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芝湖集卷之十二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x 页
芝湖集卷之十二
 行状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48H 页
龟城君行状(丁卯十二月)
公讳浚。字某。 世宗大王第四子临瀛大君贞简公讳璆。是其考。齐安府夫人全州崔氏。奉礼承宁之女。是其妣。公于序为第二。既稍长。封龟城君。与我先祖永顺君府君讳溥。为 光庙所眷爱。皆长禁中。引接无虚日。 上之前后巡狩游佃。未尝不从行。而甲申之在温阳汤泉也。公与贞简公暨永顺君,领相申叔舟,户判金国光,都承旨卢思慎等。承命往审堀浦开凿便否。 上一日御思政殿常参。命公及永顺君,河城尉郑显祖,勿巨君澈进前。顾谓赞成具致宽曰。予当评论四臣之为人。若溥。天性质直。可任以事。显祖。性本正直。善于传命。澈。禀气开明。然本质未厚。浚。心志明澈。性本颖异。又有膂力。才调过人。此四人者。予甚爱之。不离左右。致宽曰。诚如 上教。有顷入御康宁殿。召致宽,都承旨卢思慎及公等四人设酌。其依仗眷顾之隆有如此者。丁亥五月。吉州人前会宁府使李施爱。据北关以叛。杀监兵使及守令。兵势甚盛。国内震惧。 上乃以公拜四道兵马都统使。以赞成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48L 页
曹锡文副之。帅诸道兵。往征镇北。将军康纯,平虏将军朴仲善等。皆受节度。大军进屯于北青。施爱夜以铁骑薄之。我将士皆殊死战。贼败还利城。公虑贼潜师捣虚。分遣将士。先守要害。贼果令枭将。由他道欲袭咸兴。扼于官军。不得进。又得贼牒。悉其虚实。鼓行踰咸关岭。贼望风奔溃。追至利城。大战于居山驿。贼据险而阵。我军贾勇先登。四面崩之。施爱遁归吉州。麾下缚致军前。传首京师。馀党悉平。时是年八月也。初公进兵败贼也。 上下书奖谕曰。卿等。已乘破竹之势。予何有言。今以后益知卿等忠诚贯日。气回山川。虽烟未尽而燎已灭。威未戢而恩已敷。丰功茂才。焉复如此。只虑风气渐寒。姑赐厚绿缎襦帖里,白䌷襦,里肚各一领及鹿皮靴玉绦环。宜悉予意。及报捷。又以御札谕之曰。汝吾之宠子。初因怒甚。遽委元戎。汝既成大功。幅员万里。欢声洋溢。汝之功烈。古今所罕。九月。凯还。 上遣茂松君尹子云与宗宰。迎于郊。赐酒劳之。遂入。宴于大内。亲执盏以慰之。策元勋。赐精忠出气布义敌忾功臣之号。永顺君。亦以左右周旋协赞谋画策三等。十二月。大封诸功臣。设宴以享。戊子四月。敕使姜玉东来。赠公及永顺君彩缎三匹。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49H 页
盖闻其贤也。七月。特拜领议政府事。贞简公闻之大惊。诣阙陈启。请收成命。 上不从。因设酌。逮 光庙升遐。命永顺君及公。更日直宿禁中。己丑。南怡之狱既毕。公与永顺君。皆参翊戴勋籍。是年遭贞简公丧。成宗元年庚寅正月。稷山人金允生与别侍卫尹敬义。诣政院呈小简。盖缘前直长崔世豪上年冬。有乱言也。既设鞫。辞连权孟禧。宪官来启。公为崔世豪乱言所及。请囚鞫。待世豪鞫毕定罪。传曰。彼自乱言。浚何与焉。时富平私奴石年。告同里住彭排金致云,良人朴末同等相诘曰。今 山陵之役甚苦。如龟城君年壮者为主。则 陵役亦歇。因此又逮致云等。宪官请鞫问。传曰。彼自乱言。无与于浚。不可鞫也。谏官又请废为庶人。流于外。又不从。时赞成韩继美,西平君韩继禧等。又以权孟禧乱言启达。大臣申叔舟,韩明浍等请对。 贞熹王后与 上同御宝敬堂引见。叔舟启曰。浚于 世祖朝。交通内人。罪不可赦。 世祖特眷爱庇覆。得至今日。今又憸小之徒。以浚尝将兵有功。指而为言所不忍闻。愿治 先王时罪。废为庶人。流于外。此乃所以保全也。 贞熹王后曰。群小自造恶言耳。浚何得知其交通内人事。 世祖已谕以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49L 页
不实。今不可追论。然当更思之。所谓交通内人云者。光庙承恩宫人。曾前以谚书授宦官。传于公。公与贞简公。即启达。 上置之。乙酉。 上在温阳时。其宫人。又以谚书因宦官致意。公又与贞简公上其书。 上乃杖杀传书两宦。而又处绞其宫人。台官请公罪。 上痛言其无罪。仍设酌以慰之。至是以此为言。 贞熹王后。又御崇文堂。引见诸大臣及六卿内宗等。教曰。龟城君。乃 世祖所眷爱也。今黜于外。恐违 世祖之意。叔舟等请之不已。乃不得已勉从。叔舟等遂启削勋籍。籍没家产。宁海府安置。传曰。当令彼安心而去。不可罪之至此。乃抹籍没家产四字。又教曰。浚不可督迫出京。令徐徐治装。命率去其妻妾及婢子五人。内侍赍药物护行。下书庆尚道观察使。月给食物酒馔。金致云,权孟禧等处辟后。台谏又请加罪。而以怀安大君子孟宗为證。 贞熹王后又传曰。浚事与孟宗不同。且宫人事。予备知其不然。断不可从小人之藉口。非其所知。又何罪焉。台启乃止。公在谪凡十年。以己亥春卒。讣闻。 贞熹王后为之流涕。进素馔。命族亲往葬之。公兄乌山君澍。启请来葬广州先茔。承旨等以为不可而止。其后返葬于杨州西山。配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0H 页
清州韩氏。即右议政清川府院君伯伦之女也。祔葬公墓。公初继后于 太宗大王子温宁君裎。而以被罪罢继。公亦无子。而不敢立后。其生年无从可知。小说有谓年十八。为兵判。二十一为元帅。二十八为领相云。而以国乘见之。则其为都总使领相。在于丁亥戊子两年。其言诚纰缪矣。盖于我先祖永顺君府君年岁似相近。永顺君以庚寅三月年二十七卒。公又后十年而终。则其妙年树勋。得筹不长。可槩而知也。某窃尝慨然于公之抱深冤不伸。今二百馀年。乃敢陈疏请考实录而伸之。幸蒙 圣上允可。既考出后。礼曹判书南公龙翼。覆启请议大臣曰。某妙年勋望。古今罕比。而屡陷危疑之重。辟终荷曲。全之圣恩。被罪之时。特免籍没。终止居谪而死。则与罪著伏法者有异矣。大臣领议政金公寿恒,领中枢府事金公寿兴,右议政李公端夏。皆盛称其冤状。宜许伸雪。 上于是乃命复其勋爵。呜呼。公之天其亦定哉。第惟世代已远。其于平生事行。无能寻逐。而以国乘所纪言之。则有曰。姿性沈静。器宇老成。又善射御。 光庙深器之。置诸左右。与承顺君溥。朝夕启禀。 光庙每称之曰。文永武龟。又 光庙一日于禁中游燕。戏置公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0L 页
于方席。使人举而赞诵如新来鼓祝曰。谁是领议政。此是领议政。谁是天下英雄。此是天下英雄。噫。公以近宗。树如此奇功。被如此恩宠。又从以身处首辅之位。虽使后人见之。犹不胜其懔懔危慄。而顾乃晏然居宠。不知逊避。以卒罹祸网何也。 光庙尝以无学术为恨。呜呼。 圣主其知臣哉。虽然。公之勋名与处地既如此。则虽力辞官位。闭门塞窦。终亦难免。其柰何乎。命与势也。噫。玆略记其颠末。俾后人有所考云。
庄武黄公行状(癸卯十二月)
