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x 页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疏劄
疏劄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1H.gif)
伏以臣于文衡之职。决无抗颜复任之理。而前后陈恳。未蒙 允许。黾勉冒据。因循阅岁。臣岂敢一日自安哉。昨伏承 圣教。且有牌招试士之 命。臣于是益复惶蹙罔措也。臣自遭顷日事后。自分不敢为掌试之任矣。既不能得免。复叨此任。则虽不敢每每避免。他馀节制则大臣馆阁分考共议。故臣可以无甚嫌避。至于 赐柑之制。独臣主考。曾前致人深疑者以此故也。臣亦有一段耻辱之心。岂敢唐突承 命。复招人讥议。以辱朝廷乎。此则在臣分义。决不敢出者。且臣自岁前。寒疾弥留。乍轻乍重。昨于宾厅之坐。意或有 引接之举。急于新元瞻望 清光。曳疾诣阙。因以重致伤感。还家苦痛。遍身寒战。胸膈壅塞。肢节疼痛。有妨转侧。实无强起赴 召之势。而 圣教丁宁。 严召继降。不敢晏然在家。趋诣 阙下。而咫尺 天陛。不得进承 严命。臣罪万死。且臣窃闻故事。国家设置两馆提学者。文衡有故则欲使代其任。故其地望择选。无甚差等。方今提学皆备。而其中亦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1L.gif)
吏判时辞职疏
伏以臣以庸陋。猥处重任。既昧鉴识。又不知时论所宜。凡于铨注之间。实如瞽者之无相。取舍登黜。多有未允于物情者。势所必至。臣每以此忧惧惭恧。必欲速退。无重罪戾。而适值诸僚不备。国事多故。黾勉供职。已多日月。臣犹自知。人谓斯何。伏见校理徐宗泰疏本。极论选用太骤官方不清之弊。其所论皆中当今政弊。臣甚瞿然。臣之处政曹已过半岁。不可谓不久。通塞铨注之出于人望之外者。皆臣罪也。至于知申之充拟。谏长之先取者。盖有曲折。李秞于庚申升资之后。即拟知申之望矣。其后因荐举循情。被参拔去。以至今矣。其所被参。出于臣家侄师命误闻而骤论。人皆称冤。而近来知申之望。至为苟简。臣素知其人可惜而被弹爽实。故只取前望。率尔复拟。人言之来。臣亦不能自保其必无矣。若谏长新拟者。臣注拟之后。新通者四五人。而今所指斥衰朽乃黄玧云。玧年果衰暮。未知其才识必过人。而以名家子。到老读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2H.gif)
吏判时辞职疏[再疏]
伏以臣积苦沈痼。痰盛火炽。荣卫俱伤。眩晕兼作。决无强起从仕之望。而昨者迫于 严召再降。本曹无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2L.gif)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3H.gif)
伏以臣前后控辞。屡渎 宸严。未蒙 矜许。闷缩俟谴。不意昨今。 严召再降。不敢一向逋慢。黾勉趋诣。而臣之情势。又有所不敢自安者。昨伏见持平金宇杭引避之辞。其中一款。以兵曹参议崔商翼拟望事。侵斥臣曹。商翼春曹骑省前后备拟。皆出臣手。臣诚瞿然骇然。实难为处。未知台臣所云不合于显秩者。何所指谓。而商翼出身几三十年。自参下清选。至于两司春坊。无不历践。及在岭邑。以善赈升资。以臣愚昧实不知不合于此等除拜也。台臣初既论斥。今又再发于避辞者。非但臣所未料。人亦未知。向者初启既发之后。或闻又以商翼蒙赏升资。谓之别备要赏而为咎云。此甚不然也。其时文书。皆在本曹。当初本道启本中别录各邑自备之谷数。而至于襄阳则以商翼远嫌不报之故。不录自备。道臣只据闻见为启。而终以锐意苏残。轸恤民隐为归重。则此岂要功要赏者比哉。诸邑守宰前后以善赈蒙赏。不碍清要者何限。而今乃以此为咎则亦非通论也。勿论其人其事之如何。而臣以铨席之长。重被台臣之非斥。臣何敢自以为无失而晏然仍据乎。只此一事。尤不可冒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3L.gif)
辞职附陈所怀疏(在交河)
