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醒斋遗稿册七
醒斋遗稿册七 第 x 页
醒斋遗稿册七
 疏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29H 页
辞吏曹判书疏(乙亥正月十四日)
伏以臣特一病废之人也。狗马之疾。虽非朝夕待死之病。实是顷刻难堪之症。数月床席。人理都尽。慢 命孤 恩。罪戾山积。日者。大臣陈达。虽不知贱疾之实状。亦莫非责勉具僚。俾不纳于大何之域之意也。况 圣教丁宁。实出 体下之至仁。臣诚惶恐感激。不敢更有死生之顾。而虽忍死强起。踧踖危迫。如穷人无所容矣。千万梦寐之外。 新命遽下。此际惊心堕胆。不知所出。窃念人主官人。必择其才。人臣受任。必量其分。苟违斯道。必凶于国。必害于身。今此天官之长。何等职任。臣之空疏。何等庸下。而从前侥躐踰涯。已多 清朝之羞辱。岂宜更忝匪据。以致 国事之偾败乎。臣方待罪金吾。无所裨益。所事者言病。所损者 国体。而不图今日。复 授以莫重莫大之任。以骇四方之听闻。 圣朝不能为官择人之弊。至此极矣。而微臣谬辱 宠命之惧。宁欲溘然而无所知也。 召牌之下。不得祗赴。臣罪万死。臣罪万死。伏乞 圣慈察臣肝膈之言。非出于例让。亟 命递臣本职。回 授可堪之人。以重名器。以幸公私。不胜大愿。臣无祈恳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29L 页
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辞右议政疏(二月十五日)
伏以臣以无能之人。抱难医之病。自分为圣世之弃物。而滥蒙 洪造。致位崇班。既无一毫称塞。唯俟福过灾生矣。千万梦寐之外。爰立之 命。及于万万不似之身。精爽飞越。不知置身之所。此岂但微臣将死之秋。实为 清朝莫大之羞。情之所迫。敢缓疾声之号乎。臣疾病为祟。久积逋慢之罪。空疏谫劣。不与具臣之数。而糠秕在前。终玷台司。虽平常无事之时。足以上累 则哲之明。下贻四方之讥。况今 国势陵夷。百弊俱兴。朝论溃裂。万目睽睽。生民失宁。怨苦嗷嗷。当是之时。属之贤俊。犹难正人心而整纪纲。革弊政而苏民生。岂可以衰病如臣。倥侗如臣。而歇后作相。养病政府。则其不至于凶于身而害于国者。无是理也。且求退而犹进。辞卑而居尊。是人臣之大忌。而廉耻之大阙也。臣之从前自画而不敢进者。以人则才智最下。以病则膏肓在身。无望久存于世。况有登庸之望乎。不自意一进而跻金吾崇秩。再转而为天官重任。三命而峻陟黄扉。终为冒进不休之人。无补于 国。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0H 页
有愧于心。使行路嗤点。岂不羞当世之士哉。且臣与左议政臣柳尚运。有姻家应避之嫌。相避之法。载在法典。 国朝三百年来。守之如金石。岂于今日。为此百无用之一物。轻毁不刊之典。而以启日后无穷之弊哉。人愈下而疵议易生。倘或能言之士有所是非。则如臣不似。固不足惜。岂不有损于 朝廷之大体乎。此亦臣之所大惧也。臣又得见大司谏申懹疏本。则历诋铨曹用人之失。以致大臣陈疏不安。臣之代斲。亦有日矣。何敢以受任久暂。强自分别。独为晏然而已。前头偾事。据此可知。臣于此。尤不敢入而后量。以贻人笑也。伏愿 圣明深察相职之重。不可苟 授匪人。亦 察臣之病劣昏庸。决不当此重任。新 授职名。亟命改正。以重 国事。以安愚分。不胜幸甚。臣无任惶惧战灼激切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卿之才德。实合辅弼。予志既定。公议佥同。何用控辞若是乎。大臣姻家。曾无应避之例。情外人言。又不必介怀。卿其须体至意。安心勿辞。速出论道。以副朝野之望。仍传曰。遣史官传谕。(兼春秋权彭老。)
辞右议政疏[再疏](十九日)
伏以臣非分之任。不但为微臣僭窃之惧。折足之灾。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0L 页
终必有 国事偾败之虞。故冒昧号吁。以冀镌免而辞不达意。诚未格 天。反下不敢当之 教。而施之于无所用之臣。伏地惶陨。不知所出。令 殿下拔臣群僚之右。处之具瞻之地者。岂以臣之才分可以担负重任。精力足以总理庶政乎。 殿下虽不知臣之不肖。误以为可任。而 授之以不可堪之任。臣则自知甚明。安敢自诬为可堪。而上欺 殿下。滥受必不可堪之任。以损 日月之明。自陷不测之罪哉。人有能焉有不能焉。故夫以孟公绰之贤。优于赵魏老。而不可为滕薛大夫。如臣无状。少而从仕。未有尘露之补。晚婴奇疾。作一逋慢之臣。论臣本末。有何可取之状。而侥躐崇班。竟致三事之列。使圣明枚卜之重举。为四方瞻聆之讥议。此臣所以自有 新命。食息靡宁。如获罪戾。宜欲钻地以入而不可得也。至于亲嫌一款。 圣批丁宁。至以曾无应避之嫌为 教。此虽出于相职与庶官不同。有所分别之意。 国家著令。行之三百年。罔或敢挠。政府在百僚之首。不宜随时低昂。轻坏成宪。以贻无穷之弊。无论臣之堪与不堪。惟此一事。终有所不敢承当者。玆敢不避鈇钺。更渎 震严。伏乞 天地父母。察臣肝膈之言。非出于例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1H 页
让。亟命改正新除职名。改卜贤德。以幸 国事。愚臣之望也。臣无任惶惧战灼激切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已谕至意于前疏之批矣。卿胡不谅。连章撝谦至此乎。卿其须体予意。安心勿辞。速出论道。以济时艰。仍传曰。遣史官。传谕。(史官假注书崔昌大。传批。)
辞右议政疏[三疏](二十五日)
伏以臣再上沥血之章。冀蒙 一俞之音者。非图身便。实为 国体。而 圣谕勤摰。尚靳 恩许。无乃 天地之大过于 覆帱。而 日月之明。犹有未烛欤。臣之不敢冒进者。一则非分之任也。二则疾病之甚也。三则姻家之嫌也。以言其任重。则如蚊负山。必致糜灭之患。以言其疾病。则救死不赡。但积瘝旷之罪。至于有嫌避。则废其 国典。终贻日后难言之弊。有一于此。尚不敢比列于末班。况兼三者。而抗颜于百僚之首。揆以事理。为如何哉。臣虽百不及人。然不敢幸踰分之荣。为进取之计。朝绅之所共知也。岂于钟鸣漏尽之日。夜行不休。犯此三不敢之戒。自取狼狈乎。臣百尔思量。终无承当之望。而不能循墙而走。但事烦渎于 紸纩之下。臣之情势。可谓穷蹙矣。如曰。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1L 页
人虽不似。姑令备员。则非为官择人之意。如曰。才之不堪。信如臣言。则抡授贤能所不可已。伏乞 天地父母。谅臣崩迫之情。察臣难冒之势。所授职名。 亟命改正。以便公私。不胜万幸。臣无任惶惧战灼激切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屡悉勤恳之意。于前后疏批。复何多诰。卿其须念国事。安心勿辞。速出论道。以副至望。仍传曰。遣史官。传谕。(史官假注书崔昌大。传批。)
辞右议政疏[四疏](二十七日)
伏以臣辞章三上。情迫呼天。而 盖高之听。犹未 俯察。无非臣诚意浅薄。不能上孚。致令沥血之辞。终为饰让之归。臣每奉 恩批。惶愧深增。若陨渊谷。不知所措。臣之舁疾入 朝。僶勉苟度者。亦以分义之严。不敢必遂循墙之愿也。至于今日。官位益隆。而不知惧。责任愈重。而不自量。冒进不已。若固有之。则是从前乞免之请。尽归矫伪。而反失自处之义矣。臣虽无状。亦有一端廉耻。岂不腼然颜厚乎。昔蔡谟不拜司空。出于量其才分。然若律之以人臣事君之常节。岂非偃蹇之甚。而当时不以为罪。后世不以为非者。诚以辞受进退。不可苟焉。而与其贪荣冒居。以取狼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2H 页
狈者。不可同年而语故也。臣之不肖。非敢自况于古人。而堂堂 圣朝待下宽大之体。独不及于区区江左之叔季乎。此臣所以日夜有望于 反汗乙恩。甘伏烦渎之诛。而不知止者也。伏乞 圣慈察微臣终无可堪之势。 念重任不可苟充之地。所授职名。 亟命改正。以幸 国事。以安愚分。不胜至愿。臣无任祈恳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予意已竭。而卿辞愈恳。不其太过乎。卿其须体至意。安心勿辞。速出论道。以副上下之望。仍传曰。遣史官。传谕。(史官注书宋徵殷。传批。)
辞右议政疏[五疏](二十九日)
伏以臣情势穷蹙。进退狼狈。连章控辞。罪在渎挠。而 圣批慰藉 教以太过。臣诚感惕。不知所出。臣之难冒之势。非止一二。乞免之疏。今过四矣。区区危迫之忱。庶蒙 日月之下烛。而诚意未暴。 恩递尚靳。无乃 则哲之明。犹未洞悉于愚臣之不似耶。抑以臣之前后血恳。或出于饰让耶。臣虽愚昧。自知则明。所叨之职。何等责任。而乃敢强应谬举。虚受 误恩。下而自欺臣心。上而致误 国事乎。慢 命之罪。诛止一身。僭窃之耻。辱及 朝廷。此臣所以日夜忧惧。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2L 页