公姓黄。讳衡。字彦平。其先昌原人。有讳石奇。在丽季。以勋业著闻。官至门下平章事桧山府院君。卒谥恭僖。子裳。屡立武功。受封桧城。阶上柱国赞成事。易名恭靖。两世连为亚相。黄氏遂大显于世。桧山又有子知平州事讳昌。于公实为曾祖。祖讳善庆。大兴县监。考讳礼轩。缮工正。用公贵。赠正兵曹判书。县监兵曹参判。配封赠。皆视其秩。初判书公老无子。聘宜宁南氏监察仁甫女。为继配。祷海州首阳山。以 天顺己卯生公。公少英杰不羁。读书通大义。然亦不肯屈首就功令。既冠。从外舅元甫昆文川治所。猎山中。有大豕突前甚急。公一箭殪之。元公大惊曰。不科君射艺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1H 页
至此。士要当以才气。取功业。彼文武何足论。遂资之以弓马。未一岁。捷庚子虎榜。补兼司仆本兵。春秋试艺。公前后八次辄入高等。辄进阶受奖。俄登进贤试。升尚衣院判官兼内乘。 宣陵一日进公。问曰。尔读书几何。公对曰。臣粗读四书二经。 上嘉之曰。介胄之士。亦须读经传。见圣贤行事。仍赐书一秩。人艳之。迁训鍊判官。丙午。魁重试。超折冲阶。历柔远惠山佥节制使。时野人尼车部落。屡犯边杀官吏。辛亥十月。上命元帅许琮往征之。公以豹攫将从行。为先锋。及师还。又殿到蔚地岭。贼猝犯后军。公勒兵回击。贼敛而退。一军赖焉。又自训鍊都正。出拜义州牧使,平安虞候。进阶嘉善。擢除会宁府使。秩满。以同枢。还复特加二阶。跻正二品。荐拜北道庆尚兵马节度使。以言者。递还佥枢。 正德庚午。倭寇入屠荠浦釜山。虏杀佥使。进围东莱熊川。列镇无敢有出气以拒者。举溃而乱。羽檄交驰。京师震駴。时公方家居。遂起公与柳聃年。为左右防御使。抽卫士数百。分属焉。公晨夜乘传疾驰。募安东,金海之壮士善石战者。置前列。与诸将符分。又出舟帅为奇兵。分三路。掎角而进。与贼初遌。聃年颇迟回。公亟斩其一卒以竿之。聃年军始鼓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1L 页
而进。遂合势奋勇殊死战。已而舟师绕出贼背。贼望见遂大溃。官军乘势蹙薄。所杀伤不可记。得首虏三百馀级。其自相蹂践及坠海死者。又不可数。馀众仅遁。于是以捷闻。 中庙大悦。特遣承旨。即军中劳慰。进阶正宪大夫。拜本道兵马节度使。以镇抚南服。又为不悦者所中伤。竟见罢。俄起授知中枢府事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知训鍊院事。时北虏屡掠人畜。边无宁岁。 上患之。命公为巡边使使往镇。公至则震之以威。布之以惠。使刷送俘民。系致其为乱者。虏皆听命不敢违。已而西鄙有警。移拜平安道节度使。亡何。北虏又屯长莽哈托以来朝。而语有不逊。朝廷恶其为。囚之海岛。而惧其部又肆。命公移镇北道。公承命并途之镇。虏素服公威名。果帖然而不敢动。久之。以知枢擢授工曹判书。又有言者。复还知枢。自是优游散秩。庚辰十二月十五日疾。卒于第。寿六十二。 上为罢朝二日。遣官吊祭致赙赗。有加谥曰庄武。其顾恤追褒之者。无遗憾焉。以月日。葬于江华府东长岭里大庙洞午向原。公习兵事多机智。其所治边务为宏远之图。若疆场险夷。虏众强弱。无不罗列胸中。如亲目睹。御士卒以严。指顾之间。号令霆震。人莫不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2H 页
股慄。然士卒亦乐为之用。魁硕特出。望之俨然。虽家人子弟。侍坐凛凛。无敢仰视。华使王宪臣一见深异之。为赠物致意。射艺尤妙绝一世。辽广间人。亦称道公不已。盖公名往往闻于中国矣。其镇北边。虏欲试之。持屡石弓。愿公一弯。公命挂壁间。潜炽炭其后。令弓力弱。引弯折之。投池中。仍喝退之。虏大骇而返。相传告慑服无敢横。小筑在江都燕尾亭。课童栽松屡千株。人或语之曰。公已老。何用栽为。公笑曰。后世当有用。时人殊不测。壬辰之讧。天兵义旅。多入保江都。凡舟楫砦栅。皆取办于此。无所缺乏。其奇变先识。多此类。当南征日。辟尝所论公者。置幕中。人或为其人危之。公乃坦然以待。无纤毫几微色。相得有踰平生。其人大惭曰。吾为公所包容久矣。其为长者如此。于词藻虽不屑意。有时横槊点缀。足埒名家。其建节台一绝。至今传世。评者以为气像豪逸。可吞扶桑。其才全而备又如此。惟其磊落。不少循人意。故屡困于文法之吏。然每南北有急。则不得不起公以当之。公既受命。则又必卓然著功绩。任边阃几三十年。屹然为国家长城。保有富贵。享终寿考。历数一代帅臣其福禄。盖未有居公右者。夫人元氏。即耘谷处士天锡玄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2L 页
孙。墓与公同原。公有五子。璨府使。琛武科判尹。瑜佥正。瑗别提赠参判。琦京畿观察使。又有女子三人。侧室子三人。内外子姓。多名公卿。而曾孙户曹判书慎最。著名士林间。即号称秋浦先生者。窃惟公之功烈炳然。国史所载。人口所传。足以垂诸后。然其宦历之详。谋猷之细。则世远已不可寻。顾系牲之刻。亦颇疏略。惧传于今者。久愈不传。敢不揆愚僭。参以稗说墓文。第录如右。谨状。
芝所黄公行状(癸卯十二月日○代黄君美作)
先府君姓黄。讳一皓。字翼就。号芝所。始祖讳辅。或云中国人。是生讳石奇。仕丽朝。受籍昌原。官至平章事,桧山府院君。谥恭僖。有勋伐耆德。是生讳昌。知平州事。是生讳善庆。大兴县监赠兵曹参判。是生讳礼轩。缮工监正赠兵曹判书。是生讳衡。工曹判书庄武公。历事 宣陵 靖陵。讨平倭寇。武略名世。于府君寔为高祖也。曾祖讳瑗。造纸署别提赠吏曹参判。祖讳大受。工曹正郎赠议政府左赞成。当 明 宣授受之际。以注书善于其职。大为大臣李忠正所赏。不幸早世。考讳慎。文魁户曹判书。以文学节义。冠冕士林。仁祖初命。赠右议政谥文敏。后学不以官而尊之曰。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3H 页
秋浦先生。妣完山李氏。宗室原川君讳徽之女。生考讳惕。有奇才。弱冠而殁。妣晋州姜氏。参奉讳伯龙之女。府君以 万历戊子十一月十五日生。时生考殁已数月。文敏公既痛其季早逝。又惧遗孩难保。俾夫人取于产房。躬自视之。府君既免于怀。犹不知非其出也。文敏公后亦无子。念宗祀之重。上疏引程子说。遂以为后。府君生而颖拔异凡儿。及稍长。文敏公亲加提诲。又从赵斯文守伦学。志气激昂。才辩竞发。不屑屈首课程文。而往往缀句。绰有词致。壬子。以文敏公任补缮工监役。明年。文敏公罹祸网窜海西。府君亦弃官随往居数岁。李夫人文敏公相继而卒。祸荐谪中。傍无强近。府君摧擗哀踊。绝而复苏。强起治事。自袭敛以至返窆。礼无所缺。而孤茕栾棘。两家承祀。惟府君一人。姜夫人日夜忧伤。念其孤茕。府君进慰慈念。退处垩庐。执制踰礼。见者伤之。己未五月。服阕。超拜云峰县监。光海追惟文敏公辅导之功。有是命。以恩出先。故不敢辞。奉姜夫人之任。从韦布奄临民社。而治法中窾。老吏袖手。在官六期。民甚便之。 仁祖锡表里以宠之。甲子。逆适称兵犯阙。府君请于方伯。得率精兵数千。北上勤 王。迎哭于天安道上。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3L 页
仁祖见其部伍齐整。嘉奖久之。是秋。秩满归湖庄。冬。拜工曹佐郎。不就。翌年。除全州判官。府君见虏势益张。广为储胥。以备阴雨。值丁卯寇深。 世子分朝。久住本州。衣冠之避兵者。亦以千数。专任供亿。支度有方。务为赒济。使不失所。民不告病。阖境晏如。以劳擢拜林川郡守。益自展布。治理流闻。己巳适忤当路意。重被抨弹。 上以善治守令。不可以微过递易为批。不纳。府君即弃归坐罢。又以事被厚诬。台纠革职。未久还给职牒。又下收叙之命。盖宋光裕者。即故龟峰处士翼弼之孙也。薄有文才。且善于刻字。为图先世墓刻时接引之。后以诬告坐死。被引者亲属移怒。以容奸匿盗煽谤。林之岁贡。依例以米输送。而中间有嘱地部者。代纳本贡。与写官李自宽分其米。及事露。宪府劾推地部。地部官谋自脱。以谩报本曹。听人防纳诿诸府君。于是谏院连有所劾。府君谤生情外。事由亲属。默默不自辨。杜门江干。不通交游。不以毫发见于几微。惟具甘旨奉亲欢。夔夔有老莱之风。乙亥冬。中大科。府君自癸丑后。绝意场屋。虽为亲奉檄策名。荣道非其志也。会有增广别试。大夫人强之。一举而就。翌年春。恩叙拜刑曹正郎。四月。兼春秋馆记注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4H 页