伏以臣伏奉本月初三日承政院书状。 恩谕丁宁。继承疏 批。又有勿辞上来之 教。一介贱臣。本不足有无于国家。而 圣上之眷顾不置。 恩遇之重。有不敢承当者。臣诚惶恐感激。罔知攸处也。臣之庸陋衰朽早宜休退之状。不但臣之自分已审。稍与臣相熟知臣实状者。莫不知其贪恋迟回之不可。向臣乞暇之行。初亦非欲因此决计。而适于道路跋涉。疾病大作。舆归田舍。屡日调治。一向沈重。当退之臣。又有此重病。当此时也。虽欲力疾还朝。备位 明廷。决不可自力也。臣于是不得不仰首哀鸣。冀蒙 矜察。许以解职治疾。使微臣得保残命之外。又有以遂其敛迹乞骸之素心。日夜颙望。瞻天祈祝。不图大臣不谅。谬达于 筵席。 圣鉴未烛。终靳 俞许。臣之狼狈闷蹙。固不敢言。而一物失所。亦恐有憾于天地之大也。臣若泯然不言。久淹 召旨。则非人臣不俟驾之义。若欲趋走承 命。则必颠仆道路。以伤 圣朝体下之仁。臣之情势。可谓穷蹙无馀地矣。玆敢干冒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4H.gif)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4L.gif)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5H.gif)
辞户曹判书疏(丁卯)
伏以臣于去冬乞暇浴温。道路感疾。辗转危剧。还京之后。阅月弥苦。咳嗽达夜。痰火乘时。旧病新恙。一时兼发。闭户调息。今至数月。幸寻生路。而犹未起动如常人。敦宁闲局。久稽 恩命。义不敢安。黾勉出谢。因复蛰伏。庶几日气稍暖。调治有望。不意地部 新命。遽下于意虑之外。臣诚惝恍震骇。实未晓朝家用人之道。 圣上则哲之明。乃有此误举而误授也。臣立朝数十年。长短本末。不但朝绅之所共知。其空疏无用之实。想已 圣鉴之所洞烛。曾前忝窃清要显职。何莫非臣力分之外。而至于尤不近似者。无如今日所授。臣尝闻 国朝故事。人材众多之时。亦必难慎此职。或一人而屡任。一任而屡岁。世有属望。不得人人而轻授。虽近代官方陵替之后。亦必以才能干局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5L.gif)
病重辞职疏
伏以臣胸胁之疾。症甚危恶。绵绵之势。已过半岁。及至今日。遇寒加剧。食饮全废。痰火上壅。气力日益委顿。痛势日益紧急。殆有不可支吾者。幸蒙 恩暇。针灸调治且经一旬。而病势弥留。乍进乍退。职务旷废。罪戾益重。今此疾作。非朝夕猝发之症。盖由积劳积败。到今大发也。必须解职处闲。久久调治。可寻生路。以卒承 天地生成之德也。即今绵缀之状。决无强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6H.gif)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启辞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6L.gif)
臣以藐然新进。蒙无知识。 圣明过举。置之谏诤之地。臣仰感 圣恩。俯惭职名。且目见天灾孔惨。时事罔极。忧爱之诚。自不能已。妄陈瞽说。言语无伦。不甚裁择。狂僭之罪。万死难逃。慷慨之外。实无他肠。区区愚悃。可质神明。伏闻顷日 筵中。 殿下以得名为教。臣惭惧踧踖。措躬无所。亦臣不能无憾于 天地之大父母之慈也。夫为名即为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厥罪伊何。臣愚蒙无状。不知立朝事 君之义。一言妄发。而又不知自陷于以利为心之重辟。臣将何颜面强居台阁。论列是非乎。 筵席语秘。不即闻知。今始来避于五六日之后。负罪行公。亦已久矣。臣失尤大。请 命罢斥臣职。以为人臣怀利不忠者之戒。
谏院请酌定畿甸大同收米启
畿甸为国家根本。理宜优恤。而 王都咫尺。百役咸聚。至于人夫站役。尤是他道所无。曾前宣惠厅收米以十六斗为定。固是过重之数。而犹以经乱之后。田多隐漏为诿矣。今则量事已毕。新役将出。此均赋布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7H.gif)
温泉 行幸时玉堂书启
臣等窃伏见近日变异荐叠。 驾幸之时。下雪满山。及至 行朝。地震雨雹雨雪大风之报。叠出于一道之内。而相继于一月之中。变不虚生。咎徵孔彰。前必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7L.gif)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8H.gif)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8L.gif)