如临深渊。惟思却走。而不敢进者也。夫荣名之慕。人情所同。而苟过其分。鲜不颠沛。历观前史。班班可考。况臣之多病无能。不足比数于器使之列。而躐取卿相。登擢太骤。自古及今。未有臣比。今若据非所据。知进不退。则人事之失。鬼责必至。满盈之祸。其理甚明。此又臣之揣分知惧。抚躬增惕者也。目今虽曰乏人。效力 王室。忠勤素著者。不无其人。则糠秕在前。用舍乖宜。非细失也。至于犬马之疾。匍匐于具瞻之地。以骇众目。则古人所谓政事堂。非养病坊之讥。亦安得免乎。百尔思量。终无可进之势。苟非然者。臣何敢忘分义之至严。忽 天地之大恩。不思死生以之之义也。伏愿 圣慈俯赐谅察。新 授职名。 亟命改正。以幸公私。臣无任祈恳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屡悉予意。而巽辞愈恳。是何情志之不孚至此乎。心切愕然。无以为谕。卿其亟遵前旨。安心勿辞。速出论道。以副如渴之望。仍传曰。遣史官。传谕。(史官翰林闵镇远。传批。)
辞尚方缮工提调劄(三月初一日)
伏以臣猥以不似。忝叨匪据。陈章诚浅。未蒙 矜察。前席辞拙。终靳 恩许。退伏私次。惶愧深增。且因该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3H 页
曹覆 启。有该司两提调仍带之 命。臣于此。窃有所不敢自安者。今此两司提调之不改。虽因从前相臣之仍带。遂至成例。言其职务。自是有司之事。与他衙门都提调管摄者。事例不同。既在三事之列。兼行有司之任。则是谓舛也。前例有无。非所可论。臣之为此言。非敢自尊。盖欲存事面。以明相职与有司不同也。伏乞 圣明勿拘仍兼之旧例。 俯谅愚臣之一得。所带尚方,缮工提调之任。一并递改。以便公私。不胜幸甚。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两司既非单提调。则大臣仍兼。已有旧例。卿其安心。勿辞行公。(史官注书宋徵殷。传批。)
遇灾辞免。兼陈所怀劄。(五月十六日。)
伏以天理物怪。何者非灾。而亢旱之惨。殄绝民天。生人之类。将至于填壑者。岂有如今日剥肤之急哉。其雨其雨。望切云霓。而今日明日。暵炎弥酷。天欲尽刘我斯民耶。降割之酷。何至于斯也。噫。至诚未有不动者。故成汤六责。大雨滂沱。景公一言。荧惑乃徙。乃者。 殿下代牺之 教。发于至诚。南郊 亲祷。诚意格天。将事之际。甘霔旋集。在班之臣。孰不感叹于冥应不忒之理。而及至日晚。密云还散。烈日复杲。未知蚩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3L 页
蚩蚩之民。有何获罪于上天。而宛转于水火之中而莫之恤耶。今 殿下发政施仁。无非恤民。而民怨日积于下。天心不豫于上者。无乃本末倒置。轻重失宜。施措之间。徒涉文具而然耶。人君。上事皇天。下育万民。故居崇高之位。成侧身之休者。不出于斯二者。而敬天或间于对越。则德未纯也。勤民或歉于如伤。则恩未扩也。不审 殿下果能克尽在我之天于得肆之地。不怠若保之心于毫忽之顷乎。昔者。滕文公恐齐人之筑薛。则孟子告之以强为善而已。当危急之秋。御患之道。宜无所不有。而孟子之告之以此者。自治之计。莫先于善。夫岂非道而孟子言之。伊尹告太甲之言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此天之于人。初无爱恶之常。惟视所作之善不善。而降之庆殃也。元圣之告戒其君者。若是其丁宁。则事天之道。亦莫切于为善也。由此言之。则今日之事天安邦。其不在玆乎。民生之愁怨已极。 国势之捏扤愈甚。故虽行惠政。人不知恩者。譬如一贴太和汤。不能救膏肓之疾。若不大警动大振作。将无救于危亡之日臻也。伏愿 殿下勿以避殿减膳。为圣王之盛节。勿以圭璧牲币。为应天之能事。虽系 上供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4H 页
之。自下不敢轻议者。近于靡文浪费。则一并停罢。其他各司需用。万分不得已外。亦皆扫却常例。以答天谴。以恤民隐。则府库自有馀裕。而民力庶可纾矣。穷岁之民。乾粮设粥。莫非赈救之策。而救荒之要。莫过于息民。使之自食其力。不扰其力。则虽饮水食根。庶有须臾无死之心。劳苦其力。则虽使日饱粱肉。必无乐生之心。圻甸之民。异于他道。力役之苦甚繁。民之息肩者鲜矣。不幸今日。两麦全失。举皆赤立。若复使之劳其筋骨于菜色之中。则几何不散而之四。相聚而为盗也。窃闻今番乐善君礼葬也。曳石军丁。各邑调发。其数甚多。而物重路远。不能运致。一有赴役。动经旬日。故农民难于裹粮。车夫利于得钱。一石之运。多费钱文。饥馁之民。钱安从出。睊睊胥谗。怨声载路。亲王子礼葬。虽是应行之礼典。不急之石物。差退时月。以俟农歇民苏。何损于 恩典。而必令一时并举。以病滨死之民。而事系国典。人不敢议。故道臣任一道之责。而终无一言上 闻者。 日月之明。何由 下烛于蔀屋之冤乎。自今以后。请令道臣。少系民力之责应者。一一启闻停罢。以救倒悬之一分。幸甚。遇灾疏决。虽曰非本人君遇非常之灾。则忧遑警惕。将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4L 页
无所不用其极。故其在替天行道之政。不可无疏冤涤郁之举。而日者。罪人之疏决也。自 上率多命仍。而执法之官。又从而矶碍之。其幸而得蒙 宽典者。或未允于物情。伊日之举。近于塞责。且类勘罪有失疏释之本意。若此而已。则终无益于事实。而反有损于 国体也。方今罪谪之人。不胜其多。无论罪之轻重。其窜谪流离之际。疾病死亡之中。父子兄弟怨号而悲痛者。岂不为感伤和气之一段乎。然而当初罪案。成于台启。台启出于瘅恶。若考其罪案。则虽使皋陶议谳。必以为难赦。暂时前席。何能覈其情罪。得其适重适轻之义乎。亦愿 殿下法成汤解网之仁。一用旷荡之典。得罪名义者外。罪之大小。并令 庙堂诸宰及三司之臣。一同会议。分其轻重。禀 旨处决。则其于疏决之政。庶几近之矣。且夫感伤天和。莫甚于滞狱。故外方狱囚。已令各道疏放。罪之轻者。庶可见原。而罪之重者。只凭文案。处决无期。虽有冤状。无以暴白。勿论大辟所关。如有可疑之端。则特用惟轻之典。辄傅生议。则冤郁之气。可以少解。更令该曹。以此意申饬诸道。如此之类。一一 启闻。禀 旨裁处。恐合事宜矣。目今难言之弊。不一其端。而举国之民。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5H 页
皆属军案。杂色名目。难以毛举。而贪多务得。皆无定数。故避苦而趋歇。纳赂而图属者。不知其纪。以致内而坊民应役者。不堪其偏苦。外而闲丁之难得者。愈往而愈甚。民安得不怨而无怪乎。邦本之将蹶也。请令诸军门。有各色军兵处及各衙门有各色名目者。尽行釐正。皆定额数。俾无滥觞之弊。京各司非法之举。规外之事。亦为小民之痼弊者多矣。因循谬习。无所禁断。使不法之官。奸蠹之吏。任其侵剥。则 君门咫尺之地。冤氛先郁。而四方将无以取则。亦令各其司提调及堂上。查出其弊端。禀议 庙堂。务在革弊苏残。则其于消怨之政。不无小补矣。生民休戚。系于守令。故汉宣之时。以选任良吏为急务。至曰。与我共理者。其惟良二千石。汉世良吏于斯为盛。且臣伏闻。惟我 祖宗朝频接臣僚。问民疾苦。如闻邑残民弊者。必简自 宸衷。除其挈眷。畀以苏残之责。慰勉以遣。待其政成。 召以迩列。承 命之臣。孰不感激知 恩。竭忠尽智。以为图报之地也。今则不然。名官之外除者。其出其还。惟意所欲。居官久近。视其饶瘠。奚暇留心牧民。为 国分忧也哉。今日虽刱内外交差之法。定其二周之限。 殿下若不深留意于为民择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5L 页
人。循例差遣而已。则良法不能徒行。而下民终未蒙实惠矣。崇儒重道。 国家之所急。褒奖恬退。王政之所先。方今山林负望之士有尹拯。朝绅恬退之人有朴世堂。而 殿下一以儒贤待之。 旌招不已。一以崇班处之。思与共 国同朝之人。孰不耸观。而臣愚窃念。 恩礼徒隆。未必为用贤之实。爵禄虽尊。廉士不屑其去就。尹拯以传家正学。守道山樊。名德足以范世。而自顷年以来。所遭不幸。其操益坚。而年近七旬。疾病又加。一时 恩礼。恐难回长往之心。久虚亚铨。以待其来。近于虚文。不见其实。臣愚窃以为虚礼。不如实际。递其所带之职。以安考槃之心。尊其道而贵其德。恤穷贫而优 恩礼。 朝廷之可疑者。使之就问。使官月致廪料。以厚待贤之礼。则其身虽退。其言可行。素孚之行。益为士林之依仰矣。至于朴世堂。则勇退一节。本不让于古人。而拔身于颓波之中。终为元祐之完人。其高风峻节。足以立懦。则白首垂死之年。慕荣趋走。臣决知其不为也。虽因大臣之言。有此升擢之 命。俾守东冈。以砺衰俗。亦是 圣世之美事也。但念世堂半生躬耕。忍饥穷山。子姓丧㧻。身计凄凉。贤如此人。而未有阨穷之如此者也。古之人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6H 页