官。同月。上疏陈时务数千馀言。皆固国御戎之策。备见褒予。夏。移拜侍讲院文学。俄以朝命往返椵岛。使事称旨。时有荐人之举。仙源金相公以通达世务。处事明敏。应荐。十一月。擢拜司宪府掌令。虏变。扈入南汉。候 上巡阅。伏路左。请得一面要冲。为效死地。 上奖谕仍命守南城。寻为督战御史。绝顶风雪。几至堕指。而宵昼乘障。与士卒最下者同其苦。激以忠义。矢死自厉。一日。贼傅堞以上。将士见李圣翼战殁。皆退却无人色。府君拔剑。驱炮手百馀入。纳瓮城。以火具投贼。贼多烧死。壮士许檍,林恒寿等。有逗遛状。顾叱欲手斩之。檍等数辈。大呼而进。士气一倍。府君亲援枹鼓血战。良久杀其巨酋。贼号哭曳尸而退。自是不敢更犯。苟微此举。则城几不守云。时当事者。下臣字于国书。府君与台府诸公。同入对力争。 上命更议。而终格于庙堂。又入对密白军情。请以爵赏。固结其心。又曰。背城一战。岂无或胜乎。事有不可图。则请择于背城溃围。斯二者。又曰。募士促援。诚不可已。臣与林堜议此事。则武士自愿者颇多。倘能激励出送。则外援亦有进前效力者矣。又得缁流以进。其人能穿过贼薮。致命江都。事益急。 世子下令。将自质虏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4L 页
营。府君又与诸公。启而争之。因请传命虏营者。若不能明白痛绝。以拒意外之言。则绳以无君不道之律。丁丑。和事已定。 世子戒西行而虏意叵测。吉凶未卜。羁靮之从。人咸规避。府君忼慷自奋。请得从行。遂除侍讲院辅德。奉 世子出入虏阵。治办行具。路(三田渡)遇尹相昉。闻姜夫人亦自江都奔迸。不知所在。苍黄上章。乞访存亡。然后入沈。盖姜夫人初在紫燕岛。沈甥总在义阵。报其无恙。不意其入于江都也。 仁祖许之乘单舸遍访。遇于南阳岛中。逮还朝则虏已拥 世子西。辅德更充他人矣。悼前志不遂。上章待罪。仍请追往。死生以之。 仁祖温批不许。二月。拜军资监正。翌月。拜掌令。疏辞不准。俄用南城功。升通政大夫。调晋州牧使。冬。言者追咎未赴沈。劾罢之。 上初却之。只命考察台章。久持竟见罢焉。府君不为分疏语。屏居湖庄。著诗以见志。有徐庶急于寻老母。春申无那入咸阳。辜负半生殉国计。自怜多病卧江乡之句。戊寅春。闭户草疏。极言奋发薪胆之志。生聚教训。乘虚捣穴。奉还鹤驾。湔雪羞耻。姜夫人闻而挽止。疏具而不果上。文亦毁去。不以示人。十一月。即家。起拜义州府尹兼清北防御使。临行。又条陈时事。眷眷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5H 页
于图治之说。己卯。闻大夫人有疾。陈疏乞解职归救。不许。前尹林庆业当兵后。有保聚之称。而庶事架漏。体统不立。府君絜举纲维。仁抚义摩。大而城池廪廥馆宇财赋。少而闾阎盖藏牛马鸡豚。无不管摄。栉垢爬痒。饥餐寒奥。民爱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流逋日集。田野尽辟。盖其规为。慨然有祖豫州,宗东京遗意焉。申疆埸关津之讥。抑使价横张之弊。清北守令。不遵令者。译舌交关捩于事者。痛绳之以法。公私行李过湾界者。无不约束谨敕。虽沈胡。亦不得加之以非理。或者祸端之潜。兆于是欤。冬。马胡东来。置病马于湾。而未几马毙。主者共啖其肉。非府君之所知。虏俗重马信巫。固疑湾人。杀以诅死。而马胡在道病甚。凶人又造言其间。郑公雷卿死于虏中。府君解衣敛尸。祭而送之。凶人并以为谗。以是发怒咆哮不已。庚辰春。朝廷命逮理削官。以解虏意。辛巳正月。叙为兵曹参知。入朝就职。阙内有搬运之物。中官使守门。将进牛车于閤门。督责甚急。府君闻之以为此非故事。虽有 上教。犹当执之。况中官耶。遂寝之。自是掖庭及省闼。闻公入直。肃然不敢阑(缺)。四月。告病免。请暇归觐。同月。出拜端川郡守。以亲老辞。冬。义州人通书事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5L 页
发。初州之武人崔孝一。旧为将校。及丁丑后闭户不出。府君嘉其志节。厚遇之。一日。全家浮海内附中国。其后虏使间诈为孝一书。寄其甥。其答称黄府尹恩恤。而且曰。若因黄府尹。密迩本国。可以复通 天朝。虏因是积前事。遂移怒于府君。实十一月九日也。天乎天乎。宁忍是欤。府君虽嘉孝一之义。固尝抚藉。而其书既不举姓名。通书日月。且在黄胤后时。故当初置对也。或劝以此为證。府君却之曰。崔事。实在我时。安忍图生而陷人也。其辞姜夫人也。告以未久当还。而其命家众。则以官服衣衾自随。盖心知祸不可弭。素定如是也。及入金吾。事渐不测。而言谈举止。略不少异。临终。以一封书付旧裨。呈政院。不知疏中有何语。而或云所言皆国家大计。又招狱吏。托大夫人于二三亲旧。且言先墓迁改事。不翅丁宁。又遗不肖孤玧。书戒以保全性命。遗族侄郑休书曰。余不负汝。汝岂负我。善养吾母。如吾在时。既毕。神色如常。从容敛肤发。北向拜者四。南向拜者再。盖辞君与亲之礼也。祸出之日。上自搢绅。下至仆隶。莫不流涕失声。以至深山穷谷妇人孺子。语及府君。悲愤咨嗟。都下惊挠。久而靡定。平生诋排者。亦咸愧服。不肖等罪大恶极。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6H 页
不即死于其时。视息至今。犹言及此。苍天苍天。此何人哉。东淮申公。尝以诔哭之曰。彼舍其重。而甘心于公者。潜滋暗长。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彼自南城之役。素惮公。及在义州。察公施设措置。益忌之。其不敢加之以非理。是姑与之者。而间亦抵巇。而入先以计去。其任竟至于不测。其为计不偶然也。呜呼痛哉。 仁祖欲拔府君于祸。密谕傧臣。不惜千金。而时之当国者。弃祸于府君。曾不少持。三事大夫。森列上下。而俛首唯命。以听雠虏之为。此恨此痛。又不在彼矣。呜呼痛哉。不肖等奉槥归湖庄。以其明年二月。窆于公州江北丁向新卜之原。 仁祖命有司。廪其大夫人及夫人终其身。 孝宗又授不肖孤官。其所矜恤之典。一视死事之家。哀荣至矣。府君初聘竹山安氏。直长讳重默之女。再聘新平李氏。参奉讳彦庆之女。三聘完山李氏。县监讳光后之女。俱视秩封贞夫人。安氏生 万历乙酉。卒辛亥七月。葬西山先茔。生一男不育。李氏生 万历乙未。卒庚申九月。葬扶馀恩山驿后。生一女。适进士申炅。先府君殁。李氏生三男三女。长即不肖孤玧。今为镇安县监。次琡。次琎。女长适士人李敏迪。次适进士李选。次适正言金锡胄。玧娶佥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6L 页
