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x 页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墓表(西河任相元公辅著)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0H 页
先府君墓表
先君以丙申而弃诸孤。相元新授室。赞元才冠。而翊元未成童也。先妣以己酉而弃诸孤。相元释褐入宪府。两弟在场屋矣。历二十有一年。墓道之石。始具焉。先君疾革。嘱相元曰。世之葬其亲者。率惑堪舆家言。舍其故丘。改卜他山。旋藏而旋▦之。吾甚不取也。吾先兆之寄于广。累矣。吾将从焉。汝毋违也。呜呼。先君之命。不肖达矣。遂以蒇大事。终不敢谋其新焉。先君历宦中外。十又八年。所至有声。相元幼不能悉谙。岁且更七闰。而欲追志之。安能无遗轶也。独念先君介立寡游。不喜浮饰。不必邀当世能言者。以侈溢其辞。谨据家牒。抆血而序之曰。任。丰川著姓也。公讳重。字鼎卿。后改鼎叔。始祖曰温。八传而球。入我朝。官判书。五传而说。文科判尹。子曰荣老。文科宗簿寺正。子曰章。文科吏曹正郎。正郎公长子曰讳善伯。文科通政永兴府使。即公之考也。母贞夫人江陵金氏。县监金公应命之女也。曾大父牧罗州。公以万历戊午十月十七日。生于官舍。曾大父喜而名之。公幼而明颖。始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0L 页
授书。文思神进。十岁。赋长篇科诗。十四。游頖宫试。辄得隽。李公明汉长成均。甚奇之。十五。中监试高等。十六。登司马。青衿而始冠焉。明年甲戌。外王父李公。闻公名。许委禽。丙子。避狄乱南窜。侨居茂长县。先大父先以度支郎。入江都。及败报至。公苍黄北上。迹访大父。中途闻大父得海航脱归。遂返。时县宰沈公齐。先大父之密友。近代举业家之最有名者。与公谭文艺。绝赏爱之。及见公所撰公车业。温丽老成。若无瑕之瑜。叹曰。天才也。可谓百中而百选者也。己卯。擢别试及第。选入槐院。复荐为承政院注书。其记事载言。赡敏立就。无可窜者。院中称善职者。必首公焉。明年。移司录。辛巳。升典籍。自是郎仪兵户三曹。甲申。拜京畿都事。乙酉。出为平安都事。公论议。峭爽切直。不苟为脂韦态。当路者侧目嫉妒。遂荐补幕僚。困之。丙戌。入郎兵曹。时倭问我以北方事。朝廷难之。抡公往接。公弥缝酬应。卒寝慢端。丁亥。始拜司谏院正言。转司宪府持平,侍讲院司书,文学。至辛卯。首尾五年。谏院者七。宪府者六。讲院者亦屡矣。己丑。 长陵升遐。公在宪府。贼臣自点当轴。执义金弘郁首欲击之。公和之。遂共劾奏其贪纵蠹国罪。是时。金益熙与申冕争权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1H 页
交鬨。挟山人特起论。冕以党点。并及黄㦿。公恶之不肯助澜。以此哗而攻之者滋众。是岁。受暗行命。廉湖西诸邑。有牧使者。即熙之密戚。而亦外家之姻族也。老而且墨。公不饶而黜之。其家衔公切骨。必欲龁之而甘心焉。其后首揆郑公太和。谓公廉问无私。誉于 上前。忌者益睥睨矣。庚寅秋。以兼台。掌岭南乡试。时岭儒与馆儒乖贰。愤不应举。台官以不能剂和。为公罪请罢。而 孝庙终不允。只令缄问。及上对。辞事两直。特 命置之。辛卯。久在散地。其秋。复入春坊。侍 显庙行冠嘉礼。壬辰。请外。除临陂。其地土沃俗嚚。公至而亭疑讼听烦牍。刃迎缕解。无不立判。制狡猾均徭役。抑强宗搜伏田。居二年。