君。若有不致之臣。则亦不强其所不欲。而优礼周急。以全君臣之义。汉帝之于郑均。亦今日之所当法也。臣闻主忧臣辱。当此孔剧之天灾。 圣心忧劳于上。不遑宁处。在臣之道。惟当夙夜在公。虽有刑罚之诛。泥涂之辱。有所不辞。而只缘狗马贱疾。发作无常。又于 陪从之后。重得腹痛泄泻之症。暑感头疼。乘弊兼发。宾厅之坐。竟未进参。既无涓埃之补。又不能陈力就列。有臣如此。将焉用哉。上天之示警。皆由于人事。政化之污隆。实系于置相。则今日人事之失。未有甚于如臣无状。盘礴于具瞻之地。以骇四方之听。何怪乎灾孽之至此。而 国事之日坏也。日夜忧惧。若陨深渊。一日在职。但妨贤路。自知如此而不能退。则不过为贪荣冒禄之一鄙夫。 殿下奚取于鄙夫。而不 赐处分。以致覆餗之讥哉。伏乞 圣明察臣衷曲之言。 谅臣终无可堪之实状。递臣职名。以便公私。不胜万幸。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噫。暵旱之灾。何代无之。而岂有如今日之孔酷者哉。静思厥故。实由不辟。昼夜焦忧。宁欲无吪也。缕缕陈说。一则爱君。二则忧国。再三披阅。感叹不已。可不服膺哉。石物之役。即令姑寝。而其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6L 页
他条件无非切实。宜令庙堂。覆禀施行。卿其须体予意。安心勿辞。速出论道。弘济时艰。(史官假注书朴乃贞。传批。)
因会议未果。辞免疏。(五月二十二日。)
伏以臣当此闵旱之日。未有尘露之补。可以少纾 宵旰之忧。妄陈瞽说。首及疏决者。非不知举措之涉于烦复。而或恐无妨于靡不用极之意。且以日者疏放。虽有未厌于众心者。许多罪谪之中。亦不无轻重之可议者故耳。昨伏闻首相因臣劄辞。有所陈请。而 殿下虑其纷扰。先 令会议。臣于此。不敢以臣言之见施为幸。而反以为惧者。 殿下先下责己之 教。施以旷荡之典。尚有纷扰之 虑。则自下会议。论议之牴牾。不待相当而可知。臣之前劄。可谓不量而发矣。及至承 牌诣 阙也。两司之官。不欲同议。相继引避。 经幄之臣。又复陈疏。皆言事体之非是。苟令三司意见不合。则承 命会议之后。各以所见。可否于 前席。何害于道理。而不此之为。纷然角立于会议之前。 君命之阏而不行。 国体之堕而无馀。全不顾念。岂其心之有恶于同参。有甚于此而然耶。枘凿之不相入久矣。今不足深叹。而但缘臣见识昏昧。不知时议之若此。进无益之言。致无前之举。忏悔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7H 页
无地。诛责不足以灭耻。前日谏臣之外补。罪人之移配。皆为台臣之口实。而臣之难冒之势。在此而不在彼也。伏乞 圣慈特念三司公议之严。仍治愚臣误事之罪。以存 国体。以安微分。不胜幸甚。臣无任惶悚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昨日之事。实是近古之所罕有者。建白虽出于卿劄。会议出于君命。则君命之不行。实自惭恧之不暇。于卿宁有不安引嫌之事乎。卿其须体至意。安心勿辞。速出论道。以济时艰。(史官假注书赵正纬传 批。)
 
备忘记。今日国纲。虽曰解弛。事之无据。岂有如昨日者乎。因旱疏决。非今斯今。则 先朝旧例。予亦知之。或值旱暵太甚之日。再行疏决。非止一再。今玆会议朝堂。疏释罪人之命。亦此意。而本非刱见也。三司之臣。所当同议可否。入陈于榻前。设有意见之不同者。姑且迟待争执。夫谁曰不可。而顾乃汲汲角立。大坏国体。似此举措。曾所未闻也。大臣劄辞之行不行。抑第二件事耳。予之所以寒心者。实在于君命之阏而不行。纪纲之日趋于颓废而莫之救也。昨日之先自引避。惹起闹端。持平鱼史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7L 页
徽。实任其责。为先递差。使年少好胜之辈。稍知君命之尊。分义之严。
因会议未果。辞免疏。[再疏](六月初一日)
伏以臣以宿病之人。当此暑热。种种症患。已有难支之势。而数日前。又得似疟非疟之症。苦痛一昼夜。因致精神昏愦。食饮全癈。渐就凘顿。日事呻楚。失今不治。终必难医。此时此任。本非愚庸所堪。而病又至此。无望供职。名为辅相者若此。而不为 朝廷之羞。臣未之闻也。况臣愚不晓事。妄陈一言。终成厉阶。三司闹端。久未底定。不成 朝廷貌样者。皆臣之罪。侵轶之言。愈出愈急。而与之并闹一场。亦臣之耻也。 圣教严切。无补已损之国体。则如臣偾败。理合求退之不暇。伏乞 天地父母。怜臣之病。察臣之情。递臣职名。俾退散地。以安私分。以幸 国事。区区至愿也。臣不胜祈恳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年少气锐之辈。不顾国体。惟事务胜。岂非骇异之甚者乎。所失在彼。于卿何嫌。卿其须体前后之至意。安心勿辞。速出论道。以副予意。(史官假注书尹趾仁。传批。)
因会议未果。辞免疏。[三疏](初四日)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8H 页
伏以臣重为暑湿所伤。以致腹痛泄泻之症重发。而不至于委顿之境者。所患。或重或轻故也。自数日来。日气蒸郁。调摄失宜。暴下不止。痛势渐剧。宛转床席。全废食饮。元气澌惙。不能收拾。而冷处则块患必作。温处则暑病增剧。寒疝热泄。互相为患。一向危苦。回苏无期。臣年衰病痼。精神筋力。殆同半死之人。而伴食朝堂。无所猷为。已多覆餗之讥。病又至此。未赴宾厅之坐者。亦已屡次矣。瞻望 天门。如隔弱水。蹙伏私次。但增惶惧。臣之所叨何等职任。臣之所窃何等 荣宠。而既无一毫称塞。徒以言病为事。盘礴不退。妨贤病 国而已。则微臣贪冒之罪。固难胜诛。而 圣朝置相。岂不为后来之笑资乎。伏乞 圣慈察臣无用之实状。怜臣难强之病势。亟 命递臣职名。以便公私。不胜万幸。臣无任祈恳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已谕至意。而引疾之章。又至于此。抑或情势。有所不安而然耶。劳悴之馀。虽有疾恙。从容调理。勿药有喜。何用丐免。若是其太过乎。心切愕然。无以为谕。卿其须体予此意。安心勿辞。俟得少间。出而论道。毋孤至望。(史官兼春秋高纬奎传批。御医看病。)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8L 页
遇灾辞免。兼陈所怀劄。[四劄](初七日)
伏以臣狗马贱疾。复剧于积伤之馀。种种危苦之症。决无奔走供职之望。政事堂又非养病之坊。昨者陈章乞免。盖出于万万不得已。而 圣批不许。虑臣释负之愿。或由于情势之难安。 慰谕备至。迥出寻常。 遣医看病。 俯轸死生。臣于此。惶惧陨越。不知置身之所。臣之不合辅弼之任。无愚智皆知。臣何敢饰让。以欺 日月之明也。当初承 命。祗缘严畏分义。虽为一时冒出之计。以臣倥侗之状。沈痼之病。今日求退。亦已晚矣。而缘臣妄率之言。自致时议之相薄。虽有难强之疾。不能见察于听卑之 天。此乃臣之不幸也。即今病势苦歇无常。素患疝块。乘弊作孽。方在叫苦之中。 召牌下临。竟未祗赴身。在大臣之列。违慢至此。将何以率励群工。以赞治化之万一乎。伏乞 圣慈察臣危迫之情。亟 命递改臣职。仍治臣罪。以肃朝纲。不胜幸甚。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已谕予意于前后之批矣。复何多诰。有疾未参。别无所伤。卿其宜体至意。安心勿辞。亦勿待罪。俟得少间。速出论道。毋孤企望。(史官假注书朴乃贞。传批。)
遇灾辞免。兼陈所怀劄。[五劄](初十日)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9H 页
伏以臣于日昨罪人疏决时。病未进参。屏伏惶蹙之中。得见领相臣南九万待罪之章。伏读 圣上开择之批。伊日 前席说话。臣虽未得其详。 殿下言其譬喻之失宜。勉其奏事之审慎。情意交孚。有若严父之诏子。臣邻有心。孰不钦仰 圣德。而金镇圭之疏。出于常情之外。深持疾攻。如恐其言之不甚。臣于此。始知 君臣之义易全。而同朝之心难调也。领相之至举光海时事者。其意不过分别请废与不争执而言。岂以其乘时乐祸之心前后异辙。而罪止于不能争执而已乎。亦岂以 圣朝比拟于不敢比之地也。无心而言。谓之妄发。幸人之不幸。仁者尚此不为。幸人之妄发。而欲成其罪者。人将谓何。今镇圭之言。一节深于一节。终欲推而纳之于罟阱之中。而至以大伦大义有所忽焉等语。为䝱人之资。噫。人之为言。胡至于此。是将使一时之人。无所容于天地之间耶。喷薄之发。不能知择。自不觉其言之至此。犹使人寒心。其心若自以为是。而以直自处。则如向时之人。必以危恶之言。加之于异己而求罪者。亦不足怪。臣诚不料此言出于此人之口也。然念镇圭之疏。虽以领相前席之言为把柄。其所主意。专在于轻议罪人。一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39L 页