正吴达天女。有一子一女。再娶士人尹元庆女。无子。三娶县令金震贤女。有一女。琡娶士人姜是真女。无后早殁。琎娶郡守金天锡女。无子。后娶郡守宋熙业女。有三子二女。申炅有一女。适士人尹针。李敏迪有四子三女。李选有二女。金锡胄时无子。窃惟念先府君天姿豪爽。气槩磊落。精彩涣发。风流映带。表里洞然。坦无畦畛。重然诺。尚气意。处心行事。明白恺悌。待人接物。颠倒诚款。孝友出天。自在幼稚。每伤未识先颜。若见其年辈。则必泪泫于脸。与姜夫人相离。则思恋不已。至于生疾。及其长成。事两家之亲甚至。姜夫人语人曰。生而惟惧其难育。一于见骄。而自知爱敬不烦呵诲矣。文敏公亦甚嘉之。尝谓拯济幼稚。惟汝在。吾不忧也。姜夫人早罹哀酷。积有心恙。居常忽忽。而府君怡愉。终日左右无违。温凊之节。养志之方。靡所不尽。在堂四十馀年。无一日不致欢也。内舅姜公克恕。内姑鳌山君夫人皆无子。奉而事之。如其所生。与姊氏通财共产。和乐融洽。视其子沈侯檍兄弟。犹己出。教诲成立。棇子若河。幼而失母。鞠养焉。亦同于棇。郑生东善,郑生休。族弟族侄也。怜其早孤。收育于家。恩爱之笃。班于不肖辈。庶族有白氏妇者。穷无所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7H 页
依。为舍养之。家故贫。甔石储尝乏。而见亲族之无依者。必分衣共食。曲加抚恤。无间于疏戚姻娅。信于朋友。诚于待下。乐道人之善。无求备于人。不以卑微而忽之。不以威势而驱驾。虽幼童仆隶。亦必以忠信待之。其所倾向。不以死生而贰之。尤能急人之困。出力拯济。如救水火。异宝重货。若撤杯水。在林川也。汉人刘振文行丐于郡。矜其为簪缨之族。衣而食之。后因程龙而归。事载皇华集中。亦可见好义之一端也。是故。内外宗党。闻风望哺。咸以为依归往来。同爨者常十馀人。当其祸变之时。亲戚朋友暨人之服事幕下者。莫不殚诚奔走。哀痛惨怛。如其父兄亲戚。愈久而不替。郑生休心制三年。其馀自持期功者四五人。老苍头一人。食素终身。所莅郡邑。咸有遗爱。晋人至有千里赴丧。制服三年者。湾人亦巷哭累日。久而哀之。不肖辈尝闻于先友。咸以为得人死力。近世所无云。性坚固。其为文学。从祭魂殿。职在奉炉。炉火过炽。灸手成烂。而奉持推谨。居家乐易。和气蔼蔼。而闺门斩斩。内外截然。临事勇往。绝无迟徊。前却之习。每当艰虞危难之际。辄感嘅忘身。志在殉国。识虑超诣。规画周详。凡论成败。无不悬合。胆略过人。矢石之间。意气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7L 页
自如。决机制胜。多出人意。至于治烦剸剧。游刃尤恢。事务䕺沓。曲中肯綮。平居尝自隐痛于城下之盟。耻生于主辱之日。仰屋书空。沈喟永叹。或至流涕。虽家人子弟。亦莫测其何如也。其在龙湾时。于暇日。携诸幕属。陟统军亭。瞻望辽界。指点山海。歔欷慷慨。不堪陆沈之悲。尤留心戎事。不废鍊艺。至手自决拾而劳之。其精神治理。未尝不在于此。而偃蹇一生。志业不少展。卒罹奇祸以殁身。呜呼痛哉。呜呼痛哉。重念先府君懿行实迹。宜不止此。而不肖辈皆晚出。于其细不得而详也。只谂于家庭亲族。且质于平日执友。略为序次。而若是疏漏。不肖益无所逃罪。惟是终天不泯之痛。或可以少塞未死之前者。得当世大君子。一言以发挥幽光。庶几为不朽图。玆敢仰首扳乞。伏惟幸哀而终惠之。俾覆赖其不肖之孤是望。不肖孤玧等。泣血谨状。
知止堂宋公行状(丁卯十二月)
公姓宋。讳钦。字钦之。号知止堂。系出洪州之新平县。鼻祖丘进。文科判官。是生裔。散员。是生义明。主簿。是生玄德。判司宰监事。于公为高祖也。曾祖讳龟。赠兵曹参判。祖讳处殷。刑曹正郎赠吏曹判书。考讳可元。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8H 页
副司勇赠议政府左赞成。妣河东郑氏赠贞敬夫人。生员弼周之女。皆以公贵推恩。赞成公世居灵光。公以 天顺己卯三月十三日生。 成化庚子。进士。 弘治壬子。文科。拜弘文正字。历著作博士。升修撰。移拜司谏院正言献纳,兵曹正郎,全罗都事。即 弘治辛酉也。壬戌。遭赞成公丧。甲子。服阕。拜司宪府持平。出为宝城郡守。 正德庚午。换沃川郡守。旋以亲病辞归。自是。又连典七邑。虽未详其拜罢年月。而以其见于文籍者言之。若顺天府使。则以清白赐乡表里。甲戌。大司宪崔淑生等。上劄请褒清白吏。命三公六卿各。荐其人。工曹判书安琛启曰。在官之人。则宋某朴祥为最。宜加褒奖。吏曹判书安瑭。又以公及淳昌郡守金净启达。 上命两人不计瓜满。台谏侍从。随阙拟望。丙子。监司金珰。又以砺山郡守宋某,长兴府使金延寿,潭阳府使朴祥。廉谨奉公驰启。入拜掌令。历佥正,判事,舍人。特升通政。践承旨。 嘉靖甲申。以全州府尹。又褒清白。是年八月。以罗州牧使赴任。丙戊。监司李思匀启。罗牧宋某。自为光州时。薄赋慎刑。廉谨已著。民有去后思。盖曾经光州牧使故也。己丑。潭阳府使时。监司赵邦彦。又以清白勤谨。人民安业。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8L 页
上闻。壬辰。政府又启。长兴府使宋某清白。自少至老。终始如一。癸巳。命特升嘉善。下书褒美。寻擢拜本道观察使兼巡察使。甲午。以郑夫人年迫百岁。上章乞归养。乃许递。朝夕左右。备尽志物之养。丙申。郑夫人下世。寿一百一岁。公年亦七十八岁。公哀慕。葬祭如礼。庐墓三年。一不到家。戊戌。服阕。二月。政府,吏曹同议。抄选清白吏。公以前监司与检详李彦迪等五人俱与焉。命加嘉义阶。上京谢恩从仕。五月。以左尹上疏陈情请解职。 上许之。是年。又特拜资宪大夫兵曹判书。受暇还乡。九月。以久未还朝。命递职。仍下书道臣曰。前判书宋某清简。老犹不改。上下皆知。食物连续题给。以示嘉奖之意。庚子。筑亭于舡防山下龙岩川上。名曰观水。以为往来栖迟之所。一时文章名卿。成遁斋,申骆村诸公。多有篇什以咏之。辛丑正月。拜议政府右参赞。二月。入都谢恩。旋即乞骸。 上教曰。卿之清德。与年俱齿。余甚嘉之。故除卿本职。勿辞姑留。又命赐酒于庆会楼南门。未久。又诣阙。陈启乞归。 上赐对。公扶入榻前。 上温谕曰。近年贪风日滋。廉耻都丧。除卿本职者。欲为表准于世。而卿陈情甚切。故黾勉以从矣。公耳聋不能详听。 上使注书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9H 页
示其草册。及罢出。又下谕本道。给食物暨米豆。四月。诣阙上笺陈谢。拜辞于光化门外。 上遣注书。谕以勿谢。乃肩舆出东门外。三公二相三宰。皆出饯。前例政府堂上非得 上旨。则不敢出都门。故预令舍人启禀。蒙允。时以久旱禁酒。只以白饭牛头以饯。牛头。乃祈雨祭膰肉也。是日。公卿祖送者甚盛。而如金慕斋安国,权忠定橃,柳判书仁淑,宋圭庵麟寿。尤一时名贤。慕斋为赋诗以赠曰。接昼 睿恩真出异。倾朝祖饯更为荣。清风不用凭图播。百世争闻汗简名。公至高敞。乃跨马还家。其气力之强健又如此。癸卯七月。特升崇政大夫。拜判中枢府事。上表遥谢。时圭庵按道。聚会近邑十守宰。为公设大宴以享之。名其亭曰耆英。盖所以尊高年。而亦祇承 圣主礼待之意也。又赋诗以贺曰。湖南维灵有我侯。一生冰蘖苦清修。主恩稠叠连褒赏。孝思纯深数乞州。架插二三千卷秩。年高八十六春秋。耆英亭上成佳会。移入丹青万岁留。一道士民莫不耸观。传诵以为罕世盛事。后五年丁未十一月十五日。考终于家。寿八十九。远近咸惊嗟。讣闻。辍朝市。遣礼官致吊祭。赙赗如例。以月日。葬于郡东森溪舡防山先茔侧坤向原。官庀也。配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59L 页
