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x 页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筵中讲启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4H 页
壬戌九月二十一日熙政堂 引见
上曰。前后招延。非止一再。而由予诚浅礼薄。莫回遐心。寻常惭恧。顷除天官佐贰之任。而疏辞甚固。终始强迫。亦非礼待之道。故姑为勉副。欲安其心。以待幡然矣。今幸入京。得以相见。出入筵席。匡救不逮。当继此而得之。予心忻幸。曷胜言哉。臣世采对曰。 圣教至此。不胜惶恐。臣之情势。毕陈于前后辞章。 圣明想必洞烛矣。臣自少多病。仍失父兄之训。其于古人之书。亦未能有所诵读。曾为太学诸生时。自致误事之罪。厥后重得内伤之证。终作病废之人。既不能随众赴举。又不能用力于学问。自分一生。杜门养病。以没馀齿矣。不意虚名上彻。猥蒙不世之恩。前后收召。未尝少辍。臣诚惶恐。罔知所以处身之道。偶于古书。窃闻有所谓量能度分之说。以为此事无论智愚贵贱。皆可得以商论而跂及。且念古人虽非隐遁之流。多有自量而辞官如宋朝诸贤者。臣于此义。窃尝为之慕效勉励。而抑又恐其因此得罪于君臣之大义。昼夜思度。有不获已亲诣象魏。更进一疏。庶几毕陈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4L 页
情愿。少伸私分。而后退死丘壑。无所憾恨也。不意昨夕遽 降召对之命。不敢不承命趋进于阙外。第缘又有以肃谢一节冒死陈暴者。遂致夜深。不果进对而退矣。今者乃蒙特命除肃谢入对。 圣恩罔极。不知所达。臣在草野。非无一瞻 天颜之愿。而常自揣量。隆恩盛礼。终有所不敢承当者久矣。今幸昵侍前席。若得只陈私悃而归。则其于微臣分义。亦恐有所未尽者。盖臣虽无所知识。窃欲从臣分限。上达其所怀。而臣本病昏。不能以言语开陈。故略有文字袖来者。请出而读之。仍展读。其劄曰云云。读毕进献于 上前。上曰别纸条陈。无非药石切至之论。予当置诸左右。朝夕省览而体念焉。寻常企待之馀。幡然上来。深用喜幸。而昨见疏辞。旋有长往之志。不胜缺然也。须体前后勤恳之意。仍留京邸。出入经席。以尽启沃之责。臣世采曰。此一幅所达之言。亦非大段别件事也。大抵人主以受天明命。子育万姓为己任。则其道无出于敬天勤民二者矣。然敬天勤民。无他道理。只是人王实德修明。举措得宜。乃可得人心。而其所谓得人心之道。岂徒在于轻徭役薄赋敛而已哉。是以于其圣学上则必曰穷格诚正。圣治上则必曰正家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5H 页
经国。此实得民心之本也。民心得而后天意悦豫。灾沴消而年事亦不饥荒矣。其下所谓立志实功。虽是老儒常谈。然天下万事。宁有不本于此者。今须就实功中深留 圣意。于其所穷格者必以思绎为主。诚正者必以体察为要。正家者必以偏私为戒而务谨严之道。经国者必以用贤为急而加卞别之明。苟能如此则其功效之大。诚有如下文所云者。不然则以之而驯致祸乱。亦不为异矣。臣虽敢以得闻于古人者。有所仰达。而岂能有补于圣治之万一哉。凡人名有分限力量。臣固自度不堪 圣明之恩遇。然今蒙面谕之勤恳至于此极。虽使留死辇毂之下。宜无甚过。而顾臣素守难变。目前病势。尤无一分自力之望。只当乞身归死而已。此外更无所达。昨者又蒙食物题给之命。此即 祖宗朝待一时名儒之礼也。诚非如臣所可滥膺者。臣岂敢晏然承受乎。 上曰。既进别幅。又从而推演其义。反覆陈说。敢不省察而体念焉。食物本甚薄略。何如是固辞。还切惭恧。当初招延。欲其出入经席。匡救不逮矣。今将决归若是迈迈。无非诚意浅薄而然欤。亟回遐心。久留京邸。以补寡昧。实所企望也。臣世采曰。自前 圣谕。每以此意勉之。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5L 页
臣益惶恐。臣春间远作行役。宿病添剧。几至死域。乃今入城。疾势又剧。万无可以自力者。今承 召旨。虽不敢不入对。而揆以病状。实难久留矣。 上曰。年几何耶。臣世采曰。臣辛未岁生矣。年虽不至于衰耄。乃以多病之故。须发早白。亦未有如臣者也。 上曰。今观容貌。衰谢甚矣。予当别加体念。不以职事相勉。须观气力。时时出入经席。以匡不逮。臣世采曰。 圣教之勤恳虽如此。臣之情势终难久留。若于今日迫于 严命。姑以奉承之意仰达。而毕竟未免退归。与此相背。则臣之罪戾。至此尤大。臣实不知所对。唯当退出之后。更以一疏申暴情悃也。
癸亥二月四日熙政堂 引见
上曰。上年秋间一番登对之后。苍皇出去。长往不返。予心觖然。有不可言。厥后连遣近侍。而莫回遐心。深愧诚意之未孚。徒功企望之怀。闻尔来留城外。思想一倍。又遣史官矣。朝见尔疏。知尔不我遐弃。幡然来诣。喜幸之怀。曷有其极。即今元老造朝。尔其久留。共为出入筵席。以补寡昧之不逮。期济时事之艰危。深所望也。臣世采对曰。去秋上来时。自 上再三勉留。臣非不知 天恩之感激。而既以不敢承当为意。故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6H 页
终未得奉承 圣教。径归田庐。臣虽退去。一念耿耿。何尝顷刻有忘于 圣朝哉。然臣情势疾病。实有所难堪当者。故伊后亦以此意连疏祈恳。而未蒙 允俞。近侍荐临。至下与之偕来之 命。恩礼之隆。益非愚臣之所可承当。然而以君臣分义之至重。终不敢退伏。扶舁登途。病情愈苦。来滞城外。又蒙 圣谕。使之入来。而况昨者敢冒鈇钺。略陈微悃。而乃蒙 圣明不以为过。特 赐俯从。臣心惶感。到此深增。万不获已玆谨前进矣。且窃伏见前日 宣谕之中。每以世臣休戚之义。勉励于臣。臣于此益感 圣眷之出常。不知所以为喻。而顾臣疾病既如所陈。且臣才分尤有所不逮者。无以仰补 圣德之万一。今虽黾勉迟留。恐其归趣只得偾事而已。亦何裨益之有。尚冀 圣明少加裁察。 明赐进退也。 上曰。屡遣史官。必欲尔之造朝者。非为一时登对而止耳。元老入来之时。与之共图国事。以济时艰。是予至望也。玆予气方不平。耳于脚部有痰气。不便行步。而思想之馀。喜尔来到。急于相面。即使引入。尔须体此至意。久留京邸。终始匡救可也。臣世采曰。小臣才分之不逮。不须更达。而臣衰病特甚。精神昏耗。私处同侪间。言语相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6L 页
酬之际。亦多有遗忘。恒居之所以自持者。固已不及于人可知矣。以此前岁退去之后。无望于再造 朝端。而第以 殿下礼数之盛。实是古今之所未有。故既不得已更为入来。而 天威咫尺。 勤教至此。臣之精神筋力。诚有所不能堪当者。然苟或疾病无加于前。罪戾未获于后。则亦何敢轻自退去。以孤 殿下之至意乎。臣之昏耗如是。前日登对时。不能以言语备陈所怀。敢将别幅进读于 榻前。及其退归。又以册子附奏于辞疏。盖因古人文字。添补若干陋见。大旨虽举。而曲折未明。殊觉其草草矣。即今再见 君父之日。况蒙 勉励之旨。出于寻常。义不敢每以私计烦渎 圣聪。玆以更将别幅。略述所怀于其中。而适以 玉候未宁。恐致劳神。臣亦远来。喘息未定。不能展读以达。幸 殿下于燕闲之际。试一从容省察。傥无可采则臣虽留将无所益。如或可采也则臣当仍留。更有所仰复矣。仍进短牍一封。 上受之曰。前岁所进之言。深用嘉尚。而今又如是缕缕。忧爱之意可谓至矣。从容省览后。当有处分焉。臣世采曰。近者伏闻 殿下下哀痛之教。发内帑之财。非但轸恤饥民之意溢于辞表。其所振救之道靡不用极。而至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7H 页
