真。辞乎道乎。奚主奚宾。于焉得之象罔有神。
赠注书韩公墓志铭
呜呼。此故 赠注书韩公之墓。悲夫。余于是有戚戚焉。世季矣。天地漓矣。禀中正和粹之资者。千百载幸一睹。而乃又夭阏而罔攸遂。嗟玆乎曷故之为。公讳五相。字世翊。清州人也。幼颖脱不群。而谨厚之性纯如也。不好弄无戏言。矩步端拱。俨然宿儒如也。先生长老一见辄心醉。咸竦异之曰。此殆黄叔度其人也。既长。颀形秀骨。眉眼如画丰润莹洁。仪范绝俗。容貌辞气。德符厥度。春温而玉栗也。霞举而镜朗也。接物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3L 页
待人。熏和盎袭。褊心者丧其忮。暴气者敛其慢。此其得于天而然也。五岁而知读书。力业不怠。八岁。造语惊人。弱冠。文词大阐。虽不专习乎翰墨。而誇觜距于艺苑者。率皆逡巡莫与竞。竟让公以第一。二十九魁司马。而人讶其迟。三十三而捷大科。士皆弹冠。拆号翌日。丁父忧。既禫而遭母丧。服未阕而卒早夭。名不列 殿试之榜。职不改寝郎之衔。知与不知。莫不为之赍咨涕洟焉。吁。天之阨公也。抑何甚也。公之寿才三十七。才与德与学。俱不及大成。且未著用。其行之不越乡固也。余以所闻。殆天资近道。而壹用心于内者乎。勿正勿忘勿助。即其操存工夫。而孜孜乎川流之不息也。不喜异不近名。不求人知。绝无俗儒强作态。其孝行最纯至。侍侧怡愉。爱而能敬。而亦未见其异于人。夷考其行。则盖无一言一事之非孝也。夙兴整衣冠。危坐竟晷。对妻子如宾。读书不少懈。声韵爽澈。闻者洒然。尤致力于诸经传及礼书。优游玩索。见解超诣。蕴之为德行。炳若也。有服公之特操磨涅不变者。见谓宽以刚克。有悦公之意象从容蕴藉者。见谓一团和气。庄重恭谨。不烦绳削而合于礼。喜怒不形。油油不自失焉。则称曰性质天成。遇事论议。正色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4H 页
引经。剖析微奥。旁通曲畅。则推以明见博识。病时标榜。绝意朋党。信义以交。轩豁无偏系。则诩以宏量远器。誉振一时。倾倒名流。达官巨卿。折节委契。人无不爱慕欣欣乎。而莫能以一善名之也。又莫能知其用工所在也。文亦尚练达陋藻绘。蔼然有德之言也。白江李相公。公之舅也。自公髫龀时。奇爱之殊甚。余祖父相国分沙公。公之聘岳也。亦贤公而重之。国有疑事。两相公辄与公议之。噫。公之居庐也。不暂释衰苴。深墨柴毁者五载。妹子失怙恃而鞠于公者。遘毒疠病剧。公躬自救视。转染而不起。实丙申四月二十日。呜呼恸矣。公之鼻祖为胜国太尉。讳兰。蝉联钟鼎。勋爵相嬗。入我 朝亦然。有清川君讳准位正卿。策平难功。寔公曾祖。清川之长男佥枢讳汝淑无子。以其季县监讳汝浻之子楙为嗣。官同福县监。娶完山李氏。 赠领议政绥禄之女。以万历庚申九月丙申生公。公有一子均,一女申厚轼妻。乃后配郑氏出也。而均不幸夭。有文行而不克世其家。申氏妇亦夭无子。始公之逝也。郑氏自刎不殊。及均丧。竟不食死。世皆悲之。郑氏府使基崇女也。祔于公墓。墓在砥平县白洞坐亥之原。先配李孺人。即分沙公女。丁丑江都之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4L 页