篇大旨。槩可见矣。臣之当初妄陈一劄。实为今日坏乱之根柢。若论护恶之罪。臣当为首。且曩日领相责躬之请。可见其于会议之论不以为可。而难于举行。有此设辞而反为罪案。由此言之。则若镇圭者。虽谓之不知鹄之所在可也。臣忝在大臣之列。自犯伦纪之科。而终使竭诚殉国之大臣。横被污蔑。苍黄出城。以之 国事溃裂。更无收拾之望。将何颜面。晏然仍冒于具瞻之地乎。伏乞 天地父母。察臣难安之情势。亟 命罢递臣职。仍议臣罪。以谢人言。以肃朝纲。不胜幸甚。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今日世道。无复可为矣。偶因一时之妄发。如得奇货。合前后忧国之言。为用意击去之计。疏语不正。持之太甚。其惎间之态。殆同小人之手段。不料论思之臣。作此可愕之举措也。噫。此岂镇圭之本心哉。党论深痼。梏亡良心而然也。诚可笑而不足怒也。予方敦召首相。而卿又以此引嫌。不觉愕然。无以为谕。于卿少无不安之事。须体至意。安心勿辞。亦勿待罪。速出论道。以济时艰。(史官兼春秋吴命羲。传批。)
辞免劄(七月十九日)
伏以臣之痼疾。虽有轻重歇作之时。言其大势。则盖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0H 页
无日不病。而三夏泄泻。元气积败。及今风气乍冷。诸症迭作。疝块牵痛。倍剧于前。昏眩日甚。殆不省事。失今不治。难以为人。拟将一疏。仰暴私恳矣。昨伏见 殿下答进士郑拭等请召致工曹判书尹拯疏批。虽曰嘉尚。又以大臣所陈。意亦有在。岂不及于尔等为教。 殿下既知多士之请。出于为 国。则又何以发此 教也。臣之前日略陈区区之意者。揆以为 国进贤。如恐不及之义。则实非当然底道理。幸蒙 殿下不用臣言。特授上卿之位。前后 批旨。愈往愈恳。使士林增气。甚 盛举也。今日多士之疏。或为礼罗之一助。而圣教所发。似少 深纳之意。以缺多士之望。 王言如綍。四方传诵。若以为大臣之言先入。而多士招贤之请。不概于 圣心云尔。则岂非未安之甚而损 圣德之大者乎。臣诚昏谬。妄进一言。触处生尤。已不胜其惭恧。而贱疾日加。尤无陈力之望。伏乞 圣慈特赐俯谅。亟 许递改。俾安微分。且寻生路。公私幸甚。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日昨儒疏。出于为国招贤之诚。则岂以先入为主哉。于卿别无所嫌。卿其须体予意。安心勿辞。速出论道。以副至望。(史官注书南相夏。传批。)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0L 页
请寝 中殿影子图画及 园陵行幸事劄(八月初一日)
伏以臣于昨者。伏见 备忘记。有临昌君焜及前应教金镇圭等。出入 阙中之教。又伏见以镇圭之不即承 命。至于推考而使之入来。臣始焉疑惑。终不胜惊讶焉。 殿下之使镇圭必与于绘画之事者。徒知镇圭之稍解其术。而不觉为 坤殿图画影子。元非至当底道理也。考之往牒。既无前闻。求之 昭代。未有明證。而强欲行无稽之事者。不待讲究而知其不可。则镇圭之能事与否。非所可论。 殿下又知 坤殿至近之地。非他人所敢出入。而乃 命宗戚之臣及闵镇厚。欲令镇圭厕于其间。镇圭虽曰戚畹中中人。于 坤殿。即外廷之臣也。非宗非戚。而执绘事。使近于至严至敬之地者。不待一言。而知其非礼。则以 殿下之明圣。何不少察于不可与非礼。而喉司之 启。玉堂之劄。台臣之论。并不槩于 圣心。不即 允从。此岂群下之所望于 圣明者哉。夫以虞人之贱。非其招不往。虽死而不悔。今镇圭以 经幄之臣。不敢坏人臣之大坊。 殿下非不知此。而欲以分义之严。驱迫于死不当承顺之地。非所以使臣以礼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1H 页
之道。而犹且 不纳谏者。有若好胜。将使四方骇惑。后世讥议。岂不为 圣德之大累也哉。噫。皇天降害。百谷不成。举国生灵。如在水火之中。莫不有死之心。无生之气。 殿下倘于万机之暇。念及其滨死之状。则虽八珍之味。必将投箸而起矣。今玆 谒陵之命。虽宣不得不已之明教。且布从简省弊之 德音。大命近止之民。恐无瞻 羽旄欣欣之色。而廷臣相顾。终不敢言者。盖虑 天听之难回。而诚心之未至也。如臣无状。忝在大臣之列。趑趄嗫嚅。徒积愧惧。而非常之举。又出意虑之外。于此而不尽区区之怀。则不忠之罪。益无所逃。不避烦猥。敢效愚衷。伏乞 圣明夬从台 启。亟寝 成命。庶无贰过。则 国家幸甚。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大臣之言至此。出入阙中之命。当还寝焉。(史官假注书崔宇泰。传 批。)
辞免疏(八月十五日)
伏以臣沈痼之疾。与日俱深。一月之内。不病者盖鲜。而少或劳动。辄作数日之痛。故力疾赴公。亦不多时。尸素之惧。何尝少弛。而顷日宾厅之坐。扶舁进参。 引对罢出之后。头疼寒缩之症。猝然重发。急还私次。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1L 页
殆不省事。服药调治。虽得少苏。而 徽陵奉审之行。适当此际。行路撼顿之馀。添得腰䝱之痛。日昨外司之坐。头疼之症。又复发作。宿患昏眩。乘弊日甚。此盖肝肾郁火。必因外感而转剧。寝食俱废。神精都丧。愦乱昏倒。如在梦中者。今又累日矣。臣之块患。自为百病之根柢。故居常危懔。若不保朝夕。而种种疾患。触处层出。有若朽条病叶。望秋摇落。为人为鬼。只俟造化处分。而蚊负未释。朝露将晞。尚且养病政事之堂。徒积欺负之罪。其于 国体。何如。其于私义。何如也哉。呜呼。邦运不幸。值此振古所无之凶岁。举国生灵。如在水火之中。拯济之急。有如奉漏沃焦。当此之时。任是职者。苟利于 国家。虽磨顶放踵。有所不辞。臣虽无状。何爱于蝼蚁之贱。敢生图便之计乎。只缘以百不如人之身。抱万无一医之病。妨贤病 国。上累 清明之治。决性饕禄。下贻四方之笑。此臣所以日夜惶愧。生不如死之为安也。且臣历见前史。三公之职。在于论道经邦。故有灾异则责免。无建白则罢退者。盖以其任至大而其责甚重也。任大故政无苟且之授。责重故人绝侥倖之心。目今危亡之象。非寻常灾异之比。而臣无一策半筹仰裨 圣化。则虽使臣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2H 页
身无疾病。奔走周行。理宜 谴罢。无致覆餗之讥。况臣贱疾如上所陈。不可一日冒处于匪据之地者。较亦明矣。委顿床席。万念俱灰。欲起还仆。迹阻贺班。惶恐陨越。但俟诛责。伏乞 天地父母。察臣肝鬲之言。怜臣危苦之情。本兼诸任。亟 许递改。以安微分。改卜贤德。以济时艰。不胜万幸。臣无任涕泣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所患如此。予用虑念。不得进参。有何所伤。卿其须念时事。安心更勿撝谦。俟病少间。速出论道。以副至望。(史官假注书权尚游。传批。)
再疏兼陈所怀(八月二十二日)
伏以臣之冒昧陈章。冀蒙 恩递者。实出于万不获已。辞非例让。情迫呼天。倘蒙 天地生成之德。早 赐处分。则生而或免欺负之罪。死而庶作瞑目之鬼。而辞不达意。诚未格 天。勤摰之 教。反增微臣之罪戾。 遣医看病。猥叨分外之 恩荣。惶恐感激。不知置身之所。噫。今有人借视听于聋瞽。则傍观者虽三尺童子。必捧腹而绝倒。臣之谬膺 宠命。其为四方之捧腹久矣。而不幸贱疾。又复沈痼。日复一日。有加无减。精神筋力。渐就澌尽。危兆败症。虽不敢一一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2L 页
胪列于 宸严之下。其不能更起为人。有所报塞则判矣。宛转床席。但有悲涕。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官应老病休者。古人之格言。今臣犬马之齿已过六旬。难医之病。又至于此。而蚊负未释。徒妨贤路。臣之愧负。固不暇言。而当此危亡之运。扶颠之任。责之于滨死之人。揆以 国体。岂不谬哉。噫。人之所欲。天必从之。故日者。领敦宁府事臣尹趾完。陈病力辞。则 殿下许令释负。领中枢府事臣南九万。情势难安。则 殿下又为勉从。此岂非疾病之笃。难容人力。进退以礼。不欲强迫之意也。今臣之病。过于趾完者。彼病在四肢。而臣病在腹心也。九万之乞退。在于情势。而臣之请废。在于笃疾。则穷而反本之情。何下于两臣。而彼两臣之为 国家柱石蓍龟者。有万不同于愚臣之一倥侗。则 殿下之取舍殆近于当千里之途。废骥骐而策蹇驴。岂无四方之窃议乎。且使臣病不至甚。职是闲漫。非时陈乞。亦不当仰烦于 紸纩之下。而百尔思量。唯在死与退而已。臣之情势。可谓穷蹙矣。伏乞 圣慈俯察至恳。早 许递免。无令重任。有久旷之废。幸甚。仍伏念臣积年抱病。精思耗尽。每当登 对。恍惚如梦。心之所欲言者。旋忘其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3H 页