于 两慈殿亦皆有轸恤之举。此诚前史所罕闻者也。设令无粟。不能人人而活之。民心感戴。当复如何。仁心仁闻。洽于四方。民皆拭目而望。引领而待。领府事臣宋时烈及臣之来赴 召命者。岂有他哉。盖亦有所仰恃于 圣德而已。诚 殿下不懈此心。终始如一。则臣等虽欲不留。不可得也。如其因灾戒惧。始虽警动于一时。而渐不如初。或至有忽于万几。则臣等虽欲仍留。亦不可得也。臣之所愿。惟冀 圣德之终始无间也。 上曰。以终始如一之义。缕缕陈戒。言义至切。敢不体念焉。臣世采曰。 圣候未宁。引接移时。今当退出。以俟后日之登对矣。
二月十四日熙政堂 召对
是日讲心经惩忿窒欲章。玉堂金镇龟进曰。训诂等处。臣等当开释以陈。而若其微辞奥旨。非臣等所及。前日心经进讲时。领府事臣宋时烈专讲文义。今请依此例。使入侍儒臣为之何如。臣世采出伏请曰。虽曰领府事臣宋时烈入侍经筵之时。解释文义。然其事体与臣等自别。况如小臣知识蔑然者。何敢当此任乎。且玉堂官本主进讲。小臣出位释义。亦所不敢。 上曰。微辞奥旨。悉为开陈。须勿巽辞可也。臣世采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7L 页
曰。此乃易之损卦大象。山下有泽。君子取其义。以为惩忿窒欲之道。仍依伊川,杨氏注开释。且曰。杨氏云九思终于忿思难见得思义。分而言之。忿思难。属惩忿。见得思义。属窒欲矣。又因其下诸注释之。至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处。 上曰。修己之道。莫切于惩忿窒欲。而予于平日不无暴怒之举。今见此书。殊觉惕然也。臣世采曰。每于忿欲发时。念此为戒。则政令施措。亦将无不得当矣。至朱子小注又曰。此自近思录定性书宗旨出来。以此见之则强探力索云者。必有所指。而若论定性书本意。则专谓外诱至而心不能定之病也。 上曰。七情之中。惟喜怒最难制。予当存戒于此。而群臣亦须惕念。以为交相戒敕之地可也。臣世采曰。 圣教如此。群下敢不惕念。至伊川引枨也事曰。此以上。释惩忿之义。此以下。释窒欲之义。盖人于怒时。先思事之可怒与否。有所称量则可以得中也。至于耳目口鼻之所好。亦皆临时思之。所谓观理之是非者。唯在思而已。此等工夫。须当体念也。 上曰。开释之言。无不切实。子当体念也。至伊川谓张思叔注曰保生云者。言人之受气薄者。尤当善为保养也。若于酒色饮食与喜怒之际。无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8H 页
以制欲。则所伤必多。其害岂浅鲜乎。专意养生者。固未得为循理之人。而比诸循欲者。犹胜也。如修养以求长生者。其事虽非。其为保养则一也。又曰。此章注解初段。言惩忿。中下两段。言窒欲之道。从容体念则惩忿窒欲之道。端不外是矣。至朱子言吕伯恭事注又曰。上章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言。想已深加体念也。大抵学问宗旨。莫详于庸学。而其中最为要紧而周遍通行无弊者。莫如敬义二字。敬者主一无适之谓。谢氏尹氏诸说。开释备矣。义字又以致知诚意通言之。朱子曰读大学格物致知之说。得所以明义之端。其答门人书。亦有谓分公私义利之辨。为集义者矣。盖敬以直内云者。言主敬则心直也。义以方外云者。穷理以明是非公私之分则事理整齐。无所混淆也。此与告子义外之说不同矣。又曰敬字之义。易以开释义字之义。格致诚意之道。皆在其中。敬义二字之义。必于动静施措之间。常加体念。则发于政令者是非得失。皆得其当。此非本章文义。而系于学问宗旨。故敢达矣。 上曰。所陈之说。明白要约。蔑以加矣。当体念焉。臣世采曰。凡读书之际。玩味体验工夫。自古言其难矣。程子有言曰群官列侍。俨然而退。终无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8L 页
大益。朱子抵南轩书。亦曰劝上万几之暇。必须读书。反覆玩味。盖经筵固亦开释文义。而以此为言者。其意有在。盖读书之法。须于从容燕闲之时。沈潜玩味。然后可有功效。大学及圣学辑要。有读书法。省览其书。则于圣学。必有所进益矣。 上教曰。新除之后。累日不出。心甚为闷。今日肃谢。仍入筵中。良可喜也。臣世采曰。 圣教若此。惶恐无比。顷者初次入侍之时。自 上以为领府事亦为上来。尔亦同留为教。且前年退归之后。心甚缺然。故今姑迟留矣。不意今者又加以不敢当之职。累上辞疏。末蒙 允俞。今日又有牌招之举。尤极惶恐。黾勉肃谢矣。顷日所进袖劄三条。 圣意以为如何。臣进劄之后。日夜恭俟 圣意之裁察而进退之也。 上曰。顷进袖劄。予已详览。其中可以体念处当体念。而亦有拘于事势之难便者。然所陈之说。皆是俱当体念矣。臣世采曰。臣未知 圣教所谓拘于事势者何事。而臣所进劄辞三件中。其一即君德上勉戒之事。君德要先体乾刚建皇极。然后万事可做也。以追录一事言之。凡天下事。始初本源。大公至正。然后人心服而国体尊。向者权奸当国。浊乱 朝廷。驯致乱逆之谋。 宗社之危亡。在于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9H 页
呼吸之间。金锡胄,金万基等出万死一生之计。转危为安。其功固大。录勋施赏。无所不可。至于追录。则初非别件功劳。当初既已酌定不录勋籍。则追后录之。事甚不可。故公论不快。中间台阁累月争执。亦不 允从。此实由于本源未正。 圣心犹未能一出于公正而然也。臣所云云者。只欲 圣上酌量处之耳。其二。我国朋党之祸。今至百年之久。彼此相持。其弊已痼。有难猝然打破。而以向时诸人之退黜者言之。若其逆狱奸党之类。则 朝廷固难轻贷。有所收用。而此外亦因色目之分。或有有才行而无罪愆者。混入于被罪之中。未得见用。盖此辈之所以疑惑者。恐人以逆党一视之也。今若就其有罪而不至深重者。及有才可用而无罪者。须当分别。一体收用。则此辈之疑惑可解。人才亦可得矣。其三则卞华夷也。即今时势。与 仁孝两朝时有毕。国势衰弱。虽难猝然振作。如果每念自强之策。一心不懈。有所经理。则或值他日伸义之时。庶可有为。若不自强。一向懈惰。则虽得其时。无可为也。今虽以体念为 教。而一番看过。终归无实。愿 圣明深留圣意也。又曰。四方饥荒。春来益甚。全罗道溺死人事。诚可惨怜。而见领府事劄则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29L 页
畿内亦有惨切事。自 上孜孜于救民之政。而间或有此等事。即今国储已尽。亦难一一赈救。而观其状启。则 圣心之怵惕恻隐。想必倍焉。须与群臣讲得别样赈救之道。庶几有济矣。上曰。全罗道人事。极可惊叹。即今岁翻以后。饥荒益甚。今方讲究赈救之道。而所陈切实。当加留意焉。 上仍教曰。即今儒臣皆升堂上。品秩自别。而不着貂帽。使尚方造给事分付。因下玉圈二双。分颁于朴世采,李翔二人曰。顷者引对之时。玉圈亦不悬。故今特分赐之耳。臣世采出位再拜辞谢曰。居常揣分量力。只欲守拙养病。而 圣恩罔极。玆敢上来。出入 筵席之时。虽倩人冠服而行。心甚不安。况又别有所 赐。尤极惶恐矣。 上曰安心勿辞可也。遂罢出。
二月二十六日熙政堂昼 讲
是日讲诗传桑柔第八章至十六章文义讫。臣世采曰。此章考诸诗传中。反覆详说。无如诸条之意。章下注王氏之说尽之矣。诗以感发惩创为主。此乃惩创之类也。盖人君暴虐则百弊俱生。诚如诸条所言之意。论语曰我欲观周道。幽厉伤之。文武成康之泽。至厉王而始亡。厥后宣王侧身修政。周道复兴。其系于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0H 页