败。殉节旌闾。葬在杨州西山分沙公先茔内。别有志。公殁十五年。盟府启 上以公功臣世祀。 命公从弟子埏继公后。而母以先配李氏。埏娶都事李万庆女。有二男二女。皆幼。均娶军资正洪世亨女。生一女。适进士李熊徵。有二男二女。 先王戊申。承旨南九万上疏言公之未 赐第可哀也。下其议于大臣。特赠承政院注书。是文科职也。 恩光罕世。九原难作。呜呼。重可伤也。不佞儿时。望见公颜色。既又稔闻于家庭。生毓美质。顾毋论已。若其学无师承而独得门路。造诣之精深。质行之淳懿。有难以文字形容者。惜乎。天不与年。行业事功之匪显也。言论风旨之靡彰也。譬如珠沈璧碎。人莫从而状其真。徒曰至宝至宝而已。此乃后死者之恸也。遂为铭曰。
清淑纯明。生质之美。有蔚其学。粹然不滓。沈潜独得。默契精蕴。含章守真。不知何愠。玉衡冰壶。麟祥凤威。丰畀啬施。悴茂摧飞。零落声华。惨憺遗风。我志其兵。有恸不穷。
孺人李氏墓志铭
孺人李氏。余先君之第二姊也。考讳某领议政。祖讳某判吏曹。曾祖讳某长西铨。高祖以上。皆宗籍封君。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5H 页
太宗大王子敬宁君讳裶为七代祖。妣贞敬夫人权氏。籍安东。太师幸之后。舍人讳昕之女也。孺人以万历庚申八月六日生。性质明哲。姿貌清丽。兰芳玉洁。懿则嘉范。女士之称。未笄已著。择佳配而归韩公五相。字世翊。韩公亦童丱。阐大名。声振士林。为老师宿儒所屈服者也。齐徽俪美。两家交贺。丙子之变。议政公以大司马。扈 驾南汉。权夫人率眷入江都。孺人亦随之。盖以路远事急。不遑从夫家也。丁丑正月江都败。阖门殉节。是月二十四。即孺人舍生之日也。呜呼恸哉。天之降祸。一何孔酷也。孺人有身方七朔。韩公为祭文。辞甚惨悼。人不忍读。乱定。即旌闾。韩公再娶。有一子均。夭无子。盟府以公功臣后。不宜绝祀。请于朝。以其从弟子埏后之。而母以孺人。韩之系出清州。鼻祖曰太尉兰。繇丽逮鲜。世袭轩冕。平难功臣清川君讳准。是生佥枢讳汝淑。无子。以季弟县监汝浻子楙为嗣。官同福县监。寔韩公考也。韩公负重望未大显。年三十七。殁于丧庐。曾捷文科。未赴 殿试。国家悯之。久乃追 赠注书。埏娶都事李万庆女。有二子二女。皆幼。始孺人之葬也。属兵燹仓卒。就窆。于议政公先茔杨州西山坐乙之原。及埏为嗣而岁已久。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5L 页
遂不得奉祔于韩氏砥平白洞之兆。诚惧百世之下。堙没而不可知。玆乃谨志焉。辞不欲多。亦不敢溢。以余为之文故也。铭曰。
十八年闺房之秀。千万古纲常之节。庙有精禋兮。门有棹楔。嗟魂气之无不之兮。葬何间于同穴。呜呼余尚忍铭诸。有泪兮成血。
奉训郎桃源道察访李公墓志铭