头绪。口之所已发者。不成其伦理。此乃 圣明之所下烛也。寻常愧惧。有不尽恨。而即今病势。恐无前席之日。瞻望 象魏。徒激危衷。略陈愚陋。以备 裁幸。惟 圣明之留省焉。呜呼。今之 国事。诚可谓岌岌殆哉。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民无食。无以为命。国无民。无以为邦。诸道状闻相继而至者。非罔极则罔措也。以目前所见言之。百谷未遂。严霜已下。外方驰闻。实非虚语。 朝廷之所讲究蠲役者。省弊之外。将无以拯济于水火之中。俾免饿孚(一作殍)之患。言念民事。诚可哀痛。 国家于平常无事之时。不能节用蓄积。奢侈之害。甚于天灾。而人心忸安。以致财竭民穷。至于今日而无可救之策。岂非重可慨然而寒心者哉。噫。事至于此。岂无善图。上格下感。迓续景命者。亦在 殿下之一心。而此非寻常灾异之比。如在干戈抢攘之中。亟 下哀痛之教。以慰人心。 申教道臣。勖励守宰。凡系仁爱保恤之政。无所不用其极。要在抚摩安集。而 殿下视千里之远。如在几席之前。 对玉餐则每念苍生颠连之状。 居九重而如闻白屋愁叹之声。日用事为之间。必 留心于俭约。勿以费小而为之。勿以省微而不为。则财用不期节而自节。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3L 页
惠泽之入人者。不期深而自深矣。今日之以此言进者。真同临渴掘井。而一日节用。有一日之效。所以行之。惟在至诚而已也。窃念 国家之治乱。系于人心之向背。况此危急存亡之秋耶。虽圣王之世。民不可每人而悦之。而颂声作者。举措先服人心而民兴起。虽贪暴之主。未必每人而虐之。而举措多拂人心而民怨咨。欣戚攸分。兴亡随之。请以 殿下所已行者而明其然也。日者 陵幸之定期也。凡干省弊。非止一二。道里亦且不远。其所劳民。比前日宜若有间。而停寝之 命一下。远近感悦。彼劳筋苦骨之类。无怪乎若此妇孺跛躄无与于奔走。而犹且耸动者。无非至愚而神者。咸戴若保之 圣心。而穷困之时。易以为德。亦可见矣。 殿下倘能推此事。苟有利于民者。不待烦请。涣发 德音。慰悦人心。则群黎百姓。庶有其苏之望矣。臣伏闻曾在己未年间。年事凶歉。惟我 明圣王大妃特轸民忧。 命下于义寿进两宫所储。使之补用赈资。民到于今。称颂 圣德。此正今日 殿下之所当法。臣为 殿下流涕而言之。臣于病伏中。闻领府事南九万之还 朝。欣幸之心。如有所恃。意谓肃谢之日。 命与诸宰。同时 赐对。询问民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4H 页
间切急之状。且访近日 朝政之得失。而侧耳多时。终未有闻。臣不胜缺然之至。今夫父母之于子。有疾痛痾痒。如有业医者。诚心求之。必访可疗之方。犹恐或缓者。至情所在。不期然而然矣。今腹心大臣。自外而来。适当 引接臣邻之际。灾荒之惨。民事之急。彼既目见。则以 殿下子视之仁。宜问而不问。其于救焚拯溺之策。有若不深 留意者然。非所望于 圣明者也。臣又于全罗,江原两道监司递改事。不无疑惑焉。咸镜监司权是经。年老身病。不能酬应公务。则不可不递。而李秀彦,吴道一。则一时并出。虽出于镇定。不待瓜限。有此 召还。亦无不可。而但两道农事。俱未免大侵。道内生民。正在危急之中。本道必有预为区画设施之事。而一朝递改。付之生手。非事之宜。况新旧替代之弊。灾实分等之难。节节不便。瓜满守令。尽令仍任之日。两道民情。想必有骇于此举。今虽已出其代。恐不如仍任之为便也。 朝廷之所以为 朝廷者。以其有纪纲。而纪纲不立。则 朝廷日卑。第以一事言之。所贵乎台阁者。以其为 人主耳目之官。绳愆纠缪。振肃颓纲。乃其任也。而今之出入是职者。未闻有请革一弊论一阙事。而肃谢数日。则已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4L 页
有呈单之纷纭。不待 牌招而行公。未之或见。以致大政时所差监察。尚未署经。此何风习。此何事体。 牌不进推考。例下禁府者。为矫一时之弊。而踵相接金吾之门。既已成风。威不能制。欲以矫弊者。反伤 国体。里巷为之谚曰。台阁文理。进于避辞。玉署轮直。在于福堂。岂非可羞之甚者乎。前日承宣之臣所以仰禀变通者。以此也。臣愚以为堂上官。则既在大夫之列。一依试官 牌不进例。只罢其职。堂下官。则随其情犯之轻重。或罢或削。亦足为惩励之地。而申饬铨曹。慎简台官。则犹胜于拿治。而不能禁也。难进易退。士夫美节。然有不可以一槩论者。礼曹判书郑载禧之久违 朝命。实为未安。载禧之当初引退。不过与郑浩交恶。而及后 朝廷之擢置卿班。任以机务者。为其乔木之臣。且有执法奉公之称也。而无爵不辞。坚卧不起。罔念 圣朝简拔之意。甚非所望于重臣者也。宜降 明旨。责其违慢。促令上来。使宗伯重任。不至瘝旷。幸甚。臣病甚神惛。语无伦序。已极惶悚。而伏见僚相以李万元事。至于引罪。恍然自失。惭惧交集。臣既有与议之事。而不能省察。厚招物议。昏谬之失。无以自恕。臣不胜感 恩知罪。谨昧死以 闻。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5H 页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缕缕陈戒。出于惓惓之诚。予甚感叹。可不服膺焉。噫。值此无前之灾荒。为民父母者。竭诚拯救之心。何尝少弛。而今忽以不深留意。疑之大臣。而不知予心若此。则他何足道乎。诚无颜面也。吴道一瓜期不远。参以事势。不可不预先变通。道一既递。则同时并出之人。不宜异同。故有此一时变通也。牌不进论责事。使之依比变通。疏末事。予观近日士夫。以坚卧不应命为事业。寻常寒心矣。郑载禧之前后不应命。凡几度日者。特推责其违慢。而终不动念。今又警责。执滞难变。其将每降明旨耶。偶未觉得。别无所伤。卿其安心勿辞。速出论道。以副予望。(史官假注书郑维渐。传批。)
待罪疏(八月二十二日)
伏以臣狗马之病。日就柴顿之境。断无供职之望。连章乞免。万不获已。兼陈瞽说。窃自附于无隐之义矣。伏承 圣批。辞意极严。有非人臣所敢闻者。奉读未半。惶汗没胫。直欲钻地以入。而不可得也。臣虽无状。岂不知若保之 圣心。而心怀过虑。诚切仰勉。不觉其言之妄发。得罪于 仁覆之天。岂非臣病悖将死之秋乎。夫臣而疑君。是为慢上。慢而无礼。死有馀罪。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5L 页
况诚无颜面之 教。非所闻于吁咈之世。而缪臣妄言。以 天地父母之仁。损包容宽大之体。此尤臣之罪也。席藁私室。斧钺是俟。伏乞 圣慈亟削臣职。仍治臣罪。以为人臣事 君无状者之戒。千万幸甚。臣无任惶悚战灼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昨日之批。只叹情志之不孚而已。慢上之说。宁有近似于予之本意乎。卿其安心勿辞。亦勿待罪。速出论道。以副予望。(史官假注书郑维渐。传批。)
辞免劄(九月)
伏以臣贱疾沈痼。日事委顿。无自力之望。而适值圣候违豫。大小忧遑之日。不敢引疾退伏。忍死奔趋于 起居之班。以致筋力柴尽无馀。添伤于备局之坐。夙病新恙。一时具剧。连日苦痛。不作人羕。盖臣病根已深。积败生疮。少或感伤。诸症层出。心腹牵痛。不能俯仰者。块症之为患也。四肢痿痹。骨节浮疼者。湿痰之流注也。头痛眩晕。几至不省者。肝肾火郁。有升无降也。三夏泄泻。入秋转剧者。脾胃大虚。元气下陷也。病状若此。而能效犬马之力者。臣未之闻也。方今国事捏扤。艰虞溢目。首席久虚。左揆独贤。臣虽无状。岂不知乞免非时。言病为罪。而长负病席。虚带职名。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6H 页
寻常职任。尚不可如此。此时辅相之职。何等责任。而委诸倥侗一病人。上贻 国家之羞。下积瘝旷之罪。此臣所以疾声哀吁不避斧钺者也。况今年凶荒之惨。实系危亡之运。而上天示警。愈往愈切。外方灾异。状 闻随属。节迫闭藏。雷不收声。召灾致祥。验诸人事。则此诚 殿下恐惧修省。进贤退不肖。迓续景命之日。而如臣之本不合冒处匪据者。因循盘礴。不 赐斥退。不几于慢天戒乎。臣于此。震恐忧懔。益不知置身之所也。伏乞 圣慈俯察崩迫之情。亟 许递改臣本职兼带。以幸 国事。以安微分。不胜至愿。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年龄未高。从容调理。可见勿药之喜。凡有咎徵。实由凉德。何用过辞至此乎。卿其须体予意。安心勿辞。俟病少间。出而论道。以济时艰。(史官假注书崔昌大。传批。)
不得进参贺班辞免劄(九月二十日)
伏以臣将事 太庙罢出之后。宿患疝症。触寒重发。心腹绞痛。有不堪忍。杂施砭熨。少无所效。叫苦万状。作一僵尸。当此亿兆同庆。百僚骏奔之日。不意危恶之症。转谻于斯须之顷。终未致身崇呼之班。以伸臣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6L 页
子祝 圣之愿。人而至此。不如无生。瞻望 天陛。精爽飞越。以首顿地。只自俟罪而已。伏乞 圣慈亟递臣职。仍治臣罪。以安微分。不胜幸甚。取 进止。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有疾未参。别无所伤。卿其安心勿辞。亦勿待罪。从容善摄。(史官假注书郑维渐。传批。御医方震夔看病。)