县中无事。治理一切流闻。甲午夏。以亲病解归。时廷中朋权益竞。不合者侧足而立矣。公既失当路者之指。愈伉厉不少挫。间擿切专横状。坐此日益龃龉。而亦倦于宦矣。遂就广陵山中。筑精舍为消摇之所。作文记之。乙未。拜成均直讲。忌者曰益贵用事。而公黜为庆尚都事。冬。以病罢。公素伤酒咯血。神精稍脱。惟杜门养疾。不复出入。是岁。先大父出守永兴。丙申。病寒寝剧。公往觐。五月。先大父捐背。公扶榇还里。哀毁踰节。滋味不时进。九月。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1L 页
甫襄而疾益甚。十二月初六日。竟易箦。春秋三十九。公天资警拔。有文材通吏事。谈论明闿。策虑英达。弱冠登第。其服官也。以爽干敏识称。秩仅五品。噫。其有所不遇也。先妣。罗州牧使李公更生之女。其先义昌君玒。 世宗大王之穆也。清令婉昵。甚有妇道。先君没而其戚凡十四年如一日也。家素窭。而相元不治生事。先妣主家秉。哺我三昆弟。惟瓶耻之是恤。不得一日之养。此相元之罪也夫。从先君而同穴而异封。余三人。有嗣续者五人。如天之禄。苟先君之后继有达者。其可以守此丘也。延之而百世之下。七尺之珉。峣然于松柏之间。毋或毁伤。则此亦孝子之心也。
外舅掌令郑公墓表
海州之郑。自典书公肃而始谱。至赞成公易而益显。事我 世宗。允为名臣。曾孙府院君眉寿。蒙艰嗣兴。再树厥家。子忠勋都事承休。孙石城县监元禧。曾孙敦宁判官钦。玄孙知敦宁府事海丰君孝俊。是为公考。海丰公三丧室。四取全义李氏兵使真卿之女。始生公。公幼知强学。壬午。举司马。屡踬公车。益励不怠。庚寅。捷大科。选入槐院。转监察,郎礼,兵,拜司谏院正言。以争儒生事。忤 上旨。久不入台阁。复左迁居山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2H 页
察访。当路悯其亲老远宦。拟除为侍讲院文学。历司宪府持平,掌令,弼善,成均直讲。乞养为南阳府使。居四年病免。升司仆正。壬寅二月初三日。得寒疾不起。公生于万历乙卯四月十八日。至是。寿四十八。其时公之家井。有兔溺死。家人不知其为不祥也。兔野兽也。而见于闾市者。何也。说者谓兔于支干为卯。呜呼。其命矣夫。公质素任真。周慎饬躬。与人不竞。居官必恪。温温然有万石君之风。及典州郡。益清苦不涅。以是官无谪人无訾。事亲之节。悌弟之行。本乎其天。中于其矩。雍雍睦睦。莫可间隙。攻举业。甚勤且锐。卒偿其志。公弟艗晰朴樍及子重徽。连缀文科。迭践清选。茀禄昌炽。于世无两。海丰君偕夫人具无恙。寿逾九秩。述衣冠盛事者。必首公家。惜哉。公竟无年而先海丰逝也。妣宁越严氏。考弘文应教惺。夫人聪颖静哲。谈理柝事。有通儒之识。持家秉训子女。甚肃而度。安贫守俭。至老不懈。诚闺閤间希觏也。后公二十年。寿七十而卒。合窆于杨州丰壤先茔之侧。四子四女。重徽阶二品。 赠公参判。妣封贞夫人。重昌县监。重远,重万进士。女大司谏任相元,李善徵,李万夏,许坫。重徽二子四女。以宁,志宁。女尹汇升,李世晟,李龟命,李昌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2L 页
馨。重昌二子二女。攸宁,任宁。女金荩煃,南一明。相元二子二女。守干,守朝。女李湑,尹汇增。李善徵二子。寿镇,瑞镇。李万夏一女。尹汇贤。许坫二子。錞,镗。馀幼不尽录。呜呼。公与余先君交善。因与之婚。怜余早孤。奖余好学。惟恐其不自立也。今重徽既治石。属余文之。公之懿德美行。虽不敢溢。其亦可泯乎。遂表曰是首阳善人掌令郑公之墓。以树于其阡。庶后人之过而式也。