贞敬夫人河阴奉氏。监察寅之女。以 天顺辛巳二月生。 嘉靖己亥十一月十六日卒。葬于舡防山丁向原。有四男一女。长益忱。赠兵曹参议。次益憬。文科乐安郡守。次益恂。进士参奉。次益惺。将仕郎。女适生员郑宗护。益忱有一子。曰硕果。硕果有一子。曰弸彪。参议。弸彪有四子一女。子若先,仁先。佥知。兴先,斗先。女适古阜郡守李邦柱。其后孙颇蕃盛多业文。而惟斗先之孙世奎。以武科。曾任瓦署别提。仁先之外曾孙丁敏道。方为备边司郎厅。益憬无后。益恂有二女。益惺有一女。皆有子姓。窃惟公性资温醇。操履简洁。襟度轩豁。不拘小节。裕于学术。(用致祭文语)长于才谞。早登科第。历扬华显。而所乐不存焉。雅有敛退之志。且为亲便养。每求外而去。无一年在朝。终乃休官归养。克著孝义。人莫不贤之。其为治理公平精密。菀有茂绩。吏民畏爱。(以上用秘录语)声誉洋溢。而清操弥励。中外咸服。道臣卿宰。迭相褒启。恩赐络绎。宠擢随续。阶为一品职判枢府。于是乎孝子廉吏。合为一传。清名耆德。冠冕士林。历数国朝名臣。罕有如公风烈。猗欤休哉。同时左参赞赵公元纪。亦以清白著名。三被宠擢。位至一品。先公十四年癸巳卒。年七十七。知中枢府事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0H 页
李公贤辅。尝为亲起爱日堂于礼安所居。晚又休官退去。后公八年而卒。年八十九。公族侄参赞公纯。尝筑俛仰亭于潭阳所居。 宣庙初。休官退去。后公六年而卒。年九十。其清操苦节。并名一世。悬车高躅。后先相望。享有大耋。同在一门。吁亦异矣。余惜公事行无传。乃访得其世系履历于其后孙。仍参以所闻见。略为论著如右。俾后人有所考云。
企村宋公行状(丁卯)
公讳纯。字守初。号企村。姓宋氏。系出洪州之新平县。九代祖丘进。文科判官。有讳希璟。事我 英陵。以文科进。官至判司宰监事。退老潭阳之绮谷。子孙仍居焉。寔于公为高祖考也。曾祖考讳寿之。赠参议。祖考讳福川。赠参判。考讳泰。赠判书。妣淳昌赵氏。司果时雍之女。其系牒。俱见洪忍斋所撰判书公墓碣。此不复著。公以 弘治癸丑生。年二十一。 正德癸酉。中进士。静庵赵文正公榜下。己卯。登文科别试。时赵静庵,金大成絿诸贤暨南衮。以考官读其文曰。金季云后无此作。选隶槐院。明年移入史局。赐暇湖堂。又明年。除承政院注书。又明年。丁外忧。乙酉。服阕。拜侍讲院说书。丙戌。入玉堂。自正字升至修撰。自是。历扬三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0L 页
司及吏兵曹佐郎正郎。庚寅。在台职。力争金安老放还之命。壬辰。 东宫灼鼠之变。群小承安老旨。论罪朴嫔。公持己见不从。竟坐罢。后又左迁外补。还入为议政府检详舍人。迁司谏院司谏。癸巳。又因台厅悬牌。两司请杀朴嫔及王子福城君。又与时议相左。递时。安老大擅威福。其党蔡无择,许沆等。排斥异己。无虚日。公愤甚。一日面斥其所为。以此即见黜。时郑文翼公光弼。最为安老所恶。竟被窜逐。而公亦见嫉。不得安于朝。及丁酉。安老败死。即起拜弘文馆应教。戊戌。迁司宪府执义。移弘文馆直提学。升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屡迁至都承旨。庚子。升嘉善阶。出拜庆尚道观察使。辛丑。入为同知中枢府事。移除司谏院大司谏。上劄陈梁渊,黄宪等粗鄙状。以请斥绝。 上不从。旋移司宪府大司宪。时梁渊秉铨。又劾其交结权戚。不宜操政柄。以进退人物。左右初不应。公持之益坚。尹元衡时为执义。亦不敢拒。乃勉从。于是谤言益起。壬寅。出为全罗道观察使。癸卯。辞递。拜汉城府右尹。为养求外。拜光州牧使。甲辰。遭内艰。丙午。服阕。以掌隶院判决事。差谢恩使。赴 皇都。以门禁事。呈文礼部尚书费寀。见其文亟称其好文章。乃覆奏请与书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1H 页
状官出入游观。不必限制。竟蒙钦依。戊申。又出为开城府留守。庚戌。黄宪见黜。复以大司宪。召还。移拜吏曹参判。又被陈复昌所恶。嗾台官李无疆构公罪。窜关西之顺川郡。时具公寿聃,李相浚庆暨许磁。皆被窜逐。而李公润庆。亦一时门黜。中外震骇。其时罪目今不可考。而其论许磁之罪。有曰。磁与闵齐仁缔结邪议。及齐仁得罪。又结宋某。鼓动异论云。盖许,闵皆以伸救乙巳人被罪。而以与公交结为语。则公之见逐。实坐于扶护士类也。辛亥。量移水原。已而。复昌等败。是冬。乃放还。壬子。出除善山府使。戊午。拜全州府尹。庚申。引疾辞递。辛酉。有诏使声息。以酬应词翰。命乘驲上来。旋除罗州牧使。南还。戊辰。以左尹。参修 明庙实录。移拜刑曹参判。己巳。又拜大司宪。以事递。李相浚庆启请擢用。特升资宪阶。拜汉城府判尹。迁议政府右参赞兼知春秋馆事。又尝拜判书。而未详其某曹。时公年七十七。士类先后辈论议携贰。有老少之自。而公自是先辈。亦不免被其指目。公不乐在朝。乃引疾退归潭阳乡山。尝筑孝思堂于先人旧基。又于霁月峰上。起俛仰亭。溪山之胜。甲于南中。至是。每肩舆往来。日与山翁溪友。忘形争席。重值登第日。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1L 页
礼官上闻。遣仪部郎赍教书。具花袍笏莅宴。湖南荐绅士大夫暨闾巷妇孺。莫不奔走耸观。 上尝亦屡赐食物。以慰存。公八十后。精力犹不小衰。弹棋射帿看书写字。无异少壮。时人视之如神仙焉。壬午二月。微示惫。暂就寝。仍翛然而逝。享年九十。既殡。白气自屋上烛天。如虹霓状。俄而。赤云漫空而散。如是者屡。人莫不异之。葬于本府治南无量峙负亥之原。夫人淳昌薛氏。虞候南仲之女。育二子一女。子长海容。县监。次海宽。参奉。女适县监崔世胤。侧室又有一子。曰海清。海容无子。取海清之子德美为后。判官。海宽亦无子。取崔世胤外孙为收养子。名以继宋。崔世胤有一子一女。子弃。进士。女适宗室顺兴君梦禹。德美有二子。曰瓘。武科。曰瑊。李继宋有一子。曰尚温。弃有一子。曰承烈。县监。顺兴君有二子。长曰瑱。文科县监。次即继宋。内外子孙。皆衰弱不振。而惟瑱之子尚质。官至弘文校理。其子萱。亦以弘文应教。升秩为佥知中枢府事。最显于世。皆早卒。公为人侃侃正直。不为威惕利疚。历事四朝五十馀年。辄与群小相抵捂。初为金安老,蔡无择,许沆等所摈。再为黄宪,梁渊,尹元衡等所斥。三为李芑,陈复昌,李无疆等所逐。屡踬屡起。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2H 页
晚又敛迹还乡。终不得展布其志业。优游里闾。凡十四年乃没身。然其爱君忧国之心。未尝少弛。发于篇什。形诸歌曲。文雅风流。辉映一世。宛有白傅香山之致。郑林塘惟吉挽公诗曰。物外千年鹤。人间一种仙。讣音吾不信。应在玉皇前。即此亦可想其出尘标格也。顾其年代已远。事迹日泯。余为是深惜。访得其官历生卒于后孙家。略为撰次如右云。
 始公之先祖有讳希璟者。年老退仕。居于绮谷之里。子孙仍以为家。有老松堂旧基。自绮谷北行不能二三里。得小洞负山而抱阳。有一区之宅。公之所新筑也。名企村。企村之山。其秀丽者曰霁峰。即亭之所在也。本郭姓者居之。甲申年间。公以财易之。癸巳。始缚草亭。中废。壬子春。又起役。不几月。工告讫。遂揭其名曰俛仰。苏阳谷世让记其文。申灵川潜书其额。退陶,河西两先生及湖阴,阳谷,石川,思庵,正庵,苔轩诸公。咏于壁楣。奇高峰作前后二记。许筠又有二记。公尝有诗曰。白鹭中分同二水。青天半落过三山。未应黄鹤能高此。千载谁教李白还。又释亭名揭楣间曰。俛有地仰有天。亭其中兴浩然。招风月挹山川。扶藜杖送百年云。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2L 页