与左相柳(尚运)联名劄(九月二十四日)
伏以臣等伏见礼曹因 圣候平复之庆。一依戊午癸亥两年例。以取人庭试设行事。 启禀判下。此乃臣等与闻之事。而第有区区所怀。不得不冒陈。以俟处分者。玆敢不避烦渎于 静摄之中。惟 圣明之裁省焉。日者。 圣体违豫之日。以举 国臣庶忧遑之心。伏睹告 庙陈贺。颁教八方之庆。则其欢欣鼓动。当复如何。而因庆设科。自是次第应行之事。更无容议于其间。然窃伏念。事有经权。理有轻重。该曹之举例禀请。出于经常。而设科取人。比之告 庙陈贺。不无轻重之殊。方今值此 国事岌嶪之日。凡于应行之事。莫不或停或退者。皆出于一时权宜之政。则不必有拘于庆不踰年之常例。姑停设科。以纾目前之急。退行于明秋。合于别科为六百馆试广取。则经权得宜。轻重有序。而差先差后。无甚损益于 国体。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7H 页
日期规矩。虽已 启下。伏乞更下 明旨。使四方有以知宵旰之忧不遑及他。则亦或为饥穷之民。钦仰 圣德之一助也。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昨观儒臣疏中措语。直以停科为请。故以流来已久之事。不可废之之意为答。而至若设行于今年。则于予心。终有所不安矣。卿等之劄。正合予意。忧爱之忱。深用嘉叹。当令该曹。退行于明秋焉。(史官翰林闵镇远。传 批。)
乞免劄(九月二十五日)
伏以臣病谻陈乞。出于万不获已。而未蒙 恩许。 批谕勤摰。 遣医惠药。异渥便蕃。臣之得免鬼域。少延残喘。莫非 雨露生成之泽。感与惧集。抵死知荣。而外感之症。日渐弥留。头痛寒热。乍歇乍重。四体战掉。气息澌惙。不能自运于房闼之间。未参 起居之班。今有日矣。不赴筹司之坐。亦已久矣。分义既乖。职事又旷。委身床箦。一味惶陨。而至于块患。此非一朝一夕之病。医治技穷。发作无常。少或失摄。必致危剧。故渐近寒节。厥症倍甚。及今积伤之馀。作孽转酷。危苦万状。无暂时之歇。心腹牵痛。多闷绝之时。今虽缓死。何可望更起为人。奔走职次也哉。噫。臣以至愚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7L 页
极陋。滥蒙洪造。致位三事。当此 国事艰危之日。岂敢有一毫图便之计。而不幸病入骨髓。虚带职名。在公有覆餗之讥。在私为负 国之罪。此臣所以日夜悲叹。直欲无生。而不可得也。伏乞天地父母。少察人穷反本之至情。亟 命递臣职名。以安微分。不胜幸甚。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噫。此何等时。而大臣之引疾丐闲。若是其太过。甚非平日所望于卿者也。从容调理。神明所相。勿药有喜。卿其须体至意。安心勿辞。俟得少间。出而论道。以济时艰。(史官兼春秋吴命羲。传 批。)
乞免劄[再劄](十月初二日)
伏以臣之不避烦渎之诛。冒昧号吁而不知止者。实惟 天地之不可欺。亦不敢以姑息事 殿下也 仁覆之天。不 赐矜察。前后 批谕。不啻勤挚。臣窃自伤。夫穷而反本之情。无处求伸。区区之愿。只在俟病少间。得以柴顿之馀。更近 日月之光。而又自数日。所患触寒。复剧心腹绞痛。不能俯仰。欲起还仆者数矣。 圣体平腹之后。初下 赐对之命。臣邻动色。莫不相庆。而臣忝在大臣之后。竟未致身 前席。仰瞻 龙光。分义扫地。情礼俱缺。宁欲溘然无知。而今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8H 页
日 召牌之下。又未承 命。宾厅日次之坐。将无进参之势。疾病若此。仍带重任。到底伤损。难一二数。事未前闻。罪负日积。臣安敢晏然而已乎。噫。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主忧臣辱。古今通谊。方今 国有累卵之危。势有燃眉之急。灾异沓臻。 宵旰忧勤。此正人臣尽节之秋。十行 纶音。丁宁恳恻。远近跛躄。咸思自奋。则如臣受 国厚恩。位在三事者。有何顾惜躯命之念。而病入骨髓。宛转床箦。有如粘泥之翼。拍拍将离而不得。臣之得此病。命也。有此病而不即死灭者。亦臣之不幸也。夫 国家之置相。将与共理也。历观前代居是任者。无所建白则罢。 国有灾异则免。病不知退。则至以政事堂非养病坊。斥之。不使匪人。一日冒处者。名器至重。不可忽焉故也。臣之伴食朝堂。已及半年。未有一事之裨补。徒窃廪禄。所事者疾病。未知堂堂 圣朝。奚取于籧篨之一病夫。使之久冒匪据。以来四方之讥议乎。此臣所以日夜煎迫。冰炭交集。恐未免为 圣世之僇人也。伏乞 圣慈俯谅重任之不可久旷。贱疾之终难为人。亟 命递臣职名。以幸 国事。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取 进止。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8L 页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噫。饥荒孔棘。灾异沓臻。夙宵忧惧。罔知攸济。静言思之。职由否德。于卿有何所失乎。病未赴召。尤无所伤。卿其亟遵前旨。安心勿辞。俟得少间。速出论道。以副上下之望。(史官假注书朴汇登。传批。)
四度呈辞后。 遣承旨传谕。(御制。十月十二日。)
批旨三宣。庶冀卿之或谅。巽牍四上。胡弃予之如遗。抑未深思。玆用敷诰。噫。卿试看国势。此何等时。饥荒惨目而伤神。若何以济近止之民命。灾异层生而叠见。若何而答仁爱之天心。俯察仰观。无一事足恃。春冰虎尾。有万分可虞。实无乐乎为君。讵暂安于食息。此正如在泥露救焚拯溺之日。决非辄引疾恙。袖手傍观之秋。惟卿历事 两朝。匪躬一节。前席之缕缕。亶出爱君之忱。章奏之勤勤。总是拯民之策。故予倚毗之弥重。奚卿去就之自轻。元老重入台司。方喜共济僚相。遽图释负。畴克胥匡。期待之意。固不大欤。安危之机。宁忍恝也。劳悴之极。不瑕荣卫之少愆。神明所扶。可见勿药而有喜。予不以奔走督责。卿勿以筋力为辞。呜呼。汉业倾隤。武侯但思鞠躬尽瘁。周室扤捏。召公未敢翩然告归。卿其亟断丐闲之章。勉追古人之义。益竭心力。弘济多难。(承旨李野。)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9H 页
书启(十三日)
臣之连事辞单。不避渎扰之诛者。出于疾痛呼父母之至情。而听卑之 天。不 赐矜察。至 遣承宣之臣。传谕 圣旨。十行勤挚。有非微臣所敢承当者。臣奉读未了。惶陨无措。使臣如有一分自力之望。当此 国事岌嶪 宵旰忧勤之日。岂敢为释负之计。而积年沈痼之疾。复谻于积伤之馀。越添于当寒之后。危急之症。闷绝之状。有难以文字形容。以此病势。虽闲漫之官。尚不可冒据。况臣所处之职。何等责任。而仍循苟冒。上损 国体。下益罪戾乎。伏地惶恐。不知所达。当俟痛势之小定。更以一疏。悉暴危恳矣。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49L 页
辞免疏(十三日)
伏以臣昨伏承 圣谕。辞旨恳至。 眷意非常。揆以分义。唯当感激 洪私。不计死生。仰承 威命之不暇。而委顿叫苦。人事都尽。无计竭蹶。虚辱宠命。 圣恩愈隆。臣罪愈大。终宵耿耿。无地自容。宁欲无生而不可得也。噫。人臣事君。何莫非义之至也。然人器不称。尸素多惭。则不敢不辞。疾病缠身。陈力不能。则不得不退。当辞而不辞者。为妨贤病 国之罪。宜退而不退者。为贪荣丧耻之人。有一于此。则德之凶而人之弃也。今臣空疏谫劣。百无一能。虽蒙 误恩。致位卿相。临事㥽㥽。无所裨补。既不一毫近似于 圣教之万一。积年癃病之状。或已 圣明之下烛。而危兆败症。乘弊迭作。一月之间。不剧无几。时或扶舁而行。匍匐而进。常恐为 清朝士夫之羞。而及至今日。旧疾复谻。新症转加。日夜痛苦。不作人羕。有死之期。无生之日。人之言病者何限。病之沈痼者亦何限。而未有若臣之危且苦者。病势至此。而犹带职名。未之见也。有臣如此。而犹使备员。亦未之闻也。小官尚然。况此重任乎。暴情实者。每归于例让。陈病状者。有类乎常谈。沥血之恳。吁 天之情。将无以见察于 日月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0H 页
之明。此岂非臣之至痛深悯蕴结于滨死之中也。伏乞 圣慈察微臣病非饰伪。 念相职。不可久旷。本职兼带。亟 赐递改。更卜贤德。以幸 国事。愚臣之望也。臣无任涕泣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卿恳。已谕至意。复何多诰。念今日之时事。实非大臣引疾之秋。而其在卿同休共戚之义。岂可自安于心乎。予志已定。决难允许。卿其安心勿辞。卧阁论道。以副上下之望。(传 批史官。佚名。)
十四度呈辞后。 遣承旨敦谕。(二十三日。)