人君者如此。且此章及下云汉。乃治乱之分也。 圣上所当体念处矣。又曰。臣之来此。本为出入 经筵。自 上又有与宋领府事同议国事之教。而宋时烈方病甚。臣亦有病。顷日 召对。亦不得入对。极为惶恐。今有所怀。不敢不达。古语云将顺其美。此乃人臣事君之道也。顷日 召对时。 圣上到惩窒章附注。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处。 上教以予亦常有是病。今见此文。不觉警惕。若使古人当之。必能因此有以开广 圣美。而其时缘论文义。仓卒未果。至今歉恨矣。凡人喜怒得中。则治心工夫思过半矣。人君地位高亢。喜怒得中尤难。其章末吕东莱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为戒。朱子以为变化气质之法。臣虽愚昧。不能仰测 圣德之万一。若以见于政令者见之。 圣上实有聪明英果之姿。必更有含弘深远之度。然后可以相济。盖人君之道。固以体乾刚为主。至于坤卦曰坤厚载物。德合无强。必能如此。可以阴阳合德。使 圣德成就矣。愿 上留念。 上曰。缕缕进诲之言。无非切实。予当惕念也。又进曰。读书之时。必知其法。然后能之。四书中皆有读法。其旨虽异。而若果参商融会。则可以相通。了然心目矣。凡读书之法。固在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0L 页
于勤敏。尤当以玩味体验为主。古人云俯读仰思。即此是也。 经筵进讲。固是不可已之事。而燕闲之暇。从容玩绎。尤当得力。朱子言于张南轩曰。劝上万几之暇。日诵一二章。反覆玩味。此言诚是矣。且虽常人不能终日读书。必有紧切参看之书。未知 圣上在宫中。所看者何书。但闻前日何蕃等立庙备忘记中。观韩文佛骨表之语。以此言之。佛骨表固是明正学辟异端之文。若或因此留意词章之学。则便非帝王之学矣。凡法讲之外。所当参看之书。必问于大臣。定其数目。俾勿泛及于杂书幸甚。以臣愚意。程子明道封事。论治道大体颇详。朱子封事则不但爱君忧国之意甚切。至于时势规摹。尤与今日相近。臣前上经筵故事中亦尝及之。愿乞 圣明深留睿念。 上曰。当体念施行焉。又进曰。方今天灾时变。至于此极。民生困悴。无一可恃。意外之事。亦不可知。然若君臣相得。至诚勉励。亦无不可为之事矣。臣病伏田里。 恩命稠叠。宋时烈又累书。期与共为国事。故黾勉至此矣。臣近来窃观国事。非责勉大臣则不可。大臣若不担当国事则决无可为之理。大抵自庚申以来。至于今日。 圣上所以警惧修省。忧勤惕虑。无所不用其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1H 页
极。而庙堂诸臣不能奉承。以有革某弊行某政之效。使国事至此。若以今日人心世道。规模制度。因循度日。则万无可为之理。昔者宋仁宗时。范仲淹,富弼为相仁宗。使开天章阁。给笔札。疏著事务之可行可废者。以成庆历之治。今当以此为法。臣闻校理黄玧之言。岁初 上因大臣陈戒。谓曰吾亦欲一言。自今大臣以下。勿为私意所挠。一心奉公则可矣。 圣上此言足令臣下感动。当今大臣皆一时重望。历事 三朝。岂无忠报之心乎。自 上若如宋仁宗所为责勉者。则岂无所益于国事乎。领议政臣金寿恒。今方入侍。愿乞 面赐责勉焉。 上曰。顷因灾异孔棘之时。因大臣之言。适有所答。参议言如是切实。大臣各别惕念。至诚共济国事可也。臣世采曰。大臣岂可以一时言官之一言引嫌乎。宋韩琦曰每遇大事。以死自处。幸而不死。此天也。古之大臣其所处者如此。必以今日急务。上下交相戒饬。正朝廷祛民弊。以变此颓惰委靡之习。然后可以为国矣。 上曰。参议亦不参政。非朝家委任之意。今后则各别留意。须为参政可也。臣世采曰。臣每欲于 筵中辞职而闻此。乃重臣以上事。故不敢矣。今承 上教。敢不仰复。臣虽姑留。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1L 页
病既沈痼。心亦不安。终不得行仕。此乃臣之素计也。窃记去岁秋初见时。自 上教曰观尔容貌。甚为衰谢。予当不烦以职事。须为留在云云。愿乞 圣上亟赐递改。 上曰。此言虽然。若不以职事自当。则便非招延之本意。宜勿控辞。勉为参政也。护军李翔进言孝廉荐人事。臣世采曰。臣亦有此意。而造次烦渎。有所不敢。故姑未果焉。朝家别荐无虚岁。而即今诸道监司及宣谕御史处。皆令荐人才。其中亦岂无可用之才乎。但我国用人规模。极其狭阨。科目门阀之外。则虽有奇材异等。无以尽用。若循常守故而为之。则终不能收合中外人才矣。必须大段变通。为搜访人才之举。先定荐目。次定罪荐主法。作为事目。颁布中外。曾在 中宗朝己卯年间。先正臣赵光祖建议搜访一时人才。依西汉策士之规。设贤良科取人。故得致休明之运矣。今日亦当广其荐人之路。然后可以有为。下询于诸大臣而处之。搜访之后。或取其中择用。或别设科举。且勿论常规。大段变通。以为广取人才之举似当矣。 上曰。询议于诸大臣处之可也。
三月三日昼 讲
是日讲诗传嵩高八章。至注甫甫侯也。臣世采进曰。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2H 页
甫侯亦四岳之后。而当时之贤而有功者。故与申伯并称于此也。又曰。申伯之名。不见于史。亦不见于此诗。虽未知其何许人。而既称元舅则似是母后之兄弟也。论其气质则柔惠且直。言其才德则文武是宪。固非等闲之人。而当共和乱政之后。左右宣王。能恢中兴之业。其功如此。故宣王不拘于戚畹之嫌。而所以待之者若此其优。至令召公营其封邑。可谓其贤矣。又曰。宣王内修外攘。兴衰拨乱。委任贤佐。重恢大业。固可谓有其始矣。而不能保其终。及乎厉王之后。至于东迁。可不惧哉。唐之玄宗,宪宗。皆可谓有始之主也。而或因杨,李而不得保其终。或因方士而不得有其终。虽以一人之身。终始各异。此正人君之所当鉴戒者也。又曰。虽凡君常主。初则励精。或任贤臣。而及其终也。或以憸壬。或以声色。遂至于亡国。有始有终。诚今日之大愿也。又曰。诗以惩刱感发为主。故一篇之中。累致丁宁之意。必反覆玩味。吟咏上下而后。可得其意趣。读诗之法。不专在于讲解章句而已。又曰。臣本抱病。自入城以后。日至沈痼。顷日书讲。亦不得入侍。不胜惶恐。顷因心经敬义之说。有所疏陈。而犹有未尽。故敢此仰达。若以体用本末言之。敬为之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2L 页
本。义为之末。敬为之体。义为之用。而心经本章只言敬。不及于义。义者兼格致诚正之意。敬义工夫。实是为学之要。而苟不立志致诚。亦不可得力。必先立 圣志。又致其诚。而后敬义方有安顿得力处矣。匹夫为学。不过修身齐家。而至于帝王之学。则天子保四海。诸侯保一国。莫不有赖于是。苟能立志于圣人之学。以尽其诚。则其效将至于国治而天下平。言其极功。三代之治。亦可期矣。虽以一时之所为言之。今做一事而不以立志为本。终不可以有成。而古人言不诚无物。非诚则亦无可为之事也。又以君臣之际言之。若不诚意交孚。而有相得之欢。则终无以致其治矣。三代君臣之至诚相与。诚非后世之可及。而至如昭烈之孔明。宇文之苏绰。周世宗之王朴。皆能推诚以任之。以致君臣相得之效。须于勉学之馀。推诚而待下。方可以有所做也。 上曰。反覆戒诲。无非切实。而即今所当务。何者为急耶。世采曰。臣窃见上下之所当戒者。在于私意二字。向者 圣教既以此为可惧。而即今朝论亦以是为大患。近日百事之不做。盖因此弊而然也。然只言其私意。而不知其名目。则无以打破而恢张公道矣。大槩人之不能克去己私者。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3H 页