鸡林君崔公行状(戊辰)
公讳汉洪。字某。庆州大姓。新罗文昌侯致远之后。曾祖温水。监务赠兵曹参议。迩祖赠刑曹参判有恭。考长兴府使赠兵曹判书月城君亨孙。外祖生员中枢院录事宁海朴致安。公以 成化己丑生。己酉年二十一。登虎榜。尝为稳城府使。 正德丙寅九月。与成希颜,朴元宗等三大将。奉 中宗大王反正。遂策靖国功臣二等。超二资。爵其父母妻子。赐伴倘奴婢丘史田银表里厩马。戊辰。拜忠清兵马节度使。己巳二月。拜会宁府使。以将畀北阃。故还递。六月。拜北兵使。辛未。递还。壬申。除工曹参判。九月。出为平安兵使。甲戌九月。递。乙亥。又拜全罗兵使。己卯。拜汉城右尹。冬。衮,贞构北门之祸。公与诸宰启曰。赵光祖岂有他意。只欲行其所学而已。仍请面对。不许。甲申。拜南兵使。丁亥递。其后又除守知中枢府事。 嘉靖己丑七月二十九日卒。享年六十一。墓在高阳郡治内洞某向原。配开城王氏。佥枢宗礼之女。继配密阳卞氏。承文副正字纲之之女。工曹判书宗仁之孙。有一子四女。子瀷。阴竹县监。女适都事河世清。次适白川郡守李汉。即选高祖考也。次适司评洪盖世。次适府使李麟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3H 页
亨。公之去世已至百六十祀。墓道既无显刻。又无行状之传世者。其于平日事行履历。昧然一无所徵。惟尝见国乘。 中庙命招公暨李长坤,高荆山,安润德,黄衡,柳聃年,郑殷富,李长生,金锡哲等。论讲兵书。夫李,高,安三公。乃文宰而以武略著称。黄,柳诸公。又皆一时名将。而公亦与其列。又按公子阴竹公碣文曰。鸡林公以靖国功为虎臣。制钺八镇。屹然有古良将之风。以此见之。其为武望之重。可知也。 祖宗朝亚卿之为守知枢。苟非文宰之有宿望者。未尝轻授。而至于武将。则尤所罕闻。乃若己卯间清议恢张之时。又能处公以京兆之任。则其为一时士类之所推许。又可知也。欲知乎公。观于此足矣。某忝在外裔。窃不自揆。谨摭公私载籍。略为撰次如右。以传诸后孙云。
芝湖集卷之十二
 行录
  
伴吟翁金公行录(己未九月)
公讳洢。字溉之。号伴吟翁。安东人。其先出于新罗敬顺王傅。丽朝世有衣冠卿相相望。而忠烈公方庆。最以勋业著闻。有讳士廉。官至司谏。国初不仕以终。于公为七代祖也。高祖讳丸。承文院判校。曾祖讳宗孙。司宪府监察赠户曹参议。祖讳城。部将赠兵曹参判。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3L 页
考讳公望。文科海州牧使。妣庆州李氏。济用监主簿。讳复亨之女。主簿即文戴公昌宁成伣之婿也。公以正德乙亥生。早失所怙。能自奋励。笃志为业。屡应举。辄不售。屈意就荫仕。由殿中。三为知县。即南平,玄风,唐津等邑也。 万历庚辰闰四月十七日疾卒。寿六十六。葬于杨州兔院先茔背乾原。距牧使公基仅几步。公姿性端重。襟韵秀朗。事偏亲以孝。待兄弟以友。至于朋友亲戚。皆尽其信义敦睦之道。为诗甚雅健。笔法极精妙。人皆传诵宝玩。所与交皆一时名胜。而郑林塘,许草堂,宋颐庵,任友皋。尤所契许。所著诗稿。有颐庵公所批选者藏于家。竟遗失不传。惜哉。配淑人高灵朴氏。别提自蓁之女。判决事稑之孙也。仁顺慈和。甚有妇道。先公二年生。后公七年丙戌卒。祔葬公墓。有二男一女。长男有砺。引仪。次进砺。佥枢。女适柳德容。侧室又有三男一女。男正恺,仲恺,季恺。女为大谏宋应溉妾。有砺无后。进砺娶完山李氏。佥枢轮之女。生一男一女。男悈。武科同知。女适吏曹参判赠领议政金槃。即选外王父也。公殁近百年。而尚无墓刻。佥枢公有所记圹志。而亦甚疏略。其于公之言行履历。无以得其详也。玆敢略为撰次如右。以传于世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4H 页
云。
副护军金公行录(己未九月)
公讳进砺。字子修。金氏。系出安东。其先德官位。俱载诸墓刻。曾祖讳城。部将赠兵曹参判。祖讳公望。海州牧使。考讳洢。唐津县监。号伴吟翁。妣高灵朴氏。别提讳自蓁之女。以 嘉靖癸丑六月十八日生。公少从许篈学。为举子业。笔法出家庭。深有吴兴韵致。已皆弃去不屑。壬辰之乱。挈家归湖右居沔川之马羊村。结屋治田。家业稍饶。绝意进取。颐閒养静。优游自适。以老寿。屡阶至嘉善大夫龙骧卫副护军。 崇祯庚午十月十四日卒。春秋七十七。葬于唐津治东柹谷之原。与夫人李氏同兆。夫人是孝宁大君补之七代孙。佥枢讳轮之女。 嘉靖乙卯生。 万历戊申三月二十一日卒。有一男一女。男悈。武科同知。女适吏曹参判赠领议政金槃。同知初娶郡守尹世贞女。生一男。曰仁范。再娶平壤赵衡国女。生一女。适延安金九龄。议政生一男三女。曰益烈。南原府使。女长适庆林君李淀。次即我先妣。我先人官右议政完南府院君讳厚源。次适修撰张次周。仁范早卒。只有侧出子光汉。金九龄有四子二女。曰暿,𣋬,煦,晟。士人某某。南原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4L 页
所后子。曰万埈直长。庆林有二子一女。曰郡守仁硕,统制使仁夏观察使洪柱三。我先人有二子一女。曰县令周,参议选,兵曹判书金锡胄。修撰有一子二女。曰县监张世明,参奉金元厚,郡守洪九叙。噫。公之世今已远矣。其于家居言行。未有考也。少在先妣膝下。窃闻一二焉。公风仪秀美。须髯甚好。望之可知其为长者。龟峰宋公晚益飘转。无所于归。公为馆置傍舍赒穷甚至。于一味之美。必与之分。且令子同知公及我外王父受业。及其殁也。又为之棺殓以葬。使其送终无憾。牛溪先生。尝贻书龟峰。称其主人之仁贤。公又与清阴金文正公相识。文正公晚年。对我舅氏沧洲公。称道公不已云。于其所与友者。而可槩其为人耶。谨略述其生卒始末暨夫子孙如右。以备立言者所采择云。
烟波朴公行录(庚戌八月)
公讳溉。字大均。号烟波姓朴氏。忠州人。六峰祐之冢子。讷斋祥之从子。思庵文忠公之伯兄也。自儿时尝曰。人非孝。无以为人。及长。左右服事甚至。六峰公亦每称其孝焉。初赴乡试冠两场。及入会试。见士子躏死。叹曰。夫争一名。至杀人而不顾。岂仁人事哉。自此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5H 页
废举。惟事耕钓吟啸。起亭于烟波江上。每以轻舠。乘兴游赏。有诗曰。装舟载素月。拟价轻黄金。不向宦津系。平生沧浪心。性且好施与。置义廊义仓。以收恤宗族待公举火者。常五十馀人。 宣庙朝。历汉城参军,高山县监。以事升绯玉。后为金堤郡守。仅一年投绂而归。日以琴歌。优游殁世。其临卒。出亭舍。亦竟夜琴歌。诘朝吟示一绝。意甚旷然。其诗曰。支离一疾差无药。归濯灵泉玉溜寒。从此便教毛骨改。碧天云外驾翔鸾。书讫便乘化。乃 万历丙戌仲冬。距其生 正德辛未。实七十六岁。葬于亭西震向原。行状则奇县监孝曾所述云。公无嫡嗣。只有庶出数人。
芝湖集卷之十二
 遗事
  
先考遗事
庚寅年间。洪判书茂绩为都宪。任监司义伯为掌令。论劾边士纪以水原府使有情迹可疑之状。 孝庙震怒严旨。亟下两公。皆特递。铨曹又旋斥补。任公出为安州通判。而适当北使压境。苍黄就道。来辞于先人。先人曰。君以 上意真有深怒耶。以吾料之。不久当被召而还。勿复虑也。其后自点士纪等诸贼。皆次第伏法。任公自荣川任所。特除司谏召还。讫如先人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5L 页