先祖考永兴大都护府使府君墓表
公讳善伯。字庆馀。丰川任氏。在国初而显者。为参政公球。公八代祖也。曾祖讳说。汉城判尹,艺文提学。祖讳荣老。宗簿寺正。考讳章。吏曹正郎。妣长水黄氏。学生廷慎之女也。公生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四月二十六日。正郎公外舅。即府使沈礼谦。其夫人郑氏。既养正郎公。公生又取而养之。年二十四。正郎公捐馆。公早孤而强学自励。攻举业甚勤。不以屡败遂沮。 长陵即祚。中司马。即罢其榜。复设而又中焉。自是连败公车。崇祯五年。擢谒圣第。为时辈所扼。分隶成均。迁平丘察访。拜监察。移郎户曹。拜江原都事。长官 启请仍任。丙子冬。清兵直捣汉京。公职运金币。输于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3H 页
江华。时敌骑纵横危不得脱。既入江华。守臣金庆徵。湛酒弛备。公屡陈守御之计。听之裒如。未久城陷焉。得海航获免。明年四月。以亲老求外。得慈仁。慈。庆州属邑。而分为县。置监自公始。公至而辑吏民立法纪。甚有治声。居六年弃归。历兵,礼,工郎员。拜司宪府掌令。丙戌。丁内艰。服阕。为顺天府使。为政宽明。一境大安。上疏条民利病。朝廷不尽用焉。三年。以公事罢归。凡公所践诸司。成均司成,宗簿,军器,司导,司仆,掌乐,济用正及相礼。其为掌令最多。不尽记。公老矣而久居台阁。与诸少年上下益厌之。求为承文院判校。阅一年。出为永兴府使。升通政阶。明年丙申。感寒疾。五月。易箦于官舍。其年九月。返葬于广州庭坪先茔之侧。春秋六十一。以宁国原从功臣。 赠吏曹参判。公恬静逊退。不亟于荣进。故惟以久次升秩。其为官。可谓落拓矣。两为御史。劾罢二守之滥者。皆公之亲友也。其守法绝私如此。亦可以无愧也。夫人江陵金氏。考县监应命。十七。归于公。精蘋蘩勤纺绩。至老不懈。年八十四而终。祔葬于公茔之左。有四子二女。重持平。量殿。学生早逝。堂文科牧使。女宣传官柳命性,郡守李商翼。重三子。相元。文科壮元重试前参判。赞元。奉事。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3L 页
翊元。文科都事。量二子四女。胤元文科佐郎。舜元文科县监。女花春君㵾,韩载箕,姜命一,李寿镇。堂二子。长达元。季幼。柳命性继子搏。李商翼二子五女。宏文科前参议。宖进士。女申穆,申稙,韩泰箕进士,尹会,尹师古。侧室女。元万雄,孟胄瑞妾,权頵,内外曾孙。不尽录。
外祖考墓表
昔陶靖节作孟长史传。而志其寒泉之思。扬厉其美。君子不以为夸也。吾外祖没已五十一年矣。今表兄思永。命余而文其墓碣。相元复曰。吾外祖。事亲孝居官廉。信于交游而喜周人急。他美行不可以尽举也。其辞勋一事。卓冠古今。足以愧夫一世倖功者。而世无述焉。为子孙者。其可以无传乎。盖公素与青云君沈命世善。沈公密以返正之谋告之。公曰。言既入吾耳。虽不从当死。毋宁其死义乎。沈公因绍介而见诸 长陵。一谒而退。不复往焉。或谯之。公曰。是当为吾君。而求亲于侧微。庸非其希恩者乎。 长陵闻而贤之。既翊 长陵登大宝。即遁居广陵田舍。 长陵三遣使招之。力辞不赴。及录勋。诸勋臣恶其为异也。遂绌为原从。呜呼。贪天冒进。以饕贵富者。岂知有羞耻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4H 页