皆由学问不明。不能变化气质。故举措之间。未免有偏系之失。此诚上下之通患也。自古人臣之劝戒于其君。而必以私意为言者。盖君人者。一国之内。远近内外。一视而同仁。无有限隔而后。乃为至公之道也。我朝自 祖宗以来。设置内需司。以为宫中之用。已非王者无私之意。而自诸宫家勋戚。以至左右近习。皆是近君之人。非泛然朝臣之比。故人君之视之者。自与朝臣不同。此皆人君之所当致慎处也。更化之后。台官以宫家营造事。有所论执。而不惟不纳其言。因为造成其家。此臣民之所以不能无疑于 圣上。而一毫私意之累。恐有所不免也。此则 圣上之所当戒者也。今日朝绅。皆是世家之臣。而亦尝读古人书。岂欲故为偏私。以累 圣明之治。而时世已降。渐成弊习。自不得免焉耳。试言其条目。则请托为今日之痼弊。凡于所欲为者。皆资请托。请则得之。不请则不得。以至词讼营生之类。必以请托为事。此私意之条目也。近日百事。无不皆然。而其中除拜一节。最为大弊。为人择官。乃为铨曹之常事。岂不寒心哉。除目之下。人皆疑其请托而得之。而官多冒占。常失其才。国事日非。民怨日甚者。盖由于此也。除拜之外。营救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3L 页
之弊。又为私意之条目。台官筵臣。若论人是非。至其利害切实处。则其亲戚故旧相亲之人。群起而力为营救。必因细事而横加沮排。使公论不得行。此亦今日之大患也。自 上所戒如内需司。其来已久。而至于待宫家。虽出于亲亲之义。而宜思公私轻重之分。无有偏系。一出于大公至正之道。则下之观感。自当变其旧习。岂复有请托除拜营救之弊哉。 上曰。所陈诚为切实。予当体念。而群臣亦以是惕虑。则岂不上下俱美也。臣世采进曰。昨日引见时。以人才搜访事。有定其节目之命云。朝家用人。不过科目而已。时有别荐。而亦未免为文具。且外方之人。犹不得与焉。盖朝廷曾前不能培养人才。故今日不得不为别样搜访之举。而自此以后。尤当留意于培养人才。以为国家用人之路。如以 祖宗朝事言之。昔在 世宗朝。金钩,金末等诸人。久在大学。训诲后进。 中宗朝尹倬久为大司成。培养人才。皆有成效。 仁祖朝郑晔为师儒。至为卿宰。而亦尝兼带专任教养之责。故劝奖成就。规模节目。极为详备。至今称之矣。今日人才之乏绝。由于厥后 朝家不甚留意于培养。以至于此。苟欲为之。莫如极择大司成。俾专育才之事。则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4H 页
作成后学。庶为他日之用矣。又曰。近来士子之从事于科业者。亦不留意于根本之地。而寻章摘句。只恃类聚。至于经传儒家之言。略不讲究。所谓居泮之流。又不过句读应讲而已。士习因此而大坏。以致场屋亦不严明。无一科无事之时。今日若不培养人才。以正士习。则政令虽善。而终无实效矣。上曰。人才培养之意。大臣及儒臣缕缕陈达。可不体念。大司成当为久任。而不计资级择差。以责其成效。实合事宜矣。臣世采曰。近日言路之不开甚矣。古者上有求言之旨。下必有千里封章者。而今则已无此事矣。自 上遇灾求言。非止一再。而未闻有疏陈得失之事。间或有之。而亦无采用之实。以至含嘿成风。虽在三司之人。随事匡救者。绝无其人。求言虽切。而竟归文具。大小臣僚。未闻有以国事自任。而知无不言者。此可见今日求言之无实也。大槩为国之道。庙堂奉承 圣旨。主掌国事。而其事是非。一任台阁之公议。台阁言之而庙堂改之。台阁虽或过激。庙堂亦当优容。以之共济国事。此国家所以置庙堂台阁之意也。今则绝无相济之道。故臣于向日疏中。敢陈此事矣。宪府之启。大臣既已陈达而酌处矣。非但此事。此后凡事。亦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4L 页
必寅协相济而后国事可为也。庙堂虽或不能优容。 圣上亦宜察纳。以为扶植之地。而仄闻 圣上于台阁所论。虽至微之事。不得见信。无一事即 允。而至于庙堂之言。则无不听从。信任庙堂。此固 圣德事。而其待台阁则无乃大薄乎。台启或至阅月经岁而不赐 允俞。恐非所以重台阁之道也。台谏未必皆学问之人。则其所论列。岂能得义理之中。而亦无过激之言乎。然而其言苟出于一时之公议。则必须每加优容。可听则即听。而后言路可恢矣。 上曰唯。领议政金寿恒曰。庙堂台阁。唯当可否相济。无有乖隔而后。国事可为。而只缘情义之不能相通。以至于此也。臣世采曰。庙堂台阁。各尽其道。则岂有此弊。而唯其不能如是。故讫无相济之美矣。又曰。宋哲宗时司马光自洛入朝。首陈恢言路之道。今当人才搜访之日。以大段求治之意。更为求言如司马光之疏则好矣。外方则使方伯列邑。敷求草野之言。人才既得。言路亦恢。则方可做国事矣。又曰。昨日 榻前大臣以领府事臣宋时烈致仕事。有所陈请。而自 上以观势为之为教云。大臣去就。小臣虽不敢与知。而当初时烈致仕之请。至于再三。而 朝廷以国事为虑。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5H 页
不许其请。故某亦更不陈请矣。今因病重。更为此言。而大臣亦听其至恳。故欲慰病怀。乃为是请耳。今则病势小间。若许休致则恐非勉留之意也。观势之教。虽非快许之辞。而亦非断然不许之意。故敢此仰达。时烈当 孝宗朝际遇之隆。卓绝古今。而即今出于罪籍之中。又当有为之时。此亦罕有之事也。然则时烈为国图报之心当如何哉。老臣私情。虽可少慰。而以国事言之。恐不当轻许也。 上曰。观势之教。盖欲观其病势而为之耳。大臣之意。与子所言。皆为其病。故其言如是矣。臣世采曰。即今宋领府事累月沈绵。尹拯累遣史官而至今不至。大槩尹拯为人。每以谦退为主。故不敢当优异之礼。而自古人君招贤而不至。或有不夺所守。以养廉耻之节。至于此人则以宣举之子。又游宋时烈之门。学问甚笃。今日人望。无有出于其右者。此则不可使徒守其志。必须以礼招致。出入 筵席。则必能补益于 圣德。掌教国子。则必能成就于后学矣。向闻大臣陈达于 榻前。而尚无招命。故敢达。今若不欲国家之治则已。若欲治之则舍斯人其谁任哉。
三月八日熙政堂昼 讲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5L 页
是日讲诗传江汉六章常武六章。臣世采曰。江汉首章。总言大旨。次章以下。美其成功也。至王国庶定。又曰。此不伐功之意也。如后世曹彬之伐江南。书榜子曰奉使江南干事回。亦不伐功之意也。至召公是似。又曰。宣王时中兴辅佐之臣。功烈甚盛。如召穆公。乃召康公六世孙。故以先祖之事责勉之也。李翔曰。字意多有通用。朱子以召公是似之似为嗣。谚解所叙似非也。臣世采曰。此勉其先烈之意。则似与嗣未为不同也。又曰。淮浦近于周邦。淮夷平然后四方定。故天子自将亲征也。又曰。三代帝王之事。不见于他书。只载于经传。宣王之事。最详于诗。小雅。则见于六月。大雅则见于此二篇。其所以致中兴者。实由于能得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之贤而用之。若言其贵戚之臣则申伯之贤。亦皆左右王室。能恢中兴之业。其馀程伯休父虽是副将。亦一时人杰也。宣王任用贤才。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淮夷徐戎。一时讨平。重恢文武之旧基。三代以后。功烈之盛。无及于宣王也。汤武以至仁伐不仁。其功固易矣。如宣王生周室微弱之后。兴衰拨难。功烈之成。实有难于彼者。然而宣王亦有其始而不能保其终。终使文武之业。既兴而复衰。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6H 页