校书馆请得米布纸地广印书籍启
本馆之设。专管印行书籍。故 祖宗朝广置铸字。至于员役等受廪者。唱准补字官均字匠守藏诸员之类。皆以书籍印出时职掌为其名号。 国朝盛时。盖无一日无印役之时。每于赴京使行之还。如得中朝书籍之稀罕于国中者。则必随即印出。以为广布。故公私书籍。至不可胜读。今犹及见平时印本者。如纲目文章正宗史汉全秩东方名集。其类甚多。而近世以来 国家多事。不复致意于书籍。本馆官员及员役工匠等。虽备数食廪。而日无所事。徒守空馆。虽有一二册印出之时。无转卖广布之规。旋即撤局。或经数岁不印一卷书。设官本意。到今扫地。殊极寒心。以此之故。凡诸书册艰难贸来于燕市者外。闾阎士子罕见古今全书。至于寻常日用间不可废者。亦未通行。为学业者日益苟简。其在 圣朝右文之道劝学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9H.gif)
大司宪时避嫌启
本府方有关西户布请寝之论。臣于此论有未能晓然者。盖良役之难堪。实是百年深痼之极弊。此弊若不变通则民不可保而国不可为者。灼然明甚。欲救此弊则计不得不出于均赋。故曾在 孝庙末年。此论亦行缙绅间。其后十数年间。良役日急。 国势日蹙。而此论未已。臣之愚昧之见。从前在朝在野。对人说话。亦未尝以为必不可行。如近日台臣之苦争者。今不可变其前见。苟同于僚议。且臣于史局之坐。病未勤仕。特推之下。时未照勘。以此以彼。俱不可仍冒台席。请 命递斥臣职。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7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79L.gif)
国家役民之道。贵在均一。强者不能独免。弱者不至偏苦。然后民不怨讟而政乃有经。近来 国纲解弛。大小玩法。倖民益众。残氓益苦。如良民之困于军役。下户之困于烟役者。举国同然。民心之怨叛。 国势之削弱。皆由于此。革旧图新。均平齐整。必有其道。而今不暇仓卒遍论。至于京师辇毂之下。则 王政所本。四方所则。大小人众。亦不为不多。其中苦歇之不均。有甚于外方。不可不先为变通釐正。坊民之役。极为浩繁。而士大夫士族中人胥吏军兵三医司诸色役人等。稍有形势凭藉之人则皆免。而应役者只是下户残氓无依止无形势之人。故数百户之坊。所役者不过十馀人。一岁之中。无虑数十日之役。至于洞内之役卒更之役。侵苦万端。故举皆流徙避役。应役者渐少而留在者愈不堪其苦。若此不已则不但残氓偏苦之患有难胜言。京师百役。将不成貌样。岂非大可寒心哉。古制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家则有调。朝士及应为免役之人。只免其庸。至于家户田租之役。自同平民。自是古制。我 国政多恩贷。优恤都民。京城户口数万。曾无升斗之入。以佐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80H.gif)
同府请行号牌启
顷者号牌设行之时。朝士及禄官出身外。皆以纸牌代木牌。行之已过数式年矣。当初设为纸牌。本为渐复号牌之意。而纸牌与号牌。皆是避役者所不便。故从前累议而累寝矣。今此纸牌之后。无括丁签兵之举。民皆知 朝家本意不至作扰。通行于八路。已至累年。今若更加整顿。不至废坠。则民数可悉。古制可复。实为便益。而但纸牌元非久行之制。易致破坏閪失。小民贱隶或结于衣带。或藏于帮囊。数月之后。虽不閪失。纸画漫灭。殆不可卞字。事甚苟简。今当式年改籍之日。纸牌见失者已至太半。亦甚不便。今式年改给纸牌时。以木牌角牌依古式卞等代给。似合事宜。令庙堂定夺指挥何如。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笺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80L.gif)
属兹冲年。未习保傅之训。建尔元子。遽忝储贰之尊。省躬何堪。受命益惧。伏念臣德乏养正。资惭继明。精一危微。敢望家法之能守。寝膳温凊。庶勉子职之恭为。常恐失坠于简辞。讵安进承于册礼。循朝廷预建之请。无待长成。举 祖宗早定之规。猥加眇末。重任既难于负荷。危衷尤切于忧惶。伏遇化成家邦。恩均天地。奉先思孝。每轸付托之得人。为父止慈。咸仰辅翼之有具。至令隆典亦被微躬。臣敢不敬佩德音。祗服训戒。夙兴夜寐。愿毋负于圣谟。日迈月征。期不废于学业。