所言。公尝语选曰。吾于先辈长德一时名流从游颇广。而虑事明的。愈久而愈验者。未有若先相公。何但此一事而已。古人所谓真圣人者殆近之云。
孝庙每于禁苑好驰马。又令诸驸马习骑。先人尝切忧叹曰。早晚必有难言之事矣。乃于筵席。力请取览陈俊卿行状。盖状中极论宋帝驰马弦激之事矣。
孝庙又闻麟坪疾革。乃以肩舆。从宣仁门疾行以视。从官苍黄步行。先人又惊叹。私谓曰。凡人毋论上下。失其常度。则其终可忧。今此亲临之举。虽出于友爱之至情。而其举措之颠倒则甚矣。深可忧也。未久而遭堕伤之变。又未久而违豫。竟至 上升。
象村申文贞公之胤参判公翊全。尝抵先君书曰。壬戌之秋。台兄年未弱冠。为尊先大夫幽志之请。策款段。访先人莽苍地。淹半日旋驾。时翊全稚齿侍傍。获仰台芝宇矣。先人送台兄。顾不肖曰。之人也。内蕴刚方。济以敏悟。其远到必矣。汝虽稚昧。后当验吾言。言犹在耳。屈指今三十有一霜矣。想台兄能省记否。临纸于悒。
先君按湖臬时。申公又以词臣制教书。有曰。惟卿资挺刚方。识兼敏悟。而谓先君曰。此八字。实承先人之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6H 页
语而为之云。
先君每谒相公。则必欣然款接曰。如君已办事业。何官不做。然欲为国事。则必由科目而进。可无拘碍处。勿以此自足。须益笃志业也。于往来书尺。亦曰。勉进一级。以副向往。其为先哲所眷重如此。申判书(湸)丈挽先君诗。有曰。见知先哲自诸生。一代英声耸汉庭。盖记实也。
先君少时。学于鹤谷洪相。尝以科体诗及表辞。就考焉。其后往拜。则壁间记诗一句及表辞一长句。先君怪问其故。鹤相曰。母亲极称此句语。以为非徒显达。将必远到。仍令记之矣。盖鹤相母夫人柳氏。即柳梦寅之姊也。以能文名于世。而亦能于文字上知人穷达如此。其诗句。乃枫林偃息世情幽。琴声三叠道气浓也。
先君自少时。大为升平鹤谷两相所重。故癸亥举义时。两相遂与之同事。反正后。升平谓铨官曰。李某当处以三曹郎官。如各寺主簿则不足拟也。及拜泰仁。其时方伯李溟。归对鹤相。盛称其善治邑。鹤相曰。此人年虽少。其才局则非吾辈所及也。丙子荐人之时。鹤相以通达世务。处事明敏。应荐。清阴先生。亦以不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6L 页
畏强御。奉公刚果。荐之。鹤相谓清阴曰。公何以知李某之不畏强御乎。清阴曰。安山时事。非李某则不能为也。盖升平相庄业。多在安山。前为官者不敢问何。先君视篆。即责赋如法。且痛杖庄奴之凭横者。升平之子庆徵。时为方伯。大恚怒。故举他事而启罢之。即指此事也。代先君而往者。又如前蠲赋。终自其地。被超擢矣。
丙子年。士大夫以江都为金汤。皆以为事变时依归之地。而先人以为江都无可恃。而人皆依归。终必危殆。通津庄业。贮谷累百石。而丙子之乱。戒一家急往湖南。而勿入江都。故洛中士夫之入江都者。无不被祸。而惟吾家独全。
丙子年。自清人称号之后。年少士类。无不明目张胆。极力斥和。台阁之上论议。日益峥嵘。时先人自益山还朝后。故不出解由。以自枳于台望。及虏变作。来索斥和臣以甘心。庙堂使之自首。则清阴,桐溪及吴,尹两学士外。前后斥和之人皆缩头。终不自首。至或强为分疏。先人非但超然于大祸。又与朴公潢。力争于庙堂。清阴以下十数人。皆得脱免。
慎斋先生临终。语其子益炯等曰。于吾诸侄。有子章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7H 页
一家又有完南。必能善视汝辈。凡事庶有所赖云。子章。即我内舅南原公讳益烈字也。南原公性孝友敦睦。乡邻皆依归。先公素被先生所重。故其言如此云。(壬戌谨记)
先公平居。非衣冠。不接宾客。非甚疾。不废梳洗。中年以前。常着道袍。而中年以后。穿单衣时居多。以衰惫故也。当庚子春。气力绵缀。仅仅支持之时。犹不废梳洗废仅一日。而乃易箦。其自治之严也如此云。
先公平居嗜书。常手一书遮眼。虽公务倥偬。疾病在身亦不少废。夜以继日。而尝置木灯檠。位登台府而尚然。凡居处服用之俭。皆此类也。公服常着木绵团领。故尤斋先生于 显宗朝论奢俭之道。举先公此事以达之。
先公居第倾圮。窗户至不能闭。而终不改。惟于庭前。立二间草屋。以为客室。晚年又就其下构三间瓦屋。常处其中。寔考终之所。而今之内房也。(癸亥夏追记。)
先公大被王考议政公所奇爱。议政公每欲别与财产。而先公辄力辞。又为买墙外空基。将结屋以居。先公又多方告达。终止之。凡于产业淡然一无关念。议政公叹曰。此儿若不成立。则终必饿死云。以故先公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7L 页
之所别得者。只一空基而已。我伯父佥枢公家舍狭隘。欲并其基。令放卖而先公终不敢。盖虽不能即其基治第。亦不欲永违先志也。先公又尝谓。余亦以此基当传之次子。及余登科。慈亲别给。故余营小屋。几十年而略就。癸丑夏。始移居焉。
先公于癸亥勘勋时。极力苦辞。而终不得。以故升平相于前席。陈达曰。金元亮,李某。其心惟恐参勋。 上乃有志操可尚之教。戊辰孝立狱。先公又与仲父。初皆录三等。仲父居首。先公次之。幸因改勘。得免会盟祭。后以旧勋。例当加资衣绯。先公闷甚。至闭户不见客。旧例或有不为加资之时。故遂劝起台论。力争还收。以故戊辰会盟祭后则旧功臣皆不得升秩。而人不知其论之出于先公也。(乙丑七月。追记。)
先公己亥冬。尝在呻吟中。自料不久于世。预草遗疏。使选执笔以书。岁后略改数处。及疾革上闻。
庚子正月二十六日。感寒疾加。是日。闻表妹李宣川性恒夫人讣音。即举哀。命进素食。幕士黄大辰侍坐苦谏。终不从。自是日渐危笃。侍者又进宽解之说。答曰。吾年位已极。了无馀憾。岂足置欣戚于去来间。惟以沈绵受辛苦。为虑耳。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8H 页
二月初四日晓。疾势猝剧。府君亲索李参判正英图书帖还送。又以章懿公子孙谱。送于洪都宪重普。前已封裹欲送者也。慈亲出来侍疾。屡命入去。绫丰具公仁塈来问疾。迎见曰。余将不起矣。同春又续至。命侍者加冠。侍者以添伤苦止。不听。气已澌乏。言谈宛如平昔。不少差爽。同春出外。又邀入以话。皆时事及尤斋去国事。而不及于他。呜呼。先公疾病之时。意思泰然。临殁之际。精神不乱。既复之后。颜貌不变。而自袭至敛。且不臭不汁。平生学力之过人。禀气之绝异。于此固可见。而正人君子之正终也。于其既复之后。亦或有不同于常人者耶。呜呼。此不忍记。亦不必记。而其在子孙。不可不知。谨泣而记之。以付末端。(壬申临终时。追识。)
芝所行状逸事
公自壬辰。从两母避兵关东西。己亥王母夫人卒于京师。奉柩还杨山。始展扫生父墓。痛哭终日。涕下如雨。见者皆悲之。时公年才十二云。已而文敏公夫人。自江华挈还京师。与生母姜氏。离违三霜。因思慕得疾。姜氏闻而率去。其诚孝出天。自稚幼已然。及长。出而问学于赵佐郎守伦之门。入而受训于文敏公。文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8L 页