公姓李。讳贵男。字孝伯。考讳瑛。官至舍人。为时名流。妣赵氏系汉阳。副司直季雄之女。以隆庆己亥生公。公性敦厚。笃于质行。宗党称其孝。信义重于友。壬癸之乱。以先人丘墓在仁川。不忍远离。遂避兵于旁近紫燕岛。在舟中。辄晨昏焚香。望先垄再拜。朔与望。必赉酒果夜来。展省坟茔。然未尝一遇贼。人皆谓孝感获神佑。志操端悫。容貌谨饬。平居无傲色慢语。望之知其为德人也。族有昏丧大事。经纪营助。必为之尽。一时大夫士咸敬服而贤之。力学攻艺文。高占司马试。期立扬以显亲者。命只不偶。朝廷荫授金吾郎。不就。又使督庆安邮。亦不就。盖有不屑也。甲午四月。拜桃源察访。始欲一谢。病不果遂以殁。寿仅五十六。呜呼穷矣。始公仁于友朋。不以存亡易其心。视故人子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6H 页
犹己子。君子以为难及。公之逝也。兵燹饥疫。鼎沸鱼烂。人方自救之不暇。虽其兄弟亲戚死者。计莫为顾存者。且公之疾。即世所谓熏染。不可近者。乃公之友西川府院君郑公临视袭敛。备棺衾治墙翣。襄窆以礼。既又月资送祭奠需。尽三年如一日。呜呼其难哉。公与西川公。固是易地皆然者。韩愈氏所云见元宾之所与者。则如元宾者。其信矣乎。苟有未识公者。观于此。可庶几焉。西川公名昆寿。与金尚书瓒俱公莫逆交也。契至密云。公之先。庆州人。族巨而旧。始名祖谒平事罗祖。其后密直副使世基,文孝公茜。名于丽。左政丞诚中显于 国朝。祖子孙三世大贵。政丞之五代。即舍人公也。公配崔氏籍朔宁。父曰判官浚仁。生一女早夭。女适李珹。继室延日郑氏。生员沃之女。后公四十九年。年九十而终。举二男二女。男长葰无后。次藑官直长。婿长具琎。次察访宋确。直长娶宗姓李福禄女。有三男。齐汉,冲汉,之汉。二女适具鉴,闵周才。李珹继子惟清。具琎继子仁恒。宋确有子廷耇。公之葬。与舍人公墓共一原。崔氏祔焉。郑氏之坟。在其左麓。铭曰。
何纯乎德。何奇乎数。孝何无报。才何不售。不赢其躬。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6L 页
以裕其后。故显厥微。用志于墓。
朝奉大夫尚瑞院直长李公墓志铭
李肇于庆自谒平。际会罗祖功烈弘。䠤妫及丽弈簪缨。密直世基振家声。天场及第大厥鸣。文孝公茜君月城。进繇魁科位宰衡。载诞诚中国之祯。弼我 祖宗赞邦经。谥以靖顺存殁荣。传五代孙舍人瑛。察访贵男仕不赢。公即其嗣寔讳藑。字曰千春秀骨清。万历己卯降而生。妣郑夫人籍临汀。生员沃女展闺英。公挺美质秉纯诚。读书洁行处困亨。腌世含光躬凿耕。逮遭休明荐誉争。屡除寝郎始茅征。奉事直长渐进程。维时圣善九耋龄。屈也为亲匪自轻。洎乎丁艰宦遂停。邵陵幽隐适闲情。自号西涧混野氓。 孝庙元年返列星。寿七十二胡考成。墓在坡州原向庚。配李国姓派孝宁。其年乙酉性贤贞。稀算加七葬同茔。三男二女福履荣。伯胤齐汉存典刑。荫官监务有子祯。惟祯奋发鲲化溟。冲汉之汉难弟兄。俱毓两儿学家庭。稷襫裕祥联珠琼。长婿具郎鉴其名。闵生周才次女行。噫公学行举世倾。谁之不如不公卿。委命任性绝经营。诗书诏后胜金籯。及孙斯阐报孔明。善者休怠天不冥。呜呼谅哉是为铭。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7H 页
通训大夫议政府舍人李公墓志铭