卿之引疾。今至几日。而予之恳谕。亦已屡度。意谓卿幡然改图。趁即造朝矣。辞单十四上。而一向迈迈。是何情志之不孚一至于此哉。噫。试看今日。此何等时耶。灾沴沓至。饥馑孔惨。八路生灵。举将尽刘。诸道状闻。莫非惊心。民忧国计。无一可恃。此正君臣上下竭心焦思。有若救焚拯溺之不暇。以卿体国之诚。受知之深。何不念及于斯。而引疾丐闲。若是其太过乎。予之望卿。不啻若大旱云霓。虽有一时荣卫之伤损。神明所扶。庶有勿药之喜。卿胡不谏。困我若是哉。无乃予诚意浅薄。莫回卿之遐心耶。玆遣近侍。谕予至意。亟断来章。速出论道。以副朝野之望。(承旨李弘迪。)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0L 页
书启(二十三日)
臣之不肖无状。猥忝匪据。有愧大臣之名位久矣。难医之疾。因寒添剧。全废人事。亦已久矣。日夜区区之望。惟在于未死之前。释此重负。而辞单屡上。未蒙 一俞。近侍 敦谕。丁宁恳至。顿地以首。惶陨靡定。臣虽至愚极陋。粗闻事君之义。无论 国势之安危。岂不知 君恩之当报。违慢之有罪。而不幸今日。病入骨髓。真元日铄。精神日丧。所馀者躯壳。而委顿床箦。长事叫痛。设令臣能为 国家之有无。或效犬马之力。沈痼之病若是之甚。以致公私之狼狈。则其在 圣上体下之仁。少垂 矜察。早 赐处分。以全 顾复之恩。不害为天地之大德。今臣驴技止此。蝼命将穷。而当递不递。虚辱 宠命。使 圣朝优待大臣之礼。混施于不当施之人。 国体缘臣而愈卑。臣罪至此而益大。此臣所以求死而不得者也。既无趋承之望。将为负 国之鬼。伏地流涕。不知所达。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1H 页
辞免劄(二十四日)
伏以臣于疾痛危苦之中。伏蒙近侍宣谕。 敦勉备至。感激 洪私。继以涕泪。终宵耿耿。不知所出。噫。臣之蒲柳之质。今已凋矣。犬马之力。亦已尽矣。若使膏肓之疾。或有一分自力之势。则受 恩若此。致位至此。一息未泯之前。岂忘区区图报心。而危恶之症。日甚一日。昼夜叫苦。不作人羕。加以寒疾重作。头痛如剖。泄痢不止。症成休息。种种诸患。反覆沈痼。实无更起为人之望。而所带之职。瘝旷已久。孤 恩负 国。死有馀责。此臣所以生不安于病席。死不瞑目于地中者也。 天地之大。无物不帱。 日月之明。无幽不烛。伏乞 圣慈察此崩迫之情。本职兼带。亟 赐镌免。以幸公私。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予意已悉于前后之批。而卿之巽辞。愈往愈恳。此无非情志未孚之致。益用惭恧。无以为谕。日呈十单。决难允许。卿其须体此意。安心勿辞。卧閤论道。以副上下之望。(史官假注书朴乃贞。传批)
三十一度呈辞后。 遣承旨敦谕。(十一月。)
人主以任相为职。而人臣以体国为任。自古国家之治乱兴亡。实系于辅相之去就。而矧乎今日。此何等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1L 页
时也。上而天灾沓至。有若祸机迫在朝夕者然。下而饥馑荐臻。将不免颠连之患。言念及此。宁欲尚寐。无吪。是诚君臣上下。聚会精神。殚竭心力之日。而卿以乔木世臣。位在三事。负经济之责。有休戚之义。则予之所倚重者果何如。而卿之引疾丐闲。今已阅月矣。前后敦勉。非不勤挚。而一向逊辞无意造朝。岂予诚礼末至。不足与有为而然耶。心甚惭腼。无以为谕。噫。当此艰危之际。卿不可舍予。予不可无卿。予之望卿。不啻若饥渴之饮食。大旱之云霓。玆遣近侍。申诰予意。卿毋困我。速出论道。以副朝野之望。(承旨严缉。)
书启
臣之沈笃之病。尚迟一死者。非臣之幸也。虚带职名。未蒙 恩递者。非臣之荣也。忧悯成悸。发于梦寐。日夜叫苦。求死不得。而不意今者。又 遣近侍。 敦谕丁宁。勉之以不可不出之意。臣奉读未了。精爽飞越。继之以汗泪俱发也。臣之危恶之症。沈顿之状。仰暴于 紸纩之下者。非止一二。而日月之明。犹未下烛。每承勤恳之 教。只增抑塞惶陨。不知所达云矣。
辞免劄
伏以臣之日上辞单。阅月而不知止者。情虽急于吁 天。罪实深于逋慢。揆以分义。理宜 谴责。而 严诛不加。 天眷弥隆。 遣近侍敦谕。又出意虑之外。 勉教丁宁。 辞旨勤恳。臣虽无状。一息未泯之前。岂忘竭蹶趋承之义。而宛转床席。不能奋飞。含 恩畏罪。无所容措。不避烦猥。更暴危恳。惟 圣明之少垂 矜察焉。臣之有此疾。今过十年之久。症情之危恶。有非寻常疾患之比。成块于膜外皮内。针药不能医。出入随其呼吸。轻重在于顷刻。故起居坐卧。无非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2L 页
病也。风寒暑湿。莫非所忌。而每当冬节。厥症倍剧。无时不然。无日不痛。惟此一疾。尚难为人。沈且脾胃大虚。寒泄不止。肝火上升。头痛常作。元气萎薾。精神恍惚。寝食俱废。澌掇日甚。疾病至此。而犹怀禄爵之念。不死不休者。是无人心也。有臣如此。而必使匍匐于殿陛之下。以骇四方之瞻聆。亦非 圣世事也。苟非然者。当此岌嶪之时。身在三事之列。何敢妄生图便之计。自速 负国之诛哉。臣闻 祖宗朝古事。虽在大臣。呈告未尝过十数而 许递者。不但 体下之仁斯为至矣。诚以重任不可久旷。而上下相持。所损非细故也。今臣之病。已入骨髓。呈告又过三十。而尚未蒙 恩递。臣恐非分之荣。适足为微臣过福之灾。而一时 误恩。将未免 清朝之过举也。伏乞 圣慈念 国体之重。恤微臣之情。本兼诸任。亟 命递改。以便公私。不胜幸甚。且臣病伏昏昏中。伏见僚相以使行时文书不察之失。陈章待罪。当时句捡。臣亦预焉。则辱及 国家之罪。理难独免。勘臣罪名。以严公法。亦臣之望也。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噫。今日是何等时。而以卿雅望。位在三事。不思尽瘁之义。辞单之上。已过三十。而一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3H 页
向迈迈。以孤予前后勤挚之意。此岂平日所望于卿者乎。况大臣职责。不在奔走。其不可以疾病控免也益明矣。劄末事。于卿。别无所失。须体至意。安心勿辞。亦勿待罪。亟断来章。卧閤论道。以济时艰。(史官假注书朴汇登。传 批。)
四十三度呈辞后。 遣承旨传谕。(御制。)
卿之巽辞之章。今已四十三上之多矣。予则必以造朝为期。前后敦勉。不啻缕缕。而卿之不谅予心。诚不料其至此也。噫。今日 国势之岌嶪。比庚辛果何如。民事之罔极。比庚辛果何如。且大臣呈告之殆至五十上。前所罕闻。以十倍庚辛之国势民事。位居三事。不念扶颠。引疾太过。乃为此罕闻之事。岂谓以卿深忠。而反有是耶。愕然之极。宁欲无言。矧今鬼蜮之辈。乱我朝廷。国事无复可为。当此之时。尤不可一向引入也决矣。玆遣近侍。申诰至意。卿其安心勿辞。即起视事。以副如渴之望。(承旨金澋。)
书启
臣委身床席。日夜所望。惟在未死之前。释此重责。庶几瞑目于地下。而不意今者。又 遣近侍。勉谕备至。丁宁恳恻。夐越寻常。臣何人也。膺是 恩欤。奉读未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3L 页
半。汗泪俱发。臣虽冥顽。不知全昧知识。则岂不念 国势之岌嶪。民事之罔极。亦岂不知 君恩之当报。引疾之非时乎。苟使臣有一分自力之势。则亦何敢恬然不动。必待非常之 宠而后。为趋 命之地哉。危恶之病。反覆沈绵。无时不作。无日不痛。已无复起为人之望。而边头痛昏昡之症。近日尤剧。长在不省中。情势危迫。至于此极。而未蒙 矜察于 顾复之下。此臣所以求死不得。跼䠞靡容者。精神惝恍。语不成绪。俟得少定。更以一疏。仰暴危恳云矣。
辞免劄
伏以臣之引入。自知非时。而不能已者。以辅相之职不可一日虚带也。臣之辞单。自知烦渎。而不知止者。以危恶之症。终无可起之日也。忘 天地之大恩。忽分义之至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自犯逋慢之诛。而不知恤者。近于病风丧心。而其情之危苦煎迫。庶几 天日之照鉴矣。昨日承宣之臣。传谕 圣旨。反复开陈。不啻慈父之诏愚子。臣非木石。宁不知感。终夜悲叹。惝恍如梦。不知 圣明何取于臣。置之台司。虚辱 宠命。轻损 国体。一至于此哉。此非臣之不幸。实为 国家之不幸大矣。臣之今日竭诚哀吁。必以得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4H 页
罪为期者。非有情迹之难安。而必决其去就也。又非敢必遂安分知足之节。而有过福招灾之惧也。只以驽力已尽。非鞭策所能奋。痼疾转谻。非药石所能救。前后 圣教。虽不以筋力责臣。积月委顿。塞窦深蛰。日夜叫苦。殆不省事。而任之以扶颠持危者。其为名器之辱何如。其为圣朝之羞。亦何如哉。每一念此。心魂俱悸。臣之情势。可谓孔艰而极悲矣。至于鬼蜮之辈。坏我朝廷之 教。一息未泯之前。岂无痛惋之心。而天下之事。一小人坏之有馀。则今日之事。诚可骇惧。尚赖 圣德如日中天。魑魅莫能遁其状。譬如元气自壮。风邪不能入。如臣十辈。顾何补于堲谗说尊 国体乎。伏乞 圣慈察臣难强之疾。怜臣悲苦之情。本兼诸任。亟 赐递改。以便公私。不胜幸甚。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已竭至意。更何多诰。此时大臣之累月引入。反复思惟。终有所未安者。以卿平日忧国之诚。胡不深思耶。卿其体予倚毗之意。亟断无益之章。安心速出论道。以副上下之望。(史官假注书金龟瑞。传 批。)