也。公廉于取名。怯于求利如此。其挺然大节。可谓视之推而不让矣。公讳更生。字叔向。系出璿源。 世宗大王第九子义昌君讳玒。子蛇山君讳灏。子东城君讳询。是为公高祖。曾祖锦城都正讳祎。祖副司果讳聃龄。考讳绥。容仪庄丽。文行俊美。少游泮中。甚为士类所推服。荫为古阜郡守。万历庚子。年五十三。擢第即登弘文录。翌年而卒。盖 穆陵朝。敦尚儒雅。其以荫阶进者。非有学行之名。不得为清选。公始中选而得之。其有人望。可知也。后以公勋。赠承旨。妣骊兴闵氏。判官哲命之女。夫人清令端淑。雅有至行。其通义理论是非。虽哲儒不能过也。自承旨公没。而服麻咬菜。凡三十年。终其身焉。训子甚有法度。公既长。有不称意者。辄受杖焉。天启癸亥。夫人从长子。居温阳郡衙。闻公之立勋。不悦曰。吾儿何至为此事乎。其后沈命世候之。夫人正色而责之曰。此乃国家不幸。君敢自为功。乃复诱吾儿而共之。何也。沈公大赧而退。呜呼。闺閤中而倡此大议论。岂不韪哉。公年十七而遭外艰。既免丧。从沙溪金先生受礼书。沙溪乃承旨公友也。公为词赋。笃好奇古。虽得俊而屡困于公车。未几。场屋多私。遂敛迹废举。时奸凶议废母妃。公与洪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4L 页
公茂绩抗疏。言母妃之不可废。李元翼之不可罪。洪公被窜。公亦屏居湖西。不敢留城中焉。返正初。公谓赵涑,金元亮曰。黜昏锄奸。诚为大庆。功臣中有金自点。未知国家何以待之。自点闻而大恚。公亦不谢。终身绝之。癸亥。直拜金化县监。未几罢归。甲子。以尚衣判官。扈驾公州。丙寅。为刑曹佐郎。丁卯。敌骑深入。完丰君守御使李曙。辟公为从事官。令募粟列邑。公遍巡湖右岭东。得谷千馀石。难已还朝。七月。拜牙山县监。明年。弃归。复历尚衣,刑曹。壬申。拜丰德郡守。未几。丁大夫人忧。啜粥庐墓。躬亲祭具。得脾疾几危。经一年始痊。服阕。拜汉城庶尹。除襄阳府使。病免。丙子。以工曹正郎。拜清道郡守。葺廨宇缮戎器。凡官中弊坏。一更新之。事闻。特赐表里奖之。丙子。京中亲旧避兵南徙者甚众。公尝储羡谷数千石。以宽民役。且以赡其流寓。亲疏如一。宾之依公者。无不忘其亡焉。及瓜弃归。民立碑思之。壬午。拜仁川府使。九月。移罗州。州地广事繁。前莅任者。皆不振而去矣。公至则威制吏胥。其得罪者怀刃。夜入公寝舍。斫伤脚胫。明朝。公悉捕诸贼囚之。及方伯启罢。 长陵怒之。特推方伯。俾公仍之。公亦自弃归。公生于万历乙酉十月十三日。
恬轩集卷之三十二 第 505H 页
以 长陵丙戌三月二十七日捐馆。春秋六十二。以原从勋。追赠承旨。公风棱峻整。议论明闿。尚气节喜宾客。所与游者。皆当世闻人。而最密者。洪茂绩,许国,黄一皓。后三人皆以名节称焉。公外虽严冷。内实宽恕。贤者敬而进之。不肖者亦得以容焉。以此衣冠怀之。所至。宾客骈集。世常以李北海比之。夫人咸平李氏。相礼得元之女也。十九。归于公。事姑甚孝。御婢使有恩。公见客。虽夜必设酒。夫人斥卖衣服奁具以办。而未尝以罍耻告焉。公累典州郡。归则只一衣箧而已。丙戌十二月二十一日卒。初与公合葬于广州东面成阿里。后改窆于杨州丰壤县道藏洞丁坐癸向之原。有一男二女。鸣夏通政郡守。女韩有庆,持平任重。庶子光夏,晚夏。鸣夏四男二女。思永黄海道观察使。思省,思贤。思齐早夭。女进士具文周,进士金一镜。有庆二子三女。世相主簿。世臣郡守。女李后著,李汝相留守,李寅焕。任重有三子。相元左参赞弘文提学。赞元奉事。翊元兵曹佐郎。思永一子幼。思省一子伯纪。内外孙曾。九十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