公庆州之李。讳瑛。字子润。鼻祖谒平事罗祖以著。后世多名人。丽之忠烈朝。有天场及第。密直副使检校政丞。曰世基。其嗣月城府院君文孝公茜。魁文科。同平章事。是生讳诚中。佐我 太祖太宗。位左相。谥靖顺。即公五代祖也。高祖讳援。延安府使。曾祖讳赫孙。参奉。祖讳增。佥知。考讳良弼。 赠兵曹参议。妣 赠淑夫人李氏。县监守柔之女。全义望族。三韩功臣李棹后也。公生于弘治辛酉。早失怙恃。鞠于女兄。自惟茕孑。罔以振家业。能感奋励学。资固颖秀。绩文又勤。笃艺术夙就。中乙酉司马。捷己亥别试。繇成均权知。转典籍。乙巳。拜水部员外。仍遂历扬阐声望。夏官之正佐郎。秋冬官之正郎。谏院则正言,司谏。宪府则持平,掌令,执义。为修撰,校理于玉署。为检详,舍人于政府。为正于司宰监奉常寺。寔公官迹。而若刑曹正郎若持平两亚长。皆再经焉。常参录卫社原从勋。荣 赠考妣。又参修 中仁两朝实录。又国家整理戎簿。用才举。署平安道军籍敬差。以能其职称。又尝以 圣节书状官赴 上国。行未发而除台谏。朝议欲改之。公 启曰。是行也匪人攸乐。臣已见差。今岂可移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7L 页
诸人。 上贤而从之。戊午秋。寝疾阅月。竟不起。得年才五十八。两拟典翰。九荐银台。临其挚而遽陨。朝野惜之。葬在仁川府东多沙洞坐壬之原。继室汉阳赵氏祔焉。领中枢末生之后。副司直季雄女也。配君子无违德。宗党称之。先公四年而殁。寿四十四。举一男二女。男贵男察访。娶生员郑沃女。生二子。长曰葰。次曰藑。直长女长适佥知吕顺元。生四男。兴吉,裕吉,祐吉,裀吉。次适李临远。公初聘参奉卢济女。无子早夭。直长有子齐汉县监。县监之胤祯。与不佞友善。今以公幽堂之志。属之不佞。噫。公乃百年以上人也。不佞生也后。于公之言行器业。特耳剽乎风声焉尔。恐无以传信而图远矣。顾公牲系之铭。始出乎忍斋洪相公暹。则以忠孝恭俭。恪勤刚果。明是非敢言许之。复曰。从游四十载。结为知己。文以纪实。义不敢辞。相公非妄言人也。此足以不朽公矣。遂为之铭曰。
痛靡逮养。殁身含恤。育兄三女。恩过己出。其孝若友也哉。捐俸赒贫。以济亲懿。赠遗虽微。惟义之揆。其仁且廉也哉。急公忘躯。未尝言病。依刚秉直。责难为敬。伺其忠勤也哉。爵未通贵。辄戒满盈。遇加显秩。蹙然不平。又何恬退也哉。此匪余言。忍斋则云。不知其人。
游斋先生集卷之二十三 第 628H 页
视其子孙。斯其可铭也哉。
定深堂三海法师碑铭
定深堂法师者。俗姓严。法名三海。托身之初。母梦吞珠。生而明莹。弱不好弄。恶腥膻乐清净。自幼稚已然。年十三。就学玉真师。妙契真诠。见者知为法器。出家入云峰山。灵性自定。静嘿终日。凡有所得。辄施于人。以一个洁字。竟身作佛事。戊午季秋。示寂净水寺。距其生万历癸丑。得岁六十六。僧臈五十一。用其法茶毗。灌骨之夕。云气彰异。灵颅既超。舍利应祷。上足戒学,楚间等。共治浮屠。用安数颗神珠。又将竖碑。以记道迹。徵文于余。余谓师道非我道。固无容吾言为。抑闻师早失怙恃。泣血三年。居常痛念。忾息不绝声。斯即大小连其人也。余悲其有至性如此而沦于空寂。岂摩尼降胎。厥有宿缘哉。此又不可知者也。铭曰。
生灭皆幻。色相俱空。师今已了。幻耶空耶。万劫是妄。千偈亦惑。劖文寿传。妄耶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