其事具见于通鉴前编。可不惧哉。可不惧哉。此 殿下所当深加体念而监戒之者。有始有终。诚今日愚臣之大愿也。诗经异于他书。必为之吟咏上下。优游涵泳。然后可以得其微旨。体之行事。不专在于讲解章句而已。 上曰。所陈之言。诚为切实。可不体念焉。讲罢。左议政闵鼎重曰。领府事臣宋时烈致仕。自 上既已许之矣。闻政一事。讲定节目为当矣。臣世采曰。休致一事。乃时烈至愿。故 圣上必已知其心事而许之。然而朝野群情。初以为 圣上必不轻许。臣亦才陈其意矣。今者遽尔 允许。群情之缺望。有不可胜言者。 圣教虽使之如前出入 经席。既无官位。其势异于前日。必须明为节目讲定。然后可以留之。当初 榻前。宋时烈既有休致后仍留之言。及到顷日。别遣近侍。更以此意。丁宁申谕。臣意以此曲折。添载于 教书之中似当。盖此一节。若不明白讲定。则时烈之将来去就。绰绰然有裕。自 上虽欲勉留。不可挽止矣。目今天变如此。非但邦内之忧。以使臣别单见之。北方大乱。当此待变之日。若无其人。谁可与共为国事者。时烈既非寻常休致底人。此时亦非等闲悠泛之日。必有别样举措。可以有为。前日章奏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6L 页
之间。既已略陈。今又不避烦猥。如是仰达矣。 上曰。领府事以致仕后仍留之意。累陈于 榻前。予亦以留在京中。如前入侍之意为教矣。大臣儒臣之言如此。当令更为节目。添入教书焉。
三月十六日熙政堂 召对
是日讲心经不远复章。(止)附注勿轩态氏曰未达一间。臣世采曰。复之义。阳气初发之谓。如善念之初萌也。颜氏之子庶几者。谓近乎道也。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此庶几之效也。又曰。既知不善则无他。唯在未尝复行而已。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云者。正与此意同也。颜,曾皆是传道之人。而颜子天资颖悟。未达一间。曾子天资不及颜子。故有三省之功。此所谓紧约束者也。至不远复三字符。又曰。符者。兵符之类。一身所佩之物。故以不远复三字。学者所当佩服于身。而谓之三字符也。至如分桐叶。又曰。此指祛私意如分桐叶然也。言其文字出处则唐李泌告德宗曰怀光之于陛下。君臣之义。如分桐叶。想其时适手持桐叶以示之也。至无意无必。又曰。意必固我。便是私。故程子曰只当云无私心。圣人之道。存天理去人欲而已。意必固我。便是人欲。绝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7H 页
此四者则是圣人也。以意必固我之病。比之于元亨利贞。最为分明。此等处自 上讲究玩索。则必有体验之效矣。 上曰唯。讲罢。臣世采曰。程子尝谓经筵官兼有保护圣躬之义。顷日 上候久为不宁。臣僚之忧念。何可尽言。伏闻引对之日。 殿坐移时。水刺之节或失。以致 玉候不安云。君臣之间。分义虽甚严截。其于情义。必如家人父子至诚交孚。然后可以有为。引接之时。或致日晚。则进御水刺。少无所妨。或使侍臣暂退而进之。亦无不可。如此则非但上下之间。情义交孚。亦得以从容毕陈所怀矣。窃闻诸臣入侍。或时刻差晚。则恐 圣候有伤。未尽所怀而退出者甚多。领相顷日亦以此陈达。而其后未闻体念施行之举。此后晋接之际。勿以只存君臣间体貌为务。必思情义相孚之道。使之无所拘束。毕陈所怀。则其于引接咨访之实。庶尽其道矣。 上曰所陈之言诚好。今后当依此为之。臣世采曰。学问宗旨。顷日 筵中略陈其大槩矣。然为学之法。必以立志为本。盖以圣人之道。为必可行者。此之谓立志也。道出乎天。固非勉强之事也。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者出于天命之性。性即仁义礼智者是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7L 页
也。道即君臣父子夫妇所当行者是也。苟于君臣父子夫妇之间。果能尽道。则至于礼乐刑政。无不修明。此亦所谓修道之教。及其至也。终底于位天地育万物之效矣。然若非致力于谨独二字。则私意横生。发于政令者。亦未免苟且之归。今者 圣上若能立志。以圣人之道谓必可行。勉勉不已。则亦当驯致于其效矣。虽值衰末危乱之运。舍此而别无他术。故孟子曰王欲行之。盍反其本矣。战国之时。天下大乱。而孟子所劝者仁政。所戒者利字。其意可见也。至于汉唐累百年间。架漏度日。虽或扶持一世。得免祸患。而以正道言之。则皆非先王之道。乃是杂伯之术。无非苟且者也。当此 圣上勤学图治之日。立志若不远大。则不但先王之功非可易望。而或反不及于汉唐之治矣。大抵万事。无诚则所事虽出于正道。亦不着实。凡发于心行于政。以至待下之际。皆必有诚。然后功业成就。可称于后世。一时善政。不足以为 圣德也。臣之所达君臣之间。礼貌虽简。诚意必孚云者。此亦诚之一道也。 上曰。言甚紧切。可不体念焉。臣世采曰。臣顷以法讲之外。常阅程朱封事仰达矣。臣未知 圣上其能时时披览否乎。程文虽简直。以意思推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8H 页
究之。解见不难。朱文浩大。领会甚难。且引用古人文字。若不知本文出处则多不分明。臣与领府事宋时烈相议。亦以为程朱封事精抄以进。以备 御览为可云。朱子封事则宋时烈曾有注叙。自 上若令弘文馆别录以入。则文义上必有开悟处矣。上曰。领府事注叙。当令玉堂书入以览焉。臣世采曰。诗传今几垂毕。而付签累章以入。 圣学高明。其于文义。必无碍滞。可以领会。而凡读书之法。必以务精不务多为主。则恐无所妨。且法讲停止之时。则可以进讲心经也。诗经固是感发惩创之书。而心经甚切于圣学工夫。若留心于先儒讲学文字。则最为易得力处也。 上曰。顷日付签累章。以其温绎间。日子多暇故也。
三月二十日熙政堂昼 讲
是日讲诗传我将一章(止)思文一章。至注天即帝也。臣世采曰。天与帝一也。而分言二者。天即以统体言之。帝即主宰之谓也。至式序在位。臣世采曰。此章言偃武修文。以至受天之祐允王保之者。以结上文昊天其子之之意也。至时迈章下注又曰。春秋传即左传也。外传即国语也。外传与吕叔玉之言近是。而以朱子之意见之。从外传之言可矣。又曰。祖先虽有盛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8L 页
德。子孙必彰大其德。然后可以永传于后世。武王新刱。未遑礼乐。至于成王。周公为相。阐扬文武之德。其曰纯亦不已者。言其配天之德也。其曰无竞维烈者。言其自强不息之功也。其曰于缉熙敬止者。言其继续光明之学也。其所阐扬祖考心法相传之美者至矣。于此而勉强体验。不但为讲究而已。则文武之德业。庶可追法。其效岂浅浅哉。如以文武成康合而言之。文王生知之圣也。武王反之之圣也。用功而成之。成王以下。困而后成之者也。后世人君。亦必困而存此心。然后庶可成就其德矣。 上曰唯。讲罢。领议政金寿恒曰。 仁祖大王反正于癸亥三月。今年正值周甲而又当三月。 仁祖大王拨乱中兴。使彝伦复明。 宗社再安。而到今六十馀年。国势委靡。日就危亡之域。仰惟 圣心宁不惕然兴感。思所以承继 圣祖之功烈乎。臣世采曰。今年诚 仁祖中兴之岁也。自 上所当各别惕虑。异于常时也。臣固欲以此有所仰达矣。领议政臣金寿恒既已发端矣。自古人君之中兴。非偶然事也。宋太祖受命之年。乃庚申也。高宗庆元己未年。朱子致仕。人有作诗以贺之。朱子以诗答之曰。汉祚中天那可料。明年大岁又涒滩。其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9H 页