敏公无子。上疏引杜氏程子说。请以公为子。 宣庙特允之。公遂为文敏公嗣。及文敏公丧既毕。光海问黄某子。尚居忧乎。政院对以公制除。于是有云峰之除。公以恩出先故不敢辞。秩满。归湖庄。楸滩吴相秉铨。荐拜工曹佐郎,全州判官。迁林川而有宋光裕事。光裕者。即故龟峰处士之孙也。薄有文才。且善于刻字。公为文敏公墓刻接引之。俄以光裕诬人乱逆竟坐死。被引者亲属移怒。公尝接引。嗾台官论罢。 上教曰。此时善治守令。不可以微过递易。终不允。然公则投绂归矣。遂坐罢。乃己巳三月也。吴相以书慰曰。光裕诬告之前。君虽明。何以预知。谤之者甚矣。四月,又厚被当道者构诬见削朝籍先是湖之沿海邑岁贡。以凶歉。许作米。公在林川。亦依例输纳。而公一家人。有与地部官为族者。嗾地部。以本贡纳。而与写官李自宽分其剩。及后事露。宪府劾推地部。地部官谋自脱。启以饰辞谩报。直纳本贡。诿之公。于是陈院遂有是论。公以事由一家。默默不自辨。惟杜门扫轨而已翌月。 上命收叙。又命还授故秩。公既以科甲进。吴相素才公。为言升平相。可大用。升平亦属意公。会以林川事构公者。复媒蘖卒不果。翌年。以文学。承朝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9H 页
命往椵岛。起居沈督府。是时。 长陵方砺志为治。命以六条访人。故相金公尚容。举公以通达世务。处事明敏。应荐。十一月。入宪司虏讧。随驾入南汉。时孤城受围。中外隔绝。 上欲以蜡书。通声问而难其人。公得缁流以进。其人能穿过贼薮。致命江都。用受品阶。至今尚在南汉。道当时事云。盖捐躯殉国。即公平日志也。当 世子北辕。悲愤不自胜。适讲官林堜。病不任行。公自以已许身矣。大夫人又无疾。遂慷慨请行。及闻大夫人奔迸。乃苍黄往访。及睹大夫人有疾。又不忍遽离。还朝亟上章陈暴。仍引罪请伏。则 上答曰。母子情理至此。可知尔无所失命。安心察职。已而拜军资监正。三月。自掌令升资。用督战功也。于是言者提前事劾之。 上以似不近理为教。且只命考察。又批曰。观其缄辞而处之未晚。然台章持之益急。竟见罢。公退居田里。追惟乱离事。为之感慨。有诗曰。玉辂苍黄不忍说。侍臣抆泪漫沾裳。分离骨肉风尘隔。澒洞山河猘虏狂。徐庶急于寻老母。春申无那入咸阳。辜负半生殉国计。自怜多病卧江乡。公之心事。亦可见于此也。己卯。在西塞。闻大夫人有疾。再疏乞归救。不得。辛巳。以兵知入朝。四月。递免。即归省湖中。昔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69L 页
余尝遇公幕下士云公在龙湾。尝愤愤夷虏之变。虽对虏所亲狎者。亦形色辞。每暇日携幕属。陟统军亭。望辽界。徘徊踯躅。为之叹咜。尤留心戎事。不以密迩敌境。有所顾忌。而弛鍊习。至手自决拾。若其意则可知已。仍喟曰。公之遘祸。岂特崔事。其言实似之。并取而著之。公配安氏。竹山望族以辛亥七月二十七日卒。距其生 万历乙酉。仅二十七岁。葬西山先茔。继配李氏。新平著姓。以庚申九月十二日卒。距其生 万历乙未。仅二十六岁。葬某地某里原。状俱见阙。 丙子在南汉时。当事者于国书。用臣字。公与台府诸公。同入对争执甚力。 上命更议。而竟格于庙议。即十二月二十日也。翌日。又入对密启。军情已变。请守堞将士。差除守令边将。以结其心。又曰。背城一战。岂无或胜之道乎。事有不可图者。则背城溃围二者。不可废也。又曰。柳德諴所达募士促援者亦甚好。臣与林堜议此事。则武士自愿者颇多。倘得激励出送。则外援亦有进前效力者矣。及事益急。 世子下令。将自往虏营以为质。公又与余先君。启而争之曰。宁以国毙。是可忍乎。又请传命虏营者。若不能明白痛切以拒意外之言。则绳以无君之律。 上允之。盖虑虏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70H 页
之又出一层说。为预绝之计也。公前后进对诸说。皆卓伟可传。备见国史。选为见先君所进白。录取银台日记。则并载公说如此。窃念是时。公与先君同为掌令。故或与之共启。或各自为启。而其议论。则大略相同也。且以御史。同守南城。督战四十馀日。共事飞炮雨箭之前。呜呼。日月几何。人事累变。二纪之馀。公先不幸于祸。而不肖恶极。又遽奉先讳。抚览当时之事。已成千古之迹。痛哉痛哉。仍流涕追记。以遗君美。不敢文之者。以身在不言之时故也。
 盖岁庚辰。家大人按湖臬。余随行。得拜公于▦馀庄舍。翌年辛巳。公以骑曹侍郎赴朝。行过公营。余又得就谒于所馆。虽当时稚蒙。不敢有所窥测。然即其外则言谈之间。精采溢发。揖让之际。威仪可象。犹之乎磊落君子人也。公之遘祸在是冬。余为之抆泪。以同国人之哀。后四年而遇公幕下士。得公事颇详。又十二年。而乃受室公门。日与公诸子游。而益习公家事。已又得公诸子所为行状者读之。然后尽得公平生。仍以槩公之大致。余之得之稚蒙者。为不诬矣。呜呼。公既负用世之具。而一生偃蹇。志业不少展。竟为贼虏所甘心。此岂特公家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70L 页
之痛也。公诸子状行。已无馀矣。尚有所逸坠为惧。见辱以收录之托。余诚何敢。顾孝子之意不可孤。略记其一二见闻者以归之。以塞其厚望云。
李相国(浣)遗事
某年间。岭南人有上疏自陈其晓解八阵图者。 上临筵。使御营大将柳赫然招见论难。赫然请于习操日试其法。而又自言八阵图则如此如此。六花阵则如此如此。以衒其能晓阵法。 上为之倾听。又谓公曰。两大将一体试其法可也。公进曰。臣虽忝在大将之列。本不知兵法矣。何可到今从乡曲贱子。学习其法。臣意不徒此也。我国之兵。只可严其军法。整其部伍。据险而守之。观势而动之。以御贼而已。如此等前古阵法。非徒不必试。亦不必为也。时余以史官入侍。窃视 天颜。颇有不悦之色。而柳赫然则为之少沮其气。盖公已知岭人之言本不足采。而又非柳一意承迎 上意。且有衒能之态也。
盖见公之奏对。甚明白简当。一时诸臣莫有及者。且其辨论事之是非利害。则必正言直告。 宁陵虽不以此为忤。而至于 先朝。则终有不得不然者。末年之起置台司。盖出于一时物情云。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71H 页
甲寅某月。 慈殿荐遭公主丧。惊恸疾剧。上下遑遑。一日夕。公以书抵余。有愿见意。余往拜则公喟然曰。内殿症候。如是不轻。若或不幸。则不但为一时之罔极而已。 上候亦必从此而靡宁矣。此后则又有无限罔极底事。将若之何。将若之何。仍以扇击几案曰。此岂余年老心弱之致耶。殆不能自定矣。▦公预忧未来之事。瞭然如目前。至于今日而见之。则其言之不中者。无几。余每念公先识远虑。未尝不重叹而起敬焉。
先王一日于筵中。问及丙子兔山之战。郑相太和及公皆入侍。郑相进前历陈其时遇贼备御之状。有若陈说故事。 上娓娓倾听。郑相又曰。其时臣为金贼从事。而李某为中军。故李某最详知之矣。 上又顾公而教曰。愿闻其详。公对曰。其时臣身为将领。终不能效力兵间。其罪大矣。到今何敢更有所提起大槩。自 上若欲知其时之事。则贼兵豕突。如入无人之境。而列镇无一婴其锋者。 大驾苍黄。仅保南汉。而勤王之师。一无死于城下。而终致出城之辱。此人心之至今恸恨者也。今日君臣上下所可惩前而毖后者。岂不在于此乎。 上为之动容。郑相亦颇有怃然
芝湖集卷之十二 第 571L 页
之色。赵监司公举时。为史官。每语公此事。而称其奏对之善。
 鸡林李君某甫。方起稿先相国行状。来问其遗事之可载者。盖以余为尝从事于先相国幕府。能知慕其德业也。噫。相国之德业声名。赫赫在人耳目。又何待不佞之瞽说。况某甫以贤子弟。必能备书而详记之。设使余极意采录。不过为叠床之说。又何加焉。然某甫之厚意。不可孤。姑以一二事录送。以塞其望云。(时丙寅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