辞朔料令仓官输送劄
伏以臣于前朔颁料之日。以在呈告。有不敢受。陈章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4L 页
请寝输送之 命。而亦不能终始牢辞者。为其仓官承 命。领率奔走道上。尤有不安于私义也。今因该曹 启禀。又下 明命。此虽出于 朝家惠养大臣之 恩例。臣之乞免。今已再阅月。尚未结局。日夜煎迫。不如死之安者久矣。更以何心。犹窃禄食为也。况一边辞职。一边受廪。与无故在官者同科。终有所未安。一犹不可。其可再乎。兹不避烦猥。仰渎 宸听。伏乞 圣慈俯谅危恳。还收令仓官输送之 命。以安微分。不胜幸甚。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卿之不受薄廪。无乃太过乎。须体予意。安心领受焉。(史官假注书金龟瑞。传 批。)
六十三度呈辞后。 遣承旨传谕。(御制十二月。)
前后劄单之批。已竭予之至意矣。卿胡不谅一至此哉。噫。语其职。则百责所萃。论时势。则存亡攸系。以如此之际。不思所以扶颠持危。汲汲舍予求退。是岂平日所望于大臣者乎。况君臣之间。贵在情志之交孚。如可勉从。则奚待辞单之至此哉。卿知予之必不允许。而一向撝谦。再阅月而不止。亦岂交孚之道乎。益用愕然也。更遣近侍。申诰予意。卿其亟断来章。速出论道。以济时艰。(承旨尹德骏。)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5H 页
书启
臣块病寒病。累度添剧。昏倒不省者。已过十馀日矣。不意今者。近侍又临。谕之以不可不出之义。 敦勉备至。不啻如慈父之诏子。精爽飞越。不知所措。臣之辞单之上。今过六十。贱疾危苦。至于此极。而不惟不 赐允许。圣意有若不甚相信者然。惶愧无地。死且不安。况一息未泯之前乎。自恨诚意浅薄。未暴危迫之至情。而亦不能无憾于 天地之大矣。目今心腹牵痛。不得转动于床席之间。寒热头疼之症。一向弥留。精神迷乱。有同昏醉之人。委顿闷塞。不知所对。俟得惊魂少定。当以一疏。更陈危恳矣。
辞免劄
伏以昨者。不意承宣之臣来传 圣旨于委顿昏迷之中。十行勤挚之 教。有若耳提而面命。臣惊魂未定。感泪自零。不知仰对。终宵耿耿。但自悲郁。臣之长单。乞免三朔。而近侍传 谕。亦已五度。合被违慢之诛。反纡非常之典。臣虽无状。不至全丧知觉。而一向退伏。日事控免。祈蒙 矜察于 天地父母之前者。诚以疾痛哀吁。自是反本之至情。而 雨露生成之泽。不择萧兰。有所均施也。臣情愈切。 天听愈邈。至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5L 页
于汲汲求退之教。出于微臣情实之外。况知 圣意之不必 允许。而阅月不止者。尤非分义之所敢出。臣于此。益不知置身之所也。病不至甚。而犹且引疾者。欺 君也。知其 不许而犹且强䀨者。慢 上也。欺 君慢上。其罪伊何。臣既不能积诚格 天。自陷难赦之诛。又不能归身司败。以正负 国之罪。臣之情势。可谓孔艰而极悲矣。使臣如有一毫自力之望。则何故自贻伊戚甘为 圣世之罪人乎。噫。君臣之义。虽有天地之分。亦有父子之恩焉。故古之人臣。虽在重任。身有实病则辞之。用违其才则免之。必子匹夫之志。欲免偾事之罪者。为公非为私也。而时君世主。不以为罪。俯循其情者。不害为成物之 大德。体下之至仁也。今臣危苦之状。槩陈于书 启之中。虽不敢更渎 宸严之下。其为废疾。不得从仕则决矣。病之沈笃若此。情之危迫至此。而假借乎鞠躬尽瘁之义。凭藉乎扶颠持危之责。扶舁籧篨之躯。匍匐 殿陛之间。终未免一朝颠仆而毙。则其于 国事。有何利益。而 清朝之羞辱。为如何哉。前后 圣教。每以时势之危。职任之重为 谕。惟其时危。故不敢养病于政事之堂。惟其任重。故不敢旷职于表率之地。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6H 页
若其闲散无所关系。则未递之前。虽或溘然。亦复何恨。而臣之窃自悲伤者。抱病多年。过蒙 恩庇。陈情得递者何限。而独于今日沥血之恳。犹未见 怜。如痴如狂。若无所归。莫非臣将死之秋。而托名大臣。为臣不幸。中夜悲吟。益有感于古人过福之戒也。跼天蹐地。直欲无生。情隘辞蹙。不知所达。伏乞 圣慈怜臣之病。察臣之情。本兼诸任。亟 命递改。仍令有司。勘臣罪名。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臣既不能奉 命承教。则宜即陈章自列。而家中适有拘忌之疾。修写劄本。送于本府。以为经宿入奏之地。故以致稽迟至此。尤不胜惶恐之至。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再昨心腹之辞。庶冀卿之或谅。而巽辞继至。引咎太过。益用惭恧。无以为喻。噫。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予之所以倚仗者。实在大臣。则予不可舍卿。而其在同休共戚之义。卿亦岂忍舍予乎。虽日呈十单。决难允许。卿其深念相须之道。安心勿辞。俟病少间。即出视事。毋孤如渴之望。(史官注书李世维。传 批。)
辞朔料令仓官输送劄
伏以臣病伏中伏闻。因地曹草记。有朔料令仓官输送之 命。臣不胜惶愧不安焉。在官者受廪。 国之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6L 页
制也。然有辞退之志。则虽仕而亦不敢受常禄者。义有所不当食。而辞受之节。不敢苟焉故也。臣以无似。身享厚廪。尸素多惭。则供仕之日。尚有窃食之刺。矧伊疾病滨死。日夜祈免之中。何可与无故在官者同科。恬然于心。而不知辞也。不当食而食。殆近于没廉。揆以私义。终有所不敢冒受者。不避烦猥。仰暴危悃。伏乞 圣慈谅臣危迫之情。亟寝 成命。以安私分。千万幸甚。(传 批史官。佚名。)
辞朔料令仓官输送劄[再劄]
伏以臣方在控辞之中。不敢与无故在官者比。前后乞寝输送朔料之 命者。出于欲存一端廉义。而终未得请。不过为饰让之归。今日 成命之下。只增惭腼。臣闻无功而食于上。谓之不恭。不事而居其官。谓之尸位。尸位不恭。人臣之大罪。今臣名在相府。而身委床席。日上辞单。而犹费廪禄。其为尸位不恭。孰甚于此。而 朝家之惠养。徒使丧其廉隅而已。伏乞 圣明亟收令仓官输送之 命。以安微分。且臣病伏中伏闻。昨者以 世子宫所进腊药匮。外袱换色进排之故。政院 启请推治尚方该吏。臣不胜悚然之至。臣之病昏不省。虽已久矣。待罪提调之任。莫重内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7H 页
入之物。不能照摄至此。不职之责。在所难免。乞 赐罢免。以重事体。千万幸甚。取 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不腆之禄。奚用过辞。偶未照察。别无所嫌。卿其安心勿辞。领受焉。(传 批史官。佚名。)
辞禄兼乞免劄
伏以臣伏承 圣批。慰藉甚至。臣惶恐感激。只增陨越于下。臣之前后辞禄。出于私义之不敢安。而一未得请。每归虚让。求所以安分者。反有以增其不安。此或已行之 恩例。虽非缘臣而刱始。抱难医之疾。竭吁 天之诚。而虚带重任。未有若臣之久者。因循之 令混施于不当施之人。恐乖体下之仁。玆不避烦渎。更申危恳。伏乞 圣慈亟寝输送之 命。以安微分。不胜幸甚。臣仍窃伏念。人之难强者疾病。故虽有需世之具。以病自废与病不任职而罢免者何限。人之欲暴者情实。故如有危迫之状。则不以鈇钺为惧。唯以达情为急。此盖天理人情之必然也。是以古先哲王。虽知其人之进退有关国家轻重。然当其不得已之请。则必勉而从之者。岂不以君臣义合苟切于其身。而坚执不听。是上之于下。有相处以牛维马絷之失。下之于上。有自纳于贪恩冒禄之罪。上下之交。
醒斋遗稿册七 第 257L 页
至严至敬之地。不若是相欺相渎也。今臣本无可取之状。而猥膺 谬恩。虽厕三事之列。其所进退。无关轻重。国人之所共知。今又不幸。贱疾沈笃。至于此极。而连章屡牍。归于饰辞。三朔辞单。世所罕有。恩竭于上。所损不少。臣慢于下。其罪伊何。臣揆以分义。所当归身司败。请伏慢君之诛。虽或从君惠而免之。罪亦当退出城外。以俟 朝廷死生之命。而种种诸症。日增月剧。宛转叫苦。贴身床席。欲起还仆。有怀莫伸。臣之情势。可谓穷矣。日夜所望。只在于 至仁盛德。视臣如子。使臣未死之前。得释重负。则结草图报。岂无他日乎。惟圣明之哀怜而少垂察。取 进止。答曰。省劄具悉卿恳。勤恳之旨屡悉。而乞闲之章至此。辞竭意穷。不知所以为谕也。常廪之辞。又何至再。予以为过矣。卿其亟体至意。安心勿辞领受。速出论道。以副上下之望。(史官假注书金龟瑞。传 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