注曰予年十岁。先君慨然顾语某曰。太祖至今百八十年矣。嗟叹久之。铭佩先训。于今甲子又复一周。而衰病零落。终无以少塞臣子之责。为之衋然感涕云。年申相同。实非偶然。而时君不知承继先烈。渐至委靡不振。未免危亡之祸。此岂非可戒之大者乎。今月十三日。开政于仁政殿门内。都承旨洪万容指之曰今日乃癸亥反正之日。 仁祖大王殿坐于此门也。追惟今日。臣子之心。宁不惕然感伤乎。臣闻此言。不觉感涕也。今 圣上临御。适值周甲之岁。若念今日时运之否塞。国势之委靡。岂不思所以继 圣祖之丕烈乎。 仁庙拨乱反正。复位 东朝之义。昭如日星。天下后世皆可知也。戊午年 天朝请兵。遣姜弘立,金应河率兵入往。非但强弱不适。光海阴付密旨。有观势为之之言。以致弘立投降。 仁祖即祚。以张晚为都元即。逆臣李适为副元帅。深痛光海之事。思报 皇朝之恩。此当时第一义。而丙丁之乱。盖以此致之也。右相状启中太极大鼻獭子将有作梗之形。此贼一起。天下荡然大乱。而其患亦当先及于我国。才承 圣教。既以此为忧矣。不可因循恬憘。坐而待变。此正君臣上下交相奋励。锐意振拨之秋也。即今春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39L 页
节已晚。而雨雪之变。相继以闻。不知前头有何事变而致此灾异也。然以目前事言之。其于政事时措之间。唯当克祛私意。恢张公道。收拾人才。以为弘济时艰之计。诚今日之急务也。 上曰。所陈之言如此。予当各别体念焉。臣世采曰。读书之法。必留神精。然后有见得之效。以常人言之。句读之际。虽若无碍。而或加论难则不无窒碍处。有疑必解而后。可以称尽知矣。中庸曰慱学审问。论语曰疑思问。乃读书之要法也。 圣学高明。其于文义。无甚窒碍处。而临筵读经。终无发问之事。讲官亦不知 圣学之浅深。小敢卞释而开陈之。殊为郁闷。此后开筵。虽非大段疑晦者。若自 上发问论难。则讲官亦当随其所知。竭诚启沃。而可以解群下之疑惑矣。或使筵臣论难于前。而自 上亲加垂听。亦或一道也。 上曰唯。臣世采曰。国事一向因循。天灾时变。已不可言。以昨日之事言之。自 上将开筵。因讲官之不备。旋即停辍。此实曾所未有之事也。顷日 命召在外之臣而无一来者。以两司言之。台启中不无从轻重收杀之事。而长官未备。迄无了当之期。以至百司废弛。懈怠成习。诚可寒心。虽不可尽罪其人。而如此之弊。不可不痛革。问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0H 页
于大臣。召集在外诸臣。一心协力。则庶有禅补之效矣。金寿恒曰。虽以廉隅自重。而亦未必不由于国纲之懈弛也。臣世采曰。帘隅固重矣。古人亦岂不以廉隅为重。而当国家之危乱。未尝徒守廉隅。今日朝臣异于古人矣。
四月二日熙政堂 引见
臣世采曰。臣妄率去国。方俟 谴罚。而屡遣承旨。 敦勉备至。此实无前之盛举。而至于给马下谕。道臣亲自面谕。此尤格外异典也。臣实感蹙。不敢违 命。敢此入来。益增惶悚之至。窃自伏念臣于国事。无少裨补。而且有不能善处于其间者。玆以不免率意出去。而人之言臣去就者。或以为如此。或以为如彼。俱不当于臣之情实。前后之疏。虽已陈其大略。而今又辄敢烦渎。盖当初所谓台论酌处者。非专以金益勋之罪为过重也。臣常以为我国时习。如遇一人之是非。互相争论。便即汨没于此。不以国事为念者。实是当今之痼弊。而此论亦然。故臣之愚意。盖欲酌处其论。除去此一端。然后专意于国事。而庙堂堇得相从。台阁尚未调定。然则臣之妄言。不协于公议者。于此可见矣。至于李敏叙之事则朝廷固未尝待以用私之人。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0L 页
则似无不为注拟之理。但既才被台臣之斥。且有相避之嫌。则拟望之失。在所难免。而物议之来。其势固然。臣之前后二件事。既不允协于公议。而自速台评。则坐待结末。势将迟延。加以宿病沈痼。无路陈力。兹敢不得不出于留疏径归之计矣。人又或言臣之去国。在于三事未即采施之故。而臣则固已深知 圣上从容量处之意。兹以不敢出此。而特为臣方出去。还朝迟速。有未可知者。谨乃提起其事。且言物情之大致。以冀 圣上虽于臣去之后。有所加察而处之。臣之去就。初非有关于此也。盖臣之去。只为情势难安。非有得罪于朝廷者。且以所被恩遇。出于寻常。故不得已入来矣。臣当其出郊之日。闻以虹贯之变。自 上引接臣僚。求助甚至。其恐惧侧修之念。亦将有大作为之事矣。虽以在野之贱。宁不为之忻说而愿有所效也。臣闻古人有言。和气致祥。乖气致灾。故人事失于下则天变见于上。有若影响者然。今此贯日之变。实非寻常灾异之比也。日者人君之象。而阴虹之侵干如是。至于数日之内。层见叠出。此乃阴盛阳衰之象。自今以往。修省警惧之道。尤宜万倍于前日。然后庶有可为之期矣。宋臣张九成曰一念之善。祥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1H 页
风和气。皆由于此。一念之恶。妖星札瘥。皆由于此。是以君子贵乎谨独。窃念 殿下于燕闲幽独之中。所以益致恐惧修省之意者。非不切至。而外此无他别件道理。兹敢申白。若果自 上实下谨独底工夫。则天怒或可因此而少回矣。又曰。语有之。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然则为国之道。莫重于相与将也。臣自少尝闻 仁祖 孝宗朝事。虽是武弁之人。其才可任大将之任。则或拜同品要职。或升秩擢用。盖所以示倚重之意。而收将士之心也。如御营大将尹趾完者。受命于 朝者已久矣。虽未审其才智之如何。而忠实宽大。颇有驭众之量。亦可谓能胜将任者也。臣在草野时。或见政眼则诸曹亚官之拟望。非至一再。而一未受点。如不授以重任则已。既已授以重任则恐不可不明示倚重之意。况今疆域之外。不可谓无虞。则尤似不当如是也。又曰。近来台官之任。互相递易。而其能尽言者甚鲜。唐臣李绛之言曰台谏所欲进言于人君者。虽有十事。及至上前。堇得陈其一二。若非人君开纳奖厉。导之尽言。言路必塞。此不可不念也。且尝见 宣庙朝文烈公赵宪之疏。皇明官人之制。其注拟之际。必令诸臣会议。只拟二望。而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1L 页
皇上例以首望落点。所以必用首望者。以其详量注拟故也。其用人之道。必循公议。于此可见矣。今则言事台谏。拟于首望。而不能受点者亦多有之。故人或窥测。以为言事忤旨之致。此于 圣德。所损不细。且虽以末副受点。而一循公道则可。若果不及于首望之人。而或能受点。则公议之不协。物情之未快。固其宜矣。此尤不可不体念者也。 上曰自 祖宗朝多有用末副望之时。故予亦不免有此举。然今此所陈之意则殊为是当矣。又曰。裁减贡物。自有本末。盖我朝田税太轻。贡物太重。自前留心为国之事。每以釐革贡案为第一务。 中庙朝文正公赵光祖始发此论。 宣庙朝文成公李珥又复力主其论。以为如不得已。先行收米之法。或可小纾民力云。而不幸早殁。未克设施。壬辰乱后。故相臣柳成龙亦虑土产上纳之弊。定行收米之规。而厥后废朝时故相臣李元翼刱出大同之法。只行于江原道。至 仁庙朝。设置宣惠厅。盖亦同一规模。而至于 孝庙朝故相臣金堉主管大同之事。通行于忠清诸道。此盖出于李,柳收米之遗意。而然其贡案则终不釐正。故致仕臣宋时烈力陈改贡案之请。 孝庙命使釐正。而不幸中途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2H 页