大殿诞日贺笺(光州牧使时)
光临三载。适当有成之时。节届千秋。益膺无疆之福。内外虽异。欢抃惟同。恭惟睿质天生。圣学日就。怀保惠鲜。法周文之忧勤。总揽断裁。同汉宗之明习。玆值电绕之日。诞受川至之休。伏念臣才乏牧民。诚切恋阙。有愧前哲。未献金鉴之文。思与邦人。共伸冈陵之祝。
大殿诞日贺笺(江留时)
河清千一。载回电绕之辰。岳呼再三。聿膺川至之福。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81H.gif)
冬至贺笺
诸神受纪。方当大来之辰。百灵效祥。聿膺滋至之福。欢均远迩。喜溢臣邻。恭惟承丕丕基。克明明德。齐七政而钦若。天且不违。囿群品而并生。物无罔获。属玆黄钟之受律。益见宝扆之增休。伏念臣任忝居留。才愧牧御。彤庭献贺。迹虽阻于海防。象魏驰神。诚则切于华祝。
上候平复后贺笺
经旬弗豫。方切小大之忧遑。翌日乃瘳。聿见中外之鼓舞。庆未曾有。欢岂名言。恭惟则舜温恭。师禹勤俭。守仁厚之家法。与物为春。明治乱之大经。保民以王。属有 玉候之危厉。久致群情之震惊。疾疫侵淫之灾。虽圣贤犹不免。社稷灵长之会。抑神明所共扶。而今朝勿药之不迟。实旧命惟新之可卜。伏念臣才疏御众。志切恋 君。瞻 龙颜而对扬。纵阻呼嵩之列。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81L.gif)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册文
仁敬王妃哀册文
岁次庚申十月二十六日辛亥。 大行王妃薨于庆德宫之小寝。越明年二月二十日甲辰。迁座于祖。二十二日丙午。永迁于翼陵。礼也。丹阶辍祖。素卫陈行。龙輴俨其宵载。凤翣凄其晨飏。百神戒而景从。千官号而骏奔。瞻望靡及。想像奚存。惟我 主上殿下。悲良佐之遽失。悼徽音之永违。循椒风而恻怛。感薤露而增唏。命彤管而载烈。宣宝册而扬辉。其词曰邦家之昌。寔资好逑。二妃刑虞。一乱兴周。于赫 盛朝。迈古匹休。 列祖储祉。启佑 神孙。作合初载。踵美名门。柔嘉维则。淑慎其仪。从姆率礼。顾史问诗。温恭朝夕。玉度无亏。明离选配。令闻日熙。婉媮承欢。诚笃爱敬。 四圣悦怡。六宫歌咏。比缵内治。辅助弥盛。俭昭大练。恩绝私径。脱簪进规。闻鸡申儆。房乐宣和。壸范循正。怠惰不设。神祗若临。慈庄以莅。列御是敛。艰危之会。贞固其心。雷风动威。克彰阴骘。妖孽莫售。顺信获吉。黄裳居体。博厚施覃。基我 王政。视昔二南。冈陵齐颂。祝史无愧。庶享期颐。福禄川至。奚天命之不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82H.gif)
中宫玉册文
王若曰王者奉神灵之统。必资内助之贤。圣人重风化之原。尤谨大婚之礼。所以肃将于宗事。亦赖辅成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82L.gif)
恭靖大王追上谥号玉册文
锡羡垂休。遣泽尚存于未斩。节惠献号。阙典追举于既祧。册宝斯陈。神人胥悦。恭惟 恭靖大王业隆草昧。道协重华。赞化家之洪图。备尝艰险。怀安民之大勇。退守柔恭。威名著于征讨之时。令闻彰于遵养之际。当 王室之多故。幸神器之有归。狱讼讴歌。元良咸赖。玄默休息。顺信自孚。丕显丕承。知孝子之继志。或潜或跃。见圣人之达权。释位就闲。至德无称于泰伯。因心笃庆。太平已属于晋王。垂拱而定万世之安。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83H.gif)
慈懿大妃尊崇玉册文
礼初迄于进寿。既殚情文。孝莫大于尊亲。宜举彝典。玆循群请。敢荐懿称。恭惟 慈懿恭慎徽献大王大妃殿下。道符黄裳。俭昭大练。幽赞 烈祖鸿业。克叶柔嘉翼成。 圣子神孙。仍及眇末。惟其有在中之至美。是以享无疆之纯禧。三朝致隆。爰极备物之养。百灵降福。宁待善祷之辞。属近岁之茕忧。弥予怀之仰戴。丰呈久旷。幸逢今辰。宝算方延。适经周甲。庆固罕于前牒。思欲尽于微诚。虽曾累上于尊名。寔难少摹于盛德。含弘光大。乃坤元之体仁。正直平康。亦皇极之锡福。焉能拟议。式表揄扬。谨加上尊号曰康仁。伏
西河先生集卷之十 第 1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08A/ITKC_MO_0408A_A144_183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