 升遐。又未及行焉。今者李端夏虑国家经费之不足。乃有此裁省之举。而与骊阳府院君闵维重共掌其事。臣亦得见其磨勘文书。其所裁省者。参量得宜。可谓详尽。而然臣意则釐正贡案者本也。裁省其弊者末也。若于平常无事之时。预为釐正。从容革改。则公私俱便。民蒙其利。而今既不然。当此大无之日。徒以裁省为事。都下民情。因此溃散窘蹙。至无营生自保之计。有若断其食道者然。适值天变连作。民心尤为易动。目今之事。唯当以顺民心为本。不然则裁省所得之米虽多。亦何益于国家保民之意乎。臣愚以为减省文书。既已磨勘。姑为藏置。待年岁稍丰之时。先正贡案。后即以今番裁省文书。参详增删。其于贡物价。依前例分给。则民心可以镇定而事亦完正矣。愿自 上问于大臣。参酌善处。以为收拾民心之地何如。 上曰。裁省之事。本无不可。而适值凶岁。人心易动。其所呼冤。亦无足怪。前二品以上引见时。诸臣亦多以此为言者。今当更问于大臣及主事之人。商量以处也。
四月四日宣政殿昼 讲
是日讲诗传良耟一章(止)般一章。臣世采曰。良耟与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2L 页
豳风七月篇。皆言稼穑之事。互相参看似好矣。 上曰唯。至丝衣。臣世采曰。凡事必先重威仪者。于此可见矣。至绥万邦屡丰年。臣世采曰。兵戈之后。必有凶年者。以其愁冤者多。而感伤和气故也。而武王之取天下。意在于刬除民害。故致屡丰之庆也。 上曰。虽非兵乱之时。必致民和然后可以致丰也。李翔曰。思绎之思字。上下似不同。臣世采曰。思字归重。虽似不同。而上思字亦非语辞也。此赉字与大赉四海之意同。后来如汉高亦与天下同其功。故能享祚久远也。又曰。诗本言简而意深。凡言帝王事迹。尤为亲切。良耟以下。与豳风意同。盖周公恐成王不知稼穑之艰难。每于此陈说。盖人君深拱九重。民间疾苦之状。有难详知。故其诫诲之切如此也。 殿下若能轸念于此。无敢少忽。则必有实效矣。次章盖言祭祀之际。必慎威仪。不虞不敖。内外殚尽也。至于遵养时晦则尤宜今日之着意处也。盖武王之取天下。与时俱晦。不见其有迹。待时而定。所谓有天下而不与焉也。朱子曰天命已绝则为独夫。纣之自绝天命之日。乃武王得天下之机也。屡丰年者。非必一戒衣定天下然后致之也。盖除民之害。致民之和。故自然有屡丰之效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3H 页
也。 上曰。逐章戒诲。甚为切至。予当体念。而况今凶荒此甚。尤宜着意也。臣世采曰。颂则皆用于宗庙之诗。故言善而不言恶。凡其引谕之说。一言半辞。皆有深意。所当切实心会者也。金寿恒曰。用兵亦必待时。故云时晦也。臣世采曰。养字晦字。皆有深意。此与今日国家所值之运。不无相符。尤当着念处也。金寿恒曰。如越王句践亦能复雠雪耻。亦可师也。臣世采曰。句践虽有雪耻之功。其实则与武王事业大不同矣。 上掩卷。执义申懹,正言李东郁传启请金重夏一体严鞫处断。 上曰勿烦。诸臣反复争论。臣世采曰。三司以金重夏等事。苦口力争。而臣于其时。方在乡曲。未知其间曲折。其为罪状。未必皆如台臣所言。且人命至重。固不可轻易议处。而第以国体言之。台论既发。虽有持难之事。必下询于大臣。卞其是非。处得其当可也。且大臣所论。虽或已定台论之后。亦必更加商量。然后自 上参酌处之。是固国体之当然。而今者三司之争执。不啻缕缕。 圣上终不下询于大臣。大臣亦不陈暴于 上前。人之所见不同。则固不可强合。而各陈所怀。可否相济。不亦可乎。前此虽已陈达。而今又更为下询何如。 上曰。二人前后所为。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3L 页
既各不同。不可断以一律。且三司争执。今已阅岁。筵中论启。亦非一再。而大臣之意已悉于前日。故不为更问矣。金寿恒曰。凡人所见。各自不同。大臣曰可。而台谏曰否。自古如是。固不欲屈人而从己也。亦不欲变其初见。故不欲更对矣。臣世采曰。大小论议。如是不同。阅岁论执。讫无了当之期。请以 仁庙朝事言之。当其反正之初。反逆屡起。故当时勋戚大臣。虑其逆节不明。刑狱大滥。则有害于国。凡告变之类。不必皆施一律。而有所酌处者。或有情迹不明而以诬告断之者。或有情迹可疑而不以诬告断之者。今若取考禁府文书。以某律相符者。援以为据。而诬告之律。果为合当。则改前见而从公论。亦或一道。更为招问大臣而处之何如。 上曰。世道已末。大臣台阁议各不同。君臣上下全不相孚。至于金益勋事。亦必以指摘深治为事。久而未已。故特许削黜之请。而尚无了当之期。予未之晓也。文书虽不取考。自内已有所记。而大臣台阁之所陈。前后匪一。何必更为问议乎。金寿恒曰。 仁庙朝事。虽不能一一详知。当时亦岂无自下论执之举。而今虽考證文书。有所论定。岂可以此而寝其台论乎。臣世采曰。大臣之言如此。未知何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4H 页
以则可。而自 上更加思量。虽不允从。亦必明示不可允从之意。然后快于人心。故如是更达矣。李东郁曰。当初诬告中文书。尚今记得。所谓大事可成之说。非真诬告者乎。臣世采曰。上下相持。各主所见。亦不可以此相咎也。第所见之不同。各有所主。以台论言之。大事可成之说。果如所言则此亦不可歇后处之者也。自 上更为思量何如。 上曰。此说予已曾见。而当初反复思之。与直为诬告者有异。故既已酌处于其间。断不可 允从矣。以姜万铁,吴始寿事言之。初以持难。而终则 允从。于此亦可见不为必主已见之意也。
四月八日熙政堂朝 讲
是曰讲诗传泮水八章。司经徐宗泰曰。礼记云辟。明也。雍。和也。臣世采曰。以制则如璧。以义则明与和也。参赞官赵持谦曰。鲁僖公虽非贤君。而臣下颂祷之事盖如是也。臣世采曰。颂祷之事非一。而春秋时周道已衰。故必以攻战为颂也。奉朝贺宋时烈曰。敬明以心言。敬慎以身言。心身为本。而又以孝为主也。臣世采曰。既尽身心。又兼文武。以至昭格者。所以孝也。又曰。此章意味。自有次第。第三章言燕饮气象也。第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4L 页
四章言伐淮夷之功。而又言有德然后能克淮夷。内外交养。文武兼尽。以至于昭格。为孝之道也。此虽颂祷其未能之事。而必先其本然后乃有成功也。又曰。淮夷以蕞尔小丑。处于中国而逼于鲁。盖如此微细之举。不必天子伐之。而诸侯承命以征之也。大司谏柳尚运,执义申懹传启金重夏,金焕等事。诸臣各陈所见。臣世采曰。臣未能详知狱事之颠末。故当初所陈者。只以人命至重。不可轻议为达。而 圣批中以 祖宗朝亦有诬告之罪。参酌处之为教。凡处事之道。必有援据。然后可以服人心。今若取考禁府文书。详究某罪之相类。某律之相近。自 上与大臣更加商量。归于至当。则用刑之道于斯至矣。而只言 先朝有如许等事。不为明白證援。以为拟律之地。此所以下情之闷郁。终不能释然者也。台臣所谓大事可成之说。分明是诬告之罪。虽或不杀。必须自 上明示不可杀之意可矣。不然则使大臣台阁互相可否。处得其当亦可矣。凡人所见之不同。固不可容易处之。而论议或有一定者。或有不可一定者。而亦自有多寡轻重之分。今于大臣台阁之论。参其事理。择其可者而从之而已。不必以大小异见。各自偏执为嫌。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5H 页
而不为详议也。 上曰。非以大小异见有所持难。当初既已酌定。故不为 允从也。
同日宣政殿夕 讲
讲诗传閟宫九章。臣世采曰。小注虽曰非谓大王实有剪商之志。以其得人心而有王迹之基也。然论语注有曰实是剪商。实有剪商之志也。朱子他说亦曰武王之志与大王同。文王之意与泰伯同。然则与此所言。似相牴牾也。又曰。鲁用天子礼乐。故闷宫之祭。历言后稷以下功德。以理言之则诸侯虽受天子之礼。而于其祭祀之诗。历言天子之事。似欠至当也。雅颂之体。极为严截。宜无如许等事。而且其文体。与颂有异。然而圣人之义不止一端。虽有僭礼之失。而所以列之于此者。其微意亦可见矣。 上曰。因其失而著之。是非得失。自有不可掩者耳。仍掩卷。领府事金寿兴曰。臣伏闻行司直朴世采陈达程朱封事。使前领府事宋时烈注释书进云。朱子封事之外。大全一秩。并与宋时烈注释以进。则必有补于 圣学。如朱子语类及二程全书。亦次第分类改编。修正成书。则岂不大有益于后学也。臣世采曰。臣之请以程朱封事书进者。盖为其书实有大益于君德上故也。今此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5L 页
语类及全书。亦为纂修。固是好事。而第此三件册子之一时修正。卷秩浩多。未易就绪。朱子大全注释。宋时烈既有宿功。设有删润处。必不大段费力。则定给写手与笔札。为先纂修。则不但为一时 圣学之助。可为永久传后之书矣。 上曰。古亦有此等事。而大臣儒臣之言如此。依此为之似好矣。朱子大全注释为先纂修。而定给写手及笔札事。分付该曹可也。臣世采曰。日候渐暖。万几至繁。而朝讲才毕。夕延又开。 圣上懋学之诚。可谓至矣。群下忻悦之心。何可尽喻。第学问之道。自有本末。如论语注中张子所谓始学之要。当知三月不违。日月至焉。内外宾主之辨者。最可深知。盖仁者。本心之德。而无一毫私欲之谓。如所谓居敬者。即求仁之道也。圣贤千言万语。孰非求仁底工夫。而其要只在于居敬致知力行。此乃朱子平日为学规模也。此三件工夫。乃是求仁之方。而亦自有内外宾主之别。即今引接臣僚。讲论经传者。虽亦不可谓宾与外。而必须体念于心学上。然后方有实效。居敬工夫。详见于大学或问。而为穷理力行之主。苟使身心动静之间。日用酬酢之际。存养省察之功。无少间断。则此实学问工夫之所谓主与内也。伏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6H 页
望克加体念焉。 上曰。忧爱之言。甚为切至。予当体念焉。臣世采曰。臣曾在草野。常以为宫禁之内。必当严肃矣。顷者 引见之日。留待 阙门。忽有数三女人自差备门近处向于某处。臣不胜怪讶。盖闻厨院供上之时则或有女人之出入云。而其时乃申后。恐非厥类矣。虽以士夫之家言之。粗守礼节之家。则婢仆辈亦不得任意出入。况宫禁之内。是何等重地。而乃有此女人之任意出入乎。如此等事。虽若无大所害。而其在礼法防禁之道。关系亦重。且臣之偶然目见既如此。其所不见处。杂人之出入。亦将不知有几何。幸望此后严饬掖庭之人。各别禁断。如不在亲王子公主王妑父母朝夕问安之科者。勿许出入。其有不得已出入者则必令考其符信。俾无滥杂之弊何如。 上曰。常时不得已出入者则考其信符。许令出入。而其他杂人之出入者。分付兵曹。严饬禁断可也。臣世采曰。搜访人才。即今第一务也。荐举节目。既已磨鍊。而荐主尤当慎择。故臣意则欲令庙堂精择荐主。以为搜才之地。而该官久未行公。臣亦今才入来。迄今未克施行此法。不可不申饬也。 上曰。顷于出郊之时。疏中亦及此言。故即命自庙堂举行。而政院或未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6L 页
及分付乎。更为分付可也。
四月十日宣政殿昼 讲
是日讲诗传商颂那一章(止)玄鸟一章。臣世采曰。非其鬼不祭。天子当祭天地。诸侯当祭邦内山川。大夫当祭祖考。各有当祭之义。非所当祭而祭则不歆也。所贵乎祭祀者。乐和而致敬。管声既和。万舞有奕者。所以乐和也。温恭朝夕。执事有恪者。所以致敬也。然音乐外也。恭敬内也。至天命玄鸟。臣世采曰。理有气化形化。尧舜之时。人文渐备。而犹有气化之类。稷契乃间世气化之人也。又曰。史称三宗。虽无庙号。德合祖宗。故通称三宗也。警惧而无不兴之国。慢忽而无不亡之国。人君之所当监戒也。凡事必有发轫之端。人君虽不能居常警惧。或遇天灾或遇时变。振作发愤。多有成功之主。商之二宗。可谓发端于遇灾遇变而能成其功者也。讲罢。又曰。人臣之于君父。追隆颂美。出于天理人情之至。万世通行之道也。以周公之圣。亦必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以及先公。至作雅颂。以致颂美之意。其道可谓至矣。但于当初议定之时。必须详慎。无一毫未备之义。然后方尽臣子之道。昔宋神宗朝。当上尊号。司马光上疏陈其不可。神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7H 页
宗是之不受。朱子称其美。以为人君若非自见得则必不能如此。此则乃生时尊号也。至于谥号。汉犹近质。只称孝文孝景。唐则礼文渐繁。亦多追上尊号。其后颜真卿上疏请只从本谥。而其议不得行矣。致仕臣宋时烈前后上劄。遂有今日议谥之事。盖宗庙礼重。方且完定举行。以臣区区之见。如是仰达。极为僭越。第适得见 列圣行状。 太祖为太上时已上启运神武之号。及 大行后加上至仁启运圣文神武之谥。 太宗亦然。此于历代之制。虽无可据之文。而其仍尊号之意。似为分明。故臣昨与宋时烈及领议政臣金寿恒语及此事。亦皆以为。然但宋时烈以为虽如此。尊号自尊号。谥号自谥号。谥号四字。不可不追上。臣之愚意以为虽曰尊号。既已仍为谥号。而 世宗以下八字之谥。亦皆因此而出。则不至追上。亦可矣。至于威化回军之义。宋时烈则以为此事固是 太祖功德之大者。成三问尝曰鸭绿回军。大义昭于日星。文正公臣金尚宪亦有疏中赞美之语。今此议谥。不可不添入云。然而议者或谓帝王之谥。当以开国刱业。修德守成之实为之。至如回军一节。自是潜邸时事。别为颂美。如成三问,金尚宪之语可矣。若添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7L 页
入尊号之中。未知其何如。则宋时烈又谓如称尧之德曰钦明文思。称舜之德曰浚哲文明。虽少时事。未知其不可也。议者又谓德则所性而有。固当如此。事业则自宜有微显前后之分云。大槩不为详慎而害于事者有之。未有详慎而反害于事者。凡事尚然。况此议谥之大者乎。今虽完定。若以仍 尊号为谥号为重。不必加上字数云则固善矣。若以此为不然。终必依前议举行。则议者之言。亦宜审察。虽难更为二品以上会议。幸乞命召诸大臣。以此两条。商议其可否。以重大礼何如。参赞官李彦纲曰。事体重大。大臣儒臣似当一体询问矣。 上曰。待右相入来后。诸大臣及儒臣一时并招问议可也。臣世采曰。君臣之间。诚意相孚然后可以为国。顷日三司之臣。以金重夏事请对。苦口力争。自 上反复开释。而犹不能详尽。群情闷郁矣。 圣教以为 祖宗朝虽诬告之人。其情可恕则亦为不杀。而不以某朝某人为教。群情疑惑焉。且 圣教以为重夏之贷死。不无曲折。臣不知 圣教。不胜疑讶焉。自 上明言晓谕。开陈曲折。则臣下孰不仰从也。 上曰。当初已言曲折矣。臣世采曰。即今西北之事。既为可虑。况使臣状启之后。异于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第十七 第 348H 页
前日矣。当此民生饥馑。国势委靡之日。固难措手。而经理边备。修明军政等事。不可忽也。新平安监司申翼相既为择差。则尤当别有讲定之道。似闻西路人心。与他方不同。丁丑之后。日接彼人。风俗气习。渐染已久。不知有王法大义。而唯以彼国之事。转相慕效而已。 孝庙之时。频下修城池缮器械之令。其非直路处。亦多修筑城池。而今亦不知为何状。益可忧虑。然若主管之人。一心不懈。以此为务。则虽不能放意修缮。岂无其效乎。申翼相计必于辞朝之日。有所禀定。而亦乞特令庙堂。商度西边应行事宜。作为节目。申饬以送。庶几有益于阴雨之备矣。 上曰。虽常时。关西异于他地。况当如此之时。方伯之任。不可不择。故特为择差矣。本道区画之事。令庙堂作为节目。分付以送可也。